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体系范文
时间:2024-02-07 18:1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格教育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品格教育;德育教材;统计分析;存在问题
一、对德育教材德目的统计分析
1.对人教版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德目的统计分析
品格教育要求的十个德目内容在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呈现的特点是:注重对“忠”“仁”“勤”“和”德性品格的培养教育,它们文本内容所占的比例依次为:20%、19%、14%、12%;相对对“义”“信”“俭”的德性品格的培养教育的内容就显得比较少,它们的文本内容所占比例依次为:5%、2%、2%。这样的以培养德性品格为主的德目内容安排情况,脱离了小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我觉的是不合理的。因为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弱,自立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因此,开展培养“社会公德”为主的品格教育,更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礼”“仁”“孝”等德性品格。
2.对人教版初中教材《思想品德》德目的统计分析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突出对初中生“勤”的德性品格的培养,显然是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其自我意识发展很快,渴望自我的发展。在这时期注重对他们“勤”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应该是抓住了道德发展的关键期,这对于他们以后的自我意识和认同感的发展会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的。正因为初中生是自我明显发展的时候,此时他们更容易处处体现自我,所以应该在小学阶段培养的基础上,继续培养他们“社会公德”方面的德性品格。
3.对人教版高中教材《思想政治》德目的统计分析
高中阶段的品格教育培养的德性特点有两个极端,非常地突出对“忠”的德性品格的培养,比例高达37%。而却完全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即“孝”。而“忠”以“孝”为先、为基础,只有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养成“孝”的德性品格,才能更好地理解、接受、内化“忠”这一德性品格。在实际行为上也才能移“孝”作“忠”,人教版高中教材《思想政治》对“忠”“孝”德目的具体内容设计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在此阶段,还是忽略了对“俭”的德性品格的养成教育。
4.对高教版大学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德目的统计分析
在大学阶段的品格教育方面以突出“勤”的德性品格为主,它的文本内容所占比例为25%,这也是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大学生逐步向成人转变,各方面趋于成熟,但是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历,心理方面还是相对稚嫩,但其自我的意识和要求是空前发展的,因此需教育引导他们勤奋努力,自强自立。但是,很矛盾的是,此阶段对“智”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却又非常的忽视。可见教材在内容上的安排是不合理的。
二、品格教育德目及其衔接存在的基本问题
1.德目衔接不到位
从整体上来看,体现相应德性品格的十个德目在各个学段之间存在着衔接不到位,结合不紧密,有越位、缺位、倒挂现象,缺乏层次性,系统性,不能突出德性品格培养的循序渐进性。比如“忠”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就非常的注重,相应的文本体现内容所占比例是20%,比例最高。对“忠”的德性品格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排在首位,但在初中阶段却是排在了第八位。衔接上显然不到位。
2.德目具体内容简单重复
德目的具体内容很多都表现出简单的重复,这样,在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似曾相识之感。客观地说,这样的学习内容也往往也没有了吸引力,也就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的效果会不明显也就不足为怪了。
3.德目内容设计脱离学生实际
品格教育的德育教材德目内容在设计上是脱离了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的。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在小学阶段德目内容设计上应侧重体现对小学生的“礼”“孝”“和”“信”“俭”等德性品格的养成教育,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但是实际的教材内容编排上更多的是侧重对小学生进行“忠”的德性品格的养成教育;到了初中,也还应该在小学“礼”“孝”的教育基础上,继续培养初中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但在此阶段中对“俭”“信”“孝”等德性品格的培养还是不够重视。很明显,在对“信”德目内容的设计时存在的问题是最大的。小学、初中不重视,在高中、大学才开始引起重视,这样破坏了德目设计的阶段性、渐进性规律,那么品格教育的效果也就很难达到,以期通过品格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的德性品格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食品专业 实践育人 课程考核体系
食品工业是一个永不衰败的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同时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教学的理念,切实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就必须在实践育人指导下改革食品专业的教学考核体系,凸显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深化考核模式改革,架构以学生及实践能力为本的课程考核体系。
一、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食品专业课程考核存在许多弊端,主要有以下两点:
1.考核内容具有局限性
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笔记或作业,没有突出以能力为主,未重视食品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也没有本专业的特点,突出个性化培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考核内容未能充分考虑到专业需求、专业目标定位、课程类型、职业技能要求等因素。其结果是学生考前死记硬背,既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
2.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化
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平时考核的权重低;考试方式基本上是闭卷考试或开卷考查,考核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评定,导致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搞突击;课程学习方式多为老师讲学生记、做作业、做实验等单一方式,缺乏多样性(例如小组讨论、参观食品厂、专题探讨、市场考察、顶岗实习等)。其结果是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行课程考核改革的配套措施
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既要和全面的教学改革紧密相连,也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持。
教学改革意识要深入每个师生的心中。全员师生都要认真学习,深入探讨教学改革的方案以及实施的方法。 充分认识到:“人人都是实施者,个个都是改革者!”食品专业教师要到食品企业、行业实践,积累实践生产经验,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出一支具有“双师型教师”、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要在一批企业、工厂中建立较稳定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能安排大多数学生参观学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要建设功能较强的校内食品实习实训基地,具有虚拟食品工厂、虚拟车间功能,可做企业的工艺研究、产品生产等实用技术的训练。教学计划的制定应有较大的灵活性,方便根据企业、食品厂的实际情况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三、食品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校高等教育是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工学交替的发展之路,即一条社会开放式办学之路,因此,食品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应具有社会开放性的特点。
1.课程考核采取校内外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以往我院对教师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四种内部考核,即由领导、督导、同行、学生进行考核,而缺少校外(市场、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等)的专业技能性考核内容。过分强调课堂教学质量,却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轨,这样既不利于食品专业学生很好的融入社会,也不符合我校服务社会的宗旨。因此,一门课程如果由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则课程考核要坚持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2.考核目的的转变
从注重考核的结果转变到重视考核的过程。食品专业课程的考核成绩应由两部分构成:过程性考核成绩和结果性考核成绩,过程性考核内容应包含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学习态度(有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自主性等)、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有学习方式与方法、选择学习资源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动手操作能力、操作熟练程度等)、学习效果(指的是独立完成课程学习相关内容、作业完成情况、实践环节的数量与质量)三个方面。只有完成过程性考核才能开始结果性考核环节;过程性考核成绩为主应占考核总成绩的60%以上,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改变“平时不努力,考试前突击”情况。
