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范文
时间:2023-03-23 14:0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物理竞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物理实验;竞赛;训练方法
经过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分析总结出一些实验操作上的技巧和方法,能有效强化和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为中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打好基础。
1.充分认识开展物理竞赛的重要意义
老师在进行物理竞赛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充分认清物理竞赛活动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帮助,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准备工作中。物理竞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对于物理课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老师也能在培训过程中总结出更多的经验提升自身,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物理竞赛也是对学校教学发展的督促。但是现在有很多学校对于物理竞赛是有消极心态的,这种现象多存在于普通中学,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有这种心理,认为自己学校的学生竞争不过那些重点学校,所以对于参加物理竞赛的热情不是很高。其实组织无论竞赛只是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新知识的探索,重要的不是最后的比赛结果,而是在过程中我们老师和学生所总结出的经验,和学习到的新的知识,这才是竞赛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而且不仅仅是参加竞赛的学生,通过竞赛还可以带动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我们真正地了解物理竞赛的意义和目的,不要把比赛结果看成是竞赛的全部,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上,教师要把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法,所以各校师生一定要摆正心态,清楚我们参加竞赛真正要得到的是什么,得到什么样的名次,获得什么样的奖励这些都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如何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2.1透彻理解实验原理、熟练使用仪器
在实验进行前一定要充分的理解实验原理,因为实验原理是实验的基础,如果没有掌握好实验原理那在实验过程中就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老师不要把所有焦点都放在竞赛的题目上,可以把竞赛内容与现阶段的学习内容相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循序渐进,并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讲解,让学生从分理解,在实验器材操作上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实验的速度和效果也会不一样,为了使学生操作更熟练,必须要反复进行练习,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划分开,让他们相互指导相互学习,也可以把一些不易损坏的器材让学生带到家中进行联系熟练,从分利用好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多想些办法帮助学生进行提升。
2.2加强定时训练,提高实验速度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物理实验竞赛,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在组员进行比赛过程中其余组员进行观察,轮流参加,由教师进行组织,负责计时和检查检验,比赛结束后小组进行总结,对于每名成员在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都进行点评,以便于好的方法共同学习,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良。每组都总结出本组的一些好的方法技巧进行全班交流,让大家共同提高。
2.3大胆创新,启迪思维
除了教材上应有的学习实验,我们也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学习探索,大胆的进行创新实验,创新实验不仅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而且还可以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
2.4良好的实验习惯是提高实验速度的重要保证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制订一份试验流程,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到实验结束设备清理清点,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首先第一阶段实验的准备工作,按照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将器材清点好并检查器材是否完好,并按照顺序摆放好,测量仪器仪表刻度值正对学生,第二阶段实验实施中,一定要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进行,设备要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使用,不能违规操作造成设备器材损坏,第三阶段实验结束,在检查完实验成果、读取记录数据值后对使用器材进行清理清点,恢复原样放到原来的位置。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细节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不仅在实验中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谨慎的态度。
2.5严格遵守竞赛规程,确保训练方法科学规范
除了最后的实验结果,竞赛的规则也很重要,一旦没有遵守规则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无效的,所以老师一定要把竞赛规则向学生进行讲解,而且在讲解时一定要详细透彻,每一条每一点都要讲解到位,可以结合个别案例以及进行个别示范,哪些操作不符合要求,哪些实验成绩无效,每个细节都要详细讲解,并且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竞赛的时候一定完全按照正规物理实验比赛的规则进行,并且在试验结束后要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点评,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进行进一步纠正,以保证错误动作不会反复发生老师要在在平时的实验中就严格要求学生,甚至于是每次实验都严格要求,让学生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在竞赛过程中才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不会因为一时的疏忽导致比赛的失败。总之,希望各校都能积极地参加和组织物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实验的热情,以竞赛带动所有学生,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的实验流程,老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康翔.培养物理拔尖人才探索新的科学方法.广西大学学报,2011(6):23.
