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研讨范文

时间:2024-02-08 17:5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方案研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方案研讨

篇1

论文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在这个时期,迫切需要大量能够满足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两者之间正处于一个强烈的磨合期。因此,要求工程类本科院校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适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探索和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结合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谈几点认识。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人才的层次和人才的规格定位两方面内容。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一般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人才,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知识应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领域。在我国,重点高校(985或211类)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一般本科院校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基本规格可以用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来描述。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规格:在知识方面,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知识平台;在能力方面,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它集中体现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与工程实践四个方面的运用能力,所以工程类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从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要有思想政治、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2]。

沈阳工程学院作为工程类一般本科院校,准确评估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环境,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状况、办学规模、历史传统等要素合理配置。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以电力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面向社会、面向电气工程领域;明确服务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以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把握应用型人才主要特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依托。应用型人才必须突出工程应用能力,紧随社会需求发展步伐,强调行业和产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重组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

沈阳工程学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以专业主要课程建设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注意课程衔接,加强课程间的统筹协调,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的状况,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构建了“平台+模块”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以理论课程、实践实验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为三大平台,课程设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通识教育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五个课程模块。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强化两头,优化中间”的思想,即强化基础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想。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每个课程模块又设置了核心课程。突出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所谓核心课程是指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联系的知识与经验体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更为宽阔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

(1)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设置21门公共基础课,共计948学时、55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和大学外语。通过公共基础课教学,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2)专业基础课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设置11门专业基础课程,共计476学时、29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内容遵循“合理选择,梯度深化,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设置一批专业基础课。

(3)专业课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是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的课程。它以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和较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群为基础,为满足电力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设置“适用对口且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课体系。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1)专业必修课。优化专业课程,对课程门数重新整合,压缩总学时,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设置6门专业必修课,共计322学时、20学分。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高电压技术。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掌握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2)专业选修课。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反映专业、学科发展前沿(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技术、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等),设置16门专业选修课,共计144学时、10学分。整个课程模块注重新知识与新设备的掌握与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专业知识面。

(4)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为提升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工科专业方面的综合素养,充分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理念,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设置9门通识教育课,共计172学时、7.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院开设,要求学生必须在每类课程中选修一定的学分。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模块。按照系统性、层次性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构建由基本技能(计算机实训、工程制图与CAD实训、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项能力(电机检修实习、电缆施工工艺实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能力(变电站仿真实习、电厂仿真实习)和应用能力(变电站设备装配实习、电气运行实习、毕业设计)多阶段、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设置22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0周、40学分。其核心实践环节包括变电站设备装配调试实习、电气运行实习、电厂仿真机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学生在进入大三开始,加大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实验课、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把学生培养成能动脑、会实践、懂设计、精操作、有系统概念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篇2

关键词:医院药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39-02

教育是文明传承、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大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支撑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面对新的发展与变化,现代医院药学如何转变职能、拓宽药学服务的内容、转变药学人员的思想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对医院药学发展的一个挑战。[1]培养具备宽厚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工程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视野宽广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已成为当今中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的主题。

高等药学教育改革涉及面广,其中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带有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意义。人才培养的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2]因此,由于办学目标和定位的不同,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有着不同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并在实践中收到良好效果,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逐步发挥出积极作用。

如今许多药学院校的课程教学仍然以旧时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往往只是重复书本上的内容,或者较为“时髦”地把书本上的内容“搬”到PPT中并且跟着PPT重读一遍,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不能很好地调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针对高素质拔尖人才的个性化培养。[3]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培养一批高水平创新型拔尖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药学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根据专业学科的布局与水平,选择一批师资水平高、教学条件好、优势特色学科支撑的大学科门类招收优质生源,以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的形式,实施大众化教育环境下的拔尖人才培养。让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超常学生得到特殊培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为国家造就一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医院药学拔尖人才。

一、构建大类基础平台,改革教学模式

大类培养阶段,强化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确立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大类基础教育,注重知识结构的交叉和融合,为继续学习、探究式学习打下基础。[4]

我国传统的教育实践侧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可谓复制有余,启发不足,其结果是许多学生养成了被动性、应试式学习习惯,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弱。针对这一现状,将融入小班研讨课、自主式学习、参与性实验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性、探究式学习习惯;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切实可行的教与学方式,并在探索实践中使之不断完善。

改革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培养措施和培养途径。围绕创新创业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厚基础、重能力、扬个性、求创新”的宗旨,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原则,按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强化数学、英语、计算机等通识类课程及大类学科主干课程,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改革教学内容与教与学的方法,扎实知识基础,为继续学习、探究式学习打下基础;学科基础课设置上注重大类学科知识结构的交叉和融合,赋予学生宽厚的学科知识背景,为不可预见的将来做好准备;增强实践性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方式,增加自主式、综合类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5]

二、建立专业教育体系,彰显个性发展

医院药学实施专业导师指导下的专业教育,在学习主修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突出自主性、个性化、研究型学习的特点。专业培养阶段,实施专业导师指导下的自主性、个性化、研究式的专业教育,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发挥高水平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学生自主选择主修专业、课程模块,自主选择专业导师,参与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成长发展等因素,专业导师协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采用自学、研讨、跨学科选课等方式开展个性化修读;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制定后期研究性学习培养方案,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提升学生对研究的兴趣与敏感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采用自学、研讨、跨学科选课等方式开展个性化修读;同时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制定后期研究性学习培养方案,安排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研讨班活动,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提升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兴趣与敏感性,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性、应试型学习习惯逐步转化为主动性、探究式学习风格;鼓励教师在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启发式、研讨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改革,逐步转变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互动研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真正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6]开设部分以自学为主的课程,规定理论课课外自学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有效落实,取得成效,任课老师应对自学课程、自学内容进行专题课堂讨论,并制定详细的实施办法。

