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2-08 17:4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的区别

篇1

要弄清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首先要搞清泡沫经济的涵义。

什么叫泡沫经济?《辞海》(1999年版)中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解释。该书写道:“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泡沫经济主要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而言的。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最终股票价格暴跌,导致泡沫破灭,造成社会经济震荡。

(2)地价飞涨,也是泡沫经济的一种表现。如果地价飞涨,脱离土地实际价值越来越远,便会形成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灭,地价暴跌,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危害。

(3)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正常情况下,资金的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运动状况。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机交易过度膨胀,同实体资本和实业部门的成长脱离越来越远,便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形成泡沫经济。

(4)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中,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划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二、经济泡沫的利与弊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

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

三、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

在搞清了泡沫经济的涵义以及泡沫的利与弊之后,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研究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这个主题了。研究的结果是:

1、房地产业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和实业部门,其本身决不是泡沫经济。

首先从房地产的属性来看,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商品兼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属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实体产品,同金融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仅仅是收益权利证书相比,根本不同,它本身并不是泡沫经济。

其次,房地产业部门是实业部门。它同金融证券等虚拟资本也是根本不同的,谈不上泡沫经济。

再次,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处于主导产业地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中,房地产增加值一般要占到10%左右。房地产业以其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的特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事实已经证明,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是我国经济繁荣的标志之一,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所谓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的第二次”。

2、房地产业也含有某些经济泡沫成分,如果任其膨胀,也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危险性。

应当承认,房地产业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经济泡沫,主要表现在:

(1)地产价格泡沫。如前所述,土地价格由于其稀缺性和市场需求无限性的拉动作用,及其土地市场投机炒作,会出现虚涨,这种虚涨的部分就属于经济泡沫。如果土地价格成倍、甚至几十倍地飞涨,就会发展成泡沫经济。如日本的地产价格暴涨就是鲜明的例证。日本六大城市的地价指数,在上世纪80年代的10年间上涨了5倍,地价市值总额高达4000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地价总值的4倍,土地单价为美国的100倍。1991年以后地价暴跌,泡沫破灭,至今经济尚未恢复过来。地价虚涨是不能持久的,在一定阶段便会破灭。

(2)房屋空置泡沫。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中,商品房供给超过市场需求,超过部门的供给增长属于虚长,构成经济泡沫。按照通用的国际经验数据,商品房空置率达10%以内时,这种经济泡沫是正常的。如果超越过多,引起严重的供给过剩,形成泡沫经济,导致房价猛跌,开发商遭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倒闭,失业率上升,经济混乱,社会动荡。

(3)房地产投资泡沫。一般规律,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应与房地产消费增长率相适应,力求平衡供求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百业待兴,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略大于消费增长率,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只有当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商品房严重滞销,造成还贷困难,连带引起金融危机时,才形成泡沫经济破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泰国就是一例。

(4)房价虚涨泡沫。房价是与地价相联系的,房价泡沫与地价泡沫密切相关。此外,开发商对利润的期望值过高,人为抬高房价,也会形成经济泡沫。如果房价飞涨,开发商攫取暴利,购房者难以承受,由此也会形成房地产泡沫经济。

可见,房地产确有经济泡沫,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可能性。但绝不能把房地产业等同于泡沫经济。

3、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导致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适度的经济泡沫,例如土地价格微幅上扬、房价稳中有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商品房供给略大于市场需求等等,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没有一点泡沫房地产业是不能繁荣的。而如果泡沫过多,过于膨胀,造成虚假繁荣则是不利的。关键在于要控制这些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不致形成为泡沫经济,带来严重危害。

四、辩证地看待当前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形势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已达到泡沫经济程度?这不是凭印象可以判别的,而是必须按照实际数据科学地进行评价。

衡量房地产市场形势必须树立一些基本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看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状况的适应度;其次要看商品房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态;再次,要看商品房价格的波动状况及其走势。只有抓住了这些基本标准,才能进行正确判别。

以上述基本标准来衡量,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适应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主流是处于持续发展的繁荣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1)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求略大于供,呈现出供求两旺的态势。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上海市统计局的2002年1~6月房地产市场信息数据汇总资料,已登记的商品房预售面积1230.14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9.9%,批准的预售面积(1138.86万平方米)与实际预售面积之比为1∶1.08,实际预售面积略大于批准预售面积。已登记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大大超过商品房竣工面积(468.51万平方米)。不少优质楼盘,出现少有的排队购房现象。前几年累积的空置房逐步消化,大幅减少。住宅市场旺盛的需求,拉动着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繁荣的局面。

(2)存量房交易大幅增长,向着房地产市场主体的方向发展。2002年1~6月,已登记的存量房买卖面积达到811.23万平方米,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1%。日渐接近增量房交易,部分区内存量房产交易量已超过增量房交易量。预示着上海的房地产市场逐步成熟。

(3)房地产开发投资更趋理性化,市场基础扎实。与20世纪90年代初那种不顾市场需求、盲目开发的情况不同,如今的房地产开发商普遍比较重视市场调研和目标市场定位,使房地产投资开发牢固地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可以说属于市场需求拉动型投资扩张。2002年1~6月的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355.3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5.3%,预计全年将超过700亿元,这对拉动投资需求,平衡供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是有益的。

(4)商品房价格稳中有升,基本合理。2001年上海的房价上升了8%左右,2002年上半年上涨了5.8%。从其成因来分析,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楼盘品质提高、环境改善,成本推进型上升:二是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转换形成的需求收入弹性促进型上升;三是商品房阶段性、暂时性供不应求的需求拉动型上升。2001年上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9.9%,而房价的增幅仍低于收入增长幅度。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房价稳中有升是符合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也是合理的,它恰恰是房地产业景气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常人们喜欢用“冷”和“热”来形容房地产市场状态,这种通俗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提法应当用繁荣还是衰退,即景气度来表示。当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处于正常发展的佳境状态,如果从房地产经济周期角度看,则是繁荣阶段的高峰期,笔者预测还会延续二三年时间。那种把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扣上“泡沫经济”的帽子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也应当看到当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出现了一些泡沫过多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过猛,隐含着再次出现供给过剩的危险。从现在开始就应适当控制土地供应量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

(2)商品房开发结构过于向高档房倾斜,中低档住宅开发不足。要积极引导开发商多建中价位住宅,避免结构失调。

篇2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现状;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一、我国房地产价格攀升的现状从1998年到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84402.3亿元增长到209406.8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9.2%;同期我国的城市化率由33.35%提高到43.9%,每年约增加1.3个百分点。从居民购买力来看,1998论文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425.1元增加到11759.5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8.9%。但是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足于支撑目前日益高涨的房价,房价的过快上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短期炒作行为。特别是上海、北京、南京、杭州、宁波等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国内的民间资金以及国际游资纷纷进入房地产市场。而投机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推动了房价的继续上扬,形成了投机与房价上涨相互推动的恶性循环。2007年8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的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今年以来,中国住房需求持续旺盛,虽然房地产开发投资加快增长,但供需关系仍趋紧张,房地产价格又出现了加快上涨的势头,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涨幅依然较高。报告指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9887亿元,同比增长28.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2.6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房完成投资增长30.8%,占开发投资总量的70.3%,较2006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房屋竣工增速低于房屋销售增速,住宅空置面积有所下降。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5%;房屋竣工面积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1%。房屋销售价格涨幅有所回升,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较高。6月份,70个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1%,涨幅比上月高0.7个百分点。其中,深圳、北京等城市上涨较快。深圳已连续17个月同比涨幅超过10%,其中2007年6月份达15.9%;北京已连续14个月同比涨幅超过8%,其中6月份达9.5%。我国平均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本文的目的是针对泡沫经济的产生环境和泡沫经济的产生机理展开研究,找出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真实原因。

二、房地产价格攀升的原因分析

大规模的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中国的房地产是否是泡沫已成为经济学家们讨论的焦点。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严重地打击了其经济,造成了其近十年的经济衰退。国内的许多经济研究者都以日本房地产泡沫为参照作了大量的对比研究,并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但是,日本房地产发展有其特殊的一面,它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经济形势下产生的。日本泡沫经济的背景和环境与我国经济现状有很大的区别,中国房地产不会出现类似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只有了解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真正原因,才能有效地采用相关政策来指导房地产行业的正确发展。我国当前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主要有:

(一)供求矛盾逐步凸显是房价上涨的内在原因1.政府为主导的运作体制导致房地产供给的不足。因土地供应量减少而导致供求矛盾逐步凸显是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需求增加并且供给减少时会造成价格的上涨。我国房地产市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而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运作体制。土地的国家所有,使土地供应完全处于国家垄断状态,土地的相对供给不足,必然造成价格的上涨。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价值链(图1)组成中有两个环节存在着垄断行为:一是在土地获得阶段,国家对房地产开发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即土地使用权批租一级市场由国家垄断;二是在市场营销阶段,房地产是一个区域性的市场,房地产的买卖均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进行的,占领了优质空间的开发商形成了对该空间内房地产的供给垄断。由于空间的唯一性,导致开发商拥有了市场垄断力量,形成垄断价格。可以看出,双重垄断是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及消费者剩余被剥夺的重要原因。

2.房地产开发成本不断上升。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建安成本、管理费用、税费、利润等,土地价格和建材价格的上涨,使房地产开发成本不断提高,对房价上涨形成了推动力(见图2)。(1)土地交易价格不断上涨。首先,土地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载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土地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占用,土地供需矛盾紧张,土地交易价格不断上涨。其次,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也受到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目前,土地的收入是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柱。2003年上海的卖地收入为216亿元,相当于上海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24%。房价、地价的上涨,有助于地方政府获取更多的收入,地方政府缺乏抑制房价上涨的动力,土地交易价格上涨增加了房地产开发成本,推动了房屋销售价格的上涨。(2)建材价格上涨。我国目前正处在重化工业化和消费结构升级阶段,投资需求旺盛,生产结构偏重于重工业化,对钢铁、水泥、建材等能源、原材料需求较大,而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也处于价格上涨阶段,这就导致了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势较猛。2004年,建材价格指数曾达到105.1,生产成本增大,必然导致房价提高。

3.需求具有刚性带动投资性资本介入导致房价上涨。商品房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方面可以用来居住,是其实用性;另一方面,商品房可以用来投资,其价值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小。

(1)投资性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储蓄率大体维持在38%至40%左右,远远高于世界25%左右的一般水平。随着利率的下降和居民投资意识的逐渐上升,投资理财逐渐成为居民家庭重要的经济活动。由于股票和期货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大量的操作经验,人们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还相对比较低,加上金融市场的不健全,打击了潜在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所以房地产投资以相对较低的风险和稳定的收益率逐渐成为投资者的选择对象。很多城市出现的房价上升、租金下降的现象,就是空房比例的上升影响了房屋租赁市场的价格,这也间接说明了投资用的房产持续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4亿平方米,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563万平方米,空置办公楼758万平方米,空置商业营业用房3806万平方米。

(2)实用性需求。商品房最终的用途是用来居住。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同时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较低,所以人们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十分迫切,对于自住性商品房的需求量很大。由于自住性需求短期具有刚性,而投资性需求具有弹性,随着资产价格的上升,使人们产生资产持续上升的预期,可以得出短期需求曲线DS(见图3)。在资产价格比较低的时候,房产的投资价值没有体现,由于人们对居住空间的习惯,短期需求呈现刚性,不会因价格的上升而出现改变,为DE曲线。当价格高于P0,消费者出现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房地产投资价值和资产保值功能逐渐得到认可,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出现边际递增的上升,此时为泡沫的出现期,在EF段上,斜率越大,表明泡沫越多。由于房地产的资源是有限的(qmax表示房地产的最大存量),价格P0以上的短期需求曲线呈现随价格的上涨需求量增加的趋势,并且无限接近qmax。由于房地产的特性,导致房地产的长期需求(DL)呈现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需求量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在短期内由于生活习惯或者社会风俗等的原因,人们来不及改变其消费习惯,所以短期需求具有相对刚性,当价格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信息不完全,人们的跟风以及非理性因素,导致房地产价格出现反常波动,即随着价格上涨出现需求量的增加。而在长期范围内,人们可以通过换小户型或者通过迁移到地价相对低的地方来避免过高的房价对生活造成的压力,所以房地产长期需求符合正常的需求曲线的模型,随着价格的上涨需求量相应下降,房地产长期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短期需求曲线的变化过程为图3中的CE曲线到EF曲线,当房价超过某个价格(如P1)的时候,人们在房地产价格过高的时候会产生对房地产价格下跌的预期,同时房地产投资的风险逐渐加大,此时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曲线会按照长期需求曲线DL的方向运行,即按照FB曲线运行。此时,即为房地产泡沫的破裂。通过图3我们可以从需求的角度分析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发展和破灭的过程。

(二)开发商违规囤地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平衡我国房地产市场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即产品的差异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由于房地产位置固定加上不同区位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各不相同,以及建筑物的式样、规模、设备等方面的差别,形成了房地产的差异性。信息不完全性使经济活动的合理性以及市场的完善性大打折扣,“道德风险”降低了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效率。这些使得房地产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统一市场,而是一个交易费用比较高的区域性和垄断性市场,加之我国房地产企业数量众多,其在相邻地域开发的房产商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房地产市场结构属于垄断竞争市场。房地产商面临向下的需求曲线,具有垄断势力,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优势地位,能够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定价原则获得超额利润。同时,房地产商比消费者和投资者都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增强了其优势地位,加之行业洗牌加剧带来的地产寡头进程加速以及银行间竞争加剧给投资反弹创造的条件,使我国房地产价格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由少数开发商决定,即少数开发商凭借其所处的垄断地位,默契配合,结成价格联盟,通过虚假广告来夸大需求,通过囤积房屋、抬价而售等手段制造供给紧张,从而达到哄抬房价的目的,炒作的结果必然是房价进一步上涨。

