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理念范文
时间:2024-02-07 18:1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国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才需求量空前增多,各高职教育机构也在社会的需求下发展起来,并不断壮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和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值得我国高职教育机构加以借鉴。
一、国内外高职教育理念对比
(一)国外高职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在很多发达国都取得了成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美国社区学院式的教育模式、英国的BTEC教育模式和加拿大的DACUM教育模式等。总结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其一部分教育理念是共通的,而正是这些共通点造就了国外高职教育的成功。第一,国外高职教育机构严格控制担任职业教育的教师资格。美国的社区学院就要求执教教师最低要取得硕士学位、具备一定的教法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而德国的教师从业资格更高,除上述与美国相同的要求外还必须具有双职教师的职称,对工作经验也要求必须是实际的校外工作经验。第二,对高职教师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在学生阶段就对其进行双学科的教育,并积极进行技术培训,以保证其毕业时可以同时考取教师和工程师的执教资格,最大限度的保障双师型教师职能的发挥。第三,注重对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不仅要保证教师的教育能力,还要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使教师在传知识技能的同时真正承担起育人的责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国内高职教育理念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现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甚至由于一些高职教育的从业者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过于浅显和片面,导致一部分教育理念已经偏离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制约了我国高职教育整体的发展。首先,高职教育从业者对高职教育存在错误的价值观,过度的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了教育对人自身的培养和引导作用。并且将高职教育与就业教育挂钩,为了增加学校的就业率把对学生职业技术水平作为评价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其次,我国高职教育理念的质量观还存在偏向仁市缘娜毕荨8咧敖逃的质量观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对于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价和价值倾向等,是政府进行教育决策的关键因素。我国的教育质量观要求教育机构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培养全面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实用型人才。但是我国教育机构对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人才的个性发展,致使人才综合能力不强,不能真正的满足社会对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求。
二、转变我国高职旅游教育理念的几点建议
鉴于国外高职院校成功的经验和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对高职旅游专业教育理念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高职教育机构要转变办学观念,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学原则。我国的高职教育必须转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个性,树立“能力本位”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真正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大胆的展示自己,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第二,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现代化的教育。旅游业由于是对整个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业,其综合性比较强,不仅要面对本国各阶层的人员还要接待外国来宾。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现代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理念,不仅对学生进行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还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多种语言能力、现代化设备的运用能力,保证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第三,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保证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实际教学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旅游专业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适当的旅游实践能够增强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归属感,对旅游服务的认同感,能在进入社会后较快的接受由学生到服务人员的转变,快速的实现自身价值。第四,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外国的高职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科学、系统的体系,值得我国教育机构借鉴。特别是对于旅游专业来说,旅游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的专业,要想快速的发展必须对外国先进的理念加以引进,再根据自身的社会和文化特色加以改革,最终使其能真正应用到我国教育实践中来,充分发挥其价值。
三、结语
篇2
1 国内教师绩效评价
我国教师绩效评价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时期”停滞了一段时间,后得到恢复。1984年5月,我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作为团体会员正式加入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自此,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师绩效评价工作获得了较快发展。1991年5月,《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师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与此同时,教师评价的理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教师绩效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1993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证书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必须通过考核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才能在相关教育机构任职;教育机构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用要与其工作的业绩(教育教学质量)挂钩。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已全面推行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而后,《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相继颁布与实施为教师绩效评价实践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国内非常重视教师绩效评价研究,教师绩效评价是判断教师绩效是否提高的工具,也是判断教师工作绩效任务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国内教师的绩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的胜任力评价。主要评价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或胜任能力。一般是在教师进入教育岗位之前进行,通过纸笔测验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往往作为授予教师资格证书的依据。
