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2-07 18:1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对策

初中物理这一门学科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物理规律与相关的物理概念,进而能够使学生应用物理知识,以推动自然学科的发展。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人们也日益注重改革初中物理教学。为了适应社会对物理人才的需要,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就务必要摆脱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有效地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物理教学,物理教学走向边缘化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仅仅注重升学率的高低,在中考总分数当中,物理这门学科占了较小的比重,不少的学校只是注重语文、数学与英语这三科,而不重视物理教学,从而使得物理教学走向边缘化。因为学校的顾此失彼,使得教师没有足够地重视物理教学,也造成学生忽视了物理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存在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低下的问题。没有学生愿意参加一些关于初中物理的应用竞赛与知识竞赛,使物理教学走向边缘化,进而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的探究习惯问题

不少学生缺少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探究问题的欲望与爱好。为此,教师就应当为学生安排一些探究实验任务,以使学生能够实施探究活动,可是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并不明确实验的目的,以及怎样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实验现象等。不少学生非常喜欢做实验,然而,他们仅仅是为了热闹和好看。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学生也仅仅是看客,而没有动手操作。

3.实验仪器的问题

新的教材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实验仪器。当前形势下,不少学校的实验仪器过于陈旧,再加上受到实验经费的限制,致使不能够进行跟新教材相关的实验活动,同时,也不能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有时候只能是由教师和几名学生共同演示或者是教师一个人单独演示。

二、解决初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注重物理教学

对于不重视物理教学,使得物理教学走向边缘化的问题:

第一,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根据现实生活当中的物理问题与物理现象,指导学生实施探究,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第二,学生的录取依据等级学科的要求实施,针对语文、数学与英语总分数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学生,要求物理学科也达到一定的标准,否则,也不能够录取。

可以说,初中物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为此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宣传,以使学生、家长和学校充分意识到物理教学的重大意义。

2.以探究性的实验替代演示实验

在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演示实验的主体通常是教师,学生只能是观看,不能够参与,这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此,需要以探究性实验来代替演示实验,以使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比如,针对摩擦起电这个现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衣服上摩擦塑料尺子,再让学生用塑料尺子接触碎纸屑,让学生自己观察能不能将纸屑吸附住,使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再比如,教师在讲解惯性方面知识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在一个纸条上面放置几粒棋子,随后让学生将纸条迅速抽出,以使学生自己观察棋子是不是倒下了。这种探究式的教学策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的良好习惯也能够逐渐形成。以自主探究实验代替演示实验,不但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不断完善实验仪器,注重实验教学

第一,培训教师的实验技能与提高教师的实验意识。

第二,注重归纳与总结实验的经验,科学地组织实验,增强学生的实验创新观念,安排一些骨干教师不断地改进实验,不断地探究实验,设计跟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实验方案。

第三,应用新课改的教材,增加实验的课程安排,不断地改进与建设实验室,真正完成“迷你实验室”和“实验和探究”等实验内容。

第四,学校应当争取有关部门与政府的帮助、支持,大力投入实验仪器,提高实验仪器的配置标准,不断地完善实验仪器。只有如此,才可以切实搞好实验教学,进而实现理想的实验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转变物理教学的思想意识,重视物理教学,勤于探究,不断地改进物理教学的方法,对学生实施正确地指导,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深刻地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樊建安.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

[2]刘海连.初中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09(2).

篇2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对策

一、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时间少,内容多,许多学校物理变为边缘学科

一般来说,学生上到八年级后,学习质量就开始两极分化。分析原因:(1)新增加了一门物理新课,开始学只是好奇、好玩,具体怎么学还不习惯,初二的“分化”,其实就体现在物理上。(2)部分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习惯于对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高度重视。(3)目前各学校开设的课程都较多,而近几年的生物、地理在八年级要参加会考,且两科的成绩也要计入学生的中考总分,由于学科众多,许多学生就忽视了物理的学习,导致学生物理课外学习时间少,知识遗忘率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低下。另外,很多初中物理教师也都明显感觉物理授课少、内容多,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很大的难度,无奈之下只能对很多需要详细讲解的问题简化处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2.实验器材跟不上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要求

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而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对生活实际的感性认识很少,要学好物理概念及其物理规律,对物理实验的观察和实验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物理知识来自于正确的实践总结,又应用于实践,可以说,只要学生上物理课,就有实验要做,学生只有多做典型实验、多观察实验现象,获得的物理知识才扎实。如果教师该做的实验不做,或者实验做得不成功,只是一味地满堂灌,这样做不可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然而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和一些边远学校,由于实验器材不足或实验器材质量问题多,为提高教学质量,这些地方的教师经常是准备实验时间比写教案时间多得多。即使少量的实验材料可让学生去准备,虽说许多实验的材料可用身边生活中的东西,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实验材料,让学生去准备也不现实。比如,许多学校都是寄宿制学校,让住校生准备器材,学生往往就完成不了,影响了教学效果。

