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范文

时间:2023-04-11 17:5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考物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考物理

篇1

关键词:中考物理;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53-01

中考物理复习时间长,任务重,与新课教学的规律有很大差别,许多教师多有新课好上,复习课难教的感觉,在复习课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是提高整个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我在复习课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反思,感觉对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有一定作用,请各位同行指正。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

中考复习历时近三个月,加之复习课中实验少,学生要做大量习题,学生难免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复习课教学效果。因此在复习课中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对提高复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基础知识的复习是很枯燥的,但基础知识的复习又是整个中考复习的关键一环。以往在这一环节的复习效果总是不太理想,包括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总有很多知识"盲点",后来,我把做好的复习课件让学生自己去演示,同时利用"班班通",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课件查缺补漏,巩固基础知识,这样,学生很乐于参与,效果比之以往"师问生答"的方式要好。

要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还要注意与学生做好沟通,营造良好的氛围。有些学生由于基础较差等原因,对物理有畏难心里,教师要通过与学生沟通,对他们多加鼓励,在复习中要做好分层教学,使这些学生也能在复习中有所收获,让他们乐于参与到复习中来,避免少数学生放弃学习导致整个班级的复习陷入"疲软"状态。复习时,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把以往的实验重新做一遍,但对一些学生普遍感觉有困难的内容,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兴奋起来,例如,凸透镜成像实验,电路的故障等,实践表明,这些内容通过实验,比单纯的利用理论讲解复习效果要好得多。

激发学生"兴奋点"的手段还很多。例如,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在测验中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在练习时利用合作学习等,只要教师用心发掘,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方法。

2.疏通学生的思维"障碍点"

复习课教学,除了理顺知识的点、线、面,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疏通学生的思维"障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成为复习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的思维"障碍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问题要通过专题复习,重点练习,传授分析方法加以解决,个性问题通过个别辅导,学后反思加以解决。例如,在凸透镜成像应用问题中,大部分学生对像与物的变化关系的分析容易混淆,通过总结规律,得出"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然后强化练习(至少做两到三题)疏通"盲点",取得较好效果;再如,动态电路中,串联电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路故障与电表的关系,并联电路电流与开关状态关系等内容是大部分学生思维"障碍点",在复习中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方法。我在复习中引导学生得出"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电阻越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越大"的规律,然后在解题中加以运用,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一规律。在中考复习中,我们强调"精讲多练",所谓"精讲",我的理解就是立足提高学生分析思维能力,解决思维"障碍点",因此,教师在选题时就要先做预判,既要避免面面俱到,对重点、难点问题还要分层、多次训练,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3.把握命题的"基本点"

篇2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2011年11月1日05时58分07秒,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二号F型火箭搭载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经过21小时7分的太空之旅后,神舟五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计划取得圆满成功!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二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在343千米上空,绕轨道76圈,飞行115小时32分钟,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安全着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我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我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我国仅用两年时间实现从“一人一天”航天飞行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里,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二号F型火箭在夜空下点火起飞,神舟七号飞船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位航天员,在戈壁茫茫的深邃夜空中飞向太空,21时33分,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七号发射成功.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2011年11月1日05时58分07秒,我国“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火箭飞行583秒后,将“神舟八号”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两个重达8吨的“庞然大物”在距离地球350公里外的太空中实现完美对接,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探索外太空以及登月的成功为期不远.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九号飞船升空,飞船搭载景海鹏、刘旺、刘洋(女)3名航天员,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高难度的交会对接,于6月29日返回.这是我国首位女宇航员搭载飞船进入太空,神舟九号的发射是中国航天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进步,说明我国拥有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卫星、运载火箭,空间实验室以及可与空间站对接的载人飞船,中国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将载入世界航天史册.

“神舟”系列飞船是由我国的“二号F”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火箭发动机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燃气,燃气通过喷管向后高速喷出,对火箭产生推力,把火箭发射升空.

飞船从发射升空到成功返回着陆,在太空中完成数百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施变轨调整姿态.上升阶段,在火箭推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产生超重现象,飞船进入绕地轨道时,只受到地球引力作用,使之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进入失重状态.飞船返回时,需要反向施力(这时启动反推力火箭)以减小速度,这样飞船就会安全落回地面,这些知识都是中考物理命题的优质素材.

神舟五号与中考物理试题

例1 (2004年黑龙江)“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完成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飞船环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

A.用天平测矿石样品的质量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C.用温度计测温度

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例2 (2004年江西)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当飞船减速着陆时,“航天英雄”杨利伟的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

神舟六号与中考物理试题

例3 (2006年贵阳)电池是一种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干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它是把能转化成电能.为神舟六号在太空中飞行时提供电源的太阳能帆板则是将能转化成电能.

