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设计要素范文

时间:2024-02-08 17:5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商设计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商设计要素

篇1

关键词:商店设计室内装修

商店室内空间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商品、消费者和建筑。把握住这三个基本点是设计成败的关键,

一商品与商店室内设计

衡量商店设计好坏的直接标准就是看商品销售的好坏。因此让顾客最方便、最直观、最清楚地“接触”商品是首要目标。在接到一个商店室内设计任务时首先要对该店所售商品的形态与性质作出分析,目的是利用各种人为的设计元素去突出商品的形态和个性,而不能喧宾夺主。对商品的分析大致可从下面几点入手。

第一,商品类型的大小范围:同类商品的大小变化幅度有多大,比如乐器店既有巨大的钢琴又有精巧的口琴,而书店和眼镜店的商品则规格基本相同。这种不同的变化幅度造成不同的空间感,变化幅度大的商品,陈列起来造型丰富,但也易造成零乱,设计时应强调秩序。减少人为的装修元素。变化幅度小的商品排列起来整齐,但易陷于单调,设计时应注重变化,增加装饰元素。

第二,商品的形:同一类商品的形变化多,空间就感觉活泼,但也易杂乱,如玩具店。若所售商品形象差异不大,构思空间时应注重变化,否则会使人感到呆板。比如鞋,彼此之间造型变化不大,而我们常见的鞋店都是分类排列,这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相反,国外的一些鞋店往往充分利用空间和陈列装置的变化,造成生动的气氛。此外,商品的形还具有可变性。比如服装店,利用模特形成多姿多彩的形象。模特往往是时装店的主要构图元素。

第三,商品的色彩和质感:古玩、家电的色彩灰暗,塑料制品和玩具的色彩鲜艳,这就要求室内设计色调起到陪衬作用,尽量突出商品的色彩。此外,商品的质感也往往在特定的光和背景下才显出魅力例如,玻璃器皿的陈列,就必须突出其晶莹剔透的特色,以吸引顾客。

第四,商品的群体与个体:商品是以群体出现还是以个体出现对顾客的购买心里有很大影响。小件商品的群体可以起到引人注意的作用,但过多的聚集也会带来“滞销”的猜测。不对称的群体处理巧妙会给人以“抢手”的印象。至于贵重的商品只有严格限制陈列数量才能充分显示其价值,对以群体出现的商品,室内设计应配以活泼兴旺的气氛;对以个体出现的商品,设计上应追求高雅舒展的格调。

第五,商品的性格:商品的性格决定室内设计的风格。同是时装店。高档女装店的清新优雅与青年便装店的无拘无束应截然不同。室内设计的风格与经营特色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着商品的销售。

二消费者的行为心理与商店室内设计

第一,进入商店的消费者行为及心理

商业心理学将顾客分为三类。①有目的的购物者。他们进店之前已有购买目标,因此目光集中,脚步明确,②有选择的购物者他们对商品有一定注意范围,但也留意其它商品。他们脚步缓慢,但目光较集中。③无目的的参观者他们去商店无一定目标,脚步缓慢,目光不集中,行动无规律。

不同的商店接待的三种顾客的比例不尽相同。指名购买的行业,比如,药店接待的顾客有许多是有目的购物者,室内布局应以功能为先。顾客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购买的行业比如文具店、食品店等。设计应注重条理和秩序。比较选择购买的行业,比如时装店、珠宝店、玩具店。设计中应使空间环境富于吸引力。通过跟踪调查法绘出不同类型商店内的顾客行动轨迹,可为室内设计提供依据。

消费者购物时的心理活动是本身需要和客观影响的综合反映。我们研究的目标是外界环境刺激对顾客的影响。下面是消费者购买活动的心理过程的八个阶段;

一般说来,消费者进入商店购物时,大多数要经过以上一系列心理过程,尽管有时不那么明显。我们在商店室内设计中应对准消费者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制定对策,使他顺利实现购物行动。

第二,认识过程与视觉心理

从上面的分析看出,一系列心理过程的开头是“注意”,这就要求商品应具有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被感知,根据视觉心理学原理我们可采取以下对策:

1.增强商品与背景的对比。商店内各种视觉信息很多,人只能选择少数作为识别对象。根据视觉心理原理,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越易被感知,在无色彩的背景上容易看到有色彩的物体,在暗的背景上容易注意亮的物体。比如在室内设计中采用暗淡的色彩,并进行低度照明,而用投光灯把光线投射到商品上,使顾客的目光被吸引到商品上。又如浅色商品以深色墙面为衬托,而深色商品以白色货架为背景,用于突出商品。

2.掌握适当的刺激强度。除了突出商品以外。广告、霓红灯、电视等也用来吸引顾客。但是剌激超过了一定限度就起不到什么作用。招牌的数量越多,每块相对被注意的可能性越小。国外有人做过实验表明,注意的可能性的减少要比人们仅从数量着眼所预料的快得多。增加第二块招牌并不会把第一块招牌被注意的可能性减少一半,而第三块招牌的影响就大了,而到了十五块时,某块特定的招牌被注意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十五分之—。实验表明一般人的视觉注意范围不超过七,比如短时间呈现字母,一般人只能看到大约六个,这对于我们在室内设计中合理地确定商业标志和广告的数量、柜台的分组数量和空间的划分范围等是十分有用的。

第三,情绪心理与购买行动

在使消费者对商品引起注意之后,还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促进他顺利实现购买行动。我们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手法。

1.唤起兴趣。新颖美观的陈列方式及环境设计能使商品看起来更诱人。国外商业建筑十分注意陈列装置的多样化,往往是根据商品来设计陈列装置,让商品的特点得到充分的展示。

2.诱发联想。利用直观的商品使用形象诱发顾客对使用的联想是非常有效的,如儿童用品商店将儿童使用的卧具、玩具等布置成一个儿童室的形式则比分类排队的陈列方式生动得多,它使顾客身临其境。著名的后现代建筑代表作之一,维也纳歌剧院环路旅行社营业厅,也是以隐喻与象征的手法起到诱发消费者(旅行团成员)联想的作用。

3.唤起欲望。注意陈列装置的多样化,因为美观的陈列方式和环境与商品一样诱人,甚至比商品更诱人,它们使商品获得最充分的展示。

4.促进信赖。这要求室内设计的风格与商品的特性相吻合。比如传统风格的中药店要比现代形式的中药店更会使消费者信赖,相反造型新颖的时装店则更有竞争力。

三建筑装修元素与商店室内设计

同样的商品,人们往往认为摆在装饰很好的商店里的比摆在夜市地摊上的价值高。面临着市场的竞争,必须以建筑装修的突出特色去赢得消费者。为此,可使用以下手法。

第一,创造主题意境。在室内设计中依据商品的特点树立一个主题,围绕它形成室内装饰的一套手法,创造一种意境,易给消费者以深刻的感受和记忆。比如在儿童动物玩具店中,设计师创造的主题是林中乐园,绒布动物在树上爬着、躺着、靠着,显得十分活泼可爱。这样的室内空间虽然装修朴素,但对小顾客的吸引力丝毫不弱。

第二,重复母题。一些专门经营某种名牌产品的商店,常利用该产品标志作装饰,在门头、墙面装饰、陈列装置、包装袋上反复出现,强化顾客的印象。经营品种较多的店铺也可以某种图案为母题在装修中反复应用,加深顾客的记忆。

篇2

2004年青浦区政府确立建设朱家角新镇区行政中心。其功能定位是包含镇政府办公、会议、工商、税务、法院、供电、房地所等行政部门及文化中心、市民广场等文化娱乐设施的综合性区域,基地总面积约50 000m2。

