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4-02-07 18:1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保教育教学设计

篇1

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目标:

1、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劣,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2、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最终受害的将是人类。

三、活动准备:

1.选定主持人,分组找材料,分组识记材料。

2.在教室黑板上书写“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及花草树木,布置教室。

3.准备多媒体(环保图片,音乐)

四、活动程序:

班主任: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幅图画,说说图中最让你心痛的地方是什么?(图片附1)

班主任:(在音乐《同在蓝天下》中演讲)

天空灰朦朦的,我们在污浊的空气中艰难的喘息,河流伴着恶臭和泡沫,鱼儿翻起了白肚皮,鼓着眼睛怒视人类恶行时,却只能无声的哭泣;森林消失了,鸟儿在猎枪的追击下四处飘零。

难道我们要让空气成为最昂贵的产品?

难道我们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变成我们的眼泪?

难道我们要让地球妈妈满目疮疫;

不!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美,空气更加清新;

为此,今天我们召开“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

主持人(A):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主持人(B):生命在这里繁衍生息。

主持人(A):请爱护我们的地球。

主持人(B):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

主持人(A):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哺育中华儿女的土地。可谁知道地球妈妈在向我们呼唤。

主持人(B):我们听到了地球妈妈的呼唤。

主持人(A):她的儿女们也在呼唤(歌唱改编的《吉祥三宝》附2)

主持人(A):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你该怎样来对待呢?在本次班会课以前我们分组对世界环境状况作一番考察。(有请第一组汇报考察情况……附3)

主持人(A)从四个小组20位队员的考察情况看,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环境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为此,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刻不容缓。那么,我们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能做些什么呢? (谁来回答)附4

主持人(B):各位尊敬的来宾,你们有什么好的做法吗?(回答问题的可是有小奖品赠送)

主持人(A):同学们说得真好,对于我们每一个小学生来说,保护环境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下面就来看看身边的同学是怎样对待小事的。我手里有一朵大红花,请大家认真欣赏小品《一个垃圾筒的遭遇》,然后告诉我大红花应该送给谁?

主持人(B):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班每个同学都做了一份环保手抄报,下面请欣赏最好的几份手抄报展览。

主持人(A):同学们不仅动手制作环保手抄报,而且用实际行动变废为宝,来看看小发明家做了什么?

主持人(B):环保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

我们现在马上行动起来制作简单易记的环保标语,号召全人类一起来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请各小组分别设计环保标语。下面我们分组进行展示。(有请第一组展示并贴在黑板上……)

主持人(A):大家看,青青的小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这样的景色美不美,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同住一个家,我们同在蓝天下;请欣赏诗歌朗诵《同在蓝天下》(附5)

主持人(B):为了从今天开始,让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加入到我们的“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活动中,我们班的同学亲手制作了环保邀请卡,下面我们就把这张卡发到您的手中,希望从您拿到卡的那一刻起,您能积极地加入到我们的环保队伍中,和我们一起关爱环境,拯救地球!

主持人(A)全班歌唱改编的《歌声与微笑》附6,边唱边发卡。

篇2

一、制订出适合本园及幼儿实际情况的环保教育目标

环保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我国,目前尚没有一套系统的幼儿园环保教育目标。因此,在幼儿园准备实施环保教育之前,首先考虑的应是从幼儿身心出发,根据本园、本地现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教育目标,这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只有有了目标,教育才有了方向,才能在具体实施中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更能有效避免有些教师在自行选择环保教育内容时,忽略幼儿心理、生理特点,远离幼儿生活经验,不从幼儿理解能力出发,而只是从自身良好的愿望出发,造成知识的深度超出幼儿的接受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保证了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在一个正常的、有秩序的教育环境中得到良性发展,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教师加强自身环保知识学习,提高环保认识,保证环保教育的教学效果

“环保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环保知识也是继环保问题之后形成的新的知识领域。幼儿教师在以前的学习培训中没有涉足这方面知识,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之前,教师非常有必要先加强自身学习,建构自身必要的环保知识支架。俗话说,“欲给他人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教师如若对环保知识没有充分的认识,会造成环保教育过程中片面的、错误的理解,对幼儿的环保教育也只能仅仅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甚至狭隘的将环保教育等同于常识教学或思想品德教育,简单的向幼儿介绍一些花草树木的知识及对空气的作用,或者在品德教育中蜻蜓点水般的告诉幼儿要讲卫生、不乱扔垃圾便冠以环保教育的名称,对幼儿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幼儿园的环保教育成了形式教育和口号教育,有违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初衷,环保教育之路越走越窄,直至停滞。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学形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正面的教育,促进幼儿“知”与“行”的转变

教育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教师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联系日常生活及突发事件,进行渐进、系列的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在进行环保教育时,常常从形式上将环保活动作为幼儿园特定的“大”活动,其目的是想凸显环保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和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完全区分开来,幼儿也会轻易地将活动中学到的环保知识特定为某一活动中的行为模式,不能完成“知”与“行”的转变,这样做意味着环保教育最终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生命力。

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游戏、艺术、故事的喜爱,在这些活动中,幼儿获得的知识体验是最深刻的,萌发的情感也是最真挚的。他们从中可以易于转变、生成一系列自发自主的环保探索活动。因此,环保教育的形式取向宜寻求以各种形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

