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现状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龄化社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龄化社会现状

篇1

关键词:农村居民社会安全感社会治安状况

一、研究背景

我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有9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和谐稳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全国和谐稳定的基础,农村社会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办2009年年初的《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共3288万户,占农村老人家庭总户数的48.9%;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共4742万人,占全国1.08亿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

另据民政部的相关统计,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员,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农村“空巢”与“空壳”化以及老龄化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农村社会治安管理乏力与混乱,诸如流动人口犯罪等新问题也渐成趋势。虽然近年来在国家的强力打击之下,社会治安状况总体有所好转,但农村地区作为社会治安管理的薄弱环节,社会治安状况依然令人堪忧。严峻的社会治安状况形势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安全感的提高

二、农村地区居民的安全感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现状,明确城乡之间居民安全感之间的差异,我们以湖北省广水市广水街道办、应山街道办以及杨寨镇、关庙镇为样本,采用安全感指标体系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地区的农村居民的安全感进行了调查,并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结合调查数据结果算出了以该地区为代表的农村地区居民安全感指数。

在安全感指标体系的选取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种既能被大家所普遍接受,又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之所已选择这一种指标体系,在于它充分地结合了安全感的概念特点,考虑到了主客观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分类清晰,层次明确。具体的指标体系如下表:

其中,在指标计算过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我们采用的是根据调查统计数据的结果,先确定各因素在指标体系中的贡献率,然后根据各因素贡献率的大小确定不同层次指标的权重。我们最先确定的是上表中三级指标的权重,即因素层指标权重。然后,在因素层指标权重基础之上,运用区组因子权重计算公式,确定了四级指标的权重,即指标层权重。以下是不同层次因素的指标权重:

在个体指数的计算上,根据问卷选项的特点,其中完全符合和有点符合属于认同选项,有点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属于不认同选项,个体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个体指数(g)=认同比例-不认同比例

在类指数的计算上,我们结合前面指标层权重,采用的是个体指数加权平均的方法。它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l类指数;g为个体指数;f为个体指数的权数。

同理,在综合指数的计算上,也是结合因素层权重,采用类指数加权平均的方法。它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 为综合指数;l为类指数;f 为类指数权数。

由于类指数权数之和 为1,所以

根据上面的个体指数、类指数、综合指标运算公式以及指标项和因素相权重,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我们能够得到以湖北省广水市为代表的农村地区的安全感指数为73.9%。

三、安全感指数所反映的问题

以上数据显示对农村安全感影响最大的四因素分别是:执法情况、灾害事故、环境秩序和违法犯罪情况。其它的因素对社会安全感也有影响,但是相对较弱,权重在0.1以下。同时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到,在执法状况类因素中警力配置和破案质量比较关键,出警速度影响相对较弱;在灾害事故中疫病传播影响最大,另外食品安全和突发自然灾害影响也较大;在环境秩序因素中,社会活动影响较大,其次就是环境因子和社会控制因子;在违法犯罪因素中,财产侵害和暴力侵害对安全感影响很大,是危害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因素。

综上,农村安全感主要由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决定,其中以执法情况和违法犯罪情况为主,而这两个因素发挥是可以控制的,相对于灾害事故和环境秩序来说,它们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除了一些不可控的自然因素之外,社会安全感主要受社会治安状况的影响和制约。

虽然没有明确衡量标准,说什么样的安全感指数是可以接受的以及安全感提高一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但我们可以通过与其他省份公布的安全感指数做一个比较分析来进一步了解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现状,以及城乡之间在社会安全感和社会治安状况方面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省份2010年的社会安全感指数:中新网信息显示江西当年安全感指数为95%;重庆市政府信息显示重庆当年安全感指数超96%,居四个直辖市之首;河南党建网信息显示河南省当年安全感指数达95.07%,全国领先。黑龙江日报数据显示黑龙江当年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4.9%;另据中国日报数据显示,贵州当年安全感指数为86.98%;山西新闻网数据显示山西当年安全感指数为87.5%;解放网新闻晚报上数据显示上海当年的安全感指数为84.06%;天山网数据显示当年新疆安全感指数为82.38%。而以湖北广水为代表的农村地区安全感指数只有73.9%,甚至远远落后于西部地区省份安全感指数的平均水平,安全感指数普遍偏低,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相对较差。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篇2

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呈“一多、两少、三难”形势。

“一多 ”:老龄人口多。1982年以来,我国的老年群体以每年扩容100万的增速持续递增。截至2014年底,我国65 周岁及以上人口1.38亿人,占总人口的10.1%;至2015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12亿,比重已上升为10.5%,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我国迎来老龄高峰期。

“两少”:一是养老业可匹配资金额度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老龄化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我国尚不足3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二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力减少。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我国的固定劳动力减少,能够创造价值的劳动力进一步减少,。

“三难”:一是“养老难”。1个家庭2个伴侣照顾4位老人的局面已成为常态,空巢老人日趋增多,家庭养老难问题日益突出。二是“尽孝难”。传统的“父养子、子养父”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三代人面临“子欲孝而亲不在”的社会现状。三是“尽忠难”。自古以来“忠孝难以两全”,许多年轻人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中国传统的孝亲养老文化面临挑战。 我国养老产业面临诸多问题

寇北辰认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产业构建碎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模式单一。我国的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尚处在初级阶段。一方面,老年事业主要由政府主办,偏重于以敬老院、社区养老中心、老人互助院等为主的公共服务,养老市场不健全。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养老机构的模式不成熟、不健全,与老龄化增长速度不相适应。

二是水平低下。受经营理念、重视程度、投入财力、管理体系、服务模式、教育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养老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特别是我国养老行业的专业人才很少,尤其是一线护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教育,养老服务多不尽人意。

三是服务滞后。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发展滞后,老年产品的开发创新意识不强,过于传统、守旧、大众化,没有专属品牌,不能满足老年人日新月异的时代性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我国养老产业“航母模式”的建设思路

经过多年的思考、研究,寇北辰提出,“碎片化”发展不利于我国养老产业现状的扭转,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急需建设“航母模式”。规划建设主要围绕三个方向,突出六项要求。

围绕三个方向:

一是通过全产业链航母模式,满足不同老人的物质、精神、心理三层次需求。

二是通过品牌文化航母模式,建设完全属于老人的专业化的一站式欢乐世界。

三是通过市场运营航母模式,汇集政府、社会、企业、家庭、老人五个力量,共同助推我国传统养老产业转型升级,树立新型养老理念,体现养老文化的时代性发展。

突出六项要求:

一是全产业链整体融合规划。按照“七个融合”的理念,即文化与产业、养老与健康、物质与精神、主体产业与配套产业、固定养老与旅游养老、文化娱乐与养生保健,以及教育、医养、娱乐、文化、公益等各方面高度融合的理念,配套功能,满足老年人住宿、饮食、服饰、社交、娱乐、保健、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养老需求。

二是品牌文化系统策划植入。建设要注重全面、系统,管理要体现规范、高效,环境要做到净化、美化,文化要做到细腻、温馨,服务要做到优质、专业,打造“一大品牌,五大基地”,即:中国养老健康产业航母品牌;传统文化教育体验基地、老年精神文化基地、老年旅游文化产业基地、敬老文化教育基地、亲子教育基地,真正建设成为老人愿意来、喜欢来的安享晚年、乐享晚年的幸福家园。

三是基础环境全面系统打造。全面配套和科学设置各类功能区,建设温馨舒适养老中心、运动中心、康复中心、有机食品保障中心、生态旅游综合服务中心、老年购物中心等,全力打造优美优质生活家园。

