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导论范文

时间:2024-02-07 18:1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众传媒导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众传媒导论

篇1

【关键词】传统美德;大学生;德育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也蕴藏着丰富的道德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和人群中,确实存在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庸俗当高尚的社会现象,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格格不入,与文明社会风尚极不协调。因此,在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它在青少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青年大学生存在的主要思想道德问题

1.存在个人功利主义思想。部分大学生面对利益,只顾自己,越来越讲究“实在”,越来越讲“实用”。学习动机功利化,为了给自己贴上“名门出身”的标志,在报考时热衷于重点大学的重点专业,上学期间有目的的参加实践活动;入党动机功利化。

2.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大学生在家中锅碗不洗,不愿承担家庭责任;在学校只对自己个人的学业、个人的利益负责,凡是与个人利益无关的事情概不负责,可以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社会,不关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政治活动参与热情降低,缺乏集体意识,这种只注重享受而不履行义务的个性必然导致他们缺乏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

3.缺乏纪律观念。课堂上学生睡觉、玩手机,吃零食、乱扔垃圾、讲粗话等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校园文明环境的建设。

二、传统美德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少高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笔者结合自身几年来的德育教育工作,对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积累了以下经验:

1.消除少数人认为在当代社会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合时宜”的错误观念。坚持这种观念的人,多数打着“破除旧观念”、“创新思维”等时尚的口号而忘记了“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训,以上现象若不能正确的区分和辨别,就有可能对青年大学生造成误导。

基于上述现象,我们可以在青年大学生中广泛的开展交流和讨论的活动,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使其逐步领悟到,虽然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竞争也异常激烈,但道德品质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而不仅仅是其才能。

如今我们所提倡的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实都可以从华夏民族的传统道德中追溯渊源。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倡全民爱国的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颂扬的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说明“信”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的。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只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梳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且坚持科学性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的传统美德教育就是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

2.根据专业实际,突出重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遗产对培养大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于大学生十分必要,学校应该根据专业实际,突出重点地、针对性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对于学校来讲,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把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渗透到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去,并且充分考虑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

3.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传统美德教育。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面对新的环境,产生了一种追求时尚、时髦的攀比心理和虚荣心理。针对这类学生,应对他们进行“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的美德教育,正确引导他们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求学成才上;对于部分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应积极引导他们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积极帮助这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其从中感受收获的快乐,让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教育中,也让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文明得以传承历史才能发展。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道德精华。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还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这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于我们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引言

我国虽然还没有真正进入西方学者所说的“消费社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假日经济”的出现、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准的不断提高,某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已经呈现出消费社会的特征,大众传媒也渗透到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商品消费、大众传媒对视觉形象的助推,已经使视觉文化成为中国社会文化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完全从西方进口的“舶来品”。在此境遇下,近年来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发展迅速。

一批西方视觉文化研究专著被翻译引进,比如阿莱斯·艾尔雅维茨的《图像时代》,w·j·t·米歇尔的《图像理论》和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等;还涌现了很多翻译和介绍西方有关视觉和视觉文化研究成果的丛书和选本,比如罗岗、顾铮编写的《视觉文化读本》,吴琼主编的《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文化研究》第三辑还推出了“视觉文化研究”专题。

1 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

我国学者在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比如南京大学中文系周宪教授的《视觉文化的转向》一书就是一部透视了视觉文化方方面面的视觉文化大观。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及其与语言本文由收集整理文化的关系。周宪先生将图像转向解释为:从浅层看,它的标志是图像霸权的确立;往深层看,它昭示了当代文化从语言主因型文化向图像主因型文化的转变。[1]在这一转变中作为语言文化之代表的文学受到了冲击,金惠敏教授指出:图像增殖及其对主体的解构对文学而言可能是致命一击,当大众满足于轻松的图像,文学就会因其接受难度而被冷落,更严重的是,图像或拟像解除了语言所造就的深度阅读、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2]也有学者认为,从理想的状态来说,视觉文化是以语言文化为历史起点对以往文化经验的一次扩容和提升,有效地弥补了语言文化的不足,比语言文化的理性模式更人性化。[3]

第二,视觉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演变。有学者从图像的发展角度将人类视觉文化的历史范型概括为三种:图腾、图像和仿像。[4]周宪先生从“看的方式”的变化的角度将视觉文化从传统向当代形态的演变概括为: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从相似性到自指性、从重内容到重形式、从“静观”到“震惊”、从趋近图像到为图像所困。[5]

第三,视觉文化的社会基础和媒介基础。视觉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其中消费社会和电子媒介是被我国学者广泛认可的两个主要因素。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消费社会关系密切,消费社会是视觉文化的温床。有学者指出,中国当代“小康文化”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因此,强调视觉、专注于感性愉悦的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6]当代视觉文化还以电子媒介为依托,在视觉文化时代,媒介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上都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征。有研究者将电子媒介的发展阶段分期为机械复制时代和数字影像时代,认为它们分别对应着视觉文化的复制和虚拟两种形态。[7]

第四,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及批判。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者普遍认为视觉文化消解了传统的审美方式,限制了人的反思能力和想象力,并挤压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空间。有学者将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客体的视觉化、复制性、驳杂性和大众化;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弱化和钝化;审美关系表现为主体对视觉形象的消费和审美判断、审美趣味的趋同。[8]还有学者认为图像时代的审美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虚对真的僭越”,二是“欲望混同为感性”;图像不以与真实存在的联系为最高的美学追求,而是将满足欲望的假象当作其优势,使人的主体性完全建立在虚幻的表面可视的形式上,令人在商业圈套中交出了自己的灵魂。[9]

从以上对中外视觉文化研究的简略介绍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四条最基本的路径:一是图像对语言中心论的反叛与颠覆,以利奥塔、拉什等人的理论为代表,理性与感性、图像与文字是这一路径涉及的主要矛盾;二是消费逻辑与视觉文化的合谋,以居伊·德波、鲍德里亚、詹姆逊等人关于“消费社会”的研究为理论依据,商品、符号价值、时尚、娱乐、身体、权力等是这一研究路径的主题;三是大众传媒与视觉文化传播,以本雅明、麦克卢汉、鲍德里亚的理论为基础,复制、虚拟、超现实、全球化等关键词以及影视研究、影视个案分析常常见于这一路径的研究之中;四是视觉行为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以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w·j·t·米歇尔的图像表征研究和发端于20世纪美国的视觉素养研究为代表。

