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8 18:0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改革方案

篇1

关键词:体育 健康 新课程 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快乐

前 言 体育要确立健康第一的宗旨,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体育的兴趣,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从而以达到健康为目的的课程。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而健康的获得离不开身心的基础。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不仅强化了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也是对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

新课程确立以健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的思想,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在教学与锻炼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建立新理念、改变旧观念

1.1 身心健康和谐统一

心理卫生学研究指出,人的身心健康是紧密相连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心理健康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应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例如在跨栏跑练习时,除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和跨栏的节奏感的同时,还可以用刘翔奥运夺金这一感人事迹,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创设生动的组织形式,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1.2 发展全体、兼顾个体

“健康第一”要求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健康水平和身体情况,有针对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全体学生在体育中不仅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更要使他们得到健康。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学生确立终生体育观念。

学校体育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对学生体育需要的引导,体育兴趣的培养,积极发展学生个性的独立性、创造性,体育教学应视学生具体情况予以个别对待、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体育活动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可以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使其最大限度地有助于学生摆脱陈规旧习。允许学生相互交谈、议论、提示和鼓励,游戏和竞赛中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叫喊等。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可以给学生充分夫人空间,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提倡学生要有创造精神,勇于质疑,以表现自我和潜能发挥,来展现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1.3 学生主体、主动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而是应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乐趣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地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的过程,领悟学习的知识技能。有些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放开一点,可以让学生自主组织形式和自行安排内容,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安排内容,并自行组织练习。允许各种进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难度,如不同人数的篮球赛、足球赛等,使学生会判断,会选择。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理解、探究与创新,并通过在活动中体验反思。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体验,使学生的学习从强迫性转化为自主性,进而培养活动形式的灵活性、创造性,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2 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整合和创新

2.1 优化整合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单单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不能与现在的教学相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来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并加以整合和优化,现今的教学模式很多,如:“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分层递进”、“合作式”教学模式等。为此,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些模式,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好,是体育教师们应该较好地掌握的。笔者认为,要想较好地掌握和合理的运用这些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模式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要分析其优缺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其运用的价值有多少,是否值得运用和借鉴;其次,要对模式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的需要从这些教学模式中选择出适合教材内容的操作性强的、实用的、价值高的、效果好的,还可从各种教学模式中选择出各自的精华部分再进行整合,进行创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出符合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模式,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不断修正,逐步完善,做到选择模式、优化模式、整合模式、创造模式。

2.2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都是一门艺术,体育也不例外。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这样才能融益智、健身、添趣于一体,从而启迪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体育教学应以活泼、自由为主,将封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发展成为开放的现代教学形式,在此基础上加强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原本单调的教学内容具有新意,唤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学练时做到入趣、入情、入境,获得生动的主动体验。例如教学生跳远,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可以先不讲解跳远的有关动作要领和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相象自由发挥,让他们自己思考,怎样的跳跃动作是比较合理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提示,要求学生对各自的跳远动作进行评价,教师再进行讲解几种不同的跳远技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自己的跳远技术,这样就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跳远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3. 多方位组合、多角度评价

在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采用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单一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一些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对体育丧失了兴趣。《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强调的是从多方位和多角度来进行评价的,也就是评价的多元化,应多激励学生,评价的功能应以激励学生为主,应以学生的进步为标准来实施评价。对一个学生实施评价时,不仅重视学生的体能和技能的进步,更应重视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意识、体育兴趣的培养。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和“健康第一”的宗旨。正确地评价学生应该是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方法应该是科学的、多样的,做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定量和定性、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自评和互评、过程和结果等的评价相结合。评价应从原来的“达标”发展到向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多方位多角度评价转化,使体育教学评价真正转移到“发展学生智力,调节学生心态,健全学生体质,培养合格人才”这一最重要的目标上来。从而真正体现体育的“健康”职能。

