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范文
时间:2023-04-04 04:0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体物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四年以上工作经验 |男| 27岁(1988年9月18日)
居住地:南京
电 话:153********(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2年 ]
公 司:XXX新能源有限公司
行 业:新能源
职 位:科研人员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天体物理学
学 校:南京大学
自我评价
本人毕业于天体物理学,熟悉配方正规工业化生产的流程,以及在生产中出现产品异常和不合格情况时,进行技术分析与相关工艺改进。诚实忠厚,成熟稳重,注意细节,有奋发图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管理潜力,优秀的思维、沟通和学习能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新能源
目标地点: 南京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科研人员
工作经验
2011/8—至今:XXX新能源有限公司[3年]
所属行业: 新能源
化学实验室 科研人员
1. 负责产品研发、性能及寿命等分析测试、特殊零部件的入库品质检测、并出具报告;
2. 负责检索行业内相关中英文专利及文献,翻译;
3. 负责周报,年报的总结和计划;
4. 负责公司产品专利和论文;
5. 负责实验仪器采购筛选、管理及维护;
6. 负责新员工培训[:请记住我站域名/];
7.负责外部的联络及沟通。
2010/12—2011 /8:XXX材料加工有限公司[ 8个月]
所属行业:检测/认证
实验室 研究员
1. 负责公司产品的质量监控;
2. 负责公司原材料的进厂检测;
3. 负责为公司产品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并为不合格产品提供解决方案;
4. 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日常维护;
5. 负责试剂和样品的存放管理;
6. 负责实验室试剂等日常耗品的采购;
7.负责实验室考勤和年假统计。
2010/7—2010 /11:XXX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个月]
所属行业: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技术部 科研人员
1. 负责对车间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
2. 负责对车间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提高,研发新生产路线;
3. 负责研究开发液晶单体的新品种,给总公司提供实验小样品;
4. 负责对新产品的中试放大提供技术支持。
教育经历
2006/9 --2010 /7 南京大学 天体物理学 本科
证书
2009/6 大学英语六级
2007/12 大学英语四级
篇2
关键词:太极 天体物理学 宇宙 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帮助了人们探索宇宙,研究宇宙。然而早在数千年前的中国就已经有人在对宇宙进行思考了,与现代科学技术所探寻的宇宙相比,中国古代人们对宇宙的思考或略显肤浅,但却多有相同之处。中国传统科学对宇宙的思考非常早,且曾遥遥领先于西方的宇宙科学长达数千年之久。然而,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先进的技术对宇宙进行探索,西方宇宙学远远超过了中国。中国的科学家放弃了祖先对宇宙探索的思想,转而完全以西方科学技术探索宇宙。但这并不能证明东方对宇宙的数千年的探索一无是处,然而却没有人将中国的宇宙思想同西方科学技术相结合,共同思考。我认为中国传统科学对宇宙的认识是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并且研究的,如果以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科学对宇宙的认识相结合,会得出很多不可思议的结论。
我在大学本科期间参加了武术协会,且学习了太极拳以及相关中国传统科学哲学思想。太极拳在我国源远流长,它动作缓慢、连贯、舒展、灵活、自然,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气沉丹田,站得稳,可以四两拨千斤,又能协调力量平衡。形意相随,意气合一,达到调节内脏功能。在我和师父刚刚认识的时候,师父对我讲:“什么叫太极”?宋儒周敦颐作「太极图说,说的很清楚,在这里他指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也就是说两仪就是太极的阴、阳二仪,在这里他也指出了无极而生太极的道理。什么是太极拳呢?太极拳宗师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开篇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开),静之则合”。这段话有多层含义。其中“动之则开,静之则合”,是太极拳最早最高的精辟概括。师傅又说你的性格好静不好动,你应该练习太极拳,使自己在练拳中体验动、静的平衡。一个人只有动、静平衡,阴、阳平衡,身体才能好,才能百病不生。师父的话当时没有全明白,但我已经知道太极是深奥的,如同宇宙一般深奥,我当时面对太极图时便有面对整个宇宙之感。师傅的话引起了我学习太极的兴趣。