在内容取向上,宜从小处着手。当前“白色污染”、“沙尘暴”“水土流失”等都是环保教育的热门话题,但在具体实施时,教育者们花费大量心血准备直观地影像资料,创设丰富环境让幼儿体验,孩子们通过活动也能说出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话语,可是在生活中,随手乱丢垃圾、贱踏草地、伤害花草树木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使教育者们困惑了,孩子们的认识与行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教学效果应该没有问题,教育效果的问题可没解决呀?其实,这就是内容取向的不当,造成幼儿“知”与“行”的脱节。

幼儿园环保教育应该是能够广泛反映我们生活环境以及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环境知识。这里的环境,应该是我们的周边,我们的家园。在周围的环境中,幼儿有许多可以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事物和现象,如观察垃圾堆及被污染的河水、听听刺耳地噪音、欣赏美妙地音乐等等。只要我们老师时时做个具有环保意识的有心人,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随手可得的教育内容自编成教材,以专题环保教育为主,将丰富的环保教育知识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各种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从感性的活动的基础上获得并形成有关的知识。

篇3

关键词:初中品德教学;体验式教学;感悟;践行;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6-0053-02

一、应用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让学生每天10至12个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到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仍常常会见到它的踪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键还是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应该是建设高效课堂,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一条途径。

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去体验、感悟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理念。思想品德和其他学科相比,其承载的更多的是德育功能,整个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不能简单地依赖于说教。通过体验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并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最终让思想品德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应用案例

如今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中事例已经不少,可读性、实用性、针对性都很强,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但是这些事例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已经见过,在课堂上让学生“重温”这些事例,学生难免会厌烦,况且学生还会认为教材中的事例再生动、再具体,那也是别人的经历、别人的体验、别人的收获,和自己关系不大,对于自己来讲,隔靴搔痒。因此,在教学中,我坚持对书本中的事例一般情况下不用(或经过二次或三次修改后再用),而是另起炉灶,用更加鲜活的事例打动学生。让学生也身临其境地体验、兴奋、心动。例如我在讲《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时,如何去讲解挫折的含义和原因?我没有使用教材中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遭受挫折的事例,而是自己创设了一个教育情境:当时月考刚刚结束,我们班学生的品德成绩令人满意,但是我还是在课堂上宣读成绩时,故意压低了每一名学生的分数(尤其是大幅度压低平时成绩好的学生的分数),让大家在课堂上集体遭受一次沉重的心理上的打击和挫折,然后引导每一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分析探究出挫折的含义以及造成挫折的原因(自身、学校、教师或其他方面的因素)。这样的教学设计,比直接说出挫折的含义,比让学生感知别人的挫折经历的效果好多了。然后,我还自行组织学生设计了一个“勇者胜”的挑战活动,也就是让男生挑战一分钟做60次下蹲运动,女生做45次下蹲运动,通过体验活动,我把全班的学生分流成三种情况,即胜利者、半途而废者和放弃者,然后,我又进一步因势利导,得出面对困难和挫折“态度不同,结果不同”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所得出的结论准确自然,乐于被学生接受。再如,在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课时,我事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吃苦”的课堂体验活动,我提前在野外捡拾了一些树叶、草根和树皮,在事先进行了清洗之后让学生进行品尝,来体验当年英勇的是如何战胜艰难困苦,完成的,进而引导出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的伟大性。这样的教学设计,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不教而教”的效果。在讲《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个场面,原来是两名同学一张课桌,现在5名同学挤在一张课桌旁,共用一双木筷吃饭的情境,目的是让学生体验资源短缺的危机感。这样的教学设计,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使他们内心燃起体验的火花,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紧迫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这样的效果是仅凭单纯的说教所无法达到的。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学设计还有很多,这得益于我多年来对教学方法的不断研究、探索和坚持,如今我已经逐步养成了习惯,就是把每一堂课都当成公开课来对待,事先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学设计,筹备教具和学具,因此,当他人在不断抱怨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时,我的思想品德课却总是激情四溢,收获满满,在这样的状况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爱教,学生乐学。

体验式教学效果。学生转变案例一:R同学学习踏实,态度端正,但是由于智力因素,学习成绩不是太突出,她本人也很苦恼,整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新学期变化,性格似乎开朗了很多,和同学们说说笑笑,在一次日记中,她这样写道:“老师,在学习了《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后,我有了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我会牢记您的教诲,不断前进,不断去践行您的思想,我相信,天道酬勤……”学生转变案例二:54班把每个月的2日定为“班级环保教育日(节假日顺延)”,同学们在班上设置了两个纸箱,自觉地对日常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收入做为班费使用。

可能孩子们的思想还很单纯,力量还很弱小,但是我们却从中看到了德育的力量,看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希望。“乐观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护环境,低碳生活”,“责任意识,感恩意识,诚信意识”等思想在同学们的身上正在渐渐培养起来。

篇4

一、树立感恩意识

在家长会上开展了一次“给父母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活动。每位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封信,把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在信上,家长看完之后给孩子回信,以此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并懂得感恩。

二、落实感恩行动

1.每周五第二节课的课前十分钟为班级《慈善读本》的学习沙龙时间,学生自主阅读,学习交流。

2.每月安排《慈善读本》亲子诵读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交流。

3.每逢节假日完成特殊德育作业,以《慈善读本》学习感悟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写感想,谈体会,进行实践反思,并以此为主题编一张小报,进行评比。

4.召开“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主题班会。通过这样的班会,让学生多角度了解父母、老师的辛苦,了解古今中外的感恩、报恩的故事。

5.出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黑板报。利用黑板报这个平台,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感恩故事。