设计概况

朱家角工商所作为朱家角镇区行政中心先期建设的一部分,其规划设计在如何遵循行政区整体风貌,体现现代化的水乡特色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该项目的设计将江南丝竹、水墨丹青的江南水乡风情加以提炼并在总体布局和单体设计中得以落实和创新。摒弃了仿古造旧的设计手法和青砖木椽的材料选择,利用水乡民居提炼的形态构成要素及院落围合的平面构成要素,将朱家角工商所几个功能部分有机组合,充分结合周边的生态环境和行政中心的路网构架,形成内分外合、机理有序、空间丰富、形态多变的一组丝竹曲和水墨画。

设计要素

朱家角工商所作为现代办公服务职能,既是朱家角行政中心的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市工商系统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其设计要素主要由几部分组成。

环境要素:传统水乡――新镇区一一现代办公建筑。

功能要素:办公服务部分――会议接待部分――餐厅附属部分。

基地要素:北临古镇河道,南接行政区主干道,西面行政区内部环路,东靠城市绿化带。

平面布局采用传统院落式的围合布局。对外服务、办公部分临南面主要道路折退式布置,内部会议中心及接待部分靠北面滨河而置。西面附属用房及餐厅部分接行政区环路围合而设,东向将内部园林庭院与城市绿化景观相呼应,取得小园大景的视觉效果。

流线关系简洁明了。市民服务由主要道路进入办公服务大厅,折退式办公布局形成便捷的停车广场:会议接待中心通过东侧内部景观道路直达入口,内部办公及停车由西侧环路自然导入。

三面围合的内部空间形态通过亭、廊相连并以苏式围栏与户外平台相通。借鉴江南园林巧于因借之手法,使整个内部围合庭院小中见大、尺度适宜、关联相通,自然有序、统领全局,将分散布局的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统一在园林景观当中。现代中突出古典风韵,古典中体现现代的风格。

单体建筑以三个主体功能组成大小各异的组团体块与内部围合空间相映成趣、互为景致。建筑形体从“院、顶、墙”三元素着手进行解构与整合,采用坡顶形式配以变异的老虎景窗和坡折相间的民居式屋顶,以形态构成的手法将水乡风格影映于现代建筑中。

篇3

洞察车企世界,无论是“帝国渠道”还是“渠道帝国”,在当前发展环境中均遇到了阻碍:销售增速放缓,渠道冲突加剧,新网点销售乏力,盈利水平下降,渠道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用户满意度作用力提振疲软……这些都意味着经销商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厂家要面临渠道管控的创新与变革。

渠道,英文译为Channel,本意是水流的通道。在商业领域中,车企渠道引申为将其车型产品、服务、资讯及技术等经营要素传递给目标人群,从而实现战略意图的通道总称。车企渠道的界定内涵其实要扩大到整个经营范畴,和价值链及经营要素流转的节点紧密结合起来才有意义。这与常所说的营销渠道(Marketing channel)有着本质区别,并不是单纯指经销商、零售商、商及附属模式。

笔者认为,一个车企健康渠道的标准,至少要包含“渠堤”牢固、渠道通畅、持续“蓄水”、“水源”动力强劲、渠道维护得力、“分流口”利益均沾且能及时缴纳“水费”等。其中,“分流口”

用“水”确保了“庄家”的茁壮成长,其实整个渠道体系是由采购渠道、营销渠道、传播渠道等多个支渠道构成并运行的。因此,车企渠道是一个复杂、多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工程,需夯实各要素、理顺彼此关联、精耕细作,才能进一步有效运行推动战略意图的实现。如何夯实、理顺、精耕?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开始。

车企在复杂形势下处于多方博弈态势,渠道顶层设计需要与时俱进,客观上要求厂商做到创新,克服传统渠道惯性力量,冲破传统经营理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第一,审视渠道体系,优化采购、营销、传播、内控等分支渠道及要素的再平衡;第二,树立渠道投资意识,谋求短期收益和长期发展的均衡,消除“渠道近视”;第三,构筑渠道建设发展经济带,强化带间、带内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融合;第四,改变渠道修补、管控为渠道疏通、打造渠道核心要素的增长联动机制;第五,统筹兼顾实体渠道和电商模式,充分应用信息化、IT及互联网技术。

单一渠道管控或管理是无法确保渠道体系健康的,需要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在操作层面积极落实,即精心系统地经营与有效管控。

一方面,积极推行创新驱动,分析评估渠道构成要素,强化要素创新及组合优化,如创新设计不同类型渠道的“构筑材料”,变革渠道内涵及形象,加强渠道“分流口”建设与整合培育,提升渠道“分流口”经营水平等。

篇4

关键词:用户体验;电子商务网站;网站设计;设计要素;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274-02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经济时代。在网络经济时代很多大众的商业活动开始通过互联网,转移到了网络这一平台上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给予用户一个良好的体验,就成为了影响用户的忠实度和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将与用户体验的相关内容科学合理的应用与实际的设计之中就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要素,本文就针对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

一、用户体验的概念及内涵

用户体验实际上指的就是互联网用户在与系统进行交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整体感受,其所关注的是人们通过各种工具、设备、产品、服务以及系统等的交互式设计所能够带给用户的使用满足感和体验情况。目前在互联网行业,用户体验的定义如下:“用户体验包含人机界面,它指的是产品或服务中用户所能体验到的各个部分,用户体验的范围覆盖到用户对产品的认知、搜索、分类、购买、安装、服务、拓展、升级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以上定义可知,如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让用户享受良好的体验,是用户体验的核心。如果脱离了用户需求这一根本,及时将产品界面设计的再漂亮、再炫目,也无法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就更谈不上良好的用户体验。

二、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要素分析

在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过程中,要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效果,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在网站设计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也就是说,在设计网站的整个流程中,始终要把用户列入思考和分析的范畴之中,并将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每个设计环节和设计步骤。而具体来说,在网站设计的过程中,用户体验主要涉及到五个层面的要素,与此相对应的,在开展设计工作时,也要从这五个层面的要素入手进行考虑、分析和设计。一下就从这五个层面要素的角度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电子商务网站的表现层

电子商务网站的表现层,是供用户直接阅读和接触的一系列网页,其一般是由文字和图片来构成的。在这一层面上会有产品目录、产品信息的展示图片、会通过用户的操作来执行一系列的功能和行为,例如:将产品放入购物车、交款结算等等。

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网站的表现层是用户最直接接触和感知到的一个层面,也是用户在使用网站的过程中首先注意到的内容。所以,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对网站的艺术设计来展现表现层面所要呈现的内容,并最大限度的吸引使用者的注意、激发使用者的兴趣。由此可知,设计者在针对电子商务网站的表现层进行设计时,就要注意同时关注网站的功能和美学两个方面,要在实现网站所要求的功能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的通过设计对网站来进行美化和修饰。

(二)电子商务网站的框架层

电子商务网站的框架层是在其表现层之下的另外一个层面。框架层用来决定电子商务网站所涉及的按钮、表单以及文本或者是图片所应放置的位置和区域,也就是说是用来设置和优化网站的布局的。在针对电子商务网站的框架层进行设计时,主要是要通过设计来尽可能优化网站的布局,来合理安排网站内所包含的各个要素,并实现这些要素的最大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率。

(三)电子商务网站的结构层

电子商务网站的结构层,一般是关于网站结构的具体表达方式的内容,通常相较于框架层而言更为复杂和抽象。通俗点说,在电子商务网站的框架层上设计的是按钮、表单、文本、图片等交互元素的位置和区域,而在结构层上设计的则是用户如何到达网站上指定的页面和具体的去向,因此,在针对电子商务网站的结构层进行设计时主要应关注如何设计网站的交互流程,从而让用户能够更好、更有效的进行网站使用,并完成相关的任务的问题。

