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范文
时间:2024-02-08 18:0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建筑业管理体制;创新;体制;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E2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我国建筑业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管理体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了WTO 之后,建筑业的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建筑业工程硬项目投资和建设方式多元化,外资、企业出资和私人投资等等项目逐渐增多,而政府直接投资的项目则不断地减少,而且建设组织模式国际化,在国内的建筑业上将会更多采用国际上的组织模式。建筑法体系化和建设管理不断信息化也是建筑业的发展成就,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传统的建筑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所以为了满足建筑业的发展,就应该及时地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虽然我国的建筑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建筑业中存在的问题,地方保护、多头管理、条块分割、职责不明等等,这些都是不利于建筑业发展和建筑市场规范的,法制建设和建筑人员的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合同管理制度和招标投标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不顾客观实际违背经济的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会对建筑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干扰。
二、 建筑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上来看,建筑管理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业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一种确定、优化、成型的枢纽作用,建筑业对高敏经济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的变革也有着重大的作用,建筑业是我国我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筑业的主要作用就是配合投资建设完成国家规定的建筑任务,建筑业只是一种配属队伍。随着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业已经改变了原来的特性,不再是政府或者某个行业的配属队伍,而是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特有的管理、 专门技能等,与投资商之间建立和一种非常广泛灵活的伙伴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业不仅仅提高了建筑质量,而且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投资周期,服务也在不断地深化。我们知道,建筑业是把固定资产转变为生产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资本领域等的参与能力也越来越强。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方式是市场经济追求的目标,建筑业可以称得上是整合资源形成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体现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国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对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经济形态与经济结构转型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建筑管理体制。
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转型越来越快,由前工业经济向后工业经济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型,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由能源资源投入粗放型向资源集约型转变,社会生活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政府有相应的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建筑业作为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适应经济转型的变化,就必须对建筑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三、 建筑管理体制创新的途径
1、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管理体制
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就应该完善政府的市场监管、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建筑管理体制创新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建筑业服务。政府应该进一步放松对建筑行业干预的普遍性,把建筑行业所从事的建筑活动作为管理对象,而不是以企业为管理对象,向真正的市场监管转变。加强对公共利益的市场监管,加强对不正当竞争和不公平交易的监管,强化对建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程质量等等设计公民财产和生命的监管。
其次,政府应该积极规范市场机制。主要是建立合理有序的市场推出机制,要求政府必须重视传统行业的退出机制,保证机制行业发展的稳定。 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育和加强行业协会的自律建设,完善建筑企业的市场体系,逐步打破政府设置的市场准入,转变为行业准入,依法加强政府监管,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可以设置专门的行业协会,对于扰乱社会秩序和恶意竞争的企业取消会员资格。依照法律法规约束建筑市场主体的行为,严格监管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使建筑市场的公平有序。 不断以市场为主导进行建筑业的企业结构调整,提高建筑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再次,政府应该积极为建筑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除了采用投资等对生产力进行整体布局,更重要是为建筑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规范、管理、服务”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为结构调整创造条件。放松规制,适合建筑业服务方式的柔性化、多样化、个性化趋势要求。通过放松规制保证企业自身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不断地激发建筑企业市场主体自身的创造性,强化市场主体的责任,市场权利回归到企业手中。
2、政府通过对建筑业的体制改革,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必须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来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来求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可以创新企业的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工程咨询服务业。这是为了适应市场化的进程,对投资方式和项目管理方式进行改革,鼓励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工程项目,实现工程总承包和设计施工一体化,国内建筑业如果想要进军国际化市场,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完善服务业的资质管理方式,创新建筑业的服务模式。
其次是积极引导建筑业的信息化和产业化。社会的发展,建筑业工程项目日趋复杂化、多样化,项目管理精益求精,传统的管理手段很难实现高效和精确,所以建筑业应该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提升企业的经真理,尽快提高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满足经济发展要求,政府应该积极支持建筑企业的信息化。
再次是支持建筑业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适应全球资源的配置,通过开拓国际市场,让建筑业走出国门,不能只看到企业国内自身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国家应该按照市场发展规律,对建筑业进行战略重组,对有管理、技术和资本的工程公司进行扶持,完善相关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建设多变的服务体系,政府在建设方面,在国际上积极地进行磋商和多边谈判,加强国内参与海外承包监管,从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支持企业发展海外工程承包业务,政府为之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四、结束语
创新建筑管理体制,可从两个方面入手:政府职能与建筑行业。政府需要完善监督机制与建筑管理机制,规范建筑市场。建筑行业需要倡导信息化与产业化。只有做好建筑管理体制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市场的规范性与公平性,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新管理机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管理机制创新途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管理机制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波. 建筑管理体制创新的前景分析[J]. 建筑经济, 2003, 4.
篇2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估算,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1.44%。2007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70%的玩具,50%的电话、鞋,超过1/3的彩电、箱包等都产自中国,制造业更吸引了大部分外资。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其国际地位主要体现在总量上,而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虽然如此,中国制造业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优势,其优势地位仍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第一,中国制造业的综合配套能力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已形成门类齐全、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产业体系,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多种层次的需求考虑到综合配套成本,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还很强。
第二,中国制造业国内梯度转移的空间也很大。沿海地区一些制造业通过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已获得持续的低成本优势。
第三,中国劳动力资源仍很丰富,劳动力成本近年来虽有所上升,但比发达国家仍低很多。
虽然优势较大,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处于中下游,附加值较低。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这样的现状下,我国该如何推动制造业的自主创新?
