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信息化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1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智能提取;绩效考核;PHP;Wamp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2-0089-01

1 引言

通过建立信息化建设的网络智能提取平台措施,来促使绩效考核平台将我国高校各类技术型人才的绩效考核计算方法转换为智能人工操作,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下被测评人填写相应的工作信息最终得出其应该得到的分数,最终得出相应的等级。

本文通过基于信息化包装建设的高校绩效考核信息智能提取方案研究的计算方法不断地进行总结归纳、需求探讨,最终决定目标系统的开发应该基于 WAMP平台,PHP 程序设计语言,后台采用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以 MVC 模式的架构进行开发与实现[1]。利用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方法,通过对学校不同机构部门管理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深入需求调研,整合用户需求与系统需求,将目标系统划分成员工数据导入及个人信息管理模块、绩效工作填报模块、绩效总分核算模块、上级部门多级审批模块、计财处人事处数据导出及统计模块。然后,了解未来目标群体的使用欲望和使用要求,来明确绩效考核平台的设计理念、计算方法、技术功能等方面的情况,还要对整体系统、系统数据库以及系统功能等模块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引用三层构造理论来进行系统设计和运行,并且利用模拟测试模块来检测系统的使用效果、可行性、科学性以及长久性等,使得该系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正常运行。

2 基于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中高校绩效考核平台模块设计概要

本系统核心部分是B/S结构,数据存储的平台使用了MYSQL数据库,运用功能模块需求分析和设计思想。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核心是三层架构,即本系统采用的MVC设计模式,即模型层(MODEL)、视图层(VIEW)、业务逻辑层(CONTROLLER)三层设计模式。本系统在传统三层开发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和封装,设计出的开发架构更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改善系统性能的特性[2]。

2.1 平台的信息化包装建设模块设计

对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本平台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系统信息管理模块、信息化绩效工作智能提取填报模块、信息化绩效分导扑慵澳P推榔附峁模块、智能信息提取多级管理员审批模块、以及绩效工资模块设计模拟填报模块。

这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模块还需要有其他的一些子模块进行支撑,尤其是信息化绩效工作智能提取填报模块等,由于绩效工作的相关填报内容繁多且互不相同,所以需要对每一项绩效工作进行单独的设计。

2.2 系统管理员设置模块

系统管理员设置当年的考核名称以及考核年度,因为在绩效填报工作中有些模块需要调用系统设置的当前年度,所以在设计时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其进行设置,此外个人信息导入模块系统管理员可以将个人信息以EXCEL的形式进行导入,导入后通过登录系统就可以进行个人登录。

信息化绩效工作管理设计模块即信息系统管理员对已填报绩效工作可以进行修改与删除,包括人脸识别方法、智能信息提取方法,智能指纹远程监控办法等。

3 结语

基于信息化包装建设的高校绩效考核信息智能提取方案研究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本平台设计根据高校需求量体裁衣,应用最新的网络开发技术进行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保证了软件质量,满足了即用于现代信息化建设与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下信息方案提取与智能识别研究的需求。本研究设计的绩效考核平台将各类复杂性信息化人才技术成果归纳入信息化绩效考核计算方法转换为智能人工操作,由被测评人填写相应的工作最终得出其应该得到的分数,最终得出相应的等级,方便财务处人员对其津贴的发放。

现如今信息化包装建设的高校绩效考核信息智能提取方案研究已慢慢开始发展与融入网络时代的发展中,以往的非智能模式即将被取代,尤其是在非智能信息绩效考核工作下的人事工作差异化明显,所以订制软件开发平台很有必要,这样才能避免平台设计时数据标准不统一以及信息孤岛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26-02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内涵

高校财务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财务工作模式进行重组,在重组的模式上,将高校财务活动与以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与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建立财务信息系统,提供充足、准确、及时、集成、综合的财务信息资源,支持高校财务与决策活动,以提高高校资金使用的效益与效果。

高校财务信息化涉及的范围有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的范围仅包括高校财务管理核心的系统,包括账务管理系统、学生收费管理系统和工资发放管理系统以及与之相关信息系统,广义的范围涉及高校财务管理所有系统,除包括狭义概念定义的范围外,还包括学生自助系统(包括自助缴费、自助修改账号、自助查询欠费收费情况、自助查询奖助贷学金发放情况等)、教职工款项申报发放系统、预算编报系统、水电费收费系统和商铺租金管理系统等。本文讨论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泛指广义的概念。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实现高校财务资源共享。各高校完成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全校的财务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归集。学校领导可直接从信息系统中获得学校经费收支总的情况;各教职员工可从信息系统中查询到本人的工资发放信息、项目经费使用情况信息、经费借款情况信息及学生交费相关信息;学生及家长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查询到自己的交费情况信息和奖助贷学金发放情况信息;社会公众部门及人士可通过信息系统获得学生收费信息和学校财务公开信息。通过财务信息系统,不仅财务部门内部人员能够查询到学校的财务信息,其他人员也可分级别获得学校财务的相关信息;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了高校财务资源的共享。

2.实现数据信息从源头直接采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财务信息的高度共享,其实际工作要求是所有的财务数据信息只需要一次录入,从源头直接采集。这就意味着,完成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各类数据报送人员在互联网上将原始数据信息录入或导入到学校财务信息系统采集平台中,财务人员对其审核并采集到财务信息系统中,并与财务核心数据整合,最终形成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通过从源头直接采集数据,避免数据重复录入的环节,大大地提高财务数据的使用效率,也可实现数据采集的零差错率。

3.确保信息的一致性,提高决策水平。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学校的财务数据高度集中。工作人员从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提取信息时,保证了数据来源单一性,也就是说,无论谁,无论何时,从系统中提取的信息都保持其一致性。另外,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从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取得财务相关信息,随时自动生成各种类型的报表,了解学校财务状况及经费收支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更为有效的财务信息,提高决策水平。

三、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1.领导重视不够,缺乏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高校的财政资金支持,各高校的经费收入都得到较快的增长,财务管理的压力也大为增加。但是,各高校领导层往往只关心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学校教学科研方面的指标,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以为然,笼统地为认为实现了财务电算化就完成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因而,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的支持,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2.信息规则不统一,难以实现共享。我国现在的大多高校,虽然学校内部大多部门基本都实行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但一般都是本部门有自己的信息规则,同样的信息在不同部门使用时,必须先转化成本部门的规则之后才能使用,各部门间的信息难以共享,造成劳动力成本的浪费,不利于资源共享。

3.制度建设滞后,存在内控隐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形势下催生的新生事物。各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往往只考虑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却忽略与此同时可能产生的新风险,因而在制度建设、工作流程等方面没有对该风险进行有效的内控防范,从而产生新的内控隐患。

