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交通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4-02-08 17:4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上交通安全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首先,我代表武惠浮桥有限责任公司对交通局、海事局等部门长期以来对我公司各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直以来我公司高度重视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公司各部门不畏艰辛、积极进取、狠抓工作落实,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监管,取得了建桥以来无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成绩,确保了水上交通安全和稳定。下面我就武惠浮桥有限责任公司水上交通安全的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狠抓责任落实
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浮桥管理办法》契机,加大水上交通安全力度,把贯彻落实好《河南省浮桥管理办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好落实,抓出成效,将水上交通安全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认真落实水上交通安全责任,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一岗双责”制。
二、防范事故,扎实治理隐患
浮桥公司一直以来都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措施,坚持企业自查和政府督察相结合,日常排查和重要节日检查相结合,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认真开展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中和“治超打非”等专项活动,排查各种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并督促全面消除。
三、抓住“安全活动”进行宣传
重点做好安全活动宣传工作,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实现“五无一低”(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轻伤事故率低于千分之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广泛做好安全生产的实质性宣传,组织职工参加岗位隐患自查。使职工的安全素质得到了提高,安全责任得到加强,搞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得到提升。
四、做好活动的开展,落实安全责任
做好应急训练与演习,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使从业人员了解应急预案的内容,熟悉应急职责、程序和处置方案,普及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质及装备,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篇2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为我局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我局始终把抓综治、保稳定放在重要位置,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每年都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目标具体,责任明确,强化了各级领导的责任。一是我局高度重视维护稳定工作,把维护稳定工作作为党委、行政的重要工作来抓,一切工作以维护稳定为出发点,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稳定工作。**年初,我局下属单位部分离、退休人员为社保问题欲上访,省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要求基层单位领导认真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并要求对原本打算在春节、“两会”前执行的一些措施延缓执行,让离退人员过好春节,确保了“两会”期间单位内部稳定。二是将单位维稳、奥运安保工作一起抓。**年8月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根据交通部海事局文件要求,我局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奥运反恐安保工作,将奥运反恐安保工作摆在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召开了局属各单位领导、综治办主任参加的奥运安保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布署,向局属各单位下发了《关于做好全系统反恐和安保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局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工作,举全局之力全力做好奥运反恐安保工作,确保奥运期间系统内部的安全稳定。为加强奥运反恐安保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好奥运反恐安保工作,经省局领导研究决定成立了由省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部门(科室)负责同志组成的局安保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局属各单位按照省局的要求均成立了相应的安保工作领导小组。安保小组的成立为全系统做好奥运反恐安保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组织机构成立后,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系统内部安全及恐怖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奥运期间系统内部安全稳定,按照部海事局反恐安保工作的部署,我局结合工作特点和实际,研究制定了《反恐安保应急预案》。《预案》内容涵盖了奥运期间单位区域内安全生产事故、火灾事故、重大刑事治安案件,针对奥运或影响奥运的人为破坏、捣乱、恶性上访及其他突发性事件,以及枢纽、电站、船闸的防恐安保、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堵航、沉船、打捞救助的应急处置程序及办法。《预案》的制定,进一步提高了我局应急反应和救助指挥能力。
二、认清形势,夯实基础,开拓创新,进一步巩固提升维稳综治长效管理机制
我局正确分析形势,提高领导干部对维稳综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求领导干部要把困难估计更足一些,把应对措施想得更周全一些,把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一些,牢牢把握维稳综治工作主动权;同时进一步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把好维稳综治隐患源头关。特别要求各单位和机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干部职工尤其是离退休人员等不在岗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职工队伍思想稳定。为做好这项工作,我局的公路工程处在综治维稳工作中,注重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的作用,聘请了两名退休党员干部担任单位综治信息员,使单位领导能及时了解掌握离退休人员的思想状况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单位做好综治维稳工作创出了一个新方法,一条新路子。
三、完善制度,抓住关键,规范综合治理工作
制度是管理的根本。为了使综治工作规范化,我们制定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实行综治工作问责制,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落实,层层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并将责任内容进行量化、细化,具体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人员,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抓到底,不留死角。同时工作中我局注重完善制度,抓住关键,逐步规范综合治理工作。规费是我局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年,省政府决定对部分水域实行全面禁采或限采,该决定出台后,我局规费征收形势严峻,职工的收入和生活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影响,这样一来影响稳定的因素也随之增多,面对这种形势,省局党政领导班子一方面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抓住关键,完善内部管理,及时召开班子会议,对全局面临的形势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和评估,作出了进一步加强经费的使用管理,尽量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加强机关经费的管理,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压缩招待费和其他经费,开源节流,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尽力做到职工收入不减,生活水平不降的决定,维护了系统内部的稳定,保持了单位职工队伍思想稳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四、真抓实干,文明执法,切实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营造和谐的海事执法环境
我局是依法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行使行政权力,维护公共利益,服务社会的行政主体。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平安交通、和谐平安水上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局在抓好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单位内部稳定的同时,注重抓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构建和谐平安水上交通工作。
