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范文

时间:2023-04-07 05:1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报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报道

篇1

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那么公司的新闻报道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公司新闻报道范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司新闻报道范文一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___俱乐部有限公司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与各位再次共同见证___俱乐部与蚌埠联通公司精诚合作,在这里举办“ ”新闻会,我心里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

今年的7月31日,在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支持下,__市交警支队与___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___建行举办了“___机动车驾驶人安全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实施试点工作启动仪式暨交通龙卡首发式新闻通气会。

会上,___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了独家授权___俱乐部有限公司为持卡人提供常年服务的承诺,__联通公司作为___俱乐部在__地区的唯一通信合作商也出席那次盛会。

那是一场注定要载入__地区通信编年史的会,从此,__联通和___俱乐部就共同承担了为__市30多万持卡的机动车驾驶人提供优质通信服务的责任。

自那时起,__联通和___俱乐部就开始紧密合作,共同深入市场调研,了解机动车驾驶人的特殊需求,制订了一系列通信产品和特惠政策为持机动车驾驶人提供差异化的特惠通信服务,主要特点除了__总刚才介绍的特惠政策以外,___俱乐部为购买“联通卡”的驾驶员提供15元的现金抵扣券。

驾驶员只要花15元,就能获赠150元话费。

为选购存话费领3G手机的驾驶员免费办卡。

以上特惠政策仅对于持“卡”的机动车驾驶人开放,驾驶员凭借“卡”、驾驶证及身份证复印件方可享受上述优惠。

目前联通的胜利路营业厅、工农路营

业厅以及___俱乐部设在__银行五家支行的办理点均可受理此项业务。

___俱乐部是伴随“__省机动车驾驶人安全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而产生的服务性企业、还处于新兵的位置。

我们抱着学习的态度向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请教、并且感谢您们的关心与支持。

我们选择与__联通公司合作,首先是他们精诚合作的精神打动了我们。

其次,__联通在__地区通信和信息化的技术规模为我们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特别__联通持有最佳3G技术机遇和__联通的服务质量为我们的合作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因为我们是新兵、所以我们包袱小、负担轻、进步也会比较快。

与__联通公司组成“强强联合,共创辉煌”的团队为蚌埠30万持“交通龙卡”的机动车驾驶人服务,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是我们学习好机会,也是对___俱乐部辛勤努力、决心打造“民心工程”态度的鞭策和鼓励。

在座的许多媒体朋友是见证者,在今后的日子里,___俱乐部将坚持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经营理念,以与__联通的成功合作经验为先导,不断联合更多有实力和服务共识的企业共同打造持卡人的优质服务平台,实现___俱乐部创建“民心工程”的夙愿。

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感谢大家对___俱乐部和__联通的关注和支持。

预祝今天的新闻会圆满成功!

谢谢!

公司新闻报道范文二20__年6月29日至7月1日,陕西中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西安凤城大酒店二楼会议室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

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项目管理人员及其公司各职能部门领导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总经理苏建明做了题为《 统一认识,调整思路,稳步发展》的工作报告。

报告分析了现在建筑市场诸多不利因素,全面总结了20__年所作的工作,客观的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20__年的目标实现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下一年的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公司发展大局,转变公司发展战略,提升企业品质,实行多元化经营,在发展公路、铁路的前提下,也要进入房建、水利、装饰装修等行业,弥补桥梁单一性带来的不足,倡导大家要充满信心、统一思想、大胆尝试,坚持不懈,确保20__年的经营目标的实现。

公司副总及书记也对如何加强项目的质量、安全、成本、生产经营、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详尽的报告。

会议结合公司目前的现状,就如何进入新的领域,开拓新市场;如何想办法做好变更、索赔,怎样加快项目结算、工程款的回收;如何提高项目的管理能力;如何留住人才等四个大议题进行了激烈的研讨,参会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从公司的实际出发,畅所欲言,进言献策,共同谋划着公司的美好未来。

会议还评选了20__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先进班组,对他们进行了表彰,肯定了他们的工作,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由此调动了员工、工班工作的积极性。

此次大会,始终贯穿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洋溢着浓厚的民主气氛,这是一次团结民主、集思广益的大会,必将引导和激励公司员工以勇于创新、坚定执着的精神,开创公司更加辉煌的明天。

中川建筑20__工作会议的召开,无疑为下一年的工作确定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任务、经济指标和发展方向,为来年各部门、各项目完成生产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司新闻报道范文三20__年 11 月 28 日星期三下午,为了更了解企业和就业方向,创 业园工作室在段炫宇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福州天盟数码有限公司 参 观。

在公司中的座谈会上, 我们了解到了福州天盟数码有限公司是 一家集研发、运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网络游戏平台服务提供 商,开发运营过多款游戏,在欧美地区拥有众多用户,拥有多个 开发团队,我们也了解到了公司对 IT 技术的要求,明白了团队的 重要性,天盟数码也给我们讲解了职场上的一些要求,这给了我 们很多启示,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将来的发展方向和专业技术, 了解了国内的市场环境整体,通过这次座谈,我们的知识面有了 很大的扩充。

篇2

关键词 民生新闻;把握大局;关注热点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7-0013-01

“民生”二字虽然寥寥数笔,却有千钧之重,它承载着党和政府的重大使命,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如何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承担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架起党和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是电视媒体人应该思考的问题。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不断总结自身不足和成功经验的过程中稳步发展。那么,在民生新闻报道中还应把握哪些关键环节?