4.数据安全意识不足,存在数据及数据丢失的风险。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是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特征。用现代计算机装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海量数据,不用再为仓库饱满而发愁;用高速网络传送数据,让你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所需的信息。不过,各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往往数据安全意识不足,对计算机系统崩溃、存贮数据硬盘损坏或被盗、黑客通过网络盗取数据、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和信息化系统自身漏洞等情况没有相关应对措施。万一事件真的发生,往往造成财务管理信息化数据丢失或数据的严重后果。

5.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难以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既懂财务会计又懂计算机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而现实情况是,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会计专业出身,计算机方面能力往往较差,即使近年有些高校的财务部门也尝试引进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但他们往往对财务方面知识知之甚少。这就使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必然遇到两个现实问题,要么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举步维艰,建设进度缓慢,要么在借助外力完成信息化系统建设后,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困难重重,不能使系统发挥应有的效能。

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1.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大工程。各高校应高度重视,从学校层面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去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同时,每年度应从预算层面落实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确保建设按时按质推进。

2.统一标准,科学设计、覆盖全面。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建设的(下转第128页)(上接第126页)前期,应对学校财务管理的各方面工作进行详细的调研,包括在用软件系统情况、软件输入输出数据情况、来自其他部门数据情况、其他部门数据需求情况、各项工作的流程和用户权限情况等,尽可能将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涵盖到系统内。参照《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对各项数据进行整合,统一各项数据标准及接口。与此同时,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邀请有关方面专家进行科学论证,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佳设计方案。

3.分散采集、共享使用。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基本要求是数据一次完成录入,之后可供各类人员共享使用。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分别来自财务部门内部录入界面和外部交换接口及外部采集界面,相同的内容仅需在一个界面录入或一个接口采集,如财务凭证数据由财务人员录入、学生入学信息从招生部门采集、学生学籍变动信息由教务部门提供、学生住宿数据从宿舍管理部门取得、学生使用课本情况从教材管理部门取得、学生奖助贷学金发放数据由助学部门申报、教职工基本信息和档案工资情况从人事部门获取、教职工酬金发放申请由各单位自行录入。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学校各单位和人员按其职能完成数据录入及上传工作,这些数据经财务人员进一步审核后,最终形成了可供各类人员共享使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数据。

4.加强内控、重视管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新生事物,我们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分析新事物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阶段将相关内部控制措施融入其中;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梳理工作流程,从制度上防范各项风险的发生,从工作流程上减少事故的出现;进一步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切实实行系统设计岗与系统使用岗分离、系统维护岗与系统使用岗分离、信息录入岗与信息复核岗分离等措施,不相容岗位相互监督,从而达到良好的相互牵制效果。

5.重视备份工作,确保数据安全。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意味着财务数据高度集中、高度共享,若发生数据丢失或数据等严重事件,则会为高校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要重视数据备份工作,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采用自动备份与手工备份、本地备份与异地备份、硬盘备份与光盘备份、每日备份与月末备份等相结合方式进行不同类型的备份,并及时归档。与此同时,不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完整性、可用性检查,确保备份数据的真实可用。我们要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系统生产环境一致的备份环境系统,一旦生产环境发生重大故障,即可启用备份环境系统,快速使信息化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另外,我们也要防范数据可能存在风险,通过加装防火墙、应用VPN技术和安装病毒防御系统等技术手段防范外部非法访问者及病毒的入侵,确保数据的安全。

6.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高校财务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直接参与者,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高校财务部门要引入高素质的、既懂财务又懂计算机的综合性人才,或者通过高质量的培训活动,提高部分财务人员的计算机能力,使其成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核心人才。该类人才能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步骤和运行机理,并参与其中。通过该类人才促进信息化建设,通过该类人才促进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系统和更有效地解决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涛.浅谈信息化建设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会通讯,2011(7中)

2.李青春.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2(11中)

篇3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19-01

近年来,我国高校先后完成了人事层面的新一轮改革,从原来的管事,变为现在的管人;从原来的教师终身制,到现在的教师聘任制。各项新机制的实行,都体现了社会和高校发展的进步,其中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通过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校人事管理部门通过网络系统,既可方便、快捷地查找和应用具体人才的基本信息,而且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在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背景下,人本思想是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的标准化、简约化;同时,也加快了激励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化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步伐,从而为现代高校的快速发展坚定了基础。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所包含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即HER,它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手段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将信息技术手段、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念和思想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本质上来讲,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软件系统基础上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将现代管理理念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在一起。

根据当前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要求,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有用户管理系统以及人事管理、劳资管理、职称管理、师资管理以及院系级人事管理等模块子系统。实践中可以看到,通过权限和多账户管理,可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分清权、责和利。以人事管理子系统为例,该系统主要是为高校人事科管理工作提供服务的,即对单位人员的个人以、在职表现以及家庭信息和工作中受到的奖惩等信息资料进行管理;对于劳资管理子系统而言,其主要用于高校工作人员的工资管理以及离退休职工的工资、社保等信息的管理;对于职称管理子系统而言,不仅对人员的职称变动情况进行管理,而且主要是每年的职称评审;对于师资管理子系统而言,其构建目的在于为人事处师资办服务,主要用于人才工程、出国出境、基金资助以及博士后和其他人才管理;对于院系级人事管理子系统而言,除了人事方面的管理,还可向各职能部门上报具体人员的名单,并且根据人事处发来的名单或者通知做具体工作。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解决方案,同时也是建立在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上的一种新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该种管理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现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能够高效地收集人才信息,实现系统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较之于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该种模式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高校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思路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高校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其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只是简单地用现代软件技术手段来解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更为重要的信息化的建设体现出思想层面的更新和提高,同时也是现代高校管理工作模式改进的主流方向。对于高校领导层而言,应当立足实际、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全面理解信息化背景下的新管理理念,并将其与本校的规模发展、行政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建立一套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可以准确体现出办学特色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在此过程中,还应当不断加快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基础和保障;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到人事管理工作中来,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二)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前期的规划工作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当结合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比如建设要求、建设进度以及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等,制定可行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发展目标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好的规划方案不仅要有前瞻性,而且还要避免急功近利;如果不建立在前瞻性基础上,则就难以适应多变复杂的现实情况,急功近利的信息化建设容易脱离客观需求,不仅会加大投资成本,而且还要延长周期。基于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走好前期规划工作,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工作,这样才能实现所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实效性。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载体建设

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基础设施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因此需要完善和高效的校园网以及数据系统作为保障,才能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1.校园网载体

对于校园网而言,其主要是利用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手段,构建的一条既安全又可靠的信息传输线路;同时,利用现代化、成熟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对计算机综合网络系统的应用环境进行规划。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过程性中,所需的人力资源信息不仅包括人事部门所掌握的教职工信息,而且管理部门也需统计数据信息资料上报给相关部门,部分新信息资料则在教职工手中。针对这一现象,在校园网基础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与其它部门、教职工等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及时更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数据库载体

实践中,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立足实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认真做好高校内部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料收集、整理以及储存和更新应用等工作,加强信息数据库建设与管理。对于高校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而言,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主要有三类,即人事、学术成果以及教学方面的信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建立一套信息丰富的数据库,从而为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

在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教职工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协作,更需要建立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这是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基础。实践中,高校应当立足实际,提供和创造培训交流机会,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员工技能转变,大力培养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管理人才,加强人事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坚持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并重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造就一支高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

三、结语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具体建设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及时根据当前高校的现状不断扩充和更新,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管理软件实现了各部门数据信息的顺畅传输,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现代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升级,而且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

参考文献:

[1] 翁光聪.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2] 蒋晓峰.新途径医疗机构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浅析[J].民营科技,2013(8).