篇3

【关键词】新疆 维吾尔族受众 广告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广告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广告公司的数量、广告从业人员的数量、广告营业额均有大幅增长。据资料显示,2002年新疆广告经营单位1068家,广告从业人员11204人,营业额70049万元。民族广告公司9家,占新疆广告公司的1.2%。广告在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吾尔族在全疆各地都有分布。维族居住区域的自然环境不同,决定了维吾尔族人的生活环境的差异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民俗习惯的独特性、获得信息和接受广告的差异性。

本文是从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的角度,分别从维族受众对广告的接受程度、对广告的信任程度、广告的影响力、对广告民族文化的认同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

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课题组成员在全疆范围内对维族接触媒介的受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活动,并获得以下数据:

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根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维族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传统的大众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在闲暇时间里有75.87%的人看电视、56.16%的人听广播,43.52%的人读报纸。

(一)对广告的接受程度

1、收看广告的情况

广告受众的接受程度是广告效能测定指标之一,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广告的经济效果与社会文化效果。

从表1中看到,各个地区受众收看广告情况的比例大体相当。其中吐鲁番地区和克州“认真看”广告的比例较低,只有4%和6%。“时看时不看”广告的受众占总体比例的47.00%,其中伊犁州比例最高,为56.57%,可以得出,各地区广告的收看情况差别不大,并且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摇摆不定的潜在受众。在主观接受上昌吉州的受众“认真收看”广告的程度达到16.95%,乌鲁木齐市为12.14%,说明经济发达地区的受众收看广告状况是最好的。

2、受众经常看的电视节目中广告类节目的比例

调查数据显示,在维族观众经常看的电视节目中,电视“放什么看什么”比例为12.54%。“广告类节目”占10.43%。

从表上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和昌吉州比例较高,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所占比例较低,这和上表所反映的各地区受众收看广告的情况是比较吻合的。可见,新疆各地区维吾尔族观众收看广告类节目的主动性较小,随机性比较大。

3、受众对媒体广告数量的看法

从表2中可以看出,总体认为媒体广告“数量太多”的受众比例较高,为44.05%,认为“应该减少一点”的比例为30.87%。说明维族受众普遍认为媒介广告数量过多。

在对各个地区的比较中,伊犁州“数量太多”的受众比例最高,达到54.55%,和田地区最低,为32.71%。“较为合适”比例较高的是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分别为20.00%和25.43%,比例较低的是巴州、克州和和田地区,分别为14.17%、12.00%和14.95%。

(二)对广告的信任度

从表3中看出,维族受众对广告的信任程度,“可信”“基本可信”分别达到了10.64%,21.39%,其中昌吉州和克州的“可信”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15.25%和22.00%。吐鲁番地区“基本可信”比例最大,达到30.00%。“不太可信”、“不可信”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23.71%和11.91%,其中和田地区“不太可信”所占比例最高,为34.58%,伊犁州“不可信”所占比例最高,为16.16%。说明受众总体上对广告信任度不高。参加本次调研的受众中还有32.35%“说不清楚”,说明还有一部分受众对广告持有怀疑态度。

(三)广告对受众的影响

1、广告对生活和对了解市场的帮助

从表4中可看出,各地区受众认为媒介刊播的广告对自己的生活消费和了解市场有帮助的都达到了90%左右,其中乌鲁木齐和哈密地区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94.29%和94%。这就说明受众在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之前,已或多或少潜移默化地受到广告这个因素对其思维观念的影响了。

2、在购买东西,特别是大东西,广告信息对其影响的情况

根据图2可以看出,在最终的购买行为中,特别是购买大件物品时,只有30.77%的人受广告影响。其中乌鲁木齐市和哈密地区分别也只有32.86%和14%。

对比图表1和图表2,可以发现:虽然广告对人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影响,但广告改变受众态度、引导消费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四)对广告中民族文化的认同方面

认为本民族有关广告是否符合本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对受众理解和接受广告信息具有重要的影响。

从表5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受众认同广告符合本民族文化的比例中,总体来说,“符合”和“不符合”的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54.58%和45.42%,但从各个地区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各地区是有差异性的,克州受众“符合”和“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72.00%和28.00%,哈密地区的比例分别为38.00%和62.00%。

调查中对于“您认为不符合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广告有哪些?”的问题,各地区参加本次调研的受众普遍反映一部分关于药品,尤其是减肥药、酒类产品、内衣和治疗男女生殖疾病的广告不符合本民族文化传统。

结论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就新疆维族广告受众的总体情况,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普遍认为广告数量过多,应该减少一些;很多受众反映对电视节目中插播广告非常反感。

2、对广告的信任程度总体偏低。

3、广告对人们生活和帮助了解市场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但引导受众消费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发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高质量的广告太少,另一方面广告行业自律不够,虚假广告过多;并且没有很好的把握新疆维吾尔族广告受众的心理文化倾向。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强化广告行业自律,提高广告的公信力

广告行业具有双重责任:一是为企业宣传而获利,即效益责任感;二是为社会发展尽责,即社会责任感。通过广告业自律,将大大削减伪劣虚假广告,提高广告的公信力。

(二)加强对维吾尔族广告受众的研究

广告的设计需要从研究受众入手,了解受众的基本特点,根据受众进行广告设计,也只有以受众为导向,才能增强广告作品的心理渗透力,使之更有效地影响受众,进而使受众接受各类广告的宣传信息,并与之产生共鸣,实现各类广告宣传的预定目标。

其次,要尊重广告受众的权利。只有广告受众的权利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主动的接受广告,并且信任广告,依赖广告进行消费。

最后,维吾尔族语言文字的大众媒介广告要符合受众的维吾尔族文化传统,在赢得维吾尔族受众认同和喜爱的同时,提高广告商品的销售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文系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资金资助项目“新疆维吾尔族受众与大众传媒接触现状研究”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阿斯买・尼亚孜,新闻传播与少数了族受众.[M].新疆大学出版社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1994年4月

3、戴元光 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4、胡钰,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5、益西拉姆,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6、马谋超,广告心理[M].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1-10.

