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设计范文

时间:2024-02-08 17:5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科学教案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篇1

课题

帮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

对象

一(1)班

授课教师

案例

《父母课堂》

日期

2019年4月

听课人员

学生家长

教学

目标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指出7—12岁是整个儿童期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然而,物质极度发达的今天,学生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厌学现象已很普遍。而大部分厌学的学生都有想学好之心,结果或者是不能约束自己、或者对学科失去兴趣、或者经过短暂努力却没有取得效果就“果断”放弃。因此,帮助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希望能够借此次家校活动,引导家长认识到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平时教育的弊端,学习培养孩子学习自信心的方法。

案例来源

《父母学堂》2016年4月刊的教子良方26页《帮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

一、案例展示

引言:

师: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这是充满自尊和自信的表现。假如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深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课件出示主题)

案例:

叶叶从小天真活泼、非常聪明,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都是一个好学生。可自从上了小学四年级以后,不知道为什么,她的成绩开始下降,许多以前成绩比她差的同学都超过了她。看见叶叶越来越不开心,父母很着急,不停地鼓励她继续加油,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谁知叶叶非但没有要加油的样子,反倒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了兴趣。以前一回家就做作业的习惯也变了,现在她总是玩到很晚才做作业,有时甚至不完成作业。有几个早晨,叶叶哭着对妈妈说:“我不想去上学。”妈妈不答应,她就哭着说自己肚子疼,让父母很是头疼。

ppt展示案例,出示思考题。

板书:帮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

二、案例分析

1、孩子厌学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期望过高,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不自觉地把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

(2)父母陪读,使孩子缺乏学习自觉性。这会使孩子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3)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将来而不是今天。比如家长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工作。”这样,孩子就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

(4)孩子不会学习。这类孩子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重要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2、当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时,你是怎样帮孩子重拾信心的?

小结: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用心,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找出合适的方法,相信一定会收到效果。

出示ppt。

三、组织反思

孩子拥有自信是学习成功的起点;孩子拥有自信才能战胜困难与挫折;孩子拥有自信才能面对未来的挑战。让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来尊重、信任学生,用最大的耐心和细心呵护孩子们的自信,培养孩子们的自信。为每一个孩子开启自信之门,使他们昂首阔步迎接美好的未来,满怀信心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四、引导践行

1、话题一:谈一谈学习之后的认识与感受。

2、话题二:结合实际说说在以后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应在哪些方面加以修正。

3、话题三:讨论有哪些提高孩子学习信心的小妙招。

五、课后拓展

1、家长写学习心得。

2、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推荐阅读《父母课堂》

课后反思

篇2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本着有目的、有层次、条理清晰的原则来进行。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是探索验证、归纳知识规律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所预设的问题,所要完成的实践操作,所要得到的结论都是有强烈的目的性的,如何预设问题、怎样操作、归纳什么样的结论,教师都应设计的清清楚楚,不仅教者应清晰明确,学生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清晰明确。如果说引课是一节课的主线开端,那么新知讲解这一环节就是这条主线上串着的“珍珠”,处处闪耀着教师和学生默契配合的智慧之光。

以下是笔者在听了一节课《三角形的中位线》之后的反思,对笔者来说听课既是学习也是自省。

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采用了预设问题的方式。屏幕显示:

①你能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吗?

生一答:引一边的中线AD(如图1)

②你能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个三角形吗?

生二答:分别取AB、AC的中点E、F,连接DE、DF(如图2)

生三答:可取BC边的四等分点,再连接(如图3)

③你能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

生四答:取各边中点,依次连接(如图4)

按教者的设计意图是要用三角形的面积二等分、四等分,直到三角形全等引出本节课题。教者在设计意图上是清晰的,学生配合的也很到位。但是教师忽略了问题的可拓展性,也没有预见到图2的价值,只是一味的想要完成预设的问题。其实,生二的回答已经把中位线明确的展示出来了,此时直接利用图2引出课题比完成所有预设问题之后再引出课题更有说服力,更清晰更省时。而且中线与中位线在同一个图形中出现,为二者区分做出很好的图形铺垫。