[3] 李静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选择因素[J].人力资源,2013(4).

篇4

[关键词]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意义;对策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已进入日益便捷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高校的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新形势,各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而高校后勤引进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后勤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不仅能有效提升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也可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是当前各高校后勤管理研究工作的一个主要课题。

一、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络的普遍使用,它的便捷、便携、即时、依赖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全面进入到“90后”或“00后”阶段,这批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成长,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1],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目前,高校后勤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诉求,为实现高校“三服务、三育人”目标,满足后勤保障需求,高校后勤也应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

(二)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贴心服务

高校后勤工作涉及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服务的内容广、项目多、接触的信息量大,而后勤服务信息又具有相对比较松散、种类繁多,更新快等特点,传统的服务模式已应接不暇。如何给广大师生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精准服务,是当前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开发以满足广大师生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为目的,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后勤服务手机APP,可以及时对师生的需求做出响应提供服务;通过互动沟通,还可实时了解师生的需求及服务质量的好坏,真正做到人性化的贴心服务,提高工作满意度。

(三)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可促进后勤管理效能的提高

后勤信息化建设是将信息化与后勤管理机制进行有机结合,对原有工作流程、服务标准进行认真梳理,对不顺畅、不协调、不满意的服务工作进行调整,促进后勤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更加规范。通过后勤信息化建设,可实现后勤管理办公数字化、信息共享化,如: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清楚了解资产状况、投入产出效益,人员的档案、工资及人员考核情况;方便地进行有关信息查询、数据统计、报表生成等等,使后勤管理工作高效化,从而实现高校后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二、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建设滞后

在现阶段高校建设经费主要靠政府下拨情况下,高校信息化建设会着重加强在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投入。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耗资大耗时长,还需不断进行更新,需要持续的大量经费投入,在资金不足情况下,后勤信息化建设方面地位和作用往往受到忽视,造成后勤信息化建设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明显滞后。

(二)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发挥效益欠佳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过程,各个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基础不同,选择的建设路径不一样,存在各校发展不均衡、专业研究薄弱、应用范围有限情况。受技术和资金限制,多数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开展了部分业务信息化管理,而缺乏整体规划,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效益欠佳。

(三)高校后勤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高校后勤普遍存在人力资源力量薄弱,懂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更为稀缺,大多数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路径选择外包或由学校信息网络部门设置,在建设过程中,后勤用户的实际需求与做好的后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没有达到一致,存在部分功能不实用情况;再者后勤广大一线员工虽业务工作熟悉,但懂操作PC端信息化平台的人员少,会操作智能信息化平台的人员更少,导致后勤信息化平台的服务效能受到限制。

三、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大力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

1.提高对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高校在大力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一个高效的智慧后勤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社会服务的有力保障,也是降低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高校、和谐高校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高度重视后勤信息化建设,将智慧后勤建设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推进实施,并从软硬件配套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应用、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制定并完善后勤信息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提高对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形成领导重视、中层积极、员工参与的良好氛围[2]。2.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后勤部门要紧密结合学校后勤工作的具体实际,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分步实施方案。通过总体规划,明确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系统构成、技术标准、功能实现、信息采集等方面的内容,让广大职工对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分步实施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新建项目、完善项目和整合项目内容,使大家了解在不同阶段该干什么、如何干,一步一步予以实施,从而实现整个后勤信息化管理的目标。3.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做好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作用,需要有一批能够掌握、处理和应用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人才队伍。既要引进专业人才,还要能留住既有管理经验,又懂信息技术的管理人员;同时要创造条件,对不同应用层次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升员工应用信化息平台的能力和水平;另外,还要逐步引进复合型人才,扩大信息化专业员工队伍,打造一支后勤信息化专业团队,大力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

(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

1.开发建设贴近校园、贴近生活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高校后勤在追求质量、效率和安全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勤服务个性需求、安全运行可控可追溯、质量可控可评价、资源利用集约高效等要求[3],因此,在后勤信息化建设上,一方面从服务角度要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师生的真实需求,设计贴近生活、符合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再者要从便于管理的视角进行设计管理项目,打造集后勤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服务对象可通过平台提出各自需求,即可享受到各种服务,并对服务质量即时做出评价;服务者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及时提供服务;管理者可实时监控,还可通过管理平台及时了解各种资源状况,适时做出科学决策。高校后勤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使后勤服务更加规范,后勤管理更加合理、更具成效。2.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不断拓展后勤信息化建设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成熟,高校后勤也应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不断拓展后勤信息化建设项目,如:开发建设后勤服务微信公众平台、后勤服务手机APP,将传统的PC端信息服务平台逐渐向移动端转变,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利用手持移动终端接收信息并进行操作。通过多样化的后勤信息化平台建设,可大大改善后勤服务质量,做到令广大师生员工满意,整体提升高校的后勤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董艳军.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7(6)11~12.

[2]胡伟晨.提高高校后勤信息化程度,推进和谐高校建设[J].教育观察,2016(23)39~40.

篇5

【关键词】高校 信息化建设 管理机制

众所周知,全世界都已经迈进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校更应该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当前,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采取措施在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创新管理机制,是目前高校有关人员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然而目前部分高等学校虽然也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笔者接下来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社会形势和政策的要求

不断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高校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政策导向做出的必然选择。首先,从政策导向方面来看,国家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已经制定出明确的信息化方案,并对高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进行了明确部署,伴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到来,国家教育部也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对高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培养信息化人才。其次,从社会形势方面来看,高校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因为高校是培养信息人才的主阵地,更是因为高校为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有助于高校做出科学决策,实现持续发展

加快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学校科学决策的做出,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校的数据信息资源日益增多,为了能够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就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信息管理,建立一定的数据库,从而有利于学校作出科学的决策,比如教学评估和各部门的管理评估等都需要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此外,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严重束缚着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关于这一点,笔者在后面有详细论述。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有序的信息化建设环境

缺乏有序的信息化建设的环境是制约高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缺乏健全的信息化建设规范和制度,从而无法从整体上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也限制着信息化建设其它方面的创新;其次,部分高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存在思想上的误区,片面的认为所谓信息化建设就是加大对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投资,而忽略了硬件基础上的信息化软件的创新和建设,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且造成了资源浪费;第三,部分高校过多注重信息化的一期建设,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不仅造成了资金浪费,也没有发挥出应用的效果。