(三)经济适用房所占比例极小,无法影响供给、平抑房价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照顾中低收入居民购房而实施的优惠措施,建造经济适用房所用的土地是国家以划拨方式无偿给开发商使用的,这就是经济适用房价格低的主要原因。经济适用房作为一种福利措施,旨在通过某种政策倾斜,达到扩大住房供给、调节房地产投资结构和启动市场有效需求的目的,它是基于我国目前特殊的房地产市场和住房市场发展阶段的一种政策选择。由于利益的驱使,大部分项目投资还是倾向于资本回报率高的商品房项目上,开发商开发投资中,住宅房地产开发投资占70.3%,其中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占住宅房地产开发投资的2.9%,经济适用房所占比过小,无法通过影响供给消除由于房价过高而导致的不安定因素。同时,国家虽然对经济适用房进行政策倾斜,但是这种操作又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造成了许多房地产开发公司与政府间的交易和寻租行为的产生,而使经济适用房游离于主体适用范围之外。此外,许多开发商还把房子越建越大,把销售目标定位在中等收入家庭,这样的操作不符合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目的和财政补贴的支付原则,这样就与政府推行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初衷相违背,也造成了房地产供给与需求的巨大矛盾。

(四)流动性过剩下的被动投机,推动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200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差达到11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8%。从存贷比指标看,2003年以前各年度存贷比都高于75%,流动性短缺是银行面临的主要矛盾。2004年以后,商业银行存贷比连续三年迅速走低,2006年下降到67.16%。同时,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不断走高,2006年底,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达到4.78%,流动性过剩情况十。资产价格快速上升是流动性过剩的必然表现,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上涨最快。流动性的过剩造成了2002年以来,我国商品房销售额大幅度持续攀升。国内经济结构性失衡是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投资消费结构的失衡与贸易结构的失衡。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长呈现出明显加快的趋势,但是投资增长高于消费增长,致使大量资金沉淀于银行体系。同时,我国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也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增长显著高于非加工贸易,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实现顺差1888.8亿美元,而我国非加工贸易基本保持逆差,2006年逆差为114.2亿美元。正是由于这种贸易结构的不均衡,导致了我国连续多年实现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加。

我国对资本流动控制严格,维持了汇率的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虽然可以避免国际资本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可以排除货币大规模投机冲击的可能,但结售汇制度使资本流动呈现单向自由化,外汇储备的增长带来了基础货币的大幅增加。此外,2002年下半年,人民币开始出现升值压力,境外热钱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驱动下大量涌入,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随之大幅增加,通过乘数效应的加大,造成了流动性过剩现象。

(五)户籍制度间接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现有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地域分割,限制了不同地域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我国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由于限制了以劳动力为主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降低了社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造成了一系列的不平等现象,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推高了主要城市的房价。学校周边的房价往往是一个区域、一个城市房价的标志。由于现有的教育制度,对教育资源,尤其是小学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是按户口所在区片划分,从而产生了对相关社会资金的吸引作用,进而带动了房价的整体性上升。同时,在保障性住房购买条件中,几乎都有户口限制,这一限制使得众多城市新增就业人员无法买到适合这一购买力层次的保障性住房,增加了社会压力。同时,由于现有户籍制度立足于人口和地区的捆绑限制,公民在不同城市之间的自由迁徙、工作流动都会受到很大限制,加上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原因,更加强化了国民固有的安土重迁的生活习惯。一个流动性强的社会,人们会更多地倾向于租房,倾向于投资更加方便变现的股票、债券,而不是不动产。鼓励公民自由迁徙、流动的户籍制度,有利于增加房地产的租赁,减少购买的需求,进而稳定房地产价格。

三、调整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开发投资结构,增加低价位住房供应,控制房地产价格上涨调整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结构,通过增加普通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建设用地的投放量,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提高其在市场供应中的比例,可以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同时,还要建立与住房供应体系相适应的住房价格体系:一是对限定销售对象的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严格实行政府指导价,限价销售;二是对大多数家庭购买的普通商品住房,采取由政府定期制定公布指导性价格和浮动幅度,放开销售价格的管理方式;三是对高收入家庭购买的高档商品住房实行市场调节价,由企业依开发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行确定销售价格。

(二)控制开发成本,降低房地产企业的期望利润一是在相同的开发环境下,房地产企业要通过对设计、施工、材料、装修公司的选择和资金的供给,对房产开发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开发出适销对路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尽可能地降低建筑工程成本、降低产品销售价格,使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求得生存、求得发展;二是充分发挥房地产企业内部拆迁、质量、技术、安全、经营等各个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全过程的有效整合来促使企业提高效率和加强成本控制,从而减少管理费用支出,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既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又促使开发商拓展竞争思路,把期望利润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三)加大对房地产价格的检查与监管力度,维护市场正常的价格秩序一是清理整顿房地产的各项税费。对名目繁多的房地产税费要进行全面清理,各种税种的设置应根据市场状况进行调整,通过完善房地产财税制度,促进房地产的流通和消费,消除房地产成本中的不合理税费;向政府部门、事业中介机构缴纳的管理费和服务费等各种收费项目,能降低标准的给予降低标准,能减免的给予减免,对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要坚决予以取缔;对因城市建设资金不足而设立的各种基础设施配套性收费,应结合城市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和费改税的推行逐步降低收费标准,直至取消;对涉及住房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自来水、电力、燃气、电话、有线或光缆电视等垄断行业的价格和收费行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严厉打击垄断企业强行推销商品和服务、强制收费的价格违法行为。

二是严肃查处房地产价格的违法行为(如低价出让土地、高价炒卖房地产)。对短少面积、搞价格欺诈等扰乱房地产市场正常价格秩序的行为要予以曝光和严肃查处,以维护房地产市场正常的价格秩序。

[参考文献]

[1]吴艳霞,王楠.房地产泡沫成因及其投机度测度研究[J].预测,2006,(2):12-17.

[2]武康平,丑婷.从房地产市场看土地需求及对土地政策的建议[J].经济经纬,2005,(4):57-60.

[3]王雪峰.国内外有关资产泡沫理论的新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48-52.

[4]谭皓.浅析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原因[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2):67-68.

[5]张松峰.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史鉴[J].宏观经济管理,2005,(6):56-58.

[6]邵谦谦,王洪.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及对我国的经验借鉴[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3,(5).[

7]韩冬梅,屠梅曾,曹坤.房地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调控[J].中国软科学,2007,(6):9-49.

篇3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又会引致泡沫经济,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入WTO后,金融服务业将被迫对外开放,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进程将日益加快,研究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制,以便在充分发挥金融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同时,防止金融深化过程中发生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进而引发泡沫经济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的重要课题。21世纪是虚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必须超越一国范围之外、在实际范围内确保资源自由流动,淘汰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将虚拟经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

关键字:虚拟经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困难与预期虚拟经济模式全球化虚拟经济的黄金时代

虚拟经济实际上是对传统经济的一种异化。虚拟经济在国外一般有三种叫法:一是fictitiouseconomy,是指虚拟资本,比如证券、期货、期权等等的交易活动;二为virtualeconomy,也译作虚拟经济,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三是visualeconomy,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即用计算机模拟市场来进行经济政策的模拟等等。而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当今的交易是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正确地看待虚拟经济,合理的运用虚拟资本往往会对经济的整体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经济模式与虚拟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传统的经济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实体经济,主要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虚拟经济逐渐独立于实体经济,形成其特有的对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相对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而言,现实所能提供的满足是永远也不够的;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弥补现实不足的手段,经历了五个阶段最终确立了其不可撼动的地位。第一个阶段为虚拟货币的资本化,即使用闲置资本成为生息资本,这是产生虚拟经济的第一个最初级的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通过银行起搜集闲置货币,使它们更好的成为生息资本;第三个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就是银行发行的有价证券最后发展为企业的有价证券进行市场交易,建立金融市场;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最后一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

虽然在传统经济在某些领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但是虚拟经济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无论虚拟经济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其根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将无从谈起,即实体经济是第一性的,虚拟经济是第二性的。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无法脱离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中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物已经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借助虚拟经济的支持。忽视虚拟经济,会给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障碍。

不可否认,虚拟经济制造出空前庞大的金融财富体系,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协调、健康地运行效率。凭借发行股票、债券,并购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规模扩大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推动了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建立和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优化重组,对劳动力、技术、资金,自然资源等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合理调配,保证正常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有助于优化全社会资本的配置。虚拟资本通过市场发行并交易,并调节资金流向,促进优势企业快速发展;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形式,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三是,有助于将低企业经营风险。各种全新的贷款模式以及最具代表性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对企业资金分配、投资方向选择及调整具有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四是,虚拟资本节省了交易所需要的时间,充分的发挥了其作为货币数字化代表的作用。五是,虚拟经济的扩张,不仅增加GDP的规模,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大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

在虚拟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规模已经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然而,虚拟经济存在着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对虚拟资本的最优化利用。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单方面地强调虚拟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实体经济的进步。因为虚拟经济的超前发展,不但不能带动实体经济的超速发展,反而会引发泡沫经济,甚至诱发金融危机。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爆发的经济危机就是由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所导致的,一度对该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并且波及到欧洲和美国,震荡了全球的金融市场,上千亿的资产在这次危机中流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些金融危机的发生的几率会不断提高,通过国际贸易、汇率变动以及资本流动等渠道,蔓延到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金融危机。价值,不同行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金融危机扩展着自己的危害范围,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相关的服务行业都成为了危机延伸的范围,贷款呆帐、坏账,不良资产的数量已指数的速度增长。所谓的“东亚模式”,“主办银行制”,经济计划与产业政策,追求企业规模,多样化经营的大企业集团等等,曾经是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名字,也随着这场空前的浩劫灰飞烟灭。

虚拟经济的现实困境以及人们的预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到“虚拟”,人们通常会习惯性的将之于“虚假”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个误区。实际虚拟是现实存在的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其活动产生的结果,尽管有些具有“无形”的特征,但是却都是现实存在的。

然而,经济危机的出现令许多人对虚拟经济开始望而却步了,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对传统的实体经济的关注和支持上,导致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一度减慢,并出现了短暂的局部停滞和失控状态。2000年开始,由于日本放松了对金融等虚拟资本的控制,造成了一段时间内日元升值的巨大压力,严重的影响了当时正在经历泡沫冲击的国内经济,加剧着已经恶化的日本“两头在外型”的经济。但是这并未唤起人们对于虚拟资本的重视,而是回避它转而将创造财富和分割财富的方式和范围限制在传统经济的范畴之内,将“虚拟”等同于“虚假”,认为虚拟经济只是一系列虚假经济行为的美妙的变体。

虽然在所谓的传统经济中,正常的经济活动也处处需要有与其的支持,但是与其对于虚拟经济,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简单的说,预期之所以重要,是由于人的行为动机中,最有力的动力就是对自己有利的预期,所以,预期就成为了人们进行各种选择判断的基础,必须先行做出。在虚拟经济模式中,因为其所使用的手段是虚拟的,源于人的思维活动,于是其重要性就一目了然了。

预期的形成过程比较的复杂,是建立在对大量相关信息的综合处理的基础上,经过对相关的信用、制度以及技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之后,从而做出相应的反映。

预期维系着现存的所谓“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反之,一种社会制度安排缺乏足够的约束或稳定性,就会造成人们预期的波动,干扰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降低人们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效率。因而,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寄生和周期性的虚拟经济就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态的形势,从而人们对于它的预期自然不会高。毋庸置疑,这是虚拟经济经常被冷落的原因之一,不过人类的认识能力会不断的提高,对于它的把握也会更加客观,公正。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虚拟经济带来的挑战

在虚拟经济的重要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按照传统金融理论难以解答的问题,对我国的金融制度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全球经济、政治、技术急速变化,尤其是政府管制的放松,全球金融正在经历着一个持续的字优化和一体化的过程,从而导致金融制度的风险已指数方式增长,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创新,新型的货币形式或者交易方式的出现,促进了多元化货币体系的形成和交易空间的扩展。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宏观经济也提出了挑战。比如,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金融资产,开辟了多种的资金创造的途径,从而改变了国家对货币供给量等的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表现在股票市场就是对股价的宏观干预。而传统意义上所讲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发行增多,已经不会必然引发通货膨胀了。在虚拟经济的耗散结构的自组织弱混沌系统中,政府的作用渐渐弱化,市场的影响逐步扩大。

除了给市场带来的挑战之外,虚拟经济在各个行业间的不断渗透给企业的经营,发展也新的问题。原来被市场看好的上市公司在年报或者季报中显示严重亏损,而退出金融市场,并表现为短期内国际投机资本的撤出和巨额外债的归还,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又缺乏足够的能力扭转该经济体外汇储备减少,甚至出现汇率贬值的现象。企业为偿付外币债务而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可能被迫降低转让未来的收益,而当转让价低于债务总额时,流动性缺乏将导致借款人失去清偿力,并通过债权人使得金融市场无法为有清偿力,并且缺乏流动性的借款人提供新资金,从而流动性危机变为债务危机,导致许多企业停业甚至破产。这使得追求虚拟价值增值的游资游离到其他领域,并通过金融传染作用引起可待资本的减少,从而引发货币危机,甚至形成金融危机。

然而,一些已经有一定经验的企业来说,虚拟的经营方式使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特别是在知识、技术等方面,虚拟化的形式,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促进产品快速扩张,发挥市场竞争优势,充分利用了虚拟资本追求盈利的特性,扩大了市场的占有率。北京真维斯公司就是目前国内成功运用虚拟经营策略的典型企业之一。这家创立于80年代末、以生产休闲系列服饰为主的企业,目前已拥有上千个品种、年产销量达500多万件。而这样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走的主要是外包加工的路子,借助外包给广东、江苏等地的多家企业加工制造的方式,节约了上亿元的生产基建投资和设备购置费用。在销售上,公司也主要采取了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特许连锁经营的方式。其店铺已经覆盖了全国30几个城市和乡镇,与各地的其他相关企业相互之间以协同竞争为基础,资源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了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

由此可见,虚拟经济的发展,虽然来势汹汹,大有让人应接不暇之势,不过,这只不过是暂时的现象,大可不必“草木皆兵”。这正如在沙堆累积的过程中,偶尔会有一颗沙粒引起一个小的崩塌,随着沙堆越来越大,稳定性也就会越来越强。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相脱离实际上是一个异化的过程。最初为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资源而出现的虚拟经济最终会异化为彻底独立的运动过程,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便异化为对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真正的虚拟利润的追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林顿·拉鲁什指出,现在全球每天的金融交易中,仅有2%与实体经济有关,而世界衍生工具交易总量已突破40兆亿。国际外汇市场上每天约有2万亿的交易额大多与实际贸易活动无关。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图就清楚地说明了金融上层和实物经济的巨大反差。可见,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过度背离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成为货币危机爆发前所潜伏的最典型的特征。