要突破当前的这种局面,只有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制造业和信息业的融合,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推进自主创新,以有效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要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其次,要加大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还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完善企业孵化的软环境建设以及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受国际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滑坡。其中,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产品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加大,效益分化明显,这一问题在沿海地区更为突出。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最近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它们渡过难关。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当利用资源和市场约束力增强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现行的工业行业管理体制,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取得成效,但面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还存在管理分散、缺位,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不足等不合理的问题和矛盾,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
为缓解这一矛盾,国家进行机构改革,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其职能之一就是统筹工业行业管理。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确保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和改善工业行业管理,绝不是过去管理模式的回归,而是从国情出发,把握市场规律,主要运用法律、经济的手段,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对工业行业实施必要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篇3
【关键词】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整合一体化
DiscussiononthePossibilityforIntegratingandUnitingtheManagementSystemsofQuality,Environment,and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
XuDeshu
(CSSTLP)
Abstract:Implementation,accreditationandcontinuousperfectionofthreemanagementsystems,namelyISO9000,ISO14000andOSHAS18000,havebecomeanimportantlandmarkforthemanagementlevelandability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odernenterprises.EspeciallyafterChina''''saccessiontoWTO,issuesofquality,environment,and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becomeunevadablefortheexistence,competitionanddevelopmentoftheenterprisesintheirglobaleconomicandtradeactivities.Nomattertheyareenterprises,institutions,consultant,
accreditationorgovernmentalagencies,theyallarethinkingdeeplyashowtoavoidthoseunnecessaryintersection,overlapping,andrepetitionamongthesesystems,sothattheresourcescouldbefullyutilized,andthemanagementcouldbemuchmoreefficient.Authorsconsiderthatthesesystemsmightbeintegratedandunited.Thebackgroundandcircumstancesforintegrationandunificationarediscussed,anddrawbacksareanalyzed.Suggestionsforintegrationandunificationaremade,andtheprospectiveislookedforwardto.
Keywords:QualityEnvironment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ManagementsystemIntegrationUnification
1前言
随着ISO9001∶2000的推行,2001年12月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出了公告(2001年第30号)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1],以及ISO14000∶1996系列标准在全国不断地推行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AS)方面进入一个新阶段,为企业在入世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在推行、建立、认证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就减少QMS、EMS、OSHAS三大体系在建立和实施中的交叉、重叠、重复,人、财、物、时间的浪费,管理绩效和效益不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三大体系整合与一体化的背景和面临的难点;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2QMS、EMS、OSHAS的整合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和时代背景
随着2000年版ISO9000的宣贯,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OSHAS18000的试行[2],最近,国际劳工组织ILO/OSH2001的出台,我国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大大地推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改革步伐,使三个体系标准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更加完善。但在实践中,从不同角度都发现了三者的个性和共性的差异和要素的交叉、重叠问题,使一些实践者和管理专家、学者开始深思,是否有可能寻求设计一个新的构架?而在1999年笔者也有类似的萌想[3]。
至今,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组织)、咨询及认证中介机构、相关方面、政府主管部门都积累了经验,在某些领域取得共识,发现了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要求,加上市场经济主导和经贸活动发展的需要,促使三个体系的各方,加强彼此间的学习和研究,进行对照、对比,进行结合与交叉,通过咨询和认证实践,都不同程度表达了希望整合或一体化的意向,似乎说话的底气更足,依据更多,条件更有利,时机也更成熟了。下面简述QMS、EMS、OSHAS(OSHMS)三个管理体系有可能整合以及一体化的背景和良好的基础。
(1)三体系寓于全面管理体系之中
QMS、EMS、OSHAS(OSHMS)均属于全面管理一体化系统(TotalIntegratedManagementSystem,TIMS)的主要成分,其总目标、特点、共性都有其内在有机联系和互补性,可以认为三个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是以Q、E、OSH为核心,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国际管理性标准为框架,融合其他管理要求的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4],也可以视为是系统(分系统)与总系统的关系。三个子管理体系是全面管理总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交融于一体。
(2)三体系咨询认证对象的需求
被咨询、认证的单位(对象)为了建立QMS、EMS、OSHAS三个管理体系,要分别组织三个专业性管理队伍,分别经历3次大动荡、大改革、大投入,事后整改、持续改进、抽查、复审等,并非一劳永逸。当前,企业需要用更多的精力、时间和资金,投入市场的竞争和自身发展,若能帮助企业同步建立和实施三个管理体系或建立一个包含Q、E、OSH管理的综合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是企、事业单位(对象或用人单位)举双手赞同的事情。
(3)咨询认证中介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无论是QMS、还是EMS或OSHAS的咨询机构、认证中心,都在拼命的扩大现有的业务范围,都千方百计的要同时拿到ISO9000、ISO14000、OSHAS18000的体系标准咨询或认证的资格证书,这些中介咨询或认证机构正在培养和选聘身具这三个体系认证资格的外审员或主任审核员。其目的是适应企业咨询或认证市场的需求,这些中介组织开始联合咨询,实施联合审核,在国内开始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4)有效管理提高效益,急需管理体系整合与一体化
由于ISO9000、ISO14000及OSHAS18000的体系标准问世时间的差异,按各自的对象和目标,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管理体系标准。通过实施和实践,人们已发现,无论在咨询以及认证过程中,有许多要素交叉、重叠,给组织(用人单位)带来工作重复、资源浪费、管理效率及效益低下,违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解决的有效办法就是需要寻求一种综合的方法,将三体系整合或综合一体化。
(5)三套标准的兼容性为其整合与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个管理体系的内容(要素)多数是相同或相似的。例如:ISO9000∶2000标准,在其附录A中给出了ISO9001∶2000与ISO14001∶1996标准的各要素对照表,大大地改善了兼容性;在OSHAS18001∶1999标准的前言里,强调与ISO9001∶1994、ISO14001∶1996的相容性;ISO14001∶1996与OSHAS18001∶1999的相容性;在2001年1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的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附录A中,即GB/T28001与GB/T24001-1996、GB/T19001-2000之间章条对应关系,以充分体现了三个标准体系的相容性,为职业安全健康、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提供了内在联系和应用的理论基础。甚至在国际劳工组织(ILO)2001年颁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中,在2001年12月国家经贸委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的条款中,都充分的体现了三个标准体系的相容性。
(6)三套标准的管理原理相同,模式相似
QMS、EMS、OSHAS均以戴明原理为基础,遵照PDCA循环原则,不断提升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三者都运用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分目标相似、总目标一致;三者都是为了满足顾客或社会、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推动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和取得最佳绩效。
(7)ISO14001与OSHAS18001整合已取得成功经验由于EMS与OSHAS的管理体系运作模式及标准条款名称基本相对应,形成了兼容或整合或一体化天然良机,在国内外石油、天然气行业,甚至海事领域的远洋运输管理中,都建立了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相融合的HSE管理体系,并取得了成功经验。
(8)企业文化建设为三套体系建立或整合奠定了基础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无论是企业质量文化、企业环保文化、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及其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都为三套标准体系的整合或一体化提供了人文及社会环境和技术支持[4],关爱人的生命,保护人的生存、生产、生活的安全与健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推崇质量安全文化、环保文化、减灾文化、安全文化,给三者标准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重要体现。