6.每星期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多孩子在谈感受的过程中提到:以前自己老是埋怨父母,原来做家务是这么累的,我只是做了几次,而父母天天都要做,那岂不是更累。慈善理念从“不和家长顶嘴”开始油然而生。通过这个活动使孩子们体验到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并在活动中,用相机记录每一次为父母做事的一瞬间,记录美好,留下回忆,附上说明,制作成电子小报。

三、 感恩成果展示

1.慈善小报

2.电子小报

3.感恩日记

从孩子们的表现以及家中的反馈当中,体会到我们的汗水和努力并没有白费,慈善的花蕾已经结在孩子们的心中。

在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实行了“四个结合”:

一、 将慈善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相结合

本着“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原则,从细节着手,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实行值周领导点评制,每周情况检查评比制,三项流动红旗评比制,主题班会教育制,通过周周评比、讲评、教育,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学校开设了以传授慈善文化为主的感恩教育、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课程。并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有效的宣传慈善文化理念,使师生感觉到慈善其实就在身边。

把“学会感恩”作为一个主要的德育主题,分“感恩祖国”、“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四个系列,开展主题教育。每个系列主题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次主题国旗下教育活动,一期主题黑板报评比,一个主题中队活动展评,一次主题实践活动。

开展慈善书信、诗歌、感恩短信等创作比赛,开展感恩诗歌朗诵、感恩歌曲比赛活动。

持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先后组织学生与古山小学、棠溪小学、桥下小学、四路小学和杭州市长寿小学的学生结成朋友,积极引导孩子们关心、关注弱势群体,送温暖、献爱心,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孩子们再交往中体验不同的生活,让孩子们的精神更富有。

通过雏鹰争章互动培养友爱互助的良好品德,开展感恩教育培养文明孝顺的良好品德。让队员通过手拉手互助活动,结识不同区域的小伙伴,体验互助的快乐。

二、 将慈善文化建设与新课程改革实验相结合

从我省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如何让学生在课改中提高素质、取得好成绩,成了家长、学校、社会关注的问题,“慈善文化进校园”后,老师们在自己实践慈善育人的过程中,逐渐懂得慈善文化与新课程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每周的教研组会、年级组会、备课组会上,老师们把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优秀教学设计,科学管理秘诀亮出来。将慈善文化渗透在各科的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紧密地与慈善教育相结合,引领着孩子的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 将慈善文化建设与师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随着慈善文化活动的开展,全校师生领悟慈善,不断反思,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不同程度的发生着变化。老师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辅导,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同学们也在慈善理念的影响下,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奉献爱心,每年的“跳蚤”活动上,全体同学都积极参与,既锻炼了能力,又奉献了爱心,并将每次募捐的善款捐助给贫困山区的孩子,让其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在慈善文化的感召下,同学之间多了互助与友爱、师生间多了理解和尊重,校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师生拾金不昧的现象屡见不鲜。

篇5

【关键词】数学化校园 实践 思考

近年来,数字化校园建设在苏州市中小学迅速推广。然而新技术进入教室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并没有得到深度融合,课堂教学有效性并没有提高。因此,探索如何在学科教学中高效运用教育信息化设备,让其发挥应有的效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困惑。

一、应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教学的优势

1、“教育信息化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枯燥的讲解无法持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资源”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媒体资源展示给学生,教学情境会更加生动逼真,更富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就会唤起其内在的学习愿望,就会聚精会神,努力刨根问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教育信息化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并丰富了教学方法

“教育信息化”辅助教学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架起了通向高效课堂的桥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它让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走进了教室,实现了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促进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互动,更好地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自然提升。

二、“教育信息化”应用存在的误区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不少学校特别是边远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操作能力较差,仅把“班班通”设备当作显示屏来使用,缺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型的教学设计能力。“班班通”中很多重要的适于教学的功能,并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根据调查了解,有些教师由于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特别是一些老年教师对计算机操作一窍不通,造成“班班通”利用效率太低,甚至成为一种摆设。即使有部分教师用,也只是将其当成显示屏来使用,没有真正把“班班通”设备用活、用好。

2、教师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不高

在课件制作中,不少教师资源整合能力急待提高。个别教师甚至认为,资源用得越多越好,信息量越大越好。教师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信息轰炸”。一节课结束,没有点拨,没有探究,没有思考,仅仅是一次听觉与视觉的“盛宴”,缺乏逻辑性、科学性、思想性。不少教师不加选择地下载网上现存的资源,或把同校教师制作的课件直接拿来使用,而没有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工、整合,用在钻研教材上的时间太少,更没有真正吃透教材。

3、学校对“教育信息化”设备维护管理机制不健全

时下,不少学校管理不善,教师责任心不强,造成非教学应用时段,设备仍在运行,有的甚至整天开着设备,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有的学校缺乏专职维护人员,没有行之有效的制度职责,有的“教育信息化”设备甚至积满了灰尘,缩短了使用寿命,直至损坏。在一些中小学,目前“教育信息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处于较低层次、较高成本的状态。

三、“班班通”应用的建议

1、建立可行的设备维护考核机制

为了加强对“班班通”的管理和使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教育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作为对各中小学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完善各项管理、维护制度。学校要加强对“班班通”的管理和使用,做到“班班通”管理和使用的有序化和常态化,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班班通”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班班通”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利用效率。

2、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科研机制

为提高“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率,我们应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市、县、校三级“班班通”应用教研机制,形成科教合力,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向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各学校要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安排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班班通”应用培训。只有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利用效率才能提高。

篇6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要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着力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设,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完善政产学研的协作对话机制,推进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可见,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1.环保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

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需要争取学院在资金、财力物力人力、时间安排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教师正视参与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境。

