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范文

时间:2023-03-16 22:2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三物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三物理

篇1

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但高三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总有一些疑惑与不解。高三学生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谈一谈。

一、打好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好的基础是学不好物理的。所谓基础就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公式,如牛顿第二定律、电容器定义式与决定式、天体运动、动能定理、带电粒子、变压器、楞次定律、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等。

楼建得高与低,要看地基打得有多深。同样,物理能否学透,也要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许多所谓的难题、压轴题,学生只要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熟练掌握,就可迎刃而解。既然基础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复习呢?笔者认为,对基本知识要不厌其烦地领着学生记,对定义中每一个词的含义要认真分析,并能举一反三,牢记于心。同时,对一些基本方法,学生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如:

平衡类问题(静止、匀速直线):受力分析,建坐标系,在x轴或y轴合力为零。

牛顿定律问题(匀变速):(1)受力分析;(2)建坐标系,垂直速度方向与平行速度方向;(3)垂直速度方向合力等于零,平行速度方向F合=ma;(4)利用三大公式V=V0+at、X=V0t+1/2at2、V2-V02=2ax求解。

平抛或类平抛注意:平行初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垂直初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圆周运动:注意指向圆心合外力充当向心力等。

二、注意题中关键字与运动状态

关键字与运动状态是一道题的核心,关键字与运动状态不同,就决定了运动性质的不同,我们列方程的重要依据就是运动状态与关键字,如“恰好、正好、刚好、光滑、最大、最小、匀速直线、(静止)、匀变速直线、平抛、匀速圆周”等。

课改进行了很多年,教师都知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而真正做到的却不多。大家总是喜欢填鸭式教学,究其原因无非是担心进度而追求做题的数量,总以为讲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好,但在考试中往往是教师信心满满,学生成绩却不理想。教师总是很苦恼,总认为学生笨,其实不然,我们往往追求了做题的数量而忽略了做题的质量。因此,我们不妨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去解决几种重要的题型,做题不怕少,哪怕是一道,只要能充分体会,就会有大的收获。

三、注意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物理的精髓,但很多人却对其不重视,往往在实验上会吃大亏。

实验考试往往有三种:

(1)基本仪器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秒表等。

(2)设计实验“往往测电阻或测电源电动势与内电阻,其实其他实验基本源于此,无非要考虑量程与改装问题。

(3)题中已设计实验让考生对实验进行分析与评价。

篇2

视了学习规律,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最终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物理学习踟蹰不前。因此,笔者在这里联系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三物理复习进行几点总结:

一、强化概念,巩固基础

强化概念、巩固基础是高三物理复习的首要任务,基础不牢固根本无法应对目前考试中的能力发挥型试题。高三课时紧,我们当然没有时间像高一那样详细讲解全部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站在一定高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提纲挈领,对自己欠缺的地方进行重新审视和认识,对物理规律、物理现象和物理方法等进行巩固和掌握。尤其要注意分析、研究和对比容易混淆的概念,如速度和加速度、电势和场强、动能和动量、感应电动势和磁通量等。从物理规律的角度,我们第一要分析适用条件、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和转换,全方位、多角度地透过现象看本质,完成物理基础知识到物理技能的提升内化和变迁。近来高考题型往往用物理情境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规律的掌握与运用,因此,在复习时学生对物理公式和物理定律不能只死记结论,而忽视条件和过程,我们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以点带面,例题引导

物理复习时,我们可以通过经典例题以点带面,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思考和探索,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开拓思路,对知识产生形象的理解,提升物理解题能力。当学生理解困难或印象不深时,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们通过研究典型例题,建立并分析物理模型,达到巩固知识、提升技能的目的。

例如,我们在引导大家复习“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时,就可以让学生分析在摩擦忽略的情况下小球在圆弧槽中下滑的过程,建构这类问题的物理模型,以点带面,健全知识系统:①摩擦忽略,水平方向无外力时——系统动量守恒;②小球和圆弧槽系统,只有重力做功,而没有其他形式能的转换——机械能守恒。

三、联系生活,阐发理论

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物理现象比比皆是。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与中学物理具有一定的联系。于是,我们可以引导大家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和研究实际中的高科技问题。如,针对超导磁悬浮列车,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电磁感应和磁场等电学知识展开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这些问题,让学生走近高科技,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