在以后不断的学习中,自己知道了“太极”一词在文言文中是表示“太空的中心”的意思。代表着上古华人对宇宙大爆炸之后状态的抽象理解。现代科学认为:大约150亿年前,无极的混沌状态起波澜,不知名的物质相互碰撞,碰撞使不知名的物质产生磁性,磁性又使不知名物质相互吸引,不停地聚集在一起。
聚集在一起的不知名物质继续相互碰撞,碰撞使不知名的物质产生了高温。体积和温度不断提高,体积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终于,温度和体积到达了极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时,在相互的作用力之下,大部分极高温度的物质被瞬间推向外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虚无空间,古圣先贤在文言文中把这个空间称之为“太虚”。
“太虚”就是现代人所认识的“太空”。“太空”指的是一个极度巨大的虚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已经可以区分出上下,左右,前后。古圣先贤把“前后,左右,上下”称之为“六合”或者“宇宙”。
宇宙大爆炸时,在相互的作用力之下,小部分高温的物质被挤压在爆炸的中心点上,这个中心点亦即是“太虚”的中心点,古圣先贤文言文中把这个太虚的中心点称之为“太极”。
在“太极”中物质继续相互碰撞,相互吸引,产生着高温,散发着光芒。它就是万物之源,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
宇宙由没有中心点的混沌状态变成了有中心点的太空,古圣先贤称之为“无极生太极”。
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就是一个从无极至太极,至阴阳、天地,至五行、四时,至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
太极图
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所以我认为太极就是宇宙,是我们研究宇宙的参照物。
太极图用黑色表示属阴,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用白色表示属阳,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太极图这个圆圈,代表的是宇宙,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实质的内容。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便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自然界也是如此,阴阳寒暑,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无不包含阴阳五行。阴阳交合,则化生万物,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故变化无穷。而现代科学技术所解释的是正负的电性,当正负相合时即为中性也就是无极如中字;当正负有所区分时也就形成了太极可以理解为质子和电子,这时他们是在一起的是中性的;然而当质子与电子分开时便都显现出了电性,电子带负电而质子带正电,这也就是阴阳二气。所以一个原子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太极。由阴阳二气组成了世界万物,也就如原子组成了我们的世界一般。
我们的世界,是运动的世界。亿万年来,自然界中,日经月行,星环辰绕,莫不循圆以为轨道;水滴而形珠,石磨而状卵,石滚水注,莫不符合圆的规律;禽兽的扬降与走跃,也莫不留下圆弧之轨迹。人类发展了科学技术,而察今日卫星的运行轨迹,飞机之螺桨,车辆之转轮;电动之机械,乃至物质之微观结构,同样无一脱离圆的运动。直线是无限大的圆之一段,点即是无限小的圆,螺旋则是园与其它因素的合成。圆运动乃是万物运动的本质,乃是乾坤大道。太极拳就是以不断变位的身体为园心,而用双手和双脚划出大小、远近、变化无穷的园,来防卫身体不受外来伤害,并达到动静结合,锻炼身体的目的,我喜欢太极。我也喜欢天体物理学,因为自己练习太极拳知道了“太极”,又通过学习知道了太极一词是表示“太空的中心”的意思。中国古代圣贤用太极理论来理解宇宙,即"无极生太极"和现代科学所说的宇宙爆炸理论是一致的。太极与天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太虚、太空、太极、宇宙、生命、万物、太阳系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扩大,不仅使人们愈来愈深入地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规律,同时也促使物理学在揭示微观世界的奥秘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对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起步最早,虽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但还没有一个学说被认为是完善的而被普遍接受。