(二)缺乏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

毫无疑问,人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信息化技术人才,才能从最大程度上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然而纵观我国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可以发现,部分高等学校过多关注设备等硬件的投入,对人才等软件设施重视程度不够,从而造成了无人管理硬件系统的尴尬局面。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束缚着高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此外,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缺乏统一规划,从而无法使各个部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且给有关的数据交换也带来了麻烦。

三、如何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创新管理机制

(一)教学管理机制的信息化

教学管理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首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加快实现高校的信息化进程,首要措施就要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从本质来说,教学管理就是关于某些教学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分析等的一个动态过程,从教学管理的含义我们看出信息是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始终贯穿于教学管理中。具体来说,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学生系统、教师系统、成绩管理和考试系统等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其次是包括电子图书馆、视频广播系统和多媒体制作系统的教学设备管理系统。总之,教学管理系统的创新有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二)学生管理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信息化

学生个人信息的信息化管理和学校教职员工的信息化管理也是高校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举措。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因此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应该将学生的管理作为重中之重。通过为学生建立一个与学籍身份相适应的电子身份,有助于学生各项成绩的记录,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部分的相互贯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信息封闭等问题。其次,高校也应该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不断用信息化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从而为高校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此外,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办公管理机制的创新,有助于在提高办公效率的同时,完善办公管理的信息系统。

综上所述,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是高校进一步适应社会形势,不断进行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措施。虽然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发展,但是由于在观念和机制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所以限制着高校信息化的进程。总之,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李雅琴.高校信息化建设亟待管理机制创新[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03)

[2]车明洙.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探讨[J].科技信息,2011(05)

篇6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碎片化服务;企业架构

中图分类号:G647,G20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0011-03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开始起步,初期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等领域,发展动力来源于IT技术厂商,属技术驱动型。随着信息化效益的初步显现,尤其是近10年来,组织的信息化意识逐步增强,信息化逐步向业务驱动转化,各高校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信息系统开始全面支撑学校业务,但是在总体业务架构与数据架构上尚处于无序状态,数据和流程问题依然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两大核心难题,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对业务变化的快速支撑成为矛盾的焦点。

目前,不少高校在信息化的业务架构和数据应用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2]如2011年清华大学基于企业架构理论,提出由业务架构、信息系统架构和技术架构三部分组成的高校信息化的大学架构理论;[1]复旦大学于2012年就以共享库的数据集成为基础,对数据根据使用目的建立主题,通过业务的集中和整合,对校园信息化新一轮发展中的一站式服务进行了规划和设计。[2]本研究借鉴各高校的探索经验,围绕碎片化服务的核心思路,在企业架构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新一代高校信息化架构模式并进行了应用实践,以有效解决当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和流程两大难题。

一、高校信息化现状

近10年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基于信息管理系统(MIS)模式进行了一至两轮的数字校园建设,出现问题如下:①师生不愿意用。由于系统是以管理者的视角进行的设计,普通用户与管理者使用同一套系统,使用起来很困难,而很多师生迫切需要的常用服务却很少有系统支撑。②业务部门不满意。业务需求的多变是一种常态,但功能变更响应不及时,同时由于系统庞大、功能繁多,学习使用系统耗时耗力;③校领导对信息化无感知。信息中心无法给出信息化高投入所带来的管理效率提升、服务师生乃至决策支持方面的实证。④信息中心压力大。管理效率的提升源自业务部门的流程变革,跨部门的服务应用来自于业务部间的流程整合,管理决策数据的积累来自于业务系统的使用,这些对大多数学校的信息中心来说似乎也无能为力,而信息中心却承担着各类业务系统安全运维与保障的压力,系统建得越多,信息中心的压力越大,根本无暇顾及普通师生普遍关注的个性化服务应用建设。

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诸多问题,已有专家学者关注到。[2,3]如清华大学的蒋东兴指出,学校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庞大复杂,已经给建设运行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没有一家IT公司能够提出一个高校数字校园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圆满地实施,很多高校信息化建设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笔者认为,MIS系统的建设使学校业务部门和信息化管理部门在业务与管理创新方面的合作日趋紧密,IT与业务的一致性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数据共享、系统集成、重复投资、系统利用率、IT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等方面仍存在较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的信息化缺乏总体设计,因此,需要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法与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二、基于碎片化服务的高校信息化架构思路

由于当前高校正处于一个变革时期,从各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实践来看,从学校整体业务出发全面梳理学校各类业务应用,建立统一规范的业务模型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行。笔者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碎片化服务”的建设思路,并以此为核心,在顶层设计上以企业架构为指导提出了高校信息化架构的实施框架。

1.碎片化服务

碎片化服务是针对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的全新的建设方法和建设思路,百度百科中对“碎片化(Fragmentation)”的解释是: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我们将学校信息化服务中最小颗粒度的业务应用称之为“碎片化服务”,这种碎片化服务以解决一个问题(做一件事)为边界,其基本要求为能够完整形成业务应用的逻辑闭环。碎片化服务之间在数据层面互相支撑,在业务逻辑上呈松耦合关系,既相互独立又可进一步整合完成更复杂的业务。

碎片化服务是校园信息化服务的最小服务单元(轻量级应用),是有效解决当前信息化建设难点(数据、流程)、提升用户体验、构建开放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生态的重要手段。由于业务应用的颗粒度较小,流程、角色、权限变得清晰,在实现服务应用的定点定时定人推送方面变得容易,可以真正做到个性化的服务推送,而较小的业务应用的业务表单数据字段总量必然不大,对逐步理清数据源头、规范校内业务数据标准、保持数据一致性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建设方法。由于业务应用的碎片化,每个业务需求都可以独立进行设计开发,因此建设周期和建设难度大大降低,但是每个服务应用的开发与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2.企业架构

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 , 简称EA)借助信息技术, 用工业化、标准化和工程化的思路来研究如何将业务需求映射到IT 系统, 能在对业务战略和流程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顶层设计,形成灵活稳健的IT结构,[4]EA从各个层面反映业务、服务、技术和产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辅以其管控和演进的规则,因而近年来被多个领域的研究者所关注。目前,国际上主要的EA框架与方法论包括开放组架构框架(TOGAF)、美国联邦体系架构(FEA)和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oDAF),TOGAF是目前认知度与接受度最高的架构框架。2011年,在国家社科基金支持下,相关研究机构推出了中国本土化的EA框架,即信息化体系架构框架(IEAF)。

企业架构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业务架构,二是IT架构。业务架构是把企业的业务战略转化为日常运作的渠道,由业务战略决定,包括业务的运营模式、流程体系、组织结构、地域分布等内容;IT架构是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综合蓝图,包括信息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三部分。对比其他主要关注于实现的规程,企业架构领域原则上的关注点是企业范围内的业务需求的识别、规范及优先级划分。企业架构如同战略规划,可以帮助企业执行业务战略规划及IT战略规划,是承接企业业务战略与IT战略之间的桥梁与标准接口,是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核心。