金融的创新过程总是伴随着技术的革新,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网络是一个系统,网络经济是通过系统提供信息的一种经济活动。网络经济的存在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以网络为条件构建电子商务活动,形成虚拟企业,则网络产生的活动就成为虚拟经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信息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比如IT产业,它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从IT业的变迁中可以窥见到经济的总体走势,经济的发展因此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整个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随之增多。

21世纪——虚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经过20世纪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踏入更加光明的21世纪。在新的经济领域中,虚拟经济将全面展开,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全面渗透,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信用意识的增强,进入虚拟经济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冲击下,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必须超越一国范围之外、在实际范围内确保资源自由流动,淘汰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将虚拟经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更多地将交易对象符号化的要求,极大地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发展。而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对于交易合法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则是涉及到虚拟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因此,交易方式的演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信用体系的缺失或者不健全,会提高成本降低效率,使得交易者合法权利受到损失,引发信用危机。为此,国债回购几经风波、不得不暂停交易;柜台交易市场勉强维持了近10年,最终被迫关闭;期货市场近几年不断畏缩;企业债券市场也已多年陷于停顿,导致投机成为市场交易主体的主导。相比之下,当引入虚拟经营方式之后,股票、期货市场的发展速度加快,成效显著,成为经济走向的“晴雨表”。

为适应新世纪的诸多变化,人类需要一种新秩序,使各国都能安全生存并发展,而不同的,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需要以一种更为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而虚拟经济在人类提高技术的过程中,有效性会逐渐为人们所发现,通过其强大的驱动作用补偿实体经济的不足,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参考书目:

1.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刘骏民:《稳定虚拟经济系统是关键》,《人民日报》2003年4月1日

3.曾康霖:《虚拟经济:经济活动新领域》,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9月

3.成思危: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挑战和机遇,《经济界》,1998年第四期

4.张宝林、但凌《虚拟经济与货币危机(上)(下)》,中华财会网

5.《“虚拟经济”导致“泡沫经济》,《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月15日

6.程思危:《虚拟经济和金融危机》,南开觉悟

篇4

传统的经济模式与虚拟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传统的经济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实体经济,主要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虚拟经济逐渐独立于实体经济,形成其特有的对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相对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而言,现实所能提供的满足是永远也不够的;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弥补现实不足的手段,经历了五个阶段最终确立了其不可撼动的地位。第一个阶段为虚拟货币的资本化,即使用闲置资本成为生息资本,这是产生虚拟经济的第一个最初级的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通过银行起搜集闲置货币,使它们更好的成为生息资本;第三个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就是银行发行的有价证券最后发展为企业的有价证券进行市场交易,建立金融市场;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最后一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

虽然在传统经济在某些领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但是虚拟经济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无论虚拟经济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其根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将无从谈起,即实体经济是第一性的,虚拟经济是第二性的。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无法脱离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中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物已经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借助虚拟经济的支持。忽视虚拟经济,会给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障碍。

不可否认,虚拟经济制造出空前庞大的金融财富体系,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协调、健康地运行效率。凭借发行股票、债券,并购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规模扩大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推动了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建立和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优化重组,对劳动力、技术、资金,自然资源等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合理调配,保证正常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有助于优化全社会资本的配置。虚拟资本通过市场发行并交易,并调节资金流向,促进优势企业快速发展;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形式,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三是,有助于将低企业经营风险。各种全新的贷款模式以及最具代表性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对企业资金分配、投资方向选择及调整具有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四是,虚拟资本节省了交易所需要的时间,充分的发挥了其作为货币数字化代表的作用。五是,虚拟经济的扩张,不仅增加GDP的规模,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大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

在虚拟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规模已经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然而,虚拟经济存在着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对虚拟资本的最优化利用。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单方面地强调虚拟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实体经济的进步。因为虚拟经济的超前发展,不但不能带动实体经济的超速发展,反而会引发泡沫经济,甚至诱发金融危机。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爆发的经济危机就是由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所导致的,一度对该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并且波及到欧洲和美国,震荡了全球的金融市场,上千亿的资产在这次危机中流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些金融危机的发生的几率会不断提高,通过国际贸易、汇率变动以及资本流动等渠道,蔓延到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金融危机。价值,不同行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金融危机扩展着自己的危害范围,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相关的服务行业都成为了危机延伸的范围,贷款呆帐、坏账,不良资产的数量已指数的速度增长。所谓的“东亚模式”,“主办银行制”,经济计划与产业政策,追求企业规模,多样化经营的大企业集团等等,曾经是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名字,也随着这场空前的浩劫灰飞烟灭。

虚拟经济的现实困境以及人们的预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到“虚拟”,人们通常会习惯性的将之于“虚假”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个误区。实际虚拟是现实存在的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其活动产生的结果,尽管有些具有“无形”的特征,但是却都是现实存在的。

然而,经济危机的出现令许多人对虚拟经济开始望而却步了,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对传统的实体经济的关注和支持上,导致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一度减慢,并出现了短暂的局部停滞和失控状态。2000年开始,由于日本放松了对金融等虚拟资本的控制,造成了一段时间内日元升值的巨大压力,严重的影响了当时正在经历泡沫冲击的国内经济,加剧着已经恶化的日本“两头在外型”的经济。但是这并未唤起人们对于虚拟资本的重视,而是回避它转而将创造财富和分割财富的方式和范围限制在传统经济的范畴之内,将“虚拟”等同于“虚假”,认为虚拟经济只是一系列虚假经济行为的美妙的变体。

虽然在所谓的传统经济中,正常的经济活动也处处需要有与其的支持,但是与其对于虚拟经济,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简单的说,预期之所以重要,是由于人的行为动机中,最有力的动力就是对自己有利的预期,所以,预期就成为了人们进行各种选择判断的基础,必须先行做出。在虚拟经济模式中,因为其所使用的手段是虚拟的,源于人的思维活动,于是其重要性就一目了然了。

预期的形成过程比较的复杂,是建立在对大量相关信息的综合处理的基础上,经过对相关的信用、制度以及技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之后,从而做出相应的反映。

预期维系着现存的所谓“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反之,一种社会制度安排缺乏足够的约束或稳定性,就会造成人们预期的波动,干扰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降低人们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效率。因而,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寄生和周期性的虚拟经济就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态的形势,从而人们对于它的预期自然不会高。毋庸置疑,这是虚拟经济经常被冷落的原因之一,不过人类的认识能力会不断的提高,对于它的把握也会更加客观,公正。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虚拟经济带来的挑战

在虚拟经济的重要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按照传统金融理论难以解答的问题,对我国的金融制度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全球经济、政治、技术急速变化,尤其是政府管制的放松,全球金融正在经历着一个持续的字优化和一体化的过程,从而导致金融制度的风险已指数方式增长,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创新,新型的货币形式或者交易方式的出现,促进了多元化货币体系的形成和交易空间的扩展。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宏观经济也提出了挑战。比如,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金融资产,开辟了多种的资金创造的途径,从而改变了国家对货币供给量等的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表现在股票市场就是对股价的宏观干预。而传统意义上所讲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发行增多,已经不会必然引发通货膨胀了。在虚拟经济的耗散结构的自组织弱混沌系统中,政府的作用渐渐弱化,市场的影响逐步扩大。

除了给市场带来的挑战之外,虚拟经济在各个行业间的不断渗透给企业的经营,发展也新的问题。原来被市场看好的上市公司在年报或者季报中显示严重亏损,而退出金融市场,并表现为短期内国际投机资本的撤出和巨额外债的归还,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又缺乏足够的能力扭转该经济体外汇储备减少,甚至出现汇率贬值的现象。企业为偿付外币债务而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可能被迫降低转让未来的收益,而当转让价低于债务总额时,流动性缺乏将导致借款人失去清偿力,并通过债权人使得金融市场无法为有清偿力,并且缺乏流动性的借款人提供新资金,从而流动性危机变为债务危机,导致许多企业停业甚至破产。这使得追求虚拟价值增值的游资游离到其他领域,并通过金融传染作用引起可待资本的减少,从而引发货币危机,甚至形成金融危机。

然而,一些已经有一定经验的企业来说,虚拟的经营方式使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特别是在知识、技术等方面,虚拟化的形式,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促进产品快速扩张,发挥市场竞争优势,充分利用了虚拟资本追求盈利的特性,扩大了市场的占有率。北京真维斯公司就是目前国内成功运用虚拟经营策略的典型企业之一。这家创立于80年代末、以生产休闲系列服饰为主的企业,目前已拥有上千个品种、年产销量达500多万件。而这样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走的主要是外包加工的路子,借助外包给广东、江苏等地的多家企业加工制造的方式,节约了上亿元的生产基建投资和设备购置费用。在销售上,公司也主要采取了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特许连锁经营的方式。其店铺已经覆盖了全国30几个城市和乡镇,与各地的其他相关企业相互之间以协同竞争为基础,资源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了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

由此可见,虚拟经济的发展,虽然来势汹汹,大有让人应接不暇之势,不过,这只不过是暂时的现象,大可不必“草木皆兵”。这正如在沙堆累积的过程中,偶尔会有一颗沙粒引起一个小的崩塌,随着沙堆越来越大,稳定性也就会越来越强。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相脱离实际上是一个异化的过程。最初为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资源而出现的虚拟经济最终会异化为彻底独立的运动过程,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便异化为对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真正的虚拟利润的追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林顿·拉鲁什指出,现在全球每天的金融交易中,仅有2%与实体经济有关,而世界衍生工具交易总量已突破40兆亿。国际外汇市场上每天约有2万亿的交易额大多与实际贸易活动无关。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图就清楚地说明了金融上层和实物经济的巨大反差。可见,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过度背离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成为货币危机爆发前所潜伏的最典型的特征。

金融的创新过程总是伴随着技术的革新,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网络是一个系统,网络经济是通过系统提供信息的一种经济活动。网络经济的存在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以网络为条件构建电子商务活动,形成虚拟企业,则网络产生的活动就成为虚拟经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信息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比如IT产业,它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从IT业的变迁中可以窥见到经济的总体走势,经济的发展因此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整个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随之增多。

21世纪——虚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经过20世纪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踏入更加光明的21世纪。在新的经济领域中,虚拟经济将全面展开,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全面渗透,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信用意识的增强,进入虚拟经济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冲击下,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必须超越一国范围之外、在实际范围内确保资源自由流动,淘汰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将虚拟经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更多地将交易对象符号化的要求,极大地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发展。而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对于交易合法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则是涉及到虚拟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因此,交易方式的演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信用体系的缺失或者不健全,会提高成本降低效率,使得交易者合法权利受到损失,引发信用危机。为此,国债回购几经风波、不得不暂停交易;柜台交易市场勉强维持了近10年,最终被迫关闭;期货市场近几年不断畏缩;企业债券市场也已多年陷于停顿,导致投机成为市场交易主体的主导。相比之下,当引入虚拟经营方式之后,股票、期货市场的发展速度加快,成效显著,成为经济走向的“晴雨表”。

为适应新世纪的诸多变化,人类需要一种新秩序,使各国都能安全生存并发展,而不同的,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需要以一种更为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而虚拟经济在人类提高技术的过程中,有效性会逐渐为人们所发现,通过其强大的驱动作用补偿实体经济的不足,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

参考书目:

1.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刘骏民:《稳定虚拟经济系统是关键》,《人民日报》2003年4月1日

3.曾康霖:《虚拟经济:经济活动新领域》,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9月

3.成思危: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挑战和机遇,《经济界》,1998年第四期

4.张宝林、但凌《虚拟经济与货币危机(上)(下)》,中华财会网

5.《“虚拟经济”导致“泡沫经济》,《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月15日

6.程思危:《虚拟经济和金融危机》,南开觉悟

篇5

在这里我们更愿意把它称为“理财环境”。本次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于投资环境给与的权重几乎到了被其“掌控投资”的程度,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信奉“只有市场好才能赚大钱”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制环境即是赚钱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

事实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本次调查的部分结果……

我们在哪个经济周期里?

孙延举

“毕业时亚洲金融危机,10年后全球金融危机,感觉经历了一个轮回”――这是笔者―位朋友的MSN签名。其实,每―个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人都能觉察到这种周期现象。10年前的经济困境只是长周期中的一个短周期结束,而当前是一个长周期的终结,面临的局面比10年前更复杂。

从前文中“万人理财大调查”的结果来看,现在投资者的信心普遍低迷,甚至有一种恐惧的情绪在蔓延。有趣的是。投资者对明年股市不看好的最主要原因不再是“大小非”问题,而是对宏观经济的担忧。不破不立,熊彼特也说:要创造性毁灭。当一个经济周期结束之后,无论是从一国的经济发展还是个人的投资理财来说,都是进行战略布局的绝佳时机。对比一下十年前的房价与当前的房价就能明白这一点。

对于个人来说,现在的问题是要把当前所处的经济周期看清楚,这样才能战胜恐惧,因为恐惧往往源于未知。同时,要对走出当前经济困局的条件和时间有所判断,唯如此才可把握资产布局的节奏。在一生的理财计划中,把握节奏很重要,象巴菲特、索罗斯这样的投资大师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赶上了美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周期。如今中国经济的一个长周期行将结束,你即将面临一生中可能再也遇不到的绝佳机会。谋定而后动,那在谋划未来之前首先要看清现在。

当前经济下行原因是什么?

当前的经济形势不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一点。在网上流传着“经济危机时的十条忠告”这样的贴子,而身边某某公司裁员或者降薪的事情也确实多了起来。当然,每个人对危机的感受不同,我们还是需要从更专业的角度认清当前的形势,看看最右面的那这组数据。

看完这组数据是否让你感觉到心惊肉跳。那么中国经济突然下行的原因是什么?要知道,去年还有很多专家在高呼“黄金十年”呢。而且当次贷危机爆发时,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中国经济将独善其身,但现在看来,出口以外的其他行业也面临困境,这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全球金融危机。所以,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经济周期即将结束的现实,并通过分析这轮周期的运行机理,来为下一步的资产布局拟定“作战计划”。

究竟,中国经济走过了一个怎样的经济周期?现在的经济困局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从几个方面阐释一下经济周期的运行机理。

1都是货币惹的祸?