三、创设研讨论坛,引领创新思维

营造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宽松教学环境,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创新教育教学落到实处。

以科学启迪讲座、导师论坛、学生研讨群、学科竞赛交流会等为研讨平台,建立教师间、教师学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指导、互动机制,拓展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空间,引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育人环境。

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与兴趣,从一年级开始就选拔部分学生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跟随高水平教师开展科研训练;四年里实施基础研究训练—研究能力提升—创新思维引导的梯度培养机制,以复旦大学药学院举办的“药学专业知识”科技竞赛等为展示验证平台,体察科学的奥秘,探索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的切入点,提升研究的兴趣,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突出实践性环节在培养人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过程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由传统的被动式实验模式转变成参与式实验模式;实践过程更应注重方法论、创造性科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创新”,给学生留有自主思考的余地,从而从根本上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综合性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潜质。

四、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保障学研氛围

在学生选拔、分流淘汰、教学激励、专业导师、学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学生管理制度,形成学院积极向上的学研氛围。让学生及早进课题组、进实验室。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国内外大医院去交换学习或进行科研训练,培养优秀生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育人环境。通过本项目的探索与实践,总结经验,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供同行们借鉴,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提供改革思路。

综上所述,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尝试构建一种新的教与学模式,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实现由传统的“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转化,深化医院药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厚基础,重素质,扬个性,求创新”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拔尖人才。建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以科学启迪讲座、导师论坛、学生研讨群、学科竞赛交流会等为研讨平台,建立教师间、教师学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指导、互动机制,拓展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空间,引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育人环境。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新性,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创新性劳动的宽松环境,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开设研讨类理论课、参与性开发式实验课,实现由传统的“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转化,使医院药学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拔尖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宏健.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创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1):201.

[2]王伟,曹德英.论多元化复合型药学人才的培养[J].药学教育,2003,19,(2):1~2.

[3]齐艳,甄宇红,韩旭.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的探索与思考[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5,27(6):481~483.

[4]于锋,徐晓媛.从实践教学入手,推进药学创新教育[J].药学教育,2003,19(3):4~6.

[5]臧伟进,王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36~38.

[6]龚慕辛,王地,关怀.适应医药体制改革培养新型药学人才[J].药学教育,2005,21(1):14~17.

篇3

“精英教育”应时而生

据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徐定华介绍,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纺织工业背景的省属重点高校。2005年设立理工科、经管类优秀生强化班,2007年6月成立启新学院,并按大学科门类开设了有纺织背景的材化生实验班、机电实验班、电信实验班和经济管理实验班,实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浙江理工大学校长裘松良作为启新学院的发起人,他认为作为一所有着百余年办学历史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仍有一个比较大的遗憾,即为教育界和科技界输送的突出人才偏少,本科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太低,学校在今后的办学中应该努力突破。这也顺而成为浙江理工大学在进行“大众化教育”的同时必须开展“精英教育”的缘由。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发展阶段,其中前五年主要体现在量的扩张上。经过几年的大扩张和发展之后,高等教育逐步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特别是在浙江等省份,高考录取率等指标不断攀升。高等教育大众化引起了很多人对生源和培养质量的质疑和思考。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是从多数学生的基础水平出发来开展培养工作的,这样就容易埋没一些起点较高的学生,这样做违背了教育规律。”于是,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具体到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详细地解读为: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育人环境”、“选拔机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环节实施系列改革举措,构建了以实验班为依托、以“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个性化修读、研究性学习”和“厚基础、重能力、交叉性、研究性、个性化”为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据徐定华介绍,启新学院构建了以“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个性化修读、研究性学习”和“厚基础、重能力、交叉性、研究性、个性化”为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特色优势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学院建立师生间、学生间“指导-研讨-合作”的互动机制,营造注重学术的育人环境。同时,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以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为主要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具体为实施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研究性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2+2”培养方案。拓展核心课程内涵,注重大类学科知识结构的交叉和融合。实施五学期专业导师持续指导制,突出个性化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专业培养特点。改革教学模式,核心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营造课堂研讨氛围,推行讨论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拔尖人才”的定制教育

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院长郑旭明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一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明确提出启新学院的功能就是培养拔尖人才,主要是培养有两大以上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及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在学生选拔的初期不仅要综合分析这些学生入学前的特长、基础水平确认他们是否合适就读启新学院,还要确认学生自身是否对此有兴趣。

面对远超普通学生培养的课程安排和培养力度,是否对科研和学习有强烈的兴趣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条。郑旭明告诉记者,在实施拔尖人才培养的计划中,学院建立了“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个性化培养、研究性学习”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挖掘优秀学生的潜力,实行破格培养,丰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举措和成果。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开设实验班核心课程,并从教材内容的广博,课堂讲授的精炼,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拓展等方面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引领式界定,独立编写教学大纲,保障课程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学生参与课堂研讨、课外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和教师的巧妙设计,改革实验班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施核心课程小班化教学,推行讨论式、探究性教学模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行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开展核心课程教学质量考核、实验班最佳任课教师评选,任课教师座谈会、提高实验班核心课程教改系数等举措,促进师生的教学互动。

