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篇1

一、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全区各乡镇及其所属集镇、村居,淮城镇城乡结合部村居,挂钩帮扶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部门和单位。

二、考核内容

(一)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合格乡镇考核细则(见附件1)

(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合格集镇考核细则(见附件2)

(三)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合格村居考核细则(见附件3)

(四)挂钩帮扶部门和单位考核内容(见附件4)

三、考核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考核;坚持突出重点,分类考核;坚持以考核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坚持管理标准,逐步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坚持奖惩分明,严格责任追究,强化管理竞争机制。

四、考核组织

成立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区城管办负责抽调有关人员组成。定期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参与考核。

五、考核分值设定

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

六、考核奖惩保证金

实行乡镇环境卫生管理保证金制度。每年初,各乡镇乡镇长和分管负责人分别向区政府缴纳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保证金3000元。

七、考核奖惩办法

(一)乡镇、集镇和村居

1、区考核组采取不间断巡查(含随机暗访)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督办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并实行直接扣分,扣分分值纳入责任乡镇、集镇、村居当月考评计分。

2、区考核组每月对各乡镇的集镇和村居进行一次考核评比,每年对乡镇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评比,分别评出合格乡镇、合格集镇和合格村居。各乡镇和集镇由区考核组直接考核,各乡镇村居由各乡镇进行考核。各乡镇经过自评认为合格的村居,每月统一上报区考核组,区考核组每月组织乡镇交叉检查,然后确定合格村。上月验收合格的集镇和村居,下月不再上报。

3、经考核,集镇、村居得分在85分(含85分)以上的为合格集镇和合格村居,低于85分的为不合格集镇、不合格村居。5、6、7三个月各乡镇环境卫生管理合格村,必须分别按乡镇所辖村居总数的60%、70%、80%的比例递增,其中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和村居,以及国道、省道、县(区)道路沿线两侧村居,5月份必须达到合格标准。未达到递增比例的乡镇,不得评为合格乡镇。

4、按月兑现奖惩。凡当月被评为合格乡镇的,奖励该乡镇书记、乡镇长和分管人每人200元;凡被评为合格村居的,按月兑现保洁费补助(区、乡两级补助部分);凡当月没有被评为合格乡镇的,处罚该乡镇乡镇长和分管人每人100元;没有被评为合格村的,区、乡两级不予补助保洁费;全年根据被评为合格乡镇的月数,乘以月均保证金额,在年度考核结束后返还保证金。

5、经区考核组考核验收合格的集镇、村居和乡镇,予以通报命名。

6、每年区考核组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合格集镇、村居和乡镇组织一次复检,得分在85分以上(含85分),保留合格称号,低于85分的取消合格称号。集镇合格称号被取消的,对该乡镇的乡镇长和分管负责人不予奖励,并扣除保证金各1500元;有一个村居被取消称号的,扣除该乡镇乡镇长和分管负责人保证金各1000元,有两个村的扣各元,有三个村以上或乡镇合格称号被取消的,扣除全额保证金。

7、对已经命名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合格集镇、村居和乡镇,区考核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对出现问题未及时整改,或整改后出现反弹的,第一次分别扣除乡镇长和分管负责人保证金200元;第二次扣除500元;第三次扣除1000元;三次以上的,扣除所缴纳保证金的全部余额并予以通报批评。

8、对当月巡查直接扣分或检查扣分累计超过16分的集镇和村居,已被命名的,第一次分别扣除乡镇长和分管负责人保证金300元,第二次扣除600元,第三次扣1200元,三次以上的,扣除所缴纳保证金全部余额。对未命名的集镇和村居出现上述情况的不得评为合格单位。

9、保证金被扣除后,由乡镇长和分管负责人及时补交。

10、当年被评为省级、市级、区级卫生示范村的村居,区政府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元奖励,奖金主要用于村、组保洁人员工资补助。

11、各乡镇必须按区政府规定的时间要求和标准,完成集镇、村庄环境卫生突击性整治任务,并确保通过验收(验收标准同考核细则)。在月考核中,被评为不合格的乡镇,该乡镇乡镇长和分管负责人主动向区政府分管领导说明情况;次月仍未达标的,区政府予以提醒警告,并在区新闻媒体上通报,该乡镇乡镇长向全区作出达标承诺,连续三月还未达标的,乡镇长和分管负责人主动引咎辞职。

(二)区四套班子成员和挂钩帮扶部门[见《区四套班子和区直部门挂钩帮扶农业农村三项重点工作的通知附表》]

对区四套班子成员和挂钩帮扶部门,实行与所挂钩帮扶的乡镇领导同奖同罚。挂钩帮扶的乡镇年终达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合格乡镇的,对区四套班子成员,给予其以该乡镇乡镇长的同等奖励,对挂钩帮扶部门或单位奖励元。对不合格的,对四套班子成员,给予其以该乡镇乡镇长的同等处罚;挂钩部门或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区城管办缴纳罚金元、挂钩帮扶联系人缴纳1000元。挂钩帮扶单位是城市长效管理职能部门的,年度城市长效管理目标考核奖不得高于年度保证金的60%。

篇2

为巩固全镇环境整治工作成果,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坚持“城乡统筹,属地管理,集中处置,资源共享”原则,建立实施“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管理体制,实现全镇生活垃圾统筹处理目标,提高群众对全面小康建设的满意度。

二、管理机构

(一)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1.成立兴仁镇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隶属镇农业办公室。

2.原兴仁镇环卫所更名为兴仁镇社区清管所,隶属镇村镇建设办公室。

3.各村(居)建立环卫保洁站,站长由村(居)委会主任或委员兼任,成员由各专业保洁员组成,隶属各村(居)委会。

(二)建立专业的保洁人员队伍

各村(居)根据村域范围和人口数按800-1000:1的标准

配备专职保洁员(具体方案附后),作业时要统一着装,使用统一配备的保洁工具,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规范作业,保洁到位。

三、工作职责及要求

镇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

1.负责全镇专业保洁作业人员的岗前业务技能培训;

2.负责建立保洁员的日常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各村(居)生活垃圾清运量的分解,保洁员职责,保洁员工作规范,保洁员考核奖惩办法,垃圾房管理和垃圾清运办法,保洁员、所长、站长工作例会制度等;

3.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建立规范的垃圾清运机制,负责全镇11个垃圾房生活垃圾的集中清运,做到“日产日清”;

4、负责全镇环境卫生工作的督查与考核。

社区清管所

1.原有人员性质、岗位不变;

2.负责镇区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主要为镇区一横一纵主干道(富安桥至兴仁路口,食品站至棉织厂,里街里巷),镇区内所有公厕的清扫及全天候保洁工作;

