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教学流程范文

时间:2024-02-08 18:0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课教学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数学课教学流程

篇1

关键词:复习课;自主;合作;学生

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的进行教学的知识,特别是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六年级的学生面临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汇总,所以上好复习课和培养学生的自我归纳整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自我整理

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复习,对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学会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由于受到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于学生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小,做到小而精,而且提出的复习要求要明确,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整理。

开始,学生在自我整理的时候,反馈回来的信息很不完整。有的学生总结的是部分类型的习题;有的学生总结的是零碎的知识点,不成体系;不能将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总结。在老师提出具体的要求之后,情况就会大有改善。例如:提出在复习回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并记录与此相关的典型问题。这样既使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又体现了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

二、交流展示

学生进行归类、整理后,要有序开展汇报交流活动。所谓“有序”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探索总结情况的前提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指导学生汇报

交流。

学生通过复习、整理,并汇报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培养了他们归纳、概括的能力,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高度概括,并形成知识网络,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但“温故”,而且“知新”。

三、反馈梳理

复习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因此,在复习时,要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知识进行整理、串线和系统归纳,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横向、纵向联合的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

学生整理知识要长期坚持,形成习惯。开始时,教师要适当指导,可以学生自行出卷的形式,激发兴趣。持之以恒,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明显增效。

四、综合训练

练习是巩固拓展知识的有效手段,但要讲究练的形式、练的实效。如概念的复习课,知识点容易相互混淆,那么在题型的选择上要侧重于“辨析题”,教师在复习时经常安排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由学生自行提问,然后在小组中互评、互解。学生在互评互解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审查能力。

练习时还可以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算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在练习的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合;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辨析;设计综合发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比如,在总结比的认识这单元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将比的应用分为三种类型,学生能清楚地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征和解决方法,在处理复杂比的应用问题时,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在复习中应淡化特殊技巧的训练,要注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并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和方法的总结,学生最终形成知识系统。如,在比的认识的复习中,总结了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几种方法:列表法、画图法、分数的意义、比的意义;在圆的面积推导时,总结了“化曲为直”的思想,这对圆柱的体积推导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在全班同学交流合作后,再进行当堂的独立测试,对复习的内容加以巩固和验收。

五、质疑解惑

复习结束后,让学生总结复习内容,哪些已经掌握,怎样掌握的,还存在哪些问题,马上再集中精力将问题解决掉。学生很有成就感,也用很多方式展示自己的复习成果,这样一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将复习课落到实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温故而知新”,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复习。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会有更多更好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六步高效教学法;课程改革;教学设计

Application of"Six-step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ethod"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for high school

Abstract:"Six-step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ethod"i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explored by our school,after learning Shandong Dulangkou,Yanzhou,Shandong and Ocean Secondary School’s advanced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ideas,an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our own actual situation."Six-step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ethod"is designed to break the shackl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retur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classroom to student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Our school’s"Six-step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ethod"reform attempt has been noticed,"Six-step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ethod"brings fresh blood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reform for high school and we try as a basi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Six-step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ethod;curriculum reform;instructional design

1.引言

在课程改革的呐喊声中,各地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地反思自身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与此同时在教改的浪潮中涌现出很多课改先锋,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衡水中学的“以学定教,以学评教”、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以及山东兖州一中的“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等。我校在积极学习这些先进的课改思路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在09年下半年正式提出了“六步高效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课上与课下双高效。

2.六步高效教学法

2.1 什么是六步高效教学法

“六步高效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

“六步高效教学法”具体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其中包含六个环节:

(1)展示:学生根据教师精心编制的导学案,展示初步预习的成果,巩固深化学习目标,各小组间分享学习成果。

(2)交流:针对小组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组内交流;学生展示时存在的疑问进行大组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班级全体成员间进行交流。

(3)解疑:由教师把关,全班同学参与,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先进行小组讨论,如果学生能解答到位,教师只适时点拨,尽量由学生完成。如果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大组中进行讨论,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进行及时的点拨与答疑。

(4)反馈:通过课堂练习、试卷测试、辅导答疑、互学互教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完成对教学的反思和总结,对预设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对边缘生和后进生进行查缺补漏,对优秀生进行知识拓展。

(5)导新:教师将新课导学案下发给学生,说明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等,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导学案内容。

(6)预习:本环节主要在课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内学生自学、互学和教师指导点拨的方式进行。

2.2 六步高效教学法的特点

“六步高效教学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充分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时间被教师占用,留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不能及时向教师传达自己的疑惑。“六步高效教学法”着眼于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充分信任学生,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意识。

(2)教育面向全体的同时更加关注学困生

“六步高效教学法”主张教育无类,学生智商有高低,基础有强弱,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掘潜能,因人施教,启迪学生的智慧,由填鸭式教学到超市提供。学习小组由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搭配组成,组内结成互教互学的对子,形成合作学习的互补性,鼓励学困生参与、发言、质疑,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