教师在引课时预设的问题需直扣主题,或者呈现本节所学知识,或者呈现本节所用的方式方法,或者呈现本节所归授课类型,简捷、快速、直接的让学生了解这节知识目标和学习内容。在本节的引课问题2中只要教者略加提示,以初三学生的知识功底,完全有可能想到图2、3、4的方法,这时只要教者抓住其中一个有效的图形即可引出本节课题。另外,生二的回答也是本节的一个亮点之一,他没有单一的使用等分点或取中点的方式,而是两者兼用,这种突破常规思维方式的回答也是教者应鼓励的,是实现情感交流的机会。

接下来的讲解环节:中位线的定义由学生总结,师板书。

屏幕显示:①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②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

③猜想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组织探讨与证明)

先说定义的归纳,对照教材和图形,学生很容易回答。但是真正可以理解的学生不是很多,学生当堂掌握运用的效果可能很好,课后的自主学习的效果恐怕会有所减弱。在新课改中,教师对数学概念的教学采用了淡化的方式,可具体到某条概念的教学,淡化的方式不见得是减轻了负担,相反的会在命题的证明中体现出很多问题,所以适当的解析概念是有必要的。

三个问题的设置层层示疑,回答也越来越难。学生利用图2、4可以解释清楚前两个问题,难在猜想的证明和定理的掌握上,教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决定了教学效果和效率。

此处,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规范书写(一名学生的板书证明明显的一个缺陷是没有辅助线的表达);再要解决的是学生证明方法的比对,哪种方法有利书写证明,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全面掌握;三要解决的是学生多种方法的归类。本节置于特殊四边形后第三课时,明示本节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有一定的联系,无论是知识上的联系还是方法上的联系等,都需要教者明确的加以归类——不同的证明方法实际就是构造平行四边形,这也是这节课教师专业智慧的亮点。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即是用教师的智慧引领学生归纳知识规律,并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会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再简单点说就是满足了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练习环节中有这样一题:

如图,D、E、F、G分别是AC、AB、OB、OC边上的中点,试证明EF∥DG,且EF=DG。

生五答:连接ED、FG……

生六答:连接AO……

这里只要教者再追加一句话“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辅助线?”那么本节的第二个亮点就会呈现,学生可能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回答,或者用“中位线的性质”回答,而无论哪种回答都将是本节知识的一个升华,同时在学生构图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上都是有实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反思数学课堂的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导入新知、重点探究、巩固练习,不论教师采用何种方式呈现,合理的教学环节设计都是关键。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都要明白以下几点:

①旧知识的有效迁移都是以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为载体的。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课堂。

②新课程下的教学预设是有弹性、有空间的预设。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生成空间。预设必须是精心的而不是精细的,不要让预设成为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桎酷。

篇3

生:狮子。

师:对,是森林之王——狮子。为什么称它为森林之王?它有什么本领 啊?

生:它跑得快。

生:它的牙齿很锋利。

生:它的爪子也很锋利。

师:(微笑着点点头)狮子妈妈啊,它生了两只小狮子。板书:两只小狮子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生字词划出来。

生:大声朗读。

师:(多媒体出示:我会认)自由读,等会告诉我,你认为哪些字难读。

生:读。

师:请把你的小手举起来。

生:“懒”字,因为它是前鼻音,并且是第三声。

师:你真的好棒,连第三声也注意到了。(奖励一个小苹果帖纸,贴在生的小手上)还有嘛?

生:“整”字,它是翘舌音,是后鼻音。

师:你很有勇气,你能拼读一遍嘛?(生读)好极了,老师送你一个小苹果。大家齐读一遍,开始

生齐读。

师:如果去掉拼音,你们会读嘛?(出示我会读)

生齐读。

师:(拿出自己制作的各种水果生字卡)举起其中一个,谁来试试?好极了,有些同学跃跃欲试了,你来。

生:读

师:(把水果生字卡直接送了给她)读得好极了。小手举了一大片,可高了。这样吧,我们开火车,one by one ,好嘛?把水果生字卡一一送上。

师:你们真的好棒啊。生字你们都会读了,相信能把课文读得更好,愿意试试嘛?