3.碎片化服务架构

如图1所示,在高校信息化架构实施框架的顶层设计上,借鉴了企业架构的业务流程、应用、信息及基础设施四大框架的构建方法并落地实施。在业务架构上,采用“碎片化服务”的信息化应用建设方式;在应用架构上,建立了与“碎片化服务”业务架构相匹配的高校信息化开放平台;在信息架构上,结合国家及各学校的信息标准模型重新建设信息标准以及综合服务数据库,并以应用服务的建设为牵引不断进行更新迭代;在技术架构上,则以“私有云+公有云”的混合模式进行建设。

三、实证分析――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初期也是基于MIS系统模式进行的建设。2014年,面对信息化发展瓶颈,开始寻求突破,在企业架构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建设了基于碎片化服务的新一代高校信息化应用开放平台架构。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应用架构(开放平台)的关键技术做简单介绍。

1.信息应用开放平台的架构

如图2所示,信息应用开放平台为碎片化服务提供了接入与运行的基础环境,由应用管理中心、流程中心、服务总线、公共组件、数据(标准)库五大核心功能中心组成,与信息安全、运维及运营体系共同形成校园信息应用的开放环境,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多方参与提供了可能。

(1)应用服务层

应用,即碎片化服务,位于开放平台架构的最上层,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需要在校内进行安装部署的(存放于校内私有云,包括校内师生自主开发及委托第三方企业开发的各类应用),另一类是校外开放的各种互联网应用(运行于校外公有云),这些校内外应用共同形成了学校信息化应用的资源池向学校提供信息化服务。

(2)应用管理中心

由应用接入、应用管理、应用展现组成,应用接入主要负责各类应用接入校园的方式方法管理,如本地化部署方案、数据接口的提供、身份认证及安全管理等;应用管理则重在应用接入学校后的基本属性的配置,如业务域分配、应用管理员分配、开放及推荐策略、权限及用户组的配置、流程及任务中心的连接、展现方式的设置等;应用展现是指此类应用内的用户使用何种终端(手机端/PC)的页面展现形式。

(3)基于服务的柔性流程编排

也称为流程中心、任务中心,很多业务应用内的流程是动态的,需要流程具有柔性,即允许流程实例所依赖的流程定义中的部分流程片段为抽象的,并随着流程实例的执行,逐步实例化这部分抽象的内容。在流程实例运行过程中,可以动态地对流程实例所依赖的流程定义进行修改,包括增添、删除、修改流程中的活动节点或更改业务逻辑,重新验证发生变化的流程定义的正确性、合法性等。动态流程柔性编排相对灵活,具有足够的弹性和良好的扩展性,能很好地满足上层接入应用的二次开发,快速适应学校个性化需求。

(4)校园服务总线(ESB)

是向应用管理平台提供各类服务能力的核心组件,主要负责各类API接口的定义、服务治理(服务的注册、启停、集成与管理)等,通过服务集成工具和服务标准管理工具为底层各类服务的接入提供接口定义、格式转换及版本管理等能力。

(5)公共应用组件及数据库支撑

如IDS、支付、打印、统一通讯、消息、数据标准及数据库等,这些公共服务组件以标准接口(如API)形式在校园服务总线上注册并被服务总线所管理,通过总线对外暴露各类能力接口供最上层应用(碎片化服务)所调用或复用。

安全及运维、运营体系位于架构的左侧,是开放平台正常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在此不再赘述。

2.实际应用及成效

2014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开始了基于碎片化服务的高校信息化架构的建设实践。首先基于碎片化服务的理论,探索总结出服务分析的七步方法论,以此指导完成了82个高校信息应用服务的需求调研分析报告和方案设计,目前已完成新生报到、学生心理测评、师生查询、教师个人数据中心等63个服务应用的开发并已上线试运行,其中本校师生自主开发的师生课表查询、体检报告等应用服务7个,委托第三方企业开发的业务应用57个。(见图3)应用管理中心配置业务域11个,用户群组66类。应用效果显示,架构的开放性让高校信息化的“人人参与、多方参与、共同建设”成为可能,其研究与实践成果已经被合作企业所采纳并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实施,深得各高校的好评。

参考文献:

[1]蒋东兴,袁徐磊,刘启新,袁芳,付小龙.大学信息化架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5):7-11.

[2]赵泽宇,张凯,宓.高校一站式信息化服务[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2(3):52-59.

篇7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传统教育 变革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的提出是在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在报告中首次讲述“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和政府对“互联网+”行动计划多次进行实施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由此可见,“互联网+”计划的开展不仅仅是国家战略的实施,更是新形势下时展的常态。而在“互联网+”计划的开展中,高校作为思想与知识的密集地,也迎来了巨大的历史转变,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如何应对相关的挑战,把握时展的变革机遇,运用互联网思维和高新信息技术推动高校的教育体系的发展,并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是高校要勇于探索的主要课题。

1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传统教育与管理的现状问题

在当前形势下,信息化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终端已经在广大高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类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手段、学习方法、管理服务以及师生行为习惯等等,高校传统教育与管理理念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1.1管理理念与模式的新变革

在当前形势下,互联网与移动终端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方式的新趋势,多种应用软件在高校间广泛运用,高校管理与服务从线下转化为线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校理念与模式的扁平化管理,也对高校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有着强烈的冲击。除此之外,对知识获取的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依靠教师当堂讲授的方式,这种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与枯燥,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低下,而在当前形势下,学生可以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共享学习资源,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的再增多,单一的依靠教师讲授来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被打破,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渠道越来越多,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再者是教学模式发生巨大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时间与空间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全面的发挥自身的个性化特点,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减轻了工作强度,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的实现与时代的接轨,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1.2高等教育时空形态的新变革

通过一些相关的例子可以得知,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虚拟教学来代替实体教学,高校未来的教学方式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高校的教育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一系列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时代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给高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2“互联网+”时代高校转型升级的新要求

互联网行业对于各类传统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受到巨大影响的行业主要有工业、农业、金融以及教育,这四种行业是主要的创新来源,在中国国内,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的发展已经有十多年,但对于前三者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变革程度而言,对于教育这一行业的影响程度尚很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内部管理者以及教师的观念理念未能跟上时展的潮流,仅仅将“互联网+”这类新模式当成一种教育手段的新形式,而不是一种发展的契机。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任意一种理念或思想的形成到广泛运用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互联网思维也是如此,尤其在高校内部,绝大多数管理者与教师都普遍习惯传统管理理念,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难以接受新模式,因此,互联网在高校的发展中非常缓慢。要想实现互联网在高校中的逐步稳定发展,就应该对传统的体制与管理理念进行变革,否则一味的依赖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就会导致互联网模式在高校变革中的缓慢与失败。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看,每一次巨大的变革能够得到成功,首先应是思维模式的改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要先摒弃之前的传统思维与观念,在高校课堂的教学与管理中加入互联网思维,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过程,积极借鉴互联网模式中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构建平台化与扁平化的组织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点,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与手段水平的提高。