四是身心情志力全方位调理。高度重视老年健康工作,推进养老产业与医养产业融合发展。与此同时,重视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加强养老产业与教育、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五是文旅学创购多方位构建。满足老年人在旅游观光、人生体验、经验分享、精神传承、余热发挥、价值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和需求,实现点面互动,产生连锁效应。

篇3

关键词:新型孝道思想;养老问题;启示

一、新型孝道思想概述

传统孝道思想是在封建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封建性。新型孝道思想是对传统孝道思想扬弃的继承和发展,摈弃其封建性,保留了对父母行孝的本质思想,但在践行孝道方面,也实现了形式上的转变,更符合国情,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养老需要。

新型孝道思想与我国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在弘扬孝道的同时,提倡理性行孝、科学行孝。对父母不再是“惟命”,而是更注重科学、理性的行孝方式,既注重对父母的情感呵护,又将“形式化”尽孝转变为现实行动,更加合理的处理与父母关系。

孝道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想,新型孝道思想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新”的转变,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实现思想的俱进发展,不能固化,新型孝道思想与大学生思想现状相适应,符合现代青年发展特征,促进着青年一代蓬勃、俱进思想的发展

二、当代养老问题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人口老龄化就是老年人的数量在总人数中比例较高。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

我国人口众多,相对于其它国家,老年人数量已很庞大。加上现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死亡率降低,老年人口的高龄化也伴随产生,再加上现在出生率较低,我国青壮年人口数量相对较少,我国总人口已呈老龄化结构。

2、地区间人口老龄化发展不平衡

我国国土面积广,地区间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素质都存在差异,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不同。经济较发达、地理环境较优越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就较突出。而经济较落后、地理环境较差地区,老龄化问题就不明显。且地区间人们的文化水平影响着出生率,出生率的高低影响着人口比例。平均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就大;而文化水平平均较低的地区,出生率相对较高,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就少。

3、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统一,更多的是政府政策的结果。实行计划生育,控制出生率,在短时间内改变了人口结构。而我国还未能达到承载那么多老人养老支出的经济水平,这给养老保障带来很多问题。

(二)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并存,养老模式选择的盲目性

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社会和家庭结构的改变,传统、单一的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养老现状,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并存。随着老龄化问题的严重,养老不再仅是孝敬自己的父母 ―“小家”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及国家 ―“大家”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其它的养老模式都是家庭养老模式弱化的替代选择。在养老模式的选择上要依据实际情况,不能停滞不前或盲目跟风,适合自身情况的养老模式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养老。

(三)养老保障体制不完善

养老保障体制由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两方面组成。但我国实行的按社会地位及居民身份划分的养老金双轨制,会影响养老待遇的享受,导致养老保障的不公平。养老统筹的地区差异性及养老金双轨制带来的养老保障不公平,都是养老体制尚不完善的表现。

我国目前多数养老院、敬老院等还只是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护工大都不具有专业资质,但现在护理市场“供不应求”,导致护理服务费用高,这就让很多需要护理的老人没有能力去接受服务。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与护理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扩展出了护理费用高,护理技术能力较低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养老法律与现实的不适应

我国现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养老的规定太多宽泛,除了物质上赡养老人,在精神方面如何慰藉老人,不赡养老人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都没有明确规定。对于赡养老人规定的宽泛性,让现代养老多是用道德手段来约束,这让社会上出现很多不赡养老人,辱骂甚至殴打老人的情况。

三、汲取新型孝道思想精华,正确应对养老问题

(一)积极弘扬新型孝道观念

新型孝道观符合我国发展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对解决养老问题有重要意义,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都要积极弘扬新型孝道思想。

家长要以身作则,在赡养老人方面,不仅要满足老人物质上的需要,也要关注老人精神上的感受,让孩子能够清楚家中长幼顺序,尊敬老人。孩子处在一个孝道环境中,对于孝道的践行从小耳濡目染,这对于下一代的孝道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也能侧面促进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学校要多开展弘扬新型孝道的活动,让孩子能感受父母的辛苦,培养孩子对父母感恩之情。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与父母共同参与。这样,可以增加亲子感情,同时,在实践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懂得感激。

社会要大力宣传新型孝道思想,新型孝道的弘扬,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建立。在当今各种社会思潮中,孝道思想可能被淹没,而社会对孝道思想的弘扬,不仅可以端正社会思想风气,同时能唤起人们对孝道的全新认识与思考,良好的孝道风气,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健全体现孝道文化的养老体制

1、加快经济发展,建立特色养老保障制度

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体现就是B老保险制度。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应以孝道文化为基础,体现出以孝为本的养老思想,建设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保障模式。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养老保障事业中,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我国要建立个人、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以我国社会现状、养老思想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养老保障制度。还要兼顾地区间文化、经济水平的差异,以政府为主导,协调与合作地解决问题。

2、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政府要注重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其服务技能。政府可以在院校增设养老护理专业,且给予一定的补助支持,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g能力的护理人员和服务管理人员;政府要大力支持社会人员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可以社区为单位,免费组织基础服务技能的培训,让更多人掌握基本护理知识。无论是哪种养老模式,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模式,都能增强老人的精神感受,让养老顺利地有序进行;政府重视,健全养老服务业,加大经济支持。养老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提高,能够净化我国社会机构养老环境,提高我国养老服务质量。

(三)完善有关孝道的养老法律法规

在多元化养老模式并存的今天,养老模式仍是家庭养老为主。为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让老人养老有法律保障,需要完善关于孝道的法律机制。

在法律上,可以具体增加对老人精神关怀的措施。如:将看望父母上升到法律层面,每月至少一次回家探望,每次至少四个小时;每月至少和家人吃一顿饭等;子女看望父母每次必须去社区签到,最后由社区确认签字。对父母精神关怀的行为在监管和实践上会有很多的不便,但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严格执行,人们的行为逐渐就会发生改变,当改变成为习惯,整个社会的孝道风气自然就会形成。

且我国现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方面的规定都还不完善。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养老已是必然。我国养老法律需对其它养老模式的实施、权利与义务关系及责任划分等,进行详细规定。让多样化养老有法可依,与时俱进,才能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养老规范。

四、结语

新型孝道思想是我国传统孝道思想的进步升华,适应、符合我国现代要求,促进着青年一代进步思想的发展。在当代社会,养老呈现出的一些新问题,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

合理解决当代养老问题,需以新型孝道为指导,将孝道思想贯穿于养老各方面,大力弘扬新型孝道思想,健全养老相关体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新型孝道思想在养老问题上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公民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岚.中国传统孝道思想思想发展史[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吴荣华.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

[3]杨青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探究[D].吉林大学.2013.

篇4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摘 要:“倒按揭”作为以房养老的一种补充形式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四城市先行试点.但在中国文化传统观念及现有的状况下,倒按揭试行过程中仍存在着文化心理、评估公正、风险因素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分析探讨并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可以为中国的养老问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倒按揭;以房养老;矛盾冲突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03-03

本世纪初,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由此而产生的一些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是摆在政府、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我国老龄化社会现状

据2000年11月底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按照国际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第一部老年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年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老年抚养比从2012年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

我国老龄化社会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1 发展速度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1982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为4991万人,占总人口4.9%,其后逐年增加,至2000年,65岁以上人口数为8821万人,占总人口的7.0%;2012年,65岁以上老人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4%.二十年间,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增加了7723万人.欧美国家老龄化的进程一般都长达数十年,有的甚至上百年,而我国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表看,仅用了十多年,远远快于其他国国家.