生:愿意。

师:齐读。等会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读哪一段。开始

生齐读。

师:好了。你说。

生:我最喜欢第一自然段。

师:你可以读给大家听听嘛?

生:可以。读(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

师:谁来评一评?指名

生:声音很响亮,字音很准确。

师:这位同学读得好,那位同学评得好。一人一个小苹果。同学们齐读一遍,像她一样好,可以嘛?有信心嘛?

生:(有)。读(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

师:谁能告诉老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多媒体出示图)

生:我知道了 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

师:好,奖你一个小苹果。接着读下去看看,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开始

生:读(一只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师:(出示:一只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谁愿意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生:读(一只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师:谁来评一评?

生:他读得太快了。我来试试!

师:噢,我为你的勇气折服。同学们,掌声鼓励。(师生鼓掌)

生:读。

师:老师也想试一试,你们来评一评,好嘛?

生:好。

师:读。

生评:很有感情、有节奏。……

师:因为老师注意了停顿,抓住了重点词语读重音。大家一起来试试。开 始。

生齐读。

师:这只狮子表现怎么样?

生:非常刻苦。(板书:浅?炭啵?br>

师:哪个词语最能说明它非常刻苦呢?

生:整天

师:你是怎么理解“整天”。指名

生:(广州话:成天)

师:普通话该怎么说呀?指名

生:从早到晚。

师:好极了。奖励小苹果。它从早到晚,刻苦练功,学习本领。另一只怎么样?哪个小组愿意读的站起来读吧。

三个小组站起来读(另一只却懒洋洋的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师:懒洋洋表现在哪里?

生:就是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师:两只小狮子中,你喜欢哪一只?为什么?

生:第一只。因为第一只非常刻苦。

师:我们也是小狮子,你要向哪一只学习?

生:第一只。

师:对。只有从小学好生活的本领,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建设出力。男同学读这段。

男生齐读。

师:旁边的小树实在忍不住了,它怎么说?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用直线划出小树说的话,用波纹线划出懒狮子说的话。开始。

生划。

师:划好的举手。嗯。看完这段,把你们的眼睛擦亮,有没有发现些什么呢?(师举起手)我发现……(出示对话句子)

生:我发现 小树说的话都有问号。

师:他的发现可宝贵了。奖励小苹果。那该怎么读呢?你可以试试嘛?(指名)

生:(点了点头)读一棵小树问懒狮子:“你怎么不学点儿本领啊?”

师:想评一评的举手

生:读出了问号语气。

师:呵呵,问号语气。老师奖励他们一人一个小苹果。大家来读一读,读出疑问语气。这里是疑问语气啊。

生:读

师:狮子怎么回答?(出示句子:慢吞吞地说:“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

生:读

师:老师有两种读法,你们评一评哪种读法适合。

师:分别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读

生:第二种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二种读出了慢吞吞的语气

师:嗯。大家自由练习一下

生:练读

师:老师来当小树,你们这些懒狮子给我站起来,可以配上动作,分角色朗读。

生站起来,开始

师:用同样的方法齐读小树说的第二句话:(小树说:“那你以后怎样生活呢?”)

生齐读。

师:读懒狮子的第二句话。(出示句子:“我爸爸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指名

生:读

师:他爸爸是林中的大王,多么骄傲,多么得意啊。要怎么读?指名

生:读。

师:怎么样?谁评?

生:有一点点骄傲。

师:呵呵。你可以试试嘛?

生:(点点头)读。

师:蛮骄傲的。大家都试试。开始

生:齐读

师:你们还想品读品读一番嘛?(想)那就站起来。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懒狮子的话,女同学读小树读话。OK?

