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08 17:5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

篇1

【关键词】地方融资平台 政策性风险 信息不对称 流动性风险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目前状况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包括各类综合性投资公司,如建设投资公司、建设开发公司、投资开发公司、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发展公司、投资集团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等,以及行业性投资公司,如交通投资公司等。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为应对危机带来的经济低迷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的信贷闸门大开,国有控股银行向政府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放了大量的信贷,仅在2009年政府就向经济注入了9.6万亿元的人民币,这是几乎是2008年的两倍。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至2009年年末,金融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约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6月1日的《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系统总结了从2008年以来的地方政府债务的情况,报告并没有提供有关最新贷款规模的具体数据,但根据报告中“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以2010年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测算,截止2010年末平台贷款规模应在14.4万亿元左右。

根据央行的《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的内容来分析从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特点有:一是规模宏大,范围广泛。根据央行统计,全国共有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较2008年年末增长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二是贷款方式以抵、质押为主,5年期以上贷款占比超过50%;三是贷款主要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四是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贷款的供给主力。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存在的风险

1.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缺乏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由于许多政府融资平台业务是政府为了筹集资金而发起的,资金往往用于公益性项目,缺乏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有些虽是经营性或准经营性项目,但经营期限内产生的现金流甚至不能覆盖贷款利息。所以这些贷款的获取大多是以政府财政作为担保,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以及反通胀的政策实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受到抑制,地方政府的财政的偿还能力和支付利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些贷款很可能无法及时回收,从而形成不良贷款。同时这些贷款的发放大部分基于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刺激计划,具有很大的政策性风险,尤其是这些贷款大部分是中长期贷款,在贷款存续期间相关政策有可能发生改变,那么政策的改变会导致项目无法进行,那么贷款也就无法做到如期收回。

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银行贷前评估和贷后管理困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基本是以地方财政为担保的,根据我国的财政预算制度,地方政府的融资和负债状况银行无法掌握,比如有些地方政府负债已经很高,不能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项目进行科学地评估,无法预测地方政府的还款能力。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银行信贷投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政府背景的项目贷款是以政府融资平台名义借入,由地方政府划归项目建设主管单位统一调配使用,借款人实际并不使用和管理信贷资金。借款人实际上成了转贷型的“二传手”,借款人和项目法人之间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存在建设期监管不力和还款期互相推诿的隐患。平台类借款人与资金使用人分离,责、权、利不统一,使银行对平台贷款的贷后监管无从下手。

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多为中长期贷款,增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中长期贷款占商业银行贷款比例过高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和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由于这种“短存长贷”的情况存在,在目前通货膨胀和趋紧的货币政策形势下,贷款回收又不确定,同时存款又有分流的趋势,因此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随之增大。

三、防范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对策

1.严格做好贷前调查评估工作。要按照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流程,对于政府融资平台业务要进行充分地前期调查,着重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融资平台的成立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出资方式,注册资本的来源是什么方式;二是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担保情况、资金使用方式等。同时,在对贷款项目进行评估时要做好详细科学的分析,对项目的可行性和未来的盈利性要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对项目资本来源和可靠性要有清楚的掌握。对于贷款项目的参与人(如股东、施工方等)的信息要有清楚的了解,对项目参与者的相关资质和参股情况要有详细了解,对于风险大、资质不够、预期收益差的项目坚决不能介入。

2、做好贷后监管工作。做好对贷款的首次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发现资金使用上的风险苗头时,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尽快解决。对已发放贷款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对贷款使用实行全程跟踪和严密监控,对挪用贷款的平台公司采取必要的信贷制裁措施。

3、合理确定贷款期限,防止贷款期限过长。要根据贷款项目和用途科学确定贷款的期限,既要防止贷款期限过长,也要防止短款长用。还可以采用分期还本法,逐步压缩贷款本金。

4、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促进商业银行间的合作。政府融资平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与操作的不透明,这需要商业银行通过政府监管机构的配合来获得必要的信息,同时要与有相关项目的商业银行加强沟通交流,避免因无谓的竞争导致对贷款项目的监督。这有助于商业银行全面判断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的自身风险。同时商业银行还有加强在大型项目上的业务合作,比如一些大型的项目,单个银行可能没有足够的实力承接,这时就可以考虑采用银团贷款的形式,既能保障收益又能分散风险。

5、建立主动退出机制。商业银行自身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贷款评估系统,通过信息的筛选和系统的分析,对贷款项目的风险进行综合的预测,对高风险客户的退出工作应制度化、常态化、比率化,择机退出有风险隐患的客户,或加强抵质押担保条件。尽快退出不符合国家政策、产能落后、重复建设、违规建设以及经营能力弱、高风险的授信客户。

四、总结

总之,借助于国家必要的财政政策调控外,银行要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既要审慎审批新进贷款,又要严格催收到期贷款。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不能因为有利可图而随意审批发放贷款,也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不敢涉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该借助国家清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时机,加快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在贷款的发放和风险控制上把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刘煜辉,张榉成.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分析[J],银行家,2010,(06) .

[2] 郭长虹.《商业银行政府融资平台信贷业务风险及防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6).

[3] 中国人民银行.《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R],2010-6-1.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次贷危机

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在当前情况下,尤其要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这是因为:首先,存贷利差还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经营收入的主要利润来源,信用风险的加大会减少银行的盈利,恶化银行的资产质量,增加银行的坏账呆账,使得银行经营发生困难;其次,在次贷危机的发展蔓延下,我国的经济受到影响,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利润下降,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堪忧和信用质量下降,加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关注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影响,监视银行的资产质量,防止银行呆账坏账的大量出现,加强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2008年9月,以雷曼破产和两房被接管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进入了更为严重的时期,迅速冲击着全球的金融市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剧烈的动荡,各国央行纷纷降息和注资以稳定金融市场,重振投资者信心。我国也受到了次贷危机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1)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年初的双防(防通货膨胀和防经济过热)到年中的一防一保(防通货膨胀和保经济增长)再到年终的一保(保经济增长),以及现在的双保(保增长保就业);(2)宏观经济政策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货币政策由紧缩性货币政策转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开始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投资支出,减少税收,提高出口补贴;(3)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准备过冬,说明次贷危机已开始影响实体经济,各企业纷纷出现了经营困难和流动性不足,尤其是出口企业,需要大量的融资。在目前情况下,向银行贷款融资是最好的选择。

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很大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原有的贷款面临着日益增大的信用风险。由于次贷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放缓,很多企业出现了订单减少、存货增多、生产萎缩、资金周转困难等经营问题,甚至出现破产倒闭,尤其是中小企业,使得商业银行的已经贷出的款项无法按预期收回,这些贷款随着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加深信用风险日益增大。(2)新增贷款的信用风险大。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企业经营的困难会日益加大,其经营风险也会加大,当然,银行向其贷款的信用风险也就越大。一般情况下,发生金融危机期间,由于银行坚持贷款审批条件会出现惜贷的场面。但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属于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在国家政策面前,商业银行会降低贷款审批条件去支持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如为不严格符合贷款条件的经营困难企业或者信用级别低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甚至为了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为风险很大的正进行产业转型的企业或新建企业进行贷款。(3)金融危机期间,社会资产价值缩水,这也会导致商业银行各类资产信用风险加大,一旦真的发生违约事件,银行资产难以保全,发生损失的程度加大。例如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如果贷款违约,由于抵押物或质押物资产缩水,不能够完全清偿银行的贷款,银行就会发生损失。

根据以上分析,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加大,为了银行的稳健经营,势必要加强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商业银行存量贷款资产和新增贷款资产的质量控制

对于还没有到期的存量贷款资产,应密切监测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果企业生产的是没有什么市场的产品。生产落后,应同意其破产,并进行破产清算以保全银行资产或减少损失;如果企业很有发展潜力,只是出现了暂时的资金困难,银行应允许其提出贷款展期申请,甚至于对其新增贷款以帮助其度过难关,企业救活了,银行的资产也就安全了,这是个双赢的结果;对于一些其它的特殊的企业,银行可采取增加抵押和担保的方式降低信用风险。

对于即将发放的新贷款,银行应严格执行贷款审批条件,加强银行的内控制度和强化外部监管,做好贷前调查和审查,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的监督、检查和引导,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评估体系。应主动积极争取支持国家建设的大型项目贷款融资,对于国家出台的降低贷款条件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银行应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制定出各自更为具体的措施和细则,对于数额比较大的贷款,应组织银团贷款以分散信用风险。

