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2-08 18:0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

篇1

引言

1.规模经济

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意味着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较大的生产量时会产生的经济性,是指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2.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则意味着对多产品进行共同生产相对于单独生产的经济性,是指一个厂商由于生产多种产品而对有关生产要素共同使用所产生的成本节约。

3.小结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充分利用是推动大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被钱德勒称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而由它们决定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市场的竞争性,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领域。但在现实中,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一般都比定义上的要复杂。

旅游经济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但适度规模的经营,加之以科学的规划管理,同样也能为旅游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一)规模经济

1.内容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2.原因

专业化。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高效率;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提高运输、订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加强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3.主要类型

规模内部经济。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规模外部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规模结构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4.优势

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通过大量购入原材料,而使单位购入成本下降;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5.制约因素

自然条件,比如,石油储量决定油田规模;物质技术装备,如化工设备和装置能力影响化工企业的规模;社会经济条件,如资金、市场、劳力、运输、专业化协作对企业规模有影响;社会政治历史条件的影响等。

6.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途径

通过进入与企业知识基础具有协同效应的产品市场从事多元化;沿着企业既有主导产品的价值链进行纵向一体化合并。

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会导致大型多元化企业的出现和发展,这在德国和美国的化工产业中的确是常见现象。

企业的规模经济除了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以外,还受到企业的管理能力、财务实力、市场营销等能力的制约。很简单,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那么过大的规模只会造成管理混乱而降低效益;营销渠道不够多,过大的规模就会造成产品积压;研发能力差,再大的规模、再多的产品也提供不了更强的发展后劲,反而造成过高的退出成本;财务实力差,资金短缺,正如人会贫血一样,规模的过度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的贫血;正像木桶中的水容量只取决于长度最短的那一根木板一样,企业的效率也取决于效率最差的那一环节。所以,企业在购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谨慎地进行决策。

(二)范围经济

1.内容

由于一个地区集中了某项产业所需的人力、相关服务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销售等环节供应者,从而使这一地区在继续发展这一产业中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

与规模经济不同,它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范围经济一般成为企业采取多样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依据。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

2.原因

投入要素具有多种使用价值;管理者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

3.竞争优势

生产成本优势,主要表现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差异化优势,指企业提品的多样性,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外观、品种、规格及提供的服务等,这种多样性能使消费者认同该产品并区别于其他企业提供的类似产品;市场营销优势,范围经济形成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体现了企业在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的竞争能力。同时又能在内部建立的营销平台上,利用原有的渠道销售多种产品,还能更好地利用企业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对跟进者形成巨大的进入障碍;技术创新优势,范围经济利益的驱动可以导致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抵御风险的优势,在成本、差异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不同应用

规模经济是与比较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范围经济是与竞争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波特的发现 波特认为,比较优势,关注点在生产要素,在禀赋。也就是 “天生”的资源。竞争优势,除了取决于生产要素外,更取决于企业外部的需求、相关产业、战略等综合因素。比较优势强调的是企业向内部生产生素要效益的单打独斗的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向外借用资源的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方式。

尽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各自明确的定义,但实际上范围经济也是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所不同的是范围经济中的产品是多样化,而规模经济较为单一,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则都是投资增加引起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结合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不同之处,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理应用在不同的地方。

要解决旅游企业小、散、乱的问题,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要在旅游企业外部运用规模经济,发挥企业比较优势。通过购买或合并来扩大旅游企业规模,在一定范围上使企业达到规模经济,降低一系列成本,比如购买设备的成本、开发新产品的成本、加大宣传力度的成本等,使企业在运营上更专业化,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

篇2

关键词:长尾理论;范围经济;相关联“冷门”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06101

在中国,“尾巴”一直是一个很敏感、很沉重的话题。当我们还在中学时代时,班主任会对班级里成绩倒数的同学加以责骂,因为他们是班级成绩的尾巴拖累了班级整体的排名。告别学生时代,当我们奋斗在职场时害怕被领导或同事抓住尾巴,从而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然而,一个名叫克里斯•安德森的人和他的《长尾理论》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对“尾巴”的认识。

“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在一个没有货架空间的限制和其他供应瓶颈的时代,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主流热点具有同样的经济吸引力。”――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中对长尾理论的解释。

怎样做到边际成本递减呢?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一个很具优势的特点就是初始固定投入高,而边际投入低,边际成本递减。

1需求方的规模经济

新经济的特点在于需求方规模经济,而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是生产方规模经济。个性化定制要想成为经济,它的生命力在于普及。一个不为众人和市场所知的个性化产品,内容再好,也不可能成为“经济”。而长尾则是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形成的规模优势。

在过去的大规模生产条件下,总规模很大,但单品需求量较少的需求长尾,也就是90%以上的小批量产品,被生产者砍掉了。而互联网时代,这个长尾规模成功的“复活”了,长尾以其总量上的而非单品上的规模巨大、成本极低,实现了不同质的需求加总后形成的表现在总营业额、利润上的突破。

2融合创造财富的经济

范围经济就是解决协调问题的经济,是融合创造财富的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需求方规模经济就是范围经济。也就是偏重品种,区别于传统的规模经济。很多研究经济学的人发现,安德森的长尾理论与钱德勒的世界名著《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在写法上虽南辕北辙,但在内涵上却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可以说,规模经济就是短头,范围经济就是长尾。前者是分工,后者是融合。前者指向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后者指向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变得越来越大,协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在生产水平低时下降是因为专业化增加,而在生产水平高时成本增加是因为协调问题增加。这是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第十三章中谈到什么是规模不经济时接触到的实质性问题。所以协调创造的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抵消交易费用。

范围经济就是解决协调问题的经济,是融合创造财富的经济。分工的本质是品种越少,协调成本越低;融合的本质是品种越多,协调成本越低。

3如何抓住长尾市场――抓住相互关联的“冷门”

对于如何抓住长尾市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了三项原则:

(1)让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获得。(Make everything available.)

(2)将价格减半,现在让它更低。(Cut the price in half. Now lower it.)

(3)帮我找到它。(Help me find it.)

实际上,“长尾”理论是统计学中帕累托分布特征的一个口语化表达。但它同时也是对传统的“帕累托收入分配定律”即“二八定律”的颠覆。它很好地描述了诸如亚马逊和淘宝网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的成功所在。然而,这种成功是建立在对“冷门”的准确把握。

安德森说的冷门,实质就是指关联、协调。思路其实是:多品种=冷门;多品种协调是长尾。而这个冷门在一定的深入理解后,其实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集聚后的协同。协调、融合、集聚的对象才是人们说的多品种,引申成单一品种(大热门)之上的所谓的冷门。这个冷门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不那么需要,不那么值钱的小量产品。事实上,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冷门,往往是高附加值产品。比如,一种小批量汽车的车模,是冷中之冷,但是对拥有这种车的车主来说,价值却可以很高。它对不相关的人没有价值,而对于相关的人却是超值的。接下来就是如何把有价值的小事物融为一炉积攒成大利润,这就涉及到刚刚谈到的多角化协调的问题了。

波特还将关联具体分为三类:市场关联、技术关联和生产关联,它们都与专业无关,而是相反的资源共享,或者说是打破界限的融合,是范围经济的效益之源。“市场导向的多角化战略致力于向共同的买主、分销渠道或地理市场推销新产品,以便获得市场关联的好处。生产导向的多角化战略致力于使用共享的生产价值活动生产出相似的产品”。这与钱德勒有关资源共享的分类异曲同工。

然而,人们一定会思考:这种从对协调要求较低的单一生产、规模经济,向对协调要求较高的多种经营、范围经济的转变,是受到什么压力和挤压才出现的呢?

环境的变化往往减少对现有产品的需求,并产生密切相关的产品的市场。基本的技术革新(例如,电子和内燃机)、人口统计的变动、战争和经济萧条,都影响着产品市场。此外,随着对现有产品需求趋平,以及随着生产能力变得与现有需求一致或超过了现有需求,这时,对于新产品的探索就会加紧了。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会从大热门的短头,被挤压到少数热门已经饱和。人们进入长尾这样的范围经济,除了需求的拉动,还有供给方面的推动。促进多种经营最通常的激励因素是企业主要职能单位――生产、经销和研究现有范围经济的潜力。而这三个方面与波特分析的关联的三个方面也是对应的。今天看来,最大的推动力量、导致质变发生(指范围经济由从属力量变为主导力量)的力量,应该还是互联网。

长尾不是让你放弃主流,而是告诉你应该挖掘那些被忽视的资源,它不仅仅是一个现象、一类效应,更是一种有效的战略。畅销商品带来的利润越来越薄;愿意给长尾商品机会的人,则可能积少成多,积累庞大商机。长尾理论不只影响企业的战略,也将左右人们的品味与价值判断。大众文化不再万夫莫开,小众文化也将有越来越多的拥护者。唯有充分利用长尾理论的人,才能在未来呼风唤雨。

4长尾理论在中国商业上的实践

篇3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论述,近几年来经常见诸报刊。许多农经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即 必须改变当前狭小的农户生产现状,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但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土地规模大小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以及适度规模的量化标准等,却鲜有论述 或者论述很不深刻。从经济学的角度,特别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最终一般都要归结于数量关系, 才是明确的,具体的,才能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本文试图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定量的方法,探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理论依据