1.2 教师的业绩评价。主要评价教师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就是教师的工作行为进行评定,以确定教师工作的质量。一般是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课堂观察,由领导、专家、同事和学生等依据一定原则作出主观性评定。通常是一个评价量表,由评价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被评价者做出评价。评价结果往往作为教师职称晋级、职务晋升、奖惩、留用或解聘的重要依据。
1.3 教师教育教学有效性评价。主要是评价教师施加给学生的影响,也就是评价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在重要的教育目标上进步的情况。一般是通过某个测量工具对学生受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前后进行测量,观测前测与后测之间的差异。同时还适当考虑学校、班级、学生的原有情况,通过线性回归来预测学生应该取得的进步,并将其与学生实际取得的进步进行比测。此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学生对教师和教学的效果的看法。评价结果往往作为教师职称晋级、职务晋升、教师管理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以上三种类型的评价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应用在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中教师的胜任力评价可以应用在教师职前教育及培训,以确保教师职前教育及培训的进程与效果;教师的业绩评价和教师教育教学有效性评价可以应用在教师职后和在职期,评价结果往往作为教师职称晋级、职务晋升、教师管理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此外,三种类型的评价相互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的业绩评价是教师的胜任力评价的效标,而教师教育教学有效性评价又是教师业绩评价的效标。总之,我国教师绩效评价的五十多年来的发展显示:我国教师绩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评价的内容经历了以思想政治素质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注重教师的教学行为三个阶段。评价方法,也更加丰富,更加科学。
2 国外教师绩效评价
国外的教师评价的主要趋势从传统“投入为本”的评价过程向一种“产出为本”的评价过程转向,把学生成就的衡量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发达国家的“教师绩效评价”特别关注教师的行为、教学质量和教学表现,以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
2.1 美国教师评价 自上世纪末,美国教师评价关注着教师责任、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的提升。推行兴起教育标准化运动,联邦和州纷纷建立教师绩效本位教学标准,提高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将高绩效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标准详细列出,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原则以及评价框架,让教师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如1999年,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制定了教师评价标准,简称为“NBPTS标准”。该标准已获得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简称NCATE)的认可。“NBPTS标准”共计5个指标和40个观测点。分别为:①教师要关心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②教师掌握所教的学科和教学方法;③教师负责管理和监控学生的学习;④教师系统思考自己的工作,吸取经验教训;⑤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随着这些标准的提出,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评价措施,如面谈、论文和现场考察等,顺利通过各项评估的优秀教师将被授予国家证书。显然,“NBPTS标准”不是普通教师的从业资格的基本标准,而是教师在学术知识、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国家级优质标准。
2.2 澳大利亚教师绩效评价 澳大利亚各州都建立了教师绩效评价标准,也有了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以确保教师的质量。如1996年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根据教师发展的4级水平,从教学的5个维度衡量教师雇用情况。由毕业生到熟练教师,再到优秀教师、教师领导。师范毕业生一般先给他们临时教师资格证书和一个试用期。如果达到第二种程度,成为熟练教师,可以拿到一个教师资格证,凭这个证可以在澳洲教学。2001年,澳大利亚又发展了一项新的教师协议,协议表明要为政府公立学校教师聘任建立绩效管理的评价标准。
2.3 新加坡教师绩效评价 2001年4月,新加坡开始施行“教育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服务计划”(Education Servi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areer Plan,简称Edu-Pac Plan)。在这个计划中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三种可选择的途径,教学途径、领导途径和专家途径。2003年起开始实施“提升表现管理系统(Enh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PMS)”,其中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评价:一是教师的个人工作表现评价;二是教师个人发展潜能评价。工作表现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能力进行评估的方式进行的。评价遵循的原则是将教师在“相同薪金制”下的公平评价,即“相同薪金”的教师被放在同样的平台上评估,并且评价的依据是教师当年的工作表现而与上一年的工作表现无关。依据的内容包括有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课程辅导活动、学校委员会工作、特殊计划工作等各项工作的表现和绩效。发展潜能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的工作表现和职业管理工作的潜能进行评价。“职业管理”方面的评价又细化为工作能力,长远发展可能性,潜能,主要职位可能性,高级专业潜能,职业发展推荐等六项内容。通过这些方面的评价对教师的未来发展走向进行评价预测,也就是评价教师适合职业发展的三条途径的哪条途径发展,发展的潜能如何,并预测将来在最适合的发展途径上可能达到胜任的最高职位。根据EPMS,新加坡教师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教师聘用或解聘的依据、教师职务晋升的依据、教师发放年终奖金(新加坡称为特别花红)和工资晋升的依据以及其他的奖励的依据。
3 总结
教师绩效评价是指对教师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的评价,其目的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变人才资源为人才资本,使学校获得竞争优势。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获得了很大发展,教育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充分挖掘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潜力和存量,使教育、学校、教师得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永红.对教师绩效评估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
[2]李正生.论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
[3]柳国辉,谌启标.国外教师绩效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06.
篇3
关键词:国外;教学理念;资源;口腔;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66-02
很多高校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更加注重最新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的运用。对于一些新开设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校来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新的教学理念,使用优势教学资源进行人才的培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让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以后,能够在实践方面有更多的提升,以满足市场需要。
一、研究背景
