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巧设情景,引发环保意识
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化学实验,这样可以拉近化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探究实验教学应重视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
例如,课后,小刚了解到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为此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来对 CO2 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注射器中盛放20 mL CO2,右侧注射器中盛放 20 mL ____ (填气体名称)。
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左边注射器_______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右边的体积,以此证明 CO2 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对温室效应有更深入的了解,看到二氧化碳能使气温升高,对环境的危害了然于胸。
二、展现情景,警钟常鸣
当前,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其中酸雨是全球性灾害问题。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现已确认,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它们在空气中氧化剂的作用下形成溶解于雨水的酸。据统计,全球每年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1亿吨,二氧化氮5000万吨,所以,酸雨主要是由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所造成的。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实验展现情景,使学生认识酸雨的危害。观察下面的实验,可以帮助你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实验1] 在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硫粉,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注意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然后将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一起伸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待燃烧结束后,盖上玻璃片。
[实验2] 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硫的颜色、状态,并闻一闻气味。
[实验3] 用一支50 mL的注射器从充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抽取40 mL二氧化硫,再从小烧杯中抽取10 mL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溶液,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器的针孔,慢慢压缩注射器栓塞,观察实验现象。用空气代替二氧化硫进行对比实验,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4] 将少量水慢慢注入充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轻轻振荡集气瓶。用pH试纸测定集气瓶中水溶液的pH。
三、正本清源,防患未然
篇2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图片教学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 1003-7586(2011)06-0031-03
教学设计是中学生物教师具体执行生物教学方法的体现。“细胞生活的环境”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主,通过图像、多媒体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展示抽象的生物学知识。
1 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的内容,课时为1课时。这是在学生学习了分子与细胞,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稳态与内环境”的基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本节内容资料丰富,涉及面广。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培养自己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同时,通过本节对于细胞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阐述,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模型,提高学生模型构建能力。
2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和高中部分课程的学习,已经有了关于细胞和人体内环境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有能力通过课外的阅读搜索信息和初步构建模型。教师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上要加强引导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并构建模型。
3 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2能力目标
(1)搜集并处理相关信息。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在生命现象中存在的相互作用、普遍联系及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4 教学模式
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与图片形象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合讲述、归纳、多媒体教学、图片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搜集相关材料和信息,使他们积极思考,并引导他们归纳总结。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自绘图片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5 教学过程
5.1导入
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冰天雪地巡逻的战士、炼钢炉旁的工人、抗洪中的战士,他们的体温是多少度?会不会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生:看图并思考问题。
师:(指导总结)人体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仍然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定,人体细胞生活在稳定而适宜的环境中(多媒体展示、草履虫,人体血细胞图片)。
提出思考问题:草履虫与人体细胞生活的环境有何不同?
生:看图并思考问题。
师: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人体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强调单细胞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多细胞生物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必须通过媒介――内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教师的指导提示,引导学生进入后面主题的学习。
5.2引导学生探究
5.2.1学习体液定义与成分
师:人体内各种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2/3。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1/3,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对基本知识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体液的基本概念的组成。
5.2.2学习人体系统及系统之间的联系
教师讲述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之间联系。
生:联系自身,思考各大系统之间的联系。
师(多媒体展示):(1)消化、吸收动画;(2)尿的形成和排出动画;(3)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气体交换动画。
生:观看动画,做答第4页讨论题第5题。
师:课本第4页讨论题第5题提示:如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内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生:观看动画,做第4页讨论题第4题。
师:课本第5页讨论题第4题提示: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例如,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血浆中的CO2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压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压,CO2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再通过呼气运动将其排出体外。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习与探讨人体系统之间的联系,既复习了人体的系统又让学生对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有了宏观的理解。通过提问与思考讨论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同时,通过人体系统之间联系的探讨,也让学生增强了唯物辩证法观,让学生了解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
5.2.3讲述课本第三页图1-1
师:多媒体展示课本第三页图1-1,并提问:
(1)红色的管道、蓝色的管道、绿色管道的分别是什么管道?
(2)这些管道内是什么呢?