3.负责镇区内所有垃圾收集点及兴仁中学垃圾清运工作(富安桥垃圾房);

4.负责镇区内主干道(省道除外)绿化带清理保洁工作;

5.负责镇区范围内所有企事业单位保洁(垃圾处置)费用的收取工作;

6.负责本所工作人员及专业保洁人员的管理及安全工作。

村(居)环卫保洁站

1.负责做好群众的宣传及引导工作,凡是可以沤肥的农作物、秸杆等有机物一律不得纳入生活垃圾处置范畴;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及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奖励制度。

2.负责本区域(含道路)垃圾清扫、清运和垃圾房管理工作;

3.负责卫生督查、考核等日常环卫作业及保洁员队伍的管理和安全工作。

四、资金保障

1.镇环境卫生管理所正常运转经费由镇财政承担;

2.镇区清管所运转经费原则上仍按原运行模式不变,实行收支两条线,核准应收应支数,重新确定财政转移支付额度;

3.村(居)环卫保洁站运转经费由各村(居)自行承担;对于农村非农人口和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可按照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的规定适当收取保洁(垃圾处置)费;镇财政每季度将依据

考核结果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篇3

第一条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引深“四城联创”工作,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山西省村容镇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晋中市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全县行政规划区域内,所有单位(乡镇)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均适用本办法,具体工作目标要做到“七有”(即有组织机构、有经费保障、有环卫队伍、有工作制度、有管理措施、有标准要求、有考核奖惩),着力解决环境卫生清洁谁来管、怎么管和如何管好的问题。

第三条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属地负责、专人管理和部门协调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是指对城乡空间环境的卫生管理,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县城建成区、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各行政村的主次干道、街巷、广场、公共场所、河道、207国道、317省道、入乡公路等区域的环境整洁,垃圾、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收集、清除、运输、中转、处理、处置、综合利用,城乡环卫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县爱委办在县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负责全县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

县建设局负责县城环境卫生清洁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乡(镇)长负总责,分管卫生副乡(镇)长为直接负责人。

各行政村的党支部、村委会负责本村(居委会)区域内卫生清洁工作的组织管理,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主任为直接责任人。

第三章队伍建设

第七条县环卫部门、城建监察部门、爱卫办的机构建设要按规定配备,确保科室完整,人员充足。

第八条县市政园林环卫所是城区环卫工作的主要单位,内设环卫监督、垃圾清运、街道保洁等班组,总人数按城区常住人口的3-4%配备。

城建监察队伍按城区常住人口的0.2-0.3%配备。

第九条各乡镇设立环卫管理所,负责人由分管副乡长兼任,负责本乡镇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环卫人员配备人数不低于乡镇总人口的1‰。

第十条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环卫站,负责人由村委主任兼任,负责本村的环境卫生工作,环卫人员与行政村人口的比例要达到1:400以上。

第十一条各乡镇、行政村卫生清洁工作原则上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装备、统一服装、统一目标要求、统一考评奖罚),条件不具备的要在2年内达到“五统一”要求。

第四章经费保障

第十二条县人民政府将城乡环境卫生事业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产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县政府确定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垃圾处理费,所收专款用于县城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维修和建设,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三条县城乡环境清洁工程建立“县财政补助、乡镇配套、村集体补差”的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实行专项管理、专项使用。县财政专项补助总体额度按照上年度全县财政收入的3-5‰标准计提。县财政对乡镇的补助标准按照上年度统计部门提供的在册农业人口每人每年补助3元计算。另外,县财政每年还根据情况安排一定的以奖代补资金,以强化对乡镇的监管力度。

各乡镇在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将一定比例的转移支付资金或乡镇其它收入用于环境卫生管理,落实相应的村级环境卫生配套资金。

各行政村在县财政补助、乡配套的基础上,要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倡导通过社会筹资、群众集资、村民投工投劳等办法解决环境卫生管理缺口资金。

第十四条县财政补助资金按照“比例拔付、绩效挂钩、年终兑现”的原则下拨。拨付比例实行“三三四”制,每年年初拨付各乡镇30%,七月份考核拨付30%,年终总体考核兑现再拨付40%。

第十五条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权属范围内和卫生责任区的清扫保洁费用由各单位负责。

第五章责任分工

第十六条县城规划区的卫生清洁工作,由县建设局和乐平、大寨镇政府分别负责对城区和本乡镇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村庄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

城区主次干道的路面、人行道、公厕等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置,由县环卫所负责。

县城公园、广场、绿化带的清扫保洁由市政园林管理站负责。

县城各居民小区的清扫保洁由各小区管委会(业主委员会)负责。小区生活垃圾由县环卫所统一清运,并按规定收取垃圾处理费。

县城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车站、停车场、经营性门店、摊点等公共场所由各所属单位和经营者负责。

“城中村”中的小街小巷清扫保洁由各村的环卫站负责。

建筑施工现场由施工企业负责,尚未开工的由建设单位负责。

第十七条各驻乡镇单位、企业和各行政村的环境卫生由各单位、企业和行政村的环卫站负责。乡镇环境管理所监管。

第十八条县207国道、317省道排水渠以里范围内的环境卫生、20米以内通道绿化由公路段负责,排水渠至20米以内的卫生由公路段监管,所属乡村负责。

县乡公路排水渠以里、15米以内通道绿化由交通局负责,排水渠至15米以内的卫生由交通局监管,所属乡村负责。铁路保护区域以内的环境卫生由铁路部门负责。

第十九条“四桥”(大寨桥、东风桥、河西桥、赵家沟桥)以里的河道环境卫生由建设局监管,环卫所负责清理;其余地段的河道及岸线由水利局监管,所属乡村负责清理。

第六章工作制度

第二十条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把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乡镇要把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长效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宣传、文化、广电、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增强公民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的自觉性。

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市容监察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阻扰市容监察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履行职务。

第二十二条全面落实卫生清洁村前(门前)“六包三不”责任制。

包卫生:所有单位、村镇、门店、居民住户所在地方,要做到室外全天保洁,无积水积雪、无痰迹烟头、无瓜果皮核、无垃圾粪便、无纸屑杂物等其它污物。

包秩序:要做到门前(村前)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摆摊点,牌匾要挂放整齐,各种车辆一律停放在存车场(处)内。

