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使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也超过亿吨,秦皇岛港又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2亿吨,跃升至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环渤海地区正在出现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集装箱码头,有三个正在这一地区加紧扩建。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湾地区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就有30多家。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亿吨大港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后,2001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商品展销中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免税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此地区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副总裁称之为,“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沛及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环渤海区域成为外资青睐的核心区域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跨国公司渐渐开始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
(二)行政区划限制开始打破,经济区内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逐渐形成
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行政区划的限制开始打破,各自为政现象逐渐消除,经济区内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开始形成主导,产业群落渐渐形成。
北京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2004年1至9月,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13.25亿元,同比增长40.2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左右,继续保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93.98亿元,同比增长48.55%;实现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增长240.04%,居全国第一。统计数字表明,国内5部手机中有1部、4台录像机中有1部、3根电焊条中至少有1根均来自天津开发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
环渤海区域同时是中国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和集中的区域,京津辽鲁汽车产业各具特色,同时,毗邻中国汽车综合性生产基地吉林,积极开展了相关配套协作。2002年6月,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重组,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联合的动力。
(三)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本充足,日渐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对外交往中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强、人口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发达、数字化程度高,科学家和工程师密集、研究开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具有明显优势。据北大中国区域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地区新经济指数》,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的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环渤海经济圈拥有200多所院校和40多万科研人员,占了全国的1/4。这一地区不仅聚集了全国第一流的科研、教学、规划等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图书资料中心,这无疑为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和技术密集型经济提供了雄厚的智力保证。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迸发活力之后,在环渤海地区蓄势待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中小企业不够发达、体制改革滞后、产业创新乏力、产业结构雷同、港口竞争无序、市场意识淡薄等障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一)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仍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壮大
根据3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区位商计算,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专业化优势(区位商大于5)的产品为1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虽然这些工业产品仍有市场需求,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受资源约束强;有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并严重污染环境。近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加大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迄今这些产业仍处于幼小阶段。
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北京市,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8.57%(2003年北京市的生产总值为3663.1亿元),而且今年1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9%。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开发能力弱是重要因素。近几年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联想、清华紫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对比重仍偏低。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54%;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
(二)国有经济比重仍很大,体制创新上处于落后地位
环渤海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2002年统计,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3%,而环渤海地区则为39.36%,最高的辽宁省达58.11%,远远高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 25.83%,高于该地区整个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24.64%)。另据北京市最新统计,2003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3.85%,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0.16%。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天津高达86.74%,北京和辽宁也都在40%以上。
由于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比重超过全国近6个百分点),因而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大型企业比重略高,中小企业相对较小。正是因为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国有经济比重最高,行政干预经济发展的力量比较强,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还相对较弱,中小企业没有形成气候,致使在体制创新上,环渤海地区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三)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相对较弱
东南沿海5省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面积都是51万平方公里,而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全国70%多,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仅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出口的近2倍。
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全国进出口依存度高达60.2%,环渤海地区平均为46.7%,低13.5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与全国的差距还有所扩大,由1996年的2.49个百分点扩大到2003年的13.5个百分点。5省市间外贸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依存度较大,河北和山东相对较小。
利用外资的情形与外贸相类似。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的FDI占全国的份额较小,近些年还略有下降。2003年为25.29%,较之1999年的20.04%,增长幅度不大。环渤海地区外资区位引力(外资区位商)平均小于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2003年的0.8912。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资引力较大,河北和辽宁较小;虽然从近几年的变动趋势看,北京的外资引力在不断增强,河北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而天津、辽宁和山东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较弱,对环渤海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四)区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由于长期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在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外,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最为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各省市都自称体系,但是设备陈旧,而且往往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区域内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环的“都市经济圈”。区域联合的意向多于实质性行动,争当“龙头”的倾向依然存在。在要素合理流动特别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项目开发和区内跨省市资产重组或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方面,进展并不大。各自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甚至大于区内联系,在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上存在着相互竞争这一客观现实。
三、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突破行政限制,城市合理分工
环渤海经济区要全面展现其经济发展的实力,必须突破行政区限制,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既与世界经济和全国市场有开放的联系,又有相当的区域特色,这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思路。对于突破行政限制,首先要反对地方封锁,全面清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让各类企业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其次,核心区、各大城市要做好合理分工,比如环渤海的三大核心区(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中,京畿圈是首都所在地,所以这个区域应该注重全国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的作用,知识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明显,而且应该注重地缘政治。山东半岛在石油、石化与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电子、轻纺等领域有较好的产业整合机会,通过调整重组、企业搬迁和产业调整,促进传统产业优势整合。同时这个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统筹规划旅游路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辽东半岛是以重型机械、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对于这个核心区,在原油工业的基础上,应该积极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益,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区域中的城市来说,合理的定位也非常重要。作为全国的首都,北京应该强化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功能,疏解部分生产和服务功能。天津则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生产和制造基地功能,增强物流功能和制造基地功能,发挥已有优势的通信产业。河北要加强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出口型创汇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医药和纺织等行业。在辽中地区的沈阳要增强现代服务业功能,发展现代制造基地功能;大连要发展物流功能、国际交流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制造基地,加强与两大都市的产业配套。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济南要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青岛、烟台加强物流功能和外向型制造基地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功能互补关系,现阶段特别要加强港口间的合理分工和物流发展的合理配置。
(二)京津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要靠一两个城市的带动,珠三角要靠广州、深圳的带动。长三角要靠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的带动。环渤海湾的经济建设,与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密切。天津要努力建成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北京要继续发挥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同时建成为金融中心,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天津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通信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为主的私营经济。京津经济整合机制一旦理顺,环渤海地区就有了核心和龙头,就有了推进与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经济整合的条件。
最近几年,天津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GDP已经连续多年增长12%―13%,比全国的增幅高。天津是环渤海湾地区工业竞争力最强的城市,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前十位,工业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天津的科技竞争力也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海关出口总值在4个直辖市中增速第一,完全有能力和有条件发挥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因此,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天津城市的竞争力,如进一步解放土地、劳动、资本、管理和科技,转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等等。天津正在全力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即重点发展海河经济、海洋经济、优势产业、区县经济、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这些都是天津的优势所在,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优势产业,天津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今后将重点发展和扶植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制药与现代医药、无缝钢管和高档金属制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6大支柱产业和12大产品制造及加工基地。预测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2400亿元。围绕区县经济发展,重点建设5个卫星城、13个中心镇和100个建制镇。天津约有账面净资产500亿元的中小国有企业可供境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兼并收购。为了促进境内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必须在建立完善的一系列中介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在天津和北京的协同发展上,有关方面也已经有了思路。两市已在酝酿策划京津塘城际铁路专线,增建2条京津高速公路,接通京津塘轻轨交通等建设方案。随着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必然加强,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3年上半年,京津地区召开京津塘科技新干线论坛,京津政府宣布了八条战略合作措施,来促进京津协同发展。这八条措施是:共同构造、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增创产业新优势;共同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创竞争新优势;共同打造一体化流通市场,增创市场新优势;共同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增创科研新优势;共同促进环境协调发展,增创生态新优势;共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增创交通新优势;共同创新区域利益分配机制,增创财政新优势;共同建立各园区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增创合作新优势。