4.对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4.1 选项学习的可行性

打破班级的界限,实行选项分组学习无疑有利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与提高某些运动项目的水平提高,有利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当然在城市里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条件好,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很到位,学生选项上课有较好的场地设施和比较充裕的教师配备,上课的效果肯定也很不错,学生也能真正学好体育,运动技能也能很好的提高。可是在农村学校由于场地设施和师资条件的限制,开展选项学习就有较大的难度,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不高,教师往往是顾着这组就顾不了那组,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就会有影响。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培养学生体育骨干着手,从学生中挑选出各类体育的尖子。在分组学习时,可以起到教师的作用,做好教师的小助手。这样教师就不会顾此失彼,学生也可以很好的学习各选项。同时也可以选用有一定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来进行兼职、客串体育教师做某些选项的指导教师。农村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自身的特点和当地开展比较多的体育活动来进行定项,不需要一成不变的照搬教条,应因地制宜的开展体育新课改的进程。

4.2 如何进行体育评价

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评价的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现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时的实际操作会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教师的个体差异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异样性,评价学生的体能还有一定的标准,可评价学生的技能时就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难有统一的尺度,评价的结果多为教师的主观判断力。学习水平段的划分和学生掌握学习水平也全凭体育教师的主观的判断,没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技能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个问题有待更好的研究和论证。

4.3 学生体质能否得到真正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学生的体质有下降的趋势,直到20世纪末,发现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身高现在普遍低于日本人!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为了有效的改变现在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选项学习以后,学生的运动量是否够。我们现在的新课改是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出发的,也就是快乐的学习体育。日本的体育讲究的也是快乐体育,可日本将“快乐”定义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而我们的快乐思想却不是这样的,我们是在嘻嘻哈哈中上好体育课。我们的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是否只是一味的快乐,而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现在学生的意志品质普遍较差,经过学生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的学生喜欢选一些趣味较浓,运动量不是很大的运动项目,较苦较累的项目选的人寥寥无几,其中田径项目几乎无人选。在我们所谓的快乐教育中,学生的体质是否会真正得到提高,需不需要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这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5 结束语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它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基础上,更重视体育对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作用上。如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锻炼的能力等等。学校体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主要重要职责。在深化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学要本着以人为本,特长发展的要求,通过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围绕“健康第一”的宗旨,教育出“健康”的,高素质的人。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来不断完善它。使新课程的实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 浏 胡增荦 《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日本文部省

篇2

关键词: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一体化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85-02

在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以前,《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原来的名称是《安全用电》,课程主要讲授触电与防护技术、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运行、电气安全工作制度、安全用电的检查和电气事故处理等学科层面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作为载体,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依据,只对书本和考试负责,更多关注学科知识的完整性,把人才培养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学缺少工作过程环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问、学生答,多数采取注入式,满堂问、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没有创设问题情境,没有提供给学生质疑机会,没有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学生根本没有问题意识,更谈不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是在教师“知识灌输”的过程中习得的一种盲从,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能力目标,理念更新

一体化课程改革,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它改变的绝不是给课程换个名称那么简单,它还蕴含着树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一改传统教材中单一机械的知识呈现模式,注意通过从职业岗位情境引出学习内容,变呆板、枯燥、沉闷为生动、充满生命活力。在对课程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造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本课程的整体目标,特别是课程的能力目标。课程的能力目标不是来自书本,而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准。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准确描述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就是:“能用××做××。”我校《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一体化课程目标是在邀请行业专家和本校专业教师对课程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即能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找出电气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当课程目标确定后,课程综合项目的构建就显得尤为主要。我们选择了“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作为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在设计思路上遵循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各专门化方向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考证的要求为依据。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我们按照职业岗位的特点将课程综合项目又划分为两个子项目25个工作任务。课程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活动来组织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项目的同时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初步应用本课程的基本职业能力完成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

例如,以前在进行“大气过电压及其防护”的教学单元设计时,是按照雷电的成因、雷电的危害,雷电的分类、防雷标准,防雷原理、防雷措施,作业布置等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程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的。教学过程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由概念引入,以逻辑推理为中心,缺少工作过程环节。一体化课程改革后,课程教学更多地是从职业岗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本单元的教学改造成围绕“建筑防雷装置的敷设”这个典型的职业活动进行展开,教学过程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学生能力训练为主线,教学中有角色转换。“做中学、学中做”,理论、知识、实践一体化,内容、过程一体化。课程能力训练使学生不仅巩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把所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完善认知结构中,达到求异创新。