(3)在这些管道外还有一些细胞,这些细胞又叫什么细胞呢?
(4)这些细胞之间有间隙吗?
(5)如果有,间隙中的液体叫什么呢?
生:看图,思考问题。
师:红色和蓝色管道是血管,内有血液,其中红色的是动脉毛细血管,蓝色的是静脉毛细血管。绿色的管道为毛细淋巴管,管道内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它们的直接生活环境。管外的细胞为组织细胞,在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在这间隙中也充满着液体成为组织间隙液又称为组织液。组织液就构成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是不是细胞外液?
生:思考问题,找出内环境定义: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师: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都是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与人体周围的这个环境有很大的区别,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在体内,所以我们把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设计意图:多媒体图片和动画的展示使抽象的知
识具体化,学生可以进行形象的思维和探究。教师层层递进的提问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归纳,从而获得内环境的定义,并对人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具有形象和系统的理解。教师的提示让学生的知识和归纳更为准确。
5.2.4归纳内环境的特点
师:归纳内环境:(1)体内细胞生活;(2)液体环境。
教师提问:(1)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是不是体液?
(2)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是不是内环境?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1)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虽然来自于体液,但它们只是在体内暂存,能与外界直接接触,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另外体腔液、关节液,虽然仍在体内,但它们已不在细胞之间,不为组织细胞提供物质交换,所以也不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或体液。
(2)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不是内环境,膀胱、子宫细胞也不是内环境。
生:思考,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什么环境?
师:归纳,有“自己的细胞”“泡”在里面的液体环境属于内环境。
教师布置课内练习:分析以下细胞所处生活环境:(1)血细胞;(2)肺泡壁细胞;(3)组织细胞;(4)肾小管壁细胞;(5)毛细血管壁细胞;(6)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生:做课内练习。
师:布置学生绘制人体细胞所处生活环境图。
生:绘图。
教师:指导学生绘图,并多媒体展示图片(见附图1-3)。同时解析:(1)血细胞――血浆;(2)肺泡壁细胞――组织液;(3)组织细胞――组织液;(4)肾小管壁细胞――组织液;(5)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6)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有何联系?
生:思考问题。
师: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呈瓦片状覆盖,其间有间隙,所以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但不能倒流。从转化关系解释以下组织水肿的原因;(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全身性水肿);(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3)淋巴回流受阻;(4)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性水肿;(5)营养不良时引起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生: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以及学生自己绘图,让学生更为形象的理解内环境,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绘图,也使学生能形象的构建本节内容的知识模型。
5.2.5学习细胞外液的成分和性质(资料分析)
师:渗透压:(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渗透压的成因。(3)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酸碱度:(1):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约在7.35~7.45之间;(2)维持因素:与含有HCO3、HPO4 等离子有关;(3)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主要由Na+、K+和HCO-、HPO4、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温度:(1)人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宜温度也是37℃左右;(2)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3)温度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
5.2.6学习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生:思考讨论课本第五页第5题。
师:解析课本第五页第5题。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生活的环境已经有基本的理解,通过讨论题的思考,学生更系统的掌握内环境与人体细胞的关系更具系统性也巩固了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
6 设计思路
本节知识较抽象,利用学生自身为对象分析系统之间的联系,所以在设计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画概述系统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有整体概念,同时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在研究细胞所处内环境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绘制图形,而且先画整体图再画放大图,这个教法也为学生理解气体或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细胞膜的层数打下基础,并且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师层层递进的提问和引导,循循善诱,使学生的思维在围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拓展,既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化工;环境保护;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28-02
一、《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课程概况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很强的科普性、教育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是化工类、制药类和轻工类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研究、设计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高校通过该教材的教学,不但让学生掌握化工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牢固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第一的思想观念。
二、《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课程章节较多,内容丰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科学发展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安全环保方面的政策法规知识,再与时俱进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生态环保和化工生产正反方面的案例,该课程的内容就比较全面、充实。然而该课程目前在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学时比较少,一般安排2或3学分进行教学。因此,“内容多,课时少,周期短”就成为该课程的典型教学特点。
