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4-02-07 18:1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格教育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品格教育的方法

篇1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增加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他们往往开始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听讲,有目的地注意有关事物,但不能持久。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新教材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例如,在拼读练习的教学中,待学生掌握了拼读方法后,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把声母卡、韵母卡分别交给学生,看哪两个(几个)能组成老师要求的音节,他们就是“好朋友”。还可以设计“摘苹果”游戏,板画(简笔)苹果树,将声母、韵母分别写在半个苹果的贴片上,看谁能拿对了声母、韵母卡片,合起来是一个苹果,并大声地读出来,“吃”掉这个苹果。

二、使用歌诀法帮助学生有效识记,打好汉语拼音知识基础

歌诀法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学生愿意学,愿意唱,能有效帮助记忆相关知识,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好方法。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而且有些字母很容易混淆,像 ie 和 ei就易记混 。如果只是分析字母构成效果不会太好,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采用歌诀法帮助学生有效区别和识记。可以编成歌诀:小人砍树ei、ei、ei,小人倚树睡一夜(ie)。又例如,学完整体认读音节wu 的四声拼读后,可编歌诀:小乌鸦它姓乌(wū),小胖子他姓吴(wú),一二三四五(wǔ ),山上起了雾(wù)。再例如,学完声母与后鼻韵母ang相拼的音节后,可以编歌诀:小猪小猪太肮脏(ang 、zang),小猴挥起千钧棒(bang),大象(xiang)用鼻子挠痒痒(yang),熊猫来把秋千荡(dang)。

三、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在参与合作中巩固汉语拼音知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拼音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巩固拼音知识。

例如,在拼读时,可以分组这样跟学生说:“要像老师那样,先看声母,后看韵母,再加上声调,碰一碰看看发什么音,看哪一组谁是最好的小老师。”这样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胜心理促使他们竞读互学。

请看下面教学片段:

教学主题:复韵母ai、ei、ou。

师:韵母森林里来了几位朋友。你们看,第一位客人是――(点击出示ai)他叫什么呢?

生:(有学生学过,抢先大声读)ai!

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请你读一读,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1:我是妈妈教的。

师:是的,我们的身边到处是老师,只要你大胆请教。

生2:我是看小蓝猫学拼音学会的。

师:你真会学习,看来,你的学习能力一定很强。

生3:我在玩电脑游戏时,玩着玩着就会了。

师:这也是个好方法,你很会利用学习机会,玩玩学学更有趣。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意识的树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无处不学习。

四、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汉语拼音,在练习使用中巩固汉语拼音知识

汉语拼音服务于识字、阅读以及学说普通话这一作用的发挥不仅要在学完汉语拼音之后,还要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汉语拼音教学部分安排认 70 个常用字,并配有内容丰富的插图。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将学习拼音与识字训练和听、说、阅读结合起来。可以先让学生读音节,再口头组词、说话。

例如,教学了音节 ma ,学生组词“妈妈”,教师板书“妈妈”,然后教师用亲切的语言说:“妈妈是最疼爱我们的人,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学生都能说出“感谢妈妈”之类的话。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说说妈妈的样子,妈妈每天干活怎样辛苦等,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的自由表达能力。教师再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妈妈,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向学习伙伴介绍一下各自的妈妈。这样教学,学生都能说几句关于妈妈的话,甚至有的还能说出一段意思明确、意义深邃的话来。在和谐亲切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既学会了拼音,又认识了词语,训练了说话,可谓一举三得。教师只须相机引导,就可以轻松实现教学目标。

篇2

关键词:发酵食品工艺学;考核模式;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103-03

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必要环节,它既是考查学生掌握课程综合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具体体现[1]。较多学生学习《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也不高,学习态度为“凑学分”,关键因素是注重最后课程考试成绩,日常教学综合评估被忽视,导致缺乏创新性和相关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较弱[2]。《发酵食品工艺学》是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面向具有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基础知识的生物工程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其目的是为地方在发酵与食品领域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行业人才。国内外近年来开发并建立起大量新型发酵食品技术和理念,加速发酵食品行业的发展。较之国外,国内的《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改革滞后,如何将该课程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即,紧随食品行业发展动态和方向),培养具有创造性和专业竞争力的人才,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2]。至今,国内已有一些高校尝试了《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改革,如以“行业需求为指引”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高较明显并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2-8]。然而,开展《发酵食品工艺学》考核方式的研究与改革较少,所普遍采用的考核方式仍比较单一,对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较大,从而不利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4]。因此,除了建立适合自身教学理念和特色的《发酵食品工艺学》课堂教学体系,还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模式。只有二者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作者结合教育部人才培养目标、国内外教学研究、我校的定位及本人教学经验,就现阶段《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提出个人观点,为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一、实施《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紧迫性

当前,我国人才评价标准逐步完善,尤其是教育部最近提出的培养具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要求后,国内高校就《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的考核模式改革在陆续推进。然而,受困于教学内容、师生比和师资力量等因素,《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存在三点不足:首先,考核方式单一化。《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考核依旧以期末闭卷式考试为主。此种方式操作较简便,某种程度能够体现考试的客观性与严肃性。但是,其仅考核学生记忆和理解相关概念及理论为主,忽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采用该考核方式,学生被迫花费大量时间于背诵和记忆,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严重,课堂教学效果不佳[9]。考试之反馈功能受限于单一阅卷模式,系统完善的考试质量评价体系难以形成。如今,《发酵食品工艺学》强调理论考核方式常与实践需求脱节,导致理论知识学习难以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10]。由于单一考核方式相悖于创新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完善多样化考试结构迫在眉睫。其次,重终结性考试而忽视过程性考核。在以往《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考核中,虽然结合了一些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但是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低(约占总成绩30%),且平时成绩考核手段较少,也仅以上课考勤和作业为主[11]。学生只要来到教室,听课与否的结果相差甚微,甚至平时作业抄袭也可获得此项成绩。设置这种课程考核比例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考核,导致学生的主要精力用于最后终结性考试,不能使其学习形成连贯性,学习效果降低。学生缺乏思考,考完后“交还给老师”的现象普遍。导致知识面窄、工程思维及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缺乏,考核效果较差。最后,考核方式还缺乏细化标准且流于形式。虽然少数学校《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课程论文或小组讨论等,但缺失细化的评价标准,因为教师工作量增加较多并感到其操作不易,实施这种考核方式的积极性受影响[12]。