内容改造,结构出新

一体化课程内容的改造是以职业岗位活动为依据,以企业的工作过程及工作过程中的任务、环境为基础,设计学习性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学习性工作环境。《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活动,都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而进行改造。尽可能取材于职业活动和实际工作的流程,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在课程内容的取舍上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奉行串行或双线并行结构,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显性理论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教师的角色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和问题的引领者。

例如,以前教材在电气设备外壳的保护接地和接地装置的内容编排上是分开进行的,两个内容相对独立,缺少联系。保护接地主要讲授接地的基本概念;保护接地的安全原理;接地电阻的选择等方面内容。而接地装置主要讲授接地体、接地线材料性能;降低接地电阻施工方法的知识;接地装置的检查和维护方面的内容。在进行一体化课程内容改造的过程中,打破了原来学科知识体系,以重新构建职业活动的完整性为出发点。将两个教学内容合并成一个任务——“电动机设备外壳保护接地线的敷设”。课程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为目标,内容编排也做到了“立足岗位实际”。

项目引领,模式创新

一体化课程常常要从岗位实际中引入一些典型工作任务,以师生共同完成这个职业活动为导向组织教学。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掌握技能、习得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例如,触电急救是我校一体化课程《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中的项目内容,其单元能力目标为学生能运用各种触电急救方法对触电者实施紧急救护。课改前,本单元教学是从触电急救的要点引入,按教材内容和顺序组织教学。在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后,本单元教学由工作任务引领:电力公司接收了一批复原退伍军人,经过一个月的专业培训,准备在今天进行电工取证的实作考试。为消除因学员误操作造成触电事故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电力公司将触电急救任务交与我们,为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在取证实作前,我们必须对触电急救的操作技能以及相关知识做到了如指掌……整个教学过程是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为目标的探究过程。本单元教学以“对触电者实施触电急救”的工作为载体,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为目标。通过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亲力亲为,让学生在探究、模仿、训练中掌握技能,在深化中巩固、检验职业能力,在归纳总结中掌握知识,在作业中,拓展提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与价值观。

知识拓展,方法求新

就今天的中职教育而言,学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量已经不能满足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并贯穿生活的各个领域,职业行动能力不再只存在于任务相关的工作中。因此《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一体化课程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还要对学生加强引导,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外,以便让学生课后能进一步地去探究、去解决。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将他们已学到的和使用的技能和经验灵活地和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至今还不成熟的情境和行动领域中,解决新技术、新工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职业行动能力中所包含的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在解决复杂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的。教学实践证明,把“知识灌输”变为“能力创新”,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1.前言

"模块"一词,最早出现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标准》要求,老师以"模块为单位"实施授课,体育课程同样如此。通过对《标准》中"模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所谓"模块",其实就是一个授课单元,从中可以知道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课时。然而,这个单元是区别于传统授课方法中的单元的。老师应对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加以明确,使新课改下的授课质量得到提高。

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的"模块"

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对"模块"进行了讲解,(1)明确了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学习模块);(2)对"模块"加以说明。每一个科目都是由数个"模块"组成的。"模块"之间既独立,又存在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中,都为老师明确了授课目标,再根据授课内容,整合相关内容,从而能够构建一个完整地学习单元。另外,模块不同,对老师的授课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也不同;(3)介绍了"模块"出现的意义。学校在安排课程时,会更加灵活、多样化;能更充分的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调整课程,从而使学习计划更为自由。

从《方案》中"模块"的概念中,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模块"不仅是高中课程结构的一部分,也是课程授课的基本单位;还可以认识到实施"模块"授课的意义以及构成"模块"的基本要素,但却达不到充分认识的程度。因此,广大高中老师应结合各自的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更加清除"模块"的整体与构成元素。

这就要求老师应全面考虑课程授课,结合课改理念、课程结构、模块构成、模块的意义等进行深入思考。意识到"模块"是基于某一个授课目标,对相应学科中的大授课单元进行系统的建模,不仅应明确授课目标,还应对授课单元的授课方法、学习方式、课时等培养出自己的见解。

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模块"

《标准中》中与"模块"相关的内容设立了六个系列,每一个系列又包括了数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一个运动项目的内容(如短跑、足球、乒乓球等),分为十八个学时,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模块。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而且考试成绩及格,就可以得到一学分。