(三)积极推动产业整合,建成世界制造业基地
环渤海地区不仅要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而且还要发展成为以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支撑的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世界制造业正在经历从欧美日韩向中国大陆的转移,中国已经进入新的重工业化阶段,正在迅速成长为世界制造基地。环渤海地区,特别是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是中国与世界的结合部,近邻日本、韩国,同时又都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地区之一,建设世界制造基地,既面临重大机遇又具备优越条件。
环渤海地区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比如,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靠技术创新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要通过制度创新,尽快建立起机制灵活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推动区域内产业的跨省市重组,实现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整合,以此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推动环渤海区域产业整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要调整不利于跨地区重组的体制和政策尤其是税制和金融体制,如改变按隶属关系纳税的办法,企业所得税全部改为属地征税;改变按行政区划贷款,银行存款不能异地贷款使用的原则,对不同地区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根据企业还贷能力发放贷款。二是在产业整合过程中,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托科技力量来加速产业的整合。三是要强化政府对跨地区重组企业的支持手段,如充分利用区域联合协作贷款、允许企业发行股票上市、企业兼并破产中给予呆坏帐核销及债务清偿时免息等优惠政策。四是要培育和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
(四)统筹决策,促进环渤海一体化
一个区域的发展,往往不能光就某个行政区划为出发点来考虑,要通过区域内各省市的协调统筹。环渤海地区在协调发展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区域统筹管理的机构。要加强区域的统筹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统筹管理的机构,例如长江三角洲有市长联席会议,就整个长三角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讨论,长三角的学术会议也是年年召开;珠三角也有这样类似的机构。所以环渤海要建立这样的协调和仲裁机构,重点研究制定区内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协调解决区内跨省市协作、联合、重组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减少经济活动的摩擦。
(2)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推进环渤海的一体化,必须要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以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恶性竞争。尤其是面对不同的行政主体,不同的区域定位,要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复合体,规划制定和学术研究要走在前面。
(3)构建京津冀交通的网络化体系。实现区域一体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交通体系的完善。京津冀北、辽中南和山东半岛等地区,可尽快形成以通勤为轴线的交通通道,将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扩散到近郊、远郊以及周边城市。反过来,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借此承担一部分中心城市的功能,强化空间、功能上的互补。环渤海地区受传统重化工业的影响,运输对象过分偏重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铁路运输依然是长距离运输的主力,下一步要加快公路运输和城市间轨道交通发展,发挥人流、物流运输的主渠道作用。
(4)完善区域内部合作机制,比如,建立异地银行间的结算体系,企业异地注册等。
(5)消除各种关卡,建立环渤海地区统一大市场,使资源、人才、资金、企业资产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动。
(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引进外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备条件,要实现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绝对不能忽视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
要放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根据民营经济的综合投资能力,即包括经济实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等,引导他们进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运输等现代产业。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改造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甚至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可适当参股。
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1999年以来,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内蒙等6省市区的工商联已经举行了4次环渤海地区非公经济发展研讨会,希望以此推动这一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环渤海地区投资的民营企业家,要扬长避短,突出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还要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他们对市场的敏感、决策的艺术、吸引人才的魅力和诚信的品格。
各级政府要建设要素市场,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让各类企业发挥区域经济活动主体作用,促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在这一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加入WTO后,由于我国的外经贸政策将会加快与国际接轨,外商的顾虑将会逐步消除,加上环渤海经济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是外商投资的热土,又具备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医药、新材料与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基础,将可能出现外商纷至沓来的局面和外商投资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趋势。环渤海经济区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吸引以世界500强为主体的著名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前来投资各类前导产业项目;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基地;加快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和一定市场规模的特色产业;带动培育风险投资业、高新技术商贸业、中介服务业、教育培训业、文体业和传媒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该提高服务意识,畅通服务通道,积极为吸引外资做铺垫。
参考文献:
①杨开忠:《振兴环渤海地区:破解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新密码》,《领导之友》2004年第2期。
②李卫玲:《环渤海经济圈全力搭建区域平台》,《国际金融报》2004年第6期。
③陈立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圈发展比较》,《河北经济》2004年第8期。
④王一鸣:《区域经济整合:环渤海的当务之急》,经济日报2003年9月17日。
篇2
关键词:大浦东 镇域经济 SWOT分析 北蔡镇
一、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背景
(一)上海市“两个中心”的建设
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有利于提升上海的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意见》的,为上海、特别是上海浦东地区带来了重大利好消息,为其新一轮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大浦东建设的战略机遇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人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浦东新区,面积达1210,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268,6万。新的浦东新区不仅拥有着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4大传统国家级开发区,同时又增加了洋山保税港区、上海临港新城等正在快速发展的新的国家重要产业集聚区,如虎添翼。
二、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大浦东背景下北蔡镇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结合上海市“两个中心”建设和大浦东建设的政策背景,又充分地考虑到北蔡镇自身优势与劣势以及其外部的机遇和挑战,以下对北蔡镇新一轮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策略。
(二)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结合SWOT分析的结果,并依据区域经济规划中的区域协调互动原则、资源充分利用原则及区域功能互补原则,对北蔡镇新一轮的发展进行如下战略定位:以商贸服务、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现代制造业为支撑,都市型工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浦东的区域中心和上海市中环经济带上的新亮点。
(三)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1 坚持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战略。新一轮的发展,北蔡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面临着三个方面的融合:第一,要在制造业企业内部实现融合,逐步使制造企业的制造和服务功能相叠加:第二,要实现产业链上的融合,使北蔡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互为延伸、互为补充:第三,要在北蔡区域内实现融合,使得北蔡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实现集群式的发展。
2 坚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战略。北蔡服务业的发展要坚持“双管齐下”,在大力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传统服务业的提升发展。既要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又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既要培育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又要优化提升消费者服务业。
3 坚持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战略。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北蔡镇近阶段要以稳定提升支柱行业、培育壮大新兴行业、突破发展潜力行业为总体推进战略,分层次、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选择体现区域功能定位、自身具有综合优势以及发展潜力大、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强的行业进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稳步带动整个镇域经济的发展,
4 坚持区域联动发展战略。应从更高的角度审视北蔡镇,把北蔡镇新一轮的发展看作是整个区域发展的一个部分。北蔡镇在考虑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方面,应充分考虑陆家嘴金融中心区、张江高科技功能区、三林世博功能区以及康桥工业区等周边区域的发展态势,充分利用其它区域已经具备的各种资源,结合自身的优劣势,进行“错位竞争、联动发展”的战略设计。
三、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对策
(一)宏观对策
从宏观上分析,要保证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应主要从制度完善与政策保障方面下大力气:一方面,北蔡镇应突破体制,着力提高镇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在明确行业要求和经营资质的前提下放松进入管制,形成多元经济主体参与的、充分竞争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北蔡镇应进一步完善其企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统筹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吸引优秀企业落地,用政策体系保障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快速发展。特别要在人才引进政策方面加大力度,引进适用人才与有效使用现有人才、提升现有人才的素质,优化人才环境、建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为加快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中、微观对策
从中、微观层面分析,要保证北蔡镇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应着力于重点产业的选择。聚焦镇域内的产业发展,优先选择那些带动作用大、发展潜力明显、科技含量高、能够有效增加就业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突破。
1 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根据北蔡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北蔡镇的商贸服务业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以交通枢纽商业、社区便利商业为特色的生活服务业:以中高档品牌专卖为特色的主题商业;以生态休闲、特色餐饮、综合娱乐等为特色的休闲文化业;以商务办公、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会议研讨、酒店服务等为特点的高端商务业;以国际性和区域性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分销中心、品牌中心,
2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北蔡镇在新一轮房地产开发中应注意优化房地产的开发结构,确保重点地区的用地需求,加快商办楼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住宅商品房的开发品质。调整土地的利用结构,加快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工业、仓储用地的再开发进程,推进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篇3
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长期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将使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与挑战,也会使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面临越来越高的成本与代价。
(一)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已成为一个迫切的实践问题
“环渤海”这一概念的提出已有20多年。其间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机遇与条件,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各地各级政府都进行了大量论证。然而时至今日,区域产业同构和无序竞争依然存在,区域市场一体化远未实现,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难以有效展开,区域产业转移无法有机进行,区域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增大。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将会演进成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难题,难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大,甚至会阻碍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每一个行动。
