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范文

时间:2023-03-22 12:0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新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新闻

篇1

关键词 社会新闻;新闻写作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020-02

1 要题材角度佳,一石激起千层浪

首先要考虑所写题材是否典型,是不是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是不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有没有指导意义,要选择最佳的角度。矛盾的突破口、群众关注的焦点、受众同情心之所在,就是最佳角度。这样的题材和角度,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吹皱一池春水”。 比如长春人民广播电台曾经播发的一条社会新闻,《六十岁老人为七十岁老人让座》就是一条令人心颤、耐人寻味的新闻,这条新闻的大意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乘坐公交车,上车之后,有座位的年轻人视若无睹,纷纷掉头窗外,最后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让出了座位。这篇只有400多字的稿件,反映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暴露出一些年轻人社会公德缺失,阐释了社会呼唤公德回归这样一个主题。还有本台曾经围绕有一些利益熏心的人,把目标锁定在老年人群,利用老年人有病乱投医的心理,欺骗老年人,购买所谓的特效药,然后商家人去楼空这件事,采写了社会新闻《骗子瞎忽悠,目标是老年人》?反映的是赵大娘患有Ⅱ型糖尿病,2006年6月初参加某社区举办的“免费健康咨询”,被劝说后买了10盒药,服用一段时间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后发现此“药”是保健食品,找商家退货,但已人去楼空。记者请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对这起案例进行了点评,并提醒老年人,保健食品绝不是药品,千万不能上当,一旦发现有人在把保健食品当药卖时,可以拨打12315进行举报。 以上这两个例子说明。写社会新闻要突出广泛的社会性这个特点,即显示其“社会相”。

2 要有头有尾有情节,活人活事活道理。

这就是要突出社会新闻来源于群众之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个特点。要在新闻现场描写中交待情节,在情节的叙述中展开矛盾,在矛盾的演化中褒贬人物,在人物的举止言谈中显示性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别要注意写好那一瞬即逝的关键性细节。我们要写生动的细节,但并不去猎奇媚俗。比如:长春人民广播电台针对时下出现的结伴旅游这件事,采制了录音报道《结伴出游,注意趋利避害》,提醒市民不要仓促成行。文章大致的内容是这样的:市民洪小姐是个旅游爱好者,大好春光,无限美景,早已令她心驰神往,按耐不住,“五一”长假的临近,在网上寻求“同游”伙伴。通过对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结伴同游”四个字,发现相关的网站比比皆是。记者通过对律师和市旅游局市场处工作人员,以及旅游业内资深人士还有旅游爱好者的采访,对结伴出游这件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概述,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市民不要仓促出行 。这样,就能紧紧揪住受众的心。 还有本台曾经采写的社会新闻:《非法宠物交易占道经营,影响行人通行》,反映的是在长春市人防地下商场入口处以及桂林路一带,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商贩把小狗、小猫、小兔子放在纸壳箱子里或是笼子里向过往行人兜售。既没有相关部门的合法手续,也没有动物检疫检验证明,一个自发形成的宠物市场就在狭窄的人行道上“开张”了,行人从此处经过举步维艰。 通过对这件事情的报道,一方面反映出市民行路难,另一方面呼吁有关部门对事情及时进行解决。长春市城市管理治安支队限制养犬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重点打击非法宠物交易行为,还市民一个畅通的交通环境。

3 要以小见大寓深意,警劝世人见真诚

社会新闻的另一个特点是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中新鲜而又平凡的小事,往往寓教育于针砭之中,是一些微言大义的新闻。写作时要注意以小见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寓意深刻。比如长春人民广播电台采写的录音新闻“破损健身路径,5月前将维修”反映的是天气转暖,进行户外运动的市民也多了起来。设在小区以及公园里的健身路径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健身锻炼活动。然而严冬过后,不少地方的健身路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通过对这件事情的采写,一方面呼吁有关部门更换维修损坏的体育器材,另一方面也提醒市民要爱护公共设施。还有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以《沉重,使儿童走向成年》为题播送了二道区吉林小学四年一班学生孙宁因母亲身患重病,父亲离家出走而使生活陷入困境的报道。在这篇报道播出后的第二天,长春市某私企的李先生及时为这个不幸的家庭送去两千元现金,并承诺今后每月会资助这个贫困家庭3000元钱。

这两条新闻看似平凡小事,却抓住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

4 要软硬结合,暴露适当

有人曾经提出新闻“要短些短些再短些,软些软些再软些”。这后者主要是对社会新闻提出的。新闻短些短些再短些是对的,但是软些再软些就要考虑斟酌了。社会新闻当然不能太硬,太硬了受众难以接受。也不能太软,太软就容易流于媚俗,使社会新闻格调走低。要软硬结合,通俗亲切,从小讲到大,由近讲到远,引人入胜。例如,本台采写的录音报道:《古稀老人的奥运情结》,反映的是家住长春市绿园区青年路街道银融社区的72岁老人李研华, 剪了一套以2008年北京奥员会吉祥物福娃为题材的剪纸作品,祝福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的事情。所以采写社会新闻应该把朴素的思想内容,鞭辟入里的分析,同通俗、亲切、形象的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质文统一。另外社会新闻是暴露社会问题,某种程度上要触及社会阴暗面,对此,记者要把握好度,不暴露要适当,不能为暴露而暴露,要注意把握好舆论导向,以正面引导为主,通过揭示社会现象,引导公众处理好社会问题,这才是我们采写社会新闻的要领,也是社会新闻对公众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周胜林著.高级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64,65.