3.1模块的学习目标。《标准》对课程目标的管理体系和结构体系加以明确,而没有对学习目标加以明确。这就要求老师细心研究水平五以及水平六的学习目标,另外,老师还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构成模块的基本要素,为学生对模块的学习留出足够的空间。将水平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就变成了模块学习目标,因此,老师应对水平学习目标进行研究,然后再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水平学习目标合理地分化,再分解到具体的授课模块中。

3.2模块授课的课时。《标准》中要求,模块的教学应分为十八个课时(一学分),便于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所选内容。有两方面原因:(1)体现《方案》对教学领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因为《方案》中有规定,每年的授课时间为四十周,分为两个学期,一个学期又分为期中和期末两段,平均每段十周。十周中,九周授课,一周复习。而高中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一周等于两个课时,因此,一个模块的授课定位十八个课时。(2)体现"学生有充足时间学习所选项目"的要求。例如,篮球的授课单元如果以传统模式安排,只有五到六个课时,而要在五到六个课时中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篮球,就显得很不现实。

3.3模块的学习内容。《标准》中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分为必修学习模块和选修学习模块。必修学习模块包括田径项目与健康教育专题,而选修模块则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所选的运动项目制定学习内容。所有的模块都应从七个系列中选取学习内容,并由某种运动项目中完整地内容组成,这使得学生确定模块学习内容变得极为便捷。《标准》还要求老师全面认识"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的思想,老师不应从字面上理解该思想,而是应理解为授课目标不仅决定了学习内容,还决定了授课方式、师生关系等,课堂中的一切授课都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另外一层意思是,如果根据学习目标选择的授课内容无法直接反应学习内容,老师仍可以通过授课方法、授课过程、师生关系等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例如,学习目标是促进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根据该目标,学习内容选择了短跑,乍看之下,学习内容并不能反映学习目标,可是,老师通过授课方法(如百米接力赛跑)就可以轻松地达成学生间团队合作的学习目标。另外,由于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并不固定,因此,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兴趣挑选体育项目,使其成为特定的学习内容。因此,完全有可能实现以模块特定的学习内容达成授课目标。

篇4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 改革 动向 策略

前言

新时期教育部提出新课程改革,并在2002年8月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来说,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与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相结合,与未来社会接轨。这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在新形势下全面展示体育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根据国家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提出的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的要求,对高等教育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将以健身型、能力型、创新型人才为体育教学培养目标。学生体育学习内容越来越随就业和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将由学生体育俱乐部实施完成;学生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俱乐部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因此,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动向趋势的探析,有助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主要动向

1.体育俱乐部将成为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新的组织形式

体育俱乐部包括教学俱乐部与课外俱乐部两种形式,教学俱乐部包括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限定选修允许弹性修学(即规定学分、学时,但不规定修学年限),课程内容相对固定,侧重地区或学校传统特色及学生有必要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属计划性内容。任意选修也有固定学分,同样面向1~4年级学生,但其宗旨是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开设的课程完全由学生自选,学生能够根据兴趣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有很强的自主性,属指导性内容。课外俱乐部指各运动项目的单项俱乐部,纳入学生学分管理。课外体育活动将向自主确定锻炼目标、自主选择锻炼内容、自主组织的方向发展,体育的组织形式将出现多样化和小型化。各层次的俱乐部都应有教师指导,制定活动内容、计划等,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

2.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内容逐步具有高校本身特色

特色校本课程主要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特点、体育教师专长等,设置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其江浦校区地处老山国家森林边缘,为丘陵地貌,地形错落有致,自然生态优美。学校课程以建筑、环境、勘探等工科专业为主,学生中男生较多。体育部根据学校的地理环境、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愈显专业特点趋势,设置了相关校本课程体系。体育课程以户外生存为重点,棒垒球等项目为特色,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具体表现为:网上选课积极主动;学生上课兴趣浓厚;课堂参与度高;参与俱乐部活动比赛争先恐后……体育部还通过户外团队挑战赛、垒球文化节等活动促进了课程的推广,使体育逐渐成为富有特色的大学校园主题文化元素。学生在新兴的校本课程中感受了团队合作的喜悦,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这种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3.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将不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能,达到最优发展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分层。如同一时间段的篮球课,学生共计90人,由三位老师任教,第一次课进行分班,即由三位老师将学生按运动水平分为三个层次,每位老师任教其中一个班级。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达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的目标,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在运动中感受快乐和豪情。