包绿化:要做到门外树木无缺损,花池、绿地整洁完好,无绿化条件的要摆放盆花、花坛。

包亮化:建筑物和广告牌按要求实行亮化。安装有轮廓灯、反射灯,村镇主要街道要安装路灯,确保亮化设施完好,并按要求保证亮化时间和效果。

包整洁:所属的建筑物、构筑物立面要保持干净整洁、无污垢;色彩要与周围建筑相协调。

包广告牌匾规范:店容店貌要整洁美化,做到一店一牌,牌匾要符合招幌文化要求上档次,文字要规范,实现玻璃、橱窗无字画,定期清洗店面、油漆牌匾,始终保持店面新、墙壁新、橱窗新、广告牌新。

三不:不乱倒垃圾、不占道经营、不乱贴广告。

第七章标准要求

第二十三条县城和乡镇要制定和完善环卫设施规划,要做到基础设施数量充足、布局合理。

县城要有3-5处垃圾填埋点;城区原则上每1万平方米至少要有1个封闭式垃圾池,主要路段平均每100米要至少设置1个垃圾箱(筒);每乡镇要有1-3处垃圾填埋场,每村要设立垃圾中转场,选址要远离居民区、主干道、河道和居民饮用水源区。

第二十四条县城旧城改造或村镇建设改造时,责成建设单位设立相应的环卫设施。环卫设施必须与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环境卫生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工程概算,由主体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负担。

第二十五条村镇主要街道两侧、居住区和人流密集地区,应当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或垃圾池、果皮箱等设施。农村原则上按每10-15户配置1个垃圾桶或每25户建1座垃圾箱。

第二十六条各环卫所、环卫站要配备数量充足的垃圾清扫和清运工具,包括垃圾清扫器具、清运机动及人力车辆等,提高清运保洁效率。

第二十七条街道保洁。县城区的主次干道要做到二十四小时全天候保洁,保洁标准要达到“五净五无”,即路面净、墙根净、树坑净、绿化带净、下水口净;无垃圾、无泥土、无污水、无杂草、无瓜果皮核。

垃圾清运。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车走场点净,逐步推行垃圾袋装化,实现垃圾不落地,杜绝二次污染。单位和个人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得倒入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或垃圾池,由单位或者个人自行定点清运;无力自行清运的,由环境卫生专业组织有偿代运。

公厕管理。公厕卫生达到无蝇、无蛆、无臭味、粪便无外溢。

垃圾中转场点。场点卫生整洁,达到无蝇、无蛆、无鼠、无积液、无外溢,中转设施应定期维修确保正常运行。

第二十八条乡镇及农村的环境卫生要执行新农村建设、农村创“三优”、“五清五规范”的标准要求。

第二十九条207国道、317省道20米红线范围内、县乡公路15米红线范围内无垃圾死角、无杂草杂物、无白色污染,路面清洁、路沿整齐、树坑整形。

第三十条河道及岸线无垃圾杂物,河床平整、清洁。

第八章监督考核

第三十一条监督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本办法所涉及的六项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第三十二条监督考核的方式方法采取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督查、全面考核和年底总评相结合的办法。

第三十三条级次考核实行百分制,按照六项长效机制打分,考核结果分4个级次。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0—89分(含80分)为良好,60—79分(含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年底考核总排队与平时检查结果相结合,与本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财政补助兑现挂钩,并且考核结果要作为对单位(乡镇)领导班子工作实绩报组织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按照权责统一,有错必究,责任与过错相对应,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的,采取黄、橙、红三级督查问责方式,进行行政责任问责追究。

凡受到黄色通报的单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点名通报批评,并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凡受到橙色通报的单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全县通报批评,给予戒免谈话;凡受到红色通报的单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建议免职处理。

第九章附则

篇4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步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意见》(政发〔〕74号)和市物价局、市市政管理局《关于加快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通知》(价费发〔〕1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县城城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不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

本办法所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是指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而产生的费用。

第二章征收范围和对象

第三条济青高速公路以南、寿阳山路以西、宝通街以北、西外环路(宝通街)以东范围内的居民(含暂住人口)、城中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企业组织、农贸集贸等各类市场、个体经营者、运营车辆等以及该范围内由县级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生活垃圾的,均应按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

第三章征收标准和计费方法

第四条根据县物价局、市政局《关于县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价字〔〕42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分阶段执行如下征收标准:

(一)-征收标准:

1.居民:(1)居住户每户每月5元;(2)城市暂住人口每人每月2元。

2.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非企业组织按在职职工人数每人每月3元。

3.企业:(1)生产企业按在职职工人数每人每月2元。(2)商业、服务业、娱场所和停车场等,按营业面积每平方米每月0.2元。(3)旅店按每床每月2元。(4)餐饮业按营业面积每平方米每月0.4元。

4.医疗卫生:(1)对没有设病床的门诊部、卫生诊所,按照营业面积每平方米每月0.4元;(2)有固定病床的医疗机构,按每床每月2元。

5.农贸、集贸市场及各类市场每摊点按使用面积每平方米每天0.2元。

6.交通工具:(1)客车每座每月0.5元;(2)出租车每车每月5元;(3)货车每吨每月2元。

(二)起征收标准:

1.居民:(1)居住户每户每月10元;(2)城市暂住人口每人每月4元。

2.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非企业组织按在职职工人数每人每月6元。

3.企业:(1)生产企业按在职职工人数每人每月4元。(2)商业、服务业、娱场所和停车场等,按营业面积每平方米每月0.4元。(3)旅店按每床每月4元。(4)餐饮业按营业面积每平方米每月0.8元。

4.医疗卫生:(1)对没有设病床的门诊部、卫生诊所,按照营业面积每平方米每月0.4元;(2)有固定病床的医疗机构,按每床每月4元。

5.农贸、集贸市场及各类市场每摊点按使用面积每平方米每天0.4元。

6.交通工具:(1)客车每座每月1元;(2)出租车每车每月10元;(3)货车每吨每月4元。

第五条对城区内以下单位和居住户免收生活垃圾处理费,申请减免者可凭有效证件,经县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核实后办理减免手续。

1.义务教育学校、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

2.有下岗失业人员的居住户(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下岗失业证》为依据);

3.低保户(以民政部门颁发的《最低生活保障证》为依据);

4.五保户(以所在社区居委会或村委出具的证明材料为依据)。

第四章征收方式

第六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实行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直接征收和委托有关单位代征两种方式。采取委托代征方式的,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与被委托单位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征收或代征单位的征收成本费用,由财政部门从其收取上缴的生活垃圾处理费额中按8%的标准给予返还。

1.居住小区内居民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由小区物业公司配合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征收。

2.生产企业、商业、服务业企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由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征收。

3.城中村居民、暂住人口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由相关街道、县经济开发区代征。城中村主要包括下列自然村:

城关街道20个自然村:(略)。

经济开发区15个自然村:(略)。

4.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非企业组织等财政全额拨款及差额拨款单位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由县财政局代征。