[HJ1.8mm]

例4 (2006襄樊市)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塔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是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B.“白气”是水先升华后液化形成的

C.“白气”是水先液化后汽化形成的

D.“白气”是水先凝华后汽化形成的

例5 (2006年安徽)2005年神舟6号飞船完成任务顺利返回,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神舟系列飞船的外表面都涂有特殊材料,它在高温下(填写“吸热”或“放热”)变成气态,对飞船起到保护作用.

例6(2006年嘉兴)“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曾在我市平湖展出.据介绍,返回舱返回地面时,在距地面1.2米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使飞船进一步减速;返回舱落地时,坚固的舱体发生了一些凹陷;落地处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坑;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下列对返回舱着落过程的一些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使舱体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坚固的舱体发生凹陷,说明了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落地处形成的大坑说明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是因为摩擦生热

神舟七号与中考物理试题

例7 (2009年湖州)“神舟七号”飞船中的航天员从飞船轨道舱出舱后,生命保障系统就由航天服承担.下列关于航天服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保证人体周围有稳定的气压

B.防止热传递以确保人体有舒适的温度

C.改变人体的质量

D.防止强烈的紫外线对人体的辐射

例8 (2009年福州)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飞船

例9 (2009年天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二号F型火箭点火,火箭产生的巨大推力将我国自行研制的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顺利入轨.27日16时40分,航天员翟志刚穿着我国自制的“飞天”航天服成功进行了太空行走.

电视里我们看到宇航员间用无线电通话,而不能直接交谈的原因是,看到宇航员可以“飞”,这是由于宇航员处于状态(选填“失重”或“超重”).

例10 (2009年上海)“神舟七号”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固定座椅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搭载的“五星红旗”展示在太空,它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飞船在太空中通过把信息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选填“无线电波”或“声波”).

例11 (2009年威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船“燃烧”是航天员为了消除太空细菌采取的高温消毒措施

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

神舟八号、九号与中考物理试题

例12 (2012年成都)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顺利完成首次对接,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如图3所示为“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C.“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

D.“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惯性

例13 (2012年德州)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经过地面引导、自动追踪、最终逼近、对接合拢四个步骤,成功连成一个整体.此时以“神州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整个交会对接过程的实现是利用传递信息.

例14 (2012贵阳市)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自行研制的太空轨道空间站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与运输飞船“神舟8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合为一体.开始对接时两个飞行器相距5 km,经过1 h 8 min的时间完成对接.对接过程中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则“神舟8号”的平均飞行速度为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当对接成功后它们的相对运动速度为m/s.

例15 (2012桂林市)2012年6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船承担着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任务.地面飞控中心和航天员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下面的哪种方式来实现

A.发射超声波 B.发射次声波

篇3

一、2015年安徽省试卷整体分析

2015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紧扣《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为出发点,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物理思想、物理理念的渗透。试卷在命题上更加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突出物理思维的考查。

2015年安徽中考物理试卷知识分配比例为:

力学部分40分,占44.5%;电磁学部分31分,占34.4%;光学部分8分,占8.9%;热学部分11分,占12.2%。

试卷命题科学,有很高的效度和区分度,是一份高水平的中考物理试卷。

二、试题内容分布

注:(1)12题是力、热、电综合考查(3分)(样本平均得分2.14分),15题是力与磁的综合考查(样本平均得分2.1分)。(2)样本人数为300人。

三、试卷具体分析

1.贴近生活实际,考查物理知识的应用

2015年安徽中考物理试题注重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5题,通过对动圈式话筒的构造示意图认识,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观察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题覆盖面广,注重考查物理思想和方法

从试卷的知识分布看,物理学中的力、电、光、热全部涉及且覆盖面广。重点考查了物理学中的力学和电学部分。试卷中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1、2、11、14、22题等,同时又注重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如第23题(3)中的等效替代的思想。这些都更加注重对物理理念和方法的考查,而不是死记硬背。

3.加强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验过程和方法

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实验设计、步骤,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结论等问题。促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分析思维和探究能力的目的。如19题:某同学按照以下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

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作为重要实验,今年一改过去更多强调固体密度的测量(如2015年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实验之一),而转化为对液体密度的测量。二者虽有相通之处,但在操作上还是有区别的。强化了实验的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了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4.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

2015年物理试题中第10题:如图,L表示凹透镜,MN为主光轴,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透镜的两条特殊光路,请运用凹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A′B′的光路图。