3.专业课程考核形式要多样
过程性考核形式有多种,主要的形式有: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考核、平时课堂表现考核、阶段性考核(如期中考试)、大型作业考核(如调查报告、论文)、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等。平时作业情况考核是根据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成绩。平时课堂表现考核是根据学生的出勤、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评定成绩。阶段性考核是在单元教学完成后测试学生,测试的方法有笔试、答辩、实操、项目设计等。大型作业考核是由完成一个较大型的综合性任务来考查学生应用、分析与综合的实践能力或技能。实践性项目考核主要是针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开展的,学生完成后应提交实训报告、实习报告或社会调查报告等,但应重点考查学生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等能力提高情况。
4.专业课程考核内容的改革
应从考核内容是教材内容的重复转变到着重考查职业素养、能力和技能操作上;应从考查理论为主转变到考查实操能力与专业技能为主;应从单纯的布置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形式转变到对产品、生产工艺和开发成果等的考核;应把获取的国内外职业技能证书转变成课程成绩。
5.考核成绩的评定与考核
从常见的百分制记分为主转变到“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种定级标准为主。课程教学要想取得好效果,教学过程应时时体现学生是主体、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教师不仅要做到“授业解惑”,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指导能力,学生技能的学习及熟练程度、职业技能考证通过率也应是课程效果考核的一些重要指标。
加强食品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件重要的任务,这需要高校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化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不断强化和规范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高梦祥,严奉伟,王辰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教学研究,2009,4,(32):57-60.
[2]张剑,李梦琴,冯勤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6,(6):50-52.
[3]苏林.浅析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09,(18):116-117.
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教育,创新研究
大学新生从刚踏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在他们学习,沟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别无选择地面临着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带给他们的各种压力,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就已经把一些高校毕业生压得踹不过气来。因此必须不断深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中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自信地走向社会,最终走向成功。
一、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1]。它是现阶段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这是由于它的全新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积极心理学的特点是它可以用积极的态度来解读人生,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挫折,直击内心并且深层解读人类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为幸福健康乐观的人生提供知识保障。
1.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研究思潮,他主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提出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研究当时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由于该思潮的独特性,它的提出可以说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为之后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台。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美德,品质等方面,它采用大胆积极的态度来解剖人们的内心世界,在积极的认知,感受,分享的过程中来凸显人类本身的价值。积极心理学采用鼓励的教育模式来激发人类未知的潜能,督促人类朝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
2.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意义
传统心理学是靠着承认人类心理疾病的感知去寻求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有别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换了一个角度阐述了人本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它并没有否认人类自身的心理疾病,而是采用积极鼓励的研究态度去理解心理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为一些普通心理障碍的人提升了幸福感,新鲜感,有助于自身心理疾病的治疗。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个体都会面临变好或者是变差的选择,当你感觉自身条件不如平常人的时候,积极心理学教你积极乐观,正确认识自我,而不应该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这样的积极鼓励模式,帮助你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3.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
大学生是心理变化最强烈的一个社会群体,由于青春期的作祟,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如果在校期间没能正确妥善地处理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对其今后的自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会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因此在转变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加入以乐观健康为主旋律的积极心理学元素,重点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培养一种能够适应社会的积极情绪,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这对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都是有着战略性意义。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所谓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指大学生在符合自己年龄状况,心理上能够满足该阶段应有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情绪,整体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2]。大学生心理状态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已经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只有和思想政治,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真正被社会所用的人才。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有着重要学术价值。
1.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在2011年马加爵事件和2013年复旦大学生投毒案件曝光之后,舆论把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推到了风口浪尖。可能这对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来说,这样的舆论压力是不公平的,但是这些事件背后隐藏着大学生心理存在严重扭曲现象的社会影响还是真实存在的。因此,高校在紧抓专业文化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努力构建一套完整的心理教育体系,切实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难题。
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亮起红灯主要还是因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而复杂的社会交际圈更使得刚毕业的大学生陷入深深的迷茫当中,从而产生的极度落差感就导致了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及时疏通这类障碍,排除解难,那就很容易造成极端事件的产生。大学生校园生活是开放的,友好的,事物总有两面性,这样独立的校园生活也很容易造成大学生不能自理的生活状况,久而久之,在生活中得不到自我肯定之后,心理问题也会愈发明显。不管是社会,还是校园还是个人,能够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要依靠自己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一起去战胜心理障碍,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大学生。
