出版社编辑范文

时间:2023-04-03 23:2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出版社编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出版社编辑

篇1

【关键词】互联网+;转型;升级;出版社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尤其是新媒体与自媒体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了文化传播途径,这让出版社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在当下时代的背景下,出版社的编辑应该掌握当前受众的心理,借助移动终端设备等实现创新与发展,创新工作方式,最大程度地符合时代需求。编辑人员应该认识到编辑工作在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以及存在的挑战,促进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

一、出版社编辑工作转型与升级的必要性

经过实际调查研究,从存储媒介来看,以电子版与纸质为载体的同样文字内容,读者在这个过程中更倾向于购买电子版本。从存储角度来看,电子版本内容存储方便、容量大,使用、复制过程都比较简单。因此从整体上来看电子版本的读物和传统纸质版本读物相比潜力更大、市场更广泛,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新时期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出版社编辑作为图书的编辑与策划执行人员,必须立足当前时展的需要促进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实现转型与升级,如此才可以争取更广大的市场赢得更好发展空间。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数字刊物查询与制作也更加方便和快捷,而且阅读成本很低,加上网络平台存储方便,储量更大。编辑在制作内容的时候信息获取也更加方便,扩展编辑内容与范围也比较方便。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出现,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面临新媒体的巨大挑战,数字刊物的出版和发行、互联网为媒体的数字信息发展已经形成和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出版社需要创新发展途径才可以更好赢得生存空间。基于当前时代背景,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需要结合时代特征来进行,强化转型升级实现发展,保持与时俱进赋予出版社发展的动力才是主要途径。因此传统的出版社编辑需要紧跟时展的潮流,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利用多元化的措施积极应对当前时展过程中出版社面临的挑战,找到创新途径,为出版社行业的发展与转型提供服务[1]。

二、新媒体背景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传统的编辑工作越来越重要,加上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让信息传输范围越来越广,这也让当前的受众群体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新闻传播当中。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这也对大学出版社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无疑是对出版社编辑造成巨大影响的一部分,对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其一,出版社编辑工作空间越来越广泛。出版社编辑工作主要是根据出版内容选题策划、加工、排版、营销等出版内容,编辑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微观上的调整与微观上的策划。“互联网+”时代下出版内容逐渐丰富与多样化,在受众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编辑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也揭示了“互联网+”背景下出版社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编辑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编辑内容、营销途径的多样化,重视创新出版社文字刊物的传播途径。其二,出版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成为必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无疑会带动信息传播速度的发展。而且当前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趋势,而且数字化阅览方式已经被人们接受,出版社传播媒介已经不符合当前时展需要,信息传播反而朝着多媒体方向不断发展,当前时代真正迎来了数字化模式。其三,工作更加便捷。互联网技术能够为编辑工作提供更全面内容信息,让编辑工作更加快速有效,通过创建专门网站平台实现受众的沟通与互动,及时了解受众想法的同时做好工作的调整和优化。数字化出版趋势下编辑内容存储量更大,查询更方便,这也让编辑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三、“互联网+”时代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

(一)“互联网+”编辑方式的转型升级

在传统的出版社编辑工作中,主要是依靠人力来完成大部分工作。比如编辑、校对是人力一字一句完成,编辑亲力亲为校对核对,很少依靠外力,主要原因是当时科技发展无法取代人力达到更良好的效果;编辑开展策划的时候也是依靠市场调研,现代科技无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互联网+”背景下出版社编辑工作也需要打破传统,实现突破与发展,创新工作方式,甚至是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实现变革。编辑人员要学会主动而积极的利用互联网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在具体工作内容当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比如在负责校对方面编辑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对稿件内容的初步审阅,这样编辑能够在正式校审的时候对稿件有整体上的把握,编辑也能够对稿件进行细节上的处理。编辑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权衡利弊,做好高质量的稿件校对,完成稿件工作的处理。一方面能够初步了解作者的大体情况,快速检索作者的写作风格与笔法和文风等等,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习惯,也可以保证编辑的工作效率,而且编辑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作者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另一方面编辑也方便对稿件有充分的了解,比如审阅过程中参考与之类似的图书内容、表达方式,在审阅和校对过程中做参考,也方便后期调整框架结构和纠正错误。编辑选题策划工作也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来确定选题方向、范围、内容、类型等多个方面,其中方方面面的内容都需要兼顾互联网资源,满足线上需求和线下影响等。在选择选题策划的时候需要考虑现实生活当中的数据,比如实体书店图书销售情况、实体书店购书情况、实体书店购书人群的选择偏好等。“互联网+”背景下编辑做选题策划的时候不能仅仅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开展图书策划工作,而是要了解线上资源、线上流行趋势,分清楚与线下图书市场的关联性,从而做好图书调查与评审,在此基础上做好科学合理的选题策划[2]。

(二)工作范畴

出版社编辑工作主要是纸质书籍范畴,工作内容限制在现有工作内容、类别当中,负责校对的编辑基本上就是进行校对工作;而负责选题策划的编辑也只会选题,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彼此不影响对方,销售部门编辑工作往往也只是负责销售。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编辑工作与时俱进,工作内容也不断拓展、加深。比如负责校对的编辑出于对校对素养的需求,常常浏览网页获取资源,了解校对稿件的具体情况。而为了了解图书结构和内容,也会同策划编辑协商、与销售部门进行分析等,通过了解具体情况优化编辑内容。在新时期出版社编辑工作范围不断拓展,而且实现转型和升级,为满足这些需求,编辑之间彼此应该加强交流,打造深度融合的模式,为出版社工作的转型赢得市场需求,以及奠定更好的工作基础。出版社编辑工作往往是围绕纸质书籍开展,新时期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书籍、电子书籍、科技书籍等均是热点。而选题、策划、校编等工作能够让人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出高质量的书籍。在互联网联络的背景下重视物联网、书连心等活动,让大众关注图书本身,利用图书来抓住大众的心,从而推动图书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

(三)策划宣传工作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习惯互联网技术之后运用其来创新生活。出版社策划宣传工作的加强实现了平台的和谐共处。传统的营销活动主要是依靠书店与推荐,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互联网实现宣传达到了更高效的效果。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来看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达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人们借助互联网技术购物、阅读,这个过程中催生了很多新媒体与网络营销团队,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编辑宣传工作也要打破传统的模式,更改现有的固定模式,依托互联网实现有力度的创新与发展,根据本职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实现转型升级[3]。比如部分自媒体就实现了销售和购买人的准确对接,营销模式与经营模式都非常成熟,在这种情况下编辑营销人员更需要和媒体人加强联系,达成新的合作。因此当前自媒体营销模式已经成熟,但是范围有限,深度和力度也有限,出版社的转型与升级需要突破口。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编辑应该积极转变思维,拓展模式实现创新,让编辑工作真正“更上一层楼”。

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张网,兼容并包促进发展,甚至也可以说如果离开互联网就无法实现发展。出版社编辑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寻求与互联网联合的途径,做好互联网联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来提高工作效率,为出版社赢得更好的市场。

参考文献:

[1]肖杉.互联网+时代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v.4;No.138(30):127-129.

