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范文

时间:2024-02-08 17:5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

篇1

关键词:渐进改革 增量改革 摩擦成本 实施成本

一、我国渐进改革的显著特点

(一)“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市场主体的培育过程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市场主体的逐渐培育过程,包括新的市场主体――个体经济、三资企业、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的逐渐改造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市场机制的培育过程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逐渐培育过程,如先后引入了动力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等,直至建立起市场定价机制,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的双轨制做法

“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一系列双轨制做法,如所有制双轨制、价格双轨制、决策双轨制、用工双轨制等。双轨制表明了我国改革的渐进性质,准确刻画了我国改革的重要特点和优点。

(四)“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社会制度完善的量变态势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呈现出渐进的量变态势。渐进式改革,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约束下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五)“渐进改革”概括了我国改革的局部推动特征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改革通过局部逐渐推进,如先农村后城市,先特区后沿海、再内地,先微观后宏观,先经济后政治等。

二、我国渐进改革的动因

(一)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前提下确定的

斯坦利・费舍尔认为,一个典型的进行改革的经济必须在六大领域做出重大变革:即宏观经济稳定化、价格自由化与市场改革、企业改革、贸易自由化与货币自由兑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创立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与制度框架。同时大部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六大变革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因此实行私有化成为一些国家改革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原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都走向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在目标上与这些国家显然不同。

我国的经济改革始终是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为市场经济改革的政治基础和依托。尽管我国是在改革进行10余年后,即1992年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改革目标,但在此之前各阶段的实际改革都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从本质来讲,这一主线没有改变过。从党的提出改革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体调节为辅”,再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最终确立,只不过反映了对改革目标不同程度的认知过程。因此我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不断嵌入和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是市场逐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到位”的过程。这种制约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只能选择渐进道路。

(二)经济制度的制约决定了渐进改革的道路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即发展生产力和达到共同富裕,需要以按劳分配和公有制为条件。改革实践证明,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并在市场配置资源、调节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目标,恰恰是目前我国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从改革的具体措施看,由于我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在具体改革中,必须面对和消化过去经济体制的遗留问题,以保持基本制度的完整性和过渡的平稳性。

(三)渐进改革还与我国经济改革的内容有关

实践证明,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很迅速,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很困难,需要充分的时间来调整和完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形成并发挥综合调整作用,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艰辛过程。具体表现为:1 市场机制的作用要以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的充分发育为前提,而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的充分发育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自然过程,特别是在我国长期排斥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就显得尤其困难。2 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方式要适应市场机制的特点进行改革,从过去的直接调控转化为间接调控,需要改革原有的直接调控体系,调整调控对象,积极探索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方式。这显然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摸索和经验总结。3 在市场经济改革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市场信号做出积极反应,要以本身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变革为前提。这种机制的转变和结构变革是在原有企业机制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三、探索渐进改革的理论依据

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不仅在于新体制的运作效率明显高于旧体制,而且在于实行制度改革的预期收益减去为改革付出的代价仍高于旧体制的净收益。因此,改革成本成为衡量改革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改革的实施成本

实施成本是体制转换前、转换过程中及新体制完善阶段对时间和物质的消耗,可以看作是克服客观障碍而产生的费用。实施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 创造体制转换的必要条件的成本,“必要条件”包括稳定的社会环境及必要的经济秩序、消除经济发展的深层阻隔等;2 体制方案的设计、比较、选择、试错、、调整修改过程中发生的费用;3 因违反经济规律出现重大失误而遭致的经济损失;4 传递有关旧体制非均衡和和体制创新(转化)潜在收益信息促使旧观念旧意识变更、新意识新观念形成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5 社会全体成员为学习和适应新体制所花费的时间和资源以及因社会成员不再采用旧体制但新规则还不完善,或者人们一时还不能适应新规则,新规则还不能发挥效用而导致的经济生活的混乱和经济效率的损失;6 制订、实施确保市场经济发挥效用的法律、法规,如维护经济主体的财产权利、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所需要的费用;7 新体制完善的成本,包括确立保障新体制合法性的法律制度的成本以及规范新体制组织与运行方式的成本。

我国改革是增量改革,即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内,让市场机制在资产增量的配置上发挥作用,从而使增量部分不断扩大,计划经济的存量比重逐步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施成本。我国的增量改革创造了体制转换的必要条件:1 改革前做了一系列重要工作来恢复经济秩序,经济秩序的恢复是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2 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使了生

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生产剩余的产生,为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创造了必要条件。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又导致城市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为国有企业改革创立了条件。3 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崛起一方面促进了竞争机制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从而避免了强行纠正经济结构的成本。4 社会环境因增量改革方式大大缓冲社会阻力而得以保持相对稳定,从而避免因社会动荡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损失。此外,增量改革还起到示范、传播新体制经济潜在信息的作用,有利于人们头脑中旧意识、旧观念的改变及新意识、新观念的确立,从而可节省在变更旧观念、确立新观念方面所需要的实施成本。

(二)改革的摩擦成本

实施成本是克服客观障碍而产生的费用,而摩擦成本可视为因人为(主观)设障而引致的成本。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改变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此过程中总会有人受到一定的损失。1 体制改革使一些人失去旧体制下的种种既得利益,既包括权力、地位、特权等少数人才有的利益,也包括“铁饭碗”、“大锅饭”等多数人享有的利益。若这些既得利益者不能从体制转换中得到相应的补偿,他们就会反对改革。2 改革虽说能使绝大数人获益,但也存在相对获益水平高低的问题。从相对收入的角度看,只要有人在社会收入的结构中与他人相比,收入相对水平下降或社会地位相对下降,他们也会反对改革。3 即使考虑“补偿”的因素,人们可以把改革的收益拿来对受损者进行补偿,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首先,补偿应该超过受损者原先的相对收入水平,否则没任何意义;其次,改革是一个总过程,“投入”与“产出”间存在一定时滞,可能使受损者不能及时得到补偿。正因为以上如此,改革是一个“非帕累托改进”,必然存在巨大阻力。这种改革阻力会造成多种形式损失,因这些阻力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时间和物质的损失)即为改革的摩擦成本。

如上所述,我国的改革属于增量改革,增量改革不仅减少了我国改革的实施成本,同时有效控制了摩擦成本。原有的体制条件拥有数量众多的受益主体,如果改革一开始就针对旧体制的核心部分(存量部分),无疑会触及这些既得利益主体,遭受很大阻力,从而产生巨大的损失。摩擦成本的上升可能会阻滞改革的深入,甚至使改革中途夭折。而我国的改革始于体制的部分(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乡镇、私营企业的崛起为表征),避免了对旧体制核心的直接冲击,从而极大减小了摩擦成本,使改革得以顺利推进。此外,增量改革还能有效缓冲由“投入”和“产出”间的时滞所引致的阻力,因为在增量改革方式下,新体制经济迅速成长会使社会内部产生越来越强的经济实力,能为受损者提供及时的补偿。

篇2

[关键词]金融管理;企业转制;积极促进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38-0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关键是要改变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的方面。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率低下,缺乏自主能力和活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推动企业进行改革,转变经营的方式,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经营制度。我国国有企业也需要顺应这种发展趋势,针对企业中的金融配套措施进行改革,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1 国有资产的战略调整

国有企业关系着国计民生,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它与民营企业不同。民营企业不具有公益性质,不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问题,所以应当允许民营企业在这些领域内进行自由竞争,而国有企业应当主动退出这些领域,将这些行业交由民营经济和合作经济来经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竞争性行业中相互竞争,不能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的优势,也难以实现高效率的生产经营。国有资产应当从这些竞争性的领域中退出,要退出这些领域应当选择适当的方式。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拍卖、出售的方式将经营不佳的国有企业转变为私有企业,改变企业的所有权关系和企业性质,这不是单纯的产权关系调整,在改革过程中要结合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经验,在国有股出售前要成立独立于政府的私有化立法与政策委员会,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国有企业还可以将自身拥有的经营网络和社会关系、客户群转让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要收购这些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需要的价格要低得多。

经营较好的优质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内部职工集体筹资形式将企业转变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使企业成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的性质仍然是公有性质,但是产权发生了转变。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应当通过企业转制的方式将企业转变为合作经济或者集体所有制经济,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促进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转,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