(3)课堂学习效率高

“六步高效教学法”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课堂采用“个人不会,小组讨论;讨论不会,组间互动;全班不会,教师精讲”的教学方式,做到记忆节节清、方法节节会、规律节节懂,当堂内容当堂消化、吸收,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听讲、观摩为主,缺少质疑、交流、动手实践的机会。“六步高效教学法”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此我们尝试在六步高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

3.1 课前准备阶段

(1)划分学习小组

每个班级编排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6-8人,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小组成员由不能学习能力层次、性别的学生搭配,便于成员间的学习互补。各小组成员担任特定角色,如行政组长、学习秘书、创意策划、技术支持、测试员、小组发言人、协调员等,成员之间定期进行角色轮换,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团队意识。

(2)创建学习环境

改变传统课堂上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变“排排坐”为“团团坐”。根据班级小组划分情况,将微机进行群组摆放,每学期各小组的位置固定,小组成员可以面对面学习,便于彼此间展开交流、合作和探究。教师课前检查、调试机器,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3)编制导学案

备课组教师集体编制导学案,导学案在学生预习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写不恰当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导学案的编制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精心编制,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精选练习题,注重典型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学生准备丰富的文本、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学习素材,节省学生寻找素材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指导学生预习

教师将导学案和学习素材发放到学生手中,针对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任务等做出提示。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学习,学生按拟定角色完成学习笔记、学习任务。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抽签决定各小组展示内容,做好展示准备。

3.2 课堂教学阶段

(1)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展示预习初步结果,各小组指派一名发言人展示本组的预习成果,通过电子白板或电脑屏幕切换等途径让学生边看作品边听讲解。在学生讲解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引导、点拨、追问,并鼓励其他学生质疑,以求扫除知识难点、盲点。各学习小组创建电子档案袋,保存预习、展示成果,小组秘书将问题进行记录和梳理。

(2)交流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各组针对预习和展示环节遇到的问题、存在的困惑进行交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选择组内、组间、全班交流的方式解决。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敢于发现、大胆质疑、应对挑战;点拨理解有错误的学生,鼓励认真学习的学生,表扬帮助其他同学的学生。

(3)解疑

各组代表公布组内已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教师总结、归纳、对比学生在交流环节的表现,使用课前设计好的评价量规为各小组打分,各小组成绩进行累计,在每学期期末进行小组排名。

评分之后,教师针对各组已解决的问题进行知识强化;针对未解决的问题,先由各组学生抢答,如果都没有给出正确答案,教师可利用演示动画、教学视频、情景模拟的方法进行点拨和解答。

(4)反馈

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如编制达标检测题,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公布答案,组内学生互批;或者设计知识擂台、随机抢答、连连看等FLASH游戏,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呈现知识路径图、课程大纲等,再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5)导新

教师下发新课的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学生预习新导学案内容。

(6)预习

学生借助新课导学案预习新课内容。

3.3 课后反思阶段

每节课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在预习指导是否科学、教学设计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是否完成、课堂点拨是否恰当,课堂效率、教学效果如何,反馈检测是否及时,教师角色是否转变等方面进行量化打分。教师通过反思日志、教学博客、教学笔记等形式记录教学过程,分享教学心得,邀请其他教师走进自己的课堂,提出宝贵意见。相信通过日积月累的反思,我们会不断地探索出更好的课堂教学改进措施。

4.结语

“六步高效教学法”是诞生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崭新的教学模式,它符合素质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的追求,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彰显“生命课堂和真实课堂”,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六步高效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改变了学生孤立无援的学习状态,拉近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随着“六步高效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继续深入应用,相信我们会逐步探索出更加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北票市第三高级中学.关于进一步推进课改工作的意见.2010-12-2.

[2]张树琪.论“六步教学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卷第3期,2005年9月.

[3]张素坤.谈“六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6-A.

[4]马晓燕.英语研讨式六步教学法的探索与创新[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9卷第5期,2010年10月.

篇3

关键词:互动教学法 小学数学 教学

新课程强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和技能训练。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仔细选择教学材料,应以适当的、真实的、有趣的、多种多样的、具有挑战性的材料为首选;设计具有创造性的、结构严谨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的解题任务;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如认知策略、原认知策略、社交策略等。”小学数学技能训练还应与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将小学数学知识落实到数学技能的实践中,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技能的质量[1]。

一、互动教学法的内涵

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在自主探究中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数学的方式。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班集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人人都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大家都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验证、争论有助于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互动的学习中“再创造数学”,让数学课堂学习焕发出创造的生命活力。

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其中一个重要转变,就是要能从原有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主动开发者和建设者,仔细研读教材,巧妙设疑,引领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这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启迪学生的求异思维等,均有着良好作用。