3.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足,教师上课时激情不够

在当前的信息网络时代,一些学校多媒体设备缺乏,学生上课时没有视频、语音、图片,主要还是靠教师一张嘴、一本书,课堂没有生气,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还有许多教师,即使用上多媒体设备,但在上课时由于是抄袭他人现成的教案,教案中的一些教法、实验、实例自己还没来得及很好消化,上课时怎能有激情?讲课时平铺直叙,课堂语言不形象、不生动,学生怎么会喜欢这样的课堂?这个问题的存在也是影响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

4.在用物理公式解题方面存在问题

不少学生在初二上学期成绩还可以,但到了下学期就成学困生了,这是因为他们在解题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虽然公式、概念都背熟了,但不会应用。比如,公式的意义不清,公式的变形记不住,还有物理单位不会换算,不理解公式中每个符号代表什么,不习惯物理解题的格式,有的学生认为结果对了就算对了。为此,教师必须加强解题方法的训练,才能提高学习质量。

二、初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由于课时少、任务重,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上课时,教师必须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此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先把没学过的课程仔细阅读,将不明白的部分给予标注,将以前学过但已忘记的相关知识进行再次记忆,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归纳。同时,课后复习时,教师应适当地布置一些作业,要求学生将课堂笔记进行整理,然后进行章节间的连贯性复习,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

2.加强初中物理课堂趣味性,深化学习兴趣

尽可能地完善初中物理教学设备,满足教学硬件条件,配备齐全物理实验所需器材。另外,学校可以添置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形式,利用音频、视频辅助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更多的拓展知识来丰富物理课堂,提升物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要认真编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

教师要想自己编写好一节课的教案,应在设计一堂课的基本思路和如何实施这一计划上下工夫。在动笔写教案之前,首先要构思并提出设想,包括本节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关键是何处等。另外,对一些技术细节在教案上要进行细化并体现出来,如,复习哪些内容;采取何种形式提问哪些学生;怎样运用启发式把问题交代清楚;在解题中哪些学生易出错,如何防止,哪些地方学生容易模糊,如何提醒;对突发事件应如何处理等。

编写一堂课的教案没有完全统一的模式,但它的共性是存在的。教案不仅是上好课的需要,也是自己总结和研究教学工作积累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应当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资料,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自己的教案或讲稿。

4.对学困生要加强思想和学习的指导

(1)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是班上较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而不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出言讽刺。

(2)经常表扬和鼓励学困生,在他们取得较大进步时,适时地进行鼓励。只要他们的成绩被肯定,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就可以更为积极地学习物理知识。这期间,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物理知识能很好地提高我们的科学素质,它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作用非常大,物理学不好,最终影响的是就业选择的机会。

(3)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家访、家长会等形式,经常和学困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共同配合教育。比如,当学生成绩不好时,要求家长先搞清原因,不要一味地去训斥或打骂,要去正确地评价:“你这次成绩不是太好,但是我感觉你还是有实力,能考得更好,给我说说失利的原因,好吗?”应让他自己去总结。另外,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些很多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甚至创造奇迹的先进人物的事迹,目的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掌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4)重视学困生的解题训练。针对学困生在应用物理公式解题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解并记住每个物理量的符号、单位、相关公式及变形公式。(2)训练他们的解题步骤。第一步:从题目中划出所有的数字和待求的量,并在每个数字和待求的量上面写出它们代表的物理量的符号。第二步:罗列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写出待求的量(注意要把所有已知量的单位统一好)。第三步:寻找待求量跟已知量的联系公式、代入数据并通过正确运算求解。在学困生养成这样的解题习惯后,再遇到此类难度的题目就没有多大的困难了。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必须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加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培养学生。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又要能善于分析与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赫.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民营科技,2011(11).