开展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多赢,这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最终还要靠市场之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允许来日方长。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是一个过程。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缩短这一过程的路径。
(二)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桎梏的主要表现
环渤海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尚未成为一个具有制高点作用的“域面”,其经济合作桎梏的主要表现:
首先,合作机制与制度建设不完善。独成一体的地方经济造成各方联系松懈,优势难以互补,整体实力难以增强,阻滞了环渤海地区生产要素按市场规律流动和配置。第二,鼓励合作的政策力度太弱。区内大部分省市都具有自成体系的传统行业,如钢铁、化工等,目前又都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区域内竞争大于合作,难以出台具有一定力度的鼓励合作政策。第三。参与合作的意愿不强。北京、天津关注的是如何联手打造环渤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以及“京津冀经济圈”的建设,辽东半岛发展重心偏向东北,山东半岛经济重心向南偏移,导致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意愿较弱。第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业梯度落差较大,优势产业不突出,特别是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参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不足。第五,没有从国家战略层面全面推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一些地方只考虑从国家战略层面获得更多的利益,较少顾及实现国家战略所要承担的责任,实际上是把地方或部门的利益放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加以放大。
二、空间宽旷是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最主要制约因素
(一)环渤海地区的范围过大
一般来讲,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域。然而,现实中环渤海地区的范围过大:
1 “2+3”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面积51.8万平方公里,人口2.3亿。
2 “2+5”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地区,面积112万平方公里,人口2.6亿。
如此之大的范围不利于开展区域内的经济合作。
第一,面积太大。长三角的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亿。珠三角的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00万。由此可见,环渤海地区的面积约是长三角的2.5-5.4倍,是珠三角的20.7-44.5倍。在这样大的范围内进行经济合作。合作的成本很高,必然引发“行政区利益”与“经济区利益”间的冲突。
第二,行政色彩太浓。长三角虽然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组成,由于其面积不大,而且在历史上、在民间就存在比较好的分工与合作,特别是宁、沪、杭地区各种渊源交错。具有一定的一体化基础,行政色彩并不强烈。环渤海地区进行经济合作,必然借行政之力,由政府推动。然而。每个行政区域本身经济发展就不平衡,不可能采取不顾本行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而进行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行动。
第三,内部成分太复杂。从地理区域看,环渤海地区由3个相对独立的“港口一腹地”区域构成:以大连为出海口,腹地是东北地区;以青岛、烟台为出海口。腹地是山东全省并兼华东、华中少部分地区;以天津为出海口,腹地是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从经济区域看,环渤海地区由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构成。由于其复杂的内部成分,且各组成部分自成体系,导致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在政策制定、信息共享以及要素流动等方面不一致,进而影响其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
(二)环渤海地区应该是区位
区位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区位既有区的含义,也有位的属性,还有被设计的内涵。区是地区范围,是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开放的经济系统:位是对经济活动有利的空间位置;被设计。即区位是根据一定经济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而规划设计的,是资源的配置能力。
从区位的概念出发,环渤海地区应该体现出以下内涵:
1 开放的区域系统。一是环渤海地区要有条件向其他区域开放。如开放市场。开展经济合作,进行合理分工,实现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环渤海地区要有能力向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产业政策开放。国家推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最终要落实到各个区域上,向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开发的区域不仅要从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利益,得到政策上或直接投入上的倾斜,而且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三是环渤海地区要有基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搞得好。有利于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有利于引进尖端技术、核心技术和新型技术,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注重围绕以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为目标,来带动产业升级换代,有利于加快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2 临海的有利地理位置。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临海布局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沿海地区一般是最大的消费市场。由于渤海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和当代经济发展一条对外联系的重要通路,形成了该地区基本经济特征和社会特征。因此,环渤海地区应回归其临海的属性。
3 具有科学的规划设计。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资源有效配置、创造财富的过程。然而,各种禀赋的资源怎样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发展,以及怎样高效率地进行配置,取决于规划设计。环渤海地区的规划设计必须体现出以下方面:①利用、整合资源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能力:②能够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③能够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成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的协调各方关系的能力:④有利于本地区与周边区域实现依托发展的能力。
三、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空间设想
(一)环渤海地区的圈层
第一个圈层是以大连、秦皇岛、天津、北京、烟台、青岛为核心的环渤海圈层。该圈层除北京外,核心城市都是1984年中国沿海首批开放的港口城市。受这些城市发展的影响,
该圈层开放的区域系统日臻完善:濒临海洋,使得该国层地理位置优越: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演进,规划设计日益科学缜密,经济发展中市场的力量不断加强,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不断提高,已初步具备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依托的能力。
第二个圈层是以沈阳、呼和浩特、太原、石家庄、济南为核心的环渤海圈层。该圈层的核心城市都是1992年开放的省会城市,这些城市通过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通过国家在财政、税收、投资等方面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开放系统,并且通过不断改善区位条件,进行科学化的规划设计,使得该圈层的区位优势不断得到提高。
第三个圈层是第一、第二圈层以外的地区。该圈层的开放方向不一定是环渤海方向,可能具有自身的引力方向:其地理位置会以相对的沿边、临近资源产地等显示其有利:其规划设计的科学性虽不十分完善,但潜力与可塑性很大。
(二)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空间设想
1 极核对接成轴
第一圈层的核心城市相向拓展形成环渤海地区的沿海经济合作轴。
沿海经济合作轴不仅是支撑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一个空间地带,而且能够有效地引领该地区经济合作的过程。沿海经济合作轴必须考虑到与周围空间形态的连续与对接,必须融入环渤海地区整体经济环境的发展秩序,这样才能有助于环渤海地区结构、形态的有机形成和良性发展。另外,沿海经济合作轴表现为一定功能的物质载体,一经确立,就需要对要素进行组织以完善该轴的整个形态,进而体现出沿海经济合作轴对构建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积极作用。
2 点轴相连成带
第二圈层的省会城市与沿海经济合作轴相连形成若干条垂直于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合作轴的放射性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带。
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带也是支撑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一个空间地带,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要保证环渤海地区的沿海经济合作轴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过程的有效引领:二是要保证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有机联系并确保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带上的地区能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利益。
环渤海地区的沿海经济合作轴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带是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的。“轴”和“带”在规划之初时处于基态,所具有的能量不高,辐射力和影响力较弱。当对要素进行组织后,使“轴”和“带”吸收了能量,跃进到较高能级,处于激发态,具有强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既实现了“轴”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有效引领,又实现了“轴”和“带”与周围地区的有机联系。
3 网络展开成面
篇4
打京津牌、吃沿海饭,构筑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拓展非钢产业
经济总量破2万亿元大关、已占全国第六位的河北省,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河北特点”的发展之路?2011年11月18日,河北省召开第八次党代会,省委书记张庆黎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而奋斗》的报告,提出要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关键是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河北特点的发展路子。这就要求河北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实际出发,按照优势地区聚集发展、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城市乡村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深入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用活京津优势,做大沿海经济,走出产业新路,打好扶贫硬仗,创造幸福生活,全面建设小康。
对于经济强省的定位,张庆黎在报告中指出,经济强省,就是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总量是规模、是实力,代表发展基础;素质是内涵、是核心,体现发展能力;结构是体系、是构架,提供发展支撑;活力是容量、是能量,反映发展环境;质量是档次、是效益,标志发展水平。对于和谐河北的定位,张庆黎指出,和谐河北,就是生活品质提高,文明程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高。
打京津牌、吃沿海饭,构筑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河北是京畿重地,内环京津、外沿渤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用省委书记张庆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话,河北内环京津外沿渤海,这种区位优势全国任何地方都没有,打个比喻,河北是“双黄蛋”,北京天津是“鸡蛋黄”,河北是“鸡蛋清”。所以,这个这种独特的优势是全国没有的,是很独特的,这个机遇前所未有。
如何抓住这样重大的机遇?张庆黎在党代会报告中就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提出,要充分发挥环京津、沿渤海优势,着力抓好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建设。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旬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加速优化港口布局,拓展港口功能和腹地纵深,大力度推动港口、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新型城市。
有区域经济专家形容河北是“东部的位置,中部的经济水平,西部的思维”。以前,河北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瞄准京津冀一体化,但这个蓝图仍有名无实。2011年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现在看来,京津冀地区的规划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到位,接下来还要进一步研究首都经济圈的问题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问题。”2011年,尽管河北的GDP总量达到24228.2亿元,比2010年增长11.3%,居全国第六位,但其人均GDP却仅居全国第十四位,被中部的湖北、西部的重庆双双超过。不仅如此,在京津周边,还有一条“环京津贫困带”的存在。
对于这样的局面,河北新的领导班子有什么样的策划呢?在执掌5年后,2011年8月张庆黎出任河北省委书记。与他搭班子的是一位“60后”干部,51岁的张庆伟从事了20多年航天工作后,首度执掌地方,出任河北省省长。张庆黎于2012年2月21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完整地阐述了对于河北未来发展的构想。张庆黎将河北的优势、机遇与挑战概括为:一个全国独有,一个前所未有,两个同时并存。一个全国独有,就是环京津、沿渤海的区位,在扩大对外开放、接受京津产业转移和先进生产要素辐射方面,有着得天独厚、近水楼台的优势。一个前所未有,就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百家央企走进河北,这些都是千载难逢的大机遇。两个同时并存,就是部分现代化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量的传统产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同时并存;东部沿海较为发达地区与张承坝上、燕山太行山区、黑龙港流域等欠发达地区同时并存,这反映出河北发展的不平衡性、艰巨性、繁重性异常特殊。2012年春节前后,河北省政府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曹妃旬开发建设问题。节后上班第二天,也就是1月3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唐山市召开加快推进曹妃旬新区开发建设现场办公会议,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和省长张庆伟均到场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的信号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度启动曹妃旬新一轮开发建设,欲造河北省经济新引擎。”这也意味着“二张”主政后的河北开始主动发展,并从借力京津的京津冀一体化、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抽身,重回加快培养沿海经济隆起带,“打造沿海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专家任国刚认为,这是河北从被动发展谋求主动发展进行转变。从张庆黎2011年8月底到任之后,他便积极展开了密集调研,其行程集中在河北沿海地区。随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12年河北省两会明确提出,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旬新区和渤海新区两个增长极。围绕环渤海做文章是张庆黎主张下的河北选择的新战略。2011年年11月下旬,111家央企走进河北,签署了投资69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大部分项目都落在沿海地区。
篇5
关键词:“五点一线”;辽宁沿海经济带;腹地;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10-0119-05
一、辽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现实
1、内在动力