2 企业转制的必要性

企业转制就是将企业的所有权从政府手中让位出来,实现以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听命于政府的命令,不能适应于市场的需求。企业转制能够促使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使企业的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企业的经营和生产能力。企业转制重新界定了企业的产权范围,建立了以股份制为主的不同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经济形式,使投资者共同享有企业经营成果。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当与政府划清界限,减少上级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涉,防止领导的错误指挥导致企业遭受损失,最终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3 企业转制需要有关金融管理措施的配合

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运营出现了比较多的弊端,且依靠自身体制已经难以使境况得到改善,致使许多企业权责不明,经营效率比较低下,企业内部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经营资金通常都是通过银行解决的,导致很多企业的资金运作机制难以与市场经济相配合。所以,企业要想成功实现转制则离不开有关金融措施的配合。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资金的运作机制不能完全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转制前的企业资金使用率不高

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运作效率通常不高,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自身运作效率较低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难以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转制前的企业通常都存在或大或小的权责不清问题,企业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上得不到有力的监督,并且转制前的企业资金一般情况下找不到合理的投资渠道,致使企业资金的使用率不高。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以往的企业需要改变其不合理的资金运行方式,从而为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做好铺垫。

3.2 转制前的企业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资金的运作一方面依赖本企业的资金积累,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依赖银行贷款。这使得转制前的企业过分的依赖于银行贷款。其消极后果就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自身运作的自主性,企业稳定的资金流难以实现,这样下去必然会阻碍日后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同时,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也使得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来面对国家宏观的经济政策调控所带来的风险,致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3.3 转制前的企业资本结构不甚合理

转制前大多数的企业的资本结构都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此外,转制前企业的新增资金贷款许多都是通过非正常的占用方式流失的。其危害结果一方面使得企业出现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在银行的呆账、坏账比例,给发放贷款的银行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4 能够促进企业转制的金融管理措施

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企业依照市场要求来安排日常的生产经营工作,探索并逐步建立起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资金运作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企业之所以转制的目的正是要革新以往落后的企业运作模式,建立起一个权责明确,经营运作效率高,有着高效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管理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金融杠杆、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金融信贷和管理方式等手段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转制。

金融管理手段对企业转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4.1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可以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上市融资与银行贷款相比,限制要相对少许多,如果企业选择上市融资,对于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问题是个非常适合的解决方式。通过上市融资解决了资金问题,企业则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有价值的项目中去。革新旧的融资方式需要金融管理的大力支持,加强直接融资渠道的建设将会大大地促进企业转制的进行。

4.2 革新计划经济体制下落后的金融调控方式

以往的金融调控方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配套使用的,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需要探索并确立新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调控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调控部门的任务主要是为市场运行提供完善、公正、透明的金融环境,其角色并不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而是市场守夜人。

4.3 间接融资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摊机制

以往的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其信贷方式所受限制多,在相对复杂得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贷款银行需要放松对企业资金使用上的过多限制,从而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若仍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加以不必要的束缚,则难免大大地增加了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对风险的难度。

4.4 综合多种融资方式

企业改制的资金运作方式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十分重大,企业改制可以借鉴已经经过检验的其他有效方式,包含现代企业通过BOT、TOT、BT等经常运用到的资金运作方式,发挥金融管理对企业改制的促进作用。

4.5 建立配套服务

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金融措施的转变,还需要到位的配套服务,金融部门不仅需要转制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给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资讯服务、资产评估服务和方便的资金结算服务等,使企业成功实现转型,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5 结 论

企业转制能够让政府出让或部分出让企业的所有权,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转制是企业市场化的行为,国有企业能够通过金融管理方面的改革推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的调整,释放企业的活力,更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也能够实现更好的经济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新宁.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管理观察,2014(5):52-53.

[2]尉敏.解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4):85-86.

篇3

现在中国国有林区进行的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林业分工论理论,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即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模式。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模式会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的不同利用阶段,而主导利用效益不同。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严重威胁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我国的森林效益利用必须从经济效益为主,转换为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

以可持续发展方式分

按是否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和不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可持续林业一般理解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林业发展模式,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才真正可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人类的最大经济利益为核心,掠夺式开采森林资源,而忽视了森林资源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从而使森林资源面临枯竭局面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资源配置方式分

按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分为:林业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和林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共有三种资源配置方式:第一是自然经济;第二是市场经济;第三是计划经济。自然经济已经成为历史范畴,现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在生产上实行强制的指令性计划,分配上实行严格的工资控制,消费上实行全方位的票证制度,流通中实行全面的价格管制。我国采用计划经济进行资源配置,实践已经证明条件并不具备,应该重视市场经济的作用。

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经济强调以下原则:最大限度压缩政府的职能;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互利性的等价交换;资源主体的自主性;崇尚优胜劣汰,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维系有序性的法制;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利益道德;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等。

篇4

关键词:地质勘查单位 ;企业化 ;经营模式

一、地质勘查单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的地质勘查单位要求以市场化运作,其中含有一定的计划经济成分,实质上它是经营性的事业单位,是市场化的企业法人。地质勘查单位向企业化转变的过程,不是转化为企业,而是具有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具体来说就是国家指导和市场化的结合,以弥补过去单一计划的不足。

地质勘查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先行性的地位,地区的发展,地质灾害的研究,各项经济建设,都不能离开它的指导。它属于服务行业,通过地质勘查,在水利建设,工程建设,环境监测,工厂选址,环境保护方面服务。因此,它具有公益性质。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勘查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我国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矿产资源又不能保障目前的需求,资源的瓶颈问题较为突出。在计划经济影响下的勘查体制对资源的勘查影响迫切要求采用一种新型的体制。计划经济下的勘查任务是由上级部门制定好任务,并层层下达到地方,由地方自主勘查。要使每一个地区的勘查工作能与地方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很难的突破每一个地区的区域限制,很好的融入当地的市场。总体来说,就是它的发展模式不能适应社会之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适应。

第一,体制上的不适应。在运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地质勘查单位是国家的一个部门,它的生存和运行由国家的拨款,勘查的成果上交国家。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的利用国家资源,存在浪费资源的情况。但它的勘查内容除了小部分属于公共性质之外,其余的属于商业化的勘查。第二,结构上的不适应,在计划经济下人才勘查队伍由国家配置,而市场经济下是需要市场来配置的,它不能吸收更全的面的人才。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对勘查单位进行市场经济下的结构改革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第三,勘查单位职能不适应,我国的各种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的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程度,没有形成规范的市场,缺少相应的中介组织和技术服务单位,市场环境不优。各个地方体制的不一,使勘查单位的工作很难有效的开展,经营的社会环境不佳。

因此,在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对传统的勘查单位进行改革十分必要,使之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勘查事业的发展,能满足我国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同时也是促进勘查市场的规范化和勘查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勘查单位企业化经营模式的分析

1.确立企业化勘查单位的经营目标

市场经济有自身的特点,勘查单位要有效运行,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营。勘查单位要成为市场的主体,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一样,对自己的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制定发展方向、自我符合法律法规。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组织,勘查行为是一种经济行为。第二,经济关系明确,在市场经济下自负盈亏,要实现企业的自我产值最大化,有主要的责任人。第三,勘查单位不再有政府和有关的经济组织的职能,只是一种企业法人。第四,勘查单位有明确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各种经济行为有专人负责运营,它必须制定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

勘查单位企业化运行模式要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原有的勘查单位在转变的过成中要有步骤的核算好原先的各种经济行为,对自身的资产进行评估,建立规范的制度。

2.调整原勘查单位的产业结构和队伍结构

建立市场化化的勘查单位,是对勘查行业的一次革命性转变。它在调整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与相关的产业、队伍、资产、市场等特别明显。对于企业化的经营改革要全面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要以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为主,同时要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在勘查单位和其他的经济实体,也要不断的调整和提高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整,可以利用公司制方式进行规范。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抓住重点,要培养公司的主要运行市场,对其他市场也要不断的扩展。

对于公司的队伍结构,不断改革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在公司内部,要打破原有的用人情况,不断吸收优秀的市场化的人才。打破原有职工身份职位,在市场经济下竞争。采用聘用制度,打破原有的沿袭制度。要利用市场经济的特点,实现按劳分配的制度,保护职工的各种合法收入。对原有职工要定期进行培训,不断吸收不断增加的新的知识。