    规模,按照一般定义,是指事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量的聚集程度。一个生产单位的规模,是指在生产单位这一空间范围内各种经济数量的聚集程度。生产单位内的经济数量,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讲,既包括投入量,也包括产出量。投入量中又可分为变投入量和固定投入量。因此,关于生产单位的规模,有许多不同的描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以劳动力数量作为衡量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志;第二种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第三种以产量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规模定义的内涵不同,则有关规模经济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现在的问题是:在农业这一特定的生产领域内,应当采取哪个“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 我们认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一般应当以固定投入的数量为衡量标准,在我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土地是农业的主要的固定投入,因而采用土地数量作为衡量农业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准,具有现实的意义。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目前我国农村实行农业,除个别集体农场或专业队经营外,绝大多数为农户家庭经营,即一个农户家庭为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土地规模过于狭小。目前,许多专家学者所论述的农业适度经营规模及其提出的各种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规模的措施,也是以农户经营土地数量为依据。因而,为保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的连续性,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经营规模标准,也是适合的。原因之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土地是农业中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无论国家还是农户,为了获得最大收益,都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潜能。因此,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规模标准,研究土地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规模经济理论。所谓规模经济,描述的是生产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下降到某一点,开始上升,如下图所示。生产单位的规模在Q之前,随着规模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只要小于Q的规模投入仍然处于规模经济区;规模扩大经过Q点继续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则随着规模扩大而不断上升,故大于Q的规模投入,则处于规模不经济区。而Q点的规模则为产品市场成本最低点,是最佳经济规模。 (附图 [图])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这种关系,是由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决定的。所谓内在经济是指生产单位的规模扩大时,可从其自身内部的经济资源配合与利用而引起其收益的增加。如规模扩大,可以使用更先进的 技术,可以综合利用副产品和原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劳动潜力或相对减少管理人员,可以减少一些共同生产费用等。但是,如果生产规模过大,则又会由自身内部资源配合不协调或利用不充分,而引起收益的减少,这叫做内在不经济。如,由于规模扩大而引起管理不便,或某种资源闲置,或某种费用增多,或某些效率减低等。所谓外在经济,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能给有关的生产单位带来收益的增加。如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相关的原材料供应、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等生产单位,得到较多的业务量,获得较高的收益。与外在经济相对的是外在不经济,这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而会给别的有关生产单位带来损失或损害,如引起竞争加剧、销售困难、运输紧张和环境污染等。 规模经济还可以用厂商理论中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来说明。如下图所示。图中,SRAC表示短期平均 成本曲线,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的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生产规模状态,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规模。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着不同的规模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在开始阶段是下降的,即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随可变投入的增加而上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在开始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但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不断上升。在图中,SRAC这一规模状态下的实际成本是T[,1]所在点表示的成本C[,1],而这一规模下的最低成本在A点表示的成本C[,2],这表示SRAC[,1]这一规模不是最佳规模。生产者可以在长期内不断调整规模。随着规模沿LRAC继续扩大,直至SRAC[,3]这一规模此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重合,单位产品平均成本最低,该规模即为最佳规模。这里需要说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下降至A。另一种是通过扩大规模(包括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降至T[,2]直至T[,3]。我们所说的规模经济指的是第二种方式,即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收益增加。与规模经济相类似的有一种叫做比例经济或比例报酬,实际研究中,二者往往混淆。比例经济是指所有投入按相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出变化。用生产函数表示,Y=f(x[,1],x[,2]),当投入按同一比例K(K>1)增加时,生产函数变为Y·K[n]=f(K[,x[,1]]K[,x[,2]])。n是一个指数,n=1表示比例报酬不变;n>1表示产出增加幅度大于投入增加幅度,比例报酬增加;n<1则表示比例报酬下降。下面用柯布——道路拉斯函数举例说明。Y=A[,x[α][,1]][,x[β][,2]],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K增加,上式变为:A(kx[α][,1])(kx[β][,2])=AK[α+β][,x[α][,1]][,x[β][,2]]=K[α+β]y。在这里n=α+β,根据α+β大于1、等于1、小于1,可判断比例报酬增加还是减少。(附图 [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应当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比例经济。实际上,可能有的单位也混有比例经济因素,但从规模经营的主体来讲,种植业主要是扩大土地规模,而不是土地、劳动力、资金同比例扩大。特别是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已严重过剩,如果再增加劳动力,将使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更加失衡,更加不经济。所以,比例经济不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而且实行规模经营,还必然导致投入生产要素比例 的变化。规模经济将会产生规模效益,但是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不是等同概念。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规模效益是指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从表面文字来看,似乎没有 多大差别,但只要做点数量上的仔细分析,就可看出其区别和概念上的差别。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图示,来分析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区别。图中,P表示产品价格,LRAC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D点是单位成本最低点。在C点,单位产品成本为P′,高于价格P,总成本为P′OQ[,1]C;规模扩大至A点,单位产品成本与价格相等,总成本为CQ[,1]Q[,2]A,CQ[,1]Q[,2]A与P′OQ[,1]C相比较,减少的这部分即规模效益,是由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从Q[,2]至Q[*],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继续下降低于产品价格,总成本小于总收入,产生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从Q[*]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单位产品成本开始逐渐上升,进入规模不经济区域,但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仍低于价格,扩大规模仍会增加收益,因此,规模扩大将持续到Q[,3],即单位产品成本上升至产品价格P为止。在Q[*]至Q[,3]这一阶段上,尽管已处于规模不经济区域,但却仍会产生规模效益。所以,规模经济只是考虑成本的下降,而不考虑价格因素。规模效益则是由成本和价格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规模经济未必产生规模效益,比如当前一些成本高,价格低的农产品生产;规模不经济也可能有规模效益,比如成本低,价格比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同时,通过对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综合分析,可以推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农户为了经济利益,获得最大的规模效益,在最佳规模Q[*]以后,仍会继续扩大规模。但是,如果单位产品成本上升,是由于土地生产率下降的原因 造成,如广种薄收,粗放经营,那么,这种扩大经营规模的行为将会导致社会总产量的下降。尽管农户会因 此而增加收入,但是不可取的。这就是说,在讲求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讲求宏观经济效益,讲求各种资源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篇4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关于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早期对国际竞争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企业只是隐含在国家这个概念下进行研究,并没有成为独立的研究个体。因此,我们需要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相关研究中探讨国际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企业国际竞争活动和跨国公司地位的上升,企业开始成为国际竞争研究的独立研究对象,并出现了以企业作为一个能够完整地、充分地追求其自身利益的行动主体来考察其国际竞争活动的理论。而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以企业的国家背景来研究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又是关于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1.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经典观点:比较优势

一直以来,在研究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时,“比较优势”是最为经典的观点。在这方面的理论中,最早出现的是16至17世纪的重商主义理论,之后18世纪又有以国际分工为理论出发点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绝对优势说”和19世纪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说”,以及20世纪上半 叶具有现代意义的赫克歇尔(E・Hekscher)――俄林(B・Ohlin)“资源赋予论”等理论。鉴于当时的历史阶段,在国家与企业关系中,国家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干预的明显性,以及企业自身跨国经营活动过程中国家利益倾向的显著性,早期的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理论,是隐含在以国家这个利益主体为解释对象的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中而被阐述的。

亚当・斯密认为要参与国际贸易,就必须至少有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耗费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否则,在国际贸易中就没有利益而只有损害。而大卫・李嘉图证明了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全部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交换,可以获得比较优势。

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中,比较利益的根源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本的差异。然而在现实世界中,除了劳动成本外,其它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和矿产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就提出了“资源赋予论”,他们认为以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否则就会处在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经营活动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以上三种“比较优势”理论,从国家的层面上指出两国之间存在的要素差异,无论是劳动生产率、劳动成本还是资源禀赋的绝对差异或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或者说是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基础,即优势产生的基础。但是,比较优势理论只是静态地分析了资源存量和生产地相对成本差异对各国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排除了技术进步因素、需求因素、规模经济因素和许多实际因素的作用,没有考虑到国际间的大量投资和企业跨国经营现象,在这些条件下比较优势会发生改变。

2.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理论的发展

二战以后,鉴于企业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流动中一种最为普遍而又高效的载体、其跨国经营活动已经随着企业自身力量的壮大及经营思想的转变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现实,有一些理论从一开始就将企业作为行动主体来考察其国际经营与竞争活动,提出企业国际竞争的垄断优势,包括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折衷理论。

海默(S・Hymer)在其撰于1960年、发表于1976年的《垄断优势论》中指出,由于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本身的不完全性、企业规模不同所导致的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不同,以及政治干预等所导致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所建立起来的,在技术、规模、资金上的垄断优势,是谋取国外高额利润的来源,也是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市场缺陷的存在使得有些企业拥有了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三大类:(1)来自专利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要素的完善的优势,如专利和专有技术、获得资金的优势条件、管理技能等;(2)商标、公司信誉以及对优质名牌产品的设计的控制而产生的独特的产品差异优势;(3)大企业可能有包括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的优势。

邓宁(J・H・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76)是众多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理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他也是从企业利益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国际竞争行动。邓宁认为,企业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和区位优势(Location)是企业进行国际竞争活动的充要条件。所有权优势是企业拥有的其它企业所缺乏并无法获取的某些无形资产,尤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基于市场不完全性而致力开发的将所有权优势进行内部化的能力。而区位优势则指企业所处的特定国家或地区所赋予的包括政府政策、市场容量和劳工成本等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上的优势。企业国际竞争经营的目标取向就是为了让这些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同时,邓宁的分析方法指出了不同的行业中企业应拥有的优势,以及到何地去发挥这种优势和怎样发挥这种优势。