为进一步打击“三无”运输船舶违法运输行为,我局于**年1月29日印发了开展打击“三无”运输船舶统一执法行动方案,在全省水域范围内继续开展打击“三无”运输船舶统一执法行动。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在省局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一时间、统一方案、统一标准的要求对各自辖区内从事运输的“三无”船舶开展统一整治行动。省局先后召开4次整治“三无”船舶调度会进行督导。相关分局通过设立“三无”船舶整治点,充分发挥检查站及减载货场的作用,对“三无”船舶进行查处,有的分局加强与公安等单位的协作,打击“三无”运输船舶成效显著,出江船舶严重超载运输的势头得到一定的遏制,“治超”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继续强化了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反水上运输超载、打击“三无”船舶非法运输专项整治活动等一系列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扎实做好了重要时期和重点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大检查,有效保证了元旦、春运、“两会”、“五一”、“奥运”等重点时段全省水上交通无事故,继续保持了全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平稳。**年全省水上交通事故、死亡失踪指数按省安监部门的统计比2007年分别下降33.3%、42.86%。死亡人数比省安委会下达的年度考核控制指标少死亡5人,全年未发生渡运安全事故。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为构建和谐平安水上交通和水上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作出积极的贡献。
五、齐抓共管,积极配合公安、渔业、水利等部门做好严打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切实推动所辖水域和谐平安水上交通工作
维稳综治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我局自始至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路,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多部门联动、整体协同作战的新格局。特别是在奥运期间,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范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确保奥运期间水上安全,我局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加大了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管力度,对所有从事运输的船舶和渡运量较大的渡口渡船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对重点渡口、渡船实行了现场监管,严禁超载,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保障了水上交通安全。我局还与公安、渔业、水利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利用水上交通事故进行恶意敲诈勒索,渔船占据航道非法捕鱼,农用船非法载客等违法行为的整治行动。通过联合整治,维护了全省水上交通安全,为水上交通运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全省海事系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贯彻部党组对奥运安保工作的各项部署,将奥运安保与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作为政治任务,积极发挥优势,集全系统之力,忠诚履责、恪尽职守,在水上交通管理、水上搜救、船舶与港口保安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广大海事干部职工坚守岗位、连续作战,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海事部门恪尽职守、忠实履职的风采,得到了部党组的高度肯定。
篇3
一、指导思想
2012年全区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为重点,以减少交通运输安全事故为目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管、全面推进安全应急各项工作,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交通运输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运输环境。
二、工作目标
1、在我区地方交通海事部门监管的通航水域内,水上船舶安全面达98%以上;杜绝水上一次死亡失踪3人以上的较大责任事故;力争实现水上事故零死亡目标。
2、杜绝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道路客运行业监管责任事故。
3、杜绝渡口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责任事故;力争水上交通安全事故零死亡目标。
4、杜绝一次死亡3人以上施工较大责任事故,工程质量监督面100%,质量管理责任制落实率100%。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责任追究
一是强化行业监管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度。
二是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加强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真正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员。
三是全面推进水上交通安全责任的落实。确保乡镇船舶、渡口渡船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四是全面推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度考核。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完善所属单位的考核。
五是严格责任追究。凡是发生责任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制度。
(二)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1、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水陆运输非法违法经营。
2、开展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一是抓好对道路运输企业和车站的源头管理,落实好“三点一监督”职责,严格执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二是结合贯彻落实《道路运输条例》及其配套规章,依法打击无证经营,严格治理“三超”等违法违规行为。
3、贯彻落实《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一是加强对乡镇公路危桥险桥的综合治理力度;二是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三是加大对非法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力度。
4、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一是严格把好船舶检验,船员适任、资质审核“三个关口”,重点查处“三无”船舶的运营问题;二是深入开展渡口渡船专项治理,进一步督促落实乡镇、村、渡口经营单位(船主)四级渡运安全监管体系。
5、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进“平安工地”建设。
(三)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进度和整治效果。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四)加强安全应急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一是按照年事例,按期培训水上安全分管乡(镇)长、乡管员和渡工安全法规培训班;定期对司乘人员岗前培训。从业人员资质合格率达100%。
二是加强安全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安全应急管理专家库,抓好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监督管理、考察考核,努力提高安全应急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五)加强安全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修订完善安全应急各项预案,各行业管理机构年内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篇4
关键词:航道数字化 信息化综合平台 电子航道图 安全应急
中图分类号:U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225-02
杨传堂部长在2014年的交通运输工作会上,明确提出,要实施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行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并特别强调要着力推动包括智能航道在内的多个关键领域取得技术新的突破。
航道作为航运的三要素之一,是水运发展的重要基础,对航运经济起着关键的支撑保障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国内航道普遍存在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与国家大力发展航运经济,并实现航运与国家战略及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总体趋势不相适应。
为了提高内河航道管理的能效,实现航道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推动由传统服务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养护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管理型转变,管理手段由单纯行政管理向依法综合管理转变,尽早开展内河航道信息化的研究、规划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国内外现状
1.1 国内现状
我国长江南京至浏阳河段建立了数字航道系统,实现了“电子航道图数字化”、“航标监测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话”;长江部分大型航运企业实现了基于GPS定位的船舶监控系统、综合物流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等,部分航运企业还实现了与通航管理部门信息的互联。重庆港建设了以朝天门港口中心区局域网为主节点,覆盖全港七大生产经营公司的计算机网络;长江航务管理局下属单位完成了“DGPS手持机在航标定位上的应用”、“长江下游航道电子海图自动测绘和生成系统”、“航道站船实时动态管理系统”、“计算机过坝优化调度辅助决策系统”和“长江三峡工程船闸引航道河床信息系统”等课题。
1.2 国外现状
目前,欧洲国家运行的内河航运信息系统,代表性的有荷兰的船舶报关信息系统(IVS90系统),比利时的船舶报关信息系统(IBIS/GINA系统),法国的内河航运信息网络系统(VNF2000系统),德国的航程及货运(尤其是危险品运输)报关的航运信息系统(MIB/MOVES系统),奥地利的航运信息系统(DoRIS系统),匈牙利的航运信息服务及紧急呼救系统(DISR系统),欧盟提出的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River Information Services Sysem)。
从国内外现状可以看出,数字航道信息系统在国外建设比较成熟,国内航道数字化建设仅在长江流域比较成熟,因此加强对内河航道信息化综合平台的建设研究,对国内其他流域航道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2 内河航道信息化系统建设框架