1.2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明显,人口老龄化程度呈现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乡村高于城市的特点.根据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2009年调查,农村老年人口总数为1.05亿,是城市的1.69倍;老龄化水平18.3%,是城市的2.3倍;农村老年抚养比高达34%,是城市的2.8倍.[1]

1.3 老龄人口的结构化问题复杂

我国的老龄人口构成复杂,有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慢性病老人、空巢老人以及无子女或失独老人等结构状况.近两年,这些群体的数据仍在不断地增长(见表1).而这些老人恰恰是养老需求最迫切,社会养老应该重点关注的群体.

1.4 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计划生育政策相伴随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步伐加快;为改变农村落后状况,我国加快了城镇化建设.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的“421”家庭结构模式,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和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已经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基本是并行发展的,形成了我国社会“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特殊国情,给社会和家庭养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中国特有的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以房养老模式被大力推广.

2 以房养老和倒按揭

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催生出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养老模式和方法,以房养老是众多养老模式中提及最多、实践最多、推行最力的一种.

“以房养老”是上世纪90年代自国外引进,最先实行的是“以租换养”、“售房返租”的形式,并于2005年、2007年先后在南京、北京、上海等地试行.由于这两种方式有的改变了老人习惯性的生活环境和规律,有的与老人的固有观念相抵触,试行都不成功[2].在此情况下,“倒按揭”作为一种新的“以房养老”模式被推出.

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并于2014年7月1日期试点实施.2014年6月23日,中国保监会了《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自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市率先进行两年的试点.

“倒按揭”,又称“反向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把自有完整产权的房屋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以及预计借款人去世时的房产价值等因素后,用被抵押房屋的评估价值减去预期的折损和预支的利息,按平均寿命计算支付给借款人的资金,并分摊到借款人的预期寿命年限,按期支付借款人资金用于养老.[3]

“倒按揭”的养老模式是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的新泽西州劳瑞山一家银行创立,在欧美国家较为流行.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在中国现有社会条件下,在中国老龄化的现状下,试行倒按揭的养老模式,笔者认为还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

3 倒按揭以房养老的矛盾冲突性

3.1 首先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心理相抵触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惠及子孙”、“但有半分田,留与子孙耕”的传统观念影响到一代又一代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长辈对子女的爱渗透到各个方面,并且是终生的.将房产留给子女,是老人对子女爱的一种物化表现形式.并且,房子既是老人长期生活的场所,也是子女成长的地方,还是子女成年后探视、回归父母身边的栖息地,是家庭成员聚散地,是长辈与子女感情联系的纽带.住房抵押可能将这种感情纽带剪断,这从老人和子女双方面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2010年初,广州市政府《大力推进广州保险业综合改革试验的意见》,提出“以房养老”模式,探索发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在随机采访的10个老人中,九成老人反对,表示对房子有感情,要留给子女.

在一份东部(上海、江苏)、中部(安徽、江西)、西部(陕西、贵州)三地六省市对“以房养老”意愿的问卷调查中,认为以房养老“可行,但不参加”的人数分别达到了55.27%、50.49%、47.54%、52.63%、48.04%、49.18%,高于“可行,可参加”和“不可行”两个选项.[4]

如果将金融机构和老人作为养老市场供需双方来看,需求的消费情感对其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倒按揭的模式在老人内心情感上难以获得认同,因此其付诸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欧美之所以流行是因为高额的遗产税,更重要的是欧美在财富处置上的文化与中国大相径庭.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心理可能成为倒按揭养老模式实施的最大障碍.

3.2 房产评估的公平公正性与实际操作的不规范性存在冲突

我国的主体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与发达成熟的西方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倒按揭涉及到房产的价值评估,作为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在实际评估时,应兼顾老人和金融机构双方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但在具体操作时,由于整体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评估机构之间的竞争激烈,往往存在着评估时迎合委托人要求,暗中牟利的不规范评估行为,出具的评估报告具有争议性.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规章和下发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如建设部制定了《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办法》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管理办法》,印发了《关于加强房地产估价机构监督管理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住房[2006]294号)文件,加强了行业的监管力度.但在实际的操作层面,倒按揭中的房产评估如何能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尤其是在老人百年之后的价值评估,就更增加了不确定性.

3.3 倒按揭的现实覆盖人群与实际需要人群难以一致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倒按揭是一种养老模式,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一种补充,是为老人更好的安度晚年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的目的是养老.由于中国养老群体结构的复杂性,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慢性病老人和无子女(包括失独)老人养老的需求高于其他群体,还有广大生活在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老人养老需要也很突出.而这些群体相对经济负担较重,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住房条件也相对较差,因此倒按揭养老对这些广大的群体来说就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该模式覆盖的现实人群其收入相对稳定、住房条件较好,现实需求的强烈程度不及前者.养老保障本应是社会全体老人共享的福利,养老体制也应是全社会所有成员适用的机制,但显然倒按揭的养老模式很难实现这一目标,适用人群过于狭窄.

3.4 相关因素未来的风险与现实的预期相冲突

倒按揭以房养老涉及到产权房的权限时间、通货膨胀、老人的生命预期、房产价格的走势、房产评估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恰恰是一个变量的因素,是变化性、不可预知性最强的,其未来的变化发展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如老人的生命预期超过当初的预估;房产的价格走势低迷;70年的产权期限后续如何操作等,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给金融机构带来风险.而目前倒按揭以房养老模式是依据现有的市场状况设计的,对金融机构来说,他们肯定会考虑未来的风险变化,这也为倒按揭住房的实践带来了阻碍.

再者,银行、保险是金融机构,而非实物销售机构,将老人大量的房产作为抵押,必然影响金融机构的现金流动和盈利能力.当金融机构若干年后将手中持有的大量房产变现,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项繁重任务.因此,金融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倒按揭模式的推行也会慎之又慎.这就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后,目前的市场波澜不兴的原因所在.

4 倒按揭以房养老的实践性意见

4.1 建立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多方联合的养老机制

养老问题解决的如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家庭的幸福,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的现状,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四方共同联手协作的养老机制.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建立以老人生活区域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招募志愿者,分担政府的负担;一些服务于老人的企业以微利的形式为有需求的老人和家庭提供养老服务,政府对这些企业给予政策上或资金上的支持;老人个人和家庭分担一部分.多方联合的养老机制既能缓解我国目前的养老之困,又在不背离老人文化观念、不损害老人心理情感基础上让老人养老有所保障.

4.2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规章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规章是保证倒按揭养老实施的有力保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综合各方面因素,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在金融风险的承担、土地产权的延续、倒按揭纠纷的处理等方面制定更为细致、更为明确、更为适用的法律规章,使倒按揭的养老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有法可依.

4.3 建立政府监督下的专业评估机构

为保证老人产权房现在以及将来评估的公平公正性,应建立专业的评估机构,从业人员实行准入制和淘汰制,评估机构相关的业务活动应有政府的监督和指导,杜绝不规范评估活动的出现.

4.4 转变观念,推进多元化养老模式

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要想推进倒按揭养老模式还需一个长期接受、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同时,推行居家养老、公寓养老、社区养老、以房养老、社会养老等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5]

中国养老问题的解决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倒按揭”作为“它山之石”能否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但有一点应该明确,“倒按揭”养老模式不能最终演变成养老问题由家庭和老人个人来完全承担.

参考文献:

〔1〕中国产业信息网chyxx.com/industry/201309/219611.html.

〔2〕陈鹏军.我国“以房养老”发展瓶颈及模式选择[J].经济纵横,2013(10):43-46.