1.1很多教师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成果

企业与学校合作是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出现的技术难题和困境。但很多教师疲于完成授课任务,根本无心无力探索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更鲜有相应的或深入的研究成果。

1.2教师作为与企业期望值差距太大

企业多以专家的要求看待教师,但教师却不可能个个是专家;企业希望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尖端学科信息,但教师有的可能只跟教材打交道,行业信息学科知识有限;企业认为我们的专业教师有广泛的行业人脉,可以为他们牵线搭桥,实际上老师可能长期呆在象牙塔里,与外界交往甚少。这种认识差距让教师尴尬,也会让企业失望,合作易陷入困境。

1.3教师自身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

现在学校的教师主体大都是70、80后,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当教师, 他们缺乏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也缺少必要的培训实践;学校对于实践经验少的教师和新教师没有及时提供进修学习、参加校内外培训和充电的机会,教师本人也害怕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等, 这些都导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高。

2.提高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途径

2.1熟悉行业教学特点是有效实施校企合作的前提

市场需求扩大,专业人数增多。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素质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但产业快速发展驱动因素包括政策、环保需求、经验水平、公众环境意识等均已具备。国内环保市场人才需求空间迅速扩大,报考环保专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使得教学班学生数量偏多,教学资源不足,实践场地、设备有限,影响教学效果。

跨学科明显,教学内容过多。环保产业具有环境公益性、社会规模性、专门技术性、新兴性等特点,涉及多个行业多个学科。环保产业虽专业性较强,但分布领域广泛,跨学科明显。教学设计上,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课程安排往往数量很多,内容很广。但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教好学好一门课程相当不容易。

社会实践性强,但结果难以即时显现。环保行业实践性较强。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实践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就业;学习中,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中,教师通过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有利于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内容。但是有些实践效果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见效的,还有些实践不可能在实验室中完成,或靠即时观察能得到结果的。

课程理论性强,易操作内容少。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概论、环境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课程的理论性毋庸置疑,概念认知多,原理性分析多,或从中选出一些实践内容,也很难全面地反映课程体系的原貌或实践特色。特别是受到场地、设备、仪器、材料、时间、资金等限制,有些看起很简单的实践也不容易付诸实施。有些现实中很常见的实践活动也很难开展。

教学安排程序性强,缺乏适当的灵活机制。目前的大学校园内教学安排十分有序,计划性强。开学前做的计划基本在后序的教学过程中不得改变。上课必须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按指定的教学标准和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但对于校企合作过程而言,这样的管理体制是无法适应的。校企合作更强调灵活性,更重视教学效果而非形式和程序。

2.2在校企合作中提升专业教师自身的价值

使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有机统一。理论是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校企合作中积累实践经验,理论教学才能更生动形象,更易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实践教学能力是以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借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将职业素养的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能使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理论教学能力得到有机统一。

增进校企关系,为社会创造财富。校企合作最终将落在实施教师的身上,由教师完成人员组织、工作分配、过程监督、质量控制等。教师在校企合作中的表现,一方面体现教师个人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校企间的关系,为学院争得声誉,为企业创造效益。教师参与校企合作,不仅有效地实现了教育功能,也是为企业补充了劳动力;不仅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还带动学生一起为社会创造财富,并适当增加个人收益。

接触行业前沿讯息,敏锐感知科研潜能。在校企合作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但能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还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与企业科研工作者合作,联合多方面的科研资源,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这种科研不仅对企业有直接的效益,也是突出职业院校科研特色的选择,应成为职业院校科研的发展方向。

3.环保类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策略

3.1外派专业教师入企实践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建立激励教师参与实践。一方面将教师入企实践作为教师评聘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对参与了企业实践学习的教师实行差异化分配制度。这样能提高教师入企参与实践提升自己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变强制性为主动性。

3.2以企业为依托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教师入企实践相当于为教师安排好了校外实训基地,但为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也应当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入企实践时间毕竟有限,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使教师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巩固。企业为学校提供物力与技术上的支持,学校负责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双方合作共同投入。

3.3发展企业经验人士任教

相对于高职教师理论知识重于实践技能,企业的工作人员却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因此从企业发展一些行业专家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加入学校教师队伍或者聘请其担任兼职教师可以同学校教师形成互补,起到对在校教师的指导作用。

3.4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针对高职教师的评价机制更应该结合高职教育的特征将实践能力纳入考核体系,同时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

篇7

关键词: 名校建设 课程文化 课堂文化 校本课程

什么是真正的名校?真正的名校到底“名”在哪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名校名在名师、名在名生或名在名校长。这些因素固然对学校成名不可或缺,但我认为,教育是一种服务,一种精神性的服务。学生是我们这种特殊服务的特殊对象,而教育服务于学生的产品就是“课程”,学校正是通过课程这一精神性产品服务于学生的。因此,真正的名校应该名在“课程”上,努力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课程文化。

一、确立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铸造课程文化的主导力量

课程文化总是体现着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体现使课程文化具备一定的“内核”。在全国上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构建的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的核心内涵应该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服务;二是所有的课程要适应学生而非学生去适应课程;三是课程的构建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而非搞一刀切。因为教育的宗旨是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时代的要求。育人是课程文化最本质的东西,我们构建的课程文化应是保障人的生命成长的文化。要使学校的课程文化得以高效构建,必须打造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

(一)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要具备课程领导力。

1.加强对学校课程和教学计划的领导,本着有益于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有益于形成办学特色,有益于提高教学效率的原则来规划课程,制订教学计划。

2.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领导班子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摸清课堂真实情况,抓准教学环节中的问题,研究如何改革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中的困扰,引导教师教学创新。