内河航道信息化系统是以航道基础数据以及交通航运信息为核心,在信息互通互享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互连,建立航道信息化综合平台,通过对各系统的建设,对航道以及航道水情实现全区域、全过程、全方位的及时、动态、准确的监测、管理和服务。其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3 航道信息化综合平台
航道信息化综合平台主要是向电子台账系统、航道三维显示、水上应急指挥中心、电子航道图系统、航保设施管理系统等提供所需的一切静态及动态信息服务,实现一体化应用,从而实现航运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它依托于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的数字、语音、图像信息的通信功能,集信息采集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动态数据以及分析功能于一体,以电子航道图为人机交互界面,成为全方位的信息中心。在这里,可以通过电子航道图直接了解航道全线的水情变化,航槽变化、航标移动、航道尺度、通航状况以及各种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并可以通过语音、文字等形式实现航道维护与管理的电子化调度。
3.1 电子航道图系统
电子航道图系统是以GIS平台为系统框架基础,以大比例尺地形测绘、水深测量数据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图形为基础,提供图层管理、属性管理、定位查询服务。
它包括电子航道图生成系统,电子航道图系统,电子航道图分析系统,电子航道图二维显示系统等功能模块,可用于航道冲淤演变分析、水上应急救助指挥。
电子航道图生成系统包括电子航道图数据库系统、测量数据处理系统、电子航道图编辑系统、电子航道图出版系统。可完成对测量数据进行输入、编辑、输出等操作;可以对岸线、航标、水位、水深等进行二维矢量化显示。
电子航道图分析系统研究用于航道边界变化分析、航道淤积分析、水上应急救助指挥等专用电子航道图应用系统。
电子航道图二维显示系统为岸线、航标、水位、水深等进行二维矢量化显示; 可为洪水预警系统、水文泥沙信息系统、航保设施管理系统、水上安全应急系统提供直观的显示管理窗口。
3.2 电子台账系统
为解决传统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材料杂而多、纸质文档传递困难、无法快速数据查询、手工数据统计工作繁重、统计数据准确率低、数据无法共享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构建长效、科学管理机制,满足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确保科学有序高效推进,需要建立电子台账系统。
电子台账系统充分依托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对航道项目实施动态管理。通过互联网把在不同地区项目的信息实时、动态地连接起来,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进行处理。
通过电子台账系统,可对航道、岸线、航标、码头等港口设施测量、维修、维护资料及日常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并具有查询、分析和统计等功能,可按时间轴进行统计,生成报表。
3.3 航道三维动态显示系统
航道三维动态显示系统能在计算机中再现真实的三维世界,在这种三维世界中,不仅能够真实再现航道的三维景观,同时可在对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开发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多种分析和应用。
航道三维动态显示系统通过三维场景的实时可视化实现交互式操作与动态浏览。它既利用三维引擎提供的场景渲染功能使得三维效果尽可能逼真,又充分利用多种技术,加快场景的绘制速度,使得其图形刷新速率在场景极其复杂时仍保持在每秒25帧以上,保证用户能进行实时操作和动态浏览。
另外航道三维动态显示系统能够在利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为航道岸线、岛屿岸线演变,水下近岸回淤提供三维显示窗口系统。对航运管理、航道疏浚与整治、工程设计规划、水情分析及决策分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 水文泥沙信息系统
水文泥沙是影响航道利用的关键问题。反映航道泥沙淤积变化历程,准确判定水深变化,实时总结航道泥沙淤积和演变规律,是航道利用和航运调度正确决策的需要。建立一套能对航道水文泥沙的观测数据和科研资料进行科学分类管理和分析使用的系统,便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航道泥沙运动变化规律,为航道维护、合理运用提供依据,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航道效益。
水文泥沙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水位实时采集、存储、分析、预报系统;风况实时采集、存储、分析系统;自动及报告系统,自动汇总系统监控结论;依据当前和历史上航道及相关水域的地形、水文、气象资料,分析航道冲淤演变的影响动力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航道规划及维护建议。
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有几个方面:一是采用了GIS技术;二是采用了数据库ORACLE管理技术;三是实现了GIS平台和数据库平台的无缝集成;四是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互为补充,能正确反映航道淤积情况;五是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提高了管理效率;六是该系统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管理水平。
3.5 航保设施管理系统
航标作为重要的航行保障设施,在港口和航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水上运输、海洋开发等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传统的依靠巡检船定时巡检和过往船只的义务报告等形式维护周期长,特别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的突发因素,造成航标损坏、漂离,电池老化或航标灯器损坏情况时,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并修复,给来往的船只造成危险,极大地影响航道安全和航道的使用率。为提高航道管理和航标维护的水平,建设航保设施管理系统,实现航标维护管理自动化、智能化。
航保设施管理系统是在电子地图基础上,利用航标遥测遥控系统采集导标、浮标等设施基础信息,进行航保设施的信息管理,监控导标、浮标的工作状态,监控导标、浮标的位置状态,并进行维护提醒和安全预警。
3.6 水上安全应急系统
水上安全应急系统旨在优化现有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应急保障流程,解决现有纸质安全应急预案文件,信息不畅通,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在流程设计上,实现报警人员与接警员之间的多种媒体信息交互,将应急预案文件进行分解和数字化,实现系统根据自身模型自动判定事故等级,并启动相应的处置预案。在应急预案信息准备与分发过程中拥有具体、迅速、准确等特点。另一方面水上安全应急预案系统不仅包括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管理,也包括水域自然环境条件的监控预警预报。
水上交通安全应急预案系统不只是片面的一个管理系统或地理信息系统,而是信息化技术与水上交通安全应急预案的深度融合,是对水上应急数据资源的重新规划和应急处置流程的优化设计。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从推广前景上看,建设航道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航运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提高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方便管理部门实时了解航道淤积情况,航道变化情况,为航道维护提供合理化建议。同时航道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可以提高航道管理的应急安全处理水平,减少了突发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4.2 社会效益
航道信息化系统能够强化航道动态管理。通过内河航道信息化,可以使管理部门更加精确、全面、及时地掌控辖区内航道动态、水情变化,通过和其他业务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水上安全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进而能更好地保障水上交通运输安全。提高监管能力,提高指挥调度的科学化程度,提高航道管理决策能力和航道养护监管能力,并为加快建设水运的物流体系提供基础性支持和有力保障。
5 结语
内河航道数字化的建设目标是为了在计算机中虚拟一个航道,实现航道的演变分析、应用管理和维护服务现代化。本文通过对内河数字航道系统框架和综合平台进行介绍,为其他内河进行数字化航道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运利,厉彦峰.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7(5):893-916.
[2] 周剑敏,王捷.基于AIS的港口智能船舶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研究[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1):1-3.
[3] 曲广妍,朱昊.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标准框架研究[C].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
[4] 张兢,范军.欧盟RIS对我国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航海工程,2010,39(5):148-150.
[5] 罗本成,解玉玲.欧洲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RIS)发展现状与趋势[J].水路运输文摘,2006(6):43-47.
篇5
为进一步做好水运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消除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XX市2019年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柳安委〔2010〕1号)文件精神,结合水运行业实际,我处制定了《2019年XX市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现就第三季度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内河砂石运输船专项整治。我处分别与海事局、船检局了解目前砂石运输船舶《船舶所有权证书》、《船舶国籍证书》和《船舶检验证书》的发放情况,初步掌握了砂石运输船舶的相关资料,下一步我处将开展砂石运输船舶的水路运输许可证和船舶营业运输证的核发工作,对取得有效船舶检验证书和船舶国籍证书的船舶,核发水路运输许可证和船舶营业运输证。