(四)电子商务网站的范围层

电子商务网站的范围层是在网站的战略层确定之后,所规划和设计的网站的功能范围以及相关的内容,通过范围层的设计和制定来实现和满足用户群体的目标,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将网站的预期转化为相应的功能和内容,实际上也就是实现了对于战略层的进一步的深入的规划和设计。例如:在电子商务网站的范围层,就要明确网站是否要对用户的商品搜索关键字进行自动的记录、是否需要商品浏览记录等问题。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网站的范围层实际上就是网站各种不同功能和特性的组合,在针对范围层进行设计时,就需要考虑网站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内容以及什么样的需求等问题。

(五)电子商务网站的战略层

电子商务网站的战略层决定的是整个网站的设计定位,也就是说是从战略宏观的角度来对网站的运营目标和初衷来进行设计和决定的层面。具体来说,在电子商务网站的战略层不但涉及电子商务网站运营商对网站的预期,还要涉及网站对于用户群体目标的分析和把握,也就是说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来自于外部的,通过用户群体目标的分析和把握所获得的“用户需求”,与来自电子商务网站内部的“网站的预期”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理想的网站作品。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所涉及的五个层面的因素中,每个层面所要做的工作是十分具体的,而且每层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递进的,如果在针对网站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每层之间所做的决策无法统一,那么就很容易偏离网站的初衷,而良好的用户体验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针对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考虑这一点,注意设计所可能产生的双向的连锁效应,为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实现打好基础。

三、设计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的电子商务网站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网站能否成功,用户体验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十分关键。在购买和使用网站的过程中,用户的用户体验水平越高,那么其未来的忠诚度和对网站的粘着力就会越高。因此,在网络时代,能否设计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的电子商务网站就成为影响用户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而要设计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的电子商务网站,简单来说,应注意如下两点问题:

首先,要设计出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的电子商务网站,必须要注意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部分电子商务网站的运营商可能觉得自己目前的网站的设计已经十分完善了,已经能够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了。而实际上,无论是何种形态的服务,都会存在着诸多能够完善的细节,网站的用户体验水平也很可能并没有运营商所认为的理想,部分用户有可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接受目前的服务。如果电子商务运营商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和研究目前网站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积极的通过有效的设计来进行解决,关注设计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就能够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有效的提升用户体验的水平。

其次,要设计出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的电子商务网站,就注意不要拘泥于已有的或仅仅是模仿性的设计,而要注意创新,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研究和对所设计的电子商务网站的细致分析,来进行设计创新。只有带给用户惊喜的,超出用户预期的设计,才能够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杨海萍,陈平.电子商务网站总体设计的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

篇5

1.1整车级成本目标

整车级目标成本的制订首先考虑的是产品的定位和经济性目标,依据产品的战略定位和经济性目标,产品的动力总成配置、整车基本参数范围、目标售价和销量预测等基本可以确认;从而根据公司的业务控制模型,基于目标售价、产销量、项目研发投入和公司的运营成本状态,初步推算该产品合理的成本区间。项目早期为了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通常以边际贡献作为主要评估指标,即CM=(EXP-PC)/EXP(1)式中:CM为边际贡献率;EXP为出厂价;PC为产品物料采购成本。

1.2系统零部件目标成本的建立

由于项目在规划时期产品的定位分析仅仅停留在动力总成配置、整车尺寸和安全等级等层面,而对于产品具体的功能和造型两个主要感知因素尚未明确定义,成本目标的设定也需要结合上述两个因素而定。(1)构建“裸车”成本目标。基于以往同等级别基础参考车型,除了保留车辆基本功能和设计要求,核算其“裸车”状态下的成本,形成不同级别车辆下,车身、底盘、内外饰、发动机等各大系统、零部件在整车成本的占比;继而根据整车状态下成本目标按照比例分解到各系统和主要零部件。(2)确认配置和造型等感知因素的影响:有了“裸车”成本基础,下一步就是综合考虑造型和配置等市场关注的亮点需求,根据价值评估原则:价值=功能/成本。为了便于核算,由市场根据该功能给客户带来的溢价调查来计算;关于功能/造型成本价值评判有两个要素:(a)新增配置来的价值,及溢价和采购成本的比例不得低于裸车下售价预期和采购成本的比值;(b)综合考虑产品定位和核心竞争车的卖点,在整车开发初期明确需要体现的亮点配置或者造型特征,通常不会超过10条:由此,市场和造型团队构建了以优先级排序竞争性要素清单。但在项目实际操作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不同功能和造型配置的增加,综合反应到整车售价并不是累加的关系;产品过渡配置和造型的堆砌或者舍弃会使产品和相邻档次的产品发生定位重叠和冲突。(3)为了提升产品的经济性,需要在早期成本设计阶段规划配置阶梯,规划中高配置的溢价率VAI,从而得出各功能/造型配置的成本目标。PC=NC+∑in=1(FCn)(2)式中:NC为裸车成本;FC为功能/造型成本。EXP=BP+∑in=1(PVAn)(3)式中:BP为基础车型出厂价;PVA为配置/造型附加值。根据(1)、(2)和(3)式,推算FC=PVA/VAI,VAI≥1/(1为:CM)(4)式中:VAI为造型/配置溢价率。

2成本优化方案研究

启动成本优化工作以前,首先要根据车型成本目标分解情况,根据成本的权重排序选择需要重点关注的系统零部件;据实施统计,整车中前Top40系统零部件成本约占整车成本95%,需要重点关注。体现在成本管理上,就是对于Top40系统概念设计方案评审要充分,需提早启动和多轮次的联合评审。而对于具体成本实现,需要综合3个方面的因素,从而追求在实现同等功能下成本最优。(1)产品对标分析。对标分析(Benchmark)是所有领域开发设计普遍采用的方法,对于面向成本设计的汽车产品开发也是如此,需要基于核心竞争车型和针对具备该功能配置的主要车型,将系统进行拆解,根据不同类型零件的特点,分别制订对标分析的要素,从结构方案、材料选型和工艺实现等角度分析,借鉴其他车型设计并进一步改进[4];整车某声学系统通过和核心竞争车的对标,通过对比竞争车的声学系统分布,根据项目要求优化自身的分布,采用低克重材料,实现了15%的成本优化。(2)供应商协同。随着汽车开发体系的日趋完善,很多供应商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同时给多家整车企业供货,所以整车开发过程中早期引入供应商介入也至关重要。首先,可以从供应商专业领域发现实现的方案;其次,了解供应商现有产品供应状态,搭载供应商的成熟供应平台,借助供应商本身的平台化和模块化优势,发挥供应商产品的规模效应,实现整车厂和供应商的共赢。供应商协同的另一优势,就是能引入跨界的供应商,尤其对于电子和网络技术相关的系统,通过有效的改进,将民用的非正规级产品通过优化升级,借用原供应商的开发和制造体系,形成有成本竞争力的车用电子系统。(3)标准法规的深度解析。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对标准的深度解读和把握是设计成本优化的重要突破口。如产品的拆料选型,以往为了采购和材料试验控制方便,内饰很多零部件的材料都是一致的,为了实现成本优化,将内饰零件按照其功能要求和客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对人员常触碰区域、少触碰区域和无触碰区域,对材料的耐光照、耐刮擦进行差异化设计,在不牺牲客户感知情况下实现成本降低60余元;车身在满足整车耐腐蚀性要求下,根据电泳覆盖情况测量,对局部区域钢材选择优化配置,可以实现降本200余元。