对于这些“拔尖人才”,因材施教,注重有潜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必不可少。郑旭明说,“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能力、兴趣爱好、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选拔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进行个性化培养,并配备学有所长的、负责任的导师,循序渐进地开展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为他们创造条件,铺设输送管道,到国内外名校交流和深造。”

培养新模式成绩卓越

卓越的成绩成为这种培养新模式成功的最好佐证。启新学院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大部分学生都在持续努力学习,主动探索、优而久的启新学风雏形已现。四类实验班学生学习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学习主动;学院倡导学研共进,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研式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实验班学生在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第一次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就达到95.5%和58.0%),课外科技活动(连续两年每年拿到11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新苗计划”项目)、学科竞赛(多方面、多种类学科竞赛获奖)与申请专利等方面已显现出明显优势。

篇4

关键词:工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建整体优化、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性工程人才的重要前提。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理工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积极面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积极推进工科课程体系改革,为学校研究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采用贯通式课程设计思想,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重任。工程创新人才是指那些能紧密联系社会环境,能对多学科的知识进行集成和创新,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系统性工程问题的人才。这种人才是通识型人才质量与多样化工程专业人才质量的有机结合,除了需要具有自然科学、数学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和能力外,还需要具备更加广泛的统一技能,包括:(1)工程科学(分析)、系统集成(综合)、工程设计、产品实现的能力;(2)跨学科知识整合、处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3)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4)全球视角、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5)团队合作的能力;(6)创新和决策的能力;(7)继续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需要具备解决“大工程”、“大系统”、“全过程”问题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

上述这些能力和素质的获得需要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我国传统的课程体系一直沿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论”式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方法。这种模式下的公共基础课着重为学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学科基础课着重建立宽厚学科知识基础,专业课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有学者比喻这种课程模式下人才培养犹如建造大楼,先打好地基,再建大楼结构,最后是内部装修。我校在借鉴这种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即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比喻成种树,可以让树根、树干和树叶同时生长。为此我校提出贯通式课程设计理念,力保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明确l一4年级的培养目标,根据各年级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并妥善安排好每门课程的修读顺序,从而促使学生逐步加深对专业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贯通式课程体系为例,该专业对传统层次化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将其区分为建立在数理基础上的科学性系列课程和侧重工程实践的工程性系列课程,并把后者提前与数理基础课程并行讲授,为实施本科全过程课内外结合的贯通式创新实践活动创造条件。通过体现在“贯通式课程”中的阶段性知识融合,最终实现学生知识的由浅入深、融会贯通,形成“宽深厚”的知识体系(图见下页)。

二、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强化学生基本素质培养

1.夯实基础,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我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加强大学英语、工程制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学、大学化学、计算机应用、工程实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我校基础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在此基础之上,学校对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数学系列课程、物理系列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等进行了重点改革。

(1)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改革。为适应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制订了《华南理工大学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大学英语必修学分为8学分,开设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更高阶段3个层次模块的大学英语系列课程,即基础阶段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通识类全英教学课程。通识类全英教学课程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A班、B班和创新班学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初有以下情况之一可申请免修(或申请以考代修)第二学期4学分的提高阶段英语:①第一学期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600分以上;②雅思成绩总分达到7分以上(单科成绩不低于6.5分);⑧托福成绩达到90分以上。申请免修的学生课程成绩单以相关科目记载,不计学分,学生须选修其他4学分的特色课程或专业课程。此外,雅思成绩达到7分以上或托福成绩达到90分以上,可替代英语六级作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英语资格条件。

(2)数学系列课程改革。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用数学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制订了《华南理工大学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数学类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基础要求与专业需求设置基本模块和选择模块,基本模块包含微积分、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实验4门课程,选择模块包含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数学物理方程3门课程。各学院根据学科、生源进行选择,实行分类教学。

(3)物理系列课程改革。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制订了《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物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大学物理按学科分层次设置课程,充分考虑各层次方向不同和所需物理课学时的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侧重;同一层次的课程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授课内容有所侧重,为专业的后续课程做好必要的理论铺垫。

2.强化素质,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课程是我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套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教学体系,力图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中最基本的领域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拓展学生的视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从而为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方法。

学校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三大领域的课程,涵盖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审美等十大模块。根据目前的本科生招生规模,我校建设200门通识教育课程,其中人文科学领域100门,社会科学领域70门,科学技术领域30门,各科学生也需要修满相应学分。

3.打造平台,实施学科平台课程计划

按照现代高素质创新性工程师质量规格要求,学校探索按学科大类进行人才培养和组织教学工作,确定了平台课程建设方案。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夯实和拓宽学生的基础,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主要针对学科基础课程,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课程。

纵向平台课程建设包括两大类专业:一是属于不同学院、专业名称相同但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二是同类

或相近专业。第一类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做到基本统一;第二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必须要有80%以上的相同课程,构成专业学科基础大平台。各学院原则上不能重复开设相同的平台课程,只能由教学质量较高的学院为主开设。大平台的系列课程按系统化思路建设,重点搞好课程内容取舍及其编排顺序、教材建设和多媒体网络课件开发等。每门课程也按模块化建设,促使系列平台课程向精品化、国际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横向平台课程是指教学覆盖面大的学科基础课程。一方面整合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学大纲,统一组织考试等教学环节;另一方面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成特色明显的模块化、网络化精品课程。2005年以来,重点建设了基础力学类平台课程、机械类平台课程、化类平台课程、电类平台课程和计算机类平台课程5个系列的平台课程。

