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范文

时间:2023-03-15 14:0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理试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理试卷

篇1

【关键词】物理试卷 高效 有效 实效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124-01

如何教会学生在考试中高效地获得高分,是很多物理教师的追求与目标。一般来说,一份试卷往往是许多教师精心打造的一个完美体,它的考试难度、深度、广度都是精心搭配的,是一份完美的“大餐”。教师要把这份“大餐”吃透,吃好,吃得有营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就要抓住课堂的高效性、有效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抓住物理试卷分析课的高效性

1. 分析和总结考试成绩的原因,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分析和总结各个班级的总体情况,并与其他班级进行比较和分析。对于考试成绩优秀的或是进步的班级和个人,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其成就感;对考试成绩退步的或是不理想的班级和学生,教师要及时了解原因,课后可以个别约谈学生,与学生进行真诚沟通,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为学生指出解决的办法,真正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2.分析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错误类型。在物理考试中,学生答题往往会出现以下三种错误:一是知识点的把握上存在薄弱环节,经常会出现定义理解有偏差、公式的选择不恰当、记忆出现偏差等情况,教师要详细讲解常出错的题型或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后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并在复习过程中有所侧重,在课外练习中练习类似的题目进行巩固。二是选择答题的方法不正确,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经常会对着考题无从下手或不能对症下药或张冠李戴。因此,在试卷分析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辨析成因,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触类旁通,在审题时做到剥丝抽茧。三是选择错误,学生经常会对定律、定理、原理等内容的理解较模糊,对器材的选择、作图的规范、有效数字的选取、单位换算等方面把握不准,缺乏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审题,因此,教师在试卷分析课上要引导学生如何审题、找关键点和规范答题。例如,教师在讲解较复杂题型的过程中,应详细地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结合学生的答题特点,分析哪部分题目是易得分点和易失分点;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取舍,学会选择。通过试卷分析教会学生领会出题者用意,了解知识的考察重点和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复习和学习起到启发作用。

二、抓住物理试卷分析课的有效性

1.展示错误,找准薄弱。在物理试卷分析课中发现,学生的答题错误各不相同,但是教师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的错误,可以通过投影仪把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分析不同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的不同薄弱环节,把握易错易混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2.分析思路,点拨升华。在物理试卷分析课上,教师要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素养。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挖掘学生的思考能力,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断地启发学生从课本知识找到与试题相关的知识点,从解答过的问题中找到类似问题,从研究过的方法中找到解题方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3.明晰方法,总结提高。物理习题最大特点是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教师在试卷分析课中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着眼点去思考问题和提出解决办法。比如,有关力学的问题,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律求解,也可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教师要让学生找出比较简单的、合适的求解方法,并观察和发现每个问题之间的关联和解题规律。每个问题之间往往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教会学生从问题中找到关联,求证这些答案的准确性。此外,物理习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多变,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一个问题之后能善于追问,能否编制出新的问题,把有联系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和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情景下展示出来。

4.困惑讨论,辨明真理。在物理试卷分析课讲解后,并非每个学生都能把握所有知识点。对此,教师应首先指出整份试卷的难点,并结合班级和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然后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类,由能把握这些知识点的学生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加以必要的点评和补充,由学生共同讨论,真正使一份试卷做到难点清、知识明、方法透,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三、抓住物理试卷分析课的实效性

试卷的分析,方法的讲解,最终要落实到实效上来。要抓住物理试卷分析课的实效性,就要注重试卷分析课的后续阶段,教师要抓好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好错题的归类,通过分类整理常出错的知识点,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少犯错、不犯错;二是教师要把学生订正完整的试卷收回二次评阅,如果时间允许,还应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错误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从课后资料和考试题中找到类似的习题,并加以巩固;三是要做到每一份试卷中该掌握的知识坚决不留死角,要全面掌握;四是对于试卷的最后一题,难度相对大些就,教师要从实效的角度出发,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把握考试的科学方法,对有机会答对的题目要花时间的绝不吝啬,对完全看不懂的题目就要合理利用时间,真正发挥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实效性,在学习中获得最实在的回报。

篇2

一、 明确目的

近几年来,从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的命题特点来看,无非一是基础主干比较突出,题型不断翻新。二是联系实际并侧重能力检验。注重这样的特点,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虽然不曾一次性地全面强调过,但也并非只字未提。一般来说,我们在高中教学的“规定动作”完成后,经常涉猎并借助试卷进行讲评。由于测试较多,试卷讲评课则成了中学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物理讲评课?讲课首先明确为什么讲和讲什么以及怎么讲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讲课的意图要清楚,明确目标应当是备课时首先要斟酌的问题。因为它既是一节课的起点,也是一节课的归宿,同时还是讲好这一节课的前提和保证。讲课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根据物理教学总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试卷上暴露的问题有的放矢。

二、 把握环节

教学的目的明确之后,如何到达目的地,即通过哪些步骤可以实现预期目标,我觉得注重以下四个环节,则基本可以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应“实”效果。

1.教师精心准备。未讲先试,认真阅卷,按照评分标准,做好七项准备工作:即一是通过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二是统计选择题和实验填空题全班错误人数及错误类型。对典型的、带有倾向性的错误应特别关注,如一道选择题全班有较多的同学选择同一个错误的答案,则应予以重点分析。三是统计论述计算题的得分,计算各题的平均分,以此衡量全班对此类题的掌握情况。一般的,若全班平均得分低于此题满分的60%,则说明此种类型的问题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应予重点讲评。四是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重点分析,找出错误根源,落实纠错的具体措施。五是对学生试卷中较好的解题方法进行整理,并加以推广,以促进全班同学共同提高。六是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定出补救措施,设计好有针对性的训练题。七是将试卷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初步认准错题,分析错因。

2.认真概述测试情况。讲评课开始,首先得用几分钟概述测试后的成绩情况:一是简述本次测试的达线分、达线率。二是表扬达到或者超出达线分的同学,最高分获得的同学,特别是多表扬进步幅度比较大的中下生。一般不要责难、讥笑成绩差的学生,应多热情鼓励帮助他们。可通过一些进步快的同学为实例,教育他们不要泄气,要奋起直追。

3.突出重点讲解试题。首先是重点讲评若干问题。讲评切忌平铺直叙,更不能成为简单的对答案和说答案,应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视审题环节,加强思路分析,讲究对症下药”。具体来讲,学生错误集中,题目解法新颖,启发性强的题目应重点讲评。应将较多的时间用在错因分析、过程分析与思路启发上,只板书必要的解题过程,不必面面俱到。其次是适当采用互动式。必要时请学生发言,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期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具体有:试卷错误让学生“改”;物理过程让学生“析”,思路、解法让学生“讲”,变式题目让学生“练”。在评讲课上,教师不必满堂灌,而应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联”等形式,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的缺陷和能力的不足,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尝试“互动”活跃气氛。尝试互动,一方面指在课堂教学形式上的互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体是学生,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讲评课同样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教师“一言堂”,教师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要设计带有启发性的、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凝练观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格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尝试互动,另一方面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也就是说在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物理情景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可以对物理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可以对物理情景发散――“一题多联”,也可以对物理问题发散――“一题多变”,如将静态的物理情景变为动态的物理情景,或改变命题条件或将题目中因果关系颠倒……等等。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所收获,如果教师能及时依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效果更佳。