三、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努力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学理念致力于从积极乐观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看待一些心理现象,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拓宽了新的思路[3]。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来获得幸福生活的方法,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时展的必经之路。
1.致力于塑造积极的学生品格
塑造学生坚毅的人生品格,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乐观者,学习上的成功者,这是每个人民教师应尽的义务。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认真加强挫折教育,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品格才能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大学生是正在处于青春叛逆期,这段时间内的心理疏通工作尤为关键。而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心,作为高校工作者应该从实处入手,把塑造学生良好品格作为心理健康工作的根本目标。但是良好的个人品格是在平常学习生活中锻炼而来的,并不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工作,从身边的小事抓起,从而塑造学生更适应社会的独立性格。
2.致力于改善校园坏境建设
自古就有孟母三迁,孟子母亲为了能够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坏境,费尽心思,曾两迁三地,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母爱伟大的同时,还在暗示着一个好的文化坏境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当代,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坏境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基础保障,因此致力于建设优美的校园文化坏境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大学校园坏境应该着重体现“干净,整洁,温馨”等字眼,让学校以崭新的面貌面向学生,让学生在舒适的校园坏境中生活,这样的改善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为学生心理品格的培养提供帮助。
3.致力于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都存在积极的心理潜能。所以尊重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发展史正确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不干预,不阻碍是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应用中的现实依据。高校可以通过现阶段拥有的心理课程以及课外的心理辅导来进行心理教育,除此之外,要从根本上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把心理课程当做学校的特色课程来做,积极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把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
4.致力于开设具有心理元素的校园文化课程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门优秀的,引人入胜的文化课程是每一位学生的最爱,有些学科正是因为枯燥的课本知识使得学生提不起对于该门课程的任何兴趣。在学科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开设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课程是构建健康心理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程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寻找良好的机会来对学生进行正确有益的心理辅导,把心理教学渗透到平常的教学中去,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减轻因为文化课程给学生带来的一些影响。
高校管理工作者必须纠正之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能由专业心理学家沟通”的错误理念模式,把积极心理学当成是一门专业文化课程去对待,在枯燥的文化课学习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元素,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我相信在积极心理学观念的影响下,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会有本质的改变。对学生自身而言,也只有通过自己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校,最终热爱自己。
参考文献
[1]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心理学[J].(人大复印资料).2012(06).
[2] 陈键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3(02).
[3] 任胜涛.浅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J].论文天下.2011(08).
作者简介:
篇4
1.高职校园文化与在职教育体系衔接不畅
在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一项重要门类,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现有职业人才知识和技能继续通过在职教育这种形式提升。在职教育人员数量急速增长,而且在这种职业教育体系中学生的成长对他们的影响也将更加重要。但是高职校园文化中却与在职教育的对接不畅。校园文化没有体现在职人员的主体地位,而仅仅是针对在校学生。在职人员在参与职业培训中没有归属感。这对在职培训的效率效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且,这些职业教育的效果对在职人员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对在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也是一种很大的损害。
2.校园文化与时代环境对应性不强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当积极引入时代因素,体现时代特点,顺应时代环境。只有这样培养出的职业人才才能符合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因为市场中的企业和岗位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但是目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因素成为影响这些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时代因素对高职教育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当前的校园文化创新性不足,大都是在高职院校成立初期建立起来的文化体系,这在高职院校建设当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进作用,这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不足
所谓内涵不足就是指校园文化当中的价值观影响力不足。学生的价值观没有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而发生变化。校园文化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精神文化,二是制度文化,三是物质文化。其中精神文化也就是高职院校总体的价值取向,也是对学生价值观产生作用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一层面的校园文化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比较欠缺。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高职校园文化到大多为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二、建设适应在职教育体系的校园文化对策
1.在校园文化中引入在职教育元素
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向在职教育倾斜,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仅仅针对在校学生,但是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声势浩大的在职教育体系。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职人员重新培训和教育的频次也会增加。高职的在职教育功能需要充分强化和体现出来。为此我们应当尽快建立适应在职教育体系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当中引入在职教育因素,体现在职人员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参与者。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时代感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时代感不强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倾向。有的校风校训还是制定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这些校园文化不能体现当前我国如火如荼的市场经济建设。为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根据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以当前的人才需求为基本目标。注重人才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时代内容。
3.注重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篇5
在过去三个月,无数校长、教师、家长、社会人士都对我提及关注学生“品格教育和建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这些意见让我意识到应该转变新加坡教育未来发展的侧重点。
一、2030年的世界和新加坡
根据伦敦经济学院一名教授以国民生产总值为基础做的报告指出,世界经济重心已经从1980年的大西洋,移至2010年的中东,预期将于2030年移至亚洲。经济重心转移到亚洲将为新加坡提供无数商机,但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也将为新加坡带来沉重的竞争压力。新加坡每年仅培养12000名至13000名大学生,怎样和中国、印度每年培养1000万名大学生和无数熟练技工相比?