1 在传统新闻中突出民生主题

近来年,各级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均加大了主题性新闻专栏的策划力度, 2010年“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充分展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十二五”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从中央台到地方各级电视台在传统的新闻节目中,相继开办了主题鲜明、色彩浓厚的新闻专栏。我们集安电视台在《集安新闻》栏目中开办了《看民生 促发展》、《三农印象》等专栏。深入报道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加低保户补助标准、整合教育资源、大学生创业就业等一系列群众关注的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新闻。这些新闻突出“三贴近”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报道策划时带有强烈的宣传意图,把报道视角对准普通百姓,通过可感可知的生动细节,有血有肉的情感纪述,用记者的镜头,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看问题,倾听他们的诉说,感受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呼声,宣传报道密度大,态度真诚平和,无论是解说还是记者点评,强调朴素直白,营造出了民生新闻主题报道的强大声势,体现了民生新闻的规模效应,播出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在《三农印象》栏目中播出的“农民看病有负担 新型农合来解忧”这条新闻,就是以一位集安市青石镇秋皮村患病农民孟繁云为切入点展开的报道。以前孟繁云对新农合政策不理解,缴费也不积极,村干部多次做思想工作后才缴费。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孟繁云突然患病,花去医疗费用16000千元,按照新农合报销比例,报销医疗费用5000元,相当于他家里一个劳动力一年的收入,病治好了还省了钱这让孟繁云非常高兴。转年孟繁云成为村里缴纳参合费用的第一人。通过这条民生新闻主题报道,展示了农民对党的惠民政策由当初的不理解到如今拥护的思想观念的转变。现在,集安市大多数农民有了病都能及时就医,不再“小病挺、大病扛”了,既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也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在《三农印象》专栏中又陆续报道了《林改制度惠及百姓民生 黄土农民广建绿色家园》、《自家大院“种”文化 全村百姓“收”幸福》等主题报道,深入挖掘发生在农民身边的点滴变化,向观众展现了集安农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的喜人景象,真正体现了党的惠民政策惠及民生的主旨。

2 运用主持人元素拓宽民生视角

民生新闻之所以成为一股热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媒体观念定位的平民化趋势。我们知道,新闻传播是富有人性化特征的,尤其是代表电视栏目的主持人,更是集社会性与人际性于一身,所以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主持人既要体现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社会性、责任性,又要以个性化、人格化的方式与观众交流,体现其人际性。2008年,集安电视台推出了大型民生新闻讲述类栏目《身边》,以主持人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节目采编制作,把目光对准社会上普通存在的人群,陆续在身边的生活中挖掘了金婚缔造者王树新、深山从教徐英家、带头致富女支书孙福英、党员色彩永不退项福生。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他们的生活理念或人生教训切中社会话题,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他们的精神追求、人生哲学就像现实社会中的一面面镜子,照出了各色人的心灵,或激励斗志、陶冶情操,或警示心灵、启迪思路。这档民生新闻栏目突出民生主题,主持风格亲切自然,在社会上倡导了文明和谐、拼搏进取的时代风尚,被评为通化市优秀栏目。民生新闻主持人说新闻时的口语化、平民化的表达方式,以及故事性讲述、趣味化点评、亲民式解读等软性处理手法的并用,都大大增强了主持人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本来就面对面的传受双方更加亲近,并在情感上形成了交流和互动。

3 把握角色定位做到民生报道深度化

近年来,集安电视台坚持把握大局,服务民生的宣传工作理念,全力打造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广播电视精品栏目。为配合集安市的年度重点工作,按照“紧跟中心,贴近民生,大局站位,小脚切入”新的策划理念,2012年,我台加大了原有栏目改版力度,强化民生主题,并在报道深度化上下功夫。《边城话题》、《新视野》等栏目以记者走基层为载体,围绕保春耕备耕、环境综合整治、优化软环境、暖房子工程、社区热心人、旅游产业大发展等热点问题制作播出的专题节目,既在大局上配合了集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又以小角度贴近了实实在在的百姓生活,全力搭建起政府和百姓的心桥。作为县级台,我们在做好日常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开办了评论性新闻栏目《媒体看点》,栏目聚焦本周内百姓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通过对典型新闻事件的分析和评论,让观众通过节目的收看对相关事件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判断和认知,在突出关注百姓民生主题的同时,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原则,而新闻报道的主题化,特别是突出民生主题的报道,正是贯彻这一原则的最好体现。作为县级台,我们就要多深入乡镇、村屯、社区,真正将镜头对准基层,对准群众,为奏响经济发展强音,为关注百姓民生发挥好主流媒体作用。

篇3

如每年的“两会”报道,要想将这一每年例行的、各家媒体都在关注的会议,能够在报道中“出新”、“出彩”,新闻策划尤显重要。作为市委机关报《呼伦贝尔日报》,历来把策划每年的“两会”报道,作为全年工作的重头戏。从会前如何营造氛围、会中如何安排报道重点、会后如何跟进以及采访人员的安排、报道内容的量化以及报道版面的设置等等都要做周密策划。如2011年,本报一版策划新专栏“今日两会”——日程式专栏直观地介绍两会每天的内容,让读者对会议内容一目了然;设“图说两会”——图片式专栏,用图片代替文字会议内容,使会议内容不再枯燥;“记者在现场”——亲民专栏的设立,拉近了政府与市民的距离。而今年的全市“两会”则开辟了旗市委书记访谈专栏“两会特别策划,热点关注”、以小特写折射大变化的“两会新风节俭办两会”专栏、反映委员、代表心声的“两会微看点”专栏,盘点各地民生亮点、棚户区改造、“五大基地”建设等专栏。由于策划到位,使得每年的“两会”报道做到了,政治、政策和事实上准确、报道时效快捷、报道主题深刻、报道视角独特、报道手法新颖,受到社会各界首肯。

2、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需要策划

报纸是一种媒介和桥梁,搞好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策划,可以促进信息的沟通和合作的开展。为帮助身边生活贫困的人们度过一个祥和欢乐的新年,2011、2012年春节前夕,《呼伦贝尔日报》连续策划了两届“帮助最困难的人温暖过新春”公益活动,通过记者深入采访,写出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以此携手爱心人士和企业,为金殿、全桃、赵鑫、英旭、刘瑶、姜金山、小张娜、黎明、牛永德等14户家庭送去了春节的问候,不但使他们过上个温暖的春节,而且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此报道策划不仅让受助者与捐助者心手相牵,更体现了本报责任媒体,民生立报的宗旨。