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是我们光学成像作图的重要依据。同时本题为降低难度已经把两条特殊光线画出来了。本题着重考查了学生是否准确理解物理概念,运用物理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5.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考查解决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2015年中考试卷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初、高中知识衔接。一改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的初中知识与高中无多大关系的认识。如第17题U-I的考查,如果用高中的路端电压和电流关系来分析问题就简单得多(把R1看作内阻)。但本题利用初中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结合欧姆定律知识完全可以解决。

在平时教学中,重视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一些分析方法,培养审题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要求考生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数学知识。

四、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空题

第5题:电磁感应理解不够,应用情况原理不理解。

第6题的第二问:匀速运动属于“平衡状态”的认识不足。

第10题:光路的规律没有很好的掌握。

2.选择题

第17题:电路中反映的串联电路中,随电阻变化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学生理解困难,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不仅看懂电路图,还要进行公式分析,按U=E-IR,判断U与I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3.实验题

第20题(2)(3)两小题:测小灯泡功率的原理和操作没有掌握好。

4.计算题

第21题:对研究对象的确定和受力分析要求较高。同时对平衡力的知识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定要理解透彻。

第23题,电学知识题:学生在推导并联电阻R′=1/nR,只知道公式的使用,未能知道公式的来源。本题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来源和本质问题,具有显著学科特点。考查学生对课本重点知识的理解,注重基础。在突出能力方面,考查了导线电阻不可忽略的情况。在综合分析上,进一步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重点知识的考查得到了升华。切实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的命题思想,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奠定了基础。

篇4

关键词:中考;物理;探究题

物理新课程标准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此,探究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从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设计试题,已成为近几年中考考察的重点。现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结合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做一简要的分析。

一、根据人们的生活认识,事物特点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例1: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D.“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答案:D。分析:问题提供的是人们认识的新生事物,让学生从表象中挖掘物理特征,要求学生能联系物理知识提出可探究问题,培养了探究能力。

二、根据实验课题,提出合理猜想,并选出可行的探究课题

例2: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

(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如左下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________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2)温度计升高的示数。(3)烧杯中水的质量太大。

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猜想假设的能力,但要根据准确的物理知识和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猜想,不能违背科学道理。合理的猜想、假设是能否进行探究活动的前提,是探究者进行探究的指南,为制订探究计划、设计探究方案奠定基础,为积累实验数据、分析论证实验信息提供依据。考查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的能力,就是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所探究问题的科学事实提出猜想和假设,提出猜想和假设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所起的是引导作用。

三、根据探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

例3:从商店买来一个电热毯,使用时有时感觉温度太高,想用一个开关和一个电阻把它改装为两档,使电热毯的单位时间发热量为原来的数值或为原来数值的一半,厂家说明书上只写着额定电压为220V,没有其他指标。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完成这项改装,要求:(1)画出电路图。(2)导出所用电阻大小的表达式。(3)指明安装时必须注意的问题。答案:(1)将电阻与电热毯串联,开关和电阻并联。(2)R=3R/7。(3)连接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66V,超过了人体的安全电压,所以在连接时应注意安全。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能否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力。

四、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例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

结论一是一个示例,请分析以上数据,仿照结论一的四句话,把还能概括出的另一结论(结论二)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结论二: ?摇。

答案: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透镜的焦距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长。

篇5

1结合《考试说明》,以课本为本,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1.1研究考试说明

纵观近年各地的中考物理试卷,既注重对三基的考查,又重视对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重基础,重应用,重能力的培养.《考试说明》包括了考试的知识点、能力要求和考查点,有明确的命题指导思想,每道试题都有明确的考查目标,从《考试说明》中可以发现命题的方向和中考的变化规律.因此,要求教师通过备课活动,研究《考试说明》,把握复习脉络,理清知识线索,确保复习计划中没有知识盲点.如将力学内容构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链,密度、压强、浮力、机械功、能量、功率的结合,根据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画出知识网络图.