此外,新加坡年轻人面对的大变动不只是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还包括传统社会架构的变异,如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加坡将面对从今天8人养一名老人,到20年后剧减至仅有3.2人养一名老人的老龄化社会。
随着新加坡变得越来越发达,家长所受的教育越来越高,他们的对孩子的预期将继续改变。
二、奠定新加坡优质高效教育体系的关键基础
在过去几年,我们实施了大大小小许多改革,使我们的教育系统变得越来越强大和优秀。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忽视一些关键的基础。
第一,我们需要在所有方面,包括德、智、体、群、美几个方面培养儿童全面发展。
第二,我们需要迎合新加坡人的多样化需求,让所有人在其一生不断进步,我们不是为所有人规定一条路径,而是不管学生背景,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路径和机会。这些路径之间彼此有桥梁和阶梯,没有死胡同。
第三,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严格和高标准。
第四,在设计政策时,我们需要效率和效力,保证公共投入实现最大价值。
第五,好的政策需要合理实施并协同努力。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努力,每个人都相互补充。
第六,教育必须适合我们独特的背景。我们应该有勇气和信心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将我们的制度变成最适合我们的。
第七,我们需要在强调基础和确保未来之间找到合适平衡。
三、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导向一直随着时代要求不断更新:从1959年起的生存导向,到1979年以后的效率导向,再到1997年以后的能力导向。在这次教育部工作蓝图研讨中,我希望强调下一个发展阶段两个重点。我希望让教育系统变得更加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全面教育,更加强调价值观和品格发展。我们可以将此概括为“学生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
短时期内,我们也许不可能制定出我们必须做的所有方面,但是我希望勾画出一个主要的方向和原则,并实施一些专门的改革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所谓“价值”,包括“自我价值”、“道义价值”和“公民职责价值”。“自我价值”给予学生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力:“道义价值”培养学生在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尊重、负责、关怀和赏识他人:“公民职责价值”则培养学生成为坚强、有毅力、有知识、有见闻,国家有难,能奋起捍卫祖国的好公民。
如果说价值观提供了哲学基础,那么品格发展将使这些价值观变得鲜活。价值观和品格培养必须构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教育”的核心。
四、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
我们将从3个广泛的领域着手工作,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
1.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保所有学生成功
今年教育部工作蓝图的主题是“我们的儿童,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未来”。儿童必须是未来我们所有教育工作的核心。
为了重新确认价值观和品格培养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位置,教育部将设立“品格与公民教育组”,全面规划学生的品格教育课程,检讨课程发展活动评分架构。目前,国民教育、课程辅助活动和公民与道德教育的工作由不同小组进行。因此,教育部计划把这3个组别整合为新的品格与公民教育组。这样一来,课程规划的协调工作可做得更好。在新课程尚未推出之际,教育部会为学校制作一套策划课程的指导资料。这套材料估计可在11月完成。新的综合课程可以更突出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各校根据自己的校风和校史编入与别校不同的内容。
除了从课本中学习待人处世之道,另外还将通过参与各种课程辅助活动,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课程辅助活动的真谛在于让学生体会努力、团结和纪律的意义,而不是盲目地以追求奖牌为终极目标。
因此,教育部接下来还会检讨现有的课程辅助活动评估框架(LEAPS),目的是把评分基准从学生取得的成就转移到参与过程上,鼓励他们多加入非竞赛类的体育项目和其他活动。
2.追求“以学校为本,教师主导”的卓越:授权学校和教育者为每个学生做到最好
学校是教育系统行动的中心。只有学校做对了,我们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因此,必须授权学校并赋予教师能力。
自1998年推出的“卓越学校模式”和“奖励计划总蓝图”,旨在栽培学校持续求进步的文化、能力和动力,通过学校之间的竞争提升水平。近十年来,这些计划使学校的整体水平显著进步,学校也能辨认出好的治校方针,并与他校分享。但是,这些计划却为校方增加了不少行政工作。因此,教育部将对“奖励计划总蓝图”奖项进行检讨,探讨这个金字塔式奖励架构是否还有存在意义;将鼓励学校把焦点放在创造与分享好的治校方针,而不是为赢奖疲于奔命。
教育部除了对“卓越学校模式”和“奖励计划总蓝图”进行简化和调整,以方便学校有更多空间创新及更好地应付每个学生的需求外;还将取消“持恒成就奖”,让学校省下资源去加强更多不同种类的活动;另外,教育部也将改变肯定一所好学校的方式,以帮助学校以学生为本和鼓励它们持续进步与创新。
此外,所有奖项的评估工作打算由“卓越学校模式”的校外验证进行。换句话说,学校无需特地去申请这些奖项,这有助减少教师工作量。
为方便学校过渡到新架构,现有架构将持续至2013年。教育部会继续和学校对话,再定细节。
我相信这些改变将提升学校的自,给它们更多灵活度应付学生需求。
3.寻求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增强伙伴关系
要实现“以学生为本、价值为导向”的景观,需要家长和社区的大力配合。这样的合作非常重要,因为价值观和全面教育不可能由学校单独完成。
接下来,负责社区与家长辅助学校理事会(Community and Parents in Support of Schools)的高级政务次长贺华吉和沈颖将探讨如何让更多家长参与推动教育事业。
有了社区与家长辅助学校理事会的引导。家长志愿者就能更快领悟到他们扮演的角色有多重要。家长可以更投入孩子的生活。理事会还将提供资源和知识,指导家长如何更有效帮助学生发挥所长。
五、结语
我们需要培养有坚定的价值观,关爱家庭和同辈并深深植根祖国的年轻一代。我们的教育体系必须为所有儿童创造机会实现其潜力,同时也必须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格,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并为新加坡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我们与学校领导、教师、辅助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努力,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篇6
关键词:地域文化;现代教育体系;安徽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人所皆知,但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往往被遮蔽和忽视。一定区域内,地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地方文化,它不仅表现为一般的文字、图像资料和传说故事等语言形式,还表现为特定的人文、地理风貌、社会风俗、习惯、传人、文化遗存、遗产等实体形态,因而地域文化对人能产生直接、深刻、全面、长久,甚至终身的影响,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地域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开发与利用,也有利于明确地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1 安徽地域文化教育的内涵