篇2
【关键字]】高中物理 教学 创新 思维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推广,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就对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有了新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师也逐渐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通过物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创新性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利用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驱动力。
一、对高中物理教学制约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分析
1.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入影响。我国具有千年的传统教学历史,具有扎根的传统教学观念,所以,正源于传统观念的深入影响,便严重阻碍了高中物理在进行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性思维的培育。传统教学观念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教师的意志为核心,学生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受教师的安排,并不能够反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一旦有反对的现象,就认为这种行为属于不尊师重道。另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只知道照本宣科。久而久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够得以培养,还会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抗拒心理。
2.学生缺乏物理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前沿化发展,一些更有趣的产品诱惑着学生的大脑、心灵。又由于高中物理本身难度也增大了,抽象性也更强了,就使得学生逐渐的开始缺乏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失去了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就不专心听讲,不跟着教学的节奏进行思维培养。因此,在这种长期性不听课的学习习惯下,就会使得学生不能够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也不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3.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也是阻碍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原因。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就需要教师能够应用巧妙的教学方式,不断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然而,目前一些教师仅仅是借鉴前人的知识总结,仅仅是把知识的原因、结果进行简单讲述,不注重过程,也没有进行思维逻辑上的联想,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就不得以培养了。
二、利用高中物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有效策略研究
1.与时俱进,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也就是说,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高中物理教学,就需要抛弃旧的、传统的、落后的教学观念,汲取新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立足新的时展的环境,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就应该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中心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一方面,就应该使学生产生物理的创新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之中。另一方面,还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与教师能够一起进行物理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创新。
2.进行思维训练,注重培养创新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就应该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动脑、动手、用心。例如:开展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利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这时,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还需要发挥学习的抽象性思维。首先,就应该准备好模拟的静电场,当两探针与导电纸接触到时,当探针相接时,电流计就会显示通过的电流为零。当电势不相等时,两点接触,电流表上就会显示有电流通过,在进行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然后再导电纸上进行等势线的绘画。通过实验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实验之间进行各种假设、各种猜想,最后以实验来进行求证,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思维发散。
3.开展有效活动,举行物理创新竞赛。开展有效的物理活动,进行物理创新竞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方式,它是在学生能够独立思维,独立进行试验操作的有效方式,独立进行创造的重要途径。例如:最常见的一个物理竞赛就是如何利用各种方式,使下落的鸡蛋不破碎。这个竞赛的展开,就会让学生充分利用力学、建筑学等,使学生能够在培养思维创新的基础上,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赛能够深化学生的知识,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能够学以致用,所以,优化物理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举行有效的物理创新竞赛也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方式。
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性;策略
制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学生对物理知识抽象性转变的不适应,也包括教师在教学手段、方式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创新,以及教师本身对理论知识的领悟不深刻等方面,这些因素都是教学空间狭隘、学生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现象,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努力加大创新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下面,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物理课堂实效性进行简要讨论。
一、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探究
众所周知,问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有效的问题,不但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兴奋剂,也是推动课堂顺利进行的催化剂。善于提出有效问题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来触动学生的神经与灵魂;而善于提问的学生,则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对于知识的认知态度不仅科学而且客观。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因为受到物理前概念的影响,简单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越快,为了让学生认清科学的本质,可以从概念出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不同的物体初速度都为0,但是落地时间有快有慢,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2)怎样探究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又怎样消除这些因素?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会产生比较清晰的思考思路,此时教师还要通过演示“牛顿管实验”,让学生熟悉抽气前后物体的运动情况,从而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完成“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定义。
二、拓展教学空间,整合优质资源
为了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拓展教学空间,整合优质资源:
1.定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经常开展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不但有助于满足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教学空间。
2.经常开展物理竞赛活动
作为物理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经常开展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经常进行实践应用尝试
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高中课程比较紧张,导致有些教师不再注重改进教学手段,使得课堂导入枯燥乏味,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该技术不但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生动形象的相互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践证明,多媒体手段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要注重利用形象手段来演示深奥的理论内容,高中物理知识的形象性比较强,有些物理知识无法用实验的方式演示出来,此时,就要借助形象演示来展现深奥的知识内容。例如,在教学“电场与磁场分布”“磁通量的变化”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完成,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掌握知识,突破教学难点。此外,教师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配置好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回顾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与内容,如果运用真正的实验装置,不但费时而且费力,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只需要简单回放实验演示过程即可,不但简单明了地解决了教学难题,而且提高了复习效率。
四、利用生活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物理教学从生活中来,走向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为此,在教学中本人非常重视联系实际生活问题展开教学。例如,以大气压讲解为例,为大家展示生活化课堂导入的具体步骤:先给学生播放生活在高原地带的边防官兵,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只能饮用雪山上的雪水,不管是做饭还是煮面都只能用高压锅,那么问题就是:为什么生活在高原上的官兵必须用高压锅来做饭呢?这一问题立即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纷纷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此时,教师就可以从水的沸点与气压大小之间的关系入手,逐渐解决实质性问题。可见,围绕生活化问题,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引导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总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完成物理课堂教学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陈晓玲.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好一节课[J].广西教育,2008(13).