3.加强对校本教研的领导,营造共同探究的课程氛围,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发展的机会,提高校本教研的工作质量,创建研究型的教师团队,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持续发展。

(二)教师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是学生成长的基石,是构建课程文化的主力军。

构建课程文化,不仅要靠管理者的专业引领,而且要靠广大教师的价值认同和努力实践,靠教师团队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换言之,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智慧的焕发。为此,教师必须具备三大专业素质,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引导教师进行个人职业规划,每位教师在深入剖析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制订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拟定发展措施。学校根据每位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为教师打造成功的绿色通道。“青蓝共进”即师徒结对一帮一活动,不仅使师(名师)掌握得更深更透,精益求精,而且有利于加速徒(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是开放师傅的课堂,徒弟随时进入师傅课堂听课、取经,听课后师徒两人一起探讨共同关心或值得商榷的问题,有利于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开放徒弟的课堂,课前师徒共同商议徒弟的教学设计,形成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课上师傅进入课堂观察,对照教学设计找出差距,课后师徒共同商议解决方案,这种手把手的传授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外派学习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学校要求每位参加各级培训的教师都必须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专题发言,向大家讲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形成“一人受训,全校收益”的良好制度。同时在教师中开展了“名师”和“新秀”评选活动,要求“名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示范课,“新秀”每学期至少上一节观摩课,要求教龄在三年一内的新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合格课。通过各类培训和骨干引领,新教师、教学新秀、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等不同层次的教师均得以快速发展。

二、构建充满魅力的课堂文化,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品牌

实践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构建课程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为此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文化的构建。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行为的特征体现。为使课堂显示出文化内涵,就要达到高效课堂的共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围绕“三维目标”展开的,必然体现“文化”的特质。如果没有课堂文化的积淀,就没有高效发展的课堂。高效课堂不仅仅是学生积极参与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更是师生民主互动、精神和生命洋溢的过程。我校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确保高效课堂的落实。

(一)推行“3+2”的备课模式。

“3”指教师在备课时着重做好“三备”:备学生、备教材、备课标;“2”是指教研组集体备课和个人再次备课相结合的备课方式。凝聚集体智慧的备课是确保课堂效益的前提。

(二)构建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多课型教学模式。

在“尝试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构建了“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课后拓展”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学生先尝试,先活动,先自主,先探究,在此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围绕这一总的教学模式,着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各学科又把这一教学模式进行细化研究,总结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实施同课异构教研模式。

“一课多轮上”“一课多人上”促使教师不断研究,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完善,反复磨课凝聚了群体的智慧,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人人都有自己的“经典课堂”。

三、建立多元、立体的校本课程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

课程文化的构建须立足于“课程”,着重对课程本身加以探究,如果离开了“课程”,就谈不上所谓“课程文化”。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我校结合实际,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拓宽课程领域,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一)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构建生活德育课程。

长期以来,德育目标存在“远、大、空”和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造成了学校教育与学生行为“两张皮”的现象,教育效果不佳。为此我校遵循“生活德育”这一课程宗旨,在生活中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

1.精心营造校园文化熏陶学生。2006年以来,我校投入资金美化、亮化、净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教学楼里外墙张贴名人名言、科学家画像、师生书画作品、文明礼貌用语与励志格言;宣传橱窗展示各类教育活动图片和“星级学生”、“优秀教师”照片;校园广播加强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草坪上、过道里、台阶旁,一块块标牌、一张张图片、一句句提示,滋润着学生、警醒着学生、激励着学生,成为学生无言的伙伴、警醒的标志。

2.养成教育从生活小事抓起。如尊重别人从学会倾听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做起;文明礼貌从“轻声慢步,右行礼让,微笑问好”做起;感恩学校从讲究卫生、主动捡起校园的纸屑、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做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蕴含着教育的素材。

3.寓德育于活动之中。我们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每月一主题”活动。如三月份为学雷锋活动月,四月份为环保教育月,五月份为民族精神月,六月份为科技艺术月,九月份礼仪教育月,十月为经典诵读活动月,十一月为体育竞技月,十二月为安全法制教育月。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受到教育、受到熏陶。

4.开展各类评优竞赛活动。我校坚持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社员、十星级学生等月评比活动和纪先进班、卫生先进班、安全先进班等周评比活动。通过评优竞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

5.以校长寄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农村学生卫生习惯差,爱讲粗话、脏话,文明礼貌不够,轻狂取闹,损坏公物现象严重,在学校开展的“崇尚文明,告别陋习”主题教育活动中,我发表了“告别陋习,从我做起”的校长寄语,列举了校园种种陋习,要求同学们“要自我约束,从我做起,提高素质。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加告别陋习活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不丢一张纸、不随地吐痰等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从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等具体的行为做起,从多用‘谢谢’、‘对不起’等文明语言做起,以自己的行动告别陋习”,同时,也希望“老师要做好典范,从我做起,躬身实践。以自身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在感恩教育活动中,我寄语学生:“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孝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都应该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感恩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是做人最起码的支点。”为了在全校形成以学生为本,爱生如子,善待每一位学生,关爱学生成长成才的全员育人的浓厚风气,我寄语教师:“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和教育学生,热情关心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知识,教做人,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把育人工作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同时,教师要善于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心态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校长寄语亲切自然地与师生零距离交流,培养师生潜意识中的情感,产生文明的情感,感化自己,也感染他人,并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构建实践探索类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这就自然而然形成了由“学科”和“活动”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因此,开展富有成效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但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而且是完善新的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本着“点上深化,集中攻关,成果共享,全面推进”的原则,我校实施了教师第二课程拓展计划,加强了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研究。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岗位、自身特长进行课程开发,组织学生结合假期外出旅游和居住地自然条件,围绕地域、物产、风俗等开展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科技月为依托,开设机器人制作、动植物标本制作、废旧物品再利用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激发了学生手脑并用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热情。