篇3

1 教材分析不透彻

教材是教学的第一工具,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他们完全可以流利地阅读它,教师如果只是“背课”而不是“备课”则学生大部分无法理解概念和规律中描述的一切,这就需要教师从教材中挖掘出问题中的关键词或字,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简单的问题下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抓住重点,设法突破,最后又以例题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基本问题。例如: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这个定律中要让学生弄清:(1)什么是一切?(2)没受力是什么意思?(3)什么是保持?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能让学生真正明白,所有存在的物质为“一切”,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不受力,“保持”既不变,从而理解为什么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而力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原因。这一基础的牢固不仅为下一节的惯性,也为高中的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这一节的内容不足二十分钟就可完成,学生对定律的内容也可以背诵,然而一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如何解决,这就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懂得定律的内涵,更无从谈到运用。

因此,教师只有先把教材分析透彻后,才能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优点,克服不足,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处理教材,打开思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质量。

2 实验的作用没得到发挥

所有学物理的人都知道,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为初中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实践经历更是匮乏,对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实验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点,让学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亲自获得具体的直接的经验,得到清晰的感性认识,以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概括成为理性的认识,形成物理概念,导出物理规律,并能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

例如:在大气压这一节中提出“液体的沸点会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虽然高原的学生都知道用高压锅煮饭饭更容易熟这一现象,但却不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可以用实验来演示:用一圆底烧瓶装一大半的水将它烧至沸腾,然后停止加热,用瓶塞塞紧,过几秒钟后,将瓶倒过来用冷水淋在瓶底,会发现水又重新沸腾。这个实验非常生动,它将我们平常无法看见的一些现象,精彩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试想一下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说服力?

当然,就各校的具体情况而言,每一个实验都做有一定的难度,但大多数不做,这一定会影响教学效果的,在教学中我们不停地告诉学生,物理中的知识是能够运用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然而没有联系实际的东西来证明,这就显得有些难以自圆其说。学习的最好帮手是兴趣,实验则正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首先用智慧的眼光,灵巧的双手,最终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知识就是创造”这一道理。

3 课后习题无法升华

做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是为了通过具体的分析、推理、解答过程,形成熟练的技巧,增长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教师在此过程中,若能不用“题海战”,而是将课后的习题加以变通,或改变其提问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抓住本质与不变的量,让理论知识在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联系实际进行补充说明,学生会更容易明白解题的真正意义。

4 小制作和小实验的空白

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际,动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方法,它注重学生的个性,使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也能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就以现状分析,开展这两小活动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让学生在动手中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在这种活动中有一部分好动的学生找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小天地,并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享受知识带来的愉悦,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八年级电路中有小实验,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楼梯开关的电路,要求上楼下楼都能控制这一盏灯,还要注意不得出现一般的故障(短路)。实践证明只有将串、并联真正学懂的学生才有能力设计出来,这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也为教师发现问题提供机会。十章电与磁课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电铃,这个实验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电与磁的联系,还能让电与磁的联系为生活和生产服务。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问题;对策

引言

这些年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育理念也随着不断更新,教学当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实践,情境创设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凸显它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在实际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很好地进行解决,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

1.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1.1情境创设缺乏目的性

目前,在初中的教学中,对于情境教学这种方法还没有把目的性明确化,由于传统观念一直在思想中,教师们还是把学生的成绩放在了第一位了,把考试作为教学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怎样解题上,在教授新课程时,很多时候都是由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几乎没有自主思考问题的时间,更不会分组进行讨论,当进行公开课时,教师经常会使用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用来作为示范教学之用,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却很少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1.2情境创设不够新颖

情境创设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对物理的认识程度。可是,实际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情境创设不够新颖,常常沿用着已经用了好多年的教学情境。如,在进行教授电能在怎样转化成热能时,教师常常用白炽灯来举例子,即当给白炽灯进行通电后,它就会变热。这是生活常识,很多学生已经了解了,教师总是以此为例子,便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觉得物理总是老一套,于是产生了厌倦感。

1.3情境创设能力不够强

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意识到了情境创设教学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很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的水平有限,在选取素材的时候有些茫然,或者所取的素材不够生动、形象、不够具有代表性,所以,使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初中物理情境创设问题解决的对策

2.1情境创设目的要明确

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要明确教学目的,树立正确观念,其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独立思考、能够自主创新,而不是把考试和成绩作为教学的目的,用科学的观念引导教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习惯于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而并非只是在公开课的时候作为示范而用。在日常教学中,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情境创设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兴趣提高上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2.2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增加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整个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而是师生共同享有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变传统的但一化的教学模式,变为互动式的气氛活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常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找答案,这就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去思考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要营造一种活跃的气氛,使整个课堂教学变成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的课堂,从而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并非枯燥的,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的学生中来,吸收新知识,探索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新课标的要求。