3成本优化方案的评估和管理

在启动成本优化设计后,从项目管理角度,要做的就是评估和管理推进。方案的评估需要分3个步骤,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综合评价推进。(1)技术可行性的评估,包括标准法规、布置和性能集成、开发周期是否满足项目开发认证节点等。对于评估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借助整车结构集成、整车性能集成、整车造型工程可行性和整车电器架构集成等专题工作平台推进解决[5]。(2)经济性的评估,主要发生在多个方案对比、更改还是沿用决策的时候。对于前者,把方案的零件采购成本和开发、投资摊销到零件的投入之和进行对比;相对困难的是后者,对于沿用件,需要利用盈亏平衡分析方法考虑由于其新项目产能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如果在原有生产线上能够克服产能增加,其降本可能性很大,甚至超越方案降本带来的价值;而如果沿用件的生产本来就趋于饱和,其产能增加势必带来新的生产投资。(3)综合评估,主要是面对一些新的配置和功能的尝试,主要发生在优化成本方案和技术趋势、市场趋势等之间难以平衡,其对未来客户和市场的影响难以量化的时候。则需要总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专家及市场等讨论联合决定。在方案跟踪推进上,成本管理需要利用整车开发中设计逐步锁定的节拍,推进成本优化工作,通常将子系统分为架构件、长周期非架构件和短周期非架构件。但从方案的管理和推进上,通常把方案分为5个阶段,见图3。方案的提出为01-未研究,从02-研究推进,如果不可行进入“00-研究不可行”状态,对于可行方案通过推进到“04-已实施”方可完成。上述阶段仅仅是开发的里程碑管理,具体跟踪需要结合零部件的产品开发计划,从概念设计、工程方案验证、数据、产品验证、批量验证的程序实现管理。另外,对于推进实施中,也需要通过对法规调整、市场输入变更、方案调整、供应商策略调整等导致的成本变化进行跟踪。在项目前期,主要通过产品概念设计评审会议机制,实时对成本的动态进行控制,在产品进入开发阶段,则通过联合更改评审委员会控制。

4结语

篇6

关键词:智能建筑;项目管理;弱电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关于智能建筑的各种需求也应运而生。目前关于智能建筑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已经建立,关于智能建筑施工的资质也在陆续颁布,智能建筑领域呈现了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但是还应该看到智能建筑在我国还是个比较新生的事物,如何更好地做好智能建筑的项目是业主方、施工方和项目管理方都需要深思的问题。在这里,笔者希望根据自己在智能建筑领域的经验和对最近一些案例的分析谈谈对智能建筑项目管理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1智能建筑项目的特点

智能建筑项目作为项目的一种,除了具备普通项目的基本要素外,还有些其他项目不具备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在进行项目管理时面临的难点,具体如下:

(1)智能建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制约条件比较多。智能建筑项目一般称为“弱电”,就象它的名字一样,智能建筑项目的地位在整个大楼的建设过程中比起土建、消防、暖通、装修和强电等专业也是最弱的,其他专业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智能建筑项目的设计或施工方案,如何处理与其他专业的施工界面,如何协调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如何安排与其他专业有关的施工工序,这些问题都是智能建筑项目项目经理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

(2)智能建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接口众多。在一个智能建筑项目里,参与管理的除了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人员外,一般还有监理、业主代表,业主代表里一般还会分为IT部门和负责土建的部门,如果项目里还聘请了项目管理单位的话,可能还有包含土建、装修等整体管理的项目管理单位和负责智能建筑项目管理的单位,在这种项目里婆婆众多,哪个方面都不能得罪,项目经理终日就陷入在各种单位组织的文山会海中。

(3)智能建筑项目作为和大楼办公息息相关的系统,为大楼业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便利的办公环境,如何能满足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是智能建筑项目设计阶段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但是就是这样,在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还是随处可见,甚至到了施工快结束的时候,要求重新改变信息点或者增减门禁这样的需要还是会不断出现,虽然满足客户的要求是第一位的,但是如何在保证工期、保证公司利益的情况下处理这些变更也是项目经理头疼的问题之一。

(4)智能建筑作为新兴的行业,采用了大量的自动化和信息处理的新技术,而且这些技术还在以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在发展,如何在考虑经济性、可扩展性等方面选择合适技术方案,并在施工过程可行地制订施工方案也是需要项目经理重点考虑的。

由于智能建筑项目的设备价格昂贵,并且大部分连接线都需埋墙施工,这造成了在项目收尾阶段对这些设备和连线的成品保护难度增大。

智能建筑项目子系统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含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各种子系统有20多种,虽然这些子系统不可能全部出现在一栋大楼内,但是子系统众多也造成了分包商和设备厂商在智能项目里多且杂,如何管理这些分包商是项目经理的一个技巧。

2智能建筑的项目管理方式

目前在智能建筑的实际项目中,业主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发包方式:

(1)分包制。业主将智能建筑的各个子系统分拆开,对每个子系统进行发包,由业主对各子系统进行管理。

(2)总包制。业主将整个智能建筑的工程交给一家具有智能建筑施工资质的公司,由这家公司再将部分子系统分包给其他公司,由这家总包统一管理。

(3)清包制。业主在分包制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项目管理公司对各子系统分包进行管理,这家管理公司在名义上行使总包的义务,但在合同关系上与其他各子系统分包平行。

针对这些不同的发包方式,业主、施工方和项目管理方都会采取不同的项目管理方法来处理具体的项目,总体来说分包制适合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和人员数量都比较理想的情况,否则采用分包制的方式根本就无人去协调安排各子系统分包的工作,其结果只能是把项目做成“问题项目”,这种方式业主的风险最高;相比分包制,总包制多半都是交钥匙工程,这样会令业主省下很多精力,但是在投资方面肯定要多花一些,这种方式业主的风险最低,目前总包制是采用较多的发包方式;清包制在投资和业主风险都处于分包和总包制的中间,是种比较新兴发包方式,但是如果在管理分包的手段方面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就会让项目管理方形同虚设。

3智能建筑项目案例分析及心得

笔者以自身经历的实际案例做个分析,探讨一下在智能建筑项目中项目管理经验和技巧。

3.1项目背景

国内某大型制造业的新建总部,我方是作为其弱电工程的项目管理方(PMO)参与该项目。

3.2工程范围

该项目的弱电施工内容大致为:①数据中心建设(包括数据中心装修、数据中心内综合布线和数据中心环境监控系统);②办公楼和研发中心3A系统(包括数据中心内KVM系统、智能会议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有线电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出入控制、数据中心控制室设备和数据中心出入控制系统);③办公楼和研发楼综合布线系统;④防雷与接地系统;⑤数据中心基本设施/设备(包括UPS、精密空调和发电机);⑥武汉总部网络建设;⑦视频会议系统;⑧综合服务楼弱电系统。

我方主要职责的就是通过规范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制度,有效的质量控制,最小化项目问题和风险的影响,提高项目成功率。

3.3组织架构

在本项目里每个子项目对应1个或2个供应商,由业主自行招标决定,并直接与业主签订合同,总共被管理的供应商有11个,业主对应每个子项目也基本有1个子项负责人来参与管理。除了弱电工程外,还有2个土建总包和1个整体项目的项目管理公司(大PMO)负责包含土建、装饰、幕墙、暖通和消防等工作。我方主要负责弱电项目整体的计划、执行和内部协调,各供应商负责各自项目的详细计划、执行,由大PMO负责超出弱电工程范围外的协调工作。此外还有监理公司对数据中心、3A系统和综合布线的子项目实施工程监理。

3.4项目执行情况及问题

(1)该项目于2005年7月21日开标确定了数据中心、3A系统和综合布线等子项目的供应商,并于8月初开工,但这些供应商合同直到10月底才全部签署完毕。该项目工期滞后严重,原定2005年12月全部完工,后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大楼意外失火、家具厂商延迟进场等),拖到2006年4月才施工完毕,相关验收工作至2007年头才完成。