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利用己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发出有价值的新概念、新思想、新解释、新理论、新规律、新方法等,在专业学科上做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师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手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互动教学理念交流,互动教学理念体验。但是在当前新教育理念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数学课教学的弊端越来越凸显[1]。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理念极大地阻碍了小学数学课教育的发展,忽视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学校为基础的地位不断下降。当前,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训练中,学生在入学时数学基础水平普遍较低,教师的教学方法又缺乏创新,课堂气氛不活跃,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不强。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的需求。而且,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亟待提高。例如,由于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中把数学课程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认为它可有可无,或通过讲解告知学生即可,无形中就降低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学科课时分配中,数学课程学的课时一般比较紧张,为了应对平时的考核,有些学校放弃开展数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在一些硬件设施比较欠缺的小学,由于数学课程的教学资源都存在问题,导致数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佳或无法开展等。根深蒂固的应试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仅不符合小学数学课程学的发展特点,也影响学生对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和事物的认识,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3]。

三、互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

“学会合作互动学习”已成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对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合作互动学习这种教学环境下,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互动学习,教师应考虑以下事项如何实施[2]:表述教学过程比较简洁明了的方式是绘制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是教学设计成果的主要内容,是教学策略的集中体现,是教学活动的大纲、师生活动的线索,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相互交流的有效。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可以避免生硬的说教,可以节省繁冗的训练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材不是神圣不可改动的。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所以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潜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展。学生只有亲手“做数学”,才能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小学数学教育的课堂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爱探究的特性,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在合作探究中实践与创新、将理论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更关注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

四、结论

“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设置悬念,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互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晓林.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学周刊,2013,06:114.

[2]刘彦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22-123.

篇4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在新媒体背景下,课程教学的模式必须要向“微”进行改革,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调查,微博、微信、优酷网视频、奇艺网视频等软件,受到学生的喜爱,并且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它将教学过程分解成为各个小单元,有助于完成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要求,更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涵盖的知识非常多,在信息网络背景下,教学资源非常繁杂。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惯于“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从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当前,大部分学生已经厌烦了沉闷枯燥的学习资源,而是喜欢短小精悍的教育教学资源,较为喜欢通过微型软件进行学习交流,这就昭示着“微时代”的到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完成教学的“微”改革,就要从学生和教学实际考虑,因为并不是任何小学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微课的方式呈现。

一、优化实操流程,确保有效翻转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翻转课堂是微课运用的模式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实践,才能确保课堂翻转是有效的:一是任务单,学习任务单的内容要尽可能地细化,甚至镶嵌超链接,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等;二是微视频,运用微视频不可盲目,要立足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微课多样化地呈现给学生,如:自主学习的多样化、学习任务的多样化、学习难度的多样化等,概括来讲就是要丰富课堂的微课资源;三是小组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助;四是云平台,将学习内容上传到云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打破传统学习的局限性;五是学习评价,教师不能单纯依据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而是要给予学生客观、科学的评价,从成绩、过程、方法等方面给予评价。

二、立足于教学需求,选择微课应用

对于数学教师来讲,制作视频不存在问题,但是要制作优质的视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在课前,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明确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宝贵,微课确实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并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微课”进行呈现。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并不能取代教师,更不能够取代学生,它是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的,目的就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若应用微课施教,并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会浪费教师较多的时间与精力,那就要舍弃,选择其他的教学方式。运用微课进行施教,需要教师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视频呈现在课堂上,而微视频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资源进行创作,必然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而教材的内容并不是全部都需要教师进行讲授才能取得效果,有的只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就能够掌握。对于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的内容,书本教材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服务,且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进行微视频的创作。因此,在应用微课时,要立足于课堂教学需求,明确教材内容。

三、注重知识的习得,更要注重互动交流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微课教学,既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还要确保互动交流的有效性。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任务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也不能够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应用微课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始终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上,教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统一进行讲解,然后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组织开展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单独辅导等。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对讨论的过程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更为今后微课的应用打下基础。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恰当地使用微课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努力探究,而研究的过程要立足于教学实践,才能够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微课教学模式,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晓园.微课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找次品》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2):19-20.