二、开展《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工作实践

就课程考核方式而言,美国{校的课程考试常根据不同课程和专业特点采用闭卷、开卷、口试、答辩、论文及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等多种方式[9]。《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性质需在多样化考核形式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根据《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的特点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传统期末一次考试相区别,采用多次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并辅以占一定比例的出勤成绩。在实施《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考试改革的三年以来,将课程总成绩由5部分组成:出勤与课堂表现(10分)、平时章节作业与英文文献翻译(20分)、期中考试(20)、课程论文(20分)及期末考试(30分)组成。虽然已经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但仅依靠学生自觉,仍无法保证完全出勤。此外,如果学生不到课堂上课,所谓的教学改革效果必然大打折扣[13]。

篇3

一品格教育的意义

品格(character)的本意是在蜡药丸、玉石或金属表面上刻划,意味着“雕刻、铭记”,品格的意义犹如一个有特色的标志或符号,也有“行为的典型和道德规范”的涵义,系指一般人具有的长久的特质与品质。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又称为品德教育,是人的道德素质的核心,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用来描述对孩子未来在个人和社会生存有帮助的教学。为培养良好的品性,而加以教育的训练,内容包括智慧的启发、良好习惯的养成等。近几十年,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社会越来越意识到人们常常对个人权利比较关注,而不注意个人对家庭、社区以及国家应当承担的固有的义务和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所产生的道德危机。近年来,品格教育成为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地区国家及中国的台湾地区的道德心理学最关注的话题和研究领域,各种新的研究项目和观点不断涌现,杨韶刚在进行研究后认为“因为真正的品格教育是渗透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况且,目前他们的很多研究证据也已表明,只要能恰当地实施品格教育,就能对学生的品格和学习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1]

二品格教育实施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幼儿期是个体品格形成的重要要时期,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是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步形成阶段,很容易被外力所塑造。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出现一些影响幼儿优良品格状况。首先,现代社会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速度更加快,也更广泛,幼儿可以从网络、电视等途径接受到更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一定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其次,随着人们对幼儿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机构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办园者及幼儿园管理者为了迎合抑或追求眼前的利益,一味强调幼儿的智育、认知能力等。最后,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独生子女的趋势,大部分的家长忙碌于事业,孩子由长辈来照顾,因而普遍存在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较少考虑他人,要做到具有大爱、感恩、责任……等品格,就更难了。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儿童虽然只占到我国总人口16.60%,但却是我们全部的未来,要培养具有良好品行的下一代,急切需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也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就包括礼、义、仁、智、信的教育内容,孔子(551-289)在道德论上,就把“仁”作为其道德理论的核心原则:提倡轻天道、重人事的人道观,提倡以培养君子人格为目标的道德教育。同时也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如《颜氏家训》《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等,可见我国从古代就非常重视道德品质在教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第二,关于良好的品德的培养,许多国内外教育学者都进行过思考,无论是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还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在于选择。丁锦宏曾在其《品格教育论》中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品格教育不会排斥任何有作用的道德教育方法,包括灌输、价值澄清、认知推理等,只不过要反复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品格”(道德品性)形成,才是道德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2]

第三,《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这里《纲要》把促进幼儿情感、态度发展放在前列,并且在《纲要》中的教育评价部分再一次强调与指出“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华爱华(2007)指出《纲要》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当我们的教育在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唤醒其主体意识的同时,诸如独立、自制、专注、秩序、合作等这些终身受益的品质也在不断地潜移默化之中了。[3]品格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教育才能是持久的、让幼儿终身受益的。

三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的策略

品格教育要出成效,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都有责任从事品格教育,并身体力行地推广相同的核心项目,幼儿园的管理者、老师、保育员、后勤工作人员、校车司机、清洁阿姨都必需在这方面做出表率。在良好的整体环境氛围及团体动力下,不断通过有计划地实施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与建立健全正确的是非观念,不断地反复,强调,从而让良好的品格行为不断内化为幼儿自身的品行习惯,才能实现培养幼儿优良品格的目标,并促进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开展品格教育的相关策略有:

1将品格教育融入到幼儿的每日生活当中

孩子的礼节、服务、分享……,这些好的品格都是需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做起,在老师及接待“小礼仪”每一个清晨都会在幼儿园门口迎接来园的小朋友,互相微笑问好,并对为自己服务的人员(保安叔叔为孩子测量体温、小礼仪为孩子按免洗消毒液消毒双手、保健医生对孩子进行晨检)说声“谢谢”。日常生活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要说“谢谢”、“请”。不得已需要打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请打扰一下”,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要求礼貌,并且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教育幼儿在公共场合需要注意到谦让、等待,与小朋友之间相处,要懂得宽容等等。

从小培养幼儿独立意识,从生活中最小的事情做起,例如:某园的室内是木质地板,需要更换室内鞋,孩子到进入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换室内鞋,二岁多的孩子就要独自换好室内鞋,再将室外鞋放在鞋柜中自己的位置。刚开始老师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指导孩子,但当孩子学会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我服务品质。进餐过程当中也会引导孩子自己取餐具、自己盛餐,吃多少,盛多少,刚开始时,可能要花一些时间,但当孩子能完成时,他也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提升孩子的责任感。在幼儿园里,在幼儿的每日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细微的环节,但是它们却是培养孩子良好品格习惯的大事。

2开设品格教育课程,并将品格教学渗透到各科教学当中

品格教育是一个需要长久练习与深入渗透的过程,所以教育者应该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儿童的品格、道德的培养。我开设专门品格教育课程,选取适合于幼儿的品格教育主题,老师利用讲述法、讨论法、情境表演法、提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利用品格学习单词,加深幼儿对品格主题的认识。学习静思语,巩固幼儿对品格主题的教育。开展经典诵读(《弟子规》)活动,让幼儿从小了解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如何做一个有仁德的人。

品格教育的养成并不光靠品格主题教育课程的实施,事实上在幼儿园的其他课程也处处渗透着品格教育。如语言活动中,《聪明的小鸡》,老师在与幼儿分享当一只小鸡遇到一只想要吃掉它的狐狸时,弱小的小鸡没有害怕,勇敢地想办法来摆脱自己的困境。让孩子明白遇到事情要沉着,勇敢。《小熊生病了》,读本中展现了一个以友爱为主题的温馨故事,当小熊生病了,可怜地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好朋友小兔子来看望它,并给它热心的关怀与照料,也许孩子还不能说明白什么是仁爱,但从阅读的过程中懂得以实际行动培养与同伴的友谊,懂得关爱他人。

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在分类、配对、数与量的结合、运算活动也可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责任、认真努力的好品格。在艺术教育等教学领域同样都可以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创造力、专注力等良好品行。