5.有明确开办主体的各类市场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由县环境卫生管理处按标准核定征收数额后,由市场开办主体代征,各类摊点群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由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征收。

6.卫生医疗机构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由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征收。

7.交通运输经营者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由县环境卫生管理处按标准核定征收数额后,由县交通运输局代征。

第七条各有关部门、单位、街办、开发区应据实向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缴费基数。对弄虚作假,不如实申报的,漏报瞒报部分经核实后,按规定标准加倍征收。

第五章征收管理

第八条县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主管部门。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具体负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管理工作。监察、公安、财政、物价、统计、住建、城管执法、交通、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经信、民政等部门及相关街办、开发区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做好征收管理工作。

第九条县财政部门应当设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专户,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十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实行按月计收,也可按季度或年度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第十一条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应持有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和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核发的收费工作证件,并使用财政统一票据。县财政部门负责票据的发放、核销、稽查及其它监督管理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印制、发放、出售、销毁和承印垃圾处理费收费票据。

第十二条各缴费单位和个人应在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或其委托代收单位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超过规定时间未足额缴纳的,每日按应缴款的5‰加征滞纳金。对拒不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单位和个人,依据《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7号)第三十八条规定,由代征单位或县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催缴;逾期仍不缴纳的,由县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请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处以应交生活垃圾处理费3倍以下的罚款,但对单位的罚款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对个人的罚款额最高不得超过1000元。

第十三条财政、物价、审计等部门对票据的领用、填开、使用、收费项目及标准、资金上缴及资金使用情况要进行日常和年度监督检查。对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查处。

第十四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纳入县政府对相关单位的考核范围。对不认真履行缴费义务或代缴代收义务的单位,县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各镇(街、区)应参照本办法执行。

篇5

[关键词]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大庆市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宏伟目标,全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不断加大流域治理和地面水环境整治力度,全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继续深化污染防治、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和生态市建设等项工作,让大庆的天空更湛蓝、水质更清澈、空气更洁净、环境更优美。因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全社会、得益全社会的庞大系统工程,其管理水平是一个城市市民素质和政府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开放意识、文化水准和社会公德的集中体现。搞好城市环境卫生对于维护城市市容,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市容环卫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但是,日常环卫工作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何攻克这些薄弱环节,以适应城市和谐发展与文明创建的客观需要,已成为我市当前市容环卫管理的首要任务。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发动公众参与管理, 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意识

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是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市民的参与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条件。市容环卫部门应以市民需求为核心,以市民满意为目标,把市民变成消费者而非管理对象,经求市民对市容环卫公共服务的意见和要求。市民以主体身份参与整个市容环卫服务过程,并发挥决定、支配和主导作用,政府要建立与群众良好的沟通机制,将决策意图传达给公众,重视顾客对市容环卫服务提出的建议。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招募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市民组成志愿者队伍参与管理、教育和引导社区居民养成卫生习惯,共同自觉遵守社区公约和维护街巷新村环境卫生。形成市容管理社会互动机制。我们要不断加强市容环卫宣传力度,广大新闻媒体和教育系统必须给予支持和配合。提高社会公众对市容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市容环卫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市民自觉改变陋习,激发市民踊跃参与美化市容环境的积极性,使市民群众自觉地维护城市的整洁,避免各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二、强化行政管理机制改革

在健全市、区、街道(镇) 三级行政管理构架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完善行政管理、市场管理、社会管理三大体系。管理实现高效能。即职责明确,机构精简,人员精干,运转高效,进一步明晰政府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的职责,精简和科学设置内设机构,配置适应岗位需要的人员,对环卫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并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将各项指标分解量化,做到“点、线、面”责任明确。进一步实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向区县转移、下放具体事务和事权,实现市容环卫管理从以条管理向以块管理、区域管理方式转变,实行政事分开,管理与服务分离,进一步理顺政府、社会、企业、市场的相互关系。加快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模式。实现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培育行业协会与中介组织,实现政府部分管理职能的下放和转移,把部分事务性、技术性、程序性、操作性的管理职能转移到中介,形成管理型、服务型和企业型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加速环境卫生的产业化进程

有计划的开放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要求,凡是符合标准和要求的企业或个人都可以进入环卫服务市场。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继续鼓励不同经济成分、不同行业的企业从事环卫经营,放宽外资企业进入环卫市场的条件,引进竞争机制,开展公平竞争。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筹集市容环境建设资金,建立多元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近几年,我国加快了环卫作业市场改革步伐,培育和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环卫实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政府和社会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环卫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二是扶持发展一批私营、个体、合资合作环卫作业实体。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允许和鼓励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环卫龙头企业组建,建成具有较大规模的、能跨地区跨行业作业的环卫企业,最终形成以垃圾收运处理企业为龙头的环卫产业链,实现环卫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分别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督查机制,加强执法督查。要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参与监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制度形成内外结合的执法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制订完善《城市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单位资质管理办法》、《作业服务市场准入和招投标制度》和《环卫作业服务质量标准》,以使环卫作业市场纳入法制化轨道。完善垃圾收费政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环卫作业服务定价机制,理顺收费机制,规范收费管理,探讨收费方式,降低收费成本。制定城市管理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市、区政府城市管理工作绩效专项奖,对活动中的先进单位、个人实行表彰和奖励。建立城市管理新闻制度。市、区城管办要定期或不定期向新闻媒体通报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营造良好的城市管理工作社会舆论氛围。

五、结论

城市有人而兴,因兴而活,因活而宜,管理的目标不是制约而是规范,不是索求而是服务,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不仅需要自身努力和社会各方面支持而且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上也应给予倾斜和扶持,形成合力,以推进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

参考文献:

篇6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筑渣土的管理工作

几年来,虽县城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渣土管理方式没有得到及时改进,工作中处处处于被动。“哪里痒,抓那里”成了渣土管理工作的真实写照,往往在污染已发生才介入管理,造成“时时被动,处处挨打”局面。要实现建筑渣土更高层次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满足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需要,从而不断提高建筑渣土管理水平。

二、加强建筑渣土管理,必须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县城由于自然条件和无环城公路等原因,导致大部分建筑渣土在清运过程中必须经过县城闹市区或主要交通要道。而一些建设施工单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往往忽视建筑工地渣土运输管理的相关要求,随之造成的是工程运输车辆带泥行驶、沿途撒漏建筑渣土污染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此类污染有其随机性和流动性,给渣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一)设立建筑渣土处置许可制度

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规定的“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为一项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设立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度,可以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在建设工地开工前对其环卫设施、运输工具、包装方式、运输处理等进行验收,达不到标准的不予开工;对其工作和运输时间作出合理的安排,减少扰民,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对其运输车辆发放建筑垃圾准运证,可以减少偷运和乱倒建筑垃圾的现象发生。