2大力降低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效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成本过高且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科技支持落后,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的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使得信息管理延伸到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功能强大的信息数据库,实行信用管理的量化分析和管理,从而降低信用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落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起高效并且相互监督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3创建自己的信用风险实时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

信用风险管理事前预防效果最好,实行谨慎的贷款政策,但是,过于谨慎的贷款政策在减小了信贷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其次是信用风险管理的事中监测,一旦监测到某种贷款信用风险过大,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分散和转移。一旦信用风险发生,虽说进行事后的补偿是必须的,但已发生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实时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

4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切实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减少行政干预,维护商业银行微观主体经济责任

我国的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国外的商业银行相比,在资本结构中,我国的商业银行国有股或集体股独大,导致所有人缺位,银行的领导也是由政府任命的,银行内部按照行政级别管理,贷款的发放人为影响因素很大。银行管理层的信托责任不强。易受政府控制和影响,这会导致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大,我国本世纪初两三年银行坏账比例很大,国有企业贷款不还,就是因为银行承担了政府进行经济改革的成本。

5重视维护良好的银企关系来降低信用风险

篇3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 贷款工作 对策

房地产业务的发展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当前的商业银行的贷款,但是由于当前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或者是房地产贷款存在的风险增加,严重影响了房地产开发贷款。在今后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中需要尽量减少房地产行业的贷款风险,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房地产开发贷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比较迅速,房地产开发的资金大都是来源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但是最近几年国家针对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调控政策,导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房地产开发的贷款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当前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的贷款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比较大

由于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大都是在房子销售之后获得相关的经济效益之后才会对银行还贷,但是由于一些开发商并不能获得相关的经济效益,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难以得到有效的经济回报。另外由于一些开发商的工程质量不过关导致的房地产开发的贷款难以有效地收回,这对于商业银行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由于一些商业银行对于房地产贷款业务的规范不完整,导致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工作缺少相关的程序,导致一些贷款业务不规范,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二)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的缺少信用

当前由于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开设了众多的贷款业务,鼓励房地产行业的开发贷款。但是由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程序不规范,或者是贷款的抵押担保不符合条件等等原因导致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不能获得相关的利益。另外由于一些开发商缺少诚信意识和信用,因为没有获得相关的经济效益,不能还贷而一走了之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这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国家的经济政策影响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热,这不仅仅导致房价的哄抬,同时也影响国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针对当前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热的现象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尽量稳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国家对于当前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有所规范,同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也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因此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房地产开发贷款工作的推进与对策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分发展过热,导致一些城市的房价过高,这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房地产开发行业的主要贷款来源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如何更好地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保障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来源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政策,确保房地产贷款业务的正常进行。

(一)规范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业务

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很多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业务缺少完善的规范和程序。但是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业务存在众多的风险,甚至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在今后的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业务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房地产开发业务规范,并且需要按照严格的规范程序进行房地产贷款,贷款人一定要符合相应的贷款资格,保障商业银行的利益。

(二)提高房地产开发商的信用

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主要风险就是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不稳定性,如果开发商的房子不能完全售出,将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还贷,因此会对商业银行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一些开发商由于不能有效偿还债务,导致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甚至伪造数据,造成亏损的假象,这都会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在今后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中需要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开发商的信用,严格按照规定还贷,这样才会更好地促进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正常进行。另外针对开发商不能还贷的行为应该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尽量减少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

(三)规范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抵押担保

贷款的抵押担保对于贷款业务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逐渐增加,但是由于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抵押担保不完善导致房地产开发贷款工作难以正常进行,甚至还对房地产开发贷款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当前的抵押担保制度。针对当前由于抵押担保不规范导致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需要进一步完善抵押担保制度,商业银行需要规范抵押担保的物品质量,避免出现抵押担保信息伪造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于抵押担保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由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尽快获得贷款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但是这对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带来了众多的风险。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人员需要对抵押担保进行严格的程序审查,尽量保障抵押担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商业银行的风险。

三、结语

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商业银行的贷款,但是由于当前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逐渐增加和国家对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控制,导致房地产贷款比较困难。在今后的商业银行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尽量规范房地产的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促进房地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维护商业银行的利益。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微观绩效;宏观绩效;误差修正模型

JEL分类号:C25;G21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12-0092-04

任何企业都有一套经营目标,用以引导其经营行为。目标的实现程度即为绩效,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主要是追求风险和收益的最佳平衡。换言之,在可控的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收益最大化,本文称之为商业银行的微观绩效。企业在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义务。特别是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控股商业银行时,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更加突出。在此将商业银行承担的社会责任称为宏观绩效,它包括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促进节能环保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必须兼顾这两重绩效,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提高微观绩效以应对金融市场化、国际化和系统化发展趋势的挑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管理制度必然要求其长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保持一定的宏观绩效。过度强调宏观绩效的重要性,牺牲商业银行的微观绩效,轻则导致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竞争中丧失竞争能力,重则导致银行危机。挽救危机将使政府财政背上沉重负担,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停滞、社会动乱等风险也会接踵而至;反之,若过度强调商业银行的微观绩效,不顾宏观绩效,则难以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社会和谐发展。可见,偏废其一就会造成两重绩效的冲突,造成经济金融领域乃至社会的混乱,阻碍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两重绩效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是相得益彰还是存在冲突;面对冲突,如何协调与平衡两重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些均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两重绩效的基础上,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进行度量,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在保持或提高一种绩效时考虑另一种绩效的承受度,避免顾此失彼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危害。

一、商业银行微观绩效与宏观绩效的关系

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原则集中体现了微观绩效的内在要求。在竞争比较充分的银行业市场上,商业银行的风险性和盈利性呈现倒U型关系。在达到贷款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均衡利率(对应均衡风险承受度)之前,随着贷款风险提高,银行为贷款制定的价格――利率也相应提高,风险导致的边际损失小于利息收入增加带来的边际收益,所以风险越高,盈利越高,反之亦然。在均衡利率上,边际风险损失等于边际利息收益,利润额达到最大。在利率提高过程中,逐渐发生市场逆选择,那些风险较低的企业不愿承受高利率而放弃贷款融资方式,选择其他成本较低的渠道(如资本市场);而风险较高的企业由于其它渠道无法融资或者融资成本更高,则留在了信贷市场。所以,伴随利率提高,市场中的优质客户越来越少,劣质客户越来越多。当风险继续提高,利率超过均衡点后,边际风险损失大于边际利息收益,银行盈利随着利率(风险)提高而降低。流动性是银行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平衡调节杠杆,流动性高则风险低,盈利性也较低;流动性低则盈利性较高,风险也较高。

商业银行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完成储蓄集中和投资转化,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其宏观绩效的首要内容。银行的效率不仅影响和决定了储蓄供给与投资需求的增长及它们之间的结合程度,而且影响和决定了投资的实际水平和投资的边际收益率,甚至决定了资本形成的数量与质量,最终将影响一国经济的增长。因此,商业银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直接体现在对企业的融资和投资环节的服务支持上。当商业银行具有良好的微观绩效,即以适当的风险获得较高的盈利时,说明商业银行把信贷资金分配给了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和项目,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承担着集中民间储蓄的主要任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的数据计算,1995年以来,在资本市场没有异常波动的情况下。每年银行的存款新增额占当年国民储蓄的60%左右,而在对企业的投融资支持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不及储蓄动员的效率。在我国,产权同一性导致国有(控股)银行和国有企业在信贷资金供求方面形成了“隐含契约”,国有企业成为了国有(控股)银行的主要信贷对象。例如,当2009年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大量新增信贷流入了央企和政府融资平台领域。而国有企业的生产目标函数往往存在非利润目标,偏离利润最大化方向,甚至出现相对低效的投资和重复建设,等量资金不仅不能发挥等量资本的功能,而且还可能不断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相反,一些小企业、小微企业尽管具有盈利前景好的项目,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却相对较大,特别是在货币政策收紧的时期。统计数据显示,小企业贷款余额约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30%左右。为维持社会稳定、扶持弱势群体等社会管理目标,政府通过信贷政策引导或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商业银行承办一些民生金融业务,如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涉农贷款等,商业银行一小部分信贷资源被引导到收益相对低、风险相对高的领域。