[2]楼惠英,华继良.新课程新的教学设计[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篇4
95年全国高考,我所任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其中往届生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一,应届生除赣中名列全县第三;在95年10月召开的96届高三物理研讨会上我作了《关于高三物理复习方法》专题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98年高考,我任教的两个班级物理单科平均分除赣中外名列全县第一,比第二名高5分,在全市重点中学中排名也仅次于赣中,是全县农村完中应届理科中唯一超县平均的学科,其中高三(3)班物理平均分超省平均分2分;98~9年度第一学期全县统考,我所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第二学期全市统考,我所教的班级物理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
在辅导学生竞赛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93年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李至兵获市三等奖;94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市三等奖;96年中学生物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董红获市三等奖;97年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闫至浩获市三等奖;陆继通获县二等奖;2000年高中物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徐大建获市三等奖。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其中《关于风筝最大上升力的讨论》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上(93、6),98年我撰写的《补偿法与逆向法应用》刊登在《高中物理复习新思路》上,1998年8月我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而等奖。
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95年6月我所带的班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98年高考,我所带班有9人达本科线,98年6月高三(3)班团支部被评为县级先进团支部。
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学习,继续教育每年均达到优秀标准,先后获得了中学教师基本功考核、语言修养考核、省英语水平(中级)考试、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考核等合格证书。不但胜任高中物理教学,而且有教高的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我的指导下,吉淑琴老师在县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97年10月与张利平老师签订了帮教合同,在我的指导下,他很快站稳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
篇5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在理论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物理科技创新意识作好准备
充分利用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性,极大的发挥师生在课堂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高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高中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高中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高中物理知识。高中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2注重高中物理史教学高中物理发展史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高中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高中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高中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高中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高中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高中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1.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积极组织开展高中物理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课外广阔的天空让学生多进行物理社会实践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2.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高中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2.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高中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2.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dylw.net 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高中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高中物理知识的应用。
篇6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自主学习 分层教学
物理是学生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不论对于理科生还是文科生来说,物理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是高中生必须要征服的一座“高山”。但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既有教师“教法”的不当,也有学生自身物理学习障碍的因素。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一、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一)要注重学生课前预习和自学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高中物理学科包含了很多知识点和大量的物理公式、物理现象,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学生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帮助学生了解熟悉课本内容,在教师教学之前知道这节课要讲的是什么,避免学生在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下进入课堂教学程序。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自学。这里所说的指导是对学生自学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很多高中生对自主学习认识不足,他们对物理的自学只是停留在“通读教材、画出物理公式概念或者熟背公式及一些公式定理”这样的浅层次上,这样的自学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帮助不大,可以说收效甚微。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自学,学让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学习课本。比如可以给学生布置自学作业,并分为作业解答和作业问题两部分,让学生在自学中解题,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等其他方式解题,不会解得题可以在作业问题中作出说明。