(9)三体系的整合及一体化已成为国际发展趋势先进工业国倡导Q、E、OSH的高品质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一切以人为本,追求ISO9000、ISO14000、OSHAS18000三个体系标准的整合或一体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需求,获得最佳经营绩效的成功途径。据报导,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及台湾地区,在进行QMS、EMS、OSHAS三体系的整合及一体化尝试,无疑,国内外成功的经验预示着三体系整合与一体化将已成为国际化发展趋势、成为国际管理及认证领域的重要拓展方向。
3整合与一体化面临的困难
由于三个标准体系出台的时代背景不同,对象、目标、适用范围差异较大,要进行整合或一体化,必须克服一些障碍,认真深思,系统策划与设计,处理好交叉、融合、综合各要素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严肃认真、科学务实的思想
要组织人力深入研究三个体系的异同,联合专业咨询和认证机构共同策划与设计,结合企业实际,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试点、实践。处理好整合及一体化体系与QMS、EMS、OSHAS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关系;处理好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推行整合与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与理念,必须使全员理解、全员参与、全员支持,方能持续改进,成为永恒的动力。
(2)严防机械拼组和各自为政的凑合
要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获得最佳绩效,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为目标,从战略上和战术上深层考虑。要顾全大局,消除各为中心,着眼于世界,立足于发展,尽量减轻对企业带来人、财、物、时间、资源浪费的负担,科学地解决三体系间的接口问题,系统地建立新型的综合管理体系。严防拼组与凑合,这样做是适得其反,必须严禁发生。
(3)坚持戴明原理和三论方法
戴明原理、PDCA循环原则、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的目标是三体系整合与一体化的核心,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其方法是实现整合及一体化基础理论和运作方法,也是策划、设计和制定综合体系标准指南和规范的基本原则。
(4)持谨慎态度、要稳重行事
已建立ISO9000、ISO14000或OSHAS18000的单位,是否立即建立三体系的整合或一体化体系,应认真分析和考虑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未建立QMS、EMS、OSHAS的单位,要稳重行事,要认真咨询和请教已建立三体系的单位及对三体系整合有成功经验的国家认可的中介组织。当前出现的联合审核行动仅是一种探索和尝试,要建立和实施三体系整合或一体化的体系,真正做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间互认,还有很多需要创新并负出艰辛劳动的工作,正等待人们去开拓、探索和开发。谨慎与稳重行事是十分必要的。
4关于三体系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建议
建立涵盖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要求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开展一体化认证,是诸多企业(组织)的共同需求,也是中介认证机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拓展、新选择。无疑,它标志了当今国际现代管理及认证领域出现了新潮流、新需求。为促进国内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实施三体的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三方携手整合
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有计划地组织国家质量管理体系、国家环境管理体系及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指导委员会,并分别吸收三方的政府主管部门、国内知名的认证机构、大中型企业(组织)的资深人员参加,申请在国家立项,分若干专题研究,最后起草一份整合与一体化管理标准。
(2)认真总结国内经验
开设专题课题,吸收国内实施联合审核、H.S.E(健康.安全.环境)认证、海事H.S.E.(健康.安全.环境)认证的整合经验,经提升、优化,结合企业(组织)实际,为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和成功可行的经验。
(3)跟踪国际的整合与一体化动向
ISO9000、ISO14000或OSHAS18000已成为入世后,各国工农业产品能否真正进入世界贸易市场的瓶颈问题,也是企业能否有资格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活动的入场券,先进工业国早已按这三个标准在运作,例如:英国的BS5750(为ISO9000所引用),BS7750(为ISO14000所引用),BS8800(为OSHAS18000所引用)早已在英国建立、实施,也是国际上公认的较好标准,已为有关组织和国家原则上照搬或适当修改成自己的标准。更为关心的三个管理体系建立、整合及其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和地区的工农企业,都想借推行和建立QMS、EMS、OSHAS来提高自己的现代管理水平和国际经贸活动中的地位。据有关信息资料报道,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台湾都在三体系的建立及其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方面正在尝试或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因此,跟踪国际发展动向,与国际接轨,以及调整经贸对策,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掌握国际动态和最新信息是极为重要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完善的手段。
(4)试点和推广
三体系的整合及其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否达到科学、实用、提高管理绩效的目标,要经过试点来考核,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特别要抓认证机构的试点经验,联合审核经验、整合试用的绩效、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经验;综合协同后,逐渐推广、改进;最后为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提供最科学、最实用的依据。
(5)坚持自愿、推荐的原则
三套管理体系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均以自愿为前提,这种管理性、推荐性的标准,对帮助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是十分重要的,但必须坚持企业自愿的原则。充分相信企业的自我意识和觉悟,不靠政府命令,而靠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变化和需求,让企业在其生存和发展中领悟,让市场经济规律去推动,让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贸经济活动促进,靠企业内外人员的支持,使企业自觉的认识到QMS、EMS、OSHAS的建立以及进一步的整合与一体化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经之路,是企业全面管理的基础。当然,人做出这种选择与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决策人的素养和水平紧密相关。一切不能勉强,顺其自然,靠市场经济运作,顺昌逆亡。
当然,是否自愿、自觉推行和建立三个管理体系,涉及到企业文化氛围和企业员工科技文化素质问题外,还有一个经济基础问题。聪明人一点自明,早投入早受益。虽面临困难,但不能失去发展机遇和提高效益的良机,企业不积极、不主动改革,就很难挣脱经济逆境给企业带来危运。
5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建设
笔者认为,探索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设计及其建立和实施课题是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大事。企业的全面管理体系逐渐完善,而Q、E、OSH的管理体系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而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环境,关爱生命,珍惜人生的企业文化就包含了企业质量文化、企业环境文化、企业安全与减灾文化[5]。企业的形象和企业的精神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深层次的资源来源来自企业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及其相应的技能。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才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先进的管理体系一定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因此,没有现代科技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不断提升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企业兴衰的根本。管理是调整人与物的关系,使企业安全、高效的运转,创造最佳绩效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管理不是目的。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建立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简便、有效运作的手段,综合、科学、高效是其发展方向。企业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全体员工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三个体系整合及一体化建立的人文条件和技术基础。
6寄语与展望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蒙尔曼先生和ISO14000标准起草人——沙拉米都先生曾多次强调:“如果不是单纯为了认证注册,组织完全可以将ISO9001、ISO14001标准结合起来实施。这样既可以减轻组织负担,又可以统一考虑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同步建立及实施。”[4]实际上,OSHAS18001∶1999与ISO14001∶1996的兼容性,2000年版ISO9001的修改与ISO14001∶1996的兼容性,已为三个体系的同步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天然合理的兼容基础。
值得笔者可喜的是有幸亲自参加了由《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社、《中国ISO14000体系认证》杂志社及《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杂志社,于2002年1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市长之家”联合举办的《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实施联合审核》高级研讨会,200余名专家、学者,三个体系的咨询、认证机构人员、相关的大中企业代表,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从认真交流、热烈讨论的气氛中,笔者欣慰地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期望:企业现代管理水平提高,需要三个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认证及咨询机构、中介组织受市场需求的吸引和冲击,也急待寻求三个体系的整合与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法;更希望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三个国家级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能关注、支持和引导这项具有全局性、决策性的管理体系的创新工作,同时要求其组织力量跟踪、分析、研究国际整合与一体化的动向,为国际间互认创造条件。
笔者相信,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会出现“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实行联合审核”的浪潮,随后就会出现值得推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体系整合与一体化试点新模式,最后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联合Q、E、OSH三个国家级的管理体系指导委员会公布三个体系的综合管理体系的指南和规范,并与国际接轨。这是企业管理现代化和管理体系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发展和时代新标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公告2001年第3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12.20.“”版权所有
2徐德蜀.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及其标准化.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9(增刊).