篇2

关键词:公共新闻理念;社会新闻;融合

现代社会,各类媒体的社会新闻基本占据了大多数的媒体版面和时段。除了少数党报党刊、新闻联播因为其本身政治严肃性不能大量报道和登载社会新闻以外,其他的诸如城市晚报、都市生活报、休闲流行杂志、各大门户网站等媒体的新闻版面中,社会新闻都占据了半壁江山以上。这些媒体如此重视社会新闻的报道,可以说既是各类媒体遵循市场经济价值导向的外在表现,也是遵循新闻价值规律的内在表现。不过,目前这种看似大量报道社会新闻的欣欣之态,却让我们很多新闻媒体和从业者沉浸在了社会新闻繁华的表象之下,忽略了对社会新闻将来发展方向的长远思考。怎样在本质上分析社会新闻的发展趋势,对社会新闻将来的发展空间、发展方式了然于胸,是对我们的巨大挑战。不解决这个问题,社会新闻的价值将会面临枯竭和失衡。在这当中,最关键就是要融合公共新闻理念来指导社会新闻的发展。

公告新闻理念在源起上和社会新闻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但在发展过程中它却彰显出越来越蓬勃的生机活力,将其融入社会新闻的发展当中必将深刻影响社会新闻的发展。

一、公共新闻理念

公共新闻运动最早发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其主要理念是新闻报道在报道社会新闻事实的前提下,还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具体新闻事实涉及到的公共事务中,通过组织相关利益者的讨论和实际行动来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媒体以及媒体从业人员从新闻事实的相对独立的报道方变成了新闻事实的参与者,这种转变被视为当时的美国新闻业摆脱饱受社会信任危机的希望曙光,因而也被理论界称为“媒体良知与责任再发现的公共新闻运动”。这场运动最早发端于1990年美国堪萨斯州一家当地报纸与当地电视台合作报道的竞选活动中,当时在报道之前进行了候选人的民意调查,针对他们的竞选纲领拟定了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新闻报道提纲,并制定了与之协调一致的新闻报道策略,对竞选的新闻价值进行了民意上的组合。在这构成中,因为涉及公共利益,两家媒体还积极参与了对民众竞选的指导工作,印刷和分发了大量的竞选手册、开设了因人而异的选举程序学习班,这种介入和努力,大大激发了当地民众参与选举的激情,引导更多的民众自觉行使政治权力,自愿的投票选出最符合本区域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候选人。这一事件是公共新闻运动的开端。

在这以后,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开始扩展到几乎各个公共生活领域,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美国纽约州大学的新闻学教授杰伊罗森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论,他被称为“公共新闻学之父”,在他的《公共新闻成果》一文中,大量的案例对公共新闻的进展进行了说明。其中提到一家美国报纸的记者在报道当地种族矛盾冲突的时候,不是大量的报道当时的冲突场景和细节,而是参与到事件其中去了解冲突各方的具体情况,调查和访问当事人,细致的收集他们的意见,然后将这些内容公开报道出来,呼唤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于是,在报社的介入下,当地民众通过小组选举成立专门解决结构,广泛正切和讨论解决之道,并最终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避免了冲突的扩大化。由此可以看出,公告新闻理念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求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主动介入公共生活空间,并发挥舆论影响力促进和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二、社会新闻与公共新闻理念

社会新闻和公共新闻都要关注民众的生活,进而关注民众的公共环境,这是公共新闻理念融合到社会新闻中的关键所在。它们两者的关注对象相同,因而也就决定了公共新闻理念的融入不会偏离社会新闻的价值轨迹。但是,社会新闻的重心更在乎报道的内容,也即更在乎社会对象的变动事实报道,就是在内容上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社会道德、社会风俗,除了这种内容上的区别外,社会新闻和其他的时政新闻、文体新闻等没有太大区别。公共新闻的重心更在乎报道的意义,也即更在乎民众政治意识、公民意识日渐强大背景下新闻媒体对公共生活的舆论介入和舆论引导,其目的是要最大程度的激发民众的社会参与和维权意识,帮助和促进他们提高解决各种显性或隐性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能力。

三、公共新闻理念的内涵

首先是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定位。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模式是单向信息传播方式,媒体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在传播过程中居于主动地位,受众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忽视了受众的积极参与价值。虽然双向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受众的参与作用,但是事实上也仅仅是停留在通过一些简单层面的受众反馈对新闻选题和报道方式做出一些调整。这种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公共新闻理念将公众所涉事件、事件背后的公共领域包括入其中,更强调了媒体的主动介入和参与、推动和促进公共事件的协调解决,对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是一种新定位。

其次是媒体社会公共责任意识的新定位。社会新闻虽然通过大量的形式各异的报道满足了民众了解和享受社会人生的各类喜怒哀乐,但是也存在内容过度追求吸引眼球、报道内容过于客观化、报道角度和情感升华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受众在某种意义上对整个社会媒体的公信力和公共责任意识产生了疑惑。公共新闻理念恰恰避开了社会新闻产生的这些问题和疑惑,它对媒体的社会公共责任意识进行了新定位,它侧重于在一个现代化的公民社会中,媒体应该通过舆论参与的方式还权于民,引导和帮助民众完整的行使公共权利,真正充分的享有社会媒体提供的真实公共信息,以便更加主动和更加自主的参与到公共政治生活中去,为自己的利益谋求最大化的满足。

然后是对新闻本质的重新认识。传统的单向或者简单双向的社会新闻传播往往是直观的反映新闻事实,忽略新闻本质的意义和内涵。公共新闻倡导的不仅仅是客观反映新闻事实,还必须通过媒体的舆论介入来引导民众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改变。公共新闻理念倡导的社会价值体系是一种真正的“公民社会”思想,通过真实报道公共信息,引导社会各阶层的思想观念碰撞和融合,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公众的新闻价值感知能力和社会公共问题的行为能力,从而提升公民社会自我化解矛盾、协调发展的能力。

四、公共新闻理念与社会新闻的融合

社会新闻的发展将来必然融合公共新闻理念,并将至少产生一下几方面的重大影响和改变。第一是媒体扮演角色的公共转变。传统的社会新闻是收集、整理和社会信息的传播者,主要对新闻事实的真实性负责,是纯粹的第三方报道者,它不关心社会事件背后的社会环境发展,只在乎社会事件的过程。公共新闻理念不仅要客观报道真实的新闻事件,还要通过舆论参与的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思考、想办法解决公共社会问题,它关注的是如何跳出社会事实的报道形式来促进和推动社会生活的和谐与稳定。

第二是新闻线索的公共来源多元化。公共新闻将不再是传统的政府官员、社会人物、奇闻怪谈占主导地位,将回归到民众的公共生活空间,新闻线索来源更多的是普通公民,主题更多是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公共问题,它是由下而上的来舆论和引导民情。同步了媒体关注和公众关注的价值,让公民意见能够更多的影响公共权力,更大化的实现公民权利。