3.建立新的政绩考核办法

在计划经济下勘查单位,它所有的费用由国家支付,存在许多使用上的问题。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不能适应原有的考核办法,必须制定新的标准。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实行“岗位效益工资”和“全额效益工资”,利用原有的档案工资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进。在这种情况下,“效益工资”则主要看中的是个体创造的价值量和实际的利润,而不是职工完成多大的工作量。单位的人员要有一个纵深比较,横向分类,才能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本。

一个合适的政绩考核标准对于勘查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我们结合西方的一些政绩评价方式,提出可以采用这两种方式,第一,相对评价法,只对职工的工作内容的相对情况进行比较,按照事情的难易程度来排序。第二,绝对评价法,是对员工的工作政绩和预设的工作效果进行比较,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这两种方法是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交叉的评定方式,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科学使用。

4.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权的关系

勘查单位的市场化化经营模式,不再是计划经济的运营模式。计划经济下是有由国家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勘查的内容和规模,一定程度上是由国家制定目标,再慢慢地的施行。在市场经济下则不能如此,要想在市场经济下有效的运行,必须有超前的意识,占领同类单位的市场高点,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注意本单位的权力分配,过于集中则不利于采用最优的方案,过于放权则公司没有活力。

因此。勘查单位采用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就十分的重要,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勘查的放权应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转变管理方式,转换为间接的,经济的,放权的为主,尽量减少非单位的经营活动。争取有利于勘查单位发展的政策和有利的外部环境。

5.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

我国原有勘查单位向企事业单位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的许多问题,对于这种现状,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勘查单位企业化的成果,对自身进行改善。我们必须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该制定一个发展计划,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企业利润的提升,同时也是占据市场的需要。长远的发展目标十分必要,可以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对目标可以分成许多部分,有计划的分部执行。

三、地质勘查单位如何向企业化转变

1.改革单位模式,调整和重组地质勘查单位。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具体要求。地质勘查单位的企业化的改革,可以以局为单位,也可以以地质勘查单位为基础向企业化转变。不管采用何种方式,目的都是向市场推进。如内蒙古的有色地质局共有11个县团级勘查单位,他们的做法是把原有的内蒙古中色建设工程总公司分成4个公司。在原有的公司基础上组建了临河市中色基础公司、上海中色工程公司、呼市中色市政工程公司,这几个公司的所在的地区不同,地质勘查单位的经营内容不一样。此外将研究所与勘测工程公司合并,将呼市的华盛金茂建筑工程公司与服务中心合并,将呼市中色市政工程公司与五队的事业牌子合并。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扩展了原有的市场占有份额,内蒙古有色地勘局原是一个较小的单位,但是经过这样的企业化转变,各地的地勘单位可以调整不再有能力的生产和勘查的单位。内蒙古有色地质局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重新组合,原来的勘查单位的在改革的过程中,原有的事业牌子在过渡的时期内保存,直到转变完成,单位的内部管理实行事业单位的模式,撤销原综合地勘单位的机构设置。经过这样的转变,不仅使原来的地质勘查局有了活力,更使各地区的勘查单位有了一定的权力,向市场化的转变就少阻力。各地的勘查单位的企业化转变,要下方权力,给各地区权力解决他们遇到了实际问题。

2.改革人事,合理安排原有的人员。地质勘查单位有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的模式转变,在转变中会有大量人员的调整,是地质勘查单位的最大阻力,也是转变的难点。关于人员流向的问题,主要向面向市场,除留下来发展主导产业安置职工外,要大力的向其他企业安置,可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民营企业内安置职工。因为民营经济可以是个体户,有较大了就业空间。可以帮助职工联系其他的企业,给他们找到出路,还可以鼓励职工辞职,重新找一份工作。内蒙古有色地勘局向企业化的调整中,职工辞职自谋职业已分流人员500多人。如果工作力度加大,还可以在3到5年左右还可以再分流500~700人左右,这样原来的人员冗余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不过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受内蒙古地矿局的影响,过去已分流的人员重新复职,此项工作中断,堵住了分流人员的路子。对一些特殊的行业,过去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可以考虑放宽退休的年龄。内蒙古事业单位30年工龄的可以提前退休,地勘单位是否可以提前5年。同时也可以解决职工的分流问题。这样的问题在企业化化的模式过程中应特别的注意,不仅只是局限在内蒙古有色地勘局内,其他的地区也有可能面临这些问题。

3.把社会保障体系纳入企业化的转变过程中。社会保障有很多方面,一般主要指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三项。这几个方面是职工关心的的大事,也是地质单位企业化经营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内蒙古有色勘查局仅有609人加入了养老保险,其他的没有参加,有些单位均处于空白。目前虽然单位可以支付职工的大部分各项费用,但是职工最终还是要纳入各地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在内蒙古推出的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改革的办法,他们抓住了过渡时期的各项优惠条件,积极主动的与当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这样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才有利于地质勘查单位的企业化经营模式快速展开。给其他地区勘查单位的企业化经营有重要的启示,抓住各地区的优惠条件,把企业化经营放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之下。

四、结语

地质勘查单位向企业化方向发展是经济不断进步下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实现事企单位的分离和企业化的经营,是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在多年探索中,它的企业化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要不断的深化改革,为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化的经营模式还需要不断的深化和完善,如政策性配套不足、历史遗留问题,产业基础薄弱,改革进展不平衡,或者在其他原因使之不能符合市场的要求。在企业化运行中出现的矛盾要及时的处理。同时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融入自己的勘查单位中,促进本单位的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成全.谈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J].地质勘探与改革经济的发展,2008.

[2]李伟,李明.试论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中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性[J].有色冶炼,2008.

[3]刘宗领.浅议地勘单位实现企业化经营目标[J].地质经济改革于发展,2008.

[4]李国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步伐[J].地矿测绘,2007.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01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突破了思想,认识到市场经济或者计划经济不是判断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的依据,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市场经济具有普世性,于是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他必然具备一些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在分配制度上,实现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我们国家采取了政府干预主导型的监管机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监管,在市场经营的过程中适时采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政策手段对市场的发展进行引导与调控。以政府为主导的这种监管体制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短期内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得以完善[1]。从1979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在市场化改革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这表明了,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是正确的,可以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合理有效的利用和配置资源。

二、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时面临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我国现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矛盾逐步显现了出来: 最主要的是政府拥有的资源过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审批过多,有些靠市场机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的,政府却进行干预,由此造成经济运行效率相对低下;国有企业垄断,挤压民有经济发展;政府控制社会,阻碍公民社会发展,形成强政府――弱社会或大政府――小社会的势态,离开放、自由、透明、公正的现代市场经济境界相去甚远[2]。

我国现在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劳动力的短缺和工资的持续提高,我们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已经慢慢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了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开始出现,继续依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目前,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就是政府投资比重过高,相应的,中小企业遇到进入障碍以及其他发展条件的限制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而国有企业依靠政府的行政保护,往往拥有行业垄断地位,这些企业效率相对低下却因为行政保护而盈利,政府出于对产值、税收、就业稳定性和社会稳定性的考虑,不愿意做出让低效率的大型国有企业退出经营的决策,这就会妨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难以具有高的资源配置效率[3]。

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和结论

中国十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4]

1.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就是要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要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让企业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地做出生产经营决策。

2.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直接干预

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不再继续充当资源配置的主角,不去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撤销一些以前主管企业的专业部门,放手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职能转变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也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3.建立适合的市场监管体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体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首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切实转变监督管理的指导思想,要从过去的直接监管思路转变为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体系的思路上来,转移到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上来,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市场监管工作的标准,积极推进市场监管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有着巨大的空间,不过想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确实需要进一系列的条件和制度环境。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佘源.中外市场监管比较研究及启示[J].学术论坛,2010(11):111-114.

[2]郑炎潮,卢晓媚.市场经济与发展主体转型―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转为民有制经济为主 [C].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11).