天体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研究天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演化规律的。天体物理学分为:太阳物理学、太阳系物理学、恒星物理学、恒星天文学、星系天文学、宇宙学、宇宙化学、天体演化学等分支学科。可以说,天体物理学是人类认识宇宙最直接的学科。
另外,射电天文学、空间天文学、高能天体物理学等,用物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分析来自天体的电磁辐射,可得到天体的各种物理参数。根据这些参数运用物理理论来阐明发生在天体上的物理过程及其演变,是实测天体物理学和理论天体物理学的任务。
利用理论物理的普遍规律从天文实测结果中分析出天体的内在性质,是为理论天体物理学的开端。理论天体物理学的发展紧密地依赖于理论物理学的进步,几乎理论物理学每一项重要突破,都会大大推动理论天体物理学的前进。
天体物理学的发展,促使天文观测和研究不断出现新成果和新发现。
篇3
我们问了很多物理学家,如果有一个完全正常运转的引力波天文台,观测到什么最让他们激动。以下是他们给出的最受欢迎的五大目标。
1.星系超新星
如果一颗恒星足够巨大,它会在生命的尽头变成一颗超新星,在耗尽核燃料并在自身重量之下坍缩时发生壮观的爆炸场面。虽然我们的太阳太小了,并不会变成超新星,但是银河系中存在足够多的大质量恒星,令我们大概每3 0年就有机会观测到一次超新星爆发。哥伦比亚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伊姆勒・巴托斯说:“因为光线,想要看到这些爆炸的内部情况非常困难。”在加州理工学院和LIGO实验室工作的数据分析师乔纳・坎那说:“有了LIGO,我们就可以研究星体核坍缩内部原理的极细微之处。”
2.黑洞
如果一颗坍缩的恒星足够巨大,它会造成时空的极度弯曲,导致自己的光线也无法逃逸,从而产生黑洞。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理论天体物理学家劳伦斯・克劳斯说,他希望看到坍缩的最后时刻,“以便观测接近黑洞表面的事件,在那里物理学会变得很有趣”。莫纳什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埃里克・ 特拉内说:“看到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可以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终极检验。黑洞代表着时空最大的弯曲程度,观测两个黑洞的碰撞可以告诉我们引力在最极限时刻的有关信息:强烈、迅速变化的引力场。”巴托斯说,这种碰撞是我们无法通过其他任何手段观测到的。
3.中子星
如果一颗恒星发生了超新星爆发却没有坍缩成黑洞,它就会变成一颗中子星,一种“迷人的天体”。它们极其致密,一茶匙的中子星就重达数十亿吨。在实验室中研究中子星密度下的物质并不容易,但是特拉内说,引力波“或许可以提供一个‘太空实验室’,让我们能够了解最大可能密度下的物体”。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在电影《星际穿越》的拍摄过程中跟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一起工作过,他说他想看看“一个黑洞把一颗中子星撕碎的场景”。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的齐雅拉・明格瑞利则希望看到中子星和黑洞的合并,认为这一现象或许能够“为中子星磁场衰退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洞见”。她说:“这确实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4.早期宇宙
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期产生的引力波,很可能仍然存在。“检测这些‘原始’引力波可能告诉我们通过其他任何实验都无法揭示的宇宙原理。”特拉内说,“与之相比,我们已经相当了解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给我们揭示的是宇宙近38万年来的信息。”如果能够看到如此久远的宇宙,会让科学家有机会去探测更高的能级以及更基础的物理学。克劳斯还指出,回溯到这样久远的过去,或许还能向我们揭示“其他宇宙的存在”,而这些信息是我们这个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的早期膨胀阶段的产物。 超级计算机模拟的两颗中子星碰撞的过程
篇4