2.3情境创设要新颖,紧贴教学大纲

物理情境创设离不开实验,如果完全都是理论,那么物理教学将变得枯燥无味。但是,创设的情境不能总是老一套,不能是沿用了多年的老例子,教师要举出新的例子,摈弃老套,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物理成绩。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要选择比较新颖的例子,但不要与教学大纲相悖,不要与课本的知识相脱节,所选择的素材一定要活泼、生动、有趣、典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点的论证,然后进行总结,能够对新知识深入了解。比如,在教授摩擦力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教学:在教学前,让学生做一个游戏,游戏所需要的物品有,筷子两双;黄豆若干。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进行用筷子夹黄豆的比赛。时间限制在1分钟,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夹的黄豆最多。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总结一下,借用这个实验操作说明物体具有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关系。再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提前准备好的情境创设:一位行人拉着带有小轮子的行李箱前行;教师可以提问,箱子的移动,是什么力量的作用?在一个广场上屹立着一座高大的雕像;教师提问:这座雕像为什么不动呢?一辆正在行驶的车突然一个急刹车;教师提问,为什么急刹车,车子会停下来呢?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对于学生的讨论,教师要进行指导,然后让学生们发言,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最后,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各种实验证明,摩擦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只要合理的科学的运用,它便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发现情境创设教学的问题所在,然后针对各种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在选取情境创设时,要与教学大纲和教材相符,要科学、新颖、生活化、典型化,促进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昌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艺术科技,2016.02.394

篇5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物理知识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在以后的生活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物理学中大部分的概念、理论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总结得出来的,所以物理实验在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在教学中很直观,学生对某些相关的知识易于掌握,对于实验的过程学生自然也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对于初中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验是最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等。

这样看来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之中,乡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教育思想陈旧落后,苦心经营升学率

在新的教育形势之下,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学校的实验室都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规模。对于各学科的实验教学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现在我们在教育理论上是在高喊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教师,应该把学生引导到自主学习的道路上。在实际的教学之中仍然在追求中考的升学率。侧重于知识的教学强调学生的成绩,对于一些非做不可的实验进行了实验的教学,至于其他的实验学生按笔答写在物理实验报告册上就可以了。

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社会办学的规模与形式都以完善,偏远山村的初中大多都以与乡镇中学合并,教学实力增强了,可产生了教师队伍老龄化的问题。对于大部分老教师来说,他们不爱做实验,因为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在课堂上做实验会浪费大部分的时间而不能够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产生了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的现象,使得物理实验在教学中没有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很多物理教师很少做实验,即使做实验也是为了收集数据来验证物理理论,而且有些教就是单纯地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从而应付考试,没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教出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

二、教学方法忽视能力培养,重视提高学习成绩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课改形式下的教学,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广大教师也都意识到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有明显的改进,但是一些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导致实验教学方法陈旧不新颖,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教学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缺乏系统性,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方法新旧参差不一,达不到互补以提高学习能力为主。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物理实验可有可无,致使物理实验课的开出率低,单一的强调学习成绩,忽视了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在物理课的教学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实验课开出率低,总会有部分演示实验做不了或学生实验不能上。实际的教学中,在黑板上做实验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使能够开出的实验仍会有不少问题出现。例如学生在上实验课前不预习,上课时不动手,课后不总结,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的成功率不高。还有一些实验跟天气、室温、湿度等自然因素有关,比如摩擦起电的实验,如果室内湿度过高,实验就不容易成功;还有电学试验,如果突然停电便不能成功完成实验。还有实验教师请假那实验就不可能做了。在这些问题存在的前提下,作为物理教师更需要认真履行职责,克服困难,来完成实验教学。

可以这样的说:“物理的实验教学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的途径,面对一些实验的器材,学生会产生好奇心的,伴随着好奇心自然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的。”这就不需要我们苦心孤诣地去督促学生的学习了,也不需要我们煞费苦心地板书或口述实验了,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学生茅塞顿开,学习兴(下转 28页)(上接 24页)趣也随之提高。

三、实验方案缺乏系统性,重演示缺少学生操作

无论进行什么实验,必须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依据对问题的判断设计出详细的实验方案,制定出具体进行实验的计划,以及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这是实验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们教师往往在课前只注重实验的步骤,缺少对学生的研究,自己把实验的步骤演示得有条不紊,学生看得目瞪口呆却没有掌握重点,就是说在实验中学生缺少实际操作的能力。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实验准备方面做得不够充分,往往是学生进入实验室时情绪高涨,有很强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实验器材的上面,许多学生在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步骤混乱的情况下,急于观察并且摆弄器材,更有甚者动手主动安装器材,但是他们不清楚实验应该观察什么现象,并且记录哪些数据,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不得不一再叫停,再次补充说明实验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等,从而延长了学生实验的时间。由于心理紧张,学生更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就主观拼凑,捏造数据。以上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实验教学方案方面准备不足所造成的。