5.注意做好课堂小结。许多教师因讲评试题较多,常感时间不够,总是匆匆忙忙下课,忽视课堂小结。每堂讲评课在下课之前,教师都必须进行回顾小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归纳解题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三、 调整心态

考试除了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功能外,也有评价教师教育能力的参考作用。因此,也直接影响教师的情绪,要么喜形于色,要么大发雷霆,但这些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同时还会使学生对学习目的产生疑惑。教师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窃以为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在讲评课开始时,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在讲评过程中,对学生的答卷优点应大加推荐,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解法有独到之处,有创造成性等,讲题时可将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介绍给大家,也可以由学生上台讲解。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让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快,对他们的错误解法要指出其合理成份,并和他们一起研究如何做可以修正为正确答案,增强其信心,激发其兴趣,消除其压抑感,增添其成功感,让学生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

四、 抓好反馈

篇3

一、注意精心备课

1.备内容。在物理讲评课上收获不大的最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师不分轻重,面面俱到,把学生当三岁的小孩看待。老师经常斥责我们“这个问题都讲过好几遍了,为什么又错了。再笨这个问题也应该会。” 这种情况时学生会说:“对一个较难的问题,我们最希望的形式是教师把问题摆出来,让我们自己独立思考或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而获得解决。”

2.备方法。对试卷进行讲评,除了让学生掌握这份试卷的内容,理解相关知识,还要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知道从哪儿入手,那就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评试卷,不仅要讲清楚试题答题的正确与不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讲清楚为什么不正确,为什么正确,以及正确的解题方法的指导,每一种题型都应有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如讲串联电路时,关键是抓住电流相等;解压强和浮力,要注意受力分析;而要解图像信息题则要紧紧围绕图像找出相关的物理量等。

3.备学生。根据统计的情况,对学生做错的题目,多想一想为什么学生会做错,找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思维方法方式上存在的缺陷。师生交流分析试卷失分原因:是审题不清,粗心大意引起失误,还是对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固,物理概念的相互混淆,对所学的物理知识、公式缺乏灵活运用等等。

二、注重讲评实效

及时讲评。讲评是有时效性的,若不及时讲评,学生对所做题目印象会逐渐淡薄,时间拖得越久,讲评的效果就越差,只能是问题越积越多。

1.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讲评过程要做到详略得当,根据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错误率高的重点讲,错误率低的简略讲。如果教师不分主次,不管学生答题情况如何,不管该题难度大小,从头讲到尾,平均用力,这样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影响讲评的效果。

2.重视过程,指导方法。讲评课应以学生为主体,应将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自行讨论分析、自行纠错、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这条主线贯穿讲评课的始终,教师要多一点“启发式”教育,少一点“告诉”教育。讲评课应由重视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的训练。不能简单地对答案或订正错误,而要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思考试题在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时有哪些注意点?该题是怎么考的?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什么又是最佳解题途径?

3.师生互动,变式训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的掌握,贵在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深刻地记忆,灵活地应用;学生在答卷中出现的错误,多数是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或不理解的知识。所以试卷的讲评,不单只是将正确的答案报一下。如果这样,即使学生记住了答案,过后不久也会遗忘。

三、追求评后高效

1.订正试卷,二次批改。教师讲评后,要留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进行自我消化。要求学生认真分析试卷,清理并订正自己失分的内容,真正弄清自己未掌握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消化,教师可以有侧重地选择对学生的订正试卷进行二次批改。在批改时,有意识地叫几个学生进行面批,询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订正,原来错在什么地方,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是否真的弄懂了所讲评的内容,同时检查了讲评效果。

2.个别辅导,补差培优。加强课后的个别辅导,多数情况下,课堂上教师的讲评主要是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而个别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解决,这就需要课后老师给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就这道题详细讲解,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哪一步做不下去了,再提醒,再讲解,直到学生真正能解这道题为止;而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一定要从方法和原理上多加引导,然后让其自我订正,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这样更有利于这些学生成绩的提高。

篇4

试题所涉及知识内容(见表1)覆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各部分主干知识。从表中可以看出突出考查了必修力学、选修电磁学部分,总分为82.8%,再加上选修3-4中振动和波部分,则力电部分占总分的84.3%。

试题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必修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且更加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的观点”、“能量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在今年试卷中占69分,为总分的78.7%,这充分体现了考查主干知识和学科主要思想方法的命题思路,且今年更加注重的是“力和运动的观点”,整卷占52分,体现了命题更加注重基础性。

例1.(第25题)如图1所示,建立Oxy坐标系,两平行极板P、Q垂直于y轴且关于x轴对称,极板长度和板间距均为t,第一四象限有磁场,方向垂直于Oxy平面向里。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x轴向右连续发射质量为m、电量为+q、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0~3t0时间内两板间加上如图2所示的电压(不考虑极边缘的影响)。已知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恰好在t0时刻经极板边缘射入磁场。上述m、q、l、t0、B为已知量。(不考虑粒子间相互影响及返回板间的情况)

(1)求电压U0的大小。

(3)何时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短?求此最短时间。

解析:(1)t=0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t0时刻刚好从极板边缘射出,在y轴负(3)方法1:在0~t0时间内进入电场的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斜向下,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大于半个周

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的轨迹图如图3所示,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兹=2?琢,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由牛顿第二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最大tm=t0。

所以在2t0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

方法2:如图3所示,设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琢,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兹=2 ?中向下偏转程度越大,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琢越大,运动时间越长;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上偏转程度越大,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琢越小,运动时间越短。所以2 t0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以下解答从略)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考查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无场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有些考生看到题目的阅读量大、过程复杂、字母较多时,望而生畏、望题兴叹,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本题虽过程复杂,但只要掌握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模型、在无场区域的匀速直线运动、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即可正确解出前两问。而最后一问是一个极值问题,利用物理分析的方法找到极值条件是解此问的关键,这一问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论证和文字运算能力。

2.单一物体的多过程问题成为新课标区物理计算题命题的主要题型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2009年高考命题突出了新课程理念的领航作用,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考查。在注重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通过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相联系,巧设问题情景,回归经典模型,降低试题难度,设置单一物体的多过程问题情景,在考查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实验等五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度。

例2.(第24题)如图4所示,某货场将质量为m1=10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由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轨道半径R=1.8m。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 =2m,质量均为m2=100kg,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滋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滋=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

(1)求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滋1应满足的条件。

(3)若?滋1=0.5,求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

解析:(1)设货物滑到圆轨道末端时的速度为?淄0,在货物的下滑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设货物在轨道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FN=3000N ③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00N,方向竖直向下。

(2)若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

?滋1m1g≤?滋2(m1+2m2)g④

若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

?滋1m1g>?滋2(m1+m2)g ⑤

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得0.4

(3)方法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

?滋1=0.5,由⑥式可知,货物在木板A上滑动时,木板不动。设货物在木板A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滋1m1g = m1a1 ⑦

联立①⑦⑧式代入数据得?淄1 = 4m/s ⑨

设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

?淄1=?淄0-a1t ⑩

联立①⑦⑨⑩式代入数据得t=0.4s。

方法2:(应用动能定理和平均速度公式)

设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是的速度为?淄1,由动能定理得

设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为t,由平均速度公式得

联立{11}{12}式代入数据得t=0.4s。

点评:本题以货场运送货物为背景,巧设问题情景,考查了圆周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全面考查了力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求解圆周运动某一点的受力情况,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也可以应用动能定理,必要时可以用图象来表达物理过程。此题是经典的滑块冲上木板型的问题,虽问题经典但设问角度新颖。可见,此题通过“过程型”计算题较好的考查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拓展:若?滋1=0.5,货物滑过木板A后,货物能否滑到木板B的末端?货物在相对地面静止时,货物发生的位移是多大?