[3]蔡.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1):56-71.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W].人民日报,2012(11).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背景原因 难点 思路

作者简介:吕静(1964.4-),女,河北迁安人,本科学历,现在职称: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单位:迁安市交通局,邮编:064400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整个中国各类事业单位有一百三十多万个,包含事业单位员工接近5000万人和国有资产2000多亿,同时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也占整个政府财政预算的30%左右。从以上数据可看出,事业单位虽然在带动社会发展和提供社会服务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同时对国家来说,也意味着极其承重的负担。

一、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

事业单位虽然总体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的是积极作用,但是也有一些事业单位,拥有国家资源,但却没有充分有效地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积极公正地履行应尽的职责,造成了资源的重大浪费,扰乱了经济运行的规律。

此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

因此,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既是突破旧体制、旧观念束缚的过程,也是促进传统公共事业产业化、社会化的过程;既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前提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事业单位改革必须要从体制机制入手的原因

由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事业单位的形成特点这两个方面,决定了事业单位改革必须要从体制机制入手。

1、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目标决定

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并且满足社会大众需要的,结构科学、高效而精简的是社会主义新的事业组织体系。而组织体系的建立,是要建立在符合需求的体制和价值基础上,因此如果要符合总体目标的需要,就必须从机制体制入手出发, 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新的事业组织体系。

2、事业单位的形成特点决定

在建国初期,就形成了事业单位这样的一个由国家直接管理的组织,它的特点是:主管权归国家或当地政府;单位的经费靠国家拨款;人员的编制归于国家系统;具体行为按照政府计划。计划经济时期,事业单位的任何活动都必须经过政府的审批,在这一点上它和国有企业是一样的。不但是事业单位的活动,而且事业单位的存在或取缔也是由国家政府审批决定的。同时计划经济时代,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财务、采购、物质分配等权利都是由国家来决定,由国家来计划和调动、安排、使用,没有任何的独立性。我们可以这么说,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而政府的存在,它的活动是在政府的控制当中,它的依赖程度甚至比国有企业更高。

由上述可知,事业单位是国家计划经济的产物,保留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的体制机制。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要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就必须要从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机制入手。

三、目前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遇到的难点

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三大难点:

1、事业单位机构非常庞大,历史遗留问题很多,不能直接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革涉及大约130万个大大小小的公共机构,公共服务人员近5000万,机构与人员数都比较庞大。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面非常广,涉及人员基数非常大,为了改革的平稳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必须分阶段、分步骤的推进,而且遇到问题之后,必须考虑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的改革。

2、部门事业单位机构类别存在模糊化的现象,需要重新来评估和界定

有些事业单位既有公务员,也有事业编制人员,界线非常模糊。而且涉及的机构多达数百万个,界定难度非常大,对改革的人员来说也是很大的困难。

3、需要考虑到人的稳定性的因素

事业单位改革中的核心模块之一要建立一套科学而符合需求的制度激励机制,而机制的建立由于历史沿革问题必然会损失一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员的利益,因此改革如果不能平衡好这些相关的繁杂的利益关系的话,就会影响到事业单位改革的稳定性,最终也会导致事业单位改革受阻。

正由于上述的原因,事业单位改革从党的十四大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算起,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走过了19年历程。其间,相关的人事聘用、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绩效工资、养老保险等改革和试点细水长流般地延宕至今。因此,笔者认为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必须要理清改革的思路,不要在茫茫的改革的过程中,使得改革者迷失了自己。

四、目前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四个思路

事业单位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如果不能深刻认识到上述所描述的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的症结所在的话,就很容易出现改革推进缓慢、受阻,或者顾此失彼,混乱的情况。笔者认为,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思路:

1、走法制改革的路线

通过法制来改革,它的优势:一是在于能够规避机构改革以前遇到过的教训,走出怪圈;二是改革如果能够做到改革的措施有法律做依据,改革的风险用法律来约束来的话,对于事业单位来推进改革的进程是非常有利的,而我们看到以往事业单位改革的问题,恰恰就是没有在法律框架下来进行改革的这个症结上。因此,事业单位的改革的关键就是必须法制化,同时通过法制来推动相关制度建设,形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中国国情的事业单位法制监督体系。

2、走权利切分的思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是被政府所掌控的,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改革,尤其是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就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进行市场资源的调配,而不是还是按照计划经济时期的由政府来调配,因此事业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就必须要切分清楚,否则改革就无法推进。

3、走事业单位市场化的思路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必须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清晰的认识政府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对于公益事业的事业单位,政府仍应履行计划经济时代的相关职责,有政府来管理和协调;而对应的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则应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政府逐渐退出事业单位的管理,从而才能有效地推进这一类事业单位的改革。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摘要:本文汁市场经济环境下激励与约束这两个本质问题进行了分析,激励与约束相对资澡的市场配里而言,是市场经济更为本质的东西,在经济转轨过程中,虽然激励与约束缺一不可,但激励是根本。要实现片资源的有效分配,关健是要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动力。

一 引言

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分散决策的经济制度。它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存在的人类社会的两大经济体系之一。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独立地作出使其效用为最大化的决策,每个企业独立地作出使其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这些分散化的决策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协调。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企业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出发,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和劳务;个人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出发,把生产要素提供给最需要这种要素的企业。市场经济通过分散化决策,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间题。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是分散决策、通过价格实现资源配置的机制。

但市场也有其局限性,并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中的所有问题。首先是当市场不是完全竞争时,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市场机制也不能解决贫富差别、生产活动的外部性、公共商品、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教育事业的兴办、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市场、失业、经济周期等问题。其次是市场经济有许多限制性的假设,比如说企业的行为就是利润最大化、信息是完备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等等。

由此导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市场经济中人的行为的深层次机制没有被研究。虽然供给需求分析对研究资源配置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但是掩盖了供给需求背后的形成机制(比如这后面的产权体制一系列问题)。二是在研究资源配置上也有很大局限性,原因是假定信息是对称的、充分的,在这种情况下给出的资源配置的预测常常与现实不符。

在经济改革初期,许多人认为计划经济的问题在于计划手段不行,或者说是因为没有运用价格作为资源配置手段。资源配置的失误确实是计划经济的间题,但仅仅这样认识是不够的。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仅在是否用价格实现资源配置,更本质的是激励与约束的机制不同。简单来说,市场经济通过制度安排,对广大人民的生产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激励;同时它又对每一个经济决策者有约束,这种约束使得他要对自己的经济决策的后果负责。简单地讲,就是干好了有奖,干坏了要罚。

激励与约束两者缺一不可。但首先是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切经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激励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但是仅有发动机的汽车还不能开上路,还必须要有刹车装置。每个人要对他的经济后果负责任,这就是他要受到约束。只有从激励与约束角度来分析问题,我们才能对市场经济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 激励失灵的原因

计划经济的失败,不仅仅是资源配置上的无效率。市场经济的成功在于分散决策过程,而这一过程的背后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地利用他所获得到的信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计划者可以有效地利用经济中的全部信息。而人们之所以愿意去发现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是因为他可以从中得到回报,这就是市场经济背后的激励。

信息主体的绝大部分并不是“专家知识”,专家知识很重要,它是人类对规律性东西的总结,但在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知识是分散在大众中的、非专业的、本地化的知识、这主要包括诸如民工、家庭妇女、地方官员等等这些人的知识,它们是关于当地、当时、不断变化的各种知识,而这种知识才有经济活力。

以发展高科技为例。各国政府都非常关心知识经济.致力于发展高科技,提出学习仿效美国的硅谷。但从本质上来讲,硅谷的形成没有计划成份,也不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们规划出来的.它是由很多很多的工程师、企业家,甚至是大学不能完成学业的人搞出来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二人都没有大学毕业,但是他们创造的财富十分巨大,比尔·盖茨的个人财富己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如果按照我们规定颁发工程师资格证一朽的办法,当初他连工程师资格都没有的。在美国,正是在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下,涌现了无数的人才和财富。关于股票市场,以前我们认为它的作用仅仅是筹集资金,但在硅谷,那么多人之所以愿意创新企业,把他们的知识商业化,最终是通过企业上市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股票市场的建立不仅仅是起到筹资作用,而是起到激励作用。创业者开发出一个产品后,或者转让给另外一个公司,或者是上市。这些公司基本的模式是多给股票少给工资,公司上市以后在市场上认定的价格是对其成就的承认。很多工程师或者创业者追求的是事业上的承认,这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当他们把投人的钱收回来以后,又会投资到下一个企业,而自身的消费可能很少二但是他们要得到承认,这是市场的承认,不是官潦的承认。所以股票市场是提供激励的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