3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面临的困境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与政府正大力的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校网络,大量的硬件设施服务于各类教育手段,在高校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高校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新趋势,但在国内,没有一套明确的制度以及标准,在国内率先开展的信息化建设的高校数量较少,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的体现方面为,一是重视硬件方面的管理而忽视了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为什么建立信息化建设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对于信息化建设该如何达成则没有一个共同的意识,重视的方面主要是在技术层面,没有对理论基础进行重视,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建设,在高校实现高效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完成,高校应该注重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高校需要什么,按照实际的工作情况,对各个模块进行分割,并保证每个阶段都有人进行规划与实施,大多数高校缺乏长远的整体规划,对各类资源的规划与使用不合理,整合程度不够,导致信息资源的重复,其次是忽视的用于的需求与体验,在高校的教学中能否实现师生的个性化需求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本要求,但在目前的高校信息化(下转第34页)(上接第32页)建设中,主要以应用平台的建设与技术的运用为主体,忽视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最后是信息化建设缺乏一定的教育特色,在高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技术标准,没有考虑到人文环境与教育特点,学校的特征以及形成在信息化的建设中没有得到体现。因此,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要打破自身的自建自用,重管理轻教学的老旧思想,引进市场发展机制,积极利用多方面的社会资源,构建可以进行资源共享的高校运营管理机制。

4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新措施

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主要转变的是实现智能化建设,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主要方向,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在校园内建立相关的校园无线与有限,实现校园内部一体化的各类应用,确保各类信息的高校运用和服务水平,不断的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治理内部的发展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思路的规划

由于在高校内部,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管理并促进其教学水平与效率的提高是一项周期性长、复杂的工程,而应对这种情况,首先要结合高校发展的现代以及相关需求,以及教育部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最新情况,明确发展思路,规划好各个步骤,并进行分类推进。首先要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其目标进行总体的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对高校信息化现状与用户需求有全面的认识并组织具有先进水平的管理模式与方案。

4.2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的平台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应用支撑平台,一个是基础设施平台,一个是统一平台,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数据中心以及云平台,统一平台的建设主要是对用户身份信息门户平台,以及数据库平台,通过对这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高校的各类具体应用提供基础数据,而针对每个高校的侧重点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建设。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一般包括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财务管理系统并以及学工管理系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等等。

4.3总体架构

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信息化建设的构建要全面,主要的架构建构有感知层面以及基础设施的构造,数据中心平台,以及应用层面等等。

5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教育行业也正在受到互联网行业的冲击与发展,“互联网+”的模式不仅仅是时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我国高等学校在教育方面要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教育让传统行业的发展更加的充实与有效。在高校的发展中,“互联网+”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在推进高校教学发展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曹晔华.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建构与高校创新培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篇8

关键词:大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我国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如今,我国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数字化鸿沟”现象越来越明显,一些知名度高、资历雄厚的大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既得到了资金的支持,又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从而在信息技术方面遥遥领先;但是在一些规模小、资金少的高校中,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人才资源薄弱,使得在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越来越落后,最终导致了我国高校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差距越来越大。

美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培养同样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美国很多高校校园都已经实现网络全覆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通过信息平台与其他人展开学术交流。但是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则表现出参差不齐、建立力度不足等多种问题,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作用。

二、我国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重视力度不够

截至目前,我国很多大学教研人员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没有对信息化建设产生足够的重视,对我国大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作用。例如在教学信息化、资源数字化、学习信息化方面,很多学校没有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使得信息化建设无从谈起;有的大学只是在口头上强调信息化建设,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根本没有得到顺利的执行;很多大龄教师教学方式固化,不善于接受新事物,不会使用信息化设备,因此很多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只是一种形式,根本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二)资源利用率低

我国很多大学在教育部的号召下,引进了大批信息化设备,但是在软件配置方面存在极大的短板和不足,很多硬件设备可以兼容多个计算机软件,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讲解与课堂知识有关的软件知识,对于其他应用软件根本不过问,使得硬件设施的利用率非常低。我国大学教育部门没有对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一个系统的管理和规划,导致很多班级、很多科目的信息化建设都处于孤立状态,信息资源共享率十分低下,造成了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大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发展十分缓慢。

(三)缺乏长期规划

我國大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下去,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很多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主动性不强,当上级部门要求时,大学教育部门象征性地开展一些信息化课程;当上级教育部门放松对信息化建设的监管时,大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就处于搁浅状态,得不到实质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大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但是我国大学教育部门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即便大学拥有很多信息化设备,但是会使用、能用好的人数不多,导致我国大学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没有充足的动力。

三、我国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改善措施

(一)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校教育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人才质量的根本措施,学校领导、授课老师、在校学生都必须对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产生足够的重视,将信息化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学校高级领导层应该根据自身信息化建设现状,设立一个信息化建设部门,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确保教学信息化、资源数字化、学习信息化都能逐步实现。

(二)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我国高校在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应该结合高校的发展特点和教学情况,制定一个完善合理的实施方案,加大信息化软件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帮助授课老师树立良好的信息化意识,摒弃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充分发挥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资源优势,从而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学习知识。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让学生准确快速地找到学习资源的同时,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三)注重长期成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高校教育部门应该摒弃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将大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落实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并长期坚持下去,授课老师应该将信息化建设当作一种常态,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模式,从而为大学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长期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校教育部门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积极引进社会上的信息化优秀人才,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使得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充分的利用,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四、总结

首先对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然后对我国大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到重视力度不够、资源利用率低、缺乏长期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最后利用综合分析法提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校应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注重长期成效,从而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盛渝.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2). 

[2]侯元鑫.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2015(1). 

