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范文
时间:2023-03-25 09:5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周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文名称:China Newsweek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
出版周期:周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1735
国内刊号:11-5313/G2
邮发代号:2-83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担任此次并购操盘手的《南方周末》执行总编向熹表示,由于目前还处于保密协议的效力期内,关于此次并购的任何信息暂时不便透露。然而早前向熹透过媒体表示,此次中国财团在首轮出局可能并非资金原因。
他谈到,具体原因并不明确,可能较为复杂。按照规则,卖方有权决定谁将可以进入第二轮竞购,而无需解释理由,“不是价格原因,是境外媒体根据情势的判断。”
代表中方进行并购的是美国Shearman&Sterling律师事务所,该所曾四川腾中收购悍马一案。该所合伙人黄玲律师表示,他们确实代表南方报业集团和成都博瑞在做这件事。下一步将可能继续协助其并购其他的海外媒体,但没有具体锁定哪个国家的哪一媒体,而是在广泛地寻找机会。
“国籍”而非“价格”导致失败?
5月5日《华盛顿邮报》公司《新闻周刊》挂牌出售的消息,结束其近半个世纪(1961年《华盛顿邮报》公司将其收归旗下)对这份著名期刊的经营。
在网站上公布的出售消息中,《华盛顿邮报》公司这样诉说着无奈,“我们是上市公司,所以不得不考虑价格因素。《新闻周刊》的未来发展和员工的安置问题是我们选择买家的两条标准。”
《华盛顿邮报》公司尚未透露出售价格,并拒绝发表相关评论。《时代》杂志前主编Walter lsaacson认为,最终出售价格并不意味着《新闻周刊》真正的价值,购买者将要负担的是其庞大的债务及员工养老保险,相比而言,“排在最高位的竞购价格几乎是没有意义的,无论其是―文不值、500万美元、还是2000万美元。”
据悉,2008年,美国曾经长期盘踞销量前列的《电视指南》以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卖给了OpenGate CapitaI,但后者却因此担负了前者数千万美元的债务;而去年彭博新闻社支付了500万美元收购老牌顶级商业杂志《商业周刊》,并承担了其3190万美元的债务。
从实力而言,此次参与竟购的中国财团被认为“不差钱”。据悉,南方报业自筹多亿人民币建造了位于广州大道南方报业大厦右侧一座“新型甲级写字楼”;成都博瑞传播则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的上市公司,截至2009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18.63亿元(引用自公司网站);而另两位投资者身份尚不明确,向熹称其为“认同中国传媒人、传媒机构走向世界平台愿望的机构,是纯粹的财务投资者”。
向熹表示,此番竞购并非价格原因将其拒之门外,而可能在于“国籍”。他认为,“他们并不理解中国媒体人,他们不确定我们为什么要参与竞标。但是我认为美国媒体做这件事会更容易些。”
黄玲律师透露,接这个案子时的确很有压力。“压力主要还是因为这个行业本身,这跟意识形态关系比较大。从中国媒体收购美国媒体这方面以前没有任何先例,那么对于这个项目的成功性肯定会有一定压力。”
她介绍,海外招标的项目一般要经过一系列环节,首先要入围,然后谈协议,签了协议之后双方政府都有审批程序,最后才能完成招标。而此次竞购,中国财团在早期的竞标期间就被淘汰,还未进入到政府审批环节。
《福布斯》对此事发表评论称,中国纸媒发展一向很好,资金充足,此次中国媒体未能成功收购暴露出了两个重要问题:其一,美国是否愿意外国媒体购买其具有影响力的美国媒体资产;其二,如果中国企业收购成功,是否能够挽救已经“濒临死亡的企业”。
由于中方尚未透露投标计划书,目前尚不能得知中方在计划中要如何保持卖方一再承诺的“将尽可能地保证杂志的延续性”,以及“尽最大努力捍卫《新闻周刊》及其员工的权益”。
据悉,超过70家买家向《新闻周刊》抛出了橄榄枝,其中包括很多有潜力的投资者。具有鲜明右翼倾向的Newsmax Media集团,旗下拥有Newsmax网站和Newsmax杂志,表示参与收购是为了多样化和拓展旗下品牌,如果收购成功,“《新闻周刊》将持续其宗旨,为读者提供客观的报导和来自各个角度的分析。”
此外收购《电视指南》的投资公司OpenGate Capital、Ritchie资本管理公司执行长Thane Ritchie个人、91岁的立体声器材巨头Harman Kardon的创始人Sidney Harman、传媒大亨Hafm Saban都可能成为《新闻周刊》的新主人。
“有理想的传媒机构的自发举动”
创办于1933年的《新闻周刊》,与《时代周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并称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是美国传媒业的旗舰刊物之一,曾经夺得12座“美国国家杂志奖”奖杯,多于同期的《时代周刊》。
然而,自2007年开始,这份杂志便陷入窘境。据《华盛顿邮报》公司的2009年度年报,《新闻周刊》在美国国内的发行量已经由去年2月的260万份.下降到今年1月的150万份。2009年度亏损达2930万美元,2008年度亏损1610万美元。
以南方报业为首的中国财团,兴师动众到美国收购这样一本巨亏杂志究竟所为何来?美国密苏里大学唐纳德・W・雷诺兹新闻研究院KennethFleming博士认为,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新闻周刊》不具备投资价值:没有市场空间。可见经济效益并非其考虑的主要因素。
向熹透过媒体表示,《新闻周刊》拥有英、日、韩、俄、西、阿等九种语言版本,《新闻周刊》全球传播资源的平台和影响与其追求是一致的。
长期以来,西方为主的国际舆论报道被认为“妖魔化中国”,报道带有意识形态偏向,“以偏概全”,有损中国国家形象,忽视中方立场。2009年初,境外媒体报道中国政府出资450亿元,打造“大外宣”战略,以提高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富布赖特奖学金高级学者David Shambaugh在2010年6月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政府鼓励所有国家媒体机构“走出去”,“在国际媒体环境和智库世界中站住脚”。
南方报业集团为首的中国财团显然已有完备的海外拓展计划。此次竞购失利并没有阻碍其步伐。向熹早前透过媒体公布了其个人邮箱,他表示,将继续物色投资对象,“有国际影响的传媒机构(包括港澳媒体),不论媒介形态,凡有引入中国大陆股东意愿的皆可与我们联系。”
虽然南方报业被西方媒体认为是最自由的报纸发行商之一,但其官方背景仍然屡屡引发西方社会的顾虑。向煮在接受媒体采访中一再否认政府的介入,声称,“此次收购是有理想的中国传媒人、有理想的中国传媒机构的一次自发的举动。我了解,拥有全球传播的平台,是大家一直以来的追求。”
然而,有国外媒体报道称,来自相关外宣部门的内部消息称,如果南方报业集团在此次竞购中有需要,宣传部门会调配“大外宣”计划里的特殊经费出手相帮。这一消息虽并未得到相关方面证实,但显然不利于南方报业集团在海外的发展。
篇3
分析当前我国的时政新闻类周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在当前的传媒竞争中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大多具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具备全球视野、具有耐读的叙事风格、采用全景式的报道模式等。但我们也看到,与报纸和电视中进行深度报道的时事新闻类报纸或栏目相比,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无论在影响力上还是在利润收入(如广告、发行、上市融资等)都还和它们相差甚远,更不用说它们当初兴起时雄心勃勃试图打造我国《时代》周刊的宏伟目标了。
笔者认为,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目前仍然停留在继续成长的阶段。影响它成长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读者没有形成阅读习惯,周刊的需求还需培育;二是时政新闻选题不够新锐,独立性观点与关照立场模糊不清;三是资金投入不够,市场运作不够成熟。面对当前媒介全球化趋势和国外传媒资本的进入,笔者认为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应冷静分析形势,坚持做到人文关照与本土坚守,在以下三方面寻求发展突破:
凸显特色,人文关照
媒介研究者公认的一个观点是,媒介的发展必须走品牌化、名牌化道路。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也是这样。它的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有我国特色、要有品位。品位,首先是它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品高才能位高,才能名重,才会受到读者青睐。文化含量包括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四个方面。有了这些,还要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域乃至不同领域间进行延伸,使名牌价值最大化。