3、重要时间节点的新闻事件的报道需要策划

今年春节前夕,冒着严寒深入腹地慰问干部群众,为此,《呼伦贝尔日报》开辟“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入实施‘8337’发展思路”专栏,第一时间报道呼伦贝尔市各地传达讲话精神情况。开辟“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引,凝聚力量推动发展当好先行”专栏,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等多个角度,刊发学习贯彻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体会文章,结合呼伦贝尔实际精心剖析、深度解读,营造出以讲话精神开拓创新、深入推进呼伦贝尔改革发展的舆论氛围。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4、围绕中心工作的深度报导选题需要策划

篇4

关键词 欧洲杯 新闻报道 VR 技术创新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虚拟现实技术(VR)还没有走进他们的视野,但是这个正在飞速发展的新技术已经被使用到欧洲杯。在这次欧洲杯开幕式中,镜头中出现了一个头上戴着头盔,身上长满“眼睛”的圆球。这个东西很快了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虽然外形比较丑陋,但是这个球体聚集了当代的多种技术于一身,它就是诺基亚公司研发的,欧洲杯主办方定制的OZO虚拟现实摄像机。圆球的“眼睛”是由8个2K×2K光学传感器、8颗嵌入式麦克风组成的。这种全方位的设备能够让所有的OZO有效地抓住比赛的声音和图画。

欧足联有关发言人表示,该届欧洲杯是欧足联第一次在大型足球比赛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所有场馆中都安置了6到10个OZO装置,当然不一定每场比赛都会全部启用。欧足和电视台业务主管罗斯在接受《镜报》采访时说道:“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让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全面深入的体验。”

一、VR新闻给欧洲杯新闻报道带来的改变

VR针对传统新闻报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VR转变了传统新闻报道的信息传播模式和叙事模式。这种新型的模式打破了传统过程中的传受关系。

在虚拟模式上,人们以前在接收新闻讯息时,往往以第三者立场来对待,在新闻中处于旁观者,但是在VR新闻中,没有旁观者,人们都能够参与其中,由旁观者的角度转化为参与者。例如,在对现实影片进行虚拟时,因为随着人们对头部的转动,可以观察到附近的环境,在对事件进行观察时能够站在不同角度进行,从而得到属于自己的视觉感受和心灵体验。这和过去的传受关系相比,参与性和互动性更明显。针对新闻报道来说,怎样有效把握其中的叙事模式,把人们的感受和摄像镜头有效融合,这也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二)VR使读者有不一样的新闻阅读体验。转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使人们从传统的视频阅读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真实感,特别是在年轻人中使用更为活跃。

(三)探究新型的商业模式。例如VR新闻的收费问题,VR广告的构建和播出等。《纽约时报》现在已经利用VR视频广告获得了利润。欧足和电视台都为雷克萨斯进行广告植入,VR正朝着商业化的道路不断发展。将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会大大增加。

现在,传统新闻报道融入VR新闻的标准也在提升,不但需要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投入,并且其制作时间比较长。例如欧洲杯,其中VR新闻构建需要融合多个部门,并且和集团内部新闻、视频、图片和市场部门中的工作人员进行配合操作,这样才能展现完美的拍摄效果。而且在拍摄时,还要找寻拍摄新闻的真实场地。

二、VR对欧洲杯传统新闻报道融合转型的启示

(一)新闻报道融合正在从单独的技术层面向新闻报道层面进化。

现在新闻报道融合不只是对新闻载体和技术方式进行转化,也不是过去新闻报道所使用的网站登录、手机和社交网络那样简单。就传统新闻报道来说,特别是纸质新闻报道,进行VR新闻,就是对新闻报道模式一种大胆的突破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报纸削弱“报纸”的纸质特点,逐渐朝着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方向发展。将来,多种新闻报道都可能合二为一,发展成为采访、拍摄、制作、传播为一身的综合新闻报道模式,改变报纸、电视台和网站的限制性因素,对其进行突破和创新,人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新闻时代。

(二)传统新闻报道的进化也可以进行跨界合作。

把自己的内容的创造性和科技企业的技术力量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加强其核心竞争力。传统新闻报道朝着新型新闻报道进化,人才缺乏和技术缺乏是瓶颈。受到体制模式、待遇和用人制度的限制,融合过程中人才缺乏的现象严重。培养人才的耗时较长,保留人才的能力有限。并且,传统新闻报道和市场需求技术相吻合的专业人才缺乏严重,一些拥有技术能力的科技人才不容易进入到传统新闻报道的生产发展中去,这样就容易造成内容资源和技术模式上的分离,从而使传统新闻报道技术进化受阻。但是在VR新闻构建时,国外新闻报道和科研技术企业进行合作,自己主要负责VR新闻内容,而技术方面主要由合作企业承担,对于硬件设备的研究也比较少。例如,欧足和电视台合作的VR360门户频道,美联社主要进行内容的编辑和网页的研究制作,而AMD主要对Radeon图形处理器、硬件和LiquidVR软件等方面的内容提供技术帮助。ABCNews与Jaunt公司的合作,BBC和BDH、REWINDT作室的合作等,也都是属于传统新闻报道的跨界合作。

(三)传统新闻报道进化需要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原则。

篇5

五。二班获得团体冠军

我校第一届5年级小学生拔河比赛,经过2小时激烈的战斗,于3月10日在新区小学操场落下帷幕。五二班代表队以4:2战胜五一班代表队,获得团体冠军,五一班代表队屈居第二名。

五二班代表队是第一次参加团体拔河比赛,队员们配合的十分默契,但是上半场比分一直落后,一直到下半场才显现出他们的威力。排头的大力士李阳力气十分大,扭转了失利的场面,是团队坚强起来,为代表队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因为这样他们也成为了头号拔河种子。

五一班代表队在运动方面一直很优秀,曾六次获得团体第一;上半场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队员们配合不默契,再加上体力不支,最终以2分之差失利。