篇6

认真研究近几年中考情况,我们发现,在农村初级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亟待解决和加强。以泉州市2012年的中考为例,物理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试题中易、中、难的比例为8:1:1,全卷难度值P=0.655。各种题型的占分比例、平均得分及得分率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题的份量在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占28%)。其实,2012年泉州市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所占分值共37分(即选择题4分+实验探究题28分+计算题第33题4分+第34题1分),为历年来最高,实验探究题的得分率只有65%,仅高于计算题的得分率,即在整份试卷的各种题型中得分率较低。如果把分布在其他题型中的实验题分值也纳入统计的话,实验探究题的得分率将会更低。

2012年泉州市中考物理学科的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即从第27~31题,分值28分。各小题的知识内容、预估难度、实测难度及区分度如表2所示。

学生作答中主要存在以下5点问题。

第27题 主要是考查凸透镜的焦距及成像规律的相关知识。学生对焦距的概念以及成像的规律掌握都不是很好,特别是所成像的性质跟物距的关系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更差。

第28题 是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错别字多,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错误,重物升高的高度和拉力通过的距离的倍数关系没搞清楚,比较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时出现了思维定势,影响了正确的判断。

第29题 是测密度的实验。学生答题的典型错误有:对天平在使用之前的横梁平衡调节不是很清楚,实验操作步骤也含糊不清,由于质量的读数错误,导致了密度值的计算错误,还有部分考生算密度时没看清所用的单位,导致科学计数法中的指数写错。

第30题 是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混淆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法,导致了把电流表错答为电压表,在实物电路的连接中错误较多,有滑动变阻器及电阻的接线错误、导线连接不到位或画蛇添足多连导线的,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忘记连接电路;有的考生把开关“断开”或“打开”错答为“闭合”“关闭”或“段开”;另外,考生在电路故障原因判断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对电流表、电压表读数,有很多学生把读数颠倒了。对实验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没弄清楚,如把“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错答为:“只实验一次不具有普遍性”“实验具有偶然性,应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没有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多次测量”等。

第31题 是关于内能和比热容的问题。考生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懂得分析图表,导致时间段判断错误;答题不规范,错别字多;计算能力差导致结果错误,也有画蛇添足导致错误的。

2 造成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从泉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实验题的类型来看,试题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考查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论证、评估等科学探究能力,力求使考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真正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考生在实验探究题型得分率低,说明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差。而初中教育阶段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一旦初中教育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高中阶段的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

造成考试中学生实验探究题得分率低、实验能力差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学生的主观因素。撇开学生的主观因素不谈,着重谈谈客观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现在还有较多的农村中学实验器材缺乏,特别是采用新教材以后,实验器材没有配套,实验器材陈旧老化没有更新,这就导致了学生实验无法正常进行,甚至有的学校连演示实验都无法凑齐。

其次,有极个别的教师上课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是怕麻烦,忽视了实验教学,虽然已经具备了开设实验的硬件条件,却不想做实验,只是在口头上“讲”实验。在实验教学方式上,基本上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少有自主探究的机会和意识。

再次,现在还有的农村初中学校物理教师较为缺乏,安排一些非物理教育专业的教师来上物理课、当实验室管理人员,这种现象制约着学校实验课的开设和对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培养。

3 采取的对策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物理实验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当前由于部分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实验器材缺乏,实验仪器陈旧、零件老化、灵敏度差,已不能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对实验的顺利完成及实验的结果影响很大,从而使个别学生失去信心,对实验持怀疑态度,影响整个课程的顺利完成。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要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对原有仪器进行定期检查,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二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物理实验设备投入的力度,及时对仪器和设备进行充实和更新;三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根据条件和需要自制或改进实验仪器。

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获取知识的能力、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及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能力较弱,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要更新教育观念,真正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挖掘实验潜力,充分提高实验器材的利用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完成课标中规定的所有实验。其实,实验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承,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扩展和深化,是提高学生素质、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掌握客观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业务精良的物理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基础教育必须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素质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渠道优化队伍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出一支符合时展要求的物理师资队伍。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定期开展岗前培训和业务技能竞赛,通过开展培训和竞赛活动,为广大一线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搭建交流的平台。同时,学校领导也要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有计划地组织专任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脱产进修,提高素质,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他们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艺、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促进农村初级中学物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初中物理是一门非常讲究基础理论知识及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学科,非常强调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所以,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学已经从原来的单一讲授知识转变为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验教学及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但是,目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重重的问题,需要我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加以解决。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观念落后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主要的表现为许多的物理教师由于深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所以对物理实验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导致其在实验教学中实验环节薄弱、演示工作粗枝大叶、对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缺乏积极的指导、对于学生请教的实验问题没有认真、仔细的回答等等。这种教学观念上的不重视,严重的影响到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学习、操作的兴趣,挫伤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学生对于实验教学的目标不清晰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没有清晰的目标,导致其在实验操作中没有一步步清晰的计划和学习指导方法、使得在长时间的物理实验教学后,仍然对于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操作无法独立的完成。