篇5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实践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微课的出现让小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微课迅速普及的背景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微课应用效果,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微课的特点与实践意义

“微课”故名思议即是微课程,微学习。突出的是教学内容的微型化和碎片化;强调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自由化和灵活性。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课具有短小的特点,微课根据教学内容在5-8分钟的时间内集中讲授关键知识点。这与小学低龄段学生注意力短暂的认知规律十分相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容,学生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问题上,能够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和技能。其次由于微课的重点突出,运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在一个个小视频中完成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学生的理解。第三微课的形式丰富多样,例如微课主要以视频、音频的方式呈现。这与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别,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得小学数学更加具有吸引力。最后微课自身也具有制作简单、易于传播和学习的特点。例如学生根据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借助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的播放、学习,真正实现了个性化的教学。

因此在小学数学中积极实践微课,有利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时间内呈现数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值得在小学数学中大力推广。

二、微课的设计原则

受限于小学生认知特点,微课设计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微课和小学数学特点,在兼顾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况下,本文认为微课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教育工作的核心,制作微课的目的也是在于提高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必须要由学生知识掌握水平来检验。因此在制作微课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构建知识,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其次微课设计要体现聚焦性原则。微课内容上要“微”,就是要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针对某一知识点展开,而不能泛泛而谈,降低微课的针对性。在使用语言上,也要简洁规范,条理清晰,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第三是交互性原则。微课以视频等方式来呈现内容,让学生在体验中构建知识,属于体验式教学的一种。因此在设计时,要积极构建学习情境,提高微课的交流效果。例如微课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数学知识进行设计;在呈现内容时,可以采用设置问题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学习,降低自主学习的难度。最后微课设计也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一是指制作和设置问题时,能够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提高自主学习效率;二是指小学数学微课要成系统,不仅要有学习内容,还要有课下练习等配套微课,以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与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微课与学生自主学习微课不同,课上使用问题主要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的学习思路,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出问题,问题的答案主要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探索,实现知识的构建。因此小学数学中使用微课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1.自主预习阶段。在教师根据下节课内容制作好微课时,通过班级QQ群让学生回家下载相关微课并进行预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的方式来弄清楚。目的在于熟悉教学内容和目标,为下一节课奠定基础。当然自主学习阶段的微课,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内容要充满趣味性,知识浅显易懂,以提高自主学习兴趣和效果。

2.课上教学阶段。课上教学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通过微课引出教学内容。在课上教学阶段的微课,要紧贴教学内容进行,教师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要对重要的知识点形成一定的理解。主要可以通过在片头设置问题的模式进行。二是自主观看微课视频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相答疑,在巩固自己所感的同时也解决了自己遇到的问题,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和互助学习效果。三是教师答疑阶段,在学生汇集学习疑惑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授课,要沿着微课的思路对教学内容进一步的深化,对于汇集的问题要详细讲解,重点解答,以巩固微课教学效果。

3.课上巩固练习。针对学习效果,教师要准备好微课,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拓展。例如可以针对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进行视频讲解,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以达到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小结

作为一种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和信息技术的全新教学模式,微课具备许多的应用优势,能够胜任学生课前预期、课上学习的全部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外利用微课进行预习,而在课中引导学习自己探索、自主学习,并与其他学生协作解决问题,构建知识。而且还给学生展示与表达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及表达能力,这样有效的方式值得在日常教学工作深入使用和探索。

参考文献

篇6

小学数学复习课上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学生素质能否增强。然而审视如今的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现状却远不如人意。

从学生方面来看,首先是真正喜欢上数学复习课的孩子不多,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他们所感兴趣的数学内容。课堂讲练结合,偶尔教师提问几个同学,讨论几个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仍然不高,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另外,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个性张扬、习题过多机械的计算等等,也都是导致学生厌恶数学复习课的原因;

从教师方面来看,尽管大部分教师正努力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但是受传统习惯、教材内容、班级人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目前仍有一定的差距:首先是应试的压力使许多老师无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其次是大量作业的批改以及对差生的辅导几乎耗费了老师所有的精力和时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并无实际意义。

面对这样的现状,大家都迫切希望能够有一种力量把师生们从烦琐复杂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平等而又真诚地对话,让老师们有更充沛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让学生们有更多的自由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需要去选择学习的内容以丰富自己的内在素养。

二、小学数学与网络整合为复习课的教学带来生机。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为教学模式和学习环境的创新提供了更佳的外部环境,而“小学数学复习课”也因此迎来了改革的契机。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数学课程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构建数学大课堂,其中提倡的是把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在这种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更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纵观小学数学课的课型,复习课更适合网络教学形式。

(一)、分析小学数学复习课选择利用网络教学的原因。

1、复习课自身的需要。

小学数学课的课型按内容可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新授课重在形成和掌握。复习课重在巩固和延伸。如果说整个数学学习是三级跳远的话,那新授课则是助跑,而复习课则是将助跑的惯性辉煌地展现出来。故而它不需要教师过多的铺陈启发,也不存在知识理解的个别差异,它更需要的是能力升级上的个别差异。

2、学生的兴趣所趋。

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可以说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无孔不入。为了适应学生的这种信息接受方式,我们也得改变教学中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让数学教学也带上今天的网络时代烙印。这样,投学生所“好”,学生首先就能在潜意识里接纳它,学习起来自然更有劲头,潜力更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网络课可让视听觉并用,知识明了清晰快捷,题型变化多样,答题方式生动活泼有感情,题量多而不烦,难但有提示,这样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扬他们之长,避他们之短,学习效果自然优于“粉笔+黑板+嘴巴”式。