篇6

【关键词】新闻报道;道德失范;探究

一、新闻道德与新闻道德失范

新闻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传达信息的交流活动;是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新闻道德内化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品格、习性和意向之中,又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的规范性调节体系。新闻传播活动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行为,报道者在采写、编辑、刊播新闻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意义是极为鲜明的。比如,新闻记者以新闻为武器、讴歌正义。又如,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新闻的社会效益,利用新闻对他人诋毁、诽谤。这些行为,由于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及社会的性质,能够对其进行道德善恶的评价,因此既是新闻工作行为,又是道德行为。新闻道德不仅对社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而且其导向功能也是十分巨大的。

新闻道德失范。所谓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失去或弱化,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具有道德责任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不遵守本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丢失了最起码的道德良心的行为现象。大众传播中的道德失范,是指大众传媒从业人员(主要指记者编辑)在不明显违反现行法律的前提下,主观故意从事有违行业准则与新闻专业精神的职业行为及交往活动①。职业道德是一种主要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它一般通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处理各种职业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反映和体现出来②。作为职业道德的一种,新闻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形态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对新闻报道行为特殊的规范意义。新闻道德的失范必然将造成价值标准的混乱。不仅影响某个个体,还会影响某个社会群体、某个领域,甚至整个社会。新闻从业人员在道德品质修养上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首先,这是由新闻工作者诉诸舆论而参与国家治理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所决定的。其次,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全社会特别是民众道德养成教育方面,具有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及的全面性和影响力。

二、新闻报道中的道德失范表现

虚假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衡量一切新闻价值的首要标准。真实性是媒体伦理的最高准则和核心内容,而真实性的失效则是以虚假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新闻的失实最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第二,添枝加叶,层层拔高。第三,要件残缺,隐瞒事实。第四,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主要表现为:在新闻中,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写成现在出现的;把众人共同努力的成绩说成是一个人的成绩;把别人做的事说成是某个人做的。第五,因果不符。主要表现为:新闻指出的事件所发生的原因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把事件发生的多种原因说成只有一个原因,或者风马牛不相及。

有偿新闻。有偿新闻与虚假新闻、低俗新闻和不良广告一起被称为新闻界的四大公害。有偿新闻,其实质就是某些新闻从业人员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权利,作为个人和团体的私有商品非法出卖,权利和金钱进行了非法交易。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是新闻界的不正之风,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新闻行业的耻辱。典型的有偿新闻表现为接受劳务费、餐费等形式的红包、礼金、有价证券、获取各类消费、好处,以及可能会影响到公正采访和报道的礼品。但是,现在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大家理所应当工作流程,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新闻记者接受采访对象的红包、免费旅游的,也有报道对象专门请记者去做宣传送现金、提供服务的。媒体有时因经济因素而报道某些新闻,有时也会忽视某些新闻,即有偿不闻,在获得经济利益后对信息进行有意隐瞒。导致了在新闻报道中重利忘义,见利忘义的选择。

媚俗化倾向。新闻报道的低俗化倾向是我国大众传播向市场化、娱乐化发展的极端趋势,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失范。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指出,传媒所获得的最大经济回报来自于“第二次售卖”,即将凝聚在自己版面或时段上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出售”给广告商或一切对于这些受众的媒介关注感兴趣的政治宣传者、宗教宣传者等。而一些媒体则片面实践了麦克卢汉的“注意力理论”。他们抓住受众的猎奇心理,一味迎合受众口味,大量刊登有立竽见影之效的刺激性新闻,扩大发行量和收视率、点击率,追求高额广告收入。传媒界产生了自己的经济领域中“劣币驱逐良币”,即导致新闻报道中的道德失范现象。特别是有的媒体请专家分析犯罪分子的杀人动机,竟然把原因归结于客观,更像是为凶手开罪。这样难免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辨证判断和认识,甚至诱发人们的犯罪行为,从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果。另外,有的媒体则习惯集中性地进行大量的犯罪报道,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恐慌,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也极大。

人文关怀缺失。新闻的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这要求新闻报道中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来处理媒体与观众、媒体与市场的关系。报道内容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心和尊重。但是,新闻媒体为了获得发行量和收视率,不惜以牺牲人文精神为代价。比如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和歧视和新闻报道用语充满嘲讽和歧视等等道德失范现象。有些对于暴力事件的报道,不少媒体为了增加吸引注意力,不加处理地将犯罪过程、犯罪手段的原始记录报道出来,一方面缺乏人文关怀,侵犯了受害者的隐私,对受害者心理形成第二次伤害。另一方面,为犯罪分子和犯罪行为起到了一种“技术指导”的作用,对暴力的渲染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示范效应”,从而间接对社会暴力推波助澜。

三、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探究

当前,新闻媒体的失范现象和越轨行为的出现,是缺乏以伦理学为基础而产生的,这深刻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者价值观迷失,缺乏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实质上也是传媒社会责任意识的淡漠。媒介市场的迅速发展对今天社会的进步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同时,也使得媒体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人为了从媒体竞争中获得经济利益,采取不道德手段,而现阶段媒体市场监管不到位更是助长了这些不当行为,并使得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从业者难以将这些职业规范内化到他们的职业行为中去。

商业利益驱动。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里提到,收视率是一个隐匿的上帝,它统治着新闻场,也成为记者的最后的判断标准。通过收视率,经济逻辑置入文化生产之中,由此形成收视率的经济逻辑。因此,新闻场是一个场,但却是一个被经济场通过收视率加以控制的场。通过收视率这一压力,经济在向电视施加影响,而通过电视对新闻场的影响,经济又向其他报纸和记者施加影响。同样,借助整个新闻场的作用,经济又以自己的影响控制着所有的文化生产场。同时,由于新闻场牢牢受制于商业化的场,新闻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发生重大转变,“当利润、收视率成为最重要的因素,把越来越多的观众引向犯罪、暴力、灾难和名人新闻时,这种新闻就会泛滥。从媒体营销学角度看,新闻等于生意、新闻等于营销。从新闻无法摆脱商业控制这个事实,中外新闻工作者长期以来声称的或勇敢呼喊的“新闻独立”或者“新闻自由”其实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与自由,这是因为商业在操纵媒体,越来越多的新闻已经成了广告和娱乐的囚犯③。