第三是新闻报道指导思想的转变。公共新闻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将以公民及其社区生活为基础,在报道问题的选取上坚持多元化的公共聚焦,对民众关心的公共问题长期跟踪关注,尽量将问题的各方面信息都提供给公众,帮助和推动他们主动积极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不再简单的关注新闻事件的矛盾冲突情节,将更多的关注事件的内在因果联系和利益与立场的殊异,将其中可能蕴藏的冲突和机遇窗口真实的展现给民众,通过陈列和碰撞各方观点意见,逐渐寻找到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

第四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新转变。公共新闻理念倡导的是以公共利益为上,始终关注公共事件背后的利益协调与问题解决的公民自治之道,这不仅仅是媒体演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和谐共荣的需要。它将会更深层次、更高视角、更全领域、更具代表的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中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颜志香,万军.公共新闻提升媒介公信力探析[J].新闻界,2009(6)

[3]李洋,唐远清.公共新闻:崛起的背景与前景[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3)

[4]李新红.公共新闻:新闻媒体“公共服务”理念的回归[J].东南传播,2007(3)

[5]许剑.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J].新闻大学,2003(1)

篇3

1.在常规信息中挖深做透新闻

社会新闻报道如果只局限于展示现象或事件本身,容易被淹没在同城媒体的竞争当中。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社会新闻报道应尽可能地揭示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引起观众深层次的思考,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才能体现出社会新闻的价值。

南京江心洲夹江大桥封闭改造,本来只是一条通告性质的短讯,南京电视台品牌新闻栏目《标点》针对隐藏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疑问。夹江大桥封闭后虽然开通了免费轮渡,但免费渡船仅一艘,且该渡船已经长期停运,会不会有安全隐患?三个渡口仅其中一个免费开放,会不会使另外两个渡口的人涌到免费渡口来?夹江大桥人行通道封闭了,会不会有非机动车辆和行人上快车道?

一条简单的信息被做成了一组报道,且每个问题都深入而切实,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海事部门对渡船安全情况做了全面检查,渡口工作人员严格控制乘客人数,交警在夹江大桥加强了警力,有效地遏制了免费渡口过分拥挤、非机动车辆和行人闯快车道的现象。这样的报道起到了“未亡羊先补牢”的作用,从正面引导了市民。

2.用客观事实引起观众的思考

在新闻报道中,适当而精到的观点阐释,可以强化新闻的社会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应把握好理性思辨的度,避免主观色彩太浓和感情渲染过重。事实胜于雄辩,重点挖掘新闻的深层事实,表达记者的深层思考。

有大学生向《标点》栏目组反映,某大学门口有不少赌博机,致使一些学生沉溺于此,无心学业。记者通过暗访发现,确实存在赌博机营业,按照常规做法,抓拍一些镜头进行曝光就是一条片子。记者在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些经营赌博机的店面就在当地派出所的眼皮底下,记者向当地派出所举报之后,派出所以记者举报不能出警为由拒绝处理。后经过长达40多分钟的交涉才勉强出警,而此时原本热火朝天的店面已经关门打烊了。对于这一事件,记者没有在新闻报道中下结论,而是客观地将新闻背后的事实呈现出来,其要表达的观点也就不言而喻了。相对于空洞甚至牵强的新闻评论,客观事实更能引起观众的思考。

3.以精心策划做出自己的特色

社会新闻很多都具有偶然性,好的新闻报道要用审视的眼光对报道的事物作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做有用的新闻。有时,面对错综复杂的新闻素材,需要进行事先策划、综合分析、鉴别比较,进而掌握事件本质、确定采编角度、体现新闻价值。

篇4

近年来,随着新闻报道形式的不断变化更新,社会新闻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在从事多年新闻工作的实践与摸索中,日常所采编的社会新闻占有很大的比重,下面就把自己对社会新闻采访报道中总结出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社会新闻是指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社会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道德、社会问题的新闻报道。[1]它是从社会各个侧面去反映和解决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社会新闻与时政、经济、科教等被新闻界视为四大新闻支柱,社会新闻以其广泛的题材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要使社会新闻很好地发挥其教育、鼓舞观众的作用,在报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社会新闻要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

社会新闻没有专门的主管部门,它不会象其它新闻一样,会有专门的人来主动的联系记者,更多的是要靠记者平常的社会积累和社会联系,记者要学会去找新闻。社会新闻发生在社会之中,存在于群众之间,记者只有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多渠道的消息来源,才能及时得到社会新闻的线索。记者应当扎根于社会,生活在群众之中,在平时的采访报道过程中,多关心群众生活,多倾听群众呼声,多了解社会风气的变化,多研究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克服“等新闻”和“公事公办”的衙门作风,这样采访的路子才会越来越广阔,新闻线索也会越来越多样。比如,在记者一次跟随民政部门走访贫困户的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一位母亲,为了挽救自己患肾病的儿子,把自己的肾捐给了儿子而导致身体虚弱,无法劳动,生活贫困,随后,记者对这伟大的母亲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群众的关注,在众人的帮助下,她战胜了身体上的不适,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今一家人生活的非常幸福。而在栏目本身,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线索的征集,比如在多年年,鲅鱼圈广播电视台就开设了新闻热线电视,就从群众来电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现在更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获得新闻线索。

二、社会新闻要注重反映群众意见和呼声

社会新闻在各类新闻题材中是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真正做到“三贴近”,关键在于报道内容上要集中反映广大群众的喜怒哀乐,体现群众的切身利益,向广大观众提供他们最为关心、最渴望知道的各种信息,记者应该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走进老百姓的家庭,把镜头对准普通人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要求,反映他们的所思所想,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做到不单纯为揭示问题,还要为群众解决问题。比如,在一期对市政设施老化,导致一小区污水四溢的报道中,记者就是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报道,节目播出后,得到了市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派人对出现问题的设施进行了维修,解决了小区污水问题,真正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

三、加强报道的服务性和知识性

社会新闻要注意为群众的生活服务,尽可能满足观众的需求,电视记者面对日常生活中大家已司空见惯的又不大注意的事,对人们都想知道又不甚了解的事,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能从普通的事件中找到新闻,比如家庭问题、婆媳关系等等,在社会上被认为是“清官难断”的难题,社会新闻就可以在这方面的报道中,用事实,用事例去让观众自己去肯定或否定,赞扬或批评,树立新风尚,弘扬真善美。而对于象风土人情,奇闻趣事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更能开拓观众的视野,增长知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比如,在母亲节活动期间,对一些孝顺公婆的好儿媳,好儿女进行报道,引发了人们对孝道的讨论,激发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敬母爱母的行动中,弘扬了社会风气。