(三)学生缺乏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缺乏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又一个重要的问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许多的教师出于安全的考虑对于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指导工作仅限于一些简单容易操作的物理实验。第二,许多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都是在教师的亲自演示及手把手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很少有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

(四)教W仪器及实验设备不先进不齐全

许多初中学校对于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以及有限的教学经费等问题导致了许多物理实验教学设备设施不齐全,使得一些重要的物理实验教学课程无法实行。这个问题也导致了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没有产生出积极的效果。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从观念上重视起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首先,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从观念上重视起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观念上的重视才会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行动的改变和工作方法上的创新,否则进行科学具有成效的物理实验教学只会停留在口号上。其具体的做法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第一,教师要制定出详细的物理实验教学计划,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一步步的具体实施。第二,配制出更加详细的物理实验教学器具,激发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在进行日常物理教学工作时重视对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具备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知识基础。第四,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物理知识综合素养,运用出色的物理实验演示工作赢得学生的欣赏及崇拜,使学生以自己为学习的榜样、不断地进行物理实验的学习与操作。

(二)增加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和自主性

其次,增加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及操作时的主观自主性是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因为,从根本上来讲、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只有他们真正掌握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步骤及方法、并且在实践生活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才是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标。其具体的方法为:第一,教师演示之后、让学生自己独立的进行物理实验步骤的制定及实施,教师起到的仅仅是指导作用。第二,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第三,对于实验的结果、教师要求学生要写出独立的实验报告,并在在报告中注明自己对于实验的完成及结果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三)对于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再次,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于产生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教师应该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第一,利用最新的物理实验教学器材进行物理实验新方式的演示及讲解工作,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种,只要肯进行思考、还会找出其它的方式。第二,将一些典型的物理练习题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结果的探求工作,从而得出科学准确的结果。第三,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要与物理教材的知识重点进行有机的联系,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实验操作的教学方法运用能力,改变过去那种对于物理基础知识进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四)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最后,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原因在于,足够财政教学资金的投入可以使学校买进大量非常先进的物理实验教学器具、同时还可以聘请来一些具有专业高水平的物理教师,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论

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知识的实验操作能力及物理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一些科学有效教育方法的运用也对初中其它学科的教育方法改革具有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赫.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民营科技,2011.11:118

[2]阿哈甫・叶金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05:18-19

[3]吴虹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学周刊,2014.34:91-92

篇8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实验设备仪器配置不足

当前,科技发展迅猛,实验设备、仪器不断更新,而许多学校在初中实验方面往往投入不足,实验室的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实验设备陈旧落后,仪器不配套,不能及时得到维护和更新,学生的分组实验仪器不足,从而制约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展.

1.2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有的教师从应试教育的角度,认为考试尤其是高考不进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学生会不会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没关系,只要学生记住实验的一些要点.例如:实验的原理、仪器、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只要能够动笔去考实验就行了.感觉“做实验还不如讲实验”来得实在.物理实验的教学往往停留在 “重知识,轻方法”、 “重结论,轻过程”、“重讲解,轻动手”上,忽视了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以及实验习惯养成训练.同时,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有的物理教师采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物理实验,用电脑模拟替代实际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通过视频“看实验”,实验操作变成了“看录像”、“看投影”,认为这样可以省去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麻烦,感到既省时又省力,对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积极性就更不高了.事实上,由于学生缺少了经历实验的实际过程,没有亲自动手操作,缺乏对实验的实际体验和真实感受,在遇到一些实际的物理问题时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

1.3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过去传统演示实验模式无非是“教师做,学生看”,而学生分组实验则是按照给定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地照着做.因而,教师对于物理实验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缺少深入的研究,物理实验没有计划,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没有针对性,从而导致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缺少必要的灵活性,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物理教学的任务安排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手包办”,或让学生“机械模仿”,不让学生动手,学生也不敢动手.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具体指导,学生缺少自己动手实验以及动脑的机会,从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低下,学生在面对实际物理问题时就不知所措,更谈不上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1.4学生对物理实验态度不够端正,缺乏热情、积极和主动