(1)制度层面的限制。我国以行政区划界定行政事权的治理思想根深蒂固,对于社会公共问题的管理,历代统治者习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治理的技术层面来说,这些治理主要为“行政区行政”。所谓行政区行政,简单地说,就是基于单位行政区域界限的刚性约束,民族国家或地方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在一种切割、闭合和有界的状态下形成的政府治理形态。在这样的制度层面之下,目前,辽宁省各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发展存在地域上的限制,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产业发展都只是考虑地方政府的利益,往往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忽略地区间的协调合作。这导致了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盛行,造成了区域内部各地方政府都以本地区GDP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为施政目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很少考虑全局经济的系统发展,大大制约了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发挥和协同发展的整体效果的体现。
(2)空间布局的缺陷。①空间相互作用薄弱。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通过交通、通讯等手段所发生的人口、货物、服务、信息、技术、金融等的相互传输过程。乌尔曼从地理学角度分析,认为互补性、可达性和中间机会是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三个因素,其中,可达性是区域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影响小的条件下,空间相互作用才会发生。它对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建立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辽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空间相互作用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从劳动力和技术要素的区际流动来看,一些技术和高学历人群都涌向了大城市,包括一些具有成熟技术的农民工都涌向沈阳、大连等省内大型城市;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则受到制约。从资本要素的区际流动方面看,资本也都投向了大城市、大项目,尤其是那些资本回报率比较高的地区,这也造成了各地区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使得各地区间难以互动发展,部分地区已经成了“黑洞”。例如,辽宁西部的朝阳、葫芦岛等一些城市及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比较落后,产业发展特色不明确,资本要素形成了单一方向的“黑洞”效应,却没有任何生产要素的回流和循环。②空间布局中区域性发展缺乏特色与比较优势。辽宁省目前有14个地级以上城市,其中,6个沿海城市和8个内陆城市。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5年GDP为1904.6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739.25亿元。其中,沿海地区GDP为2059.7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788.27亿元;内陆这两项指标分别为1793.81亿元和704.25亿元。辽宁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第三产业产值对于近似规模的城市而言,只是略高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
目前,我国各地典型的城市经济圈在区域协作时都普遍遇到这样的问题:中心城市作为龙头城市,其自身的经济实力还有限,总体上还处于吸纳和积聚大于辐射阶段,对周边城市的服务功能、辐射功能、集聚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特别是为周边城市产业服务的功能不完善,城市圈的产业发展对市场特别是对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还很难在中心城市实现。辽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各个中心城市群的市场体系仍不健全,沿海与腹地城市群的首位度不高,即使经济发展最好的大连也不具备辐射全省的能力,这也限制了全省的经济互动发展。
(3)区域内部协同发展规律的需要。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一种特定的地域空间系统,这不仅包括各种自然物质成分,也包括按照一定规律布局和发展起来的城镇体系和交通通讯网络,以及经济社会资源、农工商贸等各种经济部门,这些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这种内在联系必然不断地推动着沿海一腹地地域空间系统内各地区与多种要素之间的日益整合,从而推动着沿海地域与内陆腹地的一体化进程,最终将形成一个共生共荣的区域经济系统。这种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动态协同演进规律,成为二者互动发展的内在动力。
2、外部压力
(1)国内区域性竞争愈加激烈。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沿海对外开放政策的带动下,包括辽宁在内的沿海省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沿海省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开放的地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等都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与之相比,同为沿海省份的辽宁却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处于劣势。
本文选取了中国沿海10个省、直辖市2006年的相关数据,采用Q型聚类法进行分析。指标主要选取了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货物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居民消费水平等。从沿海各省市的发展状况看,虽然各省市之间经济存在差距,但是聚类分析的结果分为了四类,足以显示各省市经济发展差距。从聚类分析的结果看(见图1所示),处于第一类别的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广东省,浙江和山东处于第二类别,上海与江苏归为第三类别,而辽宁则与福建、广西、海南以及直辖市天津处于同一层次。可以看出,虽然同样在国家开放沿海地区的倾斜性区域政策引导下发展经济,但是辽宁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仍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国际经济发展契机不断出现。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扩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速自身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沿海地区被推上了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辽宁沿海地带由于连接东北亚各国的地缘位置,处于日本和韩国连接大陆的重要口岸位置,充当着东北亚地区产业链条和经济合作的中间环节。这一地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和先进,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其内陆腹地向北可延伸至整个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腹地规模巨大且交通便捷。辽宁具有吸引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重化工业转移的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发挥必须借力于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协调发展。
二、辽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选择――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的互动协同发展
按照辽宁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将重
点开发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等五个重点发展园区,并以此为依托,五点连一线,形成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的6个省辖市和12个沿海县市,长约1400千米,宽至30-50千米的沿海经济带,最终实现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将辽宁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和沿海经济强省。与“五点一线”协调互动发展的腹地经济则被概括为三大区域定位:辽宁中部城市群――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设重点区;辽南沿海区――外向型经济重点发展区,以大连为中心,是辽宁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辽西滨海走廊――石油化工为主体重化工业发展区,以锦州为中心,以石油化工为主体重化工基础比较雄厚。“五点一线”与腹地经济互动局面的建设不但可以加速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辽宁临港经济带,还可以成为进一步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增长区域的有力保证。
沿海经济带位于东北地区的前沿、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是欧亚地区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陆桥”之一。沿海经济带不仅是辽宁,也是整个东北地区惟一的沿海经济开放带,沿海各主要港口通过交通发展轴线,承担了辽宁及整个东北腹地的内外贸易的绝大部分。辽宁及整个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为主导的重工业基地、林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每年通过大连等沿海口岸输出大量的石油、钢铁、建材、玉米、化工原料、机械设备等物资,同时输入大量的煤炭、金属矿石、小麦、钢材等物资。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的目的,不仅限于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其战略目的在于通过沿海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带动腹地经济发展,最终形成沿海与腹地互动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沿海经济带连接内外两个市场,能够显著提高地区经济的外向度,引导辽宁及整个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辽宁沿海与经济腹地之间存在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通过沈大、沈山、哈大等区域干线以及连接丹东港与牡丹江沿线的东北东部铁路以及连接锦州与辽西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东北西部交通发展轴线,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最终将辐射辽宁、东北三省,乃至内蒙古东部地区,总面积约125万km2。这些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林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也必将成为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有利支撑力量。
辽宁三大经济区将助推沿海经济带的快速腾飞。通过产业链条延伸、高新技术应用与转化等途径将辽宁三大城市区域的现实优势转化为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优势,实现生产要素在沿海经济带的优化配置。沿海经济带携辽东、辽西沿海经济区梯度发展。辽西与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在发展上具有非均衡性,要形成梯度推移的发展态势。政府要消除梯度推移的粘性因素,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沿海经济带与辽宁中部城市群协调发展。沿海经济带与辽宁腹地在产业的布局上要实现专业分工、优势互补,使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形成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条。
随着区域经济的纵深发展,沿海城市带内外城市之间、港口之间、各城市群板块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加密切,最终将形成沿海经济带与经济腹地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共同推进辐射带的经济发展。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与经济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渐进式路径选择
1、进一步发挥区域增长极的聚集作用
从理论上讲,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情况下,由于产业效益的差异,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于所有地区和部门,而是首先在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和部门得到发展,表现为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首先在某些城市和地区积聚并优先得到发展,形成“增长极点”,然后向扩散,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增长极(点)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在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建设,便是首先人为地将经济发展的优势要素集聚到少数极点,加快某些推进型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这些极点的集聚,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随着极点自身的迅速增长,从而对周围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比较优势、定位及主导产业选择如表3所示。
2、积极构筑区域经济发展轴线
经济发展轴线的形成首先是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点服务的,但轴线一旦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带。同时,经济发展轴线上集中的先进产业和资源又会通过产品、信息、技术、人员、资金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流动,对邻近区域产生扩散作用,并与邻近地区自身的优势要素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沿海经济园区与中心城市的不断发展,相互作用强度的不断增加,辐射和作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张,产生了更高层次的互动要求。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滨海公路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东至丹东东港,全长1443千米,总投资近60亿元人民币,预计5年内基本建成通车。一旦建成,滨海公路将整合沿海有效工业用地250万亩,建设24个工业园区,并营建若干个沿海小城镇,形成集港口运输、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化于一体的新兴城镇地带,将为辽宁省带来1400亿元产值。同时,辽宁还规划新建大窑湾、长兴岛、鲅鱼圈和仙人岛港(区)至沈大公路的4条疏港公路;建设鸭绿江大道、渤海大道、长兴岛环岛道路等连接“五点”与周边城市、相邻港口的联络线和内部道路体系。沿着这些交通轴线的建设,沿线将会兴起的众多中小城镇,这些城镇将成为连接“五点”园区和中心城市的次级或者三级增长中心。随着这一过程的循环往复,将会形成一条环绕辽宁省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轴带,“点-轴”系统形成并不断完善。
3、充分发挥区域集聚与区域扩散作用
集聚与扩散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尽管二者作用的强度及方式随着区域经济成长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但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却始终遵循着集聚与扩散及相应的空间均衡与不均衡过程循环往复、交替进行,呈螺旋式上升并不断地趋于均衡的规律。
沿海经济带与三大经济腹地(辽宁中部城市群、辽西经济发展区、辽东半岛经济区)同属于辽宁区域经济系统的范畴之内,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从而使系统呈现出各单一要素所不具备的“整体功能”,从而获得“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因此,随着沿海经济带的不断发展,并不会囿于带状的区域范围之内,会向更大的范围内不断扩散,从而与经济腹地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实现共赢。发展中,可以以沿海经济带与辽中城市群的互动为核心,沿海经济带与辽西经济发展区、辽东半岛经济区的互动为两翼,在辽宁整个省域经济范围内形成多层次的互动合作体系,取得区域经济的互动协调发展。
按照一般有机体的成长过程,是成熟之后就走向衰老,甚至是死亡。这是因为其内外诸要素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原先先进的区域主导产业部门可能进入成熟甚至衰退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急剧下降;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区域产品滞销,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科学技术进步,使原先的区域优势转化为劣势,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沿海经济带与内陆三大经济腹地都是辽宁省、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其与东北腹地发生经济联系是必然的。向东北腹地的纵深扩散,可以增加辽宁经济增长的空间,腹地扩大意味着市场规模的增加和辽宁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的拓宽。并且,东北所有的港口资源都集中于辽宁,这些港口为东北腹地的国际贸易和货物转运提供了畅通的运输服务,同时,这也会提升辽宁各港口的功能,并增加其货物吞吐量,有利于临港产业等的发展,带动辽宁区域经济的增长。这种互动发展,会取得协同发展、双向共赢的结果,形成沿海经济带-辽宁内陆三大腹地-全东北腹地的空间格局。
参考文献:
[1]胡建伟,论环渤海开发战略背景下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J],管理世界,2006,(12)。
[2]徐江,辽宁沿海经济带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8,(3)。
篇6
[关键词]海洋强国;辽宁;海陆联动