支持中央集权的人有一种观点,认为组织内部也可以通过奖励给予激励。事实上人们发现即使是政府这样的大组织,他们所提供激励的承诺也往往是不可信的,因为它受到许多组织内部的制约。现在有很多新的发明往往不能在实力很强的大企业内部完成,而在外部完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的企业内部要摆平关系,不能保障发明者的权利,即使能给一部分奖励,那些奖励与一个小公司上市所得到的奖励是无可比拟的。公司办得太大了,内部提供的激励受到的限制也越大。比如一些美国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合并以后,马上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投资银行是按期权给奖励,而商业银行是按工资给奖励。在任何组织中,只要有一个上级,大家都要在里边做很多“寻租”活动影响上边的决策。既然是集权的这种决策结构,影响活动就无法避免。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组织里面会受到很多制约,会受到各个部门的制约,也会受到各个利益集团的制约,因此,当初许堪的一些激励,在权力比较集中的机制下,事后都是不可行的:这种不可信的承诺也就没有了激励效果。而在相对分散的决策机制中.上边没有这么多层结构。只要有股民愿意买企业的股票,这个激励就存在,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激励是可信的。所以在讨论激励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承诺的激励是不是可信。

计划经济的激励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信的。这是一种“权力的悖论”:既然一个人有权力答应你一件事,他也有权力取消它。权力往往都是这样的双刃剑,因此,权力过于集中的一大弊病就是承诺的激励不可信,这是激励失灵的主要原因。

要有效地利用分散在大众中的知识,就必须给大众经济决策的自主权,这就是所谓的经济自由。因为如果个人〔包括地方官员)没有经济决策的白主权,他们就不可能运用信息,也投有激励向计划者披露他们所掌握的信息。那种以为靠专家支持、靠强化科学决策过程,靠好人的勤奋加能力,以及廉洁的政府就可以把经济计划好,只能是一种幻想。我们以前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相信群众的创造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其实质是反映了“信息是分散的,而激励对于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问的改革中,非常强调调动个人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二用“松绑”、“搞活”等放权让利的办法,目的是给予各种各样的激励,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方向是正确的。然而,近年来在加强管理、规范市场的口号下,似乎出现了忽视激励的偏差:一味地收权,很少强调甚至完全不考虑到激励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可能会造成方向性的失误。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如果一面讲扩大需求,另一方面出台一个接一个限制经济自由、不利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措施,就更加有问题了。

关于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有人把问题归结为“我们投有企业家梢神”,甚至将此归于儒家传统事实上,即使外国人都认为中国人是天生的企业家,没有人怀疑中国人的企业家气质。间题并不是中国人缺乏企业家精神,而是各种体制上的制约,窒息厂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所以责任不在我们的企业家身上,而在于制度: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激励是与信息、产权联在一起的。经过这几年的产权改革,我们已经深有体会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积极性比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80年代的放权让利,使得人们可以追求自身利益,激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很多的激励办法是临时性的,并不规范:比如,财政承包制对于调动地方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但问题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不断的重新淡判。第二个问题是、光右激励还不够,还要有约束。

三 约束软化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放权让利,在提供激励的同时,也出现了所谓“包盈不包亏”的问题,这是由于仅有激励而没有约束的结果。在市场经济下,不仅应有激励也应有约束和纪律:.约束问题在简单的生产活动中是非常明确的—每个人只能花自已的钱、亏了钱要自己负责:但是,现代市场经济日益复杂,如政府作用加大,有很多机构投资者、债务关系普遍、税收关系复杂等等、这就使得约束问题、纪律问题变得不是那么简单明了。现代经济学讨论的“道德风险”问题,就包含了两个方面: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叻,而后者指的往往是约束。权力要受到制约,人对决策后果要负责任。这就是硬约束。决策集权的最大问题在于不可能给个人或下级组织以硬约束,这是软预算,也是计划经济失败的主要原因。在政府干预非常张烈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照样会有软预算约束。而在软预算约束下做决策时,决策者可以不对其财务后果负责,因为一旦发生了错误决策,总有其他的人或机构把他解救出来、为他弥补损失。这些年来,计划经济有大量错误投资,但之所以能沿袭下去,是因为亏本了以后国家给补贴,或者再追加贷款,或者通过其它办法救助。在人们对这些有预期以后,可以对任何决策不负责任。因此、软预算约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约束的核心间题是承诺的可信度。在一个项目上马前,任何人都会说预算是硬的,但问题的实质是在既成事实之后会怎么样:如果这是一个不好的项目,它是否会下马?企业经营不善是否会关闭甚至破产?这是约束是否可信的关键。约束的可信度取决于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施加约束的人和机构的目标和动机。如果政府在乎就业或有其他和政治动机而非纯经济考虑,那么政府就更可能事后软化约束。第二,权力的结构。如果某人或某个机构的权力过大,他就有能力在事后重新谈判,这也导致约束软化。第三,资源的集中程度。当某人或机构控制的资金太多时,资金使用的灵活性会导致对池人预算约束的软化、第四,信息的集中程度。过度的信息也会使约束软化。基本原因是事后的信息会使得事后的交易成本下降。从而使得事后重新谈判的空间增大,这就使得事先制定约束容易被改变。约束的可信度由多方因素(如动机、权力、资源和信息等)来决定。事实上,政府的政治动机往往使经济约束软化,权力、财力和信息的过十集中也会使预算约束软化。

近年来,国有企业正热衷于“债转股”、这对于约束的可信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破产法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制度,其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权力转移的安排使得约束变得可信。事实上,企业债务比企业股本对企业的行为更有约束力。这是因为企业举债必须定期付利息,如果付不出,企业就会破产、其控制权将转移到信贷者手中二在这种压力下,企业经理会努力工作。但是企业发股本的红利则是软性的,即使不发也不会导致破产.这样对经理的威胁就小了。因此,债务是提高对企业约束力的重要机制。用这个观点看目前的“债转股”,就会发现这可能会导致企业约束软化,因为企业经理的付息压力在债转股后会降低。我们应对此后果有清醒的认识。

再来看金融风险防范问题。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政府正在把小的金融机构合并成大的,但这一做法却有可能导致软化约束和增加金融风险。实际情况是机构越大,就越难给予纪律处罚、或关闭,因为这样往往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尽管小的机构容易倒闭,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的约束机制往往比大机构要硬得多。如果金融机构比较分散,银行也不是特别大,破产的社会成本并不高。由于事先知道即使破产,成本不高,所以破产或整顿这个承诺的可信度就高,人们才会当作一回事。如果把所有小的全都合并了,都变成几个大的机构,则会出现因社会后果太严重而不敢让它失败的局面。如果是这样的话。潜在的风险是极大的。因为在约束软化情况下,大金融机构更容易积累问题。一旦崩溃,对整个经济是致命的。因此合并金融机构反而会增加金融风险。

激励和约束在有效资源配置背后起着根本性作用,无论是产权或公司治理结构,最终还是为了向决策者提供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励起一个发动机的作用,约束起一个刹车的作用。这两个是缺一不可的,但不是对称的。

四 竞争对激励与约束的影响

在资源配置模型里,没有充分竞争就会出现价格扭曲,导致效率低下。极端的例子是垄断,垄断导致价格扭曲。如果是从激励和约束的角度看,竞争还有更深刻的意义。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一种毁灭性创新。发现新的产品就会有超额回报,这样推动经济发展。比如说,现在市场上有了一个产品,人们仍然可以致力于发明另一个更好的产品,以此来占领市场,从而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样竞争就提供了激励。竞争另一方面也提供约束。如果一个人不好好干,保持现状,则当别人进人以后,他就会失去市场份额。竞争和激励与约束是相互作用的,对每一个人来讲,竞争是一个强的约束。在竞争环境中,不是赚更多钱的,就是被淘汰出局。约束也可以被认为是负激励,因为不努力工作,就被人吃掉了。所以在这种意义下,竞争就使得约束更加厉害。

竞争可以使约束变得可信。只有在竞争环境下,关闭的威胁才是真实的。只有允许进人,才使得惩罚失败者的机制变得可信,不然约束就是一句空话。如果全国只有一家电话公司,没有第二家进来,惩罚是不可信的。笔者在大学任教,身有所感,即在中国,许多大学的教师岗位是终身制,一旦进人,就不会有多少竟争,不管工作业绩如何,不会有人来替代你的这份工作,这是国内许多大学教学、科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引人竞争机制,对每一位教师构成潜在的威胁,约束才会真正有效。