三、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化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将产学研合作教育、创业教育和国际化教育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本科教学工作重点。学校要求各学院根据专业所属行业的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构建有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与国(境)外著名高校合作办学,联合设置课程和培养学生,加大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引进力度。各专业积极开设体验型、自学型、研究型、讨论型、网络型等特色课程,开放部分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供高年级学生选修。各专业设置若干满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跨专业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1.新生研讨课建设

2010年以来,学校从本科生综合培养方案的修订着手,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开发建设新课型,着手实施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计划。新生研讨课专为一年级学生开设,是一种以师生互动、小组研讨、探索学习为特点的新型课程。开设新生研讨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推动名师上讲台:建立一种教授与新生沟通的新型渠道,提供教授和新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缩短教授与新生之间的距离;创造新的学习环境下为新生提供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探索一种以师生互动、研究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

新生研讨课的考核打破常规的单纯考试形式,而是充分结合课程的学习特点,通过小组讨论、陈述、英文翻译、师生互动环节中学生的表现以及课程结束后对相关课题所撰写的科技论文水平来综合评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新生研讨课的考核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引发对相关学科领域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学校目前在创新班中率先开出新生研讨课程,要求创新班在大学一年级中每学期至少开设1门研讨课程,同时要求至少开设l门学科导论课,由学科带头人主讲。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专业开设新生研讨课,纳入本专业培养计划中。

2.创业课程建设

(1)构建创业教育核心课程。该核心课程包括创业基础、创业学、创业概论、创业实务等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突出其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2)构建创业教育拓展课程模块。该模块由“三创”(创造、创新、创业)类课程组成,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风险投资等课程。该系列课程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中,满足学生专业培养和创新创业知识学习的需要。

(3)全面铺开“三个一”创业通识必修课程。每个专业必须开设“三个一”创业课程,其中基础类专业开设一门学科前沿专题课(可与专题研讨课相结合)、完成一份专业调研报告、提出一项创意;应用类专业要求学生选修一门创业教育课(经济与管理通识课程模块)、完成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此外,所有专业至少开设一门专业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

3.双语和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

学校自2001年开始启动双语教学工作,通过选派教师赴国外专修双语教学、安排归国留学人员承担双语课程、开设双语教学试点班、制订双语教学课程质量标准和教学规范等措施,稳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数量。目前全校己开设200多门双语教学课程。

为加快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学校2011年启动全英语教学专业和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工作。对全英语教学专业和全英语教学课程(语言类及体育课程除外)采取立项申报的形式进行建设和管理,2011年立项建设了5个全英语教学专业和66门全英语教学课程。

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以培养工程创新人才为目标,遵循“整合优化,集成系统”原则,对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统筹规划,构建了基础实践(工程训练和基础实验)、专业实践(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学科和科技竞赛、学生研究计划、百步梯攀登计划、各类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公益劳动、思想政治实践、文化艺术实践等)4个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基础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能力;创新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

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全球化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工程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应用越来越多。我国未来将需要更多的工程技术人才。但由于目前广播电视工程还只是一个新兴学科,各方面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这就给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带来了一些特殊的问题和困难。

1.工程技术人才的内涵

目前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主要是三个层次的:领导管理层、技术支持层以及应用操作层。领导管理层地要求是最高的,要求管理者熟练掌握电子业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广播电视工程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此需要管理者具备一些基本的工程知识,并且至少掌握一个行业的工程模式,以便更好的管理企业。

技术支持层要求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电子工程技术,了解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向,懂得运用和实施电子工程技术。这层次地工作人员主要是从事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进行网络的开发管理,制作网页等等。

应用操作层是整个广播电视工程领域中最为广泛的一层,这层的工作者只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工程知识即可,懂得利用电子善舞可以达到什么目的,懂得利用广播电视工程为自身服务,因此他们不需要对广播电视工程有很深的了解,只需要知道在广播电视工程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广播电视工程活动即可。

2.加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广播电视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决定了工程技术人才也必须是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在进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时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以不同的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也促进广播电视工程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培养:

首先,对于人才培养时的课程要有一个统一的设置标准。由于广播电视工程是一个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综合体,因此不能将它简单地归为计算机学科,或者将它视为市场营销或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二级学科。广播电视工程贸易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其人才的培养方案不能再笼统地用市场营销或者国际贸易等的标准,而应该进行重新的设置和规划,设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促进广播电视工程教育的规范化进行,加大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其次,对于培养的人才应该进行一个统筹的管理。由于广播电视工程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在加大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时必须建立一个统筹的规划,根据广播电视工程的实际发展和应用状况来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的相结合,从而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技术人才。

第三,对于培训的电子技术人员要进行分类。广播电视工程作为我国经济活动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需要人们不同程度地接触和了解广播电视工程知识,为此,我们就需要对广播电视工程培训人员进行一个分类,以帮助他们不同程度地掌握广播电视工程知识。电子技术人员可以分为专业的IT人才,普通学生以及普通老百姓,对于那些专门从事广播电视工程的人员,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帮助他们熟练地掌握广播电视工程的有关知识,进行一些营销和国际贸易的知识培训,并且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及一些电子交易的培训,将他们培养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对于普通学生,除了要培训一些广播电视工程的知识还需要注重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普通老百姓则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对于基本的广播电视工程知识进行普及,方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要注重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时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在高校中设置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并且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政府可以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帮助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学生在校园里充分了解到广播电视工程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操作规范。另外,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要注重课外实践和第二课堂的开展,帮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另外,我们要与一些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一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项目,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一些广播电视工程的实践活动,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在对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培养时我们还需要对那些培养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广播电视工程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

广播电视工程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进行培养方案的制定时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遵照广播电视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培养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隽.络明网络(中国)有限公司,建设三网合一的广播电视网[N].计算机世界,2003.