(三)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构建艺术与健康课程。

篇8

[关键词]潍坊市;课程改革;课堂改革;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11-0004-06

山东省潍坊市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载体,大力开展制度创新,着力创造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教育。自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新课程实验区、200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考改革试点市之一以来,我们初步探索形成了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一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改善课堂生态,实现学生学习的轻负担、高质量;二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增强课程选择性,激发每个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三是遵循管理规律,科学配置权力资源,让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监督,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驾护航。

一、区域推进课程改革,创设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生赖以发展的主要载体,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课程作保证。高水平的课程区域推进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载体,落实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必须抓好高水平的课程均衡化。

(一)课程区域推进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思路

所谓学校课程体系,是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经过校本化、生本化改造后重建的新课程与学校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融为一体的课程结构系列,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实施、管理与评价的整个系统。课程区域推进的基本要求是所有学校(不分类别、不管条件如何)都必须做到课程方案(包括总方案和分门别类的子方案)、课程改革(或开发)计划、教学设计(备课活动和教学案)、课程实施、管理与评价五落实。课程区域推进的基本思路是先分类指导改革,再区域推进改革,然后通过评优树先、激励评价制度、督学责任区制度和督导评价制度保障改革的区域推进。

(二)国家、地方课程改革的实施

根据课程区域推进的要求和思路,我们首先做的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改造。在课程区域推进中我们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横向整合国家课程(小学主要是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主要是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历史、地理)与地方课程(主要是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删减重复内容,融合交叉内容,同时进行增补、重组和整合,由此减少了课程内容的21%,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空间。

第二,探索学科教学规律,回归学科教学本质。例如,语文教学以“海量阅读”和体验感悟为着力点,推行语文“主题学习”改革,用“教材只是个例子”的思想作指导,用不多于1/3的课时教学课文精篇,用1/3以上的课时进行课内大阅读,用1/3左右的课时教学写作;每学期设7,8个主题。每个主题设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配以8-16万字的课内大阅读资料。这一改革经过几年探索日臻完善,已经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教学的成功改革引发了文科各学科的革命性变革,英语、政治、历史等学科相继变革教学结构,重组教学资源,探索体现本学科特色的改革之路。

第三,课程内容与方法的生活化改革。我们逐一梳理与生活资源和社会资源对接的学科知识点,组织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相关资源,使这些资源进入课程,实现生活资源、社会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对接。其做法多种多样,可以布置与新知识相关的“前置实践作业”,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预先体验感悟;也可以把相关资源选编成册,与课本内容同步进入课堂。同时,课程实施过程生活化。我们建立了大课堂观,让室内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使学生走出教室学习学科内容,如小学写作课紧密结合生活、生产活动进行,涌现出“看(观察)作文”“种(种植)作文”“养(饲养)作文”和“访作文”等系列改革,使学生写作前先体验、感悟生活,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习作“无病”的问题。

(三)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发

我们以“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等为主题,开发了560多种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打造了以参与、体验、感悟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潍坊市有90%以上的中小学开发了10门以上的校本选修课程,其中近1,3的中小学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接近30门。

首先,开发励志修身类课程。我们在潍坊市中小学开发了以让学生“发现一位心目中崇拜的英雄,确立一条激励向上的人生格言,练就至少一项受益终生的体育项目,培养至少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拥有至少一个服务社会的社区岗位”等为内容的“五个一”成长课程。目前,潍坊市所有学校都开设了此类课程,已有52%的中小学达到“五个一示范校”标准。从2007年起,我们在潍坊市初中全部开设12课时的“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把初中毕业生升入职业高中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转变学校师生及家长的择业观,使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两年提高了30%,占整个高中段招生总数的55%。同时,我们开发了“朝阳读书”课程,为不同年龄学生提供系列必读和选读书目;先后请200多位著名作家、文化工作者与学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开展“读书之星”等系列评选活动,让学生在多读书、读好书中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此外,我们开发了“千名名家进校园”课程,把民间知名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潍坊百名文化名人、十大道德模范、劳模、企业家等请进校园,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从身边的成功人士中吸取成长的动力。

其次,,开发活动体验类课程。我们在潍坊市所有中小学开设了“阳光60分”健身活动课程,让学生自主开发包括体操类、舞蹈类、趣味游戏类等六大类近百种活动,在上午、下午两个30分钟的大课间,做到了人人有项目。另外,我们开发了社区服务课程,各中小学分别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和若干特色小队,组织中小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走进社区,服务社会,感悟人生,成就未来”。我们还大力开展社团课程建设。全市中小学都开展了学生社团活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资源,赋予每个节日独特的教育功能。潍坊市91%以上的学校开发了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风筝节等课程,实现了学生活动的系列化、经常化。

最后,开发实践探究类课程。针对大部分中小学受资金、设施等条件制约,无法全面开展创新活动项目的问题,从2001年开始,潍坊市、县两级

财政投资2.5亿多元,在市区和各县市建设了9处总占地面积达1550亩、设施比较齐全的创新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了兴趣实验、无土栽培、智能机器人、细胞组织培养、安全救护等11大类、210多种综合实践课程,规定所有初中学生必须到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完成24-30个自主实践项目。从2005年起,综合实践课程又开始向小学高年级延伸,每年有500批次10万小学生在创新实践基地接受实践教育。这种集中资源、集中时间段开设创新实践课程的方式,强化了实践环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创新实践的喜悦。