3开展各类以品格教育为主题的各类活动

基于儿童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我园在进行品格教育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竞赛,让孩子懂得自我服务;开展品格宝宝评选活动,树立榜样;观看影片《狮子王》,《生命教育影片———用脚飞翔的女孩》等帮助孩子能够面对害怕,并想办法克服害怕心理,并尝试解决问题,正视自己心中的恐惧;开展“端午粽子节”活动,组织儿童亲自参与到包粽子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体验合作交流带来的乐趣,促进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通过开展本土化的校外教学活动参观惠阳区将军纪念园、惠阳区消防大队、惠阳区半岛一号公园、惠阳区大剧院等,培养儿童的爱国、诚实、正直、勇敢、分享等良好品质,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品格教育。

4立足家园合作,形成品格教育合力

在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时,往往家长会过于重视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尤其是中大班幼儿的家长,过于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但那其实只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幼儿是否懂得与同伴、老师交往?是否懂得与同伴分享?是否认真专注参与各类活动?遇到困难时,如何处理、生活习惯如何?又如何发展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关于幼儿品格方面的关注并不是那么多。

但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也存在伙伴关系,而“伙伴关系中,每个成员都被认为是重要的,都被认为是‘儿童的专家’。”[4]所以家长是否理解并支持品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形成合力,协助教师更好地工作,因此幼儿园积极地行动,通过家园共育栏中的“好品格、好人生”推荐最新的品格教育书籍,宣传关于品格教育的好文章;通过每月“给宝宝的话”“幼儿成长档案”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品格方面发展的情况及表现,邀请家长为宝宝及时记录“品格宝宝护照”及时记录宝宝在品格方面的一些优良表现;通过不断电访、家访等多种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品格的一些方法、并注意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品格,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达成共识。

总之,品格教育是一种教导人类美德,积极向善的教育,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传承,而现今也被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公认。3~6岁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一个重要时期,幼儿园有责任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并努力取得家长的认可与配合,共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韶刚.一种新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取向[DB/CD].http:// /newsInfo.aspx?pkId=3924, 2006-11-09/2011-10-27.

[2]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0.

篇4

品格教育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结合的教育,它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包括了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以及人的个体和社会的全面的和谐发展。它是德智体等的全面发展,也是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是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一体化发展,更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在学校,品格教育可以体现于课堂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品格;在家庭,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在社会,可以通过具体的公益性活动提高学生的品格。

江苏省苏州市第四中学是一所普通高中,肩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重大责任,但是,近20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一直十分严重,学校把主要工作放在了学科教学之上,导致了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自觉自律的意识薄弱、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差、学习目标功利化以及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等普遍不强。为了改变这些现象,我们挖掘学校的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的传统教育,结合国外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并发展适合于学校的教育。

一、我校早期的品格教育

我校是一所百年历史名校,创始于1902年,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苏州私立桃坞中学。学校以“培养高尚纯正之品格,切实适用之学诣”为办学宗旨,是当时著名的学府,被称为“美国在远东地区办得最好的学校”。文化泰斗钱钟书,中科院院士张青莲、钱钟韩、刘元方、潘承洞都曾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中学时代。学校当时建有教堂,对学生实施最初的品格教育,其内容是《圣经》。

学校以英文教学为特色,由美籍教师授课,教学内容涉及众多西方文学作品,如《泰西五十轶事》《人类的故事》《威克斐牧师传》和《莎士比亚》等著作。

桃坞中学不仅在学习上中西结合自成一套,而且在课外组织上颇具特色。20世纪20年代,学校已有三大课外组织,即“学生会”“文学会”“青年会”,其目的在于研究学术、练习口才,以期培养思维灵敏、举止活泼之青年。

桃坞中学除了这三大学生课外组织,课外活动也丰富多彩。其一,文艺出版。出版发行“桃坞”学刊,内容有时论、课艺、译林、杂看、笔记等,对外发行。其二,学术竞赛。学校各年度均设有学术竞赛,并规定年级参加,优胜者给予奖励。其三,文体活动。学校各班级学生中,由各自的爱好者组成了中西乐队、歌咏队、口琴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娱乐活动,陶冶身心。

桃坞中学的体育运动素有盛名。篮球运动最普及,校篮球队训练极为严格,队员中有一门功课不及格者乃不能选入校队。各年级几乎都有篮球队,其中比较有名声的如“爱克斯(X)篮球队”“雄魄体育会”“豪光小足球队”“旭日篮球队”“培英体育会”等。

我们看到,学校早期的品格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张“与人为善”的美德,从经典中获取传统的美德;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人格影响,以阅读和各类活动丰富自己和理解世界,可以说,这种品格教育已经注入了我们最早的“国际理解教育”。

二、对品格教育的重新认识

我校解放前是一所美国的教会学校,具有美国品格教育的渊源,而且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一批仁人志士。因此,去糟粕取精华,“培养高尚纯正之品格,切实适用之学诣”办学宗旨对于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依然有积极意义。

1.正确认识品格教育的社会价值

首先,品格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必由之路。品格教育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品格为核心目标,以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为品格教育的内容,使学校道德教育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内容,为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指出方法。其次,品格教育是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必然要求。品格教育的提出是当前价值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培养、内化良好的品格,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平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品格教育是改造民族性格缺陷,培养强健的民族品格的必然选择。崇尚和奉行忠诚、诚实、正直和公正的美德,是人类共同的原则。显然,品格对民族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2.正确把握品格教育的学校价值

就学校层面而言,品格教育可以使教师认识到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教育因素,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品格教育可以将教师的现代课堂教学改革意识和现代课堂教学的操作有机结合,将日常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试图在研究、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有价值、有实效、操作性强的工作模式。

品格教育可以与学科素养紧密联系在一起,培育有社会责任感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3.正确定位品格教育的研究内容

我们从学生品格教育的现状研究开始,并对比美国品格教育的实践过程,从文化差异、社会制度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异同中取长补短。由价值观培育学生品质美,由课程文化构建学生品性美,由示范教育践行学生品行美,以形成我校品格教育的实践模式。

篇5

关键词:教学品格;核心价值;人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23-03

一、教学品格及其核心价值

1.教学品格的内涵

教学品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品质和风范。教师的教学品格不仅是一个教师的教学认知水平、教学情感态度和教学价值取向的整合,同时也是个人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综合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它具有动态生成、难以言说和个人专有的特点。教学品格受教师的专业教育背景、专业熟练程度、专业情感强度以及专业生态氛围等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心理动力特质的影响。

教学品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主体意识和责任自觉。表现为品质意识、本位意识、自觉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等,可以集中概括为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2)教学情怀和教学智慧。教学情怀是教学品格的内在情感、激情、进取精神及其责任感相互联系的一种情结。教学智慧凝聚着教师专业知识水准、教学工作实力和科学思维方式,表现为教学素质和教学创新意识。3)求真和求善相融合的教学品质。从文化存在的角度看,学校教育承载着传播与弘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双重使命,教学品格制约着教学质量,良好的课堂教学品格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1]。