美国贝勒大学位于德克萨斯州韦科市,是一所私立的基督教会大学,成立于1845年2月。贝勒这所综合性大学,设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160个专业。贝勒物理系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高级讲师3人,博士19人。实行教授预聘制度,即对新进教师实行5年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决定去留,考核合格即进入终身教职行列。从物理系历年在校本科生人数可以看出,每一届平均招生10.9人。实际毕业的人数还会减少,因为转专业或被开除,例如,2013年毕业本科生5人,2015年毕业本科生8人。与数学系和化学系人数相比,是最少的。可见,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工作机会的优劣决定了物理系学生人数少是国际上的普遍现象。
我国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把原有的物理师范教育和诸如电子、信息等组建为“物理与XXX系(院)”,可授予的学位单一,只授予物理理学学位。而贝勒物理系只3个物理类专业: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但是可授予的学士学位就有8个,它们是:物理理学、物理理学(计算物理)、物理理学(医疗保健预科)、物理文学、天文理学、天文文学、天体物理理学、天体物理文学。物理师范专业包括中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和中学高年级物理科学教师专业,授予理学教育学士学位。
一、贝勒物理系的课程设置
贝勒的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文科学位提供相应领域内核心课程的传统人文科学教育。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理学学位提供该领域内全面综合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研究生学习做准备,或者为技术、医药、教育、法律、经济、工业和其它职业做准备。鼓励跨学科学习,尤其是与计算物理或医疗保健预科相关的物理课程。
其课程体系分为主修课程、第二主修课程和副修课程三类以及四个层次。主修课程是获得相应某个学位时所要求的,包括本系开设和外系开设的课程。第二主修课程和副修课程是供其它专业学生选修,其中修完第二主修课程后,会在他的学位证书上注明其第二专业是什么。这类似于我国新培养方案的辅修专业课程。副修课程的数量及要求都最低,类似于我国的大学物理公共课。物理系学生选修其它系的课程很多,包括了数学课程、计算科学课程、生物课程、化学课程、宗教课程、英语课程、政治科学课程等。
每个学位修满至少124学分,其中3000/4000层次36学分。从相应学位的课程计划可以看出,一是课程面宽广,有一定深度;二是强调跨学科学习,强调学科交叉。从各专业的理学学位和文科学位课程要求来看,明显的前者针对有纵深研究潜能的学生,后者针对有横向发展潜能的学生。各学位都要求选修3分化学课程,这是要求跨学科发展。我们没有做到这点。
二、贝勒师范课程设置
贝勒的中小学科学师资和高中物理师资的培养脱离了物理系,由教育学院承担(但基础数学师资培养仍然在数学系,而化学系没有师范教育)。这样利于突出师范培训,增强毕业生的师范技能。美国的小学为1-6年级、中学7-12年级,中小学指4-8年级,中学高年级指9-12年级。师范学生的课程体系包括教师教育课程、学科课程、人文课程等。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小学科学和物理教师的要求是数理化生地五门通修,没有专门的化学、地理、生物教师培养。贝勒是基督教会大学,体现在都要学习一门基督教课程。政治课程是美国宪法发展,类似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另外他们非常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训练。
三、贝勒课程设置启示
下面就我国物理专业实际,探讨转型发展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方案。
1、不能揪住第一志愿率不放。现在由于新兴专业数目大大增加,比起传统物理专业更具吸引力,另外由于物理学科本身就难学又没有就业优势,在追求效益规模的时代,自然报考人数就会少(尤其第一志愿人数,每年10人左右)。但物理是基础学科,就人类知识积累而言,我们需要扶持基础学科专业。私立性质的贝勒大学,在每年都是低于10个毕业生的情况下,仍然在坚持办物理,何况我们公立大学呢。
2、物理师范专业可以继续留在物理系。由师专合并而来的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基础师资是物理系的主要任务,改革不能脱离历史,所以物理师范专业仍然留在物理系为好。贝勒大学数学系就办了数学范专业。地方本科院校设置了二级学院后,物理就可以单独设系,与其它什么电子之类的专业脱离关系,这样便于行政上的管理。
3、合理设置专业和学位。例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物理系,可以设置物理、物理(天体物理)和物理(师范教育)三个专业。学位授予方面,我国普遍存在着太单一的弊端,要改革就要从更高层次来设计了。理科专业就只能授予理学学位,这显然不切合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实际。贝勒大学物理系三个专业可授予8个学位,很值得我们思考。