货币是信用经济的纽带,所以一旦货币泛滥或萎缩,必然导致经济的波动。在特定的经济活动增长水平下,社会有能力吸收更多的货币,每一次货币供给的增加,在后来似乎都被证明是合理的――只要随后的经济活动能够随之增长。但这会导致中央银行在对危险毫无察觉之时过多的增加货币供给,经济运行具有自我脱轨的能力。

可见,货币体系是不稳定的,由信用扩张带来的经济繁荣最终出现崩溃是无法避免的。那为什么在货币泛滥过程中没有及时制止呢?一方面是因为向经济中注入流动性首先会导致资本货物价格的上涨,而消费品价值则可能还在下降,对通货膨胀的反映总是太迟。米尔顿,弗里德曼曾提出从货币供给扩张到对通货膨胀产生最大影响的时滞对M2来说是23个月。另一方面从中央银行的立场来看,不但要与资产泡沫问题作斗争,还要与通货紧缩的风险和货币升值问题做斗争,紧缩资本市场的努力会加剧另两个问题的严重性。何况有种种力量阻扰刺破泡沫。

从步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运行来看,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外需不振,出现通缩。随着加入WTO,外需开始大量增加,告别通缩,通胀也控制在很低水平。“非典”后,对外出口继续扩大,因外汇占款投放的货币逐年激增,资产(主要是土地)泡沫开始泛起,但还没有传导到消费品上推高CPI。从2005年中国出现明显的土地和房产泡沫到2007年中产生严重通货膨胀的时滞大约为23个月,这决非巧合!

与此同时,银行的主动信贷创造也在扩张,因为土地这种最主要的抵押资产价格在上升,银行乐于多放贷多获利,这更进一步助推了流动性泛滥。当通货膨胀显现,紧缩货币政策陆续出台,再加上次贷危机导致的外部注入流动性的减少,货币供给收缩、资产泡沫破灭、经济出现困局。

其实,人民银行并不是没有注意到风险,但一直投鼠忌器。2005年开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却总是保持人民币小幅升值,怕出口企业受伤害和外部需求突然萎缩产生通货紧缩,于是外汇储备和因外汇占款投放的货币仍在激增。央行也曾想过打击土地和房产泡沫,甚至提出过取消商品房预售制的建议,但在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支柱产业的声音中,央行的这些提议显然被认为管得太宽,错过了调控的好时机。

现在,居然还有一种观点说是因为央行近一年的紧缩政策太严厉,才导致了当前的危机,这显然是打错了板子。如果去年不采取紧缩政策,现在局面一定更惨烈。还是那句话,因信用扩张带来的经济繁荣最终会崩溃,泡沫越大,崩溃后的危害越大。

2GDP幻觉的产生

如果GDP过度的是靠投资来拉动的,就会产生GDP幻觉,怎么解释呢?就是投资过度而需求不足,必然造成产能过剩。而这种靠“把房子盖起来又炸掉”的创造GDP做法是虚幻的、不可持续的。

假设商业投资能获得8%的平均收益率,可以按照4%的利率贷款,这8%称为自然利率,而4%则叫实际利率。贷款人获得了4%的利润,会继续贷款进行投资。由于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再投资浪潮,会造成自然利率出现变化,从而导致经济不稳定。

世界经济史上几次大的波动,比如铁路业的繁荣、互联网泡沫,都是由资本过度投入引起的。中国的这轮经济周期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过度投资推动,但又有所变异。

首先中国资本投资的增加更多的不是由技术创新带动的,而是因为要素和资源价格的低廉。各级政府在追求GDP政绩的推动下,拿出手中垄断的要素和资源来吸引资本,超低的能源价格、环保标准、劳动标准和土地价格(强行廉价的从农民手中征得),自然会让资本投入的回报很高。

这种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必然导致非常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2005年中国国内储蓄占GDP的比率为48.1%,同时居民部门的储蓄却从1992年的52.3%降到32%,而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飙升。企业和政府手中的钱多了,就继续投资、扩大产能,国内消费不足,出口顺差扩大,当次贷危机引发外部

需求萎缩,高储蓄和高投资的模式就垮了。

这种扭曲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一度引起关注,比如曾试图推行绿色GDP的考核标准、呼吁金融生态建设(割断各级政府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等,但这些想法在盛行的功利主义哲学和权贵资本主义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服务型政府更多的停留在口号上,民生长期是被忽视的一环。

3倒牛奶经济学

我们在中学的政治经济学课本里,都会读到“把牛奶倒到河里”这个事件,这几乎成了美国1929年大萧条的一个标志。长大以后才知道,牛奶不是资本家为了维护垄断利润而倒的,而是农民和奶业工人倒的,也是为了保证可以有利润的价格。这一方面说明生产过剩,另一方面说明底层民众维持生计的艰难,这必然造成消费不足。

美国著名的印裔经济学家莱维,巴特拉在在《1929年大萧条》中有这样一句话:财富的集中在1929年达到了顶峰并引起了大萧条。当时一个美国家庭如果想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要有2000元的收入才行,但当年美国家庭60%以上达不到这个数字的。社会购买力跟不上商品产量,两极分化对大萧条发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不会出现大萧条,但谁又能说两极分化不是产生经济当前困境的原因呢?产能过剩的另一面就是需求不足。中国储蓄率之高尽人皆知,怎么还会出现需求不足?缺乏社会保障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近几年的基尼系数逐渐攀升,财富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总体消费水平并不高,特别是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更少。尽管统计数字显示当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在增加,但显然对房产这样的耐用消费品需求是急剧萎缩,因为购买力严重不足。

我们走过一个怎样的周期?

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有很多,前面我们已经列举了三个最重要的因素――货币失控、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并――的与近几年来国内的经济事件与政策做印证。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人的心理预期,也是放大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

有趣的是,尽管经济波动对社会与个人财富带来的伤害巨大,但人类社会就是摆脱不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宿命,而且每一波经济周期的时间都相近。于是,近三百年来人们都在不停的探究经济周期的奥秘,甚至如“太阳黑子”说也流传一时。目前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共识的三种周期形态是:存货周期(3-5年)、资本性支出周期(9-11年)、房地产周期(18-20年)。如果与中国近20年的经济发展轨迹相对照,会发现基本吻合,即使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

从1990年中国经济逐渐恢复正常秩序算起,到2008年正好走过了一个18年的长周期。如果把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9年算作一个分水岭的话(1999年中国经济增长只有7.1%),那么在这个长周期中经历了两个资本性支出周期。再细分一下,以全国存货量增长率达到25%的1996年和出现“煤、电、油、运”紧张的2004年做分界点的话,中国经济走过了四个存货周期。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长周期的尾声,中国的经济转型也面临着一个关键性的节点。而对于个人的理财生活来说,也迎来了在低点进行资产布局的绝佳时机。当然,我们必须还要对未来的经济走势形态做一下预估,以把握下一步投资理财的节奏。

中国经济将走出怎样的形态?

张志锋

为克服中国经济下滑的风险。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以及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些举措效果将如何?中国经济在未来里会走出“V”型、“U”型还是“L”型?

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举行。到时候肯定会有新的经济刺激措施出台,这些措施会决定未来的经济型态。我们需要做出判断,以便在下个周期来临之前完成资产布局。

“V”型未免过于乐观

宏观经济不象股市,走出“V”型反转很难,因为它有自身的惯性。历史上能迅速走出经济泥潭的例子不多,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国经济恢复的时间较短,但却衍生出另一个房地产泡沫。中国经济要想走出“V”型,需要:

尽快落实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提供就业机会,防止经济过快下滑,维持社会稳定;

人民币大幅贬值,但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不太可能;

大幅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比如某些专家提出的提高到8000元);

征收物业税,采取累进税率,持有物业的数量越多,税率越高;一方面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加速房产下降速度,来尽快释放人们的消费需求;

改革公务员和垄断国企的福利制度,节约公务开支,用于民生保障;

进一步放松信贷,但要“有保有压”,加大对规模小的民营企业的贷款力度;

有新的创新技术突然出现,并能带动起―个产业的发展;

显然,上面这些举措除了第一条外,其他的都很难实现,所以中国经济要走出“V”型几乎不可能。

“U”型或可实现

这是一般经济周期通常走出的形态。历史上一些大的经济波动,比如储蓄信贷机构崩溃、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最终都通过较长时间走出低谷。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也经历了三四年的时间才摆脱通货紧缩。那么这一次,要尽快的走出“U”型的底部,除了落实这四万亿投资计划外,还需要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鼓励投资和消费。实现中国经济从出口拉动向消费驱动转变。经济有自我脱轨也有自我复轨的能力,更何况中国人的潜在消费能力并不弱,只要对收入预期和未来的保障有信心,中国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可以期待。

警惕“L”型陷阱

按照常理,经济活动出现萧条后会在一段时间后恢复,但也有那种长期不振的情况。比如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一直没有恢复元气。中国经济刚刚走过一个长周期,如人口红利、劳动力成本、制度变革这些以前推动经济增长的优势都消失了,所以在未来的政策选择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为避免陷入“L”型陷阱,必须注意:

货币政策不能过度放松。放松货币政策可以缓解一些企业的资金链问题,但无法解决产能过剩。还可能会推高土地等资产价格,而现在国内的土地价格泡沫还没挤干净。过度放松货币政策如果让泡沫越吹越大,出现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情况,那结局可想而知。当时日本企业为了还因资产价格暴跌带来的债务,长期惜贷,货币政策长期失效,经济一蹶不振。

二套房贷标准不能松。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结构性扭曲,只有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才能避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才能顺利挤出房产泡沫,让人们的消费能力尽快恢复;

不能过分依赖于政府投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很好,但如果没有配套的改善民生措施。则很可能加大产能过剩,私人投资被挤出,银行惜贷,陷入流动性陷阱。

为何说当前是资产布局时机?

马 瑜

宏观经济的变动趋势,最终会映射到资本市场。投资重视的不是已经确定的事实,而是对未来的预期。每个投资者都应当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向与经济政策,明确当前宏观经济所处周期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向,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投资。

股市与经济周期

著名投资大师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说过,股市与经济的关系就像狗与主人的关系,有时候狗会跑到主人前面,有时候会跟在后面,但偏离再多狗还是会回到主人身边。

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自1960年到2006年增长了近26倍,从5000多亿美元(名义GDP)增长到13万亿多美元,同期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也上涨了26倍多,从1960年代初的400至500点,上涨到2006年的14000多点。经济持续成长,而证券市场却涨涨跌跌有上百次之多。

宏观经济的变动趋势,最终会映射到资本市场。经济景气循环,资本市场同样会多空循环。普遍的观点是,股市波动周期取决于宏观经济周期,其波动周期要提前宏观经济周期约半年左右的时间。受短期资金、政策、投资者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股市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常出现背离。虽然狗常在主人前进的时候向后跑,但最终会回到主人身边,长期来看,宏观经济与股市走向呈现高度的正相关。

传统上宏观经济周期划分为复苏、高涨、衰退和萧条四个时期。在经济周期开始步入高涨时期,政府通常会以加息等紧缩性政策以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较高的利率水平将延续到衰退期;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又将通过降息和扩大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这样在经济复苏时期利息仍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股票价格由基准利率和公司业绩决定,即当利息较低而企业业绩提高时,投资股票将会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大量储蓄资金将会涌入股市,股票价格将会上升,通常这一过程对应着经济周期的复苏时期;同理。当利息较高而企业业绩下降时,股票价格将会下跌,这对应的是经济周期的衰退时期。而在经济高涨和经济萧条时,根据前期政策力度、现期利率的调控步骤以及人们的预期变化等,股票价格将相应波动、并构造出具体的和各式各样的顶部和底部图形。

投资的本质是在投资的过程中。利用投资对象自身价值变化、市场不同投资博弈群体对信息、投资价值理解差异来获取收益的过程。接下来还必须了解投资市场及变化规律、了解投资品种的资产特性。从而把握投资行为。投资重视的不是已经确定的事实,而是对未来的预期。每个投资者都应当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向与经济政策,明确当前宏观经济所处周期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向,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投资。

用投资时钟决定资产的配置

投资者经常涉足的资产包括债券、股票、大宗商品、房地产等。影响资产波动的因素众多,但经济层面所决定的基本面因素,是最为根本的因素,所以以经济周期为着眼点进行积极资产配置是有效的配置方法。

什么是投资时钟

美林的投资时钟是一种将资产轮动和产业策略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的方法,有助于投资者识别经济中的重要拐点,从周期的变换中获利。这种对周期的诠释,非常好地解析了我们所能做的主要投资品种,随着经济周期的转动依次获得超额收益的规律。投资者不去计算资产的估值,通过正确的宏观判断同样可以获利。

投资钟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投资者识别经济中的重要拐点,从周期的变换中找到投资机会。美林将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衰退、复苏、过热和滞胀。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由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变动方向来唯一确定。而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表现超过大市的某一特定资产类别:债券、股票、大宗商品或现金。美林统计了美国1973到2004年的经济数据,其分析结果支撑了这一结论。

从长期看,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劳动力、资本,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从短期看,经济经常偏离可持续的增长路径。政策制定者的工作就是要使其回复到可持续增长路径上来。在潜能之下的经济增长会使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并最终变为紧缩;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持续保持在潜能之上会导致破坏性的通胀。

如何使用投资钟

金融市场一贯地将增长率的短期偏离误以为是其长期趋势的改变,就像看见狗往一个方向跑的时候,以为主人也会被拖往相同的方向。结果,在经济偏离到极限处,当政府的“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就要产生作用时,资产往往被错误定价,表现为“超买”或“超卖”。

根据经济增长和通胀状况,在美林投资时钟划分的经济周期四个阶段中,图中标识的资产类和行业的表现倾向于超过大市,而处于对立位置的资产类及行业的收益会低过大市。投资者可以从判断经济周期入手,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并在面临拐点时通过更换配置获利。

经典的繁荣一萧条周期从左下角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循环;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现金组合的表现依次超过大市。但往往并没有这么简单。有时候,时钟会逆时针移动或跳过一个阶段。

从投资钟上看,一个经典的繁荣一萧条周期始于左下方,沿顺时针方向循环。把投资钟画为圆圈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分别考虑增长率和通胀率变动的影响。经济增长率指向南北方向,通胀率指向东西方向。