其次,在内容上要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和选题。时政新闻类周刊尤其要注重稿件的时效性及话题的新鲜度,要以人为本,要用人文精神来关照社会民生、民计和民声,把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难点等通过杂志栏目化的处理方式,提供深度报道和独特观点。要把具有重大意义或价值的话题在杂志上放大,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一述说。这就使得杂志讨论的话题不仅具有时效性、新闻性,能跟上读者的求知心理节奏,而且也将话题做到了一个相当的深度。
周刊的策划主要是一种专题策划,因此确定选题非常重要。或者是挖掘别人未能挖掘的层面,在“深入”上胜人一筹,或者是寻找别人未曾想到的主题,在“独到”上高人一筹;做到或能把握某一领域的大局,占据纵深分析的制高点,或能从调查到的第一手材料中,归纳出独到而有新意的见解。
笔者并不反对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要做“中国的《时代》、中国的《财富》”这样的呼声,也不反对它们“要震撼那些震撼世界的人”的决心,只是觉得在我国目前的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国际地位的情况下,这种提法为时尚早。埋下头来,做好自己的刊物,打造自己的品牌才是目前最切合周刊自身发展实际的事情。
培育市场,赢得读者
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当前紧要的事情还在于把内容做好,共同培养市场,把蛋糕做大,同时也为市场的后来者设置较高的进入门槛。一方面,一个对阅读品质要求较高的读者群体的确还处于不断成长阶段,周刊市场很大程度还是潜在的;另一方面,周报毕竟为周刊培养了市场,周报使越来越多的读者已经习惯于每周阅读一份有深度、有营养的出版物,一旦收入的提高使他们有能力阅读一本更加精致讲究的周刊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它。
目前的市场发展已逐步具备了新闻周刊运作的条件。具备零购和定购经济能力的读者群在形成和壮大,广告客户在寻找更精美的、更有效率的媒体作为投放对象,现代设备为杂志的精美制作提供了技术保障。要达到美国《时代》周刊的发行量则有赖于国内读者市场的成熟。在现有的消费水平下,让读者每月花两三块钱消费本杂志可说是轻而易举,但让他每周花五六块钱阅读一本周刊则显得力不从心。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的整体价格均普遍偏高,影响了读者数量和发行量的情况,应得到改变。毕竟,它要符合我国国情,迎合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
一种媒介形式所拥有的读者人群的多少,是该媒介形式能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理由。在美国,三大新闻周刊被描述成“中产阶级”的读物,中产阶级占到了整个美国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美国三大新闻周刊得以成长和成功的读者基础。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用同一个“中产阶级”的标准来框定各时政新闻周刊的目标读者,但《南风窗》前总编辑秦朔说得很好:“尽管美国《时代》周刊考虑的是中产阶级的阅读趣味,所设定的读者尽量是中产阶级,但是我国的社会分布和读者的细分差异非常复杂,恐怕不能简单定位成中产阶级,而应该更多侧重于共同的兴趣。大家对于我国的改革、我国社会的演进有强烈的兴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这种兴趣的人都应该把他看成是你的读者。”
可以预见,当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改变,中产阶层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会有越来越多对信息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受众,对周刊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到那时,大多数家庭甚至个人都会习惯读一本周刊。
产业运作,创新经营
国外的传媒早已进入集团化运作,一些超大型的传媒集团可以把市场滚动得很大,其资本运作的实力的确令人惊叹。我国目前多数期刊出版单位还处在非常初级的单兵作战的状态,尽管我国已开始出现集团化运作的趋势,但实力较弱,更别提与国外大型传媒集团相抗衡。产业实力差距直接带来的就是制作上的差距。像美国《时代》周刊等有着雄厚的资金背景,它们常常可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执行一个庞大的策划,制作一个精良的选题。比如它们在策划一个尖端选题时,常常派出几十个记者在全球不同地区同步操作,追求报道的时效与完善。又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它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聘请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与摄影作者,把刊物做得尽善尽美,这在我国目前还难以做到。但做得到的是,可以把包括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在内的整个期刊业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其具体表现就是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读者的需要来办刊,像生产经营其他产品一样生产经营期刊。应按照企业方式策划、定位、经营和管理。尤其在营销理念、管理体制上做出自己的创新。
一是引入资本参与杂志的发行与广告经营。此举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为杂志的发展(如扩大规模、缩短出版周期、大动作策划、杂志发起活动等)提供资金方面的保证。资本可以是本集团本产业的,也可以是企业的,也可以融入外资;另一方面,有利于杂志运营与市场接轨,一开始就有较高的赢利期望值。这是适应市场之举,也是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与时俱进的表现。
二是按照市场规则构建用人制度,实施“人才强刊”战略。周刊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采编方面,哪家周刊有名编辑、名记者,哪家周刊就会有名栏目、名策划,就有独特的视线和新颖的视角;在管理方面,哪家周刊的管理者善于管理,精通管理,其投入的成本就低,周刊质量就高,获得的利润就多;在发行方面,哪家周刊掌握了市场规律,通晓市场营销策略,具有较强的公关协调能力,哪家周刊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因此,能策划、会经营的办刊人才对周刊品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股权、分红等方式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办刊经营的积极性。对于处于发展阶段急需人才的时政新闻类周刊而言,依赖高薪挖人是不够的,必须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培养出自己的骨干和团队,实现人力资本的最优配置和可持续性的人才选用机制。
三是内容编辑方针发生变化。以往时政媒体更多地承担了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等功能,在管办分离、面向市场后,必须时刻考虑到读者的阅读需求,在符合国家的宣传政策的前提下,将读者利益置于中心。这将直接决定杂志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能否实现赢利。
四是适当的网络合作。互联网革命导致的传媒业整体竞争格局的变化给期刊带来了新机遇。美国的《新闻周刊》介入了美国最有影响的新闻性网站MSNBC。《时代周刊》和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二者共同策划制作的电视节目,在网络上多媒体互动、集团化整合的效果非常明显。虽然目前国内主要时政新闻类期刊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但这些网站仍然只是杂志的电子版,并没有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真正展开赢利性的电子商务活动。网站首先应该是期刊精神在互联网上的反映;其次还应该是完善公共关系和形象宣传的最佳途径;还可以是在线销售的基地,借助这个平台,期刊可以更好地开展网上订阅和相关产品的销售等业务。
五是打破区域限制,走向非区域性运作。虽然各周刊近年来加大了进军外省外地的力度,但整体呈现出很强的区域性。竞争和市场要求必须打破这种局面,走向非区域性运作。
篇4
世纪华文多年来对时政类期刊进行了连续监测与实时分析,2009年上半年,世纪华文所监测的时政类期刊包括《看天下》、《三联生活周刊》、《环球》、《南方人物周刊》、《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新民周刊》、《t望东方周刊》8份刊物,所监测城市为北京、沈阳、武汉、青岛、广州、上海、重庆、成都、大连、南京、杭州、西安和深圳共计13座城市,下文对2009年上半年时政类期刊零售市场进行解析。
总体销量上涨 整体排名发生改变