[2]宗静.“互联网+”时代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升级[J].传媒论坛,2020,000(006):96-96.

篇2

[关键词]专业出版社 大众图书编辑 编辑责任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日,不少专业出版社在依循原有专业图书出版模式的基础上,纷纷涉足大众图书出版,开拓新的品牌经营渠道和经济增长区域。这些专业出版社在“试水”之初,或成立专门的大众图书负责部门,或由市场性质相近的编辑室兼任大众图书出版的职责,而其中负责大众图书的编辑自然成为该社冲破专业出版的“急先锋”,担负起开拓创新大众图书出版、做出特色的重要使命。

然而,专业出版社长期以来的专业性生存模式,使其在发展大众图书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因此,在专业出版社主流业务的强大力量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大众图书编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环境,以不同于专业图书编辑的视角和自觉性,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借出版社专业出版之优势,策划出版一批真正优秀的大众图书。因此,大众图书编辑就应承担以下职责。

一、肩负起经营理念和环境压力带来的工作创新职责

专业出版社想在大众图书领域谋求发展,多出于两种考量:其一,本出版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比如教育、少儿、科技等,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为了自身更为全面的发展,需要拓宽大众读物领域市场,在大众读者中进行品牌推广,从而扩大出版社的整体实力;其二,本出版社专业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呈现饱和态势,除了依靠开发专业新产品以获得利润外,还需要突破领域的限制,从专业、学术走向大众、通俗,在大众图书出版这个巨大的蛋糕中分得一块,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新突破。鉴于此,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与专业图书编辑一样都肩负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职责。对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来说,需要通过工作创新突破本社固有运营模式的限制等重重阻碍,发扬大众图书出版创新意识、设计理念强,易受读者接受等优势,不再仅仅是保质保量。所以,当专业图书编辑转为大众图书编辑时,必须深入大众图书市场,了解读者关注的热点,在丰厚的一手资料基础上,多方面征求意见,将团队对该选题的设计思路贯穿图书出版的全过程,真正从工作创新方面担负起应有的职责。

二、肩负起小众传播和量身定做带来的读者定位职责

大众图书是大市场化的图书,大众的需求决定了大众图书的发展方向。因此,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必须有明确的读者责任,必须明确认识到,要想在众多大众图书出版社瓜分畅销书市场的现实境况中寻求突破,就只能细分读者群,寻找和追求读者数量的最大化。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要做能产生影响的大众图书,有效的出路是为阅读兴趣相同的细分读者群量身定做小众图书,然后通过有针对性的营销推广活动和读者口口相传,确立从作品被认可到实现图书品牌价值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读者定位职责是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职责,直接影响选题的取舍、出版的预判、流程的控制等各个环节,与市场反响息息相关,甚至直接决定了图书的成败。因此,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要有自己独特的读者意识,真正以读者为出发点,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为读者服务。

三、肩负起异质生存和规模效应带来的选题策划职责

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首先要避免用策划专业图书的思路来策划大众图书。大众图书市场浩如烟海,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出版从零起步,必须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抓手,在大众图书市场可开发的众多选题中,寻求与本社专业方向最贴近的、最可行的,即从自身最为可靠的优质资源入手,以点带面、成规模、成体系地策划大众图书选题。比如,教育类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可以依托本社的教育专家资源,优先研发以家庭教育、学科教育等为主题的大众图书;少儿类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可以依托本社的儿童教育专家和美术专业人才,优先研发儿童绘本等培育儿童性格、品质和情趣的大众图书;科技类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可以依托各级各类科研机构中的专家学者,研发面向不同年龄的科普类大众图书,等等。另外,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在策划选题时除了要依托专业寻求异质发展外,还要考虑规模化发展所带来的品牌效应问题。专业出版社可能很容易通过一本学术图书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但要将一本大众图书打造成畅销书,在“试水”之初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在转型初期,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应更多考虑产品线的策划而不是单产品的策划,产品线中的产品不求全部都能畅销,贵在面上铺开、重磅入市。也就是说,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在选题策划方面,首先要精准选择切入面,然后在相对专一的面上,争取更高的覆盖率,以系列产品的规模化打造声势,肩负起依靠策划选题定位发展方向的职责。

四、肩负起统筹管理和出版预判带来的流程控制职责

任何图书出版都是从无形的想法(即选题策划)变成有形的产品(即图书出版)的,是诸多部门和人员分工合作、环环相扣的工作结果。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必须实现流程控制上的华丽转身,从个别环节的责任者上升为项目的负责人,统筹印前、印后两个流程。应高度重视在专业图书出版时较为弱势的收集信息、策划和审稿环节,力求在策划选题时即与设计、市场部门的同事密切沟通,听取意见,形成设计思路后,引导选题框架的搭建、作者队伍的选择、市场契合点的设计等各个环节。同时,要加强自身在审稿环节的责任。审稿是验证策划思路实现程度的把关口,编辑如果在此时不能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就有可能使好的选题流于平庸,甚至流产;审稿环节也是出版预判的重要环节,编辑只有在这个环节中投入较多精力,才能对选题入市形成大致印象,以便在设计精美还是简约、开本做大还是小巧、微博营销还是传统营销、控制成本打价格战还是取悦高端读者等决定成败的细节处果断作出决策,真正对出版项目负责,担负起对出版全流程予以控制的职责。

专业出版社发展大众图书是大势所趋,也是精品化、国际化、数字化发展对出版社的必然要求。从专业图书编辑转型而来的大众图书编辑在这一过程中任重而道远。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应该发扬专业图书编辑重学识、重专业、重文字功底的优势,同时重策划、重把握市场、重营销。要策划、出版、销售“留得住”的大众图书,编辑就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能随波逐流,这也是对编辑个人素质、团队精神、市场敏锐度和管理协调能力等的一次大提升。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是“急先锋”,但不能急功近利,激流勇进才能得见坦途。

参考文献:

[1] 刘亚奇.畅销书的小众化倾向研究.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93-97.

[2] 檀彩莲.科技期刊编辑与大众图书编辑的比较.编辑之友,2011(3):74-76.

[3] 王书华.责任编辑与编辑责任.出版广角,2012(1):42-43.

