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播报范文

时间:2023-04-10 23:1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播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播报

篇1

“什么?要求丁文斌成为组员?”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丁文斌可是我们班的“闯祸王”“捣蛋鬼”呀。记得在开学初分小组时,我好说歹说才让同心组收留他,可没过一个月,他就被同心组开除了,现在是“个人独立组”。

“是的,我们组已经讨论过了,一致同意丁文斌的加入。”夏紫颖笑着点点头说。

“那好吧。”既然进步组自告奋勇,我何不顺水推舟,解散了这个“独立组”。

刚想问其原因,夏紫颖已跑向了丁文斌的座位。进步组的组员也跟着来到丁文斌的位置旁忙乎开了。看着他们七手八脚地帮丁文斌移课桌搬凳子,我计上心来。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静了下来。同学们也都怀着好奇的心情,盯着进步组。我随手拿起一本本子卷起了“话筒”,清了清嗓子,说:“各位听众,下面播报一则新闻。龙游县箬塘小学四(2)班进步组的全体组员经讨论,吸收个人独立组的丁文斌为新组员。让我们随着镜头一起去探个究竟。”

我来到进步组旁边。这时,全班同学的眼光都聚焦在进步组,就连平时半天不抬起头的胡星也伸长了脖子看着。

“夏紫颖组长,请问,你们组为什么要接受丁文斌呢?”我拿着“话筒”采访道。

“上一节课,老师叫丁文斌加入我们组一起合作探究课文,他一点都没捣乱,很认真地在听,”夏紫颖不愧是组长,不慌不忙地说,“而且轮到他读课文时,他也很用心地在读。”

“对呀,他读得疙疙瘩瘩,我们叫他不读算了,可他说让他再读一读。”耐不住性子的祝徐杰接过话茬,忙不迭地说。是呀,我怎么忘记了呢,上节课我看丁文斌形单影只,叫他参加到进步组的讨论的呀。

“周燕婷,你有什么想说的?”我把“话筒”递到了另一位组员的嘴边。

“我觉得,丁文斌虽然平时会闯祸,但他也有优点,我相信他会进步的。”她俨然一副老师的样子,像是我的“传声筒”。

“对,昨天我还看见他主动捡垃圾呢。”一位同学附和道。

我看时机已成熟,便把“话筒”对准了丁文斌:“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要说的?”

丁文斌的头埋得低低的,脸红红的。平时的“嚣张”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全班同学都屏息等待着,过了好一会儿,丁文斌才抬起了头说出了“谢谢”两个字。他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一阵掌声。打铁要趁热,我又把目标指向了其他同学,让他们说说此时的心里话。同学们纷纷说开了,有的说,也要向进步组学习,要看到同学的优点,宽容他人的缺点;有的说,如果全班六个组都能像进步组一样伸出友爱之手,那这个班集体会变得更加温暖、更加团结;还有的对丁文斌说,叫他要争气,要为进步组争光……看着同学们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听着同学们那一句句洋溢着浓浓爱意的话语,我心中暗喜着、感动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想,再怎么“捣蛋”的丁文斌,此时的心中该又一次泛起爱的涟漪了吧。

篇2

关键词:新闻播报;创新;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政治性、政策性、实践性、时效性较强的课程,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要有重大变革,经常推陈出新,同时注重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实现成长与进步。

我在每节课前五分钟,尝试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新闻播报活动,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扩大知识面,拓宽学科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同时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理论分析等综合能力。

第一次课前新闻播报活动我安排的是政治课代表,想通过他的播报,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为了实现第一次播报的良好效果,我专门给他进行了选材和演讲辅导,可以说进行了充分准备。万事俱备,就差他的第一次成功亮相了。上课前,我一般提前到达教室,课代表已经站在讲台前了,看似信心满满的样子,我微笑着鼓励他准备开始,他手拿着准备好的稿子,开始播报了,我正在默默欣赏时,他却戛然而止,忘记要继续说什么了,尴尬地看着我,我也没想到他会突然这样,第一次的新闻播报就这样夭折了。我也没想到,一时也有点接受不了,只好对大家说,“今天的播报就这样,希望下次准备更充分些。”学生们都能听出我的语气中有些不悦,接下来我一如既往的上课下课,我的课代表却整整一节课或低着头,或趴在桌上。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边休息边进行了反思。

第一次反思:

在唯物辩证法中,强调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更何况是具有灵性、充满生机活力的每一个具体学生呢?每个学生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人,作为正在发展中的人,学生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教师不能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一味地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是违背辩证法的,因此,教师在看待学生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工作中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在这次新闻播报活动中,我对于课代表的要求过于完美,给他的压力可能太大了,之前没有想到他毕竟只是一个学生,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我应该多给他些信心和锻炼的机会,我应该更加耐心些,给他更多成长的时间。

反思后的第一次改进:经历了第一次的小小失败。我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下午放学后,我专门请来我的课代表,和他进行总结和商量,希望他下次上课前能够继续新闻播报。我们交谈了近半个小时,他的话语渐渐多了、笑容渐渐多了,我应该对他有信心,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会进步。果然,第二次新闻播报时,他发挥得很好,我的情绪也很高涨,那一节课课堂气氛也相当好,那一节课的所有情景在我的记忆中永远留存。

课前新闻播报活动开展几周后。我发现参与播报的学生出现断档现象。课代表也很为难,说不好安排播报人。

第二次反思:

为什么学生对这项活动不太感兴趣?尤其是班级的优秀学生鲜有报名。是没兴趣?还是怕浪费时间?我原以为越是优秀学生越会积极参与,可以通过此活动更多展示自我价值。

为了弄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专门召集一些学生做了调查,结果发现某些优秀学生认为这项活动仅是播报新闻,张张嘴、说说话而已,活动过于简单和容易,凸显不出他们自认为的水平和能力。

反思后的第二次改进:我做了调整,增加适当点评环节,即要求新闻播报的学生还要进行适当地点评,评的要有理有据,体现高中学生政治学科的知识和素养。没想到,这一小小的附加活动和要求,吸引了不少优秀学生的积极报名和参与,在课前新闻播报时,播报的学生严肃认真、言语流畅,俨然一副新闻主播的模样。播报结束时,还能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点评,让在座的其他学生深表佩服,同时很好地激发了所有学生上课前的积极情绪,调节了课堂气氛。

正在我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良好表现庆幸时,出现了新的状况,播报人很积极,但是其他听的学生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第三次反思:

播报人很积极且参与的学生基本上是班里学习较好的学生,他们在播报前会认真准备,播报时也能正常发挥,问题是播报形式很是单一,点评也渐渐走向程式化,其他学生觉得没有新鲜感了,也没兴趣继续认真听了。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

反思后的第三次改进:我征求学生对这一活动的意见和改进建议,他们出了个新主意,说增设展现个性环节,即在新闻播报的同时可以辅助以唱歌、跳舞、相声等丰富的形式,尽可能展现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必要时可以邀请其他特长学生加盟,共同完成播报任务。

自此,学生的个性化新闻播报和点评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一段时间以来,我班的新闻播报环节,配合着吹拉弹唱,讲的激情四射,形式的确多种多样,体现出当今学生的多才多艺、兴趣广泛。

通过这项活动的拓展,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能力都是无限的,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合适的舞台上成功。作为教师应该独具慧眼,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并善于创设展示学生才华的条件和机会。你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一定会带给你无限精彩。

篇3

【关键词】人文主义;视阈;新闻传播

人文主义指的是重视人的主体价值,强调以人为本,而这种观点在新闻传播报道中有着尤为重要的体现,同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也呈现着不同的特点,可将其研究具体化为对新闻传播伦理的把握。新闻传播伦理表现为新闻从业人员在长期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其自身与社会组织、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内化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品格、习性和意向之中,并通过言行表达出来。

弱势群体在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于不利地位,目前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侵害弱势群体尊严、人格的事件时有发生,然而其中某些触犯伦理道义的行为却被人们认为理所应当,这种现象产生是多方的因素,由于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救助仍没有摆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而处于一种"施恩"的心态,以及新闻传播者为了赢得市场罔顾新闻传播伦理,营造博人眼球的传播效果披露弱势群体的具体信息,损害其隐私权。社会公众通过信息"对号入座"对弱势群体投以怜悯的目光,这种行为对其造成了身心的二次伤害。

