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范文

时间:2024-02-08 18:0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

篇1

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户联营山场收入,XX电站和XX电站管理费及资源股股金分红,总计每年收入约4万元。全村外出务工人员500多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年人平均收入达2680元。

从2009年我村列入扶贫重点村以来,村里修通了通组公路3.6公里,维修疏通水渠约5000米,建起了60立方米的软坑自来水蓄水池,创建了水坪“井冈蜜柚”示范园,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XX电站和XX电站。

二、工作计划

2015年是扶贫攻坚关键的一年,也是村级新班子成立后第一年,村“两委”班子根据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今年如下工作计划。

(一)全力配合镇美丽乡村工作组的工作,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任务。今年我村被列为美丽乡村工作重点村,为了美化我村村容村貌,也为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村“两委”班子决心全力做好配合工作,具体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对全村公路两旁的裸房全面进行粉刷,做到亮丽美观。

2、对全村公路两旁的有碍景观的残墙断壁,牛栏厕所进行全面拆迁。

3、完成入户路硬化,方便群众出行。

4、搞好清洁工程,计划建立垃圾焚烧炉一个,家庭式垃圾池若干个,同时聘请专职保洁员,保持村容干净清洁。

5、做好改水改厕工作,保证村民饮水安全和环境卫生。

6、全力打造以下村为中心的美丽乡村精品点,改善村容村貌,并为村民提供较好的休闲场所。

(二)以扶贫攻坚为重点,抓好产业发展。今年全市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我们决心努力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好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切实做好以下产业发展工作:

1、把塘下、凤形两组的火烧山场,开发种植高产茶叶,建设一个较大规模的茶园基地。

2、计划将水坪全面规划成“井冈蜜柚”果园基地,同时,将下坪山,燕仔窝旱土种上蜜柚,并成立“井冈蜜柚”开发合作社。

3、计划将XX,XX组火烧山场进行流转,成立农业综合开发园。

(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做好如下民生工程。

1、完成下村,凤形通组路硬化,全长约1.2公里。

2、搞好我村水利工程的疏通,维修工作,解决农民灌溉用水问题。

3、计划建立一个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点,解决我村部分村民住房困难,争取十月份见成效。

4、着力解决水北片自来水问题,恢复软坑自来水,新建凤形自来水,切实解决群众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

(四)根据镇党委、政府的部署安排,扎实完成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

三、目前工作进展

通过全体村、组干部共同努力和群众的大力支持,我村目前各项工作进展正在稳步推进,具体汇报如下:

(一)美丽乡村工作:目前全村裸房粉刷已达90%,正在验收阶段。公路两旁残墙断壁,牛栏厕所多数已被拆迁。清洁工程已竣工,已建家庭式垃圾池近百个,焚烧炉一个,同时聘请了清洁专职保洁员,并已上岗作业。

(二)扶贫攻坚工作:全村86户贫困户都已落实干部帮扶。XX、XX组火烧山场流转工作基本结束,塘下、凤形组火烧山场流转工作正在进行。

(三)民生工程:已疏通水渠约5000米,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软坑自来水恢复工程近期可竣工,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点已开始征地,迁坟等前期工作。

(四)农业农村工作:目前我村农业农村工作完成情况较好,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先完成任务。新农保缴费进度较好,居全镇第二名。

四、存在的困难

目前我村工作虽然进展较好,但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计划仍然存在许多困难,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缺资金。据初步预算通组公路缺口资金35万元。安全饮水工程缺口资金45万元。水利工程缺口资金24万元,美丽乡村工作中入户路硬化和精品点打造也还需大量资金,光靠五个点的150万元远远不够,加上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资金使我村许多工作举步维艰,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缺项目。无论产业发展和民生工程,目前我村都还有一些没有立项的项目,难以争取上级支持,诸如XX上渠,主渠道维修,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维修困难,还有新建凤形自来水工程都有待立项实施。

(三)缺技术。XX山地广阔,依山傍水,又通路路通电,本是发展的好地方,但由于缺乏技术。致使发展步伐缓慢,比如产业发展,缺乏高新农业技术、养殖技术和工业技术,这都是有待以后多方引进。

篇2

一、坚持四化同步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在高基数上实现增粮增效新突破

2012年,全省各地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加强指导服务,粮食圆满实现连续九年增产,总产达674.5亿斤,继续保持全国第四。在粮食总产九连增、菜篮子产品持续增长的高起点上,全面考量和谋划现代农业发展,必须针对农业面积增加潜力有限、资源环境支撑紧绷、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的情况,最大程度发挥江苏科教和经济优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确保农业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

继续强化“米袋子”产能建设,再夺粮食丰产丰收。坚持以大县、大方、大户“三大”为重点,深入开展“三改一创建”等活动,努力开创粮食增产增效、稳定发展的新路子。抓大县,把产粮大县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和农机装备配套,大力推进“亩产吨粮县”建设,广泛调动重农抓粮积极性,夯实粮食主产县生产基础。抓大方,坚持以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高产增效示范基地建设,力促实现粮食生产重点乡镇万亩示范片和粮食生产关键环节专业化服务“两个全覆盖”,充分发挥示范方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抓大户,着重加快培育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壮大一批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发展种植规模100—300亩的种粮大户,推行粮食标准化生产,千方百计提高种粮农民规模经济效益。

大力推进“菜篮子”基地建设,保障市场有效供应。以深入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为契机,着重抓好蔬菜、畜禽等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让农民和市民得到更多实惠。抓基地保供应,在城郊边缘基本农田保护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永久性蔬菜基地,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强县,积极培育现代养殖企业,稳步提升大中型规模养殖产量,推进畜牧业和园艺业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提高流通效率,确保均衡供给。抓标准保安全,大力推广绿色农业设施和生产技术,打造一批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抓转型保增效,全面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应时鲜果、高档茶叶、食用菌等园艺生产,创新畜牧合作经营模式,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着力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围绕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找准主攻方向,突破技术瓶颈,力争在种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重点实施“三大工程”。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加快推动种业企业与育种单位、种业企业之间“两个重组”,重点培育省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快推动基础性研究和商业化育种、科研单位和所办企业“两个分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培育新品种的能力;加快推动弱小种业企业、不适宜老品种“两个退出”,全面加强县级品种管理,进一步提高良种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农技推广“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100个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示范中心、1000个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示范站,培育一万名农业科技核心示范户,加快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加快信息、农艺、农机等技术的集成组装,全力办好“12316”三农服务热线、江苏为农服务网、《农家致富》手机报等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狠抓监管措施落实,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落实全程质量管控和动物防疫举措,让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加快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乡镇、市县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加大对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违规使用兽药、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的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创建一批高质量的“三品”基地,建好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区),稳步扩大“三品”总量,打造一批江苏名牌农产品,做响江苏农产品品牌。

二、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在新征程上构筑农民增收致富新优势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江苏农民收入倍增要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未来五年年均实际增长需在10%以上。确保农民收入倍增走在全国前列,就必须在优化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结构等方面加大力度,突出“两手抓”,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手抓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直供直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业设施现代化水平和科技含量,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抓好农产品产销衔接,让农民能增收、市民能接受、政府不发愁,重点推广三种农产品直供直销形态,降低流通成本,把更多的利润留给农民。一是以直销店为重点的门店专卖模式,鼓励和引导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产品生产流通主体在大中城市开设直营店、连锁店、直销窗口和自营超市,向市民“零距离”提供农副产品;二是以订单销售为重点的直接配送模式,鼓励规模种养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等与高校、酒店、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避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三是以网上销售为重点的电子商务模式,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话购物、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等新型销售渠道,力求打造一批上规模、有特色、影响大的农产品“网上商城”。