四、社会新闻中纪实的手法的应用

社会新闻报道多是报道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人和事,大都都具有事件性,即事态发生、进展的过程都可以再现,事件的内容更是可以发挥电视节目声画并茂的优势,用纪实的手法再现现场,使新闻不仅在内容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形式上也同样的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篇5

发掘“碰撞”元素

在报道争议性社会新闻时,外宣工作者通常能把握住一些辨识度较高的体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元素,而因个人阅历、知识结构、兴趣等方面的限制忽视一些较为“隐蔽”的元素。实践证明,许多国内热点事件也是海外关注的焦点,但一些看似“波澜不惊”的事件也可能具备吸引外国受众的潜质。

今年年初,采用“活熊取胆”技术生产熊胆药品的福建归真堂公司拟上市融资扩产,引起网民巨大争议,国内主流媒体竞相报道。该公司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通过向媒体开放养熊场来证明“活熊取胆”并不残忍,并表示早已废弃给熊穿“铁马甲”、插铁管的原始取胆办法,中国中药协会也召开新闻会为其辩护。在此过程中,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媒体播发了内容详尽、角度多样的外文报道,被海外主流媒体转载,并引发它们对事件持续、热切的关注,是我国外宣媒体一次较为成功的报道实践。笔者认为,该事件之所以能在海外“火”起来,主要是因为它涉及中药和动物福利“一中一西”两个热词。

中医药是古老中华文明的产物,它对中国人来说司空见惯,在外国人眼中却十分神秘。这是因为,传统中医理论无法被西方现代医学解读,“经脉”、“活血”等为中国人熟知的术语令外国人备感困惑。近年来,伴随中医药走出国门,其“神奇”疗效也逐渐被认可,但外国人对它的态度仍是将信将疑,也使中医药话题成为海外关注热点。相反,“动物福利”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则是西方文明的“舶来品”。西方社会具有较为完备的动物保护理念、法规和组织,公民如若遗弃动物将面临罚款甚至牢狱之灾。一些国家的动物保护举措足以让中国人瞠目结舌:对宠物居住面积有明确规定,宠物可继承遗产,猪农必须每天陪伴每头猪并提供玩具,狗主人一个星期至少要遛3次狗,否则将被罚款数百美元……。反观国内,虽然近年来公众的动物保护意识渐强,但被遗弃的流浪猫狗仍是寻常街景,有些地方甚至还保有食狗肉狂欢的习俗。

基于这些强烈的文化冲突,我们不难想象,当热衷于促进动物福利的普通海外读者听闻“活熊取胆”这种动物入药方式时会多么震惊。作为笔者采写的《中国熊胆企业谋求上市遭炮轰》英文稿的第一位海外读者,新华社美国改稿专家史蒂文一边阅读一边感叹:“这太可怕了,我希望有机会亲自去熊场采访。”

无独有偶。今年7月,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正式,其修订负责人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同志’(指代同性恋)这个义项我们不是不知道……但是作为一部规范性的词典我不收它,就说明我们不想提倡这些东西,不想聚焦这些东西。”这段出现在采访末尾的表述仅被几家国内媒体转述,也没有被国内民众广泛关注。笔者基于对同性恋议题的个人兴趣,预感这位负责人的价值观判断极可能引起同性恋群体和研究人士不满,于是采写了英文报道《现代汉语词典拒录“同志”义项引争议》。出乎意料的是,几天后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合众国际社、《赫芬顿邮报》等主流海外媒体纷纷报道了该事件,且都引用了新华社稿件。

这个“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对外报道案例凸显出中西方文化在同性恋议题上的碰撞。在中国,同性恋行为与传统文化相悖,但伴随社会开放程度提高和受西方文化影响,同性恋已于2001年被从中国官方制定的精神障碍列表中去除,此外,国家正积极开展干预项目降低艾滋病在同性恋中的感染率,不少倡导同性恋者权益的组织和网站涌现出来。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主流社会文化对同性恋的容纳程度要相对滞后,该群体仍要承受“污名”,处于弱势地位,这或许能从侧面解释为何《现汉》事件在国内反响平淡。在许多西方国家,尽管在宗教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反同”呼声从未消失,但公众、媒体和政府普遍可以理性对待同性恋,许多社会精英人士勇于“出柜”,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美联社报道称,本届伦敦奥运会上共有23名选手公开同性恋身份,并有多人获金牌。笔者认为,正是这种文化差异使《现汉》争议吸引海外关注。事实上,外媒早已开始关注中国的同性恋议题,对“同妻”(男同性恋者迫于社会和家庭压力而娶的妻子)困境、同性恋选美等事件都有深入报道。

这些案例提醒我们要时刻将读者的兴趣点作为首要关切,通过广泛阅读和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锻炼发掘事件背后“文化碰撞”元素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后的“文化休克”体验(指人进入陌生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熟悉的社会交流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感)正是这种“碰撞”的真实写照。此外,美国专业研究机构将在美国出现的争议性公共议题梳理为包括堕胎、动物实验、同性恋、种族主义、性教育、政治腐败、媒体暴力、以及人权等在内的数十个主题,这可为我们在选题方面提供一些启发。

突出传播效果-

外宣工作者在敲定体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题材后,还需在稿件结构、角度、内容和语言等采写环节精心打磨,确保稿件在各方面符合海外受众的阅读喜好,从而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1 体现冲突

既然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能够吸引受众眼球,我们在写作上就应当注意把握“冲突性”。在这一点上,外媒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法新社在报道“归真堂”事件时播发的《中国公司向媒体开放养熊场》一文,其导语和第二段就充满浓浓的“火药味”:

北京一一家经营传统中药的公司因被指“虐待动物”受到网民讨伐,其于周三向记者开放了下属富有争议性的养熊基地。

长久以来,熊胆被中国人用来治疗各种疾病,然而人们对它的实际疗效抱有质疑。此外,那种在动物保护者眼中“令熊痛苦难忍”的取胆过程也引起公愤。

2 巧添背景

绝大多数海外读者对中国知之甚少,这要求我们在呈现文化差异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添加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信息。从实践来看,背景添加的方式有多种,原则是要做到随时为读者答疑解惑。