(2)施工质量不令人满意。某些系统工作一直不稳定。经厂商和集成商多次更换配件方才解决。

(3)施工过程中的成品破坏情况较多,上至装饰的吊顶,下到墙面插座,都多次发生各种损毁事件,现场管理的难度比较大。

(4)变更成本高。到现在验收阶段还不断有变更发生,集成商和我方都疲惫不堪。

(5)由于PMO没有控制付款和罚款的权力,导致无法制约子项目供应商按业主和PMO要求执行。

(6)管理方众多,协调难度大,责任难以区分;参与这个项目管理的除了我方PMO外,还有供应商的项目经理、业主的子项目负责人、大PMO专项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在实施过程中我方没有明确定义这些管理方的管理范围和职责,只有一个大致的分工约定,这样导致在出现具体问题的时候经常出现扯皮和互相推诿。

(7)跨专业、工作接口多,项目复杂度高;这个项目几乎涵盖了弱电系统的绝大部分,从机房装饰到综合布线。

(8)供应商多,水平参差不齐,项目管理方权力未明确,管理难度大。

3.5项目经验

(1)作为管理方一定要有权力,能管理住供应商,否则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只能被供应商牵着走。

(2)对业主、被管理方和项目管理团队一定要明确项目管理的范围和责任,如果责任不能细分至各供应商的执行层面,那将会造成出了问题都是项目管理方的错,项目做好了却不是项目管理方的功劳。

(3)详细定义项目管理的交付物。由于项目管理是个服务型的工作,大量的时间都用于计划、安排和协调等工作,往往无法定性地衡量项目管理的工作成果,这个也是业界对项目管理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

(4)大型项目一定要落实问题和风险管理,否则一个很小的问题都会导致一连串的进度滞后,计划的工期肯定无法实现。

4智能建筑项目管理中的重点管理要素

由以上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智能建筑领域的项目管理有其特有的要素,限于篇幅的限制,下面仅就设计管理和变更管理做深入的描述。

4.1设计管理

智能建筑由于前面所述的高技术性以及和其他专业的依赖关系,设计是否能管理好将成为制约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项目过程中对设计要考虑以下的工作:①工程图的设计由各专业承包商负责深化设计;②对各专业的施工图进行初步审核,提出专业意见;③协调各专业提出的跨专业的问题进行专业汇总,提出解决方案提交业主审核;④对各专业的重复部分,提出专业意见提交业主定夺;⑤协调组织图样会审。施工图会审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要组织监理,会同设计单位和相关专业施工单位进行图样会审;⑥组织施工图的设计交底。

施工图的设计交底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在甲方的配合下,和相关专业施工单位召开设计交底专题会,组织各施工设计就施工图的设计思想、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向施工单位进行交底,做好交底记录确认,避免造成返工及工期延误。

4.2变更管理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筑结构、机电设备、二次装修及业务需求的变更都有可能造成智能建筑项目的变更。工程变更可能会涉及到设计图样、材料、施工方案等变更,由于项目需要协调的专业众多。工期比较紧,所以控制好工程变更对保证工期和质量相当重要。

(1)变更控制(change control)是通过有序地管理变更来稳定实施过程、减少项目风险。本程序的制定是为了检查所有的变更请求。决定哪些需要实施、哪些需要推延、哪些需要否决。在得到客户的认可后,进度和成本将相应地做出调整。一个有效的变更控制程序对于避免项目延期和超支是必要的。变更管理在项目中的作用如图1所示

变更管理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2)变更提出。提出变更需首先填写”变更申请表”,简称RFC。RFC提交后由项目管理公司组织由业主项目经理或其他指定人员出任主席、智能建筑供应商和项目管理公司项目小组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的资格将由业主和项目管理公司双方书面确认。任何一方均可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其人员更改的情况。评审小组将就RFC的技术可靠性及其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做出评估。经批准的RFC将转给相关的单位,未被批准的FRC将由评审小组通知提出变更者本人并给出未批准理由。

(3)变更评定。变更提出方在接到评审小组批准的RFC后的3个工作日内给出收讫说明以及分析RFC所需的大致时间,并准备相应的工程修改建议书(简称ECP)。如有费用发生,应按业主和变更提出方双方协商同意的收费标准收取。

(4)业主的认可。若ECP要求费用、进度或合同协议的其他条款的变更,须由业主授权代表书面同意,或由评审小组主席批准。批准后的ECP将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并列入到该供应商的项目文件里。

(5)变更的实施。更改需在最近更新过的基准文本中醒目地标出更改之处并替换以新的文字描述。所有更改都应用更改条标出并注明ECP号。

为了保证变更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建议智能建筑各供应商和项目管理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工作:①及时跟进建筑结构、机电设备、二次装修、暖通水电及业务需求的变更,对可能影响到智能建筑项目的变更做提前的分析和预估;②协调好业主、设计院及有关专业进行对变更方案进行确认;③通知各子项供应商及时提供变更设计图及新增材料进行报审;④设计图样报验工程设计管理,材料报审参照材料管理进行报审。

以上设计管理和变更管理的内容是针对智能建筑领域比较重要的2个管理要素,其他诸如项目计划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及成本控制等限于篇幅的限制无法一一列举,智能建筑和项目管理都是比较新的学科,如何能让项目管理为智能建筑项目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利用项目管理来规范智能建筑行业,是各位从事这个领域工作所有人的职责。

篇7

在这场婚姻中,摩托罗拉是握有用户资源前提下的产品延伸,是在寻找适合自己品牌延伸的产品提供商,唯冠军则是以巨型设备提供商的身份来寻找用户资源借以放大自己的硬件制造优势。实际上这场婚姻真正失败的原因是信息家电的迟到,对摩托罗拉来说用自己强大的品牌去维持一个可怜的新品品类的销量是难以接受的。

在现代的商业游戏中,终端品牌的拥有者掌握着最终的商业资源配置的话语权,唯冠是具备世界级制造竞争力的显示器提供商,但是,它对于直接面对终端用户的品牌来说,只是中间器件的提供商,它的用户同时也是它的客户也就是像摩托罗拉这类拥有终端品牌的终端电子产品提供商,所以,它的市场资源仅仅局限在这个制造层面,面对终端用户的号召力几乎为零,这就是唯冠为什么需要借助摩托罗拉的真正原因。

造成制造领域的巨人终端消费领域的侏儒的原因就是唯冠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能力,但是全球化的终端消费用户资源几乎为零。制造巨人的婚姻失败史再次警示正在国际化的中国电子企业,品牌国际化是以掌控终端用户资源为目标的,不要只关注制造能力的建设。

企业品牌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用户资源的总和,只是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为其品牌商品的后续交易提供支持,因此说品牌的国际化实际上是品牌社会关系的国际化,社会关系要国际化,也就意味着品牌要在全球范围内与不同区域市场的消费者发生互动关系,也就是说企业的用户资源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创建。

品牌国际化就是也获取国际化的用户资源,企业的投资必须是跨出国门,而不能只蹲在家里搞出口。从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在品牌的国际化方面存在两大误区,一是所谓的品牌识别系统的国际化设计;二是大量的OEM也就是用别人的品牌出口产品,这两项工作做得再好都永远没有实现品牌国际化的可能,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创建品牌的用户资源,前者只是品牌的识别系统的变化,没有在国外与消费者发展良好的消费关系是没有用的,后者的出口量再大,因为品牌是别人的,用户资源永远掌握其他品牌的手里,自己的规模再大用户资源也没增加,所以,品牌国际化就无从谈起。

品牌的国际化实际上是波特在国家竞争力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中的创新导向阶段,当国家经济处在创新导向阶段时,企业会转战国际市场的差异化产业环节,它们的竞争虽然离不开成本,但竞争方向却从生产成本转至生产率上,因为它们更强调先进与高级的技术表现。同时,企业也开始逐步撤出价格竞争或比较简单的领域,并将这些领域让给其他国家。

篇8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一种新型的公司业绩衡量指标,它克服了传统指标的缺陷,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计算EVA的基本公式是EVA=NOPAT-K×WACC