篇9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规划 应用策略

一、数字化校园及其建设现状分析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1]。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方面,是应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决定了高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对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高等学校大规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大多始于20世纪90年代,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了10-20年,在沿海地区和较发达的城市,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我国目前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既有学校在认识、组织和应用定位方面的偏差,也有系统集成商自身经验缺乏,定位不准的问题,所以国内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现阶段仍处于建设与探索时期还没有发展到非常完善和标准化的建设时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的认知层面,思想观念与时展信息化进程有一定差距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是一项与新技术密切相关的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工作,初期,多数教师和管

理人员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加之对信息技术的不熟悉,如果没有相关培训和专业人员的指导,认识上的盲目性和偏见性必然导致实践的偏差。一是,把“手段”当作了“目的”,数字化校园是为了应用,建设的目的是以此为基础开展诸多方面的应用,以推进大学的各项工作。二是,把“机遇”看成了“负担”,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投入非常大的工作,客观上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为此投入额外的精力,又一时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它的作用和效益,就容易把进一步的投入看作是额外的负担,而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又加大了与现实的距离,进一步增大了高校跟进的步伐。

2.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缺乏强有力度的组织领导机构,带动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并积极推进数字化的应用

教学与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必然对学校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造成一定的冲击,而且也会触及管理机构的重组、人员优化等敏感问题,或者某个部门的利益,这些都会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阻力。高校必须常设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具有专业背景的领导小组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做出长远和整体的规划,并带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的进程。然而,很多高校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而是网络中心或者信息中心负责或牵头建设数字化校园,其重点关注的更多是网络技术问题,而在管理与行政上缺乏有效的力度,权威性不够,因此往往导致建设没有统一的步调,各院、系、职能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战,从而制约和影响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的工作,同时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也是数字化校园应用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和协调的结果,也是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弊病。

3.数字化校园建设后的推广及应用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应用效果不明显

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建立起来后,推广措施与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就会使得应用效果大打折扣,从而阻碍和减速了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价值所在。因此,在数字化校园平台建立起来后,一套针对本校实际的推广策略与保障机制要及时到位,从领导重视、教职员工、学生、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到技术更新、网络技术保障等各方面的机制与保障措施及时跟得上,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不断对系统进行完善、修改,使得系统真正成为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有效手段和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真正实现高校信息化的有力推手。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规划

(一)科学合理的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以高效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的数字化教务管理、数字化学生事务管理、OA办公自动化管理、科研管理、教学资源管理与校务后勤和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这是信息化社会高校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校世界一流高校迈进的必由之路。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任务,而且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统筹,制定整体规划、根据需求和现实基础,分步实施,逐步推广,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科学合理的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规划可以有效避免数字化校园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例如:“信息孤岛”问题、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机制保障不健全的问题、预算跟不上的问题等等。因此,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初始阶段,就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在规划的制定上要科学合理,综合统筹协调发展;在确定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库,数据集成模式、接口标准和规范上要有信息标准;在机制保障上要具有足够强制力和约束力的职能机构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来保障对全局的把握和调控;对实施方案要通过反复论证、合理规划,选择最优的预算方案,制定科学预算,张弛有度、合理分配、重点突出,做好财力保障与阶段性的评估,也是数字化校园规划的重中之重。

(二)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方案与实施阶段划分

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需求分析与方案论证阶段、中期实施部署与建设阶段及后期推广运行与总结完善阶段。各阶段主要工作与规划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阶段划分图

三、数字化校园推广及应用策略与措施

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的应用与推进需要学校内部职能部门、管理部门与执行部门,各类人员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在整个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应用上上要结合高校机构设置情况、政策保障情况、应用层次的不同、系统的差异、使用人群的差异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推进策略。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数字化校园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来自技术,而是来自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因此,在加快和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且具有专业背景的教育信息化领导组织体系,落实责任制。

1.成立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推进与成果鉴定小组

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信息化推进工作子系统负责人,明确职责,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信息化建设期间的建设情况、推广情况、试运行情况、使用范围与力度、意见反馈、完善情况的监督检查。系统管理部门更要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运行期间的正常运行和问题的及时反馈。

2.精心组织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推进与成果鉴定小组组织定期召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与座谈会,积极了解信息化建设推进应用情况,分析部署后续工作,保障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技术支持力度,及时解决系统中反馈问题

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下设四个信息化建设业务支持小组:1.综合意见处理小组;2.系统应用问题解决小组;3.数据录入分析指导小组;4.需求调研分析小组。做好院内信息化建设系统建设与推广的技术支持工作,业务支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沟通反馈,及时给出处理意见和方法。四个小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三)试点应用,逐一推广的应用策略与推广模式

针对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系统平台中覆盖面比较大的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管理系统可选定某一模块或几个模块推广应用,使广大教师、学生通过系统办公、提交数据,查看教学及管理动态,使用系统、试用系统再逐渐推广到系统其他各模块,实现由点到线推广到面的推进过程,其他覆盖面较小的系统可以直接投入使用。同时可带动广大教师、学生对系统的使用。

(四)全院动员,大众参与的人员应用推广策略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离不开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从最初的需求分析、方案论证到推广运行及到后期的管理维护都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同时,广大师生员工对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的使用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需要通过有效途径,加大对广大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迅速掌握现代信息理论、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才能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及时发现问题、排解问题、处理问题。

通过全院动员,大众参与的推广策略,还可以发挥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群体的智慧,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逐步完善。

(五)加强集体培训与单独辅导相结合的数字化推广策略

数字化校园建设期间及推广运行期间,坚持对系统管理人员、使用者的集体培训与单独辅导工作,以培训促应用、以培训促建设、以培训促发展,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

图(2):信息化建设业务支持小组工作流程图

四、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宏大、艰巨、长期的工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清醒的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指导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同时深思围绕如何建设一个高效又符合本校校情,且具有长远发展规划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期,就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整个运程中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使得政策措施与推广应用落到实处,并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与应用系统的开发结合在一起,逐步向前推广,使数字化校园建设稳步前进,真正发挥出应用的核心价值所在、真正的发挥出数字化校园在提升高校管理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教育信息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封红旗. 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

[2] 李育泽. 从应用系统结构谈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推进策略[J].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12期.

[3] 魏 玮. 高校数字化校园推广及应用策略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19期.

[4] 马永忠.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与实施思考[J]. 科技向导.2013年8 期.

篇10

关键词:信息编码;信息化;新建本科院校;信息标准

引言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都是从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其管理体制及管理水平等仍然带有一定的专科特点,信息化意识不强,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各类应用系统通常互相独立,缺乏统一标准,应用系统之间无法共享数据,也无法实现应用集成,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些问题与本科办学规范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从全校的高度,统一规划、统一编码,建设数字化校园。

信息编码将事物或概念赋予有一定规律、便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及处理的符号,形成代码元素集合。信息编码对于数据库设计起着类似“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建立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等应用支撑环境的必要基础,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工作。高校信息化的各个方面都应遵循相应的标准,信息编码作为信息资源标准的组成部分,也必须遵循相关标准。

我校是一所2004年升格的本科院校,虽然1999年较早地建成了校园网并陆续提供了各类应用服务,但随着学校层次的提升,借助信息化来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要求愈来愈迫切。2006年,我校制定了“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基础信息平台,丰富各类应用”的三年建设规划,先行开展标准信息编码工作,以为建立数据中心和门户网站做准备。

1、信息编码工作的流程

1.1确定信息编码对象

信息编码之前,应先对信息分类。参照教育部的有关标准,高校信息一般分为学校基本情况、办公管理、学生、教职工、教学、科研、体育卫生、财务、资产与设备等管理信息标准集C3),每个信息标准集下分信息子集,信息子集下再分信息类,信息类是相关信息项的集合,如图1所示。信息标准集中最基本的描述是信息项的属性(字段名、类型、宽度等)。