新闻传播活动怎样才能既确保尊重事实又能警示社会,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保护弱势群体的人格和隐私,这成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自1982年以后,我国新闻界的有识之士才将新闻传播伦理道德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使其成为一种道德原则以约束新闻从业者行为,而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也成为了对新闻传播伦理实践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从重视"人"的角度出发,探求采访报道中的人文主义空间是对新闻传播伦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新闻媒体在进行采访报道时要正确处理好当事人、受众、自身职责与利益的关系,在报道中采取人本主义关怀,更加有利于实现其维持社会稳定的效用及功能。然而,受市场经济的驱动及自身责任感的缺失,部分新闻工作者逐渐偏离了新闻工作的工作宗旨,盲目追逐关注,对新闻当事人缺乏尊重。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一、采访灾难性事件要防止侵扰悲痛

有的报道为了营造卖点,刻意渲染车祸或地震伤害,通过对当事人及家属的采访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及"现场性",而全然不顾受灾人的身心情况,为了报道再次揭开受访者的伤疤。

在灾难报道中既要减少对当事人的重复采访,在采访话题的选择上也要谨慎,如"您是怎样在废墟中坚持下来的"或"家庭伤亡情况等",这种追问会使当事人对创伤反复回忆,容易诱发其心理问题,尤其在对未成年人的采访上更应该保护儿童的心灵。

二、塑造典型形象而不是"超人"形象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传统方式之一,对政治宣传、精神文明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注重挖掘人身上的优秀美德时,需要抓住典型人物身上的时代精神,然而一些报道却偏爱于报道典型人物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忽略了去感受人物的个性或本色。

在灾难性实践报道时,新闻媒体尤其愿意塑造"完人"。在很多新闻报道中着重描写了一些人舍小家为大家,因为救助其他人失去了营救自己亲人的机会,歌颂这种毫无私心的奉献精神。然而在肯定他们的所做出的常人无法所及的贡献的同时,也要读懂他们内心的悲伤与自责,救灾人员身心的疲倦与悲痛,煽情也要适度。

三、缺乏对弱势群体应有的尊重

在很多新闻救报道中,新闻工作人员通常对当事人

信息如住址、姓名等进行了详尽的披露,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吸引受众的注意,但这也很容易使了解一些信息的人推断出当事人的身份,从而给其造成心理的二次伤害,这种救助中的"施恩"心态往往会伤害当事人的人格与尊严。

新闻工作者通过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借助新闻的形式加以表现,进而影响广大受众的价值观,因此,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报道时要对弱势群体给予充分的关怀,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写有人情味的报道。

当前新闻行业存在严重道德缺失现象,有的新闻传播报道忽视受众的主观感受,缺乏应有的人文精神,这与新闻工作者素质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

篇4

关键词:电视新闻 新闻播报 博弈 开创性 约束性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信息越来越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身处信息包围之中,信息影响着我们,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并赋予我们精神理念的观照。信息是传播的材料,广义上,信息几乎涵盖了人类所有的传播内容和活动,可参照麦克卢汉对信息的描述:信息是人肢体的一切延伸①;狭义上,信息包括新闻、报告、通知及见闻等内容。新闻在信息传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更加关注新闻,随着资讯技术的发展,新闻成为越来越快捷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窗口,电视新闻在新闻传播途径中所占分量最重,原因在于电视新闻的传递方式受众更加青睐,电视新闻借助图像、声音的直观性和现场性带给受众视听的双重刺激,更易于感知。

心理学指出:人在认知一个事物时,往往多种感官共同接受刺激,方可认知快,感受深,尤其视觉的作用更加显著。电视新闻通过视图和声音,新闻事件的原貌生动、鲜活地刻画出来,加之新闻播报的补充、伴随,让新闻更加丰富、可感,使人接受起来更加容易。电视新闻播报在整个新闻传递过程中起到的与受众互动、与现场互动及新闻链接、导向的作用非常明显。

电视新闻播报的开创性

电视新闻播报传播技术的开创性。电视新闻技术为新闻播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电视新闻播报的背景过去是简单的背景板,后来出现了实物背景,目前是最先进的抠像技术,使得电视新闻播报室具有了更多样的用途和更多样的背景选择。信息传递技术让电视新闻播音员不走出播报室就可以联系世界各地的记者,实现异地的视听图像即时传递,达到了新闻及时性、现场性的要求。这为电视新闻播报的内容安排、语言面貌调整提供了创作空间。

电视新闻播报形态的开创性。电视新闻播报形态本质上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其形态的开创性发展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电视新闻事业刚刚起步,播音员的播报声调和衣着方式都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不允许有自我创造性的表达;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活跃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开放搞活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电视新闻播报迎合时代的大潮,开始改变过去生硬的、高高在上的播报习惯,逐渐向老百姓喜欢的电视新闻播报形态转换;新时期,电视新闻播报面貌更加和善,语调趋于平缓,衣着随潮流而动,这些新的变化改变了过去电视新闻播报的死气沉沉,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在电视新闻播报形态上,出现了“说新闻”、“侃新闻”等电视新闻播报形态,引起了受众的极大兴趣。

电视新闻播报稿件的创作性。电视新闻播报稿件是播音员播报新闻的重要载体,有完整的公文性政令、消息、快讯、编后语,也有不完整的新闻片的大导语或者解说词,更有播报时对新闻内容的主观性评价,新闻稿件内容庞杂、形式多样。改革开放以前,电视新闻稿件单一,内容仅局限于党政国家大事,稿件结构趋于单调;改革开放以后,内容从国家大事到百姓琐事都成为新闻采集的重点,新闻内容不断增加,新闻稿件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多创造性变化。电视新闻播音员的稿件甚至是直接换上了报纸上的新闻,播报通过对报纸上新闻内容的解读,开创了新闻内容的灵活多样新局面,同时,很多非专业的新闻稿件也出现在电视新闻里,电视新闻信息的来源渠道更加多样。

电视新闻播报艺术的创造性。电视新闻播报同电影表演、乐器演奏一样属于艺术范畴,需要具备发音吐字技巧、语言表现技巧,甚至是表演、形体等基本素养,因此,电视新闻播报也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需要推陈出新,开创性地改善电视新闻播报语言面貌和技巧、体态特征和衣着习惯,就是电视新闻播报的艺术性再创造,符合艺术创作规律。

电视新闻播报的约束性

电视新闻作为信息传递和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传播载体,决定了电视新闻虽然有开创性,但是却更要遵守电视新闻的客观规律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方向,不能随意削减电视新闻的导向性作用。电视新闻播报在电视新闻与受众之间呈桥梁、纽带的关系,电视新闻播报工作者不同于电视、电影演员,虽然电视新闻播报工作者的出镜率、影响力甚至高于电视、电影演员,但是他们的工作岗位性质决定了他们的艺术开创性是有局限的,这也是电视新闻播报创造性与约束性难以平衡的关键。

电视新闻播报受制于新闻播报传统、习惯的约束。电视新闻播报的语言面貌、题材安排、背景衣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电视新闻传统和习惯的影响,同时,电视新闻播报传统和习惯也是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

电视新闻播报受我国政治体制的约束。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和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决定了我国新闻战线要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以大局为重,以稳定为重,不能影响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蓝图。电视新闻播报要以国家经济建设和长治久安为前提开展新闻播报工作,尽管改革开放后,电视新闻播报出现了从语言到形式的变化,但是电视新闻播报时刻谨记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不能违背时代主题。电视新闻播报导向性强、影响力大,在创作性上,要权衡目前的形式和市场情况,不能逾越电视新闻播报的政治底线,否则电视新闻播报承受巨大的政治压力,其有限的开创性举措也可能前功尽弃。

电视新闻播报受电视新闻管理体制的约束。电视新闻播报管理体制是我国党管宣传时代背景下逐渐形成的,电视新闻作为党的重要宣传窗口,作为教育人、团结人的重要平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早在我党建立之初,就尝试建立一套新闻管理体制,时至今日,电视新闻管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体制也出现了调整,但是原则上依然没有大的变动,这也是电视新闻播报创作不同程度上受到管制的重要因素。