四、重视实验,引导理解

其实许多物理学现象学生觉得理解困难,勉强背下来却不理解,不能理解就不能灵活运用,也会很快忘记。这时我们设置实验,可以让学生在物理过程中将抽象的物理现象形象化,帮助他们完成认识上的跨越。譬如,在证明“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滚动的小球不会停止”时,伽利略就用了实验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伽利略的实验是这样的:让小球顺着光滑的U型斜面滚下,小球自然会滚到U形斜面的对面差不多原高度的位置再返回。生活中,小球没有达到理想高度是因为有摩擦力的原因。然后,再减小U形斜面的夹角,小球仍能到达同等高度,这时肯定比第一次滚过的路程长。依次递减夹角直到将斜面放平,小球会滚多远?大家一般都会理解:小球将永远滚下去。

篇3

关键词:高三物理;计划复习;限时规范;方法要点

一、正确理解复习计划

总复习阶段不是题做得越多越好,应该精选精练,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理综物理命题以中档题为主,个别尖子学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注意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查漏补缺是总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每章复习结束时,对本章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和订正,在错题本上分析每一个题目做错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感悟解题思路。从知识和应试心理两方面分析,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能力缺陷及时补救。并在每次考试前翻阅,给自己提个醒。

重视对思想方法的小结提高。近几年来,物理高考试题整体趋于稳定,逐步走向成熟,而且在稳定中求发展、求创新,这些特点与风格对中学物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具体的物理方法有:分析综合法、模型还原法、等效法、类比法、演绎与归纳法、假设与反正法、微元法、函数、图像法、极值法等。

二、学生如何对待高考复习

尽快摸清自己的薄弱环节,做到有的放矢,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总结和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解题经验、完善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就解题而言,平时我们总会碰到自己解错了的或者做不下去的题目,这时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回头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有无出错,检查自己有没有审清、审准题意,有没有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自己所采用的解题方法是否合理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反馈,积累一定的解题信息,为解决问题扫清障碍,题目做对了,还应考虑是否还有别的解法。当多种解法呈现时,还要分析哪种方法巧妙,哪些方法呆板、冗繁,探讨哪些方法具有普遍意义,有推广价值,哪种方法特解性强,局限性大,推广价值小,从而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了解物理知识的内部联系,找到最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然后,再试试改变题设条件或结论,看能否得出结果。这样,我们虽然做的是一道题,但实际上解决了一类问题。高考考查的重点,一是斜面类问题;二是弹簧类问题;三是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类问题;四海电路类问题;五是论述类问题;六是圆周运动类问题;七是运动可能性的判断类问题;八是摆类问题;九是特殊条件的应用类问题;十是光学类问题;十一是演示实验和设计实验问题;十二是跨学科及物理与STS类问题;十三是近代物理类问题等等。对于物体的一般平衡问题、牛顿运动定律的连结体问题、摩擦力作动力的问题、二个或二个以上合力提供向心力、宇宙三个速度、人造地球卫星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作斜抛或受重力、电场力外还有其他外力作用的问题、复杂的混联电路问题、带电粒子受磁场作用时洛仑力计算问题、交变电流及其变压器问题、原子能级图问题、核能计算问题等等,应与时俱进,综合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总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贯穿在复习的全过程。

师生的复习应做到调整情绪,目标明确:勇于挑战,克服畏惧心理、跳出被动心态;回归课本,狠抓基础;课堂复习是根本,复习质量有保证;做好笔记。

三、教师如何指导复习

教师在备课时,把本节的重点知识、难点理出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进行相应的跟踪训练。体现重点知识重点讲、重点练,强化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选取经典题型与学生分析(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进行相应的变式训练(选取相同、相近的模型或相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一题多变,可以变条件,可以变设问。因为很多高考题就是在旧题的基础上变化来的,一定要注重一题多变。精选有各种代表性的习题进行以提升能力为目的的强化训练,旨在提升能力。精选习题,学生利用自习时间限时完成。教师批改。课堂下发,对于错题,先由学生讨论交流,对于共性问题,最后由老师点拨、指导。每一单元完成后,一定要组织一次单元测试,教师评卷,讲解。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业能够及时评价与反馈,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