1.社会的发展对口腔技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以后就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口腔在国外一直被认为是重点医学项目,但是我国这方面的认识起步比较晚。口腔医学不仅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还关系到患者的美观,因此美容观念日益增长的今天,人们对于口腔医学美容也有了新的需求。由于我国材料学、设备、制作工艺的快速发展,每一个医疗卫生机构的口腔修复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这样对于口腔从业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市场对口腔技师人才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让口腔医学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笔者对某省口腔机构的现状调查发现,到2010年为止,该省的医疗机构已经超过了10000家,如果按照一个机构一名牙科医生的水准计算,大约需要10000名牙科医生。另外,作者对义齿制作企业进行调查中发现,按照国家药监局2005年制作的岗位职责说明要求中可以看到,我国在近两年内所需要的口腔技师人员还在不断地增长,当前很多齿科制作企业以及口腔用品制造企业都没有经历过比较正规的专业性教育,工作人员基本都是经过短期的培训就上岗就业,这样制作出来的义齿质量不高,根本不能满足临床医师及病人的需要,因此在当前材料、电子仪器以及化学的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让口腔医学技术得到进步[1]。
3.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在培养的模式方面相对滞后,根据2014年的市场调研可以看到,很多高职校对该专业定位不清晰,在课程体系上依然沿用口腔医学的教学体系,导致学生所学与就业岗位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对专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都不高。此外,由于口腔医学技术是一个小专业,不仅培养学生的规模比较小,而且学生的数量也不多,因此,不管是从哪一方面讲都不能适应当前阶段社会对口腔技师人才的需要。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理念创新
1.树立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革新口腔医学技术的教育模式。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一门技术类专业,它与口腔医学专业有着本质不同。目前国内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最高学历是大专或本科,目前开设有口腔医学技术类本科的学院全国仅有1~2家。据文献调查及我校10余年办学经历来看,该专业由于学生就业在工厂,专业满意度不高,且学生继续升学或深造的机会很少,势必让学生看不到自己发展的希望。因此,这个行业的流动性很大,很难留住人才,企业常常处于人才紧缺的状态。作为高职学院,树立“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我们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而不能仅局限于实践操作,这样将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三年高职学习,不仅是学习一门技能,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学习各种自己所需的知识将成为一种常态。目前,许多高职学院都在将学生培养成为生产线上的螺丝钉,而忽略人的全面发展。这样将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没有价值感和幸福感。因此,在口腔医学技术课程体系中加入通识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极为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具备口腔医学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口腔修复高端技术和手段进行各种口腔修复体的制作,适应口腔医学技术(工艺技术)岗位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专长和良好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以往的课程设置与口腔医学很像,理论知识较多,忽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人文素养课程开设较少,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口腔技师制作义齿,本身是创造美的行业。建议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外,增设《口腔工艺美术》、《美术鉴赏》,还可以选修《大学生礼仪》《国学》等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再次,着力打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外很多学校强调从做中学、从学中做以及边做边创的教学理念,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核心,让学生的实践和理论有效地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构建起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让人才的发展更加符合自己的特点。另外还要包含比较系统的、专业的能力训练评价体系,以此保障专业技能人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符合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需求[2]。将沿海发达地区技术一流的义齿制作公司进入校园,实行校企深度合作,打造校企共育人才的目标。使学生在校内就能学到一流的工艺技术,同时,企业通过参与对人才的培养,对企业文化,职业生涯规划和人才质量等方面有较好保障。企业的兼职教师也弥补了该专业教师工艺制作技术的不足,校企双赢,共同培养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校方还可以派优秀的教师带领学生每年去国外参观学习,由此掌握国外先进的口腔工艺技术,让学生对自己的所学有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参观、学习或比赛锻炼学生的制作水平,以此对我国口腔医学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让世界资源得以共享,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2.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实现学校专业教学的高起点。先进教学资源的引进能够让国外的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被我国所运用,国外的医学技术课程已经有多年的发展经验,因此各个高校可以再认真总结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大胆地加以借鉴和合理化的运用,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日本比较突出,也处于一直领先的位置上,因此高校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可以培养骨干教师赴日本学习,对当地的齿科制作企业进行现场的考查。除了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以外,还要把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到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过程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口腔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方面建立中日学习班和中德学习班主要从以下几部分进行研究和分析:
首先,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加以完善和整合。很多繁杂的内容并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因此需要在立足我国国情与社会情况的基础上,展开对医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定位,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也对口腔医学技术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其次,引进国外教材和教具,对国内一些旧知识以及落后水平的教材与此剔除。对国内口腔技术教材加以革新,删除一些陈旧的技术知识学习,通过对国外的对比和考查,感受国外先进齿科材料公司的口腔修复技术教学教材的超前性、规范性以及全面性,不但有一般性口腔修复学知识的理论性基础,还有关于修复口腔技术方面的操作技巧以及各个流程和步骤,以此最大化地反映出世界领先的口腔工艺科技。引进这样的教材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引用教材中的创新思想以及色彩图片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因此在这方面,需要我国的各个高校大胆突破常规,用国外先进的齿科材料口腔修复技术作为基础,改变以往教材过于陈旧,和过于空洞的现象,以此作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的教材。