关于所谓重复建设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役有重复建设就役有市场经济,重复建设是竞争的基础。在美国硅谷,有成百上千家的计算机公司,这样才形成竞争。役有重复建设的话,就不可能对任何已有的企业形成威慑力。同样,美国的商业网点早就饱和了,但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仓储式的网点。这种重复建设不是简单的“复制”,而往往是有一点跟别人不一样,或者比别人的价格低,或者质量、性能比别人的好。为什么会有这种良性循环的“重复建设”呢?根源是企业有硬预算。硅谷每年有几百家新的企业出现,但同时也有几百家企业破产、关闭,这就是淘汰机制,也是市场经济的约束机制。重复建设之所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的本质在于计划体制下投资主体是政府部门,他们受软预算约束。所以在软预算约束没有得到根治的同时,中央政府只好限制地方政府、部门或企业上项目,在这个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这种限制重复建设的办法是治标不治本,且会形成恶性循环:在没有可信的破产机制情况下,政府就必须限制重复建设。而限制了重复建设,也就限制了竞争。没有了竞争又反过来使得约束硬化不可信,激励也不可信。这是计划经济的通病。解决这个问题的临时办法是要一些项目下马。但这不能解决根本间题,根本的是要有一套很好的激励、约束、竞争机制。一旦这个机制建立了,市场经济可以有很多的重复建设,通过大量的进人和大量的退出,最后淘汰出来的是真正效益高的企业。对市场经济的间题症结所在,我们需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而不应该仍然用计划经济的看法、办法来向市场经济过渡。

五 结论

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水利建设;农业生产。

灌溉之利,田之大本,农业丰收源于引水,成于输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大江大河,人饮,环境等与水直接相关的重视远远重于对农田建设的投入,虽然我们时刻都在讲必须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方针,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推广节水工程,科学用水,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作为非政治任务的农田水利工作在政治口号下显得力不从心。要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必须以政府加强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和管理为引导,充分认识地域性变化对水的要求制定适应性的政策、方针,同时改革现有农田水利在市场中所处地位,正确划分市场体制下农田水利公益性性能,再有就是发挥市场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

一、菏泽市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菏泽市属鲁西南地区的一部分,全年平均降雨量达1000多mm,但降雨量过于集中,造成春旱夏涝,很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于是,菏泽地区建成许多蓄水、引水工程,所有这些水利设施的管理都是依照谁受益、谁负担和谁拥有谁主管的原则进行管理的,一般来说:支渠以上的设施都是由供水单位自行管理,但支斗农毛渠(直接进入农田)却是由乡镇、村、组建设与管理,这里所讲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指支渠以下的建设管理。从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和建设效果来讲,新建项目没有一项,毁损却十分严重,使得设施总量不增反减,再者灌区内水质污染和水土流失加速水利设施完全丧失输水功能。具体表现三个方面:

1、经济利益中下的水利设施完全失去经济的扶植,农民对水利不再用"公益"去认识。

(1)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洙赵新河、东渔河等河流10万多人义务投劳、上工修建的三边工程,兴建于七十年代。其支渠建设也相应配套,但之后,几乎没有更多的配套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冲激下,要想有更完善、更配套的水利建设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每一处建设都关系经济,没有钱寸步难行。在国家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在一些防洪工程上,再加上镇乡财政和农民对水利的狭隘认识,农田水利建设这一块,就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2)农田水利设施破坏严重。多年来新建设的调水、分水、提水、排泄设施在疏于管理的同时,也遭受着人为破坏。一些值钱的设备被地方组织变卖,或被人盗窃。这与人们对水利认识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当然更多的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3)水质污染,渠系自然损毁严重。在洙赵新河流域,仅有洙赵新河工程为当地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但由于渠系途经长,渠系所经之处有群居地、工厂生活垃圾、生产排放物等,甚至农民生产剩余物、畜牧排放物和死尸等,都很自然也方便地污染着洙赵新河水。灌区人饮用水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不需处理直接饮用洙赵新河水,中下游人民到了"谈水色变"却又无奈的地步。另外,水利工程发挥的好坏最关键还是要建设。支渠工程年年建年年修,功能却一年不如一年,渠道淤积堵塞,堤毁渠亡。人们对工程建设仅有一点信心更是到了绝忘的极限。

2、管理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1)虽然现有的水利工程大多都是在六、七十年代修建的三边工程,土沟土渠,渗漏十分的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极低。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水利建设却没有停止。始终保持着每年的彻底掏沟(渠)、除草、蓄水,呈现的是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的状况,基本实现灌溉自流化。可是现在,市场开放了,经济也发展了,原有的划段管理,分级管理、受益管理模式,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不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于是,沟渠内杂草从生,淤沙满沟,甚至个别地方出现了把庄稼种在沟渠里的现象。在洙赵新河流域,因为支渠以下管理不善,造成水涝与水旱,于是有上游淹死,下游之说。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利设施呈现分割状态,无法发挥水利工程整体配合优势。市场经济条件下,每户人在产业结构上各有不同,造成用水季节和用水量的不同,出现水利设施功能的发挥不同步现象。靠整体发挥效益的水利设施,在独立系统下就失去原有的功能和自身的发展,其结果是水库失修,河渠干涸,工程毁坏。

3、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抑制水利建设的进程。

在水利灌溉区域,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么一种与时不俱进的现象。一是受益户对水利建设不再有义务建设和自觉交纳水费的观念,农村的义务工已成为历史。二是村级基层干部有力无法使,干涸的村级财政无法保证水利建设中的正常开支,招投标的工程建设更是一纸空文。另外,水利建设最根本的保证是水费,而在洙赵新河流域140万的水费,每年收取率不足70%。收取的水费除去管理费、手续费,所乘费用根本不能维持正常的水利维修与管理,更不用说的水利设施配套建设。

三、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业经济,靠现有农田水利状况是无法保障的,但一边要发展,一边却又在退化,这不是十分矛盾吗?分析其原因可以为我们改善农田水利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计划经济的思想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法得到保证。首先是思想认识发生偏差:

(1)一是国家财政投入比例小。近年来,国家为保证大江大河安全或者环境保护,把资金投入在防洪工程和稳定项目上,极少把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就菏泽市来说,农田水利资金仅限于水毁工程和节水配套工程,争取的资金也因为这样那样地被分割不少。二是地方乡镇与村组对水利建设投入不够、认识狭隘。按分级管理原则,支渠以下一级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由这一级的政府负责,其建设投入也由其承担。但说到投入,无论是乡镇还是村组都是入不敷出,即使能向上级争取资金,地方领导都会为自已建政治功绩,修建一些地方民众最直接最受益的事,如修建公路、建设集镇等。决不会把这些本不够宽余的资金投用于不见功德又不能立马见效益的水利建设,那水利建设怎么办?村组依赖乡镇、乡镇依赖水管单位,水管单位又按分级管理原则,如此循环……。

(2)对原建水利设施保护不力。在计划经济时代修建的水利设施大都存在不科学与不合理性上,人们对那些不能发挥水利功能的设施进行了最为直接的经济转换。如提灌机械拆卖、水闸门拆除,更有的把认为渠堤上的条石挪作他用。问其原因:最简单也最实在的回答是经济实惠,利益所趋。

(3)水土流失与人为污染丧失了水利设施的功能和降低了人们对水利建设的信心。水法明文禁止向水渠内排放任何有污染水质的物质,同时也规定了渠系的保护与管理范围。但由于农田水利灌溉对象为农民,农民意识在灌区内甚至全国都较为普遍。生产后的农作物垃圾、畜养物排放物、死尸等不费力地去搬运处理,直接进入邻近的渠道内。污染了水质,使得下游居民生活用水水质无法保障。再有,在渠道保护与管理范围内随意种植、开垦、修筑建筑物等,破坏了渠道的运行安全,也增加了水土流失,加剧了渠道淤积,洪水期,因渠系不畅通,排洪不及时,又造成水了毁。在这种反复建设又不能治根条件之下,谁还愿意建设水利工程呢?