一手抓农民就业创业、培育新型农民,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坚持以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针对返乡就业创业农民工和外出务工农民的不同需求,充分利用农广校、农职院校等各类培训资源,深入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业部百万中专生计划,加大对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按需培训、适岗提升,切实增强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实用性,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就业创业本领,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

三、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在新起点上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今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破解这一课题的重要路径,就是要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

加快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必须守住底线、把握关键,既要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又要千方百计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管理,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决不限制或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积极推进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规模流转补贴政策,依法推进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强化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地位。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坚持规模适度、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原则,对农民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并稳定就业创业的地区,鼓励发展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不具备土地规模经营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服务型规模经营;重视培育多元化、全程化的服务组织,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社会化服务,实现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和一般农户收入“双提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扎实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三资”管理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建立完善以物业经营和资源开发为主的多种集体经济经营方式,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建设一批农民直接受益的农村公益事业项目,进一步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现代农业建设主力方阵。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探索不同生产领域认定标准,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并采取补贴倾斜、强化培训等措施,切实巩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在发展粮食等农作物规模化生产中的主力军地位。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扎实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年活动,加快发展农地股份合作社,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社,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拓展服务功能,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进一步发挥生力军作用。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农业龙头企业,深入开展“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和龙头企业运行质量提升行动,全力打造“双带型”龙头企业,完善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延长产业链条,有效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

四、坚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加强农业生态环境

建设,在新定位上再创新农村建设新佳绩

我们在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在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上求实效。

深入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积极开展绿色村庄建设活动,稳步扩大林木覆盖率。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稳定重点公益林种植面积,切实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监控,全面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控制能力。加强对太湖、宝应湖、洪泽湖、骆马湖、里下河沼泽、沿海、沿江等区域内自然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建立较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遏制全省湿地面积减少的趋势,有效保护自然湿地资源。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扎实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和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创建,推进“生态”标签认定,选树一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典型。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和农业污染源调查,组织实施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和秸秆综合利用,美化净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加大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力度,扎实推进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建设,不断提高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效率。

篇3

年,林业工作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实施倍增计划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坚持苦干、实干、巧干;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乔、灌合理配置,各种树木混交栽植,艰苦创业、奋勇争先,高质量地完成全年造林绿化任务,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

(二)任务目标

年建设任务是:完成绿色园区、绿色通道、绿色河道、绿色林网、绿色村庄为重点的造林工程,增加有林地面积10万亩,增加林木616.2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4.7个百分点。重点是“两区三路”建设。即:子牙循环经济示范区绿化工程建设、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及高速公路绿化整改工程建设。子牙循环经济示范区隔离带工程不断带、不留死角,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要填满林木,不留空地;三条高速公路绿化整改任务全面完成。

1、造林绿化

(1)绿色园区工程(2009年已完成部分绿化工程),植树58202.8亩、349.2万株。主要以子牙园区和园区为主。树种以杨树107、108和果树为主。

(2)绿色道路工程,植树19334亩、121.5万株,其中京沪高铁两侧,植树9700亩、53.4万株;县级公路植树6030亩、37.5万株;乡村公路植树3604亩、30.6万株。树种以花灌木、常绿树、亚乔木等观赏树为主。

(3)绿色河道工程,植树4000亩、44万株,主要是二级以下河道,树种以乔木为主。

(4)绿色林网工程,分布于全县18个乡镇,植树12463.2亩、68.5万株,树种以杨树为主。

(5)绿色村庄工程,规划环村林建设141个村,植树6000亩、33万株,树种以风景树为主。

2、育苗

为全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种苗,年计划完成育苗1000亩。

3、土方工程

项目建设总动土方量117.7万方,包括:挖方80.7万方,运方37万方。

4、打井及设施配套

按照我县目前机井灌溉保浇面积,在设施配套齐全的条件下,每500亩林地打机井一眼,共规划打深井200眼。

(三)工作措施

1、抓基础,严把苗木关

组建苗木调查小分队,由主管森检工作的局长带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深入全县摸清苗木品种、数量,同时联系周边地区苗圃,掌握苗木情况,落实造林苗源并严把苗源病虫害关,保证本县苗木和外调苗木全覆盖检疫,严防病虫害苗木的流入,确保全县新植树木质量好、成活率高。

2、抓机制,推动造林

继续搞好下乡推动,组建由局级领导干部带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下乡推动小分队,造林期间深入乡镇、重点工程工地进行造林推动,指导、协调、督促全县造林绿化工作。实行领导干部绿化责任制,包乡、包片、包重点工程,全力推进造林林绿化工作。

3、抓服务,提高质量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绿化工程的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以局林业工作站、果树技术推广站、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抽调精干力量,组织专业人员,全程开展技术服务活动。采取印制造林明白纸、举办培训班、发放小册子、搞电视讲座、开展科技赶集、下乡实地指导等形式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为高质量地完成造林绿化任务提供技术保障。

4、抓网络,强化森防

加强森防网络建设。强化以国家级测报点为依托、7个专业监测预报点为重点、19个监测点为基础的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网络建设,重点对美国白蛾、杨扇舟蛾实施监测;对光肩星天牛、春尺蠖、杨树病害实施测报,有效、准确地掌握全县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全面掌握全县发生分布情况。同时,把美国白蛾防治作为全年防治工作的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发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做好防治工作。

5、抓制度,完善管理

全面展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制度。从年开始到年,利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县林木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建立起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承包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业经营体制,逐步实现森林资源增长、林业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自然生态良好、农村社会和谐的目标。工作积极稳妥,做到不赶进度、不走过场,有序推进。

6、抓防火,保护成果

一是制定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宣传方案和森林防火工作方案;二是开展森林火灾安全隐患大检查。进入防火期,对本县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内有关单位的森林防火的组织建设、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情况、森林防火设施、林地火灾隐患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火灾隐患,及时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消除隐患;三是深入基层积极探索林权改制后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利弊,针对我县东、西部乡镇的差异,建立应对森林火灾的长效管理机制;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县3个重点区域建设装备库,配齐软硬设施,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篇4

2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7.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93亿元,分别增长12%和1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64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7亿元,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3684元和1*51元,实际增长3.7%和8.4%。

――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增强

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39亿元,增长5.8%。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9.6万亩,总产量8.1万吨;曲毫茶等4个*市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基本完成,万亩优质稻米等3个特色基地项目加快实施;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7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型基地9.6万亩,联系带动农户4.5万户,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亿元,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经营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10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个,新增省著名商标1只,新申报国家级和*市级标准化示范园区各2个,农产品品牌和标准化生产成效明显。农业“五个十”工程深入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加快,“百库保安”等工程扎实开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荣膺首批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

大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实施“两创倍增计划”,制订出台工业扶持“1+3”配套政策和财税扶持10条措施,积极开展“干部进企业、服务促发展”活动和“示范企业、成长之星、亩产英雄”评选活动,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和“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船舶、汽车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浙江船厂二期、雪花啤酒、神马汽车等一批大项目如期推进,“三高一低”项目得到有效控制,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3.21亿元、销售产值304.75亿元,分别增长3.5%和2.2%。“5个60”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净增规模以上企业93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961家;新开工总投资500万元以上规模项目78项;新增设备投入2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66项;新增年销售收入增幅一倍以上或净增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67家;新增年实缴税金净增50万元以上企业78家。启动省“科技强市”创建工作,制订出台扶持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与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高等院校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20*年,全市投入研发资金4.3亿元,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58项,开发新产品163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新增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9家,国家气动产品检验中心落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68.72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21.3%,品牌建设列20*县域商标发展百强县第35位,自主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