开创性与约束性之间的博弈

电视新闻播报的创作性与约束性是两种发展现状在探索前进道路过程中的交集,是我国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电视新闻事业反映着我国新闻工作战线的活跃程度,反映着我国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情况,通过失衡与平衡的状态体现,可以窥视出我国电视新闻播报事业发展的梗概,更可以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借鉴。

传统与现代。电视新闻播报的传统继承了从延安时期传承下来的播报规范,这些规范沿用至今,已成为电视新闻播报的重要指导原则,电视新闻播报发展了几十年,依然在语言样态上没有出现过大的调整,基本保持了电视新闻播报开始之初的状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的搞活,电视新闻播报战线试图尝试新的播报形态。

传统的电视新闻播报规范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样板,几十年播报语言面貌基本没有变化,甚至连播音员都没有增加几人。中国其他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尤其是上星的卫视频道,新闻播报一般都采取模仿、跟随《新闻联播》的播报样式,这就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卫视新闻播报风格。但是新的电视新闻播报形态正在对传统的播报形式提出挑战,目前,卫视除了严肃类的新闻内容外,其他新闻也在尝试新的电视新闻播报形态,例如:卫视为当地居民服务的民生新闻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新闻播报的语言也开始由严肃、正规的腔调,变为和蔼、温和的腔调,这种腔调的变化,是电视新闻角色转变的重要体现,传统上新闻都是严肃的、不容置疑的,而民生新闻却是平易近人、为普通百姓服务的。新时期,电视新闻播报正在不断挖掘电视新闻的潜力,开创性地破解电视新闻发展的困局,调整电视新闻播报的腔调、播出时间、节目样态等。传统的电视新闻播报与当代的电视新闻播报新变化、新体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正在电视新闻领域展开博弈。

体制与市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社会的各项事业彰显出越来越强的活力,电视新闻作为市场经济展现活力的一扇窗口,反映了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同时,市场经济也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和活力。电视新闻播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显示出强大的适应性和创造力。

电视新闻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逐渐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事业单位性质转变成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市场主体,这种转变意味着市场经济的特性注入到电视新闻主体的电视台中。但是,电视台作为我国重要的宣传阵地,却不是体制改革能够彻底改变的,我国目前对新闻媒体的审查制度依然很严格,对从业者的政治素质依然要求很高,这就为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有人戏称:媒体是戴着脚镣跳舞跳得最好的机构。

博弈最优组合要求博弈的双方利益最大化,如何在体制与市场之间求得一种平衡,实现电视新闻播报既能够保障电视新闻事业的开创性,又能够保障制度对电视新闻播报的约束性,这两种电视新闻播报的理念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市场的活力,影响着我国新闻业能否在加入WTO十年之后迎接国际化的调整,能否走出国门,参与世界新闻业的竞争。

国际化与区域化。电视新闻播报的开创性一方面根据本土新闻发展规律和受众诉求而创造了很多新的语言面貌和节目形态;另一方面就是国际化视野给中国电视新闻播报提供了强有力的经验参照,不可否认,我国目前很多新闻节目样态,播报语言面貌都与国际上最新的新闻业态有关。

中国电视业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国内竞争到国际竞争不再是遥远的事情,但是本土电视台和新闻机构在迎接全球化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是保守和封闭,一些区域性电视新闻机构不愿意进行过多的改变,不愿意偏离制度内的保护,不希望市场化越来越深,这就对电视新闻播报的开创性带来了约束,电视新闻播报要想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增加市场竞争的筹码,迎接国际化挑战,就必须开创性地开拓新闻从播报到内容的各种样态。这两种潮流的博弈归根结底是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两种态度,是积极准备好迎接挑战,还是加快步伐走出去参与国际电视新闻竞争,甚至是维持现状、坐吃山空,这些选择直接关系到中国电视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电视新闻播报的开创性。

中国未来电视新闻的发展离不开电视新闻播报样态的探索,离不开国家对电视新闻事业的宽松管理,我国电视新闻播报及新闻运营模式需要继续解放思想,走在改革创新的前沿,为中国民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 释:

①麦克卢汉[加拿大]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修订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2.俞虹:《电视受众社会阶层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编写组:《广播电视播报主持业务》,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年版。

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涂志勇:《博弈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篇5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成立的CNN(美国有线新闻网)、90年代末成立的BBC News Channel,到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开播,24/7的滚动新闻播出频道,为突发事件的直播报道提供了必备的硬件平台,也为新闻主播――完成直播报道的核心人物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实战机会,当然也对新闻主播的报道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主播,源自西方媒体对处于演播室的负责报道新闻的anchor(美)、presenter(英)的称呼。顾名思义,在报道过程中,作为直接与观众进行交流的“叙述者”,拥有串联现场与演播室、还原新闻事件、引导话题走向等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导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突发事件的直播效果。因此,如何在多元媒体时代,充分发挥新闻主播的积极功能,丰富突发事件直播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成为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复合媒体时代,电视直播新闻主播话语权的缺失

突发事件的同步现场直播,对于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主播们来说,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最具挑战、最具吸引力的工作状态。因为大多数的新闻主播都有较长时间的一线新闻报道经历,对新闻事件的走向把握有较丰富的经验,加上英国广播公司有严谨的、并不断保持更新的《主持人、记者、编辑报道手册》作为日常报道的准则,新闻主播对于突发事件的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的处理,拥有一定的主导权。2011年10月20日,在关于卡扎菲死亡的突发新闻中,在大量新闻来源纷纷涌入的同时,BBC的新闻主播秉持了客观追问事实的原则,在连续的直播报道中,冷静核实梳理信息,不断地在第一时间为观众更新前方记者发来的消息,完整传递整个新闻事件。

相比较而言,目前中国的电视新闻主播虽然处于新闻演播室这一核心报道区域,但是距离主播的专业要求以及新闻话语权的控制力的实现还有一定差距。首先,突发事件的直播进程由新闻主编进行掌控,主播对于整体节目的架构、话题走向、嘉宾的选择等等的参与程度不高,直接影响了新闻主播对于新闻事件的整体理解,新闻背景的交叉联系,访谈的深度延展,也可能会导致直播效果的不理想。其次,目前新闻稿件的二度创作仍然占据大部分新闻主播的主要工作时间,情与声的创作是有效传播的基础,不真诚、不到位的语言表达,无法实现精准地传播内容。因此,超越语言本体的表达创作,成为突发事件新闻直播报道的真正主体,会成为中国新闻主播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二、突发事件现场直播中新闻主播的职责与功能

美国传播学者D・麦奎尔的研究表明,观众接触电视内容,有四种基本的满足类型: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也就是说,通过观看电视节目,观众可以获得与自己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为自我评价提供参考体系,来协调自身的行为,或者得到思想上的释放感。而且通过节目中出现的人物,比如说主持人,产生“朋友”或“熟人”的感觉。而这些满足感的获取,与直接产生交流的“面孔”息息相关,在突发事件的直播报道中,新闻主播就成为了这样一个交流主体,因而也承担了以下这些职责:

(一)叙述者

新闻事实本身是事件报道的核心,作为主播,要通过播报、讲述、短评等各种语言表达方式,来为观众梳理主线脉络,解析细节,全景式地展现新闻事件。上海东方卫视在2011年日本发生地震的突发事件报道中,反应迅速,在地震发生不久,即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始现场直播,是国内最早进行直播的为数不多的电视媒体之一。处于信息汇集中心的演播室中的新闻主播,一方面不断地为观众播报从日本媒体获得的最新的地震消息,以最接近现场的可靠的新闻来源,架构起报道的整体。同时,对前方传来的为数不多的地震画面,进行解释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且根据掌握的地震历史、科学知识,来进行新闻背景的有效补充,在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画面的形象性和可感受性的同时,在无法连线第一现场记者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叙述者,为观众尽可能地还原新闻事实,铺陈新闻背景。