篇3

关键词:出版社;学习型编辑;培养

编辑素质决定着编辑工作的优劣,影响到出版作品的质量与声誉,进而影响到图书发行的数量大小,最终影响到出版社的享誉度、生存与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读者素质的提升,促使出版业的分工越来细,对出版作品的要求更加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纯粹意义上的编辑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而,对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高素质编辑将是出版社的重要任务,培养学习型编辑是提升编辑素质的有力举措。本文将从学习型编辑的定义、培养意义及培养措施来进行探讨。

一、学习型编辑定义及培养意义

目前给学习型编辑定义的学者不多。学习型编辑是指在具备基本编辑工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品德修养、学习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吸取、创造新理念的编辑。

培养学习型编辑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市场的需要。培养学习型编辑的意义如下:

(一)有利于编辑素质的提高

培养学习型编辑可促使编辑不断提高自我品德修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甚至促使编辑创造新理念。

首先编辑的工作具有政治性,不断提高自我品德修养有利于编辑在遵循基本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避免犯政治、政策法规方面的错误。特别是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型转型时期,国家政府部门不时会有一些新条例、新法规的颁布,以及一些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社会意义的新理念的提出,如“八荣八耻”的提出使全国人民的行为规范有了大致的行为准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编辑工作也应遵循,以避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不良作品出版。

其次编辑工作具有知识性、文字性、文学性。不断学习新知识有利于编辑不断获得新信息,提高编审质量,避免重复作品的出版;不断学习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可使出版作品的编排、印制质量有质的飞跃,另外通过互联网获取新知识、占有大量信息的技术则有利于编辑不断获得新信息、新理念,提高编辑分辨出版作品新旧度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升编辑的工作效率。

(二)有利于学习型出版社的构建

编辑是出版社中的一个岗位。编辑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编辑个人能力的提高、个人职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出版社整体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促使学习型出版社的形成。因为培养学习型编辑除了靠编辑自身的长期努力、积淀外,单靠出版社某个领导、某个部门的力量也是不行的,需要出版社各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齐心协力,为学习型编辑的培养营造一个长久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学习型编辑培养的直接单位是办公室、总编室等部门,同时也需要党、团、工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以便在出版社的内部政策上取得支持,进而带动其他部门的支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编辑以及各部门你追我赶、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卓越的意识,从而促进出版社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形成。

(三)有利于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是出版社的血液,是出版社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学习型编辑可使编辑不断提升素质,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度,以及具备满足市场需要、开拓市场的战略眼光及能力,因此,可使出版社不必到社外招聘人才,便可保持新鲜的血液,同时也降低了出版社因招聘新进编辑而导致的运营成本、风险成本,有利于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学习型编辑的措施

(一)适时为编辑导入新理念

编辑工作从来执行的都不是编辑的个人意志。

首先,在政策上,编辑要遵循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避免犯政治上的错误。为此,出版社应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出版社作讲座,使编辑及时了解新的政府方针政策。对此,党、团、工会等部门应大力支持,为编辑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其次,在业务知识上,出版社可组织编辑到其他出版社或者相关行业学习先进理念、经验,以更好的了解对手、了解市场,以激发编辑不断学习的冲动感、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最终激发其不断创造新理念的灵感,促使其编辑工作质的提升。

(二)为编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编辑工作一般要大量审稿、以及从事其他相关的选题、策划、组稿等工作。因此在招聘编辑人员除了要求较高的学历、文化修养外,还要求有强健的体魄。而这些工作往往是年轻编辑来承担。而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编辑,对发展前景非常重视,如对未来看不到希望将导致人员的流失,影响编辑工作的稳定性。因此,出版社应为编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使编辑学习有目标、有动力、有恒心。为编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考虑三个方面的情况:编辑所处的职业阶段;出版社能为编辑提供的岗位以及职业通路;编辑的职业兴趣。根据约翰·霍兰德的研究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约翰·霍兰德将其分为六种职业性向:实践性向、研究性向、社会性向、常规性向、企业性向、艺术性向。为此,出版社可对编辑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发现编辑的职业性性向,并征求其个人意见为其提供相应的岗位。如对于有潜质的编辑可为其提供更高层次、责任更重的岗位,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新知识、技能的机会。如对其进行培训、甚至到高校继续深造。如果在编辑所处的职业阶段由于其能力、资质的原因无法胜任当前的岗位,则可为其提供出版社其他的相关岗位,并通过学习能够胜任新岗位,避免人员流失的现象出现、发生,为出版社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最后还应考虑到编辑的职业兴趣,虽然有的编辑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但由于兴趣并不完全在编辑文字工作,并不能促使其能力的最大发挥,不利于发挥其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编辑如能将工作与兴趣结合起来,将极大的促发其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使其在专业领域内获得精深的造诣。如有的编辑喜欢旅行,则可多给予出差的机会,有的喜欢发明创造则可多让其参与出版作品的策划、选题工作等。(三)不断为编辑提供学习机会

篇4

关键词: 盖板涵;基础不等襟边;基底最大压应力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tress of the culvert cover separated foundation characteristi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ough the widened culverts unilateral front edge scheme based, adjust the basic shape heart position, reduce the vertical force from a body to the base of the eccentricity,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asal 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and realize the increase in quantity and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foundation, the economic effect of engineering stress.

Key words:Cover culverts; Foundation front edge range; Basal 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涵洞是为了渲泄排导原有沟渠和地表水而设置的横穿路基的小型排水构造物,其作用是迅速排除公路沿线的集中来水和地表水,保证农田灌溉、排洪通畅、路基安全。作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在工程数量上还是在工程造价上,都占有相当的比重。由于盖板涵过水面积大,便于就地取材,施工较简单,既可预制又可现浇,无须大型施工设备,在工程应用中最为普遍常见。

传统设计中,常用的盖板涵洞基础形式有两种:一是等襟边分离式基础,一是整体式基础。如下图所示:

在填土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等襟边分离式基础的特点是基底承载力要求相对较高,工程量相对较小;整体式基础的特点是基底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工程量相对较大。

2 分离式基础应力受力分析

在活载,盖板、台身、土的自重及台后土压力的综合作用下,对基础的合成竖向力N和正弯矩M,如下图所示;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4.2.2条,当基础底单向偏心受压,承受竖向力N和弯矩M共同作用时,其基底最大压应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 ──基底最大压应力;

N ──竖向力;

M ──水平力和竖向力对基底重心轴的弯矩;

A ──基础底面面积;

W ──基础底面偏心方向面积抵抗矩;