篇4

2016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重视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查的是物理核心素养,实现了知识点核心知识全覆盖,在难度、区分度上把握得当,选择题容易上手,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解决后面思维要求高的大题。实验考查突出了动手操作能力,计算题压轴题以回旋加速器为载体,在传承中创新,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体现了核心能力考查的情景在常规中创新,考查方式非常灵活。像选择题第6题,对电吉他中电拾音器进行了考查,这就是生活中的物理,提醒学生要关注生活,第14题(2)、(3)小题及第15题(3)小题,在对新情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真正地考出了学生的能力,也对引导中学教学跳出题海战术,让教学回归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轨道上来。

二、2016高考试卷获得的启示

1.关注基础,习题教学的起点要合适

高三一轮复习时,要重视基础,夯实基础,才能在二轮、三轮中有所突破。所谓基础,就是要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究其原因:一是越是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具有越大的包容性,它对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宽广。从基本概念和规律出发,往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二是今年的高考题中有很大的比例是直接考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中、低档题约占80%,难题约占20%。高考试题仍然“以中等难度题为主”。中、低档题考的都是基本知识部分。三是个别所谓的综合性的题目,往往是多个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

2.强化问题提交,合作探究。

问题提交,合作探究是我们楚水实验学校提出的“316”课堂教学模式中,重要的两个环节。所谓问题提交就是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复习,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这样可以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课堂时间更能有效地利用。合作探究就是问题提交中的重点问题通过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究,进而解决问题提交中的重点问题。

3.2016必考内容2017仍需高度重视

2016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中明确提出如下必考内容:必修1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必修2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选修3-1电场、电路、磁场;选修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选修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选修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这些2016年必考内容仍需要高度重视。

4.重视实验,确保实验多得分

物理实验题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该题型多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造成干扰因素很多,考查的角度也多,考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失分现象非常严重。高考实验题虽然不是课本上的原有实验,但其实验原理、方法、用的器材往往是学生学过的或用过的,是利用学生熟知的原理、方法和器材,经过迁移,解决一些新问题。解答实验题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

现在的物理实验题涉及力学、电(场、路)磁(场、感)学等知识。尽管题目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通过仔细审题,可以直接地判断出命题人想要考查的知识点和意图。

第二步:看清实验题所配的示意图、实物图。

实验题一般配有相应的示意图、实物图,目的是告知实验仪器(或部分)及其组装情况,让考生琢磨考查意图。认识这些器材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便能初步勾画实验过程。既需要平时的积累,又需要考场上的灵活多变。

第三步:捕捉并提取重要信息。

试题总是提供诸多信息再现实验情景的。因此,解答时必须捕捉并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使问题迎刃而解。一般需要关注如下信息:

(1)新的概念、规律、公式。一些新颖的非学生实验题、陌生的新知识(概念公式)应用题、新规律验证题,都会为我们提供信息。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提取有用信息为解题服务。

(2)新的表格数据。通过解读表格,了解实验测量的物理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正比例、反比例关系,平方还是开方关系,或者是倒数关系。根据数据描点作图、直观实验反映的某种规律。

(3)新的物理图像。实验题本身提供物理图像,但这些图像平时没有接触过,这时需要明确图像的物理意义,才能正确分析实验问题。

5.重视选修3-3、3-4、3-5模块确保不失分

篇5

[关键词]物理考点 物理考纲 新课改 高考物理

1 新课改后的两年高考物理试题特征

2013年、2014年重庆高考物理卷,都包含了必考题和选作题(新课改后出现选作题),其中必考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对应《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物理1、物理2、选修3~1、选修3~2和选修3~5五个模块,选考题对应选修3~3和选修3~4两个模块(本文主要针对选修3~3进行分析);试卷结构合理,知识点覆盖全面;试题起点比较低,层次分明,体现评价的科学性,有较强的选拔功能,题目排列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从上表可以看出新课改后高考试题的难度和新课改之前的物理试题难度相当(重庆此前三年物理难度0.49、0.59、0.51),每年考查的知识点个数大约占考纲的35%左右,试题中较难试题的位置也相对比较固定,两年中力学和电磁学知识的考查比例有一定的变化,但力学和电磁学的总比例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力学和电磁学知识的考查仍然物理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力学和电磁学的具体考查知识点如下表:

在考纲中力学电磁学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多(27个II级考点均是来自力学和电磁学),但我们仍能看见有较多知识点在高考中反复出现,比如:力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力的平衡知识及应用等;电学中的电场性质、电路连接及故障分析等。所以我们能看出重庆高考存在着重点知识年年考,一般知识隔年考,冷僻知识不易考得基本规律。