新闻自律不力。相对于他律而言,“自律”属于道德范畴。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者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④。新闻媒体是作为社会的传播机构,不仅具有信息的功能,更是承载着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因此忠实地反映社会状况,持公正立场进行客观报导,就成了媒体必须具备的基本责任。我国的新闻自律信条主要是指《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但是,当准则落实到工作中去的时候,效果却不大。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只关心与自身利益有关的这一方面,很难单纯的依靠个人对自身进行约束和管理。这一点可以从近年来新闻报道中屡次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看出。准则虽然完美,但却不具有有力的惩罚,以致关于新闻自律的条文形同虚设。

新闻专业主义缺失。新闻专业主义根植于西方的社会责任论,强调的是一种以公众服务和公众利益为基石的意识形态,从而区别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媒体和以宣传为主要目的的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为全体人民服务。我国传媒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现行的职业规范不完善;另一方面,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职业规范还远没有建立起来,这就导致传媒职业规范中出现了断层和盲区。只有重视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才能使媒体能自觉履行社会公器的职能,以公众利益为服务对象。在实际工作中,我国新闻工作者缺乏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在工作中很少有继续学习的机会,新闻专业主义教育是促进规则内化的主要手段,从业人员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养成除了要依靠自律机制的引导和规范,更需要通过学习来实现。新闻专业主义信念的树立需要对新闻媒体工作者进行终身的专业学习和专业教育,要自觉地承担起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的职责,坚持传播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此外,还要用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来评判事实的真伪,并把事实而非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作为自己必须服从的最高权威。

四、抵制新闻报道中的道德失范

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内化传媒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使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将传媒职业精神铭记于心中,形成职业良心。大众传媒作为社会道德良知和价值公正的象征,只有以良心作为大众传媒伦理责任的心理基础,才能维护媒介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化媒介体制改革。有研究者认为,第一,应该实施双轨制发展的媒体体制管理模式。所谓双轨制,就是针对不同性质的媒体,采取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模式。相同的定位,不同的发展轨道,使媒体的定位更加明确,从而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能各有所求,各拥所有⑤。第二,实施编辑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样一来,可以防止一些媒体为了赢得高额的广告收入,而替广告商做软新闻、策划新闻事件、编造假新闻。

构建完善的监管体制。完善对媒体的有效监督,首先要建立有效的传媒自律机制。与西方制度化的传媒自律相比,我国的传媒自律基础相当薄弱,既缺乏强有力的自律组织,又缺乏自律准则的有效执行。我们可以借鉴学习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其次,完善司法监督制度。当前,由于媒体职业道德规范只对媒体从业者以精神上的“软约束”,而这种“软约束”对于媒体的一些极端行为就显得非常乏力。所以,要尽快确立传媒法,对传媒从业者行为进行制约,提升到法律层面,将有利于传媒行业的健康有序的竞争和发展。最后,要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由于大众传播是双向互动的活动,媒体向受众提供有效信息的同时,受众也应当对媒体作出反馈。毕竟这些内容直接影响着受众的利益,况且受众对于媒体拥有监督权利。公众舆论是实现社会调控的制约力量,具有可以填补法律漏洞的作用。

注释:

①罗彬.2008年我国大众传播伦理研究概述[J].新闻爱好者,2009年2月.

②郑保卫.简论新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J].新闻战线,2004,5.

③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商业利益取代公共利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1.

④蓝鸿文.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

⑤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2006年7月.

参考文献:

[1]钟媛媛.传媒伦理责任研究[J].2007,4.

[2]何国平.新闻媒体非规范行为论略[J].现代传播,2008,5.

[3]陈力丹.内化传媒人的职业精神和丁作规范[OL].传媒学术网,2005,12.

[4]周俊.我国可操作性新闻职业规范的初步构想[J].青年记者,2008,1.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陈汝东.传播伦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http://.cn,新浪新闻频道.

[8]http://,搜狐新闻.

篇7

关键词 新闻;报道;客观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0-0012-02

现代新闻传播的特性决定了新闻报道对客观性的高要求,什么是现代传播的特性,现代传播的特性就是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对新闻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在报道过程中必须以新闻工作者反映新闻事实为基础,公正、透明、准确的捕获新闻的卖点,由于新闻本身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会造成新闻对个体和组织的伤害,在法制社会里这种伤害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现代新闻传播的特性即是新闻从业人员必然要坚守的阵地,从新闻的特性到新闻报道的准确,都是客观性的具体体现。

1新闻报道客观性的重要意义

新闻报道的是对事件进的新闻挖掘,通过对人物、时间、地点和因果关系进行整理,对内容会有剪辑,对整个新闻的看点会突出,在这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新闻从业人员由于职业道德的缺失,而不能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给事件的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那么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出发,必然要遵循新闻来源的完整,同时新闻记者要对来源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在确定信息源具有新闻挖掘价值的情况下对新闻事件进行挖掘,这个挖掘会涉及到能否公正地看待所发生的事件,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认识新闻事件,新闻记者的主观性主导性有时也会影响到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所以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不仅包括对新闻事实的真实反映;也包括在二次新闻剪辑和加工中的客观性以及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水平这几个方面,对于一个新闻事件报道的客观与否,是有着血淋淋的教训,由于新闻报道偏离了客观性给当事人和单位造成了损失,有时不是用时间和金钱可以消除的,新闻是舆论的监督的声音,由于其受众群众和传播性强的特点,所以在新闻报道后会迅速成为一个“新闻的事实”也就是常听到老百姓说,新闻都放了,是的这就是新闻报道的影响力给新闻事件当事人造成的影响以及对事件当事单位造成的正负反应,这些都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客观真实的角度报道和反映新闻事件,以及擅用、[用传播工具,在使用新闻传播这一工具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新闻的纯洁和客观性。