投资钟可以帮助我们制定行业投资战略

投资钟的合理性得到美国三十多年来历史数据的支持,对于国内投资者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因为其背后的经济和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具有普遍性。投资者可以首先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判断当前市场在投资钟里所处的位置,再分析各类资产的未来走势。

一周期性:当经济增长加快(北),股票和大宗商品表现好。周期性行业,如:高科技股或钢铁股表现超过大市。当经济增长放缓(南),债券、现金及防守性投资组合表现超过大市。

久期:当通胀率下降(西),折现率下降,金融资产表现好。投资者购买久期长的成长型股票。当通胀率上升(东),实体资产,如:大宗商品和现金表现好。估值波动小而且久期短的价值型股票表现超出大市。

与标的资产相关:一些行业的表现与标的资产的价格走势相关联。保险类股票和投资银行类股票往往对债券或股权价格敏感,在衰退或复苏阶段中表现得好。矿业股对金属价格敏感,在过热阶段中表现得好。

投资钟对立位置的资产类和行业板块也是有意义的,可以用来做配对交易。例如,如果在过热阶段,我们应该做多大宗商品和工业股,位于对立面的是衰退阶段,所以我们应该同时做空债券和金融股。

当前的投资策略

按照美国的经验,连续两个季度是负增长,则定义为经济衰退,而中国的经济放缓标准通常认为是GDP增速小于8%。目前从经济数据分析,中国已经进入经济放缓阶段,外贸出口定单在大幅度的衰减,就业形势恶化,GDP增速持续下降。目前阶段最

佳的投资策略是选择债券和寻找未被经济周期所影响,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然后等待经济增长周期取得超额收益。

前文提到经济周期表现为经济增长围绕可持续增长路径上下波动,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在更大程度上是周期性而非结构性的下滑,这意味着市场在悲观情绪下有可能出现错误的资产定价。通过投资时钟理论,我们可以大致判断现在开始可能有良好表现的资产类别和行业板块。

从投资时钟上判断,当前国内经济下滑和通胀率下降同时存在,央行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以期刺激经济,处于投资时钟的衰退期。在这一时期收益最佳的资产类别为债券,可能有较好表现的行业包括:医药和主要消费、可选消费以及金融。此外,互联网/传媒、电信和基础设施板块(受益扩张财政政策)也有望出现结构性的机会。

总体来说,当前资产组合应当以债券为主,同时在保留的股票仓位中精选板块进行配置。关注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跟随经济趋势以便及时调整资产组合,在转折即将或已经到来时,尽快调整至下一个周期的强势资产,举例来说:衰退期过后的复苏期是投资股票的大好时机,届时可抛债券买股票。

周期过后,回归理财的本源

尽管调查报告显示投资人情绪不佳。赚钱容易的日子过去了,在股市由牛转熊一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检视手中的资产,回顾理财中的得失。“学费”不能白交,只有明确理财的本质,才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合理安排好个人(家庭)财富状况。

我们打理自己的财富,最终是为了生活更加幸福。在年轻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财富满足物质的需要。在面临风险的时候不会手足无措,在年老退休之后不用受贫穷的困扰。理财是在财务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投资来追求财务自由。许多投资者在过去一年的股市大跌中损失惨重,除了技术欠缺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把投资简单等同于买股票而忽视了对风险的管理。

赚钱容易的日子过去了,在股市由牛转熊一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检视手中的资产,回顾理财中的得失。“学费”不能白交,只有明确理财的本质,才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合理安排好个人(家庭)财富状况。

牢记财务安全

理财不简单等于发财、更绝非投机。它是贯穿一生的财务规划,是连接当前生活和理想生活的桥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目标,但财务自由应当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核心的追求。财务自由就是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因为通过投资带来的被动收入已经超过了你的日常开销,事业变成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而非养家糊口的依仗。

理财可以分为实现财务安全,进行资产配置以及顺应趋势调整投资组合三个阶段。其中实现财务安全是理财的基础,应优先考虑。让我们把理财的过程想像为撑杆跳,助跑越充分、手中的撑杆越长越结实、技术越熟练,跳过的高度也就越高。在这里,助跑代表时间跨度,时间越久复利效应越突出。手中的撑杆代表投资,更长的撑杆跳得更高,前提是够结实(不会亏损)。

运动员不会在没有海绵垫的情况下去挑战自己,如果在降落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海绵垫子,有可能连再次起跳的机会都没有了。而财务安全就是理财的“海绵垫”。保障财务安全主要通过保险规划、现金流规划和资金准备来实现。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保险主要用来防范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将其转嫁给保险公司,把不确定的损失变得相对确定。购买保险会影响到现金流,保险支出是负现金流,保险的定期给付是正现金流。同时,保险和资金准备互为补充,比如养老保险可以减少一定的退休金准备,拥有失业保险在当前的经济衰退中会更有安全感。

现金流规划与财务自由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当正现金流中的被动收入大于日常支出时,我们就实现了百分百的财务自由。简单说来就是做好开源节流,通过投资和工作增加正现金流,控制日常消费和贷款利息支出来减少负现金流。在本期《萧条期,省20%比赚20%更容易》中介绍了几个颇有针对性的方法。

资金准备是为购房、养老、教育等大宗开支进行积累。做好资金准备,生活质量才有保证。这也是我们不提倡将所有资金配置在高风险资产上的理由。因为一旦出现较大亏损,原本的生活规划有可能无法得到保证。举例来说,如果在去年将原本用于买房的资金准备用于购买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一旦没有及时止损出局,买房的目标很有可能成为泡影。

投资的核心是资产配置

人挣钱8小时,钱挣钱24小时。有了资金的积累,财务安全也得到一定的保障,下一步就是给钱找个工作。实现财务自由的核心是增加被动收入,即把钱派出去为你“打工”,投资于各种资产以获得收入。

投资伴随着风险,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要获得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最好遵循:“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信条,这在资金量较大的时候格外有效。马科维茨因为对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和最优化选择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而布林森、霍德和比鲍尔(简称BHB)通过研究发现,无需通过市场时机和个股选择,只需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九成以上的长期报酬尽在掌握。

简单地讲,资产配置就是在一个投资组合中选择资产的类别并确定其比例的过程。由于各种资产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历史统计也显示在同一市场条件下各类资产价格的走向各异,当某些资产的价值下降时,另外一些却在升值。因此战略性地分散投资到收益模式有区别的资产中去,可以减少整个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使资产组合的收益趋于稳定。

资产配置法无需选股和选时,也无需过多的操作(通常只进行再平衡),对专业知识所知不多的个人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合理资产配置取得长期稳定的回报。

对于非专业的投资者而言,资产配置无非就是确定权益类(股票和基金)、固定收益类(债券和存款)。若理财目标回收期较长(3―5年以上资产配置)。则宜股票比重较多,债券比重较少;反之则宜债券比重较多,股票比重较少。此外,风险承受也影响股债的配置比例。房地产投资相对稳妥,投资回报介于前两者之间,应考虑房产景气周期循环,尽量在相对低点进行投资,同时控制负债比例以免给现金流带来较大负担。

很多国内投资者似乎还不清楚,固定收益类在资产配置中的实用性。今年股指深度下调,债市却在下半年走出了一波靓丽的行情。如果投资者从去年开始就配置合理的债券部位(通常占比可以与投资者年龄相同),今年的损失相必会大幅降低。投资者的“安心指数”提高了,投资也会更易坚持下去。

根据趋势适时调整投资组合

投资的对象除了股票、债券,还有基金、房地产、期货、黄金和外汇等。我们知道,不同类型的资产在各经济环境下表现各异。因此更为有效的投资策略,可以通过判断当前的市场环境及其未来走向,适时对资产组合进行调整。在每个时期构建最优投资组合,以获取尽量高的投资回报率。

篇6

[关键词]日本;劳动关系;新自由主义

上世纪90年代是日本经济和劳动关系调整演变的重要转折期,在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经历了“失去的十年”乃至“失去的二十年”,在劳动关系方面,日本采纳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对传统的劳动关系进行了大幅调整。对于日本劳动关系调整的性质和方向,即由传统的协调型劳动关系向新自由主义的调整,学界没有争论,但对调整的程度和产生的影响却存在不同的认识。大部分的学者认为,经过持续的政策调整,日本已放弃了传统的以终身雇佣为基础的劳动关系模式,一种以自由选择和灵活就业为基础的新的劳动关系模式正逐渐确立起来。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日本劳动关系目前还处在调整演变中,传统劳动关系模式在许多领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尤其从比较的角度看,日本仍然明显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宜过早做出结论。劳动关系不仅是反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晴雨表”,同时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具有直接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新自由主义的政策调整,使日本的劳动关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既影响到了日本经济发展的状况,也对日本社会秩序和价值观的变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到来,曾经一度辉煌了近30年的新自由主义神话也因此而破产,各国形成了一股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反思的潮流。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对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的劳动政策调整及其影响进行重新审视,具有重要的教育和警示意义。

一、日本传统劳动关系模式的形成与特征

日本的现代化始于明治维新,在明治维新后几十年的发展中,日本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劳动关系模式。战前日本的劳动关系即已表现出明显的家族主义特点,但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加强,劳动关系也逐渐被压抑扭曲。二战结束后到50年代中期经济起飞前,日本经历了一段劳资冲突对抗非常激烈的时期。当时,日本的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工会组这是对年功序列制的一个误解,因为它并不是只看资历,也讲能力和贡献,如果某个员工具有突出的能力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就会脱颖而出获得越级对待,如果大家的能力水平和贡献差不多,这时候年资就成为主要的参考指标;另一方面,在年功序列制里,由于企业严格的学习培训和任用制度,更老的资历其实往往不只是更长工龄,也代表着更高的能力和更多的贡献,如果某位更长工龄的职工没有表现出更强的能力和贡献,他会觉得很没面子,这会迫使他更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年功序列制没有弱化工人之间的竞争,相反,某种程度上它使工人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因为谁都不想落后,也只有比别人表现更好,才能获得更好的待遇和更高的地位。与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相应,日本的工会组织采取了以企业工会为主导的形式。所谓企业工会,是指以企业为单位组织工会,每个企业都会组织成立一个工会,该工会包括了企业中的所有职工,其中也包括白领和高级管理人员。企业工会模糊了普通职工和管理者之间的区别,不单纯是一个职工利益的代表机构,它同时也参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与资方之间进行密切的协商与合作,企业工会本身就是企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企业和企业工会之间的关系不是对抗性的,而是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关系,企业将工会看作是自身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赋予企业工会相当的权力,企业工会也将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与企业联系在一起,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考虑如何将企业做得更大更好,这是一种“共同体”式的劳动关系。企业工会是日本企业运营的一大特点,其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它帮助企业营建了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协调的劳动关系,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劳资之间的纠纷。企业工会的成立是终身雇佣和年功序立的自然结果,三者共同塑造了日本企业中和谐的劳动关系,日本人常常将他们的企业看作是“家”,这是日本企业比较稳定并富有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劳资之间的矛盾与问题,日本企业确立了劳资协商制度和集体谈判制度,在企业雇主和工会组织之间建立了经常性的沟通渠道,由劳资双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日常管理以及工人的工资待遇进行协商,这大大减少了日本企业劳资冲突的数量。此外,日本还设立了劳动委员会来专门协调处理劳动关系争议。因为有着相对完备的劳资关系处理机制,再加上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工会制的实施,因而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工人罢工的数量出现了大幅下降,即使有罢工也都是比较和平的罢工,像二战后初期那种强烈的罢工斗争再也没有出现过。传统的以协调对话为特征的劳动关系模式,不仅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产物,本身也对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日本传统劳动关系模式的挑战与调整

日本传统的协调型劳动关系模式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受到了挑战。由于日本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的岛国,其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对外贸易。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发生,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由此结束。由石油价格的猛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不仅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使工人的工资收入在物价上涨面前严重缩水,劳资双方的关系因此而紧张起来。然而,无论政府还是社会都没有想过传统劳动关系模式之外的其他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谈判协商后,劳资双方最终达成妥协以共渡难关,工会愿意采取合作态度,接受缓慢的工资增长速度,以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则继续实行终身雇佣制,保障工人的日常生活。在双方的合作下,日本最终渡过了经济难关。这场危机暴露了日本传统模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更主要的是显示了日本模式所具有的适应能力,这也是日本传统模式优势在国际社会上的一次显示,日本模式由此收获了更大的美名。靠着和衷共济的能力,日本经济走出了石油危机的阴影,走向更大的国际舞台。促使传统模式继续下去的还有这一模式本身名声的压力。在20世纪60年代的快速增长中,日本模式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陷入了难以摆脱的滞涨危机中,但是日本却通过劳资妥协实现了经济的平稳着陆和重新发展。传统的以协调合作为特征的劳动关系模式,被看作是日本发展的关键,传统劳动关系模式的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工会制度,更是被国际社会冠以“三大神器”的美名。这一国际声誉助长了日本模式的持续性,使日本即使面临一些危机也难以摒弃这一传统的做法,所谓的盛名有时候也会是一种负担。比如,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在出口困难的情况下,日本仍然坚持了传统的终身雇佣制。为了抵消广场协议的消极影响,以及创造更多的“日本第一”的神话,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采取了一些刺激经济的做法,如放松金融管制和实施缓和的货币政策等。这些做法在短期内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形成了严重的经济泡沫,其典型代表就是股票和房地产行业的快速上涨。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经历了所谓“失去的十年”或“失去的二十年”,众多的企业在这场长期的危机中面临艰难的转型。面对低迷的经济形势,传统的劳动关系模式背负了越来越多的批评,被认为是削弱企业竞争力和导致经济不景气的主要因素。许多企业缩小了享受终身雇佣待遇的正式职工的范围,积极利用外部劳动力市场,以节省企业的人力成本和提高就业的灵活性。在工资构成方面,改变过去过于重视年资的情况,突出“能力主义”的原则,更加强调能力和业绩在工资构成中的比重。1995年,日本最主要的企业家组织“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发表了题为《新时代的“日本式经营”——挑战的方向和具体措施》的重要报告,提倡企业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雇佣习惯,大胆地使劳动力弹性化和流动化,从而削减人工费用,降低企业的成本负担。面对持续低迷的经济状态,日本政府也放弃了对传统劳动关系模式的坚持,开始进行积极调整改革。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宏观政策调整的主要特征是,适应全球新自由主义调整的主流趋势,对劳动关系进行去管制化的自由化调整。有学者将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以来,日本新自由主义的劳动政策调整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结构调整”向“结构改革”过渡的时期(1986-1995年)。1986年,中曾根内阁确立了通过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原理”扩大内需的政策。1993年成立的细川内阁对94个项目放松管制,拉开了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的序幕。第二个阶段是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框架形成时期(1996-2000年)。1996年成立的桥本内阁继续把放松管制作为核心政策,并制定了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的基本框架,其主要内容包括:促进国内劳动力自由流动、促进企业竞争、缩小行政干预经济的范围、减少政府对社会福利的负担比例等。第三个阶段是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的激进时期(2001-2006年)。2001年成立的小泉内阁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除了鼓励企业兼并和重组之外,对公共部门如道路公团和邮政事业等进行了民营化,改组、合并了政策性金融机构[3]。经过这样一些调整改革之后,新自由主义的做法在日本逐渐站稳了脚跟,对日本传统劳动关系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新自由主义改革在释放某些企业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日本劳动关系方面的重要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用人制度发生重大改变。据统计,正式员工占企业雇佣人员比率从1984年的74.9%下降至1992年的72.4%[1](p62-68)。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劳务派遣工、小时工等非正规就业者。日本政府也颁布政策放松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鼓励劳务派遣的做法。1986年出台的《劳动者派遣法》只允许13类职业采用劳动派遣制度,1994年经修订后将劳动派遣的范围扩大到26类职业,2003年又规定劳动派遣的期限可由1年延长到3年。2015年的修订做了两个重要修改,一是废除同一岗位使用劳动力派遣人员最长3年的使用年限,二是取消了26种特殊劳动力派遣的规定。这一修订案事实上完全放开了企业对非正式用工的限制。企业的工资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的改变是从年功序列制改为绩效薪酬制,能力绩效成为衡量工资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年薪制的登场意味着划定工资的时间标准从终身制改为年度制,与日本原有的工资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年薪制若能普及,说明日本工资体系已脱胎换骨。”[4]传统劳动关系模式的调整,改变了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他们不再是命运相连的“共同体”,而是有期限的雇佣劳动关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的变化深刻反映了这一点。在1995的一项调查中,只有20.6%的受访者认为将来公司会照顾自己,只有17.8%的人认为辞职是对公司或老板的背叛[5]。