[中图分类号]F120.4;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8-0053-05
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开发海洋资源,发展蓝色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国际上,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海洋强国纷纷制定面向21世纪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就曾明确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党的十又提出“海洋强国”战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海洋战略”把海洋的重要性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海洋强国的内涵是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发达、海洋科技综合水平先进、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突出、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大、海洋军事实力和海洋外交事务处理能力强大的临海国家;外延为通过海洋的强势使其成为陆域的强国,此为海陆联动强国。辽宁省作为海洋资源大省,2011年海洋经济总产值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排在第八位,占全省生产总值15.1%,而排名第一位的广东省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18.6%,陆海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因此,本文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全新背景下研究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我国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发展概况
海洋经济是以海洋(包括海岸带和海岛)为空间活动场所,以海洋资源、海洋能源为开发利用对象的所有海洋产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陆域经济是相对于海洋经济,以陆域为主要经济发展载体,以陆域资源为对象而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
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496亿元,比上年增长9.8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2%,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7%,涉海就业人员3421.7万人。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18865.2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1.5%,海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传统海洋产业稳步增长,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海洋产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
沿海11个省市海洋总产值以广东、山东、上海为前三位(图1),体现了以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重心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由山东、天津、辽宁组合的环渤海地区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地区总产值占全国海洋总产值35.9%,超越长三角的31.7%和珠三角的20.2%。而衡量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需要测算海洋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天津以海洋产值占地区GDP比重为31.4%而高居首位,之后为上海29.3%、海南26%、福建24.5%、山东17.7%、广东17.3%、辽宁15.1%、浙江14.2%、江苏8.9%、河北6%、广西5.3%。
二、辽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辽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发展现状
1.海洋总产值呈逐年递增态势,在辽宁省经济地位不断增强。辽宁省海洋资源丰富,全省海岸线长292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2292.4公里,岛屿岸线627.6公里,海洋生物种类多样化,资源量丰厚。辽宁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五点一线”发展战略后,海洋经济总量逐年上升,从2005年1039.9亿元增长到2010年3345.5亿元,增长了2倍多,年平均增速达26.3%。海洋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2.9%增长为2010年的15.1%(表1),在2006年和2011年,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42.2%和27.7%,超过了陆域经济15.6%和20.4%的增长率,均表明海洋经济的发展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大连海陆经济地位突出,增长极作用明显。大连海岸线长1906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度73%,陆域与海洋资源优势互补,海陆立体交通运输系统完善,城市现代化程度较高,已成为辽宁省甚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1年大连市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2033亿元,陆域经济总产值515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比重为60.7%和23.2%,其中渔业经济总产值646亿元,占全省61.5%。大连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2.67亿吨,占全省34.2%,集装箱量635.1万TEU,占全省52.9%。可见,在海洋经济发展上大连市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在陆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较突出,2011年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50.63亿元,超过沈阳市的5915.71亿元,高居全省首位。
3.海洋产业结构呈现传统态势,第三产业比重提升优于陆域。辽宁省海洋产业仍以渔业捕捞及养殖业占较大比重,2006年至2009年,海洋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由9.9%增加到14.5%,说明我省海洋产业发展仍以传统水产业为主,渔业资源的发展惯性依然存在并且养殖业作为优势产业的地位不断加强;海洋第二产业小幅下降,由2006年53.5%降为2009年42.4%;而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出现上升,由2006年36.6%增加到2009年42.4%,这一趋势符合产业结构的基本演变规律,海洋产业呈现出由“资源开发型”向“海洋服务型”转变的态势,是一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表现。陆域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波动上升,第三产业保持平稳的态势。
(二)辽宁海陆经济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传统产业占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是指以海洋高新技术发展和海洋资源大规模开发为支撑的,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较强产业关联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海洋新兴产业。辽宁省传统海洋产业结构所占比重较大,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缓慢,所占比重较小。2009年传统海洋产业(海洋渔业、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产值比重为93.3%,新兴海洋产业(海洋油气业、生物医药、工程建筑、海洋电力、海水利用、化工业)产值比重仅为6.7%;2010年,传统海洋产业比重为93.7%,新兴海洋产业比重为6.3%;2011年,传统海洋产业比重略有上升为86.1%,新兴海洋产业比重增加为13.9%,仍然低于全国海洋新兴产业占海洋总产值18.3%的平均水平。其中,海洋生物制药产业总产值为5.1亿元,占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的0.15%。而山东省2010年海洋生物制药产值达81.1亿元,占山东省海洋总产值的1.0%。
2.海陆经济缺乏联动机制,难以发挥系统整体作用。海陆经济系统的自发联动需要较长的技术、产业转移的过程,根据国内外海陆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政府牵头建立科学、合理的联动机制是推动两大经济系统要素流动的有效力量。一方面,辽宁省沿海经济主管机构分散,初步建设阶段沿海经济带常设办事机构挂靠省外经贸厅,发展阶段发改委设立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交通厅、环保局、海洋与渔业厅等部门也涉及沿海地区的工作,造成多头管理、反复协调的问题,缺乏权威性的国家层面的海陆经济管理及评估机构来负责制定沿海发展规划,提供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海陆经济技术欠缺共享平台,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政府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辽宁省科技厅在现有项目支持的基础上应在计划项目安排和经费分配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向海洋领域倾斜,构建海陆自主创新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配套平台。
3.海洋科研力量薄弱,高端人才缺口较大。辽宁省在发展海洋科研与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传统优势,拥有一批像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国内知名的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从统计数据看,截至2010年,辽宁省共有海洋科研机构17家,从业人员1993人,与我国沿海其他省市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图2),但是,辽宁省高技术海洋科研力量较薄弱,缺乏高端人才,造成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截至2011年,辽宁省共有海洋科研机构17家,从业人员2118人,其中高端人才(博士)所占比重为5.5%。广东共有海洋科研机构25家,从业人员3088人,但是高端人才比重达到20.7%。
4.海陆规划缺乏统筹意识,出现重复建设问题。随着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海陆经济在用海、用地等方面由于缺乏统筹意识而出现矛盾,在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下,辽宁沿海地区出现了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恶意竞争等问题。陆域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围海、填海,造成海洋不同行业在分配使用岸线、滩涂和浅海方面的矛盾,致使海域污染日益严重。以港口建设为例,辽宁省港口群以大连港和营口港为核心,锦州港、丹东港、盘锦港、葫芦岛港共六港口,近年来大连港与营口港相互杀价行为虽然推升了货物吞吐量,但港口利润并没有同比提高,内耗造成辽宁省港口整体利益的损失。与此同时,在港口建设上出现各市争上亿吨大港的局面。
5.海陆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尚未建立,造成近岸海域污染严重。由于海陆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尚未建立,造成近海陆源污染的监控、执法检查等相应管理的缺失。根据近几年《辽宁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辽宁省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严峻。2005-2011年辽宁省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总体上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2012年辽宁省监测的鸭绿江、大辽河、双台子河等八条入海河流携带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为47.47万吨,其中约53.6%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从近五年的监测结果看,陆源污染排放是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压力来源。辽宁省双台子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锦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辽东湾北部和两侧的滨海地区海水入侵严重、盐渍化程度较高。
三、促进辽宁陆海经济联动发展对策
(一)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实现与腹地无缝对接
海洋产业与腹地产业间具有天然的对应关系,在加速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应借助辽宁省陆域雄厚的产业基础,实现陆海产业有机联动。
以高技术支撑海洋养殖业发展,构建海洋水产业与陆域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业产业链;海洋交通运输业以综合物流服务为主要模式和方向,注重与陆域集疏运网络的对接,构建陆海联运大通道;修造船业可借鉴鞍钢与大连新船重工的合作模式,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源、技术及人才优势,与陆域钢铁业、装备制造业以及专科院校构筑产、学、研链条;鼓励辽河油田向海发展,加速深海油气勘探,构建与装备制造业科研院所的研发合作;滨海旅游业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加强与陆域景点的打包、串联。《广东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项目管理办法》已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与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专项资金将集中扶持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先支持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装备等产业发展,强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二)优化港口群功能,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发展
目前,辽宁港口群呈现大连港与营口港“双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今后在功能上形成错位式发展的同时,遵循市场规则,允许各港口企业及相关部门适度的开展行业竞争,从而提高各港口的综合服务水平。辽宁省港口群建设应适度超前于腹地市场的现状,规避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能够及时满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政府应着力培育或吸引那些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带动临港产业集聚。并且,注重吸引那些为临港核心产业服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配套产业,加强集群效应。例如,鼓励为大连临港修造船业服务的先进船舶机电制造业的发展,提高集群的配套率和附加值。
(三)提升交通经济带水平,发挥集聚-扩散作用
沈大交通经济带作为沿海港口与陆域城镇经济要素的载体,首先必须加大交通经济带内交通运输网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以沈大为一级发展轴,以本溪―丹东、盘锦―锦州、抚顺―阜新为二级发展轴,并缓慢向朝阳和铁岭等地区辐射的点-轴系统。其次,将滨海大道建设为高技术产业带,积极发展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使这些产业在滨海经济带里不断集群。最后,加强沈阳和大连中心城市对于周边区域经济、技术的扩散,加快生产要素、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发挥沈大经济带对于港口和内陆的拉动作用。
(四)创新管理机制,构筑腹地支撑沿海模式
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市场机制主导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支持陆域民间资本进入陆海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等领域,创新陆海统筹管理机制。
首先,辽宁省应先试先行,成立省级陆海统筹委员会,协调管理陆海各产业的发展及陆海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以使各部门、各市、县(区)目标明确、互相配合、提高效率,克服当前陆海综合管理方面的弊端。并且辽宁省海洋渔业厅和环境保护厅应联合制定《辽宁省海陆环境保护合作发展规划》,完善近岸海域的监测评价体系,明确管理职责和执法检查的责任与权利。其次,在对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与《辽宁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划(2012-2020)》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辽宁省海陆统筹发展规划》,进一步争取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与支持。规划设立海洋经济发展实验区建设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建设,支持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海洋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最后,建立不同层次的管理结构,尤其加强横向部门之间的联系性,鼓励民间机构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对陆海统筹规划方面的不足进行弥补,加强海洋人才的引进与管理,造就一批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更加科学、完整的陆海一体化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辽宁海洋经济蓄势待发[J].辽宁经济,2012,(2).