2.教学品格的核心价值

教学是有组织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组织行为主要是通过教师借助教学中介手段与学生共同构建的教学组织共同体,它以交往互动和协同共进为基本活动模式,表达的是职业意识和职业人格,展示的是教学情怀和教学智慧,并以此达到教学知识的求真、教学过程的向善和教学生态的完美。教学品格的核心价值就是某一个社会组织或职业群体所拥有的、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或职业群体的、具有不可替代的和最基本最持久的组织特质,它是社会组织记忆基因的最核心部分,是社会组织或职业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也可以这样说,教师教学品格的核心价值就是人的核心价值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展现,是对教学品格真善美的追求。

二、人本主义的教学观

1.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自然实体,人性来源于自然。因此,自然人性就是人的本性。同时人本主义还认为, 每一个人都有发展自己潜能的能力和欲望,行为和学习是知觉的产物,一个人大多数行为都是他对自己的看法,即知觉的结果。因此,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即“成为”(becoming),而成为完善的人是唯一真正的学习[2]。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应该注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和创造性的人,或说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他的理论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性善论”、“潜在论”和“价值论”的思想。同时,罗杰斯还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代表这一流派的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应该成为教学的根本要求,所有教学活动不仅要服从“自我”的需要,而且要紧紧围绕“自我”来展开。这种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接受的氛围,围绕着发展个人和小组的目标进行,教师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变化。非指导性教学不是完全站在传统教学的对立面,而是强调传统教学忽略的而确实对学生的发展有利的方面,即应赋予学生更多的空间以支配教学的过程[3] 211。

人本主义教学观特别强调教学环境的建构应以人为中心,围绕“人—人”关系来开展活动。它强调个人价值和经验的独特性,把人视为一种自由的力量,认为人具有实现自己潜能及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人本主义教学观不忽视外部因素,但重视人的内在体验,诸如感情、态度、信念、价值和抱负等,同时它强调教学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2.教学活动的人本价值

(1)教学应该“目中有人”

长期以来,“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视阈中心偏离,导致围绕“教师—教学中介—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经常发生传导阻滞、运行梗阻或信息流失真。因此,课堂教学经常会出现“目中无人”的状况。从本质上说,教学是促进人发展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教学中介(包括教材、教具、各种教学媒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教师和学生都借助这种工具,通过共同的协同作用,达成发展的目标。教学结构主体是“人—人”关系,因此,课堂上的教和学的双方都要借助教学中介进行交流和互动。从教师来说,应该透过教学中介关注学生的学,把有效信息通过教学中介这座桥梁和纽带传递给学生,并观察学生学的反应,通过学的反馈作出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教学行为的调整,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从学生来说,同样存在通过教学中介,感受教师在教学中传递和表现出来的知识、思想、情感、态度和信念的情况,进而领悟教师科学、有序、严谨和理智的思维品质,接受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艺术熏陶,享受教学智慧和教学审美的感染,并从中发展自己的思想、智慧、情感与价值观,而不应仅仅是为了应试而识记书本上的死知识。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人的独特性和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才不至于出现以“人”为工作目标的教学活动居然“目中无人”的怪现象。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聚焦于教学的主体价值问题,就是强调教学应该“目中有人”。新课程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传统的“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新课程的“三维”,凸显的是教学的人本价值。

(2)教学发展目标应该包括师生“双主体”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向和预期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确立人本教学观的基础上,教学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根据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发展水平,实施有效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教育。在追求教学目标人本价值的同时,应该关注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也不是以牺牲个性发展为代价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曾说过,没有差生,只有特质不同的学生。没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在实现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观照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决定了教育产品不能通过工厂化模式进行标准件生产,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也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可见,教学目标在贯彻人全面发展的方针时,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问题,注意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贯彻和实施,要体现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特证。

教学实质上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教师)引领着另一个或一群不完美的人(学生)去追求完美的过程。从教学结构的“人—人”关系便可引导出另外一个问题,即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展。根据我国古籍资料记载,“教”字是从“学”字派生出来的,《尚书?商书?说命下》中有“惟教学半”的说法,意思为“教是学之半”,即教学生的时候教师自己也能学到一半。《说文解字》中也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即“教”中包括“施”,也包括“效”,教中离不开学[4]。可见,教师的发展也应该包含在人本主义教学观里面,即教学目标中促进人的发展应该也包含教师的发展,否则,课堂教学的人本观照是不全面的。无论是传统教学理论强调的“教学相长”,还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中的“合作者”角色期待都证明教师通过有效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应该避免“蜡烛理论”的影响,不再走“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的老路,而是应该做到既照亮别人,又丰富自己。

(3)构建“科学的人道课堂”和“生命课堂”

科学的人道和生命课堂实质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人本价值表现。教学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课程,现代课程文化观已经走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冲突,实现了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的有效整合,构建了科学人文性课程,体现了“科学的人道”。教学内容的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以科学主义课程和人本主义课程整合构建体现当代社会特征的课程。其次,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它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倡导“科学的人道主义”,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理解与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等当代教育理念贯彻到课程和教学体系之中。第三,这种课程“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和革新建设”,“既强调学生的学术性和职业性技能,又特别突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培养”,强调“学习应当以传统的儿童早期的好奇、好动和好创造为基础”[3] 185。

践行科学人道主义课程观就是要构建“生命课堂”。叶澜教授说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以及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的价值”[5]。生本教育积极探索者郭思乐教授也强调,教育是生命的教育,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说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是教师对“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准确认知和深刻把握。尊重学生生命的课堂,应包含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对学生生命品质的尊重,不要浪费课堂时间,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二是营造和谐课堂,提高生命课堂的幸福指数。只有课堂精彩,教师的职业人生才精彩,学生的学习生活才幸福,这是教师对职业人生价值的追求和职业道德的践行,其最终落脚点就是对生命课堂的尊重和敬畏。

三、教师对教学品格核心价值的追求

几乎每一位人本主义者都看重人性中的积极面和闪光点,都秉持“人性本善”的理想主义。他们认为,这既是人类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的本性充分发展时所能达到的境界。因此,教学品格的人本主义精神表现为追求教学“真善美”核心价值的过程。

1.教学品格的求真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

人。”汉学大师陈启云认为,由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的教育伦理就一直在努力追求真善美。在真、善、美中,最重要的是“真”,真实是一种文化,一种气质,一种力量,一种财富。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的真实、智慧和责任都集中表现在教师个体的人格品质与人格魅力上,缺失这些人格品质和人格魅力,就丧失了教师的主体价值。

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实践活动。知识是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其内容非常多而繁杂,必须去伪存真,也就是说,教师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有科学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经过严格科学检验的“真”的知识,并借助良好的与合理的知识结构把知识变成智力,再把智力提升到智慧,也就是达到所谓拥有“真知”的层次,只有真知才是教学所追求的应然目标[6]。