7、刘晓红 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8、潘向光,现代广告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05年3月

篇4

关键词: 地域性 语言传播 美感 人文精神

播音主持是以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门艺术。广播播音主持由于其自身媒介特点,只闻其声,不见图像,听众基本是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声音传输接收信息。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播报和主持中言语内容及语言运用、表现效果的好坏,作用于听众心理,直接关系着听众对该节目的评价,影响着播音员、主持人在公众心目中形象、地位的高低,也影响了该电台节目质量的优劣。

地方台受其所在地域的信息环境、文化规范、受众群体特点等社会因素影响,其语言创作和传播及受众特点,都不可避免带有地域性、地方化特点。所以,进行地方台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研究,确立其美学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并使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地方台的播音主持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研究现状

目前,对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论述较多较全面的首推张颂教授的《中国播音学》。《中国播音学》体系宏大,共五编:导论、发音与发声、创作与表达、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涵盖了播音学理论结构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发音与发声”介绍普通话语音在播音中的作用与应用,说明气息、声音、吐字、共鸣诸方面的生理心理依据及调节使用的法则。这是任何语言工作者为使声音富有美感而必须学习和训练的重要内容,对只闻其声的广播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发音与发声训练尤为重要。

“广播播音主持”一编中,关于播音主持语言,张颂教授专门论述了“通讯播音的语境、语言特点”,以及“文艺播音的语言魅力”、“有声语言创作原则”、“主持语言能力的形成”几个问题,从专业技术角度,结合实例,以效果论述,强调播音员主持人从广义和狭义上都应充分备稿及恰当运用技巧。

张颂教授被誉为中国播音学界的泰斗,他的研究系统且适于应用,处于历史的总结性、现实的基础性地位,而又饱含时代创新元素,对后续研究者有经典性的指导意义。

类似的研究方法和结构的还有付程总主编的《实用播音教程》、吴郁的《主持人的语言艺术》、魏南江的《节目主持艺术学》等。

除了类似专著中对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散论研究,另有为数不多的单篇论文。

从语言修养角度论述的如:发表于《声屏世界》(2006.03)的《广播电视主持人当有“五不语”》,作者李习文,由先哲孔子提出的“子不语怪力乱神。”结合日常见闻,要求掌握着社会话语权的传媒人也要强化“子不语”意识,切忌轻言、失言、乱言。再如职业技术角度的:大同人民广播电台的周少芬同志的论文《浅谈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色》(《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论播音主持的意境美》(唐文艳,邵阳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电影文学》,2007.24)等。

综观国内的研究现状,因为绝大多数研究者本身就是从事播音主持的工作者,所以他们常从节目类型、形态角度讲解播音主持规律及技巧,侧重专业技术性,实践操作性极强。但按播音的构成要素――创作主体及受众,即从新闻学、传播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角度进行专门论述的则较少,即使有所提及,表述也往往较模糊。

而中国传媒大学李凤辉、孟伟两位博士的论文则多少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李凤辉,中国播音学的第一位博士,他的博士论文《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从传播学和文化学角度强调语言传播中应体现时代精神,充满人文关怀;孟伟有国外访学经历,由其博士论文整理而成的《声音传播∶多媒介传播时代的广播听觉文本》介绍并充分借鉴了国外声音传播的最新成果,将符号学、传播学、文化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声音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无论是从专业技术角度,还是从人文社科角度,特别是多学科的交叉融通角度,基于普通话口播的语言研究已有一定成效。然而考虑到多数地方台专业人才相对紧缺的限制,地域或方言区的播音主持语言生成规律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空白,值得探讨。

2.研究的价值

(1)创新性

对地方台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研究应综合运用播音学、新闻传播学、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的方法,这是对以往单一播音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而研究对象范围将播音主持研究细化至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也是对传统和已有研究的继承并再发展。

(2)理论性

在理论上,多学科交叉融合,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新闻传播学与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相结合。特别注重文艺心理在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传输和接收过程中的作用,及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社会文化效应。

(3)应用性

广播作为大众文化时代“极富声音魅力”的大众媒体,其播音主持语言应力求以巧妙自然的专业技术处理体现新闻的真实感、艺术创造的美感,以“善”的理念弘扬人文精神,使自身在“视觉文化”的冲击包围中,博得永葆生机的不败之地,创建和谐社会的和谐媒体。

对地方台广播而言,在达到和具有上述广播语言传播的共性要求同时,更要发掘地方文化特色,同中求异,日日逐新,提高广播播音主持语言效果,使之更富美感及文化内涵,培养听众爱听的播音员主持人,打造听众喜爱的地方品牌广播节目。

3.研究的着重点

从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普遍共性和地方台播音的地域特性两方面展开论述。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普遍性研究是地方台播音地域性研究的基础、必要阶段,对地方台播音语言研究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普遍性研究主要依据播音的性质、特征、地位、作用等播音学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则,以深入而广阔的新闻学、文艺学、社会学眼光,对广播播音主持语言展开全方位、多纬度的立体式研究,以期把握其真实的现实动态,探求其合理且更好的发展思路。

从声音传播,形象建立的物理、生理属性及传播媒介的特性等角度来看,播音具有自然属性;播音创作要遵循党性原则,受到民族、时代、阶级、社会等因素的限定,因而具有社会属性;播音是新闻传播的最后一环、关键一环,所以具有新闻性;同时,播音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又具有某些艺术的特征,从而具有创造性。

但是,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政治性原则,使播音创作与演员的表演、朗诵、讲演等活动区分开来,在播音的多种性质中,新闻性是主调。对任何类别的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一切探究都将遵循新闻性这一最主要性质原则,围绕此展开论述。

而且,由于大众文化目前的主导地位,某些文化领域特别是传媒媒介对大众文化的误读,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娱乐消费的误导,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被无限夸大,其本应有的人文本质、人文理性和人文精神,贴近大众文化生活、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尊重大众文化权利、反映大众文化理想、提升大众文化人格的积极内涵却越来越受到消解。

所以,从本体论研究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同时,更要从认识论角度,以文化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探讨广播播音主持语言作为大众传媒手段应有的人文精神、文化意义和价值。

(2)基于对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规律的普遍性研究,在地方台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研究阶段,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从语言本体论角度,论述普通话和方言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形态对素材处理上的差异,地方台作为大众传媒具有推广普通话的义务,以及普通话播音的审美示范作用。

第二,以文化学的原理,说明地方台所处地域的地方性文化需求。

第三,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指明地方台如何将地方文化融合于普通话的大众传播,使其人文内涵和审美素质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孟伟.声音传播:多媒介传播时代的广播听觉文本[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大众文化;审美特征;创新发展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提高,文化的发展面临巨大的需求市场,大众文化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也许有其趋时性,有别于具有明显阶层性的高级文化,同时也不同于具有明显自发性的乡土文化,但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文化,利用大众传媒制造、提供游戏化的心理经验、克服认同焦虑,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大众充实了文化生活,已经为文化消费者欣然接受。