2 重庆高考物理2006~2014年考点分布规律统计

从2006-2014年高考物理试题中发现有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洛伦兹力和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公式、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只限于一维)、热力学第一定律5个知识点高考年年都在考,9年中考查7次以上的知识点有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万有引力及其应用、电势能,电势、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理想气体12个知识点,9年来一次都没有考查的有参考系,质点、形变,弹性,胡克定律、矢量和标量、超重和失重、离心现象、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静电现象的解释、电势差、示波器、电阻定律、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自感,涡流、电能的输送、放射性同位素、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射线的危害和防护、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液晶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和饱和蒸汽压、相对湿度、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27个知识点;2014年与2013年知识重复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电场线、电势能,电势、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和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公式、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只限于一维)、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理想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等15个。

3 2014年考纲变化总结

考纲是每年高考的风向标,深入分析2014年考纲,发现2014年考纲和2103年考纲一样,和原大纲相比有一定的变化,增加的知识点有离心现象、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氢原子光谱、、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液晶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和饱和蒸气压、相对湿度等;减少的知识点有弹性势能、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极其应用,超导、磁电式电表原理、日光灯、电阻,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冲量,动量定理、a粒子散射、原子的核式结构、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练习使用示波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平抛物体的运动、长度的测量等

4 2015年复习建议

4.1 立足教材,注重双基。高三复习最大的误区就是用资料书取代教材,一味的进行题海战术;高三复习(无论是一轮复习还是二、三复习)都必须让学生回归教材,教材才是最好的资料书,让学生通读教材加强对基本概念、重点规律的理解,同时让学生细想教材上的读一读、想一想的有关问题(尤其结合社会的热点进行分析,高考命题都会紧扣教材和社会热点,这一点教师也必须加强,多和学生一起分析),并独立完成书本作业。

4.2 让学生独立建好知识构建图。一个章节或一个知识点完成后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逻辑和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建好知识构建图,学生自己画知识构建图更容易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可以更好的记忆知识;物理条理化的东西更容易记忆,另外学生根据知识建构图能够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联想起更多的知识,一个事物,联系的“结点”越多,记忆就越牢固,也就更容易掌握知识。

4.3 以学生为主导,渗透方法,形成能力。加强审题和建模指导,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挖掘隐含的条件,准确找到解题的方法。习题课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大力推行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摒弃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精讲重点和难点,启迪思维故障,暴露思维过程,提炼方法技巧。

篇6

关键词 高考试题 知识点 能力

一、试题的特点

今年新疆区理综的物理试题部分、总体能较好体现高考考试说明的各项基本要求;稳中有变、变化不大,其中难度较近几年有所增加,试题类型向中挡类型回笼明确;应用性灵活性则明显提高,对能力的要求也逐渐升高,考试时间比较合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察。如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力学的基础内容,能量的观点是物理学的最基本方法,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以说每年必考,且不余遗力。力学试题所占比例超过50%以上。体现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坚持对非重点部分知识的考察。如:热学中的分子动理论,宏观能量变化规律以及实际气体问题分析。光学中的光电效应,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电磁的辐射。原子物理中原子模型,能级的跃迁,轨道半径规律,衰变规律,质量亏损,结合能等知识点都循环出现,切不可偏废或遗漏该部分的复习工作。

3、坚持突出学科内的综合性。如:带电粒子在电磁场的加速和偏转的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能量观点的综合;电磁学部分的内部规律的综合;电磁学部分的规律和力学部分的规律的结合等都是物理试卷的最经典所在,魅力所在。这部分的难易性也就决定整个试卷的难易程度。但一般控制严谨,能够被高中接受.

4、坚持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如:微观粒子间的碰撞用相互作用的模型弹性碰撞的方法灵活的处理。又如光通过光学元件起偏,检偏,通光及结果的考问。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的过程特点找到所遵从的物理规律,最后将物理规律转化成数学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坚持注重物理实验操作、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的考察没有变。如:基本仪器的使用,读数,记录。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检测,如列表法,平均法,图象法等。电学实验器材选择,电路导线的连接,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原理设计等。体现了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之根本的方法。

6、坚持考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居高不下。如:三道大题中不等式应用,二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几何关系与代数公式的联系等。只懂得物理概念、规律,不能应用数学方法,学不好物理;具备数学基础,而物理知识匮乏也无法学好物理。坚持数、理一家,物理离不开数学的思想观点,也是今后发展物理不可或却的基础条件。学生在这些方面是极其薄弱,急需得到补充加强和提高。