1.2夯实基础,努力实现教材的基本要求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思想指导下,中考试题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的原题.但对近年中考物理试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每年的中考试卷都较好地遵循考试的命题思想,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联系生活,稳中求变的特点,坚持了试题来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

例1(2008年广东)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发现电子

B.汤姆生提出原子核式模型

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例2(2006年福州)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6 dm

B.家庭电路电压是380 V

C.一个成人的质量是约为500 g

D.教室里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 ℃

例3(2012年广东)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发现石墨烯的两位俄裔科学家.石墨烯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的熔点超过20.00℃,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属性.可以预见,石墨烯未来的应用将相当广阔.根据石墨烯 的属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A.隧道掘进机的钻头B.炒菜锅

C.高压输电线D.家用保险丝

历年的中考试卷中基础题、中等题、难题之间的比例大致都是4∶5∶1,基础题和中等题的比例达90%,难题仅占10%.因此,复习开始阶段,要避免只做难题、中等题的偏向,在重视课本,重视基础的同时,还要善于“优化基础”,把基础知识熟练化、系统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试卷中能力的考查总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灵活的解决方法来实现,而这两者都需要平时提高教学质量作保证.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注意物理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

2复习要围绕“问题解决”,以人为本,发展学生能力

2.1重视能力培养

近年来的物理中考试卷中,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考查.

例4(2006年宜昌市中考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冰箱已进入千家万户.已知某家用电冰箱的额定功率为120 W.(1)电冰箱工作时间是不连续的,若该电冰箱正常工作一天的总时间为6 h,消耗的电能是多少kw・h?(2)电冰箱在使用时,实际功率不一定等于额定功率,怎样利用电能表和手表测出电冰箱工作时的实际功率呢?简述测量办法.(3)根据调查,电冰箱中霜过多会增加耗电量,请问电冰箱里的霜是怎样形成的?要使电冰箱内少结霜,在使用电冰箱时应注意什么?(提出一条措施即可)

在中考备考中,教师应将统领知识的思想和方法概括出来,引导学生从物理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物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

2.2因材施教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思维发展水平是多层次的,要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更大的发展,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习中反映的普遍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实施分层教学的复习方法,注重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优化专题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即强化、巩固阶段,可以开设一些综合性讲座,如:物理与环境、物理与节能教育、物理与其它各学科的渗透、物理与STS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机结合、重组,加强知识的穿插,提高知识的复现率,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鼓励学生开放思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进行题组的训练,使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学会灵活变通.

3复习课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编拟学习提纲

(1)知识点问题化.一般包括回答和思考的问题,理解或解决的方法启示等;

(2)研究方法的层次化.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的去观察、比较、猜想、探索、归纳,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3)学习方法具体化.指导学生要具体到位,要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3.2设计问题

(1)问题不宜难,应适合大多数学生,尽可能使问题层次化,确保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来,且都有较大的参与空间;

(2)问题对知识的覆盖要全面,要突出重点,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物理方法的探究过程;

(3)问题与知识的对应关系线要明显,有利于明确联系方向,有利于引导学生联想;

(4)问题要趋于开放性和探究性,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灵活、新异的思维方式、方法.

3.3促使学生读、看、想、说

读:结合问题有针对性地读,通过读梳理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想一想与以前的学习过程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新的启示,应当注意什么?

看:结合问题或图表或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认真观察,体会如何抓特征,如何从其特征中去捕捉相关信息,如何借助特征去联想、质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篇6

[关键词]物理复习;中考;方法策略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过程,教师要从宏观上整体上对复习工作有一个规划,同时注重方法策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将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浅谈几点复习策略。

1 课本为本,课标为纲,梳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

初中物理课本是开展物理教学的依据,《物理课标》是物理中考的指挥棒。复习中应遵纲循本,明确考点、梳理知识。按课标要求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指导好学生根据考点、整理知识、归纳分类,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2 注重方法指导,纠错解惑。强化训练,发展思维。

复习时采取措施,把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如:要求学生在任何练习中要做到:能做的会做的题一定要一次性做对,一旦发现失误,及时面谈,指导方法。在订正中,要求错误答案保留在卷面上,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说明理由。在试卷评讲中,不断渗透各种题型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等。通过“设陷”来纠错,针对学生解题思路设陷,克服消极呆板的思维定势,针对物理实验方法设陷,矫正其研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同一类问题,要变换方式,在新情境、新角度中设置练习,进行反复训练,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3 明确命题类型,把握命题方向,应对中考重点和热点问题。

篇7

关键词:中考物理 实验复习 实效

物理实验复习是中考物理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使用仪器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维、创造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是学生理解知识,发展能力的有力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复习效果的优劣。在总复习中,如果对实验复习不落实,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就更困难,特别是中差生不能全面把握教材和各个知识点,就会对学习丧失信心,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因而实验复习在整个中考物理复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提高中考物理复习的实效性是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实验复习首先要制定好复习目标