大众文化中“大众”一词包含着三层意思:作为方式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内容的大量文化信息和作为对象的大量受众。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大众文化在短短二三十年间实现了迅猛发展,但它显然是不同于精英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流行于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台、书刊和电视等的所谓肥皂剧、音乐电视、娱乐影片等都是它的主要形式。它既能满足当今人们的精神需求,又渗透着审美因素,同时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些独特的审美特质,也促使其成为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分支。它的发展壮大反应了国民精神生活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但大众文化作为新生事物,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既要承认其作为娱乐文化的合理性和优势,又要正视它的弊端,从而对它做出科学的评价。

其实大众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本质和精神,蕴涵着一种人文目标,是一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和最高价值目标的人文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破竹之势,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多种形态,大众文化在满足受众精神需要、缓解生存压力的同时,也在消解和淡化意义,文化危机并非危言耸听。大众文化被纳入消费行列,其两面性就愈发明显。“消费性的大众审美文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具有大众性、民主性,适应了现代社会大众的消遣娱乐需要,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消费性和低俗性,可能消解人们的自我意识”。可见在肯定大众文化积极意义的同时还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它不但有冲击和颠覆传统文化的可能,也有社会大众自我意识的迷失和对人生价值否定的危机。其对受众的影响既然已经涉及到了思想层面,那么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使其超越商业生产的狭隘含义就显得更为重要。

对大众文化的批判首先是对其本体的批判。借助商品经济和现代传媒而勃兴的大众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文化即日常生活。它以文化符号的形式存在,对利润的追逐和以其浮华的表面吸引大众对“文化工业”产品进行消费是它最显著的特点,而这种符号本身是否蕴涵意义,在大众文化的本体中却是处于次要甚至根本无关紧要的地位的。虽然我们不可能以精英文化的标准期待大众文化,但是,无意义的文化指向,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即使商品经济的特点已然决定了大众文化对能指的重视和对所指的漠视,但我们依旧希望能够赋予其更多的所指。诚然,其受众的广泛性及追求利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纯文学一样一味追求个性,而要以大众的欣赏趣味、思维习惯、认识水平和道德标准作为自己文化生产的标准,但亦不能放任自流,如若一味地迎合大众口味,而不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建设,大众文化势必走向低俗和没落。其次是对大众文化受众的批判。大众文化自身虽然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但作为大众文化的广大受众也不是没有主动权的。然而,在今天这个“商品拜物教”的时代,大众文化凶猛的蚕食和淹没着受众尚未觉醒的自我意识,只要受众购买某种工业文化产品,就意味着他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更甚者是对其不加分辨追捧,大众文化正是如此浸入受众个人的思想空间使其迷失自我。那么就需要我们努力对大众文化进行人文提升,使大众文化既能满足大众的愉悦需求,感性解放,又能对大众进行人文精神提升,提高大众的审美价值观,使大众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使大众文化真正走向全面发展和审美生存之路。

当今时代,文化在推动社会整体发展和协调进步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从20世纪的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应当认清,中国商品经济的历史十分短暂,我国显然还没有进入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大众文化也不可能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对社会生活产生太过深远的影响,因此,大众文化在我国特殊的社会生存环境之下必然不可能只遵循单一的商品逻辑,我国的大众文化研究也不可以跟从西方,而只能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不能模仿。我国的大众文化从兴起至今尚未发展成熟,它所呈现出的某些独特的审美特质反映的是大众文化对中国现代社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大众文化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体现了强劲的生命力和活力,现代技术所提供的日益完善的大众传媒,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使大众文化的市场日益突破狭小地域的限制,形成了全球规模的文化市场。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文化在推动社会整体发展和协调进步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增强综合国力方面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对于我国兼具文化性和大众性的大众文化发展的政策应当以全力扶持和开拓发展为主。在今后的文化建设进程中,大众文化的弊端必将进一步显露,这就需要我们的理论家们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需要精英艺术家们更多地对大众文化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和创新,同时创作出更先进的适宜其长远发展的文化理论,最关键的一点则是要求我国的文化工作者前瞻性的为先进文化建设提出更多可行性思路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其实,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这使得它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对受众的献媚和迎合,对意义和深度的消解和淡化,也让我们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有了清醒的认识。这更要求我们要用审美的、批判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大众文化,既不掩盖其积极的一面,也积极正视其消极的一面。尤其对待消极的一面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使受众在大众文化的包围中能够清醒的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理论家以及精英艺术家们能够立足于我过现实的大众文化实践,通力合作,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创造出越来越多既满足百姓欣赏口味又具有一定艺术品位的高雅大众文化的,而大众文化的健康稳定发展也同样会反过来推动社会的持续稳定繁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大可.大众文化的解密时代[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篇6

[关键词]90后 概念界定 生活态度独特性 形成原因

随着90后青少年逐渐进入成年,走向社会,这些中国新环境下新兴群体的典型代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90后的热风。他们是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腾飞阶段的青少年代表,因此他们的身上也打下了时代的烙印,这就是他们极具特性的一面。

一、“90后”的生活态度独特性

第一、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在多元化的趋势下,“90后”表现出包容,即使不认同不同的观点,但也不会从心理对其排斥。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新的观点层出不穷,与传统道德观相悖的行为、现象不断涌现,而“90后”对这些态度大多很宽容。“90后”与之前的几代人比,视野更开阔,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

第二、有强烈的双重性格

在生活中,他们”大部分都热情奔放、观念开放、身体充满活力,善于言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90后”的热情、开放、能言善辩是在熟悉的人或者朋友面前,在陌生人面前他们表现的沉默、不善言辞。让人感觉比较清高、孤傲。

第三、有强烈的叛逆意识

许多“90后”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这是这一代人的显著特点,但是有些时候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喜欢与成年人群的规定、纪律对着干,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完全不听,这种过度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心理常常使青少年出走、自杀、犯罪。

二、形成原因

90后作为社会化的群体,受到各种影响源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1)家庭教育因素

“90后”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代,有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位忠心耿耿的“奴仆”可供驱使,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长的同时,又衍生了“陪读、陪考”的现象,这些孩子只需要把学习学好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需要管,对子女非常溺爱。造成了他们任性、敏感、自我为中心。由于过度被保护,抗挫折能力不强,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90后”学生的父母由于自身经历过一些艰苦,因而都希望子女能生活的更好,能够延续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于是把最好的一切都给孩子。对孩子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期望。就是这种想法给“90后”造成了很大的生存压力。“90后”的学生从降临人世的那天开始,就已经被确定在这样一殊的家庭环境中:物质条件丰富,生活安逸。父母整天都在忙,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短,甚至是少的可怜。使得孩子独独生子女居多的“90后”普遍有一种孤独感。同时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在同伴群体中,又显得比较独立自主。