二、开展码头生产安全整治。我处对全市15家码头企业开展考核及检查,重点是检查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责任制度落实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进场道路及场内道路标志标线清楚,特种设备是否在有效期内、各种生产操作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应急预案及开展应急演练的情况,对一些码头生产设备、消防设施、作业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提出了整改要求。
三、开展水运企业安全整治。3月份,我处对22家水运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目标年度考核,重点对企业的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的落实、应急体系建设、事故控制等进行综合考评,从考评结果看,大多数企业能正常开展日常的安全生产活动。责任落实到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四、加强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春运期间,我处深入辖区重要乡镇渡口开展督查。“中秋”、“国庆”节前,我处组成多个检查组,对各县渡口渡船开展检查。各县航务所加大重点时段、重大节日渡口渡船的现场监管,对渡口安全设施、船舶运输证件、船舶消防救生设备配备等进行隐患排查,杜绝非法载客和非法渡运行为。
五、我处多次深入港口经营企业进行检查,未发现非法用工、无从业资格证上岗、违章指挥、违反安全作业规定、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未按规定实施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前申报的,从事港口危险货物作业或管理的人员无从业资格证上岗的现象。制度基本建全。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演练均能按要求制定方案。
六、目前我市在建的港口工程有阳和码头和鹧鸪江1~4号泊位工程。我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开展了港口建设施工安全的检查工作,并将有关文件要求传达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安全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和非法用工、无证上岗情况;非法分包、转包以及违章作业的,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的;施工单位未按要求配备持有效证书的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三类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对从业人员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按要求投入使用安全生产经费的;新材料、新设计、新装备、新技术未经安全检测核准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的使用违反有关规定的等等。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没有发现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少数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的领导、安全管理人员)未能按照要求经过培训并持有安全生产岗位证书;
2、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还没有形成制度化;
3、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4、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够强;
5、大部分渡船救生泡沫块残旧,救生设施需改善;
6、码头存在乱堆乱放现象、安全标志未全、码头区域有外来人员钓鱼等。发现问题后立即要求企业整改。
三、整改措施
1、我处针对大部分渡船救生泡沫块残旧的问题,已在第一季度行业安全例会上对各县航务所提出。要把农村客运船舶燃油补贴政策纳入到日常的管理中,约束船主的经营行为,防止超载,通过对近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宣传,督促船主及时更换标准救生衣,提高渡运安全,为广大群众乘船提供安全保障,目前,10个县的渡船基本上都配备了救生衣。
2、要求水运企业、港口企业根据(新)港航系统安全管理目标年度考核标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基础档案管理,按要求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全市港航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我处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对在建的港口工程建设、施工单位进行检查,落实相关单位整改情况。
篇6
一、渡口的设置与管理
第一条 设置或者撤消渡口,应当由渡口所在村委会提出申请,乡镇政府转报,经交通局、海事部门同意后,由市政府审批。
第二条 渡口设置应满足《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水文地质、安全设施条件,渡口码头应设置“渡口守则”及警示标语,标明渡口名称、审批机关。
第三条 渡船应持合格的船舶检验证书和船舶登记证书,并在醒目位置表明载客定额和安全注意事项,配备足够的救生消防设施。
第四条 渡船船员必须年满18岁,身体健康,经海事部门培训考试后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
第五条 渡船船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严格履行职责,不得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如发生水上交通事故,要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及时向海事部门和村委会报告。
第六条 渡船应按核定的固定线路渡运,应当注意避让过往船舶,不得抢渡或者强行横渡。严禁渡船超载、超抗风等级、洪水或雾天冒险航行,严禁人货混装。
二、市人民政府具体职责:
第七条 宣传贯彻并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和乡(镇)人民政府贯彻落实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
第八条 确定本市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责任,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责任书,并组织落实和考核。组织乡镇船舶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渡口渡船安全检查。
第九条 负责辖区内乡(镇)、村渡口设置、迁移、取消的审批工作,但在审批前,应征求当地海事管理机构意见。
第十条 督促和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区内非客运船舶载客和“三无”船舶(指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以下同)予以取缔和处理。
第十一条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三、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职责:
第十二条 负责渡口渡船的统一行政管理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宣传贯彻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负责建立、健全行政村和船主的船舶安全责任制,落实渡口船舶、船员、旅客定额的安全管理责任制,督促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员遵守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与村委会或船主签订船舶安全管理责任书,督促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按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办理船舶建造、检验;督促和组织船员参加海事部门举办的安全和技术培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十三条 设立乡镇到管理机构,配备专人负责渡口渡船的日常安全检查。加强对渡船的安全检查,配合有关部门禁止非客渡船违法载客和客渡船违章超载。在学生集中过渡、群众性活动、节假日、墟日以及恶劣天气期间,组织人员加强现场管理、监控,发现不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整改。
四、村民委员会具体职责:
第十四条 向乡镇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员宣传有关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
第十五条 与船主签订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责任书,并督促落实。
第十六条 负责所在村渡口渡船的日常安全检查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禁止渡工无证渡运及客渡船违章超载和冒险渡运。在学生集中过渡、群众性活动、节假日、墟日以及恶劣天气期间,组织人员加强现场管理、监控,发现不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督促整改。
五、渡口渡船经营人具体职责: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是水上交通安全的直接责任人。
第十七条 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加强对其船舶、船员的安全管理,切实履行职责。
第十八条 渡船不得违章超载、冒险运输;不得载运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必须按规定参加船舶、旅客保险;禁止船员无证驾船和酒后驾船。
第十九条 在恶劣天气期间应停止渡运,加强值班,做好船舶系固等工作。
六、有关部门的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渡口渡船交通安全实施行业管理:(一)交通局应定期组织水上交通安全检查,加强节日、恶劣天气期间渡口安全监管,组织海事、边防等部门对所辖水域“三无”船舶、无证渡运予以处理。协助乡(镇)制定渡口渡船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市水上突发交通公共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二)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所辖通航水域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和实施水上安全执法监督工作,并负责渡口渡船的检验、登记、发证和船员(渡工)的培训、考试和发证工作;海事管理机构应与渡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建立联系制度,共同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予以解决。
篇7
一、演练目标
(一)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暴露缺陷,整改完善。