2009年上半年监测数据显示,时政类期刊读者群在不断扩大,在连续监测的13城市当中,8份时政类期刊的整体平均销量为146.04份,与2008年下半年相比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为31.15%。从具体城市来看,除了北京和青岛外,其余10个城市的时政类期刊的销量与2008年下半年相比,都出现了一定的增长,在西安和杭州等二级城市增长较为明显,分别增长了6.63份,7.87份。
2009年上半年,在所监测的8份时政类期刊销量排名中,《看天下》位居第一,其次《三联生活周刊》排在第二,《环球》和《南方人物周刊》紧紧相随,分列第三、第四位;第五至第八位的依次是《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新民周刊》、《t望东方周刊》。
与2008年下半年相比,《看天下》在市场表现突出,从原排名第四位跃升为第一位,成为时政类期刊中的一支黑马;《三联生活周刊》保持了排名第二名的位置;《环球》从排名第一的位置下降至第三位,《南方人物周刊》由原来的第三位排名至第四位,后四位排名未发生改变。
《看天下》跃升第一位 市场表现突出
从市场份额来看,2009年上半年8份时政类期刊中,《看天下》占据27.09%的市场份额,具有优势地位,比第二名《三联生活周刊》领先6.21个百分点,二者共占据了时政类期刊近一半的市场份额;《环球》和《南方人物周刊》的市场地位相当,差距较小,市场份额分别为14.91%,13.75%;其余四份期刊《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新民周刊》和《t望东方周刊》的市场份额都在10%以下,竞争力相对较弱,在市场上尚处于从属者的地位。
从城市角度来看,在本次监测的13城市中,《看天下》具有全国性的优势,其在北京、沈阳、武汉、青岛、广州、上海、重庆和成都等8城市销量排名第一,在其余5城市大连、南京、杭州、西安和深圳排名第二;《三联生活周刊》在南京、杭州和西安三座城市排名第一,在北京、沈阳、武汉、重庆和成都排在第二位;《环球》除了在大连排在首位,在青岛位居第二外,在其余城市大都排在第三、第四位;《南方人物周刊》除了在深圳销量排名第一外,其在其余城市大都排在第四位,其余四刊《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新民周刊》和《t望东方周刊》在各城市的销量排名分布在后四位,市场竞争力不足。
区域差异凸显,主流媒体潜力空间较大
从零售格局来看,《看天下》、《三联生活周刊》、《环球》和《南方人物周刊》等销量靠前的期刊共占据了75%左右的市场空间,其他期刊的份额都在10%以下。
篇5
【关键词】新媒体;纸媒;数字化;美国《新闻周刊》;
传统纸媒遭遇的发展瓶颈
《2011全球传媒蓝皮书》指出全球报纸日发行量自2009年开始下降,2010年下滑到5.19亿份。全球报纸广告收入比2009年下降了20亿美元,比2006年下降了300亿美元。[1]数据表明,传统的纸媒发行数量在逐渐减少,广告收入也在不断降低,媒体如果仅靠广告来维持经营收入,那么将会显得十分被动。与新兴媒体相比,传统纸媒的实效性不及网络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即时更新,信息量不及网络海量的搜索空间,付费阅读的方式也让更多受众倾向于在线浏览免费的新闻讯息。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1972-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前者的分析,他预测道:“到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通过对后者的分析,他做出了以下预测:“如果用一把直尺将图中的线顺势延长,那么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2]菲利普?迈耶教授用这个数据提出了他的“寒冬论”,即纸媒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事实也正是如此,2009年拥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停止发行印刷版,拥有27年历史的杂志纸质版《电视周刊》也不存在了;2012年巴西的《纳塔尔日报》也仅保留电子版,停止出版纸质印刷报纸。近几年来,媒体业界的“纸媒寒冬论”呼声不断,特别是2012年10月19日美国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宣布,将在今年12月31日最后一次出版印刷版,从2013年初全面转型数字化。这个80年的老品牌最终还是倾向于数字媒体,这不得不让媒体人怀疑“纸媒寒冬”是否真的要到来了。
即使“纸媒寒冬”会到来,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纸媒市场的寒冬”,因为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纸媒在精品化、小众化的发展趋势中分化重聚,寻求新的聚合平台,参与新平台的形成,这将会使纸媒市场重获新生。这一趋势在内容上表现为纸媒产品突破传统的版面局限,形成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产业形态,在形式上表现为数字化、移动化的物质形态,把讯息通过分众的、定向的、交互的、即时的大众媒介进行扩散。笔者认为,对于传统纸媒来说,不管是否面临着寒冬,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仍然是其新的发展机遇。
纸媒数字化转型:以美国《新闻周刊》为例
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成立于1933年,和《时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同属美国三大时事周刊,但由于遭到新媒体技术的冲击,《新闻周刊》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不断下降,2007年至2009年持续亏损。2010年8月,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把《新闻周刊》以1美元价格出售给悉尼?哈曼。3个月后,哈曼国际工业集团把《新闻周刊》与新兴的新闻网站野兽日报合并,成立新闻周刊—野兽新闻公司,现在的周刊归美国互联网巨头IAC公司所有。而2012年的10月份,正是IAC公司宣布《新闻周刊》要在2012年底停止发行印刷版,并在2013年初实现全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战略。纸媒的数字化转型是发展的新出路,不论从媒体本身还是受众的角度来看,这一趋势到目前为止都充分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
微利时代下迎合中产阶级群体的文化消费。纸媒的属性特征决定了它是高风险经济产业,高风险经济体现在纸媒销量的非确定性和纸媒生产的高成本上。一方面,纸媒销量的高低源于新闻的“变动性”和“趣味性”,一则新闻的追踪报道或许会延长这份报纸在一段周期内的高销量,一则深度报道也许会引起群体大规模的兴趣而购买,但同样平淡无奇的报道则会让受众迅速在短时间内流失,再加上区域人员的流动性也会导致销量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纸媒生产的高成本体现在高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上。据资料显示,中国的报纸每多1万份的印量要增加300万元的开支。[3]在高风险经济特征之下纸媒只能依靠广告来平衡支出,总体而言纸媒的印刷发行还是处于微利阶段。而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很好地弥补了这一问题。全数字化运行的《新闻周刊》改称为《环球新闻周刊》,采用付费订阅的模式来运营,这种盈利模式并不适用于任何数字纸媒,而是将目标受众定位于精英的、小众化的中产阶级的高端纸媒。中产阶级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他们是经济精英、知识精英、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对印刷制的零碎内容已失去兴趣,而倾向于能够解答自己领域内的焦点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通过付费订阅来得到的,在他们看来获得的讯息是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的,也迎合了自己的文化消费。
厚报时代下满足“受众本位”的主动选择。厚报时代意味着纸媒提供的信息量超过了读者的信息接收量,同时也意味着纸媒竞争的必然结果。纸媒有“二次销售”的产业特征,媒体将读者当作产品卖给广告客户实现第二次销售,纸媒的扩版意味着能够增加广告版面,实现广告主投放纸媒的影响力经济。但是纸媒的扩版也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有效接收,受众对被动灌输的信息只会“泛读”。举个例子来说,一份50个版面的报纸读者只用十几分钟就读完了,每个版面平均分配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几十秒就看完了一个版,无法达到对信息的深刻记忆。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已经成为市场所追逐的稀缺资源,如何获取受众的注意力是纸媒生存的根本。数字化平台构建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满足受众对信息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期待,在读屏时代纸媒的受众不仅可以成为交互式阅读对象,甚至可以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在人性化的阅读界面中充分自主地选择和阅览信息,发挥思维的跳跃。美国《新闻周刊》在改版成《环球新闻周刊》之后锁定的目标受众是高端精英人群,新杂志电子版适用于平板电脑和其他的网络阅读设备,通过移动电子设备终端来呈现多元化的讯息,把受众在厚报时代单一的角色转变为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的双重角色,让受众成为信息的主导者和操控者。