3徐德蜀,金磊.Q.E.&OSH管理体系的交融与整合.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0(2).
篇4
关键词: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 TP39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43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档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此部分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农业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鉴于农业档案的重要性,对其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促使农业档案能够与时俱进是非常必要的。
1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1可以快速的提供农业信息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正逐渐被淘汰,农业发展也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因为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所以我国农业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对农业档案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实现可以促使档案管理部门更加快速的获取信息,然后管理部门可以将这些信息提供给需要的对象,这样各对象就可以根信息来对自己的农业行为进行调整,进而提高农业经济收益[1]。
1.2可以对农业市场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农业市场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而市场风险的出现是因为相关企业的滞后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农业档案实现信息化之后,相关企业就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充分地利用,这样企业就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
1.3可以加快农业技术传播
在现代化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传统的农业技术正在逐渐被淘汰,新型的农业技术应运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技术的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好农业技术传播工作,对农业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化的农业档案传播速度更快,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农业技术传播出去,实现农业技术的价值,推动农业的发展。
2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构建的有效措施
2.1对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想要推动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就应从制度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还可以对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行规范,在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该将为农民服务的理念贯彻其中,应该以这一服务理念为基础来开展服务工作,然后对档案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首先,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档案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渐被淘汰,新型的管理模式构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契合社会发展要求来创新管理模式,对管理的职责等进行明确划分,让各部门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各部门协同合作,进而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应该对档案管理形式进行创新。在开展档案管理过程中,以往的形式是其他部门将档案资料送来,这样的管理方式就使管理部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及时转变管理形式,走出档案管理部门,深入到其他部门中,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宣传,然后让其他部门能够认识到档案管理的法律、工作规范以及标准等,以此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更多部门的支持;最后对部门协作机制进行创新。档案管理是开展管理工作的主体,但为了将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因此,管理部门应对协作机制进行创新,农业档案管理不仅应该在市馆中有效地开展,还应该由县、区档案部门及其他部门分级分散负责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2.2做好农业档案信息收集工作
在农业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信息是基础部分,若想要对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做好档案信息收集工作,这样才能为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各区域应该对自身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从内容、载体等方面入手对农业档案信息范围进行拓展,以此来促使收集到的农业档案信息更加全面;其次,将档案信息收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档案管理信息的收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将此项工作更好地落实到位,相关部门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将这一项工作提上议程,然后对信息收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规范,明确信息移交等工作的要求,以此促使信息收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2.3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在农业档案管理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促进信息资源共享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想要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置,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采购更多的设备,然后对档案进行电子化构建,以此来为资源共享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2];其次,加强此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农业档案管理在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培养此方面的人才,这样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才能有效地落到实处,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信息开发等方面的培养,促使档案管理人员能紧跟时展潮流;最后,应该构建农业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通过这一数据库的构建,新媒体的应用来促使农业档案和社会发展相融合,信息化的农业档案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3结语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档案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鉴于其重要性,应该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农业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应该对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建设措施,将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在实处,只有这样农业发展才能更快、更稳,我国农业经济才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舒琦艳.论农业科研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创新[J].农业科技管理,2013,(06):52-54.
篇5
要]经济转轨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但研究方面多涉及传统经济学领域,较少涉及生态环境领域。文章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分析经济转轨进程中生态环境效应,着重分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正负效应。总体而言,市场经济生态环境效应要优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为提高资源配置和资源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避其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关键词]经济转轨;管理机制;生态环境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1-0019-05
一、引 言
国内外学者关于经济转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其还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定义。经济转轨也叫“经济转型”或者“经济过渡”,主要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世界计划经济消解、市场逐步形成的这一过程(胡德宝,2010)[1];经济转轨主要是指社会经济从一个历史阶段向另一个历史阶段的转变,具体而言主要是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唐末兵,2005;光,2007)[2][3];转轨经济一般情况下,就其原来意义来说,无论“过渡经济”、“转轨经济”,还是“转型经济”,其含义并无太大区别,均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转换(张仁德,2006)[4]。综上所述,许多学者基于传统经济学的视角将经济转轨定义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笔者认为经济转轨内涵非常丰富,不应仅仅指对资源配置方式起重要作用的体制的转变,还应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的选择。
目前关于经济转轨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传统经济学领域,例如市场化转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3]、转轨经济比较方法论[4]、经济转轨过程中自然垄断行业规制改革及绩效差异[5]、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重构[6]、经济转轨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7]、转轨路径、经济增长与转轨理论范式研究[8]、经济结构对体制转轨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9]等。然而,经济转轨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上述社会经济效应,它还改变了企业的运行模式和政府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生态环境决策和政府的生态环境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带来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变。但当前对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比较少,主要有李国柱、马树才从定性和定量方面研究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10];侯伟丽从定性角度分析中国经济转轨的生态环境的效应[11];季斌、沈等从定性和定量、尤其定量的角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转轨的生态环境效应[12]等。因此,有必要研究经济转轨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对于区域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体制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张春霖认为经济体制是人类为解决资源配置和动力问题而确定的一组机制,包括决策、信息、激励、约束的机制,强调所有制和协调机制并不是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进而又把上述四种机制分为两组,即决策—信息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13]。张仁德认为经济体制是借助于经济体制实行资源配置的一整套经济系统,或者说是对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执行这一决策的一整套组织安排[14];樊纲、光认为经济体制是一定的经济制度或者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运动方式,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及经济运行机制[15]。上述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经济体制的特征,笔者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经济体制的含义进行重新界定。经济体制主要是指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认为是在一系列机制运作下的制度安排,不仅仅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还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主要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计划经济体制是指经济运行主要通过政府在整体的宏观调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经济布局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特征是计划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国家通过指标的方式直接管理企业、国家所有制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强调国家利益等[16];市场经济体制是指经济运行主要通过市场在微观经济领域、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有关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特征是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高效率地配置资源,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决策的主体,追求个人、企业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17]。