地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地域文化教育资源,地域文化资源是地域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感知地域文化,学生能够确认自己的文化特性,形成自己的文化品格和人格修养,自发地弘扬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自然而然地对本地社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安徽地区自古就有勤劳艰苦的传统,无数先辈九死一生,冒险从事贸易或是去外地创业,比如徽商群体,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安徽人无畏的开拓精神、努力打拼的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这种安徽人特有的拼搏精神,对于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安徽许多艰苦创业的企业家成为很多年轻学生偶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从内涵上来说,地域文化不但对本地区风俗习惯和文化倾向的形成有决定作用.而且是推动本地优秀人才群体产生的重要力量。一般而言,地域文化发达的地区优秀人才,特别是与地域文化特征相对应的专门人才就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如果能够利用这些安徽地域文化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自觉地寻求地域文化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教育作用,必然会促进安徽人才整体成长和进步。
2 安徽地域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开发利用现状
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域文化教育就是将地域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地域文化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由于安徽很多学校办学时间短,学术底蕴不足,加之当前在现代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些学校单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地域文化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地域文化教育处于边缘状态,地域文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远远没有受到重视。
3 安徽地域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具体问题的探讨中,我们采用了调查方法,我们于2012年3月对安徽7所学校地域文化教育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以下主要问题。
3.1 地域文化的熟悉度不高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对安徽地域文化的喜爱程度与熟悉程度有较为明显的差距。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安徽地域文化有较高的认同度,表示很喜欢和比较喜欢占到了61.18%,表示不喜欢的只占2%,还有一部分学生持中间态度。与之矛盾的是64.99%的学生表示只了解一点安徽地域文化知识,或者完全不了解。这说明学生虽然喜爱地域文化,但却对地域文化知识缺乏了解,地域文化教育的缺位显露无疑。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名人比较熟悉,但对人文景观、民间习俗、民间艺术不太了解,如果教育者不加以及时的引导,他们对本地文化的缺失必然会影响人格的完善,以及对本地社会的认知,甚至对本地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2 地域文化课程设置不佳
从全国范围来看,一些本科院校已经开始实施地域文化教育,开设地域文化课程,举办地域文化活动,拓宽地域文化学习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山西师范大学就让让地域文化资源走进大学课堂,在学生中掀起了学习地域文化的热潮,并投资改建或新建了“晋学博物馆”的人文素质教育基地。湖南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岳麓书院文化与历史》课程,聘请名师大家以讲座的形式授课,在湖南乃至全国都掀起了一股学术热潮。与本科院校地域文化教育兴起的热潮形成鲜明的对比,本地区很多学校对地域文化教育还不够重视,从教育管理者,到普通教师都对地域文化作用的认识比较模糊。比如某某学校的《安徽地域文化》是文化市场专业的必修课,2学分,开设一个学期。其它院校虽然举办相关的讲座、学生活动,但还没有开设此类课程,还未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4 安徽地域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开发利用对策4.1 不断提升学校和教师对安徽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
学校和教师是现代教育体系中,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的执行者,只有教师与学校的积极参与,才能将真正落实文化教育的设想,实现课程的目标。教师与学校的知识、态度,以及对课程的目标和教材的认识都对课程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地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地域文化教育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地域文化的涵养。首先,安徽文化课程的教师要做本地文化的通晓者。随着外来文化、各种文化信息的冲击,地域文化面临着被忽视、被掩盖的危机。很多人对地域文化不感兴趣,甚至漠视,一些教师也缺乏对地域文化最基本的了解。作为安徽文化的传播者和教育者,教师本身要对地域文化感兴趣、主动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才能投入地域文化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再者,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地域文化课程面向社会,与本地社会联系紧密。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运用多种形式将学校、家庭、社会连为一体,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了解社会,学习文化。
4.2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地域文化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也要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学校隐性课程的表现形式多为学术讲座、社团活动、文体活动,以及隐含在校园建筑、人文景观等物化文化背后的人文意蕴。
4.3 开发指向性明晰的教材,建立健全评价和保障机制
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发展变化,教材始终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课程资源。首先,教材的定位要注意实用性。目前已经开发的安徽地域文化教材,大多数是专门教材,为中文系、历史系的专业课编写,为非专业编写的不多见。我们认为,地域文化教材必须以“实用”为目的,体现文化与现实密切的联系,开拓学生的眼界,锻炼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讨。其次,教材的内容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专题可以安排多一些素材,对学生不感兴趣,或是不容易接受的内容可以简略一些。对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名胜古迹、饮食文化、民间故事和民间习俗等内容可以着重,教材的内容可以尽量丰富。再者,教材的编写以专题为单元。教材可以根据文化资源的分类归结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文化专题,采用介绍性的文字介绍每个专题的内容,例如,安徽方言单元,可以介绍安徽方言的形成、特点、方言分区和影响几个部分的内容。
总之,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地域文化定义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地域文化教育的涵义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和扩展。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地域文化的兴趣,达到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从而实现培养适应本地社会文化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邦俊.不可或缺的地域文化教育[J].中学语文,2010,(11).