(二)引导者

当事件进入直播阶段,新闻主播就成为了推进现场报道的引导者。无论是与第一现场记者的连线,对相关专家的采访,还是评论员的评论,都需要由主播通过成熟的语言设计进行巧妙的连接。同时,观众们的关注焦点、专家的评论重点等等,也是通过主播的起承转合来实现引导的。所以主播应该使自己成为专家,以及记者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和即时信息的者,及时、客观、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充分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和知情权,给受众提供尽可能多的视角与选择。

在东方卫视的日本地震现场报道中,经过前方的沟通与努力,新闻主播最终得以与日本媒体记者、东方卫视的驻日本记者、以及留日学生等进行直接的电话连线,通过当事人对发生地震那一刻的亲身经历的回述,以及目前所能看见的现场的场景的描述,为观众呈现立体的新闻现场,体现主播较强的引导话题、组织整体话语的能力。

(三)掌控者

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直播节奏和进程的掌控同样需要主播来完成。新闻事件现场直播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现场与主持区的转接呼应、人员与技术的配合、设计程序与应急预案等等,存在很多的未知数。比如新闻现场信号的突然中断,这在突发事件中并不少见,所以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就需要主播利用自己丰富的采编播经验,对直播流程的熟悉程度,对各种可以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危机作出处理。

三、突发事件电视直播新闻主播的素养需求

(一)敏锐的新闻敏感性

所谓的新闻敏感性,它首先是一种能力,一种足以将优秀主播与普通主播区分开来的能力。其次,它是一种判断力,即在给定的时间限制下,为了把握和呈现报道对象在无数可能的个别、特殊、具体当中最需要披露给公众的那些个别、特殊、具体,而权衡并决定细节的取舍。因此,这种判断力的养成,要求一名新闻主播对他所处的特定社会的演化过程的整体性质有足够深切的感悟。否则,他如何能够在特定事件发生时,立即知道“最需要披露给公众的”是什么呢?这就要求主播随时保持一种敏锐的生活态度,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状态,不断地捕捉、感受社会变化带来的信息,并演化成专业储备。

(二)稳定的心理素质

正如前文所说,突发事件的直播报道,是一个无法准确预期的报道过程,主播必须要有非常过硬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应变,处事灵巧机敏,能够迅速转换不露痕迹。当然这也是需要多次直播报道经历不断锤炼而成的。

(三)扎实的语言艺术表达基本功

作为以语言为主要形式的传播者,新闻主播需要领会何谓表达方式的敏感性。优秀的新闻主播,和记者一样,不仅要对特定社会及特定情境的重要性有敏锐的感受能力,而且,或许更为关键的品质,建立在媒体平台的特殊性之上的,需要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将自己感受到的重要性呈现给大众。如何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使受众得以感同身受,同时,也要避免和警惕自己和他人的偏见。因此,扎实的语言表达艺术不可或缺。

除了清晰精准的新闻消息的播报,能否进入富有层次与表现张力的讲述状态,使现场描述具有感染力,让受众如亲临其境,是一个优秀主播基本功的体现。

(四)交流过程中的控制力

直播过程中的控制力,不仅仅表现为对节目各个元素的有效分配和积极掌控,比如记者、嘉宾、评论员等多元素的有序插入和抽离;同时,也表现为新闻主播面对不同新闻事件发生时,个人情感、主观情绪的管理。在新闻直播越来越关注事件中“人”的状态的趋势下,人文关怀的传递与客观报道之间的平衡,也成为了新闻主播不断尝试和努力的方向。

(五)适时评论的能力

新闻主播不仅仅要使整个节目结构、 排列有、 有重点、 有逻辑, 同时能够根据新闻串联的关键点加以精练、适当地分析点评,从而使整个新闻的内容得以升华。无论是早期的,还是四川汶川地震,白岩松作为新闻主持人的现场点评、使主题升华、点面结合的能力是不可替代的,极具代表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新闻资源的最新更新、扎实积累

新闻主播们永远是非常忙碌的,不在主播台上时,他们或深入新闻一线继续采访,充实新闻体验,或者孜孜不倦地获取更多的新闻资源,时刻关注世界各地的新闻时事及影响,以备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能够迅速地展开准备工作,对有关背景资料进行融会贯通,以世界视野来看待事件的发展,以“引述者”的方式达到与专家的同步。

(七)对其他媒体资源,尤其社会化网络媒体资源的充分了解和利用

篇6

【关键词】现场直播 安徽电视台 SNG平台

如今,现场直播这一新闻报道的“利器”,在越来越多的区域性电视媒体中得到广泛使用,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方式。以“安徽人的新闻频道”为口号的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自2007年3月成立以来,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方面,边探索、边实践,成功地参与重大新闻事件直播报道,率先在安徽建立了新闻直播的常态化。本文试就该频道在现场直播报道的实践,探析其发展路径及趋势。

技术升级:从电话连线到SNG平台

现场直播报道的前提,是具备实时传播音视频的通道。在还不能实现画面实时传输的时候,最早采用的实时直播方式是电话连线,配以地图、资料图片等,形成简便易行的直播形态。像汶川地震发生时,公共频道当天就派出记者启程奔赴地震灾区,通过实时连线报道前方灾情。

电话连线虽能在第一时间传递信息,却不能带给观众足够的视觉震撼,不能还原真实的新闻现场,不能充分发挥电视的特长。为了将生动的画面实时引入直播节目中,CDMA视频一度成为探索的方向,但是受移动通讯网带宽的限制,画面质量难以满足播出要求,这种方式慢慢被抛弃;再后来,微波车传输成为新的过渡传输方式,其画面符合播出要求,但是弱点也很明显,其信号覆盖半径只能在基站数公里范围,直播范围只能局限在城市中心区域。

SNG直播的引入,使新闻报道真正进入现场直播时代。安徽电视台于2009年下半年正式引入SNG直播车,并建成以采编、技术、车辆保障等人员组成的多部门联合直播团队。

SNG是英文Satellite News Gathering(卫星新闻采集)的缩写,它的特点是机动性强,不受范围限制,只要有卫星信号、车辆能够到达,就能够传送出直播内容。人员一旦到达现场,最快可以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就能传送现场信号。它集采编传功能于一体,成为最便捷最广泛使用的新闻报道“尖兵”力量。

重大宣传:直播发展的催化剂

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曾于2007年7月10日进行了新闻现场直播的第一次尝试――对阜阳王家坝泄洪进行现场直播。中午12点15分开始,持续25分钟的直播报道,第一次将王家坝开闸泄洪的画面同步呈现在安徽观众的面前。这是一次真正的现场新闻直播,但是由于经验的不足和设备的制约,这次直播中出现多方面的技术性失误,同时报道队伍非常庞大,25分钟的现场直播,仅前线报道组就有40多名采访及技术保障人员。

2008年,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对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现场直播需求更加迫切。汶川地震发生后,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立即派出记者奔赴地震灾区,这时的直播还主要依靠演播室直播加前方传稿和电话连线报道,但是,实时电话连线的平台在此时建立,前方记者实时连线的次数和频率此后越来越高。

在对现有的微波车与卫星车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安徽电视台于2008年5月26日成功实现了奥运火炬在合肥传递的现场实况转播。在系列“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报道中,连续20天通过微波直播车,直播市民对于推进文明新风的看法和建议,虽然不是突发性或事件性内容,但直播的流程和队伍得以建立和培养。

2009年5月底,经过改造的第一辆SNG直播车正式投入使用,规模化的现场直播报道开始。

2009年10月1日,公共频道周密策划,从上午8点到晚间10点推出《国庆日》大型特别直播,时间长达14个小时,堪称安徽电视新闻直播规模的新纪录。直播分《大阅兵》、《红色记忆》、《新地标》3大板块,出动2辆SNG直播车,多点连续直播了阅兵式、庆祝活动、红歌会等现场内容。

突发事件:考验信息公开

参与突发事件的报道,是新闻直播的最大魅力和价值所在,如何更好地投入突发事件的报道,是一项基础性课题。

2009年6月22日凌晨3点17分,凤阳县大庙镇境内晶鑫矿业有限公司区内发生爆炸,造成16人死亡,重伤3人,轻伤40人。公共频道的SNG小组及一辆直播车,在得到消息后,立即开赴事发现场。当日午间新闻节目中,发回了关于事件的连线报道,下午3点10分,开辟特别直播窗口,进行了45分钟直播;下午5点30分,再次开辟特别直播窗口,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