三、日本劳动关系调整的新自由主义背景

日本20世纪90年代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是在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这两股潮流对日本传统的劳动关系模式形成了很大挑战,日本政府所进行的改革调整相当程度上是对这两股潮流挑战的回应。就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两股潮流来说,它们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的主流就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理念和实践推动了以超越国家为特征的全球化潮流的发展,而新自由主义也正是借着全球化的潮流而扩展到全世界,建立起其“普世性”的神话。18因此,这两股潮流虽然不同,但在当时却形成某种“合流”。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化的发展已成汹涌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阻挡全球化的步伐。全球化的发展既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追逐剩余价值的结果,也是新的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技术支持推动的结果。全球化打破了传统的民族国家的界限,要求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资料在全球的最优配置。全球化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传统的民族国家的特征,也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然而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扩大了各国所面临的风险,不同的国家和社会群体在全球化中的风险和受益情况是不同的。从劳资关系的角度说,全球化所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便利了资本的国际化迁移,而劳工却不能实现自由的国际迁移,其结果就是导致了“强资本弱劳工”的基本趋势和格局。日本传统劳动关系在全球化中所经受的挑战尤大,因为传统的劳动关系讲究的是终身雇佣和按资晋升,这虽然在稳定劳动者队伍、促进劳资协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却是与全球化所要求的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相悖的,也不符合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在全球化的冲击面前,日本传统的劳动关系必然要做出调整。在全球化大行其道的同时,基于美英国家经验的新自由主义也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新自由主义最初是美英国家为应对“滞涨”危机而采取的一套做法,其核心是去除国家管制,以私人市场为核心调整经济结构和推动经济发展。在新自由主义做法的刺激下,美英国家终于走出滞涨危机,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于新自由主义的理念与美国的国家利益是高度一致的,美国于是利用其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在国际上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理念和实践,塑造新自由主义为全球通用的“普世价值”,甚至通过附加条件的贷款方式强迫其他国家接受新自由主义的改革举措。新自由主义在理念上看起来很正确合理,许多西方国家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再加上美国的大力宣传鼓动,新自由主义的“普世性神话”于是树立起来,这使更多的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的改革主张。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三化”,即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实质是“去国家化”,将国家所有的产业交给私人接管和经营,因为私人经营比国家经营更具有效率;市场化即由市场衡量一切,国家大幅度退出经济和社会领域,将诸多的职能交由市场来实现;自由化就是减少政府管制和干预,让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新自由主义具有强烈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色彩,信奉私人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而不相信国家的干预和调节作用,主张将国家从市场中驱逐出去。新自由主义的流行,是对二战结束后各国广泛采取的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凯恩斯主义的逆反,反应的是保守的自由市场派的重新得势。新自由主义的经验明显来自于传统的以私人市场为核心的美英国家,实施新自由主义具有效果的国家也多是与美英文化类似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然而,在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国家里,新自由主义的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在拉丁美洲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使拉美经济跌入动荡。对于英美国家来说,新自由主义实施的效果也并不都是好的,短期内它使英美经济走出滞涨重新获得发展,然而在长期性上,它却损害了劳工群体的利益,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为今后经济危机的爆发和社会的不安积蓄了动力。日本传统的经济发展方法和劳动关系调整方法,实际上与新自由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传统方法更为强调的是广泛的公私合作,既重视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又重视政府的计划和干预作用,强调政府和民间的积极合作,而不是单纯依靠私人市场。日本经济在与美国签订广场协议后,已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经济面临严重下行压力,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采取了一些短期做法,这些做法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泡沫,日本经济在泡沫中达到了繁荣的顶点,举国一片兴奋。然而,繁华的背后掩盖着严重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政府和企业无法一下子接受现实,他们开始变得过于悲观,将问题归咎于传统劳动关系使日本企业背负的压力太大,无法有效提高竞争力。这时候,由美国推动的新自由主义神话正在建立起来,日本以一种急迫的态度,在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削足适履地学习和引进了美国新自由主义的劳资关系模式,对传统的劳动关系进行了不切合本国实际的西方式调整。正是这样的调整改革导致日本的传统劳动关系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种以新自由主义为导向的劳动关系模式随之逐渐成形。

四、日本劳动关系新自由主义调整的影响与评价

篇7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金融经济危机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014.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0.004

2007年8月,美国爆发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临危之初,各方不以为意,认为不过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再一次触底。而当这次危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垮了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美国花旗、摩根大通、美林证券等金融机构亦宣布出现巨额亏损,雷曼兄弟等投资银行轰然倒闭并迅速向全球蔓延时,经济学家们才意识到,这是继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此次经济危机,我们不禁反思:第一,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魔咒真的无法打破吗?为什么无法打破呢?第二,资本主义自诞生发展至21世纪,为何危机的规模不减,反而更加来势汹汹,如同风暴海啸一般肆虐呢?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阵痛的由来与表现

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界定有两种:广义来说,当代资本主义是指“二战”结束后的资本主义;而狭义上则指20世纪70年代初战后繁荣结束后的资本主义,本文采用的是后一种界定。

《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描述、批驳生动形象而一针见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就是资本主义的源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不外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矛盾带来的生产过剩、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导致大众贫困、资本家追逐利润造成的商品价格偏离价值规律等。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70年代的滞涨等危机的爆发原因均是如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金融危机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呈周期性爆发。

总体而言,战后繁荣结束后的资本主义有三大新变化:即新自由主义化、金融深化、全球经济虚拟化,显而易见,这三大变化导致资本主义的不平等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出现停滞的趋势、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频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地位被动摇等一系列危机。作为典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2008年金融危机是接近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70年代的滞涨等危机性质的系统性危机,其规模之大、牵涉之广、影响之深都堪称历史之最。既然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仍无法避免,我们不妨从当代资本主义的三大变化着手,来探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阵痛为何如此之痛?

新自由主义化。1980年是资本主义新旧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出现了一大重要的变化,即自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推行至2007年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完全建立起来。顾名思义,经济自由主义意味着政府应该置身于经济领域之外,即政府不干预经济发展问题。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特征为:清除商品、服务尤其是资本在全球经济内自由流动的障碍;政府不再扮演引导和调控经济的角色;国有企业和公共服务私有化;削减政府的社会福利计划;向累退的税收政策转变;从劳资合作转变为在政府帮助下的资本单方统治;以自由放任的竞争模式代替大企业间合作式竞争模式。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化,一方面为经济增长放松了政策管制,另一方面也使得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制约,而2008年的金融经济危机也印证了,相比于新自由主义的积极作用,其缺点与不足的破坏性影响更加深重一些。

我们之所以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自由主义化为“新自由主义化”,原因在于,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历史上曾出现过经济的自由主义化。回顾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化,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美国的金融部门基本上没有监管,从而出现了过度投机和大量的金融欺诈。金融系统内的危机传染力迅速而强大,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股市旋即崩盘,银行系统在几年后亦随之崩溃。银行系统的崩溃很快便传递到实体经济,随着大萧条的发生,人们普遍认识到:没有监管的、过度自由的金融是造成大萧条的主要原因。自此之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经济自由主义化有些敬而远之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社会积累结构完成了构建,其特点在于:在多个国家乃至世界体系内进行积极的政府经济调控,并完善了福利制度,建立了重要的劳资合作,并在大企业间实行合作竞争模式。由于政府角色显著变化而形成的历史性突破,战后体制往往被称为“调控的资本主义”,或称为“国家资本主义”,其积极作用一直持续到1973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滞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经济停滞与高失业使得人们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失去了信心,因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积累结构,由于其主要特征类似于大萧条前的“自由市场”版本的资本主义,因此被称为“新自由主义”,即本文指出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变化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主义化进程也是一波三折,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也渐渐淡忘,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政党等竞争对手对资本主义的威胁也渐渐消退。因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自由主义化卷土重来,为2008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见,实体经济在新自由主义模式内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并不明朗。诺奖获得者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2016)更是直言,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共识已经终结:“在西方过去30年来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已奄奄一息。”

金融深化。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金融化是其发展的一大特征;而在当代资本主义阶段,随着金融化的加深,我们亦将这一变化称为金融深化。金融化可定义为资本主义经济重心从生产到金融的长时间的转向,其特征是:第一,金融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第二,与GDP相比,债务越来越多,美国金融化的鲜明特点就是债务规模扩大;第三,金融、保险和房地产(FIRE)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第四,各种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作为资本主义长期趋势的金融化,受到过战后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积累结构的制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新自由主义开始重构时得到松绑,而新自由主义化实现以后,就给金融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扩张、金融资产种类的增多,提高了经济效率,从而为金融化提供了理论支持。阿罗和德布鲁(1954)认为金融资产是对未来可能现金流的索取权,所以可以针对预期的经济状态提前改进资源配置,从而做出更加安全、收益更高的投资选择。弗里德曼(1953)则认为由于价格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当价格偏离正常水平时,投机者有利可图,进入市场,买入或卖出,价格会恢复到市场所决定的正常价格,因而弗里德曼认为投机行为是稳定因素,从而打消了人们对金融投资行为的顾虑。

通过金融市场的运行、公司行为(债务融资、非金融公司新股发行等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推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进展迅速。1957年美国制造业占GDP的27%,而金融、保险和房地产只占13%。到2008年,情况反转,制造业比重跌至12%。而金融、保险和房地产比重升至20%。资本主义金融化固然提升了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部门的重要性,将收入从实体部门转移到金融部门,但也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薪资停滞现象的出现。通过2008年的金融经济危机,可知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不利影响还是很大的,其在宏观上导致实体经济增长放缓,金融脆弱性加剧,并激化了分配问题,使得金融化可持续性遭到质疑。

此外,在当代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化有了互联网助力,互联网金融出现,资本虚拟化严重,各种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更加繁多而复杂,大众广泛投资,经济实力欠佳的不惜背负债务去参与,因而又产生了债务驱动型的消费与投资。在金融深化之后,仍然缺乏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短期利率政策工具不奏效,金融公司行为模式仍缺乏社会责任。金融膨胀虽然能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也会产生更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马格多夫和斯威齐(1988)认为如果出现金融全球化,不可能进行全球金融监管,因而迟早会停滞的生产基础上的金融上层建筑的爆炸,可能导致规模相当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崩溃。而且很不幸,他们的预言成真了――金融深化后,各种债务、次贷循环往复、层层叠加,经济泡沫泛滥,最终导致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

资本虚拟深化与全球经济虚拟化。资本虚拟化是指在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与实体资本相对应的虚拟资本的出现,且其种类不断演化,数量不断膨胀,并与个别实体资本逐渐脱离关系的过程和趋势。由此可知,资本具有“双重”形式,一是真实资本,即工厂库存、设备以及生产出来的产品,二是虚拟资本,即真实所有权凭证所产生的金融所有权结构,如金融市场上出现的股票、债券、期货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都属于虚拟资本的范畴。资本虚拟化是社会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其前提是货币的虚拟化,即货币逐步摆脱了自身具有的价值,向完全虚拟化的价值符号的趋势发展的过程。初级形态虚拟货币的典型代表为商业票据和银行券,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设立本国的中央银行,统一发行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法定货币(即法币)的出现是货币虚拟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在货币虚拟化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资本虚拟化,离不开社会信用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股票、债券和金融期货等虚拟资本的产生和膨胀必须以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存在为基础。基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信用关系的股票、债券等,在银行信用的介入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的推动下,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规律,甚至成为另一种独立收入的源泉,虚拟资本最终得以形成。

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得货币的虚拟化进程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则使得货币最终与黄金脱离联系,成为完全虚拟化的货币形式。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随着信用制度的高度发展,世界各国金融化自由进程推动了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大规模创新,加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助力,引起了虚拟资产的高速膨胀,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资本虚拟深化现象。由于金融工具的大量创新和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交易方式的变革,使得整个金融市场更加扑朔迷离,在看似光鲜亮丽的繁荣外表下,实则暗藏着巨大风险,危机四伏。