[2]姜江等.中国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的选取原则与发展重点[J].海洋经济,2012,(2).
[3]常丽,薛巍等.辽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3,(25).
篇7
【关键词】江苏 海洋经济 产业集群 领先发展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发展大量消耗陆地资源给人类带来的诸多问题,迫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经济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现在,我国已把海洋开发作为重点经济战略,制定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扩大海洋经济规模,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江苏是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的沿海大省,承担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任,海洋经济崛起势在必行。
一、江苏海洋经济崛起的必然性
1、海洋经济是最具开发潜力的经济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由于过去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认识有限,世界经济的主体是陆地经济。随着人类自身的扩张和工业化规模的扩大,现在已面临陆地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存资源的供给正趋向海洋,海洋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主体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从当代科学发展观来看,地球上绝大部分资源蕴藏在海洋,海洋经济是最具开发潜力的经济。
海洋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如今世界海洋经济形成了4大支柱产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业。2006年世界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约为1.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4%。目前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由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阶段跨入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陆一体化的,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基本内容的系统整体协调发展阶段。
2、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发展海洋经济是顺应新世纪全球海洋大开发潮流的客观需要。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大约滞后10年左右。2008年2月,我国正式《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总的指导思想是:海洋事业要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调控、指导和服务,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壮大海洋经济规模,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加快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提高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也把海洋科技列为我国科技发展五大战略重点之一。因此,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海洋经济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进一步战略部署。一是要积极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二是深化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拓展海洋产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海洋经济的水平。三要大力发展海洋等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据统计,200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4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11%,远远超出同期世界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占世界经济总产值4%的平均水平。从实施海洋开发到发展海洋产业,标志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从资源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向整体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
3、江苏不应该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洼地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在沿海,而江苏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却在沿海。这深刻揭示江苏经济发展的严重缺陷――沿海地区内陆化经济现象。无庸质疑,江苏现在已经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洼地,明显落后于广东、福建、山东、浙江等沿海省市。如果这一被动局面不及时扭转,将会使江苏逐渐失去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江苏省政府把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作为江苏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一个事关江苏经济发展全局的方向性选择。江苏是人口和经济大省,资源紧缺是长期制约江苏发展的客观因素。从长远看,要想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性,增强资源的自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实施沿海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才能使江苏未来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沿海开发的可利用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如海洋生物资源、化工资源、新能源、旅游资源等,都属于世界性未来经济资源。
二、科学构建江苏沿海开发产业集群
1、海洋经济开发需要产业集群支撑
从世界范围看,产业集群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海洋经济作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沿海各国发展起点都比较高,采用产业集群模式发展海洋经济是经济趋势。它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
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和崛起,是人口和产业向特定自然区的集中、集聚、轴向扩散的过程,也是以产业活动为核心的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的有效融合。资源和环境具有自然和吸引人类繁衍生息、从事产业活动的集聚力。临水区位带来的便利和低成本运输,是许多产业集聚的基本动因和动力。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海洋经济发展,都是由早期的自由式发展逐渐调整为有规划的产业集群式发展,以产业集群的结构支撑与配合取向,来确定本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2、江苏沿海开发需要构建七大产业集群
江苏沿海开发的核心是科学构建产业集群。江苏省这些年在沿海经济发展方面虽然有些落后,但在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过程中,也决不能急功近利、盲目发展。应该以后来者居上的目标和战略远见来审视江苏沿海发展的前景。要在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看江苏海洋资源的价值趋向;要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明确江苏海洋经济的区域定位和方向;要从沿海其它省市的发展模式中,借鉴经验,力争在高起点、高水平上做到科学发展。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培育沿海产业集群,树立新观念、接受新思维、开创新路径,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系统,以科学构建沿海产业集群为核心,培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这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方面。
江苏沿海的区位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非常明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应构建和培育7大产业集群。
(1)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发挥国际通港口优势
(2)港口城市服务产业集群――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
(3)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发挥生态型海滨城市优势
(4)重化工产业集群――发挥海洋能源、资源综合优势
(5)医药产业集群――发挥当地龙头企业优势
(6)海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挥近海渔业资源优势
(7)重型装备制造、修造产业集群――发挥海陆联运优势
在上述7大产业集群中,港口城市服务产业集群将对其它6大产业集群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三、要充分发挥连云港的领先发展作用
1、连云港在江苏海洋经济崛起中占核心地位
纵观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港口城市历来都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基地。庞大复杂的海洋经济系统运行,所有环节都与港口城市的服务功能密不可分。江苏沿海开发的首要任务应该是重点建设和发展港口城市,围绕港口服务提升城市功能。连云港是江苏第一大港,也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这也是江苏发展海洋经济所必须利用的第一资源。现在连云港市的城市定位已基本明确,需要江苏省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力度,把连云港打造成本省的沿海港口城市品牌,充分发挥其在江苏海洋经济崛起中的领先发展作用。
2、政府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要把连云港市作为以港兴市的港口城市,服务港口发展是城市的主要功能
长期以来,在连云港市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主城区与港口相脱节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对港口服务功能的支持力度,不仅影响了港口的发展,还模糊了港城的发展特色。自2005年以来,连云港对城市长远发展规划进行了科学论证,确定了主城区东移,重点发展港口所在地连云区,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港口发展战略。只有城市与港口联合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以港兴市的目标。从政府层面来看,支持港口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完善金融、物流、贸易、餐饮、文化旅游服务等各种中介服务,营造海港城市活力氛围,创造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
3、着力发展临港工业产业集群
港口经济是海洋经济的龙头,而临港工业是港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连云港港口的发展比较单一,物流海运是主要内容。从国内外港口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围绕港口先行发展临港工业产业集群,是支撑港口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连云港在新的“一体两翼” 发展战略中,要吸取先进理念,把发展临港工业产业集群作为大港口建设的重要方面,以“一体两翼”所展开的广阔空间,吸纳与港口优势联系密切的新兴产业集群,使更多的工业产业分享港口的便利辐射。同时依托优越的港口城市服务功能,实现相关海洋产业经济,真正使连云港成为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
4、尽快创建江苏海洋大学
在连云港市创建江苏海洋大学,已列入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当中,这是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国外来看,一个重要港口城市的发展,人力资源供给是缔造软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大学是集聚和涵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它对港口城市文化、投资、服务环境等的改善,是全方位的。连云港的建设需要大量海洋专业人才,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更需要大批科研人才。以淮海工学院为基础,在连云港创建江苏海洋大学,使其成为支持江苏海洋事业发展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对江苏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和海洋经济崛起有重大意义。淮海工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聚集了一批与海洋科学密切相关的教学科研人才,已具备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的条件。在连云港创建海洋大学,将会有力地推动连云港及苏北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注: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8SJB7900002。)
【参考文献】
[1] 李珠江:21世纪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叶向东:现代海洋经济理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 于谨凯:我国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 褚同金:海洋能源开发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篇8
一、国内海洋经济发展要求与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一)国内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良好
据统计,201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为3843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7%,创造就业岗位3350多万个,比2009年增长了12.8%。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6069亿元。《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4%。创造就业岗位3420万个,比上年增加70万个。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6508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9062亿元。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海洋产业增长态势良好,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加快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战略转型。自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后,沿海各省纷纷开始规划“海洋梦想”。2011年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正式批复,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发展战略;随后,国务院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自此,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为代表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深圳经济特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等沿海经济区域的“3+N”沿海经济区发展布局业已基本形成。
(二)三大沿海经济区涉海人才培养基本特征
同样是海洋经济区,但三个省份的称呼各有不同。不同的地理位置,海洋经济的发展侧重点也不同,面临的海洋人才培养问题也各不相同。
1.山东省海洋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半岛蓝色经济区的7座城市共有高校54所,与海洋相关的专业,如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环境、船舶制造、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港口海岸工程等26个本科专业,分布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烟台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7所院校。其中,中国海洋大学有12个相关专业,占了较大比例。高职专业主要面向水产养殖、水上运输、港口运输、港口水利工程等,与海洋高端产业有关的专科专业几乎空白。可见,山东海洋人才培养面临着海洋高端产业相关的专业空白点较多、涉海学科专业单一,分布点少且过于集中、人才培养层次搭配不合理及高校定位有待调整等问题。