3.以母国为基础的国际竞争优势来源:国家竞争优势

随着产业的不断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不断高涨,以往的比较优势、垄断优势以及折衷理论提出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似乎难以解释跨国公司如何在特定国家的特定产业发展独特的技术与经验,为什么有些国家的跨国企业能够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而其他则不行等问题。

1990年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调查并研究了国家如何在产业的竞争中展现优势,以及竞争优势对企业战略和国家经济的启示,回答了以上提出的问题。他认为,企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条件,在于企业所处的国家能否在特定领域中创造和保持比较的优势,这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作的战略,它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波特认为母国市场优势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并且受四个因素影响,即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工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如下图所示。

生产要素是指在某个行业中竞争所需要的投入,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资金和基础设施(如公路、通讯系统等)。这些要素分为基础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等)、高级要素(如公路系统、信贷等)以及特殊要素(如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力资源)。

需求要素是指本国自身购买需求的规模。销售的规模可以产生足够的需求来支持规模效率。这种效率同样会促使在其他国家市场上领先。但是,特殊的需求也会超越国界创造机会。例如,瑞士企业长期领导世界的采掘设备行业,这是因为瑞士经常需要采掘穿山隧道来修建铁路。

相关和支持工业是指企业的上游和下游都有强大的工业在支持,使得整条生产销售链都十分畅通。例如,意大利的制鞋行业,该行业供应商皮革业很发达,销售渠道也有所支持(因为到意大利旅游的人都会购买皮革产品)。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同样促进企业的成长。每一个国家战略、结构和竞争的模式都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个相同的特征是竞争强度的加速。

这个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主要强调一国经济的环境和结构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同时,该模型还认为机会和运气将有助于提高某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战略选择起着关键作用,且政府的政策也会发生作用。该模型是基于企业已经运用了合适的战略从而得到的竞争优势。同时,这四个因素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4.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整合: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工具

关于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经历了从比较优势到国家竞争优势的历程,这种竞争优势的变化都体现为生产要素、成本要素、技术要素、需求要素等要素在不同国家的差异,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以及发挥管理技能、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对这些理论的总结研究表明,从比较优势理论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在根本上都是建立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国家差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通过这三个基本工具来建立各自的国际竞争优势。

(1)国家差异。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要素,在无效率的市场中,这导致了国家要素成本的差异。企业的不同活动例如研发、生产和营销等都有不同的因素差别。企业因此能够通过设置价值链,使每一项在不同国家的活动都能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从而获得成本优势。同时,国家差异也存在于竞争的东道国市场,消费者的偏好和行为、分销渠道、促销策略以及其他营销手段在不同国家是不同的,因而,企业需要通过适应不同国家市场独特性的要求来影响它的生产和销售。例如,在比较优势、垄断优势、包含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折衷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中,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国家差异。无论这些理论的视角如何,它们都是企业在国家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对价值链进行要素的国际配置,从而获得成本以及其它的优势。然而,静态和纯粹的国家差异经济观点是不够的,要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各种要素相对的优势,延伸社会和经济要素的概念,用更为广阔的社会相对优势概念来包括所有相对的优势,这些社会相对优势是指质量、原材料的数量和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等各种“软”资源,例如组织间的联系、教育系统、组织与管理的核心技术等。从整体而言,国家的相对优势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并依靠复杂的组织要素相配合来获得。

(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概念,并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研究中。而规模作为一种竞争的工具也已被企业运用到实际竞争中,然而,规模本身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需要通过经验曲线和学习效应来获得动态的效果。例如,扩大产量有利于企业开发规模的效益,使企业能够积累学习,并使企业沿着学习曲线逐渐降低成本。

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的价值链的概念充实了规模作为竞争优势来源的分析。这种概念化的工具集中分析了企业在不同价值增加活动中的规模利益。有效的规模将因活动不同而有所区别。市场不断扩大,分工日益深化,这就为企业建立专业化工厂生产某些专用设备或制作专门化投入物(中间产品、零部件、服务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比较优势、垄断优势、折衷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中的另一个共性就是创造和利用专业化,并且动态地发展专业化。专业化带来的最大效益之一就是规模经济,获得规模效率。但不可忽视追求规模效率也会限制企业适应变化的能力。

(3)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效益产生于共享产品、市场或管理等一些活动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范围经济的战略重要性来自于企业能力的多样化,它可以共享价值链中交叉的投资和成本,而这一点是竞争者无法效仿的。范围经济的第二个重要来源是共享内部关系,如与客户、供应商、分销商、政府和其他机构的关系。共享知识是第三个范围经济的来源。比较优势、垄断优势、折衷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中,因为要素差异而采取集中或专业化,或者其它一些资源具有独特性,都是需要从共享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来获得成本的降低或者独特性的持续,发挥范围经济效益,从而产生一时难以被模仿的优势。但是范围经济也是有成本和代价的,随着产品和市场多样化,管理的复杂性提高,企业更难以管理。

5.结语

篇5

【关键词】范围经济;一体化;组织管理;竞争优势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讲,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能够使企业的产品链在各个环节同时开展,当这些活动得以完成时,企业的范围经济也将产生。可见,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实现范围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此外,任何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企业和市场共同完成的,而范围经济实现程度的程度是企业形成一体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企业范围经济和一体化对企业或者产业的影响则涉及较少。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更多的企业在追求了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其生产组织方式开始向范围经济和一体化经济模式转变,以此来迎合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普遍要求。

一、对范围经济和一体化的释义

(1)范围经济释义。对现代组织而言,由技术、管理知识与经营信息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范围经济往往涉及到组织管理的多个层面,是一个难以忽略的参数,因为当范围经济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之间的纵向或者横向联合就成为可能。可见,对现代组织而言,无论是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经验还是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在对这些要素进行获取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甚至是高昂的代价。同时,这些要素由于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定价较难,估值不易,尤其当企业选择跨国经营时,传统的技术转让并不被特别看重,相反,直接投资则被看成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因为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的整合和对市场经验的应用,实现高效率的组织和管理。(2)一体化及纵向一体化释义。一体化是一个广义的词汇,包括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等,本文所指的与范围经济相关的一体化为纵向一体化。按照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纵向一体化指的是企业上游的产出能够作为下游的投入,并且这样的一系列纵向生产过程要集中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因此,在企业进行纵向生产时,各阶段各环节之间进行的生产活动都会以产品的形式最终呈现。当然,即便是彼此之间互为投入和产出,如果这些产品是通过不同的企业制造出来的,然后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则往往被认为是不同的产品产自不同的企业。即便是企业在实行纵向一体化时只生产一种类型的产品,同样能将不同阶段呈现的产品看作是不同。所以,实行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实际上是在进行多种产品的同时生产,不同的是,这些多产品的交易过程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只有最后一阶段的产品才会流通到市场上参与交易。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即便只生产和经营纵向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产品,由于其掌握的技术、管理知识与信息存在于不同的阶段,为了保证生产与经营能够正常的进行下去,企业需要对上下游企业或者各阶段的技术特点、管理特点与信息进行了解和掌握。否则,上、下游之间的生产协调是难以实现的。

二、范围经济的风险与福利分析

(1)范围经济的风险。范围经济对现代组织的益处是十分明显的,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组织管理成本的降低,在短期,选择纵向一体化的企业能够在财务会计方面取得范围经济,同时还能够在必要的情况下实行低成本扩张战略,以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获得企业所需的关键生产资料或者资源,以此来增强企业在产品市场、证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而从从长期看来,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能够取得范围经济的优势。但是,风险也在这一阶段暴露出来。因为,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原始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的为客户提供相关而又不同的产品。可是,当这一战略进行到一定的阶段,企业会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去片面的追求纵向一体化所能够带来的优势,使企业陷入到恶性循环的陷阱之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与风险。可见,盲目的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将使企业的技术获取成本显著增加,分散企业在主营业务上的资源和管理者对主营业务的注意力,而企业的成本变化也将更加复杂和模糊。(2)范围经济的福利。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讲,范围经济实际上是对协同的一种真实反映。也就是说,现代组织需要对不同的业务进行协调和管理,使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使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并以此建立起新的长期的竞争优势。当然,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范围经济的福利效应也是十分明显的。当增大投入时,企业的单位成本得到降低,规模经济呈现出来;而随着企业业务的增多,范围经济就会呈现出来。范围经济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销售,优化采购,增进研发。

三、一体化的风险与福利分析

(1)一体化的风险。现代组织管理采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特性会作用于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其产生一定的风险。比如,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过程不但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公平和不公正,像强者获利、弱者受损等。所以,企业采取一体化的过程并不是稳定的,而是存在较大的风险的;其次,在国际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一个参与国际分工的企业如果不能因此而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或者是没有能力来完成这样的结构调整,那么它们就会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受损,而这被看做是一体化的另一个主要的风险。(2)一体化的福利。从产品的水平差异方面来看,消费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在产品存在水平差异性,并且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也能展开部门内贸易。从水平分工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规模经济是部门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是贸易得益的一个重要来源。一体化战略将原本被保护主义分散孤立的国内小市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市场。通过这个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大批量生产等的技术利益。所以,水平差异的部门内贸易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直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如果贸易转移效应超过贸易创造效应,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净福利将是负的。维纳的理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形式。