3、网络学习的优势所定。

(1)信息量大,因材施教。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获取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网络学习主要是用视觉获取信息,可见它是多获取信息量最多的最可取的方法。它可以融进许多精要的知识,如教师教案、各种梯度的练习等,这都能适应各种需求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高度交互,重现力强。网络学习实现了“人机对话”的功能,能据学习者自已的要求,随时及时调出所需的内容,特别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旧知识能随时重现,为解决新内容服务。这样就控制了学习节奏,及时查漏补缺,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信心、潜力,减少无效劳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拓展和丰富了学习环境。知识的重难点可用文本美化以强化突出;知识纲要可用图示明晰再现;答题不再是冷冰冰的红“√”或“×”,而是及时的奖励或信息的提示以便再努力。特别是对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使他们免于在其它同学面前产生窘迫感。

(二)数学复习课与网络整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网络数学复习课与传统教学一样,需进行教学设计,它的设计除传统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设计外,还有它独特的设计,即课件设计。因为课件设计有许多技术因素参与,有时会顾此失彼,为此它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要有针对性;2、要善于管理;3、要及时反馈;4、辅助内容要实用。

(三)小学数学复习课与网络整合教学流程。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创设情景,以一定的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其教学流程图大致为:

情景导入――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总结评价――分层提高。

步骤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情境导入 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者能引起小学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 短时间顺利进入情境,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渴求获得新知。

自主探索 提供接近学生认知发展区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重视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或者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开展学习活动。

交流讨论 组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机交流,同时加强针对性辅导。 针对个人学习结果,通过BBS讨论区进行交流、协作学习。

评价总结 理清本节课学习内容,并质疑问难。归纳总结,查漏补缺,适时评价 理清学习内容,质疑问难。

分层提高 设计开放性练习或利用超级链接,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方式和相关内容。

现以《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一课为例,其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网页,教师通过电脑生成的现实情境,邀请学生光临数学乐园网,一起去为中心小学新校舍的建设出谋划策。教师通过网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校舍的装修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百草园”的规划等活动中去。

2、通过以上活动引出对有关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整理。这时,学生可点击“公式大全”自由浏览各个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起这些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3、针对个人学习结果,通过BBS讨论区进行交流、协作学习。

4、师生、生生、人机之间进行归纳总结,查漏补缺,并作适时评价。

篇7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2020小学地方课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小学地方课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一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在业务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这半年的教学历程,是忙碌的半年;是充满艰辛的半年;这也是收获喜悦的一学期.现将有关方面总结如下:

1、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

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3、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课数学课。

4、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

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教学过程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精神。

5、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份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泪水,但同时我也收获了充实与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用心去教诲我的学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2020小学地方课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一学期来,我校的教学工作在进一步贯彻落实“__”重要思想指引下,在乡中心小学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工作始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打造特色教育的精品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教育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本学期我校把各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课程改革的体系中来,继续完善和认真落实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本学期我校以中心小学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方案》和《_年学校工作意见》等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为准绳,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其开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等严格按照中心小学的要求来完成。做到常规抓实、抓严。切切实实地加强了对“实施课程”的指导。

1、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

重点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大纲)等文件。学习时做到了“三落实”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落实。通过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

2、加强新设课程的实施研究。

特别重视研究了综合性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从而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

3、本学期选派优秀教师上了多节示范课,提高了全镇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整体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4、大力宣传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课程改革的共识,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通过一系列活动,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我校有众多教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如汤昌珍主任获全国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三等奖,获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刁以东主任获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丁荷平老师获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竞赛鼓励奖;汤新萍老师获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获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竞赛鼓励奖;黄瑞萍老师获乡小学综合科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丁桂华老师获乡小学综合科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康招君老师获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竞赛鼓励奖。另外,学校汤昌珍主任、刁以东主任、丁莉老师还积极地向县局教研室编印的《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投了稿。

二、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来抓。做了以下工作:

1、通过期初摸底,深入分析各班现状,根据各班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进一步抓实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

一学期来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每位领导的听课不少于30节。

3、建立规范的教育秩序,本学期我处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开设课程,安排课时,制订教学进度,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4、强化教研、考研,坚持效率第一。

认真组织了期中、期末考试。5、抓好特色教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

三、大力抓好队伍建设。

良好管理体制和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1、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重在全程管理。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自学考试。

2、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本学期启用了一批既肯干又能干的骨干教师,把他们安排到教学的重要岗位上去压担子。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为他们“充电加油”。

3、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在教学与科研中优化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