4、按层次设置好课程体系。根据本系的师资情况和其它系的实际需要,按层次设置好课程体系,包括物理专业课程和给其它系开设的大学物理。这样,原先的物理教研室和大学物理教研室就可合二为一。另外,可以考虑按类如主修课程、第二主修课程和副修课程等设计,这样可以给其它专业学生选修物理第二专业或跨学科学习提供很大方便。各学位的课程设置里要体现跨学科发展的要求。还有,这些专业设置及其描述、课程设置及其解释要放到网上可以查询。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可以提前一个学期公布,让学生有充分时间选课,再决定开课情况和安排课表。
总之,课程体系改革既要考虑历史实际,又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以提供多样的课程体系来吸引学生投身到物理学科发展行业里面来。
参考文献:
篇5
朱光亚教授为本书所作的序言对原子核物理学的产生、发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及下一个世纪的展望做了极好的描述。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核的构成及“版图”是怎样的?核子间相互作用及其表现形式是怎样的?核的转化规律是怎样的?……随着加速器技术、探测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获得更高能量及各种种类的离子(包括放射性离子),它可用作炮弹去轰击各种不同的原子核(靶核),产生各种核反应产物,从而研究原子核物理学的各种基本问题。促使原子核物理学在更高激发能、更高角动量和更大同位旋等的自由度内不断开拓新领域。
本书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个发展主线来描述的。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概述了80年代以来原子核物理发展的主要成就,并展望今后可能取得重大进展的前沿方向,非常值得普通读者一读。第二至第五章分别论述了核结构和亚位垒融合及核裂变理论方面的最新成就。第六至第八章分别论述了下世纪初期原子核物理研究的三个前沿领域:中高能核-核碰撞,亚核子自由度研究和放射性束物理。
核结构一直是原子核物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在证实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假设并建立了核的壳模型和集体模型以后,出现了两个新领域——原子核的高自旋态研究和巨共振研究,揭示原子核在快速转动和具有更高激发能时的核结构特性。最近几年随着放射性核束装置投入使用,当强烈改变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平衡,推向质子滴线和中子滴线时的原子核结构特性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本书第二、三章详细介绍了这些方面的新进展和发展前景,详细介绍了高自旋态研究中发现的回弯现象。有些现象的物理内涵至今还没有搞清楚。特别地,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作者对于巨共振的一般知识和各种巨共振模式做了系统介绍,并着重介绍了新的中子晕核产生的软模式巨共振,建立在激发态上的巨共振,巨共振的各种衰变方式,原子核自旋同位旋激发,磁巨共振,高温转动核的巨共振等前沿课题。
核裂变的发现是原子核物理基础研究的产物,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有关核裂变的许多问题尚未完全搞清楚,一直还是原子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书第四、五章论述垒下重离子融合裂变反应和原子核裂变,也提到了作者在这方面的近期成果,内容丰富,有的现象用理论解释还有偏差。作者也介绍了最近少量有关中子晕(皮)核的近垒和垒下裂变反应的实验及两种相反的理论预言,并预计这方面研究将开辟重离子核反应的新方向。对通常原子核的裂变反应以及现有的核裂变的液滴模型、裂变道理论、裂变理论的壳修正、核裂变的扩散模型、用多维输运过程来研究裂变动力学以及裂变理论中的量子修正,书中都有介绍。并对形状同质异能态现象、裂变中的延迟现象等实验及其理论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耗散裂变从唯象描述到微观理论的发展,作者给出了一个极好的展望。对裂变过程中的时标和核的粘滞性直到裂变理论和相关的非平衡态理论的关系也有很好的描述。