NOPAT为税后营业利润,等于税后净利润加上企业经营过程中实际利息支出部分,反映了不涉及资本结构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所获得的税后利润,也即企业全部资本的税后投资收益,体现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部分报表科目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主要是那些能够资本化的“成本费用” 包括∶当期发生的研发费用、本期摊销的商誉、本期坏账准备、存货、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账户的增加额等。

K为资本总额,是企业所有投资者投入企业经营的全部账面价值,既有债权人投入的,也包括股东投入的。但从量上来看,又不等于资产负债表列示的资产或者净资产的数额,这两个指标都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经营占用的实际投入的资金量;实际计算中要对报表的若干资产类、负债类项目进行调整、合并,其中债务资本是指扣除了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商业信用负债的负债,股权资本等于股东权益加上摊销的商誉和各种准备金。

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反映了投资者对投入资本的回报要求,这里所指的投资者包括债权人以及股东,根据各资本组成要素的成本和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加权而得,反映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平均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股权资本成本率×股权占总资本比例)+(债权资本成本率×债务占总资本比例)

在构成企业经营要素中,任何一项要素的变动只要对EVA有影响,应该都是EVA的驱动要素。分析企业的价值驱动要素的目的是使企业各项价值驱动要素得到最大发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对杜邦分析法进行改进,可以深入观察企业EVA的来源,具体见图1。

通过对企业价值的主要价值驱动要素进行分解,可以看出企业价值增长是受多要素影响的,而且通过对各要素的进一步分解,最终可以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细节,如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驱动要素投入资本回报率可以分解为营业利润率、资本周转率和税收效应的乘积;对利润率作进一步的分解,收入与费用相减即为利润,这些费用包括已售商品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税额、折旧和人工费用等;对资本周转率同样可以进行类似的分解,分为固定资产周转率、营运资本效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周转率等指标,最终形成一棵包含详尽财务指标的价值驱动树。

企业经营者应把企业的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驱动要素,从战略的高度确立明确的价值驱动要素,并把对价值驱动要素的管理作为基本的经营策略。公司日常决策管理主要是确认各业务单位管理者所能控制的价值驱动要素和评价指标,对每一业务单位进行动态价值要素分析,确定对企业价值影响最大的因素。并按企业的业务范围、组织架构、从上至下、逐层细分,建立价值驱动因素的树形图,使这些关键价值驱动要素成为产品开发、生产、营销、理财、信息系统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控制变量。

从前述EVA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只要企业各种价值驱动要素满足下面的条件之一,EVA就会增加:一是提高现有资本的回报水平;二是有效增长,即企业增量RONA(息前总投入资产回报)大于WACC,此时企业处于竞争优势期;三是从价值毁灭型项目抽回资本,即当把一个部门或企业卖掉或关掉时,资本投入就会减少,而如果减少的部分超过缩小RONA与WACC之间的差距带来的补偿时,EVA则会增加;四是资本成本的减少。

具体而言,提升企业经济增加值可以从战略规划和日常管理两方面实现:

从企业战略规划方面实现提升企业经济增加值的决策可以包括:更有效地经营现有业务和资本,提高经营效率;选择投资回报率超出企业现有资本成本率的拓展项目;不断合理优化企业的整体资产结构,以更好地提高产能与效益。

从日常经营管理中提升企业经济增加值的措施包括:通过成本控制,节约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及时清理不良资产占用,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等,提高营销能力及时清理存货是保证运营资金顺畅的重要基础工作。

二、电信企业的价值评价

近年来,我国电信运营商作为大型央企采取了积极行动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对自身的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发展趋势,寻找自身的市场空间,在企业价值管理上重点从价值诊断、战略规划管理、资源配置管理和业务单元组合策略、投资决策管理等多方面设计企业价值提升策略。本文将从企业价值链管理、营销能力管理、客户价值管理、绩效管理4个方面探寻转型过程中电信企业的价值创造。

(一)延伸企业价值链管理,拓宽收入来源

电信价值链是指由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供货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终端设备生产商、应用开发商、应用分发商、软件开发商、最终用户等上中下游多个参与者共同组成的商业价值链条,从而体现出比单一企业更大的协同效应。

随着电信运营商语音业务市场价值急剧下降,几大电信运营商纷纷提出经营转型目标。通过对价值链的整合逐渐形成了四大电信业务品牌: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中国联通的“联通无限”、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中国网通的“天天线上”。这些电信价值链整合的赢利模式非常相似,都是依据斯莱沃斯基等在《发现利润区》一书中所描述的“配电盘”赢利模式(Switchboard Profit Model)进行。

“配电盘(switchboard)”是一个配电网络术语,意为多孔的交流电源分配器,引意为众多参与者提供的综合交易平台。“配电盘”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一个交易平台,当参与交易的买方、卖方越多,交易各方支付的交易费用越低,配电盘提供的中介服务就越有价值,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将持续降低。配电盘的管理者控制着交易,随着交易量的增大,即使仅对每笔交易少量收费,也可以形成庞大的市场空间。“配电盘”商业模式的主要特点有:1.交易平台具备为数众多的买方;2.交易平台具备为数众多的卖方;3.交易平台具有强大的“配电盘”功能;4.交易平台降低以往的交易成本。

(二)整合渠道资源,打造“立体营销”,提升企业营销能力

在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中,资源配置管理和业务单元组合策略是提升企业经济增加值的管理重点。电信企业通过对目前各条独立运作营销渠道的整合,可以拓宽营销产品的复合度,降低营销成本,提高渠道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增加值的提升。

目前,国内电信企业各种营销渠道上的产品到顾客群体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的经营模式缺乏对渠道资源的整合,顾客群分散在各种渠道上,造成营销成本高,而顾客却得不到服务价值的提升。从资源配置管理和业务单元组合策略提升企业经济增加值,以客户服务价值提升为中心,电信企业将目前各种营销渠道上的商品物流信息整合集中到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上,实现营业厅类物理渠道和客服呼叫中心类虚拟渠道营销管理上的相互支撑、互相促进,是实现渠道价值提升的有效途径。在各类渠道营销组合中,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特性灵活调动渠道资源,做到一点接入,全网服务的立体营销模式。

营销组合A:营业厅体验+网站订购+商品投递

在传统的网络订购业务中,客户经常出现的顾虑是对产品缺乏感知度和质量保障,电信企业可以利用在各营业厅设立免费的产品使用体验区,加强网络订购客户对产品的了解和信任,打破网上商店产品虚拟化的缺陷,提高网上订购业务的成功率,同时通过物流配送渠道提供上门送货服务,为日后的产品服务做好铺垫。

营销组合B:电话营销+门店体验与订购

以往的电话营销,通过向客户提品信息,客户确认购买时由厂家直接提供销售服务,电信企业只向厂家按照电话营销成功个数结算手续费用,收入来源较窄,在营销组合中,可以选择畅销产品充实到各营业厅的体验区,电话营销过程可以引导潜在的消费者到就近的营业厅进行体验,成功后用户可以在门店进行购买,增加营业厅的销售收入。

营销组合C:营业厅客户资源整理+呼叫中心客户关怀+电话营销

营业厅将每天各类产品的销售数据纳入集中的数据处理平台,形成一定时期内各类电信产品在本地区销售情况的重要商情,可以细分到什么年龄阶段、什么性别的顾客消费偏好,这类商情是后台呼叫中心进行客户关怀和电话营销重要的“商业地图”,大大提高后台营销效率。

(三)拓展客户价值,挖掘企业利润增长空间

转型使电信企业的市场界限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就要求电信企业的管理流程要朝着买方价值和企业自身价值同时增长的方向迈进。从提升电信企业自身价值的角度看,一方面企业要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行业环境,避免对抗性的价格竞争破坏企业的正常经营;另一方面要通过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增加产品、业务和服务的附加值,在客户能够接纳的范围内提高产品、业务和服务的总价格水平。从提升客户效用的角度看,一是要通过增加和创造产品复合元素,提升客户价值,如办理宽带上网业务赠送网络游戏、免费体验视频节目等;二是要在同样的价格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旨在提高客户消费满意度,同时降低单项业务的平均成本。