三、多媒体技术在《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PowerPoint课件(简称PPT)。PPT编辑多媒体的功能强大、简单好学,易于上手,课程内容以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静结合、视听并用的感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多媒体教学优势在《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课程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有效弥补该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在该课程中,其优势体现在:(1)增大教学容量,加快教学节奏;(2)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3)增强感观效应,提高教学效果;(4)课件便于保管,利于教师修善;(5)课件易于复制,利于复习效果。
四、《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原则
1.教学性原则。教育理论强调“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即应充分发挥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二者和谐统一。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就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利于学生的学。既然明确多媒体技术在《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有其必要性,专业教师就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利益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吃透教材精神,熟悉教材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精心准备适合学生的多媒体课件。
2.可操作性原则。《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多媒体课件的操作要做到便利、灵活、可靠,易于教师的课堂控制。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还要注意课件大小及过多链接给软件运行速度带来的影响。为便于教学,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老师要熟悉掌握多媒体教学每个环节,在备课时就要提前调试,模拟教学,及时发现课件操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予及时解决,保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正常播放。
3.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评价课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课件更是如此,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科学严谨。《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课件中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数据、图表及概念、规律的表述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插入的图片、视频既要符合教学内容,又要客观真实。文字说明、语言配音等也要准确、真实。关于环境保护及安全技术方面有比较多的工艺流程和数学演算,在课件演示过程中要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分析工艺原理和流程机理。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在演示过程中允许必要的夸张,淡化一些细节。
4.简约性原则。《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课件展示的画面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要简约明了、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同一画面对象不宜多,制作也不能太花哨,丰富的背景和多彩的画面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信息干扰。课件要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可以通过图像、图表、图形等方式来展示,提高视觉直观,加深印象。
5.艺术性原则。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精品课件教学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让人赏心悦目,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的心情。优质的教学课件应是内容与形式美的统一,《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在内容上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德育美育教育相融合,在形式上再予以美的视觉进行展示,教师乐于教学,学生乐于学习,教学相长,会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审美情趣,根据授课对象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课件合理的布局、色彩、图形等界面对课程内容以美的诠释,做到集课程教学与观赏审美融为一体。
6.适时适度运用原则。适时适度运用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学习情境,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在《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需要,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教学,而不需要全程采用、全程播放的。该课程有些章节,有些内容是不需要课件讲授的,甚至使用多媒体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7.适度信息量原则。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这也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大弥补《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不足。但如果课堂教学信息量太大就会导致“电灌效应”,过大信息量就会超过学生实际的接收能力,这种囫囵吞枣灌输模式依旧是填鸭式教学。适度信息量原则就是指教师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能让教师自主地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8.有机结合原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尽管多媒体技术在《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中应用有其明显的优势,但我们不能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手段的替代物,屏幕是不能完全取代黑板的,在《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中,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在演示化工工艺流程、机理推导和公式演算方面更为明细具体,易于学生理解消化,这些是多媒体课件教学所不能及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整合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将传统教学、教师个人特色及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岳元,保宇.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黎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2,(2).