3、以生活、科技、社会、环境为背景,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

在考试大纲中指出“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在此套高考试卷中,呈现了大量的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环境的试题。

例3.(第22题)图5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滑下,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m=MB. m=2M

C.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解析:由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下滑时加速度为gsinθ-?滋gcosθ,上滑时加速度为gsinθ+?滋gcosθ,选项C正确。设下滑的距离为l,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滋(m+M)glcosθ + ?滋Mglcosθ = mglsinθ ,解得m=2M,选项B正确。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摩擦体间的内能,选项D错。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BC。

点评:本题以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为背景,体现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又与生产、生活相联系,考查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重要力学规律,注意本题容易漏选选项B和错选选项D,体现了命题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有较高的区分度和难度,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例4(第18题)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解析:飞船点火变轨而加速,有除了万有引力以外的其他外力做功,变轨后的机械能增加,选项A错。飞船在圆轨道上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航天员出舱后仍在原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选项C正确。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和BC。

点评:本题以航天科技中的“神舟”七号飞船为背景,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考查了飞船在变轨、运行过程中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超重和失重、角速度、加速度等问题。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匀速圆周运动模求得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加速度、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明确机械能守恒和物体处于超重、失重的条件。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区分一般卫星和同步卫星,弄清卫星的发射、变轨、运行、返回等过程的原理。

此类问题还有,如第19题以生活中的远距离输电为背景,考查输电原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如第23题以节能和环保为背景,考查实验能力,如第24题以生产中的运送货物为背景,考查力学的主干知识和重要方法。

4.图象问题仍是命题的重点,考查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今年试题加大了图像、图形和信息题的考查力度,从而增加了试题的相对难度,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和效度。该份物理试卷共有20幅图,且有8副图象,高考物理命题常常利用图示或图象反映物理信息和物理规律,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考生的识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例5.(第17题)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ν-t图象如图6所示,据此判断图7(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解析:由图可知前两秒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受力恒定;2s-4s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受力恒定且为负;4s-6s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力恒定且为负,2s-6s内的加速度不变,受力恒定;所以选项A错;6s-8s向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受力恒定且为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的形状是抛物线,所以选项CD错。本题正确选项为B。

点评:用速度图象表示物理过程,分析速度图象提供的信息,弄清物体的加速度、合外力、位移的变化情况,再利用图象表示这些物理量的变化,从而做出选择。处理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速度图象的特点和所表示的物理过程的规律。速度―时间图象特点有:①速度是矢量,速度图象上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轴上方代表的是“正方向”,t轴下方代表的是“负方向”,所以速度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规律,不能画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图象;②速度图象中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该点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③速度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t轴上方为正,t轴下方为负。另外还要弄清图象的截距和拐点(或交点)的物理意义。

5.实验仍以电学实验为主力学为副,考查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实验命题仍以电学实验为主,由前两年的一道单一的组合式命题变化为两道小型组合式命题,23第(1)小题利用家中的生活用具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考查了“实验原理和方法,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23第(2)小题以节能环保为背景,考查了利用图表、图象处理所给数据的方法,并得出结论,考查了“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实验。”

例6.(第23题)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8所示,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像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实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某光敏电阻R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

①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9给定的坐标系(见答题卡)中描绘出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并说明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

②如图10所示,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2V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1x)时启动照明系统,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不考虑控制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

提供的器材如下:

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定值电阻:R1=10k?赘,R2=20k?赘,R3=40k?赘(限选其中之一并在图中标出);

开关S及导线若干。

解析:(1)①要完成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需要知道三条橡皮筋的弹力和方向,由胡克定律F=kx得,要测量三条相同的橡皮筋(劲度系数相同)的弹力,可以用三条相同的橡皮筋的形变量代表弹力的大小,所以选项a错,选项bc正确;还要记下结点O的位置,实验选项d正确。本题正确选项为bcd。

②要改变条件再次实验证,只需改变橡皮筋的弹力,所以可采用的方法是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2)①将光敏电阻的阻值和对应的光照值在给定的图象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拟合成如图11所示的曲线,即为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变化的曲线;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是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非线性减小。

②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2V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1x)时启动照明系统,由图表可知,此时光敏电阻阻值为20k?赘,两端电压为2V,而电源电动势为3V,所以应加上一个分压电阻,由串联电路电压分配关系知,分压电阻阻值为10k?赘,即选用R1。电路原理图如图12所示。

点评:使用仪器,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获取实验数据后,作出图表、图象,分析图表、图象,得出实验结论。这是近几年新课标区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也是高考能力的要求。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突出考查了实验的“思想与方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6.选考部分难度降低,突出考查“Ⅱ级要求”考点

新课标区高考命题的重心前移,突出考查力学和电学中的主干知识和重要物理思想和方法。对选考部分的要求降低,由于选考部分的命题仅限于模块内综合,所以在试卷中选考部分命题难度在逐渐降低,每一模块的命题方式、难度系数基本相当,一般将考试大纲中的“Ⅱ级要求”考点作为命题的重点,以体现选考的公平性。

例7(第36题)[物理―物理3-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中AB过程为等压变化,BC过程为等容变化。已知VA=0.3m3,TA=TC=300K、TB=400K。

(1)求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

(2)说明BC过程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2)微观原因: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变小,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导致气体压强减小。

(3)Q1大于Q2;因为TA=TC,故AB增加的内能与BC减小的内能相同,而AB过程气体对外做正功,BC过程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1大于Q2

点评:本题考查了理想气体实验定律,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考查考生的理解、表达、推理能力。

例8(第37题)(物理―物理3-4)

(1)图13为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介质中的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4sin5?仔,求该波的速度,并画出t=0.3s时的波形图(至少画出一个波长)

解析:(1)由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可知?棕=5?仔rad/s,t=0时刻质点P向上运动,故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波形图读出波长?姿=4m,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可得?淄=10m/s。

t=0.3s时的波形图如图15所示。

点评:本题的第(1)问考查了简谐运动的波动图象,根据波动图象和某一质点的振动表达式求周期、波速,由波形图确定下一时刻的波形图,考查考生的识图、用图的能力。本题的第(2)问以生活用具薄壁圆柱形玻璃杯为背景,考查了光的折射、全反射和折射定律,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计算能力。

例9(第38题)[物理―物理3-5]

①上述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

②质量亏损为_______________kg。

(2)如图16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A=mc=2m,mB=m,A、B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弹簧(弹簧与滑块不栓接)。开始时A、B以共同速度?淄0运动,C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

(2)设共同速度为?淄,滑块A和B分开后,B的速度为?淄B,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A+mB)?淄0=mA?淄+mB?淄B ①

篇5

1.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无线电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A.次声波B.无线电波

C.可见光D.紫外线

2.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机模型是静止的

3.下列有关奥运项目比赛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

C.射击比赛中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向前运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

4.如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水立方”,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是中国建筑节能环保的典范.下列对其屋面的部分设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采用ETFE膜结构屋面能保证场馆白天大部分时间采用自然光,是因为其透光性好

B.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能从室内屋顶收集并反复使用,这是利用水的升华和液化形成的水循环

C.在屋面上设计临时悬挂的隔噪网,可以减弱降雨时雨滴造成的噪音

D.屋顶上设立多个自然排风机,能让建筑空间中的热量散发出去

5.下列连线哪一组是有错误的().