(二)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讨论学习,深化自主学习的效果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些问题是靠“一己之力”无法解决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集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合作预习,合作学习,而教师也要学会利用合作小组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在讲解牛顿三定律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马拉车,车也在拉马,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马和车都应该精致才对,为什么马还能拉着车跑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这样以小组为单位的自学,可以起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最大程度上调动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教师还可以适时地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问题竞赛、知识竞赛,并对合作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高度表扬和评价,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要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对学生进行分层就是为了更好地执行教学任务,因此,分层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它也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比如教师要在统一的考试大纲要求的指导下,对考点进行分层处理,高层次学生要达到考纲的所有要求,要具备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物理公式和实际的解题能力,中层次学生要达到大纲80%的要求,低层次学生则要让他们达到50%的大纲要求。在备课上体现分层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而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是比较艰巨的,它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差异,课堂内容要体现对不同学生的“照顾”。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把同一知识点应用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例题讲解中。教师对高层次的学生的教学重点要放在提高他们解题能力上,不要再对他们进行概念性东西的重复讲解上,对中层次的同学教学重点要放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对低层次的同学要重点放在他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不要盲目地“拔苗助长”,要打好他们物理学习的根基。比如教师在讲解牛顿三定律时,教师当教师提问“马拉车,车也在拉马,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马和车都应该精致才对,为什么马还能拉着车跑呢?”这类问题对高层次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对中层次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知半解,对低层次学生来说就不知所以然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挑高层次的两个同学站到讲台上进行拔河,并让失败的一方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会明白,物体的滑动跟对方所受拉力的大小是无关的,而取决于各物体与地面摩擦力大小所受的拉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让中高低三层次的同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高层次学生多了体验,对于他们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大有帮助,又让中层次学更能懂得其中所蕴藏的物理原理,同时,也让低层次同学对牛顿定律有了更深更直观的理解,让每个同学都达到了学有所得的目的。
三、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要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
学生做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布置作业,要保证全体学生所作学习题的一致性,又要体现细微差异性,比如对不同层次学生作业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对层次高的学生布置基础题的同时,要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题,锻炼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能力,同一道题要培养他们不同思路的解题能力。对层次中等的学生以巩固和提升为主,让他们做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既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对层次较低的学生以基础题为主,让他们多做多练简单题目,提升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分层次作业,可以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让学生在作业中实现温故而知新,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永健. 物理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 甘肃教育. 2009(01)
[2]王建涛. 试论高一新生学习物理能力的培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20)
篇7
在高中物理学科中进行素质教育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具体分为思想素质教育、智能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以及专业美感教育,因此,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创造力包括很多的非智力因素,例如学生的个性或者独立性等。一个人虽然具有比较高的智商,但是也可能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性格也比较脆弱。但是如果一个人具有极强的创造力,就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面对困难需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与此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记忆功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基于一个人遗传的素质基础,来更进一步地提升人的素养,从而可以使所有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整体得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也能够得到加强。所以,作为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必须服从于素质教育的综合要求。
一、发挥创新精神,改善教育观念
首先,要将淘汰式的教育形式转变成合格式的教育形式。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形式为应试教育,非常注重升学率,导致优等生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学习不好的学生也不会得到肯定,不能改善自身的缺陷。此外,在学生的教育方式上采用优胜劣汰的制度,从而剥夺了一部分学生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素质要求。兼顾进入社会工作与进入高校深造的各种学生的培养。对于优等生,不但要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刻苦地进行学习,还要综合发展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能产生歧视,因为对“差生”存在偏见是使他们缺少进步的核心因素。使他们逐渐由学习差变为品质差,最终损失了其他领域的人才。因此,掌握好各种层次的学生的素质,才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素。
其次,高中的教学目标也要改进,要把提高升学率的目标逐步转变为多种多样的目标。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考是选拔制的考试,对于学生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可是仅仅追求升学率,会造成教育成果严重的偏离目标。只有通过实施多重教育目标,面向所有的学生,因材施教,才可以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素质。
最后,必须废除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对思想教育的捆绑作用,将教育转变成人格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人们历来只重视一个人的考试成绩和学历,这成了区分一个学生优劣的根本方法。学生虽然学好了知识,但是极大的牺牲了自身的个性发展。所以,当今社会必须全面发展学生的只能、情感以及意志等教育。充分的让学生发扬自身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自身具有的潜在能力,才可以将学生培育成可以对社会发展进行创新的人才[1-2]。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科学创新精神