2.广东省在海洋经济发展进程中,基本形成了一支汇集海洋管理、海洋执法与海洋科技人才的生力军,很多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湛江海洋大学等,在海洋生物、海洋渔业、海洋地质、海洋工程和造船等领域都有一批高水平的带头人。但是对于广东省的海洋经济建设,仍存在着海洋专业人才总量不足、海洋人才分布和专业结构不太合理等方面的不足。
3.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在近十年中发展迅速,海洋科技教育力量已初具规模,涉海学科和专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目前,全省已有涉海高等学校19所,省部级涉海重点学科9个,海洋本科、专科专业点数居全国第二位,拥有海洋类专业在校生4200多人。总的来说,海洋教育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涉海专业布局也日趋合理。但是,与山东、广东等地相比,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仍存在很大差距,如缺少学科优势鲜明的综合性海洋大学、缺少涉海国家重点学科、涉海专业种类分布较狭窄、人才培养层次较低、海洋新兴专业缺乏等。
二、浙江省高职涉海人才培养现状
(一)加强浙江省高职涉海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浙江省处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处沿海,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港口条件得天独厚,全省海域面积26万平方千米,为陆域面积的2.6倍,海岸线长6500多千米,海岸线长度和海岛总数分别约占全国的1/5和2/5,2011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达4500亿元。2011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意味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浙江省综合实力和维护国家海洋利益的重要举措。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浙江省的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还不相适应,海洋科研机构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缺乏。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海洋人才的培养来推动,只有加大海洋教育的投入,加强海洋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海洋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海洋高职教育,加快涉海工程类、涉海开发类和涉海管理类等涉海专业建设,为海洋经济提供人才保证和科研支持,实现大海、大地、大桥、大岛一体化,海洋风能、潮汐能的开发利用,以及海洋旅游、港口物流、港口贸易等蓬勃兴起,对早日实现海洋经济强省和海上浙江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二)浙江省高职涉海人才培养特点
1.涉海专业设置面相对狭窄。浙江省内涉海专业涉及面较广的高职院校主要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涉及的专业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船舶机械制造与维修、船舶工程技术、船舶舾装、船机制造与维修、港口业务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海洋旅游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等。其他高职院校往往只涉及一两个涉海专业,尤其是对应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要求的涉海专业明显偏少。
2.契合海洋经济的新专业缺乏。海洋产业一般包括海洋新材料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服务业、海洋港口运输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造船业、海洋石油化工业、海洋纺织业、海洋地矿业、海洋药物业、海洋捕捞业、海洋养殖业等12类。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提出: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包括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现代海洋渔业等4大产业。从图1中不难看出,与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涉海类专业设置对比,契合海洋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水利用业与海洋勘探开发业等新兴海洋产业的涉海类专业严重缺乏。与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各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海洋工程建设类专业明显偏少。
3.涉海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对涉海人才的需要,必须根据不同的涉海学科、专业要求,用多维视角创新涉海人才培养模式。涉海学科、专业对高技能应用型的高职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接受涉海专业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接受传承文理融合的通识教育和注重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的教育。#p#分页标题#e#
(三)海洋经济示范区背景下的高职涉海人才培养思考
1.优化专业设置,增加契合海洋新兴产业的专业。学科专业建设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抓手,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要载体。浙江省涉海专业人才培养就要围绕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渔业等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要求,对高职院校涉海专业进行合理设置、优化布局、整体提升。《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在涉海专业建设上取得突破”,“增设一批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新专业群,建成一批涉海特色专业,加大专业调整力度”,“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作为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试点———舟山,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沿海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舟山市近期可围垦滩涂面积为12308.09平方千米。因此,科学合理推进围海造地是促进舟山新区建设的有效途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到,要提高港口航运能力,海陆联动的集疏运网络日益完善,构建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网;积极开发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供应结构。风能、潮汐能等资源丰富的舟山正在积极研究开发海上风力发电、潮汐能发电等海洋新能源“富矿”。涉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相关产业还有与民生相关的海水淡化处理、海岛旅游等方面,这些产业都需要大量的涉海类人才。因此,有关高职院校要以海洋经济建设为导向,主动对接海洋经济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对现有涉海专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并适时增设契合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专业,加快涉海专业建设,构建高职涉海专业群。海洋知识领域的多学科性和交叉性也十分明显,单一海洋学科的高校已不能适应海洋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还要把涉海学科专业通过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进一步衍生新的涉海学科或专业方向,满足海洋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扩大涉海专业、涉海行业的人才培养覆盖范围,促使更多的高职院校参与到涉海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来。根据海洋经济的发展前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契合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将涉海学科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积极发展海洋开发专业群建设。学校涉海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思路是开设海洋工程类、海洋开发类、海洋管理类专业。其中,海洋工程类包括港口工程技术、海岸工程技术、海水淡化、近海测量等方向;海洋开发类包括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海洋风力发电方向)、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海洋动力等方向或模块;海洋管理类包括港口物流、滨海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商务等方向或模块等。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海洋经济融入教学。海洋知识领域涉及的学科面多而广,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而丰富的海洋开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通晓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现代海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中融入海洋经济的相关知识;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海洋文化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拓展涉海专业的教学实践平台。将海洋经济领域涉及的知识充实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去,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和水平的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开展校企合作,为涉海专业人才提供实践平台。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要紧贴市场需求培育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主要来源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一批涉海类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形成开放性、专业性的技术服务平台。要以涉海企业为主体,以海洋经济发展为导向,构建起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人才培养平台。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大与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对接力度,与涉海类企业开展重大科研和产业项目的合作,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积极建设海洋科研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如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十二五”期间,拟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为港口物流)和海洋开发技术两个学科;拟新建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团队,海岸工程技术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海岸防灾减灾研究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海洋动力研究所等6个科研团队。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如何开发、利用、管理好海洋是一项很重大的工程。学校积极与国内一流的海洋教育资源、海洋科研基地合作,拟在海岸工程、海洋测绘、港口物流、海水处理、海洋防震减灾、滨海旅游、海洋动力、港口自动化等方面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
4.加强涉海师资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保障。《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学科建设、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打造形成海洋科技人才高效汇聚、快速成长、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启动海洋类师资与科技人才提升计划。”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由于涉海类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对师资的要求更有其特有的高要求、高标准。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涉海类专业师资队伍,就要通过聘用、外引和内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重视涉海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派出去”是把教师送到国内外知名的涉海企事业单位和同类院校学习、进修;派教师去沿海水利、港航、交通等单位挂职锻炼,从事管理、施工、勘测等,获取最新的海洋开发技术和实践经验来指导教学。“请进来”是把海洋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请到学校讲座或作学术报告,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地提高涉海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涉海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仅满足了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为培养高素质的涉海人才提供了智力保障。
5.政府积极引导,整合资源,错位发展。涉海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在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政府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特点,给予不同程度的扶持。积极引导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准确定位,重点发展自身优势涉海专业或方向;整合教育资源,错位发展,避免省内高校涉海专业重复设置。#p#分页标题#e#
篇9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 产业升级 关系
一、江西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问题
近年来,江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虽然良好,产业结构调整也在不断优化,但我们仍然不难看出江西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
1.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脱节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江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思路日益完善和成熟。然而,各地在贯彻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各自为政,缺乏横向协调,而且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严重脱节。主要表现在:重复引进外资项目,既浪费资金,又影响主导产业发展;为争取外引项目竞相提供优惠,妨害了优势地区的形成;为推销外贸产品竞相压价,损害国家整体利益;实行地方保护,阻碍了优胜劣汰的企业兼并过程和产品升级换代。工业园建设遍地开花,平均每县一个,甚至有些小镇都有自己的工业园区,园区规模偏小,且大多资金紧缺,制约工业园区健康发展,进园企业少且大多为小规模项目,难以形成集约型经济效应。江西省工业园区普遍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强企业,如不协调好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不加扶优强企业的引进和对现有企业的培优扶强步伐,则江西工业园区难有大的作为,江西外向型经济也将难有大的起色。
2.引进外资的方向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偏差
江西省引进的外资多集中在第二产业,比例为58.8%,而在我省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和采掘业等第一产业比例都非常低,只有1.76%,这与我省第一产业利润率较低、投资回报期长相联系。目前江西省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有35%左右。第三产业亟待发展,而外资进入的比例却不高。由于实行比较优势战略,江西省各地都比较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入第二产业的外资也多是投入了劳动密集型行业。外商投资的这种结构性倾泻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三次产业的结构性偏差,在产业经济理论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领头产业已经得到了说明。同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也是无力带动我省产业结构升级的。甚至在一些地区,利用外资越多,产业结构的劣化可能越是严重。外资企业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用我国配额,压缩了国内企业的出口,另外,外资企业还与我国企业争夺国内市场。这与我省想利用外资提升我省产业结构的本意有偏差。