从式中可以得出,在假定条件下,竖向力N和弯矩M是一定的,如果想减小最大压应力 值,其方法是加大基础底面积A,即加大襟边e来实现。在以往实际工程应用中,分离式基础通过加大基础两侧襟边e来实现降低最大压应力 值是比较常见的,但采取的方式基本为等襟边加宽,这样虽能对基底最大压应力 起到一定的降低作用,但并非最佳方法。本文提出基础襟边单边加宽,加宽侧与弯矩偏心矩方向一致,加宽最大值控制在刚性角和偏心距 以内;这种方法既增加了基础底面积,同时也改变了基础重心位置,使基础与台身的重心不在同一垂直轴线上,让偏心弯矩M接近于零,这样处理方式是降低最大压应力 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其受力计算简图如下所示:

3 分离式基础等襟边、不等襟边及整体基础各工程指标对比

以2×2m、3×3m、4×3m、5×4m为例,假定各跨径在不同填土高度的结构尺寸,如表1,通过计算,其各跨径的基底最大压应力及工程数量如表2及图5、图6、图7、图8所示。

表1 各跨径不同填土高度结构尺寸

表2 各跨径不同填土高度对应的基底最大应力及工程数量

从以上表2及图5、图6、图7、图8中可以得出,各跨径的基础底最大压应力及工程量均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分离式等襟边基础的基底压应力增加最快,工程量最小;整体式基础的基底压应力增加最慢,工程量最大;而分离式不等襟边基础通过单侧加宽,增加了基础底面积,改变了基础重心位置,使偏心弯矩M接近于零,基础底压应力和工程数量增加均位于前两者之间,但基底压应力和工程量均明显偏向于前两者的低限值,充分体现了分离式基础不等襟边的特点,即增加工程量非常小,但对基底压应力的降低非常明显。

4 结语

在公路盖板涵洞基础设计中,对于不同地质情况,不同填土高度的涵洞,如果单一采用传统中常用的分离式等襟边和整体式基础,有时必然会造成对基础承载力要求过高,需要对基础进行地基处理,或者基础尺寸偏大,造成工程浪费。本文提出的分离式基础不等襟边方案为前两者方案的有利补充。目前该方案已在我公司最近设计的重庆涪陵至石柱高速公路、四川南部至成都高速公路、四川遂宁至资阳高速公路等项目中推广应用,已取得较好的工程经济效应,得到了各参建各方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篇5

从B2B到B2C

我们并不仅仅只是定了一个目标,7月刊,我们尝试通过互联网众筹来做选题,众筹的选题是《公益创投》。6月18日,我们在微信上推出这个选题,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我们期望不是特别高,6天左右的时间,我们超额完成了众筹目标,并且顺利推出这期封面专题。

徐永光老师说过,中国的传统慈善是熟人慈善。这次众筹中,我们也发现很多熟人,包括我们的朋友、同行都在支持我们,这是我们迈出难能可贵的第一步。

众筹模式和传统模式不同。在6月刊中,我们与广州一家慈善组织进行传播合作,我们杂志为其做报道,他们向我们付费并且订购1000本杂志。这是传统模式,用互联网来表述就是B2B模式。现在,我们用互联网模式,B2C模式,只要走向这个模式,报道本身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就容易保证。

探索“定向+众筹”的方式办杂志

在我看来,众筹办杂志这种新思维包括五个方向:一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二是从做纸质杂志向新闻产品转型,这要求跳出采编经营水火不容的传统媒体桎梏,内容生产者不仅负担生产众筹,还要考虑未来怎么传播;第三,要考虑受众需求,向定制精准传播方向转型;第四,一个“互联网+”定制产品不应该过于固化,如果市场需要,完全可以灵活调整;第五,杂志现有发行量几乎很难有成规模的广告投放,所以盈利模式可能要从B2B转向B2C,让受众参与产品制作和购买,争取实现“羊毛出在猪身上,最后让猴子来埋单”。

未来,我们会探索“定向+众筹”的方式办杂志。我们正在与多家公益组织以及企业洽谈定制传播众筹,各方基于对某个公益项目的价值认同而联合发起众筹,我们提供媒体传播的平台,包括线上线下的传播。

构建更有效的传播链条

这种众筹模式是成本众筹、业务众筹、人气众筹、定向众筹。所谓成本众筹是指通过社会化筹资解决成本问题;业务众筹是组建采编、筹款等项目组,分工协作;人气众筹则是在网络众筹平台上开展;而定向众筹是针对每个项目做的小众众筹。

我们觉得,这是值得尝试的方向。在这套模式里,媒体搭建传播平台,设定游戏规则,让利益相关方动用其相关资源以确保合作顺利完成。

篇6

一、编辑目标责任制的问题重重

1 绩效与公平不能兼顾

目标责任制下,编辑的收入直接对应于其创造的经济效益,而甚少考虑其他因素,这就忽略了出版产品效益的多元因素。如有些编辑可能在创造品牌的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的选题效益并不理想;而有些编辑则由于抓住了一些大项目而在短期内创造了可观的效益。可是,在绩效的分配上却难以体现创造品牌者的收益,这就造成了绩效与公平难以兼顾。长期以往,将不利于选题向优势板块集聚,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2 两个效益无法统一

目标责任制具有目标管理的一些特征,即以“实现目标”的情况来评价编辑的贡献大小。鉴于此,诸多出版社在实施目标责任制的实践中,均认为对编辑进行绩效考核的首要标准是结果,而在实现手段上则认为编辑有自由和灵活的选择。这种轻流程管理重结果评估的方法在现实中引发了诸多问题,如编辑对选题质量的判断主要以经济效益为重;重复出版、低质出版导致的资源浪费;编辑人员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的凝聚力下降;图书差错多、质量不高乃至格调低下,违法违规出版物层出不穷……导致出版的社会公信力下降,这些都从根本上影响了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3 不利于合理分工以及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

“人尽其责、人尽其岗、人岗相适”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目标责任制下的选题收益绝大部分由编辑获得,而为此选题作出贡献的其他人员却甚少被顾及。这种绩效分配制度将导致这些岗位要么工作人员业务不够努力,要么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人员,最终势必影响编辑的选题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此外,在现实情况下,很多施行目标责任制的出版社均以对编辑的考核标准作为对其他部门人员考核的参照系。这不仅没有考虑到其他部门工作的非量化特征,有可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更有可能因无法对这些部门人员进行科学考核而导致“人浮于事”,从而形成出版社工作上的短板效应,影响出版社整个系统的运营效率。