竞合时代下实现媒介的“内容为王”。竞合时代指的是在未来的竞争中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传统的纸质媒体在与新媒体的合作下实现了移动APP产品,最大的特色在于媒体要把精力投在受众的服务体验价值上。当然,受众最需要的还是内容,什么样的内容更有效、更精典、更便捷地使受众接收信息,什么样的内容更能够与受众所处的生活、工作领域息息相关,受众就更倾向于选谁。“内容为王”的模式始终还是受用的,纸媒在构建数字化平台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把握住内容的主旋律,用原创性的信息去绑定受众的目光。数字化媒体实现内容的优化体验比服务体验更能让受众自愿买单。具体来说,就是数字化媒体提供优质的内容,付费阅读也就会成为受众选择的一种方式,“内容为王”的竞争模式对于数字媒体来说是争夺受众市场的良好渠道。
展望纸媒构建数字化平台的未来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纸媒走数字化平台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笔者认为,传统纸媒可以从以下几点构建数字化平台:
细分投放渠道。在市场营销学中所提到的细分市场,并不是根据产品品种、产品系列来进行的,而是从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划分的,是从包括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准确地了解、把握受众的期待心理,捕捉有效的受众群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传播策略,将关系到传播活动能否顺利实施和有效传播。[4]媒体只有有效地对目标受众进行细分,才能把有效内容精准投放,提高受众的阅读率,因此细分后的投放渠道对媒体经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网络、平板电脑、手机移动媒体、户外媒体等各种新媒体的包围下,纸媒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是充满了机遇的。媒体可以利用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优势,实现两者的互融。如纸媒与网络的渠道融合,开发电子阅读客户端、讯息数据库、网上书城;与移动媒体融合开发APP付费阅读下载终端,分众实现内容的细分投放或者移动媒体的在线阅读等。具体来说,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也可以实现投放渠道的差异化。年轻一族是网络、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等流行电子设备的主力消费者,他们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跟踪电子内容的生产、更新,传统纸媒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投放趣味性强的小说连载,开辟专栏与受众进行互动,根据受众的需求对小说情节进行开放性的征集等等。而针对年长的受众,他们习惯了传统纸质报纸或者期刊的传阅,一时间对网络海量的讯息还无法适应,因此可以开设电子书,以PDF的形式清晰地展现给这部分受众。
精品内容为主流。纸媒的数字化平台可以说是媒介形态的更新,也可以说是报网联合的一种新形态,充分利用公共信息提升舆论引导力,利用新媒体的环境去快速搜取精准讯息来设置议程,提升媒介价值。因此,纸媒数字化平台投放的内容实质上会影响媒体的定位。
早在几年前,研究市场营销的学者就提出了内容营销才是网络营销成败的关键这一观点。的确如此,除了运用图片、动画、文字等媒介符号烘托数字化内容的质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打造精品的内容讯息。在新闻讯息上体现为,要进行有影响有深度的采访报道和高效的媒体议程设置。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对客观现象与事实一针见血,在第一时间引起受众的注意,利用数字化平台可以高效地实现第一时间传播、第一时间共享,当然这也就要求媒体提供的内容第一时间内是精品化的。只有以精品的内容为主流才能体现出高端的媒介水平;只有锁定知识阶层的消费者,媒体才能在竞争大潮中保持常青。
拓宽盈利模式。传统纸媒的盈利方式最重要的就是依赖广告,媒体通过“二次销售”把受众的注意力销售给广告商以此获利。该理论认为,媒体第一次销售的产品是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能够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第二次销售的是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获得广告收益。如此的盈利模式也许能让传统纸媒获利,但却不稳定,因为越来越多的媒介形式正在持续分散传统媒体广告投放的价值。因此,纸媒在数字化平台上要拓宽盈利模式,改变以往被广告商牵制的局面。
目前数字平台上的众多媒体都选择了“付费阅读”这一模式,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支付途径来阅读一些通常被运营商加密或隐藏的文字图像内容。这种方式被作为媒体盈利的一种方式但也不是唯一能够获利的方式。笔者认为,会员制的阅读方式既可以把潜在受众向固定受众引导,又可以实现媒体的盈利,通过入会的方式自愿索取讯息,为会员读者提供兴趣阅读,享受会员的读者服务,对媒体和受众而言是双赢的模式。拓宽数字平台的盈利模式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必须考虑的。
结 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是形势所需,也是应对新技术挑战的必由之路。笔者始终相信在未来的媒介发展道路中,纸媒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对于媒体本身和受众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全球报纸出版种类增长日发行量下降
[2]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篇6
以下为最新获悉的《新闻周刊》预测的2010年全球IT产业10大趋势预测:
1. 苹果推出平板电脑
2. 新闻集团董事长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屏蔽谷歌搜索
3. 恶意软件将进一步骚扰Facebook等社交网站
4. GPS设备和定位服务的普及让隐私荡然无存,广告主当然会抓住机会提供精准广告
5. 电影下载仍是蓝光DVD克星
6. 手机支付开始流行
7. Fackbook上市
8. 微型博客Twitter开始降温
篇7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自己的生物钟向后拨,这种变化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转变,也将对社会的转型产生影响。
对于这种晚睡现象,本刊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博士。他对时间分配课题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持续研究。其所领导的课题组在1996年和2006年分别对北京居民的时间分配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0年间,人们对睡眠时间的安排发生了很大转变。
中国新闻周刊:你提到,与10年前相比,我们入睡时间平均后移半个小时到40分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王琪延:首先,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结果。比如,在同一时刻,美国是白天,中国则是晚上,但经济活动是不会停的,这就需要两边都有人在工作。经济的一体化要求保证所有介入其中的人同时工作,于是就会产生很多晚睡甚至夜晚不睡觉的人。
另外是人们休闲需求。人们进行休闲的时间和活动更多了,就像电视,以前电视节目到11点多钟就全部播完了,现在则是24小时的播送。而且人们可以选择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对人们睡眠时间的推延产生了很大影响。
再有一点是人的自由意识增强了。过去,人们下班后会直接回家,现在不同,比如约朋友去吃饭、去休闲,会晚回家,这是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自由时间增加了,为了休闲,人们有时会选择牺牲一部分睡眠时间,这是人们自己权衡的。
中国新闻周刊:睡得更晚了,是不是因为人们的社会压力更大了?