综上所述,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微观绩效与经济增长的宏观目标相一致,但与维护社会稳定、关注民生等存在一定矛盾;由于产权同一性导致的贷款偏好,经济增长绩效和微观的安全绩效相矛盾,风险积累超过临界值后,经济增长绩效将和盈利目标发生矛盾:其他宏观目标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宏观绩效和微观绩效的冲突。

二、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择及模型的构建

商业银行的微观绩效和宏观绩效各有若干指标,研究多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VAR模型为宜,不过VAR模型要求样本点较多,否则统计结果偏差大。限于我国商业银行可取得的样本有限,多变量的VAR模型并不适用于本文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验证我国商业银行宏观绩效与微观绩效冲突的存在,进而探讨平衡两重绩效的对策。从前面分析可知,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绩效与安全性的微观绩效是一对主要矛盾。考虑到指标的可测性和数据可得性,本文分别选择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它们的微观绩效和宏观绩效的变量,并采用单方程误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ECM模型)进行研究。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误差修正模型

避免了传统OLS估计可能导致的伪回归问题。是处理非平稳经济时间序列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的有力工具。协整理论的核心是:如果几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是平稳的,那么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长期均衡关系。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反映短期内系统对于均衡状态的偏离程度,即采用长期均衡误差作为短期波动的修正项,从而得到有关偏离程度的调整信息。误差修正模型的基本形式为yt=β0+β1xt+λ(yt-1-β2Xt-1)+εt,其中yt表示变量y的一阶差分,(yt-1-β2Xt-1)为误差修正项,记为ecm,β2体现了yt和xt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β1体现了yt和xt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

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兴业银行等13家银行为研究对象。取其经贷款占比加权平均的不良贷款率,记为BLDK,用GXGDP2表示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上述变量的样本为1995-2010年的年度数据,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上述商业银行的财务审计报告,统计软件使用EVIEWS5.0。

(二)单位根检验

首先,我们采用ADF方法来检验变量BLDK和GXGDP的平稳性,结果见表1:

检验形式(C,T,K)表示用于单位根检验的模型中是否有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

表1显示,变量BLDK和GXGDP的ADF统计量比显著性水平为10%的临界值大,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两变量的一阶差分ABLDK和AGXGDP的ADF统计量则小于显著水平为10%的临界值,表明至少在90%的置信水平下,两个差分序列平稳,不存在单位根。所以,BLDK和GXGDP是两个I(1)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我们首先用BLDK对GXGDP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1)式下方括号内为系数的t检验值,自回归项AR(1)和AR(2)用于消除模型存在的序列相关问题,回归结果显示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t检验,拟合优度和调整的拟合优度较高,分别达到0.90和0.84。D.W.值在接受范围内,表明不存在序列相关,模型整体比较适合。et为方程的残差序列,其估计值为:

et=BLDKt-12.63-0.12GXGDPt

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检验形式(C,T,K)表示用于单位根检验的模型中是否有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

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e的ADF统计量小于显著水平为5%的临界值,说明它至少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是平稳序列。由此证明,变量BLDK和GX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四)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Granger定理,一组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一定能够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因此,首先用(1)式滞后一期的残差作为均衡误差建立一阶误差修正模型:

BLDKt=β0+β1GXGDPJJt+β2ECMt-1+εt (2)

其中,ECMt=BLDKt-12.63-0.12GXGDPt

代入数据,方程(2)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得到误差修正模型:

BLDKt=0.0017+0.43GXGDPt-0.22ECMt-1+εt (3)

ECMt=BLDKt-12.63-0.12GXGDPt

模型中各回归系数分别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值,符合反向修正机制;拟合优度和调整的拟合优度分别达到0.95和0.93,拟合程度很高;D.W.值为2.48,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表明不存在序列相关。

(3)式表明:从长期静态关系看,商业银行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度每提高1%,其不良贷款率就提高0.12个百分点;从短期动态关系看,GXGDP提高1%,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提高0.43个百分点。长期均衡对短期均衡偏离的调整系数为-0.22,它反映了短期均衡偏离长期均衡后,向长期均衡回归的调整力度,系数为负,符合负向调节机制,即当BLDK大于其长期均衡值12.63+0.12GXGDP时,在下一时点将作出负修正。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1)以不良贷款率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微观绩效和以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宏观绩效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回归系数为正,表明两重绩效存在一定的替代取舍关系。要提高商业银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就必须以不良贷款率的提高为代价;反之,要保证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就不得不降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这种关系的政策含义在于:一方面,一种绩效的提高以另一种绩效的一定损失为代价,决策者在选择时要权衡利弊,使之达到合理的匹配;另一方面,强调某种绩效要适度,误差修正模型找出了两重绩效之间度的替代弹性。(2)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说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超过短期均衡水平时,存在一种回复机制使它降低并向长期均衡水平靠近,这一回复机制主要由我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政策、制度和措施所构成。1997年开始,中国政府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冲销呆账损失;1999年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其不良贷款;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再次注资冲销不良资产。股份制商业银行陷入困境时,如光大银行,政府同样通过中央汇金公司注资冲销坏账,提高其安全性。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如果政府长期以牺牲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为代价换取宏观绩效,那么当不良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政府从外部注入流动性来冲销不良资产。否则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企,超过安全界限后,可能使其丧失持续经营的能力,甚至引发银行危机。

在政府注资冲销不良资产的政策选择之外,还有一些可降低不良贷款率和经济增长贡献率替代弹性(即ECM中GXGDP的系数)的措施,它们将有助于减小两种绩效目标之间的摩擦,减轻政府和商业银行的压力。具体措施为:

一是明确商业银行的宏观绩效考核指标。减少政策性业务的随意性。金融管理部门(央行)作为宏观绩效利益的人格化,应该公布、规范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控股商业必须服务的社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予以考核。这样既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独立经营的基础上有效完成宏观绩效,又能够防止政府部门对商业银行正常经营活动的随意扰动。

二是完善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的风险代偿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杠杆撬动作用。目前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对商业银行承办的政策性业务,如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涉农贷款和小企业贷款等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用于弥补这些业务造成的不良贷款或奖励完成情况好的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两重绩效之间的冲突。财政风险补贴的力度、风险补偿资金的使用方式和具体奖励办法等值得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商业银行承办政策业务的积极性。

篇5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内生性;贷存比;准备金制度;合作博弈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1-0043-05

一、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实行从紧,中介目标却未实现紧缩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是以数量型指标的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以超额准备金和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作为操作目标。2007年6月,中央根据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任务,央行随即采取由“稳中适度从紧”向“从紧”转变的货币政策,在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12次调整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当初的11%升高至17.5%;同时,运用“窗口指导”对商业银行贷款增长幅度作了调控。经过央行高频度、高比例地对存款准备金深度冻结,对贷款规模作了限额约束,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和贷款增长率较大幅度地收缩;但结果是,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却未实现紧缩。仍然保持17.2%的常规增速(表1);银监会统计也显示,2008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5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负债总额54.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表2),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均呈高速增长态势。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实行从紧,中介目标却未实现紧缩,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创造了流动性

1、境内投放外汇,派生出人民币流动性。

央行运用外汇储备通过中央汇金公司向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注资,原意是避免以人民币注资会增加市场流动性。其实不然,因为当市场上美元贷款利率低于人民币贷款利率,而人民币汇率又呈升势时,会生成套利机会;原本借入人民币即期购汇后支付的进口商选择改借美元贷款后进行现汇支付,此时,国有银行用注资所得外汇在境内放贷,同时吸收进口商人民币资金买入美元远期合约,并以远期购汇对冲美元贷款。其结果是银行与进口商在这货币掉期交易中均获取了收益,但进口商的外汇来自于即期购汇还是外汇贷款,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所体现的意义并不一样。原本通过即期购汇冲销的人民币,如改为商业银行外汇贷款付汇,一年后购汇还贷,将会扩张一年的流动性:上市银行用境外IPO募集的外汇资本金,商业银行用结构性外汇理财所吸收的外汇用于境内放贷,或将人民币贷款规模受限所溢余的人民币资金在外汇市场上叙做人民币与美元的掉期,融入美元用以放贷。同样会扩张流动性,因为外汇贷款对即期购汇具有挤出效应,其实质是引入境外流动性。