生:OK

开始分角色朗读。

师:(拿出头饰)谁来当小树?(指名)、 谁愿意当懒狮子(指名)、 谁读旁白(指名)

三个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你们都来评一评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我读得很骄傲,声音响亮。

生:我读出了疑问的语气。

生:我声音也响亮。

师:你们都不错。今天啊,我们一(3)班的同学表现得很好,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常感谢你们!剩下的部分留给你们的班主任和你们一起学习。回家后,可以和父母分角色读一读的请举手。

(小手都举起来了)

篇4

(一)教材内容

1.集中教学部分(40分钟)

(1)复习篮球行进间运球

(2)身体素质和拓展训练——齐心协力

2.个性锻炼部分(60分钟)

(1)篮球爱好者:篮球半场教学比赛

(2)其他项目爱好者:羽毛球、武术、韵律操、跳绳、乒乓球、跳橡皮筋等

(二)教学任务

1.技能目标:90%的学生掌握运球技术;70%的学生能在比赛练习中能熟练地运用传运投和基本脚步动作;60%的学生能在根据音乐的指挥下跳健身操;100%的学生能参与到运动中。

2.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运球是篮球运动的基础,认识到运球在篮球中的作用,领会运动的节奏感。

3.情感目标:张扬个性,形成特长,增强交往、合作、竞争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为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三)主要教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练习法、观察法、讲解法、讨论法、模仿、互助式学习、比赛法等教学方法,突出发现问题、假设问题、解决问题等几个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主要学法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思考、尝试体验、合作探究、互动反馈等方式进行学习,使每名学生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五)评价方式

激活员、教师根据课堂情况,进行课堂练习、讨论评价、竞赛评分、项目评分、操作评分、参与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激活员由见习学生担任,其主要责职是在课内提醒、督促同学们认真、努力地参与运动。

(六 )教学引入

以讲述“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永远都坐在前排的故事开场,引导学生树立“人人都有希望,个个都能发展”的力争上游的精神,为本次课教学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方案设计分析说明

(一)学情分析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对象是有着一定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学生,部分学生还有自我锻炼的习惯和爱好,身体素质也较好,但由于是男女生混合上课,彼此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差异也较大,尤其是女生,由于生理原因,对运动量过大或对抗性较强的练习不喜欢(或无兴趣)。

(二)个性发展体育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质是以运动健身为主要内容,课中既有教学的过程,又有锻炼的过程;既有教学组织形式,又有锻炼组织形式。为此,我们将80分钟的课分为两大段:前半段突出教学,后半段突出锻炼。这种安排更符合学生实际和现代体育教学理念。

1.集中学习(或教学)阶段:约50分钟,以教学的组织形式开展,贯彻老师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它是教学过程的体现。

2.个性发展练习(或锻炼)阶段:约30分钟,以锻炼的形式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彰显学生个性,充分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它是锻炼过程的体现。

3. 采用“过程性、终结性、参与性”综合评价方式:在传统教学中,通常把学生掌握运用技术的快、慢、好、坏看作教学的最终目标,并把它作为评价、考核的唯一标准,这无形中将学生分为一、二、三等,使一部分身体素质差、运动天赋低的学生在长期尝试失败后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而远离体育。本课设计方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因素,力图让每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体育带来的喜跃。

(1)采用激活员制度,进行“附加评价”:激活员在巡视检查中还必须记载同学参与练习、遵章守纪等情况,其目的一是以此作为本次课评分的主要依据;二是努力营造一种在运动乐趣的氛围;三是努力让学生参与到运动中去,体验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2)评价内容突出过程性: 体育成绩=平时成绩70%+体育项目考试20%+自评、互评和作业10%

平时成绩=出勤+努力+服从+合作+课外参与(早操和健康跑)

说明:平时成绩按本期所上体育课的次数,平均分散到每次课中。假设本期只有10次课,每次课就是7分,每次课的评分由激活员和老师共同评定,每次课的评定着重在锻炼阶段,要求学生的参与性达到90%以上(锻炼实际时间),如离开运动场或没有参与运动的学生将受到扣分的处罚。

体育项目考试=体育项目技术评定+体育知识考试

说明:体育项目技术为本期主要实践课学习内容,体育知识为雨天室内课学习内容。

自评、互评和作业=自评+互评+作业

说明:自评、互评每学期进行两次,期中和期末进行,以卷面的形式行进,督促学生定期进行反思;作业则是指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是老师在平时所讲授或雨天课集中讲授的体育理论知识,分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部分。

三、方案设计总结体会

传统体育课不考虑学生爱好、特长和性别特点,重复中小学教学内容多,考虑学生终身运动少;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单一规定项目为学习内容,统一标准统一要求,限制了学生个人特长的形成和个人兴趣的发挥。因此,传统教学的优点是便于统一实施教学,考核内容标准化;不足是忽略学生个体差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通过此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