企业自身价值和客户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须有效平衡成本、价格、效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企业价值创新。

(四) 建立以EVA为核心的考核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驱动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要素,也是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之一。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企业提升经营业绩的需要,激励贯穿于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管理层和员工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

电信企业在业绩评价中应建立以EVA为核心的考核激励机制,将经营者奖励与企业EVA挂钩,在计算目标上将股东利润与经营者激励统一起来,具体公式设计如下:

奖金=目标奖金+Y%(EVA-EI)

其中EI是预期增量(Expected Improvement)

当经营者取得预期EVA值时,EVA-EI=0,经营者可以获得目标奖金;

当没有完成预期业绩时,EVA-EI〈0,经营者的奖金小于目标奖金;

当超额完成预期业绩时,EVA-EI〉0,经营者的奖金一部分纳入奖金库管理,用于以后经营年度的持续激励。

结束语

在现阶段,电信企业紧紧围绕价值创造这个经营目标,在分析自身运营和管理现状基础上,从延伸企业价值链管理拓宽收入来源,整合渠道资源打造“立体营销”提升企业营销能力,拓展客户价值,挖掘企业利润增长空间,建立以EVA为核心的考核激励机制,将转型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凝聚在企业价值创造一个目标上,为企业价值的持续提升打好了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埃巴A 著,凌晓东等译.经济增加值:如何为股东创造财富.中信出版社,2001.

[2]毕博咨询公司.企业价值创造之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程小可.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与实证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许辞寒.EVA业绩评价指标的缺陷与改进.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年第1期.

篇9

【关键词】3D打印 分布式智造 电力应用

2015年2月28日,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从政策层面为国内3D打印发展指明方向。2015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了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而《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就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而“互联网+3D打印”的的应用与结合是为实现智能制造、产业转型、万众创新提供的最佳服务平台。3D打印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受限于材料、建模、打印机各方面,尤其是行业标准的缺失,良好的应用模式和平台,将促进行业标准的制定。

1 电力3D智造云平台

所谓“得平台者得天下”。我们身边的电子商务,开放平台,就是平台化模式的有利证明,在已然成型的新型商业生态系统中占得一席之地,将来必能掌握核心控制力。基于互联平台,平台提供方将会掌控控制权。产品本身会随着时间而变得不是那么很总要,但是基于契约性质的互联3D打印平台将会促使按需制造产品的有效商业化,在3D打印中最具价值的设计就是3D图纸,因为他是电子版的,易于分享,而且在逆向工程中,3D扫描设施将能够扫描产品获取其设计信息。在这个平台上,这个图纸可以被修改,原材料提供方通过此平台跟踪和购买相关产品,客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下达订单。同样,如果作为平台控制者,我可以将打印任务和设计任务外包给平台之外的人员,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个平台来进行交易。那么,针对这个平台的所有者,可以通过控制或者重定向“交易流”来影响价格,故拟提出“平台化3D打印服务”的应用模式。

3D打印的核心要素就是3D设计,打印材料(包括支撑材料),打印设备,对于电网应用而言,我们很少能够涉及到打印材料(包括支撑材料),打印设备等方向。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放在3D设计以及3D打印服务上,才能高效的应用3D打印技术。3D打印产业环节较少,这也是其有别于传统制造业的地方。打印原材料和打印设备是最重要的产业链环节,为3D打印提供基础设备和产品成型原料,这两项是决定产品的重要因素;方案提供商是3D打印流程的实现者,提供设计到成型全程的运营服务。

1.1 电力企业上下游

这种模式体现为,每个设备提供商都可以往这个平台提供设备的设计文件,电网公司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参与评审选择适合自己生产环境的设计,然后将设备打印出来。我们不能说是电网企业在其中能颠覆整个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但是能影响并起主导作用。平台化3D打印服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设备商”的角色,但是他并不是去具体的物理设备,而是要物理设备的“电子蓝图”。

同时,他也扮演着“设备制造商”的角色,通过“电子蓝图”商采购到的设计,这个平台可以制造出具体的物理设备,而且这个设备是最适合电网企业生产环境的。

1.2 电网企业内部

应用行业能关注的3D打印的核心要素就是设计和打印设备。对应用行业而言,快速的设计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培养这一批专业的设计人员需要耗费的成本不是小数目。同样的,目前的3D打印设备成本较高,还不是消费级的能适用于工业级的阶段,因此集中的3D打印设备采购和维护能较大的较低电网企业的成本。因此,在电网企业内部,平台化3D打印服务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互联平台”,更多的是成本的控制台。这里的设计人员可以是电网企业下属(分)公司的专业人员(可以使用3D扫描仪),也可以是这个平台的维护人员和设计人员,也就是说,这种模式体现为一种设计人员的集中。

另外,我们知道,3D打印离不开打印材料,那么,3D打印材料的采购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打印材料首先要满足工业生产需要,其次要满足成本效益比。因此,平台化3D打印服务扮演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材料采购”。材料采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材料的特性分析,到材料供应商对比,最后到材料的下单采购,都需要精确控制。在这个平台化服务上,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3D打印材料的特性分析,你也可以找到相关的供应商,甚至于,这个采购流程也是电网公司相关的采购流程的一部分,可以和现有系统融合在一起,从选型到采购,满足一站式服务。

2 3D智造云平台功能概览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基本上囊括了,3D智能云平台的整个业务流程,图1是对上面分析的概览。

整体上来看,3D智造云平台主要是搭建具有双重性质的3D打印服务平台,主要是打造3D打印云工厂和对3D打印设计者资源的整合。3D打印云工厂是指整合3D打印设备和服务资源为平台用户提供打印服务,设备生产或服务商入住智造云平台,通过平台直接接受用户服务需求进行“生产”。在整合设计师资源方面,智造云平台配备专业的设计师团队和模型库,从用户的自身设计、个人的创意想法及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深度的切合用户的需求,协助用户找到最适合实用的模型,为用户和设计师提供一个可行的个性化定制平台;提供模型资源的爱好者也可以从平台获得积分或者其他奖励。利用优秀的平台签约设计师的带动作用,可以启动在线教育模块和在线交流社区的不同细分板块,启动在线设计培训课程及设计师粉丝团的组建。同时,平台应建立品牌设备销售的电商和服务平台,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客户服务模块有效对接,客户资源共享,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的跟踪服务。

3 结论

3D打印在企业级的应用受限于打印材料和3D打印机的绑定,同时在行业中没有形成标准,不同于3D打印用于个性化制造和验证型的应用,在行业应用中,需要从材料、设计、打印、后期加工处理都要符合行业标准,因此,3D智造云平台能推动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同时3D打印目前在成本、性能、效率上还不能与传统制造相比,因此,文中提出的分布式3D智造云平台,在成本和效率上能为行业引入3D打印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

篇10

关键词:3G商用 电子商务 价值链

以3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近年来在电子商务行业中的应用程度日益加深,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环境正面临着巨大变革。3G技术为移动通信行业带来了新的价值创造机会,并且通过融合电子商务产业而推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动态更新,重新定位了价值链上各环节参与者的经济角色。

电子商务价值链相关概念

(一)价值链理论

迈克尔・波特(1985)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及了价值链概念,他认为企业组织的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售后服务等活动集合统称为价值创造过程,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在动态磨合过程中产生了价值增值,这种线性的要素联结形式即价值链,如图1所示。事实上,无论是上下游关联企业之间还是企业内部各生产组织环节之间,都广泛存在着价值链,不同的价值链可以通过特定节点而互相联结成范围更大的价值网络(王婧媛,2013)。