以笔者的实践为例,英文稿《中国熊胆企业谋求上市遭炮轰》在十分靠前的位置介绍熊胆入药的历史,通过不同采访渠道论述熊胆的功效,并介绍了我国黑熊养殖业的规模。在讲述“活熊取胆”技术时,稿件特别注意从历史的视角来说明“活熊取胆”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详述数十年来“活熊取胆”技术的沿革。

在背景添加方面,外媒还有很多技巧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美联社播发的“归真堂”稿件并没有满足于就事论事,而是联系近年来国人为动物保护所作的努力,体现中国社会对其传统文化的反思,提升了稿件的立意,并从客观上为中国的海外形象加了分。

动物福利在中国愈发受到关注。包括篮球巨星姚明和动作演员成龙在内的公众人物呼吁停止食用鱼翅,以及其他可能虐待或威胁濒危物种的传统行为。……

这种变化体现出(中国)日益增强的环保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以及国民的日渐富裕。现在。许多普通中国人饲养宠物。出国旅游,并对一些曾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传统改变了态度。

近年来,动物保护组织已经多次组织解救被关在笼中、即将被运往餐厅和市场的猫狗。在那里,它们会被屠宰,被做成“美味”或“滋补”的菜肴。……(美联社)

3 客观严谨

长久以来,西方媒体对争议性议题的报道一直强调客观性。以此塑造媒体的中立形象,维护其社会公信力。《纽约时报》、路透社、《洛杉矶时报》等海外权威媒体都强调记者在处理争议性议题时要特别避免偏见和观点失衡,要求记者必须公正客观地呈现双方观点,并给予双方平等的话语权。由于外宣媒体具有官办背景,对外报道就更需要恪守“客观、公正、平衡”的报道原则。

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争议性话题的背后往往有网民推动,这似乎为报道提供了一条“捷径”,因为观点在网络上唾手可得。事实上,许多国内媒体也正是这样操作的,随手摘录几位网民的不同观点便完成了形式上的客观平衡。其实,这与西方新闻报道原则中对消息源和内容准确性的“苛刻”要求相抵触。例如,美联社规定记者应提供消息来源的全名和确认该消息来源所需要的信息,包括年龄、头衔、所在公司、组织或政府部门的名称。这便要求外宣工作者要关注网络舆情,但在采写环节要做到超脱于网络。

篇6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新闻话题讨论 通识教育

1.引言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历经改革与探索,日渐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共识。我国著名学者李曼丽对于通识教育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

显而易见,大学英语教育与通识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英语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英语存在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通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有机地将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目的,又可以引导学生辩证性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度,从而使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

2.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只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还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个体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应该是学习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建构主义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好的理解。

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选取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话题,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就话题展开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与监督的作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

3.社会新闻话题讨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3.1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加强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依然无法“开口说话”,更不用说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束定芳(2011)指出:“在语言使用中学习语言往往是最有效的。”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新闻话题讨论,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对于新闻话题的关注,使他们对于讨论充满兴趣,这无疑可以增强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参与意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陈述,既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关键词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

3.2通识教育的实现

网络是现代社会大学生了解社会新闻的主要方式,但是现在的网络新闻报道存在诸多问题,如报道不完整、报道失实等,极大地误导学生,使学生无法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想尚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欠佳。在英语课堂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给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辩论交流的方式倾听大家的意见,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加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培养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4.教学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4.1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

从中学时代的中考、高考,到大学时代的四六级考试,都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估手段,“应试”似乎已成为教师教授英语、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但是,不断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意味着形势的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固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已不符合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训练他们的英语思维模式,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把知识的传授和讨论与培养学生怎么做社会人结合起来。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起引导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4.2新闻话题的选择

新闻话题的选择是否合理至关重要,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话题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话题是否具有可讨论的深度等问题。首先,话题的难度是影响学生口语输出与讨论参与度的重要因素。社会新闻话题讨论,相比于普通话题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时性,这无疑加大了课堂讨论的难度。因此,在选择话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使话题讨论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文关键词、背景信息等。其次,选择的话题讨论应该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要给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间,进行逻辑推理、原因陈述等,而不是简单的“是”与“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培养其思辨能力。最后,在选择话题时,要考虑话题的延展性。将话题讨论扩展到课本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到整个的英语课堂上,而不仅仅是话题讨论上。

4.3话题讨论效率

一直以来,英语教学都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在课堂引入新闻话题讨论也可能出现这种问题。话题讨论效率低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模式,不同于讲授法的单向信息传递,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交流模式,而是众多讨论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并有所收获就成为一个难题。对此,教师要对英语课堂进行有效的分组,考虑到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英语水平较好学生的引导作用,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积极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小组讨论时间要合理,并及时进行汇总报告或辩论。而且,要实现新闻话题讨论的有效教学,一定要做好课后的反馈与总结。例如给学生布置课后写作类的任务,对课堂讨论内容形成书面报告等。

其次,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要把握好话题的选择,考虑到学生语言输出的难度,还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文关键词、背景信息等。对于小组讨论,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引导。话题讨论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况的发生,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状况,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与进度。

最后,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积极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话题讨论,鼓励小组合作。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动者。

5.结语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社会新闻话题讨论,有机地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又促进了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共同目标,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广大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共同努力,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康志峰,邱东林.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英语[J].高教研究,2009,6.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篇7

社会热点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种是事关大局的难点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利益的调整,必然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引起一些新的冲突和社会矛盾。比如: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矛盾,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科技、技术创新之间的矛盾,农村整体小康与局部贫困的矛盾,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问题等。对这些带有全局性的难点、热点,不少新闻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开设了诸如“新闻热线”、“百姓热线”、“热门话题”、“热线时空”等专栏、专版、时段。综观近十年在报界发展起来的晨报、都市报等生活类报纸,无一不是靠报道社会热点起家的。以河南报业集团主办的《大河报》为例,在一版报眉上方,即赫然印着新闻热线电话号码,并有每日24小时值班的承诺和新闻信息有奖征集的告示,三版又开辟了“省会新闻热线”,遇到“突发事、新鲜事、烦心事、高兴事”可以拨打热线电话;五版又开辟了“关注百姓柴米油盐、反映大众喜怒哀乐”的民情民声专栏等。如此办报,焉能不“火”?