3.产业结构层次低与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要求的矛盾
江西省的产业技术级次低,而且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大,技术含量低,而高新技术的优势产业比重偏低。以至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而附加值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占次要地位。在世界贸易利益的分配中,由于我省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获得的出口利润的份额是很小的,许多出口产业由于缺少利润无法扩大规模、改进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这又对我省企业出口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阻力。如果长期靠出口大量低需求弹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很容易陷入一种出口与贫困化同步增长的尴尬境地,也就是说,出口不断增长,但出口企业却举步维艰。
二、江西省产业升级与外向型经济发展关系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1.进口货物结构转换与国内工业升级的内在要求不一致
最近几年来,随着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省进口增长也较快,但国有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设备的较少,进口货物结构中原材料进口比重相对偏高。2004年,江西省进口同比增长49.9%,其中原料性商品如铁矿砂、钢材、铜矿砂增长迅猛,增速分别为65.5%、93.4%、3.0倍,而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比例及其增幅都较小,进口货物结构转换与国内工业升级的内在要求不一致,进口品质量下降也较为严重,走私严重冲击正常进口,使进口贸易对先进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和进出口货物优化中的积极作用受到抑制。
2.经济开放度有限,不足以带动产业升级
随着国内市场供求总体格局的转变,长期困扰我省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问题更为突出,以往在结构调整中,较多地强调增量而非存量调整,较多地依赖政府力量而非市场机制,较多地局限于国内市场而非在世界经济背景下展开,因此,结构调整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尽管多年来我省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特别是机电产品比重有较大提高,但由于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出口部门对整体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经验看,越是开放的部门,技术进步越快,国际竞争力越强。我省在开放型经济中不仅要获得借助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带来的比较利益,更要借助开放型经济提升和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我省的产业结构。
3.产业选择缺乏战略部署,也没有解决好结构矛盾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结构调整,我省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发展所有的产业,而只能是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最大的效益。长期以来,注重地区经济倾斜,忽视产业结构倾斜的经济政策,使得江西经济缺乏产业布局区位功能和产业结构效益,产业选择也缺乏总体战略部署。随着专业人才及劳动力大量流向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制约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农业、能源、原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也逐渐日薄西山,基础产业远没有成为我省经济起飞的基础。
三、我省产业升级与外贸发展战略关系协调的政策建议
1.兼顾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
在外向型产业结构条件下,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一国或地区贸易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产生若干直接的影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较快,在贸易结构中的比重必然趋于上升。而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较慢,甚至出现衰退现象,因而在贸易结构中的比重趋于下降。同样,一国或地区的贸易结构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很大影响,如果进口与出口之间缺乏产业结构的有机联系,即在进口与出口之间缺乏有效的产业链,二者则难以相互提高。进出口通过国内产业结构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较高的互补关系,不仅能极大地发挥一国或地区的比较利益,而且能有效地促进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改造,促进一国或地区对世界竞争适应性的提高。因此,江西省经济发展要兼顾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提高进出口的互补性,在进口和出口之间建立了一条稳定有序的产业结构链,通过产业的调整,在进出口之间建立了类似投入产出的关联方式,这样对外贸易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改造,加强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产业的改造和世界竞争力的提高,又从根本上保证了贸易结构的改变,促进着进出口之间的结构联系和良性循环。
2.重视外向型经济战略与产业升级协调发展
在发展外贸与引进外资过程中,充分考虑对本省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要利用我省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并提高其中的技术含量,同时,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及不可再生的生产性资源产品;另一方面在现有比较优势基础上,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有利时机,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从而提升和优化我省进出口产品的结构,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的不断升级。在引进外资上,尽量避免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消极影响,我们有必要通过有关的措施,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引导力度,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在工业中,要引导外商增加对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投资,在第三产业中,引导外资适度增加对公共部门和技术服务业的投资,提高对商业服务的投资质量;外资来源地尽量分散,促进欧美外资的进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的进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外资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扩散。
3.发展战略主导产业,实施竞争优势战略
战略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产业升级的前提和关键,合适的战略主导产业的选择,是推动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我省应根据本省的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战略的需要,正确选择适合本省的战略主导产业。我省应紧紧抓住国内外资本大流动和产业梯度大转移的机遇,主动接轨长、珠、闽经济圈,融入电子信息及家电产业全球化潮流,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扩大增量,努力培育新的增长极。要培育强大民族产业,尤其是重点培植收入需求弹性高、生产率上升快、产业关联效应大的主导产业。要做到充分发挥我省固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和发掘动态竞争优势,以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为强动力,激活资产存量,强化已有优势,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戴左伟江:江西外贸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及对策(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11)
[2]郑伯红张方:中国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差距与对策(J).经济师,2001,(9)
[3]陈满湘:湖南经济开放度的空间差异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J).当代财经,2004,(3)
篇10
【关键词】城市群 现状 路径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生产总值预期突破30000亿元。明确提出了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三大战略,而省会石家庄被确定为冀中南经济区的中心和龙头。因而,如何推进冀中南城市群建设,打造以石家庄为核心的冀中南经济增长极是“十二五”期间工作的重点,对推进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冀中南城市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中心城市作用不强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石家庄的定位即“省会城市和京津冀第三极”。虽然石家庄经济总值逐年上升,但是与周边省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没有发挥作为冀中南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就目前发展来看,石家庄和衡水、邢台、邯郸等地未能实现资源整合,良性互动;石家庄城市化水平低,竞争优势不明显,没有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比重大
据河北省统计局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河北省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2000年为49.9%,2005年为51.8%,2011年上升为53.5%,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000年33.8%,2005年33.3%,2011年为34.6%。冀中南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以第二产业推动,依托临近矿产资源的地理优势,钢铁,煤炭化工产业比重很高,因而导致资源能耗高,环境污染重。据河北经济年鉴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情况》显示,全省2005年能耗达13976.29万吨,2011年耗能达19996.33万吨,其中石家庄工业耗能也从2005年的2256.15万吨升至2011年的2883.07,邯郸、邢台等地的耗能也在逐年增大。目前发展来看,石家庄的服务业发展规划相对成熟,但是还需进一步落实,邢台,衡水等地产业结构规划不成体系,经济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发展规模,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冀中南经济区的发展进程。
(三)对外开放程度低,利用外资不足
2013上半年,河北省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4.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3.3亿美元,增长8.2%。外资向大项目聚集。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到位外资28.3亿美元,增长6.3%,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85.0%。虽然利用外资数量呈上涨趋势,但是与周边山东,河南,山西等省份相比,比重偏小,增速偏低。并且,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省会石家庄,冀中南城市群中其他城市利用外资情况更不理想。
三、冀中南城市群发展路径
(一)发挥省会石家庄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
借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中心理论”,要想带动冀中南地区城市群的发展,石家庄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不容小觑。打造以石家庄为核心的区域增长极,由点及面扩散开来,辐射周边城市,带动石家庄周边各县市的经济增长。深入贯彻执行河北省“十二五”规划,要抓住机遇,制定详细发展规划,把石家庄打造成冀中南地区工业、交通、现代服务业、旅游等行业的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
(二)推进冀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如教育、金融、商贸流通,电子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其次,扩大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整改资金规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鼓励并支持冀中南地区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给予必要的资金政策支持,减轻小企业发展负担,激发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
(三)促进产业集聚
促进区域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就必须提升区域产业集聚度。产业集聚是推进冀中南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冀中南地区要明确做好主体功能区规划,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1)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高标准编制产业聚集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项目和产业聚集。(2)加快工业向沿海转移。以黄骅港、曹妃甸港为依托,推动钢铁、石化、煤化、盐化、重型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向沿海转移。(3)加快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在资金政策方面推动河北钢铁、冀中能源、河北航空、长城汽车、英利集团等企业做大做强。(4)搞好工业生产运行调节。加强协调调度,推进产需衔接、银企对接,完善省、市、协会、重点企业“四位一体”的监测体系,抓好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煤电油运等要素供应,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首先,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整个过程中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其次,针对冀中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提高煤矿、铁矿的资源利用水平。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的资源化水平,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最后,冀中南地区要严格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规划和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提高资源产出率。
(五)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优化投资结构,改善投资环境
首先要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开展多渠道招商,加快利用外资转型升级,加快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等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培育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争取利用外资实现突破。其次要加强利用外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严格把好环保、节能、安全、质量准入和审核关,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最后是优化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外商吸引力。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机遇,发挥河北独有的区位优势,展示河北良好形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投资兴业。
参考文献
[1]王树功,周永章.大城市群资源环境一体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3.
[2]胡冬原.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J].河北经济,2004,(11).
[3]逯小平.冀中南经济区规划设想[J].经济论坛,2004,23.
[4]刘秀兰.河北省冀中南经济隆起带发展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9(2).
[5]菲利普·麦卡恩.城市与区域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