4 不利于出版社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以经济指标的定量考核为核心的目标责任制下,编辑的个人目标相对单一,在选题策划及组稿时,会将选题在短期内的经济回报作为唯一或者最重要的衡量标准。由此,编辑很少会考虑选题是否符合出版社的整体发展战略、是否能够优化出版社的选题结构、是否有助于出版社在某些板块上形成优势或者“集群效应”,也不会涉猎一些文化价值含量高但经济回报不好或难以确定的选题,更无法操作一些回报周期很长的选题。长此以往,出版社的选题将会变得非常零散,难以培育长销图书,图书种类繁多但优势板块难以突出,也就不能形成品牌效应,也无助于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出版社的预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就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出版社的长远发展乃至生存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没有完整理解出版的经济属性

目标责任制下的唯利润指标的考核片面理解了出版的经济属性,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却没有认识到出版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出版工作肩负传承文明、弘扬文化、启发民智的重要使命坚守不够,没有认识到出版的商业价值一定要依附于这一使命,而对编辑的唯利性绩效考核则有可能造成编辑这一出版工作文化价值把关者和守门人角色的缺位。

2 将目标责任制视同为目标管理

目标责任制虽然具有以结果作为考核标准这一目标管理的典型特征,但两者之间依然有着本质的区别。目标管理的核心是在对一个组织的总目标和内部岗位、员工等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管理者和员工的责任和分目标。目标管理实质上是全员参与的、以企业的自我控制为目的、基于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体系,而决不是像目标责任制那样只对任务进行量化、对指标进行简单的平移分配并提高难度那么简单。

3 混淆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是一个类似于PDCA的系统循环,它是一个流程和体系,绩效考核仅仅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核心环节而已。”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其核心是“让员工充分参与组织的管理过程,重视员工的发展,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个人价值和职业生涯规划”;而绩效考核只是“管理过程中的局部环节和手段,它只注重员工的考核结果”。

目标责任制的实践往往认为经济指标是对员工尤其是编辑进行管理的手段,管理者只是根据目标的分解制定出编辑的考核方法,再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绩效的优劣,而很少思考确定的目标是否合理、是否基于管理者与员工的共识,也缺失管理的计划、辅导、考核、反馈这一循环过程,更少涉及员工个人价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考虑。

4 误以短期赢利能力为竞争力

“短期绩效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现组织目前的赢利能力……但是其并不代表组织未来的竞争力,未来竞争力往往体现在对未来的投入即长期绩效目标上,如新产品研发、新市场开发、人才培养、业务转型等。”目标责任制是典型的以短期绩效为主要关注点的考核方式,很少涉及出版社长期绩效目标的各要素,这最终将导致员工急功近利,损失出版社的未来利益。

三、改进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对策

1 建立适应自身需求的绩效管理和考核体系

从宏观上讲,出版社要建立适应自身需求的绩效管理和 考核体系,首先要确定出关键的绩效指标。“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组织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它是组织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而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关键绩效指标不是某一个单独的数据或者考核方式,而是一个以建立对员工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督的有效约束机制、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为目的的体系。因此,通过确立关键绩效指标,出版社既能确定管理和评价编辑绩效的可量化标准体系,又能有效落实出版社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重点,传递价值导向,促进出版社和编辑绩效的改进与提升。

其次,根据出版社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确定和及时调整绩效管理的重点以及对应的绩效考核方式。绩效管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应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而确定彼时的关键绩效指标。如在原始积累阶段,出版社应该以成本为核心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绩效考核则应该注重于成本的节约、出版社赢利能力的提升。而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出版社的关键绩效指标则应该转向人力资源、品牌塑造乃至出版资本的运作,等等;绩效考核的指标则应为优秀出版人才的培养、出版社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出版社长期竞争力的培育等等。

最后,出版社要设计出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一是在设定绩效指标时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实际管理中,“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很难实现全部的定量化”。因此,在出版管理实践中,一定要将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二是要注意设计的指标或方法不能太复杂,不能照本宣科地将西方管理实践中的指标或考评项目直接进行移植,而应该因地制宜地根据自身情况设计出切实的考评指标和项目。

2 完善对编辑乃至全体员工的考核方法

在微观层面,出版社要完善对编辑乃至全体员工的考核方法。首先,要在区别结果绩效和行为绩效的基础上,在制定绩效计划时要注意结果和过程的统一。“行为绩效是指在员工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为必须达到的标准要求,是指在实现结果产出过程中的行为要遵守公司相关价值观与规范方面的要求。”出版社的考核指标应该是多元的,应为每一个考核指标设置合理的权重,既要考核编辑的工作业绩,也要考核其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全局意识、责任感、规范性、纪律性等,并确立可操作的考核方案。如正在我国很多大型出版企业中逐步推广的360度考评反馈法就是对编辑的结果和行为绩效进行综合考核的有效方法,这个方法综合了出版社管理层、非编辑部门、同事、外部客户等各方面的反馈意见,能够将编辑的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行为绩效综合起来进行考核。更重要的是,这一方法还能将考评结果及时反馈给编辑个人,以达到考核与监督相结合、通过考核改善绩效的宗旨。

篇7

1. 陈辽:《叶圣陶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

2. 朱泳:《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

3. 金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论叶圣陶的文学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4. 陈辽:《叶圣陶传记》,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

5. 商金林:《叶圣陶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

6. 刘增人、冯光廉:《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叶圣陶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

7. 叶至善编:《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开明出版社,1989年。

8. 叶圣陶研究会编:《新文学的基石:叶圣陶文学创作讨论会论文集》,开明出版社,1994年。

9. 智仁勇等摘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叶圣陶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10. 徐登明:《编辑出版家叶圣陶》,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

11. 周龙祥、金梅:《叶圣陶写作生涯》,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

12. 张香还:《叶圣陶和他的世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13. 商金林:《叶圣陶传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14. 刘正基:《叶圣陶》,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

15. 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1998年。

16. 金洁、邓帅萍:《叶圣陶:一代师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17.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叶圣陶思想研究会编:《叶圣陶编辑思想研究》,开明出版社,1999年。

18. 徐龙年:《叶圣陶与语文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19. 叶至善、贾柏松编:《涸辄旧简:叶圣陶、贾祖璋京闽通信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 叶陶君、吕达:《叶圣陶画传》,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1. 邹贤敏、张定远:《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2. 梁杰:《叶圣陶“双主”教育思想发展概说》,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

23. 任苏民:《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 商金林:《叶圣陶》(内部资料),民进中央会史工作委员会,2004年。

25. 叶至善:《叶圣陶集》1―2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26. 叶至善:《父亲长长的一生》,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27. 商金林:《叶圣陶年谱长编》(全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005 年。

28. 周溶泉:《叶圣陶(1894―1988)》,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

29. 张洪鸣:《传承创新求发展――叶圣陶教育思想与叶圣陶实验小学教育改革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30. 丁文宏:《开辟绿色写作通道:重读叶圣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1. 刘增人:《叶圣陶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