2009年8月8日下午1时许,合肥四牌楼地下通道施工现场发生塌方事故,造成周边交通瘫痪。公共频道于当天下午3点40分开辟特别直播窗口,进行了近40分钟的直播。直播中使用了从路面到高楼的多点报道,画面信息丰富;反应速度迅速,几乎与事件的发生同步。

2009年10月23日凌晨5点多,合肥市柏景湾小区一住户发生天然气爆炸,公共频道于上午9点开辟直播窗口,从爆炸现场、伤员救治等方面,展开1小时10分钟的特别直播。

2009年11月16日,入冬的第一场大雪袭击江淮,在完全突发的状态下,公共频道推出连续12小时直播《迎战雨雪》,直播过程中,采编力量以梯级方式连续作战,充分整合频道内外、台内外、省内外资源,各岗位参与人员超过100人。

以上直播充分传播了事件进展,更为重要的是,传递了相关部门的新闻会信息,给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个及时的权威信息平台,杜绝了流言、猜测,避免了老百姓的不安心理,为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是也应该看到,直播也经常在突发事件面前遭遇困惑。直播考验的往往不光是节目主创人员,更加考验的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反应机制。在实践中,诸多情况对直播报道形成了阻力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记者经常遭遇回避。特别是在事故性的突发事件报道中,主管部门人员的“捂”的思维还很盛行,缺乏危机公关意识。对媒体要么沉默回避,要么劝阻,甚至强行阻止。

新闻缺乏递进性。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老百姓希望在第一时间听到权威部门的声音。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新闻机制,但是新闻的速度慢,离百姓和媒体的期待还有距离;往往要等事情完全水落石出才,递进性式的形式很少;会往往力求“简洁”,一次了事,容易在公众中产生负作用。

新闻直播的发展,有赖于政府部门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这是老百姓信息获取的需求,也是政府营造良好形象的契机。如何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成为各级应急职能部门和媒体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舆论监督:在探索中推进

2009年5月底,安徽多个地方都展开禁烧秸秆行动。公共频道连续5天对此展开直播报道。SNG车在合肥周边及高速公路周边,对秸秆焚烧点进行跟踪,对火点予以现场曝光,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乡镇连夜召集会议,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2010年3月,作为系列报道《315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频道在直播节目中连续半个月推出“产品现场试验”,由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现场揭晓样品的质量的问题。同时对工商部门的现场查处行动进行了准直播。

舆论监督报道是直播报道的形式之一,拓展了舆论监督的渠道,强化了监督力度。但是它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突发事件报道中类似的问题。

系统升级:直播常态化的保证

新闻现场直播考验团队的连续作战、协同作战、安全作战的水平,公共频道从2009年6月至今,已经播出常态直播200多场次,特别直播近30场次,从直播规模看,已经迅速达到发达省份的水平。目前,安徽电视台已经拥有包括3讯道直播车在内的4辆卫星直播车,并建立了相应的播出系统,部分市级台也引进了卫星直播设备,硬件资源已经具备。但是要保持常态化趋势,还面临着不断升级的过程。

直播系统包括SNG直播车、通话系统、播出系统、编辑系统、电力系统等多个环节,SNG直播车从单讯道到多讯道,从一辆车单点直播到多辆车信号联合直播,都需要设备升级与之相配套。

直播技术手段的日益发展,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越高,对团队的合作水平也要求越高。能从容掌控节目的主播、快速反应的出镜记者、能灵活指挥的直播导演和导播、能攻坚克难的技术人员、协调能力强的指挥者,他们是现场直播升级的“软实力”。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人手紧张、没有专门的正规培训、人员梯队尚未建立,这是需要媒体决策者重视的重点工程。■

篇7

4月30日:东方卫视成为全国卫视NO.1

作为世博会主办地的上星卫视,东方卫视在三天时间里分别以“拥抱世博”、“欢聚世博”、“畅想世博”为主题,通过演播室嘉宾访谈,多达200次的记者现场连线,以及分演播室观众互动等形式,电视新闻中心记者全体出动深入园区,分别在空中、水上、世博园区制高点、各个场馆等地点,进行了360度的现场报道,让观众了解全面的园区整体情况。4月30日开幕式当天,东方卫视全天收视率在全国26城市中达到0.26%,是春节以来的收视新高;而黄金时段18:00~23:00达到0.86%,位于各卫视之首。

应该说,上海广播电视台世博直播报道获得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世博这一重大活动举世瞩目且就在黄浦江畔家门口举办。另一方面,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精心策划也功不可没。

从新闻内容来看,东方卫视的世博报道获得成功,首先得益于用民生视角直播世博。我们不妨看一下三天来的直播内容:

4月30日的直播节目从上午9点开始,至晚上8:10结束,分“总揽世博园”、“世博园区准备好了”、“上海准备好了”、“中国准备好了”、“试运营情况和世博攻略”、“开幕式准备情况”等板块,层层递进,几十路记者对世博会开园前的各种交通、场馆、天气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5月1日的直播节目从上午7点开始,至晚上8:30,分“总揽世博园”、“开园仪式”、“科技之旅”、“‘视’界之旅”、“文化之旅”、“创意之旅”、“互动之旅”、“梦想之旅”、“‘夜宴’之旅”等板块,第一天开园情况尽收眼底,为足不出户或即将观博的观众提供了视听盛宴。

5月2日的直播节目从上午9点开始至晚上5:30,分“眺望和谐塔”、“临水逐梦”、“山林情怀”、“低碳生活”、“动力革命”、“城市之芯”、“科技的魔力”,“城市的年轮”多个部分,其中穿插4次有关天气、道路、轨交以及园区情况的直播连线,为市民出门观博提供了实用信息。

在三天的直播中,电视新闻中心30多名记者共直播报道200余次,平均每人约6.6次。世博园园内报道占到约60%,园外报道占到约40%。在直播报道中,观众显然对世博的实用信息较为关注,诸如“园区医疗急救服务”、“各出入口游客排队情况”、“世博游客就餐情况”,三天大直播中记者对20多个世博场馆情况进行了直播,令观众身临其境。

由于除中央电视台外,没有一家媒体获得空中拍摄直播的权利,东方卫视适时切入央视画面,借用央视城市最佳实践区、世博园区的航拍画面;另外,充分利用国内电视新闻资源,与各地卫视约片约稿,对江浙道通情况、各地迎世博情况进行了介绍;展示各场馆的最大看点,推荐最佳游园攻略,让市民先睹为快,分享世博精彩。

其次,从运作方面来看,世博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成功,源于“大直播编辑部”的概念。

在这次世博直播中,电视新闻中心打破原有的内部构架,由东方卫视编播部牵头设计播出流程,与技术部门、采访部门一道安排编播内容。在编播内容上,注重世博信息的实用性,并且,每路直播记者都有一名“直播协调人员”,由“直播协调人员”与编播部、卫星或微波技术人员进行即时协调,协助确定记者直播连线时间、内容,有效保证了直播的顺畅进行;后场编播部也有4名协调人员,通过“直播协调人员”及时更新信息。这些技术手段和人员配置都确保了直播的成功进行。直播期间对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不可测因素考虑到位,形成合力集体作战。还与ICS外语频道、体育频道等兄弟部门密切协作,提供电视直播信号。在三天直播之前,无论是世博开幕式的提前介绍报道,还是第二天对开幕式精彩片断的回顾,都有效地对世博报道进行了铺垫和烘托,为提升对观众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彰显东方卫视和新闻综合频道的影响力。