A.光的反射小孔成像

A.光的折射看水中鱼

A.光的直线传播看水中月

B.土电话固体传声

A.放大镜光的反射

A.潜望镜光的折射

C.用玻璃做窗密度小

A.用塑料泡沫道具熔点高

A.用钨做灯丝透明性

D.近视眼镜凸透镜

A.远视眼镜凹透镜

6.在物理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实验,如:①“研究凸透镜成像”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②“测量物体长度”时多次测量;③“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换用不同灯泡多测几组数据;④“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其中属于从不同情况下探究普遍规律的多次实验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7.月球表面土壤松软,昼夜温差可达310℃,昼夜间隔约为14天.为适应月球环境的需要,实现登月梦想,我国已经研制出“月球漫游者”MR-3月球车样机,如图所示.月球车左右各有三个宽大的轮子,车厢后斜立着一块太阳能翻板电池,它能为月球车的工作提供能量.关于月球车的构造和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减小行走时对月球表面的压强,月球车的车轮较为宽大

B.为减小月球表面温差对月球车的影响,月球车应该装有水冷却系统

C.在月球上,当进入夜晚以后,月球车可能就无法行驶

D.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8.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D.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B.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V2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10.体育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

B.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C.在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D.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听到起跑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的成绩偏低

11.小李在家玩火柴盒,他反复让火柴盒从同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发现如图所示.甲情况下,火柴盒落到桌面后大多会反弹;乙情况下(火柴盒盒芯部分拉出),火柴盒落到桌面后盒芯插回外盒而不反弹.对上述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乙中火柴盒与桌面碰撞时盒芯与外盒摩擦,机械能大大减少

B.甲中火柴盒与桌面碰撞时有弹力的作用,而乙情况中则没有

C.甲中火柴盒与桌面碰撞后机械能不变

D.乙中火柴盒与桌面碰撞后机械能不变

12.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其中提高机车牵引力的功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已知匀速行驶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列车要提速,就必须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机车.那么当列车分别以120km/h和60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

A.2∶1B.4∶1C.6∶1D.8∶1

二、填空题(本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一排球在甲处被竖直上抛,后减速上升至最高点乙,再加速下落至靠近地面的上方丙处,如图所示.若排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与其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则在这三个位置中,合力最大的位置在处;若排球运动至最高点乙时,所受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此时,排球将处于状态.

14.炎热的夏天在太阳照射下,海滨浴场沙滩上沙子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而海水的温度明显低于沙滩的温度,其原因是.

15.如图是一定质量的某种晶体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图像中AB段该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CD段的要.(选填“快”或“慢”)

16.2007年12月22日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被成功打捞出水.在打捞过程中潜水员多次下潜勘查,当潜水员浸没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锁住的活塞,气缸A密封有压缩空气,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K拔出后,将观察到活塞向右移动,温度计的读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18.如图所示是灯泡L1与L2在不同的电压下与通过的电流的关系曲线.若电源电压为6V,L1与L2串联时,L1消耗的功率是W,电路中的电流为A.

19.先观察图后回答问题: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电流对物体产生的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磁场对物体所产生的来认识它,这正是科学的力量所在.

20.某电冰箱的耗电量为1.1kW・h/24h,额定功率为120W,该电冰箱正常工作10天用电kW・h,如果电冰箱每次启动只工作15min,那么该电冰箱一昼夜约启动次.

21.如图甲所示的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其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t

=3s时,物体做运动.

22.跳绳是冬季的一种健身运动,旁人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然而亲自跳起来就会感到运动量是相当大的.有位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研究:跳绳者的质量是50kg,跳绳者的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所给条件可估算出此跳绳者在1min内做功的平均功率为W.

23.如图为反恐小组的拆弹专家在拆除设置在飞机上的定时爆炸装置图.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剪断线.(选填“a”或“b”)拆除前起爆器上电流通过.(选填“有”或“没有”)

24.半导体制冷技术是用于电脑元件散热的前沿科技,其原理是珀尔帖效应.如图所示是半导体制冷的原理图,把N型半导体元件和P型半导体元件串联,接上直流电源后,半导体材料的两端会产生温度差,在电流方向是NP的地方吸热,而在电流方向是PN的地方放热.则靠近电脑发热体(CPU)的是陶瓷片.(选填“A”或“B”)

25.某电路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4Ω,提供给用电器的电功率为40kW,电压为800V,输电线路的效率为.如果用临界温度以下的超导电缆替代原来的输电线,可实现无损耗输电.在保持供给用电器的功率和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节约的电功率是kW.

26.一冰块置于容器底,如图所示,现用加热器给容器加热,过了一段时间后冰开始熔化.若在熔化前,该物质的质量为m、密度为ρ、比热容为c、它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为E,当冰全部熔化成水时,在这五个物理量中,变大的物理量是,变小的物理量是.

27.小明家需要购买一个电水壶,商店里有2000W的和1000W的两种规格的电水壶.奶奶认为1000W的好,因为功率小省电;小明认为2000W的好,因为功率大烧得快省电.到底谁对谁错呢?请你来帮他们判断和解释一下.你的判断是.(选填“奶奶对”或“小明对”)你的理由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

28.(6分)(1)在图甲中作出入射光线或出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是右侧带书柜的办公桌,我们可以把它抽象成一个“杠杆”.现在要用一个最小的力将这张办公桌的一端稍抬离地面.请画出这个力F和这个力的力臂l,并用“O”标明这个“杠杆”的支点.

(3)请根据图丙中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通电螺线管旁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方式.

29.(4分)小明与同学们在树荫下玩耍时发现:地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同时也能看到一些非圆形的光斑,小明产生了疑惑:老师说过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是由发光体的形状决定的,太阳是圆形的那应该所成的像也是圆形的,怎么会出现非圆形的光斑呢?

小强猜想:非圆形的光斑可能是由于透光孔离地面太近造成的;

小林猜想;非圆形的光斑可能是由于透光孔太大而造成的.

为此他们进行了下列实验:①在卡片纸上挖上一方形小孔,让太阳光穿过小孔,在地面上放上一白纸作为光屏,移动卡片纸使在光屏上形成圆形光斑,同时测出卡片纸离光屏的距离为s.②让卡片纸逐渐靠近光屏时,发现像由圆形的将变成方形的.③保持卡片纸离光屏的距离为s不变,逐渐增大方形孔,发现像由圆形的将变成方形的.

(1)请你再举出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一个例子.通过以上探究证实了

的猜想是正确的.(选填“小强”、“小林”或“两人”)

(2)小明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当小方孔的边长一定时,若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大于某一个值(通常称为临界值)时,光斑是圆形;而当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小于临界值时,光斑开始变成方形,且通过实验收集了如表所示数据.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临界值s和小方孔的边长a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如果小方孔的边长为1.2cm,则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至少为cm时才能看到圆形的光斑.