篇4
关键词:学科整合;环保意识;表达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问题越来越深感兴趣。而我们在英语教材有关章节的阅读课程中,涉及到了环境保护这一概念,使得本来很有限的课程资源,延伸到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环境中,这种“环保”问题情境的创设,实际上是英语课程与地理课程的有效整合。
一、学科整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
《英语课程标准》的课程观强调,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合理渗透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体现篇章教学的特点,力争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的知识入手,创建一个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课程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我们把英语课堂教学延伸到“环境保护”的科学领域中,实现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提高了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以环保作为学科整合的切入点,不但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体现了新教学理念中“学中用、用中学,为用而学”的新课程精神,促进了学生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环保”问题情境的创设,实际上是英语课程与地理课程的有效整合。在英语学习中,老师让学生列举出一些污染源,学生们指出了诸如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实际上让学生复习到了地理课程中“环境与污染”的内容。这种跨学科的授课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参政议政意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知识的培养。在问题的讨论中学生能以主人翁的身份出现,提出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使德育慢慢地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二、树立环保意识是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
美国影片《home》(家园)介绍了经过四十亿年的漫长演变,地球变成了一个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奇特美丽的蓝色星球。然而自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只用了二十万年的时间,便将地球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珍稀物种灭绝,原始资源奇缺,污染日益严重,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尼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从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深圳的工业城镇……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现了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急的现状。人类的节制、智慧、共享是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高碳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它在让经济保持增长的同时也伤害到了地球的环境。只有当企业、工厂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问题的制造者的时候,才能真正解决气候问题。城市在碳减排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城市的居民是碳的主要消费者,应该充当碳减排的主要行动者。真正的核心在于找到一种清洁的能源作为交通动力,把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联系生活具体实际,不仅在课堂上讲,更得在课外活动中不断渗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寓环保教育于英语课程活动之中。将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有效地延伸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看中感悟、在玩中学、学中找到乐趣,把英语知识用于实践,既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又培养了环保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环保教育意识的形成。
三、利用环境教育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篇5
一、关于高中地理教学环境保护理念渗透的必要性
人类生活在环境之中,环境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的活动同环境息息相关,因此,环境保护也就成为高中地理知识渗透的主要理念。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对于学生所开展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并非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外延部分,而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基础与保障。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要想真正渗透好环保教育理念就应当对于地理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将课本知识点同自然环境理念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对于环境保护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人类一直追求可持续发展,而要想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环境保护,教师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渗透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将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创新路径
1.课堂教学成为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路径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繁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地理知识本身就是环境知识,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应当吃透教材知识,充分利用地理教材这样的载体进行教学设计,渗透环境教育理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当将环保教育目标予以充分结合,深度挖掘教材中现有的环境因素,目的就是保证地理课堂中能够渗透更多的环境教育内容,这样的环境教育渗透才更具备感染力与说服力,如地理教材中关于全球变暖的环境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看一幅漫画《啊!地球出汗了。》让学生意识到地球出汗的原因就是全球变暖,正是全球变暖才使温度升高;其次,可以让学生观看气候变暖产生的环境影响的图片及视频如科幻电影《后天》,从而引导学生发问,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有哪些;最后,以“全球气候变暖的利与弊”为话题进行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讨论中意识到全球变暖的弊大于利,危害大于好处。