从第六章开始本书着重描述下世纪原子核物理可能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三个前沿领域。第六章是有关中高能和相对论性核-核碰撞的,其中重大课题有:核物质的状态方程;核物质相变,包括液气相变和夸克-胶等离子体(QGP)的产生;热核性质和多重碎裂衰变的新模式等。宇宙初期大爆炸时可能产生QGP,这是人们从未认识过的新物态。作者从介绍核态方程的一般知识开始,进而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理论研究的现状,包括玻耳兹曼-乌林-乌伦贝克(BUU)方程,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QMD)及核-核碰撞的输运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然后描述中高能核-核碰撞的有关实验及其解释。最后详细地介绍了QGP产生的有关实验和实验上诊断QGP产生的方法。对QGP的研究将对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产生重大影响,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实验明确表明QGP的存在。人们期待着20世纪末美国相对论性重离子加速器RIHC的运行及其实验结果。除了通过观察中子星和超新星爆发可以获得部分有关高温高密核物质的信息外,中高能核-核碰撞是目前实验室中研究高温高密核物质的唯一途径,这方面将有许多新的结果出现。
自80年代放射性核束装置问世以来,人们发现了中子晕核等一系列新现象。国际核物理学界普遍认为,放射性核束物理,包括它在天体物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应用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原子核物理学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本书第七章对放射性核束产生的方法和有关装置做了详细的介绍,特别介绍了我国学者提出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装置和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领域。许多发现对传统核理论模型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利用放射性核束进行的核反应和传统的核反应有很多不同之处,特别是一些学者提出用这种核反应来合成超重元素,从而扩展人们已经知道的元素种类,放射性核束将大大提高人们合成新元素并研究这些新核素的性质的能力。自然界除了200多种稳定核素外,理论预言大约还有6000个以上的不稳定核素,到目前为止人们合成了其中的2000多个,放射性核束将使人们更容易去合成这些未知的核素,特别是当这些核素越来越接近于中子滴线和质子滴线时,将表现出许多新奇的性质,发现并解释这些性质将是对原子核物理学的重大挑战。
放射性核束的产生和应用还打开了核天体物理学的新局面,它主要研究宇宙和天体中各种元素及其同位素的核合成机制、时间、物理环境和宇宙场所。核反应在天体演化和宇宙演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恒星和超新星爆发的主要能源,导致了天体和宇宙中各种化学元素和同位素的产生。迄今为止,天体物理学感兴趣的一些核反应的截面及其随能量的变化,多半是通过理论计算或是从较高能区的实验数据外推到天体核反应发生的能区而得到的,而且特别缺少不稳定核的数据,放射性核束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缺。实验核天体物理学正在进入一个以放射性核束引起的热核反应为重点的新的发展阶段。书中对宇宙大爆炸后初始核合成,主序星和高温天体环境中氢的燃烧,天体中比较重的元素的合成所需的核反应及相应的实验方法都做了介绍。
篇6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其出版后的20年间通过宇宙电磁波谱对宇宙等离子体新发现进行了更新,讨论了通过望远镜、行星探测器、卫星和太空望远镜对聚合体变化的新发现。
全书由13章和4个附录组成:1.宇宙等离子体物理的基础知识,从实验室规模到哈勃距离回顾了等离子体的一些特性;2.利用基本的的等离子体理论对宇宙等离子体中的波克兰电流和带电粒子束进行了研究;3.宇宙等离子体中的毕奥萨伐尔定律;4.宇宙空间等离子体中的电场;5.天体物理学中的双层结构及其特征;6.等离子体中的同步辐射;7.空间辐射的传输;8.星际云中的临界电离效应;9.中性氢暗条和星系班尼特捏动力学(小鞠:请你询问译介者两个问题,并作必要的修改:1. 此处的“星系班尼特捏动力学”中的“班尼特捏”是人名吗?原名是“Bennett”吗?,如是,则应译为“班尼特”,当然最好直接用原名“Bennett”;2. 按照原书上的用词,应该译为“星系班尼特动力学”呢,还是“Bennett的星系动力学”? 谈庆明注);10.空间等离子体的粒子模拟;11.等离子体模拟的进一步发展;12.实验室、极光和星际空间中的场动力学电流;13.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的一些概念;附录A:空间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线概念;附录B:等离子体中的偏振电磁波特性;附录C:讨论尘埃和颗粒等离子体;附录D:介绍一些有用的单位和常量。
本书内容丰富且权威,汇聚了作者在利弗莫尔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以及美国能源部37年的科研成果,适合于从事宇宙等离子体和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和科研研人员阅读和参考。