王琪延:不能这样简单解释。我在调查中发现,虽然睡得越来越晚,但人们的睡眠时间在长短上没有太大变化,只是人们的睡眠后移。而且,从总体上看,现在城市里工作时间在平均数上缩短很多。这有很多理由,最重要的还是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在工作上可以花更少的时间。
但确实有一些群体会觉得自己比过去更忙了。这要从具体群体来看,一般而言,收入高的人群工作的时间更长。我们研究发现,睡眠后移最多的是收入高的人和年轻人,老年人没有太大变化。这些上班族跟社会经济活动关系更紧密。
中国新闻周刊:但很多人觉得睡得晚是因为工作没有做完。
王琪延:如果我们只把10年前35岁到45岁的人和现在同样年龄的人群相比,他们的工作时间肯定是增加的。其中,知识群体的工作时间增加得更多,比如IT界、传媒界、教育界……与知识创造相关的产业都是越来越忙碌。
但数据表明,在总体上,睡眠的后移是人们休闲的时间增多了。人的时间分四大块。工作、家务、个人生理时间、休闲,现在前两个时间减少了,增多的是后两个,比如个人生理时间包括睡眠时间和个人卫生时间,这都增加了,像我们过去可能一周洗一次澡,现在则一天洗两次。休闲时间也增加了,这就增加了休闲活动和休闲消费,使社会向休闲社会转型。
中国新闻周刊:这是一种必然的变化吗?
王琪延:这跟社会发展阶段有关。比如现在的日本,跟它在经济快速增长期时也不一样了。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人们的工作节奏相当快,特别是处于社会前卫领域的人。90年代之后,渐渐缓了下来,整个生活节奏也放缓了。
而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人的价值观也有很大变化。早些时候,很多国家都是以勤为美以安逸为耻。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开始把幸福作为社会价值趋向,你到北欧一些国家,他们在休息日基本上是没有加班的,而且个别国家是一周4天工作日。大多数人,生活中的轴心由工作转为休闲。
篇8
是谁打破了广电报创造的童话
当年,全国各地创办广电报的时候,虽说遍地开花,却是春色满园,稳赚不赔,因此被业界戏称是“创造了‘春天的童话’”。那么,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这个童话,又是什么原因打破了这个童话?
广电报诞生于报业品种相对单一、电视频道相对稳定的传统媒体缓慢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报业还仅以党报为主,电视业也尚未出现频道竞争。广电报凭借广播电视节目表这种垄断性资源,再加上明显有别于党报严肃面孔的娱乐、服务性轻松风格,得以迅速抢占报业市场。
但是,时代在发展。随着都市报的兴起,有线电视网络的普及,以及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压力骤增、疲于应对,被迫进入转型时期。广电报也在这一媒体转型进程中遭受重创。199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广播电视节目预告转载问题的通知》,提出非广电行业的报纸也可以刊载节目预告。这对于一直享有广播电视节目表独家刊登权的广电报而言,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与此同时,风起云涌的晚报、都市报创办风潮席卷全国,它们高举贴近百姓、服务百姓的旗帜,大版面刊登影视娱乐内容,广电报反而成为亦步亦趋的追随者。再加上,有线电视网络的普及引发电视频道爆炸式的膨胀,导致广播电视节目表导视功能的明显退化,而新媒体的诞生,又在客观上加速了广电媒体受众的分化与转移。
广电报原有的优势日渐消退,潜在问题很快浮出水面。首先,广电报大多是靠垄断资源起家,缺乏市场意识,更缺乏市场化的人才;其次,广电报大多隶属于广电系统,而广电系统是以做广播电视为主业,办报并不专业;再次,广电报办报时间较短,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缺少理论和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当传统媒体纷纷投身于做大做强的改革实践,广电报苦于找不准定位,找不到对策,导致读者严重流失,发行量急剧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广电报在困境中寻求突围之路
面对难以生存的现状,各地的广电报都在想方设法地寻求出路。1998年,一种以铜版纸彩印封面并装订成册的城市广播电视报新样式在唐山诞生了。因其外形及部分内容兼具杂志化特点,人们俗称其为“本儿报”。其后几年,有多家广电报纷纷效仿《唐山广播电视报》进行了本儿报改革,应该说,它给处于颓势的广电报业注入了一股新的发展动力,但远不及昔日的辉煌。而且,本儿报成本较高,对于小报出身的广电报来说,加大了投资的成本和风险,因此,这种改革并未普及,各级、各地的广电报仍在不懈探索着新的转型道路。
目前,广电报的改革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保留广电特色,补充内容。
广电报是广电系统主办的报纸,与晚报、都市报相比,对广播电视资源的把握可谓是近水楼台。尤其是在广电事业发展有特色的地方,更有先天优势。但仅仅依靠导视功能办报,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国电视报》是老字号的导视类报纸,发行量超过百万份,但每年仍需要中央电视台提供3000余万元的贴补。还有声名显赫的湖南广电集团,其主办的《湖南广播电视报》守着“电视湘军”却难以生存,不得不另起炉灶,改名《金鹰报》。可见,广电报单纯做广播电视内容的办报思路走不通,转型已成必然。《洛阳广播电视报》创刊于1990年,是河南省创办的第二家城市广电报。和大多数广电报一样,它也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2001年,《洛阳广播电视报》尝试本儿报改革,几经改版,最终确定了“新闻周刊”、“生活周刊”、“影视周刊”、“文摘周刊”四大板块的办报格局。其中,导视内容被融入“影视周刊”板块。新增的“新闻周刊”、“生活周刊”和“文摘周刊”板块有效地吸引了青少学生、老人及家庭主妇。目前,这种保留广电特色,又不拘泥于广电内容的办报方式,在各地广电报中较为普遍。
二、摒弃广电特色,改头换面。
既然广播电视节目表的独有资源已经不复存在,部分广电报干脆舍弃广电特色,将导视功能弱化,甚至完全抛弃,以新报形式出现。《无锡广播电视报》就是这种“换种活法求发展”的转型方式。2002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开始着手“跳出广电,着眼大都市”,尝试推出《无锡新周刊》。新报强调“新闻、生活、资讯”,以“休闲、娱乐”为辅,基本上走都市报发展路线。经过近三年的预热,《无锡新周刊》最终完全取代了《无锡广播电视报》,彻底抛弃了广电特色,转型为都市生活周刊。这种完全脱离广电、甚至于连名称都改变的转型方式,在目前的广电报中也不鲜见。
三、周报改日报,与党报、晚报分庭抗礼。
广电报做新闻周刊大多有力不从心的吃力感。一来新闻时效性强,周报不及日报来得快;二来新闻周刊需要既有市场感觉又有把关意识的高级新闻策划人才,广电报几乎不具备。结果,广电报的新闻周刊大多办得不汤不水不出味。于是,部分广电报开始绝地反击,干脆完全脱离广电报创办都市日报。《河南广播电视报》就是这种转型的典型代表。2004年,步履维艰的《河南广播电视报》大变脸,变成了一张都市新闻日报――《东方今报》,这是全国第一家由广播电视系统主管主办的都市类报纸。《东方今报》秉承“办百姓信赖的都市报”的理念,立足城市生活,贴近市民百姓,以时尚、新锐的都市报风格亮相。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征订量就突破了30万份,令业界称奇。但是,这种转型投入成本很高,风险也很大,可以说,如果没有外力注入资金扶持,单凭广电报自身努力几乎无法实现。因此,目前广电报中进行此类转型的犹如凤毛麟角。
转型无定势,创新出奇招
广电报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但鉴于各地形势不同,转型的方式也应因地制宜。在广电报转型之前,首先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引入市场化人才,充分做好转型前的准备。
广电报在办报之初,曾被人戏称为“一把剪刀,两瓶浆糊”起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广电报办报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水平不高,市场化意识不强”的不良现象。如今,“关门办报”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广电报必须调整自己的定位与风格去适应社会与读者,才能真正在报界站稳脚跟。
所谓市场化人才,是指那些了解市场发展动向,把报纸作为产品出售的策划及营销人员。只有这种媒体经营人才,才能引领广电报从“内容为王”的发展阶段跨越到“产品为王”的营销阶段。在以受众为上帝的媒体新形势下,个性化办报的趋势日益明显。正如人大教授喻国明所提出的那样,媒体的价值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一种眼光、标准、态度和方法。没有市场化人才的导航,媒体很难在竞争中找到突破口。