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竞争优势日趋明显。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5.85亿元,增长10%,占GDP比重达40.4%。国家AAAAA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弥勒大佛建成开光,溪口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设施建设加快,阳光海湾、莼湖游艇俱乐部基地、萧王庙西岭山景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717.4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48亿元,旅游综合收入28.56亿元,分别增长20%、45.1%和23.6%。20*中国(*)雪窦山弥勒文化节荣获“20*中国十大最具魅力节庆”和“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30个最受关注节庆”称号,海峡两岸弥勒文化交流活动列入全国对台重点交流项目,桃花节、水蜜桃节、长寿节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等成功举办,特色节庆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六个一建设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太平洋商城竣工开业,惠政路步行街改造完工,农批市场开工建设,方桥、尚桥、松岙等重点物流区块建设顺利实施,奉港商贸中心、海鲜夜宵城、五星级酒店等项目的洽谈和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66亿元,贷款余额164.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4.24亿元和29.75亿元,存贷比达99.3%。房地产业、保险、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健康发展。

大力拓展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全年新增外商投资项目8只,总投资17814万美元,实现合同利用外资565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05万美元,分别增长261.6%和109.2%;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20.57亿美元,增长16.1%,其中自营出口15.67亿美元,增长21.3%,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达24家,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主动“接轨*、融入长三角”,积极寻找世博会带来的机遇,不断加大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扩大对外宣传,城市营销力度进一步加大。滕头村成功入选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成为唯一的乡村案例。全年完成土地开发整理4542亩,多层厂房和标准厂房建设加快推进,红胜海塘龙口合龙,尚桥科技园、方桥港区等重点区块建设顺利实施,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和企业挖潜节地力度加大,土地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引导金融机构改善服务,制订出台成长型中小企业专项信用担保试行办法和专利权质押贷款实施办法,组建小额贷款公司,110KV裘村变、尚田变和白杜变建设顺利,信贷支持和电力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坚持统筹协调,加快城乡建设,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致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制订出台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农村新一轮示范整治工程深入实施,“六个一”村庄整治成果不断巩固深化,西坞街道实现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江拔线、弥勒大道沿线村以及“城中村”、“城郊村”、“景区村”环境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农村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我市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被新华社连续报道,莼湖镇荣获“省十大电视助推特色乡镇”称号。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力度,深化农村“经济顾问”制度,稳步推进经济薄弱村生产营业用房建设,全年投入支农帮扶资金3.48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新建、改建农村联网公路20.5公里,新增村庄道路硬化77.43公里,完成59个村的农村饮用水改造,4.86万农民的饮用水质量得到改善,0.79万农民的饮用水困难得到解决,县江综合治理开发区段和尚田段基本完工,莼湖降渚溪和萧王庙泉溪江小流域治理等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接受培训1.99万人次。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加快,启动实施农村住房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和旧房改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95.8%,赔付金额达153.6万元。

致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红胜海塘区块、尚桥区块等重要功能区详细规划编制完成,规划龙头作用得到强化。“三高”连接线基本贯通,西宁公路拓宽工程全面完成,沿海中线*段和甬台温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工建设,甬台温铁路*场站及连接线(城区至莼湖快速通道一期工程)等建设加快,沿海供水、第二水厂、龙溪公路*段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城区环县江道路基本贯通,南山路中段改造和城区“亮灯”工程加快实施,长汀村、倪家碶村等旧城旧村改造扎实推进,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城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拾荒者”集中管理启动实施,整治“三乱现象”和户外广告力度加大,社区工作取得新成效。20*年,我市荣膺“浙江新魅力之城”,城区桥西岸路被命名为省级街容示范路。

致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承载力逐步提高。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修编完成,旅游景区、象山港区域和弥勒大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和地段依据规划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三级网络不断完善,张家岙垃圾填埋场二期和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动工建设,溪口至城区污水管网建成运行,32家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任务如期完成,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试点取得实效,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成效显著,墓葬专项整治得到加强。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计下降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6.1%和16.3%。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再次获得生态省定量考核优秀等次,尚田镇被评为省生态镇,莼湖镇列入*市循环经济试点镇。

――坚持和谐稳定,重视民生改善,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注重社会文明进步,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撤县设市20周年庆祝活动,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文化助推”工程和“种文化”活动。20*年,我市荣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溪口镇荣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滕头村荣膺全国文明村。实施新一轮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新组建*高级中学,职教中心等教育项目建设顺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莼湖、裘村、松岙卫生院门诊楼建成使用,重大医疗纠纷协调处理机构组建成立。“*走书”和“布袋和尚民间传说”分别被列为国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市第九届运动会成功举办,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取得良好效益。广播“村村响”工程全面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平台建成使用。人口和计生工作取得新成绩,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引才育才、用才聚才环境不断优化,全年引进各类人才2975名。

注重提高保障水平,发展成果惠民共享。“九大民生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全年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基本公共事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5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新增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员分别达2.7万人、2.69万人、1万人、2.46万人和2.26万人;积极推行被征地人员、城镇老年居民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三保合一”模式,养老保障实现城乡统筹和制度上的全覆盖,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首批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主体工程即将结顶,廉租房政策全面推行并扩大受惠面,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656万元、救助金693万元,长效帮困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

注重“平安*”建设,社会和谐局面持续巩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总体呈现持续稳定态势。公安系统“三基”工程深入推进,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基本完成,新建综合警务室66个,打击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大接访“3+1”创新模式得到国家、省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溪口镇维稳工作经验被中央政法委转载,“村企结对、共创平安”模式深入推行,普法宣传广泛开展,劳资纠纷处理力度加大,维稳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总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0.6%、27%和26.2%。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工程启动实施。

注重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市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及时向市政协常委会通报重要政务,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66件、政协委员提案238件,办结率达到100%,办理结果满意率进一步提高。与派、工商联的沟通继续加强,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政府信息公开依法推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不断推进。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逐步健全。全部政府性资金和投资项目纳入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得到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行政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和工作要求,迅速动员全市力量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做好对口支援青川县恢复重建工作。全市捐款捐物累计达3248万元,“特殊党费”287.7万元。

同时,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国家安全、统计、物价、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民族宗教、检验检疫、档案、保密、人防、气象、烟草专卖及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慈善、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篇5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指标

一、德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变化情况

2010年德宏州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368元,到2020年翻一番为6736元。以2010年为价格基期,2013—2020年8年年均增长12.1%即可与全国同水平达到小康目标11838元,在2010年3368元基础上翻1.81番。

(一)近十年增长情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德宏州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根据德宏州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2012年10年间德宏州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特别是2007年后实现了高速增长,连续六年同比增长过16%以上。

这10年间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时间上呈现了一定波动性,2003、2004、2005年增长较慢,年均递增5.97%。2007-2012年的6年间,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为18.89%。2007、2011年这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快,分别达到21.3%、21.6%,2012年增长速度有所放慢。这样的波动,说明德宏州农民收入受政策、市场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这段时间内发展的不均衡。

(二)在州内县域之间的比较

由于德宏州五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自然条件、区位等的不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从绝对数看,2012年芒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223元、5741元、4603元、6201元、3543元;盈江县为全州最高,是全州平均水平(4763元)的130.53%;梁河县最低,是全州平均水平的74.39%。从增长速度看,五个县市2007—2012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30%、15.92%、21.86%、22.72%、19.37%,盈江县增长最快,达到22.72%,高于全州(18.89%)平均水平3.83个百分点;瑞丽市最低,年均增长率为15.92%,低于全州平均水平2.97个百分点。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各县市要达到不同的增长速度。