(二)检验应急系统的响应能力。包括: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通过演练不断形成及时、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三)起到科普宣传效果,增强公众应对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
二、演练类型
综合性全面演练。
三、演练内容
一艘载有30人的客船在航行途中,客舱突发火灾,主机熄火,船舶失去控制,部分“乘客”弃船逃生,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第一阶段:海事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组织施救,同时向县人民政府报告情况,县人民政府立即启动预案,通知相关单位快速到达事故现场。
第二阶段:抢救落水人员,救治伤者,扑灭大火,打捞遇难者遗体,拖离遇险船舶。各单位在县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的集中指挥下,按照分工,协作完成演练任务。
四、演练时间、地点及参加单位
(一)演练时间:初定4月至9月,具体时间待定。
(二)演练地点:,具体地点待定。
(三)主办单位:县人民政府。
(四)承办单位:县交通局、海事处,镇人民政府。
(五)参演人员:
1.指挥部成员单位。
2.风景区管理处、管理处轮船公司、轮船旅游公司、红枫发电厂经济发展公司、滴澄关船队、苗寨船队。
(六)控制人员:
1.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
2.县应急办。
(七)模拟人员:由海事处、镇政府、管理处等单位组织30名水性好的干部、职工、水手或群众组成。
(八)评价人员:
1.应急办,海事局。
2.县人民政府。
(九)观摩人员。
1.通过应急办、海事局邀请有关部门和区县领导。
2.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有关领导。
3.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4.自发观摩的群众。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1.预案演练组织机构。
成立县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指挥部指挥长)
副组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副书记,指挥部副指挥长)
(交通局局长)
(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交通局副局长、海事处处长)
(镇人民政府镇长)
成员:
()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
()黄红松(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光荣(新店海事所所长),李莉(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海事处,王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赵光荣、李莉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海事处、镇抽派,具体开展预案演练组织工作。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预案已成立指挥部,结合本次演练内容和要求,指挥部下设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综合协调组(各组参加演练人员人数待定)。
(二)职责任务。
1.领导小组。
(1)在演练前进一步研究完善预案。
(2)演练的策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确保演练按进度顺利进行。
(3)评估演练成本,筹措演练资金。
(4)演练宣传报道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5)编写演练总结,召开总结大会,评估演练效果并实施奖惩。
(6)演练结束后改进预案。
.指挥部及各工作组。
(1)指挥部。指挥长:罗扬,副指挥长:张大鸿,钟勇,王进。
《预案》启动命令;综合协调相关组织管理工作;提供应急处置保障;调度各部门按职责完成权限范围内的任务;对救援和后勤保障等做出决策;下达救援命令;宣布救援结束。
(2)事故救援组。组长:王进,副组长:孟庆义、陈辉、倪志军、王柏先。
制定救援方案;组织实施事故水域水上交通管制和现场救援;随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情况。
(3)医疗救护组。组长:黎庆刚。
调度医疗救护队伍进入事故现场,搭建临时医疗急救点实施抢救;及时准确判定危重伤员并实施转运救护;对现场进行消毒防疫。
(4)安全保卫组。组长:甘春。
组织警力迅速进入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维持秩序;实施道路交通管制;清点并保护遇险水域和船舶上的物品和财产;保障搜救、调查、善后等工作有序开展。
综合协调组。组长:张大鸿、钟勇、聂青松、陈勇。
协调应急物资,保障应急救援和现场通信畅通;参加演练人员给养;协调处理应急救援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参加救援人员的安全;指定新闻发言人,统一向新闻媒体事故及救援信息。
六、应急资源调用
(一)船舶(暂定15艘)。其中:事故船舶1艘(预先将烟雾弹、油毛毡上船);救助落水
人员快艇8艘;新闻采访快艇2艘;消防船2艘;机动船舶2艘。上述船舶由清镇海事处负责征用。所有参演船舶按规定自行配齐船员,救生、消防设备和竹竿。
(二)对讲机20台,由县公安局提供。
(三)医疗救护车1辆,担架4副,由县卫生局负责。
(四)机动泵2台,烟雾弹1箱,油毛毡两块,5米长以上竹竿20根,救生衣30件,灭火器10个,手提喇叭4个由海事处具体办理。
七、演练步骤
(一)第一阶段。
上午9时,各参演船舶停靠在指定地点,各参演单位及船长到演观礼台集中,接受领导小组检查,9时30分进入指定地点。9时50分,指挥部成员及各组组长向指挥长报告进入指定地点后的准备情况。
1.9时30分,“明珠7号”轮接到调度室命令,载客30人,从管理处码头出航游湖。
(1)9时35分,船长组织召开航前会议,检查船、机、电等设备适航情况,进一步落实各岗位职责。
(2)9时40分,乘客上船,服务员清点乘客人数,并向乘客宣传应急须知,拖引至湖面指定位置。
(3)9时59分,准备工作就绪,向指挥部报告。船长:“报告指挥长,《明珠7号》轮准备完毕,”。
(4)10时,指挥长通过扩音机演练开始命令:县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现在开始。
(5)船长宣布开航。
2.明珠7号轮距开出码头200米处(约10时05分,专门人员在客舱内燃放第一组烟雾弹),水手发现客舱失火,立即报告船长并组织灭火自救(此时新闻报道组有1台摄像机在船上拍摄),2分后在指定位置燃放所有烟雾弹,点燃油毛毡加大烟雾和火势)。
(1)船长在第一组烟雾弹点燃并产生烟雾时,立即报告县地方海事处,并命令当班驾驶发出火灾警报(号笛连放续发出急促短声,船上人员利用其他有效响器连续敲打),船位尽可能保持在原地(乘客在水中时必须停船,主机不能熄火)。
(2)水手告知“乘客”失火情况,要求“乘客”不要惊慌,并采取应急措施(指导乘客穿好救生衣等)。
(3)船长组织船员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但客舱火势“太大”,不能被船员控制。
(4)10时07分,有18名惊慌失措的“乘客”穿上救生衣分别从事故船舶左右舷跳水(在水中注意避开所有船舶尾部)。
(5)10时07分,附近一船听到火灾警报,迅速靠近事故船舶(“乘客”在水中时必须停船,主机不能熄火)。立即用竹竿对跳水“乘客”进行施救(安排一艘个体船舶扮演)。船员抛下救生圈、救生衣供落水“乘客”使用。
3.10时05分(海事处组织施救),海事处接警后,立即命令筑海巡1号、3号快速驶往船舶事故水域,筑海巡1号组织救助,筑海巡3(快艇)实施事故水域交通管制;并立即报告县人民政府和地方海事局,通报公安(消防)和相关部门,调集4艘快艇立即驶往事故船舶组织施救。
4.10时10分,指挥部所有成员及单位救援人员赶到事故现场,指挥实施现场救助工作。
(二)第二阶段。
1.10时08分,王进使用对讲机向指挥长请示:“报告指挥部,事故船舶有30名“乘客”,3名船员,有18名“乘客”跳水逃生,现火势已不能控制,情况危急,请求启动预案。
2.指挥长:同意启动预案,立即组成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综合协调组,明确各组职责,迅速开展救援。
3.10时10分,参加演练各组分别向指挥长报告:
王进:报告指挥长,事故救援组仍在事故现场,正在实施救援。
黎庆刚:报告指挥长,医疗救护组已到位。
甘春:“报告指挥长,安全保卫组已到位”。
张大鸿:报告指挥长,综合协调组已到位。
罗扬:各组立即按分工实施救援。
4.各组接到命令后:
10时12分,6艘救生快艇将获救的30名“乘客”(水中18人,事故船上10人)送到航运公司码头。
10时15分,消防员迅速乘消防艇赶赴事故船舶,从船舱内救出2名昏迷乘客转移至公主号,公主号将昏迷乘客送往航运公司码头转交给医疗救护组。然后迅速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10时18分,医疗救护组医务人员接收伤员并实施救治,将2名昏迷乘客迅速转移至医院抢救(救护车从航运公司码头出发,开到景区大门结束。
10时15分,陈辉:报告指挥长,事故船上所有人员已安全撤离。
罗扬:立即开始灭火。
10时16分情况,要求“乘客”不要惊慌,并采取应急措施(指导乘客穿好救生衣等)。
(3)船长组织船员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但客舱火势“太大”,不能被船员控制。
(4)10时07分,有18名惊慌失措的“乘客”穿上救生衣分别从事故船舶左右舷跳水(在水中注意避开所有船舶尾部)。
(5)10时07分,附近一船听到火灾警报,迅速靠近事故船舶(“乘客”在水中时必须停船,主机不能熄火)。立即用竹竿对跳水“乘客”进行施救(安排一艘个体船舶扮演)。船员抛下救生圈、救生衣供落水“乘客”使用。
3.10时05分(海事处组织施救),海事处接警后,立即命令筑海巡1号、3号快速驶往船舶事故水域,筑海巡1号组织救助,筑海巡3(快艇)实施事故水域交通管制;并立即报告县人民政府和地方海事局,通报公安(消防)和相关部门,调集4艘快艇立即驶往事故船舶组织施救。
4.10时10分,指挥部所有成员及单位救援人员赶到事故现场,指挥实施现场救助工作。
(二)第二阶段。
1.10时08分,王进使用对讲机向指挥长请示:“报告指挥部,事故船舶有30名“乘客”,3名船员,有18名“乘客”跳水逃生,现火势已不能控制,情况危急,请求启动预案。
2.指挥长:同意启动预案,立即组成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综合协调组,明确各组职责,迅速开展救援。
3.10时10分,参加演练各组分别向指挥长报告:
王进:报告指挥长,事故救援组仍在事故现场,正在实施救援。
黎庆刚:报告指挥长,医疗救护组已到位。
甘春:“报告指挥长,安全保卫组已到位”。
张大鸿:报告指挥长,综合协调组已到位。
罗扬:各组立即按分工实施救援。
4.各组接到命令后:
10时12分,6艘救生快艇将获救的30名“乘客”(水中18人,事故船上10人)送到航运公司码头。
10时15分,消防员迅速乘消防艇赶赴事故船舶,从船舱内救出2名昏迷乘客转移至公主号,公主号将昏迷乘客送往航运公司码头转交给医疗救护组。然后迅速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10时18分,医疗救护组医务人员接收伤员并实施救治,将2名昏迷乘客迅速转移至医院抢救(救护车从航运公司码头出发,开到景区大门结束。
10时15分,陈辉:报告指挥长,事故船上所有人员已安全撤离。
罗扬:立即开始灭火。
10时16分,消防员调集两艘消防船(动机水泵、消防水枪提前设置好)到位,陈辉命令驶往事故船舶进行灭火。
(三)解除预案。
10时25分,灭火任务完成:陈辉向指挥长请示两艘消防船撤回管理处码头。
陈辉:报告指挥长,灭火任务已完成,消防船是否可以撤回码头,请指示!。
罗扬:同意!立即撤回管理处码头。
5.10时25分,清点乘客人数,被营救人员由海事人员清点、船员人数由船长清点,分别向王进报告。
6.10时28分,王进:报告指挥长,事故救援组已完成任务,18名跳水乘客、被困船上的乘客和船员全部成功营救,有2名昏迷乘客已转移医院抢救,无人员死亡或失踪,是否解除水上交通管制和撤回人员?请指示!