[2]滕志猛,凌东胜,项曙明.云南省广播电视网数据交换平台的解析[A].2001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

[3]林如俭,胡斌,宋英雄,李迎春.光纤到楼(FTTB)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必由之路[A].2009国际传输与覆盖研讨会论文集[C].2009.

篇6

[关键词]服务地方 经济管理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延安大学管理学院自1985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主动参与、全面深入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以融入地方经济、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为己任,以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工作体系建设,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关注。2005年起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管理学院依据学校的定位,再次明确学院目标是“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定位:一是符合党的教育改革方针政策。党和政府一贯强调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在改革过程别重视了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设置了严格的过程监控和质量保证系统。二是符合陕北区域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整体方向。新世纪陕北能源与重化工业,以及旅游经济发展对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在成倍增加,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符合延安大学定位。延安大学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并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以此为国家特别是陕北培养“高素质、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延安大学的服务面向定位是面向西部,辐射全国,重点陕西特别是陕北老区。

1.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多年来,学院始终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按照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精神和创新教育理念,多次组织全院师生进行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讨论,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学院只有主动、全面地融入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才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真正走出一条既符合自身特点、又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开放式办学之路。为此,学院曾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探索构建了以“宽基础、重实践”课程方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将来职业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按就业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课程体系。陕北为国家能源与重化工基地,我们在工商管理专业、经济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中增加相关知识。延安为中国著名的革命旅游圣地,旅游服务业发展很快,我们在旅游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与旅游服务业为重心进行方案制定。同时针对陕北中小企业众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在工商管理专业、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中小企业融资管理课程。经过修订的培养方案更符合学院“应用型”的培养目标,更加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

2.全方位推动教学改革。一是教学方法改革。学院通过组织不同层面,不同专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课程讲授方式上增加了课堂讨论、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大了网络教学的投入。二是双语教学改革。为适应陕北经济外向型发展需要,学院在原来各专业英语的基础上,积极开设双语教学。学院“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被列为延安大学教改课题。三是考试方式改革。目前,学院的课程考核已经改变了原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开始试行开卷、课程论文、作业、课堂提问等新方式。四是师资培养改革。学院着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向型教师,外聘了多名实践工作强的教师与公司兼职教师。五是实验室建设改革。为了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学校共投入300多万元已建立起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金融与企业资源规划(ERP)模拟实践系统,增强了应用型教学功能。学院实验室开出一系列设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一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于2002年成立“陕北企业管理学会”,2005年成立“陕北区域经济研究院”,利用这些平台使学院和陕北地方企业紧密的联系起来,让企业家走进大学校园,给学院学生传授他们宝贵的实践企业管理经验。同时,也让师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以便将自身所学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知识全面的创新型人才。近年,延安市旅游集团公司、延长油矿、陕西亚华煤电集团锦界热电有限公司、延安虹桥宾馆等十多家单位成为学院的实习基地。“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巩固和建设,为学院创造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二是共建人才基地,为企业培训专门人才。学院主动了解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管理模式。学院与延安市旅游集团公司、延长油矿、延安虹桥宾馆等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主动为企业培训人员,提供订单式服务,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学院为巩固教学评估工作,体现重在建设、贵在落实的精神,发扬管理学院长期工作的优良作风,编写了教学管理工作指导手册,以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经管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篇7

关键词:中职学生;间断性学习方式;间断性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137-03

我国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最早的是分配准入式和“2+1”模式。这两种模式均体现为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两年、企业实习时间一年。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如订单式、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等。这些模式在形式、主题、结构以及目的上都要优于前两种模式,它们强调的是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培养人才。但是,并不能说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全方位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在特定的地域,还得需要一些有实效的、独具特色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笔者拟提出中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间断性学习方式。

间断性学习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

关于间断性学习,国内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但也有不少相关的探讨性文章,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工学结合”,并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2+1”、“1+2”、“1+1+1”等,这些方法在我国很多地区和学校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概念

间断性学习方式是指中职学生在学校规定的自然学籍管理期内,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就业计划,中途可按照学校的实习规定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实习中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用人标准选择是否返校继续学习。如实习期超出学校规定的自然学籍管理期,也可向学校提出再教育的学习申请,从而提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时效性。

(二)间断性学习方式的特点

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自主性,它克服了以学校和企业为中心模式的缺点,倡导以学生为整个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方面,它具有时效性。这种模式可以不受时间对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约束,能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不间断地输送人才进入企业,达到最高的人才培养效率。另一方面,间断性学习方式还具有循环性。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可建立一个相互循环的培养计划,企业可主动向学校提出要人和退人申请,学生也可向学校和企业提出工作请求,学校为学生提供随时性的工作岗位。这样,一个循环式的三角人才链就能良性互动地不间断运行,克服了以往模式惯有的单一性、固定性、被动性、短暂性和孤立性等问题。