〔3〕崔兴岩,孙洁,于涛.倒按揭:中国老龄化社会以房养老模式研究[J].新金融,2013(10):52-55.

篇5

[关键词]反式抵押贷款;老龄化社会;保障性住房;和谐社会

抵押贷款也叫“以房养老”,是一种以房屋所有权作抵押的贷款,是指拥有完全房屋产权的老人,在满足一定年龄的条件下将自己房子的产权抵押给商业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通过对老人群体平均寿命的精算,综合对抵押房屋的现值、房价市场变动情况、贷款期间的房屋折旧等因素对房屋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按“房屋剩余价值=预计房屋终值-预期住房折损-预支利息”的计算模式,将房屋剩余价值以年金或者一次性支付的形式分摊到以后老人预期寿命的年限中去,直到老人离世。在这种贷款模式中,老人可以提前使用自己的房产销售款,以提高自己晚年生活水平与质量,满足对现金的各方面需求,同时不用搬离自己的住所而只需对房屋进行正常维护。相应金融机构只有在贷款人离世后,才获得抵押房屋的产权,之后再通过对房屋的拍卖、销售或出租等方式来实现现金的回流,并用以偿还所发放贷款的本息。由于此项贷款的适用人群是老年人,目的是增加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之为“以房养老"。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反式抵押贷款还具有其它社会意义,值得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反式住房抵押贷款的操作意义

反式抵押贷款源自荷兰,该贷款一经面世就构建出一种能够有效缓解低收入老人的养老难题,成为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的创新模式,引起了许多欧美学者的关注。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变得日益尖锐,许多国家都在开始总结经验,并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将反式抵押贷款理念引入到自己国家,推出适合各自国情特点的反式抵押贷款产品,这对于缓解各国的养老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该贷款模式在我国更加具有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含义。[1]

(一)我国老年人口众多,反式抵押贷款可使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和很多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西方国家不同,别国是“富了再老”,我国是“未富先老”。 按照国际标准定义——“当一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该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 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进入老龄社会”。我国从2000年初就步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公报①显示:截止200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已经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数的125%。2011年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报告显示我国已经于“十二五"时期进入了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会达到216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7%,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反式抵押贷款是通过为老人提供养老金的方式发放贷款,这可有效增加老年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减少其生活的后顾之忧,实现老人即期消费的增加,由于老人占社会人口比重在不断增加,这就会使全社会的即期消费水平同时得到提高,推动我国消费品市场,特别是银发市场的快速发展,实现以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由于可以通过住房来实现自身的养老,这也会使老人减少用于养老的谨慎性存款,同时减少年轻人用于后期养老目的的存款,这将有效改变我国储蓄存款居高不下的状况,将固定存款转变为自主性投资和即期消费,实现以内部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均衡和谐发展。

(二)反式抵押贷款可缓解我国养老中的高龄和空巢压力

我国社会现状还具有高龄和空巢的特征。由于我国长期来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目前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成为我国生产力的主力军,这意味着两个独子组成的家庭除了要养育自己的孩子,还肩负起照顾四个老人,甚至六个、八个老人的重任。随着生活质量和人均寿命的提高,年轻一代赡养老人的时间会被大大延长,四世、五世同堂的现象不再罕见,这也就意味着将来会出现“八、四、二、一"甚至更大的家庭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一代要赡养这么多老人,肯定力不从心,其结果必然导致家庭空巢现象。[2]截止2006年,我国城市地区的空巢率达到497%,农村地区的空巢率达到383%,预计到2015年城乡空巢家庭会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甚至会突破70%。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已不再是某个群体性问题,而是一个全社会的大问题,如何缓解这些压力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未雨绸缪的首要问题。[3]反式抵押贷款以“以房养老”的创新方式实现了老人的自我养老,丰富了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是时代的进步。如果该项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则可以增加全国符合条件的亿万老人的可支配收入,有效保障处于弱势的老人群体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三)我国社保体制不健全,反式抵押贷款可使老人增收

面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许多人希望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养老模式来应对老龄化浪潮。但是单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形式养老在我国是很困难的。我国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速度慢,覆盖面窄,参保人数少,社保基金基数小,城镇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参保率低。虽然2009年我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采用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融合的方式吸引更多农民投保,但并不是全部人都愿意参加并且乐意接受,这种理念的改变需要较长时间,然而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却是迫在眉睫。同时我国养老金存在不及时发放以及金额较低的现实状况。从2005年起,我国连续6年都在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但总的来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收入仍然偏低,许多老年人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尤其在农村相当比例的老年人收入低于当地救助标准(2006年达到24%),以四川省为例: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只有55元,在通胀加剧、物价高企的今天,越发迫切需要有其他手段来增加老人的收入,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养老。

(四)保障性住房房源急需解决,反式抵押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我国人多地少,近些年还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中,在接下来的30年,每年都有近1000万人口从农民转为市民。这样的发展趋势会使我国房地产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但是,这不符合政府“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发展目标。从 2010年初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到之后的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力度规范房地产市场,通过控制货币的流动性,运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来调节市场的需求,在加强地方政府问责制等三管齐下的方法来抑制房价的同时,还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通过增加住房的供给来实现楼价的调控,让更多的中低收入人群都能拥有自己的住房。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在今后五年里我国将完成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这些保障性住房主要是政府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其特点就是价格优惠,主要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这些保障性住房的大量建成将有效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质量,有效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2010年我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2011年我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在完成“十二五"期间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600万套目标后,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根据届时的城镇化发展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的供应,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适当提高保障标准。③因此对于我国住房需求旺盛,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只是个序幕,人口基数大,人均收入低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会是一个持续的国策。

但是建设这些政策性住房时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大难题。这些巨大房源的解决,需要巨额资金和大量土地。资金目前已经是捉襟见肘,2011年保障房建设的融资需求超过1万亿元,目前缺口仍在一半以上,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是一个硬任务,这个难题将会一直存在下去。 而土地的大量征用也绝非长久之策,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所以我国需要更多的途径来加快解决房源问题。[4]而住房反式抵押贷款的开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该问题,当贷款到期后,贷款机构需要通过处置抵押住房来实现贷款的最终回收,国家、政府完全可以参与到这些住房从贷款初期的利税补贴到最后的处置过程中去,通过回收抵押住房来增加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反式抵押贷款全国性的开展,将会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覆盖全国范围的源源不断的房源供给,在充足的房源供给下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反式住房抵押贷款操作的可行性

(一)住房私有化奠定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基础

1994年,我国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取消了单位分房,确立了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城镇住房制度,这让我国居民住房私有化率不断提高。根据REICO工作室《2010—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2009年我国城镇住房自有化率为877%;35个大中城市住房自有化率平均为858%。如此高的住房私有化率为我国开展反式住房抵押贷款奠定了坚实而充足的房源基础,在住房反式抵押贷款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老人要具有完全产权的房屋,在我国老人拥有自己的住房已经比较普遍,而且在老龄、高龄、空巢的压力下,老人迫切需要新途径增加自己的收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经过我国老龄办的调查发现,60%以上的城市老年人愿意独立居住,愿意选择空巢化的生活方式,这意味着用自己的住房财产养老是老人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接近17亿的老人群体来说对该产品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