积极探索电视新闻直播的新形式和新手段

电视直播报道中除了记者与主持人通过卫星、微波、网络传送等手段外切双框、电话连线外,随着直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新形式和新手段被采用。在此次为期三天的世博直播中,编播部门充分与技术人员沟通,多次采用“六框直播”的形式,让更丰富的世博内容在电视屏幕上显现。其中一框为主持人演播室,另外五框包括天气、交通、园区等各个直播点,第一天采用了3次“六框直播”,之后两天分别采用了8次。同时也适当地应用“双框”、“四框”、“对等框”,这对于整合世博园区信息、提供出行指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在园区内上海广播电视台有一个约50平米的“世博眼”直播室,可以360度旋转,环视世博园区情况,主持人背景可以随着直播室的旋转而变换,可以与位于电视台演播室的主持人进行双框对切。在这次直播中,技术部门采用了3G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这种方法与宽带上网较为接近,速度更快、信息更海量,可以满足高清画面的传输。记者与摄像在园区内任何一点现场拍摄完成后,能将画面无线传输回直播平台,以此缩短电视制作流程。在直播点的设置上,除了园区内的一般景点外,还在世博局一幢高楼楼顶设置直播点,世博园场景一览无余。在园区运营指挥中心也设置了直播点,对于世博园各个出入口、热门场馆蛇形区人流情况即时拍摄监控探头,对引导排队客流起到了作用。

“三地演播室”的形式,使直播信号源达30多个。世博直播的过程,还促使我们进一步认真探索电视直播与新媒体的联动与整合。

首先要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中国网络电视台开播后,宣告了中央电视台涉足网络视频,抢占话语权的尝试。中央电视台原副总编辑、央视网总顾问赵立凡表示,国家网络电视台的目的就是要抢占多个制高点,包括抢占视频资源的制高点、抢占各类新媒体制高点、抢占手机电视的制高点、抢占“三网合一”的制高点。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早在2005年5月,上海电视台就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一张IPTV、手机电视全业务牌照。随后,上海文广集团还投资组建了百视通、东方宽频等公司,发展以网络视频为主的新媒体业务,上海网络电视台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新闻节目视频在网络上的平移,使得新闻直播首先在网络上得以实现,也突破了电视播出时段的限制,改变了电视直播的单向传播特点,电视网络直播的互动和交流得以实现。

从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到大众传媒报纸、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每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的出现,都给予新闻从业者以新的契机和发展。网络的出现,世界变“平”了,成了“电脑屏”,只要有宽带,就不会被边缘化。与世界的联系和对接,都能在电脑上完成。对于受众来说,这种互动性强、成本低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更多受众首选的阅读方式。电视产业近几年来的业界形态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一的广播、电视的播出模式,发展到了现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互动电视、移动电视等功能较多、产业形态种类丰富的状态。许多传媒机构都在探索实践,寻找各种传播的路径。

这次世博直播中,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的新媒体旗舰百视通充分发挥“新”的优势,将电视新闻直播很大程度上平移至“电脑屏”、“手机屏”,并采取了多种创新手段。在三天大直播中,百视通更新世博相关视频500多条;4月30日直播当日晚8点,同时有5万多独立IP在线收看,三天直播中独立IP用户访问量达125841,PV(即一个用户浏览多少页)流量41万。同时,在手机电视世博专区开通了3个世博直播频道,自开播以来上线节目1500多条,开幕式当天更新节目200多条;同时在全国IP电视平台上开设世博专区,以直播、回看、点播、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报道世博。电视新闻中心的直播内容在新媒体上可以随时点击收看。另外,在手机平台上开设了世博专区,通过直播、点播、轮播等方式实现“移动地看世博”。通过三屏技术的整合,首次实现了世博节目三屏分享、三屏同看。用户只需要一个帐号就可以在电视端、电脑端、手机端分享世博体验,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世博展馆、精彩演出、游园信息第一时间分享给好友。

新闻直播应成为电视报道的一种常态

直播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使得电视新闻媒体相较于新媒体重回信息流的上游。所以,应该力求新闻直播成为电视的一种常态。

在电视新闻直播的新闻实践过程中,一般总选择题材重大或者规模重大的选题,比如伊拉克战争、、世博会等媒体可以事先准备并参与的报道,因为大型活动往往是可预见性的新闻。还有一部分是重大突发事件的直播报道,诸如汶川、玉树地震等。从实践看,不是任何新闻题材都适合新闻直播,一些意义一般、缺乏事件发展过程、或发展过程缓慢缺乏矛盾冲突的事件是不适宜直播的。另外,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只有后方编辑和前方采访人员密切配合,才不妨碍观众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电视新闻直播还受到播出时间和栏目的制约,在具体操作上缺乏灵活性,而有戏剧性和冲突性的现场稍纵即逝,很难契合电视新闻直播的时段。

因此,适合电视新闻直播的重大事件并非天天发生。不过,有些直播报道值得开拓、探索。2008年和2009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在每年夏天的“夏令热线”栏目中尝试新闻直播,在选定一个典型事件后,由记者在现场进行直播,为观众解决在炎炎夏日中遇到的生活难题,这突破了我们一般理解上的“重大事件才能直播”的窠臼。尽管这种直播只是简单的单机直播,场景固定,但在内容上却有广泛的关注度,为市民百姓排忧解难。电视新闻直播方式成为社会的“减压阀”,拓展了新闻直播内容的范畴。

篇8

    媒体的新闻报道项目好比工厂生产的一个系列产品,每场直播或者每篇报道就好像一件单独的产品,产品要得到听众的喜欢,要引起商家的重视,就必须进行推销、宣传。1.线上宣传。广播的线上宣传指利用自身平台进行宣传。重大报道项目要多制作活动片花,反复在各档节目中播发,或者编辑软新闻在重要新闻节目中推荐。例如:2012年12月26日,京广铁路全线贯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直播《纵贯中国八小时》。为了前期造势,吸引听众,中国之声双管齐下,既制作了有关直播宣传片花,在全天节目中滚动播出,同时又在微博上开辟直播专题,展开话题讨论,引导听众参与直播活动。2.线下活动。大型新闻报道项目同时配套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不仅能增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还能有效提高节目参与度,增强互动性。如与报道主题相关的专题推介会、海选活动、征文活动、听友见面会、文艺表演,等等。2012年,湖北之声在伦敦奥运会直播报道中,就采取了两种形式进行线下活动造势。一是在武汉人流密集的地方,开展了“谁来主持奥运”海选活动,产生较大影响。二是举办“体育迷茶会”,平时神秘的广播主持人在茶吧和听友一起聊天,观看奥运比赛,进行趣味活动,拉近节目和听众的距离。3.广告投入。即利用其他媒体的影响力,对大型新闻报道进行一定量的广告投放,借助外力,将一部分不太关注本媒体的受众在短时间内快速聚集到周围。4.媒体宣传。组织一次大型新闻报道,本身就具有一定新闻性,因此,作为主办方可根据新闻报道的主题内容,邀请相关媒体对本次新闻报道活动进行报道。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本次新闻报道的受众面,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媒体自身的曝光率,扩大影响,树立品牌形象。2011年,湖北之声开展了“书送希望”公益活动。除了在广播中进行大量报道外,还对在浠水县一所偏僻小学举行的赠书仪式进行了现场直播。赠书仪式邀请了中央各媒体驻省记者站、《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卫视等10多家媒体,还邀请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作为形象代言人,为孩子们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第二天,所有受邀媒体对本次活动都进行了相关报道,有效地扩大了“书送希望”活动的影响和湖北之声的知名度。5.新媒体开发。近年来,新媒体已经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排山倒海的包围之势。传统媒体触网,借助新媒体进行二次传播和推介也不再是新鲜话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手机网民数达4.2亿,年增长率达18.1%。同时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5873万。微信从2011年1月21日推出到目前已拥有3亿用户。②因此,网站宣传、微博推介、微信传播、手机客户端讨论等新媒体的开发利用,已是为重大新闻报道项目造势的重要手段。