(三)在全省县域经济中排位情况

以2012年为例,德宏州五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云南省县域经济中的排位,从绝对数排位看,芒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分别为70位、44位、100位、42位、115位;排位最靠前的是盈江县,排44位;最靠后的是梁河县,排115位。从增速看,五个县市排位分别为110位、113位、13位、56位、74位;排位最靠前的是陇川县,排13位;最靠后的是瑞丽市,排113位。可见,德宏州5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无论是从绝对数还是从增速看,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都有较大差距。

(四)与全国、全省比较

全国、云南省、德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分别是3587元、2251元、1687元,2012年分别是4763元、5417元、7917元;2006年德宏州分别是全国、全省的47.03%、74.94%,2012年德宏州分别是全国、全省的60.2%、87.93%。从绝对数看,德宏州与全国、全省比尚有较大差距。但从增长速度看,2007—2012年的6年间,全国、云南省、德宏州年均增长率(没有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分别为14.1%、15.8%、18.9%,年均增长率德宏州分别高于全国、云南省4.8、3.2个百分点,明显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五)乡镇收入差距比较

1.绝对数比较

2006年,德宏州50个乡镇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5个乡镇是勐卯镇(2268元)、平原镇(2499元)、畹町镇(2404元)、户育乡(2333元)、姐相乡(2300元),收入在2300—2668元之间;收入最低的5个乡镇是卡场镇(957元)、清平乡(923元)、勐约乡(916元)、户撒乡(864元)、苏典乡(635元),收入在957—635元之间;最高收入是最低收入的4.2倍,绝对数差距为2033元。2012年,收入最高的5个乡镇是太平镇(8030元)、旧城镇(8004元)、弄璋镇(7886元)、平原镇(7823元)、新城乡(7477元),收入在7477—8030元之间;收入最低的5个乡镇是芒章乡(3359元)、小厂乡(2959元)、平山乡(2934元)、大厂乡(2912元)、苏典乡(2372元),收入在3359—2372元之间;最高收入是最低收入的3.4倍,绝对数差距为5657元。2012年与2006年相比收入最高的乡镇和最低的乡镇发生了较大变化。平原镇一直保持在前5位,苏典乡始终没有改变倒数第一的状况。

2.绝对数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比较

德宏州50个乡镇,2011年前没有1个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太平镇和旧城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8030元、8004元。2006、2010、2011、2012年,分别有5、9、9、12个乡镇超过云南省平均水平,分别占50个乡镇的10%、18%、18%、24%;分别有18、17、17、20个乡镇超过全州平均水平,分别占50个乡镇的36%、34%、34%、40%。2012年,收入最高的太平镇(8030元)仅比全国平均水平(7917元)高21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2.7%;收入最低的乡镇苏典乡(237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545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

3.增长速度比较

2007—2012年,德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5个乡镇是铜壁关乡(30.50%)、户撒乡(28.93%)、勐弄乡(26.38%)、勐约乡(26.13%)、清平乡(25.68%),增长最慢的5个乡镇是轩岗乡(16.55)%、勐卯镇(15.99%)、姐相乡(15.70%)、户育乡(14.19%)畹町镇(13.85%)。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德宏州的分别有49、47、37个乡镇,分别占全州50个乡镇的98%、94%、74%。年均增长率最快的铜壁关乡(30.5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16.4个、14.7个、3.1个百分点,最慢的畹町镇(13.85%)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0.25个、1.95个、5.05个百分点.

上述分析可知,德宏州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看,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但是,增长速度总体高于全国、全省水平,仅有1个乡镇低于全国水平,3个乡镇低于全省水平。

二、德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剖析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状况

从收入来源看,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四部分构成。对2006、2010、2011、2012年德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分析显示,四部分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度最大,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分别居第二、三、位,财产性收入的贡献度最低。2006年,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4.49%、2.67%、2.48%、0.36%;2012年比重分别为90.28%、5.23%、3.44%、1.05%。这说明德宏州农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经营获取,而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只起辅助作用。

(二)家庭经营收入趋势

2006年,德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687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达1595元,占94.55%;2010、2011、2012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8.15%、76.37%、90.28%。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6年增加3076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率18.9%;家庭经营收入比2006年增加2705元,增长1.7倍,年均增长率17.98%。这表明,绝对量上,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呈现波动状态,如2011年占76.37%;但家庭经营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德宏州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城镇化率低的州情特点。

从各县市的情况看,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最高的是陇川县,2006、2010、2011、2012年分别为94.25%、95.31%、95.29%、97.60%;比重最低的是芒市,2006、2010、2011、2012年分别为87.60%、84.71%、84.24%、83.94%;梁河、芒市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他县市呈波动状态;比重降幅最大的是梁河县,由2006年的95.9%降低到2012年的90.37%。

(三)工资性收入趋势

2006年,德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68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42元,占2.48%;2010、2011、2012年,工资性收入分别为423元、528元、24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2.56%、12.89%、5.23%。这表明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总体呈增加趋势,2006—2012年年均增长率为30.46%,但不稳定,有波动,例如2011年达到12.89%。从工资性收入来源看,2006年州外务工所得收入占55.7%,州内务工所得收入占44.3%;2012年州外务工所得收入占66.2%,州内务工所得收入占33.8%,州外务工所得比重比2006年增加10.5个百分点。这与德宏州城镇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不发达、就业机会少有密切相关,这也说明增加工资性收入是有巨大潜力的。

从县域经济视角看,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2006年芒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分别为4.20%、2.80%、0.30%、3.10%、3.38%;2012年分别为8.96%、2.81%、2.71%、3.98%、7.65%。从趋势上看,全州各县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都呈增加态势,但芒市、梁河县增加最快,其他县市增加较慢。

从务工地区看,芒市、盈江县、瑞丽市本地务工人口比重较大,2012年分别占常年外出务工人口的44%、39%、41%;梁河县、陇川县本地务工人口比重较低,2012年分别为21%、23%。这反映了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的能力相对较强,反之较弱。

(四)转移性收入趋势

转移性收入主要是农业四项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和其他补贴等,重点是种粮农户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购置农机具补贴等。2006、2010、2011、2012年德宏州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分别为45元、275元、386元、1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67%、8.17%、9.42%、3.44%,呈波动状态。2012年德宏州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1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比2006年增长了119元,增加2.64倍,年均增长率20.29%。绝对数看,转移性收入增长态势明显,但从数字和比重看,力度仍需要加大。

从各县市看,转移性收入绝对数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差距较大,芒市是最高的,2006、2010、2011、2012年,绝对数分别为148.09元、358.9元、399.07元、315.4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分别为6.04%、9.96%、9.45%、8.20%;最低的是梁河县,绝对数分别为11.68%、8.27%、40.12%、65.9%,比重分别为1.00%、0.34%、1.38%、1.86%。

(五)财产性收入趋势

2006、2010、2011、2012年,德宏州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分别为6元、38元、54元、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36%、1.13%、1.32%、1.05%。从各县市看,2012年芒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12%、3.00%、0.24%、0.86%、1.06%;占比最高的是瑞丽市,2006、2010、2011、2012年分别为1.20%、2.34%、2.45%、3.00%,且呈明显的增长态势;其他各县市占比非常低。这这说明德宏州农民的财产权还没有落实,农村土地、房屋、林地林木等资源要素的效益尚未显现,农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偏低。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德宏州近几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变动情况。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的纯收入中占有主要地位,但所占比重在逐步小幅下降,而且对农民纯收入增加值的的贡献有下降趋势;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地位还远远低于家庭经营收入,但所占比重在逐渐上升,而且对农民纯收入增加值的贡献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转移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呈波动性,但对农民收入增长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收入结构视角下实现德宏州农民收入倍增的路径