在物理课堂中,不仅仅需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也必须重视学生在自身学习兴趣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此同时,对学生的观察、思维、理解、实验以及科学分析能力也要重点培养。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加强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首先,物理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组织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组织学生阅读科普杂志以及科技资料。教师必须首先做好引导,推荐一些物理学家自身的学习品质或者对物理基础知识以及研究方法有帮助的读物让学生阅读。第二,还要抽出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参观,例如水电站、建筑物以及发电厂等。第三,必须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的科技制作。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完成一些实验内容。第四,定时组织一些物理竞赛,通过竞赛设置的奖励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在组织物理竞赛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最后,定时组织学生进行科研活动,通过一些项目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科学研究,对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创造力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科研活动中,假如学生碰到不可逾越的难题,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鼓励;而学生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要对其给予肯定[3]。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辩证教育
假如一个人不具有对事物发展以及应用的综合认识,就可能会目光狭隘、思想保守。所以,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提升科学辩证的教育,通过一些比较具体的事物和物力历史发展中的事例,让学生们明白只有发展科技才能发展生产力,从而使社会进步。而且,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彻底地了解大自然,只有通过科技成果的应用,不断地解决一些问题,才能科学辩证教育的根本目标。
四、探索新的评估标准
评估教学质量不能仅仅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一名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综合素质都不能通过考试成绩展现出来,但是这些因素对一名学生的素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应该重新探究一种新的评估方法。
我国现行体制下高考是保障教育基础的唯一调控手段。近些年我国在高考的改革中已经不仅仅是考察一个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对所有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行考察。
五、注重实验
物理是一门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实验。而且要让学生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和目的,弄懂各种实验仪器的用途以及性能,学会怎样处理实验数据,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完成实验[5]。所以,学生通过实验过程,可以是自己的灵活性以及应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实际条件设计方案,再选择实验材料。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走出校门,了解一些工业生产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物理应用。
对于学生的思维以及推导能力也要重点培养,让学生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而且不可以曲解物理理论知识的实质,将物理教学带入歧途;对物理的一些现象以及问题要综合分析、灵活运用,决不能让学生把物理问题纯理论化,对其进行基础训练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能强行灌输或者进行题海战术。
篇8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强化思想教育激发学习兴趣。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开展物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是专门开展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研究的学科,在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以及化学等基础学科当中,许多方面的研究都与物理学具有密切联系。在当今社会与经济建设中,现代工程技术也需要依靠物理学知识的支撑,物理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对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理解,激发学习的浓厚兴趣。
2.运用教学媒体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利用多媒体演示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像资料或动画制作,对于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会起到积极作用。此外,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其形象演示出来,例如教学分子运动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直观理解,提高了教学成效。
3.创设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设法创设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采取分组学习竞赛的形式,将学生按照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差异,分为多个竞赛小组,每个小组之间的学生学习能力基本均衡,让学生在竞争中得到提高。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双边教学互动性
1.强化课前预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并进行预习方法指导,要求学生首先对将要学习的教材进行认真阅读,对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按照预习提纲开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将自己遇到的难题以及容易混淆的地方做上标记,或记录在笔记上,便于在课堂学习时提出质疑或开展探究。在预习过程中,还要对例题以及课后习题认真做一做,试试看自己能够掌握到什么程度。
2.强化双边活动。师生在课堂上的双边活动对于教学成效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倡导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教师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在分组时兼顾优秀生与后进生的适当比例,将教学目标以探究题的形式揭示出来,引导学生按照探究题的要求开展小组学习活动,高中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开展点拨与启发,促进探究活动深入开展。
3.强化演示实验。为了强化教学成效,教师要强化实验演示,在试验演示过程中,要坚持几个原则,首先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凡是具有条件让学生全部参与操作的实验,坚决让学生动手,鼓励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教学内容或发现问题;其次,能够运用实体开展实验的坚决不用模型演示,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发挥激励作用,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进入高中以后,有些学生会因为暂时的成绩落后而心生自卑,对学习存在畏难情绪,此时,物理教师就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努力克服暂时面临的困难,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在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拟定针对性补救措施,争取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迎头赶上。