这样的地理教学课堂将会很好地渗透环境教育理念,教师既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也可以借助多媒体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发挥指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能够树立科学、正确的环境观念,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课外活动过程中渗透地理环境教育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当珍惜并爱护地球上的一切自然资源,在环境教育方面应当做到渗透于课堂,意寓于课外,高中地理教师不仅仅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时刻将环境教育理念渗透其中,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环境中学习”的活动,针对于校园环境分小组进行垃圾分拣、节约用水、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粮食等实践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资源的宝贵,无论是吃的米饭馒头还是用的水电,都是资源,都应当节约,对于身边的环境要做到爱护,不用塑料袋,拒绝白色污染,大力支持绿色环保工业的发展并以此为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多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损耗,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的空气污染,同时骑自行车还能够锻炼身体,一举多得。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以学生身边的小事件为例更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其实和自己都是息息相关的。课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组建环保小组,在课余时间进行气象观测或者是水源的采样检测,在国际环境的重大节日中如“国际湿地日”“环境日”等环保小组可以举办相应的活动呼吁身边的人爱护环境,具备环保意识。这样课内教学渗透、课外实践的方式便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从而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篇6
“温带落叶林组”共有28名学生,来自一年级的5个班级,平均每班5~6人,分布较为均匀。分组后授课基本固定在一个教室内,授课教室经过精心设计与布置。教室内有大型纸质大树和藤条枝叶,教室展墙和四周墙壁为北美文化知识和景观标本等,整个教室充满着落叶森林气息。孩子们被大森林的氛围环绕,也是一种浸入式场景学习的搭建。
教学设计:让统整内容搭乘课时“高铁”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理解与学习能力有限,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中弱化了系统知识的学习,更侧重于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增加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老师们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以“了解知识―学习概念―实践感知―活动内化―知识再认识”作为主要的设计理念。具体课程设计框架如图1。
(一)弹性的课程安排
整个统整课程教学活动时长为5周,约25个课时。温带落叶林组分组课程开展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集体大课教学的形式,即全年级学生同上一节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各个生态系统的基本信息,整体感知全球生态与文化差异。在简单介绍各组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后续的分组课程教学做准备。第二种教学形式为分组教学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意愿填报,从而进入到不同的生态系统小组中进行深入学习。分组教学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上课方式,学生和老师为固定人员,方便学生对知识的连贯深入学习,也利于教师熟悉学生和进行教学组织。第三种是“课程展示”学习形式,即六大生态系统小组集中在一起,以分组表演小节目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整个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与成长。届时,也会邀请学生家长观看和参与活动,了解孩子们的学习过程。
(二)科学与人文并重:注重素养提升
基于“六大生态系统”这一环保教学主题,老师们降低了知识学习的教学目标难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概念。孩子们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兼顾课程内容的“科学与人文”性,并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大的教学方向。温带落叶林组教学设计如表1。
小课时的大统整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因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内容不同,教学开展各有差异。在此,笔者选用第二次分组课的第一、二课时“温带落叶林中的食物链”为课例进行分析,如表2。
这节课是温带落叶林组课程中的阶段课。本节课中,学生在已有的落叶林动植物知识基础上,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讲解和活动,引申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温带落叶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的依存关系,将之前学习的温带落叶林中的动、植物以食物链的形式联结。在现代教学技术的支持下,将语文、英语、科学、信息技术、德育等多学科,围绕“温带落叶林中的食物链”主题进行统整,呈现出跨学科的教学形态。
在设计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和辅助学习者,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比如,教师在“贴一贴”的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在落叶林垂直分布图中贴出动物的生活位置,让学生回顾了上节课的“落叶林动植物”的学习。教师借食物链主题绘本故事《谁吃了幼苗》,将学生们的学习关注点由森林动物巧妙地转移到动物的捕食关系中,从而导出食物链这一概念。老师用“活动+绘本故事”的方式,将学术性的“食物链”概念较为自然的表述出来,让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
在食物链绘制实际操作过程中,在理解的食物链概念基础上,运用思S导图绘制“食物链”,并在原有食物链的基础上扩展成“食物网”,即绘制食物网的思维导图,这样的设计大大降低了由“概念学习”到“真正理解”的转换难度。
学生成长与发展
在记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性资料的收集,注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从最初的一次性评价向定期取样的评价过渡,涉及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种主体参与学习评价。
老师们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观察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反馈、实践运用三个方面。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常规、课堂专注度与参与情况等;作业反馈,主要从孩子们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创造性两个方面来衡量,比如学习单的填写、思维导图的生成、绘图及绘本的创编等;实践运用的考察,则是体现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任务完成、团队合作及个人探究程度等方面。
教学反思
整个温带落叶组课程设计中,以温带落叶林内部的生态系统知识学习为重点,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增强环保与国际公民意识,渗透“核心素养”教育。本组课程是由笔者和另一位老师负责设计和实施,两位老师分别担任一年级语文和英语学科的教学。结合老师们的学科教学优势,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也会侧重于学生文本阅读和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对当前的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对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理念,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教学本身是围绕着学习展开,教是为学服务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起引导、组织的作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改变过去的满堂灌。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把化学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在活动中发现创新、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