郑耀昕,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Zheng Yaoxin,Master
(National Space Science Center,CAS)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15年第9期(总第341期)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15年第9期(总第341期)Deborah C.Hayes et al
USDA Forest Service Experimental Forests and Ranges
Research for the Long Term
2014
http:///book/
10.1007/978-1-4614-1818-4
篇7
红矮星也被称为M恒星,是比太阳略昏暗的恒星,质量仅相当于太阳的10-20%。它们在宇宙中占据四分之三的恒星数量,近期科学家研究发现红矮星远比之前所预计的更加普遍,占据宇宙中恒星数量的80%。
红矮星如此普遍使得天体物理学家置疑是否它们是否是宜居行星的最佳聚集地,越来越多的行星发现环绕在红矮星附近,例如:一颗质量是地球4.5倍以上的“超级地球行星”―― GJ 667Cb,近期发现环绕在红矮星GJ 667C周围。英国东安格里亚大学大气物理学家马努基-乔什说:“目前发现越来越多的恒星,因此天文勘测研究将从理论和预测方向转移至系外行星的真实数据。”
一颗恒星的宜居区域取决于行星表面是否存在液态水,由于地球上遍布液态水从而具备了孕育生命的条件,越是远离一颗恒星,这样的星球就越寒冷,表面的液态水就越有可能冻结;反之,如果过于接近一颗恒星,这颗星球则过于炽热,将表面所有液态水蒸发。
由于红矮星比太阳的温度低,红矮星系统内的行星必须非常接近恒星,才有可能生存任何形式的生命,在许多情况下,行星与主恒星之间的距离应当小于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白矮星的这种行星亲密性更易于进行搜寻系外行星,行星越邻近恒星,其发生日蚀的概率就越高,比其他恒星系统更容易发现凌日行星。然而,过于接近恒星也具有一定的劣势,例如:恒星的引力牵引所形成的潮汐作用将对邻近的行星造成严重破坏,或许会导致出现“潮汐金星”,使其损失表面水资源。同时,不足30亿年历史的年轻红矮星可能非常活跃,每天会数次喷射耀斑,导致紫外线辐射高达100-10000倍正常指数,潜在地对邻近行星表面无法孕育生命,甚至使行星的大气层产生脱离。
目前,科学家发现红矮星中存在适宜行星的概率远大于之前的预测,这将意味着未来或许会在红矮星周围发现更多的适宜行星。一颗恒星的宜居性取决于它的温度,有多少恒星光线被行星吸收或者反射。像冰和雪等冷冻水可以反射光线,这意味着将有助于降温行星,我们地球就存在着这一现象。乔什说:“如果一颗岩石行星环绕红矮星运行,并且行星表面存在着水资源,当该行星的温度足够低时,其表面的水资源将转变成冰或者雪。就红矮星周围环绕的奇特岩石行星而言,现已发现海王星类型和亚海王星类型的行星。”
研究人员计算机模拟了环绕两个真实存在红矮星系统的行星表面冰雪如何反射恒星光线,冰和雪很少反射较长、较红色的波长,而红矮星明显开始反射红色光线。科学家发现环绕红矮星的行星将吸收更多的光线,远超出之前科学家的预测,从而使行星表面更加温暖。这意味着环绕红矮星宜居地带外部边缘比之前科学家所预测的区域要延伸10-30%。
篇8
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白矮星是“即将死亡”的恒星。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不断地在宇宙中燃烧,终将会有烧完的那一天。
当恒星把外部的氢燃料烧完之后,会演化成一个臃肿的红巨星。此时的红巨星很不稳定,外部的物质会不断向外扩散,给予内部物质一个巨大的反作用力,令恒星的内核逐渐变小。最终,红巨星分解成两部分,外部成为一大片星云,而内部演化成体积很小、质量很大、亮度很小的白矮星,部分白矮星最终可能坍缩为黑洞。
目前,人们已经观测发现的白矮星有1000多颗。天文学家总结的白矮星星表表明,银河系中有488颗白矮星,它们都是离太阳不远的近距天体。现有的观测资料表明,宇宙中大约有3%的恒星已经成为了白矮星。但是,天文学家根据理论分析与推算认为,白矮星应占全部恒星的10%左右。也就是说,宇宙中每10颗恒星中有1颗已经“死亡”了。
来自白矮星的巨大引力
由于白矮星的性质接近黑洞,它也会对附近的行星产生巨大的引力。这种力量将彻底瓦解一定距离内的行星,将这些行星撕裂成碎片。在巨大引力作用下,碎片不断地分解,最终一整颗行星都可能被白矮星“磨成”细碎的粉末,飘散在太空中,并渐渐被吸引到白矮星的周围。
被科学家最早发现的白矮星是天狼星伴星,它的体积比地球大不了多少,但质量却和太阳差不多。也就是说,它的密度在1000万吨/ 立方米左右。根据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可以算出它的表面重力等于地球表面的1000万~10亿倍。在这样高的引力下,任何物体都已不复存在,全部被“磨成”纳米级的细粉。
曾经有人猜想,如果有某种科技先进的外星人能够抵御白矮星周围的高温而抵达白矮星表面,那么会出现什么结局?无论这些外星人的科技多么发达,白矮星周围高达数千万到数亿倍地球重力的引力将把外星人及他乘坐的飞船瞬间“磨成”粉末,并全部吸附到白矮星中,成为白矮星的一部分。