由于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要传递真知,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生成智慧、培育德性和净化灵魂。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用心做教育。通俗的说法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灵魂的建筑不能靠使用物质的和物质化的工具或手段,采用灌注、“填鸭”式或其他外力压迫输入等手段,而应该用智慧和真情去唤醒学生身上美好、善良、智慧和幸福的“种子”。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可见,真教育必须是心声的呼唤、心雨的润泽、心潮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

2.教学品格的向善

教学品格的向善至少包含以下两部分含义:

(1)激发积极的教学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感染性,人具有天然的趋向积极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情感体验的倾向。正是这种先天性的情感倾向,使教师的积极情感对学生心灵产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7]。教师要有诗人般的真情,但又不过于流露;要有演员般的生动,但又不虚情假意。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和一句关切的问候、一句鞭策的话语学生都能心领神会,感受到教师情感的关怀和沐浴,唯此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建立起来民主、自由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2)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向善是指教师在真的教学内容确定之后,选择如何把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内化成学生理解、掌握并能运用它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应通过“学情”分析,结合教师的自身实际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能够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的向善,表现为既追求课堂教学过程效益最大化,又能满足大多数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必须能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学上没有一种满足所有人的、能够适应于各种课程的、可以“包打天下”的教学方法。因此,课堂教学中不仅教师有选择教的方法的自由,而且还应该让学生有选择学的方法的自由。

3.教学品格的美

教学品格的美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达到主体意识和责任的高度发挥、教学情怀与教学智慧的积极张扬以及求真向善相互融合的一种品质和一种信念。肖川教授认为,教学不仅是认知和交往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其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人类智慧之美——科学美与艺术美,而且也包括人性之美和教师的人格之美。教学过程的审美特性体现在具有理智挑战的认知过程中,体现于师生平等、融洽与和谐的交往之中,体现于充满愉悦和成功的生活体验之中[8]。具体可分为:

(1)教学品格的知性美

教学品格对知识的追求体现着科学的理性审美。古希腊数学家(如普鲁克拉斯)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最美的数是黄金比例0.618 。古代的天文科学家们(如毕达哥拉斯)深信,天体是永恒的、神圣的和完美的,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匀速运动是最美和最完善的运动速度。法国物理学家法德罗意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该作为20世纪数学物理学中的一个最优美的纪念碑而永垂不朽。”正因为科学美的存在,才使得严肃冷静的科研工作充满了激情,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满了诱惑和魅力。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体现教学艺术的感性审美。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创造性劳动,使教学问题的解决达到“即出乎意料之外,又符合情理之中”的效果。这时,教师的教学实践已经超越了方法的层面,走向艺术的高度[9]。

教学品格的知性美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厚的知识底蕴,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掌握娴熟的教学技能和技巧,并有良好的性格和爱好,形成一种具有浓厚的教学文化气息的气质和风格,并以源源不断的魅力在其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表现出来。

(2)教学品格的人性美

教师教学品格的求真向善最能体现教学品格的人性美。凡是人性中美的东西都有教育的价值。首先,教学品格的人性美体现在教师要具有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这种感染力和示范性是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可替代的。其次,教学品格的人性美体现在教师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等和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学生,绝不厚此薄彼。教师要有宽容和博大的胸怀,才能容下性格各不相同及兴趣各有差异的学生[10]。教学品格的人性美还体现在教师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中,教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生动自然的教学语言以及优雅稳重的教学形象等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毅.大学的人文品格[J]. 文化学刊,2007(6).

[2]施良方.学理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 成都:四川教育教育出版社,2008.

[4]杜德栎.简明教育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5]叶澜.让课题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 科学论坛,2004(1).

[6]马毅.大学教师人文品格的哲学思考[J]. 大连大学学报,2004(6).

[7]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8]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 长沙:岳麓书社,2002.

篇6

大外语教育:打开国际社会大门的金钥匙

学校将不同国家的文化引进校园、带进课堂,举办万圣节、感恩节晚会,每位外教都要开展“异域风情”专题讲座,介绍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以此开阔学生视野,让孩子接受不同优秀文化的熏陶;学校大胆引进福尼斯语音教学法,解决了传统英语教学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跟读的弊端;小班授课、全外语授课、多语种学习……在总结外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学校整合国际资源,构建了具有外国语学校特色的大外语教育体系,包括构建大外语教学模式,开发外语特色选修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外语活动,构建外语教学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形成了开放式的“本土教师—外籍教师”沟通交流和培训机制。

大外语教育体系的构建,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学外语、用外语,培养学生成为吸纳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适应现展需要、具有世界眼光的公民。大外语教育成为学生今后成功打开国际社会大门的金钥匙。

品格教育:让孩子更好地行走于世界中

学校于2002年从感恩教育入手启动了品格教育。我们把孩子的品格培养细化到每个月中,根据品格培养的核心内容,设立“仁爱月”“秩序月”“礼仪月”“整洁月”“诚信月”“感恩月”等,让品格目标落实到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品格教育在餐厅,培养孩子节俭、守时、有序等品格;品格教育在公寓,培养孩子整洁、接纳、合作等品格;品格教育在家庭,培养孩子感恩、尊重等品格。同时,通过系列活动,建立社团等方式,使品格教育多样化。

品格教育是孩子整个教育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没有品格,教育只完成了一半”。虽然人们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生活习惯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人们对美好品德的共同追求,如崇尚感恩、诚信、民主、合作、责任等。昌乐外国语学校通过教育实践,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让孩子更好地行走于世界中。

情感教育:培养人格饱满的世界人

情感教育系列化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爱是教育的起点,我们在“爱生育人”的同时,也把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新生入校,学校开展入学课程。通过举办“同伴关系月”活动,让学生认识新学校,了解新老师、新同学,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在新学校快乐成长。学生毕业,学校开展毕业课程。2013年的毕业课程以“情系母校·放飞梦想”为主题,包括“倾诉·感恩·展望”主题班会、“情系母校·放飞梦乡”主题校会及“依依惜别”的礼送会。基于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考虑,学生毕业离校后,学校对每一届毕业生都会开展跟踪调查活动。2012年11月24日,昌乐外国语学校跟踪访问第一届毕业生活动在及第中学大礼堂拉开帷幕。老师们先后走进及第中学、昌乐中学、昌乐二中,调查访问首届毕业生升入高中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听取毕业生对母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在昌乐二中就读的张静在欢迎仪式上这样说:“得知母校的老师们要来看我们,我激动得一晚没睡好,老师们不仅把我们送出了校园,还在关心着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