(三)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操作

由于本模式是根据各种原有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也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成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所以在模式的内容和方案上都需要花时间去论证、操作,从而得到一种可行的教育模式,并在论证中制定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案。因而本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可分为理论研讨、实际试点和教育推广等三个环节。(1)理论研讨。在模式的具体内容设定后,与中职学校对模式内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研究。(2)实际试点。根据最终研究结果,选择一个适合本模式操作的学校进行试点,进一步验证模式的可行性,并对该模式的内容和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让该模式的内容、形式和方案都能适应当地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要求。(3)教育推广。在试点中取得了模式可行性发展和成功经验后,结合模式的特性对本模式加以推广。

在三个环节中,我们的需要和侧重点也不同。如在理论研讨环节中,就得认真听取各个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间断性学习方式的看法和见解,加以汇总,整理成有用的又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理论知识点。在实际试点中,应注重整个模式方案的可行性是否达到预期,方案中各个教育环节是否能紧密相连且对学生教育有积极作用,并在观察中不断改进方案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最后一个环节——教育推广则是最终的目标。

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方案设计

学生进入学校后,在规定的预选专业和学制期限内,可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调整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计划以及就业计划;在学习中途可根据学校原有的实习方式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实习中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用人标准选择是否返校继续学习。

在方案设计中,学校招生以及对学生学制和班级的管理按“片—面—点”方式操作,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学校的教学计划按“1+1+1+1”方式实施,学生的学习阶段划分和学校对学生培养梯度的制定则按“理论+实践+充电”的方式进行。

“片”,是指学校招收的高一学生刚进学校,由于他们还没有明确的自身定位和职业规划,都处于朦胧期,所以把他们统称为“片”。

“面”,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认识、定位、规划以及对专业进行选择后,由具有相同性质和选择的学生再次组成一个新的小群体,这些小的学习群体具有同样的学习目标和大致相同的职业规划,所以把他们统称为“面”。

“点”,自主学习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学完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且合格后,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实习,并进行实际的生产工作,所以把他们统称为“点”。

“片、面、点”是间断性学习方式的基本框架。这种方式是以“片、面、点”的整合和管理进行招生和教学,从“片”的群体教育到“面”的部分教学,再到最后“点”的个体培养。其中,“片”是基础也是根本,它是整个教育模式的开端和基础,是学校对学生的导向教育和学生对学校的选择性学习。“面”是整个教育的中间环节,也是学生自主性选择的开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从“片”过渡到“面”,需要自己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学校教育导向进行选择和分辨。“点”则是整个教育方式的最后环节,它是在学生成功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规划后进入的一个提升期,这个环节是学生能否顺利进入企业最为关键的一步。

“1+1+1+1”则是对整个间断性学习方式(培养模式)时间段上的划定,即学生用一年的时间选择和学习专业知识,用一年的时间进入小群体强化学习专业知识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正确全面的规划,再用一年的时间进入工厂工作,工作后可选择一段时间(如一年)返回学校进行充电学习。在整个时间划定中提到的一年是大概时间,学生可根据学校和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提升时间、充电时间等。

间断性学习方式其实也就三个环节,即“理论+实践+充电”。这三个环节与其他教学模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在理论环节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另外,在理论学习中也有些差异,间断性学习方式采用的理论教学法是高强度和高要求的,因为理论课程在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时间内必须完成,这就需要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所以,在这方面,间断性学习方式优于其他模式。

间断性学习方式的优越性

(一)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

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成功推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大的变革和创新。因为间断性学习方式突破和克服了以往方式的单一性、固定性、被动性、短暂性和孤立性,更加具有时效性、自主性、循环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优点,使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有效,更加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另外,间断性学习方式还从学生本位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发展放在第一要务,让学生从始至终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这也是其他模式所不具备的。

(二)职业教育理念的改革

间断性学习的培养方式,从教育理念来讲,它一改以往教育模式中以学校为主体、学校主导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变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可以说,这样的教育理念在中职教育中是一个创新,也是对原有职业教育理念进行的一次大的改革,让职业教育理念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提出和成功推广为中职教育发展探索了方向。同时,如果家长们相信教育并支持教育,便会思考如何利用教育,让教育成为自己脱贫致富的好帮手,也会让子女多上学,而且也会思考让子女读什么样的学校,选什么样的专业,学校则可通过家长和学生的选择分析自己的办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是否正确,以改进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教育模式,让整个职业教育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凤.“2+1”教育模式是中职教育的最佳模式[J].职教论坛,2005,12(7):29-30.

[2]马世洲,向才毅.重庆市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23):50-52.

[3]郑光相.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2):138-139.

[4]樊志萍.“校企合作、半工半读”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8,6(6):34-36.

[5]彭燕,张俊容.生本教育下的“素质本位,能力核心”中职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论丛,2010,2(2):73-80.