(一)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

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按照“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充分利用德宏优越的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发挥德宏高原特色农业“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特点,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抓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突出抓好特色种、养殖基地建设,将土地和资源向大户集中,扩大优质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名优新农产品。其次,同时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充分带动农民增收。坚持以培育品牌为核心,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第三,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积极推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业产品的加工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二)加快就业非农化进程,大幅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首先,引导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的配套和转移趋势,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推动县域工业总量做大、发展转型、效益提升,增强城镇工业吸纳农民就近就业能力;积极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的相关产业。其次,大力推动农民自主创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落实支持农民创业的各项财政、税收政策,放宽创业准入条件,扩大农民投资渠道,拓展创业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环境。积极引导农民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自主创业、就地创业、进城创业、返乡创业。鼓励农村能人率先创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加快培育一批农民创业带头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做大一批农民创办的企业,促进一批有资金基础、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尽快成长为经营能手、农村经纪人、中小企业主。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增加农村服务业就业岗位。第三,加快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民。加快培育产业强镇,增强城镇聚集产业、吸纳就业和辐射农村的功能,搭建农民增收平台。积极引导农民进成发展餐饮、商贸、运输、旅游等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创业增收空间。第四,加强农民就业公共服务。加大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组织化、职业化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健全县(市)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农民工城市服务中心,加大对农民工服务支持力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定企业新增岗位吸纳农民工就业的激励机制,从税费减免、贷款担保和利息补贴等给予鼓励。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农民工务工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三)足额落实强农惠农补贴,提升农民转移性收入水平

积极上向争取新的项目支持和政策扶持,并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和省的农村新型医疗、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养殖补贴和保险、草原生态补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补助等各项强农惠农扶持政策,减少中间环节,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各项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健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大力推进农田水利、道路、流通、教育、卫生、养老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四)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推动农民财产性收入较快增长

首先,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平台建设。强化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推进以股份经济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城乡土地资源、资产、资本的有序流动,让农民从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其次,创新农用地流转方式,提倡流转收益多样化。建立土地合作社,引导整村、整组农用地流转。深化土地流转农户社会保障配套改革,加大土地流转奖励扶持力度,着力提高农民经营承包土地的集中度、流动性和资产性,增加农民来自土地的收益。第三,创新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措施,建立农村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设立耕地保护基金,用于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和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补贴。取得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证的住房,可以设定抵押权,帮助农民变住房财产为资本。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制度,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行为,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第四,引导和规范发展农民房权租赁产业。抓住桥头堡和瑞丽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快速增加,对住房需求与日俱增的机遇,引导和规范城郊农民、城中村农民开展房屋出租,开发利用农民资产性生产资料,推动农民资产及生产资料租赁业务开展,扩大农民财产性增收比重。

篇6

一、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落实“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贯彻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与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工作,统筹做好城镇劳动力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本地火力资源开发与吸收外地适用劳动力工作,统筹扩大就业规模与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统筹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就业比较充分和公平的目标,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

结合城市化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经过3至5年努力,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体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制度;建立和完善与统筹城乡就业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用工执法监督体系和制度,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每年5.5万人以上,转移就业4.5万人以上,就业结构更趋合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例稳定在20%以下。

三、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劳动就业工作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工作体制和管理制度。

1.强化各级政府管理劳动保障工作职能,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就业工作,把促进城乡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劳动就业工作属地化改革,加强乡镇(街道)一级政府管理劳动就业工作的职能,结合农村综合改革予以落实。

2.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城镇失业登记办法,对失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探索建立抽样调查制度,准确掌握城镇失业状况。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季度调查制度,及时掌握情况,更新数据库,为决策提供依据,增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逐步建立从招聘录用、签订劳动合同、录用备案、社会保险缴费申报的完备的招用工程序。严格录用备案制度,所有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当地县以上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录用备案手续。

(二)加快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

1.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工的市场就业机制。彻底消除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的就业限制,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

2.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提高农村就地就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3.完善和落实城乡统筹的就业扶持政策,形成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对城镇失业人员重点是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继续实施以全面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抓手,落实政策为重点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对被征地农民,继续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给予享受除税收以外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援助政策。对新生劳动力重点是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纳入当地就业规划,建立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制度。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完善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等减免费为重点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制度,继续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列为政府年度实事工程,加快培训、加强服务,促进转移就业。

(三)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制度。

1.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街道(乡镇)、社区(村)社会事业(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其促进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的基础作用。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社会事业(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各乡镇通过新设、挂牌、合署等形式,在今年年内必须全部建立社会事业(劳动保障)所和村(社区)的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

积极稳妥发展和规范职业介绍、职业咨询、职业评价、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社会化就业服务组织,为城乡劳动者提供诚信、有效的就业服务。

2.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按照覆盖城乡的要求,调整市场布局,到2007年底前,完成各中心镇市场建设或设置招聘交流场所,形成以市中心市场为龙头、县级市场为骨干、中心镇市场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努力改善市场设施,提升市场档次;克服体制,整合资源,拓展市场功能,为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地就近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交流服务。

3.加快市公共事务网就业信息子系统建设。按照“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上下联网、信息共享"的原则,形成覆盖市、县(区、市)、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做到“一点登录,全市查询”,逐步实现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信息化。2006年实现市与各县(市)联网,2007年底实现全市联网及与省的联网。同时,围绕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优化业务流程,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信息化,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提高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效率。

4.健全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统筹管理制度,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统一制定公共就业服务计划,统一设立公共就业服务项目,统一公共就业服务的工作流程和服务规范。继续实施以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为对象的“再就业援助行动”、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为对象的“春风行动”、以技能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为对象的“技能岗位对接专项服务”和“就业见习计划”,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全面实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免费服务制度,制订劳动者享受免费服务、政府出资购买就业服务和培训成果的办法,完善职业介绍补贴和再就业培训补贴政策,鼓励社会各类职业中介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为城乡劳动力提供减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服务。

努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招聘洽谈、培训申请、鉴定申报、档案托管、劳动保障事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服务对象多层次、全方位的需要。

积极推进地区间劳务交流与合作,有效引导劳动力的有序流动,维护外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职业培训体系和制度。

1.完善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形成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培训的格局。统筹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动员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参与劳动力素质培训,培育和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区域性培训中心,构建起县(市、区)、镇(街道)、村三级培训网络。积极推行企业出定单、培训机构出菜单、劳动者点单、政府买单的四单式培训模式,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整合资金,完善办法,运用财政补贴建立向社会购买培训成果的制度。

2.把农村劳动力的弓l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本地职业培训计划,完善减免费培训制度,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规模。继续对城镇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减免费培训。积极推行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对经创业培训成功开业的,给予培训机构创业培训补贴。大力开展在职职工技能培训,加快岗位成才,强化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岗位培训责任,用人单位会同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由政府按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给予适当培训补贴;对不履行培训义务的用人单位,按国家规定强制提取职工教育培训费,用于政府组织的培训。加强劳务培训基地建设,输入地与输出地共同做好转移就业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输出地与输入地合作办学新模式。落实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工作,加大技能培训在职业培训中的比重,通过初次技能鉴定,生活确有困难的,可申领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费补贴。

(五)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用工执法监督体系和制度。

1.健全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不得滥用试用期侵犯农民工权益;劳动合同制度3年实现全覆盖,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探索加强各类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和调节,健全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等制度,及时调整、合理确定最低月工资标准和小时工资标准,规范分配秩序。加强工时、休息休假、女工及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等劳动标准工作,改善和规范企业劳动条件。