罗扬:解除水上交通管制,撤回事故救援组。
7.10时30分,各参演船舶集中停靠于管理处码头,罗扬下达命令,各船舶鸣放解除警报一长声。
各参演单位负责人将本单位人员带到管理处码头集合,并向指挥长报告人员集合完毕?(请各小组长注意顺序)。超级秘书网
王进:报告指挥长,事故救援组人员集合完毕,请指示。
黎庆刚:报告指挥长,医疗救护组人员集合完毕,请指示。
甘春:报告指挥长,安全保卫组人员集合完毕,请指示。
张大鸿:报告指挥长,综合协调组人员集合完毕,请指示。
罗扬:同志们!今天,由县人民政府举办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通过各参演单位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团结一致,取得了圆满成功,我宣布,演练结束。
篇8
一、强化领导,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安全生产只有责任落实到位,才能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职能部门协调抓,相关部门具体抓”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做到“五个强化”:一是强化行政正职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负责,每季度至少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分析、部署、督促、检查本单位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履职报告;对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和经费、设备方面的存在问题应予以重视,努力解决好。同时,领导班子成员人人都负起相应的安全工作责任。二是强化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特别是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企业必须全面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措施,保障安全生产必要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三是强化县、乡、村、船主“四级”安全责任,全面落实“三长”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355号令及交通部、国家经贸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船舶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强乡镇船舶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的意见》。四是强化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保证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坚持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不管哪一级领导,或具体工作人员,不管对哪一项工作业务,凡涉及安全生产事项的,谁审批、验收、谁检验、认可、谁发证,谁就要负相应的责任。各级各部门都要逐项落实到位。并通过分级管理去落实。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行业管理机构都有两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因直接管理而负有的责任,二是对下一级进行部署安排、组织协调、监管督查的责任。一级管一级,强化考核、强化落实。五是强化安全管理目标管理责任的落实。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基层、到现场、到岗、到人,同时组织考核组对各级各部门落实目标管理责任。
二、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工作规范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规范交通行业安全监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落实好“六项制度”:一是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传达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部署任务;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通报情况,交流工作,分析形势,研究措施,布置工作;不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重大问题,分析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二是安全生产报告制度。一方面,各单位行政正职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履职情况报告。另一方面,按照国家、省政府、交通部及交通厅的有关规定及时、准确上报安全生产事故,认真做好事故月报、快报等统计工作,建立完善事故隐患报告制度。三是安全生产检查考核制度。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和完善“三结合、三为主”(综合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以专业为主;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以重点为主;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的监督检查方法。围绕“自查、检查、督查”三个环节,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工作。每半年组织一次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年终组织考核,并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完成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政绩的依据。四是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举报制度。落实省财政厅省安监局对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电子信箱、通讯地址等,建立健全受理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登记、核查、处理、督办、答复、统计和报告制度。五是安全生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重特大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查处,严格执行重特大事故责任“倒查制”,从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倒查责任,严格追究相关部门、企业和人员的责任,严肃处理。六是安全生产情况通报制度。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和监管的先进典型经验,披露严重的安全生产违章、违规、违法行为,通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责任制考核情况。还有建立安全生产联席制度,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登记制度等。
三、加大投入,夯实交通安全监管基础
各级交通部门要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安全生产管理经费问题,改善安全基础设施条件;要善于运用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科技含量,增强安全监管手段。
一是组织实施撤渡建桥和渡口渡船改造项目建设。逐步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和出行安全问题。
二是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步伐。认真做好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工作,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合理确定规模,优化站场设计,确保建设计划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三是扎实搞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各级交通公路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加大配套资金的筹措力度,扎实推进国省道公路、主要旅游公路以及事故多发路段、危险点(段)整改、交通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加强公路养护,加强公路巡查,及时清理路障,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四是依靠科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各级交通部门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做好GPS或行驶记录仪的推广使用,以出租汽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高速公路、运距在4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为安装GPS的重点车辆,逐步建设全省汽车GPS安全服务系统。
五是地方海事部门要按照“夯实双基”的要求,以“二江三湖”和“四客一危”为重点,加大全省海事系统基层单位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善基层执法手段,启动水上搜救体系建设,适应当前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水上救援的需要。
六是研究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三项经济政策。充分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调控手段,建立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安全费用提取、伤亡事故经济赔偿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等三项制度,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严格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四、强化监管,严格交通安全生产源头控制
(一)认真履行道路运输“三把关一监督”职责,强化运输行业安全监管。一是严把运输市场准入关。要重点加强对旅客和危险品货物运输经营资质的管理,加强对客运企业和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分类指导。二是严把运输车辆技术关。要督促运输企业认真贯彻《通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的配套规
定、标准和规范,加强运输车辆技术管理,防范机械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三是严把驾驶人员从业资质关。进一步改进和规范驾驶员聘用制度;建立客运驾驶员行车安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四是加强对客运站的监督。要督促客运站加强安全管理,配备好安检人员、安检设备和设施,落实好“五关”,认真查堵旅客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严格实施客车日趟检制度,严格出站实载核查,严禁超载客车、人货混装的客车出站。
(二)加强水上交通安全源头监管。加强船公司、船舶、船员管理,强化对船舶检验、船员考试发证、航运公司审批及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监督管理和过程控制,切实加强水上交通安全源头管理。一是规范行政许可,严把市场准入关,禁止不合格的航运公司进入航运市场。二是要加强船舶检验,禁止低质量船舶进入航运市场,并积极稳妥地推进船型标准化,加强对老旧船淘汰步伐。同时要加强船员的跟踪管理,切实提高船员的安全技能。
(三)加强交通工程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重视公路交通安全,实现人、车、路的协调发展。公路设计部门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安全和方便,真正体现以使用者为本的新的设计理念。二是规范港口建设建设工程项目和港口生产系统的安全评价管理。根据交通部、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印发的《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规定,督促港口建设、经营单位做好港口建设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以及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促进港口建设和经营生产安全,保障港口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四)深化车辆超限超载整治。治超工作要突出源头管理,完善监控网络,逐步建立长效机制。要继续以超限超载重点监管车型为重点,开展路面执法工作;继续严厉打击外挂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和以驳载为手段短途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坚持全省联手联动,继续加大对超限超载严重地区的治理力度。查处车辆超限超载过程中,要杜绝公路“三乱”以及不经检测就罚款和只罚款不卸载的行为。
(五)深化交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一是各级交通部门严格履行行业安全管理和监督职责,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监督检查工作做到“四个结合”:与深化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与安全生产检查相结合,与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与责任追究相结合。盯住“六个重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时段、重点人员、重点车船、渡口渡船,完善监管体系,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二是针对交通安全管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多部门联合,多地区联动,促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篇9
一、“一法两令”带来的新要求和新变化
1、管理机构及体制更新,海事与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能随着船港界面的划分更趋明晰。
《港口法》和港口危规明确,新成立的港口管理机构对港口实施行政管理,具体负责该港口的危险货物管理工作。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除服从海事管理机构的管理外,还应接收港口管理机构对危险货物装卸作业等方面的监督检查,遵守港口有关危险货物作业的规定。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交通部有关规定,海事管理机关负责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的安全监督管理,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监督管理,并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认可证》。即对船与港之间的作业监管职能进行了重新划定。