3.中外合作以及校企合作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运用。高校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需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将义齿加工企业引入校园,形成校企深度融合,使我们的师资和学生培养更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国内外选择一些比较有名气的齿科材料公司,和学校展开合作,让学生通过见习的方式进入企业中工作,企业也可以指派一些资深的专家学者进入学校对学生们进行指导,更可以培训教师的教学,示范性授课的这种形式可以让学校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全新的课堂形式,企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技巧以及精湛的操作技能也能让学生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见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化的管理,通过专业的技术学习和完善的考核机制,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另外,还要有产学结合以及互惠互利的教学模式。口腔医学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实习的单位主要是义齿公司或者口腔技工所。从企业聘请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学队伍,对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进行指导,学院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进行产品研发或教材开发,同时参与实训学生管理,实现校企真正意义的双赢。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引进国外教学理念和资源加快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本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校内实训、师资培养等方面向国外学习的思路。当前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匮乏,也让各大高校开始重视这一专业的发展和完善,通过本文的叙述,希望对高职口腔医学技术教学同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4
一、特色教育理念
世界性的特色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多元主义”(pluralism)的文化价值观逐步地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其主要表达的方面是尊重教育中的特色化和多元化发展模式,就自然要求承认并尊重教育的差异性与个性,同时自然要求用多元价值标准评价教育,当教育的差异性与个性得到尊重并得以提升的时候,当然就形成了特色教育。从我国历史传统来说,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尊重“孔孟之道”,更是尊重“儒家思想”,所以我国一直都是讲究的中庸之道,在教育这方面也有忽视了孩子们的多元化发展。所以,对于特色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拿大著名哲学家、原国际哲学联合国主席E・柯希(Venant Cauthy)对于特色教育的理解可以很好地概括对于特色教育理念的定义,多元性的特色教育并非让孩子们胡乱地进行自我彰显个性,更不是自我的一种膨胀表现。它强调的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些观念的交流中可以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观念会丰富自己想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让学生们可以从中学会与他人交流,跟他人进行合作。但是学生们受到教育的根源是学校,学校是学生们生长的最美好的沃土。所以,特色教育首先是学校拥有“特色”――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色。当今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都注重的是升学率、分数段,这和一个大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家长们也会是选择可以带给孩子们更高分数的学校。这让学校本身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是可喜的是近些年我们也看到了社会在不断注重向素质教育方面发展,在不断调整中考、高考的改革方案,可以让学生们更加全面的发展,在这样改革浪潮和大背景之下,学校就应当抓住契机,更好地调整自己,寻找自身特色之处。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小学和大学并没有升学考试这方面的压力,所以更加容易进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对学校课程、老师的培养都进行全方位的深造,创设优秀的校园文化。
二、特色教育的特点
特色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校在进行特色教育改革的时候都应当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把国际上的特色教育理念进行本土化,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接受,以免发生“水土不服”的情况。那样,只会把一个良好的教育理念扼杀掉。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对特色教育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叙述。
首先,特色教育相对的就是中国一直以来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模式。我们的教育不管从小学还是到大学都更加注重“制度化”、“模式化”、“同一化”的教育模式,老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在课上都会被要求记笔记,学生都拿老师讲的课为“圣旨”,一个字不差地背诵下来,不习惯于独立思考问题。所以特色教育注重的就是学生们的特色发展,能够引导学生做到独立思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面对一个问题,想法比答案更为重要。
其次,每一个具有特色教育的学校之所以能够具有特色,是因为它拥有一批具有“特色”的老师和管理人员。拥有“个性”的老师才能够带领自己的学生更有“个性”地发展,只会填鸭式教育的老师怎么可能更好地贯彻“特色教育”理念?老师和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灵魂”,应当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来说是更好的,能够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能够自上而下建立起一个特色的“教育模式”。当今社会对于老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应当要求其能力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带给学生什么,领导学生做什么。
最后,创办学校特有的“特色课程”,这是一个特色学校的最终表现形式,一个学校的特色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以及最终展现给所有人的成绩单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特色课程”。拿小学来说,家长们如何选择一个学校来提高自己孩子的综合能力,也同时可以免除假期“特长班”的困扰,就是凭借学校“特色课程”。北京市一中的“12年一贯制、滑动学制”。其课程结构包括: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这几门同样重要,都从一年级就开设;综合课包括“综合理科”:以小学自然为基础,融入中学理、化、生的内容、“综合文科”:以小学品德课为基本,融合品德、伦理、心理、人生观等知识、“动手与动脑”创造、培养创新思维方法、手工、泥工、纸工、木工、打字、摄影等基本技能操作。除此,还有美育、音乐、美术、形体以及课外活动课等。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方案中,唯有立足于当今国情,将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同我国孩子们的思维模式相结合,才能创办出属于我国的特色教育,使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建设更美好的校园。
【参考文献】
[1]俞水易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13(3).
[2]瞿振元.《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
教研究,2014(1).
[3]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篇5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理论与实践
1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全球化:相互促进的潮流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影响超越国界,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大科学、大技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科技全球化更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迅猛发展,席卷全球。科技全球化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
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篇6
论文摘要 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带来的产物,经济飞速发展,全球交流日益增强,也给教育领域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比较教育中民族性的发展与演进,浅要探讨了民族性的思想内涵,并在现实的借鉴意义及价值方面提出了自己浅薄的见解。
1 教育国际化所提出的问题