7、坚持考察场的观点和波的方法。如:电磁波中的光波的偏振问题,场的矢量性叠加原理,波动的图象都是每年查考热点。其一波动方法和场的方法在高中阶段相对独特,其二它是今后学习普通物理的基础。

8、试题的设问具有开放性。许多试题的内容背景及所涉及到的物理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熟悉的但设问的角度新颖,这种设问角度的变化是针对中学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等教学薄弱点而来的。

二、我们的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依据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鉴于物理高考的新特点,总体上做到通晓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熟悉掌握高中物理的研究方法;提高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做好总体复习计划方案,克服工作随意性。

(1)复习时间计划:划分三个阶段:8.5~3.30基础知识系统复习、 4.1~5.10方法能力专题讲座、 5.11~6.5综合模拟练习,分步实施。

(2)明确各阶段复习内容及要务的计划。第一轮复习以知识梳理,整理结构、理清体系关系,建构结构框架,寻找章节线索,攻克本章重难点问题,梳理知识点为主。把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研究方法,五种能力全面系统展开“点、线、面、体”形成一体。应当稳扎稳打,不要过快,过深,以知识复习为主。

第二轮复习以总结方法,归纳思路,重点、难点、深度的深化和能力提升为主。实施专题讲座形式,既典型习题类型的处理及求解;相互渗透的综合问题的处理及求解;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有效培养为核心。

第三轮复习以强化训练全面提升,迎接备考为宗旨。既以查漏补缺知识点,提高解熟练程度,洞察高考动向,调整学生状态。以精讲多练为主。实施三个阶段,达到三个目标“懂、透、化”。

(3)选择确定复习资料计划。资料不够万万不行,如单元复习的、章节检测的、综合提高的、模拟训练的。复习资料要视学生情况而选,过多、过杂、既经济浪费又消耗学生精力,实际效果并不好。关键是资料的质量,教师要认真筛选,严格把关。其次是资料的使用也要分阶段分时间,它的时效性极强,不可提前或滞后,否则影响效能。资料的备选一定要提前,教师手上可多些,以供参考。

2、加强基础立足基本是中学物理的教学复习的首要任务

(1)识记、理解概念的定义,单位、字符、标矢性,物理含义,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冲量、动量、功能等

(2)理解掌握公式规律中的量的含义,公式含义,成立条件,使用范围。如F=ma, (3)落实基本方法的使用技巧,如:受力分析的方法、受力分析的常用方式,受力分析的原则,受力分析的步骤,受力分析的图示画法。又如运动学部分的复习:物体运动分类方法(轨迹上直线、曲线;受力上平衡态、非平衡态;大小上宏观的、微观的;繁简上典型的、复合的等),常见基本运动形式(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与波动),判定物体运动形式方法(分析物体受力,确定该时刻的速度以及力与速度的夹角),描述运动形式常见方法(文字叙述、数值列表、代数公式、几何图象、物理实验、矢量图示)物体运动的特点(独立性、等效性、等时性、矢量性、和相对性),解决复杂运动的一般方法(化曲为直等效代替、改变物体的参照系、抓住物体运动的特点及运动的关联性条件,如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4)从建构知识体系弄清相互的联系与区别,提高综合效能。如: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各自的任务、特点、地位以及相互关系;又如力学内部的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三大观点的比较与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是力的作用方式引起的原因,(即力的瞬时性效果、力的时间积累性效果、和力的空间积累性效果)以及对应的状态变化的不同,(既速度变化、动量变化、和能量的变化)。它们的共性联系即宏观的机械运动、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均涉及力和速度。它们的应用范围的不同(恒力变力、直线曲线、研究对象多少等)、使用的优劣程度等的不同(矢量性、标量性;物理过程多少等)。通过比较分析,深化力学的核心,解决了力学的重点难点。

(5)规范强调必要的学习习惯如画图,单位换算,符号的含义,公式的标矢性等。

开始老师可以做些示范,引导同学尽快适应这种模式,以后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点拨为辅,这个阶段复习时间较长,需要循序渐进。力学复习越扎实,物理的基础就越牢固,将来其他部分的复习迁移就容易,耽误的时间可以弥补,好比就象滚雪球。