不能把各个实验简单的重复和再现,而应当根据实验本身特点,涉及到的知识联系,从整体上进行权衡和把握。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设计出复习学案,制定好实验复习中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第一:通过复习,要让学生了解实验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学会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能利用刻度尺、量筒、天平、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去测量长度、质量、力、压强、密度、电流电压和电阻。第二:能验证和研究物理规律,深化物理知识,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第三: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能够排除仪器的简单故障。第四:能让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形成能力和发展智力。

二、实验复习前应认真分析近几年中考实验考试题型和进行归类,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复习的方法和侧重点应有所区别

1.使用仪器类型:其特点是要求学生了解仪器的构造、用途,从而达到会使用的目的;2.安排实验步骤类:其特点是实验步骤被打乱,要求学生根据题意按实验步骤重新排列,使之构成一个准确的实验过程;3.处理实验数据类型:其特点是在考题中给出一些实验得出的数据,要求学生根据数据分析计算并考虑尽量减小实验误差;4.分析实验故障类:其特点是给出实验中的一些现象,要求学生根据这些现象分析故障的原因;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闭合开关,出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过大或没有示数,或者是电压表随变阻器阻值的增大在减小等现象,让你分析原因。5.找出实验错误类:其特点是在考题中给出一些错误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过程,要求学生找出其中错误,并加以纠正。6.推断实验结论类型:其特点是在题中给出图示和实验方法或者实验得出的数据,要求学生推断出某些规律;7.设计实验方案类:其特点是给出若干实验器材,要求学生设计出测量某个物理量的方案来。如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橡皮泥,三块形状不同的石块,细线、烧杯和水,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8.绘出实验图表类型:其特点是根据实验要求绘图或制表。这类题多用于考察学生鉴别、分析、判断能力。

三、针对考试题型并结合复习目标,在实验中应当落实以下几点

1.对基本实验仪器使用的复习:对刻度尺、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凸透镜、杠杆、温度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应了解其基本结构,熟悉各主要部分的名称,懂得测量原理,掌握合理的操作方法。学会正确读数,明确使用的注意事项,并能根据要求准确选用仪器进行实验。

2.认真分析挖掘教材,落实好演示实验、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验证型实验以及小实验的复习:对于演示实验,只要求教师达到知道的“通”和技能的“会”,能借助演示实验帮助揭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复习中应做到:指导学生搞清楚装置的每一原件的名称、用途、装置的结构关系,并能从课文叙述中找到某一实验所经过的物理学过程及发生的现象;指导学生由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加以推论、概括、归纳得出结论和规律。分析推断,回顾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解决方法。

落实好学生探究实验和验证实验的复习:学生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会”或”“通”实验的原理和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必须熟练、协调、规范地完成实验操作,掌握实验仪器的选择、安装、调试及实验方法、实验操作程序、实验结果的记录,所以学生实验是整个实验复习的重点。在复习时要做到:指导学生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实验所需的各种器材,名称以及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及表格,绘制实验示意图,并能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册,能根据公式进行计算,会分析实验结果进而得出实验结论;指导学生回顾,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操作错误。

对于小实验,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制作或对简单的实验现象能描述,属课外活动的内容,但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看,对个别重点校实验教师做适当的提示。

3.落实好以重点实验为主的专题实验复习:由于物理实验复习的时间较紧,大约1周时间,每个学生实验不可能让学生自己重做一次,但有些较复杂又重要的实验,这些实验往往会使学生发生失误或发生错误,应由老师专题演示和介绍。

4.拓展学生智能实验的复习: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最佳场所,很多实验方法,结论都是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复习时,不但要让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实验彻底弄懂,而且要根据近几年的中考题的深难度情况和考题类型选编一些实验题和较为灵活的实验题目。

总之加强物理实验复习,不仅能培养学生操作技能,而且是学生理解知识、发展能力的有力手段。教师应在复习过程中,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复习,让各类型的学生都能掌握不同层次的实验知识和技能,这样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识。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考物理的解答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的解答技巧一、注意解题规范

计算题要注意单位问题,可在计算前,先把单位统一成基本单位,避免错误。

解题过程中,要每小问用序号分开,不要连在一起,书写清楚。

二、注意审题,把握细节,理清关系

每次总要等到考试后,有同学在讨论时,才会发现原来少用这个条件,那个关系。所以在考试中一定要审清题目,把握细节,理清各量关系。

特别是电学题一般会较复杂,建议可以针对每一问单独画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各物理量的数值。给每个电器一个数字下标,以示区别,在解题时便于表示,也可以理清关系,避免混乱,张冠李戴的情况。