2、从计划向市场机制转换的结果是水利设施管理制度存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旧体制已不适应现行体制,但新的体制还没有完全确立,使得农田水利管理和建设的主体不清,也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用水、管水、建设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

(1)水利上的谁受益谁负担,水是商品的理念深入人心,农民认为农田水利建设就应该由水利工程单位管理,而水利工程单位最根本的生存来源就是水费。水费价格仅包含由工程单位管理的工程费用,而村组一级的工程管理则不能从水费中支出。市场讲究的是经济,建设更需要经济,水利建设所需经济恰恰是从水费和受益的义务中来。更有在市场面前说不清的就是水是商品,法律赋予了的,既然是商品,我没用水那就不交水费,更无义务可言。然而,水利设施的维护,决不会因为风调雨顺而不会出现水毁,不出现淤积。天旱之时,再说用水,水从那里来,水又怎么来,……?

(2)在用水上,农民对种田也不在再是增收的手段,而是养家糊口的的主要目的。各自为营的用水方式使水利设施疏于管理维护,利用自然降雨和辅助其他设备来解决农田灌溉成为农民普遍做法。如此一来,用水成本的增加,导致用水户对输水设施的管理更为疏远,最终是水利设施无人用也无人管,投入不能产生效益,又限制各方对水利设施的投入,用水、管水、建设矛盾从从,恶性循环。

3、政策的制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制约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化开展。

许多水利政策、规范、技术性要求都产生于北方地区,其区域的不同并没有随实际的差别在政策等方面有更大的区别,仅随市场经济的深入而统一。计量收费,按方收费及价差节水等等政策的制定,出发点就是用经济的杠杆使其用水户节约能源,搞活水利经济。这在国外特别是以色列最具代表性,且非常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这在我国部分地区实现这一政策,农田用水中的漫灌、跑灌现象实为普遍。按随着市场经济的广泛推进,人们看到的是经济利益的趋使,在同一件议事的比较中,一个人就有一个看法,往往是"一事一个议,决定早过时"。令人忧虑的是,至今为止,我们水利建设似乎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合法性却不合理的危机正在悄然来临,对于整个基层政治权威的冲击就会产生怎样的恶劣后果。

四、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按照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要求,把农业推向市场已是整个农村工作的主题。大气候影响下,农田水利也要破除原来那种国家、集体建设和管理,农户无偿或低费用用水的方式,进入市场机制。但是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并不能完全市场化,而是有规范和政策性偏向的市场化。

1、对于农田水利主体设施应加大投入,加强管理。

首先,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耗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国家应该全力承担。因为自身经济实力有限以及对水利利益的追求使得市场经济条件的各种组织不愿承担这种风险。其次,对社会上其他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只有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主干部分实施配套,水管单位或社会团体才会把对主体部分的重视放入到支斗农毛那些本由受益户自行管理、建设的工程建设中,主、支才能共同发挥作用。

加大投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相符的。一是经济实力可以保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特别是现在,在世界经济增长普遍乏力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却保持了8%左右的增长率,完全有能力支持农田基本建设。二是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基本农田的粮食直补就是有力的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是通过这种减和补的方式来保证农民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国家对农田建设的投入可以重新树立农民对政府的信心和威望。在农业灌溉区,逐渐发现,多数农民对政府官员、村级领导的不满,两者充满不信任,甚至敌视。更有甚者,政府的工作还需要水管单位人员出面才能得到农员的支持和理解。农民的话说:只有对农业建设投入的部门才是直得信任的。

2、土地制度的改革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农田水利的建设与管理。

土地制度上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下重新核实土地实有灌面,保证有效灌面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确保农民对按面积收费的信任度。改变原有谁受益谁负担为谁投资谁受益,鼓励农民、集体和社会团体投资。充分发展小型水利工程的效益,解决建设和管理在市场机制下的作用,利益就是市场下最原始的动力。菏泽市水利建设正在试行的成立用水户协会来管理正是这种模式的体现。但这种格局的改变其前提是在国家对水利主体工程配套后,剩余的具有独立的区域或独立的灌面下才能得以保证。

3、向市场经济转变应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篇9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行政执法模式;

正文:

一、市场经济及其特点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社会中最太的所有者、经营者、投资者、管理者和社会产品各个层次的分配者。行政权力无所不及.行政管理的范围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要广泛。政府主要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对企业活动进行指挥和控制。使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庸,丧失了自主经营的活力,从而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容。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造就了单一的行政命令——行政服从。市场经济具有企业经营自主化、经济关系市场化、竞争的平等、公平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活动的法制化、经济生活的开放化的特点。其本身的特点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要求行政命令与行政服从转向多元化的关系。这正符合现代民主建设的要求,因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配置资源和引导经济运行的手段。也会在政治上有所表现,政治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要为其服务。市场经济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民主。市场经济促进了民主主体的发展和成熟。广大群众是民主的主体。主体得不到发展成熟,是没有任何民主可言的。在民主主体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市场经济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在谈到商品、市场关系高度发展条件下的生产对人发展的影响时指出:它“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市场经济同时还导致人的依赖关系的解体。造就出具有“独立性”的人,使人从狭隘的地域中走出来,成为具有开阔视野的人。使人告别了惰性心理。成为具有奋发进取精神的人。市场经济促进了民主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自由、平等和独立。这与作为民主基本原则的平等、自由和法制是相统一的。市场经济要求尊重每个人自由、独立的发展。尊重每个人的意志权利。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的这一实质与我们今天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又是相符的。所谓“以人为本”的本来意义就是以人为根本,就是以人为中心,因为人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根本。马克思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保护人的生命,保障人的幸福。促进人的发展。要求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在任何场合中。都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从“尊重人”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做起。

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实质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已不再适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国政府进行职能转变和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二、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体制改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权管理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是命令——服从模式,手段多为直接干预和管理。过程大多缺乏公衙棼羼l1缺民主参与机制,在整体上则缺乏有效的限制归责机制和保障相对人权利的救济制度。市场经济要求箭敢权酌运行实现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不可否认,传统行敢体制(改革以前的行政体制)在我国的形成具有某种必然性。

也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回头来看,传统体制在形成时就孕育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全能政府,目标多元性与手段单一性麟盾镦府的角色冲突和角色错位,大一统要求和协调困难矛盾。从结果上看,传统行政体制的内在矛盾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们常常在‘真理’的名义下捍卫谬误,用良好热忱的主观愿望代替冷静自处的客观规律。然而。悲剧正是孕育在从良好愿望出发的美妙构想之中。并不是逻辑和理论迫使我们相信市场经济。……而是现实迫使我们不能不相信市场经济。因为我们不能忍受贫穷和落后。’当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被提上议事日程之后,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并为之羼务的行敢体制的转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体制的改革必然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指从过去政府机关直接组织管理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身份.转变为间接地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宏观调控的行政主体身份。在新形势下的政府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即统筹规殳I。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高服务和检查监督。采用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壤进行宏观管理;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轻济体制本质上的行政权本位主义,决定了行政权在这种体剽的夏个基本特征。第一,范围的广泛性;第二,作用的单方性;第三。权力行使的非规范性。市场经济的建立对行政权提出了与此完全不同的要求。即行政权与市场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承认并尊重市场主体权利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必须转变政府原有职能。行政权对市场的调控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列,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行政权在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均褥发生报应的转变所谓的“全能政府”不可能在社会的各方蕊全部镞到拉。以达到与执法模式相匹配,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玻府职铂必须从强制性命令到非强制性命令、从刚性到非刚性的转变。这也是行政体制改革本身的应有之义。对此,我国已着手转变政府职能。使原来政府对经济活动全面、直接的管理转向服务。监督和宏观调控等职能转变。

行政权行使的方式、形式、手段上看,体制转轨要求行政权克服其行使过程中的片面性、任意性及非规范性,在尊重与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基于理性选择而行使。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我国的改革尤为如此。西方行政改革具有渐进韵性质,我国的改革则属于“转轨”性的根本变革;西方行政改革基本上是一个自然适应的过程,我国的改革则更多一些人为创新的成分;西方行政改革的动力源于社会.我国改革的动力则主要源于政府本身。政府在体制转攮程中扮演着制度设计者、资源调动者、变革推动者、利益协调煮等多重角色,因而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政府既是改革的主体。同时又是改革的客体;改革的目标是克服社会萎缩,但社会的强化却依赖政府的自我克制;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看不见的手”,而看不见的手却要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簪羹去创造o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这样一种行政体制,它角色本分,行为规范,职能范围适度,职能结构合理,权力范围有限但权力效力很高,在完善的责任保障机制的基上保持权力的必要集中,精干、廉洁、高效并充满活力。为此政府必须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角色定位