首先,教育国际化使世界各国家在教育制度的制定上越来越受一个共同所认可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国际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愈来愈频繁,某一个国家的某一项领先的教育理念会迅速地在全球范围传播开来。然而,另一方面却不得不说,当下的教育国际化并不是一个真正公平的过程。西方国家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所处于的领导与支配地位是十分明显的,第三世界的国家大多处于不利地位。全球化对教育的第一个重大的影响,就是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为世界普遍所认同的国民教育制度,并将国民教育制度输送并强加给了其他的国家”。①对于第三世界的国家来说,教育国际化则意味着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发展中国家出于本国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与发达国家进行信息交融、资源互补的过程中,被迫地接受被强加的理念,其本身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则受到冲击,自身的文化传统的发展在面临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不小的危机。
于是,教育国际化带来了新的难题:教育国际化是否意味着国家民族性教育模式的终结?教育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途径,教育做不好,强国大国也就无从谈起。该如何设置教育体系,如何导向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承担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使命,如何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是我国当代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 民族性的基本内涵
2.1 民族性的发展与演进
民族性概念的提出是在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方法研究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比较教育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阶段。这期间,人才辈出,涌现出萨德勒、康德尔、汉斯等一批著名的比较教育研究者,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身处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拥有着共同的比较教育思想和方法论,其核心即为民族性。
民族性研究的先驱者是英国的萨德勒爵士。他的主要意图是想用比较和历史研究中获取的经验来影响英国教育政策的制定,虽然考察别国教育制度的目的是加深理解和改进本国教育制度,但绝不是认为或者暗示一种教育制度可以适用于每一个相似的国家,基于此看法,萨德勒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出现了民族性概念的萌芽。
康德尔的民族性观点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他的导师萨德勒爵士。他认为,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观念和文化不同,他们对各种情况和问题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他们会以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类似的教育问题,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制度。换言之,民族性是教育制度的基础。②但在康德尔的民族主义问题和民族性的阐述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汉斯综合了萨德勒和康德尔的观点,但是与前两者不同的是,汉斯的民族性研究没有局限于历史法,他在证明有关黑人和白人在智力上不存在差异的观点上就运用了心理学智力测验结果。汉斯的因素分析法是他的历史法的实际体现和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历史法和其他方法的融会贯通构成了汉斯独特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2.2 民族性对于国家教育的内涵
每个独特的个体都具有差异性,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才造就了各种各样不同性格的人一样,国家也是如此,而这一点的体现就是民族性。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它的发展和改革都不能脱离本国的实际情况而完全照搬别的国家的现成模式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特征民族性的教育。各国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教育制(下转第5页)(上接第3页)度的设置都应当体现出本国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等特性。教育必须担负起保存本国民族文化的使命,在当今世界,越具有民族性,才越具有世界性。也正是因为具有了民族性,世界没有大一统,才具有了世界交流的必要。
乌申斯基说过,“一个没有民族性的民族,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③民族性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唯一可以依托的因素,只有依据本国民族性发展的教育,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教育脱离民族性,那么它就没有生命力,仅仅是一个躯壳而已。
国家教育应当围绕国家利益为中心,而民族性教育能很好地贯彻这一点。民族性教育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把民族观念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民族性载体的民族与国家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两者互为载体,民族为了保卫文化共同体的边界,需要成为国家,而为了建立统一的文化,国家也需要树立民族性。因此,具有主权地位的国家建立,是民族性的最高体现,捍卫国家主权也成为民族性的主要目标。作为民族意志而体现的民族性必然本能地与维护国家利益相关,忽略国家含义的民族性概念也是不完整的”。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注重教育的民族性,建立有本国特色的、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
3 民族性的现实价值
第一,我国应该根据中华民族的特点来建立教育体系,不能生搬硬套别的国家的东西。教育体系的设立一定要注意民族性、本土性。许多发展中国家或者欠发达国家都曾经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这些国家在二战之后虽然纷纷走上了独立的道路,但是其按照发达国家建立起来的教育模式却没有随着殖民地的消失而改变,这种比其本国先进的教学模式反而被当作追赶发达国家的有力手段而不断加强,使得这些国家对西方国家的依赖性日益加强。当今的教育国际化更是加重了这种影响。
第二,在建立我国教育模式的同时,忌盲目排外,要对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批判性地借鉴和吸收。众所周知,清朝的闭关锁国制度是导致近世纪来中国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闭门造车,只会是我们的视野越来越狭窄。在一个开阔的视野下,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争辩,可以厘清教育模式建立中的思维和逻辑,笔者认为这是比较教育学研究的要求,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有利环境。教育会在批判性的借鉴中发展,尤其是我国教育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指导性需求,所以积极地批判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使之与本土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条有益的途径。
第三,在批判吸收外国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我国应该发扬改进我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上下传承五千年,沉淀了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等一系列的优良传统。我国在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把这些传统美德融入进去。当然,我们也不能不加以选择地“一锅烩”,毕竟时代在发展,有些传统不见得会适应当前时代的需求。我们应当积极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对不适应当前时展的部分进行改造或摒弃。
在教育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应当以本国的教育国情为基础,以民族性、传统文化为依托,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移植国外的先进理论,使之与我国本土的教育理念、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适合我国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理念。目前,已经有学者关注到这些:“从传统教育理论中继承和改造一些有生命力的教育话语”。④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使我国的教育处于世界发展的前端。
注释
① 常新,史耀媛.全球化视域下教育体系民族性问题的再审视[J].理论导刊:2010(8):89-91.
② 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2,78,90.