2新闻报道客观性存在的问题

新闻报道客观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记者没有到一线采访

有许多新闻记者让通讯员上交一些素材或者自个编辑出一些新闻事件,还有一些是到了现场但没有接触到一线的当事人就新闻,造成了新闻客观性的缺失和新闻事实的严重弯曲,给新闻媒体形象和当事人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2)新闻记者个人主导了新闻的“客观性”

新闻记者主导了新闻事件是时常发生的事,一方面由于编辑水平的有限,很多新闻素材拿回来以后一经剪辑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该剪的不剪,不该的剪的剪掉一大堆;造成了前后不能呼应,以及事件模湖不清,个人主导新闻事件,另一方是个人主观性过强,加入了很多自以为是的分析的评述,弯曲了事件的本身从而影响了客观性。

3)假事实掩盖了真事实

在很多次的采访中,会有一些搞不清真假的事件发生,比如,许多个人提供的身份信息都是不真实的,在新闻事件中不真实的内容过多,包括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以及需要有国家侦察机关出面的一系列问题,是新闻记者没有办法去弄清楚的,那么对这样一类的事件,我们在报道的角度上和报道的方式上需要有一些调整。

4)新闻“卖点”影响了新闻的客观性

现在一些媒体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导致相互之间竞争关系非常突出,为了让受众有一个好的评价和吸引眼球,过分的夸大和强调新闻的卖点,从而严重偏离了新闻的事实和客观性,其主要手法是,一些未经证实的事件提前暴光;二是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事件被放大;三是夸大新闻事件所反映的真实;给受众已不好的影响;过于追求新闻的“卖点”是导致失真的因素之一,所以要满足新闻的客观性就是要避免不过度追求新闻“卖点”。

3提高新闻报道客观性的措施

3.1 全面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

全面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从业人员是新闻战线的先锋,是客观反映和如实反映新闻事件真实有效的关键因素,所以要从新闻从业人同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特别是要努力学习新闻从业人员报道新闻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出发,对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不能正确表达新闻事件所反映的真实性,往往是由于其自身的水平所造成的,那么就要从这个角度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显然是当务之急,并从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角度不断地完善新闻岗位从业人员的能力。

3.2以法制和规范来约束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

任何社会的分子都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从事其活动,新闻报道也不例外,也要从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角度出发,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法律的角度去解读新闻事件的客观性,从而保证新闻报道是在公平、公开、公正,不针对任何团体和个人的情况做出的报道;对于正确的没有主观恶意的报道,法律同样要保护记者的合法权力,不能让记者正常的采方权力受到影响。

3.3不过分追求“利益”

有些媒体记者为了媒体的利益,比如拉一单广告,就给一些好的报道,反之就报道的偏离客观事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诚然媒体的经营是非常重要,但是作为记者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不影响到当事人的人身利益的情况下,有权力向公众反应客观事实,同时也不能因为“卖点”而过分的追求新闻的大、奇、特和死亡率,这些都是违背了新闻发展规律的,一个媒体的发展是基于公众的认可而不是公众的奉献和牺牲对新闻客观性为条件。

4结论

现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要求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清醒的认识到自身从事这个行业的所应遵循的道德、法律和舆论的规律,特别是从业人员要正确的使用新闻传播这一工具,不能盲目的利用手中的资源,为了个人和单位的经营利益要损害公众的对客观事实的知情权,特别是夸大、虚假新闻对公众的伤害更为严重,所以要加客观性的认识,并通过提高人员的素质和加强约束以及管理来满足和达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篇8

NHK World TV于1998年4月开播,受众为海外侨居的日本人。2009年2月,NHK World TV改版后面向海外受众,转型为英语国际新闻频道,传递亚洲和世界各地的动向,介绍日本社会与文化,旨在让世界观众了解当今日本。NHK World TV重新设定了频道标语:“观察亚洲的窗口”(You eyes on Asia),这也是该频道的品牌核心,它提出要从BBC、CNN不同的东方的视角来报道亚洲新闻。

2000年9月25日中央电视台开播中国第一个英语电视新闻频道CCTV-9,2010年更名为CCTV-NEWS。改版前以“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为频道的立身之本,改版后将口号设定为“为你链接亚洲”(Your Link to Asia),频道的定位从“中国”扩展至“亚洲”,并与BBC、CNN的亚洲新闻报道竞争,争取建成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电视新闻频道。

CCTV-NEWS与NHK World TV在亚洲新闻报道上有着诸多的“和而不同”。

1.新闻报道中的“亚洲”比率

2010年改版之后,CCTV-NEWS首播新闻量占新闻播出总量的52%,亚洲栏目的周播时长从改版前的420分钟增加到了1600分钟(不包括以报道中国为定位的栏目),增加了近3倍。主打节目《今日亚洲》也体现了“去中国化”的色彩,节目中以中国为报道对象的新闻仅占17%。

目前,NHK World TV以亚洲报道为主题的节目主要有《NHK NEWSLINE》(NHK时事纵横)、《ASIA 7 DAYS》(亚洲七日)、《ASIAN VOICES》(亚洲声音)、《ASIA BIZ FORECAST》(亚洲商业预报)、《Asia Insight》(亚洲观察)。作为主打节目的《NHK NEWSLINE》是整点播放的新闻节目,播放来自日本、亚洲和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其中,亚洲新闻占70%左右,NHK world TV的日本新闻要略多于CCTV-NEWS的中国新闻。

两个频道在节目设置上极为相似,整点新闻、综合新闻、深度报道、财经新闻一应俱全,突出亚洲主题,报道分析亚洲事件。但在节目更新率方面,CCTV-NEWS在每个时间段上都会更新新闻,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满足不同地区观众的需要。NHK World TV的整点新闻节目《NHK NEWLINE》,经常在连续的两个整点内播放相同的新闻节目,新闻更新率明显小于CCTV-NEWS。