[2] 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地域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3] 陈晓莹.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的地域文化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4] 杜钢.地域文化教育与比较教育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10).
篇7
关键词:汽车职业教育;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62-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种体系要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经过数年的发展,国内汽车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规模能力提高与结构质量不尽合理,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的吸引力不强等。面向未来,教育部提出了构建以“产教对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经过对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先例的研究与比较,并结合成都师范学院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目标及汽车工程系校企合作项目的探索经验,本文围绕面对未来如何展开汽车职业教育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策。
一、整合汽车教学资源,深化“产教对接,校企合作”,实现产教和校企共赢
由于我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包括不同学校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及不同层次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汽车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不强,汽车技术从业人员的学习资源和大部分中职学校汽车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十分短缺。
因此,一方面,应该整合汽车技术资源,并联合汽车企业,集思广益,建立全国汽车应用技术网络资源库和汽车职业教学资源库,使它为汽车职业教育和汽车技术行业服务,并且成为从事汽车技术专业人员的终身学习平台。从而,提高汽车技术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汽车职业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要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发展汽车职业教育,汽车职业院校要主动融入社会,与企业接轨,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人才,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使产教对接,协调推动学院与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合作理论、指导合作发展;设计合作制度,探索合作模式;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项目;破解合作难题,形成合作机制。
以德国的职业教育为例,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世界上成功的职教模式之一。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为德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双元制是一种非全日制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学生一边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教育,一边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这样,学生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成都师范学院汽车工程系通过和汽车企业建立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学生团队参加各种全国及省级汽车类竞赛取得了好成绩,如,“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营销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区电磁组二等奖”、“四川省房车精英赛第二名”。其模式是企业提供生产设备、技术资源和教学科研实训基地,教师指导学生并和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学习,学生组成团队进行汽车创新设计与制造,同时参加相关大学生汽车类设计大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进行开放式学习,培养了其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提高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并能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的需求。因此,学校自身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整合调整专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二、加强汽车中职师资的建设,完善中职教师的聘用制度
从历年来我国中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吸引力不强,另外,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高职高专、普通本科学校的生源以及培养目标具有差异性,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薄弱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师资比较薄弱,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汽车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模块,也应该重视中职师资的建设。通过对一些中职院校的调研,目前我国中职师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中职教师数量不足、中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及优秀中职教师流失严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中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在我国汽车类中职院校中,文化课教师比例偏高,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而专业课教师中同时具有汽车专业技术能力、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的教学技能的教师很少,“双师型”教师明显不足,教师在课程改革、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较低。然而,全国师范院校大多数是培养自然科学学科的师资,缺乏对汽车技术专业的师资培养。
为了解决我国汽车职业教育师资薄弱的问题,一方面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加强中职师资的培养;另一方面汽车中职院校应重视师资建设,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汽车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的教学技能的培训;再者,国家应修订职业教育法;完善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教师企业实践、集团化办学等制度;持续开展“产教对接”,推进职业教育与国家重点产业、教育链与产业链、学校与企业融合发展。以德国为例,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特性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结构的双元性。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师资主要有两种,即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在职业学校之外的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企业)的实训教师。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训教师是“在企业里或其他非学校机构中负责职业教育的,在业务上和品格上合适的人员”。按照德国法律,实训教师必须通过由《实训教师资格条例》(AVEO)规定的资格考试。另外,成都师范学院为解决职教师资的问题,在普通学科师资培养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职教师资的目标,鼓励学生加入职业教育的模块,汽车工程系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利用学校师范生培训基地和合作企业资源,努力建设汽车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块。
三、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加强各级汽车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沟通与渗透
终身教育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按照终身教育理念发展汽车职业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事业提出的基本发展方向。因此,汽车职业教育要遵循终身教育理念,必须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未来”的方针。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该系统由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部分组成。学校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部分,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汽车职业技能培训环节比较薄弱,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汽车技术培训体系;二是汽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及成人教育之间、汽车职业教育内部各层次之间的衔接和沟通不畅。其中,最主要的是汽车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不衔接,培养理念、培养方法、课程设计和内容安排上没有很好地衔接。职业教育体系总体上可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这样来看,汽车职业启蒙教育,甚至是整个职业启蒙教育,难以渗透到基础教育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中曾明确提出:初步了解技术和职业生活应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形成对现代文化的技术本质的理解,并使他们尊重那些需要实际技能的工作。这种入门教育应成为教育改革和民主化过程所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应该成为从初等教育开始一直到中等教育头几年课程中必须有的内容。但是,我国普通教育强调学科本位,没有很好地将实践和职业技能紧密联系起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中很少渗透职业启蒙教育方面的内容,甚至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也是主要强调文化知识的教授和学习,极少提到职业教育的内容。因此,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对汽车产业知识更是不了解,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不利于汽车职业教育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另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普通教育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的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毕业生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的机会则非常小。尽管我国有关文件规定,中专、技校、职高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但由于受教学内容、高考制度、高考内容等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的人数并不多。而且,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的比例被严格限制,可供选择的高校数量也很少,这种职业教育的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民众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更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汽车职业教育的水平和吸引力,一方面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职业启蒙教育,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可以使少年儿童对社会职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有利于其在教育分流时,对专业和职业做出正确选择。另一方面,建立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通机制,适当扩大中职毕业生对口升高职的比例,同时考虑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加强终身教育的理念在全国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四、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汽车类高等职业教育仅限于专科层次,很少有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高专的汽车专业的学生如果要升学,基本上只能升入学术教育体系,而不是职业教育体系,况且这部分人的比例非常小。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开设了专业硕士和工程硕士,但这基本上成了一部分考研分数较低的学生逃避社会的选择之一。
此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既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通文化水平,又具备中级水平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生源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的素质,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却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况且这部分毕业生属于普通高考分数较低的人群,再加上他们也不具备职业技能和知识,必然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去职业化”。这样一来,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形成了隐性萎缩,不利于技术型人力资源的开发,更是加剧我国高级技术型人才的供求失衡。
基于以上思考,面对未来,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技术本科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使一些汽车技术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定位于职业教育目标,重点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提倡部分职业教育质量高的汽车类高职院校向技术型本科院校发展。再者,逐步完善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使汽车职业教育体系向纵深发展,使我国汽车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4-56.