(2)同辈群体的影响因素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同辈群体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他们交往频繁,时常聚集,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米德甚至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90后青少年的生活态度特点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

(3)学校环境影响因素

学校,或者称为教育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将教育改革作为重要工作 ,“90后”青年无疑是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当然教育改革也是在不断探索中行进,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就业体制以及教育经费分担体制等方面的变革是都影响着90后的社会化过程,由于人口的因素使得“90后”的学生依然面对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许多学校专注于学科知识传授和高考应试训练,学生从小面对过重的学业压力,兴趣特长的培养被扭曲为高考加分的手段,因此学生正常的需求受到压抑,个性特长难以正常发挥。学校老师的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有的老师偏重于学习成绩的评价,以成绩片面看待学生的素质,导致一些差生对人生失去信心,形成消极的生活态度。

(4)媒体的影响因素

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对于社会文化和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当今的青年,无论出身于什么阶级、信奉什么宗教、生活在什么环境里,都爱好同样的音乐、衣服式样、饰物、行话和一般性环境。我们可以说,在许多方面,青少年文化是大众传播媒介和消费工业的产物,大众传媒包括电影、电视、网络、广播、书籍、报刊杂志,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被誉为20世纪信息传播的高速公路,“90后”青年正是成长在由大众传媒渲染出的一个多彩时代。

每个时代的新一代似乎都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身上打上了标志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我们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其改正错误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批评,我们必须相信,“江山代有才认出,各领数百年”。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思潮;引领;新媒体

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电子计算机通信网、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等。[1]

社会思潮离不开传播,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改变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追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介的影响效能和话语权威在减少、下降;另一方面,新兴媒介则呈现快速的势头,传播渠道增多,海量信息堆积,意见表达多元。[2]

一、新媒体对社会思潮内容的改变和传播效果的影响

只有将思想理论、观点通过传播媒介传播给广大受众,经过讨论、辨别逐渐内化到受众的内心,才能形成社会思潮。在传统媒介的传播过程中,一般知识界是思潮核心思想的“加工者”和“传播者”,普通大众知识社会思潮的被动接受者,对于信息没有选择和质疑的权利,是一种单向流动过程。传播媒介的新生与多元发展,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得传播媒介突破了传统媒介的传播速度慢、信息承载有限、受时空地域等条件限制的缺陷,在微电子技术为主的当代信息科学与互联网、卫星电视等传媒的不断耦合过程中,为传播受众提供了更为宽广的信息获取空间,普通大众可以利用电子邮件、聊天软件、网络论坛等方式实现媒体传播主体间平等的交流互动,能够就社会价值自由讨论、充分交流,并实现传播者和受众者身份上的自由转换。因此,普通大众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思潮内容丰富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的即时性和时代特征,对于社会思潮也一样。社会思潮的内容必须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传播的内容在传播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更新和丰富,将其平民化和通俗化,使社会大众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思潮的讨论中来,发表个人的观点和见解,使社会思潮不断完善,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新媒体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传媒数量、规模的变化方面,它更多地体现在传媒影响力方面。传统的大众媒体即主流媒体影响力下降,“小众媒体”、“个性媒体”与大众媒体并存并日渐活跃。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北京地区的调查显示,自2004年以来北京消费者收看比列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3] web2.0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更加具有竞争力,异质化的自由在博客中随处可见,传统的大众传媒的影响份额不断萎缩,同时还存在着社会教育价值“贬值”的趋势。

新媒体所独具的“零时差”和“零成本”的传播特点,使社会思潮的传播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正是由于新媒体海量信息的传播,有可能导致社会大众无所适从,不能正确辨别各种思潮核心内容的区别,使得一些急急的、进步的社会思潮无法深入人心。同时,这种海量信息带来的可能是信息质量的参差不齐,如果受众群体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不能正确区分优劣,势必会对误入歧途,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追求的影响

新传媒大量进入校园,在带来新鲜活泼和积极的文化元素之外,改变和淡化了传统媒介的主流影响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冲击,这对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形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新媒体对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1)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为形成更广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提供了可能。新媒体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能够吸引世界各地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人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项活动中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出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吸引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层次的人群来参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传播提供了可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全球化认同提供了机遇。

(2)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公共空间,为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打开了新的窗口。新媒体向所有的人开放,所有的人在这个平台上都拥有平等的地位,所有的人只能以民主的方式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进入新媒体平台和空间的个体可以通过其获取大量公共参与的知识,通过交往学习和实践公共参与的规范,在公共参与中学会思考、辨别和判断,提升自身的理性、自律精神,形成正义、民主的思想以及养育真诚、宽容、文明的行为习惯。

(3)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途径,为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提供了新阵地、新工具。新媒体具有天然的信息传播功能,可以成为优秀文化教育资源的集散地,真善美诉求的风向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效果的放大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阵地。新媒体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快,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更先进的手段。

2.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追求的负面影响

(1)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趋向模糊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重点在大学生个体成长的社会价值,使其成为有益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肩负着维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但是,信息化时代的新媒体管道众多,信息泛滥,自我意识浓厚的“小众媒体”、“个性媒体”为了迎合需求,极尽所能张扬个性。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的与个体价值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自由主义、即时享乐主义、小资情调的生活主义、以当下或眼前的感受取性选择的价值思潮泛滥,并且彼此以近乎包容的态度相互交叉感染,从而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许多学生在新传媒世界里有一种新鲜的超然解脱,甚至有忘乎所以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价值选择迁移,进而在整体上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偷换。

(2)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多元化。

新媒体要存活就必须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也就意味着它要有自己的市场。媒介市场的争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话语权的争夺,谁的话语空间大,谁就有市场。主流媒介、大众媒介的话语强势是历史的存在,他们更加关注社会教育的价值,关注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共选择,他们已经有了相对习惯的话语传统。新媒体的出现导致话语环境呈现不同于传统话语的多元化趋势,它总是以富有个性特质的多样化的语言有别于传统媒介,从而避开传统媒介的话语影响。所以,从形式上我们总能体会到新传媒对生活多元的表达方式。博客、播客、微博等词语主宰话语空间,充诉校园和社会,它们以零散的、碎片化的语言表达现实生活,在大学生群体中极易产生共鸣。这种感性的、生活化的语言形式对年轻的学生而言,富有吸引力、诱惑力,多元的、碎片化的语言,在一定意义上比之单一的现实生活,更具有亲和力,它们的语言更加具有生活化的气质。在这样种多元的“碎片化”的语境中,对与错、说是与非,都不显得特别重要了,对许多年轻的学生来说,重要的是一种当下的、即时的享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的价值、公共理性、民主信念等,都极易被感染异化。然而,恰恰是这种是非被淡化的话语环境,使学生容易产生不关心或淡漠是非的价值,当年轻的学生沉浸于多样化的话语世界中,并享受其中快乐的时候,甚至以此肤浅地理解和体验生活、体验教育,真理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样的话语环境中求解社会价值的形塑,是非常困难的,这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削弱,进而会让人们产生一种无奈的感觉