1.个性发展教学模式增加自主选择项目:在统一项目学习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场地、器材等实际,增加活动性项目,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武术、太极拳、韵律操、跳绳、乒乓球、跳橡皮筋、拓展训练等,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选择项目进行锻炼。

2.个性发展教学模式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如一年级以篮球教学为主,对篮球爱好者,在强化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则以篮球比赛为主,尝试深入学习,为终身锻炼储备篮球技能;对篮球无兴趣者,则要求掌握运球、传球等基本技术后,同时兼学兴趣项目一至二个。

篇5

一、实验室安全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难点

高校实验室研究工作涉及各个领域,实验仪器种类和实验手段各有侧重,这使得高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应具有多层次、专业化等特点。国外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主要侧重实验仪器的安全操作、如何避免实验过程中的伤害以及紧急处理内容,规定制定的细节缜密、操作性和实用性强[1-3]。目前国内各高校在实验室安全教育方面也开展了许多工作。北京理工大学开设安全教育选修课,对新入校本科生进行消防培训,指导学生亲身进行防火、灭火的训练。北京大学广泛征求各院系和实验室相关人员和教师的意见,建立了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4]。尽管如此,受宣传方式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国内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教育仍落后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5-7],安全管理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8]如下。

1. 普遍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的不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仍停留在书本上,没有引起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2.现有安全管理教育课程体系不成熟,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课程内容不具有专业化、层次化的特点。

3.安全管理教育形式单一,局限于发放安全手册和讲座等传统形式,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对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教育体系迫在眉睫,如何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掌握安全防护、防护措施和紧急事故处理应对技能,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率,成为高校综合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课题[9-12]。

二、模块化安全教学体系

以我校机械与车辆学院为例,针对机械与车辆学院各级实验室实践教学任务繁重,具有面向专业广、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建立模块化安全教育体系如上页图1所示,该安全教育体系具有模块化、全程化、层次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一)模块化

该安全教育体系可按照内容、研究对象、专业等形式拆分成不同模块,根据培训目的和授课对象的不同调整授课内容。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使用事故应力处理模块和环保教育模块,对学生重点进行事故应急措施和安全技能培训;对高年级学生,采用安全教育的专业化模块,针对高年级学生需要进入各个专业实验室使用仪器进行学习,重点侧重指导他们对仪器的安全操作等内容。

(二)全程化、全员化

安全教育始终贯穿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同时,进人实验室的人员包括教师、学生、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有时也包括参与实验的校外人员,涉及人员多而广,所有涉及人员都要接受必要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三)多层次、专业化

学院实验室涉及的学科众多、专业性强,层次不同的实验室人员更替频繁,甚至有部分风险性高的创新性实验。安全教育课程应能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安全管理条例,比如机械工程专业,专业实验室内的数控机床较多,需要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首先进行设备安全操作指导,防火、防电等事故预防措施,以及紧急状况的处理技能;动力能源与传动专业,常用到油液等材料,需要培训学生安全处理实验废料等。安全教育不仅涵盖专业实验,还包罗人身安全救护知识等。因此还设置了安全救护模块的课程,请医护人员现场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人身伤害等。

(四)多样化

学校主要通过分发安全知识手册以及课堂授课等传统方式对学生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根据调查发现,学生更偏向于实战演习和观看视频等学习方式,对比传统的课堂理论授课和宣传资料发放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甚至认为传统的方式流于形式化,实用性不高。为此,本课程体系引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学生安全主题小品晚会、安全技能比赛等,加强安全实战演习训练,通过培训学生使用灭火器、危险逃生技巧,模拟火灾现场人员疏散,烫伤、烧伤事故急救处理技能等实战演习;指导实验室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佩戴,水、电设施的安全操作等,提高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安全管理意识,自救能力和应急事故处理能力。