三、计划经济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一)“公地悲剧”的产生
马歇尔·戈德曼(Marshall Goldman)曾对这个问题有过简练的描述,计划经济形成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经济的偏离,由于不存在资源的私有产权,工厂经济不必为其使用的土地和资源付费,这就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从理论上讲,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避免外部性问题,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置资源时,真正的“公地悲剧”才会产生。整个社会或者多个单位共同占有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产权清晰而使用权模糊,经济主体往往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就可以获取公共资源,最终会使公共资源枯竭[18][19],计划体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和企业将追求利润作为经济业绩,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污染了生态环境。此外,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生态环境政策、制度、观念不完善,往往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污染。另外,国家作为社会成本的承担者和强制执行者,仅具有纯理论的意义,企业使用资源和排放污染物不需要支付成本或者支付很小的成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运营机制和价格机制也加速了资源的过渡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制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也对资源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建设、和化运动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使得错误的工业布局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方针忽视生态规律,造成生态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战略的负作用
由于当时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尽快实现工业化,我国采用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然而重工业这种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并不符合我国的优势,因此重工业的发展必须在扭曲的宏观政策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重工业结构是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20]。纵观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重工业化时期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即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工业优先、“一五”期间的重工业化、“二五”期间的“”对重工业的强化、1961年~1964年对“”的纠正、1965年~1978年备战和三线建设对重工业优先的再次强调[21]。长久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畸形产业结构,重工业的发展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认为重工业一般具有两大特征:一是高污染的特征,传统的重工业发展模式往往是粗放的、外延式的发展道路,重工业的过度发展造成本来已经很脆弱生态生态环境加速破坏;二是资源的高消耗特征,重工业的加速发展必然使得本来已经非常短缺的水、土、煤、电、油等基本资源高度紧张,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群众的正常生活都受到负效应的影响[22]。
四、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 市场机制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市场经济最重要特征就是市场机制或称为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在反映资源稀缺性、提高资源更有效率的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观层面上,企业对于市场上的价格信号能够做出灵敏的反应。市场价格的波动,及时地反映出市场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以及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通过企业的自发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动,经过一定的过程,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23]。宏观层面上,由于坚持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宏观调控,价格信息真正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导向作用,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实现较计划经济体制高的效率。以水资源为例,研究表明,市场发育程度越高,水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反之越低[24]。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无偿供水或者低价供水,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价格也是严重扭曲,极为严重浪费水资源[25]。由于水资源的无价或低价,使用者很难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小成本,据调查灌溉农田比喷灌、滴灌分别多耗水30%、70%,粗放使用不但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土地盐渍化和地面沉降等生态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市场经济体制下水资源有偿使用法律、办理办法等明确规定了各类用水全面实行有偿使用[26],不仅使供水单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节水工作的开展,提高用水利用效益,均起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另外,市场机制促进了非国有企业的发展,集体、三资、私营等各种产权类型的企业大量出现,这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上展开了竞争。市场机制的引入建立了资源市场,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2. 市场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要素增长率和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传统经济时期,这将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10]。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前苏联、东欧国家及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由来已久,政府多次强调转变经济方式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原因何在?[27]著名学者樊纲认为归根结底这不是认识、管理、政策问题,也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而是体制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外延式发展的问题不可能根治[28]。刘国光学者也认为,相比较而言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对经济增长方式制约性更大,这种制约性不仅反映在微观层次的企业经营机制上,而且体现在宏观层次的经济调控体系和调控手段上[29]。刘传江学者认为传统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因其忽视个人利益和经济激励、排斥市场制度与市场机制,因而不仅会因为缺乏技术创新、缺乏高效率的激励和动力机制而内生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决定了这种增长方式的锁定状态[27]。上述观点表明,经济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同步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化可以通过三个渠道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一,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形成灵活、准确反映各类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逐渐替代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从而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前提[10],目前价格几乎全部决定市场上供需变动的产品,受指令性价格影响的工业品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较低;第二,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市场调整,形成有别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化和协调化的产业结构;第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和采用新技术以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以增进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程度。
3. 市场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
生态环境政策是协调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手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30]。生态环境政策包括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生态环境法规制度、生态环境公众参与等三个方面。目前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资源生态环境税收等方面,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补贴、扩大财政收入以及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诸多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的改革时期,这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生态环境政策与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比较有效地缓解、控制了污染排放[31]。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手段,一种是政府干预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如环境资源税、环境污染税或排污收费、环境保护补贴、押金退款制度等。另一种是市场机制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如自愿协商制度、污染者与受污染者的合并、排污权交易制度等。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环境价格和收费改革、绿色资本市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排污交易市场的试点、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的实现、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绿色信贷和银行绿色评级、企业环保债券等体现了我国环境管理的市场手段更加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注重市场机制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市场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有以下缺点:①只能解决微观经济平衡问题,不能解决宏观经济平衡问题;②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的目标和结构;③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现实条件下由于信息不透明和垄断等因素下难以实现充分竞争;④许多社会消费的公共产品难以通过正常的市场价格机制加以分配[17],以及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反有些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反而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变得更加恶化。