    组织实施是关键

    新闻报道项目的组织实施是所有步骤里面最实际的部分,无论策划多么好,有多少亮点,最终都需要组织人员进行实施。组织有力,人员高效精干,就能以最少的人力、较低的成本完成较大的项目。1.重在落实。一要有完备的奖惩机制,奖罚分明才能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二要提高执行力,每个人的执行力主要和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有关。个人能力有赖于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工作态度则受企业文化、同事人际环境等因素影响。在重大宣传报道中,只有每个人的工作都做到位了,一环扣一环,像一部精密的机器般运转,新闻报道项目才能获得成功。2.细节至上。“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新闻报道项目中大量的工作都是些琐碎的事情,比如一场主题性直播,脚本、主持、场地都是比较重要的,一般不会被忽视,而现场电力情况、场地大小、通讯设施、现场治安等因素虽然小,但也十分重要,也应该重视。2009年一家媒体对日全食进行直播报道,由于细节疏忽,现场人员太多,无意绊掉了直播设备的电源线,导致整个直播中断,险些酿成安全事故。3.整合资源。组织实施的难点有两个,一是人力问题。特别是对广播媒体而言,往往是人少事多,疲于应付。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合理分派任务,协调衔接好各个重要环节;另一方面要挖掘一切可利用的人力资源,包括听友、实习生、通讯员来群策群力。二是资金问题。大的新闻报道项目需要的资金往往不菲,可以通过厂家赞助、部门联办等方式解决,将社会资源有效地整合成自己的资源。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登顶珠峰活动通过湖北之声的直播,传遍了荆楚大地。这次现场100多人的直播活动,真正的直播工作人员仅六人。直播最终成功,正是由于充分调动了中国地质大学师生的力量和学校的资源。又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湖北之声全天24小时报道奥运会新闻,直播赛事,仅靠本频率的力量远远不能应付巨大的编辑、主持工作量。为了解决人力问题,频率通过举办“谁来主持奥运”活动,发掘了一批社会优秀人才,作为小编辑、小主播参与奥运季的编播工作,极大地缓解了短时的人员缺口问题。

篇9

关键词 电视画面叙事 电视新闻写作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当今,电视新闻写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必须了解其写作的基本特点。对电视新闻写作基本特点的了解,必须首先从了解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人手。索绪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致认为,没有符号的帮助,我们就不能用明确的、固定的方式把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区别开来。”这样。电视新闻符号无疑就有了两个具有逻辑关联的层面:一则是它的能指,二则是它的所指。如何有效地把握不同的传播载体类型,并通过这些不同的类型将我们需要表达的理念、意念和概念准确地传送到受众那里,从而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接受,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电视新闻之所以与报纸、广播这样的传媒有相当的不同,主要在于它是用活动的画面,或者说是用流动的图像在表达思想与情感。报纸虽有图像,但它是静止的。缺乏“活力”的;广播虽有声音,但它却没有图像优势。所以说活动的画面是电视新闻最骄傲,最有特色的优势。不仅如此,还由于电视新闻中的活动的画面,始终给人一种现场感,并且给人提供一种选择性和多义性的提示,所以,它所传播的新闻事实,总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典型性新闻报道中最能凸显出这一优势。几年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南京冠生园事件”,在消费者中引起相当大的震动和愤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这个新闻事件单纯用报纸的传播特点来报道,其震撼力度不会有这样的强烈。为什么同一新闻事件,用报媒和电视来报道就产生不同的效果?原因就在于,电视新闻所表现的内容虽然与报纸新闻一样,都是对特定时空中现实存在的再现,但前者给受众看到的是活动逼真的画面,因而它带给受众的是一种真实的现状,或者说是一种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生活的真实。不是说报纸就不能让受众感受到这种真实,关键在于,活动的画面,具有报纸所无法具有的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即使是报道中所拍的画面是几个月以前的“新闻事件”,比如,南京冠生园食品厂偷偷地把一年前的月饼馅又拿出来制作“新月饼”的画面,就给人以一种很强的现场冲击力,而这种现场感受在报媒和广播的同类报道时是不容易在受众的感觉中产生的。这是因为,电视新闻活动画面的播出,是与受众的收看同步进行的,同时也说明。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接受与理解是准确的和到位的。由于这一特性非常关键,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写作在把握时态时,必须始终踏着进行时的步伐,必须使播出的新闻画面与观众的收看同步,即始终要强调时效性,千方百计“缩短”典型新闻的时空距离与观众收看时的心理距离。

但是,这样理解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考虑到画面叙事的多义性特征。实践证明,只满足于用画面来叙事是有缺陷的。仍然以“南京冠生园事件”为例。我们可以了解到,画面的游移、模糊,即多义性是怎样通过文字和语言的介入而变得清晰和准确的――第一组镜头:1,画面:南京冠生园食品厂光线昏暗的车间,一扇黑漆漆的门打开了,几个身穿白大褂的工人正在从里面搬出一箱箱的东西来……2,(记者画外音):这里是南京冠生园食品厂一个隐秘的冻库,工人们正打开冻库大门从里边搬出一箱箱的月饼馅,准备制作今年即将上市的新月饼。

很显然,画面是活动的,现场感很强。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工作。如果没有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和记者的语言解说,观众是不会知道那搬出的一箱箱东西是月饼馅。即使知道是月饼馅,也断不会知道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如果记者的语言和屏幕上的文字将这一活动的画面解释为食品厂的工人们在加班加点、辛苦地为即将到来的中秋节献上他们对市民的一片心意,观众是不会想到有什么不对的。这就说明,单纯的画面,其含义是多义性的,没有语言和文字的介入是不清晰的和不确定的。再看第二组画面:

1,(画面,镜头特写):搬出的一箱箱月饼馅上面,有星星点点的白色团块……2,(记者画外音):这一团团、一簇簇的白色斑点是什么呢?原来是月饼馅上长出的霉斑……

再看第三组画面:1,(画面,一年前同一车间画面回放)工人们正紧张地将一箱箱月饼馅装入冻库。2,(记者画外音):这是一年前中秋节后我们拍摄的镜头。当时所有没有销出去的月饼,它们的馅又被食品厂重新装箱放回了冻库……经记者暗访,食品厂的工人说,这已不算什么新闻,食品厂多年来都是这样做的,每年卖不完的月饼,都把馅弄下来重新放入冻库,第二年再用……

正是在写作的参与之下,通过文字和语言的介入,才将新闻画面中的叙事的缺陷――即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克服和“挽救”,最终使观众对这个新闻事件所提供的信息有了全面、准确和清晰的解。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选择性的问题。即,电视画面必须要由制作者预先处理。比如,何以要选择食品厂隐秘的冻库车间,这样的场景来拍摄。而不是选择工厂庄严洁净的大门。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的厂区花园来拍,这里除了有传播者的主体选择意识在发挥作用外,最根本的就是这种选择性更接近新闻事件的真实。选择性把握得好,不仅有利于克服多义性,或者说为克服多义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更贴近生活的真实,更逼近新闻事实的本质,发现并提取内中所含纳的新闻价值,更有利于向观众准确、清晰地传达新闻的理念和意图。

与此同时,声音系统在整个电视符号体系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声音系统所传达的理念、意图和情感也是其他的符号系统所不能够替代的。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因而决定了电视中的声音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众所周知,音乐是很难得在电视新闻中出现的,特别是根据画面来进行配音配乐的那种情况;当然,新闻现场客观真实出现的音乐声不属此例。其实,这种客观真实的音乐声,只能算是同期声和现场音响。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背景音乐完全是两回事。同期声和现场音响的作用是显然的。具体说来有这么两大作用:其一是可以将新闻的叙事积极推动,其二是可以使现场感更加渲染和突出。在电视新闻节目当中,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画外配音,这种配音如果运用得好,能与播音员的口播一道,有助于新闻事实的叙述和增加新闻叙事的感染力。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大量实践证明,假如离开了电视新闻写作,不仅播音员的口播语言会陷入无源之水的境地,而且,再动人的现场音响,同期声,特别是碰外配音,都将使其意义得到衰减,甚至显得单薄和苍白。

在电视新闻中。播音语言是凭借文字稿的基础而施展其魅力的。有种意见认为,电视新闻中的写作和广播一样,是

为听而写的。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细加分析,还是有些问题,因为。电视新闻的写作不仅是为听而写,而且还体现其为视而写的个性特征,恰恰是这一个性特征,才使它与广播新闻写作有了“质”的区别。在电视新闻中,由于播音语言承担着相当重要而特殊的功能作用,因此,新闻的五大要素几乎都必须通过它而为受众所了解,而光靠声音系统是无法承担和完成这个重任的。尤其是在电视播出的大量的短讯当中,它完全承担了对所有新闻内容的诠释工作;而在深度报道,以及专题报道当中,播音语言的功能作用更不容小觑。因为,所谓“深度”,必须通过播音语言才能够得到体现,光有同期声,画外配音,以及音响和音乐等等,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总而言之,作为电视新闻中最具有活力和最具有份量的因素,播音语言与画面语言是何等重要的角色。