(二)不断完善的金融市场为反式抵押贷款提供资金与市场支持

由于反式抵押贷款实施中现金流在最初是不断流出贷款机构,而且贷款期限较长,因此该业务对开办机构的资金门槛比较高,总结国外该业务的运行模式,开办反式抵押贷款的贷款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或保险公司,而我国无论商业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具有雄厚的闲置资金,截止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差额突破200000亿元,截止2010年底,保险公司保费收支差额突破10000亿元,这些闲置资金为我国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开展反式抵押贷款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反式抵押贷款不仅是一种金融创新产品,更是一种创新的老龄产业产品,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社会现状带给我国的不只是压力,更多的还有机遇。我国老年人群庞大,这部分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出生的人大多接受的是新式教育,他们对自我养老的需求是迫切的,一方面实现自己闲置资金的保值增值,同时实现自己对潜在客户群体的开发,对老龄产业市场的抢占。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越来越完善,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呈现出多层次、多种类特征,产品的跨专业、跨领域合作逐渐增多,产品的抗风险性逐渐增强,这些都为反式抵押贷款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市场保证,为其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运行氛围。

(三)我国房地产二手市场的发展为反式抵押贷款变现创造条件

在反式抵押贷款发放中,其贷款额度是参照专业房地产评估机构对住房抵押物的评估价值来制定的,在贷款到期后贷款机构要通过对抵押房屋的销售或者拍卖、出租等方式来获得现金流并实现贷款的回收,而这个过程是离不开住房二手市场配合的。这几年我国住房二手市场在许多大中城市已经启动,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二手房的交易量直线攀升,就2009年我国二手房交易量就已经超过3亿平方米,而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在该年的二手房交易量首次超过一手房交易量。另外,我国二手房中介机构的数量迅猛增加已超过5万,相应从业人员的数量也超过了100万,截止2010年10月就二手房交易佣金都已经超过了300亿,并很有可能在3年内突破500亿元。

三、反式住房抵押贷款操作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一)加强观念上的宣传教育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老人将自己的房产抵押出去而不是留给子女,[5]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与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的传统观念必将产生摩擦,通常将房产传给子孙的做法可能还不会在大面积上被轻易颠覆。“以房养老"这个西方舶来品,可能还会在一段时间里被中国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所打败。[6]所以,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各种宣传教育,帮助人们逐渐从单一的“养儿防老”模式向更现实、更进步的养老方式转变。

(二)做好市场预测、防控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开展反式住房抵押贷款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因而必须要考虑到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其核心问题就是房屋价格。[5]按照我国的经济发展轨迹,城市化进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我国的房屋价格,总体将会呈现上涨态势。但是,我国目前一些一、二线城市的房屋价格已经有过度上涨的问题,或者说已经把未来一些年份的价格涨到位了,加之政府近一两年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保障性住房的逐步开工,不排除一些城市会出现房价回落的问题,所以,首先要选择好开展此项业务的时机,同时在开展此项业务之前应该对市场价格变化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使开展此项贷款的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问题都要充分考虑周全,以避免影响到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对于可能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一些问题,作为市场不确定的变数带来的损失,可以考虑作为政策性亏损由政府弥补。

(三)产权问题

根据《房地产管理法》,我国购房者对住宅的使用权是70年,也就是说我们无法“买断"任何一间房屋。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住房反式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必将有所顾虑,但是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有对于附着在上面的房产自动续期一说。当然,如果房屋产权大限到期自动续期是否会产生新的费用,多少费用,这些都是未知数。所以,如何保障反式抵押贷款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均应有一个政策法律的铺垫以及合理的解决预案。另外,一旦借贷老人离世,其子女提出继承房屋产权时,应该按市场价格结清贷款本息后,优先拥有该房屋的继承权。[5]在这些方面,国外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我们可以在充分比较后,结合中国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法律法规。

(四)从法律上规定好各参与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与权限

“以房养老"反式住房抵押贷款的开展,需要透明、公正的法治环境,它牵涉到房地产业、金融业、社会保障、保险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是一个综合庞大的系统工程,对这些领域的运作质量要求相当高。如何保证这些行业、部门公平公正地经营、管理和执法,在当前法治尚不健全的市场条件下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以房地产评估来说,目前中国房地产评估机构还极不规范,整体素质偏低,市场还存在恶性竞争,这对于处于弱势的老年人群来说,更是难以应对和得到及时、公正、合理的处理。

(五)政府应从政策上予以铺垫与倾斜

开展“以房养老",在中国还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在当前国内还不允许金融混业经营的情况下,相关法律对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还有一些禁忌,因此,必须由政府出面在法律和政策上做好必要的铺垫。例如,可否允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目前法律市场条件下开办此项业务作出某些尝试?开办此项业务时如果出现市场房屋价格风险达到多少幅度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当然,还应包括房屋产权70年大限过后的自动续期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关费用问题等内容,也都是国家政策需要提前考虑的。

(六)政府应完善社会各项保障机制,解除人们养老的各种后顾之忧

目前,我国大部分即将进入老年的一代人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对于今后自身的养老都有很多顾虑,如医疗、护理、出行等,希望不会因为老年的到来而使生活水准明显下降,而已有的这套住房将是他们最大的一笔财产,为了让老人及其子女放心、踏实、愉快的接受“以房养老”的补充模式,政府还应该加快完善全社会的各项保障机制,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从根本上解除老人及其家人的后顾之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反式抵押贷款这种养老模式的创新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应,应该尽快展开。它可以有效缓解社会老龄化带来的种种矛盾,促进创建公平和谐社会,引领我国社会、经济更加健康地发展。

注 释:

①《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7月。

②《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阎青春在新闻会的讲话。

③《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调控》记者会 齐骥讲话 2011年3月9日。

主要参考文献:

[1]柴效武,王 铮.以房养老:美国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开办的政府支持[J].价值工程,2009(10).

[2]孟晓苏.论建立反向抵押贷款的寿险服务[J].保险研究实务,2002(12).

[3]刘 宏,高 松,王 俊.养老模式对健康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4).

[4]宋绪男,李 乐.浅析“以房养老”在我国的发展及运行中的政府作用[J].价值工程,2009(10).

篇6

【关键词】老年人;运动健身;医务监督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特别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现状日益严重。 人口老龄化常用的判断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 或者65 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的7%”[1]。2000年中国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6.96%,到2002年,该比重达到7.2%,即已超过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标准( 7%);2010年中国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10%,达到1.3亿,也有资料认为是13.3%,即1.78亿。不管哪一种说法,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已步入老年社会。因此,关注老年人健康问题对于个人、社会以及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2]

运动对于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得到众多老年人的普遍认同。从我国城市体育人口的分布情况得知[3]老年体育人口高于青年人,各个体育活动点(站) 从事体育活动的人也多是老年人,体育活动已成为老年人主要的闲暇生活方式。但是我国老年人参与运动过程中普遍缺乏科学健身指导,缺乏相应的医务监督方法,对于运动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本文针对老年人运动健身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科学性建议。

一、运动健身对老年人的积极意义

运动对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对于各种群体都具有普遍意义。老年人运动的方式方法有别于年轻人,但运动过程中不断适应和提高的原理是一致的。

保持体力,增强体质。长期坚持参加有氧健身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状态和健康水平,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有积极意义。常年坚持太极拳运动可调节脂类代谢,降低血脂,增加总蛋白以及高密度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比值,增强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机制。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腰及头颈的柔韧性。体育锻炼对延缓老年人下肢力量的衰退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下肢柔韧性优于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体育锻炼对延缓老年人下肢各项功能的衰退起着重要作用。适当的长期健身运动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血液循环,有利于预防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和病后的康复治疗[4]。