2、伪结构性理财产品,规避存贷款监管。

外汇保本固定利率的结构性存款,其原理是中资银行向境外投行卖出一项美元利率期权,双方按照约定的期限、利率基准和合约额进行利息差交割,买入方拥有提前终止权,因此中资银行将该项美元存款理财产品转售于零售客户时,提前终止权成为该产品的结构性条件。按照银监会规定,此类结构性存款产品应将基础资产与衍生交易部分相分离,基础资产(即本金)应按照储蓄存款业务管理,衍生交易部分(即利率期权)应按照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管理。但当人民币一年期远期汇率升幅达9%时,市场套利机会拉动美元贷款利率的飙升,此时,有的商业银行以远高于结构性存款的利率创设美元结构性存款产品,却以纯粹的外汇贷款形式在境内市场贷放,形成伪结构性存款产品,从中套取存贷利差,其结果同样是扩张了市场流动性。

三、日趋增强的货币内生性机制弱化了央行的调控能力

货币内生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是由经济运行本身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只能是一种被动的适应。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物价、利率是由国家所制定,相应的货币供给可由央行外生性决定,但在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时期,GDP的增长速度持续保持在9%以上,2003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更是保持了24%以上的超高增长率,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汽车制造业、交通能源行业的过度发展,市场资本报酬率的提高激发了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这些经济要素的演变刺激了经济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机制逐步凸现,并在商业银行充分发挥货币创造能力的作用下。使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日趋减弱。

四、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机制并不能有效调控流动性

央行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利率、汇率、外汇掉期和窗口指导(贷款限额),其中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外汇掉期和窗口指导(贷款限额)都属于数量型操作工具,通过外生性机制调控货币供给;利率、汇率为价格型操作工具,借助内生性机制来影响经济实体对货币的需求。从央行操作情况看,当国民经济高涨促进货币需求增大时,数量型操作工具的调控作用有其局限性。

1、逼近临界点的超额准备金率形成倒逼机制。

由于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同属于央行储备货币范畴,忽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流通中现金的变动因素外,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之和应为一常数,两者形成此长彼消的关系。当存款准备金率由2007年6月末的11.5%上升至2008年6月末的17.5%,调高6个百分点,此时超额准备金率理应同步下降6个百分点。但从表2反映,同期商业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率仅下降1.05个百分点,这部分超额准备金的压缩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具有收缩作用,但是,另外4.95个百分点增长的存款准备金显然是以商业银行持有的央行票据到期,央行兑付所投放的基础货币来缴纳,或以外汇方式进行缴纳;前者对人民币贷款不具有收缩性,后者可以减少引入境外流动性。因此可以认为,商业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率的临界点在2%附近,一旦低于此数值时,就会产生存款准备金与央行票据的对冲效应,即商业银行以减持央行票据来应付上涨的存款准备金,形成商业银行与央行的非合作博弈,其结果将会导致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边际效用趋于零。当商业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率居于临界点时,易诱发系统性支付风险,此时反而形成对央行的倒逼机制,如遇新股申购时,央行只能采取防御性操作,运用逆回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据和央行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央行与商业银行叙做美元掉期并未收缩流动性。

央行在2005年曾运用衍生工具――外汇掉期来吸收流动性,即与商业银行叙做美元与人民币掉期业务,并规定商业银行通过掉期换入的美元不能结汇,只能用于投资外汇资产。这项在国外央行很有效的操作工具在国内却未能发挥预期效应。因为在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下,商业银行和借款人并不能将换入的美元到离岸市场上去运作。唯有将这部分美元贷给境内企业用于进口付汇,与此同时企业相应减少了人民币即期购汇的需求,一年后,企业将以人民币购汇或经常项目的收汇还贷,商业银行再向央行赎回人民币。显然,掉期交易具有替代即期购汇的效应,而即期购汇能够对冲人民币,所以掉期交易相对即期购汇并没有减少市场流动性。仅具有挤出短期外债的效应,而短期外债的实质是引入境外流动性,所以只能认为,掉期交易相对短期外债,具有减少流动性的作用。

3、信贷资产掉期交易,规避贷款限额。

近年来央行运用窗口指导,向商业银行下达新增贷款限额,以控制信用膨胀,同时支持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引导社会直接融资。当商业银行面临企业融资需求增大,贷款规模受限时,便通过金融创新,竞相开展与信托公司的贷款掉期交易,如信贷资产集合计划、票据资产集合计划等理财产品。此类产品的特点是,商业银行将表内的若干信贷资产打包后卖给信托公司,并与信托公司约定在到期日时回购,同时,信托公司将打包的信贷(票据)资产集合计划销售给银行零售客户或公司客户。尽管目前各家上市银行对此类交易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有的列入表内其他资产,有的作表外处理,但共同点是此类交易产品余额都已从贷款项目中剔除,亦即此类贷款已不再受贷款规模所限,而与此相关联的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大幅上升。据银监会公布。2008年6月末,全国54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总额已达12,583亿元,而在2006年末时才652亿元规模。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信托化后,贷款增长虽未超限。但货币创造能力丝毫未予减弱。

五、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应建立在与商业银行合作博弈的基础上

合作博弈是指由于博弈各方的相互依存性,博弈中的理性决策应是建立在预测相对人的反应之上,将自己置身于相对人的位置并为其着想从而预测相对人可能采取的行动,在这个基础上决定自己的行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央行是金融市场的监管者,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需要通过商业银行体系的传导,同时也可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形成约束,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市场创新为经营手段,所以两者形成了监管与被监管的博弈关系,并影响到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因此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必须建立与商业银行合作博弈的机制,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1、央行应公布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引导公众预期。

央行应通过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充分研判市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反应。央行原在每年初公布本年度货币供应量的增量计划,以此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在2008年央行不再公布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使金融界失去了研判金融形势的基准。央行无论是以数量型的货币供应量或是价格型的shibor为中介目标。均应予以公布,以此引导公众对货币政策的预期。

央行原以某一时点的M2静态数值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的流向和流量已越来越难以掌控,货币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展,因此,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不再具有可控性和相关性,而应改以利率为中介目标。利率是金融资产的价格,是一个敏感度高,影响面广的经济变量,与投资成本具有强相关性,利率的变动能够对社会公众产生很强的升(降)息预期,继而调整投资决策,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要素市场之间形成均衡利率。以此实现央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2、倡导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商业银行正向激励机制。

央行借助商业银行的途径将货币政策传导给经济社会,因此商业银行具有国民经济调节器的功能,需要倡导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加强自律性意识,积极配合央行的货币政策,对货币这一市场资源根据国家宏观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营造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商业银行正向激励机制,如推出银行业评级制度;对上市银行应要求在年报中提交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阐述本行主动践行金融市场主体应尽的社会责任;对积极配合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商业银行给予金融创新的先行权或较宽松的监管政策等。

3、缩小存贷款利差,引导商业银行改变依赖利差收益的经营模式。

目前人民币存贷款利差约为3.06个百分点,在国际银行业处于较高水平。随着各家商业银行上市扩充资本金后,受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利益驱动,必然会更加追求存贷款规模。其结果将会削弱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和耗费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现行过大的存贷款利差已成为银行业特许经营下的一种寻租收益,不利于作为上市企业的商业银行在这种非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存发展。应结合2008年企业所得税率由原来33%降低至25%的税改时机,尽快缩小存贷款利差,引导商业银行改变单纯依赖存贷款利差收益的经营模式。

4、取消贷存比的监管约束,发展主动负债工具。

《商业银行法》规定“贷存比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这在国有银行高达两位数的贷款不良率固化了巨额的信贷资产,资本金严重不足,而单一的资金来源仅为存款的历史条件下,为保持银行业的支付能力。此限定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但在今日商业银行的贷款不良率已降到5.58%的正常范围之内,资本充足率已达到8.0%以上,拨备覆盖率已达50%的国际银行业水平,流动比也已满足25%的监管要求,并且现行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账户合二为一的制度,这些都显示国内商业银行已达到了国际银行业的监管要求。因此建议取消对商业银行“贷存比”的监管约束。商业银行的贷款是资产,存款是负债,贷存比体现的是仅仅是债权人(存款人)承担风险的比例,但在商业银行迅猛发展的表外金融衍生产品和不同风险度的贷款资产面前,贷存比的风控作用已显得软弱无能,而各国商业银行广泛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强调的则是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全面配置机制;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的约束,本身就蕴含了风险资产不得大于资本12.5倍的极限关系。具有对债权人更强的保护作用。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是由流动性和盈利性所决定的,在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和资本充足率达到了规定比例的约束条件下,贷存比对安全性而言已无任何实际意义,相反却成为一项金融抑制政策。银监会公布的数据表明,2008年9月底在华外资银行各项贷款余额7,865.2亿元,各项存款5,706.6亿