上海《申江服务导报》的创办,就是一例“产品为王”策略下的成功运作。它从筹备到出版再到热销,都成功地体现出系统化推销产品的办报策略。在报纸出台之前,其办报人员先后经过市场调研、精心策划、出版样报、市场推广、试刊创刊五个阶段。在内容上,他们最大限度地攫取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特色:即封面、体育、征婚、股市。为了确保成功运作,针对定位、品牌、风格、机制、营销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整套规范、科学的周报经营策略。报纸运行不足五年时间,就成为上海周报市场的第一品牌。
二、引入“人无我有”的定位策略,在市场营销中抢占先机。
产品的竞争说到底还是市场的竞争。现在报业最流行的办报理念就是办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但这一理念未必对所有报纸都适用。事实上,部分广电报也曾有过向主流媒体转型的尝试,但多以失败告终。如《安徽广播电视报》、《天津广播电视报》都曾以不同形式进行过改版转型,尤其是《天津广播电视报》曾扩充32版进行主流媒体的转型尝试,投入成本之大令人惊叹,但"厚报"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最终只好改弦易辙,回归到小报风格。可见,盲目改换定位并不是转型的上策,关键还是要为广电报的读者群量身定做“人无我有”的媒体服务。
如今,媒体已不单纯是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渠道,它已经提升为对受众提供个性化内容及服务的信息工具。眼下,各地的晚报、都市报都已发展成熟,广电报与其在新闻、娱乐、服务性上与对手拼杀,倒不如找其尚未涉足或涉足不深的看点做文章。比如像《唐山广播电视报》侧重于时尚消费路线,每期64版包罗万象;还有像《广东广播电视报》走导视加健康的路线。这样,在营销时,就可以将广电报与众不同的特色无限放大,以便抢占读者市场。目前,分众理念在电视业发展中已经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报业改革的实践中尚处于摸索时期。如果广电报能抓住时机,找准落脚点,精耕“小众”,对应特定读者群做足做透文章,不失为转型的妙笔。因为,“小众”虽然不是主流人群,但相对稳定。广电报如果能给“小众”提供类似社区或俱乐部式的服务,依然能够牢牢抓住读者。
三、引入风险投资理念,积极尝试多种渠道融资。
喻国明教授在《未来五年我国报业发展态势展望》一文中提出,当前的报业市场竞争已进入到“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不产出”的阶段。广电报要想扎根报业市场并做大做强,必须通过融资或重组谋划资本投入问题。
《东方今报》起步之初,就采取了大投入的发行战略,连续三个月对订户进行免费赠阅。可以说,这是雄厚资金托举起来的精彩亮相。据其决策人透露,先赔后赚正是其营销战略的组成部分。当然,这需要冒风险,正是这种风险投资理念的运用,最终换回了柳暗花明的效果。
当然,不同地区有不同情况,这不是说每一种广电报都需要投入巨资进行转型。但无论是哪种方式的转型,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和科学的谋划才能付诸实施。据闻,《宁波广播电视报》与宁波移动公司联手开发手机报,将《宁波广播电视报》作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彩信形式发送到用户手机上;还有部分广电报与当地有线网络联手开展入网赠报,拉升广电报的发行量。我省安阳、焦作广播电视报对些进行尝试,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篇9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在文娱报道领域有以下几个容易误入的网络“雷区”:
以讹传讹,最易滋生虚假新闻。如在《新闻记者》公布的2010年的十大假新闻中,微博参与造假便成为一大“亮点”――去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发出“金庸逝世”的惊人“新闻”,报道甫出,香港明报发言人立即表示:“该传闻为假消息。”当天深夜,《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刘新宇在新浪微博上承认:“编辑未作任何核实草率转发。这暴露了该编辑缺乏应有的新闻素养,也暴露了我们管理上的漏洞。”虽然造谣源头已难查到,但这条不足60字的微博,却连累了《中国新闻周刊》一名副总编辑、一名网站内容总监和一名网站编辑下岗。
网络水军,恶意炒作防不胜防。随着互联网传播的影响日趋扩大,有些机构和个人,出于各种目的,利用“网络水军”炒作操控,以达到控制“舆情”,获取最大利益的目的。如今年4月底,国产大片《关云长》片方忽然发表一份声明,称遭遇到了“网络水军”的故意抹黑,要悬赏10万元捉拿“幕后黑手”,这也是中国电影首次公开与“网络水军”发生关系。片方透露,影片上映一周便遭遇大规模网络“黑水”,大量新近注册、没有头像及个人介绍的马甲和账号给影片打低分,给恶评。而事实也证明,《关云长》确实遭受了重创,由于口碑不佳,该片后期表现乏力,1.5亿元投资,最终只在全国收获大约1.6亿元票房,分账后远未回本。
窥探隐私,抢眼球但涉嫌侵权。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行举止自然有着极高的关注度,更何况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为争抢眼球不惜做出涉嫌侵犯隐私权的举动。如今年3月22日,大S、汪小菲在海南举行盛大婚礼,记者在场外守候却被告知婚礼不邀请记者采访。但婚礼开始不久,网上便流传出搜狐网的独家婚礼内场照片,因此惹来各家媒体不满。据悉,婚礼照片是嘉宾张朝阳公开在其微博上的,汪小菲称后悔请张朝阳参加婚礼,并一度气愤爆粗口。大S也表示委托律师发出公告,要求张朝阳公开道歉。但张朝阳方面随后回应称婚礼前半程图片,是得到婚礼现场家人方面的允许,稍后被告知不可以发新闻时便及时终止。张拒绝认错道歉,一场婚礼隐私和微博曝光引发的口水战开打。
尽管微博“雷区”不少,但对传统媒体而言,微博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却恰恰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和机遇所在。利用微博这一新平台,拓宽新闻线索,取微博之长,避微博之短,正是传统媒体人所应具备的态度。而在实际操作中,笔者也初步总结了几点经验仅供参考:
调查核实,实现新闻落地。对于微博上的突发信源,传媒人绝不能照单拿来,简单拷贝了事,而须经过调查了解,找到第一信源或当事人,让事实说话。在网络上,哪些新闻是可追踪、可深挖、可解读、可再次传播的,要靠职业嗅觉去发现。如当时微博上出现“金庸逝世”的消息后,新闻晚报随即安排记者与金庸助手取得联系予以求证,同时联系当地媒体求证此事,最终证实此为假消息。
篇10
关键词:温州金融危机 信贷配给 民间金融 中小企业
2011年9月底,由民间借贷引发部分中小企业资金断裂以致企业倒闭、老板“跑路”甚至跳楼等连锁反应的温州金融危机,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温州金融危机的发生,是民间借贷的盛行和资本投资的盲目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规范性的资金。民间借贷相比正规金融机构虽然在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也具有自发性、盲目性、逐利性的缺点,这些缺点在本次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形成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联系此次的温州金融危机,本文从信贷配给的角度分析温州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温州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
1.温州金融特点
温州民营企业大多是以血缘、亲缘或地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起来的“前店后厂”式的家庭作坊式起步,这种家庭工业组织的优势有效地降低了协调成本,实现了利益内部化。这类家族式企业比较容易进入技术含量不高、市场准入的必要资本量壁垒较低的行业,如皮鞋、服装和低压电器。于是就造成了今天温州企业的的格局。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含量较低、产业结构以轻工产品为主,再加上我国既有的资源禀赋结构,决定了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中小企业发达的经济格局。
2.民间借贷在温州盛行