[2]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5.
[3]孙元政.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借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5).
[4]欧阳育良.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5(1):56-59.
[5]李建中.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J].外国教育资料,2000,(6).
篇8
(一)职业教育“终身化”
国外很多国家充分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不仅仅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把它作为为社会培养综合人才,联系社会与学校的纽带。“终身教育”就是要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既有熟练的专业知识,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鲜明个性,具备优良的道德品格和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精神品质。
(二)注重培训主体的人文教育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培训主体的价值选择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机构就是培养人文素质的科学土壤。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培训者与受培训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始终把受训者的需求放在突出位置。
(三)支持全民教育
全民职业教育就是受教育者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的都可以接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形式。国外教育机构就是坚持全民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掘潜在的受教育者,优化职业教育的结构,壮大职业教育的队伍。
(四)政府与他相关机构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
国外政府相关部门和职业教育的领导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出符合职业教育本身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始终把受教育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尽可能地让受教育者用最少的金钱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二、国际职业教育改革新趋势
(一)教育资源综合化
各国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本国的基本国情和国民需求决定的。国际上很多国家更注重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教育手段的多元化。
(二)强化教育监督,开设共通性课程
国际职业教育机构中的教育监督机构主要由政府主要负责人员和各界优秀人才组成,是对职业教育机构中的教育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人员配置、师资力量等进行评估和监督。同时,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机构均开设了具有共通性的课程。以实现所有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共同的目标,就是个性化教育和综合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以终身教育理念为目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贯通
怎样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不足、出口较窄的问题是当前很多发达国家正在研究的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使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贯通,共同发展,消除二者之间的障碍。
(四)职业教育有法可依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初就开始为职业教育的实行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对职业教育的职责、目标宗旨、权利义务等细节做了明确规定,也为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如英国职业教育的教师首先必须是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次必须通过专业课的考试和试讲面试等环节才能进入职业教育院校任教。
三、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思路的启示
(一)转变观念,把职业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要本着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原则科学的制定治校方针,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也要按照入学人数等合理确定招生规模。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然而,现在的优秀人才稀缺,劳动者综合素质不强且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这会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摆脱这种困境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让更多的人接受到更好地教育,让他们通过职业教育学知识、长本领、懂技术,让职业教育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我国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强化对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真正让他们学以致用,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这样不仅能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还能为以后的就业提供更多帮助。
(三)完善开放式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我们要完善终身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让所有人都成为终身学习者,让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谓开放式,就是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让低一阶段的学生有向更高阶段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建立了这样一个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会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四)建立严格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各职业院校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该机构主要负责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人员调配等。学校的招生招聘工作也要符合国家规定,在职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和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这些严格的管理机制是职业院校有序发展的保障。
(五)以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工作重点
篇9
以“爱国、厚德”为高职素质教育理论楔口
任何教育模式的开展都离不开民族文化土壤,都必须与文化背景相结合。“爱国、厚德”的北京精神体现了城市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协调、历史底蕴与未来发展取向的统一,以此作为高职素质教育的理论楔口,彰显了素质教育的地域特色。
(一)彰显“爱国”情感,重塑职业素质教育思想核心
“爱国”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兴起的直接目的。19世纪60年代兴起,使中国职业教育初现思想萌芽,其后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维新派甚至革命派都将职业教育视为救国图强的途径。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家黄炎培等人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正是在爱国思想的驱动下促使他们兴办职业学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同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黄炎培等人也强调要重视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从实业教育兴起之时,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职业教育思潮重新崛起后,人们一直把爱国精神作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第一思想教育要求。时至今日,这种把爱国精神放在首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当今的人才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二)承载“厚德”品格,树立德才兼备教育理念