2.发掘学生闪光之处肯定。这主要是针对班级后进生而言的,这些后进生在物理教学中容易成为被教师遗忘的角落,平时受到表扬的机会也很少,甚至会被边缘化。教师要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课堂上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肯定其在物理学习中取得的一些明显进步等,让学生内心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更加投入学习。
3.建立学生互帮互助机制。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关怀,但是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有限,此时可以将一些后进生与优秀生结成对子,让优秀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帮助后进生开展基础补习或针对性强化,实现共同进步。
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物理教学实践性
1.在课堂上开展主题活动。对于一些物理知识的学习,光靠教师的讲,所起作用有限,还要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例如在电学知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电路装配,检验学习成效,培养动手能力等。
2.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延伸。教师要将学生的物理学习延伸到45分钟之外,通过物理兴趣小组活动、参加物理知识竞赛、创办学习小报等,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
3.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学生只要认真观察,会有许多心得体会,高中物理教学的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社会物理现象进行剖析与解释,增强物理实践能力等。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创新教育理念,提高业务能力,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成效。
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厌学心理;研究对策;学生成才
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与物理学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由于物理学科说理严密、数学知识多、单位复杂、实验难度大等,学习难以入门,因而在初中阶段就出现了部分学生厌学的现象。进入高中后,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高中学生对物理厌学现象尤为突出。优化心理素质,就是在高中学习中攻克难点的信心与勇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运筹正确的战略技术;提高智力能力,就是改良攻关武器……能做到这些,就一定会有一个高起点的开端。
一、高中物理为什么难
1. 从物理知识的层次来看,初中到高中,物理知识经历了“现象物理”到“抽象物理”的转化
初中的物理知识大多数源于简单的生活现象,或对生活中简单物理现象的解释,个别抽象的如电磁波之类虽然较为抽象,但教材要求不高,往往要求学生只需“知其然”,而高中物理更多的要求“知其所以然”。因此,高中学生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思维能力,这一点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
2. 从物理现象的分析来看,初中到高中,物理知识经历了“定性”到“定量”的转化
同一物理现象,初中物理要求定性分析解释现象,而高中物理要求定量计算说服现象。由于初中知识的定性特点,许多学生养成了用“识记”来学物理的不良习惯,而在高中要学好物理,一定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多总结规律。
3.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绝大多数的学生刚上高中时是抱着“高中物理难学”的态度步入高中课堂的,这无异对学习高中物理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上课、作业和考试等。也有些学生初中学习成绩很好,进入高中后,物理成绩平平,便由此产生了对物理学科的厌学心理。其实,在学生刚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师首先应给学生们做好思想过渡工作,讲讲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知识差别、认识差别、学习方法的差别,做好他们学好高中物理的思想准备工作。
二、如何完成初中到高中的转变
1. 树立高中生的意识
刚进入高中的新生,会在学习过程中上经历一个学习发展的曲线。这条学习的曲线大致有四种类型:稳定型、下降型、起伏型和上升型。由初中升入高一的新生,常常会在学习上出现下降型的情况,进而引起他们的恐慌和不安,导致家长的不解和埋怨;甚至有些新生因此产生心理障碍:对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失去信心,以致一蹶不振。因此,千万不要忽视由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尤其是高一阶段的学习。
2. 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对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主动地独立思考,往往就难以掌握基本概念的实质,更难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一个高中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如果仍依赖老师的传授,局限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不重视分析和概括,不注意借助思维融会贯通,那么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初高中的学习过渡。因此,高中生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要经常研究自己的学习,真正学会学习。
3. 树立高考竞争意识
每一位高中生,要参加高考,就要树立高考意识。这种意识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考试、竞赛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去锻炼和培养意志、能力与信心。
总之,从初中进入高中,每个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到不适应,尤其对物理学科的过渡想在高一就领先一步,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尽量地缩短这个过渡期。
三、高中学生对物理厌学心理的对策研究
1. “厌学”概念的界定
厌学是指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的不当教育和影响,以及学生本人自身的原因,造成学生对整个学习活动或部分科目的学习活动产生厌倦,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甚至产生强烈抵触情绪或行为的现象。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分为智力和非智力两部分。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需要、情感、意志、性格和理想等。研究表明,智力的发展,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学习成绩与智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相同的智商状况下,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
2. 解决对策
教育学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设置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尽可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同时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研究表明:教师方面的原因,特别是教学方法的陈旧和单一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有效缓解和消除学生厌学心理,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同时加强学法指导,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增强学习兴趣和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改进物理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勤思考、勤动手,不怕累的去学习物理,使他们学习物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科学价值,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转变所谓“差生”的认识,多关注,常辅导、常鼓励,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有了解;程度会把握;铺垫会引导