未来发展能力:课堂中的价值引领

学校进行课堂改革,一方面体现在学习方式上。把“合作学习”作为课堂学习的常态形式,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改善课堂结构,促进同伴关系,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理性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上。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不仅仅在于知识与技能的高效掌握,更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鼓舞,强调的是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思维、习惯、方法把握、情感参与、价值认同。将品格教育有机融入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引领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

《教育大未来》一书的作者托尼·瓦格纳,在书中提出通行21世纪有七个关键力,包括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昌乐外国语学校课堂理念和课堂模式的深层次变革,开启了培养学生七种关键能力的征程。

篇7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教师结构不均,年龄偏大,知识落后。面对这么多的科目,如何实现新课标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这一目标,我们利用品格教育,做了一些尝试。

一、主题品格,打破课程界限,形成主题课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还要根据各学科的教学性质、学科特点,有机地在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而品德课是进行品格传递的重要课程,教师更应该以新课标为依据,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如,三年级上册《为我们服务的人》这一单元我们就与品格教育中的“服务”,整合在一个大的主题“服务”,在这一主题下又设计了多个活动,学生通过走访、调查等手段,知道了周围为我们服务的人有哪些,他们的工作情况,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学生在调查中看到了各种职业的差别,产生了矛盾,特别是社会上对个别职业的歧视,我们在后面的活动主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中又把品格教育的“尊重”融入其中。利用品格教育中的故事、歌曲等生动的资源,让品德课丰富了起来。学生在活泼生动的自主学习中深化了品格意识的形成。“我能为大家做什么”就是利用了“服务”品格的设计,把为他人服务深入到活动教学中,把感知运用到实践中,设计了“为身边的人做一件事”“尊重故事会”等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有为父母做事的,有为同学、老师做事的等,学生在这种自我组织、自我参与的活动中从内心就形成了良好的品格。

二、活动品格

依托活动课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品格的塑造和品格的培养。如,三年级上册《幸福家庭伴我成长》这一单元我们就着重体现了品格教育中的“感恩”,利用品格教育中的《我和苹果树的故事》,使品德课中单纯的说教变成了生动的故事,从而引到家庭中的成员及我能为他们做什么。最后我们设计了“感恩”活动,向自己的家人进行感恩,学生感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和父母说贴心话的,还有给父母做菜的,还有给老师送谢师卡的,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心灵,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品格。在教学《在集体中成长》一单元时,只说维护集体荣誉,学生很难理解,用语言描述也很难达到效果。我们就把品格教育中的“诚实”引入其中,利用《谁干的》这一故事,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通过这一情景的教学,学生很自然地就说出了很多维护集体荣誉的方面。学生品格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三、环境品格

创设氛围与环境,潜移默化地渗透品格教育。良好的学校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课堂,我们学校是一所新建学校,校园中美化绿化都比较好,但学生来到新的学校以后,不注意爱护,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我和花草说悄悄话”“争做护花小使者”活动,这样学生从内心就产生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关爱、负责的品格。在教学楼内,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品格故事、文明用语用连环画的形式,进行宣传,让学生天天看,天天讲,把品格主题歌曲作为班级的班歌,进行相互传唱。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接受耳濡目染的教育。

四、取得的成效

1.教师的课程理念转变了,创新意识增强了,打破了传统课程单一的许多弊端,变革了课程体系,创立了综合性课堂文化,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

2.课程目标达成度提高了。过去老师只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整合资源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3.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意志品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师改变了教学方式,以一种全新模式,把教育融入学生自己的活动中去,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促进了良好品格的形成。

4.学生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各种活动中,学生从参与到组织,人人都是主人,有了自己的主动权,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诚实守信的品格逐步形成。

篇8

一、品格教育融合于德育实践活动

对于品格教育的定义,研究者至今都缺少一个统一的认识。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发现学生最看重的五个品质依次为诚信、尊重、宽容、责任、自律。为此,我们以“培养学生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为目标,确立了爱的教育、诚信教育、纪律教育、关心教育、宽容教育、尊重教育、责任教育等教育主题,并分为四个步骤实施:做一个自律的学生,即从他律到自律;做一个热爱集体的学生,即从个体人到集体人;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即从集体人到单位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即从单位人到社会人。

以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学校共有学生社团23个,覆盖全校80%以上学生,如桃坞文学社、桃坞心语社、桃坞DIY社、桃坞画信社、桃坞科技社、桃坞集邮社、桃坞篮球社、桃坞动漫社、桃坞足球社、桃坞话剧社,等等。学校还创办《梦屿》《科技之光》和《心语小筑》等刊物,在提升学生品味、开拓视野、熏陶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

以主题班会引领方向,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针对各班实际,同学们共同讨论确立了不同的教育主题,譬如“做一个守信的学生”“做一个诚实的学生”“做一个懂得关心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等。针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展开讨论、分析和交流,从而树立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学校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访谈以及阶段性观察,综合评价各个班级的教育工作。实践证明,班会的目标明确和针对性强,学生往往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暗藏其中。

建立文明礼仪指导中心,推广品格教育实践活动。学校以空乘班为先导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由空乘班学生组成的“文明礼仪岗”就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学生进行自我检视。在学校的各项活动、集会中,我们均以空乘礼仪规范要求全体学生,站姿、坐姿、走姿,样样有标准。此外,学校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对学生开展形体礼仪培养。

2011年11月18日,“苏州市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正式挂牌我校,这是市教育局对我校立足空乘特色、辐射全校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成果的肯定。

“青苹果之家”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不仅需要形式多样活动推力,更需要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入手,健康的心理是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内在因素。

作为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试点的“青苹果之家”,下设“文墨雅韵”“虚静养智”“春华秋实”“青春飞扬”等六个主题区,将国学、书法、雕塑等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化科技手段融合,通过人机互动演示、游戏、学习交流、咨询等方式,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染的同时,寻求压力释放、心灵寄托的空间,同时获取情绪调节、青春期性知识等心理健康常识。

二、品格教育立足于学生发展

品格教育实践中,学校通过建立个人发展档案袋,记录、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帮助学生在自我动态发展中获得成长的动力。

促进学生从个体的被动发展走向自主的发展。个体的品格发展需要一个行动指南,即一个契合学生实际的品格发展目标。一般来说,学生的个体目标是各不相同的,就同一个体而言,不同阶段的目标也是由低至高,一个目标的实现常常是另一个目标的开始,如此的循环往复也是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

我们认为,学生的品格发展往往都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记录和描述某一行为和事件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它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也可以使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清晰。记录可以是阶段性的,这样可以看出学生这一阶段的概况;记录也可以是主题性的,这样便于有针对性地改进自我的不足;记录也可以是持续性的,即在动态发展中看待自我,以把握自我发展的总体趋势。