(3)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收。新媒体的出现引起话语主体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然遭遇多种文化价值选择,主体关系较之以往更为复杂。国际国内多元思潮的介入,学生个体思想的自主意识和自主空间或将进一步扩大,传统的教育与受教育的主客关系,无疑会出现更多的主体元素,与此相应,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关系可能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变化。“在网上更多的是呈现出‘自我’隐秘的一面,原来在社会规范制约下的‘本我’在网络上露出了冰山一角”[4],真实世界所遵循的交往规则、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在网络中随着身份的隐匿而隐匿,现实世界中的意义系统在网上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现实世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被嘲讽、异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和沉浸在虚拟化的空间过程中,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我在现实和虚拟两个空间中的角色转换,出现心理失调、网络依赖等问题,拒绝接受现实社会赋予自身的责任,忽视甚至回避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拒绝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过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绝缘体”。

三、新媒体的运用需要改变引导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价值领域,有其确定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使命,它具有塑造合格公民的道义性担当的义务。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更加注重人的培养,以人为本,做出积极的回应。

1.提高新媒体传播主流思想的能力

新媒体要成为主流思想舆论的宣传阵地和社会思潮探讨的平台,“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城市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5]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个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达成共识、凝聚力量,进一步提供媒体传播主流思想舆论的能力。在大学生价值追求的引导中,应当大张旗鼓地弘扬自身的社会价值,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政治立场和社会意义,将其长远的发展规划与当下的现实任务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自己前进的正确方向,在循环往复的不断升华中实现思想教育的价值信念。

2.加强新媒体的科学监管

新媒体的使用促进了社会思潮的发展和传播,新的思想、思潮不但涌现,旧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多样性成为当今时代社会思潮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由于当今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各种传播方式和手段日新月异,因此,在社会思潮的宣传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引导新媒体发展机制,并辅以控制的科学监管方式。高校应该积极引导社会大众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出现的社会思潮要科学分析、理性判断,从中汲取有益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方式,以大学生发展、成长、成才为目的,通过辨别、吸收和借鉴来实现社会思潮的引领。

3.建设高素质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队伍

在新媒体大肆流行于广大大学生之时,使得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许多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者还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一挑战。一方面,他们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教育的意识淡漠,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掌握一定的新信息知识和技能,对相关法规、道德伦理缺乏了解。因此,为了有效的改变和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队伍,树立现代科技和创新意识,自觉加强自身的知识技能学习,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支持,采用图、文、声并茂的综合表现方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4.

[2] 喻国民.“碎片化”语境下媒介营销价值的构建[J].广告大观,2007(2):23-25.

[3] 黄升民、杨雪睿.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J].现代传播,2005(6):7-11.

[4] 彭红颜,周丹.网络社区心理场探悉[J].广西社会科学,2005(5):173-175.

[5] .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6-21.

篇8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学生;人格特质

教育使人类从愚昧、无知走向了文明,通过教育使人的技能、思维和品格得到不断提升。音乐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情绪,缓解繁重而紧张的学习压力。音乐教育对人格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音乐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一、中学生的人格特质

从一定的现实程度来讲,健全的人格特质具有理想性和超现实性。健全的人格能够在心理上积极、正确地面对现实,能恰切地与社会及他人交流,形成成熟的沟通能力。中学阶段是人的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其个性增强,呈现多元化,稳定性较弱,有极大的可塑性,这一时期被称为个性形成的“黄金期”。其特征大致表现为:

(一)自我意识的增强。

(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

(三)思想情绪的不稳定性。

(四)内心开放性与文饰内隐性的统一。

(五)兴趣广泛,好奇心强。

二、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一)学校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学校的音乐教育主要是传授学生音乐知识、技能,培育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审美品格。

1.提高学生的内心感应能力

音乐课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欣赏、创造或表现等方式使学生感受音乐,以不同的方式培育内心感应能力,同时也是对单调学习生活的一种有益调节。

2.培养学生高尚的兴趣与爱好

兴趣是人格特质的重要方面,兴趣的价值取向,直接反映了个体的人格特质是否完善。一般来说,兴趣高雅的人其人格与兴趣也会成正比,对生活有积极的向上的心理;反之,内心丑陋、性格孤僻、怪异的人,兴趣相对来讲就会较低级,缺乏生活情趣。

3.培养学生互助、协作、团结的品质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较多,由于他们经常处于独自的环境中,在其成长过程中缺乏协作的意识,这使他们在交往中出现许多不足之处。

(二)家庭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它对他们性格的形成产生深刻而直接的影响。

1.胎教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音乐是影响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人注重音乐胎教,据调查,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对于胎儿的成长和发育有特殊的作用,合理的早期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开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家庭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作为一个人的启蒙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都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父母的家庭教育有无形和有形两种形式,言行的间接影响是无形的,直面的教导则是有形的。长期处于偏激家庭教育中的孩子,其心理就会产生极端、固执等不良现象;处于和睦家庭中的孩子,易于形成乐观、开朗、友善的性格特征。但要以个人不同的爱好、兴趣为出发点,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长期性的个性化培养。

(三)社会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社会音乐教育主要是学校以外的文艺团体、大众传媒或个人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关音乐方面的教育。社会音乐教育覆盖人群广泛,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在中学生面前:

1.音乐培训中心和活动中心

这主要包括群艺馆、青少年宫、社区音乐团体、琴行开设的艺术培训及音乐活动等,大多数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

2.网络媒体

网络的出现使世界资源得到了共享,这大大拓宽宽了音乐教育的途径,使它具有了全球性,如ISME(世界音乐教育学会)网站、中央音乐学院网、中国奥尔夫教育网等许多音乐教育网站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

3.大众传媒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无线收音机、电视、电影等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这些有声的传播媒介都与音乐的传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能开发人的智力,还能进一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对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深远的影响。音乐教育对人成长的作用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话题,它对人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音乐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中学时期。积极的音乐教育能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郭永玉等.人格心理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2007.

[2]郭声健等.音乐教育新概念[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

社,2007.

[3]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

版社,2008.

[4]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统计基础[M].重庆:西南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马静 钢琴训练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安徽文

学,2009.