3、时时处处突出重点,克服难点。

(1)注意重点难点的变化性。如:新课的重点难点,复习课的重点难点不同。力学、电磁学的重点、难点。知识上的、方法上的、能力上的重点难点的差异。

(2)注意重点难点的相对性。如:知识点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和方法归类中的重点难点相对不同。如:高中物理的核心问题所在即求解各种性质力的大小和方向,求解各种性质力的冲量的大小和方向,求解个种性质力的做功大小及正负;高中物理的解题特点一类是运动和力的关系,另一类则是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高中物理问题的思维类型,一是从时间上寻找量间规律,另一类从空间上寻找量间规律,这些问题都是较高层次的重点难点。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极大的问题,有时需要老师反复讲理论,反复在习题中深化,方能得到解决。

(3)注意重点难点在试卷中的把握和处理。如:计算题中多个知识点组合问题;复杂物理情景的分析问题;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难点是不同。务必使学生对此有个清楚的理解和认识,自己处于什么阶段,那个层次。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个人灵活处理。

4、做到全面性与深刻性的兼顾。第一轮复习提倡全面性,第二轮复习强调深刻性,第三轮复习突出针对性。内容多,时间紧,如何兼顾,也是对教师的考验。如:复习热学部分、光学部分和原子物理部分,必须复习到位,但无须过深;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也要到位,尤其是物理实验部分是学生的死穴,电学实验的复习定当具有深刻性;代数公式与几何图象方法都要兼顾;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也要注意兼顾。而象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能量问题的各式各样解法就必须要花大力,做到深刻性透彻性。

此外习题类型要全面性,类型规律要深刻性,形式要多样,难易程度要适中,尽可能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练习要有效,检测要同步,总结要及时,讲评提倡效率。

5、能力培养要渗透在复习之中,能力的训练要结合知识,发展能力要循序渐进。我们都知道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考试则以能力高底定胜负,为此培养学生能力就成为高三复习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能力,通俗的讲就是知识+方法+技巧;高考对能力的要求很具体,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力培养和训练要结合知识点而展开,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如:力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等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利时机;又如:天体的运动部分, =mg的几组公式变化应用,则是开展推理能力的好地方;力学三大规律的应用选择判定使用,就是培养锻炼分析能力的最佳场所;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如此,不再叙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但不能急功近利,发展能力要循序渐进,一定要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引起质的升华。

三、非智力因素不可忽视

1、解答物理习题的思维操作规范

2、解答物理习题的书写操作规范

3、物理考题的应试技巧与策略

篇7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策略;训练;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62-01

一、三个调整

为了克服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需作如下调整:

1.调整复习内容

高三学生通过新课学习,已经对单个知识点有了一定积累和把握,也掌握了一些常规解题方法。复习前,先认真分析“大纲”、“考纲”,研究历年的高考题;复习时,按照考试大纲所列知识点的顺序,就每个知识点向学生讲明高考要求级别,历年在高考题目中的比例及考试题型特点,做到内容既实在又有一定深度,避免与新课的模式重复。这样一来,学生觉得复习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思想上自然更集中了。复习两三章后,我就开始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和辐射,争取每一节课选一个有代表性的综合试题,以此为切入点,串起相关知识点。在分析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建构物理模型,再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发散思想方式,整合相关知识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调整训练和试卷评讲方式

在实践合理的训练,既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适时的评讲,既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又能提高解题方法的灵活性。在这方面,可以这样做的:备课时适当组编一定量的试题,每套试题中,基础题、典型的常规题,占60%,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另外的40%选做一些看似简单,学生却极易出错的“转弯题”、“陷井题”。这些题学生做的时候,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可结果却常常出乎他们意料,这就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练后印象深刻。评卷前,则分别找出成绩好的、一般的、较差的学生答题卷来分析,了解他们在哪些试题上容易出错,错的根源又在什么地方。分析时,有针对性讲评:对错误率低的题目一带而过;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着重知识点的讲解;错误率高的“转弯题”、“陷井题”,讲深、讲透,重点分析学生错误思维的根源,指出他们解题方法上的漏洞和思维过程中的误区,并有所总结。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使学生题题有收获,题题有提高。

3.调整课堂时间安排

按照以上讲述安排每一节课的话,课堂容量比较大,不是每一学生都能消化吸收得了的,为此,每节课争取留出至少五分钟时间给学生,用以理解这节课的内容和进行质疑,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疑难之处,为下一节课内容安排提供了依据。