2.积极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重点抓建立乡镇、街道一级三方协商机制,在外来民工多的街道、乡镇,建立外来民工管理服务中心。推进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机制建设,保障农民工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通过工会建立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3.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督,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县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街道(乡镇)设立劳动保障监察派出机构或兼职人员,保证监察执法需要。定期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活动,加强对各类职业中介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人力资源市场中的违法乱纪行为。将辖区内所有企业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整顿和规范企业用工秩序,严格禁止和纠正不签订劳动合同、故意压低和拖欠工资、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随意裁员等行为。建立健全建筑业和其它特殊行业的工资担保或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完善各级政府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继续打造“嘉兴无欠薪”城市品牌,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六)积极探索完善与统筹城乡就业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

1.根据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险需求,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将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2006年实现基本全覆盖。

认真落实浙江省政府按照国发[2005]38号文件完善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逐步将本地已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和已稳定就业的外地农民工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的养老保险。已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中断缴费的农民工,用人单位予以续保。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帐一、统帐二、单建统筹办法,鼓励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07年实现基本全覆盖。

进一步加强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将农民工全部纳入范围,并逐步过渡到与城镇职工一样缴费、一样享受。

逐步完善以纳税户为依据、单位工资总额为基数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地税征收办法,努力扩大覆盖面,提高征缴率。

2.进一步完善“土地换社保”的被征地农民安置办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行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相结合,劳动年龄段以上被征地农民,实行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劳动年龄段以内被征地农民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即征即保、应保尽保。

进一步完善被征地时建立养老基本生活保障与被征地前已建立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衔接办法、被征地时建立的养老基本生活保障与被征地后接续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

3.坚持以参保人员个人缴费为主,集体经济给予补助,地方财政适当补贴扶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探索实行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缴费水平与农民的收入现状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待遇水平与个人缴费相挂钩,与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基本承受能力相适应,既有别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又有利于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4.健全和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全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乡镇、行政村覆盖率保持100%,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员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加率在90%以上。逐步增加各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2010年前实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与多层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接轨。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1.加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领导。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负责组织和指导全市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并相应调整充实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和任务,落实责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调控职能。各县(市、区)相应建立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把统筹城乡就业体系和制度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列为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的考核内容,逐步向对乡镇(街道)、社区(村)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延伸,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2.加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根据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需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促进就业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市级财政安排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资金每年不少于2000万元,确保需要。要统筹使用财政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征地调节金(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经费)、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经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经费,发挥各专项资金最大效能。要简化拨付手续和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加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协调。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承受力,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保障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与户籍制度、外来人员管理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和教育卫生公共服务制度等整个城乡一体化改革各个环节相衔接和联动,以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分包,投包,农业政策。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农业体制的创新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是在巩固的基础上,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扶持、引导扩大农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农业产化之路,是当前农村工作重中之重。

一、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在实现形式上表现为生产的专业化,布局的区域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机制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使三者之间由原来的单纯买卖关系变为以利益为纽带,以契约的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利益一体化。

从制订战略性政策的角度来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农业运行的全过程,其中除农业产品市场化外,特别重要的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和技术的市场化;二是推进农业运行的高度化。一方面是将传统的低级产业一一粮食种植业降低比重,通过发展其它种植业,用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式,促进农业高度化发展;另一方面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业向第二产业延伸提高其附加值,再则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使大工业技术和"实验室"技术能普遍而有效地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三是实现农业运行的有序化,不但使农业生产各部门要有组织性地进行局部的分工与协作,而且还要实现全社会范围内农业资源的有序和有效配置。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业从传统的产品生产演进到商品生产,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经营明显区别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品农业。基于这一认识上的转变,将为政府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注入新的内容。如何实现农业增产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实现农民增收才是我们工作的中心。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市场已经实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农产品短缺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过去一提到农业往往意味着农业生产以产出为首要目标,现在所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必须认识"经营"农业的真实含义,即搞农业生产要与赚钱挂钩;农业不再是过去的"从田头到地头"只求产出不求收益的统购统销的模式,而是要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一直延伸到"餐桌",让农业经营者利用市场机制获得和投资其它产业-样的平均利润。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也涵盖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的向产前和产后的延伸。在产业化经营农业的观念下,过去单个的某一种农产品都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或产业体系,整个农业将呈现为众多的各具特色的"链条型经济"格局。积极探索种、养、加相结合,农、工、商综合经营,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竟争力,实现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制订和实施农业产业政策基本点。

"经营"农业还体现人们对农业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对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要求农业功能的多元化,出现了"生态环保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等新的内容,这就要求农业生产者要实现质的飞跃,不仅要懂得农业生产的"田间管理"而且还要懂得农业的经营管理,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品牌经营意识,讲究市场营销策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要借用工商企业管理的理念,用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去经营农业生产,推进农业的企业化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另一种含义是对农业再生产过程的整合,它包括相关各经济利益主体的明确分工和利益的合理分享,这是"利益共同体"的内在要求,最终能使各相关的利益主体都得到保障的同时实现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成本。目前,农业产业经营实现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行基地化,集约化生产,这种模式是由具体的农产品生产引发和拓展而成的。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上属于这个层次,虽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仍属于起步阶段。"公司十农户","订单农业"多受制于市场开发不力,流通渠道不畅及信用关系脆弱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时有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靠"田头摆卖",小商小贩式地"惨淡经营"。因此,寻找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和配置及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化市场风险,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应成为我国政府农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呼唤政府职能的转变,因而对政府指导和管理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相关政府和法律为各参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制订政策的角度来把握,一是要发挥农民主体精神和首创精神,遵重农民意志,不搞硬性搭配,不搞一刀切,实行自愿、自觉的原则,以典型示范引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农民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二是要加大各级政府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定位的改革力度,从创造"产业化"农业和"经营"农业的良好环境出发,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三是要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培养。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农业生产产品化的观念使农业商业化经营未能获得全社会认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因此,要十分注重发现、培养农业经营人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人才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关于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没有土地规模经营,就没有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朴素而宝贵的经验。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市场取向改革的继续和延伸,必然要求引入新的市场关系。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场建设尤其为首,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实现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目前我国土地经营大都停留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分包"这一层次上,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地块零散,调整频繁,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没有形成,极大地阻滞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另外,个体农民无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进行农业技术改造,集体组织的弱化难于将分散的劳动集中起来,削弱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后劲。这种分散经营的结果还会引致土地低效率利用,同时也无法满足"大农业"所要求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条件。笔者认为:制订相关并实施有关政策,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分散的土地使用权再次集中,把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转移是当务之急,是我国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性工作。

前提下,平均分包形成的土地使用格局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稀缺性进一步提高,土地经营格局的相对凝固化使想多耕地的人不能多耕,不想耕地的人又不能不耕;耕地的人不愿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想耕地的人又不愿放弃所承包的土地。这样就不利于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集中,不利于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也不利于农业劳动力进一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平均分包土地只能解决农民基本生活条件问题,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来说存在明显缺陷:(一)、农业粗放经营,规模过小。(二)、出现农户兼业或弃耕现象,土地丢荒,降低土地效率。(三)、国家集体因发展和建设需要征用农村土地十分困难,不利于农村城市化规划与发展,妨碍农村小城镇建设。(四)、土地开发和流转过程中经济利益分配不公。(五)、因征地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活难以保障。为此,把解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问题作为突破口,改"均田制"为"投包制",实现土地经营从"公平"到"效率"的飞跃,是新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点"。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基本设想是:在不改变原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折价入股,农户土地经营权转换为土地收益权,土地经营从实物形态转换为价值形态,使土地收益和分配股份化,从而保证了农民承包土地的收益。,通过股份合作社(村、镇集体经济实体、农业公司)土地所有权的入股,把所有权同处分权分离开来,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不变,土地处分权在股份合作社里,收益权在农户手中,实现土地"三权"分离,这样使土地可以在股份合作社或更大的范围内集中、流动和合理规划使用,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起点上配置土地资源。农业也就能够由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由小生产转向大市场。