篇9

简历是求职应聘的第一道门槛,在有限的空间内传递更多的有效信息,是简历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简单简历的空白表格格式,以供大家参考。

简单简历的空白表格格式一:姓 名性 别男籍 贯辽宁民 族满族出生年月1993.04.23健康状况良好政治面貌团员英语水平国家四级学 历大学本科毕业院校大连海事大学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方式Mobile:***********E-mail:***@个人能力学习成绩优秀 ,大一学年专业综合排名第6名,并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系统学习过C语言,C++,JAVA,等语言。

在计算机软件,硬件开发,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等各个领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主要获奖经历荣获2012-2013学年大连海事大学道达尔专项3等奖学金。主修课程基础课和专业课

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方法, 数据库原理,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软件工程,操作系统,单片机应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人工智能导论, 多媒体应用技术,高级程序语言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 编译原理,语音与图象处理,计算机专业英语,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等。

选修课

日语初级,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三维动画设计,科技信息检索与设计,数学建模等。自我评价性格开朗,喜欢结交朋友。

在学习上,勤奋严谨,动手能力强,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求职意向人力资源类的工作或者是软件开发,销售等。 简单简历的空白表格格式二:姓名性 别女照片民族汉籍 贯安徽出生日期1994-5-18政治面貌团员居 住 地安徽健康情况健康学历大专专业建筑学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教育背景2010.9----现在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读专科主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工程地质、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概论等曾任职务院学生会宣传部委员

班级宣传委员获奖情况学院征文活动中获三等奖个人爱好读书、运动、书法等自我评价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纪律性强,工作积极配合;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工作(实习)经验1、在长春**公司工作5个月,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2、在校内期间,经常去建筑公司实习实训。

简单简历的空白表格格式三:姓 名:性 别:男照片出生日期:1990-05-08民 族:汉族身 高:167cm体 重:46kg目前所在:湖南婚姻状况: 未婚电子信箱:XXX@电 话:XXXXXXXXXXX通讯地址:XX省XX市XX街XXX号教育背景最高学历:本科外语水平:英语 良好毕业院校:湖南师大毕业时间:2013专业类别:电影电视专业名称:新闻学受教育/培训经历2009/10--2013/06于湖南师大新闻专业毕业

2012/06--2012/09于湘潭广电中心时政新闻部实习记者应聘方向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求职类型:全职应聘职位:编辑、文案、传媒、新闻、文秘求职地点:湖南薪资要求:面议工作经历2012/06 -- 2012/09: 湘潭广电中心 时政新闻 摄影师/记者

篇10

关键词:广告 认同性 文化属性 文化认同

引言

进入感性消费时代以来,广告作为消费引导者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与行为,也在潜移默化的创构着人类新的生活方式及价值取向。在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传播以受众为导向的今天,广告作为诱发、引导消费欲求的工具,如果对广告受众心理知之甚少,将很难发挥其应有的营销效应,只有把握住受众的心理,并得到其认同,才能提高广告信息的交际效率(陈汝东,2001),达到预期的效果,即“没有卖不好的产品,只有搞不好的广告营销”。

广告的认同性理论

通常认为西方修辞学是用言语说服他人的学科。“修辞的主要目的是唤起受众的情感,改变他的态度并诱发行动”,“说服”被认为是古典修辞学的核心概念,“修辞是用来说服的言语”(西塞罗)。但是新修辞学的重要代表博克(K.Burk)认为:旧修辞学的关键是“有意说服”,新修辞学则应有所继承和发展,强调“无意识的认同”,并提出了“同情认同”、“对立认同”、“误同”的观点,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无意识是认同最重要的特征”,博克认为,与“说服”指向明显的、直接具体的目标不同,“认同”更包含一些间接、深层次或无意识的内容。

“哪里有劝说,哪里就有修辞”(邓志勇,2008)。作为劝说的艺术,修辞为广告提供了手段,“通过言语产生一种对受众心灵施加影响的支配权力”。但是广告要想改变受众的想法是比较难的,它不仅需要动用全方位的各种象征手段,还需将“修辞性”巧妙地隐藏于质朴自然的语境中。因为“说服-认同”的双方是互动的,广告主需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关心他们的情感,减少隔阂,并努力建立与受众在价值观、兴趣、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共同点,这样才能增大受众的认同性,从而诱发购买行为(么光晰,2011)。因此,“广告语已成为当代最具文化遮蔽性与影响力的语言形态”。

虽然消费者掌握“认同”的最终购买权,但这只是这场互动的表面优势。广告作为当代商业营销的主要手段,其背后不仅具有强大的公关团队(对受众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分析),而且把持了最具渲染性的大众传媒,获得了至关重要的“话语权”,制造出受众难以逃脱的、广泛的广告语境,“日益数字化的大众传媒将广告形象演绎得极为逼真,臆想性的消费体验犹如亲身经历”。修辞者与受众之间的这种不平等的权力甚至让人类学家弗里德曼感言:“在世界系统范围内的消费总是对认同的消费”。

广告的文化属性

虽然广告是推销性的商业经济现象,但是它也表现出一定的文化性,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特别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研究广告的文化属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广告除了推销商品(或服务)的品质、功能作用外,常常还带有更多的意识、价值、文化等“附加值”,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左右人们的消费观念与行为模式。

另一方面,“任何广告无不带有社会文化的痕迹”,文化是一切广告创作的来源与基础。任何成功的广告往往都是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广告创意要尽可能地针对受众特定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制度乃至等诉诸不同的修辞策略,最大限度地形成与消费者的良性文化互动。“跨文化传播的广告创意最根本还在于准确的文化定位。”日本三菱汽车广告在文化属性方面的表现被认为是一个经典案例:三菱公司在向美国市场推销其产品时模拟美国独立宣中“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这则名言创作了“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的广告词,在其挺进中国市场时又借用中国人喜爱千里马的传统创作了“古有千里马,今有三菱车”的对偶句。

广告“修辞性”的效果也决定广告内容所承载的文化潜质。广告受众对广告的理解是能动的,他们会以其自身的文化结构对广告的文化形象做出解读,因此,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影响下的广告受众对广告的认识是不同的。虽然宝洁公司“佳美”牌香皂广告“男士当面赞美女人的美貌”在欧美国家取得了成功,但是在男女交往方式相异、民风相对保守的日本市场却遭遇了惨痛失败。同样,“龙”在东方被认为是神圣、图腾的象征,但“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被代表着邪恶的化身。即使是与中国有着同样文化渊源的日本,丰田汽车的霸道广告想以挑战“象征庄严与等级”石狮为创新,但是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其在中国受到了极大的抵制。

广告的认同性分析

中国历史悠久,可供选择的本土文化元素内容丰富而浩瀚:武术、京剧、饺子、筷子、旗袍、长城、女娲造人、精卫填海……都是中华民族特定民俗文化的记忆和脉搏(朱维理等,2008)。通常认为中华民族深受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熏陶,思维方式较为委婉,推崇含蓄美,表现出更多的群体与等级取向,注重血缘及伦理关系的和谐,因此,“喜庆和谐、妻贤子孝”在中国广告中经常出现(杨婿岚,2012);然而,西方人的逻辑大多承袭于苏格拉底的“三段论”,善于逻辑推理,思维直线式,鼓励个体取向,注重人格尊严,崇尚独立自主与冒险奋斗,耐克公司的广告语直截了当—“just do it!”