增强抵抗力,延年益寿。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可有效地改善老年人血液粘度,对于老年人延年益寿,防治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有研究认为经气功锻炼后老年人红细胞内的SOD含量增加,活性增强,对增进健康,延缓衰老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长期坚持太极拳练习,血液中NK(自然杀伤细胞)的含量增加,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老年人抗病的能力。

促进心理健康。抑郁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不良清绪,体育活动对减轻老年人的抑郁有积极作用。许多研究都一致地表明体育锻炼有很大地降低抑郁的效果;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有消磨时光、交际、保持或促进身心健康、追求美、获得;锻炼中得到的乐趣是人们坚持锻炼的重要原因;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可能和老年人身体活动或锻炼少有关[5]。

二、老年人健身运动量掌控

老年人的体力下降,适应能力下降,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减退,疾病增多。65岁以上比15-25岁疾病增多12倍;70岁以上60%动脉硬化,44%心肌纤维化,20%心肌变性,有氧能力下降,容易疲劳且恢复慢。所以剧烈运动是不可取的。邓树勋先生提出老年人运动五戒值得参考:“一戒大负重练习,二戒憋气使劲,三戒急于求成,四戒争强好胜,五戒过分激动。”运动量是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总和。二者有机的配合构成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老年人健身运动的总体原则应当以小强度配合适度的运动时间。

就运动强度而言,最为简单的控制方法是始终保持运动过程感觉轻松愉快,呼吸自然,运动中不至于气喘吁吁,呼吸困难。老年人运动时强度过大具有安全风险,保持中低强度的运动负荷是既安全又有效的。也可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老年人运动时心率可保持在每分钟100-130次,具体安排应根据身体状况确定,最好由体疗医师制定。运动时间可逐渐延长,每次运动到稍感疲乏即可。老年人要保持晨脉的稳定性,早晨醒后的脉搏是一天中最为稳定的,如果一段时间内晨脉出现上升的趋势,说明运动量过大,晨脉每分钟比以前超出12次以上,说明有过度疲劳的风险。

三、老年人运动中危险信号监控

老年人运动过程中应加强医务监督,避免运动伤害,应以“安全第一”为总的指导思想。运动健身开始前和进行过程中要定期医学检查和功能评定,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调整,运动时间和强度的增加要缓慢进行。老年人应掌握自己的活动限度,有规律地锻炼,患病时应立即终止锻炼。运动中出现头晕头痛、胸闷胸痛等异常感觉是应立即终止运动,休息观察或进一步检查,避免运动加重疾病状况。

1、心率不齐

运动刺激可能引起心律不齐,一般运动中和运动后短时间内出现轻度心率不齐可认为是正常反应;运动后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频率的心律不齐应引起重视,可能是危险信号,应当到医院检查确诊。

2、胸闷、胸痛

胸前区发闷、发胀、发痛,一般提示心肌缺血或冷空气刺激支气管所致。普通人发生后停止运动休息观察,除特别严重者,一般不必担心,运动锻炼对此症一般可有治疗作用。老年人运动中发生胸闷、胸痛应立即停止运动,运动前既有此症状则不准进行运动,休息观察不减轻则应尽快到医院检查。老年人发生胸闷、胸痛应怀疑可能心血管意外。

3、头晕、头痛

运动引发头晕、头痛可能因为脑血管痉挛,或动脉硬化导致脑部缺血,运动量过大也有可能引起老年人头晕、头痛。运动中发生头晕、头痛应立即停止运动观察,休息后不减轻者应就医检查;伴随一侧肢体麻木或有出现恶心呕吐者更应引起重视。

4、呼吸困难

篇7

关键词:祖孙关系;成年初期;问卷编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250-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163

一、引言

祖孙关系是指孙子女和祖父母双方以血缘或法律关系为基础,在交往过程中对彼此关系的情感体验(依恋、亲密及疏离感)与行为影响(关注、投资及教育)程度[1],其重点在于考察祖孙之间的交往形式与交往内容。已有研究对祖孙关系结构的分类通常是采用出现最多的行为方式来作为划分的依据,因为它对划分所产生的行为类型和互动风格非常有帮助,而且具有可操作和可量化的特点[2]。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隔代教育、人口老龄化、传统家庭结构变迁等现象逐渐在我国凸显[2,3],这些社会现状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祖孙关系。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祖孙关系延伸至孙辈成年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而且随着孙辈的成年,他们也会逐渐离开祖父母外出学习或工作。而该阶段的祖孙关系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它的结构特点又是怎样的?目前还少有这方面的研究。因此,编制有效的测量工具,对把握当前祖孙之间的交往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调节祖孙关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达到构建和谐家庭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基于方便抽样的原则,将大学生(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因为大学生的年龄也正处于成年初期[4]。一共有三次采样,被试都是在贵州境内就读的大学生,具体情况见表1。

(二)初始问卷项目的编写

问卷项目编写的资料主要源自相关文献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其中从文献中获取的资料主要包括已有相关概念建构、已成问卷项目以及相关学者对祖孙关系的描述语句等[1,2,4,5,6,8];开放式问卷调查所得资料主要包括被试对祖孙关系的描述、理解和评价等。根据文献和专家建议,最终形成初始问卷,共40个项目,采用五级记分法。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预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使用Amos7.0统计软件对正式施测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三、结果

(一)项目分析

采用极端分组法和相关分析法进行项目区分度分析。将初测数据总分高分组(前27%)与低分组(后27%)的每一题得分的均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不显著的项目将被删除;然后再对单项目得分与总分之间进行相关分析,与总分相关不显著的项目也将被删除,结果发现只有第19题区分度欠佳。因此,项目分析后,祖孙关系问卷为39个项目。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采用Bartlett球形度检验法,对项目分析后剩余的项目进行检验分析,其结果显示:KMO=0.96,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χ2=5848.72,df=741,P=0.000。因此,数据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经promax斜交法旋转后,最终提取出来的5个因子对总体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5.13%。由于第4、8、13、18四个项目存在双重或多重负荷,故将其删除。经上述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后,成年初期祖孙关系问卷共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5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教育影响、冲突、亲密共享、关注投资和疏远,具体结果见表2。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了验证各题项在各因子上的分布情况,运用Amos7.0对正式实测所得的641份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结果发现5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01~0.50之间,但是亲密共享、教育影响、关注投资这三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分别在0.32~0.50(P

由表3可知:模型H2的各项拟合指数都要优于另外2个。所以,研究结果表明成年初期祖孙关系的结构应该是由5个具有一定相关关系的因子构成。

(四)问卷信度

主要考察了3种信度指标,分别是α信度系数、重测信度。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问卷各因子及总分的信度系数都达到了统计学要求,这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五)问卷效度

问卷项目是基于相关文献以及开放式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这确保了问卷项目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并咨询了专家意见。所以,认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MO=0.96,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χ2=5848.72,且每个项目的因子负荷度都在0.5以上,问卷各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5.1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其具有较好的拟合指标。

四、讨论

结合已有文献、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初步提出了成年初期祖孙关系的理论构想,并对封闭式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成年初期祖孙关系的结构主要有教育影响、祖孙冲突、亲密共享、关注投资与祖孙疏远五个因素共35个项目。这与初步的理论构想基本吻合,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也大致相符。

问卷项目的编写基于相关文献以及开放式问卷调查所得资料,并经过专家鉴定,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初试问卷的探索性分析表明因子结构与初步的理论构想基本一致;验证性因素分析则证明了五因子结构模型的适当性。因此,对成年初期祖孙关系结构的最初构想是合理的,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关于问卷的信度,主要考察了α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结果发现α系数在0.83~0.96之间,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此外,间隔四周的重测信度在0.81~0.93之间,这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研究成年初期祖孙关系的有效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 简才永,植凤英.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祖孙关系的结构考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2):39-45.