本学期,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和理直气壮抓教学质量的新形势下,我校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不足,展望未来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上下一心,负重拼搏,与时俱进,共创我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2020小学地方课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三为认真落实__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根据__镇中心小学教研室教学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我校于_年9月28-29日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常规工作检查,根据各教研组的检查反馈情况,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备课方面:

总体上看,老师们在备课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来钻研教材,课前都考虑到学生的情况,采用了手写教案和电子教案相结合的方式,电子教案博众家之所长,手写教案真实有效,注重因材施教。大部分教案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环节清楚,并有自己的反思。其中__老师的教案实用、细致、针对性强;刘雪莹老师的教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环节的设计科学,教学后记详细,有一定的经验借鉴性;__老师的教学后记就如其人,是一个思考者,后记中融入了大量的思考,并且有一定的深度;__老师的教案也如其人,严谨、踏实,她的教案设计严谨,环环相扣,课后小记详尽;数学教师们备课态度较认真,教案详尽,课时数量充足;大多数教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所教班级实际,认真制定好新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语文老师每篇课文按课时备课,每课时根据学生实际定好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较清晰。全体数学教师能按规定备课,备课有超前意识;个别的教师的备课书写字迹清晰端正,设计合理,过程详细,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准确到位,体现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清楚,作业设计格式统一,练习层次分明,图文并茂,练习量适当,有详细的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及时、详细、深入、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感而发,单元检测分析表填写详细。备课优秀的教师有:__等。

个别教师没有按要求备详案,教案欠规范,计划、目标、重难点、课时、过程不清,课时数不足;有些教师的教案教学环节、结构不清,没有填好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等;个别教案的重难点全部一样,有的重难点过于随便,把握不准;教学过程没有练习也为数不少,数学课堂没练习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个别教师没有书写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或时有时没;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但教学的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对以后的教学无多大的帮助。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个别的教案的板书过于简单

,只有课题或只写“例1”其它什么都没有;部分教师的教案后面完全没单元检测情况分析表;存在教学反思随便、乱写、不深入。

(二)作业情况

开学伊始,我们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认真学习了费县教育局教研室关于作业的要求与规范,在检查中发现大多数老师能按照新要求去布置,批改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作业方面表现较好的老师有:王佳、王全英、李召春、徐太珍等。

1、主要成绩:

(1)多数教师布置的作业量适度,批改及时有复批;

(2)涉及书中练习册上的习题均有详尽的批改。

(3)个别数学老师根据学生差异采用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做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部分数学老师课中适当加一些思考题。

(4)希望老师更加注重学生作业本上激励性评语的运用。将作业本开发为进行班级管理的又一阵地,成为家长、老师、学生情感沟通的桥梁。

2、存在问题:

(1)学生作业本保洁不好,纸页不整齐。

(2)个别班中学生本上的作业量不统一

(3)个别老师批改作业不够认真、严谨。

(4)建议老师加强对学困生多采用面批形式。

(5)数学教师的周记月记数量不够。

(6)部分语文老师的作文批改的不及时。

(7)作业批改记录的使用效果不好,存在着应付的现象。

三、改进意见:

1、教学设计要体现个性,虽然有的修改后稍有不同。

修改意见不要为了修改而修改,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修改,教后反思要写得实在而有针对性,要有有理论性的东西,不能只言片语。施教前必须将教案仔细阅读,认真修改。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备课时要备教材,也要备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青教师应该写好详细的教案。按实际上课课时进行备课。

2、借鉴人家的东西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舍取,而不能照搬照抄。

3、课后反思要有一定的数量,也要有一定的质量,每次上完课要认真总结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今后自己更好的教学积累一笔财富。

4、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发现学生有错误,要少打“_”,圈出来或划出来,让学生订正后再批。

5、把漏写的东西要及时整改,补充完整。

6、对待资料的工作检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足的就整改。

7、数学教案要多一点备练习。

练习量要足、练习题型要多层次。

8、教学工作是繁重的,工作要做细、做足、要到量、到质。

篇8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小论文 教学活动

教学贵在总结,重在实践,精于应用。“写”,作为学习对象学习文化知识、展现才能智慧的重要手段,成为学习对象必须具有的学习技能。笔者认为,“写”不仅是学生必备的技能,而且是教师必有的技能。但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写”活动的实施,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闪现的感触,不能及时“留档”,采用撰写教学小论文的形式及时记载,予以呈现,导致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得不到显著提升和增强。教育实践学认为,教学论文,为教育教学“服务”,应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指导”和“遵循”。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放大教学小论文功效,科学高效运用教学小论文,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效并举”。