一方面生态环境和资源往往属于公共财产,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将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性,但却可以降低生产者的边际私人成本和增加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效应。换句话说,对于外部性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来说,市场机制是不起作用的,另外市场机制往往只能反映[前和局部利益,难以解决长远和整体利益,因此市场经济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32]。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体制转变仅仅30年的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变却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制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往往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性,却能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前与局部利益,然而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不规范就表现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恶化。
以海洋渔业资源为例,随着水产品价格不断升高,以及资源保护、维持水产品资源再生能力的意识极为淡薄,缺乏资源持续利用的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渔业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海捕捞过度,水产资源严重衰退,传统的底层鱼类资源衰退最严重,形成了“见有就补,越捕越少、越少越捕”的恶性循环[33]。又如农村资源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中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这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断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者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缺乏资金吸引力。同时由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利用率较低,有限的农村环保资金没有产生出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目前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现象,资金分散到多个部门,难以达到协调统一效果[34]。综上所述,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资源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市场体制也有不能企及之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市场建设方面的作用。
篇6
完美计划经济下重复建设的不可能性
马克思早年设想的计划经济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前提下诞生的。经济在一国之内仅有一个计划决策中心,并由这个计划中心负责收集信息,最后制定出全国各地、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协调、运转顺畅的庞大而细致的计划体系,并通过逐级下达而得到贯彻执行。此外任何单位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没有计划的决策权。如果这个模式是完美的,投资多少、投资于哪个行业或哪个地区,计划中心完全可以根据总体经济而事先作出精确的安排。因此,在完美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会出现所谓的“重复建设”。
完美计划经济的不可能性与现实计划经济中的重复建设现象
完美计划经济需要建立在一系列极其苛刻的假设条件下才能成立,而事实上,这些条件时至今日尚未出现过,而且也无法估计在未来多长期限内才会形成。现实的所谓计划经济都是放松了完美计划经济假设的“不完全计划经济”。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尽管计划在经济运行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决策上也拥有相当的权力。投资决策的分散至少使重复建设具备了可能性,但为什么要重复建设还要取决于中央计划决策当局的偏好。比如“”时期,在中央的号召下,各地建设了大量的“小高炉”、“土高炉”,并由此引发了投资过度膨胀。由此可见,在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重复建设主要表现为一种在中央政府默许情况下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一种决策选择。
完美市场经济体制下重复建设是必要前提
根据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完美的市场经济就是完全自由的经济,经济的计划和决策权被分散在无数个个体手里。每个市场的参与者只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而非价格的制定者(price maker)。因此,完美的市场经济要求有众多的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各种决策,从而形成充分竞争,并在充分竞争中发现真正价格。投资是市场参与者重要的决策行为,所以,仅就投资而言,只有在市场上形成大量类似的投资(也可称为重复建设),才能真正形成充分竞争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垄断,而垄断就意味着效率的损失,这是完美市场经济所不能容纳的。
现实的市场经济总是倾向于阻止重复投资
同完美计划经济一样,完美的市场经济也从未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过。就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看,市场竞争的参与者总是不满足作为价格的接受者,通过垄断而成为价格的制定者并由此获取超额利润是他们的理性选择。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阻止其他参与者的进入就成为其重要的策略。这种行为的结果表现在投资上就是阻止重复投资的发生。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之所以都有强硬的反垄断法,恰恰说明垄断行为在它们的市场经济中是何等突出。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完美的计划经济与现实的市场经济之间,就投资而言都有抑制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一致倾向。无怪乎经典作家已经看到资本主义是通过垄断形式而最终进入社会主义。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现实的计划经济(或不完全的计划经济)与完美的市场经济都会形成并要求重复投资,在这一点上两者至少存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尽管在不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复投资主要是由各级地方政府造成的,而完美市场经济的重复投资则是建立在众多非政府市场参与者参与的前提之下。
篇7
关键词:经济转型;监测;数据挖掘
在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中,经济转型是指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而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行则被认为是另一条通往工业社会的道路,“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正是这样走的。而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实践表明,依靠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工业社会是一条不成功的道路。这是因为,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虽然可以建立一批大型工业企业,但效率不高,代价过大,而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以新的形式凝固化了,所以农业发展是失败的,农村是落后的,农民的生活依旧终年辛苦,难以温饱,而且农民的人身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只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所谓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所谓发展转型,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两种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是没有前例的,也是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中没有讨论过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些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过去不曾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只出现发展转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转向工业社会。而1979年以后的中国则不同,一方面,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体制转型;另一方面,要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使中国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这就是发展转型。
从1979年到现在已30多年,我们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这些仅仅是阶段性成果,还不能说已经实现了目标模式。在结构调整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经营管理经验的丰富和经营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已取得阶段性的结构优化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双重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朝着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方向进行结构调整。高污染。高能耗以及其他高消耗资源的产业要进行技术改造。在治理环境方面一定要有信心,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经济转型进行统计监测,从定量角度对经济转型进行评价研究。
篇8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由计划经济在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于过去的福利性的学前教育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前教育的定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然而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学前教育的定位不准,改革的成果不明显,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分析在社会转型中学前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在未来发展中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体制转型;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体制转型对学前教育地位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实现资源的配置,我国的社会体制开始转型,逐渐向市场体制发展,社会体制的转型,势必会引起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因此政府的职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以前政府可以包揽一切、统筹一切,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政府逐渐转变为服务型、法治型的政府,细化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边界,明确了社会各界的责任。社会体制的变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学前教育在之前被认定为福利性事业,如今也要进行重新定位,学前教育的发展在新的经济体制下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可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建立和谐社会
一些补偿性的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这种教育可以对一些学生起到扶持的作用,推动社会实现公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公平。同时,在新的社会体制下开展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能降低违法行为的机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办园性质的变化
国家在施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很多政府机关采取依托单位办园的模式,由于学前教育地位不准确,很多幼儿园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一些低收入阶层开办的学前教育,面临则巨大的生存危机,另外,在学前教育中,由于定位不准,教师的身份比较尴尬,很多教育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也难以进行确切地定位。政府在改革中虽然明确说明将由政府机关来接管中小规模事业单位办园,而且改变了企业单位办园的性质,将其由福利型的地位转变为社会职能型的地位。但是,政府没有明确指出企业办园情况的业绩处理方案等,因此,在市场机制下企业办园的地位不明确,在施行中容易发生混乱,而且目前很多企业办园逐渐走向市场,因此学前教育的定位更加模棱两可[1]。