2、危险货物的申报审批趋向实时、便捷、规范。对船舶而言,由原来的载运危险货物船舶进口或过境提前3天申报改为进、出港口24小时前将危险货物的名称、特性、包装和进出港口的时间等报告海事管理机构,经批准后,方可进出港口;定船舶、定航线、定货种的船舶可以定期报告,定期申报期限不超过一个月;办理申报危险货物手续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处理(EDP)或者电子数据交换(EDI)的方式;对港口作业来讲,《港口法》第34、35条规定,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口,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将危险货物的名称、特性、包装和进出港口的时间报告海事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在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通知报告人,并通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在港口内进行危险货物的装卸、过驳作业,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将危险货物的名称、特性、包装和作业的时间、地点报告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通知报告人,并通报海事管理机构。同时,《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第17条明确规定,从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企业,在危险货物港口装卸、过驳、储存、包装、集装箱装拆箱等作业开始24小时前,应当将作业委托人,以及危险货物品名、数量、理化性质、作业地点和时间、安全防范措施等事项向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作出是否同意作业的决定,通知报告人,并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海事管理机构。未经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同意,不得进行危险货物港口作业。
3、水上过驳作业审批方式调整更新。改变了过去仅由海事管理机构一家审批方式,在港内水域过驳作业的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其审批前就船舶过驳作业的水域征得海事管理机构的同意,在港口外水域过驳作业的报海事管理机构审批。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从事水上过驳作业应当符合国家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环境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选择符合相关条件的水域,制定安全和防治污染的措施和应急计划。
4、船公司的责任和义务更加明确。规定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船舶所有人或者其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根据国家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环境的管理规定,建立和实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污染管理体系等。
5、在港作业规范细化。船舶--增加载运危险品船舶进行洗(清)舱、驱气或者置换作业的条件的规定,并在作业前报海事管理机构核准,这是以前法规中没涉及到的。港口--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码头、库场、储罐、锚地等港口设施投入作业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从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企业,应当对危险货物包装进行检查,发现包装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不得予以作业,并应当及时通知作业委托人处理。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危险货物包装进行抽查。不符合规定的,可责令作业委托人处理。
6、应急预案必须制定并实施演练。一是要求港口作业企业按规定必须建立港口危险货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相应的演练;二是要求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编制对水上交通事故、危险货物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以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护、消防和人员防护等设备及器材,并保证落实和有效实施。
7、人员资质必须取得有效证书。一是要求港口经营人所雇用的作业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持有交通部门颁发的《上岗资格证书》;二是要求载运危险货物船舶员工,应当持有海事管理机构颁发的适任证书和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并事先了解所运危险货物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及安全预防措施,掌握安全载运的相关知识。发生事故时,能遵循应急预案,采取相应行动。
8、危险货物定义更加明晰。《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将危险货物定义扩大到包括污染危害性等特性的货物,也就是船舶载运《MARPOL73/78》公约中列明的污染危害性货物同样也要遵守我国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相关规定,这是载运危险货物船舶不能忽视的。《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第3条则明确所称“危险货物”,是指列入国家标准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和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水路运输、港口装卸和储存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应全面做好的相关配套工作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工作
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不仅关系到企业利益,更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对运输安全产生重要影响。而港口危规正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而制定的实施性规定,是对危险货物港口作业活动进行全面规范的行政规章,是在总结我国港口国际、国内危险货物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建立的新的管理制度,对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安全监督职责和企业管理责任,加强港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危险货物港口作业活动,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推动水路危险货物运输逐步规范化、法制化,促进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应认真组织好本部门、本企业的学习、宣传工作。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要系统正确的把握各项管理制度的实质,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按照法律、法规和港口危规的要求积极推动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管理的规范化,不断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港口企业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港口危规,以及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要针对不同的危险货物种类,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切实按章作业,确保作业安全、生产安全。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要向船舶、作业委托人等港口使用人宣传危险货物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督促他们遵守有关规定,配合港口企业做好港口的安全生产。
2、依据港口危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应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认可证》的核发工作。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港口危规第九条规定对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资质认定的申请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认定作业品种或者类别,颁发相应的《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认可证》,未取得认可证的,不得从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活动。
二是严格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申报审批。港口危规第十七条的规定即是建立了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动态管理制度。目的是通过申报,加强对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日常管理,防患于未然。
申报工作是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申报工作量的实际情况,以为港口企业服务为宗旨,合理安排并公布申报方式,指定专门接受申报的处(科)室,配备必要的人员,做好日常申报管理工作,保障港口畅通和生产顺利进行。
港口危规第十七条是对作业开始24小时前申报的规定,主要是对非定期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申报的要求。但是,对于定货种、定码头泊位、定港口经营人的危险货物港口作业,为简化程序,方便企业,提高行政效率,可以实行定期申报,具体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明确。
对于在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证认可范围内的品种,如果是港口企业对该品种的第一次作业,应当进行安全评估,并同时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提交安全评估报告。如果不是港口企业对该品种的第一次作业,可以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决定采取报备的方式进行管理。
三是严把从业人员上岗资格关。港口危规第十三条规定,建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港口企业从业人员范围为与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相关的所有人员,包括现场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以及港口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自2004年5月1日起,未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的人员,企业不得安排上岗从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活动。从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企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对未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的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并报告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保障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培训。
四是必须制定港口危险货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港口危规第九、二十五条规定,分别对从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企业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并明确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应急处置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应当解决发生事故后,怎么实施救援,用什么方法救援的问题。目前,专门从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企业多数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不是专门从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企业基本没有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港口危规将事故应急预案作为取得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必备条件,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让每一个企业承担自救的责任。从事非专业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企业可以参照专业危险货物港口作业企业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
五是严格危险货物作业封闭式管理。港口危规第二十一条规定,确定了对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港口作业,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制度。
由于港口作业的危险货物品种、类别多种多样,港口作业的管理方式应当根据不同的品种或者类别确定相应的管理原则和方法。根据全国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实践,其管理方式原则确定如下:
(1)原油、成品油、液化气、散装危险化学品的装卸、储存作业应当实行封闭式管理;
(2)危险货物储存或者装拆箱作业,应当实行封闭式管理;
(3)集装箱装运的危险货物,成套设备中含有危险货物,以及散装固体硫磺、硝酸铵、鱼粉、种子饼等在港口装卸作业,可不实行封闭式管理。
三、几点对策措施
“一法两令”明确了港口危险货物管理机构及责任主体,明晰了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与海事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调整了港口作业及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运输的有关要求,危险品船舶及在港作业的企业应注意及时适应,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此,本人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建议,供参考。