篇7
虽然当今国际社会处于和平安定时期,动荡不安的战争时期已经过去,但从近些年发生的国际事件,可见国际局势并不十分安稳,一些经济战争、政治战争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演化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引起军事战争,也就是各国之间的军事实力较量。我国自古就追寻和平,但始终都没有轻视国国防工作,特别在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频频向我国施压,导致我国国防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我国对国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可见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1中外国防教育目的比较
1.1我国国防教育目的
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学生的愛国主义情怀。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海域辽阔,周边国际环境非常复杂,从而导致我国百年来屡次受到列强压迫。追究到历史根源,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国防教育不到位,我国居民缺乏相应的国防知识与意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不安,例如“萨德事件”、“南海事件”等,我国也逐渐加强了国防教育,但在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背景下,使得很多学生依然对国防教育视而不见,认为国防问题就是军队问题,学生的任务就是学好知识,推动祖国经济发展。这种认知非常片面,国防不仅是军队的事情,更是中国人的事情。国防教育需要结合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通过开展政策教育,从而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在国际环境中生存状态,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防理念。只有有了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念与国防责任观念,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人才培养。由于当今我国的教育制度并未完善,教育改革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传统的教育理念仍然影响着当今学生思想。开展国防教育,履行兵役义务,接收国防教育,是每个学校、学生、教师都应该落实的责任。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在入学学时,都要参加军训活动,通过军训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承受能力与适应能力,这在一定程度能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更好地为实施国防教育而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从本质上分析,我国虽然一些军训活动、教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却与国防层面相差甚远。我国教育依然是以学业为基础,无论是学生升学还是学生就业,学校几乎都不会涉及较多的国防知识。国防教育也仅仅局限于一些公开课,甚至只是一些讲座等,无法彻底贯彻国防教育。
1.2国外国防教育目的
培养国防后备军力量。诚然,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我国国防教育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差异性。以美国国防教育为例,美国地方高校的都会设置“后备军官训练团”,每年的美国高校毕业生成为军官的人数高达1.5万人次,有三分之二的美国大学生都会服役军队,其余的学生以预备服役的形式参与到军队中,其中储备后备役军官多达80万人次。这样能够极大缩减军队人数,从而降低国家财政开支。而韩国服役模式大家有目共睹,凡是年满18周岁以上的青年(男性),都必须要到部队服役之后才能考大学,甚至连明星也不例外。这样的做法一是能够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二是能够锻炼人们的军事能力,以防不时之需。
培养高专业能力素质的军事人才。相比全职现役军人,学生的素质要更高,理论知识更强。为了能够顺应新时期的高科技战争需求,军队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军事人才,通过采用高校教育与国防教育相融合的方式,从而为部队提供更多的军事人才,包括通讯、网络、电气、核物理等专业军事人才。再者,根据当今国际情况来说,每个国家都不能掉以轻心,无论是美国,还是朝、韩,都在着重关注国防的问题。由此可见,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1.3小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我国与外国国防教育可以看出,我国国防教育还比较表面,我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国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媒介,也就是教育为主、练兵为辅等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责任感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从国外国防教育模式分析,国外国防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后备军事人才为主,落实更加实际的国防教育,如果发生战争,后备军同样会奔赴战场,但我国的学生只能看新闻。因此,我国国防教育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用性,也就是能够切实为军队提供武装力量,加强国防教育的积极作用,不仅要实施意识教育,同时也要实施实践教育,树立正确的国防教育目标,让大学生也能够成为国防的重要力量。
2国防教育内容与形式对比
2.1我国国防教育内容与形式
我国地方高校国防教育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军训;二是军事理论课。通常情况下,如今的高中、大学普遍形成军训活动人,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军训、射击、队列、军体拳等内容。待到军训项目结束之后,还需要进行几个课时的军事理论课,主要包括:国防、世界军事、信息化战争等。从而开展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种传统国防教育手段无法发挥国防教育的积极作用,也无法了解近些年的国际关系复杂性,实践内容几乎没有。
2.2国外国防教育形式与内容
国外非常注重国防教育的实践性,通过将文化知识与国防教育相互交叉,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国防教育目的。以美国为例,美国国防教育都是寓于各种教育之中,强调知识的相互渗透,并不是将国防教育当作一种简单课程,而是一种课程习惯。美国国防教育将国防知识渗透到日常学习中去,向学生灌输国防意识,强化学生的国防思想。并且,美国还有一套国防体系,将国防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中,例如参加纪念馆、博物馆等,从而实现国防教育与生活的结合。
篇8
关键词: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价值评析
一、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凯兴斯泰纳原著的翻译和出版,主要有《工作学校要义》(1935年)和《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1993年)等。
对凯兴斯泰纳较早的研究主要见于民国时期。凯兴斯泰纳的主要著作之一《工作学校要义》于1911年问世,很快,其著作中的教育理念就传到中国。20世纪初,国内著名教育学者樊炳清、钱歌川、姜琦、刘钧等就对他的教育理论做过介绍、研究和评说,有的还亲赴德国向他学习。其中,比较详细的相关研究见于民国时期姜琦所著的《现代西洋教育史》。
目前,国内关于凯兴斯泰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凯兴斯泰纳个人经历和著作介绍
《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的目的》,《世界教育名著通览》介绍了凯兴斯泰纳的两本主要著作《工作学校要义》和《德国青年的公民教育》。
2.凯兴斯泰纳总体思想内容介绍和价值评析
《外国教育管理史教程》中,作者在第五章近现代德国的教育管理中,从倡导公民教育、倡导劳作教育和创办补习学校三个方面介绍了凯兴斯泰纳的办学思想。《外国教育史教程》把凯兴斯泰纳视为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前期欧美新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介绍了其“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理论。在《德国基础教育》中,作者将凯兴斯泰纳视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拓者,从三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在职业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
3.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思想介绍
马立志在《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里阐述了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目的、任务和具体改革措施,挖掘出了其中渗透的“大职业教育观”。在《外国教育实验史》中,作者具体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实验,并将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实验与费斯泰洛齐教育实验、杜威芝加哥教育实验作了比较。
4.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介绍
徐小洲在《论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思想》里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的相关概念和实施公民教育的场所特点,最后评析了公民教育思想。李静在《论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目的》中着重论述了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与我国公民意识培养之间的联系。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凯兴斯泰纳的众多研究主要有两大类:
1.介绍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和改革实践,并对其思想价值和改革影响进行评析
在由摩洛哥教育家Zaghloul Morsy主编的《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第二卷)中,作者结合凯兴斯泰纳的个人经历,介绍了凯兴斯泰纳个人主张背后的实践来源。ThomasAlexander 和Beryl Parker 所著The New Education in the German Republic中主要论述了他的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
2.结合作者所在国家和所处时代所遇到的职业教育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对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改革实践有选择地进行了介绍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在其主要著作之一《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中,谈到了凯兴斯泰纳用于国民教育的教学方法。Philipp Gonon在The quest for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 Georg Kersch-ensteiner between Dewey, Weber and Simmel中,把凯兴斯泰纳与杜威、韦伯、西美尔联系起来,给普遍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篇9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纵观历史可以发现,自文艺复兴以来,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共发生四次转移,依次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五个国家。高等教育中心的每一次转移,都反映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分析、探究其形成背景和特征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特征;影响