[6]王军民,杨荣华.县级职教中心中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J].研究与管理,2010(2):17-18.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三二分段;现代教育体系

“中高职三二分段”是指由高职院校牵头,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选取对应专业,制定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为了满足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适应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几年,在教育厅的指导下,广东省中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高职三二分段工作。但是,在改革的道路上发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高职三二分段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有待完善。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衔接不良主要体现在课程衔接方面。目前,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都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但是,高职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仅少部分来自中职。所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主要以高中毕业生为参考,即假定高职新生全部来自高中,没有专业背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分段不明确,导致高职阶段教学内容与中职阶段教学内容、技能培养重复的现象。2.师资队伍有待共享。专业教师主要面向学生,能从上课过程中直接获取到学生的信息、知识和技能水平。无论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材选取还是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都需要经常交流探讨。在师资共享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对接院校的师资优势,整合中高职院校对接专业的师资资源。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承担中职学校的师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途径,为中职学校培养和培训一大批优秀的相关专业师资。另外,对接学校的教师可以相互聘请进行兼课。3.专项经费有待加强。对于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建议省级以项目的形式给予“三二分段”专项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衔接、师资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加强学院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多方面形成合力把“三二分段”工作做得更好。

二、中高职三二分段实施原则

1.人才培养方案一贯制原则。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与实施,确定中高职三二对接专业后,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段方面,重点解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分段,形成中高职分段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方案可由高职院校负责牵头组织中职学校共同制订。中职学校按照统一连贯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实施前三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技能证书考试,确保教学质量,主要从事职业基础教育,包括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基础。高职院校负责实施后两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是在中职阶段学识、技能基础上的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包括文化基础的提高,养成良好职业素质,专业理论的加深和专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克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课程分段质量,凸显职业教学的特色,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2.课程设置分段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主要通过课程设置的分段来实现。在统一和分段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下,使学生在中高职间按照相互分段的知识、能力梯度进行系统化学习,使学生在高职阶段的知识、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系统化提升,设置合理的中高职分段的课程标准,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在课程设置目标上,基于中高职专业定位和知识层次,要将中职的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标与高职的技术性、创造性、人格化目标优化整合。在课程内容分段上,要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一体化的课程标准,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分段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技能培养的连贯性。

三、实施中高职三二分段的思考

篇9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研究

引言

对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践,激发了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对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高素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现状

1.1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一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是当前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不利于创新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教学改革功利化、形式化,教师进行教材立项、教育课题及精品课建设等大多是出于对评职晋级的要求,缺少踏踏实实的研究,难以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此外,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也是制约卓越农艺师培养的一个要素。植物保护专业多数课程的讲授必须紧密结合农业生产过程,而多数青年老师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践技能培训,参加生产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也比较少,所以缺乏实践经验,授课内容通常不能与生产实际有效结合,满足不了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1.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不能协调统一

植物保护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要具备植物保护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要能胜任与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四个方面的工作,这四个方面也可以说代表了四种类型的能力。但学生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的个性,很少有人在四个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重点。而实际上同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则导致学生共性较多,没有个性,缺乏对相关专业的了解,知识面狭窄,缺乏学科交叉知识。培养规格与教学计划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不相一致甚至背离的情况,致使制订的教学计划不合理、不科学,不能起到培养本专业合格人才的目的,这一切导致这一复合型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1.3实践教学内容滞后,基地建设薄弱

第一,实验室条件落后。经费不足是很多学校实验教学面临的具体问题,造成人均仪器设备拥有量较低,更新速度较慢或多年没有更新,仪器设备老化且不能满足实验教学分组的要求,只能通过演示实验来完成教学过程,导致实验内容无法更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少,创新性实验匮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差;第二,实习基地偏少偏小,实习经费不足。校内实习基地面积小,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备,配套服务不健全,根本不能展示现代农业的整体状况,学生实习效果差;校外实习基地少,或者档次水平低,不能满足实习学生人数和质量的需求;实习经费不足,实习费用还是执行多年前的标准,导致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不得不压缩。

2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研究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历练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型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相应的课程、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必须深入探索。为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育事业核心要素的教师就必须积极投入到课程、教材及教法的改革实践中,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与时俱进,加强历练。通过集体备课、定期研讨等方式,进行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第二,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除了通过各种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和提高外,在培养卓越农业人才的特殊要求下,必须着重培养青年教师生产实践能力。给予青年教师更多参加生产实践工作的机会;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生产实践过程;建立学校与农业生产单位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联合培养机制,选派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工作。

2.2优化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方案

2.2.1人才培養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前,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国内外现有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历史和现状对这些培养方案进行横向、纵向、国内、国外比较与分析,总结出现阶段、符合国内外本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符合本地区域特点和卓越人才的具体要求,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继而形成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2.2.2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程序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遵循以下几个程序,即由系主任、专业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全体教师讨论、修改征求用人单位、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其他院校同行专家、毕业生意见和建议方案修改、完善提交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方案修改、完善提交学校审批方案执行。

2.3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首先,积极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加强公共实验中心的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增加实验经费的投入,物价上涨,适当提高原有学生实验经费标准。此外,建设完善的农科教结合实践教学基地是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最关键环节。鼓励学校、学院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利用这些单位的良好条件完成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结束语

卓越农艺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在进行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根据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药学类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2(a)-0142-05

Thoughts on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tutorial system" for pharmaceutical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innovative experi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XIE Xingliang XU Xiaohong ZHANG Zhonglin ZHENG Xianghui SHENG Yanmei

Pharmacy Schoo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5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China,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pharmacy graduat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occupational area. How to cultivate a number of professionals conforming to industry need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to achie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which the medi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have to fa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cultivating model of "academic tutorial system" for pharmaceutical undergraduates,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wo goals of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promotion and individual training. Furthermore, the thought on how to construct this cultivating mode is explored and thought, and some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novative experi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harmaceutical undergraduates; Academic tutorial system; Thoughts on construction