(三)农村学前教育举步维艰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仍然属于福利型的事业,主要采用集体办园的形式,辅以独立办园,因此,在集体办园中办园的经费主要是由集体来承担,基本上国家很少进行财务上的支持,集体的力量可以满足办园的经费需求,但是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加快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因此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其根本目的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且要转变政府的职能,转变政府“大包大揽”的形式,使政府的职能更多集中在服务职能上,为人们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体制的改革需要重新划分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从而引起社会结构的调整,因此必须要对学前教育重新定位。然而体制改革带来了一些“单位”的解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的瓦解,因此原有的办园体制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学前教育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职责定位不明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清,因此导致政府学前教育服务职能欠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的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逐渐脱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用行政手段开展学前教育面临着困境,其已经不适应市场体制的发展,再加上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够充分,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上,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导致未尽到一定的职责。在学前教育的开展中,出现了很多推卸责任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难以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规范管理。
(二)各级政府之间职责定位不清,权责配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主要采取地方分级管理的形式,但是政府的有关职责还不明确,各方面的法律保障还不完善,因此各级政府在权责配置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特定的层级政府在开展学前教育中表现出明显的权责不对称,政府职责严重缺失。政府职责缺失、不到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学前教育的政策制度和法规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关乎大范围的学前教育发展程度的制度等,比如学校教育的投入保障制度长期没有修订等[2]。二是地方政府之间权责不明,难以确定责任主体。
(三)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不高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的学历水平差异较大,由于学前教育对教师的学历水平的要求相对不高,因此很多教师的学历都在高中以下,甚至更低,因此教师在学历上表现着不均衡的趋势,也缺乏规范性。同时,教师学历呈现出不均衡的趋势,会进一步导致学前教育不同学历教师的工资待遇有着较大的差别,而且极不稳定。
三、社会体制转型下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人们的观念中,仍然将学前教育摆在福利型事业的位置,社会办园仍然坚持主导地位,政府办园作为辅助,但是这种办园的分布格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也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因此要结合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重新定位学前教育,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认识到学期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群体,如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公众等,它是一种公共产品,可以被定义为社会公益性事业。
(二)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
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不同,市场经济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市场与政府共同对资源进行配置。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私人物品经过市场配置,效率将会更高,但是对于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则政府配置的效率会更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有利于促进公平。所以,学前教育的产品属性影响着其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定位[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要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因此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加大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三)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担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学前教育在费用承担形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家庭是学前教育的承担主体,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较少,而且县级、乡级政府承担的比例不尽合理,因此学前教育要继续秉持公益性的理念,建立健全完善的成分分担机制,并结合不同阶层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根据各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成分分担模式,以实现科学合理的家庭分配、公平的地方政府分担和全面可行的中央政府的承担效果。
(四)加大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投入
目前,国家重点的教育项目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都纳入其中,但是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较为不足,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水平较低的家庭的幼儿更容易被忽视。
(五)明确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和地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仅政府的定位和职责不明确,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的身份也不明确,尤其是在事业单位中,教师难以明确自己的身份,同时农村集体办园教师的身份也尚未明确,因此教师的一些基本利益得不到保护。
(六)多种形式扩大资源,政府要明确职责划分
我国教学资源还不充足,在教学上难以实现大幅度的提升,随着市场化趋势的发展,近年来在学前教育中不仅出现了“办园难”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众多的家庭,一些地方幼儿园收费价格昂贵、但是质量却不高,导致一些家庭负担不起。
四、结语
在社会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学前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职责定位不明;各级政府之间职责定位不清,权责配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不高等。因此,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担机制,加大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投入,明确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和地位,并积极扩大教学资源,是提高学前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前教育积极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欣 单位:菲律宾西北学会大学
参考文献:
[1]郭学毅.社会体制转型与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趋势;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转变,传统的集中制计划经济洗的事业单位已经不能够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将阻碍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因为事业单位的多元化,我国各类人才的集中营是事业单位,同时事业单位也是我国进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营,因此,事业单位的发展影响着我国方方面面,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
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渐健全和完善,但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却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这就导致俄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始终面临严峻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因功能定位不清晰而导致政事不分
我国事业单位基本上是由国家投资兴办,因此其管理权直接在于政府手里,政府在这样庞杂的事业管理组织体系中即是经营者,又是所有者,同时还是管理员的身份,因此,事业单位已然成为了政府的直接附属物,直接归属于国家机关领导,进而导致政事一体化。由于行政系统在事业管理体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那么行政机关对事业单位就可以进行直接的管理,原本应该属于事业单位本身的职能权利都要在行政机关的控制之下,而在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也过多的从事了本应属于行政单位的职能。事业单位法人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真正的被建立起来,简言之,我国事业单位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需要依附于政府行政机关,这就导致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都趋向于行政机关,套用行政级别,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也就划等号了,最终事业单位成为了政府行政机关的延伸。政企、事企不分就无法使得事业单位分清自身角色,也不能明确自身职能,这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人事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进而导致财政负担加重
我国国务院于1998年开始实施机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因此都的了深入的发展,同时,可想事业管理体制改革都取得了进步。从新世界伊始,我国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在这十几年间,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初具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优秀人才的成长,对提高事业单位发展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上没有独立出来,也就是说其人事制度改革进的还不够彻底,人事制度创新能力也就相对较弱。同时,我国事业单位人员臃肿,从业人数每年呈几何数字递增,这就给外国的财政支出造成了一定困难,财政负担过重。
3.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非社会化
我国事业单位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政化。在这一方面还没有相关的法规制度来配合事业单位资源布局和配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事业单位管理各方面都还处于封闭的局面,各个事业单位之间缺乏了解与沟通,事业单位在基本建设上,本来可以共享的资源却没有被充分利用,进而使得重复投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又系统的工程。我们只有做好相关基础性工作,经常总结经验教训,统筹规划,分工明确,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1.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式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历史,面对现在,展望未来。对事业单位形成的发展背景和历史要充分认识,对事业单位职工改革的担忧做到全面理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在执行国家下达的政策,在认清这个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对本单位进行考虑,其中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事业单位的时机情况,其改革的复杂性和改革的最终目标,对影响改革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并寻找相应的、合适的解决对策。同时,还要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立足点和着力点进行安排,其基础要建立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上。这样才能保证改革达到预期效果。
2.制定科学的管理人员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中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其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考虑也是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推行聘任制度是最符合现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要求的,通过聘任制度可以将原来的人员单位所有变为社会所有。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建立这样的制度来保证事业单位在人员管理方面能够到达科学性和公平性。