目前,我国正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逐步形成开发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商品基地,对增加土地效益,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农业基地化、专业化生产并非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终结,它仅仅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端,是初级阶段。从土地使用权结构上来看,"基地化"生产,是以农户分散生产为特征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农户进行同一品种、类型的农业产品生产。这种以分散农户做主体的生产模式,必然不能适应灵活地变换农产品种的生产。由于分散经营的模式自身存在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缺陷,农户的利益只能命系于目前单一市场功能的"龙头企业",而这种带有明显"中介"性质的组织和农户之间并未能达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共识,脆弱的信用关系常常因为市场价格变化的不利影响而相互毁约,使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

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广东顺德、南海、东莞等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要高一个层次。这里"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好"、"农业科技投入较大"、"农村信息网建设较快"等。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敢于大胆革除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旧的土地管理体制,建立了加速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的机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顺德、南海在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设中走在全国的最前头,早在1993年便开始了以土地使用权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这项改革在保证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的前提下,改变土地分散经营的格局,从整体上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利用,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通过向村民配置股权,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换为土地收益权,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地位,明确了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保障了村民承包经营土地的收益权。目前他们在进行"固化资产"改革,就是将村里集体资产、土地量化成为若干股,其中20%为集体股,80%为个人股。集体股所得红利用于村里公益事业各项集体福利,个人股按联产承包责任制或现在可以入股的人数平均分配,股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流通、转让。土地管理权归村、镇股份合作社,股份持有人有投包土地使用权的优先权……。他们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一)、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重组。由于农户土地经营权由分散承包向投标集中招包方式转变,承包期内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有了保障,大规模利用土地成为可能,建设农田"园林化、布局区域化、作业机械化、农艺规范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便有了条件。(二)、由土地资源的重组引发劳动力资源重组。因为推行股份合作制后,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使土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从原来不可分割关系转变为可分离关系,为部分有资金有门路的农民放弃对土地的"依恋"提供了条件。他们从被"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一心一意从事第二、三产业,加快了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三)、一部分有技术专长的农民(当地农民、外地农民和外商等)通过投标获得了发展规模农业和"三高"农业所需的"大土地",使"龙头企业"的成长、发育有了根基。因为建立在土地规模经营基础上的龙头企业(即拥有自有土地使用权、拥有自有生产基地的大型农业经营者)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力军,一句话,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终需要"大农场"的建设来奠基。(四)、实行土地"三权分离",改变了原来因人均分包土地,使土地难于集中规划和合理利用的状况,为土地集中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基本上没有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土地在农户之间的调整大都采用行政方式为主。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如果不能实现流转的市场化,那么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定是残缺不全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土地市场化问题的研究,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充分照顾我国农民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农业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用市场化的理念实现土地资源向大型龙头企业、农业公司集中,进而实现农业土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关于龙头企业培育与建设

培育经济实力较强、具有健全销售渠道和较强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农业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化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力量。

"公司十农户"的经营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按照"一体化"农业的要求,全面重新配置资源,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形成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开发体系,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目前,在未能形成大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把龙头加工、流通企业建设好不惜为明智之举。农户可根据加工企业对农副产品原料的需求状况来调整自己的种养结构,将自己的生产进程变成产业链上的一个有机环节。这样,通过龙头企业的组织与带动,使众多的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从而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使更多的农产品在深加工中成倍增值,改变我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包装落后,销售渠道不畅状况具有积极意义。据了解,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在农业产值的三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程度-般都在9O%以上,我国只有2O%一3O%。因此,必须把培育龙头加工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工作来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生产应选择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构建拥有自有农业生产基地的"大农场"才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的根本出路。目前,由于我国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普遍存在组织程度低,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尤其是企业与农户各个环节的联结上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定机制,影响了农户追求产业化规模经营发展的动力。因此,政府农业工作机构如何转变职能,创造条件,加快龙头企业尤其是具备市场开拓能力的大型企业建设和规范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外商投资经营的农业开发企业正发挥着重要的带动和龙头作用,这也是我国龙头企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府应充分认识并制订实施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国际先进农业企业管理人才和吸收先进管理技术。学习外商兴办农业企业的管理经验,积极推行农业企业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商资汛灵活、渠道畅通的优势,,拓宽销售渠道,拓展国内外市场,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同时要突破引进外资只兴办工商实业的传统观念,大力倡导引进外商兴办农业。

培育龙头企业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真正将农业产业化模式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我国政府农业工作重心应放在支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上。实施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为农业发展提供诸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技术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等"公共产品"上。特别应避免培育龙头企业时政府农业机构具体介入,因为那样做将违背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要做到"四自主"的最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应清醒地认识到,市场机制的诱导才是企业真正成长、壮大之道。出台引导、扶持政策为的是鼓励农业生产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使之不断提高和改善农业经济效益,而不是因政策的实施或因政府的硬性捏合,象设立政府工作机关那样"人为造就"龙头企业,最终造成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培育对政府的严重依赖,削弱农业的组织创新能力,并让政府财政背上包袱。

四、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然涉及到土地使用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结构调整。这是农产品市场状况发生变化的结果。目前,我国农业经济所面临的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农产品的供需状况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急剧转变。从市场需求的变化来看,在解决了温饱和进入了小康阶段后,在食品需求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作为原料的初级农产品,而是经过多次加工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消费者的食品支出中归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的份额日益下降。相反,对肉、禽、蛋、鱼和蔬菜、瓜果类副食品的需求明显增加。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已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明确指示农户缩减或淘汰目前已不受欢迎的传统作物和品种,特别是质量低劣的品种,而开发和扩大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作物或新产品种植成为农业企业家能否在农产品市场中获利的关键。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发生也发生了变化,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诱发农业工资的攀升,随着耕作方式的改变,种植业更多地依赖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现代物质的投入,由于这些投入品的价格不断上升,使种植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处在最不利的地位,粮食作物中的一些传统品种,尽管受到强有力的行政干预,种植面积仍然大幅度减少,农户们只好被动地应付那种"用最好的土地来生产最不值钱的东西"的政策。与此同时,新的、比较优势产生,使一大批新兴品种和优质品种的开发和引进,农产品结构正在广大农村发生深刻变化,再考虑到"入世"将带来农产品市场的整体开放,有理由认为,这种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将导致全国性农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调整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正好是这一市场格局变化内在要求。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归根结底是实现在新的市场格局中的农业效益和体现农业结构变化中的比较优势。所以,从制定政策的思路上考虑,为保持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就必须把发展效益农业作为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一项基本政策来实施。因为效益农业的实质是农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因而必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变革充分显示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显示了效益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高度一致性,这启示着我们必须为农业的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作出努力。因此,各级政府要从提高我国农业整体效益的要求出发,制订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政策,鼓励农户对农业结构作深刻的调整。我国目前调整农业结构最大的困难是在对用地结构的调整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上,系列农业政策中对区域性粮食自给或基本自给目标的追求造成我国农业产出结构调整的范围和灵活性受到限制。如何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适应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广东南海市农村改革试验区资料汇编

篇8

一、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在青海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青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以后,青海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地区手工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明确提出了“因地因时制宜,发挥优势,广开生产门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手工制造业,恢复和重点发展具有青海民族特色的手工制造产业和地方名牌产品;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特别是适应旅游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种民族手工业产品”。在生产资料供应、税收、工商注册、土地征用、银行贷款、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了较为优惠的政策,使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为了更好的扶持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2012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又出台了青海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和目标。在青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强调加强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开发生产,带动民族手工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意见,为进一步发展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截止2015年12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民族手工制造业企业达600多家,资产总额近16.5亿元,产品种类730个,实现产品销售额113000万元,在全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达3.6%,成为青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企业规模较小,微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6%,就业人数4万人,文化程度比较低,除个别技术工人外,多数就业者均为小学文化,平均年龄在20周岁。