四、结语

在产业经济学中,纵向一体化经营是指企业沿主导产品生产链向其上游或下游相关产业领域不断扩展的过程。根据其向上游或下游扩展的方向不同又分为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自从进入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对于国际经济关系在全球化和区域化之间的关系,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并对其未来走向得出不同的结果。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先导和基础,全球化是区域化的必然归宿,因此,研究范围经济与一体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李尊然.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J].经济问题.2007(4):102~104

篇6

区域经济的网络化,正在成为值得注意的前沿趋势。它关系到企业新的生存方式、区域新的发展模式与国家新的竞争方式。对企业来说,它意味着“打群架”胜于单打独斗对地区来说,它意味着企业的边界,已扩大到村、镇、市;对国家来说,它意味着“做大做强”这种恐龙战略,将被中小企业“小狗战略”取代。它的总背景是,范围经济正取代规模经济,成为竞争优势的新来源,而互联网正是推动这种转变的关键。

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结合这个话题,很久没人谈了。以前谈的时候,主要是从两个角度,一是企业微观角度,二是国家宏观角度;但是,很少有人从区域中观角度切入这个问题。实际上,从国际趋势看,区域经济这个中间地带,正取代企业和国家,成为经济新的重心所在。这种趋势,与做大做强主导的企业战略和国家战略是相反的。

“做大做强”是过时战略

在信息时代,做大做强主导战略在竞争上最大的弱点,是容易产生“大企业病”这种典型的工业病。恐龙就是因为“做大做强”这种工业病而绝种的,因为工业病导致失去灵活性。而灵活是信息生存必需的生存方式。一旦竞争条件演化进入信息主导区间,做大做强就会难以适应变化。大企业与大企业“强强”联合拉郎配,往往会导致“速灭杀丁”,普天集团由盛转衰就是前车之鉴。做大做强一度是有效战略,但当前条件下作为主导战略之所以不再符合时宜,是因为它会导致“挂新型工业化羊头,卖传统工业化的狗肉”的国家战略矛盾。找的朋友粥稀稀写过一首“校园恐龙满地跑”。做大做强主导,就相当于在国家这个大“校园”里,让恐龙满地跑,天不绝人而自绝矣。

做大做强应当降一格,从主导战略降为基础战略,也就是“保饭碗”战略,这样比较符合它“稳定社会”的身份。大型国有企业,除少数外,不如定位在防守性的保值增值,稳定国民经济基础行业,不要让它大起大伏。那么,谁来承担国际竞争中高风险冲杀的重担呢?我认为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一旦置身区域经济网络化格局,一个集群的实力就相当于一个500强企业,其战术作用就会升格为战略作用,成为一国经济中冲锋陷阵的主力,成为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标志。而且中小企业死亡与大企业死亡的含义完全不同,只要能保证新生企业多于死亡企业,它完全可以是一个国家经济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现象,不会影响社会稳定。意大利作为中小企业王国,靠中小企业产业“打群架”战胜500强大企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超过英国和德国,就是成功先例。

小狗经济将成为新的世界典范

中国经济正“佛法南去”。六祖马云指出:未来的商业世界是一个小型的世界,现在像恐龙一般庞大的企业将会被肢解。

钟朋荣提出“小狗经济”概念,对江浙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模型进行了概括。小狗经济的意思,就是多个中小企业合作,可以打败一个单独的大企业。小狗经济又称块状经济,对应经济学中的范围经济、产业集群理论。我要再补充一个要点,这就是数字化互联网。数字化的互联网,是中小企业合作的粘合剂。有这个粘合剂,中小企业之间的协调成本就低,粘的就牢;没有这个粘合剂,中小企业之间的协调成本就高,粘的就不牢。

为什么在别的国家,都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而在意大利和中国,有可能是中小企业战胜大企业呢?意大利生产活动部部长马尔扎诺传授了“佛法心经”:“一般地说,企业规模越大,协调成本也就越高。当中小企业专业区内交易成本低于大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时,小企业的优势就会大于大企业。”

但意大利的“佛法”,也有不到位的地方。如果拿范围经济比禅宗,意大利的佛法相当于神秀的北宗,重实轻虚,注重网下实体协调、而忽视网上信息协调,在信息化上是弱项。我最近到浙江近距观察中小企业,惊讶地发现,浙江模式出现了超越了意大利模式成为新道统的苗头。浙江发展与意大利最大区别,是集群协调开始向互联网升级。既有网下协调之实,又有网上协调之虚,所以颇有惠能南宗的优点。其标志,一是具有意大利所没有的阿里巴巴;二是行业网站占了中国的60%。说明同是中小企业的协调,境界已然不同。意大利的佛法是原子心经,浙江已快要升级为比特心经。从这个意义上说,“小的就是好的”新的世界典范,更全面的当是浙江小狗经济模式,而非“第三意大利”模式。将来第三意大利模式,有可能沦为小狗经济的一个变种。

范围经济的本意,原来说的是企业,而非区域。今天,这个理论需要发展。互联网打破了企业的边界,经济竞争的单位,从企业扩展到区域,因此范围经济也可以扩大理解为把一个区域当作一个虚拟的火企业,其中的各个中小企业,相当于这个生产区的内部车间,经营着价值链上多样化的产品;凭借互联网这个成本最低的协调器,解决区域这个“企业”的内部协调问题。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就是从区域经济角度认识范围经济的。在他看来,政府“经营”一个地区,就好比经营一个大企业。与真实的大企业不同,这个虚拟的大企业,是由无数协调在一起的中小企业(车间)构成的。政府的作用,不在于孤立地扶持一个大企业,让它孤零零地做大做强,而是通过对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做功课,作用于一大片企业,让这些小狗式的非规模企业,抱起团来战胜一个500强式的大企业。按浙江人的做法,就是“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家,服务一片”。浙江经济的做“大”做强,就是做大一堆“小企业群”,强过一群500强企业。以小企业的有序组合,战胜做大做强做垮的一群乌合之众,肢解那些象恐龙一般的庞大企业。

十年之后,当学者研究中国经济崛起到底给世界管理学界带来什么独特贡献时,人们不会想到中国电信,更不会想到普天集团,而自然而然会想到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信息化行业网络”的小狗模式(我称之为长尾战略)。如果说,丰田经验是日本人在舰模经济鼎盛期创造的新典范,小狗经济就是中国人在范围经济鼎盛期来临前创造的新典范。

篇7

【关键词】进入壁垒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品差别化垂直一体化

一、当前中国保险服务贸易出口现状

当前国际服务贸易主要是以跨境交付、国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种方式进行。而中国的保险服务贸易的出口主要是以商业存在的形式为主。主要表现在:截至2007年8月,在境外中资共设立了保险营业机构42家,保险代表处或联络处9家。但是其“走出去”的困境也日益显现:一是营业机构主要以产险为主;二是经营地域主要集中于香港地区、英国和美国;三是出口额很低。2000—2006年中国保险服务贸易出口额如下:2000年为108百万美元,2001年为227百万美元,2002年为209万美元,2003年为313百万美元,2004年为381百万美元,2005年为549百万美元,2006年为519百万美元。2000—2006年中国保险服务贸易增长率:2000年为110.2%,2001年为-9.7%,2002年为49.8%,2003年为21.7%,2004年为44.1%,2005年为-5.5%。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保险业服务贸易出口形式单

一、数量少,呈现出急剧的波动状态。这充分显示出中国保险服务出口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中国保险公司的潜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掘。主要是因为:一是“水土不服”,中国保险业发展时间不长,还不能完全与国际接轨,中资保险公司进入国外市场有些不适应,其本土化需要一个过程;二是中资保险公司风险意识、国际适应能力不足;三是国际壁垒严重阻碍了中国保险公司的进入。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中国保险业进入国外市场的障碍性因素。

二、中国保险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进入壁垒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的保险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壁垒主要有:一是来自供给方的技术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学习效应;二是来自需求方的产品差别化壁垒等;三是政策性壁垒。

1、政策性壁垒。当前对外国保险公司进入充分开放国家和地区只有美国、加拿大、中国的香港地区,而大多数国家对国外保险公司的进入该国设置多项壁垒,其开放领域和地区依然有限。如欧盟、日本的进入壁垒很高,设置了严格的行政性市场准入制度、规制政策壁垒、法律壁垒。从政策的层面上来看,政府认为在一个行业或地域中只适合于一个或几家保险公司就足以,为了避免出现过度毁灭性的竞争局面,政府往往会对这一行业或地域的国外保险公司经营进行限制。如公司的经营需要获得批准和执照,注册资金以及资金的来源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甚至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虽然在某些程度上,保险产品理想的分销渠道已被本国企业所占据,政府依然对其分销渠道进行控制。如采用颁发数量、原产地许可证的方式,阻碍别国保险产品进入该国市场。

2、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壁垒。欧美、日韩等国家保险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拥有一批相当有实力的寡头保险公司,他们资金实力雄厚,有着良好的风险防范体系,信用水平高,同时涉足多种金融领域,进行多角化经营,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经验开发新产品,无论是从业务类型还是产品的种类,都具有雄厚的分散风险的余地和范围经济的利益。同时他们拥有一流的管理团队,在保险的规模、投资能力、费用控制能力、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和分销、营销等方面都有强大的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相当明显。而中国的保险与之相比资金的不足在资金运用率、运用范围、运用效益无法与国外同行相比,偿付能力不足,保险企业的规模较小,声誉较差,产品的研发能力较弱、险种单