教育对经济、科技、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高等教育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规律,高等教育中心共经历了四次转移,每一次高等教育中心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有其发展的踪迹和规律可循,这些特征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德国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中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的愈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1]历史正如一面镜子,让我们可以看清现在所处的位置,并通过过去来反省现在。因此分析、探究高等教育中心形成的历程和特征,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形成的背景及表现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首先是从意大利发起,然后经过英国、法国、德国到现在的美国,共有五个中心,发生四次转移。虽然每个高等教育中心的形成都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特征,但从它们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又可以发现其共性。因此文章重点选取意大利、德国和美国来具体分析其形成过程。
(一)意大利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背景及表现
14、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兴起的转折点上,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上,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政治上,意大利迟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内分裂严重,城市联盟众多,互相之间的纷争不断。思想上,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教会神学和封建传统,产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思想意识的觉醒提供了条件。而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在关心生产和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科学的方法,要求建立维护资产阶级的新观念,利用教育来培养各种社会适用人才,因此促进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财富的集聚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正如布克哈特说:“直到13和14世纪,财富的增加使得更有计划的发展教育事业成为可能,意大利的高等教育才显得更有生气。”[2]经济的发达,思想的繁荣等一系列有利条件促使意大利成为学者和人才汇聚的地方,意大利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最明显的表现是中世纪大学的兴盛。14世纪末,欧洲有大学60多所,意大利有18所,是中世纪大学最多的地方。[3]而且意大利当时的这些大学是欧洲最富盛名的大学,例如博罗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它们吸引了各国学者和杰出的学生来此学习并传播先进的思想。这众多积极因素为意大利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奠定了基础。
(二)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背景及表现
19世纪,德国虽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上不如英法,但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其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源于两次大学改革运动和国家主义意识的觉醒。新的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实施更是创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1810年洪堡参照法国科学教育制度创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从建校最初就是著名学者的聚集地,在洪堡的努力下也聘请了一流的教授和学者。而它的独特之处是,把科学研究作为最主要的要求,授课是次于科学研究的。因为它认为,在科研方面有卓越成就的学者也是最有能力的教师。洪堡认为“将研究和教学机构的分离和强调专业和实用性教育,不利于人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4]这样就开启了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模式。柏林大学作为欧洲大学学习的楷模,是真正的专注于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代表。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思想为德国培养了一批科学家和学者,也为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奠定了基础。
(三)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背景及表现
美国的社会环境和其他国家的不太相似,美国教育的发展是先于国家的成立的,没有国家的控制,在发展上就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1876年美国吸收了英国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德国大学的学术精神,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创办了研究生院,重视科学研究,发展研究生教育。到19世纪末,美国大多数大学都在本科生上设立了研究生院,作为专门的研究机构,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美国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善于抓住机遇,而且积极地引进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在借鉴的同时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不断创新,把高等教育的发展植根于自己的土壤,于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了现在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
二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形成的特征及启示
(一)先进理念的提出及发展
高等教育中心形成的过程也是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过程,从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基本情况来看,每发生一次转移,都相应地有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这也是符合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的。在新的形式下,新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能够对教育实践提供指导作用,因此先进的理念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如英国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德国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理念,美国的“康奈尔计划”和“威斯康星思想”将大学科技成果服务社会的理念等等。这些理念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引导了大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也是一国能成为高等教育中心的关键因素。
(二)新型学校的建立
新型学校的成立往往是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的,它的办学模式和办学风格与已有的老牌大学有很多不同地方,它们顺应时代的要求而出现,更加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英国成立的皇家学会,法国建立的法兰西科学院,德国的柏林大学及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它们都大大推动了当时大学教育的改革,作为思想集聚的圣地,吸引了广大学者和优秀青年来此交流学习,不仅对本国的教育有深远影响,而且各个国家都是纷纷效仿,以期望自己国家的教育能达到更高的水平,为自己的社会经济服务。新型学校的建立更是对老牌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些老牌学校不得不引进和借鉴新型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方式以适应时展。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作为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它开启了独立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它的成立对美国后建立的学校和一些老牌学校带来很大影响。
(三)一流教师队伍的培养
从意大利作为第一个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开始一直到美国,这几个国家在其教育的发展上都有一个极其显著的共同点就是有一批一流的师资队伍的支撑。一流的大学吸引了一流的教师,一流教师的云集才造就了一流的大学的发展,他们是相互吸引,彼此依靠的关系。一流的师资队伍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保障,作为先进思想的带头人,他们在研究项目的同时,可以给学生传授最新成果,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发展。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国家自然而然地吸引学者和优秀教师,而他们也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高等教育国际性的开展
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国家,总是能够吸引一大批外国的留学生和学者到此地学习,通过学习,把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自己的国家而促使高等教育中心发生一次次的转移。如19世纪,德国作为高等教育中心,作为一个先进思想汇聚的地方,很快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来此求学,德国再现了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国际性特征,而此时的英国和法国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20世纪初美国因其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了高质量和多数量的优秀人才,成为各国留学生向往的地方。因此美国的留欧学生也逐渐减少,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到美国求学成为热潮。二战后,德国高等教育衰败,美国抓住机遇掀起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进而成为新一轮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形成和经济、科技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当今世界的经济中心逐渐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因此我国面临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在高等教育建设方面要把握机遇,发展创新教育理念,用理念作为指导推动大学的改革,并最终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在高等教育建设上要抱着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创新,把我国打造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
参考文献
[1]雅思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2]雅各布•布克哈特著,何新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周光礼.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发达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3:66-77.