下面的两个典型性新闻例子,足以说明播音语言和画面语言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第一例取自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温岭个体户:50岁后像国家干部一样领工资》:连日来,浙江省温岭市太平工商所组织18名干部,兵分4路,深入到市区个体工商户较集中的主要街道和专业市场,宣传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到8月15日下午,已有1000多名个体户自愿办理养老保险登记手续。8月15日,在太平街道东门路综合市场经营服装的蔡慧霞笑着告诉我们:“再过5年,我就50岁了,那时也可像国家干部一样每月领养老工资了。”

在这条电视新闻中,新闻五大要素中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几乎都是通过播音语言来交待清楚的。如果光看活动的画面,是无法交待清楚这诸多的新闻要素的;而播音语言又完全是依照文字稿来完成其播报内容的。第二例是电视专题新闻报道:《黄金重成投资亮点》。在这则电视专题新闻报道里面,大部分的新闻传播内容都是由播音语言在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专题报道中的活动画面与播音语言相较,只不过是在起着新闻背景和现场感的交待作用。

篇10

【关键词】北京最帅交警 《新闻联播》 典型人物

2009年8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用2分54秒的时间“重磅”报道了被网友称为“北京最帅交警”的孟昆玉。这一报道的播出,令受众感到耳目一新,因为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典型人物报道,这一报道在人物选择、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上,都与以往的报道有所不同。它的推出,体现了《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的一次创新。

一、典型人物选自网络名人

孟昆玉是北京宣武区交警支队广安门大队的一名年轻交警。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前,他首先在网络上小有名气,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北京最帅交警”。今年8月初,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的一群大学生,拍下了孟昆玉警官在街头执勤的一组视频,视频中孟警官不仅外貌阳光帅气,而且工作十分敬业,深受感动的大学生把这组视频上传到人民网上。8月2日,人民网了一组标题分别为《雨中执勤的可敬交警》《出租车司机最喜欢的交警》《超级“唐僧”的北京交警》《帅交警微笑面对受罚司机各式表情》《实拍帅交警劝说行人和机动车》《速效救心丸竟是交警常备物》等视频。这组视频后,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8月5日,央视国际网在其新闻社区的“我在现场”又对“北京最帅交警”进行了详细报道。

《新闻联播》每天播出国内外重大新闻,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为宗旨,被奠定为官方新闻管道的重要地位。①8月10日《新闻联播》有关孟昆玉的报道打破常规,这位网民的“偶像”被《新闻联播》接纳,并作为“80后”的典型人物向全社会宣传。以前《新闻联播》所推出的典型人物都来自于地方推荐,经过层层严格的筛选和各级媒体记者的挖掘,才能走进《新闻联播》。而年轻交警孟昆玉却先是走红于网络,再由央视《新闻联播》记者从网络中挖掘出来,作为典型人物推广。“北京最帅交警”报道的推出,标志着《新闻联播》的典型人物报道在人物的选择上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也标志着《新闻联播》在典型人物选择上更加贴近群众,顺应民意。

二、典型人物做的是平凡小事

近年来,《新闻联播》通过开辟《时代先锋》专栏,相继推出了任长霞、牛玉儒、杨业功、吴大观等一大批典型人物报道。这些人物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可以归纳为四种:一是在自己工作的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行业能手、劳动模范。二是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地区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工作,服务于人民的人。三是工作呕心沥血,或是积劳成疾,或是因公牺牲的人。四是事迹极其感人的道德模范。但此次《新闻联播》推出的典型人物“北京最帅警”孟昆玉的事迹与他们比起来则普通得多。孟昆玉只是普普通通的民警,做的都是些平平凡凡的小事,他能成为《新闻联播》报道的典型人物,可见《新闻联播》在典型人物选择标准上有所变化。以前人们认为典型人物必须要有典型事迹,有不平凡的人生,做过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不平凡的事。但以这样的标准推出来的典型人物,让人们可能觉得他们毕竟是社会中的少数,与普通人有一定距离。此次《新闻联播》推出的“80后”交警孟昆玉所做的事都是点滴小事,普普通通,每个人在各自的工作中只要愿意去做都可以做到。因此“北京最帅交警”报道的推出,标志着《新闻联播》在典型人物选择标准上不再一味强调事迹的不平凡,而是更看重典型人物的事迹是否能够被推广和学习。

三、突出典型人物“80后”身份和个性特征

近年来,《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一直在创新,《时代先锋》专栏里所报道的典型人物是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个性色彩鲜明的人。此次《新闻联播》“北京最帅交警”的报道在反映交警孟昆玉工作敬业的同时,依然重在展示孟昆玉的个性特征。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报道突出孟昆玉“80后”的身份,重在挖掘孟昆玉身上所具有的那些合乎“80后”身份,又深受“80后”喜爱的个性特征。如“阳光帅气”、“爱琢磨”、“幽默”等。报道提到网友用“阳光帅气”形容孟昆玉。并说工作之余的孟昆玉也和许多“80后”一样喜欢上网、读书、玩游戏。除此之外,报道还展示了孟昆玉在夜查时与受罚司机“唠家常”的一幕,面对迟迟不肯在罚款单上签字的外地酒后驾驶司机,小孟幽默地劝解道:“单记罚你500块钱。500块钱,打的走多少圈了。您买多少好吃的,给儿子了。”②

众所周知,典型报道的成败优劣,关键在于找到“动情点”,同是“80后”的典型人物,前几年对洪战辉的报道,明显带有悲彩。报道主要通过突出洪战辉的家庭不幸和坎坷童年,来打动受众,而对洪战辉“80后”的身份和“80后”的个性特征都没有提及。在此次孟昆玉的报道中,不见一丝悲情,孟昆玉被塑造成一个既阳光帅气,朝气蓬勃,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80后”青年。这些合乎“80后”身份,又深受“80后”喜爱的个性特征,使青年一代觉得这个典型人物亲切,与他们没有距离,从而被他们认可,获得他们的好感,成为他们自觉学习的榜样。从对“80后”典型人物孟昆玉的塑造上,可以看出《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在人物塑造上开始根据新时期受众的特点来塑造典型人物。

四、报道中使用“80后”流行语

这次“北京最帅交警”的报道之所以使受众耳目一新,除了典型人物选择和塑造上与以往有所不同外,整个报道的语言风格上生动活泼,节奏明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报道没有使用豪言壮语和煽情话语,而是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把交警孟昆玉的事迹向受众娓娓道来。除此之外,报道还破天荒地使用了一些“80后”耳熟能详的流行语。短评《奉献最帅气》写道:80后交警孟昆玉,让大家那么喜欢,就在于他的朝气和阳光、敬业和奉献。他有着80后青年的共性,有血有肉,亲切而没有距离感;他爱自己的工作,平凡中挥洒激情,细微处展示青春和美丽;他遇事替别人着想,别人也就成了他的“粉丝”。“最帅交警”,就是对他的尽职奉献最时尚的赞誉。③“帅气”、“阳光”、“粉丝”、“时尚”都是一些“80后”常用的流行语,一向以语言严谨、严肃著称的《新闻联播》在典型报道中使用这些词还是第一次。这标志着《新闻联播》典型报道在语言风格上开始进行大胆创新,放弃了程式化的固定语言,吸收各种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总之,《新闻联播》“北京最帅交警”这一典型报道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典型人物选择视野上更加开阔,网络不再被忽视,而是作为一种新的重要途径被接纳;典型人物的选择标准上不再一味强调事迹的不平凡,而是更看重典型人物的事迹是否能够被推广和学习;典型人物塑造上是根据新时期受众的特点来塑造典型人物;报道语言风格上放弃了程式化的固定语言,吸收各种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参考文献

①新闻联播――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4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