三、注意总结一些常见题的解题规律

如电学上的度的有关计算,应该把单位统一成kw和h进行计算,不仅运算量小,而且错误率低。

而汽车类功率就应该用p=fv和w=pt来计算同样可以提高效率

类似的还有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和磨擦、由额定算实际等等都有固定的解题牢路。

四、要注重对结果的常规检验

很多物理问题多是来之日常生活,不论过程如何,其结果一定会符合实际,一看结果就应能初步判断。

如算效率,如果出现特别低或高的情况,就应注意,一般效率会在60%--90%左右。

有的同学算电灯的功率出现2000W,一看就不正常,肯定错。

再如算密度时,其结果一般都会和某种物质相同,所以若结果是我们所知的物质,则一般没问题,否则就要注意了。

而象身高160M,体重500Kg的情况就更低级了。

五、作图要准备充分,作图规范

要准备好工具,尺,铅笔,作图时注意虚线和实线,注意细节,比如垂直符号。

六、欲擒故纵解探究题

近年在中考物理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探究题,且文字较多,很多同学看到就晕,就害怕。但由于学生实际能力,我们的探究一般都是学过的,或结论比较明显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完成此类题时,首先看第一句,明确探究的目的,然后直接由生活经验或平时所学得出结论。

中考物理简答题范例1.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人从空气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2.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

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为什么?

答: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

3.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开水蒸发产生水蒸气。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就液化成小水珠,并附在玻璃内壁上,所以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

4.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

答:那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从壶嘴出来的是水蒸气,而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而那些看得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了,成了液态的小水珠,所以看得见。

5.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

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

6.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先用大火可以将水迅速烧开,达到相对最高的温度沸点,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要保持水持续沸腾,要持续加热,调小火,是为了维持水沸腾,让水温保持最高,及可以使食物熟得快,也可以节能。

7.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

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平面镜成像模糊.

8.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答: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干冰升华使周围的环境温度降低,使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白雾。

9.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所以形成之前天气很冷,这样才满足降霜的条件。雪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热,所以正下雪时,感觉不是太冷,而雪熔化或升华都要吸热,所以雪后感觉更冷。

10.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灌满水为什么?

答: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水温降低一定值时,会放出很多热量,这样就保证了环境的温度不至于降低的太低,以防止稻苗冻伤。

11.夏天游泳后从游泳池中走出,风一吹感到很凉,为什么?

答:从游泳池出来时身体上有残留水分,有风吹过时,会加快水分的蒸发,而水的蒸发需要吸热,便从人体表面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人的体表温度降低,人就会觉得凉。

12.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打完后摸一摸打气筒的外壁,发现外壁发热了,为什么?

答: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也使气筒外壁变热。另一方面活塞筒壁上下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筒外壁变热。

13.多年来,南宁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种植花草树木,提高绿地覆盖率,修建人工湖,扩大水域面积,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让全市民享受到了“绿城”带来的实惠。

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说明绿化城市、修建人工湖对改善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好处(至少说两点)。

答:1.花草树木对声音有一定的吸收作用,起到减弱噪音的作用

2.人工湖,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度数变化较小,即温差小,有恒温作用。

14.小刚家电热毯的电阻线断了,他爸爸将电阻线接上后继续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接头处又被烧断了。

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接头处烧断的原因?

答:电热毯接头处的接触电阻很大,根据焦耳定律Q=I?Rt,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发热量越大,因此通电一段时间后,那里聚集了太多的热量导致温度太高,所以烧坏。

15.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接在电路中的电炉子的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其串联在一起的导线却不怎么热?

答:电炉丝和铜导线串联,串联电流处处相等,而电炉丝的电阻远大于铜导线的电阻,根据Q=I?R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电炉丝的发热远大于铜导线

16.在炎热的夏天,小阳的妈妈在使用电烤箱的同时,还开着洗衣机洗衣服,小阳感觉房间比较热,当他闭合空调机的开关时,家里的空气开关出现了“跳闸”的现象,经检查空气开关出现“跳闸”不是由于短路造成的,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答: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当小阳妈妈闭合空调的开关时,会引起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此时空气开关会断开,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17.白炽灯灯丝烧断后再搭上,点燃时更亮,这是为什么?

答:灯丝断了,重新搭接上,会因导体的长度变短,导致电阻变小。在电压不变时,根据p=U?/R 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所以更亮。

18.家用电器如电扇、电视机等,连续使用较长时间后,要停用一会儿(尤其是夏天),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电流的热效应在起作用.各种电器里都有导体,只要电流通过导体,就要发热.连续使用较长时间后会产生很多热量,导致电器零件温度升高,要停用一会儿,是为了散热,防止用电器的温度过高而烧坏元器件.