(二)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处置收费和保证制度

依据“四部委”(2002)872号文件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谁产生垃圾,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收费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建设工地的施工时间等。同时设立保证制度,使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对环境卫生作出一定保证,彻底杜绝其在施工期间对县城环境卫生造成污染。

三、建筑施工企业应把建筑垃圾处置等费用列入工程预算

长期以来,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预算中没有把建筑垃圾处置的相关费用列入工程预算,导致在工作中经常与施工方发生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同时也给工作人员造成了较大的生活压力。

四、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彻底杜绝建筑垃圾污染行为

(一)加强城管、建设、环保等部门的协作,对建设施工场地的建筑垃圾管理的手段前移,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二)加强城管、交警、路政等部门的协作,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139号令)规定,强力打击无证运输建筑垃圾和乱到建筑垃圾现象,彻底杜绝公路边等乱倒建筑垃圾和沿街遗撒建筑垃圾现象发生。

(三)村、居委会应制定有力措施加强对建筑垃圾的管理。“整脏治乱”工作是一个全社会、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工作,不是任何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开展“三创”工作后,“整脏治乱”工作作为一个展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窗口,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经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市民在对自己的住所进行一些小装修时,经常将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堆放于街道的角落或公路边,成为影响县城市容的“牛皮廯”,而环卫工人所用的运输设备较为落后,无力承担运输处置任务。因此,村、居委会作为当地的基层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村

规民约或其他管理措施,彻底根治影响县城市容的“牛皮廯”。

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良好的建筑渣土管理氛围

建筑渣土的管理不仅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必须依靠和发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要实现对其有效管理,首先不断加大宣传声势,让建设、施工方和广大市民知晓有关建筑渣土管理的法律法规,认识到建筑垃圾乱倒产生的危害,使之自觉地支持和积极参与渣土管理工作。

篇7

为深入贯彻市县农村环境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全镇农村环境建设工作,全面落实文明镇村建设规划,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杨庙镇农村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按照城镇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广泛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建设,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新杨庙。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各村居为本辖区农村环境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村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一名村干部为具体负责人,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2、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常规开展建设活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突出问题,不断拓展延伸,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的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时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建设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建设行动,全面清除“脏、乱、差”现象,建立农村保洁队伍,健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善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落实长效管理制度,达到“环境整洁、镇容美观、生态良好、镇风文明”的目标。

三、任务和标准

农村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两治理两建立”,即:治理环境卫生、治理镇容村貌,建立保洁队伍、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具体任务和标准分解为:

(一)公路沿线

全面清洁环境,清除暴露垃圾,清除飘散的杂物和白色垃圾,清除粪堆等。全面整治沿线镇容村貌,修缮残破建筑,清理乱涂乱画,拆除有碍观瞻的广告和招牌,拆除露天茅坑、简易旱厕、废弃猪圈和擅自搭建的临时建(构)筑物,迁移拴养牲畜和柴草堆,清除路边堆放建材等。全面疏浚、畅通沿线排水沟渠,清除淤泥,清理杂草,清理污水。落实公路保洁队伍和人员,建立管理制度,保证公路沿线常态保洁。

(二)集镇区

1、责任范围:合淮路(南至庙南小窑厂路口,北至建材市场),杨下路(高速入口至合淮路),庙街(合淮路至渠道)、新丰街、信用街、政府大院、康居苑小区、中心商业街小区、公园路、小康路、育才路、农贸市场、南岗路、大元路(合淮路至渠道)、便民路、云峰大道。

2、工作标准:总体要求全面清理集镇的暴露垃圾及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设摊点。分别建设生活垃圾转运场所(垃圾房),配备垃圾运输车辆,接纳、运输本区的生活垃圾,并送往指定的场所进行处理。完善集贸市场设施,做到有水泥地面、有顶棚、有柜台、有下水道、有垃圾房等,保持设施整洁完好。建立集区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合理设置密闭的垃圾房或容器,街道及时清扫,生活垃圾及时清运。整治店招标牌,实行一店一招、整齐划一,提高集镇镇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三)村(居)

全面清理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委、镇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范围内的暴露垃圾,清扫保洁公共场所,收集村民生活垃圾,集中运送到镇转运处理场所,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居和道路干净整洁。具体标准为:

1、村委会所在村民组配备2-3名保洁员,负责村委会所在村民组范围内(特别是村部200米范围内)和通往村部道路的清扫保洁,保持村委会周边整洁,无暴露垃圾。

2、原则上每个自然村庄(300人左右)配备1名保洁员、镇村公路按照每1公里配备1名保洁员,负责村庄和镇村公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保持村庄环境整洁。

3、自然村(特别是村部所在村民组)按照每10户左右设置一个垃圾房或垃圾桶,每个村民组至少有1辆垃圾收集车,及时清运垃圾,送到镇指定的场所转运或处理,垃圾房或垃圾桶外无垃圾。

4、自然村内无露天粪坑,户厕卫生。

5、村民屋前房后整洁,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视线范围内无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及粪便、粪堆。

6、行政村范围内河道、沟渠、当家塘岸坡保持整洁、生态,岸坡无乱建厕所、乱建圈舍、乱堆乱放、乱耕乱种等,无垃圾堆,水面无漂浮垃圾。

7、建立“十户轮值”制度并上墙,发动群众轮流值日、互帮互助,打扫卫生。村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纳入镇规民约,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

四、建立机制强化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杨庙镇农村环境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由陶程同志担任,副总指挥由同志、同志(常务)担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1、组织检查、指导和考核各村农村环境建设工作;

2、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及时收集信息,编况通报,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工作落实;

4、指导各村建立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5、完成其它相关任务。

各村(居)要成立市容办,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

(二)建立保障机制

各村要制定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办法,建立保洁队伍,按照“户集--村收--镇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备收集运输车辆,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利用“一事一议”等多种方式保证工作运转费用。我镇也将把农村环卫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设施运行和保洁人员工资发放,不断巩固和深化集中整治成果,推进和落实长效管理。

五、严格奖惩考核。

建立镇对村的督查考评体系,并纳入镇对村年度目标考核。

(一)考核范围

1、各村的公路沿线及村部所在自然村庄

2、按照市县要求的其他区域

(二)考核组织与方法

1、考核组织

考核工作由镇农村环境建设指挥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参加,组成农村环境建设工作检查组进行考核。