新课程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学生心理自由、愉悦、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这就要求在师生互动时,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点拨,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决不可以越俎代庖,让学生在多种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新课标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结构,很多以谈话的方式出现,因为对每个话题的探索,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方式便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但对学生思考化学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在化学学习中无论是实验现象的描述,还是化学的有关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都有一定的顺序,学生在探究化学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沿着从表到里、由远到近的方式进行思考。如描述物质性质的时候,先描述物理性质,然后描述化学性质,而进行化学计算的时候,总是先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然后代量计算;化学实验仪器的装配,通常是从下到上、由左到右;合作探究学习,总是先假设,再设计探究方案,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会学习。如某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很难溶于水,收集这种气体有哪些方法?请你画出收集的装置图。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后,会很快解答出来。如果学生仅靠死记硬背,这样的问题是答不出的。
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新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白色垃圾、土壤以及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并将“居室中化学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见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选学教材中。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使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发扬化学有益的精神,造福于社会,才是学习化学、研究化学的意义。
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
篇8
关键词 课堂 主体 《两只老虎》 教学设计
1 教学总体设计构想:《两只老虎》是一首非常简单、短小、优美的儿童歌曲,唱起来朗朗上口。学生非常熟悉并喜爱。教材中建议把为歌曲配伴奏及创编歌词作为本课重点教学内容,但我们觉得除此之外,这首简单歌曲背后还隐藏着很多知识点,我们应该把这些知识点挖掘出来,使这首短小的儿歌丰富起来,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音乐体验。
基于上述构想,本节课我们就以《两只老虎》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达到我们预设的教学目标。
2 设计理念:本课将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并设想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特色教学环节引领、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3 教学目标:
①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
②通过各种音乐活动的体验和参与,激发学生对卡农式轮唱的兴趣以及培养相互协作的能力。
③启动学生的音乐思维,通过对歌词进行改编、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4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本节课我门共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4.1 表现《两只老虎》。这一环节我们注重从声音和动作引导孩子表现歌曲,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引导孩子唱好歌曲、用动作更好的表现出歌曲的情绪,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评价意识,从而也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4.1.1 组织教学,随《两只老虎》律动进教师。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强调音乐课始终以审美为核心,因此一开始就以两只老虎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倾听音乐中愉快地律动,既打造出了本节课的主体情绪又为以下内容的进行作了伏笔。
4.1.2 表演《两只老虎》。
①随唱:同学们,刚才进教室听的那首曲子你听过吗?叫什么名字?你们会唱吗?让我们唱一唱吧!
(电子琴伴奏,随时提示声音)
[设计意图]歌曲既为大家所熟悉,那么就可以省略掉学习歌曲的环节,但考虑到二年级孩子音准方面不牢固的原因,以电子琴为辅助校正孩子的音准即可。
②美唱:唱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自由发言)
老师告诉你,这是一首法国童谣,描写了两只有趣可爱的小老虎,你能在演唱的时候把小老虎有趣可爱的形象表现出来吗?
③分组表演。
④小组互评。
⑤集体表演。
[设计意图]采取让学生之间互评的方式,大大增强了学生正确评价别人的能力。并且能够取长补短,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4.2 轮唱。在这一环节我们目的不仅局限于让孩子回用轮唱的方式演唱歌曲,而且我们还力求渗透两点。①让孩子知道歌曲有很多演唱形式,比如现在接触到了齐唱、轮唱。②让学生初步体验声部之间和谐之美,为今后和声部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让孩子感受到音乐魅力。
4.2.1 导入:
师: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唱这首歌曲的形式叫齐唱,下面我们米换一种形式演唱,感受一下它的另外一种风格。
4.2.2 初听歌曲(轮唱形式)。
4.2.3 学生谈感受(两者的不同之处)。
4.2.4 老师讲解二部轮唱技巧:先由一个声部开始演唱,从第二小节开始进入另外一个声部,但是第一声部在结尾时应多唱一遍,最后两个声部同时结束,这就叫做二部轮唱。
4.2.5 尝试二部轮唱。
演唱指导:①提示学生用轻声演唱(可进行2次)
②提示学生倾听另一个声部的声音。
师小节:轻声唱更有利于听到对方的声音,使两个声部更加和谐,这就是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和谐之美
4.2.6 集体演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师必须认真指导,为今后的轮唱、和声打下基础,培养学生互相配合的能力,感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和谐之美,知道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
4.3 歌词创编接龙游戏。这一环节我们是针对教材中内容――创编歌词进行的再度创作。我们抓住了儿童好玩、好动、好胜的心理,以游戏接龙的形式展开的创编活动。使孩子口、手、脑并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而且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记忆力、快速反映力、合作能力等多种能力。当然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具有挑战性,因为游戏本身是具有极大的开放空间的,所以它也考验了教师临时调控的能力。
4.3.1 导入:这两只老虎可真够奇怪的,瞧,又跑来了第三只老虎,听!(师唱三只老虎)
4.3.2 那四只老虎怎么唱呢?(找一生唱)
4.3.3 集体唱四只老虎。
4.3.4 你会唱五只老虎吗?好,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老虎身上还有哪些部位可以创编到歌词中?