当前,部分高职学生基础文明素质较差,言行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是素质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厚德”思想的引导。北京精神的品质描述为“厚德”,其源自《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必须将“德”摆在首位。以“厚德”指导职业素质培养,要求高职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既要以强烈的爱国意识与集体意识为核心价值,还要有正确的职业观、协作精神与服务意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求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时刻秉持“厚德”精神。
以“创新、包容”为指导探索高职素质培养新途径
北京精神除了在思想理念层面上对高职生素质教育有重大的引导价值,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创新、包容”明确了素质教育途径的创新。
(一)凝聚“创新”精神,改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
改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方法上的更新,以及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当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立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建构、教材编写等环节中时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其次,以创新精神完善教育手段。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硬件设施上即表现为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而这在软件上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由灌输型教育向启发式教育转变,努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激发其创造潜力,培养其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敢于向未知领域挑战。同时,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环境中塑造其鲜明个性。
(二)秉持“包容”态度,吸纳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
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职业教育制度,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以开放的心态吸收、融合各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对我国职业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模式强调“继续教育理念”,即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在终身教育基础上。澳大利亚教育体系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视为平行系统,两者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的内容:普通教育以学科研究为主,而职业教育以应用性学习为主。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国家同样建立了统一的证书制度和模块式课程结构,建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沟通渠道,使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教育相联系。这些经验对解决我国高职学生升学难的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篇10
关键词:蒙氏教育;幼儿教育;品格;思考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3岁看小,7岁看老”,也就是说幼儿时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3岁--7岁这个阶段养成的品格会影响和跟随人的一生。《狼孩》的故事人尽皆知,当狼孩刚刚被人们发现的时候,不喜欢与人接触,喜欢用牙撕开吃生肉,走路和跑步时手脚并用,不会语言,只会像狼一样嚎叫,就是因为在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与狼生活养成了狼的生活习惯。为了帮助狼孩适应了人类生活,用了两年学会简单会话,用五、六年的时间学会走路,但跑的时候还会手脚并用,直到死也没像健全人一样说话,《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幼儿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心理及品格教育的重要。蒙氏教育以其以幼儿为中心利用预设教育环境教育为特色,培养孩子健全品格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值得让我们借鉴和思考。
1.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念
1.1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丽亚•蒙台梭利女士(MariaMontessori)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培养孩子专注度、秩序感、独立能力和手眼协调等多方面能力。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数学教育、感官教育、语文教育、文化教育五个方面内容。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对幼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加以训练,以培养其良好习性和独立自主的人格;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等感官教育结合感官教具培养孩子对感官的敏锐;数学教育通过由少至多量的比较然后引入加、减、乘、除等简单运算操作,从而介入四则的运算的数学基础;语文教学方面强调拼音、笔顺语言表达等母语教学,同时培养英语入门教育;文化教育方面在蒙氏教室配备了植物、动物、天文、地理、历史、地质等玩教具教孩子学习怎样照顾动植物、认识自然、了解环境和宇宙万物的奥秘。
1.2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的特点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的特点是以儿童为主、注重完全人格的培养、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提供充分的教具、不“教”的教育、把握敏感期的学习、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等特点。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专门为孩子打造一个可以让他们“独立自主”的“儿童世界”。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注重教师的启发式引导教学。在教学中提供充分的教具进行教室分区的环境情景教学,蒙氏教室是缩小版社会的雏形,孩子通过学习如何分享和学会知识技巧并懂得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和如何领导别人。通过学习动作、感觉、语言、技能和道德发展等,使儿童形成一个身心统一、品行自律、心智平衡的独立人格。认为儿童具有无限的潜能,其生命的最终发展是走向独立,应着重培养孩子健全独立的品格。教学中通过具体的练习如五官感觉练习、生活基本能力练习、智能练习等方式来形成健全的人格基础。
2.对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念培养幼儿人格的思考
2.1幼儿园和教师对幼儿形成健全品格的思考
幼儿园是是幼儿通过班级形式组成的“儿童之家”,幼儿园内教学布置按日常生活区、感官区、美术区、语言区、数学区、自然区、情景游戏区等不同功能组成的“区角教育”又仿佛儿童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儿童社会”通过创设了温馨舒适和优美和谐的“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在自主、宽松的氛围中敢做、敢说、敢想,表现出较强的独立自理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让幼儿通过自我校正和自我学习,体验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孩子是老师的影子,要塑造幼儿的品格意识首先要塑造教师的品格意识和提高教师的品格素质,这样才能让儿童通过对良好品格教育的模仿最终形成内化。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有高尚的品格和广博的知识,还要善于去发现和创造,要不断的根据孩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去发现和寻找适合孩子的教学设施和活动材料。积极为幼儿的成长创设良好教学环境,促进幼儿的优秀品格塑造和身心和谐优化发展。
2.2家庭教育和家园同步教育对幼儿健全品格的思考
幼儿不好的习惯和毛病往往是因为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溺爱和宠爱造成,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一些孩子在引起争执时经常会说“妈妈就是这样说的”、“爸爸也是这样做的”或者“老师告诉这样的做的”充分说明家长和老师行为、语言的导向作用。作为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对待孩子不要过度保护、溺爱娇纵和包办代替等行为。幼儿园在课上要求的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的优秀品格教育,幼儿会通过学校的蒙氏教育学习和体验回到家庭就会自觉地实践、模仿和情景再现。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还要大胆而耐心地给孩子机会“自己做”,并成功地引导孩子“如何去做”。做到家园同步相得益彰,并鼓励幼儿让幼儿懂得沟通、交流、分享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作者:李景辉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存金沟乡中心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