马克思认为,只要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在金融领域内的“虚拟资本”增值,而不是真实资本在生产领域的积累,就是纯粹的投机形式。而在经济新自由主义大背景下,这种投机行为很容易导致虚拟资本膨胀,而虚拟资本的大规模发展和膨胀正是全球经济虚拟化的基础。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是由次级抵押贷款和次级贷款抵押债券这两种虚拟资本所引发。这些次级抵押贷款和次级贷款抵押债券就是资本虚拟深化的典型产物,通过复杂的证券化技术,一笔资产可以有双重甚至多重存在,一笔资金也可以有两种甚至更多的运动过程,它们具有资本的形式,却可能没有资本的内容,但它们仍是可以自行增殖的资本。

因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有着本质的区别――虚拟资本本身不具有价值。在金融动荡时期,它们既可能有高于其所代表实际资产价值数倍的价格,也可能大幅贬值到一文不值的程度。而本轮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参与虚拟经济部门的投资具有低门槛、低成本以及高流动性等特征,导致大量货币流向虚拟经济部门,从而造成社会整体经济普遍繁荣的假象,贷款抵押债券等虚拟资本规模亦急剧膨胀,价格不断攀升,并放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市场的繁荣表象刺激了人们对虚拟经济的投资,虚拟资本价格不断膨胀而形成经济泡沫。由于大量资金被投入到投机易,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出现萎缩,当两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失调超过一定限度,人们对资本市场的预期会发生逆转,实体经济资金链条也会出现问题,因此虚拟资本价格迅猛下跌,导致金融产品、衍生品价格泡沫破裂。由此可见,虚拟资本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一是虚拟资本的存在和发展使得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约束大大缓解;二是资本虚拟化促进银行资本本身的虚拟化;三是资本虚拟化引发“泡沫经济”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

金融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全球经济虚拟化依然不会与实体经济相脱离,起始于虚拟资本的金融经济危机,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初期,首当其冲的是虚拟经济部门,大量金融机构亏损甚至倒闭,从而导致金融从业人员的大量失业,货币流通和信用机制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对整个金融系统的信心被摧毁。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拟部门的危害向企业等实体经济部门及全世界蔓延,从而对整个国家和全球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以至于现在全球经济仍恢复乏力。

中美如何面对经济阵痛

美国的应对策略。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全球经济金融系统紧密相连,金融虚拟经济衰退很快传递到实体经济,并迅速从美国波及到全球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为全球的金融经济危机。美国作为此次危机的最初爆发国,经济环境受其破坏也是最为严重的,因而其应对危机的策略也至关重要。美国救市的特点如下:

第一,美国采取的是严格意义上的救市行动,直接给金融市场注血――向大型金融机构注入大量现金。资产的大幅贬值导致金融机构的自身价值大幅缩水,金融机构获取充足流动性以兑现其诺言,满足客户取款要求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变卖资产。如果金融机构不得不以减价出售的方式处理其资产,导致的结果是存款人获得一个较低的支付。更有甚者,如果大量金融机构同时卖出资产,抛售压力会进一步压低价格,迫使金融机构释放更多资产,由此可能导致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为了尽快遏制住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美国政府不得不给金融市场注血,以阻止大型金融机构的破产。

第二,美国过度依赖债务。众所周知,美国采取的是“卯吃寅粮”的债务依赖型体制,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债务的增长速度更是快得惊人:2008年,美国国债上限是10.61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70%;2009年,美国国债上限为12.10万亿美元,占GDP的84.1%;2010年,情况更加恶化,美国债务上限达到了14.29万亿美元,而美国当年的GDP仅为14.62万亿美元,债务占GDP总额的98%。凯西研究所董事长凯西表示支持美国违约,理由是如果不违约,美国未来好几代人都需要不断偿还当下美国人欠下的债务。而一旦美国通过美元大幅贬值或是其他方式进行违约,如此庞大的债务规模仍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危机。

第三,美国QE(货币量化宽松)政策转嫁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雪上加霜。QE(Quantitative Easing),即量化宽松政策,量化是指扩大货币发行量,宽松是指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在QE政策下,美国向市场投放了大量货币,同时也筹集了大量的铸币税。此外,量化宽松政策还引致了美元的大幅度贬值,从而使得美国外债大幅度缩水,支持了政府扩大财政支出,但同时也引起了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量化宽松政策除了通过全球物价上涨和美国债务价值缩水对全球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外,还会通过进出口贸易对其他国家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因而,虽然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对原本就脆弱的全球经济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应对策略。在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中,西方世界风雨飘摇,很多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倒闭,而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均没有遭到流动性冲击,在2011年,中国GDP还超过了日本,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而,在应对本轮金融经济危机时,中国采取的不是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的救市行动,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并没有发生金融危机,只是受其影响。所以,中国采取的应对策略也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大相径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是中国进行应对的主要手段。

其一,与美国不同,中国并没有给金融市场注血,而是给实体经济注血――制定了四万亿投资计划,通过政府投资刺激内需。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通过外贸出口的传导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即美国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减少导致中国外贸出口的锐减,致使中国沿海一些省份的外贸出口型产业遭到重创。一些出口型工厂破产,农民工失业。为了尽快遏制住由外需的进一步恶化所导致的需求减少,中国政府出台政策给实体经济注血,增加内需以阻止一些工厂的破产。四万亿的投资政策主要是用于加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对“三农”的补贴以及对地方和民间的投资,同时辅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强有力地保持住了中国的实体经济。

其二,中国减持美国国债以降低损失风险。近年来,中国相继购买了四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间接地支持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同时也给了美国在利率上“动手脚”的机会,这虽然让中国如鲠在喉,但也让中国利剑在手。由于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中方为了防止其长期性经济衰退并抵制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已连续多年减持美国国债。2014年,中国先一次性减持2500亿美元国债,同年9月,又抛售了800亿美元国债,此后也一直在抛售,截止到2016年7月,中国共抛售了美国国债1万多亿美元,仍为美国国债最大的债权国。

其三,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调整和升级。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因为美国金融创新中出现的虚假操作和金融衍生品欺诈,以及美国的低储蓄率和过度消费造成的。保全金融机构,最稳妥的方式是从金融监管领域着手进行,而直接进行大量的注资,治标不治本,是不利于金融机构长期发展的。因而,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战略的调整是更加明智的。中国的金融改革要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要从深度、效率、可获得性与稳定性这四个维度来衡量金融发展。一方面,金融业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金融监管,实现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使我国金融体系禁得起经济周期性变化与结构性变化的双重考验。

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阵痛还能治愈吗

通过上文面对经济阵痛的中美政策比较,可知我国并未发生金融经济危机,且中国防御危机的政策更加明智稳妥,这首先要归功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未曾出现金融失控现象;在抵御经济危机的政策上,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国致力于对本国实体经济的支持,实行供给侧改革,未对其他国家、全球经济产生负外部性,更显大国风范。而当代资本主义的三大变化――新自由主义化、金融深化与全球经济虚拟深化,又一次将资本主义世界带入经济阵痛的深渊,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救市政策何时能明显奏效也尚未可知,可见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仍不明朗、前途未卜。这表明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旧体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重大调整,建立新体制,而在新旧体制之间,将是一个较长的、充满不确定性和巨大动荡的时期。或许,当资本主义制度被彻底改变之日,就是它的经济阵痛治愈之时。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梓旗是本文的第二作者)

参考文献

[美]塞缪尔・鲍尔斯、理查德・爱德华兹、弗兰克・罗斯福,2013,《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2013,《理解金融危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彤玉、崔学东、刘凤义,201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美]乔治・索罗斯,2013,《危机与变革:索罗斯的金融逻辑》,北京:中信出版社。

《国外理论动态》编辑部,2015,《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与结构性危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课题组,2006,《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报告》。

刘骏民,1998,《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李扬、黄金老,1999,《金融全球化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

杨琳,2002,《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美]大卫・科茨,2008,《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红旗文稿》,第13期。

刘凤义、沈文玮,2009,《当代资本主义多样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教学与研究》,第2期。

[美]保罗・克鲁格曼,2008,《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北京:中信出版社。

[美]罗伯特・布伦特,2002,《繁荣与泡沫――全球视角中的美国经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美]本杰明・弗里德曼,2009,《金融业繁荣的代价》,《金融时报(中文网)》,9月2日。

魏后凯,2009,《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区域经济》,第4期。

姜鸿,2009,《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与应对策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4期。

仲大军,2009,《对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策略的几点思考》,《开放导报》,第1期。

杨民刚,2005,《经济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山东大学博士论文。

刘俊奇,201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危机》,武汉大学博士论文。

[美]保罗・克鲁格曼、商容,2006,《经济风暴的征兆》,《中国企业家》,第24期。

裘白莲、刘仁营,2011,《资本积累的金融化》,《国外理论动态》,4月刊。

篇8

保证作为债的担保形式之一,它的产生与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债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经济流转关系,体现的是财产从一个主体移转给另一主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其相对性和流转性的存在,债必然会有风险性,即债的不实现及其所生之损害。债的风险性必然会降低交易安全,破坏交易秩序,阻碍债的实现①从而影响社会经济整体秩序的正常运行。于是保证应运产生了,并最终凭借其自身的特点成为“一种十分古老同时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以人的信用作担保之方式。”②

现代各国民法都有保证制度的相关表述,但早在距今两千余年之遥的罗马法中对保证制度却就已有了初具制度化的规定。最早的保证被称为允诺保证,后又产生了诚意保证,但随即又出现了诚意负责保证,然后由于上述三者均为要式的口头保证,并且保证人责任过重,所以法学家们又创立了“委任保证”,在随后的社会发展中“简约保证”又作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保证而被提出。③由此保证制度经由罗马法、日耳曼法、中世纪商事法的不断完善,随着近代民法的法典化逐步得以确立,并最终成为各国民法所规定的为保障信用的有力工具。④

二、保证的含义及特征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89条第一项以及《担保法》第6条的规定,保证即人的担保,系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经济组织以其自身的一般财产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债权到期未清偿时由保证人代为履行,以保证债权得以顺利实现⑤因此保证具有以下含义:

(一)保证是一种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保证在人数、行为能力和意思表示上都有特

定的要求;

(二)保证是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这一点说明了保证的目的,也是保证区别于其

主债权、债务关系及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的标志;

(三)保证是约定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行为。由此可以得出保

证债务的生效要件及保证责任的基本内容。

保证与保证合同的特征分开来看具有以下基本性质,即从属性和独立性、无偿性和单务性、以及补充性。

第一、从属性。这是从保证与其所担保的债之间的关系上说的。保证之债是一种从债,

保证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保证债务是主债务的从债务。第二独立性。因为保证合同不是主合同内容的组成部分,保证债务也不是主债务的一部分,它不与主债务具有同一的原因、同一的内容,所以说保证具有独立性。这也是区别于债务承担的重要标志。⑥第三、无偿性。保证是一种无因行为,它的成立有效并不需要相应的对待给付。第四、单务性。它是无偿性的题中应有之意。在保证之债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并不具有对等性,并不发生义务的履行顺序问题。第五、补充性。这也是保证的目的和作用的引申。

三、保证的价值、作用

贝卡利亚曾经说过:“法律之终极宗旨和惟一目的在于谋最大多数人之最大幸福。”⑦这反映到立法上便成了它的价值取向和在法律制定后实施所产生的作用。对于保证也同样如此。

价值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其不同的阐释。在哲学上价值的定义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的关系。⑧马克思也在哲学意义上对价值作了解释:“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民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⑨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⑩而价值在法理上的定义则为:法律作为客体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人关于法律的超越的绝对指向。(11)那么保证的价值又具体表现为哪此呢!我认为它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保了债的安全,使担保制度进一步完善,即除了那些固定为债权担保的财产,以该财产的价值专门担保债权的实现,使为特定债权担保的财产不受债务人财产变化的影响的物的担保外,(12)又提供了一种借助于第三人的财产或信誉来扩大债务人的财产范围,为债权的实现提供了更为广泛和坚实的保障基础,真正强化了债务人的履约能力。

(二)发挥物的效用,体现了强调物的价值和经济效用充分利用的现代经济价值观念。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需求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个基本前提。(13)而保证这种不以转移物的占有的由重视担保功能到注意发挥物的效用的纯价值型担保的产物,是人们在认识到资源稀缺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物的心理趋向。(14)

(三)确保公平、平衡和保护双方利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确认、协解、批准、鼓励、活跃和促进社会性经济的发展,公平愈发成为法律最为主要的目的。(15)而保证也正是以平衡担保关系各方当事人的利益能够“各归其所”来确保《担保法》公平原则的实现为其价值指向的。

法的作用指法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各种影响的总称。(16)保证在其立法价值的指引和追求下,也会产生相应的作用。主要包括:

(一)使保证符合了财产处分独立性原则理论的相关法理。财产权利人在法律赋予的财产权的范围内,可以对其财产进行自由的处分,此为财产权的基本内容。(17)保证人虽为债务人的债务提供了担保,同时在担保合同中为债权人的债务人,但也并不基于债务的存在而限制其对财产的处分。

(二)保证可以推进融资和商品流通。由于保证对交换信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债务人提供了相应的私力救助,防止其陷入经济困境,所以必然会使债权人最大程度上实现债权利益在最小范围内降低债权利益得不到实现的风险。而债务人也利用融通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时整个社会性的发展。

(三)适应了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由于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所以信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旦一项债权不能得以实现,往往会导致一系列债权的落空,在经济生活中被称为的多米诺效应便会发生,而这种泡沫经济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此时保证却对信用予以保障,从而符合经济整体的利益需要。