所谓政府角色,是指政府在履行行政职能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身份、地位和行为模式。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是很大的,而且是高度集中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是依据于市场。而是服从于政府统一制定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国民经济计划,人、财、物统一由政府分配。从计划的制定实施到财政投资、信贷规模的控制。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到收入政策的制定执行。从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到对经济活动的引导,莫不纳入政府统一的行政管控之下。不该由政府管的事情政府插手,如政府部门直接干预企业人事安排和内部管理。过多地参与直接生产经营活动,政府职能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复。机构“重复建设”带来政府管理行为的不合理交错、重叠:应由中央政府提供的邮政、铁路、水利、生态环境和其他区际性础设施,医疗、养老、失业和其他社会保障服务.由各级地方政府提供的城市公共事业服务如公交、水电气供应、公共性文体卫生服务等。这些。‘公共物品”十分短缺不能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需要。这种政府角色定位的弊端已经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使得社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政府不是万能的。所以政府不能充当万能者的角色。特别是在市场化改革取向已经明朗的今日中国,不承认这一点,最终是要吃苦头的。这决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审视中国各项改革的路径和由来。不难看出政府主导和主管始终是决定性力量这种决定力量在改革的初步阶段。曾发挥过巨大的积极效应放松了长期来束缚人们手脚的绳索。但并未从根本上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符合经济发展自然规律内在要求的游戏规则,同时.长期来形成的“婆婆”偏好使政府习惯于大包大揽,在包揽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自身能力的冷静审视。“过程管理”还是“规则管理”一直是我国政府未能做好的选择题,传统的“过程管理”曾经低成本地解决了困扰全社会的一些难题,如成功地抵制了金融风暴.但这种靠政府、靠中央银行与市场进行博弈的做法是否会造成对市场法则的破坏,并由此产生政府随意干涉市场、干涉企业的制度空间,是值得深思的,并且。这种做法的长期制度成本如何,在我国的实践中已有明显的答案。

在以往的关于政府角色定位问题的争论中。往往限于运动员与裁判员之分,认为政府不能同时充当两种角色。政府的合理角色应定位于裁判员,或者说。是要充当“夜航灯塔的守护者”。这种观点当然不错。但进一步的问题是裁判员或守夜人是否就应该是规则的制定者?有相当一部分理论家和政府官员对此是持肯定判断的。而这恰好是中国改革以来许多问题积年不能妥善解决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政府的角色应该是裁判员还是运动员。是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政府执法模式上的一种体现。在中国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下.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是以政府的机构和职能为中心.企业或公众围绕着政府部门转,企业或公众要办一件事,就必须了解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能杈限.处室分工,然后到多个邪门反复报批,结果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与质量难以保证,与我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公民、与社会的关系是多样的,政府的角色是多样的,因此,在行政执法的模式上也是多样的。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当侧重于抓大事、要事,侧重于宏观调控。在政府角色定位时,应侧重抓人力资源培养。扶持教育与科技发展,尽可能地加强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为国有企业培养大量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政府在当前国企改革工作中最迫切是扶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该政府管的事坚决不管,需要政府管的事政府不能缺位,不当“运动员”、不当“裁判员”、只当好“场地维护员”、“监督员”,营造激励环境推动企业扮起自主创新的主角。

四、对行政执法模式改革的思考

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体制的改革要求建立相应的行政执法模式。近几年.全国各地进行了行政执法模式改革的尝试。比较典型的有行政综合执法模式和一站式服务模式。根据理论界的权威提法。“行政综合执法是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当行政事务所归属的行政主体不明或需要调整的管理关系具有职能交叉的状况时,由相关机关转让一定职权,并形成一个新的执法主体.对事态进行处理或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执法活动。”行政综合执法要求不仅将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实施处罚等职能进一步综合起来,而且据此对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进行相应调整。从体制上、源头上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解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许多弊病,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站式服务就是通过部门精简和数据整合。将分属于政府不同部门的业务受理网点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政务平台上.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包括咨询、申报交费、注册、审批、报关、投诉等在内的一整套服务项目的行为。2O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政府部门尝试改革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以公众为中心提供政府服务。常见的做法是,政府职能部门把与企业和公众密切相关的本部门的办事窗口设置在同一个场所,授予其一定的行政决定权和审批权。各办事窗口受理企业和公众的申请。解答咨询。依权限办理相关事项,以及送达批复结果。

不管是行政综合执法还是一站式服务,都是为了克服以下行政工作中的弊端,如政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尤其是少数行政职能部门运用手中的权力,以履行行政职能的形式,对社会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运行进行操纵.甚至形成“行政垄断”而进行的行政执法模式改革的尝试。行政综合执法和一站式服务执法模式的使用确实克服了以前存在的部门扯皮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降低了社会成本,可以极大地方便“顾客”,加快民主建设步伐,使整个行政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并未从根本上克服以往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行政综合执法和一站式服务仍是单一制的执法模式,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到政府角色职能转变的问题和政府体制改革的问题.只是行政体制改革中一种形式上的创新。

因此。只是执法模式形式上的创新对于行政体制改革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建立一种遵循现代行政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坚持“以公众利益”为本的行政执法模式。

1、保护公民的公众利益——行政法建立的前提。

2、控制行政权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法当前的任务。

篇10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走势 调控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宏观经济的调控是以间接调控为主,以计划经济为指导,以经济手段为主要调控方式的综合调控,其调控的经济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宏观经济的发展更应该站在世界化、全局化的角度进行了。因此,就需要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规律,不懈地探究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

一、 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

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就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运行的,逐渐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宏观经济为辅的经济现状。因此,根据现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进行探讨。

(一)促进我国宏观经济与环境效益和谐统一。

据以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来看,经济发展速度都超过了百分之十,在这样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宏观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当我国一心关注于经济效益时,却忽视了环境效益。又随着人们经济实力的上升,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就逐渐由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转变为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经济重任上。促进我国宏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不仅是人生追求更好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是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大力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

一个国家合理的经济结构应该是第三产业最为发达,其次是工业,最后才是农业。然而,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的发展相对来说具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因此,为了使得我国宏观经济未来长远健康的发展,就需要改变我国工业最为发达,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落后的现状。构建一个新型的、合理健康的产业结构。

(三)发展资本型的产业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在国家竞争中一直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只能够凭借密集型的劳动力占据廉价优势。因此,在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转变为资本混合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高新科技的研究,培育新时代科技人才,使得我国的经济不仅能够发挥廉价优势,还能够以高质量、高技术站在世界经济舞台。

(四)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比较落后。然而,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严重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理念的本质,严重阻碍了中华儿女共同富裕的宗旨。所以,在我国未来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就迫切需要变革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促进经济的全局、全面发展。

二、针对宏观经济未来发展的调控政策

促进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合理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还需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节。下面笔者就根据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对相关的调控政策进行探讨。

(一)有效进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进行宏观调控政策的两种主要手段。合理利用财政政策就需要发挥财政收支的功能。为了使得我国未来经济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那么就可以对具有高污染的产业进行更高标准的税收,达到抑制该产业更大规模的污染。针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就可以利用财政补贴与减少第三产业的税收进行,从而使得第三产业在政策的支持下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所以,在促进第三产业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平衡东西部发展就需要通过财政资金的扶持,可以通过财政收入,把东部的税收用到西部的基础建设等,使西部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从而转变西部经济落后的现象。

(二)合理进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执行一般是通过银行实现。所以,为了改变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弊端,规范未来经济的走势,就需要合理的进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就可以让银行对政府需要扶持发展的对象,放低贷款要求,降低贷款利率,从而缓解其资金不足的现状,促进其长远发展。就拿为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为例,为了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大力发展,就可以对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降低贷款要求,放宽还款日期,使该产业能够在经济运行中具有勃勃的生命力。

(三)完善宏观调控中监督职能。

发挥调控监督职能是使得宏观调控政策保质保量的有效途径。质监部门发挥监督职能就应该严格审核各种制度实行标准,严厉打击财政支出不落实处的现象,并以身作则。完善质监部门的监督职能,才能够有效反馈调控政策的实施结果,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宏观经济未来走势的正确方向。

在推进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具备长远性目光,准确把握我国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势,并采取相关的调控政策,才能够更好的使得我国经济更健康、更合理、更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贺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吕靖,葛孟,段密密.试论宏观调控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