二、普通高校适应改革动向需采取的主要策略

1.淡化竞技技术考试,对一些竞技比赛规则进行适当改变,降低难度和增加趣味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传统观念认为体育只能强身健体,这样的观念现在已经在慢慢的转变!健康标准所指不仅是身体方面,还有心理方面,只有身心同时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因此,健康体育、娱乐体育的观念逐步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降低运动项目动作技术难度,突出健身与娱乐的功能是改革重点。笔者将本校不少竞技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和开发,如将棒垒球改成软式垒球,比赛采用慢投规则,规定上场男女比例,禁止偷垒,这样改革提高了运动安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教的愉悦,学生学的有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这些具有趣味性、易上手又安全的运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热情,点燃他们体育锻炼的激情。同时教学时数也不受影响,同样能达到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2.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成绩评价体系需科学化、综合化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体育课程改革成效的主要依据之一。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只注重结果性评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只是作为教师主体评价的课题存在物,根本不具有主动性与互动性,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受到严重的忽略,因而学生的体育意识逐步下降,导致体育课程总体水平的下降。因此,需要在体育课程内容改革中,让学生参与到终极评级体系中。比如采用教师评分、学生自我评分、同学互评、进步幅度、考勤、综合能力的评定等相结合的办法。体育成绩考核应从教育评价出发,不但要看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更要重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并从评价中产生新的目标与新的动力,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乐趣。

3.建立学生个体体质健康报告一预警一干预机制

高校应该利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这个平台,通过对学生相关身体指标的测定,了解学生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学校收集并分析所测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反映出数据中表现出的身体健康问题。对一些体质健康测试中数据欠佳或者不佳者,要及时通知,让学生加强相对应的身体练习,当然老师要提供相关的营养补充指导,为学生列出相对应的运动处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调整,让学生达到体质健康标准。对于预警过的学生如果一学期之后还没有明显变化,学校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比如组织这些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练习或者在课堂内给与特别指导等。通过这样完善的机制,有针对性,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体育课程的改革应关注体育技能培养对就业成功率的影响

在大学生活中,随着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出路问题的到来,学生中将出现新的分化。一方面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将考虑与自己的专业方向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如地质、电子、医学专业,学生在选择体育锻炼时会关注未来工作的性质,选择与自己职业相关的锻炼项目;另一方面因为就业技能的需要和现代企业文化的要求,大学生在选择锻炼手段的同时,也会不断加强对新兴体育项目的了解,在体育课程学习中注重组织体育比赛能力的培养。广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指导中心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具有新兴体育项目技术及组织体育比赛能力的大学生,就业率远远高于没有这些技术、技能的学生。掌握了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健身操、瑜伽等项目,以及有组织群体性比赛经验的学生很受企业的欢迎。因此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要考虑这些因素。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体育课程的存在形式对社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适应性变革,因而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换句话讲,如果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不进行改革,不仅不能适应时展需要,更会被社会淘汰。现在已经有很多大学校长提出要取消体育课,作为体育人必须要面对挑战,不能死守老一套,必须改变体育课一个球、一个哨子、一堂课的现状,真正赋予体育课新的内容,新的目标,体育教学要回归生活,不能再以竞技技能论英雄:一方面,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的课程更要关注大学生如何运用健康、科学的方式去学习和生活。为他们营造一种属于自己的健康、快乐、积极、安全的氛围。让体育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和以后工作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杰,何仲恺.北京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启示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3):272-273.

[2]林立,吴燕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趋势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94-96.

[3]靳卫平.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3):103-106.

[4]李士荣.对新形势下高校“公体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9):81-83.