笔者最近遇到了这样一道高考模拟题:
某一物体所受的重力是G,现在有一个推力将它压在墙上,推力方向水平,墙面竖直、平整,且足够高,推力大小满足F=kt(其中t代表时间,k是恒量),t=0开始计时,这一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是 (
)
解析:t=0时,物体和墙面间无挤压,f=0,随后,由于物体受到摩擦力f和重力G的两个力的作用(只研究水平方向)。最初fG,物体向下作减速直线运动,减速直到为零。在这一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用高中的公式展开可表示为f滑=μF=μkt,是正比例函数图线。最后物体处于静止以后,摩擦力变成静摩擦力,其大小可以表示为f静=G,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解析这道题是以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受力分析为背景,但是利用初中物理中力与运动的关系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就能顺利解题,也不一定需要运用到高中公式f滑=μF。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时完全可以将其作为拓展题在习题课上讲解一下,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由此得到这样的启示:初中物理教学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前沿阵地,要求我们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对初、高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的衔接有了解,对初中物理知识讲解的程度会把握,对初中物理知识为高中教学作铺垫会引导。
一、对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要了解
初中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普遍会产生“高原反应”,觉得物理突然变得难学了,某高中对高一新生进行了期末学习情况的普查,结果有60%的学生感觉老师上课所讲的半懂不懂,常常做题短路,感觉思路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导致越来越怕学物理。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让学生实现初中向高中过渡的“软着陆”,就成为初、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初、高中物理的知识环节有着一定的联系,没有初中的物理基础,高中的物理学起来非常费劲,而高中物理知识的内容比初中要多很多,难度也比初中要大很多,更注重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强化与培养。
比如,就运动学来说,初中重点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高中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后两者是曲线运动,在初中教学中属于识记和了解的内容,但在高中阶段是重点内容;再如,电磁学部分,初中介绍了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功、电功率、电热等内容,而在高中物理教学时,恒定电流部分要考虑到电源存在的内阻,从而拓展了欧姆定律,称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学部分在高考中主要考实验,而中考更注重计算题的考察。
可见,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知识体系是螺旋式上升的。不少高中学校在开学的第一、二周就专门进行了初高中衔接的查漏补缺,但短短半个月时间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们在知识内容方面的不足虽然有所改进,但仍无法做到无缝对接。所以,在初中阶段就为高中物理的学习打好基础势在必行。
二、对初中物理知识讲解程度合理把握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知识框架几乎是一样的,包括力、光、热、电 、原子物理等几部分,可以说涉及全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初中物理哪一部分学不好,到了高中就要受到影响。但是,初、高中的物理教学又不是重复教学,它们各自的教学如何分工呢?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需要讲解到什么程度才是比较合理呢?下面笔者就一些观点和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中生往往认为初中物理有一些概念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有一些物理概念或模型的分析是要用到初中未涉及到的知识和原理的,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只能用一种模糊的方式处理过去。比如,高中物理上的“速度”既强调速度的大小也强调其方向,是矢量;而初中物理上的“速度” 只是强调速度的大小,即速率,是标量。这是不是说初中的教学有问题呢?笔者认为不是,初中教材中这样的安排是针对初中生的具体情况来考量的,在初中阶段,把“速度”看做一个标量来对待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加强对速度计算的理解,应用,更加直接、可行,今后在高中教学中再把速度概念升华拓展显得更加自然。
(二)有些老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点挖掘得过深只会适得其反。初中生特有的知识层面要求:初中物理是只需要掌握一些最表面的、最基本的现象和相关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而高中物理更加接近于物理的实质与真理的挖掘,为一批喜欢物理探索的学生在大学的进一步深造打基础,培养人才。譬如说在讲解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讨论物距、焦距、像距的关系,初中教学不需要给出1/u+1/v=1/f这样的公式进行定量计算,只需要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定性讨论就可以了,公式的推导只会干扰初中生对实验现象、实验规律的简单认识和记忆。
(三)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一些“吃不饱”的学生可以在竞赛辅导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启发。譬如高中物理对初中数学的掌握要求是非常高的,代数运算中最重要的三角函数学不好就很难学好力学;解二次方程组不熟练,遇到高中的碰撞问题就会很尴尬。所以说对于优等生,可以在初中阶段就尝试一些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或数学相关联的问题,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对初中物理知识为高中教学作铺垫合理引导
刚才提到有些老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点挖掘得过深只会适得其反,那是不是在平时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只需要掌握书本罗列的知识点,而不需要加以解释和拓展呢?
有人认为,在初中阶段进行高中知识的引导是做无用功,中考根本不会考到高中知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最近几年的中考题就已经有意无意渗透了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题型难度稍微有了一些跨度,这样做就是为了初中老师在教学时能引导学生不仅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譬如2011年株洲有类似于这样一道中考试题:初中有很多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如速度、密度、功率、压强等等。高中物理中也有类似的定义方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称为加速度,接下来就针对加速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进行了3个小问题的提问求解。
对于这样一道题目,笔者并没有让初中生直接去完成没有学过的内容,而是把高中物理的“加速度”这个概念放在信息阅读题中出现,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形成、应用。这样的做法明显提供了一个信号:作为一个初中物理教学的引路人必须对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做到“胸中有沟壑”,这样才能在平时的解题能力培养上有突破。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加强自身发展,同时也应注重在教学与备考过程中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无缝衔接,并合理把握教学尺度,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学生才能伸出更长更敏锐的思维触角,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谭龙飞.以高中知识为背景的中考试题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启示[J].中学物理.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