一是反思课堂教学过程,记录课堂教学“点滴”。教学活动要实现“教”与“学”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就必须切实协调好“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小论文的撰写过程,实际就是“回放”课堂教学过程、反思课堂教学实践的再现进程,将课堂教学进程中的实践感悟和体会,运用文字进行记载和呈现的过程。教学小论文的撰写,能够推动初中数学教师更深刻地思考和探究,促进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更贴近课堂、更贴近学生。但笔者发现,不少初中数学教师注重对自身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检查,但仅停留于“脑中”,没有及时将所思、所想、所感进行“记录”,形成文字材料教学小论文,导致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消除,发挥不出指导、促进功效。因此,教学小论文运用课堂,首先要做好“记载”工作,也是课堂教学活动“实录”工作,第一时间思考自身教学活动过程,记录下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以便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课教学时,教师在平行四边形边、角、对角线等相关特性讲解传授基础上,利用初中生巩固练习活动环节,结合初中生巩固练习实情,自身进行教学举措的思考分析活动,并将讲授平行四边形性质感触体悟要点“记载”在备课笔记上,在课后教学感悟撰写时,围绕感悟要点,结合教学实情,撰写关于如何实施平行四边形性质有效教学的小论文,在记录自身教学“点滴”过程中,进一步反思教学实践过程,优化教学活动举措。

二是剖析教学实践得失,明晰教学整改举措。教学小论文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修正”、“整改”教学实践手段、举措的“重任”。初中数学教师撰写教学心得、教学感悟等小论文时,不仅仅“停留”在总结教学活动,归纳教学心得的“浅层次”程度,而是“上升”到自我检查、自我剖析教学得失,优化教学流程的“深层次”程度。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应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学习借鉴他人教学成果,学习致用,进行自我剖析、检查等实践活动,准确找出教学实践活动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将自身教学过程、教学实情、教学成效等方面,一一对比,进行分析,内心形成针对性、深刻性、实在性显著的教学举措,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运用,提高教学活动实效。同时要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及时整理和归纳,形成更具实效性的教学小论文,为以后课堂教学提供科学参考。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教学中,教者以往采用的是开门见山、直接告知的讲授法,在教学心得、教后感等教学小论文撰写中,结合教学实情和学习实际,认真思考剖析后,认识到直接告知答案的讲授法存在的不足。在教学小论文教学设想部分写作时,经常深入思考研析,提出了师生互动式、类比法等教学举措,将初中生融入探究知识内涵要义活动范围内,引导初中生自己通过“已知、求证”的格式,进行性质定理1内容的书写活动,并共同合作进行初步分析活动。教师实时向初中生指出寻找判定两三角形相似应具备的条件,使初中生深刻认识到,其相似条件要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来。并在以后的教学举措中进行利用和实践,从而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

三是放大教学指导功效,推动教学活动进程。教学小论文的撰写,其目的之一,就是推进教学进程,优化教学流程,提升教学实效。实践证明,经验成果重在应用,贵在运用。教学小论文是具有深厚“底气”、科学“指导”特性的经验成果,教师不仅要善于“写”,更重要的是善于“用”,要由拿来主义精神,吸收其精华,应用于教学实践,最大限度放大教学小论文的指导功效,推动教学进程。如“切线的性质和判定”习题课教学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借鉴夏桂云老师所撰写的《关于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的习题变换》此篇小论文,认真阅读体悟,认识到切实的判定和性质的条件变换主要有互换条件结论、角动线定、线移量变等形式,并借用该论文所提出的典型案例,在此节习题课讲解中,现对教材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讲解,然后采用变式训练的方式,对所讲案例进行条件或结果的变化,组织初中生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条件下或不同结论下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并且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策略套路,从而在多样变化的变式练习中,思维得到开阔,增强驾驭复杂数学习题的能力,提高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以及增强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教学小论文的运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课题,参考的资料相对较少,形成的成果相对较少,还望同仁积极参与此项课题研究,为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可谐.初中生数学小论文撰写的策略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报,2012(12),

篇9

一、教材分析

《比例尺的应用》在北师大教材中,并没有单独一块练习课的内容安排,这一块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它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练习课它不同于新授课,练习课的特点是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课堂练习的任务,以达到领会、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中心,而是更关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拿到这个内容,我有两个思考:一是这堂课让学生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就够了吗?二是本堂课练习的生长点在哪里?因此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读懂不同的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够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 让学生体验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进行求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在教学中我用学校平面图和google地图来突破,力求通过一组练习,提升学生的认知。通过对比例尺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出比例尺是有大小的,有时会根据图纸的大小设计比例尺,有时会根据内容先择合适的比例尺。这也是本堂课力求体现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

二、教学流程

本堂我按照“情境导入,再现知识――基本练习,查漏补缺――变式练习,强化认知――综合应用,拓展延伸――课堂总结,反思提升”这样的五个步骤开展教学。

1.情境导入,再现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哥练的不是习题,是兴趣。”对于情境创设的问题,我认为高段课堂中情境创设还是很有必要的。在练习课开始,我创设了一个介绍实验小学的情境,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通过创设自然亲切的对话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自然引入课题,使学生明确了所要练习的内容和练习的具体目标。

义乌市实验小学占地10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长400米,宽250米的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如果把它画在平面图上,你打算用多少厘米长的线段来表示实际的长?这副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在图上的宽是多少厘米?在这幅图上量得操场的长是1.5厘米,操场实际长多少米?