温州发达的民营经济、专业化的块状集群经济和强烈的创业投资意识等经济发展特点促使温州成为我国民间金融的活跃地区,民间金融形式多样,资金流量庞大。富余的民间资金积累与狭窄的资产增值渠道也推动了民间金融进一步活跃。
此外,在温州地区,民间借贷依靠亲情网络和特有的信用观念,通过迅速的信息传递、稳定的人情关系和良好的个人信用意识,降低了资金富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应地使得近年来温州地区的民间资本一直处于主导地位。2008年以来,国家的政策倾向有利于民间金融,对于民间信用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成为民间金融扩张与创新的积极推动者而不是阻挠者。
但是,民间借贷由于其非正规性,缺乏法律体系的保障和管理,单纯以市场为导向,自身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温州民间借贷的利率持续高于官方利率,且不乏高利贷。2011年以来,温州民间借贷利率一直处于阶段性高位。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的数据显示,至2011年9月,温州民间月度综合利率达到25.44%。这样的高利率势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使原本就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承担过高的负债风险。同时,民间借贷本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使得大部分资金都流向门槛低、短期内能看到收益的行业,增大了金融风险,不利于该地区的金融稳定。当民间借贷的资金配置与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政策相抵触时,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就难以落到实处。此外,由于民间资金未纳入国家统计范畴,金融监管部门、经济综合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其具体动向,容易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准确判断,造成决策的偏差(郑明明,2007)。
二、关于温州地区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状况
1.信贷配给的内涵
信贷配给的内涵古今学者给出的定义表述各异,但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即由于贷款者运用信贷配给标准配给信贷资金,使大部分借款人愿意支付现行利率,当不能按照这种利率获得贷款时,就称其受到了信贷配给的限制(刘艳华,2009)。
就宏观上的信贷配给而言,它是指在确定的利率条件下,信贷市场上的贷款需求大于供给。就微观角度而言,它又包括两个方面:1)在所有的贷款申请人当中,一部分人的贷款申请被接受,而另一部分人既使愿意支付高利率也得不到贷款;2)贷款人的贷款申请只能部分被满足。
2.温州民营企业的信贷配给情况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单看“贷款余额”这一项,温州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是不断壮大的。图2-1显示了这种发展趋势。2000年温州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为595.30亿元,而到了2011年则达到了6394.96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4.09%。从这一指标来看,温州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在持续扩张。但和存款规模相及其增速比较,就可以发现问题。
而最为直观的反映温州地区存在信贷配给的数据便是存贷差。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温州地区存在存款大于贷款的现象,且存贷差出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表明温州地区存款余额的规模和增速都超过了贷款余额。这便是信贷配给存在于温州地区最为直观的反应。
3.温州地区的信贷供给结构
从存贷款的规模、差额来看温州信贷供给的规模是从“量”的角度阐明了正规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的状况,要分析信贷供给的“质”还得考虑信贷供给的结构。本文从温州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贷款占比来考察其信贷配给“质”的问题。
(1)金融机构存贷百分比
存贷比是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值,即金融机构资金运用占资金来源的比重,反映了金融机构对区域经济的贷款投放力度和金融支持程度。存贷比越大,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力度越大,对经济的支持程度越大。需要申明的是,尽管存贷比是结构性指标,但它不是贷款结构的范畴,而是贷款供给范畴,因此可以用来作为贷款供给的指标(刘艳华,2009)。
从图2-2中可以看出,温州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呈较缓的曲折上升趋势,且均低于1。这说明随着金融机构存款规模扩展速度远大于贷款的速度。据此可以推论,温州地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扶持力度弱,导致了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匮乏,致使信贷配给现象产生。
(2)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占比
温州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贷款占比是指金融机构提供的中小企业贷款占其所发放的总贷款的比重。这一指标表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程度。占比越低,说明温州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偏好越弱,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配给的可能性越大
数据来源:《温州统计年鉴2003-2010》。2003年以前的数据应“中小企业贷款”该项核算方式不同,故对2003年以前的数据未进行采用。
从图3-1来看,温州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始终自2004年以来都没有超过50%,这说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并没有成为温州金融机构的主要经营目标,而是将一半多的贷款投向了其他领域。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贷款占比最低,还不到40%。此外,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不增反而是呈现较缓的下降趋势的。从2003年至2011年这9年的时间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下降了3.7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为-0.95%。通过对温州地区信贷配给的结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该地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供给是不足的,不能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从信贷配给角度看此次的温州金融危机
近年来,由于银行渠道贷款控制较严及现行的国有银行的信贷规则和运作模式,出现贷款排队现象,国企和政府性质的大项目永远是贷款的重点。中小企业资本规模较小,抵押担保能力较差,即便他们愿意接受银行的贷款利率和抵押条件,本着控制风险的目的银行仍不愿意贷款给他们。只有少部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能够从银行中取得贷款。歧视性的放贷政策在银行和中小企业打交道时并不少见。银行过高的门槛客观上致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境,不得不通过借高利贷维持运转。