一、创新能力很低,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低下,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这种不对称的地位使中国的保险行业面临相对较高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壁垒,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国保险国外竞争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3、产品销售垂直一体化战略性进入壁垒。国外本土保险公司通过上下游的集中控制保险产品的营销渠道,并通过对营销资源和管理营销人员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大大降低了其销售成本。这样从保险公司企业价值链的角度分析,通过运用垂直一体化的营销方式就可以将不同环节的利润内部化,促使保险公司利润的增加;同时又由于通过垂直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拥有了一流的营销人员和管理经验,掌握了大部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和产品需求信息,可以为企业产品定价和服务决策提供良好的市场信息。通过垂直一体化战略,将供应链收益内部化,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效力,同时又可以避免流通中的风险,但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控制了大部分资源,提高了国外保险企业的进入壁垒。这样,中国的保险企业要想获得相同的竞争力,至少要同时进入两个市场,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互补的产品,但是由于中国的保险企业缺乏一定的用户基数和影响力,难以实现协调效应,这样也进一步加剧了成本负担。

4、消费者偏好所形成的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由于国外厂商进入市场的时间较长,消费者对该公司的声誉,售后服务,销售渠道,产品设计等方面积累的偏好就越多,对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就越忠诚。相反,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即使进入该国市场的中国保险企业在各方面都比在位企业优势更加明显,消费者也不会选择一个一无所知的产品。因此,即使在位厂商没有采取阻止,这种消费偏好和不确定性也构成了新进入厂商的进入壁垒。因此,对于中国的保险企业来说,由于进入时间短,所以消费者不可能对它形成一定的偏好,中国保险企业想要获取或转移这种偏好所需的成本也可能越高,将必须付出较高的学习成本、雇员重新培训成本、产品的搜寻成本、消费者的心理成本等。

5、广告所形成的结构性进入壁垒。广告是一种有效的实现产品差异化手段。一般来说广告有两种效应:一是提供信息,二是劝说购买。对前者而言,广告通过借助一定的媒体宣传一个保险产品组合,推出新产品和新品牌;而后者主要是通过广告诱导消费者购买该企业或目标产品,并有效的将该产品和其他与之相替代的产品区别开来。因此,只要企业能够实施有效的广告策略,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产品的有效宣传,都可以使消费者对本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并持久维持,从而使得自身更具有竞争力。广告的这种累积效应可能使消费者持续地对一种产品或品牌产生偏好和忠诚。这样,中国的保险企业想要获得同样的竞争力,就必须支出更多的广告费用。由于广告投资完全是一种沉淀成本,这更加重了中资保险公司的成本负担。

三、提高中国保险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鼓励资产质量高、规模大、管理水平先进的大型保险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降低中国保险出口公司的成本,不断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大公司加快国际收购、兼并和重组步伐,扩大公司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防范投资风险。首先,应该根据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运行环境,结合中国保险业经营风险的特殊性,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理念,遵循保险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逐步放开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和范围,分散系统性风险。比如放宽现有投资品种的种类的限制、加大对国外国家重点基础建设和水、电、交通、通讯、能源等的投资、允许进行股权投资、适度允许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其次,应提高总体风险控制。如完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投资管理架构设置、投资决策管理系统设计、交易风险流程控制等重要内容。此外,还要健全投资风险预警体系,包括对投资领域、品种和工具的总体和个别风险预警,将全部投资活动纳入风险管控制度框架内,使公司经营更加审慎和稳健。

实行产品差异化战略,加快创新步伐。首先,应该对各个细分市场的规模、需求、竞争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选择能够发挥资源优势、规模适宜且前景看好的细分市场,加快保险产品创新,确定产品合理组合的宽度、深度和关联度,优化产品结构,尽快设计一批品种多、质量高的条款,提高保险产品的科技含量。其次,更新服务理念,树立大服务意识,设立专职的服务机构,负责保险契约的保全,接受客户的咨询、投诉、、查询,及时了解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研究、开发、设计、改善保险的服务工作,开拓客户的售前、售中、售后的附加延伸服务,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保险服务使每个客户都可能享受到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树立中资保险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此外,还可以逐步建立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综合客户服务平台。

不断增强市场开拓和维护能力,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一方面通过市场开拓,选准市场定位,制定良好的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建立包括产品品牌的定位、品牌延伸、品牌革新、品牌广告和品牌公关等一系列组合策略,培养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忠诚和偏好,渗透并逐步占领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服务过程中与客户深入沟通,预见性识别出客户的潜在需求,为企业的未来产品创新和战略发展确定方向选择合适的流通渠道,设立自己的营销公司,实行垂直一体化的销售模式,同时实行特许经营权等纵深等营销模式,增强中资保险企业市场维护能力。

增强团队学习和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实现资源向能力的转化,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同时应该加强适应国际保险业市场竞争的中资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缓解保险公司人才瓶颈的制约。

【参考文献】

[1]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临江:引入外资后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研究[M].中国过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产业组织;SCP范式;产业组织优化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历史回顾

产业组织理论是有关市场经济中企业行为和组织制度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相关的“企业理论”;二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与企业行为的关系,特别是寡头市场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三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包括规范研究的最优政策和实证研究的政策效果两方面的问题。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早提出产业组织理论即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的企业行为,但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一般认为形成于20世纪20至30年代。马歇尔是最早提出产业组织概念的人,张伯伦和琼・罗宾逊提出的“垄断竞争理论"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后来研究提供了基础,所以将他们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者。

从研究范式来看,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产生于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20世纪70年代前处于案例研究和经验研究的阶段,该理论更多的是充当解释统计结果或支持价值判断的一种方法;从1970年代开始,理论模型取代统计分析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打破了产业经济学领域长期居统治地位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单方向关系;到1980年代后期,产业经济学家认识到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的不平衡,包括计量经济学分析、案例研究和实验经济学在内的新一轮经验研究开始出现。产业组织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等多种理论体系。

(一)哈佛学派

哈佛学派是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遭遇了大萧条,以张伯伦和罗宾逊为代表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发展起来。1938年,梅森在哈佛大学建立产业组织研究小组,提出产业组织分析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并于1939年出版了《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1940年,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的概念。哈佛学派直接受克拉克有效竞争理论的影响,认为市场竞争和实现规模经济存在矛盾,该学派寻求如何判断市场的有效竞争程度以及政府实施何种规制政策。梅森根据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归纳出两类的有效竞争标准:市场结构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梅森的弟子贝恩通过对个别产业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贝恩(1959)首先用4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来测量市场结构和用回报率来测量绩效,考察了1936―1940年的42个美国样本制造业,得出的结论是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

至于现代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中流行的SCP三段论范式则是由谢勒(Scherer)在贝恩两段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哈佛学派认为,结构、行为、绩效存在因果关系,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称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范式(SCP分析框架)。为获得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因此,又称为结构主义。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在贝恩等人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企业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

(二)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该学派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而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

芝加哥学派从价格理论的基础假定出发,强调市场的竞争效率,主要理论思想范式是竞争性均衡模型,认为市场在长期过程能够达到效率水平,反对高集中率的产业必然带来垄断租金,因此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强调导致反竞争行为或垄断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市场的规制导致的进入壁垒。提出了在长期均衡中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技术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尽管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必要条件,但理论上并没有给出充分必要条件,同时理论也缺乏经验性的检验。

1980年代前后,以泰勒尔、克瑞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企业行为的研究,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博弈论的引入使产业组织学成为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学中最富生机、最激动人心的领域。但是,谢勒(Scherer)就认为“新产业经济学"的成绩被大大高估了。施马兰西(Schmalensee)也同意博弈论方法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方面有一定的不足。

近年来崛起的以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新制度产业经济学",也被称为“后SCP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威廉姆森、阿尔钦等人。该学派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引入交易费用理论,对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本假说、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作了系统的阐述,彻底改变了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传统观念,为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对产业组织的深化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新奥地利学派

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论上的成就,是建立在门格尔(Carl Menger)、庞巴维克(Eugen Yon Bohnbawark)始创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的。新奥地利学派极力否定作为经济分析工具的现代数学方法,主张经济现象应运用人类行为科学的方法,按“人类行为是实现其目的的合理行为”这一公理,通过语言进行阐述。新奥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奈特式的不确定性概念,市场不均衡就是因为存在着未被发现的信息或信息不完全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利润机会的丧失。

在政策上,新奥地利学派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基本持批判态度,强烈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新奥学派认为,市场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只要确保自由的进入机会,就能形成充分的竞争压力,惟一能真正成为进入壁垒的就是政府的进入规制政策和行政垄断。因此最有效的政策是自由放任政策。

二、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研究

(一)垄断竞争理论

垄断竞争理论是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关系和矛盾问题的理论概括。较早论述竞争问题的是亚当・斯密,他反对垄断,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他初步提出了现代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思想。随着自由竞争间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马歇尔认识到了垄断与竞争的矛盾,提出了“马歇尔冲突”的理论悖论,但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理论论证的是张伯伦、罗宾逊夫人、克拉克及鲍莫尔等。