在新闻报道中,CCTV-NEWS会针对一个事件进行多方连线点评,评论者有CCTV的记者和评论员,也有国外的专家学者,通过多方观点的碰撞来挖掘新闻的深度。NHK World TV节目中现场连线的次数明显少于CCTVNEWS,并且评论者多为日本本国评论员或记者,新闻评论并不多元,可信度偏低,深度不足。

2.新闻的国际化表达

CCTV-NEWS与NHK World TV都针对不同地区的黄金时间来进行节目播放,以做到精投精放。NHK world TV以四小时为一个播出单位,形成6×4模式,每天六次循环播出节目内容,以此来迎合亚洲、中东、欧洲、北美等六个不同时区的黄金时间。CCTV-NEWS则根据亚洲、欧洲、美洲的黄金时间,将节目播放时间划分为三部分。亚洲黄金时间从北京时间的12:00-24:00;欧洲黄金时间针对欧洲大陆地区观众,将重点新闻档时段提前两个小时,即北京时间02:00-07:00,新闻更新量增加30%;美洲黄金时间为北京时间07:00-12:00,每个整点都设置一个新闻档。CCTV-NEWS的设置更加灵活。

国际化的面孔和语言是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一环,主持人作为新闻的传播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CCTV-NEWS按照“以我为主,于我有利”的原则,进一步扩大海外本土化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从而使频道的国际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国际主流受众和社会实际,改版后聘用了更多的外籍主持人,提升了国际化形象,语言更加国际化,而NHK World TV的主持人都为日本人,日式英语的发音习惯会严重影响国际受众的收视质量。

3.新闻首发率、自采率、原创率

首发率、自采率、原创率是衡量一个国际新闻媒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国际媒体驻外记者站的覆盖范围则是这三个指标的重要决定因素。

截至2012年3月,NHK共有4个驻外中心记者站,下设25个驻外记者站,共有记者79人,其中有一半记者站设在亚洲。2010年,NHK World TV以在日本召开的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简称亚广联)为契机,与来自亚太和中东国家与地区的122个广播电视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达成了通过交换素材来强化亚洲报道的共识。

CCTV的全球报道网络在2010年前建成,CCTV依据全球化及周边国家、热点地区优先等原则进行驻外记者站的布局和选址,在欧美、非洲、拉丁美洲均设立了区域中心记者站。2012年底,已拥有非洲、北美2个海外分台,可独立制播节目。在欧洲、俄罗斯、中东、亚太、拉美设置了5个中心记者站作为指挥调度中心,在各国辖设近80个记者站。建立起了国际视频发稿平台,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球、具备采编播一体化功能的新闻采编网络。2010年,CCTV在亚太地区建站总数达到18个,占全部海外记者站的36%,进一步提升了CCTV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其中,中央电视台是全球第一家在朝鲜建立记者站的外国电视台。

虽然CCTV的驻外记者站数量多于NHK,甚至多于BBC以及CNN,但是驻外记者站的职能还局限在新闻采集上,缺乏独立制作、播出的能力,应当在新闻采集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新闻编辑、内容审核、独立播出等方面的权利和职能。

4.新媒体的发展程度

NHK环球网是NHK在互联网领域进行国际传播的主要战场,拥有包括日语在内的18种语言选择,弥补了电视频道单一语种传播的不足。网站上可以查看新近的节目、节目预告和完整的节目播出时间表,提供播客下载和在线收视收听服务。观众可以在NHK环球网上同步观看NHK World TV的电视节目。NHK环球网免费提供手机新闻服务,语言有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中文与韩语五种, NHK环球网还分别针对iPone、iPad以及Android等移动终端系统开发了应用程序作为媒体推广的一环,NHK环球网在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Facebook上开设了公共主页,时刻更新动态。不仅推广了NHK World TV的节目,还传播了NHK的频道理念和价值观。

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作为CCTV新媒体战略的主力军,发展迅猛。目前,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在加快海外本土网站和多终端海外落地等工程的建设力度,非洲与俄罗斯本土化网站已经建成。已在伦敦等10个城市完成海外镜像站点的建设和海外网络骨干架构搭建工作,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CCTV-NWES对新媒体的运用还处在初探阶段,CCTV-NEWS没有独立的频道网站,而是依托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网站上可以收看直播节目,在CCTV的电脑客户端CNTV-CBox上也可以收看到CCTV-NEWS的直播节目,但是中文客户端并不适合海外观众的收视习惯,独立的手机应用程序“CNTV I LOVE Africa”,是专为非洲用户打造的手机应用软件,已经开通的RSS订阅服务也是CNTV RSS服务。

篇9

一、避免基层新闻“休闲化”的趋势

当下的中国电视新闻,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共同冲撞下,体现了与传统新闻不同的特征与表现:电视新闻的及时性、娱乐性、可复制性、快餐性等日益凸现,因此,基层电视新闻还需树立避免过度“休闲化”的报道观。

新闻事业最基本的报道观是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作为基层电视新闻,不但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合理需求,更要起到对广大受众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但是,蜂拥而上的基层新闻节目注重的是“收视率”经济。为吸引眼球,追求轰动效应,电视媒体不惜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趣味,大搞“独”“惨”“俗”新闻,偏好于特困、悲惨、媚俗等题材的报道;再者就是大量报道城管、物业、交通、法律纠纷等无足轻重的百姓琐事。这些过分的新闻和负面报道已经大大偏离了新闻报道的初衷和宣传的主旋律,一方面削弱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另一方面也使受众降低,甚至丧失了对社会的信任感和是非的判断能力。