2、考核方法

检查频率为每月检查两次、根据综合得分通报和兑现一次;检查项目分为查阅资料和现场检查。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保洁人员是否在岗;书记负责、专人主抓的机制是否建立;垃圾桶、垃圾车等环卫设施等硬件设施使用和维护情况等。现场检查为检查组人员按照考评表,现场打分。

(三)奖惩办法

1、每月检查排名居全镇前三名的村予以通报表彰,分别奖励800、600、400元。排名倒数后两名的村,其支部书记在大会(周一晨会)上作整改表态发言,并将该村农村环境建设工作列入镇重点督办事项,限期一周摆脱后进,相应处罚所在村400、200元;连续两个月倒数第一的村支部书记予以诫勉谈话,直接责任人给予停职处份;连续三次的对村书记和直接责任人予以组织和纪律处理,同时责令镇包村干部其到该村驻点专抓该项工作。

2、代表我镇接受市检查的村,因村级工作使我镇在全市综合排名前三名的,给予被查村2000元的奖励;代表我镇参加县检查的村,使我镇综合排名位列全县前两名的,给予被查村1000元的奖励;其中50%用于奖励村书记和直接责任人,20%用于奖励保洁员,30%用于奖励其他一般干部。代表我镇接受市县检查的村,致使我镇检查结果位居市、县检查综合排名倒数第一的村,村书记罚款2000元,并在镇广播上作表态发言,直接责任人就地免职。

篇8

门前三包责任书优秀范文精选(一)

1、为了加强斗湖堤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为市民创造清洁、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根据县创卫办的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特与社区签订本责任书。

2、凡在本机关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居民住户等(以下简称责任单位),均适用本责任书。

3、我单位门前三包工作统一由办公室负责落实,由县创卫办、斗湖堤镇人民政府及社区负责指导、监督。

4、我单位门前三包的范围是机关院内沿街、沿路人行道以及该人行道段内的地面和建筑立面。门前三包的内容为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其标准是:

(一)包卫生:负责门前卫生责任区内地面清洁及绿化带,树 垃级杂物的清理,卫生责任内地面安全大于净整洁,即无烟头、无果皮、无纸屑、无污水、市政公用设施及建筑物立面,厨窗等干净整洁,无乱贴乱画。

(二)包绿化:负责门前卫生责任区内的树木、花坛、草坪和绿化设施的卫生维护等,做到绿化设施完好美观,绿化带内无杂物,无践踏损坏。

(三)包秩序:制止在门前卫生责任区内晾晒衣物,乱摆摊点,堆放杂物,店外经营,乱停乱放;保证人行道畅通,无影响市容环境秩序的现象。

5、本机关门前三包工作直接责任人是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本单位责任区内的三包管理工作,接受社区及有关部门的监督、考核。

6、社区及县创卫办应加强对门前三包工作的管理,定期检查或随时抽查、督促门前三包工作责任的落实。

7、社区对门前三包工作 管理考核,其结果由县创卫办按县政府有关规定施行。

门前三包责任书优秀范文精选(二)

为推动我社区区域内的美化、亮化和环境卫生的有序治理,塑造陈家湾社区新形象,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活、投资环境氛围,共同反陈家湾社区建成干净、整洁、有序的和谐社区,特制定本责任书:

一、责任范围

社区辖区所有居民户、经营户、企业房前,屋后的街道、空地。

二、责任要求

(一)包卫生:保持窗、墙体、门柱光洁,无牛皮癣。保持责任区内地面平整、排水通畅、垃圾入桶、入池。餐饮店、夜宵店摊点必须设置潲水桶、垃圾桶。不得有乱倒建筑垃圾等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

(二)包绿化:负责看护责任区内行道树、花圃等社区园林绿化设施,不在苗圃区倾倒垃圾,种菜等,不在树木上绑绳搭线,晾晒衣物,及其他损害绿化的行为。

(三)包秩序:即保证不在责任区内乱搭乱建,乱摆摊点,占道经营。无乱停乱放车辆,人行道上各类车辆前轮统一向路沿石。门店招牌按要求设置,不乱置有碍观瞻的物品。

三、处罚措施

(一)对未履行清扫、保洁责任的,由耻和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

(二)对店外经营、店外堆物、悬挂有碍观瞻物品的,由耻和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

(三)对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由耻和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其恢复原状。

(四)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由耻和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拆除搬清。

管理方(签章):

责任方(签章):

责任方代表:

门前三包责任书优秀范文精选(三)

根据北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结合东小口地区及通品绿保实际,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清洁、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健全和完善门前三包责任制,制定本责任书。

在本地区居住和生活的公民,均有参加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维护良好城市环境的义务。

一、门前三包主要内容

(一)包环境卫生。负责划定的责任区内环境整洁,清扫地面,清除痰迹、污物、废弃物和积水积雪,制止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废弃物和乱贴乱挂的行为。

(二)包绿化。在划定的责任区内,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划布置,种植并管护树木花草,维护绿化设施。

(三)包社会秩序。在划定的责任区内,不乱堆乱放杂物,不乱设摊点,不私搭乱建,不乱停车辆。发现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违反规定的,或者发生打架斗殴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有权予以劝阻、制止,并应当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二、门前三包责任区的划定

(一)地处城市道路两侧临街的单位,其责任区是本单位临街一侧房基线(有护栏或者围墙的,从护栏或者围墙起算)至便道道牙;无便道的,至道路中心线;无毗邻单位的,从单位四周房基线起算(有护栏或者围墙的,从护栏或者围墙起算)。

(二)各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区内有经批准的集贸市场、停车场、存车处和零散摊位等,由集贸市场、停车场、存车处的管理单位和零散摊位的经营者按照批准或者规定的范围,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监督执法

(一)根据北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由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及物业部对各单位违反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对单位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负责人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

(二)城市规划、市容环境卫生、园林、工商行政等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违反城市规划、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绿化、风景名胜区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责任单位:

责任人:(签名)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责任人:(签名)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门前三包责任书优秀范文精选(四)

甲方:_______村委会

乙方:

为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塑造我村新形象,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村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共同把我村建成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美好家园,甲乙双方就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签订如下责任书:

一、乙方门前三包内容

1、包卫生

负责门前周围的卫生保洁工作,每日及时清扫门前垃圾、清除污物、废弃物、积水、消除蚊蝇孳生场所,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做到四无,即:无瓜皮、果壳、纸屑、烟蒂;无垃圾废土;无积水污泥;无脏乱杂物等。垃圾分类收集,定点投放,不得随意倾倒,禁止将垃圾随意散扫出户外。家庭污水应倒入下水道内,禁止户外乱倒。地面和院内的污水、淤泥要及时清除。