1、港口危险货物经营人及船企业应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遵守“一法两令”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为了与时代要求相适应,满足现实安全管理的需要,经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多次讨论修改才出台了这“一法两令”。企业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认识到遵守“一法两令”不仅社会发展要求,而且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增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减少与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及在港危险货物作业有关的事故,防止人员和财产损失,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员工遵纪守法、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员工对“一法两令”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够全面,理解的不透,在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一些违章。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采取自学、集中宣讲的形式,一是让员工学习和掌握“一法两令”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要重点掌握港口作业规范、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管理要求的变化和增加内容;二是提高员工掌握相关国际公约的水平,“一法两令”中多处提到了《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和《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等公约的要求,明确船舶装载危险货物要符合公约要求,因此要组织员工学习与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相关的国际公约,如《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等公约,并及时跟踪了解公约新的修订内容等。这样员工在运输危险货物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提高遵守“一法两令”的意识,避免出现载运危险货物船舶被滞留、延误和处罚,各项措施到位,确保运输安全。
篇10
1.1编制目的
规范本市渡口渡船可能突发的安全事故水上搜救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渡口渡船发生的各类紧急情况,健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措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条例》、《省乡(镇)客渡船舶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水域内渡口渡船发生下列安全事故或险情的应急救援工作,以及参与应急联动的单位、船舶、车辆和人员:
(1)特大事故或险情(特别严重Ⅰ级),包括死亡(失踪)30人以上,或危及5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发生严重危及船舶或人员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
(2)重大事故或险情(严重Ⅱ级):包括死亡(失踪)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或危及30-50人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
(3)较大事故或险情(较重Ⅲ级):包括死亡(失踪)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或危及10-30人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
(4)一般事故或险情(一般Ⅳ级):包括死亡(失踪)3人以下,或危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
1.4工作原则
本市客渡船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应当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机构
(1)市人民政府成立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市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新士兼任,副主任由市地方海事处处长陈宏兼任,成员由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人员组成,办公室内分5个应急救援处置小组。
(2)市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①研究、审批、组织Ⅱ、Ⅲ级事故或险情的救援、排险方案,协助做好Ⅰ级事故或险情应急处置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②检查督促本市有关单位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的工作。
③建立事故的信息制度,保持与上级机关的通讯联系,并及时、准确、全面地信息。
④召开Ⅱ、Ⅲ级事故或险情现场会,协助做好Ⅰ级事故或险情现场会。
(3)市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①落实市应急指挥部的各项部署,具体组织协调实施Ⅰ、Ⅱ、Ⅲ级事故或险情的救援、排险方案。
②检查督促本市有关单位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③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④向上级机关或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⑤经授权,为新闻媒体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
⑥组织Ⅱ、Ⅲ级事故或险情现场会,协助做好Ⅰ级事故或险情现场会。
⑦完成市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4)市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①市公安局加强事故险情现场警戒、治安管理工作,预防和制止妨碍抢险救援工作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②市监察局负责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情况以及事故处置情况实施监督;查处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而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行为。
③市地方海事处负责客渡船事故现场水上交通管制及事故调查取证工作,指导参与水上搜救工作。
④市卫生局组织急救队伍,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抢救伤员;医药部门及时提供救护所需药品。
⑤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事故处置过程中的宣传报道工作。
⑥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市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⑦其他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事故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
(5)市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1.水上施救组:组长由市地方海事处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市安监局、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有关乡、镇、街道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Ⅰ、Ⅱ、Ⅲ级事故或险情的救援、抢救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救援、排险行动;及时向市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2.后勤保障组:组长由市财政局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市交通运输局、市民政局及有关乡、镇、街道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Ⅰ、Ⅱ、Ⅲ级事故或险情的抢救车辆、药品等物资;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人员的后勤保障问题。
3.医疗救护组:组长由市卫生局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有关乡、镇、街道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紧急调用用于Ⅰ、Ⅱ、Ⅲ级事故或险情的各类医药物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展开抢救工作;准确统计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
4.善后处理组:组长由市民政局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及有关乡、镇、街道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对遇难者或遇险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等问题;做好其它善后事宜。
5.事故调查组:组长由市海事处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市纪检委、市安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初步查明Ⅰ、Ⅱ、Ⅲ级事故或险情的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核实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3应急准备
3.1各有关乡、镇、街道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应急预案,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本辖区、本单位的应急预案。
3.2各有关乡、镇、街道应当根据本预案中的各项原则,编制相应的应急保障方案,保证应急资金和设施、设备、救援物品等物资储备。
3.3各有关乡、镇、街道应当定期组织本辖区有关成员单位开展事故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练。
4事故报告
4.1发生(发现)单位(个人)报告
当发生本预案1.3定等级事故或险情后,发生(发现)单位(个人)应当立即拨打海事救援电话,同时向辖区乡、镇、街道报告。
4.2下级向上级报告
各有关单位接报后,应立即向市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市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市政府报告,如果接到重特大事故或险情报告后,应同时向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4.3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①乡、镇、街道及其设置的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和相关成员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②渡口渡船所有人或经营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渡口渡船安全事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4.4初次报告、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
①初次报告的信息应当包括报告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事故船舶或设施名称;事故类别或等级;事故发生地点及水文气象、日期及具体时间;人员伤亡及船舶危险程度;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
②阶段报告的信息应当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阶段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③总结报告应当报告的内容包括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④报告时间要求,初次报告应在知悉事故后1小时内报告,阶段报告应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变化或者上级要求随时报告;总结报告应在事故处理结束后10日内报告。
5应急处置程序
5.1应急等级
本预案按事故或险情危害程度由高至低,将应急等级分为:
一级应急状态,即发生本预案定的Ⅰ、Ⅱ级事故或险情。
二级应急状态,即发生本预案定的Ⅲ级事故或险情。
三级应急状态,即发生本预案定的Ⅳ级事故或险情。
5.1.1当接到本预案1.3定的Ⅰ、Ⅱ级事故或险情后,市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向上一级应急指挥部报告,并根据指示精神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5.1.2当接到本预案1.3定的Ⅲ级事故或险情报告时,本预案的启动为二级应急状态,市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评估确认的结果,报市政府决定启动本预案,提出应急处理措施、方案,赶赴现场成立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有关部门和事故发生地乡、镇、街道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1.3发生本预案1.3定的Ⅳ级事故或险情报告时,为三级应急状态,即有关乡、镇、街道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应急反应阶段,由乡、镇、街道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负责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给予必要支持。
当事故或险情随时间推移进一步加重,达到更高级别时,本预案安全事故或险情的级别自动升级,按升级后的程序处理。
5.2一旦本市发生Ⅳ级事故或险情报告时,各级渡口渡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所有成员以及事故发生地政府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按本预案规定程序指挥救援、排险等应急处置工作。发生一、二级应急状态的事故或险情时,现场指挥部的总指挥由到达现场的市政府最高领导担任,副总指挥依次由市政办、市安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海事处等部门负责人担任。
6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消除后,经启动应急预案的部门确认后批准宣布应急处置结束。
7后期处置
7.1善后处置
渡口渡船安全事故或险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应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事故责任单位及有关部门须按有关政策,对事故伤亡人员或家属给予安抚、补偿。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安全事故发生后,社会、个人和有关机构向受灾人员捐赠资金和物质,统一由市民政部门接受,并加强管理和监督。安全事故发生后,保险机构须按规定及时开展理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