二、调整教学关系,区域性推进课堂改革

(一)课堂区域推进的意义、基本要求和基本策略

落实新课改、推进新课改的主渠道、主战场在课堂。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质量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2004年,我们曾对初中、高中学生进行过样本为1895人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学中,有30%以上的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基本掌握书本中的知识和方法,有近20%的学生听不懂教师的讲解,有76%的学生对教师过多的讲解不满意。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E,Dale)提出的“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当人们一次陛学习知识时,单靠“阅读”大约记住10%;单靠。“听”大约记住20%;但通过“说”能记住70%,通过“做”能记住90%。因此,推进新课改,落实“三维目标”,必须从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做起。

课堂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按照新课改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借鉴国内最先进的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即教师通过学生独立自学、交流互助、全班讨论、巩固提升等基本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的时空还给学生,把学生思维权、动手权、观察权、体验感悟权、创新权还给学生。

课堂区域推进的基本思路是典型示范、抓点带面、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评价引领、督导保障、持续跟进。潍坊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局连续四年把课堂改革作为教育系统的1号工程和重大项目,坚持常抓不懈,上级抓下级,一级抓一级,每级都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到位,首先做到不留一个空白乡镇,最后发展到不留一个空白学校。同时,我们制定了课堂达标标准和四年达标规划,从学校、乡镇到县市区每年都根据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制定自己的年度目标,并作为上级督导评价的目标。

(二)课堂区域推进的主要成果

课堂均衡推进取得了特别明显的成效,到2009年底,全市实现了课堂改革不留一个空白学校,其中85%的学校已按标准验收达标。

概括起来讲,新型课堂努力实现了四个改变:

――变教师讲为主为学生学为主;

――变学生听为主为学生“说和做”为主;

――变学生个体封闭学习为互动交流开放学习;

――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使教师成为课堂主持人。

新课堂较好地遵循了教学规律,有效地把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落到了实处:

――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起点;

――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解决属于自己的学习问题;

――保证了每个学生在分享他人问题和成果的同时生发新的智慧;

――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和不断增长的自信,使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

推进课堂改革不仅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使学生课外负担明显减轻,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而且更有价值的是,师生的生命状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校面貌为之一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

首先,改变了学生生命状态,提升了学生生命质量。以30所不同类型中小学的1260名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为样本的调查显示,推进课堂改革的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外作业量明显减少。小学中低年级基本不留书面课外作业;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每天作业时间,小学高年级不超过1小时的达99.6%,比改革初提高了66%,初中不超过1.5小时的达93%,比改革初提高了62%,如图1所示;其他学科都基本不留课外书面作业。

第二,教学成绩和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如图1所示,课堂当堂认知目标检测达成度为88%,比改革初提高了24%;单元目标检测达成度为86%,比改革初提高了21%。如图2所示,课堂上能够积极有效地交流、表达、争论的学生达83%,比改革初提高了76%;课外能积极主动收集、整理信息(图书、网络、报刊、访谈、调查等)的达68%,比改革初提高了56%。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效落实。如图2所示,课堂上能多次提问、质疑的学生达89%,比改革初提高了62%;自信感强或自信心明显增强的学生占84%,比改革初提高了46%;对学科学习有兴趣的学生达86%,比改革初提高了31%;对新型课堂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学生达92%,比改革前提高了48%。   其次,改变了教师的职业态度,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生成的课堂,改变了教师的学生观,也带走了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随时面对学生挑战的课堂,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热情。有的老教师说, “新课堂让我重新找回了做教师的感觉”;有的新教师说,“课堂改革使我看到了做教师的价值”;有的中年教师说,“学生的潜力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每节课上学生都会给你若干精彩,每节课都会从学生那里获得新的东西”。图3所示是对不同层面的300名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的统计结果。

由图3可以看出:对现行师生关系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教师比例达96%,比改革初提高了43%;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比例大幅降低(工作无热情、态度不积极、不进取、无追求),现为12.6%,比改革初降低了28%;职业认同度(有兴趣、有自豪感,感到能实现自我、成就自我)达到4以上(认同度分为1-5)的教师占82%,比改革初提高了42%;幸福指数达到7以上(幸福指数分为1-10)的教师达73%,比改革初提高了36%;基于问题研究已成为工作常态的教师达62%,比改革初提高了48%。

最后,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的情况下,确保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2002年实施课程改革起,我们就严格规范并落实了初中、小学上学时间规定,学生早上7:30前不准到校,8:00前不准上课;下午放学时间不晚于社会下班时间;非住宿生严禁到校上晚自习;全面落实学生、教师双休日制度。从2008年起我们又严格规范高中学校作息时间,所有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比过去减少了1/4左右,教育教学质量不但未受到影响,反而年年都有提高。三、科学配置行政资源。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大力开展制度创新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是一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由此涉及到的政校关系、教与学关系、管理与评价关系的调整与重构,

不会自发产生,必须依靠制度创新强力推进,才能形成全员参与变革的工作新格局。为此,我们坚持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科学配置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资源,重点实施行业监管、制度保障,确保教育部门所拥有的对学校的评价权、对校长的任用权、对学生的招录权、对教师的激励权等全面导向素质教育,为推进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一)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让教育家办学