30.(8分)小聪和小明利用双休日时间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制作了不同特点的密度秤.

小聪的密度刻度线刻在秤杆上,如图乙所示.制作时,先确定密度秤的零点,即在玻璃容器中无液体时,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确定的秤砣悬挂处为零点,然后确定其他的刻度线.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只要将被测液体倒满玻璃容器,然后移动秤砣,使密度秤平衡,此时秤砣悬挂处的刻度线就是被测液体的密度值.

而小明的密度刻度线刻在玻璃容器壁上,如图丙所示.制作时,先确定水的刻度线,即在玻璃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移动秤砣,使密度秤平衡,固定好秤砣的位置(以后不能移动秤砣),在玻璃容器壁的水面处刻上水的密度值1.0,然后确定其他的刻度线.测量时,只要在玻璃容器内倒上适量的被测液体,使密度秤平衡,此时玻璃容器壁的液面处的刻度线就是被测液体的密度值.

(1)请你对小聪和小明制作的密度秤图乙和图丙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从制作的原理看,不同点在于图乙着眼于控制被测液体的不变,而图丙着眼于控制被测液体的不变;从密度秤的零点看,不同处在于图乙,而图丙;从刻度线的分布是否均匀看,不同处在于图乙,而图丙.

(2)若图乙中水的刻度线(1.0)与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4cm,则在图中酒精的刻度线(0.8)与水刻度线(1.0)之间的距离为cm.

(3)若图丙中水的刻度线(1.0)与玻璃容器底之间的距离也为4cm,则在图中酒精的刻度线(0.8)与水刻度线(1.0)之间的距离为cm.

31.(8分)同一型号的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会一样亮吗?小明将两个型号为“12V25W”的灯泡L1和L2接到12V电源上,组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并进行如下操作:①首先,他闭合开关S2,发现两个灯泡一起亮,亮度相同;②接着,他再闭合开关S1,发现灯泡L1因短路而熄灭,灯泡L2变得更亮;③等到L1熄灭一段时间后,他又断开S1,发现L2的亮度逐渐减弱,而L1逐渐亮起来,过了一会儿两个灯泡达到一样的亮度.为什么步骤③中会出现这种有趣的现象呢?小明猜想可能是因为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后,造成灯丝电阻变化所致.为了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取其中一个灯泡,重新设计电路,将开关闭合后,测得了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灯泡中的电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分析表中数据,判断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后灯丝的电阻是否改变?如果灯丝电阻改变,其本质原因是什么?

(2)在操作③这个步骤中,为何开关S1刚断开时,L1较暗而L2较亮?请作出合理的解释.

(3)在操作③这个步骤中,当两个灯泡一样亮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

(4)小明证实自己的猜想时,是否采用了图乙所示的电路?请说明理由.

32.(8分)苏通大桥如图甲所示,是长江上已经建成的斜拉桥.它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于2008年4月20日正式通车.作为现在全球最大的斜拉桥,大桥主跨1088m,两岸连接线共长24.2km.大桥的建成通车,打通了沿海过江通道,将有力地推进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

(1)斜拉桥的结构原理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为了减小斜拉钢索承受的拉力,可适当增加塔桥的高度,请说明理由.

(2)据悉,苏通大桥同时还是江苏沿海大通道最重要的“卡口”.为确保桥梁的正常使用,规定车速不得超过100km/h,车对桥面的压强应在7.0×105Pa以内.一辆正向大桥行驶而来的载重汽车,总重10t,10min行驶的距离为15km,该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2m2.当载重汽车经过大桥“卡口”时,正在值勤的交警示意该车司机停车接受检查.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被拦下的原因是什么.

(3)还有一辆汽车,顺利通过了大桥的“卡口”检查,其相关性能的指标如表所示.该汽车从长江北岸匀速行驶至南岸,(按25km计算)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的汽油?(汽油的热值q=4.6×107J/kg,g=10N/kg)

33.(6分)一天,小聪看完电视后,把遥控器一摁,电视机关了.他发现电视机上还有一个指示灯亮着(此时,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于是他想:这时电视机是否还在消耗电能呢?一次,乘父母出差,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让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然后拔掉其他所有电器的插头或关掉开关,记下时间和家中电能表的读数;去奶奶家住了两天后回到家中,再记下此时的时间和电能表的读数如表所示.

问:(1)在小聪外出的这段时间里,他家电视机消耗的电能是kW・h.

(2)通过实验,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电视机在待机状态时.

(3)小聪家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4)据估计,我市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消耗的电能一年有近7200kW・h.若小聪家有1500W的电水壶一只、60W白炽灯2只、180W电冰箱一台,这些用电器平均每天工作2小时,试通过计算说明这么多电能够小聪家使用多少天?

34.(8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并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8Ω,小灯泡上标有“6V3W”字样.

(1)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和电流各为多大?

(2)当S闭合,S1、S2都断开,灯泡正常工作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多大?

篇6

关键词: 高三物理 试卷讲评 教学策略

考试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与学的质量的检验,考试结果可以及时反馈大量信息,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得与失。试卷讲评课是高三物理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通过学生答题情况暴露学生已学知识中的漏洞和答题中的不足,同时也能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试卷讲评的主要目的是把测试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并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解决答题中暴露的教与学的问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师生、生生之间能够实现真正互动,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物理试卷讲评的思路。

一、评讲试卷的原则

1.及时评讲原则。

考试刚结束,学生的情绪比较高,而且对考题的印象深刻。每次考试后教师都要抓紧时间阅卷,迅速统计学生答题、成绩分布、各题得分等情况,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学生哪些问题没有掌握,哪些问题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甚至哪些是教师教学中疏漏的。因此,在统计试卷数据后,快速把试卷发放给学生,公布各题的答案(不给出解题过程),并要求学生通过查课本、资料、请教同学等方式完成订正试卷的作业,并注明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订正后教师再“趁热打铁”及时讲评,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这一步是实现高三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2.激励鼓舞原则。

学生大都争强好胜,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与赞扬,考试结果难免“几家欢乐几家愁”,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给予他们恰当的鼓励与赞扬,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自己在进步。我的做法是在公布班级成绩时,只公布班级高分段同学,学习成绩进步明显的学生,“解题明星”学生等,对他们进行鼓励。公布成绩时,要注意保护低分考生的自尊心,切切不能排名次公布全体学生成绩,更不能公布“差生”名单。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特别的关爱,通过个别交流、辅导,给他们提供学习上的指导并帮助他们找出落后的原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鼓励应该贯穿试卷讲评课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试卷讲评课课堂的沉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开发其潜能。

3.详略得当原则。

教师要在对试卷和学生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把出现的问题归类、排队,找失误的集中点,分析出错的原因和知识的遗漏欠缺,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评,切忌不分主次,平均用力,面面俱到。

篇7

关键词:物理;试卷;思维;体验

对于高三,复习时间是个日渐减小的常数,但复习内容、数量却可以无休止地增加,所以总嫌时间不够。特别在高三复习的最后阶段,师生们在不断地测试、讲评中渡过大多数时间,因为学生千差万别,试卷中反映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为了顾及所有的同学,一般老师能讲就尽量地多讲,按部就班地纠错、讲解试卷中的每一道题。但事与愿违,“我们练过、讲过、评过”但还是错误不断,效果差强人意。这种现象深深困扰着老师与同学。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改提倡教师少讲,学生多参与,但在试卷讲评课上还是“一言堂”颇多,因为怕学生讲得不完整、不到位,一节课讨论不了几个题,效率低,但我想正是这种不完整,不到位的辨析与纠缠,是提升学生思维的过程,看似花了很多无效的时间,实则有收获,看似高效的老师讲,可能仅交代答案,学生并没有真正领会,下次依然会犯错。那么,怎样的试卷讲评课是有效的呢?