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多数媒体能够做到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精心运作、正确引导,确保基调平稳,注重社会效果;也有少数媒体缺乏政治敏感性,对社会热点问题“度”的把握失当,发稿数量过多,密度过大,亮点不能凸显出来,使人们看不到希望,引发了一些不该发生的矛盾,结果给党和政府帮了倒忙添了乱。类似的教训也并不罕见。

社会热点的另一种类型是突发性事件。比如煤窑的坍塌事件、压力容器的爆炸事件、有毒化工原料的污染事件等,都属于这类社会热点。对这类人命关天的典型事件,从曝光那天开始,新闻媒体往往要冲破阻力,顶着压力进行追踪才能奏效。耐人寻味的地方不在于事情的结果,而是事情变化的过程。这类社会热点,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轻则遇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挠,重则采访者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因此而被打击报复者有之,被解职开除者亦有之。也有的热点新闻稿件因为细节失实或文字语言表述不当而授人以柄,引发了纠缠不休的新闻官司。所以,突发性事件仅靠新闻媒体“单枪匹马”难以奏效,必须争取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配合,或者与政协的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合力才能有好的效果。

当然,并非所有的突发性事件都能形成社会热点。只有那些具有普遍意义、典型意义的社会新闻,才应是新闻界首选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热点引导的艺术、时机和节奏,善于发掘新闻背后的内涵,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不能把那些新闻价值不大、没有多少警示意义的突发性事件炒热,更不能把那些错误的东西炒热。根据新闻宣传纪律,对于正在侦查、的案件和有关纵火、爆炸造成惨重伤亡的火灾案例,也不能公开报道。同时,也要警惕那些用推算法制造的“泡沫新闻”和虚假热点,诸如农村兴起读书热等,用点上真实的数字,作出面上虚假的估计,以欺世盗名。如果把这些人造的虚假热点,当成了解社情民意的依据,非出洋相不可。

有人担心新闻媒体关注社会热点搅乱了形势,不利于社会稳定。事实并非如此,社会热点是客观存在,不在于新闻媒体是否关注,而在于如何关注。再说,在信息发达的时代,盖子也是捂不住的。相反,正是由于新闻媒体冲破阻力并关注了事件,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注,才有利于解决问题。社会热点是党和群众的共振点,新闻热点把读者和媒体紧紧连在了一起。也有人说,新闻热点影响了当地党政领导的形象,我们说,这也是站不住脚的,对那些人命关天的大事,对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和政府有责任解决,新闻媒体也有责任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对媒体来说,对热点的报道,要本着为党和政府解忧、帮忙不添乱、促进问题解决的原则,其目的是树立党和政府能够解决存在问题的整体形象,使人民对党和政府增强信心、看到希望。

篇8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民生新闻概述

从大的方面讲,民生新闻是社会新闻的一个分支,民生新闻在体裁上倾向于简短,内容大多是反映一般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现状。民生新闻以 “平民生活、平民风情、平民意向”为主,多写的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一些新事、怪事和争端事件,记者经过亲临现场、重点人物跟踪调查、发表自身的评价等方式真实再现事发经过。

民生新闻的基础是表达老百姓的意愿、考察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现状、关心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使众多的老百姓喜欢观看民生新闻,不同的人群,对民生新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民生新闻能影响到群众对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走向。民生新闻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报道方法,在报道老百姓生活当中重大事件时,普遍运用及时、精准、内容丰富的形式,这些方法也应用在国家随时调整的政策、市场价格、传染病防治、天气情况、严重灾难等方面,关系到人们的自身利益。民生新闻在时间要求上可以后延,再现社会真实情况,从老百姓地实际生活出发,拓展到老百姓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空间,语言侧重于趣味性,对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片段也不放过,力争全面反映百姓的生活现状。

2、电视民生新闻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2.1 引导舆论,弘扬主流价值观

新华社著名总编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两个“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利用播报新闻形成的新闻“舆论场”,另一个是民众在生活当中关于新闻事件评论口头“舆论场”,也就是公众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对日常生活和当前社会中热门问题进行的评论,能够在特定的人群中形成一定的影响,民生新闻就是利用描写老百姓身边的事和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来完成自身的效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百姓的行动方向和人生价值取向。

2.2 答疑解惑,体现社会服务

新闻媒体的解疑释疑,就是自身利用对新闻事件的选取、理解、解释以及评论、断定、跟踪等方法,使新闻有一定的倾向性,在新闻的结构方面也有一定的变化,来达到对人们的行为和理解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新闻媒体就是要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门问题和关系到群众自身利益的问题,回答群众心中对事件或政策不理解的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导向功能,疏通群众的思想。

2.3 舆论监督,促进社会公平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发挥自身作用的途径之一,因为新闻媒体本身受到很多方面的关注,其中不乏对它施加压力的方面,但它对社会的影响力非常突出,例如《焦点访谈》节目在刚开始的时候真正是敢于真实报道与评论社会当中事件,但由于来自各方面的社会压力,和各种因素的不断变化,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媒体舆论监督变得软弱无力,缺乏说服引导作用,使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民生新闻为舆论监督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方向,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诉说百姓关心的事件来引起广大民众的舆论支持,运用广大民众的力量,使民众利用多种手段参与进来,增大舆论监督的影响力。

2.4 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各个方面彰显人的重要性,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保护自然,都需要人的主动性和价值观,民生新闻就是在尊重“人”的基础上,表现对百姓的关注,展现社会美好方面,民生新闻在提倡创建美好和谐社会的同时也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了提高。

3、民生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民生新闻及时反映社会百态,民生新闻的传播发挥着重要的舆论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视民生新闻传播的广泛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部分电视台为提高视率,追求强烈、鲜明的视觉冲击效果,对社会上的暴力、吸毒等案件过于热心,而且社会负面新闻的比重偏大,过多暴力、事故、灾难等社会负面新闻的报道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造成了心理恐慌,以致对社会失去信心、对生活产生消极的态度等负面作用,这类民生新闻的传播应引起社会和媒体的思考。