1.马歇尔的垄断竞争理论

马歇尔由垄断竞争的两难选择发展到两者相互渗透。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认为,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构成了一对难解难分的矛盾,这就是关于竞争与规模经济的两难选择的“马歇尔冲突",这一理论否认了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种极端又相互对立的观点,其所揭示的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性两者的关系,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2.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垄断竞争理论

对垄断条件下企业行为所发生的变异,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张伯伦出版的《垄断竞争理论》和琼・罗宾逊夫人出版的专著《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谋而合地提出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张伯伦认为,在垄断竞争情况下,每家厂商的销售量受价格、产品性质和销售开发3个因素的影响。张伯伦分别从单个厂商的短期均衡和一个行业所有厂商的集团的长期均衡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当单个厂商达到短期均衡状态时,由于能实现超额利润,所以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从而使原来的厂商降低价格,当所有的超额利润消失后,既无厂商进入,又无厂商退出,厂商个数达到最适度的数量就达到新的均衡,同时也是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与纯粹竞争模型相比,垄断竞争长期均衡情况下的价格要高一些,产量要低一些,有剩余生产能力没有利用。

3.克拉克的垄断竞争理论

1940年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概念,克拉克在《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中,从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有效竞争问题,以试图兼容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之间的冲突。所谓有效竞争就是能协调好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的竞争格局,即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克拉克认为从短期看,完全竞争并不完全是好事,只有有效竞争才是合适的。因为从长期看,市场还存在潜在竞争者和替代产品竞争。在一个行业中,原有垄断寡头能获得超额垄断利润时,必然要招致新企业的加入,增加商品的供给,降低垄断价格。加之生产者对市场的预见性,主动调整产量和价格的应变能力,制约价格过分抬高,同时垄断组织、生产者的多样化经营,也使竞争手段多样化。多样化的竞争手段,不仅使竞争有效,而且使成功的厂商不必垄断任何种产品就能成长起来,从而保证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使竞争有效,多样化竞争手段提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的可能性和途径。

4.鲍莫尔的垄断竞争理论

1982年鲍莫尔等人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理论,该理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厂商进出市场的自由性,即市场不存在严重的进入或退出障碍;二是强调范围经济,这是针对多样化经营的厂商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鲍莫尔指出,现实中的市场很少有完全可竞争市场,可竞争性只是一个扩大的、应用范围更广的理想基准。鲍莫尔等人还认为,传统的厂商理论集中于分析生产单一产品的厂商。但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生产多种产品,由此他提出了范围经济的概念,范围经济是指厂商在一定规模下生产多种不同产品的成本优势。一家厂商同时生产数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小于多家厂商分别专业化生产一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总和。可竞争市场理论指出,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自由放任政策比通过行政手段干预更能有效地保护一般公众利益。此外,可竞争理论并不认为无约束的市场能自动解决一切问题,它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保持市场中的潜在竞争,采取便于资本流动和推进企业垂直联合与重组的政策,以保证市场的可竞争性和多样化厂商的收益稳定。可竞争市场理论从竞争性质的角度对垄断和垄断企业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辩解。

(二)SCP分析范式

产业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简称SCP范式。这一范式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

贝恩(Bain,1958)在吸收和继承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SCP分析范式。该范式成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企业竞争行为和市场效率的主要工具。他认为,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完全竞争模型缺乏现实性,企业之间不是完全同质的,存在规模差异和产品差别化。产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差异将导致垄断。贝恩特别强调,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规模经济要求,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市场结构特征。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关系决定了某一产业的集中程度,产业集中度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规模经济的必然结果。一旦企业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垄断,就会充分利用其垄断地位与其他垄断者共谋限制产出和提高价格以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产业内的垄断者通过构筑进入壁垒使超额利润长期化。因而,贝恩的SCP分析范式把外生的产业组织的结构特征(规模经济要求)看作是企业长期利润的来源。

在SCP模型中,用来描述市场结构的变量包括:购买者数量、企业数量、企业规模、市场集中度、企业进出壁垒、产品差异化等。用来描述企业行为的要素包括:价格行为、广告、产品差别化行为、产品创新行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用来描述市场绩效的特征包括:消费者满意度、企业效率、企业成长、利润率等。

(三)产业组织与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已经成为当今国外经济学界最热门、最前沿的领域之一。1982年,纳尔逊和温特合著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形成。他们使用变化、不确定性、惯例、路径依赖、有限理性、选择等概念来代替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完全理性、最优化行为和确定性。新古典经济学只能解释现存路径下的决策选择,是一种静态分析;演化经济在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是演化经济的基本假设前提下,关注经济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尤其关注经济结构变化的长期过程并研究行为人如何在这样的过程中生存下去,遵从动态的思想。演化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均衡只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是指企业都按照各自的生产容量进行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但是通过竞争,这种情况会发生变化。

产业组织与演化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入199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在新的视角中得到突破和发展。从一开始的倚重于市场结构为主到侧重于企业行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多样性、异质性进一步深化,并和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引入了“动态能力”的概念。该理论指出,企业内部的能力和企业间的能力一样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来源。至此,产业组织演化的理论拓展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借助于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内核,运用演化经济学的系统方法,这一研究领域可对复杂动态的组织演化过程中的演化选择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制度演化及其与技术、产业组织之间的协同演化作出系统分析;能对众多客观现象,如产业组织个体的多样性、产业组织的规模分布特征、企业异质能力、产业组织间的战略联盟和网络组织、企业持续进入、退出某一产业等现象作出解释,并能阐述基于演化角度的产业组织政策等相关问题。

三、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缺乏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系统研究。1960年以后,一些学者开始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研究分析工业托拉斯的优点,但由于这些研究仍然是在传统范式下进行的,其研究的出发点只是如何通过计划来引导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因而这些研究均未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马歇尔冲突"作理论上的分析。

1978年以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入一个引进与研究范式初步转换的时期,最早介绍到我国的产业组织著作是美国学者W.G.谢佩德(W.G.Shepherd)的《市场势利与经济福利导论》(易家祥译)。国内最早对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是杨治1985年出版的《产业经济学导论》。在整个1980年代,从研究的理论视角和范式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双重性:一方面传统的范式和在传统范式影响下进行讨论的问题仍然得以继续;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展开,一部分学者已开始尝试运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范式对我国产业组织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1988年,日本学者植草益的《产业组织论》翻译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译著。随后,国内又陆续翻译出版了几本西方学者研究产业组织的著作,如K.W.克拉克森和R.L.米勒的《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卡尔顿和J.佩罗夫的《现代产业组织》,J.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这些著作的翻译出版,对我国产业组织范式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1990年以后,新范式下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分析比较规范的研究成果,如陈小洪、金忠义主编的《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是国内学者编著的针对国内读者的第一本系统介绍产业组织理论和国外产业组织状况的专著;王慧炯的《产业组国产业组织研究》,这两本书同时荣获了第6届孙冶方经济学奖(1994),夏大慰的《产业经济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和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方法以及产业组织政策的教材。金碚在在其编著的《产业组织学》中,全面考察了我国的产权制度、产业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制度、流通体制、金融体制、外贸体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使产业组织学的分析范式更加完善。这一时期的研究趋于多样化:在研究的理论框架上,既有在西方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内展开的分析论著,也有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的成果;在研究方法上,规范性的分析在减少,实证和案例分析的论著逐渐增多:在分析的广度上,既有综合性分析,又有行业分析和专题性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引进、发展和创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1998,7.

[2]王军,杨蕙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由静态到动态的变革[J].东岳论丛,2006,27(1):60-63.

[3]董艳华,荣朝和.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与近期进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5.

[4]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哈佛学派[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8):3-5.

[5]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芝加哥学派[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9):3-6.

篇9

关键词:物流业;产业组织;市场绩效;市场集中度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24-02

0 引言

1978年,我国从日本引入了物流的概念,至今已有30多年的光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需求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我国物流业得以迅速发展,已从起步阶段迈向理性、务实的新阶段。在发达国家,物流业已被公认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剂。因此,大力发展物流业,将有利于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健地发展,并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纵观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为此本文试图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即哈佛大学的梅森和贝恩等人构造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深入探索我国物流业的组织结构特征以及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 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分析

物流业市场结构是指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化程度和新企业进入物流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市场结构的核心是探讨产业组织中垄断力量与竞争力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退出壁垒三方面来分析我国物流业的市场结构。

1.1 市场集中度

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有很多,但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标来分析我国物流业的市场集中度。HHI越大,表示市场集中度越高,也就意味着垄断程度越高,一般HHI指数小于1800视为集中度很低。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总值,以及历年中国物流50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计算出我国物流业的HHI指数。HHI指数是市场中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之和与10000的乘积,因为无法获得所有企业的数据,本文且用我国物流企业50强的数据来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物流业市场集中度非常低。我国物流业还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资金、资源、人才都比较分散,现有的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还无法占领足够的市场份额,并形成较为紧密的物流服务体系。这种粗放式发展格局,阻碍物流企业向规模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不能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福利。

1.2 产品差别化

近几年来,各物流企业的服务逐渐呈现差异性。随者物流业竞争不断加剧,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营效率,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并注重客户关系管理,以便为客户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这些大型企业所提供的高质量的服务与中小企业逐渐拉开差距,导致整个物流服务的差异化程度日益显现。从顾客忠诚度的角度来看我国物流市场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客户往往通过以往的交易往来与物流企业之间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长期业务伙伴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产生消费者偏好,从而使该企业的服务区别于其他企业。