2、包绿化

负责门前树木、花草栽植和保护,做到认真管理,及时养护,使环境绿化、美化。

3、包秩序

维护门前周围优美环境和社会秩序,做到四不一无,即:不乱搭乱建;不乱堆杂物;不乱停车辆;不占道干活;无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柴堆、煤堆进院,粪堆全部清理到田间地头,家禽家畜全部入户圈养,确保村庄道路畅通,做到清障还路、确保通畅,不占道建设,农作物秸秆收集有序,不焚烧秸秆。建筑垃圾按照谁产生,谁清运的原则,按照村规划倒入规定地点,建筑施工时占道不得超过道路1/3,不得超过三个月,如遇特殊情况无条件搬离道路,施工完成后自行清理到位。

二、甲方必须在职责范围内积极协助、监督乙方进行门前三包管理。

三、甲方将定期和不定期对乙方门前三包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的将责令其整改,不接受整改的将在村公告栏上曝光,并进行批评教育。

四、甲方将对门前三包的检查情况逐户建立档案,每年度进行评比,对门前三包评比优秀的,将予以表彰奖励。

五、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自签订之日生效。

甲方负责人签字:

乙方签字: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门前三包责任书优秀范文精选(五)

甲方:锦星乡xx小学

乙方:

为推动我校校貌、美化、亮化和环境卫生的有序发展,塑造白泥小学新形象,营造良好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广大人民积极参与我校环境卫生管理,共同把白泥小学建成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卫生学校,甲乙双方就校园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有关责任事项达成如下共识:

一、乙方必须切实、认真履行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即:包卫生、包设施、包秩序。

(一)包卫生:制止乱丢乱扔、及时清理垃圾、杂物、污水、野广告等,保持地面、门窗、墙面清洁卫生。

(二)包设施:负责管理保护单位整治区域内路面、路灯、供水排水管道及花草树木、垃圾桶或果皮箱等,保持各类公共设施完好无损。

(三)包秩序:维护好本区域公共秩序,制止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车辆乱停、乱拉乱挂等行为,做到整洁有序。

二、甲方必须在职权范围内积极协助、监督乙方进行门前三包管理。

三、乙方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经查实,甲方责令乙方限期整改,否则按照的有关规定,追究乙方责任并对其给予处罚。

四、此责任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一经签订即日生效门卫安全管理责任书门卫安全管理责任书。

监督电话:4892043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篇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环境卫生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搞好农村环境卫生,近期,我们深入全县17个乡镇30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我们总体感觉是,虽然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仍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

一、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们泽州县的基本县情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搞好爱国卫生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亮点也在农村。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始终坚持以东四义为典范,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全县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调查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环境明显改善。连续三年大打了以清除四堆八乱为突破口的农村环境整治战役,精心组织实施了以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机制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仅2003年就清除垃圾100余万吨,清运生活用煤10余万吨,石灰消杀1000余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000余处。二是农村改厕稳步推进。按照“行政村建公厕、行政事业单位改公厕、农户用卫生厕所”的指导方针,大打了农村改厕攻坚战,全县公厕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三是农村改灶初见成效。通过大力推广川底乡煤球火改造和南山村沼气建设经验,目前全县农户改灶率达到了70%以上。

虽然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农村环境卫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领导认识不到位。有部分领导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加快经济发展上,认为环境卫生工作微不足道,可有可无,更谈不上组织和发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二是大卫生观念不强。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三是组织机构不全。主要表现在部分农村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长效机制不完善。四是资金严重不足。比如农村改厕工作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而农户又不愿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开展等等。

二、今后工作思路

从我县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我们初步确立了今后工作思路是大力实施“151”工程。即:健全一个机制,抓好五项工作,实现一个突破。

(一)健全一个机制。即: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根据“中心集镇建垃圾处理场,行政村建垃圾填埋场,自然村建垃圾池,农户建生活用煤煤池和乡村建环卫队”的工作要求,力争到2010年,全县卫生管理站达到20个,卫生专业队达到300个。同时,建成500个垃圾填埋场,5000个垃圾池和5000个煤池。

(二)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改水改厕工作。中心集镇、经济条件好的行政村和重点旅游景区要突出公厕建设,五年内建公厕100座(无害化处理10座);旧村改造和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要突出户厕建设,五年内全县改建户厕5000座(无害化处理500座),力争到2010年,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全县98%的人吃上卫生水,94%的人饮用上自来水。

二是卫生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镇和单位活动,力争到2010年,创建国家级卫生镇1个、卫生村5个、卫生单位3个;创建省级卫生镇10个、卫生村30个、卫生单位15个;全县60%的村和单位达到市级卫生村标准。同时,创建东四义式卫生模范村50个。

三是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力争到2010年,全县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农村开课率达到60-80%,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70%,公共场所禁烟率达到80%。

四是除害灭病工作。以疾病防控宣传为重点,全面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把四害密度控制到不足为害的程度。

五是农户改灶工作。要千方百计指导和教育农民使用煤球火、沼气等炉灶,力争到2010年,全县改灶率达到80%以上。

(三)实现一个突破。即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实现爱国卫生工作“全市闻名,全省领先,全国挂号”的新突破。

三、主要措施

爱国卫生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泽州小康社会的一项长期工作。为此,我们必须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做好我县的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十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规划,把农村改厕、除害灭病、健康教育、卫生创建等重点项目列入财政预算。要成立各级爱卫会,设立爱卫会办公室,组建环境卫生专业队,配备必要的环卫设施。特别是爱卫会成员单位要各尽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确保爱国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篇10

小满时节的前一天,是宿州市栏杆镇逢集的日子。四乡八村赶来的人们,挤满了小镇略显狭窄的街道,讨价还价的声音里弥漫着乡村独特的人间烟火气息。

集散了,几位清洁员按照惯例,清扫着街道两边散落的各种垃圾。这样的工作他们每天都在进行,只是逢集的日子,工作量要明显加大,清洁工作往往要从午后持续要傍晚6点钟。

栏杆镇是宿州市东北部一个典型的农业镇,镇区的垃圾清扫在一年前交给了一家名为嘉泰的保洁公司,用栏杆镇副镇长张海平的话来说,镇上试图用一个市场化的试验来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顽疾。

小镇试验

“作为一个农业大镇,栏杆镇全镇有8万人,其中镇区5000多人,每天产生约2.5吨垃圾,怎么清理这些垃圾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张海平告诉《决策》。

2011年11月4日,一份名为《关于栏杆镇环境卫生管理的实施意见(草案)》的文件中,提出了相关的设想,将镇区的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推向市场,由保洁公司承包。

2012年元旦,嘉泰保洁服务公司正式成立。张海平亲自出席揭幕仪式,以示镇政府对于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视。