[设计意图]积累创作素材,为接龙比赛做好铺垫。
4.3.5 接龙比赛: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素材了,那么,我们分成两组来进行一次创编歌词的接龙比赛,请同学们注意两点:①在表演的时候,一定要加入动作,手口要一致。②节奏感要强,但不许断。同学们能做到吗?
[设计意图]严谨的语言和规范的活动要求对于实施极具开放性的游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此环节力求言简意赅,这样既不耽误时间又能让学生领会教师的意图。
4.3.6 试赛。
4.3.7 正式比赛。
4.3.8 教师小节。
4.4 体验悲伤老虎。这一环节我们是针对教材中内容进行的延伸。《悲伤的老虎》即是《两只老虎》的变奏。以小调的忧伤情绪再现旋律。那么我们设计此环节有两个日的:①通过感受不同情绪的旋律。让学生知道音乐能表现、刻画出不同的音乐形象,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②通过演唱《悲伤老虎》唤起孩子保护意识即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从而用音乐的方式达到情感目标的渗透。
4.4.1 示范唱变奏版的《两只老虎》。
4.4.2 引导学生跟师唱。
4.4.3 生谈感受。
4.4.4 找生演唱。
4.4.5 让学生评价,找出优缺点,并让他做小老师领大家唱一唱。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再次应用生生互评的评价机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小老师更能体现教学民主的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符合新课程理念。
4.4.6 结课(渗透环保教育)。
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渗透,环境教育,策略
当前世界环境问题一直在加剧,人类生存活动中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大量的索取,违背了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发展,使得局部区域环境受到影响,让整个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及发展。高中地理教材中也有和环境相关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要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及资源的意识。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作用
环境保护意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环境教学其是地理知识学习的保障,而不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因此,教师要重视环境教育,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教师首先需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并且挖掘其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将教材内容同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启发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价值,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让学生树立并提高可持续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能有效的管理及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处理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环境教育的中心内容。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对学生学习地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一个主要地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和环境有关,可以用来作为环境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想有效的渗透环境教育,就需要先充分掌握及研究教材内容,能够分析及挖掘其中的有效教学素材,发挥出教材的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认真考虑环保教育的目标,有效挖掘书本中的教学素材,尽量让教学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并且具有较好的说服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让他们积极的学习环境教育,充分发挥出环境教育的作用,实现其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其独特优势,提升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漫画“啊,地球出汗了”,让学生认真观察,并且设置提问,如:“漫画中说明了什么环境问题?一般其被称为什么效应?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等,通过设置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漫画,更具针对性,学生通过交流、探究,可以逐渐体会到全球气候正确变暖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究获得答案,知道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无节制的排放CO2导致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其他的气候变暖图片,还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后天》,加深学生对温室效应的认识。教师需要设置问题,如:“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有什么?气候变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什么?”等,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观看、学习及讨论,学生可以积极的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讨论及总结,学生会认识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中都选择一个一个代表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官员、世界环保组织成员、热带丛林、伐木商以及土著居民,围绕怎样减少温室效应这个主体进行辩论比赛,学生要站在自己角色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及发表意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深入认识气候变暖的原因。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知识,加深记忆,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重组、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灌入式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其他方法传播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出当前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从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向多样化发展,环境教育内容较多,这容易让教学目的出现多种性以及不定向性情况。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教师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组合,发挥出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实现整体优化,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相关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和幻灯片等。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更加深入、正确的理解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价值及意义。