负面民生新闻是民生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负面民生新闻报道一方面要尊重事实、反映现状,一方面给人们以警醒,希望通过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社会舆论减少负面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和谐社会文明发展。但是,负面新闻报道过多却与民生新闻传播的美好初衷背道而驰,尤其是青少年是非观念还不是很成熟,自制力较差,容易受负面新闻报道的影响,错把负面现状当成是新奇、刺激、追求,有可能就加重了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同时,负面新闻报道过多不利于市民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人处于对社会的忧患、恐慌、无所适从之中,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4、提升电视民生新闻价值的有效对策

4.1 以民生为根本,提升节目品位,创新节目形式

(1)准确定位,培养更多优秀主持人

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最大的区别就是立足民生,所以,民生新闻内容上要定位在关注百姓生计、百姓生活上。在新闻报道上主持人的语言作用不可忽视,必须要注重人文关怀。因此,现代民生新闻发展的关键就是培养更多优秀的节目主持人。首先是树立为民服务的传播观念,提高自身修养,强化其基本功,尽量使播报亲切自然,播说结合,为百姓生活树立正确坐标;其次是建立独特的播报风格,认清民生新闻的特征,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方式、独到的见解为百姓报道新闻。

(2)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品位

要打造民生新闻品牌就要提高节目自身的品位,节目要定位在较高的格调上,不能单纯地记录。节目内容不能仅停留在街谈巷议上,要能以小见大,对反映时代变化,推动社会发展有所帮助。所以要将“公共新闻”的理念引入到民生新闻中,使二者有机结合,提高节目的文化含量。同时对现有的新闻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跨区合作,开阔当地观众视野,提高收视率,避免同质化的问题。

(3)创新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形式

为了避免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形式雷同的问题,创新节目形式是必然的选择。具体来说,可以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进行报道,例如东北方言特色浓厚,可以用其播放地方民生新闻;在新闻评论上尽量要做到幽默、风趣,达到启迪的目的;采用新型的报道形式,贴近观众,让观众参与其中,进而提高收视率。

4.2舆论导向要正确,强化监督职能

首先,记者要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贴近百姓生活,与实际相连,才能为百姓报道更加有意义的民生新闻;其次要善于运用政治功能,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敏感性与社会责任感,将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尽量避免民生新闻的低俗化,提高民生新闻的科学性、知识性及实用性;最后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作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科学的新闻价值观,强化责任意识,以文化传播为己任,将有益的文化传播到观众中,提高受众的文化品位。

4.3加强深度新闻的报道

新闻报道必须要以客观的角度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记者要坚持中立立场,将新闻事实客观地呈现给受众,在报道中要坚持专业主义精神,尽可能详尽地为公众报道事实,为受众服务。新闻从业者要以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作为电视民生新闻的标准,体现民生情怀,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提高电视的收视率,促进经济价值的提升。民生新闻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快速反映民情、引起收视兴趣的层面上,也不能过于受到世俗化问题的影响,要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树立新的生活方式及主流价值观,进行深入报道,在报道中坚持人文关怀,显现媒介强大的文化整合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生新闻传播对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地对民生新闻传播进行管理、改进,从而保证民生新闻真正能够起到积极的社会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红.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J].新闻知识,2006.

篇9

一、社会负面新闻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消极、腐败、冷漠、见义不为等不良现象,这些有悖社会道德甚至是触犯法律的事件时常见诸报端和网络,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特别是“网络大谣”的出现,让成年人都难以甄别和冷静对待,那么对于青少年来说,影响更是巨大的。很多负面新闻事件的本质与我们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背道而驰。不可否认,有部分学生因此对思想品德教学所讲授的相关内容有抵触情绪,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是老师为了让他们变成乖学生而忽悠他们的。对于辨别能力弱的学生,以往教育所灌输的正能量也逐渐被抵消。

二、应对策略

1.及时把一些重大的社会新闻和热点话题放置到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实事求是地剖析案例,取得学生的信任

引导学生客观看待问题,使学生树立人间有爱和正义永存的信心。例如,在“小悦悦事件”发生以后,我就及时把这个事件放置到授课环节中(《学会珍爱生命》)。首先,介绍事件经过,然后发问,引起学生思考“是什么导致七名路人选择了冷漠?”“如果你是经过的路人,你会怎么做?”“假如自己遇到类似的不幸事情,你是否渴望路人的救助?”大部分学生抨击了冷漠的路人,褒扬了救助小悦悦的拾荒者,并且表示如果自己是路人,会选择上前帮忙,假如是自己遇到了这样不幸的事,希望能遇到好心人救助自己。学生把问题回答完了,但这只是个铺垫,这个事件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为什么其他的路人如此冷漠?”这时肯定学生的回答值,对于问题的也分析合情合理。这时教师却主动出示了“南京彭宇案”,好心扶摔倒的老人反而被告上法庭,再次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斗争和价值取向。然后,教师展开教材的相关教学环节“珍爱生命,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思己及人珍爱其他(他人)的生命,在生命面前我们需要伸出双手传递爱,而不是袖手旁观传递着冷漠。当有生命需要挽救的时候,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去给予帮助,被人”反咬一口“的情况毕竟是少之又少的个案,这也是为什么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和讨论的原因。是承担些许风险还是让良心不安?我想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心中无愧、生命无憾。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既肯定了学生的分析判断又实事求是地主动搬出个案,使学生的心逐渐与老师的观点拉近,又通过思想品德教学的相关内容去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老师的结论引起学生的共鸣,抵消社会负面新闻对思想品德教学正能量的影响。

2.各学科老师和班主任形成合力,引导班级的舆论导向

篇10

[论文摘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失信行为和信用危机,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诚实信用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把“明礼诚信”写入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我国民商法也把诚实信用确定为基本原则之一。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公民和经济组织的“利”和“义”的天平却慢慢发生了失衡,各经济主体受到了利益价值的挑战,信用危机已经在社会上时时出现。失信行为已经危害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认真对待的重大社会问题了。