借助于哈勃太空望远镜,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验证了白矮星是行星“粉碎机”的猜想。他们在4颗白矮星周围,发现了与地球元素构成相似的行星碎片。现在,这些白矮星像宇宙中贪婪的食肉动物,先把周围的行星撕裂,然后把它们磨碎,最终“吞食”这些行星,吞食的速度高达每秒1000吨。科学家表示,未来的地球可能也会像这些行星一样,遭受被撕裂的厄运。
地球将随太阳一起“死亡”
任何一颗恒星都要面对生命终结的那一刻,毫无疑问,那将是一个真正的末日场景。据科学家预测,在40亿至50亿年之后,太阳系中的太阳也将消耗尽所有的燃料,届时会演化成一个臃肿的红巨星,然后演化成白矮星。到了那时,地球将难以幸免,会被已成白矮星的太阳撕裂并“磨成”粉末。
篇9
ALMA望远镜拍摄到的天线星系
ALMA望远镜现与甚大望远镜阵列(VLA)联合观测,VLA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27个天线阵列构成,目前,ALMA望远镜正在传送关于行星如何形成于年轻恒星周围气体灰尘盘的第一观测信息。
ALMA和VLA望远镜将观测宇宙早期行星如何形成于环绕年轻恒星的气体灰尘盘,观测宇宙灰尘形成鹅卵石并最终形成年轻行星
ALMA望远镜观测科学家将这个望远镜描述成为自伽利略以来科学史上最大的进步,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学研究中心的大卫-威尔恩(David Wilner)说:“这个新型‘太空之眼’有助于我们以空前规模研究环绕年轻恒星周围的气体和灰尘盘的运动变化,并测试我们的行星形成理论。”
这个新型望远镜将捕捉观测到行星形成的第一阶段――灰尘微粒和气体灰尘盘中的鹅卵石的形成,从而显示气体灰尘盘和其中新行星之间的引力交互作用。
威尔恩说:“ALMA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和VLA望远镜的延伸观测性将使我们研究更多的年轻恒星和恒星系统,或许其数量能达到数千个,远超出之前我们的预计。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最新观测与之前系外行星系统观测之间的巨大差异性。”
ALMA射电望远镜阵列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戈壁,
位于圣地亚哥以北1 500公里
在ALMA望远镜的一组观测数据中,距离地球170光年之遥的环绕一颗年轻恒星的气体灰尘盘将阐明一个非常敏感的未解之谜――地球海洋的起源。科学家曾认为地球上多数水资源都是来自轰击年轻时期地球的彗星,但无法完全确定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水资源数量。
问题关键在于地球海水中包含着高比例氘,该元素是氢的一种形式,存在于现发现的恒星之间的气体之中。威尔恩说:“基于像这样的未来观测研究,我们能够在这个研究路径上更精确地勘测来源于彗星碰撞的地球海水百分比。”据悉,这项研究是威尔恩与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学研究中心的卡琳-奥伯格(Karin Oberg)、齐春华(音译)以及荷兰莱顿观测台的迈克尔-霍格赫贾德(Michiel Hogerhejde)共同完成的。
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的卡提克-瑟斯(Kartik Sheth)称,这两个望远镜还有助于揭晓100-120亿年前宇宙早期星系进化和恒星形成之谜,它们还可以获得关于非常遥远星系的重要信息。这两台望远镜的最新观测能力将展示出宇宙早期星系中灰尘和气体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我们认知多少星系是从当前我们所看到的宇宙类型中进化而来。他还指出,这两个望远镜现已观测发现120亿光年之遥星系中原子和分子气体的重要信息。
篇10
同时,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个中心黑洞也几乎不转动。
来自于加拿大理论天体物理学会的黑洞旋转研究学者艾佛。布罗德里克(Avery Broderick)与他的同事们,包括来自于哈佛大学理论与计算学会的艾维・罗布(Avi Loeb),通过一架三极射电望远镜记录到从银河中心发出的毫米波射电辐射,他们以此作为他们试验性发现的基础。由电信号分别连接的射电碟形天线结合起来就可形成一个大型碟形天线,或者一个干涉仪,这使得天文学家能够对由黑洞发出的毫米波辐射进行导向目标追踪。现在可以确定,那种辐射穿透了聚集于银河系中心区域浓厚的尘埃与气体。
这种辐射被认为由位于不断增长的盘状物的内缘区域物质所发射,而那种漩涡状物质经过不断地盘旋形成黑洞,并且不断地给予其动力。将毫米波数据一尽管目前还很少――与期待中的辐射模型进行对比梳理显示出这个特大质量的黑洞旋转缓慢,或者根本就不旋转,罗布将这一发现于12月6日在德克萨斯举行的相对论天体物理讨论会上做了报告。
明显缺乏转动意味着黑洞一段时间以来都没有吃奢华的晚餐了,罗布说道。如果它的晚餐正常,那么吞食粒子块所产生的转动能将可使整个天体快速旋转起来。而转动缓慢,则不排除黑洞只是凭一时高兴才进食。在每一个小型进食期,黑洞吞咽的物质或将使它按随机方向旋转,而总的旋转平均数最终趋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