32. 商金林、李斌、张红丽:《叶圣陶研究资料索引(1911―2008)》,开明出版社,2009年。

33. 刘增人、冯光廉:《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叶圣陶研究资料(上、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34. 庞:《叶圣陶和他的家人》,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年。

35. 叶小沫:《向爷爷爸爸学做编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6.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以黎锦熙、、叶圣陶为中心》,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

37. 叶炜:《叶圣陶家族的文脉传奇――编辑学视野下的叶氏四代》,人民出版社,2011年。

38. 叶圣陶研究会:《叶圣陶研究年刊》(2011年,2012年),开明出版社,2011、2012年。

篇8

面对现实环境、社会条件、制度安排、媒介形式、文化消费方式、读者类型及其需求与阅读等种种因素的不断变化,编辑主体作为编辑活动过程的主导者,作为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创造者,作为受众反馈信息的返咀者、回应者和出版传播效果的调控者,始终处于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中心,而且决定其方向、规模、质量、效益和消费状态。由此可见,编辑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对出版社的发展更具有战略意义。

编辑人才从何而来?无外乎引进型和培养型。本文以图书编辑的初期培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图书编辑培养困境的分析,寻找对策,探寻编辑培养的路径。

1. 新编辑缺乏对编辑工作的热爱之情。社会发展,竞争逐年剧增,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大军中处于盲目状态,不知道自己适合何种职业、热爱何种职业。闯进编辑队伍的相当一部分新人,不了解出版行业和编辑的具体工作性质,只为了就业而选择了这份工作。有些并不喜欢甚至不适合编辑工作的人,因为珍惜这个就业机会而继续坚持,并不是出于喜欢和热爱。这种状态,显然不会激发起新编辑的热情,容易导致其懈怠、努力程度不够等,使新人较长时间无法进入合格编辑的行列中。

2. 高校教育与编辑实际工作脱节,使高学历的新编辑进入工作岗位后不得不从头学起,大部分编辑实际能力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和培养。出版社需要吸收不同专业的人才进入编辑行列,因此很多新编辑并不是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的,对出版行业和编辑具体工作了解的很少。即使是编辑出版专业的专门人才,对编辑和出版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概念和理论层面,实践经验很少。因此,新编辑无论在编校基本功方面、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还是市场敏感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欠缺,与编辑实际工作要求差距较大。

3. 新编辑的工作任务指标在边学边干中难以完成。初级编辑―合格编辑―成熟编辑,这是一个长期磨练和培养的过程,而前期的学习阶段对新编辑来说是枯燥乏味甚至艰苦卓绝的,能坚持下来并从中发现乐趣,从而潜心学习的人较少。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出版社都成了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效益、审稿字数等考核指标是每个编辑不可无视的。目前我国大部分出版社新入职编辑是没有工作任务的,一年或者两年之后都不可避免地直面工作考核指标。这也使得新编辑过于追求任务目标而忽视自身素质的培养和锤炼。

4. 书稿质量偏低,对编辑素质要求更高。编辑能力是综合能力的结合,包括掌握出版相关法律法规、对书稿整体内容和导向的把握、装帧设计、较好地驾驭文字、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等。社会在浮躁,作者也变得浮躁起来。当然,这与高校和各研究机构的考核机制不无关系。学者们越来越忙,似乎没有时间对自己的专著反复认真地推敲,错别字、病句问题严重,有甚者,专业知识甚至篇章结构方面也会出现问题,导致书稿质量下降。书稿和作者的实际状态,对编辑的把关能力、沟通能力、政治素养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鉴于以上图书编辑初期培养的现状和困境分析,出版社应该从以下几个路径入手,真正做好图书编辑初期培养工作。

编辑工作是脑力工作,没有激情,无法创造,也无法突破。首先,让新编辑了解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本出版社的发展方向,引导新编辑对个人发展有所规划,从而激发他们对出版事业的热爱。

2. 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包括入职培训和实践培训两部分。

首先,出版社应建立系统有序的编辑培训体系。整个培训分为入职培训和实践培训两部分。入职培训包括出版、印制、发行和校对等多部门的相关知识培训,给新编辑系统全面地讲解有关选题策划、出版流程、图书成本核算、书稿编辑加工、图书营销策划等具体而必要的基础知识,使其对“编辑工作”有清晰而具体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以后编辑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实践培训则主要是采取“传帮带”的形式,让老编辑在新编辑的实际工作中多指导、多讲解,营造良好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工作氛围,从而迅速提高新编辑的实际工作能力。

其次,出版社应积极搭建平台,为编辑提供交流、学习机会。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已经开始重视对编辑人才的培养,因为它们懂得“竭泽而渔”式的用人方式势必会影响出版社的长远利益,所以在提高编辑素质和能力方面总是不惜金钱,不吝时间。出版社不仅应为编辑提供多种学习途径,而且应为自愿学习深造的编辑提供便利条件。在培养编辑方面,出版社应不拘泥于形式,多渠道、多样化地为编辑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3. 出版社应正确认识编辑成长过程,在编辑初期培养阶段不要操之过急,应做到耐心、细心、关心,而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揠苗助长地不断给新编辑压过多的任务指标。应该给有潜力的新编辑更多空间和更多时间,让他们不断学习,逐渐成长,最终成为复合型优秀人才。

篇9

关键词:出版专业;持证上岗;编辑: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143-02

近来我校期刊中心的编辑随同全国出版同仁一起,沉浸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激起的波澜中。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期刊编辑忧心忡忡。

前年编辑就经历了一场运动:上网登录“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登记注册管理系统”,填报责任编辑注册申请表。大家猜测着即将到来的变革,持证上岗意味着岗少人多,如果编辑人员供不应求就不会要求持证上岗,如果现行的期刊数量也不怕没有岗位,那么调整、减缩期刊数量就是下步的趋势。大家更想着高校编辑铁饭碗要打破了,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企业的做法是走市场,没有了公费医疗走社保,没有了行政级别走岗位津贴,经济危机时会裁员,企业倒闭时要下岗和失业。大家都开始了思考,传统的观念正在转变。