四、 保证的缺陷和不足

固然,保证有诸多的价值和作用,可是综观保证的理论体系和制度架构,它的价值和作用仍有矛盾和不可忽视的缺憾之处。

第一、保证的不安全性。罗马时代的法学家彭波尼曾经明确指出:“以物的担保比以人的担保具有更强的保障性。(18)因为保证是一种允诺没有任何的物质利益直接被债权人所控制。(19)这也是由于保证属于债的关系及它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所决定的。(2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事人的财产状况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债权人除了依赖于债务人的总财产数量以外,还依赖于债务人和担保人的品行和人格个性。不诚实的债务人或保证人往往会通过财产的转移而使债权人的担保利益落空。相反物的保证可以使债权人取得对债务人财产的”间接“支配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第二、保证人的利益保护不力,没有切实实现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保证期间定性的模糊性与矛盾性。我国《担保法》第25条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4条的规定存在矛盾,有违于保证的法理,有学者认为保证期间是基于合同关系限制债权人的主要依据,与诉讼时效属于不同性质的两个法律概念。二者在对待权利的立场和法律效果上均有不相容之处。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却确认了诉讼时效和保证期间并存。(21)我本人也认为这样规定是不符合《担保法》的公平原则的,不利于维护保证人的正当权益。诚如孔祥俊在《保证期间再探讨》一文中提到:保证人通常所承担的是单务的无偿的法律责任,并不享有要求对方对待给付的请求权,因此法律有必要防止保证人无限期的承担保证责任。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担保法》第25条中规定的6个月为除斥期间。但保证期间的客体是保证债权请求权,而除斥期间的客体文形成权;保证期间仍有中断的情况,而除斥期间绝无中断的可能。因此从这两点上保证期间不是除斥期间。那么保证期间到底如何定性?于是就有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有人提出保证期间是保证人能够容忍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期间,其性质为一种特殊的权利行使期间即非时效期间、也非除斥期间。(22)总之保证期间的定性存在模糊性和矛盾性。

2、保证方式的不合理性。根据我国《担保法》第21条第二款的规定,我国保证的方式是以连带责任保证为保证方式的常态,而以一般保证为例外。这恰恰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规定大相径庭。诚然立法者这样规定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在如王利明在其《关于保证的形式》一文中提到:保障债权的实现的根本途径在于鼓励担保、担保越多,债权的实现就越有保障。也只有在兼顾债权人权益的同时,给予保证人必要的公正,才能为保证创造出更好的制度条件与环境。

五、结语

因此保证除与其它的担保方式一起为债权提供担保外,还应以一种凤凰涅磐的精神来不断扬弃自我。弥补制度上的不足与缺陷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1)李平:《市场经济和债的保证》载《法学评论》1993年5月

(2)(4)(12)(13)(14)田土城:《担保制度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一兼论我国担保立法的健全与完善》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4月

(3)(6)郭明瑞:《担保法》第30页、第35页

(5)(20)郭明瑞:《民法课程讲义》第三讲:债的保全和担保、参见“中国民商网”

(7)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8)(9)(10)张秉民:《哲学》第291页

(11)(16)葛洪义:《法理学》第52页、第112页

(15)[法]泰。德萨米:《公有法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7)许月明:《抵押权制度研究》第108页

(18)费安玲:《论保证人的抗辩权》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一期

(19)优士丁尼:《法学阶梯》[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篇9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金融市场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说明虚拟经济在我国已经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并且在将来一段时期内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正确地界定虚拟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探索虚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经济在加入WTO后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非常有现实意义。

一、虚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分析

虚拟经济是一个现实,是总体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个现象。马克思关于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初级阶段的论述非常精辟。货币的功能主要是价值尺度、流通和支付手段;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支付环节和实物环节发生了分离,货币经历了信用化、资本化的进程。从实质上讲,其属性利功能己发生了变化,它具有与实物或实体经济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两重性。实体经济突然成了货币信用的天然载体。

两者一旦分离,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就逐步超越实体经济的限制形成了全新的状态和运作体系。虚拟经济的发展便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到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后,资本积累和生产集中成了生产力的内在需求,资本市场便以资金集中的体系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货币转换为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它是货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信用化,使以资金利资本流动为代表的金融业对与实体经济超越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航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化金融市场形成提供了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战以后,世界货币体系几经变动,使得金融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日趋扩大。

该体系的发展源于实体经济,但己大大地超出了后者,并且,体系的运作规律也部分地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限制,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认识这种背离,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也许是我们对虚拟经济最本质和最具实践意义的理解。

二、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

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会后提出了虚拟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第二个阶段则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入,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用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是人们手中的存款凭证有价证券也就是虚拟资本。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跨国进行交易。

以上的阶段论客观地描述了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人们把握虚拟经济的运行趋势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何为我国所提倡和追求的虚拟经济

当前,在西方“虚拟经济”一词往往是指电子商务等“网上经济”活动。

国内一些学者也赞同这一概念,以有形、无形来确定和划分实物和虚拟两种经济形态。电子商务的兴起作为一种新的重大的经济现象,其本质也是经济活动信用化的表现。

十六大以来,我国学界关于虚拟经济的争论很多,大多集中在虚拟经济的界定上。关于虚拟经济代表性的论述围绕着信用制度展开,认为虚拟经济的内涵是信用制度膨胀下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的那一部分形态,不能将建立在信用化制度下的全部金融活动视为虚拟经济。有学者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信用膨胀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中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交易活动。上述界定本身并没有经济学理论上的含义,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经济现象的描述,这种观点比较接近主流观点。国内还有一种观点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划分,把非物质生产活动统统视为虚拟经济。这一划分引出了关于价值和财富创造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在认识虚拟经济的本质上很有帮助,但是并未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论及虚拟经济的具体运用。关于虚拟经济,我国的资本市场运作体系不完善,社会闲散资金投资渠道缺乏,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架构尚未具雏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必要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中介服务组织极度不发达。只有以这些事实为基础出发点,才能论及虚拟经济的实质和其重要性。

四、关于我国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运行的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要发展的虚拟经济内容和功能应该区别于世界上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虚拟经济的一些发展经验,笔者认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建设、有力的法律保证、适时的政策调整是成功的关键。

1.尽快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推动民间资本运营的良性扩展。我国产业的结构还未实现高级化,集中表现在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科技含量不高,体现在产业发展上就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对滞后。而制约其成长的主要因素是投资渠道的不畅。美国的硅谷产业群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进版本,它的成功应该归功于风险投资体系的完善。我国的创业资本投资已经起步,但普遍面临资本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平均资本金不足100万元)。为此,我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制以拓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的资金渠道,特别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问题。

实现这个目标,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二板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二是要有效利用民间资本,使投资主体多元化。我国的居民储蓄已经突破10万亿,没有多样化的投资方式,既会造成社会范围内资金利用的低效率,也会对银行的经营形成巨大的压力。

2.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增强社会的风险意识,严格控制泡沫经济的过度膨胀。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各类中介机构如投资银行、审计机构、证券分析机构、咨询机构等数量比较少,并且相比较国外相关机构水平也比较落后。

我认为发展我国中介组织,要明确三个方向:一是增强中介组织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在美国有安达信事件的教训。建议采取审计评估轮换制,规定每个审计机构对同一公司审计的员工连续年限,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显然审计成本会微有增加,但其社会效益是巨大的。二是延伸中介机构的服务范围。将更多有潜力的个小企业、高新企业纳入中介机构的服务体系,为风险投资等行为创造更好的外在环境。三是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经济分析和咨询机构,同时,将大学研究界学者和社会体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界的人力资源是宝贵的财富,内部的争鸣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清某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我国在这一方面确实有待提高。

3.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近期著名的“蓝田”事件竟然由一个业外的研究人员来引发,从某种程度上暴露出了我国证券市场上信息批露制度的不完备性,也对我国的行政性监管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严禁违规资金入市场,防范新信贷风险的政策具有长期性。

参照国外先进经验,我国要大力推进以下措施:首先,要严格股票交易实名制,每个投资者对自己的交易行为负责,打击市场内的恶意勾结,防上机构投资者或其他人户联合炒作。其次,要加大对市场操纵者的处罚力度,切实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要调动社会闲散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是个关键,另一方面,越来越成熟的中小股东也会成为市场上有力的监督力量和影响力量。第三,要加强交易信息、重大决策信息的透明程度,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及时公布上市公司的股东户数的相关资料,对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要实行负责制,严厉处罚散布虚假信息的公司和个人。第四,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增强中小股东、特别是社会资金的投资积极性。

4.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金融创新是虚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金融创新涵盖内容较广,包括货币和信用形式的创新、金融机构组织和经营管理上的创新、金融工具、交易方式和操作技术等技术上的创新、交易范围的扩大等。

严格地说,由于市场体系仍未完备,新经济尚不发达,国内金融创新大发展的条件还未完全具备。但是,我们可以依托上海、深圳等经济金融中心大力培育和发展在小范围内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如期货期权、外汇保值等。

5.积极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金融工具,强化竞争意识。外资金融机构资金的进入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并且已经对我国的金融业经营带来了巨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合作与学习是明智的。

篇10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金融市场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说明虚拟经济在我国已经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并且在将来一段时期内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正确地界定虚拟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探索虚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经济在加入wto后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非常有现实意义。

一、虚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分析

虚拟经济是一个现实,是总体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个现象。马克思关于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初级阶段的论述非常精辟。货币的功能主要是价值尺度、流通和支付手段;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支付环节和实物环节发生了分离,货币经历了信用化、资本化的进程。从实质上讲,其属性利功能己发生了变化,它具有与实物或实体经济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两重性。实体经济突然成了货币信用的天然载体。

两者一旦分离,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就逐步超越实体经济的限制形成了全新的状态和运作体系。虚拟经济的发展便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到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后,资本积累和生产集中成了生产力的内在需求,资本市场便以资金集中的体系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货币转换为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它是货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信用化,使以资金利资本流动为代表的金融业对与实体经济超越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航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化金融市场形成提供了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战以后,世界货币体系几经变动,使得金融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日趋扩大。

该体系的发展源于实体经济,但己大大地超出了后者,并且,体系的运作规律也部分地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限制,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认识这种背离,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也许是我们对虚拟经济最本质和最具实践意义的理解。

二、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

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会后提出了虚拟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第二个阶段则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入,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用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是人们手中的存款凭证有价证券也就是虚拟资本。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跨国进行交易。

以上的阶段论客观地描述了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人们把握虚拟经济的运行趋势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何为我国所提倡和追求的虚拟经济

当前,在西方“虚拟经济”一词往往是指电子商务等“网上经济”活动。

国内一些学者也赞同这一概念,以有形、无形来确定和划分实物和虚拟两种经济形态。电子商务的兴起作为一种新的重大的经济现象,其本质也是经济活动信用化的表现。

十六大以来,我国学界关于虚拟经济的争论很多,大多集中在虚拟经济的界定上。关于虚拟经济代表性的论述围绕着信用制度展开,认为虚拟经济的内涵是信用制度膨胀下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的那一部分形态,不能将建立在信用化制度下的全部金融活动视为虚拟经济。有学者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信用膨胀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中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交易活动。上述界定本身并没有经济学理论上的含义,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经济现象的描述,这种观点比较接近主流观点。国内还有一种观点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划分,把非物质生产活动统统视为虚拟经济。这一划分引出了关于价值和财富创造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在认识虚拟经济的本质上很有帮助,但是并未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论及虚拟经济的具体运用。关于虚拟经济,我国的资本市场运作体系不完善,社会闲散资金投资渠道缺乏,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架构尚未具雏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必要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中介服务组织极度不发达。只有以这些事实为基础出发点,才能论及虚拟经济的实质和其重要性。

四、关于我国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运行的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要发展的虚拟经济内容和功能应该区别于世界上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虚拟经济的一些发展经验,笔者认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建设、有力的法律保证、适时的政策调整是成功的关键。

1.尽快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推动民间资本运营的良性扩展。我国产业的结构还未实现高级化,集中表现在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科技含量不高,体现在产业发展上就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对滞后。而制约其成长的主要因素是投资渠道的不畅。美国的硅谷产业群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进版本,它的成功应该归功于风险投资体系的完善。我国的创业资本投资已经起步,但普遍面临资本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平均资本金不足100万元)。为此,我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制以拓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的资金渠道,特别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问题。

实现这个目标,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二板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二是要有效利用民间资本,使投资主体多元化。我国的居民储蓄已经突破10万亿,没有多样化的投资方式,既会造成社会范围内资金利用的低效率,也会对银行的经营形成巨大的压力。

2.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增强社会的风险意识,严格控制泡沫经济的过度膨胀。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各类中介机构如投资银行、审计机构、证券分析机构、咨询机构等数量比较少,并且相比较国外相关机构水平也比较落后。

我认为发展我国中介组织,要明确三个方向:一是增强中介组织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在美国有安达信事件的教训。建议采取审计评估轮换制,规定每个审计机构对同一公司审计的员工连续年限,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显然审计成本会微有增加,但其社会效益是巨大的。二是延伸中介机构的服务范围。将更多有潜力的个小企业、高新企业纳入中介机构的服务体系,为风险投资等行为创造更好的外在环境。三是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经济分析和咨询机构,同时,将大学研究界学者和社会体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界的人力资源是宝贵的财富,内部的争鸣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清某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我国在这一方面确实有待提高。

3.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近期著名的“蓝田”事件竟然由一个业外的研究人员来引发,从某种程度上暴露出了我国证券市场上信息批露制度的不完备性,也对我国的行政性监管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严禁违规资金入市场,防范新信贷风险的政策具有长期性。

参照国外先进经验,我国要大力推进以下措施:首先,要严格股票交易实名制,每个投资者对自己的交易行为负责,打击市场内的恶意勾结,防上机构投资者或其他人户联合炒作。其次,要加大对市场操纵者的处罚力度,切实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要调动社会闲散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是个关键,另一方面,越来越成熟的中小股东也会成为市场上有力的监督力量和影响力量。第三,要加强交易信息、重大决策信息的透明程度,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及时公布上市公司的股东户数的相关资料,对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要实行负责制,严厉处罚散布虚假信息的公司和个人。第四,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增强中小股东、特别是社会资金的投资积极性。

4.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金融创新是虚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金融创新涵盖内容较广,包括货币和信用形式的创新、金融机构组织和经营管理上的创新、金融工具、交易方式和操作技术等技术上的创新、交易范围的扩大等。

严格地说,由于市场体系仍未完备,新经济尚不发达,国内金融创新大发展的条件还未完全具备。但是,我们可以依托上海、深圳等经济金融中心大力培育和发展在小范围内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如期货期权、外汇保值等。

5.积极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金融工具,强化竞争意识。外资金融机构资金的进入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并且已经对我国的金融业经营带来了巨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合作与学习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