余文森教授提出考量学习有效性有三个方面:学习速度、学

习结果、学习体验。

对讲评而言,学习速度当然就是讲评完一份试卷的时间越短效率越高。学习结果即通过讲评,是否从不会到会、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迷糊到清晰,是否对知识有所强化,解题方法、策略是否有所突破,思维是否得到了锻炼,智慧是否有所提升等,如果有所变化与进步,则学习结果就是有效的。学习体验则应该指讲评过程中学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在参与,是被动听与记,还是积极主动思考与表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若是积极的、有兴趣的则学习体验是有效的。以此衡量,高三物理试卷的讲评就要做得更细致些。

一、讲评前,认真阅卷,充分准备,掌握讲评的证据

试卷改完后,统计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仅仅数“勾”“叉”统计得分情况,还需要诊断错误原因,是属过失性失分还是知识性失分。对于错误率低的题多半是学生个人知识缺漏,或非智力因素的原因,此类题大多可不讲,但可在试卷上写评语,如“注意方向”“计算仔细”“作图书写规范”“分步列式”等,或个别辅导、交流。对试题失分率较高的题目,也要分类对待,若是试题属“偏、难、怪”,则可适当地讲解,甚至仅提供答案,让学有能力的同学参考。但如若是常规题,则反映了学生能力和知识点方面的薄弱,这些薄弱是课堂学习不够、不到位的地方,是教学中的疏漏之处,必须花大力气,及时补漏。这是讲评试卷要着力之处。也是今后教学中要注意改进调整的方面。

在正式讲评之前,还需留点时间让学生自我分析错因,因为只有学生自己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老师的辅助纠误才有针对性,因此我们可为同学设计错题统计如下:过失性失分:审题不清( )答题不规范( )计算错误( )时间来不及( );知识性、能力失分:概念模糊( )受力分析不全( )运动过程分析错误( )物理模型建立失当( )思维定势的负迁移( )公式记住但不会用( );其他( )。对问题刨根问底,抓住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将讲评时间用在刀刃上。

二、讲评中,统筹安排,取舍有度,启迪学生思维

一份试卷在以上准备的基础上,老师对不足与漏洞心中有数,分析起来肯定是有评有据了,学生听着可能也会津津有味,但学习物理有一很突出的现象“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但我自己一做就又错了”,原因何在,老师有备的讲还是回到了“灌”的老路上。就像讲故事一样,学生听了很有收获,但故事总归是故事,不是现实,只有让学生切实地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在知识的对话中,激起智慧的火花。因此,讲评试卷课上老师要统筹安排:讲什么,由谁讲,有取有舍,老师应该大气一些尽可能地将时间交给学生,给学生以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老师做好引导,适当补充,点到即止,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1.重“审题”

做题关键是“审题”,讲评是二次做题,引导学生找准题眼,做标记,挖掘“有效信息”弄清题意,将情境转化为物理模型,画出草图,分析过程,找到答题的“切入口”,训练良好的审题与思维习惯。

2.重“方法”

很多优秀的学生解题时有独到的见解与方法,尽可能让他们展示与表达,师生共“赏”,共同提高,如:选择题有排除、作图、类比、特殊值代入等方法;又如:涉及运动能量的计算题往往各同学八仙过海,解题过程尽显不同,但有理有据,评课上交流对比,能拓宽解题思路,发散思维,提高自信,当然“巧解诚可贵,通法价

更高”。

3.用“错例”

典型错例是良好的讲评资源,通过学生现身说法,还原做题时的思路,对不同的想法进行讨论,从理解层面上解决问题,纠正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维。

4.“变式、拓展”

每一种题型、题目都代表一定的知识层面,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力争“一题多变”“一题多练”,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目的,拓宽思路,纵横联系。

5.练“规范”

试题解答的“规范”性,能反映物理逻辑性与严谨性。不少答卷以数学的方式求解物理题,缺少说明、规律,思路混乱,没有条理,这种答题方式靠学生自己很难一下子改变。所以,利用投影,将学生原汁原味的解题过程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找茬,修改成流畅完整的“诗”化的解答。这样对所有的同学都是一次有意的规范性拷问与锤炼,多次之后,规范日渐提高。

6.回归课本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尽量让学生从课本中找解题依据,把课本中知识与所要解答的问题联系起来,对号入座,对理解有帮助,提高迁移能力。

不吝啬表扬,激发积极的思考,提高学生讲评的参与度,讲评过程学生参与得越多,讲评的有效性就越有保证。

三、讲评后,注重反馈,补偿练习,巩固知识,树立信心

评讲后根据评讲课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补偿,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试卷讲评课有效性提高的必要环节。教师依据评讲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补偿练习题,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课堂没讨论完整的变式等在课后练习或隔一段时间中再现,达到矫正、巩固检查讲评效果的目的。

此外,要求学生建立个性化“错题集”,理清知识、归纳方法、学会反思,以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另外,课堂上解决的大多是共性问题,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无法得到关注,需要课后进行个别交换意见与辅导。还有需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成绩反常的学生,要及时了解情况,寻找原因,对于紧张、试卷焦虑等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适当的心理疏导与鼓励。

总之,试卷评讲课,课前教师、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讲评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规律出发,进行精心设计,利用好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活跃思维,同时老师要做好点拨与指导,最终让我们的试卷讲评课焕发光彩,更具活力,提升智力。

参考文献:

篇8

试卷讲评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预期目标,进而影响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益。怎样上好试卷讲评课,提高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效益,是每位物理教师必须探讨的课题。

一、认真统计分析,精心梳理整合

1、认真统计分析。首先做好试题统计工作,包括试题涉及知识点分布的统计;各个知识点得分情况的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错误类型的统计:分清个别性错误和普遍性错误,总体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其次做好试题分析工作,一方面要分析试题的内容、结构和答案,预设本节课讲评的重点和需要突破的难点;另一方面要分析学生解题出错原因,根据普遍性、典型性错误,整理出错误的性质、类型,进而分析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存在的缺陷及教师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在讲评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

2、精心梳理整合。在试卷讲评过程中,不要什么问题都讲,以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更不要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否则讲评课会变成解答课,简单、机械、教条、枯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关键性、典型性问题加以点拨剖析,这样又可能导致整节课没有条理,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为此,教师应对各知识点进行整合,梳理出讲评的思路,确定好讲评的顺序、重点和方法。通过试卷讲评,力争做到既复习了旧知识,又给学生带来新收获,起到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作用。