1.3 进入退出壁垒

我国物流业的准入门槛低、进入壁垒薄弱。首先,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许多政策法规还未配套,行业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导致物流业制度门槛低;其次,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的现象,整个行业不能集中力量运用先进技术,提高运营效率,达到规模经济,这就导致不能形成规模壁垒和专业壁垒;最后,进入物流业的资本量壁垒过低,没有资金、仓库、专业物流人才,甚至没有车队的小企业,都能通过外包的方式在市场上找到生存空间。

我国物流产业的退出壁垒较高。退出的物流企业,其沉没成本较高。因为大多数物流企业的仓库、叉车、托盘等专用设施、设备在企业退出物流业时,都很难以合理的价格及时转手。此外,雇佣费用壁垒也很高。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单位产值的职工人数较多。如果退出该行业,则将导致很多人失业,迫于政策的压力,我国物流业的解雇费用壁垒较高。

2 我国物流业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在特定市场结构下,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市场占有率或其它目的而采取的某种策略行为。我国物流企业数量多,而且产业集中度低,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过去的物流市场以价格竞争为主,但近几年,营销、兼并、联盟等非价格竞争行为也愈演愈烈。

2.1 价格竞争行为

对于低端的物流市场,集中度不高和进入壁垒低引发的激烈价格竞争,使得利润空间在不断缩小,小型的物流企业为了生存,只能不惜代价降低成本的同时,降低服务水平,一些企业甚至不顾成本进行非理性定价和不正当竞争,干扰了市场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发展。而在高端的物流市场,高端物流企业具有一定的价格主导性,对一些高附加值业务可以采用掠夺式定价,且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价格竞争不明显。

2.2 非价格竞争行为

物流业的非价格行为主要是广告和品牌营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并利用企业拥有的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的标志进行宣传,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品牌认知。我国物流企业已开始注重客户关系管理,逐步通过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并提供更多附加服务,包括产品追踪、自动补货等。但总的来说,我国物流企业在广告宣传、品牌建设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详尽的实施方案。

2.3 组织调整行为

物流企业进行产业组织调整的动机是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经营风险、扩展业务范围等。大型物流企业加紧兼并重组,地区物流资源重新整合,中小企业的合作也出现多种形式,很多公司建立合作联盟,以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一些物流企业与大客户结成战略联盟,在承包物流业务的同时,参与客户营销活动。部分有实力的物流企业与重点城市结盟,参与当地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开发和运营。

3 我国物流业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市场绩效是市场关系或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最终成果标志,它反映市场运行的效率。本文将从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程度和规模经济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物流业的市场绩效。

3.1 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我国物流观念的限制,仍然有很多生产制造企业采用低效率的自营物流,斥巨资自建物流设施,加上现行的行业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部门和地区分割等弱点,导致我国物流业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仓库利用率低,铁路专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车辆空驶率高。大量的资源闲置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影响到物流业绩效的提高。

3.2 技术进步程度

近年来,先进的物流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运用。一些物流企业通过GPS、GIS和GSM网络的整合提供完善的运输车辆实时监控、运力调配、查询等服务。多数物流企业都开通了企业网站,构建了网上订单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和以ERP为基础的JIT物流制造支持管理系统。一些意识超前的物流企业将自动化仓库等物流自动化技术与无线射频终端、激光条码扫描仪、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了能够提供权限管理、运输管理、进货作业、出货作业、库存管理、财务决算、决策支持等功能的综合物流管理系统。

3.3 规模经济效益

近几年,物流行业有了快速发展,但仍然没有实现规模经济。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现象突出,社会物流依然粗放,供需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物流综合协调能力薄弱,存在政策环境的约束,物流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使物流的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实现。我国物流行业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很多设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

4 结论及建议

我国物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以上对我们物流产业组织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我国物流产业存在以下问题:从市场结构来看,市场集中度很低,物流服务同质性严重,进入壁垒较低,退出壁垒较高;从市场行为看,我国物流市场出现了以价格战为主的过度竞争;从市场绩效来看,我国物流业有一定的需求基础,发展速度较快,但产业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存在严重的资源闲置现象,产业规模结构效率低,收益率不高,技术进步缓慢。

对于我国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充分发挥物流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引导需求企业摒弃自建的物流系统,采用高效率的第三方物流,从而有效扩大物流市场规模,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市场准入限制,避免物流产业的盲目发展,防止由于企业数量增长过快而导致物流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其次,政府应合理规划,促进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资源整合,完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为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并通过政策和资金重点培养大规模的物流集团,提高物流行业市场集中度;再次,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物流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高校应加大物流专业的招生力度,为物流业的发展储备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行业协会可设立物流专业资格认证考试机构,从社会各界培育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美)鲍尔索克斯.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牛晓帆.产业组织理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M].云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 港口经济;集聚一扩散效应;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6-0050-05

港口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特别是近几百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演变,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贸交流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经济实践的推动下,港口经济理论也从最初的朦胧状态逐渐走向成熟,内容不断丰富。本文主要对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

1 港口经济对沿海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1.1 出口导向理论、港口生长点效应和港口经济

道格拉斯・诺思认为,需求是区域经济的外生变量,需求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为了满足区域本身的需求;二是为了本区域与外部进行物资交流的需要。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变化趋势,可用出口导向理论(The theory of exportbase)来预测。诺思认为,区外需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外部需求的扩大能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乘数效应。因此,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由该区域的输出产业来决定。按照输出基础理论,区域产出可分为输出基础部门的产出和自给性部门的产出,用公式来表示:Y=Yg+Yh。

其中:y为总产出,Yg为输出基础部门的产出,Yh为自给性部门的产出。如果一个区域是封闭的,它与外部之间不发生贸易关系,那么它的总产出y就等于自给性部门的产出。但区域经济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自给性部门的产出Yh又是由总产出水平决定,因为它既为自己提供服务又为输出基础部门提供服务。故Yh=a+bY=a+6(Yg+Yh)

其中:a与b为参数,a表示当总产出为零时区域自给性部门的产出量,对于一定规模的区域而言是一个常量。再设总产出与两部门的产出增长率分别为Y、Yg、Yh。由此可推导出下式:

y=(Yt-Yt-1)/Yt=(Yg+Yh-Yg-1-Yh-1)/(Yg+Yh)=yg[Yg/(a+Yg)]

即 y=yg/a+Yg (1)

其中:Yt、Yt-1。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的总产出,Yg、Yg-1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的输出基础部门的产出,Yh、Yh-1。为报告期和基期的自给性部门的产出。

由式(1)可知,总产出的增长率Y与输出基础部门的产出增长率Yg成正比,即它是依赖于对外贸易的需求及其增长。这一理论说明了对外贸易对所在区域的重要意义。如内地,它们的对外物资交流量不大,因而只能获得经济的自然增长率。而那些航运交通繁忙、港口吞吐能力大的港口所在区域经济增长则要快得多,而且由于乘数效应的影响;随着外部对港口地区的输出需求的增加,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将更快。这也称为港口生长点效应,沿海地区之所以能获得比其它地区更快的经济发展,就是由于港口生长点效应所起的作用。

1.2 集聚-扩散效应: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

港口的生长点作用,不仅体现在促进港口所在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交通枢纽和流通中心的大型港口城市,还会在更广阔的区域范围内发挥作用,特别是它能直接对其经济腹地的开发发挥着重大影响。因此,港口所在地和港口周围地区总是比较富裕比较发达的。港口城市周边地区能得到较快的发展,是因为它具有扩散效应、集聚效应和港口对货物的吸引中转效应。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要素(包括人才)的流向总是趋向于使其增值或提高效率的地方,表现出的结果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这是由经济活动本身的趋利性而导致的。一个企业生产规模在一定限度内增大,一般可收到节省单位产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好处,这就是企业的规模经济。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效应,这就是集聚经济。由于港口城市具有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特征,因此,大量具有原、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企业来港口城市落户。由于纵向经济联系和横向经济联系的缘故,引发乘数效应,从而导致港口城市经济的不断扩张,达到规摸经济和集聚经济,形成增长极。由于港口本身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与港口生产有关的行业,如码头建设、港口机械制造、修造船舶等第二产业以及航道、装卸仓储等为它们直接和间接服务的第三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刺激投资的增长和增加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同时还在更大范围内促进金融、贸易、保险、信息、管理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相比内陆城市,港口城市对周围地区更具有集聚效应,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使得许多行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使公共服务(教育、交通、通讯等)成本降低,使第三产业更加发达,使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更加稳定,比一般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建设,对周围地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周围地区的劳动力、原材料、生产资料等资源被吸引到该城市;随之对更远的城市也能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这些城市和地区的资金、技术、产品向港口城市集中,从而形成大量的外部投入,使得港口城市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这就是所谓的“极化效应”…。

理论和实证都可以揭示出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由此可以认为,港口区位优势以及对生产要素的集聚一扩散效应是港口经济区别于其他经济形态的一个内在特征。

1.3 港口经济投资效应

港口经济的投资内容较为广泛,它既包括港口自身建设所形成的投资,又包括公路、铁路以及临港工业等相关产业在当地的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维修与保养等方面的投资,即基础设施重置投资。这些投入将会作为投资对当地生产产生影响。

根据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投资流量增加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有关理论阐述,当有效需求相对不足时,投资量的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的初始增加,继而引起消费和收入的增加,最终给国民收入带来