本科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学界研究关注的重点。大学教育能否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是决定着我国各行业产业结构能否成功D型,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在完成前一阶段的规模扩增后,已进入了提升教育质量内涵的新阶段,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1-2]。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加快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机制,以显著提高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近年来研讨最为集中的课题[3-4],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5],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该工程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部分[6],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提供了平台和支撑[7]。课题组基于历年指导药学类本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实践体会[8-11],在分析当前医药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创新性实验为平台的药学类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核心思想、学生选拔、团队组建、培养环节与内容设计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以丰富和创新现有药学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1 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药学类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构建背景

1.1 医药行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和医药产业界的努力下[12-13],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猛,药品研发、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均显著提升,行业监管日益专业化、规范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14-15]。这些新形势对于医药从业人员,尤其是药学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药学职业领域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关注其是否具备良好的科研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与组织沟通能力[16-17]。然而,传统培养模式受培养定位、教学方式、内容及资源等方面限制,在科研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个性化培养方面着力较少,难以满足医药行业对药学类本科人才的新要求,已成为制约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18]。因此,针对这些问题,不断创新药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医药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1.2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已成为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平台

自2007年教育部推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来,逐渐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多个层次的创新性实验计划体系,资助力度和实施范围越来越大,为广大本科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自我、挖掘自我、提升自我的良好平台。计划实施至今,有关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各种成果屡见报道[19],相关研究已从最初的具体操作、经验介绍,逐步深入到探讨该类计划在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辐射与平台作用,甚至将其视作本科教学观念与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20],如任良玉等[7]提出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探索构建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董健等[21]提出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推动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科研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教学模式的变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推动建立以实验课题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新模式,颇具示范意义,也为本文提出构建药学类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培养新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实施平台。

2 药学类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思想

药学类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核心思想为针对当前传统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的创新与专业实践能力、个性化培养不足的两大问题,依托现有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体系,参考研究生的培养思路和模式,并结合药学类本科生学业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实验课题、学生个体两个关注目标,构建药学类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培养模式,最终实现以下两大核心任务。

2.1 显著提升药学类本科生以创新与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

该培养模式是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依托,在指导教师的带I下,进行科研团队构建、技能培训与考核、项目选择与申报、实验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研讨交流、研究报告与论文撰写、专利申请等各个环节的实践活动,以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力,显著提高其科研素养、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性解决药学专业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科研团队各成员一起共同完成项目各环节的工作任务,提高其团队协作、沟通组织以及项目管理能力。

2.2 引导药学类本科生实现学业与职业方向的个性化发展

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实施过程中,不仅围绕项目课题展开工作,而且需要密切关注团队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激发其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鼓励并帮助其克服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并通过创新性实验实施过程中师生间、团队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一起认识、发现自己的个性特质,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医药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其构建适宜其个性特点的学业和职业规划方案,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个性特征,扬长补短,向着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学业、职业方向发展,实现药学类本科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3 构建药学类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

3.1 学生选拔

受创新性实验项目数量和老师时间精力所限,同时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预期培养目标的达成,需要从药学类本科生中选择部分学有余力、乐于参与的学生,具体选拔策略如下所述。

3.1.1 选拔时间与对象 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在从药学、药物制剂等药学类专业大二年级本科生中公开招募。大二年级学生已能较好适应大学生活,对大学学习模式有了较多体会,对药学专业领域也有初步了解,为开展创新性实验活动奠定了一定基础,并且根据创新性实验和人才培养周期需要,从大二开始实施亦可保证尚有充足时间完成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与内容。

3.1.2 选拔过程及考察因素 选拔过程分为交流考察和实验室考察两个环节。交流考察主要通过与学生直接交流,初步了解以下几个方面情况:①参与项目的原因和目的;②学习情况,包括专业学习情况和英语水平;③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划,例如是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个人职业偏向;④对自己个性特点的评价和认识;⑤沟通表达能力。实验室考察是根据初期交流情况,选择6~8名学生分配到课题小组,进行为期约1个月的科研实践体验(主要为文献调研、方案设计、项目研讨、实验操作等模块),深入了解以下几个方面情况:①做事态度,是否主动积极、认真细致、敢于吃苦;②学习兴趣,是否对科研实验感兴趣,乐于思考、勤于动手;③科研潜力,是否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和潜心研究精神;④做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否能较好完成分配任务,能否与其他成员配合做事;⑤文字表达能力,能否准确、有条理的用文字表达。

3.1.3 选拔数量 通过前期考察和师生双向选择,结合课题组导师带教实践体会,考虑到导师时间精力、实验室容纳量等方面限制,原则上要求每名导师每年招募不超过5名大二学生,三个年级学生组成的整体学习培养团队的人数以不超过15名为宜。

3.2 科研学习团队的组建

药学类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是依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团队实现的,整个大团队是由1名指导老师和大四、大三、大二年级共约15名药学类本科生组成。为保证每名学生的实践机会,需要将15名本科生按照创新性实验项目分为几个独立小组,原则上每小组至少应由1名大四学生、1名大三学生及适量大二学生组成,其中大四学生、大三学生是固定成员,大二学生为见习成员,可在各小组流动,其具体人数可根据实验项目的工作量和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