二、注意及时讲评,跟进拓展训练

1、注意及时讲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及时反馈对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每天的反馈比每周的反馈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试卷的讲评应尽量安排在测试后第一节物理课为好。一方面因为教师刚阅完试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非常了解,学生对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印象也非常深刻。另一方面因为考试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他们会有很多解题的思路。此时他们的热情也正高涨,不仅想知道考试成绩,更急于知道正确的答案,求知欲极强。如果时间过长,逐渐淡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下降,学习动力也会不足,再讲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2、跟进拓展训练。由于课时紧,大多数试卷讲评课教师仅是“就题论题”,试卷讲评后学生仅仅掌握“这个题目”的答案,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造成试卷讲评课教学的“高耗低效”。学生试卷中暴露出的问题大多数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大可能一次讲评后学生就完全掌握。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也不可能一次性弥补好。教师应当围绕典型性问题,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与变式练习,“一题多解”、“一题多联”、“一题多变”。让学生通过练习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性的巩固与提高。当然教师应精心挑选巩固性习题,避免简单机械重复;设置的题目要有梯度,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均有所收获;同时更应避免“题海战术”,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通过反复强化,巩固讲评效果,帮助学生真正地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只有这样,试卷讲评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提倡合作交流,促进共同提高

1、提倡合作交流。教师在重点解决普遍性、典型性问题时,要注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倡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交流。对于得分率很低的一些难题,讲评时可以先让答错的同学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他同学帮其分析错因;再让答对的同学说出解题思路,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对于中档试题,可以组织同桌讨论、学习小组交流,教师适当点拨的方式开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验、思考、合作、交流,争取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2、促进共同提高。学生总是有差别的,对于课堂上略讲、没讲或难度稍大的题目,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很快掌握的。对于没掌握的学生,教师有必要进行课后个别辅导,这样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共同提高。当然要有效进行这样的个别辅导,首先要求教师在批改试卷、统计分析时,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记录。其次要求教师与学生真诚平等对话而不是训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出错的原因,从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再次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解题成功之处,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总结成败原因,加强解题指导

1、总结成败原因。讲评课的目的是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提供导向。试卷讲评后,教师应当研究学生所犯的错误,从教与学两方面和学生一起冷静分析,认真反思。同一道试题,学生失分的原因可能很多,因人而异。有些是因为误解了题意、混淆了概念,有些是因为审题不清就草草作答,还有些是因为格式不规范造成……一方面教师要总结学生失分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写心得体会,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改进。

篇9

某课外活动小组要探究“水沸腾时,产生水蒸气的质量与吸收的热量的关系”.由于水蒸气的质量不易测量,他们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接通电源后,保温杯内“220 V770 W”的电加热器正常工作,使水保持沸腾状态.用电子天平测量水和保温杯的总质量m,同时记录加热时间t,数据如下:

加热时间t/min0123456电子天平示数m/g800780760740720700680(1)求电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求水沸腾时产生每克水蒸气需要消耗的电能.

(3)若保温杯的底面积是200 cm2,请推导出保温杯对电子天平上表面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

1说试题立意

近几年厦门市中考物理试题命题总的方向是九个字:“重过程,讲方法,看能力”,而这正是新课改“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理念的体现.本试题作为2013年厦门市中考试卷的压轴题,考查了结合实例理解电功、电功率和压强的知识,特别是第3问要结合数学函数关系求解,体现了“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课改基本理念.

本题涉及的考点在课标条目中属于“问题解决”层次的要求,它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表格分析能力,属于分析、综合的高层次思维,侧重考查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创造性.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知识是载体,方法是手段,物理思想则是科学素养的内涵.在此试题中产生水蒸气的质量这是隐性条件,它不易直接获取,需要通过表格中相关数据比较、转换为显性的条件,且从表格中数字的角度去思考保温杯对电子天平上表面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很难把握这种内在联系,往往因此陷入解题困境,不知从何入手,而灵活运用“转换法”,将题目中条件和物理量“数”的转化为数学“形”的信息,便能使所需解决的问题一目了然,从而顺利完成解题.因此,“转换法”物理思想的渗透与应用,使本试题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了学生从表格获取有价值知识、规律的能力,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和积淀有重大功能.

作为中考试卷的压轴题,它的难度是0.3,区分度属于低分档.

2说解题思路

(1)试题显性条件只有保温杯内电加热器的额定电压220 V和额定功率770 W,这两个条件可以直接求出第1问:电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此类应当按显性规范答题要求,要有公式原型P=UI,由此得出I=P/U,代入数据,最后得出I=3.5 A,两个量相除一般写成分数形式,最后结果若不是整数,的好奇心.接着逐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并帮助学生完善实验步骤,学生经历了批判性、缜密性的思维过程,让他们在严谨的探究活动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而教师A更多着眼于结论的得出,忽略了学生思考的过程.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主要任务不再是只注重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还要关注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求知欲等.教师A的课堂缺乏丰富的情境,从一张城市夜晚的图片引入新课,虽然直接但太过平凡,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B进行了一个小游戏,以比赛的形式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得接下来的教学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3引发的思考

3.1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根据新课程概念的理解,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一堂有气氛和谐、交流充分的课,一堂有效率的课,一堂有生成性的课,一堂常态下的课,一堂有待完善的课.一堂好课不在于教师的课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积极主动,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堂好课它首先应该是一堂“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

3.2“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一堂好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为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中,大多数人都认识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在判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上具有重要作用,但究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往,人们主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对知识特别是教材内容的掌握上,对教材以外的目标考虑较少.当前,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越来越强调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2)一堂好课,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材,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学内容要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结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同时,还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3)一堂好课,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策略与方法

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根据人们对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研究的结果.一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1/2以上,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课应有2/3以上的学生主动参与时间.有的教师可能认为,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也是在动脑,也是在参与.因此只要老师讲得好,学生一样能学到丰富的知识.一般而言,学生仅听教师讲课.往往是被动参与.它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则要用小数表示,结果要带单位.

(2)本题中的信息绝大多数是利用表格提供的,信息内容多,综合性较强,对比明显.如第2问中产生每克水蒸气需要消耗的电能,产生水蒸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加热时间这两个条件是求解这一问的关键,这些信息隐藏在表格中,需要对比、观察表格,将电子天平示数m的减小转换为产生水蒸气的质量,即每分钟产生水蒸气20 g,这也涉及到了“守恒”思想在其中,对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产生每克水蒸气需要时间t=1/20 min=3 s ,能求解到这,第2问只需应用 W=Pt即能求出.

(3)逆向思维使问题简单化.逆向思维,就是从问题的对立面深入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建新方法.学生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题方法,其实,对于某些物理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往往会使问题简单化.

本题第3问:推导保温杯对电子天平上表面上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是本题的难点,乍一看这一设问,大多数学生一定会选择放弃,因为题设中未出现任何p随时间t变化的提示,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采用演绎法(类似数学中的描点法)去探求出关系式.其实解这一问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巧妙分析简洁解决问题.

压强p:题设中要有两个条件(F和S)才可以算出p,而题设中只有受力面积S一个已知量, 需要想办法求出压力F.压力F,水平放置时,F=G=mgm正是随着时间而产生变化的,学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数学一次函数知识通过表格去假设出m=800-20t g/min,这一假设正是此问的最大障碍多数学生能写出m=800-20t,但物理毕竟有别于数学,数学上的等式和物理学的上等式的意义不同,在数学上常用来表示两个等价的量,而在物理学上,等式联系的量除了有等价关系外,更多的是表示出它们之间的一种量度关系或相当关系.因此量纲必须考虑进来,有很多考生把这个问题当成纯数学问题求解,完全不理会物理单位而被扣去相应的分值.