银行即便知道当前信贷市场上存在大量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但因其信息不充分,不能判断贷款机会的风险高低,所以宁愿放弃高利率水平上的借款。目前我国总体融资环境紧张,同时利率管制的政策也在给国有银行施加着压力,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大型国企、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及地方政府的重点项目,它们信贷规模大且贷期长。尽管上级出台了不少要求扶持中小企业的文件,但各家银行为了不影响不良资产率,实际上仍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置之不理。
在信贷配给的状况下,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成本实际上还应加上行贿、公关等寻租成本,对于融资额较小的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人来说,寻租成本相对于其融资额来说往往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从而使得从正规金融部门的实际融资成本与民间民间借贷成本大致相当(叶茜茜,2011),他们当然更愿意采取更简便的手段获得资金。
温州中小企业是贷款的极大需求者。2011年国家为控制通胀预期,信贷政策收缩,市场流动性吃紧,但市场融资需求依旧旺盛,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饥渴导致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资金供需之间的平衡失调增大。
同时,我国的民间财富已经积累了相当规模,老百姓手中的闲钱缺乏有效保值增值渠道,形成了民间金融的资金来源。多数具有风险偏好、手头有较多盈余的富裕居民,由于其在受投资股市专业知识缺乏、信息不对称等条件的制约,民在市场供需两种力量的推动下,他们只能选择具有一定道德约束和信用了解的民间借贷以谋取较高的利息收益。于是,当正规金融不能满足众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需求时,民间金融便有了填平正规金融贷款资金水位的机会。
此外,金融机构贷款创新不足也是一大问题。例如当企业提出愿意以产品质押、原材料采购质押等担保方式申请贷款,这种理论上银行风险相当低的贷款形式,但银行无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贷款品种,而在民间金融里这样的担保方式是可行的,因此企业也会转向民间金融,而银行则会失去获利的机会。
四、联系温州中小企业中的信贷配情况,关于温州危机的建议
1. 引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及建立专业化的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在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问题上显得尤为重要。专业化的信用担保机构以信息资源为经营对象,通过信用担保的形式为中小企业的债务履约风险提供保证,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水平,弥补了其信用不足;同时也分散了包括大银行与中小银行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促进了融资交易的发生。
可在温州地区设立专业的融资担保机构,使“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之间的信贷关系转变成“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之间的融资保证关系,这样通过专业化经营信息资源和专门技术的研究开发,对使用担保的中小企业进行甄别和监督中小企业抵押物品不足、缺乏信用记录的情况下,降低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成本,有助于分散风险(王传东、王家传,2006)。
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两者的作用路径是不同的,因此两者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这样互担保的组建同时也需要政府的认可和推动,这样才能保证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保持长期、密切的协作关系,有效弱化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完善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体系,规范其操作行为
多年的实践证明,对民间借贷要承认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合法地位,给民间金融一个活动平台。但对于非法民间借贷应严厉,并且需要加大对高利贷等非法融资行为的惩处力度。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出台规范民间借贷的法规文件,正确引导民间借贷行为。
同时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建立适合民间借贷发展的监管机制,尤其是建立一种有效的民间借贷信息收集机制,定期采集相关数据,全面掌握民间借贷的运行情况,并以此制定适合的政策法规。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相结合使民间借贷逐步走向契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引导成熟的民间借贷组织逐步演化为规范化运作的、定位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民营金融机构的民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
3.增强金融产品创新
中国金融机构绝大多数的贷款都需要抵押物,而中小企业往往缺失抵押资产。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务来看,它是真正深入到工商活动的整个流程当中,如物流银行,企业整个生产的流程、中间接订单的信息,包括上游企业、下游企业的经营状况都可以作为银行征信的保证(赫凤杰,2011)。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银行的经验,提供除上所述的信用担保外,还可以考虑接受中小企业以产品质押、原材料采购质押等担保方式来申请贷款。
4.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
许多中小企业不能取得银行的信任往往是由于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真实、融资渠道狭窄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中小企业首先应当通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企业信用意识、保证对外信息的真实性等措施,来改善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条件以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加强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郑明明.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6)
[2]刘艳华.中国农村信贷配给及其绩效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2009
[3]赫凤杰.放松货币政策难解“钱荒[J].金融博览,2011(14)
[4]王传东,王家传.信贷配给视角下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担保[J].农业经济问题,2006(6)
[5]叶茜茜.正规金融借贷对民间金融利率的影响分析——以温州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6)
[6]李世新,张耀谋,李力,郑才林.我国当前民间借贷成因、问题与对策[J].区域金融研究,2009(5)
[7]陈彦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民间借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9(4)
[8]吴国联.对当前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的调查[J].浙江金融,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