嘉泰保洁服务公司成立以后,专门组建了一支清洁队,每天对栏杆镇区的四条主街道进行清扫,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垃圾运输车运往3公里开外的一处垃圾填埋场。这一垃圾填埋场位于镇区东边的一个废弃山坑,镇政府于2007年财政出资2万元予以征用,预计可以连续使用50年。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对于镇区环境卫生面貌的改变,栏杆镇城建所所长李厚传持肯定态度,他说:“这次市场化的尝试为镇区垃圾清理趟出了路子,街面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然而,一些不可回避的难题也在实践中浮出水面,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运转经费不足。

在栏杆镇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栏杆镇街道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得以表决通过,镇区环境卫生管理有偿服务的市场机制有了合法化的外衣。根据制定的相关标准,保洁公司对不同的卫生服务对象收取不等的卫生费,例如,门面店铺为每月每间8元,小摊点为每月每米2元,饭店为每月50元等等,以此作为公司每日的清扫运转费用来源。

嘉泰保洁服务公司负责人郭良禄告诉记者,公司日常的运营成本包括一些清扫工具的更新、垃圾运输车的养护和油耗、清洁人员的工资等。他算了一笔简单的账,目前保洁公司聘用了5名工作人员,每人每月的工资为800元,其中一名兼职垃圾运输车的司机,工资加300元,一个月下来仅员工工资就需要4300元。但实际的收费情况并不太理想,不少人不愿意承担这个费用,加上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关系,也不能采取过激的手段强行征收。

对此,镇政府也表示无奈。张海平告诉《决策》,先期的一部分垃圾清运设备是镇政府出资购买添置的,对于镇上的十几家镇直机关单位,镇里要求它们及时缴纳相关卫生服务费用,而再从本不富裕的镇财政里出钱,镇政府也觉得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他说:“上面三令五申不能增加农民负担,对于有偿提供卫生服务的试验,我们也不敢冒进。”

断裂的链条

说到下一步的发展计划,郭良禄表示,希望能把栏杆镇范围内的路疃、阚疃等5个小集镇的街道环卫工作一并纳入栏杆镇街道环境卫生治理的范畴,即嘉泰保洁服务公司的服务范围向下面的二级集镇延伸。

当记者问到,是否考虑将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下面的村庄时,郭良禄面露难色。他告诉记者,一方面,栏杆镇下属的18个村庄分布较散,从镇区下去的路程远近不一,运输成本无疑要增加不少;另一方面,集镇上很多是商户,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尚且存在收不上钱的情况,下到农村收费可能存在更大困难。这一增一减之间,无疑让这条市场化服务的探索之路越走越窄。

目前,针对农村垃圾处理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操作路径是村收集——镇转运——县(区)处理的模式。在这一链条中,村收集无疑是最基础的一环。然而在记者的走访中,很多村庄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垃圾收集点,垃圾还是处于随意丢弃的状态,村前屋后的河沟、水塘往往成为“约定俗成”的垃圾堆放点。村级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洁员队伍建设、保洁经费筹集机制都尚未建立或落实,村庄里的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更多的仍是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除了链条终端的“村收集”出现断裂,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镇级垃圾中转体系,也往往存在着运转养护难的问题。

2010年,农村清洁工程首次被纳入安徽省33项民生工程,安徽省住建厅开始在全省范围推进该项工程,3年来累计投入9.5亿元,计划在5年内实现农村垃圾清洁体系所有乡镇全覆盖。

在栏杆镇东南角的一处院落里,二层楼高的簇新建筑上有明黄色的标志——栏杆镇垃圾中转站。据李厚传介绍,栏杆镇的清洁工程项目建设启动于2012年4月,一周前的5月15日,相关的垃圾清运设备,如15辆垃圾运输车、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完成了和镇里的交接。“这座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上级相关部门投入了59.5万元专项资金,我们镇里也配合出资2.9万元征用了这块地。”李厚传告诉《决策》。

硬件设施铺设到位,一个新的问题却不容回避,如何保障“镇转运”这一链条的正常运作?以这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为例,张海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垃圾中转站压缩出一个垃圾饼,大约需要用掉1000度电,按照民用电价每度电5角钱,就是500元,长期正常运转的话,单是电价就绝非一笔小数字。而根据宿州市埇桥区财政局相关部门的估算,一座垃圾中转站一年正常运转的费用在15万元左右。

“钱”途何在?

不难看出,无论是链条末端的村收集,还是链条中端的镇转运,钱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从村收集的层面来看,目前乡镇的环卫体系尚未建立完善,一些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乡镇探索的市场化试验也面临着重重困境。

张海平告诉《决策》,在嘉泰公司成立之前,镇里也做了一些调研,根据推算,如果各个受服务对象能够按照相应标准及时按量缴纳卫生费,基本可以保障保洁公司镇区清扫工作的正常运转。然而理论上的可行在实践中却碰了壁,毕竟广大的农村居民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付费享受卫生服务的观念。一方面,他们也有改善生活居住条件的愿望,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此买单。

与此同时,单纯依靠市场化的途径解决农村垃圾的清运问题未免独木难支,但基层政府可供支配的资源本身就比较有限,镇区试验如果向村庄延伸,类似难题可能会被进一步放大。

再从镇转运这一环来看,虽然有的乡镇已经建起相关的垃圾处理硬件设备,但是万事俱备还欠东风,项目要正常运转,还需要持续的后期管养经费,而这正是现存种种症结的关键。

早在一年前,宿州市埇桥区财政直属分局绩效考评小组和区住建局,在对辖区内先期启动的一批农村清洁工程项目进行考评时,就捕捉到了后续管养经费缺乏的难题。2011年,埇桥区大营、桃园、曹村、夹沟四镇获得506万元专项资金,用以建设农村清洁工程项目。然而项目验收交付使用后,不少设备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未运转过,停运的根源就在于后续管养经费的不足。长此以往,先期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垃圾中转站、购置的垃圾运输车很有可能沦为摆设。

目前来看,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是经费缺乏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从本就捉襟见肘的村镇财政经费中,拨出资金用于垃圾处理,对财力薄弱的基层政府而言,缺乏能力,也缺乏动力;另一方面,“谁受益,谁付费”的收费模式尚未在农村地区深入人心,现阶段进行的试验性探路,与纸上的设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结构合理的资金来源,就成为缓解农村清洁工程推行中经费饥渴症的一剂良方。

以江西省为例,对于农村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一次性解决,涉及到长效运转的保洁经费主要采取“政策资金扶一点、财政资金补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社会捐赠帮一点”的方式解决,并初步建立了“县级为主、省市奖励、镇村共担、农户适当出资”的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经费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