二、克服基层新闻的“浮浅化”报道

有些基层新闻一味追求短小快捷,节目内容单调,多为“浮浅化”报道,仅仅流于表面,呈现在荧屏上的只是浮在面上的东西。有些简单的还原事实也反映得不全面,缺乏对新闻主题深度的审视和把握,缺乏更深的挖掘和鲜明的批判力度,这种对事件报道的不足导致民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使受众缺乏对事件的深入认识与进一步的思考。因而,要达到宣传大众、教育大众的目的,就要树立克服基层新闻的“浮浅化”报道观。

电视采编人员受到的电视新闻理念束缚多,只关注既发新闻事实,而不去更多关注新闻线索的来龙去脉、时间背景、现实意义、社会反响、受众的心理反应等等,使本来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新闻素材被消弱,淡化了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我们的很多新闻报道应该对一些社会现象刨根问底、解疑释惑,要学会“小题大做”。

三、突出基层新闻采访的“责任化”意识

基层新闻必须要突出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报道观,切实履行新闻媒体作为公众舆论传播工具的职责。同时,基层新闻应跟踪市场调查,找准重点、热点和兴奋点,对重点内容进行基层反馈,努力提高基层新闻节目质量和水平。对热点社会问题的报道,要注意另辟蹊径,着眼于引导,帮助人们解惑释疑。为找准基层新闻的兴奋点,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基层新闻应着重处理好大众关注与社会舆论之间的关系。基层新闻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才能加深对事件的报道认识,才能使社会崇尚的人文精神得到很好的弘扬。

四、保证基层新闻采访的“客观化”本质

客观真实是基层电视新闻制胜的报道观。基层新闻的主要意义是告知受众:媒体代言,要说民众想说的事,说百姓想知的事,说大众身边的事;发挥现场电视同期声情并茂、身临其境的优势,提高媒体自身在大众心目中的影响力,保证始终树立基层新闻采访的“客观化”报道观。

篇10

 

新闻报道的“冰山原则”,就是选用事实新闻中的具有深刻形象或含有重要意义的片断进行聚焦,以简单明了的文字刻画出栩栩如生形象,在有限的空间中达到一种无形的意蕴,深入挖掘新闻价值,提高了新闻的生动性,使新闻传播的更加广泛,让新闻价值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1“冰山原则”的具体呈现

 

新闻报道的“冰山原则”与新闻的本质是相互联系的。对最近发生的事实事件进行报道简称为新闻,对新闻的采访和编写就是对一个个真实事情报道的过程,新闻记者需要从发生的事件中挖掘出一个个新颖的社会现象以及有价值的社会事件。新闻报道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对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真实事件进行采集、编写和报道的过程。“冰山原则”强调,新闻与生活本身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新闻的本质性的表现。如果说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是“海平线”,那么新闻报道就是对照组这个海平线来监测“风浪”的变化,特别是质变和突变性的事件。

 

2“冰山原则”与新闻报道的联系

 

从新闻的文本分析来看,“冰山原则”还贯穿在新闻的各个方面,如立体性、流动性和具有画面效应的讲述上。“新闻是瞬间的历史事实画面”,是根据最新的时态所呈现的事实侧面。多数优秀的新闻,都是通过这么一个点,进行进一步的深层开掘。在新闻报道中,往往存在全面概括一体化的问题,这也是新闻报道中一种常见的病态,这种问题也时常发生。新闻记者要有史学家的眼光,更要有新闻叙述中对“点”的鲜明勾画与敏锐发现。对点的独特眼光,可以将有限事物与无限的广阔空间联系起来。新闻中的“点”具有个性化和具象化的特征,是一个事态的精准体,是对新闻事件标题中人物和事情的详细化直观呈现。就因为这个点,新闻才更具吸引力,更蕴有无限的感性意味和更有张力。点的聚焦、线上的张伸和面上的展现是画框之内与画框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冰山的山峰与山体之间的意义。“冰山原则”为新闻价值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3冰山原则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坚持新闻报道的“冰山原则”,对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和质量,达到新闻事件的有效传播具有很大的意义。坚持新闻报道中的“冰山原则”,能够有效防止琐碎化报道的产生。“琐屑化”报道主要是对新闻题材的一般化处理,即采集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关紧要的小碎事及明星类的绯闻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受众对于故事性和趣味性的要求。它从表层来看贴近了生活的方面,具有人情味和吸引力,但从深层来看,没有报道社会性重大问题,没有任何的新闻价值。新闻是人类谋生活求发展的产物,新闻的作用就是对发生的事件和环境等发出预警信号。追求新闻的亲和力,不能以降低新闻的质量和水平及没有新闻价值为代价,更不能抹去新闻的引领性和导航性为代价。坚持新闻报道的“冰山原则”,可以防止一概而论化的报道。现在很多的新闻只是一味的追求概念化的森林而忽视了一棵树的原则,大而全、长而空的议论居多,没有鲜活的事件,总是以工作总结的形式和片断摘抄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一概而论化报道,早已为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更没有吸引力。新闻要根据发生的事实事件来进行叙述,不能长篇议论,违背了事件的真实本性。所谓的新闻就是贴近生活、服务生活和服务群众。事实是新闻的基石,用事实勾勒出新闻报道的事件才是有效的。新闻报道的“冰山原则”就是对“点”的丰富描写,表达出群众对事实个性化视觉的喜爱和兴趣性,这个点是冰山的一角,可以用栩栩如生的描法对事实情况进行鲜明的报道,这也满足了大众对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要求,新闻是对事实的展现而不是讲述。坚持新闻报道的“冰山原则”能够防止“真空式”报道,这种“真空式”报道它只是表达发生的事件,不说明事件的发生原因,没有全面的对事件进行解释,所报道的事好像就是发生在真空中一样。作为,新闻工作者,第一工作就是全面真实的解剖真实事件,将其还原给社会大众,因此,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坚持“冰山原则”。

 

提倡新闻报道的“冰山原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有效的传播新闻事件,提高新闻的真正价值。新闻者要在看到整个森林的同时发现一棵树的寓意,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新闻报道中的冰山,强调“山峰”与“山体”之间相辅相成,不要造成两者的分开或错位,要实现两者统一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