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工艺独特,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累和沉淀。目前,在全省各地区县已形成了特色产品生产区域。

黄南藏族自治州具有丰富的藏传文化艺术,同仁县是热贡艺术之乡,又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县的吾屯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绘制唐卡、雕像制作也非常有名气;曲库乎、年都乎两个乡以制作堆秀而闻名天下;保安镇以铜银器加工而闻名;泽库县和日乡等地又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热贡艺术手工制作,主要制作的手工艺品有:唐卡、堆绣、刺绣、泥塑、藏式木雕、藏式地毯、藏香、石雕、金银铜器、和砚加工等,泽库县泽和石源石材工艺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石雕艺术品多次获得省级荣誉称号;河南蒙古自治县少数民族主要以牛、羊绒编制各种蒙古族和藏族生活用品为主,产品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

黄南州热贡画院、同仁县刚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布达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唐卡、堆绣、刺绣名扬海内外,同仁县仁俊热贡艺术有限公司制作的佛像、泥塑以精湛的艺术展现在世人面前,黄南州旦正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制作的藏式木雕深得少数民族群众喜爱,同仁县热贡神工金属手工艺品传播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银铜器饰品以精细而闻名,同仁县赛雄热贡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藏式手工地毯供不应求。由青海省藏医药博物馆珍藏的全长618米的彩绘大观唐卡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正在制作的全长1300米的唐卡即将刷新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为了整合民族手工艺品的挖掘和科学发展,黄南州不断发展壮大民族工业,他们在州委、州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2010年成立了青海热贡文化保护与开发有限公司,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使黄南州热贡艺术品的开发与保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藏族群众不仅是一个热情奔放、非常好客的民族,也是一个心灵手巧、善于创造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藏民族发展过程中,大多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藏族男人基本上都会绘画、刺绣、堆绣、雕刻、泥塑等基本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术,称为闻名遐迩的“热贡艺术”。全州专门从事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的从业人员近1000余人。唐卡、堆绣、藏式雕刻、泥塑、手工织毯、刺绣、民族服饰、藏靴和传统金银首饰等产品非常热销,供不应求。除满足本地市场外,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和内地城市。目前黄南州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艺人5个,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人称号的3个,获得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12个,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人称号的7个,获得中国艺术奖称号的1个。这些艺术大师不断传承和创新民族手工制造业,又带领了数以千计的热贡人走上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尖扎县制作的唐卡、绘画、敲制铜雕、刺绣、藏香、弓箭、藏式家具、民族服饰、五谷画制作等产品远销国内外。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生产的石雕艺术品、羊绒画、“娜迪娅”民族被褥、伊斯兰民族服装、鞋帽、藏式服装、藏香制作、唐卡制作、木质雕刻等也非常有名气,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玉树藏族自治州生产的黑彩陶、唐卡、藏族服饰、安冲藏刀、泥雕像、铜金银制品、藏式家具、标本工艺品、玛尼石等,深受游客青睐。

互助土族自治县生产的土族盘绣、各类佩戴挂件、剪纸画等工艺精湛。

海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南藏绣”,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刺绣派别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也是藏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海南州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并逐步走向产业化,基本形成了“布绣嘎玛” 和“贵南藏绣”两个商标品牌。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趋于返朴归真,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加高涨,民间刺绣等手工艺品开始走向市场逐渐火爆起来,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传统手工艺术正在世界范围茸咔巍J止げ匦迤废允境鼍薮蟮目发潜力,具有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藏绣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青海藏羊集团公司生产的手工地毯、挂毯;昆玉集团生产的各类昆仑玉饰品;巍巍昆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文化旅游产品等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产品远销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

二、民族手工制造业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族手工业制造业在工艺传承、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手工制造业在全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达3.6%,在青海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青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促进和发展青海省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必将对青海省工业结构的调整、补产业结构的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创建、民族地区的稳定、扩大就业以及民生改善、精准扶贫等工程将产生长远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积极促进和发展青海省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利好形势

1、国家和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激活了民族手工制造业快速发展。

2、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有效拉动,带动了民族手工制造业迅速发展。一些信奉佛教团体及人员来我省考察旅游增加,随着交流的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步伐加快,投资成倍增长,特别是国家对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摆在国家发展战略之上,这些利好因素对我省大力发展民族手工制造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纯手工制作的产品,为传统民族手工艺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改革开放加快了我省与周边省份及沿海、东南亚国家的联系,特别是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带动了我省地方民族手工产业的迅速成长和发展。羊绒、牛绒纺织品以及手工地毯、民族服饰、床上用品等产品已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到东欧和整个欧洲。

4、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有力推动和发展了民族手工制造业,为脱贫致富,扩大就业,稳定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化规模较小,未形成合力,市场竞争力不强。大量的传统手工业者仍然采用传统家庭式作坊,没有规模,故难以形成产业优势。

2、旅游纪念品市场虽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模,但是与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相比,仍然又很大差距。

3、品牌意识淡薄,商标注册和产品包装滞后,满足不了市场消费者需要。

4、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向银行贷款又面临中小企业信誉度不强,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少,抵押担保率较低,可贷额度非常有限

五、促进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和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发展地方民族手工制造业重要性的认识。2016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暨国资监管工作会上省经信委提出:“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工信和国资系统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力促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把握好“五个坚持”,“四个结合”。

我省是国家资源储备重要的战略接续地,又是发展民族手工业产品原材料基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民族手工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是符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环保、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青海民族手工业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既要增加产品种类,更要稳步提高产品质量,重视注册商标专利申请的工作,加大产品宣传的力度,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彻底改变目前“小而全”“小而散”现状,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转变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民族手工制造业创新步伐。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理念,树立大市场意识,不能把市场仅仅局限于本地市场,加快制定青海民族手工业制品的行业标准,使民族手工业逐步向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开拓销售渠道。建立起相对固定的销售网络体系,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支持增强青海民族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青海民族手工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4、大力宣传,促进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建议:一是2016年手工业联社准备通过与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电视台、中华全国集体经济杂志社等部门合作开展青海民族手工业产品万里行宣传片制作活动;二是对为民族传统手工艺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不断提高民族传统手工艺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三是省联社拟与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胜利宾馆合作,在胜利宾馆设立我省民族手工艺品陈列馆,展示青海地方民族传统手工艺,扩大民族传统手工艺在国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四是以北京工美合作,每年举办一次青海地方民族手工业产品展,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五是帮助企业建青海省轻工业联合会,发挥联合会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指导企业发展、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自律、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宣传、法律援助、招商引资、项目策划、项目论证等方面更好的服务企业作用。

5、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坚持抓大不放小,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抓骨干促协同。建议启动实施“百户民族手工制造产业领军企业打造工程”,培育若干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主业突出带动明显的优秀民族手工制造企业。带动一批延伸型、配套型传统民族手工艺产业。重点以黄南州地区、玉树州地区、循化县、互助县为传统民族手工艺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产业园集中区建设。

6、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人才保护与培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改变民族传统手工艺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一是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民族传统手工艺大师和行业艺人,为他们的艺术创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组织企业负责人、能工巧匠、带头人外出培训、学习、考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艺术品味,提升组织带头能力;三是灵活办学方式,整合培训资源和资金,遵循贴近实际、满足企业用工要求的原则,举办各类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培训班,帮助广大年轻手工艺工作者尽快成才,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