(一)实用认同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认为公众购买产品首先是基于产品的实质利益。如果商品不能为消费者提供使用价值,满足消费者的实用需求,那么任何商品都是难以卖出的。实用认同迫使生产者主动确保商品的品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华民族深受几千年的封建束缚,“传统农耕文化、小农思想、儒学熏陶”孕育了国人注重实际的务实精神与求真性格,与西方推崇“自由浪漫、热情奔放”迥然不同;加之,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压力重,因此,具体到消费上,国人更倾向于“重积累、轻消费;多储蓄、少消费”,即使购物也十分注重实惠与性价比,看重物美价廉与实用价值,所以,广告设计只有真正探寻到中国人的这种消费者心理,立足其务实求真的审美心理,才能获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同。高级住客会所与别墅豪宅类的房地产广告对广大普通消费者的吸引力肯定不及普通商品房价格波动的关注度。

(二)情感认同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市场保障机制的健全,使得消费者的放心度大大提升,人们选择商品时开始不再把产品的质量、功效等实用价值作为消费的首选,特别是进入感性消费时代以来,人们的消费心理,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愈发看重商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追求感受的独特性,看重符合自己生活方式、彰显自己文化品位的商品,“身份可以通过消费方式表现出来,即消费方式反映身份地位”。

在感性消费时代,人们消费那些含有文化内涵与艺术含量的产品,看重商品所代表的象征性意义与表现能力。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认为:消费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与生产活动相对的、对于产品的吸收与占有(盛宁,1996)。“面对广告,受众不仅解读其中的商品与服务信息,而且解读它所提供的价值观念、消费理念以及现代生活范例”(宋玉书,2005),因此,面对现代消费者,广告创意须要融入一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诸如:个性魅力、轻松休闲、流行时尚等现代生活理念,从而获得受众的认同。

美国著名消费者行为学家MR·所罗门认为:“许多消费行为方式的改变都是由年轻消费者推动的”。在中国,当代青年逐渐对西方文化追求“个性表达、自我表现”越来越认同,可口可乐初入中国市场时的谨慎:“可口可乐添欢笑”(1979)已被引领时尚、张扬个性的“要爽由自己”(2004)所取代,现在广告已不再停留于对产品功能的述说,引领文化与个性已成为普遍的共识。

(三)文化认同

每个民族都有其相对共同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获得其文化认同是一个广告成功的必要先决条件。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教授孙英春认为:文化认同是来自于不同文化群体对其文化及其与其他文化关系的评估和判断(孙英春,2008),表现出肯定性、归属感、忠诚度以及发展变化性,而文化认同的目的在于寻求同一性、稳定性与持续性(赵燕霞,2013)。通常认为,价值观是一种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文化认同体现了文化群体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受众民族文化是广告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凭借其广泛的文化认同性可以为广告提供亲切的感性形象以及更多的文化附加值,从而更易获得受众的认同。“广告创意惟有切中受众文化心理认同,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表现出丰富的色彩。中国传统文化倡导重人轻物,崇尚安宁与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反映到广告创作上更为欣赏自然唯美的静态诉求,孔府家酒一句“天地之间人为贵”,唱出了儒道精神的精髓;其次,中国人崇尚礼仪、讲究孝道、重视亲情人伦,所以“家观念”经常在广告中得到反复强调,“过年常回家看看”,“今年孝敬咱爸妈还送富硒康”。此外,与西方人相比,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皇族统治及儒家意识形态的教条,中国人普遍具有较强的权威意识,更注重权威的认同性。“正宗”、“祖传配方”、“传统工艺”、“宫廷专贡”、“权威鉴定”、“通过ISO认证”、“国家优级产品”、“奥运(或宇航员)唯一指定用品”……都是以把握了国人的这种“相信权威”的心态做出的宣传侧重点。

因此,广告传播需要考虑受众目标的本土文化与风气习俗已得到了跨国公司的普遍认可。福特汽车穿上了唐装向中国人拉近距离;Cocacola由“口渴口蜡”改为了众所周知的“可口可乐”,而且在以后的广告中大胆融入了福字、中国节、对联等中国文化符号。麦氏威尔咖啡Good to the last drop翻译成了“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宝洁公司的Pampers尿布译为了“帮宝适”,Estee Lauder(译为:雅诗兰黛)和Avon(译为:雅芳)也因为恰如其分的译名而取得了国人的普遍认同。1991年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时调查发现中国家长对孩子表现出极大地关爱,总是尽力去满足孩子的要求,于是他们一直锁定儿童消费市场,抓住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大造声势以吸引青少年的光顾从而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北京奥运期间,麦当劳更是抓住机会,直呼“我就喜欢中国赢”,获得了很多中国消费者的强烈共鸣。

结论

广告,实质上是一种说服。西奥迪尼在其巨作《影响力》中提出了让人顺从的六个原理: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短缺(罗伯特·西奥迪尼,2006),然而,现代消费者更有主见、更有个性,传统的灌输式广告已经很难唤起其购买欲望,因此,把握受众的文化认同机制,将受众的文化观念融入广告创作,利用广告的"修辞性"魅力突破消费者的心理认同过滤层,将可以为商品的广告营销获得显著的成功。

1.陈汝东.认知修辞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2.博克.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M].常昌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邓志勇.伯克修辞学思想研究述评[J].修辞学习,2008(6)

4.么光晰.对目标受众身份构建的解读与反思[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10)

5.朱维理,杨丹.关于创意本土化的观点和方法观[J].现代广告·学术刊,2008(6)

6.杨婿岚.当代广告传播中的意识形态[J].当代传播,2002(1)

7.盛宁.鲍德里亚·后现代·社会解剖学[J].读书,1996(8)

8.宋玉书.广告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传播意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9.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赵燕霞.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认同[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