篇5

关键词:健美操 校本课程 体育特色

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关键环节。我校自2006年秋季浙江省第一轮课改以来, 就已经初步构成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学校从实际和长远发展着手,从课程科目、层次的多样性、可选择性入手,逐步形成以“基础+选择”、“合格+特长”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确立规范加特色的必修、选修两大类课程体系。并以体育特色(健美操)为切入口,探索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健美操课程入选浙江省首届精品课程、第二届高中选修网络课程;荣获6项全国冠军、9个省市第一名;中央电视台学生频道进行专题拍摄,多家媒体共30多次报道,课程负责人多次被省市区教研室邀请专题讲座,至此健美操成为学校的体育特色与名牌,创建了学校体育特色发展模式。

一、构建健美操三级课程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提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根据学生个体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健美操课程设置成必修、选修、专业三类课程,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健美操学习。

1.构建健美操教学目标维度。从健美操运动的知识、技能与情感发展,制定不同侧重点教学目标。(1)必修目标:掌握基本知识、技能与培养参与的意识;(2)选修目标:应用健美操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变换与创编,培养爱好、合作与自我表现欲望;(3)专业目标:学习健美操竞赛知识、套路与难度动作,培养拚搏、荣誉感与应赛能力。

2.划分健美操教学对象层次。对应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划分为三类,必修课程:全体高一学生;选修课程:高二高三健美操兴趣爱好学生;专业课程:向健美操专业发展的学生,以此适合不同目标的学生。

3.建立健美操教学内容梯度。按《体育与健康》模块学习方式,构建健美操三级课程学习内容,建立初级模块(必修)、中级模块(选修)、高级模块(专业),三模块内容依次递进、并保持连续性与统一,用以不同的教学对象。

4.形成健美操教学方法类型。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练的整体而忽略差异。健美操课程按技能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必修课程:学生没有健美操基础,采用“引导与模仿”式,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学习任务;选修课程:学生已有一年的必修课程基础,采用“自主与探究”式,通过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完成教学目标;专业课程: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采用“骨干与助教”式,老队员带领新队员,发挥老队员的专业能力与骨干作用,同时也加强新老队员的配合。

二、打造健美操特色校园活动系列

1.推行健美操“全民健身”活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突破传统课间操模式,实施大课间操,由原来的15分钟增至30分钟,在单一的广播操基础上增加学校自编的健美操,使锻炼内容丰富,学生健美操普及率达到100%。

2.创建健美操兴趣活动平台。学校尽可能为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发展提供条件与机会,为此学校塔建平台。第一,个人兴趣爱好培养,推行“课程化社团”,要求每个学生在校三年内必须参加至少连续一个学年的社团活动,现学校健美社团人数逐年递增,已成为学校文艺活动主力,间接推动健美操在学校的蓬勃发展。第二,班级共同兴趣爱好培养,实施“特色班建设”评比,营造班级体育艺术氛围,间接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学校每学年评估一次,通过审核与验收,给予表彰和奖励,授予特色班班牌。

3.组织不同健美操竞赛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均能参与,在比赛中得到锻炼与提高。(1)特色课间操比赛,以“健身性”为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特色大课间操质量。(2)学校健美操比赛,以“表演性”为主,作为校运动会集体项目,计入运动会总成绩。(3)全国省市比赛,以“竞技性”为主,代表学校健美操综合竞争能力,也为健美操专业特长学生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三、创新健美操特色评价方式

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量和价值判断的活动。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学生学习一个模块,通过考核可获得由学校认定的学分。根据健美操课程设置,我校实施三级课程学分评价、兴趣特长学分评价、兴趣特长等级评价这一系列评价体系。

1.健美操三级课程学分评价。健美操三级课程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常规课,侧重于学生健美操技能与技术的学练,每个模块各18课时,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与行为、认识与知识、体能与运动技能、交往合作精神及心理健康,总分达到60分,给予2学分。

2.健美操兴趣特长学分评价。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是当前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课程的延续,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兴趣爱好。学校以课程化社团方式开设,每周2课次,共36课时,评价内容包含:上课出勤20%、学习笔记30%、考查成绩50%,总分达到60分,给予2学分。

3.健美操兴趣特长等级评价。倡导学生参与兴趣活动发展特长、班级创建特色,对学生个人和班集体进行兴趣特长等级评价,纳入学生与班级的学期、学年考核,等级A作为评选各类先进、优秀条件之一。学生个人等级A:考核成绩均85分以上;班级等级A:该项目全班85%以上学生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95%以上,该项目在同年段比赛中获团体成绩前3名。

参考文献

[1]浙江在线・教育频道.《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