三、总结
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不难看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组成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当中,其中社会与经济发展都颇具成效,若我们还能够进一步全面的推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结果我国政府、行政机关和各大国有企业的改革,那么对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具有划时代伟大意义的,做到如此,我国才能真正进入到社会全面、协调并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媒介;人力资源;市场化;竞争
Abstract: The market-oriented media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cro protection for our media in the process of market development. With the growing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medi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edia itself, do the media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market is very important.Key words: media; human resources; market; competition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和国内媒体间的竞争,中国的媒体如何整合自己的资源使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现今所有媒体关心的中心。作为既不能定位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也不能定位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的媒介,却有着与这些企业相似或相关的特点或特性。所以,这里,我们把媒介定位于资源密集型“企业”。现代媒介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资金的竞争和人力资源的竞争,而人力资源是其中最为稀缺的资源。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死板的用人机制和僵化的“人事管理”方式已严重束缚和阻碍了媒介自身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寻求新的管理媒介人力资源、利用媒介人力资源、解放媒介人力资源和发展媒介人力资源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途径和方式。于是,媒介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问题—尤其是在宏观上保障的媒介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问题—就成为诸多媒介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迫切要求我们予以研究和破解。
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就是指人力资源配置活动,从政府统包统配转变为平等人之间(如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自愿交易的过程。媒介人力资源是媒介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其它媒介经济资源的组合、运用都要靠媒介的人力资源来推动。媒介人力资源配置如何直接影响到媒介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体配置效益。西方国家成功的运行经验,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历史成果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必须寻求和构建一种高效、动态和灵活的配置机制,来代替计划经济体制下僵硬的统包统配机制,以最大限制地发挥生产第一要素—人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各种资源,推动我国媒介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媒介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目的
媒介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首先要按经济效益尺度来配
置媒介的人力资源。也就是说,媒介的用人不再是上级机关和部门的计划和指令,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会拥有自己独立的招人、用人、育人、管人等一整套机制,从而改变原先的媒介的人事管理部门只是行政命令的执行部门,改变其“摆设”和“类中介”的作用,使媒介能够真正独立自主的使用自己希求得到的人才。从另一个角度讲,作为市场中的适应媒介工作的人才也要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进入媒介当中,而不再受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条条框框和各种“门槛”的限制,真正做到“有其才,有其用,尽其才”的良性循环中来。
媒介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意义
从大局来看,建立媒介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是加快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近两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配置程度越来越高,而与此相比,整个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步伐则明显滞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发育迟缓,必将影响其客观存在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规模和配置质量,阻止整个市场体系的繁育和建设步伐。因此,要把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摆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目标上来认识、来衡量,构建整体思路,确立工作目标,分步推进,加快发展。而媒介作为特殊形态的产业,其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起步和发展都是比较晚的,但是实践证明了市场化的程度越高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建立越好,所以从大局来考虑媒介应该在人力资源市场化的配置过程当中起到表率的作用,积极的应对,以加快我国市场化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从媒介的特性来看,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取决于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媒介作为国家的宣传机构和党政的喉舌而存在,媒体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国家的“统包统分”,更多的是考虑其“思想和政治素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的市场经济实体和经营实体的身份日益凸显和被承认,成为“有特殊政治宣传意义的市场经济实体”,这就需要在媒介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充分运用市场方式来解决和调节用人选人和被选择的关系,使我国的媒介寻求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得到更大的经济利益的提升。我国企业改革的现实经验已经明确无误的告诉我们:市场机制已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唯一正确选择,虽然这一机制也存在着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对低效劳力的某种排斥,但它的总配置效率要大大高于计划机制,并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使所有人力各得其所。因而作为刚起步进行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我国各媒介必须借鉴和利用成功的经验,以在媒介的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中找到共性区分和协调好个性,才能最后取得自身发展。
从媒介人的角度来看,媒介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摒弃了传统人力资源配置体制中的许多弊病,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动力,并使人力资源更加充满活力、竞争力和转换力。在经济中劳动力个人和单位“栓”得太紧,不能“自由”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媒介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就是把劳动力从单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其转变为市场配置的平等契约关系。
从现代化管理和科技发展来看,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而现代企业要求现代化的管理与之相应,科学知识与社会化生产和管理工作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转换加快,人员的结构性变动、转岗培训再就业就成为经常性的事情,加上在管理工作中日益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人员的精简、流动也势在必行。这种全社会范围内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结构性变动和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必然要求我们的机制和市场化程度与之相匹配。而作为资源密集型而现代化媒介,只有使其人力资源的配置市场化程度达到现代化管理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才能使其在与国内同行和国际对手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媒介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实施
媒介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过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协调,也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套改革的推进。
确立市场主题,明确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既媒介和
媒介从业人员共同作为市场主体而从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用人单位是市场上的两大主体。前者是人力资源供给方,后者构成人力需求方。人力供给与人力需求的行为动机或准则及趋向是共同的、明确的,双方行为都意在寻求各自收益的最大化,并据此决定各自的供给行为和需求行为。人力资源配置的运行方式,应当由国家为主体向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个体为主题的格局转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成为择人、择业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利益主体;决策风险从国家承担变为用人者与劳动者分别承担。劳动力所有制国家所有、占有向劳动者个人所有、社会化使用的方向转变。
工资形成机制的建立,即媒介人力资源薪酬市场化
长期以来媒介作为“效益好”的单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媒介从业人员的薪酬标准和激励机制却是几乎按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而来的。如何在建立媒介人力资源市场化后在薪酬上体现每一个媒介从业人员的人力价值问题,如何从薪酬与激励机制上最大化的让媒体从业人员“满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市场化企业的经验和经典的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决定工资率的形成,同时工资率又作为价格信号引导调节人力资源在社会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规范工资形成机制和实现机制是市场正常运行的剂。建立工资形成市场机制和社会化福利机制。劳动力价格(工资)由行政性决定向由劳动力供需市场定价转变,人才竞争机制由按所有制和身份而定标准的方式转变为实行统一的竞争规则的方式。这样才能符合媒介人力资源市场化的要求。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即媒介社会保障市场化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为主题,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据法律规定对劳动者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等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将为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序性,为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解除后顾之忧。长期以来因为媒介是作为事业单位而存在的,媒介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由单位来解决,这无形中增加了媒介作为经济实体存在的负担。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媒介的自身发展和市场化程度,因而必须将媒介从业人员的保障问题引入市场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由国家、媒介和媒介从业人员共同分担,才能更好的促进媒介发展。媒介从业人员的社会福利都应由身份决定的“职位分享型”向社会化保险方向转变,建立、健全社会化保障体系。根据当前的实际,应大力发展各类社会保障事业,并创造条件向统一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
政府调控职能的适度施展,以推进媒介人力资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