2.基本练习,查漏补缺。练习首先要面向基础,让所学的新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最基本的能力。我设计了一份表格,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学生自主练习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错误进行分析交流,引导学生对练习题中的新知识、新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总结提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越大,看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小,看到范围就大,内容越简略。

填表

3.变式练习,强化认知。这一环节设计了一些填究题和判断题。应该说,这些题目都是容易错的题目。通过对一些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明确新知的本质,增强辨析能力;通过师生的交流对话,提升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充分交流,达到发展学生的能力。

4.综合应用,拓展延伸。练习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我设计了三道与生活相关的题目,把所学的知识置于更广阔的背景关系中,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在摘“果子”的过程中领悟方法,以“动”促“思”。这样既可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又能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提升思维层次,使所学知识得到延伸和升华。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A-0065-01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本文拟结合具体例子,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利用实际生活问题创设情境 某节课教学平均数应用题,当教学流程进入到引导学生从正面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时,教师发现有些同学对平均数概念有误解,于是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我们这地方溪流众多,河道虽然不宽。但水流比较急。假定我们班的同学要步行10多里路,越过这些溪流去外婆家。(学生被“假定”的问题所吸引)

师:有人测量过溪流河道的宽度,平均0.8米。能够跨过的最大宽度为0.9米。现在的问题是:在跨越溪流的时候会不会掉进溪流中?

学生意见分歧。一部分认为不会掉到河里,因为能够跨过的宽度大于河宽。另一部分认为可能会掉进河里,因为0.8米仅是河宽的平均数。

经过一番自由讨论,学生的意见归于统一。

师:你们现在的意见是?

生(纷纷回答):可能会掉进溪水里。

师:为什么?

生:河道有宽有窄。有的地方超过0.9米,有的地方不足0.8米。如果道路情况使得必须跨越宽度超过0.9米的溪流,才能到达外婆家,她就必然会掉进溪水里。

师(鼓掌):原来是这样。谁来回顾、总结一下平均数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

“跨越小溪”的问题帮助一些学生纠正了对平均数概念的误解。而教师此刻再让教学的焦点回到对平均数应用价值的认识,就比较顺利了。

二、利用活动创设情境

低年级学生在思维方面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为此,对他们的教学应该更多地利用直观形象的事物和现象,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来进行。这就需要创设适当的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概念,读懂例题。然后,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挂钟模型挂在黑板上,用小黑板展示问题:1.红星超市每天上午8:30开始营业,晚上21:30停止营业。请在模型钟上先后两次调整指针,分别显示这两个时刻。2.从小英家走到学校需要21分钟。她从7:52出发,到达学校时时钟应该指向什么时刻?请在模型钟上表示出来,并且用粉笔将时间书写在黑板上。3.当除夕夜的时钟指向24时的瞬间,人们敲响了巨大的铜钟,整整敲了1.5分钟。当最后一声钟声敲响时,时钟上的指针应当是怎样的?请在模型钟上表示出来,并且用粉笔将时间书写在黑板上。

三个问题中,1题主要是强化学生对“时”“分”基本概念的理解;2题触及“分”和“小时”之间的概念和数量关系;3题则涉及“零时”的概念。2题和3题都需要学生动脑才能正确解答。应当说,题目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教师用小黑板展示问题后,说:“谁来摆动一下指针?”话音刚落,很多同学就举起了小手。教师微笑着依次选出三个学生到黑板前调整指针,以表示特定的时刻。每当学生在台上动手操作出现失误时,台下的同学便会大声提醒他们纠正。这样,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便完美地实现了。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5加6”时,如果在讲台上用实物演示操作,很多学生看不清楚。于是,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有关彩色铅笔的投影片。出示课件后,教师提问:盒子里外各有几支铅笔?合起来共有几支铅笔?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待学生欲言而不能时,教师接着又提问:“5支加几支是10支?”(5支)这5支是从哪里来的呢?利用多媒体演示,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算法,并且理解深刻。

四、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等都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例题编成小故事,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故事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途经一座寺庙,寺里种了一棵人参果树。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来到人参果树下摘人参果,八戒摘到了一个很大的人参果,他们准备把它吃掉。悟空提出要公平分配,每人分1/3。八戒听了不高兴地说:“人参果是俺老猪摘取的,俺肚子大,俺要吃1/6,至少也要1/5。忠厚的沙僧给八戒分了1/6。正当大家开心地吃着人参果时,贪心的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怎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的少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学生就会在兴趣盎然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