元,贷存比高达138%,但其资本充足,资产质量良好、流动性充足,各项监管指标均高于监管要求,保持了稳健运行。纵观部分外资银行在华分行20多年来贷存比从未达到过百分之七十五的监管要求,却从未发生过流动性风险的实际案例,更是充分论证了贷存比并不是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必要条件。

防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须加强资产的流动性外,更应重视负债的多元化和稳定性。商业银行现有资金来源除存款外,已延伸到IPO增资扩股、发行次级债、混合资本债、金融债,同业拆借、吸收同业机构存款、财政定期存款拍卖、证券客户保证金、商业汇票转贴现、再贴现、债券回购、同业借款、信贷资产转让、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融资工具,起到调剂“头寸”的作用,对此,建议将同业机构存款、财政定期存款拍卖、证券客户保证金、金融债等主动负债项目列入“存款”范畴,并交纳存款准备金;同时开放“大面额可转换让存款凭证”融资工具,对1,000万元以上大面额定期存款的利率实行市场化,只允许转让而不可提前支取,支持商业银行以发行金融债方式筹资,提高负债的稳定性。

5、改革票据融资法规,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

银监会规定,信贷资产证券化必须确保“真实出售”,并要实现“出表”要求(即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但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叙做票据资产集合计划信托产品时,由于受信托公司不具有商业汇票转贴现业务的经营许可的限制。商业银行在将商业汇票转售予信托公司时无法作成票据的背书转让,而依据《票据法》规定。票据所有权的转移必须以背书交付形式履行。如此。该项票据的持票人仍为商业银行,而根据国家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中有关“企业仍保留与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该金融资产与确认的相关金融负债不得相互抵销”规定的。该项票据资产仍须反映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无法实现“真实出售”。对此,央行应恢复商业汇票作为有价证券的属性,淡化转贴现的概念,允许商业汇票在票据市场上的法人企业之间进行自由转让买卖。

6、实行时差准备金制度,取消超额准备金付息。

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行按旬考核,旬后5日计交的无时差准备金模式,但由于各家商业银行受月末业绩考核、季末公布季报业绩因素的影响。创造出的大量派生存款(存贷款同时并存)使月末、季末的存款余额高出平日余额的10~20%,形成波峰形态,使央行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值失真,同时存款额的波动引起超额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的转化,继而引发货币市场的波动。有效的对策为,可采取对存款准备金实行以月末时点考核的办法,利用波峰存款会加大因存款准备金增加而产生的机会成本的作用,促使商业银行主动平抑月末、季末存款额。当商业银行存款额呈现平滑增长时,可实行时差准备金制度,即存款准备金在延后一个考核周期(月度)后再行缴纳并保持一个周期,这样可使商业银行从容筹集存款准备金头寸,同时在银行间拆借市场上实行隔夜拆借自动回转制度,即因当日存款准备金不足而拆入的头寸,在次日上午即自动转回至拆出行在央行的账户,以提高拆出行资金的安全性。如此,将能提高银行间拆借市场的活跃度,商业银行也会主动降低隔夜超额准备金,此时取消超额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时机也就自然形成了。当超额准备金趋于零余额时。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传导作用将会更加有效。

篇6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

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新晨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控制

对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既可以推进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帮助商业银行认清楚小企业贷款存在风险的本质,保证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对于小企业来说,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既可以让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更多的资金,商业银行又敢于给予更多的小企业放贷,这对于商业银行以及小企业是双赢的。那么,究竟如何加强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呢?笔者总结其中的几点论述如下。

1.从小企业方面分析

小企业效益不好是导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要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就必须深化小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小企业的委托关系及激励约束机制,以此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活力,从根本上改变小企业的亏损局面。

因为大部分的不良贷款是政府为弥补小企业亏损的必要补贴,所以搞清楚小企业亏损的原因是必要的。这种亏损如果能够被制止,就不再需要这种补贴,新的贷款质量会提高,所以推进小企业改革是一切银行改革最终落脚点,如果小企业改革失败,政府为了确保社会的稳定,银行信贷输血不能停止,不良贷款的流量无法解决,资本金短缺问题会再度产生,这种在不能解决不良贷款流量问题的情况下实行的不成熟的注资,很容易变为道德风险,必须实施新的更多的注资。

树立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是从事金融商品经营的金融法人的观念,使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经济主体。只有将商业银行真正推向市场,才有可能使其真正意识到规避金融风险的必要性,形成“自律”行为,注重资产负债的质量,以创造利润和生产财富为内在目标,更好地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兼顾。

改革虽然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但最艰难的部分,即国有银行与小企业的产权改革并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国有银行都还不具备自由选择、自担风险、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能力,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残缺的国有专业银行与小企业的产权制度加强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所以,要消除信用风险构成的制度性根源,就必须以产权改革为重点,加强内部控制和约束制度。

为了确保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安全,控制信贷风险,减少坏账率,必须在企业征信系统中建立企业信用与企业股东和主要经营管理者信用关联机制。企业的不良信用直接关联到企业股东及主要经营管理者的信用,发挥企业征信对小企业主及主要经理人的警示作用,当这些人故意逃废银行债务时,他们会掂量所要付出的声誉代价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从而减少利用信息不对称恶意骗贷情况的发生。

2.从银行内部方面分析

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均表明:商业银行在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拓展成功与否,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取决于商业银行是不是可以有效制定一套专门的、适合小企业发展的、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信贷治理体制。对于这句话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最终提出如下建议:

2.1 完善信贷内控制度,防范业务运作风险

2.1.1 健全风险预警和评价机制

首先,在商业银行内部必须要建立一套小企业贷款风险预警体系。通过这套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对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可能造成的风险问题进行及时的预警,从而使小企业贷款信贷人员及时发现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帮助商业银行积极采取对策,避免和减少由于风险问题而对银行造成的损失。其次,商业银行内部必须要制定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通过该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对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信用状况等情况进行打分评价。做完这一切之后,再把这些得分相加取平均值,确定其存在的风险级别,最终帮助商业银行确定对小企业的贷款方式以及贷款定价等。

2.1.2 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的对商业银行的小企业贷款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强风险管理队伍的建设。这支队伍的建设主要以强化风险意识为核心,全面提高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例如,广东发展银行近期重点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十项机制建设。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针对信贷人员权力监督的廉政建设机制;(2)针对信贷人员违规必究的责任追究机制;(3)针对信贷人员注重风险收益的业绩考评机制;(4)针对信贷人员全面核算的成本分摊机制;(5)针对信贷人员工效挂钩的费用分配机制;(6)针对信贷人员战略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7)针对信贷人员竞争择优的末位淘汰机制;(8)针对信贷人员能上能下的干部交流机制;(9)针对信贷人员不拘一格的人才选拔机制;(10)针对信贷人员公开透明的竞聘上岗机制。这十项机制建设,有效的加强了小企业信贷人员队伍的建设。

2.1.3 加强信贷风险机构建设

商业银行为了对小企业贷款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机构,这个机构下属还需要建立三个部门:审、贷、查。这三个部门要相互分离,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主体地位,这样它们之间就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及时发现小企业贷款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为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 科学设计贷款流程,强化信贷管理机制

2.2.1 强化贷前风险甄别与控制

首先,商业银行要对小企业贷款信贷员的信息搜集能力进行强化,提高信贷员的责任意识,训练和培养小企业贷款信贷员对小企业的信息辨别能力;其次,商业银行需要构建一套符合小企业贷款特点的贷款审查制度。这套制度不能过于繁琐,要追求简单实效。笔者建议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建立起一套规范的、科学的审查流程,最终提高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效率;再次,构建一套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这套信用评级制度要特别对小企业的盈利性以及成长性等关键因素进行评定;最后,建立一套适合小企业特点的抵押担保制度。具体可以分为法人代表承担连带责任贷款、保证人担保、信用贷款以及专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等方式。