由于有的学生认为考试时不会考到实验的操作过程,考试中物理实验试题只须在考试前“背一背、记一记”就行.因此,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过程中,只是看看热闹,不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不注意教师的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中所要注意到的有关问题,更不进行深入地思考.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由于一般是2至4人一组,由于全班同时做同一实验,且又用相同的仪器、同样的实验方法,最后得到同样的结论,因此就出现:有的同学看别人如何做,自己照着做;有的同学只看不做;有的同学甚至在一旁自己玩,也不留意观察.有的随意观察,随意操作,实验过程马马虎虎;有的为应付教师的检查,对错误的实验数据进行篡改;有的同学实验之前不作必要的准备,教师讲解时又不注意认真听讲和思考,实验时对实验的仪器与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没有认真地研究,对实验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不熟悉,在实验时胡乱操作,从而导致实验的失败,甚至是实验仪器的损坏和酿成实验事故.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2.1更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提高物理教师实验素质

初中新课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广大物理教师认真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积极地解放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同时必须具备进行实验教学的素质,即:实验观察、实验思维、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本素质.教师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走出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角色的转变,成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者、实施者、创新者.同时,教育部门各级领导也要更新观念,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在实验课程的设置、实验经费的投入、师资配置方面以及其他有关方面能充分地考虑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加大物理实验教学设备和仪器的投入,以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需要以及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同时,我们的教学必须注重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思维的可见度.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伏安法测灯泡电阻”时,提出问题:“如果灯丝断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如果没有做过实验,用欧姆定律进行推导,往往耗时,而且有些同学还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安排学生分组实验,学生以该问题为观察点进行观察,很自然地可以观察到了“结论”.那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论呢?能否用物理规律进行解释呢?结合欧姆定律对现象进行解释,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了.

2.2改革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重视师生互动教学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能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观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概念的形成.演示实验要做到重点突出,易于观察、操作,实验现象明显,通过演示实验还要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能让学生从所观察的物理现象中去寻找、发现其它一些不太明显、不显著但又极为重要的物理属性和物理特征.演示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感性认识,同时还能在教师的一步步地启发、引导之下,将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不断深入下去,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把玻璃杯装满水后用纸蒙在杯口上,问学生玻璃杯倒置之后水会怎样,大多数学生会认为“一张纸是封不住一杯水的” ,“水会因受重力而流出”,而实验结果却恰恰相反,又如讲《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时,用漏斗倒置吹乒乓球,实验现象也是完全与学生之前的猜想相反的……在这些情境下,学生往往会抓耳挠腮,迷惑不解,急于想知道个中缘由,接下来他们肯定是“不到黄河不死心,搞不清问题不罢休”,教师还要担心他们上课时思想“开小车”吗?实验的作用是任何精妙的理论无法代替的.

2.3引进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里的学生应该是“全体学生”,为此,我们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要关注全体学生的能力、思维的发展,不过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困生更需要我们给予信心激励,笔者认为,所有的学生在动手操作这个环节上困难是不大的,而且容易集中注意力,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能够实现“生教生”的教学效果,组间交流和良性竞争更是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带动学习情感的正向发展.

篇9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问题 应对措施

发展的道路异常艰辛,教学工作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这在无形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认清形势,分析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对初中物理情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初中物理情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情景创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初中物理情景教学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情景创设缺乏目的性

所谓“目的性”,是指教师应该以情景教学的实施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情景教学必须贯穿整个物理教学中,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揭示物理规律及原理,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及能力。然而,现阶段,很多物理教师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仅仅利用情景教学“抛砖引玉”,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要目的,忽略了情景教学在整个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情景创设缺乏科学性

物理学科学习的不只是书本上的乏味理论,它必须与实际生活充分结合。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将物理学科相关概念引入学生生活中,将物理问题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大多数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教学观念,将物理概念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难以消化,最后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使得师生关系异常紧张。

(三)情景创设缺乏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概念相对枯燥无趣,无法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多设置一些问题,多留一些悬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兴趣。

二、解决初中物理情景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让情景教学贯穿整个课堂

物理教学可以采取语言直观、模像直观、实物直观等多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将情景教学很好地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例如:教师在惯性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概念本身,可以将“汽车碰撞事故”的动画过程放映给学生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看一看在汽车碰撞当中发生了一些什么?”师:“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之为惯性,也就是说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会有一种惯性产生,因此,为了减少惯性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我们必须系好安全带。”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不仅让学生看清楚了全部过程,而且使学生对“惯性”这个概念的理解更深入,形成了一定的安全意识。