的增加量是投资增加量的乘数倍;投资量的减少将引起国民收入的减少,并同样引起消费和收入的减少,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量是投资减少量的乘数倍,这就是投资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乘数原理”。港口投资流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乘数效应产生的。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港口投资作为资本流量的投入,在未形成资本存量的投资阶段,并不体现公共品的性质。这种情况下,港口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通过乘数效应体现出来的。我们应当注意到,只要经济中存在足够的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而且在增加投资时没有引进进口产品或服务,也没有产生引致投资,总产值中增加值比例保持不变,居民消费构成条件不变等条件也得以满足,则无论初始增加的是哪个部门的投资,最终总产出的投资乘数都是相同的。

2 港口经济影响沿海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2.1 港口经济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

在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韦伯认为影响“区域性分布”的一般区域因素主要是成本构成因素,包括地价与地租、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原材料、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利率和折旧。通过层层剖析,最终归因于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据此,韦伯提出了集聚经济函数的概念。根据该理论,产业在一个地方集聚与否可以看成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的博弈达到均衡的最终结果,它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成本节约。不同的集聚规模就产生不同的节约支出,这样每一集中阶段的节约指数构成了集聚经济函数。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来自集聚的节约大于运输成本的增长,那么拥有日产量为M的大企业将吸引位于距离r处的日产量为m的小企业。设定运输单位产品的重量为A吨,运输单价为s公里,总的运输成本为Arms。产生于集聚的节约依赖于生产的类型。设集聚产生的单位产品成本节约是φ≠(M),日产量为肘时的总节约为T(M)=M(M),于是小企业被大企业兼并使总节约量达到T(M+m)=(M+m)φ(M+m),集聚产生的节约增量为:(M+m)φ(M+m)-Mφ(M),只要此值大于运输成本的增量Arms,集聚就会实实在在的发生。

从港口经济的角度进行考证,港口本身就是货物的输出地和输入地,是一个地区与其它地区货物流通的中心。企业在港口周边经营,无疑会缩短与原材料产地或商品市场的空间距离,进一步减少运输成本,提高效率。

2.2 港口经济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长幅度的经济现象。规模经济包括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产生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工人专业化于简单的重复劳动比从事多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时,大规模的企业可以利用更加专业化和高效率的大型机器,使规模报酬递增,边际效益递增,而小企业却难以做到。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当某一地区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大时,特别是相关产业的聚集,可以促使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是因为当多个关联企业集中于同一个地区发展时,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的产业赢得了发展机会。这些产业专业化发展使原有企业可以减少各自的相关投资(如广告、咨询投资等),并且获得更高质量的服务。由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单位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因此,港口经济的发展会推进沿海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这就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生产,从而深化地区的产业分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且使参加分工的各个地区共同分享专业化和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这种通过规模经济为区域带来的贸易利益称之为动态贸易利益。

2.3 港口经济可以带来技术转移效应

港口经济是以海运等服务产业为主体的,它的特点是技术密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航运业及相关服务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大大提高了港口经济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了交易运行的经济成本。当今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一个国家在技术方面一旦落后,就很难提升国家的竞争地位,所以,依靠新发展起来的技术提高国内港口经济体系的效率,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并且,由于全球航运业的发展对服务手段和服务标准的统一性存在内在的要求,因此,港口经济在本质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特征,这也为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乃至技术创新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在开放性条件下,国内港口、物流等企业可以仿效国外企业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方式以及先进的风险管理等技能。并且在外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情况下,国内企业有动力和积极性进行技术学习和创新,从而保证了技术转移的高效率。另外,通过本国雇员在跨国公司和本国公司之间的人才流动,也使技术的扩散成为可能。随着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单位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将降低,从而提高港口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实际上,这种“技术转移”不仅仅局限于港口运营这个狭小的方面,由于产业集聚效应的存在,技术转移在整个港口经济体系中普遍存在,并提高了港口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2.4 港口经济可以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在分析我国产业在沿海地区的集聚现象时,金煜、陈钊和陆铭在《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提出,经济向沿海地区的集中早在中国政府采取地区非平衡增长政策之前就已经出现,其中的原因包括沿海地区在地理上容易与外界交流以及基础设施网络密度高,等等。他们的分析表明,在中国,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产生了产业集聚效应;在有关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对经济地理因素的研究也发现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禀赋显著影响各个省间的增长差异,同时,港口经济所具有的开放性有减少封闭的作用从而对增长产生正面的影响。通过使用第二和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集中,发现改革以来的产业集聚支持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特别是观察中国工业的地区分布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后,工业集聚的现象变得逐渐显著,地区工业GDP占全国工业GDP的比重在省与省之间差异日益扩大。1987年工业改革之初,各省之间工业GDP在全国所占份额的变异系数是0.026,2001年这一指标上升到0.030。总地来说,工业集聚的趋势还表现在,1978年工业份额超过8%的仅有上海和辽宁,而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有11个。到了2001年,工业份额超过8%的省份变成了3个,而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增加到16个。而这种工业集聚一直在沿海省份出现,情况如下:1981年工业份额超过8%的省份分别是上海、辽宁、江苏、山东,而从2001年的情况看,工业份额超过8%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这也和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本身的区位优势以及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3 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增加总产出、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

港口作为沿海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其投资的增长对

于刺激总产出和综合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将直接推动本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它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紧密联系。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一个区域的总产出受道路、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影响显著,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共基础设施之间存在一个正的相关关系。港口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对道路、港口等公共设施需求的增加,可以吸引大量外来投资,推动有关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这将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重要基础设施投资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产出增长和生产率的贡献非常明显。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铁路曾得到极高的投资数额,铁路建设从质量方面和数量方面对德国工业、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刺激,并对总产出也形成了重要影响。二战后美国的历史数据(时间序列)充分说明了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核心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对劳动生产率和多要素生产率都有积极的重大关系。据统计,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1%就会使生产率提高0.24%。阿斯乔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研究得出:美国1965年~1985年生产率低、利润率低和净投资率低的原因是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因此,港口经济发展带来的投资增长对于增加总产出,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2 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工业化的前提或条件

作为工业化的前提,各国的工业化都是伴随着交通运输、动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供给增加而发展。英国19世纪50年代后,工业急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交通体系的大发展。以伦敦为中心的港口群已经形成规模,与此相配合,英国铁路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国内外商品的输入和输出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加速了冶金和煤炭行业的发展;造船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在美国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运输业对加速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改善工业布局起了重大作用。19世纪初,随着纽约及五大湖港口群、西部内河运输以及内运河的开凿,为东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冶金、采煤、机械制造)的发展,对西部的开发和西部农业生产的急剧增长,以及对加强地区联系和促进地区分工的形成,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日本对外交通依赖港口,所以自古以来重视港口开发。为适应外贸经济发展,在许多优良港湾建设商品港、工业港。港口立国成为日本的发展战略,成为保证日本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很快的新加坡、香港、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对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非常重视。

3.3 港口经济成为配置资源,调整本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而资源空间分布存在着不均衡性,这就需要靠运输来进行调节。港口城市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和陆上货物运输的结合点,拥有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具有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地区经济的独特优势。现代化港口也为本地区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道,发挥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各种资源运输成本降低,同时还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了本区域的竞争优势。因而,港口使各种资源向港口及港口周边地区集中。这就促使更多的相关的公司、供应商和关联产业相应集中,形成相关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同时,港口经济关联性强的特点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关联行业的发展。港口的发展既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口岸相关服务的支持,也会极大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港口已经成为沿海城市贸易发展、制造业繁荣的重要支撑点。目前,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服务业最繁荣的区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成为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4 推进产业发展,扩大劳动就业

港口经济通过影响产业发展继而影响劳动就业。正如罗斯托的分析那样,交通运输体系对经济的成长起了三种重要影响。第一,降低了运输成本,给商业市场开辟了新的地区和带来了新的产品,而一般来说,也是发挥了亚当斯密所主张的扩大市场的作用;第二,在许多国家,交通网络是发展的主要的、新的和迅速扩大的出口部门的先决条件。而这个部门又反过来为国内的发展提供资本;第三,交通业的发展引起了勘探、冶金、机械以及众多行业的发展。港口经济对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发挥作用的同时,常常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员。根据我国的调查,交通运输业通常吸收了5%~8%有工资收入的就业人口。港口每万吨吞吐量创造GDP的贡献约为120万元,对地区就业的贡献为26人,港口生产经营与其他相关产业及间接诱发经济贡献为1:5,提供就业比值为1:9。港口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

3.5 促进城市化进程

港口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为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而且在促进以生产集中、人口集中为特征的城市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又带动给排水、电力、绿化、卫生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加速城市化进程。全世界距海200 kg以内的陆地,其总面积不到地球陆地面积的1/6,但集中的人口却超过世界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几乎世界上所有大洲人口地50%以上都是生活在距海200妇以内,少数洲(如大洋洲)更高达90%。而远离海岸的超过1000kg的内陆地区,居住人口不到10%。大量人口聚集于靠海地区,不仅使50%以上的大都市都位于沿海和靠海50kg之内。当今世界最大的城市经济带,美国东北沿海城市(纽约一华盛顿)和西海岸城市经济带,日本东京一横滨一大阪/神户城市经济带,荷兰鹿特丹一阿姆斯特丹城市经济带,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带都是以大型港口为中心的沿海或紧靠海岸区。

3.6 加快贸易增长,增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