2.2.2 加强贷款监测与增值服务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小企业的动态监控。商业银行的小企业信贷员可以采用定期结合不定期的方式对发放贷款的小企业进行检查或访问,尤其是对企业的贷款去向进行监督。假如发现问题需要立刻做出反应,控制和管理风险;其次,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小企业贷款的增值服务。商业银行对小企业发放贷款之后,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以及信息优势,为小企业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从而提高小企业经营的成功率,降低贷款风险;最后,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小企业信贷退出机制。商业银行对小企业发放贷款之后,需要对小企业进行及时的动态监控,在监控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小企业贷款所存在的风险隐患,如果风险过大,商业银行就可以通过小企业信贷退出机制采取相应的办法来对商业银行所发放的贷款进行保全。

2.2.3 完善贷后风险控制与补救内控机制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对小企业贷款的贷后治理程序和内容进行规范化处理。即对小企业信贷发生到收回整个过程必须要建立严格、科学的治理程序。对于各个治理环节的要求及内容都需要详细明确,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制度;其次,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做好小企业贷款风险的分类工作。大风险大治理,小风险小治理,争取把商业银行的小企业贷款风险降到最低;最后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小企业贷款贷后考核治理办法,通过这套办法切实把对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治理工作做到位。

2.3 加强业务技术创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的产品创新。具体可以包括增值服务的创新以及贷款业务的拓展等。增值服务创新可以包括:商业银行为小企业提供理财服务、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等;贷款业务的拓展可以包括:购货合同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贷款、无形资产贷款等。

笔者建议商业银行要选择一些适合小企业的信贷品种,对小企业的信贷产品进行优化设计。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对小企业的专属信贷产品进行研发,这么做的目的最好可以起到这样的双重作用:既可以满足小企业贷款的需求,又能够满足对小企业贷款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的需要。商业银行在小企业信贷产品的创新方面,应该突破单一的贷款品种,实现多样化的贷款品种,例如发展循环贷款、中期周转贷款等多种贷款方式。

商业银行还需要创新对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的方法。当前银企之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一套风险预警体系来加强对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为了创新风险管理手段,商业银行可以与高校的研究机构、国内一些知名的研究机构一起共同研究技术手段的创新,提高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风险的管理水平。

3.从政府方面分析

从政府角度来说,为了加强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建立更为完善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

我国对货币管理最常用的管理政策就是公开市场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以及再帖现政策。这三项政策是我国对货币进行有效管理的三大法宝。其中,存款准备金率是高是低,将会对商业银行的放贷资本产生直接的影响,最终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产生影响。

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差别准备金政策的差别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不同银行间。例如,在特殊事件和特殊时间后的地区上,诸如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地震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四川省和全国存款准备率的差别。再如,国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存款准备率上也存在差别。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鼓励商业银行对小企业发放贷款,政府可以在同一家银行内部依据小企业贷款客户的不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率制度。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商业银行对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3.2 建立银行对小企业贷款损失的财政补贴机制

商业银行之所以不愿意给小企业发放贷款主要是因为对小企业发放贷款会承担巨大的风险,搞不好会变得血本无归。但是假如商业银行在给小企业发放贷款造成了经济损失,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给予一定的补贴的话,那么商业银行对于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一定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例如,商业银行对小企业发放贷款利息受到了损失,国家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补贴,亦或是本金产生损失国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补贴等。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3.3 创新担保方式,防范和化解小企业货款风险

商业银行防范和控制小企业贷款存在风险的最主要的办法即是要求小企业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可以提供抵押品。比如土地或者房屋等。不过,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规模普遍较小,很多小企业都缺乏有力的抵押品。这种情况的存在就造成很多小企业无法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基于此种情况,政府可以不断创新适合小企业特点的担保方式,比如,变企业担保为群体担保等。让小企业可以顺利的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同时降低商业银行的小企业贷款风险。

3.4 切实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功能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已经建立了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不过,从具体情况来看,这些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却并没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职责,没有真正为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笔者认为,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是属于政府性质的机构,这些机构在对小企业进行融资担保的过程中不应该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可以对本地区内一些诚信的、合法的小企业进行筛选,筛选出一些优秀的、具有成长性的小企业,为他们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担保。假如贷款出现问题的话可以由当地的财政出资弥补商业银行的损失,从而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的小企业贷款风险。

4.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小企业贷款业务目前无疑会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但是对于很多商业银行来说,小企业贷款又让其望而却步。望而却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小企业贷款所存在的巨大风险。笔者认为面对风险我们要积极应对,而不是选择逃避。我们应该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来规避小企业贷款风险,实现商业银行和小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一、引言

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支持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筹集者和供应者。截至2014年8月,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达541937.72亿元人民币,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吸收各类存款占全部银行业存款额的绝大部分,并承担着全社会80%左右的支付结算量。由此可见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金融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们的不良资产比例最大,产生的原因也更为复杂,而且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率的居高不下,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有银行的深化改革与正常经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较为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基本概述

1.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所谓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简单的说就是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已收不回的贷款,俗称呆坏账。对于银行不良资产的划分,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我国目前有两种并行的划分方法:一是金融界所说的四级分类方法:以到期未偿还的时间划分为正常、逾期(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四类,按这种方法划定后三类为不良资产。另一种是由国际商业银行从风险监督的角度出发,对未到期信贷资产划分为五类:Pass(正常)、Special mention(关注)、Substandard(次级)、Doubtful(可疑)和Loss(损失),规定后四类贷款称为“有问题贷款”,而“不良贷款”指不能按协议或合同规定的日期、或者其他可接受的方式归还的后三类贷款,这是我国金融界正全力推广的五级分类标准。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现状及其特点

截止到2013年四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为5921亿元,不良资产比率为1.00%,高于三季度末0.97%。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占据较大份额,如: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为1964.82亿,占据总资产的1.24%;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达1577.85亿,不良资产比率为1.02%。巨额不良资产的存在说明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依然严峻。面对这一现状,具有针对性的处置需从结合我国实际出发,首先需明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

(1)与国际同业水平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相对较高,且不良贷款数量大,涉及面广,不仅涉及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而且涉及到政府、其他市场主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政企不分以及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经营管理不善等体制问题是很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国家政策因素以及相关的法律不完善、监管不合理等方面也与其他国家有很大差异。

(3)银企关系不明确。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都归国家所有,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企业最大的债权人和最主要的责任承担者,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实质是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低下、缺乏竞争力等的综合表现,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和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3.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所带来的危害

大量的不良资产,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给国有商业银行加上了一把沉重的枷锁,使得国有商业银行难以正常运行,再进一步对国民经济造成消极影响,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1)最直接的是造成银行的资产损失,影响其正常经营活动。大量不良资产减少银行的资产存量,而资产存量制约着资金周转,使银行资金难以合理流动,易造成银根紧缩或存款滑坡,使银行无法通过贷款回收来增加头寸,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挤兑风潮,迫使银行破产倒闭。

(2)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大量的不良资产容易造成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不良预期,动摇投资者信心,减少投资活动,而且社会信用会随着企业互相拖欠贷款的风气逐渐恶化,资金的合理配置作用便无法发挥,使经济增长的速度缓慢。

(3)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阻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由于存在数额巨大的不良资产,使得国际权威的评级机构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评级很低,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分析

1.宏观经济波动因素

自2007年以来,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剧烈性的波动,加之政府执行宽松或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金融体系自身就是具有不稳定性,同时也引起了企业行为变化,在经济繁荣期,银行放松贷款条件,企业非理性贷款急剧增多,投机行为加重,这时的利润预期是建立在股票、房地产、汇率等名义价值大大高于实际价值基础上,而当经济由繁荣转为萧条时,股票、房地产、汇率等价格的下跌不可避免地导致一部分企业经营亏损,甚至部分企业破产,这种具有投机性质的膨胀性泡沫一旦破碎,而企业的负债率较高,极易转变成银行的不良资产。

2.政府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具有严重的财政化倾向,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于政府的改革、政策调整造成的。首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实行的是财政拨款制,1983年和1985年我国先后对上述两种拨款改为由企业向银行借款,1993年又取消了从销售收入中提取1%补充流动资金和税前还贷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由于相应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缺陷,这些政策实施的直接后果是把向国有企业提供资金的责任,由政府转嫁给了银行,为保证就业而补贴国有企业、为调节地区差距而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资金、为拉动内需而要求扩大贷款规模等,政府行为边界过大,往往导致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过度干预,如:为了避免许多老国有企业破产清算,国家要求商业银行对其进行政策性贷款,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机制名存实亡,造成信贷资金财政化。