促进学生从个体的发展走向集体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发展不是独立于班级集体的,而是与学校的班级集体共同发展的,因此,个体的品格发展也要遵循班级集体规范,并有益于班级集体的发展,从而为班级集体所肯定和认可。

品格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个体,也是学生个体而组成的集体。它首先培养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即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从而实现自我的主体性。品格教育的主体活动都是依托集体活动来进行的,每一种自主行为都受到集体的影响和规范,都是集体活动的组成部分。譬如,要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虽然目标指向个体,但是活动的开展却离不开集体,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是在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分享、交流、讨论等)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接近或达成目标的。

篇9

关键词:知识;能力;品格;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2-0073-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我们理解,“高素质”是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总体要求。同时,根据学校定位和培养目标,又分为“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无论高等学校培养的是哪一类人才,一个共同特征都应该是高素质。笔者认为:知识、能力、品格是素质的核心要素。因此,厘清知识、能力和品格三者之间及其与素质的关系,对如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知识、能力、品格的内涵

1 知识

关于知识的定义,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知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的认知成果,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是事物的固有属性或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反映。就内容而言,知识由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三部分组成,存在于经验和理论两个层面。从类型上讲,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三种不同水平:符号表征、概念、命题,一般用来描述“是什么”,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讲的“方法”。也有学者将知识划分为核心知识和外层知识。所谓核心知识,就是关于某一方面或领域最基本的定义、规律、原理、手段及价值取向等,表现形式比较抽象;外层知识就是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也就是具体知识。在国外,“知识”一词的意义与用法根据不同的语境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数学者认为“知识”是一种具有客观基础的、得到充分证据支持的真实信念,不同于个人意见、主观猜测以及毫无根据的假设。

我国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曾在其著作《论衡》之《效力篇》中提出:“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可见,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提升素质和提高能力的有力载体。就个人发展而言,知识量的积累与素质的升华是人发展的必要前提。知识种类不同,功能各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外层知识常与能力相结合发挥作用,核心知识不断凝聚、内化为素质。在信息愈加多元、丰富的今天,扎实的知识功底、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都是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

2 能力

能力属于实际活动范围,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固生理特点的综合。能力是指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能动力量,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对个人而言,能力是指个体驾驭一定活动以及为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对群体而言,能力是指群体改造自然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能力的基本属性是实践性和综合性。人的能力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能力总是和完成一定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能力与知识、经验和个性特质共同构成人的素质,成为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一般地讲,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主要是指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3 品格

品格(character)一词来自古希腊文(charaein),本意是在玉石或金属表面刻画,意味着雕刻,延伸为行为的典型和道德的规范。品格教育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里可纳(2003)认为品格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价值规范,是人类优良的特质,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良善觉知。他还认为“德行、美德是品格的要旨,好的品格由我们所具备的美德所构成。我们具备的美德越多,我们的品格就越强”。而R.赫斯利普则更同意“品格是属于一个人或一个人种的独特性素质(quality)的聚合,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品格是一种区别于其他人的素质聚集物”。里可纳也曾指出品格的道德要素,即道德认知(moral knowledge)、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道德行为(moral behavior)。他认为,如果要具备一种德行,那么首先要知道这种德行是什么,它在人际关系中有什么要求;其次,必须“动情地投人其中”,如果自己的行为与其相背,则会有罪恶感;再次,在个人关系中适当地实践它,并且承担作为一个公民发展整个社会此种德行的责任。Ryan(2003)认为良好的品格是知善、爱善、行善。知善,了解良知和邪恶;爱善,发展道德感觉和情感,包括喜爱和认同心理,选择正确与喜欢的事情来做;行善,自我的意志行动。

由此可见,“品格”强调的是人的内在的、道德或伦理方面的修养。重在“德”,强调其内在性、道德性、伦理性。我国学者丁锦宏教授认为,“品格”是指“生命个体的道德品性、道德倾向性”,在相当程度上等同于德性。培养学生道德与人文素养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品格的塑造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质。

二、素质的内涵及其与知识、能力、品格的关系

1 素质的内涵

素质是反映人的内在的、本质的、基本的品行和心理特征的范畴,它是一个既高度抽象又高度综合的概念。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是一个既高度抽象又高度综合的概念,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辞海》中提到:“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素质的规定根源于我们对人性的认识与界定。人性是由人的属性、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三个层次所组成的大系统。相对应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人的实践本质,从而将素质分为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专业素质

三个层次。自然素质即人生来就具有的生理素质,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素质是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素质,是社会群体普遍的修养程度、进步程度、文明程度、道德程度,以及精神状态的总和,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专业素质指人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作为实践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活动质量和水准,其中包括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能力,以及职业转换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等等。

1986年,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问题调查组”对工科生的素质作了如下描述:“工科本科生毕业时必须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包括基本政治素质、基本专业素质、基本身体素质和基本文化素养。”文辅相从教育学的角度对“素质”作了如下界定:“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并指出素质具有内在性、整体性、基础性与动态性三个特点。内在性是素质最根本的特点。刘献君认为:素质“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素养、品质、资质。素质的内涵十分丰富,概而言之,它有三层含义,即先天素质(生理特点)、可能素质(发展的潜能)、现实素质”。素质的三个层次及其组成因素,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平行并列关系,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延伸与扩展。人的素质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影响两部分组成,其中后天影响是主要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长期内化的过程,其中主要是知识的升华与内化。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人实现由可能素质(发展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转变。

2 素质与知识、能力、品格的关系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表达了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思想。如果我们把“文”理解为知识,把“质”理解为素质,理解为形而上的东西的“内化”,那么,在教育中,不论是过分强调素质而忽视知识,还是过分强调知识而忽视素质,都不能很好地培养出有用的高层次人才。彬彬者,相配适宜也。只有文质配合相宜,才能成为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必然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其一,知识是人形成能力、养成优良品格、提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首先是指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而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必备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贯通并重,才有利于人的智力的开发与协调,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其次,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不仅仅要关注知识的结果,更要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另外,素质教育强调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迁移转化,要举一反三,使之成为人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仅是机械记忆而没有转化和利用的知识,是无法内化为人的素质的。

其二,能力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等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身心能量,是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的外在表现,是素质的骨架。能力与知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能力强有助于获得更多更有效的知识,知识的丰富和积累有助于提高能力。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转化为素质。

其三,知识不等同于能力,也不等同于品格。知识和能力不是线性关系,学的知识多并不等于掌握的知识多,也不等于能力强。能力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知识为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基本前提。