19.汽车启动时,坐在车上的乘客会向后仰,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原来汽车和乘客都是静止的。汽车启动时,车开始运动,人身体的下半身由于和车接触受到车的摩擦力的作用,随车一起运动,而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仰。

20运动员在跳远时,要助跑一段路程,这对提高跳远成绩有好处,为什么?

答:运动员在跳远时,助跑一段路程后,运动员就具有较大的起跳速度。由于惯性,运动员起跳后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

中考物理审题注意事项1、浏览全卷,立足全局;

明确关键词语,避免答非所问。在动笔答题之前,一般应将试题浏览一遍,明确卷首或题首的提示或答题要求,按规范要求答题,杜绝不应有的失分。试题中的关键词语常使用下划线,以引起考生的注意。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2、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

篇9

一、 命题情景关注学生生活,突出社会点

命题背景更富有时代气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命题背景,广泛联系社会热点信息(工农业生产、环保、体育、交通、建筑、高科技、广告、典故等),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及“科学教育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焦点、关注当前科技新进展”的理念,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亲近社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1 (2006年江苏省盐城市)走近药房门品就闻到一股药味,这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夏天的药味比冬于更浓,这是因为________。

分析“走近药房门口就闻到一股药味”表明药分子在短时间内扩散到药房的外面,这是由于药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造成的。夏天的温度比冬天高,药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所以人感觉夏天的药味比冬天更浓,答案:药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激烈。

点评 本题是一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旨在考查同学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二、 突出科学探究,重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对物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强化学生对物理过程、概念、规律及方法的理解与内化,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探究性试题,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命制探究性试题,不仅有利于科学内容的探索与方法的获得,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意识领域目标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倡导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去认识世界。

例2 (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同学们都知道,将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两只灯泡并联接入家庭电路中时,额定功率大的灯泡亮。如果将这两只灯泡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时,谁亮一些呢?请你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

答案 (1) 猜想:额定功率小的灯泡亮一些。(2) 理由: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于额定功率小的灯泡其灯丝电阻大,串联时它的实际功率就大,所以额定功率小的灯泡亮一些。

分析 试题的考察形式为探究与体验,考察的内容是“科学探究”能力,试题内容的载体是选择“家庭电路中并联的两电灯改为串联后谁亮?”这一问题,第一问学生可以依据已学知识进行推断。第2问学生可根据已学的欧姆定律、导体串并联、电功率知识进行多步的综合性推理,不同能力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对进程,这样将常规考查和科学考查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考查的有效性。

点评 猜想和假设是探究的第一步,是对目标和结论的预见性思考,它需要通过对已有物理现象的分析,综合相关物理知识进行科学推理后才能做出合理的假设。

三、 综合性试题渐现,加强综合能力的考查

打破单一信息题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如表格、图像、文字信息等),来设置问题情景编制试题,从而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3 (2006年山西省太原市)为防止湿手扳开关造成触电事故,小宁同学为家中的灯暖型浴霸(冬季家庭洗浴时取暖用的电器)设计了一个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阻值R2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已知继电器线圈电阻R2为20Ω ,电源的电压U0恒为12V。浴霸共安装有4只标有“220V 250W”的灯泡,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浴霸电路断开:当线圈中的电流小于或等于4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释放,浴霸电路闭合。求:

(1) 浴霸电路闭合时,通过浴霸的总电流。

(2) 若将此装置安放在浴室内,浴室内温度可控制在什么范围?

解:(1) 通过浴霸的总电流I=P/U=4×250W/220V=4.5A

(2) 当线圈中电流为50mA时,热敏电阻阻值R1=U0/I1-R2

=12V/50×10-3-20Ω,此时对应室温30℃

所以,浴室内温度可控制范围在22℃~30℃之间。

点评 本题目以浴霸为模型,除了要求考生看懂电路图和获取图象信息外,还要求学生熟悉电功率、欧姆定律的计算,是一道运算不难但综合性强的题目,较好体现了课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同时代表今后中考全卷的压轴题的方向。

四、 评判和应用性试题渐增,体现价值判断功能

评判性试题,就是对科学、技术、社会、生活问题的认识与评价,通过评判物理社会事件的优劣,讨论物理社会问题及其解决设想,实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这种试题在逐年增多。

例4 (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科学家发现某种合金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如果在较低温度时将它弯曲成某一形状,然后加热到较高温度时再弯曲成另一形状;那么当降到原来较低温度时,它会自行恢复到低温时的形状。