(二)将实际生活经验充分融入情景教学中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新课改的重要概念。物理源于生活,教师在进行情景创设时必须将其与实际生活经验充分结合起来,为学生理解抽象物理知识与掌握基础理论提供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压强”一章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经验,采用对比的方法创设情境。师:“我这里有两个书包,一个书包的背带宽,另一个书包的背带则比较窄,现在我请一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告诉我哪一个背在身上更舒服?”学生A示范完毕后:“老师,我感觉背带宽的书包背上更舒服一些。”教师:“刚刚A为我们示范了一下,他告诉我们背带宽的书包背上去感觉更舒服,这是为什么,你们知道吗?”学生:“不知道。”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压强》,相信你们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一定会找到原因。”这种情景教学的创设,既调足了学生的胃口,又让整个课堂充满乐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将趣味性融入情景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用电吹风向上吹乒乓球,乒乓球能够浮在空中,接着将电吹风倾斜45度角向上吹,乒乓球依然能够浮在空中,学生看了以后会觉得很奇怪,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试了很多次,发现这种现象依然如此,便会产生好奇心,想一探究竟。这种趣味性小实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也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创造了契机。

三、结语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创设适宜的情境,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初中物理教学产生质的飞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探究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目前,全国新课程实施得如火如荼,我校也搞得热火朝天,但是教师们在物理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很多困惑,尤其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经常出现注重了科学探究教学任务完不成,注重了教学任务又淡化了科学探究。为此,笔者结合我校的课改实践,谈谈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应对策略。

1.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机械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引起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一堂课前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

针对以上现象,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情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解决问题。

1.1 教师首先要真正钻研教材,并且不断的创新。

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和挖掘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教学中要能够熟练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部深层次的含义,大胆的进行创新型处理。因地制宜地用批判性的精神对待教材。科学探究七个要素可以不面面俱到。如,有些课的内容我重点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其它的因素教师唱主角,这样一个因素一个因素的培养,可防止前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

1.2 教师在教学中要很好的把握教材难易的“度”。

由于教材不再是学生、教师的唯一工具,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难易的“度”。比如:探究“磁生电”时有的教师就挖掘得较深,把高中的螺线管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也在探究,我认为没有必要,按照教材的思路来探究就足够了。

1.3 精简探究活动数量,控制活动中的变量。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活动多了,如何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那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重点,并围绕这个点,做深做透,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的责任。而千万不能浪费时间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让学生跟着你草草收场。如: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重点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因素都探究,时间紧探究不透,学生会混乱,还会分散注意力,严格控制活动中的变量,教学活动中探究一个变量就可以了,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以保证探究体验活动的严密性与正确性。

2.不能有效地选取和利用器材

实践中,教师为选取活动器材伤透了脑筋,有时为学生准备了很多材料,而在课堂上能真正派上用场的又很少,而眼花缭乱的材料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精心设计、选择、提供的材料是探究式教学得以开展的根本,是学生参与实践,自行探究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关健。我认为应从两方面去解决问题。

2.1 立足用学生身边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

教师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器材探究,材料的选取贴近生活,最好是随时可得、随处可见的,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如: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和侧壁有压强”时,不用实验室的器材,而用学生身边的饮料瓶更好,在“研究声音骨传导”时,教材上的器材用的是音叉,实验室又没有这么多的音叉供学生探究,教师可用学生身边的“笔杆”代替实验器材,这样达到人人可探究,学生更感兴趣,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探究。

2.2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突出器材的趣味性。

材料的趣味性能使学生在无意识间便能全程参与到探究中来,这种没有强压硬灌的操作能更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探究材料的选取上应在形式上、内容上、组织上去突出材料的趣味性结构。如: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的猜想教师可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教师走路或跑步撞击同学的实例来引导猜想,在这里不管是在材料形式上和材料内容上,还是在材料组织上,都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缺乏问题情景的设置,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整理

在问题的产生阶段,我们往往缺乏设置问题的情景和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整理。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研究发现一个适合探究的问题至少具有两个特征:①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所解释的问题;②这个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当前教师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武断地确定探究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灵活地设置问题,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3.1 教师学会创设有利于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

情境化下的科学学习,会避免科学探究的枯燥,科学探究活动就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肌体。好的情景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科学探究首先是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我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创设是:“同学们都知道平面镜可以成像,现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来与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做动作,学生扮演平面镜里的像重复动作,通过游戏同学们想知道平面镜的哪些问题?请同学们起来说一说,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科学探究问题,就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了本节课的效率。

3.2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这些问题有些贴近教学内容,当然也会出现一些偏离教学内容很远的奇想怪想,这些问题都是在学生头脑中经过思维的产物,所以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教师首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不能包办代替从中自己选择出和自己教学设计相一致的问题,而对其它的问题全盘否定。学生自己提出了许多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此时需要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对产生的这些问题进行筛选,从而确定有价值,符合它们认知水平“探究问题”。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一节,首先我从古到今讲了劳动人民对光的利用,激发学生想知道光的哪些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首先都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些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最后确定本节课的探究问题。

3.3 将教师提出的问题自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探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