[2] 刘丽,张日N.祖孙关系及其功能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3):504-507.

[3] 李冰.社会深层的人口效应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 (美)David M.,熊哲宏.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黄瑞真.青少年祖孙关系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以台北县市国中生为对象分析[D].硕士论文.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8.

[7] 高紫薇.祖孙关系与中班幼儿社会能力的关系研究[D].硕士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篇8

我国社会现状分析

我国即将进入老年化社会,且老龄化的速度,规模要大于一般国 家。

1. 相关数据

60岁以上人口已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且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老年人因为生理和心理机能的衰退,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增加了生活的难度,有的不得不借助于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材,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所以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在针对不同生活状态的老年人设计开发新的产品时应充分渗透人机工程学原理,消除老年人各方面的障碍,提高生活便利度。

2. 中国老龄化特点

增速快,人口多,超前于经济发展。养老问题是社会化发展必然趋势。

3. 出现的的问题

(1)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生存环境有待改善。

(3)社会资金不足。

产品设计中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产品功能

一个好设计的基础来源与对生活的观察:真正走到老年人群中,了解老年人的切实需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环境。既而在产品的功能,使用方式,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多种不同的改良或创新设计,使其更适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娱乐等需求。

2.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老年人产品的设计体现了工业设计中倡导的“人性化设计”

原则,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

(1)尺寸,造型,结构,用力是否符合老年人的使用;

(2)老年人使用过程是否顺手,方便;

(3)能否防止误操作时带来的意外;

(4)产品的实用性和辩识度是否够高;

(5)是否便于保养,清洗和维护。

一个优良的设计必然是以人、环境、技术、经济、文化等因素巧妙平衡的产物。以“人”为核心的主导思想具体表现在各项设计均应以人为主线,将人机工程学理论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在产品设计全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必须进行人机工程学设计,以保证产品使用更能得以充分发挥。人机工程设计贯穿产品设计的各阶段。准备阶段开始便应考虑产品与人及环境的全部联系,全面分析人在系统中的具体作用。其次,明确人与产品的关系,确定人与产品关系中各部分的特性及人机工程要求的设计内容。最后,根据人与产品的功能特性,确定人与产品功能的分配。

怎样的产品适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我国现有的老年人用品还远不能满足当代老年人的需求,且形式相对单一。适用于老年人的产品较少,难以满足老年人的使用状态。拿老年人在“行走”方面的问题举例――如何满足老年人行走的需求?

拐棍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辅助老人行走的产品,但是万变难离其中,形式比较单一。在现代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会更加注重“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指标方面的评价。但造型终究是人们选择产品的第一标准。

助步器则可以说是拐棍的一种进化产品,给予了老年人群更多的

选择与便利。但也存在些美中不足,这样一个造型如支架的产品是许多老年人排斥的,这也是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年纪大后身体不佳的一种表现。产品设计过程中在材料的运用上,钢管在人的生理触感和心理上都带来冰冷感。老人常容易想太多,年纪大后经常触物生情。所以,老年人产品的设计中最好能选用导热性能较差的材料,在使用中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带给人一种更舒适的享受。

对于该产品,底部没有轮子的设计相对安全,但是产品本身较重,使用时反复抬起放下这样的重物,对老年人来说反而是种负担。另一款底部有轮子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只适用顺畅的环境。如有特殊状况发生,或者是在上下坡的情况下,这样没有刹车轮子的设计很容易出现意外,带来危险。

根据调查,分析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会遇到的问题,老年人的行为特征,首先,我们可以选定其中一种情况的老人作为观察对象,列出了一份相关的生活程序清单:

1.出门买菜,考虑价格问题而舍近求远,到较远的超市或菜场

购物且常用步行代替乘公交车;

2.由于家中年轻人忙于工作,一般由老人接送孙子上下学,担

心过重的书包影响小孩身体成长,所以不管多累都帮孙子提着;

3.闲暇时外出散步,与公园里老人一起锻炼,下棋,逗鸟;

4.外出时遇见熟人,情绪大好聊个尽兴。

结合以上几种情况,可以将设计的产品所具备的功能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辅助行走,可放置物品辅助运输,便于休息。期望达到外型时尚简洁,使用方便,安全,舒适。

对所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老年人生理,心理,

行为上的特征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老年人外出而设计的产品大致定位在以下几方面:

(1)辅助老人行走;

(2)可以载物,放松老人双手;

(3)可解决老人半路休息的问题,且便于由坐下到站起姿势的转换;

(4)便于存放.

总之,我希望能有这样的一件产品:不但体现出中国传统元素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造型的启发与传承,发扬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又是能切实解决老年人生活中常见问题,满足老年人群基本需要的同时又容易被这样一种在特殊环境中生活过的人群所接受的产品。

篇9

关键词:老漂族;代际关系;养老方式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63

1 上海市“老漂族”养老选择问题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1.1 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知网中,主题为“老漂”的文献于2011年开始突现,这一群体研究主要在流动、迁移老年人口等问题中所部分涉及。由于流迁的非劳动经济性和规模小,早期流迁老年人口问题一直未能引起相关研究领域重视。如今“老漂族”群体规模扩大,其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对于上海来说,独特的历史背景、发达的经济活动以及身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包容性使得更多的“老漂族”进入。

家庭代际因素是我国老年人口流迁的一大原因,因此,研究上海市“老漂族”家庭代际关系是了解其养老选择、妥善协调其养老方式的关键。

1.2 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上海市55岁以上外来人口及上海市55岁以上本地人口。

(2)调查方式: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调查方式。

(3)调查时间:2015年7-11月。

(4)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根据开展问卷调查的可操作程度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6%。其中上海市外来老龄人口占总人数的98.8%,本地老年人占总人数的1.2%;男性占54.76%,女性占45.24%。问卷整理与数据统计:在对问卷进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统计软件为Excel。

1.3 结果与分析

调查显示上海市“老漂族”的养老选择主要与其家庭代际关系、户籍性质、在沪时间、户籍所在地等方面有关。其中户籍所在地与在沪时间对其养老选择有较直接影响。

由于我国南北方生活环境的差异,我们将受访者分为来自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及上海周边地区三类。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清晰的看到。南方地区的“老漂族”相较于北方的,因为距离较近,可选择的空间较大,因此有33.3%的人没有想好未来养老地点。而选择留沪和回乡的则受地方差异影响不大。而上海周边地区的上海“老漂族”由于距离较近,回乡方便,几乎全部都已经想好并且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到家乡,只有极其少的因为和老伴一起来到上海,年龄较大决定以后留在上海养老。就总体而言,上海“老漂族”中选择回乡的有63.16%,占了大半,选择留在上海的仅有15.79%。

在沪时间对上海“老漂族”的养老地域选择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在上海居住少于一年的且决定留在上海的仅有1%,其中71.7%都选择了回乡养老,随着在沪时间的增长,部分“老漂族”开始适应上海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老漂族”选择留在上海,当在沪时间到达十年以上时,选择留沪、回乡以及没决定的人数大致相等。据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因为家庭代际关系来到上海的“老漂族”占来到上海的老人的83.78%。根据上海统计年鉴,上海市2000年60岁以上外来人口9.6516万人,占总的外来人口的0.6%,2010年60岁以上外来人口347.70166万人,占总的外来人口的15.1%,2015年60岁以上外来人口286.71774万人,占总的外来人口的28.77%,外来老龄人口日渐增多,其中由于家庭代际关系来到上海的“老漂族”数量更加不容忽视。