1.2分析现有编码

编码应符合惟一性、规范性、可扩展性、实用性、稳定性和可实施性等要求。在开展校内标准编码工作时,同一信息项在校内常常有几套编码同时运行,例如,财务处、人事处、教务处、图书馆各有一套教职工的代码,这就需要信息编码工作人员科学地采用其中一种编码方案抑或编制一种新的编码。如果现有的某一套编码基本符合编码的各项要求,则应尽量采用原有的编码。如果都不合理,应遵循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标准制定新编码。

1.3确定编码方案

对每一编码对象设计编码规则,选择代码类型、确定代码长度和结构,并以表格形式说明。考虑到高校机构、人员的变化情况,人员、机构、专业等编码中应加入时间戳。以部门类为例,其信息项包括:部门号、部门全称、部门简称、部门简拼、英文简称、英文全称、建立时间、负责人等,如表1所示。

代码型按编码形式可分为:字符型、数字型和结合型代码。字符型编码采用英文字母或汉字;纯数字的编码中只有0-9的数字,使用普遍;结合型的编码则既含有字符编码也有数字编码。含义丰富但输入复杂,不利于终端查询(如电话机),一般不建议使用。按编码的形式分为实义型和无实义型代码。实义型编码中可以推断出编码对象的部分属性,易于识别对象。无实义型编码则仅起到代替编码对象的作用,不提供其他信息。

代码长度力求使用最少位的代码表示最多的信息,以利于记忆和维护。

代码结构构成编码表达式的位置或位置组的数目,以及每一位置上有效字符的集合。代码结构可用表格形式说明。

1.4编制代码

将具体的编制工作分工到各相关部门和个人。可以手工编制,也可以开发专门的编码管理系统来编制、修改各类代码。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与从事高校信息化的公司合作编制,以便缩短编制和实施周期。

1.5发文公布编码方案

信息编码工作事关全校,因此,编码完成后,应将编码方案以正式文件下发到校内所有部门,对于某些编码对象(如部门)还应将具体代码一并发文。

1.6编码实施与维护

编码实施要考虑新旧代码的更替、今后的维护等问题。设备等物的编码可统一应用新编码,人员则可根据学校情况采用“新人新代码,老人老代码”的过渡方式。在新旧代码的并行使用期,有时需要将新旧系统分别部署在不同的硬件上。

编码工作是长期和持续的,如学校每年都有新的人员和事物,需要编制;现有人、物的信息也会有变动修改。因此,必须明确“谁权威,谁产生,谁维护”的原则,保证代码维护的权威性和一致性。例如,我校的人事处负责教职工的编码,教务处负责全日制学生、课程、专业的编码,继续教育学院负责成教学生的编码,校办公室负责部门编码等。

2、高校核心信息的编码

高校涉及教学的数据最为核心,也最复杂。这些数据涉及部门、教工、专业、学生、课程五个信息类,其中的大多数信息项可参考教育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而起到关键字作用的信息项则需要高校自行编制,如院系部所中心号、教工号、学号、专业号和课程号等。这些关键字信息项是信息类的数据间进行交换和共享的桥梁,必须惟一。

部门(院系所部中心)号一般采用2-4位的纯数字、分层编码。例如,采用ABB的编码结构,其中A为部门类别代码,取值为1表示行政单位,取值为2表示教学单位等;BB为顺序号,取值为1-99。

专业号可参照教育部的标准专业代码,也可自编。我校专业号采用8位纯数字编码,编码结构为AABBCCDD,其中AA为学生类别代码(参照教育部DM-XSLB《学生类别代码》),例如,取值21表示全日制本科生。BBCCDD的取值参照教育部DM-BZKZY《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代码》,例如,取值为040105表示小学教育专业。

课程号一般由专业号、专业类别号、流水号组成。我校的课程号编码结构为AABBCCDDEFFF,AABBCCDD为课程所在专业的代码;E为课程性质代码,例如,取值为1表示公共基础课;FFF为顺序号。

学号可采用由入校年份、专业号、流水号等组成的编码,这种编码能识别出是某专业的学生,但学生转专业后需更改代码。也可采用由入校年份、类别码和流水号组成编码,这种编码编制后终身不变,管理方便。例如,我校采用的学号编码结构为AAAABBCCCC,其中AAAA为入校年份;BB为学生类别代码,取值参照教育部DM-XSLB标准;CCCC为流水号。

教工号可采用由部门号、流水号组成的编码。例如,我校教职号的编码结构为AAABBB,其中AAA为部门代码;BBB为人员顺序号。教工号和学号可采用相同的编码方案,通过类别码区分师生。例如,采用AAAABBCCCC的编码结构,BB取值为99表示教职工。

3、基于标准信息编码的数据交换

对已有的业务系统,基于统一的标准信息编码,可以采用两种方案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数据交换,如图2所示。

方案一:点对点式的数据交换。对已有的业务系统,可在其数据库中扩充字段,将统一标准编码以对照表的方式引入到各系统数据库中,各业务系统仍按原有编码方案运行,但当其与其它系统交互时,则按照统一编码在两个不同的系统间流动数据。这一方案消除了不同业务数据库间同类信息对象的异构标识间的大量数据转换,保证了数据资源对象的惟一性和可交互性。但点对点方式不能实现多个系统的全局数据交互,且当业务系统增多时,数据连接总数呈平方级增长。

方案二:数据中心方式的数据交换。校园数据中心从各业务系统中搜集该系统的权威数据,并按照统一的信息编码,形成校内的核心共享数据库。各业务系统仍按原有编码方案运行,当该系统需要将数据更新到共享库中时,业务系统才按照统一编码与系统内编码的对照表,进行数据更新。其它系统从数据中心获取的数据,也通过统一编码与系统内编码对照转换后,存储到系统内。

数据中心方式的数据交换,在交换的业务系统数增大时,总连接量仅呈线性增长,且形成了全校范围内统一的、权威的共享数据,因此,此方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选用。

4、信息编码的推进策略

编码工作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纳入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之中。我院的编码工作,由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领,遵循“统一思想、总体规划、全面分析、分工协作、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

“统一思想”。信息编码涉及多个部门,是全校的大事,各部门都要积极参与,而不应认为只是信息中心等具体建设部门的工作。这其中,学校领导的支持尤为重要。

“总体规划、全面分析”。编码时应站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的视角上,对现有的系统做全面的考察,保证编码能被现有系统兼容,并支持将来的应用。

“分工协作”。信息编码需要参与部门各司其职,既分工又合作。一般由信息(网络)中心制定信息化编码方案;各系、职能部门负责信息编码的编制、应用和维护。信息中心等实施部门本着“服务、奉献”的态度与校内各部门通力合作。

“稳步推进”。实施新编码时,要做好现行编码与新编码同时运行的过渡。此外,信息编码的实施最好能结合数据中心的建设等工作同时进行,以减少推行阻力。新建本科院校处于规范调整时期,是开展标准信息编码及相关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