现用它制成如图装置:在可绕圆心O转动的均匀轻质圆盘上安装了一个用开关记忆合金做成的螺旋圈,它们在温度低时收紧、在温度高时放松。实验表明:当把该圆盘的下半部分浸在盛有一定量热水的水槽中时,只要给圆盘一个起始转动的力,圆盘就能克服摩擦和水的阻力连续转动起来。

(1) 上述装置能否看作是一个“永动机”?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发挥你的想象力,提出一个巧妙应用开关记忆合金的设想(参照救命示例,另举1例)。

示例: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一个“保险丝”,安装在电器内易发热物体附近,当温度过高时,记忆合金就恢复到它高温时的形状,断开电路,防止电器过热。

设想:(所提的设想应是制作“保险丝”以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0

一、中考最后的复习要点和考场注意事项,应关注及应培养的几种能力和意识

1.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

物理中考10个重点知识的分布:力学部分4个重点:力,二力平衡,密度,压强。光学部分2个重点: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热学部分1个重点:比热容。电学部分3个重点: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测小灯泡功率。

例如,填空题和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往往会考核简单电路故障分析或电路动态分析的题目及水平面上立方体对地面压强变化等难题。在复习中要把握题目的难易程度,盲目地进行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是不值得采用低效的复习策略。

2.既要加强基础,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⑴要认真读题,不要认为读题是在浪费时间。明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的实质。

⑵把题目中的问题与你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明确答题的方向,做到问什么就答什么。

⑶要寻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组识好语言把这些词镶嵌到答案中。

⑷语言一定要规范、准确、要尽量用物理的书面语言。

⑸不要总是泛泛而谈,回答时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表述。

⑹回答不能过于简单,要使自己的表达完整饱满,前后连贯。

二、要重视实验过程,又要重视科学方法

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物理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考核实验的过程,可以检验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实验器材、操作的步骤、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归纳总结、结论的得出等。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往往还会体现出各种科学方法的应用。例如在建立比热概念的实验过程中,采用酒精灯放在与两杯液体等距处隔着铝板加热,这样做的目的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使水和煤油在每1秒钟内吸收的热量都相等。在实验过程中,同样为了体现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求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许多学生误以为必须使初温相等,其实初温是否相等并不影响实验结果。

三、夯实基础,回归课本

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还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察为主。许多学生在复习时埋头苦做习题,却忽视了最根本的、最必要的工作――看课本。认真阅读课本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查补漏洞,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扩展延伸才是有意义的。那种脱离课本单纯通过做题获得提高的方法费时费力,学习成绩在复习的后期往往会止步不前,而且近几年来的中考题不乏课本中的原题。

看课本时要注重的地方有: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相关的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实例);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课后题;相关的物理学史。

整合知识,归类题型。中考物理试卷中知识点的涉及面广,而平时学习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因此,要提高复习效果,就要按知识结构加以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

四、考场注意事项

1.在考试前必须准备好各种考试文具和证件。

2.提前15~20分钟到考场,不要来得过早,太长的等待会让人焦虑。

3.不要在一个题目上停留太长的时间,没有希望做出的题目要敢于跳过去,要从全卷的大局出发全盘考虑。

4.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较难的题目,做到我难人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的正确心态。

5.最后的大题会有困难,这是正常的,但不要出现空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能做出的步骤,有了这个步骤就可以得到这个步骤的分,不能因为不会做就一字不写。

6.必须留下一点时间涂答题卡,并要按题号的顺序正确填涂。

7.字迹必须工整,作图和计算的过程必须规范,卷面必须整洁,今年的中考由于出现简答题这一点显得犹为重要。

8.一场结束后尽量不对答案,因为这样不仅毫无用处而且还会影响自己的情绪。

五、模拟检测补缺补差做好考前调整工作,避免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挥的影响

适度仿真模拟,体验中考,提高应考能力。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应根据考生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的回答要简明扼要,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

3.重视基础题的训练,求真务实,夯实基础。不要贪多求难,要有意识地训练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练习用物理的科学术语提出问题,说明、叙述物理规律、现象和操作步骤。

4.要适当对开放性试题进行练习,提高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评价事物的能力。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这就要求在复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5.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要吃透和研究“参考试题示例”,把握好深度、广度、难度,不搞“题海战术”,不练偏题、怪题和计算繁杂的题目,以及不猜题和押题,要根据课标、考试说明及新教材自编符合学生实际的、真正能解决学生困惑的习题,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六、最后几天应该做些什么

1.回到课本中去,认真浏览课本的全部内容,特别是以往不太注意的地方,你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