本题的参考解法如下:

解(1)由P=UI得

I=PU=770 W220 V=3.5 A.

(2)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时每分钟产生水蒸气20 g,即产生每克水蒸气需要的时间

t=1 g20 g/min=120 min=3 s,

W=Pt=770 W×3 s=2310 J.

(3)由表格数据可知

m=800 g-20t g/min,

p=FS,F=mg,

S=200 cm2=2×10-2 m2,

所以p=mgS=(800-20t/min)×10-3 kg×10 N/kg2×10-2 m2

=400 Pa-10t Pa/min.

3说拓展延伸

纵向拓展(已知条件不变,增加求解内容):在第2问之后增加一个问题,即:

(2)求水沸腾时产生每克水蒸气需要消耗的电能.科学家经过精确计算,测得产生每克水蒸气需要吸热2257.2 J,请你对比算出的消耗电能,若有一定的差异,说说产生差异的原因.

拓展目的:在学生求出消耗电能的基础上,结合热损失知识去拓展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提高节能意识.

横向拓展(已知条件改变,求解内容改变):第3问这样设计,即:

(3)由表格数据中可知m=800-20t g/min,保温杯底面积是200 cm2,请算出当加热时间为10min时保温杯对电子天平上表面的压强,并在p-t图表示出来.

拓展目的:一些铺垫式的变式会降低试题的难度,从易到难,学生只需应用F=G=mg,p=F/S即能得出关系式,此类的变式在平时复习中能帮助学生更快理清思路.

结合两个拓展,本题改造如下:

某课外活动小组要探究“水沸腾时,产生水蒸气的质量与吸收的热量的关系”.由于水蒸气的质量不易测量,他们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接通电源后,保温杯内“220 V770 W”的电加热器正常工作,使水保持沸腾状态.用电子天平测量水和保温杯的总质量m,同时记录加热时间t,数据如下:

加热时间t/min0123456电子天平示数m/g800780760740720700680(1)求电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求水沸腾时产生每克水蒸气需要消耗的电能.科学家经过精确计算,测得产生每克水蒸气需要吸热2257.2 J,请你对比算出的消耗电能,若有一定的差异,说说产生差异的原因.

(3)由表格数据中可知m=800-20t g/min,保温杯底面积是200 cm2,请算出当加热时间为10 min时保温杯对电子天平上表面的压强,并在p-t图表示出来.

通过上述拓展延伸,此类物理计算综合题不是变得让人望而却步,它的解答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此类题的第一问通常都是设置一些显性条件充足的设问,只要能找出物理量和对应的公式,并进行单位的换算再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注意每个数据都要带单位,若两个量相除一般写成分数形式,最后结果若不是整数,则要用小数表示,结果要带单位.

第二问、第三问的难度就比第一问逐渐增大,很多条件都是隐性的,已知量可能只有一个甚至只能通过图表去转化,物理图表使物理规律形象化、直观化,它所含的物理信息需要深入理解和挖掘,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中考中常出现与物体运动、物态变化、压强和浮力变化及电学方面相交叉的图表,对图表的观察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是什么图像?(2)反映什么样的物理意义?(3)从图表中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什么?(4)从图表中间接获得的物理量是什么?(5)图表描述什么物理过程?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有时在解物理题时还必须依靠学过的数学知识,比如,比值法、对称法、一次函数法等数学工具.因此这类型的试题,应当重视物理背景的分析,将语言和图表等条件的转化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犹如给学生搭好脚手架一样,找出了物理量间的关系,结合数学归纳法和数理演绎法等思维方法,学生解题就水到渠成了.

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试卷讲评;问题及对策

试卷讲评主要指的是,在测试之后,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对试卷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进而发现学生在解题方面的漏洞,从而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审题与解题的能力,以及掌握学习技巧的教学活动。可见,科学合理的讲评试卷对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试卷的讲评不当,使得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改善传统的讲评模式成为了重要的课题。那么我将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浅谈试卷讲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就题论题,缺乏方法指导

对初中物理试卷的讲评,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重要的习题作全方位的讲解,从解题思路到具体的计算,都要有精准的涉及,并且要引导学生对一类特殊的题型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模型。而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总是就题论题,把题目作为单独的个体来讨论,缺乏对这一类题目的方法指导,以至于学生很难实现对一类题型的真正掌握。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能够在试卷讲评中能够实现有效整合,对一类体型作针对性的方法指导。比如教师在进行电学计算题的讲解时,教师先从教材内容入手,把教材中设计的欧姆电路、串并联定律作简要的概述,然后引导学生对电路图进行全面的讲解,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电路,适合用哪个定律来解题,最后再让学生熟记公式,直接代入数据来计算。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做好这类题的模型,在以后的测试中以不变应f变。

二、教师主导,缺乏主动参与

试卷讲评实际上是一个总结反思的过程,而学生作为参与测试的主角,是最具有发言权的,然而在实际讲评中,教师却占有着主导权,学生缺乏主动地参与。这样的讲评模式不能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真正认识到自己在解题中有怎样的漏洞。所以为了提升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初中物理教师要适当地将主动权教学给学生,让学生来主动分析自己的错误,以避免以后重蹈覆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切实分析错题原因,总结正确解题方法,从实际弥补一个漏洞。比如学生在运用“二力平衡”原理解题时,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二力平衡指的是一个物体承受两个大小相同、反向相反的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有一类题型则是画出一个物体,上面标示两个方向和大小都相通的力,问学生这样的物体是否处于平衡。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看清题,不假思索地回答处于平衡状态。那么针对这样的错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来反思这种错误,找到错误的原因,到底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好二力平衡的条件,还是在考试中没有认真审题。同时把反思的结果以及正确的思路记录在一旁,这样一来每次复习时就能看见自己曾经的错误,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模式固定,缺乏后期巩固

试卷讲评是一个发现错误、解决错误与防止错误再次发生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希望学生在下次测试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要实现这一个目标,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加强后期的巩固,让原本掌握不牢的知识不再成为阻碍自己前进的绊脚石。但是在实际中,教师似乎过于重视讲解的过程,而忽略了后期的巩固训练,使得学生在某些知识点面前总是难以避免地再犯错误。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错题之后,要注重对学生的巩固训练。就以设计电路图的实验题为例,教师往往讲解实验题时都缺乏后期有效的巩固训练,那么现在教师要先从测试中遇到的这道题出发,比如题设中要求元件A与元件B以并联的形式连接,同时使电路符合安全要求,那么教师就可以按照解题的思路,结合题设的要求,逐步地把一个元件作初步的连接,当所有的电线连接好之后再来进行复核,让学生先解决这个题的正确解法。那么为了帮助学生弥补好这个漏洞,教师可以变换题目中的要求,比如现在要求元件A与元件B以串联的形式来连接,让学生尝试自己来解答好这道题,从而再遇到这类题型的时候能够有效地找到突破口,顺利且正确地解出题目。

四、结语

以上是本人的浅薄见解,总而言之,尽管应试教育在当前的教学中饱受争议,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适当地测试对学生发展是有利的,并且有效的试卷讲评能够显著完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审题与解题能力。并且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明确要求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综合能力,而试卷讲评也是实现前期准备、中期强化、后期巩固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切不可放过任何有价值的试卷,要全面分析其中的有效知识,促进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