3.企业因素

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多数都在80%左右,而从国际经验来看,40%~60%的资产负债率是比较正常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在50%以下,财政、投资体制的改革,使企业的融资渠道由原来的依靠财政拨款,转变为依靠银行贷款,在效益没有较大提高的背景下,产生了许多负效应和不协调因素。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国企普遍进入了高负债、过渡负债的行列。据测算,与股本融资不同,企业债务融资无论经营好坏,都要还本付息,在高负债的情况下,很多国企经营收益大部分甚至全部不足以支付银行利息,因此国有企业拖欠银行债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银行不良资产也越积越多。此外,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淡薄,企业逃废债现象严重。有些企业出现拒绝偿还贷款本息,只有银行为其提供新增贷款,才能继续偿还利息。银行为维护与客户互惠互利的长期关系,避免损失全部未偿贷款,往往不得不考虑对其进行挽救。然而一旦挽救不能奏效,企业无法尽快恢复清偿能力,银行的不良贷款就呈现出滚雪球式增加的态势。

4.银行自身因素

(1)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制度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采取的粗放型经营,侧重于扩大规模和增设机构,缺乏高效的内控治理结构和科学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使规范有效的管理很难落到实处,对于贷款风险通常也很难追究个人责任,贷款风险责任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非市场化及缺少健全的信贷约束机制是不良资产产生的直接原因,贷款的发放部门与评审部门在分工上是各有侧重的既互相协作又相互制约,贷款发放部门主要是拓展客户并对项目进行初评,审查部门则对贷款进行后续评审决策,但长期以来银行审贷合一缺乏必要的内部制约机制,在审贷合一的情况下政府指令授信使得执行畅通无阻,人情贷款工作失误与偏差屡见不鲜,极易造成银行不良贷款。

(2)缺乏一套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项目评估质量不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队伍建设滞后,信贷人员素质低,多数不具备成熟的现代管理能力和水平,对贷款项目缺乏足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使贷款决策发生失误,短期贷款的长期化增加了银行贷款回收的风险给贷款带来风险。

(3)银行盲目拓展业务以及银行同业间的不正当竞争。通常,商业银行总行都会下发对贷款规模的要求,这导致有的银行乱拉客户,追求贷款的“量”,不注重贷款的“质”,使企业有机可乘,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逃避银行的监督管理,致使信贷风险日益增大。

5.监管及法律因素

金融监管是金融机构健康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正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侧重于合规性监管,忽视风险性监管。合规性监管的市场敏感度差,措施往往滞后于市场的发展,不能及时防范金融风险;监管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此外,我国金融法律法制尚不很健全,《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等主要金融法律1995年才得到颁布实施,而《信托法》、《政策性银行法》等一系列与信贷制度和银行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至今仍未出台,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建议

1.建立起商业银行和现代企业改革制度

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应该逐渐由国家独资向多头控股所转变,放宽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独立性。转变其经营机制,加强对银行业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在商业银行内部成立完善的企业资产信用评估体系,此外,还可以通过努力开展贷款业务以外的商业银行业务,如担保业务、咨询业务、代客理财业务等中间业务,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提上去,自然就能增强应对不良贷款等风险的能力。

长期以来,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造成企业的兴衰与银行不良资产的直接相关性,因而要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发展资本市场,从不良贷款的根源入手,完善银企间的借贷程序,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企业经营的基本状况要向银行公开,银行业要对企业的重大财务活动加强监督,对于有担保抵押物的贷款,应合理、真实地核算其担保物的价值,实现每个操作环境、步骤的程序化和规范化。

2.吸取国外的处置经验,加强中外合作

由于各国金融形势各有不同,各国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也各有特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方法组合。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的背景下,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国际化也在不断扩大,解决不良资产问题不仅需要从我国机构内部着力,也要加强与国外专业处置机构间的信息交流,吸收好的经验,如:聘请国外专家对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进行指导,将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管理人员送到国外知名机构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不断提高我国在处置不良资产上的技术水平,朝着世界性银行的步伐迈进。

参考文献:

[1]周兆生.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研究[J].世界经济,2004(7).

[2]朱华锋.金融危机下中国不良资产问题探讨[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

[3]何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

[4]朱凤敏.有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0.

[5]李坤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法律控制[J].法制与社会,2012(1).

[6]杨盛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体制性成因探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

篇9

引言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日渐深入,利率传导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其不仅是利率政策的被动执行者,也是市场经济中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作为利率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效果。

一、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传导机制中的作用

利率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中间桥梁,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得以实施的重要一环。商业银行是利率政策的执行者和传导者,是利率传导链条中联接中央银行与企业、居民等经济实体的纽带,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体系来调控利率水平并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传导机制的意义更加特殊。因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银行贷款长期以来一直在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尽管当前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比重下降,但目前来看商业银行贷款仍是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在我国的利率传导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对利率传导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内部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削弱了利率传导的效果

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存在着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市场均衡利率两种参考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在对不同的产品构建内部收益率曲线时会依据不同的基准利率。当经济发生波动时,中央银行进行逆周期调控时对基准利率进行调整,此时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与市场均衡利率出现不一致。法定基准利率与市场均衡利率发生偏离时,商业银行在构建内部收益率曲线时不得不面临基准利率选择问题。商业银行作为市场主体之一,更倾向于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均衡利率为基准构建的内部收益率曲线,对中央银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反应不够敏感,影响了利率政策的有效传导,削弱了利率政策传导效果。

(二)商业银行利率政策预期偏离导致央行利率政策难以落实

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的行为可能因发生预期偏离而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影响。如商业银行制定短期经营目标后,并不能准确判断和预测中央银行在此期间是否会做出政策调整。一旦中央银行短期内改变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的预期收益目标可能无法实现。此时,商业银行会调整存贷款利率,力求实现既定收益目标,这些调整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落实具有不确定性。此外,货币政策要经过商业银行的总行、各级分支行才得以具体执行,传导链条较长,传导过程中容易产生信息的传递偏差,导致商业银行行为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期望相偏离,最终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落实。

(三)商业银行“顺周期”行为与中央银行利率政策导向相悖

与中央银行逆周期宏观调控相比,商业银行经营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的特征。如在经济下行期,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下调基准利率来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但商业银行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其经营行为可能与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导向相悖。因为经济下行时,商业银行面临的贷款风险增大,考虑到贷款的安全性以及满足监管指标的要求,商业银行必然会采取保守谨慎的贷款政策,导致“惜贷慎贷”现象出现,拒贷行为增加,甚至出现提前收回未到期贷款等行为。同时,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商业银行会使用价格杠杆,即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抑制一定的信贷需求。此时,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削弱了利率传导效果,中央银行通过利率传导渠道旨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政策预期就难以实现。

(四)商业银行“信贷偏好”导致利率传导渠道不畅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定位于满足大型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信贷资金主要倾向大企业。小微由于具有企业规模偏小、可抵押物少等特点,贷款风险较大,因此商业银行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和要求提供担保等措施来匹配和降低贷款风险。为取得贷款,小微企业除需支付利息费用外,还需要支付担保费、评估、抵质押登记费、公证费等各种非利息费用。以四川某酒业公司为例,2014年在某银行申请流动资金周转贷款3970万元,期限1年。该公司除了支付合同年约定的利率10.1%外,还支付了2.4%的担保费、1.01%的评估费,并缴纳贷款金额的10%作为保证金,实际使用的只有3573万元,综合融资成本高达15.01%,贷款非利息成本占综合融资成本的近1/3。过多的非利息费用导致小微企业实际贷款成本居高不下,但小微企业无法通过银行信贷以外的方式融资,只能被动接受贷款价格,央行通过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的方式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目的未能达到。

三、完善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尽快培育出公认的“基准利率”

一是继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管制,实现存贷款利率真正的市场化;二是从政策利率体系中尽快培育形成一个市场和官方都认可的“基准利率”并定期调整公布,稳定市场对利率的预期,进一步发挥“基准利率”对整个利率体系的引导作用。三是以“基准利率”为基础,加快基准利率体系建设,逐步建成一个以基准利率为中心、充分体现和反映市场经济特点、可参考的市场化的基准利率体系。

(二)发展完善金融市场,疏通子市场间的利率传导机制

一是促进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积极推动包括创业板市场、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丰富市场层次与产品种类,增加银行信贷融资的可替代性;二是逐步扩大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积极推动企业、个人投资者等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参与货币市场,推动更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及个人投资者参与票据市场,同时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进一步扩大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比重;三是积极发展跨市场产品,推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连通,实现资金合理流动,促进市场真实的利率价格信号的形成。