篇10
当前我国高校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的钢琴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以期实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上的改观,实现多元开放式教学,让现代高校钢琴教育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呈现出轻松灵动的个性化特点。中国钢琴教育历来强调对学生的技术训练,中国大学生虽然在钢琴演奏技术上高于外国大学生水平,但是在视奏、即兴编配、伴奏和重奏等能力方面差异非常明显。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西方国家钢琴教育的优势和长处,为我所用,以促进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和培养更多优秀钢琴艺术人才。为此,由李小莹撰写的《当代美国高等钢琴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一书,对新课改背景下高校钢琴教育思路与方法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⒖技壑怠
全书系统地论述了美国钢琴教育的基本理念、高校钢琴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类型、以人为本的分类钢琴教学、多元开放的钢琴教学形式和钢琴表演与钢琴教育课程等内容,从不同视角呈现出当代美国音乐教育改革中钢琴教育的基本面貌。该书还从比较音乐教育的视角出发,以美国钢琴教育为对象,探讨了音乐教育中专业音乐教育的问题与现状。作者选取了部分美国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设置、课程类型、教材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调查与分析当代美国高等钢琴教育基本理念与实践。该著作通过对美国高等钢琴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的分析与论述,进而分析、归纳与总结了美国高等钢琴教育所取得的成效,为中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师和中国高校钢琴艺术教育带来一些有意义的思想启迪和思考。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阐释了钢琴教育的基本理念,具体阐述了美国钢琴教育基本理念的历史演变和当代美国钢琴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一章通过对美国钢琴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演变以及基本理念的阐述,给我国高校钢琴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与思想观念上的启示。通过中美钢琴教育基本理念的差异比较,找出我国教育观念上的不足,汲取美国钢琴教育先进理念,为改观我国高校钢琴教育理念提供参考。第二章介绍了美国高校钢琴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阐述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钢琴教育专业课程。同样的高校钢琴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同层次上的钢琴教育,比较中美高校钢琴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异同,为我国高校钢琴教育寻找差距,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效缩小差距。第三章论述了高校钢琴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课程类型。从其具体课程设置内容的条分缕析上,能够找到一些可学之处,美国钢琴教育的个性化特质尤其值得借鉴。第四章重点论述了以人为本的分类钢琴教学,阐述了初级钢琴教学、中级钢琴教学和高级钢琴教学。第五章论述了多元开放的钢琴教学形式,具体阐述了钢琴个别课与集体课教学、钢琴教学研讨课和钢琴教学工作坊。美国多元开放的钢琴教学方式、以人为本的分类钢琴教学、有针对性的个别与集体教学都展示出美国钢琴多元开放的教学模式和场景,具有借鉴意义和作用。第六章介绍了钢琴表演与钢琴教育课程,具体阐述了多元钢琴教育理念的倡导与实践、钢琴教育专业设立的必要性和钢琴表演与钢琴教育课程的比例。最后综合分析了美国钢琴专业、表演教育和教育课程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总之,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没有厚重文化历史束缚的新兴资产阶级国家,高校教育方面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其开放性和富于挑战性特点使其成为世界标杆。其钢琴教育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具优势的国家,但美国兼容并蓄的开放个性使得其在钢琴音乐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它独特的钢琴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值得国人去审视和借鉴。
本文是吉林省教科规划项目“核心素养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项目编号GH163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对国内外钢琴教学现状的总结,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探讨,表明汲取国外高校钢琴教育成果和资源也可以为我国钢琴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思路。与西方音乐教育界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交流和对话,有助于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助于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高校钢琴办学思路,加快钢琴艺术教育领域“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实现我国钢琴音乐走向国际教育舞台的夙愿。当前我国高校钢琴教育要在钢琴课程设置、钢琴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钢琴师资培训、钢琴课程教学模式上、新的演奏技术技巧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激发大学生学习钢琴动机,鼓励自主性学习、讨论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法;本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运用钢琴教学中的多样化教学手段,注重钢琴音乐教育的创造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创新,重视钢琴教育的多样化和本土化,拓宽大学生的钢琴音乐文化视野;进行分类钢琴教学,细化教学对象,使得钢琴教学专门化;强调通识教育和整体知识观,鼓励钢琴教师积极探索与编创钢琴作品,并运用于钢琴教学当中;注重钢琴表演和教学实践活动,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班和分组,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总之,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借鉴外国钢琴教育教学前沿理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田小书,通化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