篇6

本节课是苏教版数学选修1-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小结复习课的第一课时。

离心率是圆锥曲线的共性特征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圆锥曲线的方程中参数的某种关系,而且也与圆锥曲线的形状密不可分。同时对离心率的研究既是圆锥曲线在形式上的统一,也是在研究方法上的统一,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也对圆锥曲线的共性特征有所认识,这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从方程形式看,圆锥曲线的方程都是二次的;从集合(或轨迹)的观点看,它们都是与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比是常数e的点的集合(或轨迹)。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从数和形两方面来思考的意识,本节课最大障碍是如何根据题意建立起关于圆锥曲线方程中基本量的关系。

三、设计思想

1.教法

诱导思维法:运用诱导思维法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讲练结合法: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攻破重点,解决难点。

2.学法

由于本节课是复习课,所以应通过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的几何性质的复习进行引入,之后再通过设计一些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问题,层层铺垫,组织和启发学生获得推导思路。同时,为了促进成绩优秀学生的发展,笔者还设计了选做题和探索题,进一步培养优秀生用函数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理解离心率与圆锥曲线方程中基本量的关系,巧用离心率求基本量。

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从题目中找出基本量的关系,求离心率的值或范围。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一是巧用离心率与基本量的关系,二是从数和形的角度建立圆锥曲线方程基本量的关系。

本节课的难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建立圆锥曲线方程基本量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归纳总结,复习铺垫

(多媒体课件给出相应的曲线方程表格,由学生回答填空,学生回答一个,屏幕上出现相应的答案)

[设计思路]

由于这是一堂复习课,加上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是理科班,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领悟能力较好。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一组填空题,旨在了解学生状况,又可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通过个别回答、集体修正的方法使笔者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笔者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小结,概括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2.理解定义,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反馈练习使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同时,能有机会检验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训练,拓展自主发展的空间,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七、教学反思

笔者在这堂课利用PPT课件,举了3个例题,借助变式,层层深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了从求解一个问题到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思考模式。

对多媒体课件的思考:多媒体的利用,使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而且比较容易掌握。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节省了板演的时间,因此本节课还设计了学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对变式的思考:本节课的主题是对圆锥曲线离心率的一个回顾、复习与总结,从例题设计来看是对题型进行归纳分类,通过一个题掌握一类题,本身就是在“变”,而对例2的变式,也是对相关问题的巩固,这里变式要注意变的“时”“度”“量”的问题。

篇7

活动1我爱我家

教学目标:

1、能说说自己的家庭情况;

2、知道班级、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

2、同学们,雷锋叔叔有着金子般的革命精神,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面中华儿女文明美德的旗帜。

二、新课教学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在这个可爱的家里,我们快乐健康地成长着。

师:仔细想一想:每天一起床,你看到了什么?每天一放学,你看到了什么?每当你生病时,家里人是如何做的?

1、歌曲欣赏——《可爱的家庭》。

学唱歌曲。

师:好听吗?说一说你的感受吧!

2、说话。

你知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名字吗?你知道他们的出生地吗?

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3、交流、汇报。

师:我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在家里,我们是家长们的宝贝,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宝贝。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也是一个大家庭。小朋友们准备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怎么做呀?

学生交流、组织汇报、老师点评。

三、全课总结

篇8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考核方案;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实现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实施效果与课程的项目化设计质量有较大关系。依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设计模板,课程的设计包含有目标设计、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进程表设计、第一次课梗概设计、考核方案设计等,其中课程考核方案设计原则要将对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的考核整合于项目完成的过程之中,注重过程考核的各种检查记录表。

在目前作为范本参考的课程设计中,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五花八门,令人有些眼花缭乱,本人在参考范本设计《化工仪器仪表与自动化控制》课程的考核方案时,发现“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作为范本参考的课程设计并非在设计的各方面都有借鉴性,有的考核方案设计过于简单,不能较好体现对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的过程考核;有的考核评价表过多,可操作性不强;有的考核方案设计好,但并不适用于自己的课程。本人所设计的《化工仪器仪表与自动化控制》定位于化工生产中的工控岗位,在分析了该岗位的工作过程后,设计了两个A线项目和一个B线项目,在每个项目下均有对应工作过程的七个工作任务,任务间为串联关系,想要设计一个易于操作的考核评价表且能适用于每个项目的每个任务并非易事,在经过肯定、否定的循环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切入口,因本人的单元(对应一个任务)均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的六步教学法来设计,所以就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进行考核设计,设立了针对每个教学单元均适用的《化工仪器仪表与自动化控制》项目任务考评表,体现对学生参与性、学习效果、能力及素质形成等方面的考核。