一、体制改革的大气候

面对新世纪出现的种种新的情况、新的挑战,高校出版社如何适应新情况、迎接新挑战、开创新辉煌?业内同仁都在思考和研究新的对策。如从总体来说,高校出版社繁荣和发展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深化改革,把出版社的活动真正转移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2008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文,提出了高校出版社的改革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高校出版体制的转化,即高校出版社的体制以企业体制为主,极少数高校出版社可以保留事业体制。转为企业的出版社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出版多类别、多层次、多媒体教材,满足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需求,不断提高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出版单位改制的方向是让出版社成为独立法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的重要任务,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扎实推进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 第一批试点的19家高校出版单位改革的成功实践,坚定了深化高校出版体制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改革到位的出版单位通过改革促进了产业发展,社会影响力增强。前高校出版体制改革已具备相当的基础,转制成本较低。新体制下高校出版社须实行全员聘用(聘任)制度,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出版社须与受聘人员签订聘任合同。涉及到编辑自身利益和饭碗的就是一般从业人员应具备国家规定的新闻出版职业资格条件。这就是要求编辑将与学校教辅的人不同,要持证上岗,责权利自身承担。文件还提出加强出版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版权贸易等各方面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职业化出版队伍,为高校出版社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这也看出改革也重视编辑个体的利益,培养专业人员,让其在经营中有创新的能力和潜力。出版社也在整合和优化,如同国际上的著名出版公司一样,组成了许多出版集团。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事实上,高校出版社的转企是成功的,有的还上市了,受到大家热捧。

二、学报改革的小气候

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的“窗口”为了反映本校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学报顾及本校各专业、各学科的科研论文,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拼盘的综合模式。这是一种封闭式、内向型的模式,缺乏竞争与活力。绝大多数学报发行量小、读者少、优稿匮乏、学术质量不高、满足不了高品位读者的需求,社会影响不大;有些学报经费短缺,甚至陷入困境[1~2]。

高校学报通过改革促进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体制改革对学报来说是一次破茧重生,生命的更新。不改革就没有发展,只有改革了,才有希望。高校出版社已在产权制度上探索出一条新路,这为高校学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只有当优秀人才、优质资源和优良环境三者同时具备,才能真正源源不断地产出一批高质量的论文。目前,我校正通过多项配套措施,“多管齐下”,努力创造和谐的科研环境,引导教师和研究生瞄准国际前沿和研究“热点”,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提高他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显示度,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在深入探讨高校学报改革、发展中,各高校学报应正确定位,根据自身实力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避免低水平的重复[3]。研究性大学学报应该立足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发表学术水平高的文章,强调学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去争创国内一流,办出国际水平,进入SCI索引行列[4]。期刊定位需要从确定读者群、刊物的内容与方向、编者与作者群,到确定刊物的编排与印刷级别、价格水平、发行渠道及广告价位,包括了期刊运作的各个层面,是对刊物的一种整体策划和经营[5]。

学报改革的重点应是扩充内涵,解决刊物形式死板、内容单调、信息量小的矛盾,达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另外,学报要实行联合办刊、集团化动作以及专业化、主题化。这在我校进行了尝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北京大学联合主办《地学前缘》,吸引了两校的优秀稿件,而且坚持办主题期刊,其效果较好。

笔者前年就对期刊职业资格申请的发展形势做了预测,学报需要调整结构,像出版社一样转变模式,而且需要集中和整合资源,组成编辑室和发行室,提高效率,最终完成高校学报知识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改革。

和众多科技期刊相比,高校学报业内认知度不高,一般无特定专业受众,这不仅影响学报的稿源和质量,还会影响学报的发行量。要想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出版编辑市场分得一杯羹,那确实是很困难的。每一位学报编辑都应树立危机意识,主动走出去,积极面对竞争。要将期刊质量当作自己的生命;同时培养开放的思维,积极创造条件,主动走出去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拓宽视野,那怕是自己垫钱参加;同时也要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和交流,及时了解学术前沿,洞察学术趋势,以开放的心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和创造性[5]。实际上自身提高了,不怕没有饭碗。

危机中的转型与改革,付出的成本最小,改革的效果最好,解决的问题最彻底。

为了应对高校编辑部改制的变革趋势,编辑的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扩大知识面,深入专业基础,加强自身发展。比如定期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知识模块学习,政策法规学习,无以复加技能的培训,外语编辑和英文摘要审校培训,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学习,以及多拿各种职业证书。每个编辑都尝试着去初审稿件,或者参与组稿,掌握网络资源和技术手段,在初审的过程中利用检索工具可以检查出一稿多投的学术造假,在网上审稿系统的运用中对主题相似的文章的重点关注。因此,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编辑技能是办好刊物的关键,我们要以人为本自身发展,迎接即将到来的期刊和出版体制的改革。或许编辑行业也会像教师一样热起来,也有更多的男性加入。

最近的《关于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公布以后,更是涉及到一半以上不具备法人出版单位的学术类期刊,必将引发期刊出版格局的重大变化 [6]。诚见传统出版单位在出版人才方面并不丰富。而一些高层次的出版编辑人员,多数聚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双肩挑于科学研究之中。在中国社会保障双轨制的环境下,企业化的出版单位在人才竞争上并不具备优势。一些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才,也就是取得编辑出版资格人员,多数是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尤其是2000年后进入的高学历编辑人员,他们拥有博士学位的较多,而且还拿到了编辑出版资格证,这也在从业积累下来唯一的“打狗棒”,其价值在改革中会突现出来。这些人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选择机遇:在失去事业单位身份的情况下,就会对出版单位进行选择——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出版平台。他们是出版队伍中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的人员。也正是这种变局,为他们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价值就会更大。

参考文献:

[1] 黄万武.学报专业化是高校学报改革之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2):11-14.

[2] 邓久华,王晶.关于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4,(1):52-53.

[3] 陈佳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力推进中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6).

[4] 刘玉邦,眭海霞.彷徨与突围:高校学报改革之方略——兼评学报同仁高校学报改革之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4).

篇10

关键词:编辑专业;层次研究;专业能力;专业发展

编辑的专业发展一直是被研究较多的课题,对编辑专业能力的研究也很多,但对编辑专业能力发展的层次性分析却几乎没有,而这样的研究事实上更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它有利于编辑认清自己现有的专业能力结构和发展水平,明确进一步的发展计划和发展目标,同时也有利于项目主持人、编辑部主任或者出版社的总编对编辑成员的专业能力有个清楚的认识,以便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发挥每个编辑的作用和整体作战能力。

随着融媒体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编辑的专业能力开始涵盖内容的多媒体融合以及数字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运用等能力,但由于我国媒体融合数字出版发展的不平衡,融媒体数字出版的能力还没有被普遍地认同和掌握,将融媒体数字出版的能力全面纳入编辑的专业能力层次还缺少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还是立足于传统编辑的专业能力的发展来进行层次性研究,这对融媒体数字出版的编辑专业发展层次的研究也将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编辑专业能力发展层次划分的依据

一般来说,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前者适合于多种活动要求,包括各种认识和实践;后者适于某种专业活动要求。编辑的专业能力是由编辑活动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共同决定的。按照出版流程,编辑专业能力具体表现为:选题策划能力、组稿能力、审稿能力、流程掌控能力、经济核算能力、装帧设计把握能力、宣传推广能力以及市场营销能力。