二、“两个关注”

1.关注高考信息

高考信息是指挥棒所指的方向。关注各种教研会、新闻、报纸、网络等信息渠道上的有关高考的新信息、新动态,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就显得非常必要。更重要的是,及时向学生解读权威高考信息,让他们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把握住了高考的脉搏,做的都是“有用功”,力气都用在刀刃上,做到了这些,他们的自觉性也就上来了,热情也就高了,我们这个方向盘就把握好了。

2.关注每个学生

从实践上说,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除了课堂上,以自己的学识、幽默、风趣吸引学生,把所授的课,变成学生的兴趣课,期待课之外,如能在课外经常与学生接触、交流,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用教师的人格和关爱感染他们,那么学生对你就会更加信任,这样,师生之间在课上课下能达到一种默契,对教学促进很大。特别是到了高三,学生健康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是学习效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非智力保障。

三、四个引导

针对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着重从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引导。

第一阶段:开学至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开学初,学生都带着对高校的憧憬,个个都踌躇满志、豪情万丈,都希望在高三拼一把,搏一次,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个时候学生往往热情高,学习主动性强。

第二阶段: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至期终

期中考试后,基础差的学生,因期中考试结果与期望值相距较大而产生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的心理。引导他们客观、理智地看待成绩起落,重新鼓起勇气和信心。

第三阶段:第二学期开学至高考前一个月

这个阶段,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期末考试会进一步催化他的自暴自弃心理,厌学的情绪会逐步出现,松散的学习氛转容易形成。在授课内容上,多将物理知识与现实联系,来体现学习知识的价值,让基础薄弱的同学感觉到就是高考失败,走上社会,所学知识的价值仍然非常大。

篇8

一、把握好考试要求

高考的考试内容不会超过《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的范围,所以高三的整个复习工作都要按照这两本书规定的内容进行,任课教师特别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从而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安排。《考试说明》学生有的,强调学生要花一定的时间学习,而《学科指导意见》学生没有,教师要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知道,特别是其中不要求掌握的内容。对于明确不考的内容,要果断舍弃,绝对不出超出要求的内容让学生做。

二、选好复习用书

复习用书很多,但适合本校学生的难找到,多多少少都有点超纲,所以关键看教师怎么使用。经过备课组的精心挑选,最终一轮复习定了《步步高》。这套书题目比较新颖,都是近2年的内容,知识点归纳的比较详细,总体质量还可以,但其中的例题难题较多,使用时删去了不适合我们学生做的难题,《步步高》还配有课时训练,这个题目难度适中,比较适合我们学生。第二轮复习用书选择了难度不大的《优化设计》,对我们的学生而言还是进行查漏补缺,注重基础。学生做起了也不会太累。

三、抓好复习课教学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复习课教学中明确了一些教学要求和主要措施:

1.教学中注重基础,以课本为基础,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单元复习。放慢教学进度,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至于散失;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

3.从学生的现状出发,进行分层次教学,不同的学生作业的难度加以区别,逐步提高,秩序渐进。

第一轮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

1.巩固旧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与知识联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联系起来。明确主干知识和考试热点,熟悉历年浙江高考试卷及样卷中各部分知识的考点和题型结构。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精选练习题,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运用能力。

3.解难释疑,查漏补缺。根据学生目前的现状,知道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和容易混淆问题,做好重点辅导。

第二轮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

1.以专题为主线,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

2.注重训练的有效性,掌握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3.学会应用、重在习得――练习、检查、反馈、落实

四、合理安排课内外练习

1.安排了课练、周练。章节复习完了,进行单元测试,专题复习完了,进行专题综合训练等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及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有了复习用书,不是所有题目都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教师先做,然后删除一些难题、超纲题、偏题,经过选择后再让学生,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3.高三的下学期开始隔两周就进行一次理综考,训练学生理综答题技巧及答题时间的分配。

4.二轮开始,坚持每节课一道精典题目回顾,分步提问,合理安排难度层次,检查学生考点的掌握情况。

5.后阶段发现学生答理综的时间总是不够,采取了高考题型的限时训练。物理7道选择题加2道实验题训练学生35分钟要完成,3道计算题训练学生尽自己的能力25分钟完成,而且要保证正确率。