本人针对《化工仪器仪表与自动化控制》考核方案的设计包含了两张表,一是考核汇总表,将A线两个项目、B线一个项目、期末的操作及理论考试分别按照一定权重计算得到课程总分;二是最能体现过程考核的项目任务考评表,如表1所示。

因任务考评表的归档资料一栏中有对作品的考核,占到了单元考核的30%,而项目中七个任务的作品均不相同,因此补充了相应的作品考核标准,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篇9

高校是一个聚集全国各地学生的大学堂,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入学时对计算机基础学科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如简单的WINDOWS系统操作、文字处理等应用;而大部分学生则毫无计算机的概念,有的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再加上文理科学生逻辑思维的差异,针对同一计算机教学内容,文科学生有时接受速度慢于理科学生。

二、教学成效检验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的讲解、演示、练习和测试,培养学生使用excel软件的兴趣,增强学生能学好这个office组件的信心。

从知识目标上讲,我希望100%的学生能够掌握 公式的应用,9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80%以上的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70%以上的学生能够建立和设置数据透视表,并能利用数据透视表来分析数据。

从技能目标上讲,我希望85%以上的学生能够运用excel的插入函数、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功能,对工作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想要的数据内容。

从情感目标上讲,我希望增强50%以上的学生细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胆展现自己的能力,亦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三、检验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基于学生已经了解excel功能和特点,并掌握一些简单操作之后而设定的,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计算机处理表格数据的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能够对各种表格数据,如财务报表等相对复杂的数据进行运算和分析。

本单元设有20个操作,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学校、银行、公司、超市、国家机关职能部门等,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熟练操作它们,制作学院奖助学金时即可用到。今后工作中若遇到类似问题亦将不再生疏,容易上手,通过分析、对比后的数据可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四、教学成效检验标准

通过统计该单元模拟练习题的分数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课本后配有每单元评分标准,不同的知识点得分不尽相同。该单元总分为15分,若得分15分,说明该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非常好;若得分在12-14分之间,说明该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良好;若得分在9-11分之间,说明该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一般;若得分在9分以下,说明该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不太理想。若未达到上述教学成效检验标准,教师应立即查找原因,询问学生哪些知识点欠缺或没有听懂,重新讲解并演示或下次课开始新课之前作为重点复习、强调,以此往复。

五、教学成效检验方法

1、设疑法(提问法)。通过提问,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及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亦可通过与学生的眼神交流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讲解和演示的速度。

2、测试法。随即抽取一套模拟题,让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本单元的测试,测试过程中,教师可在不影响学生做题的情况下下位巡视学生做题的速度及正确率,最终通过统计学生的得分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

3、学生示范法。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下课前五到十分钟,学生注意力逐渐分散,适当的开展此方法在调节大脑、消除疲劳的同时集中学生注意力,强化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技能的巩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教师可选取一套模拟题,随机指定1-2名学生,让其按照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点的理解,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及操作方法的演示,若该生能够清晰讲述并演示,说明该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情况良好。

4、小组讨论法。将全班学生以人数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讨论,最终达到共同理解与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从中亦能掌握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点的程度及是否能举一反三。

小组讨论过程中还可适当组织解题速度快慢等之类的竞赛评比方式,来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参与度。

5、反复矫正法。课堂上进行信息反馈,争取当堂内容当堂“消化”,若课上时间不够,可利用实验课或学生课余时间对于残缺知识进行有效的矫正和补救,通过反复测试,防止知识缺陷积少成多,实现达标。

六、成效反馈标准

布置与本单元相关的1-2题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规定时间提交,若按规定时间内上交并完成良好的学生人数达到总人数(以两个班为例)的85%以上即达到上述教学成效检验目标。

七、成效反馈实施效果分析

1、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

2、学生乐于将课堂以外的相关性问题向老师提问。

3、学生对教师演示过的操作基本掌握,并能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知识点的解题要点,为解决课后作业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