从2004年起,我们开始推行校长职级制,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全市935个有行政级别校长的档案由组织人事部门移交教育部门管理,校长任命全部由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实行职级制和任期制,确保让懂教育的人办教育,阻断了传统的行政官员担任中小学校长的路径。作为对校长职级制的深化和完善,2009年我们又改变由教育部门一家直接任命校长的做法,对新任校长全部实行遴选制,由教育部门、教育专家和学校教师代表共同组成遴选委员会来确定校长人选。这种校长“去行政化”的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校长不再纠缠于各种社会关系不能自拔,可以心无旁骛地办学。从2001年开-始,每学期第一天,潍坊市、县两级教育局局长以及有关教研人员深入学校听课已经成为“铁律”,再加上日常不间断的听课、评课甚至兼课,教育行政部门已经牢牢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权。应当说,潍坊市这些年之所以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质量提高“双赢”的局面,与校长一心一意研究教学、聚精会神抓好育人密切相关。

(二)改革招生考试制度,让“指挥棒”促进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之所以举步维艰,根源在于教育部门唯分数是举的人才选拔、评价方式。我们从2004年起在全市全面推行了以“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诚信推荐、多元录取、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中考改革。这一改革主要包括四个转变。一是考试次数由一次变为两次,初二学生可自愿参加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的考试,如果对某门学科的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到初三毕业时再考一次,选择最好成绩作为毕业和升学的依据。二是考试成绩由分数表达变为等级呈现,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将语文、数学、英语等10门学科考试成绩依据正态分布规律,分别转划为A、B、c、D、E五个等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用等级表达、名次概念退出中考后,总分掩盖下的优势被张扬出来。2005年城区有48.8%的考生至少有一个学科获得了A等,一大批学生受到了成功激励,从分分必争的极端追求中解放了出来。三是将用学科成绩无法呈现的各方面表现,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认定并纳入录取考核内容。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六大领域的日常表现和标志性成果。所谓标志性成果,是指能够反映考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各项实证性材料。确有某方面才能,但无标志性成果或者难以形成标志性成果的学生,可参加“能力展示”。综合素质认定结果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成绩等值对待,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初中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急剧增加。此外,普通高中招生逐渐加大对特殊才能学生的推荐录取力度。初中学校的“偏才”“怪才”,如果在某些学科或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经初中学校推荐、公示后,再由特殊人才招生专家组进行面试或测试,结合初中学校推荐意见、学生成长档案择优录取,这促进了特殊学生的衔接培养。四是下放招生权力,将过去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划线录取的做法,改为在教育部门监督下,由各高中学校自主、多元录取,促使高中学校走个陛化发展之路。实行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后;高中学校着眼于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个性,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录取标准(如表1所示),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的多元化追求。

我们的中考改革,将学生从对分数的极端追求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大部分学生找到了成长的自信与快乐,学校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育人局面。实践表明,只要教育部门用好考试这一“指挥棒”,学校素质教育就会纲举目张,呈现出惊人的创造活力。

(三)转变教研部门职能,让教学指挥权切实掌握在课改专家手中

以应试教育为取向的教学育人方式,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且让为数众多的教师陷入职业倦怠之中。究其根源,与长期形成的以应试为取向的教学研究机制密切相关。为确保教研部门切实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担负起课程改革组织者、引领者和行动研究者的使命,我们对教研员实行了选聘制、任期制,打破终身制,用制度保证教研队伍始终是课改领域的先行者。我们先后面向全国公开招考高水平教研员20名、副院长4名,建立了“基于问题解决,致力创新共享”的以校为本、校院一体的新机制,每年面向学校和一线教师征集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从中筛选出最突出的、共性的问题进行立项,开展重大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由学校认领攻关,创新成果全市共享。其中,破解微观问题的命名为“金点子案例奖”,破解重大问题的命名为“创新奖”,推广成绩突出者命名为“燎原奖”,特别优秀的表彰为“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

我们还开展了以“培训券”为主要内容的师训机制改革,让培训提高都基于每个教师的自身发展需要,成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的主动追求。我们采用“市场准入”的办法,先后引进了6家教师培训机构,各培训机构精心制订“菜单”供学员选择。市教育局给教师发放“培训券”,让全市干部教师自主选择培训机构、自主选择培训内容、自主选择培训形式和时间。市教育局根据各培训机构累积的“培训券”和“满意度”测评结果发放培训经费,大大提高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针对性。

(四)改革对学校的监督评价制度,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解决办学育人中的突出问题

学生和家长是最关心学校、最希望学校办好的群体,也是最能感知学校办学状况的利益主体,但他们却对学校和教师的办学育人情况没有监督权、评价权,成为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为此,我们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情况纳入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让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能够影响到校长、教师的去留。“久治不愈”的不平等对待学生甚至侵害学生利益的现象大幅度减少。

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教育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职责,但受传统体制影响,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之间职责不清、管办难分,导致教育管理部门在对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情况时有发生,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出障碍。为切实履行好教育管理部门对所有学校的行业监管责任,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我们将全市4000余家学校和办学机构划分为195个督学责任区,将市、县两级教育管理部门的业务人员、教研员聘请为督学,每个责任区由两名督学负责,依法对学校规范办学、安全稳定、教育教学管理等进行经常性随访督导,确保重大教育决策的贯彻落实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同时,我们将原来由教育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改为委托中介评估机构独立进行,让学校自主选择评估的项目和时限,放手让学校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我们对普通高中学校开展的“规范办学行为、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教育质量、办学特色”五项重点督导评估,就是采用这样的办法,并将评估结果在当地媒体公布,依靠社会参与和监督,彻底改变了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的做法,促进了高中学校全面走上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