五、做好应试指导

篇9

一、做好复习计划,克服盲目随意

复习进程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秋季开学到次年三月中旬,为基础知识系统复习阶段。以整理知识结构、理清知识体系、构建知识框架、梳理知识脉络为主;第二阶段,三月中旬到四月底,专题复习阶段。以总结方法、提高能力为主。总结复习方法,归纳解题思路,进行典型习题类型的处理、相互渗透的综合问题的求解等;第三阶段,五月初到考前,为综合模拟,实战演练阶段。以强化训练全面提升,备战高考为宗旨。查漏补缺知识点,提高解题熟练程度,搜集高考信息,预测高考动向,调整学生临考状态, 三阶段分步实施。

二、抓好“双基”落实,打好学科基础

1.识记、理解物理概念的定义、单位、标矢性、物理意义;掌握公式规律的含义,成立条件,使用范围等。

2.掌握基本物理方法,如:受力分析的方法,运动的分类方法(轨迹上直线、曲线;受力上平衡态、非平衡态;大小上宏观的、微观的等),判定运动形式的方法(分析受力,确定某时刻力与速度的夹角),描述运动形式的方法(文字叙述、数值列表、代数公式、几何图像、矢量图示等),处理复杂运动的一般方法(化曲为直等效代替、改变参照系、抓住运动的特点及关联性条件,如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等。

3.构建知识体系,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如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各自的任务、特点及相互关系;又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分析比较:它们的根本区别是力的作用方式引起的效果差异(即力的瞬时效果、力的时间积累效果和力的空间积累效果),以及对应的状态变化的不同(即速度变化、动量变化和能量变化);它们的共性联系即宏观的机械运动、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均涉及力和速度;它们的应用范围不同(恒力变力、直线曲线、研究对象多少等)等。通过分析比较,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重点,克服难点

准确把握重难点,注意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在确定重难点上的变化,注意知识上、方法上、能力上的重难点的差异。如高中物理的核心问题即求解各种性质力的大小和方向、冲量的大小和方向、做功的大小及正负;高中物理的题型特点。一类是运动和力的关系,另一类是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高中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一是从时间上寻找量间的规律,一是从空间上寻找量间的规律。这些问题是不同层次的重点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集中突破。同时要注意重点难点在解题中的把握和处理,如在多个知识点组合问题、复杂物理情景的分析问题中,应用数学处理这些问题的重点难点是不同的,务必使学生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四、注重知识复习,强化能力训练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以能力作为衡量标准。高考对物理能力的要求很具体,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此,培养学生能力就成为高三物理复习的重中之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结合知识点而展开,要做到有的放矢。如对力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的复习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利时机;天体运动部分,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变换应用,则是开展推理能力训练的好机会;力学三大规律的选择判定应用,就是锻炼分析能力的最佳场所;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如此,不再赘述。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要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规律,方能引起学生能力质的升华。

五、加强学科交流,放大复习效果

在“3+文综/理综”高考模式下,要求物理教师在保证物理学科教学的前提下,加强与化学生物教师的交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研究学科渗透交叉规律,指导学生明确可能出现的学科综合知识点,树立综合意识;编拟综合题目,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关注高考动向,研究考试热点,搜集整理信息,力求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及时可靠,有利于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复习方向,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篇10

一、选择最佳试卷讲评时间

我常常是在发下试卷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确实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去讲。

二、选择试卷讲评的内容

调查发现有些讲评课学生收获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分轻重,面面俱到。其实试卷上大多数题目学生可自行解决,如果讲评时再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很浪费时间。教师应根据课前调查精心备课,将课上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的习题上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讲解,一针见血地找出学生答题时出错的“关键”所在,从而防止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这样讲评才会击中要害。

三、选用最合适的讲评方法

教师讲评应突出重点,而不是重复、重演一遍;不能以题论题,不能只按题号顺序讲评,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物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具体可按3种方式归类:(1)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2)按解题方法归类;(3)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

四、讲评方式多样化

讲评并非老师唱独角戏,形式以多样化为好,可以老师评,也可以学生评,还可以师生一起评。引导学生要善于类比分析,归纳总结。

五、重视学生错题本的整理情况

教师指导学生做好错题的记录,让学生静下心来,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检查,看自己的知识漏洞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漏洞?是做题少,还是基础不扎实?是方法不对,还是思维不准?然后,集中精力把它补起来。最后提醒学生不断地反复纠错,进一步提高纠错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