(三)改革银行监管考核,缓解顺周期效应对利率传导影响

一是银行监管部门要改革银行监管指标,建立多元化监管指标体系,降低商业银行顺周期效应,缓解对利率传导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强银行监管部门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建立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二是中央银行要进一步发挥在逆周期宏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逆周期的政策工具,如动态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拨备制度等加强对商业银行考核,化解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问题;三是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相关货币政策过程中,应将银行信贷顺周期的特征及其负面效应考虑进来,以保证政策实施的效果。

篇10

一、中外商业银行呆账准备金制度的比较

之一:呆账准备金制度。

在各国银行的实践中,一般计提以下三种呆账准备金:

第一种,普通呆账准备金。即按照风险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这和我国现行的按照贷款总余额的一定比例(1%)提取的呆账准备金是相似的。

第二种,专项呆账准备金。即按照贷款分类的结果,对各类别的贷款根据其内在损失程度,按照一定的风险权重分别计提。大多数国家要求商业银行同时计提普通呆账准备金和专项准备金,我国计提此种专项准备金。

第三种,特别呆账准备金。即针对某个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专门计提,为防范国家风险而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就属于这一类,我国计提此种准备金。

普通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既定比例计提的,它针对的是贷款的不确定损失。银行经营贷款总会有一定的损失,应当提取一定的准备金,以用于弥补贷款的损失,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普通呆账准备金是弥补贷款将来损失的一种总准备,因此,普通贷款准备金具有资本的性质,《巴塞尔协议》在计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时把银行提取的普通准备金计入银行资本基础。普通准备金的变动与贷款总量直接相关,而与不良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无关,如果一家银行的贷款余额保持不变或减少,而不良贷款的损失程度在增加,普通准备金却保持不变或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减少。比如,某银行1995年的贷款余额为1000万元,按照1%的比例计提普通准备金10万元,至1996年,由于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该行的贷款余额下降为800万元,普通准备金相应地调整为8万元,同时有一笔10万元的信用贷款按照贷款分类标准应当划为可疑类,估计内在损失为2.5万元,这时,银行的准备金水平应当保持在10.475万元[(800-2.5)×1%+2.5],而实际上准备金却减少了2万元。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就属于这种情况,无论“一逾两呆”贷款占贷款余额的比例如何攀升,而呆账准备金的变动总是和“一逾两呆”贷款的变动没有直接关系。

专项准备金是按照不良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计提的,它反映的是评估日贷款账面价值与实际评估价值的差额,或者说反映的是评估日贷款组合的内在损失,因此,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专项准备金是不计入资本基础的,而要作为资产的减项从贷款总额中扣除;与普通准备金不同,专项准备金的变动与贷款的内有损失程度直接相关,而与贷款组合的总量变化无直接关系,专项准备金正好可以弥补普通准备金的不足。

通过计提专项准备金,使得银行的贷款呆账准备金不仅仅与贷款规模的大小相联系,而且与不良贷款的损失程度直接相关,普通呆账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互为补充,构成了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整体,使得贷款呆账准备金真正符合了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各国监管当局都要求银行提取充足的呆账准备金,但一般不对准备金计提的比例作出统一规定,而是允许商业银行自主决定。监管当局内部则对呆账准备金计提比例设定参考值(见附表),作为评价商业银行准备金是否充足的依据。这些比例的确定主要依据对损失概率的测算,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有的监管当局只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总体水平上,而不十分计较具体某一档次的专项准备金是否充足。

从目前情况看,西方国家普遍对三种准备金都进行了计提,从而使准备金的变动不仅与贷款规模有关,而且与贷款的质量、投向联系起来,保证了准备金对贷款损失的补偿作用。面我国目前仅要求商业银行根据贷款余额提取1%的普通准备金,而没有对贷款提取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准备金仅与贷款规模联系却与贷款实际内险程度无关,因而不能有效的对贷款的内在损失进行弥补。

之二:国外呆账准备金的管理和税务处理。

在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具体贷款呆账准备金如何计提,计提多少,其决定权不在财政、税务部门,而是由商业银行按照中央银行确定的指导原则自主计提,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出于监管的考虑,制定准备金的计提指导原则,确定一个计提的最低参照比例,具体计提由商业银行视情况而定。有的国家中央银行不制定准备金指导原则,商业银行根据对贷款损失概率的统计和在贷款分类的基础上,全权确定本行普通准备金的计提比例和专项准备金的计提数量,这样既提高了贷款呆账准备金政策的科学性的准确性,又扩大了各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权,从而提高了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在我国,贷款准备金的具体计提规定由财政部规定,同时各级财政会同税务、审计以及银行机构的监管等部门对呆账准备金的提取、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贷款呆账准备金是否免税的税务政策的决定权在财政、税务部门。也就是说财政、税务部门决定银行的贷款呆账准备金是全额免税、部分免税或者全额纳税。财政、税务部门在作决定时主要考虑的是税收收入问题。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当局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制定信贷资产分类和呆账准备金制度,这已成为国际惯例。在此基础上,财政、税务当局可以决定是否对全部和部分呆账准备金给予税收优惠。在不能协调一致的情况下,则允许监管当局和税收当局按各自的职能依法行政。这是因为,让金融监管的需要服从税收的需要,会导致银行体系的风险加剧,从长远看,也不利于财政税收,更不用说会损害经济增长潜力。

从倾向上看,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等国对普通呆账准备金不予免税,但对专项呆账准备金则允许税前提取;美国与澳大利亚对其它两种呆账准备金都不允许税前提取。总体上看,各国更加重视专项呆账准备金,并且在税收上给予优惠;而且,西方国家央行和税务部门在对准备金的税务处理方面协调得比较好,对准备金的认识趋同,在税务政策上为银行创造较为宽松的税收环境。而在我国目前并没有对呆账准备金给予免税的政策。

二、对我国的启示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银行业现实的成本和财政的承受能力,建议采取“分类计提、分步到位”的政策,建立起我国审慎的呆账准备金制度,加强呆账准备金的管理,同时给予积极的税收政策支持。

1、建立审慎的呆账准备金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审慎会计原则制定呆账准备金管理政策,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建立审慎的呆账准备金制度。

(1)建立贷款风险识别机制。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就是一种有效方法,应认真研究并应用。

(2)建立对准备金的评估制度。银行要定期对准备金的充足性进行评估,及时增提或冲减准备金的数量,使之与估价贷款的内在损失水平相适应。对于金额较大的不良贷款或者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较快的贷款,应当适当增加评估额度。

(3)建立贷款冲销制度。对损失类的贷款,不应当长期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应当规定冲销的适当时限。对贷款的冲销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明确的审批制度,对关系人、关联企业的贷款冲销更应严格审批。同时应当明确,贷款的冲销并不是银行对贷款债权的放弃,而只是银行内部账务的一种处理,应对债权继续追索。

目前我国的呆账准备金仅限于普通准备金,其计提依据是贷款余额而与贷款实际风险程度无关,且提取比例仅为贷款余额的1%,这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初步估计20%以下的不良资产规模是不相称的,而且准备金的管理也不规范和科学。所以,我国商业银行除了提取普通准备金外,要建立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制度,使普通、专项和特别呆账准备金互为补充,构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整体。

2、改革现行的呆账准备金管理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比例和在税前计提的政策均是由财政部决定的,财政部决定计提比例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实现,总是带有低估贷款损失的内在倾向,而不可能也无法做到充分考虑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和贷款损失的可能程度。对贷款损失可能程度最了解的应当是商业银行自身,其次是中央银行。因此,由商业银行自主地或者按照中央银行的指导原则确定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数量,才更加符合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实际状况,才更能如实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

对准备金的管理,一般应由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计提,按规定时间及时逐级上交各商业银行的总行,由总行统一对不同的准备金分账管理。各银行还应根据贷款分类结果的变化随时对准备金进行调整,实现动态管理。同时,由于准备金的使用不是一次性的,对沉淀下来的资金,一般来讲,经过几年的观察,准备金会保持一个最低的沉淀水平,对这个沉淀存量可按基金的模式来运作,在保值和流动性的前提下,以求实现增值(可购买无风险资产、如国债等),另外,对损失类贷款要及时按规定核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