其四,知识、能力、品格是人发展的三个要素,不断内化为素质。有知识,有能力,绝不等于有高素质;但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绝对不会有高素质。要有高素质,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很强的能力,而高素质又能使知识与能力更正确而有效地发挥作用。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乔治・赫伯特说:“少量的好品行抵得上一大堆学问。”这并不是说要轻视知识和学问,而是说知识、学问应该和善行结合。

素质不仅外显为能力,能力本质上只是其智力品质的表现,素质还有思想、品格、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表征,还有生理和心理的表现。因此,素质与知识、能力、品格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实践能力更为重要,品格是素质的内在表达;反过来,素质又为知识、能力、品格指引方向。四者相互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笔者认为:知识、能力、品格是现代大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三大核心要素。

三、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几点启示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时特别强调了三个结合:“一是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二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三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胡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理解什么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给予了更深刻的启示,也对我们如何处理好知识、能力、品格三者关系指明了方向。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抓住知识、能力、品格三大核心要素,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品格”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1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坚持“能力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是人才培养工作新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深入剖析“能力为重”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全面理解“能力为重”理念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能力为重”理念的实践要求,对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坚持能力导向,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内在要求。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承担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品格养成的三重任务。培养和提高人的能力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坚持能力导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急切期待。它要求在知识传授中,以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作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要更多地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或途径,围绕特定的主题和专题,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和方法,不断充实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且也是对人才质量观的

一种提升。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坚持能力导向,需要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能力的内涵及组成结构。宏观层而,坚持能力为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战略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微观层面,坚持能力为重,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是大学人才评价机制中的核心要素。

2 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凸现“品格养成”

《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而“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通行证。教育学生做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是为他们插上隐形的翅膀,是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走上成功之路。许多事实证明,没有道德指引的知识比起无知来说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品格就是财富。

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凸现“品格养成”,就是要求大学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注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注重团队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弘扬,注重“知性”向“德性”的转变。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学校,都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所说所做的一切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学生所见所闻所学的是否能够触动他们的内心深处?能否使他们不仅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且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3 在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中培养高素质人才

知识、能力、品格三者共同相互作用形成素质,三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成就高素质。因此,如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要认真探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格教育的最佳途径,探讨促进三者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始终围绕知识、能力、品格的协调发展进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能力、品格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做到博学与专长、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学理与道德、个性与社会、为学与做人的统一,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三位”一体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Thomas Lickona,The Retum of Character Education[J],Education Leadership,1993,(11):6-11

[2]Thomas Lickona,Education for Character:How Our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M],NewYork:Bantam,1992

[3][美]R.赫斯利普,美国人的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Kevin Ryan and Thomas Lickona,eds,Character DeveNopmentin Schools and Beyond[M],Washington,D.C.:Council for Research on Values and Philosophy,1987

[5]华中工学院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问题调查组,关于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的调查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1):73-82

篇10

一、培育和传承工匠文化

工匠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无论是以鲁班、张衡、蔡伦、祖冲之、孙思邈为代表的古代神工,还是以钱学森、詹天佑、邓稼先、李四光、袁隆平为代表的现代巧匠,这些大国工匠的历史功绩和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无不彰显我国劳动人民富于传承、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民族精神。职业教育实践充分表明:职业教育中的工匠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和养成的各种价值观念、创新意识、行为规则和工作态度的总和,其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工作观、权力观、事业观、荣辱观等等。现代工匠文化是职业教育软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队伍工作作风的综合体现。培育工匠文化,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是职业院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延伸,对于传承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行动导向和激励引领作用。

一是职业院校的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工匠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将其放在职业教育整体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量,按照国家教育部、人社部关于阳光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结合办学工作实际,带头弘扬工匠精神,强化工匠文化建设意识。

二是以建设和谐稳定的办学环境为目标,使广大教师时时处处受到工匠文化的启迪教育。职业院校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综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增强专业技能水平,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形成规范协调、快捷高效的教育教学长效机制。

三是要发挥工匠文化陶冶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励人的指引作用。努力创造融导向性、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创新性等为一体的工匠文化氛围,培养广大教师团结协作、孜孜不倦、追求卓越、严谨求实、刻苦钻研、崇尚技能、奋发向上的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工匠文化对职I教育的激励效应、服务社会的窗口效应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带动效应,引导全校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

二、创新和践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历史上凡著名的工匠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和超越常人的绝招绝活。因此,他们的杰作才得以流传久远,他们的精神才令人肃然起敬。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履行着将涉世不深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创造财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光荣职责。目前,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和创新大国转变,尤其迫切需要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和教学名师。根据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岗直通”的办学要求,在职业教育新常态下,广大教师的工匠精神应涵盖依法办学理念、职教价值观念、职业教育精神、教学质量效率、师生道德情操、工作学习习惯等内容。

由于工匠精神具备鲜明的时代性、价值的取向性、形式的多样性、载体的创新性等特征,所以,创新和践行工匠精神,一是要坚持推陈出新,常抓常新的原则。新时期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在坚持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注重形式、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比如: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增强、教师队伍管理评价机制的创新等等,都要根据依法办学的新理念、职教政策的新变化、区域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企业用工标准出现的新情况等,坚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二是要引入先进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追求精确精致、提供贴心式的服务,职业院校要培养广大教师处处为人师表、勤恳扎实做事、周密严谨处事、充满朝气激情的作风,以期有效打造一支工匠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三是要以工匠精神服务于职业教育事业、服务于广大学生。职教工作者要自觉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和洗礼,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严明的组织纪律,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社会、企业和学生提供精心、精细和精准服务。

三、塑造和坚守工匠品格

工匠品格不但传承了我国数千年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也承载着新时期的本质内涵和特色要求。工匠品格代表着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表现为耐心、专注、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坚忍不拔、善作善成等一系列优异的品质。工匠品格细致入微,象征着瑞士钟表的精准、德国匠人的执著。工匠品格之于事业,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是穷尽一生的钻研,是追求极致的坚守,是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项事业的信仰。塑造工匠品格,必须坚守细节决定成败、小事成就大业的理念。广大教师要自觉树立“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有最后做成大事的可能,只有每天兢兢业业圆满完成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才会最终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像大国工匠们那样演绎出精彩的人生”的理念。

坚守工匠品格,一是要明确工匠品格的基本价值取向。工匠品格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每一个人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它不但表明了一个人对待工作奋发有为的状态,也折射出了人们对待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工匠品格具有行业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在职业教育新常态下,倡导工匠品格,就是为了确保每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能做到精心谋划、周密安排,与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紧密衔接、与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工作目标遥相呼应。

二是要努力培养广大教师锐意进取的工匠品格。工匠品格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业专注且孜孜不倦。职教工作者要树立将工作做到极致的信念,从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规律和知识结构水平实际出发,做到知微见著、求真务实,时时处处展现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风采,将每一次课都上成精品课、示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