约翰・沙恩克(1993)首次将会计信息纳入内部价值链分析框架,他认为:特定经济组织的内部价值链,应该包括财务报表中从统计采购原材料到产品最终售出、利润回收的全过程。此后,众多国内外学者又相继提出了“虚拟价值链”和“价值二叉树”等理论,使得人们对于产业价值传递的组织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并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等要素连接形式的新微观经济组织价值观念认识,微观经济单位创造价值的活动即为价值链各环节传导知识、要素、资金以及信息等的动态交互过程。

(二)电子商务价值链

本世纪初,电子商务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在我国逐渐普及开来,其中以3G高速移动通讯商务的发展最为典型。我国移动通讯发展主要经历了模拟技术、数字技术和无线高速数据传输三次变革,以目前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例,我国形成了电信3G、联通3G、移动3G以及WiMAX四分天下的格局,蜂窝通讯系统可以实现无线网络与互联网通信的结合,数据传输速度高,并且运行相对稳定,极大地满足了电子商务活动对于信息安全、高速、可交互以及信号稳定的需求,通过提供多媒体数据基础服务而参与到电子商务发展中来(马啸波,2013)。

3G技术在商务通讯中的广泛应用为电子商务价值链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第三代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包括了内容服务提供商、移动接入供应商、WIFI运营商、应用程序供应商以及最终用户五个主要参与主体,如图2所示,价值链上的各个参与主体不仅自身创造价值,而且还对其他参与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发挥辅助促进作用。3G无线网络逐渐从电子商务价值链中的工具客体发展成为对电子商务运营效率、产业利润以及持续发展潜力具有重要影响的组成要素,3G技术商业应用在电子商务价值链中完成了“反客为主”式的转变(钟伟,2011)。

电子商务价值链结构特点

(一)内容及应用服务

内容及应用服务是反映电子商务价值链各参与主体关系的关键线索,细分为内容/服务供应、WIFI运营、应用程序供应以及移动用户四个要素。内容供应是资讯产生的主体,具有掌握电子商务内容控制权的功能,需要相关的高级通讯技术作为服务支撑;WIFI运营解决了内容供应商有线网络布局的局限性问题;应用程序供应以提供电子商务交易软件或交易媒介为己任,是电子商务价值链技术要素中的软性载体;移动用户借助应用服务器及中间平成在线网络交易,是电子商务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我国信息技术市场一般把内容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认定为同一参与主体,主要作用是在移动电子商务网络中传递信息(盛革,2013)。

(二)移动通信服务

移动通信服务对维持电子商务网上通讯的正常运行发挥关键作用。我国内地的三大通信商在3G商用的背景下而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通信技术标准,分别为联通WCDMA、电信CDMA以及移动TD-SCDMA,相比之下,WIFI运营商在3G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体系下作为局部参与角色,承接3G用户的信息盲区对接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天津等城市实现了重点公共场所的WIFI信号全覆盖,WIFI网络不仅为移动电子商务用户提供必要的低价移动通信服务支持,而且有效扫除了运营商网络之间的不兼容问题,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身份识别和信息定位实现了实时、实地以及实效。

(三)终端支持设备

移动终端支持设备包括智能通讯硬件和相关电子商务程序软件两部分。在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中,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开发近年来占据的行业利润比例越来越高,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程序都呈现出较快的更新速度,“摩尔定律”在移动电子商务行业显现的非常清晰,硬件厂商和软件开发者为个人和企业电子商务用户提供和更新移动终端服务,并且致力于将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向嵌入式技术方向进行拓展,培养电子商务参与人群的消费习惯,创新产业利润形成模式,最终完成电子商务产业利润从硬件设备向品牌服务、咨询、软件资源以及上下游产业协同经济效应的转变(杨艳,2011)。

3G新技术对电子商务价值链的影响

第一,3G技术加速了电子商务移动化的创新步伐,电子商务行业价值链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2G移动通讯时代,移动设备上网速度慢、收费高,个人和企业用户从事电子商务活动都是基于电脑终端,移动电子商务概念并未普及,也不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在3G通讯技术投入电子商务应用之后,异地通讯实现了语音业务向无线多媒体业务的过渡,用户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参与网络商务交易展示出了巨大的技术和服务优势,首先体现为移动数据传输速度的飞跃式提升。以中国移动TD-SCDMA通信技术为例,5秒打开网页、一分钟完成高品质声媒介质下载都成为了可能,并且客户体验提升明显。此外,通过可靠的密钥安全保障机制,电子商务用户对网络交易的安全顾虑得以消除,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量迅速膨胀,价值链上的节点单元突破时间和地域局限,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

第二,3G商用重新定义了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中的政府和企业角色。3G技术是在国家建设高速通信网络和盘活民间投资战略背景下得到发展的,并在发展过程中“反哺”政府财政,纠正企业技术研发及投资失误。在发达国家,3G甚至4GLTE技术的运作都已较为成熟,这与我国较为薄弱的通讯技术研发实力和需求结构有较大差异。我国政府基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考虑而在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移动电子商务产业的重视和投资力度。2012年3月,工信部出台了《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更明确了电子商务的基础战略地位及产业价值协同增长目标,3G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

第三,3G技术扩展了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用户渗透率出现明显增加。在3G技术环境下,移动电子商务应用范围不仅包括远程协议签订和商务沟通等方面,同时出现的应用方向还包括平面媒体展示、实时在线咨询以及参与者信誉互评机制等,个人和企业用户参与网上商务活动有了更大的便利性和自主选择性,与2G网络中“上网慢、上网贵”的弊端相比,3G网络“上网快、网费低”,因此参与用户不再局限于资金实力较强的人群,而是具备了大众消费的性质,体现为运营商财务数据方面便是3G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财报显示:2012年年底,三大运营商3G用户总数达到3.21亿户,3G用户渗透率超过10%,如图3所示。这充分表明我国3G网络建设进入到了成熟期,正在以外生技术冲击而动摇着传统的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第四,3G技术推进了电子商务价值链构成要素的动态更新。3G通信技术承载了多种不同的多媒体信息内容,相对2G网络以语音业务作为主要经营内容,前者具备更好的商业发展契机。2G基础业务市场具有很大的刚性,主要参与者的定位不会发生很大变化,而3G市场因提供多样化增值业务而具有很大的弹性,3G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改变了互联网经济的组织模式,价值链组成要素的差异性也因为参与主体之间的相关作用而变得不显著,价值链要素由独立工作向相互合作和战略互助转变,电商业务体验程度愈发成为淘汰传统电商价值链要素的关键评定标准,移动网络运营商单元开始了由单一化网络运营商向集成化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移,落后要素被不断排除出电子商务价值链系统,新的、具有更强竞争优势的要素被不断补充进来(汪怡,2013)。

结论

以3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广泛应用为互联网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以原生技术冲击因素而变革着传统的电子商务价值链组织形式。3G技术的商用化使得互联网商务方式和商业环境更加复杂,产品和服务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创新需求的“倒逼”效应,都会使得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出现更为人性化和多样化的选择,以动态更新机制而推动产业价值链和价值网的健康发展。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创新离不开要素整合的作用,单个经济主体想要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加强同价值链上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脱离上下游关联企业之间的通力合作只会减缓甚至消除电子商务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过程,如何在技术加速创新背景下实现电子商务价值链上不同要素之间的整合,是下一阶段电子商务价值研究领域的关注点。

参考文献:

1.钟伟.3G产业价值链及其行业运营特征分析[J].商业时代,2011(36)

2.马啸波.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电子商务模式分析[J].中国-东盟博览,2013(7)

3.汪怡.电子商务集群价值链结构机理与模式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6)

4.杨艳.体验式营销在C2C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2011(16)

5.王婧媛.电子商务成为扩大信息消费必争之地[N].中国电子报,2013-1-18

6.盛革.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研究―以中国移动应用市场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