篇10
关键词: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长 备课 课堂教学
一、完善制度抓常规
目前教研组建设缺少动力机制,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漠,没有将教研活动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需与外驱力,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为此,学校要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教研组活动的有效开展。如:我校制定了详细的教研组、教研组长、集体备课组长考核细则,对教研活动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期初制定详细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计划,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活动。为了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位行政干部蹲点参加活动。学校把教研组长作为教研组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强化教研组的管理,并授权教研组长对本组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月考核,教务处进行抽查。通过层层管理、教师的常规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
二、教研组长来引领
教研组长是“学校”与“教师”的桥梁,学校的教研活动一般都是分学科进行的,那么作为教研组的“最高行政长官”,理所当然要担当“教研活动组织者”的角色。教研组长要站在本学科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前沿,结合本学科的具体情况,针对本学科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作为组织者,教研组长对教研的选题、制定方案到组织实施,都应起着主要作用。所以,学校要加大对教研组长的培养力度,塑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积极向上的教研组长队伍。教研组长在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增强自身的凝聚力,以自身的行动去影响教师行为,注意在组内树立起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树立起团结向上的风气,要多做宣传解释,调动组员的积极性。
三、集体备课要高效
实践证明,教研不是一个人的事,个人的单打独斗往往走不出课堂本身的局限,走不出个人经验的狭隘空间。任何一种有效教研模式的开展,都要落实到教研组,依靠组内的精诚协作,做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启迪,才能开阔视野。集体备课是很重要的环节,是相互交流、相互吸取的过程。为了避免“你要资料,我会抄,你要检查,我下载”的消极应对情况。学校要把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努力创设一种宽松的备课环境,集体备课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如:地理教研组的集体备课的程序是:个人初备――说课――集体备课――个人复备。备课主要是备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备教学案的编制,要求同一年级统一进度、统一学案,集体备课之后还要求老师根据各班级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课堂教学是关键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教研组工作的关键是研究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最终归宿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听课、评课是教研组主要的教研内容,教研组活动必须围绕课堂进行。如:地理教研组进行每月一次的“磨课”活动。“磨课”一般在一周时间内完成。首先大家进行集体备课,然后由一位老师上课,大家进行评议,找出问题,把教学设计修改后再由同年级的另一位老师上课,大家再进行评议。学校还成立了学科指导小组,实施“青蓝工程”,老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进行随堂听课,并及时把评课记录发到校园网,鼓励同年级老师互相听课。大家在交流、切磋、合作、互动中提升专业精神、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五、资源共享建网页
教研组网页是教研组的“名片”,每一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特色,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不仅能让当地人了解仿你们教研组,更可让世界了解你们。在网页上可以设置以下栏目:成员风采、计划总结、活动安排、教学常规、优秀教案、精美课件、获奖论文等。把教研组网页建设成最佳的教学资源库,大家可以把各年级备课组的教案、学案、课件、试卷、教学反思、理论学习资料、上课素材等分门别类上传到网上,大家在备课时可以互相借鉴,并不断修改补充。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长期的积累和完善下,可以建成一个内容齐全、质量上乘、数量可观的教学资源库,这可大大节省备课时间,教研活动也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大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一定会更上―层楼。
六、教育科研促成长
“教科研兴校、教科研兴教、教科研兴学”。如果只当一名教书匠,用因循守旧的眼光看问题,教师工作真是又苦又累。为什么同样是教书,斯霞、于漪、钱梦龙、欧阳代娜等许多优秀教师却感觉幸福、快乐,充满了新奇感,工作充满了创造性?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科研工作者,是教育艺术家,他们总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科研能使教师发现一个新的更丰富的自我;科研能提高教学效率;科研能让老师收获科研成果。教研组活动,必须以课题为抓手,深入探究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地理组有自己的市级课题“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素养的研究”,并结合学校的总课题,进行“学案教学”、“问题串设计”、“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等子课题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课的探讨,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也不断提高。
七、学科特色创品牌
教研组建设要创出品牌,在很多教研组中脱颖而出,必须搞出学科特色。如地理教研组结合地理学科的优势,把环境教育作为教研组的特色,通过努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素养的研究”己立项为市级课题。全组老师把课堂作为渗透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同时利用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来增长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为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做出了贡献。地理教研组之所以能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市先进教研组”,环境教育特色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