编辑专业能力发展层次划分的依据是决定编辑专业能力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情况。编辑的专业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影响专业能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对编辑的专业能力有决定作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政治的敏感度、职业道德的成熟稳定性、内容处理和审定能力(含学科学术水平、科学和社会常识的辨识能力)、技术运用能力、整合能力(对作者资源、内容资源的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对内容、形式等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与作者、读者和客户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工作的合理安排、编辑活动中各个环节和各种关系的协调和处理能力)、市场分析和掌控能力、效益的评估能力等多种因素。

在实际的具体工作中,编辑分别沿着这些决定因素进行着不同层次的发展。由于个体先天和后天的差异,编辑各自的专业能力发展路径、速度和发展程度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决定着编辑专业能力发展的特质和高低的差异。即使是优秀的编辑,他们的优秀也是各有特点,他们之间的专业能力发展维度是有区别的。因此,对编辑自身或对团队成员专业能力的认识还要在每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对编辑专业能力的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给编辑的专业发展提供指导,因此有必要将对编辑专业能力的研究推进到对编辑专业能力发展层次的研究上,以便更直观地反映编辑的专业发展水平,对编辑的专业发展更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二、专业能力发展的层次分析

根据决定编辑专业能力发展的深层因素以及与出版流程相对应的能力的不同,可以将编辑划分成案头编辑、策划编辑和品牌编辑3个阶段以及由低到高11个不同的发展层次。

纯粹文字校对。这类“编辑”实际上连校对的水平都没有达到,因为他只能做到样稿和原稿完全一致。校对要“校对错,校是非”,这样的“编辑”只能编辑文集。但即使是编辑文集,原稿中也是会有错误,也会有过去的内容表达与现在不一致,甚至有过时、错误的表达出现。如果这点看不出来,或不能编辑出来,实际上是很不合格的。但刚刚入行的编辑往往处于这样的层次。

纯文字编辑。这类编辑能够对文字的语法和用词进行编辑,但也仅仅局限于文字的编辑加工,保证语法、修辞没有错误。对内容修改往往无能为力。来什么书稿编什么书稿,安排什么任务做什么事情。

校对编辑。这类编辑在纯文字编校的基础上能够对表达的是非、正确与否做出判断。但这种是非对错还是仅仅局限于常识层面。

书生型编辑。这类编辑能够对书稿中文字之外的专业表达进行编辑,能对书稿涉及的专业内容进行把关,没有违反专业基本概念和规律的错误发生。在这个层次上,编辑必须要有学术的专业方向,这样才能编辑出像样的图书,一个没有自己的专业学术背景的编辑是走不远的。每个出版社的编辑都是隶属于某个专业领域的编辑室(部),每个编辑室(部)编辑的图书都是某个专业领域的图书。对于专业出版社、教育出版社毋庸多言,即使对于一般类出版社,书生型编辑至少要对文学、历史、社会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专业编辑。这类编辑能够对书稿的专业内容进行全面的把关,特别是对学术水平的高低能够有准确的判断。知道书稿达到的水平层次:是炒冷饭、国内领先,还是国际领先,能评价书稿的价值。但这类编辑还是处于被动状态,靠望天收,有高水平的书稿就能编辑高水平的书,若书稿水平一般就只能编低水平的书。编辑出来的书稿学术水平基本保持不变。作者提什么要求,编辑就满足什么要求,作者说什么就是什么。

有对话能力的编辑。这类编辑在专业编辑的基础上能够与作者进行对话。他掌握了学科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对书稿的学术水平能够有自己的判断。能够保证高水平的书稿的高质量,一部水平不高的书稿到他手里,他会发现其中的优缺点,知道如何对书稿进行完善、补充甚至修改,能将书稿的内容质量提高很多。这个层次的编辑对于所编辑的图书就有了所谓“编辑含金量”,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甚至做到“锦上添花”。到这个层面上,编辑和作者能够做到平等对话,这也是维持长久合作关系的基础,但这样的对话往往局限于学术专业领域。

有发言权的编辑。这个层次的编辑在对学术现状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了解该领域选题、图书的市场出版情况,知道哪类图书是好书,哪些是平庸之作。当一个选题或图书放在他的面前时,他能够对选题或图书的市场前景有一定预见能力。这类编辑在出版社的选题论证上能够发表有建设性的意见,但还缺乏主动策划的能力,缺少实现选题的能力。

有主动性的编辑。该类编辑不仅要熟悉图书市场,还要能对出版社的图书结构有充分的了解,知道出版社的选题优势、图书结构和销售渠道,适合出版什么样的图书,然后根据专业领域的发展要求、市场的需求主动策划出某些选题。有主动性并不意味着有能力。这个层次的编辑是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阶段,也是不进则退的阶段。

有实现能力的编辑。要成为一个有实现能力的编辑,需要长久的修炼。在了解专业、了解市场、了解出版社品牌优势的基础上,还要具有统筹各种关系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利用作者资源的能力、利用出版社各个部门(营销部、总编办、出版科、社办、储运、财务、美术编辑)的资源的能力以及提出切实可行的选题实现方案的能力。很多编辑到这个层次时,由于不能协调各种关系,总是感觉做事困难重重,难以施展才干,以至最后退缩。要想突破,就必须明白:不是每个人、每个部门都要围绕自己转,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是有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要做,不可能专门为某个人服务。一旦认准了选题的方向,编辑还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实现。这时牺牲的时间、付出的精力会很多。甚至由于是自己策划的书稿,书稿要自己去送;进度要自己去“盯”;封面设计不满意,要请求设计人员一遍遍修改,当设计人员不愿意或没有时间时,还要有耐心去沟通。选题的最终实现和产生效益,有很多决定性因素,这就需要策划编辑多思考,肯下功夫。

有计划的编辑。一个上进的编辑,不会每年只有一个策划项目在做,而是要同时思考某个领域、某个产品线的多个选题。这就需要编辑有计划性:分清选题的成熟程度,同时分清不成熟、正在成熟和已经成熟的选题的不同运作方式。不成熟的选题需要多思考和调研,正在成熟的选题要多论证,已经成熟和正在操作的选题要多花时间实现。它们需要编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各不相同的。

有规划的编辑。一个品牌编辑要对某个领域的图书选题有长期的规划能力,要站在学术的前沿、市场的前沿。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选题和图书有个清醒的认识,对将来的选题和图书有个长久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形成品牌产品,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编辑的这11个发展层次,越往上要求越高。这是一个积极进取的编辑的成长发展之路。越高层次的编辑为出版社作出的贡献也越大。一个出版社品牌编辑越多,生产出的品牌图书也会越多,出版社的发展也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