一、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及成因

当前,我国的社会诚信状况不容乐观,有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甚至认为,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着诚信危机。信用环境恶化已经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诸多严重危害。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分析我国总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原因时指出,总需求的不足祸在信用短缺。我国一些经济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拖欠贷款、税款,违约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摩擦力!直接增加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本,揭制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信用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产品附加值。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总需求不足,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其根本祸根就在信用短缺。概括地讲,信用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市场缺乏信用将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二是破坏企业的正常经营,加大企业运管成本,削弱企业竞争力。三是影响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使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四是信用恶化还直接破坏社会法制基础,经济主体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竞争,各类经济主体难以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的法律框架。五是信用危机造成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前社会转型期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一是传统诚信观念没有及时更新,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我国儒家传统的诚信不是作为人们的权利、义务来确定的,而是为人们修身养性所追求的目标。它的诚信行为规范是特殊主义的,不是普遍主义的。它认为道德的诚信应该是出自内心的、自愿的、不计利害的,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只有经过自身长期修养才能达到的圣人境界。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是面对全体公民、组织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一切经济主体必须遵循的起码的道德义务。二是同我国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有关。在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被组织成一个全国大一统的企业,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各利益主体不是以经济利益、以诚信为纽带联系起来的,而是以一系列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联系起来的。在当前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期,传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仍然发挥着影响,抗拒着市场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时,开始显得张慌失措,无所适从,导致欺诈、赖账等失信行为发生。三是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诚信制度体系对诚信缺失者予以严惩,使失信者无所畏惧,结果造成信义贬值,诚信受到嘲弄,这是当前诚信缺失极为重要的原因。失信者支付极小的成本,却能够获得极大的收益,加之法律制度不健全,就给心存诡异者留下可乘之机,他们钻法律的空子,大肆利用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优势,聚敛不义之财。四是司法制度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更使不法之徒有恃无恐,变本加利破坏诚信。诚信体系缺乏司法保护,失信者不能及时得到严厉制裁,守信者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五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冲击及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滞后,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加之经济结构调整,出现大量下岗职工及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差距不断拉大,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发生,都引发拜金主义滋生,道德观、价值观混淆,使社会信用环境整体恶化。

二、加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良性运作的一块基石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诚信经济,完善的市场经济必然有发达的诚信制度体系相伴随。因此,发达完善的诚信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制度之一。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发达的商品交换经济,诚信是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要素,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诚信。不仅要有完备的信用形式、发达的信用工具,而且需要构建健全的社会诚信制度。市场经济对诚信的需求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特征,往往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可以说,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诚信是市场主体的准入证和通行证。因此,诚信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诚信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健康发展和运行的基石。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是经济主体追求长远利益的迫切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都会自觉遵从经济学的理性法则,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利益最大化不会在一次交易中完成,只能在长期不断的交易中逐步积累和实现。如果经济主体通过不诚信的方式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那它必定是短命的,不可能维持长期的欺诈和投机取巧行为,因此它也不可能不断发展壮大,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就是当今许多跨国大公司、知名企业格外重视信誉的原因。一句话,企业要健康发展,并不断取得越来越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树立诚信形象,维护其信誉。当然维护信誉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不过这种成本付出是值得的。因为诚信形象不但是无形资产,也是有形资产,它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如名牌产品销量大、价格高等。也就是说,企业维护信誉也是一种投资,同样可以从中取得净收益,这种净收益是企业维护信誉付出的成本与所获收益之差。其成本是企业为维护信誉而放弃的机会成本,诸如信守承诺而蒙受的经济损失,为保持良好的财务比率而放弃的投资机会等。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是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社会成本的必然选择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道德、市场理论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有完善的诚信制度体系,要求人们具备契约意识和严格遵守契约的约束。诚信、契约精神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剂,它能保证各项经济活动顺畅进行,节约社会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无视契约精神,信用短缺,缺乏诚信使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造成许多无谓的损失,使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无端增加,导致经济运行不畅,加大经济运行的内耗和磨擦力,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根本目标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但我们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如果不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就会抵消体制创新所产生的效率和效益。

(四)加入WTO要求我国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的各类经济主体,公民、企业、银行、中介组织、政府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缺失。如公民的纳税意识、知识产权意识相当薄弱;企业不信守合同,拖欠债款和赖账;银行呆帐率过高;政府官员以权代法,地方保护;就连本应最具信用形象的社会中介组织,同样也存在信用危机问题。我国加入WTO后,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维护好国内市场秩序。这不但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健康发展,阔步迈向国际市场,而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内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吸引跨国公司投资。诚信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历来是做人和发展事业的根本,是社会得以形成凝聚力,社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根基,没有高度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我国将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诚实守信也是文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中国现代化进程需要重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降低效用风险的危害。因此,在WTO环境下,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已刻不容缓,已成为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诚信制度的思考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现代社会成员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之一。它不仅体现了社会成员互相交往中的自我约束,同时也是保证市场经济下契约和文明规则实现的前提。构建与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诚信制度体系,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

目前我国尚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场发育状况和社会信用环境还很不理想。因此,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立,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推进。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是推动全社会建立诚信制度体系的基础。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应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完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进一步加大国家信用政策法规贯彻执行力度和执法力度。三是积极建立公民、组织信用征集、评价、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数据库,为实现信用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四是推动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五是积极推动经济组织进一步加强信用管理。

(二)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公民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加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诚信,不但包含伦理道德因素、经济因素,更离不开社会法律制度,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加强公民诚信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教育,更要靠法治。

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一要把社会法制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在公民中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树立把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相统一的观念。二要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在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信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三要重视培养公民的契约精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契约文明是构建现代法治与现代德治的思想基础之一,契约精神是文明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它是平等观念、自主意识、合作精神、诚信能力的有机结合。四要恪守司法职业道德,为公民道德建设作出表率。国家的司法队伍、公务员队伍以及其它公职人员队伍,代表着国家形象、社会形象,必须在廉洁从政、执政为民、公正司法、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自律、忠于职守等方面作出榜样,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形象,促进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信,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

中华民族有深厚的道德底蕴和文化、文明底蕴,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坚持操守、讲究诚信的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结合现代法治精神,积极构建现代诚信制度体系。具体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建设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宣传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舆论防恶上,还必须出实招,必须坚持用法治的、行政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激励和表彰讲诚信的人和事,谴责和严惩不讲道德和不守诚信的人和事。二是把外在制裁和内在制裁结合起来,积极构建道德制裁力和约束力。外在制裁发挥社会规范和限制作用,内在制裁发挥自我约束作用。三是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诚信度。政府的诚信主要表现为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依法行政,打破地方保护,维护统一的市场秩序,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秩序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