由于“老漂族”本身拥有一定劳动力,因此年龄段主要分布在60到70岁,在这一年龄阶段的老人还有一个普遍的特点是有数个子女,子女通过家庭代际关系影响着老年人的养老选择。根据调查结果,半数的子女会为父母在上海的生活提供经济支持,但仍有一部分依旧在生活上依托于父母,父母拥有一定的经济独立性。因此,家庭代际关系虽然是引起“老漂”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但就目前看来,并不是影响“老漂族”养老地域选择和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除了在沪时间、户籍所在地和家庭代际关系外,还有户籍性质也对养老选择有一定的影响,根据下表可以看出,来自农村的上海“老漂族”选择留在上海的比重明显少于来自城镇的上海“老漂族”。生活方式的不同、语言不通、接受适应能力不好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孤独感,缺乏与他人的交流,碰到问题没有办法及时沟通疏导,日常生活单调都可能影响到“老漂族”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这样“老漂族”的出现不但没有给他们的子女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反倒埋下了隐患。

2 上海市“老漂族”养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 “老漂族”自身的问题

2.1.1 子女带来的经济上、生活上的压力

抚养下一代并赡养上一代是我国传统的家庭模式,这种模式直接的加大了中间层的压力,再加上由于中国的人口压力,中间层的人需要肩负的压力将是原来的两到三倍。这样就导致了子女从经济上、生活上依赖父母,给父母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不得不从安心养老变成由于家庭代际关系变动而出现的“老漂族”。

前面我们提到仍有一部分依旧在生活上依托于父母,现今青年一代承担赡养的义务正逐渐弱化,老年人对子女的支持日益增多导致了“啃老”等不平衡的代际交换,“养儿防老”这种传统交换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适用于描述新形势下的家庭代际关系。根据调研的数据显示,有55.26%的“老漂族”在上海的经济来源是其子女,但却有71.05%的“老漂族”完全承担着家中的劳务,仅有18.42%的子女会与父母分工合作。父母不完全靠子女养活,并且子女的能力也不足以养活父母,反倒需要父母帮助其照看孩子,安排生活,给父母在经济上、生活上构成一定的压力。

2.1.2 生活方式单调,缺乏沟通

我们知道人是具有群体性的,当一个人长期的脱离自己的群体,就会产生一些其他人一开始难以发现但确实存在的问题。老一辈的上海人的普通话普遍不是很好,而外来的“老漂族”普通话同样带有口音,有些甚至不会说普通话,不识字的也很多。因为语言不通而长期的与他人无法交流,子女工作忙,也没有朋友可以聊天,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很多心理问题只能压抑无法得到纾解,十分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不利于养老。在访谈过程中,有多位老人提到“心里经常觉得十分孤独,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觉得告诉子女会给他们造成负担,还是不说了”、“我们能理解他们,但是孩子们不能理解我们”类似的话语。在这样一个无法良好与外界沟通的环境里,父母对于子女的心理依赖必然更胜于之前,如果子女不能及时的发现,将对父母的养老活动产生不良的影响。

2.2 养老制度的问题

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的“老漂族”会选择回乡养老,但仍有部分选择在上海养老,并且就算所占比重不大,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每年进入上海市的“老漂族”的数量将日渐增长。2030年到205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人口总抚养比将最终超过50%,日益突出的重度老龄化及高龄化问题也毫无疑问的直接体现在上海市;上海市的“老漂族”主要集中在60岁到70岁这一年龄段,是一个十分巨大的人群,但是由于至今为止,我国的养老模式都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因此并没有对这一人群进行良好的管理协调。根据调查显示。71.05%的“老漂族”希望将来能够通过依托于子女的方式养老,选择通过养老院养老的仅占10.53%,而选择依托于社区的养老方式的则更少,为7.89%。这样的社会现状与我们的政策和预期相差甚远。根据国家既定政策,城市居民的主要养老方式为社区养老,但接受访问的人们对这种方式并不了解,而农村居民的主要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由于家庭代际而出现的“老漂族”想要依托与子女养老,享受天伦之乐可行性变得更加不高,除非留在子女所在的城市,可是根据了解,多数“老漂族”的子女不在同一个城市或者仅有一个子女但是子女需要赡养多个老人,短期赡养老人问题不大,一旦长期赡养并且老人丧失劳动能力,就会渐渐出现矛盾。在新形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将要面临的是家庭养老不断体现出来的脆弱面,但全面的实现社会养老需要一个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结合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3 对上海市“老漂族”的养老问题采取的对策思考

3.1 从子女的角度

首先,在日常生活方面,“老漂族”虽然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但因其身体素质限制不便出门,子女应该及时关注米面等日常用品储备并多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务,带老人进行定期身体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在经济保障方面,对于“老漂族”自身而言,他们不求回报的支持着子女的经济活动,我们知道个人与伴侣的退休金、养老金以及子女的经济支持是“老漂族”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同时子女也需要父母在其他方面的照顾,因此,经济方面可以与父母共同商讨承担,尽可能做到合理安排资源,及时沟通。最应当注意的是在精神赡养方面,“老漂族”的心理状况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对于孙辈的劳心劳力、对于周围生活无法融入的孤独感还有可能来自于子女生活的矛盾都可能成为其心理健康状况变差的原因。根据调查,在与子女沟通方面,女性要比男性做得更好。因此,子女也应当积极主动的了解父母的精神状况,尽可能减少精神赡养问题这一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公众平台一些类似于老乡会的号召,由特定的社区或者机构带头组织活动,主要的对象为“老漂族”的子女们,帮助上海市的“老漂族”们找到交友渠道,从社会的角度缓解其心理问题。

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 养老 改革

2008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8]10),国家决定在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重庆市先期开展试点改革,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工作配套推进。这意味着几十年来事业单位由国家统包统管的制度将被打破。这次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新的试点方案与企业职工目前推行的方案基本上一致,一旦按照企业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来发放,那么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待遇可能整体上会有所下降。这将涉及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及单位财政等相关问题,也就是一项对职工和单位都非常敏感的改革。因此认真分析这项改革的紧迫性及可行性,充分估计改革将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使改革能得以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养老制度改革的紧逼性

目前,普通高校的养老社会化程度低、覆盖面窄,在普通高校工作的在编工作人员中(编外人员即临时工已按企业养老办法参保),只有占人员比例很少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参加了养老社会统筹,而对占人员比例绝大多数的教师、管理干部以及固定工人采取的则是过渡时期的处理办法,即单位部分不参保,个人部分由单位代扣,退休后返还全部代扣的养老金,由原单位负担全部退休费用。这给单位的财政造成一定的负担。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现状的逐步形成,普通高校退休人员人数逐年增加,占所在单位在编人员比例越来越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普通高校退休人数的迅速增长,这个比例还将继续提高,普通高校退休费用不断增长的现象越来越严峻。从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原则来看,建立退休金与社会经济发展挂钩和退休人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在法律上对养老保险的运作管理没有作出明确、详细、严格的规定,使得具体操作中存在主观上的盲目性,造成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差异较大。因此,对机关事业单位(含高校)养老保险制度实行改革势在必行,这将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养老保险改革启动资金问题。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启动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启动时间越晚,资金缺口越大。按照《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个人工资总额的8%。根据上述规定,高校养老保险要移交地方管理,退休人员至少要补交10年养老保险费,其中单位部分为个人缴费工资的18%(省属单位缴费标准),个人部分为个人缴费工资的8%,在职人员人均至少要补交8年单位部分的养老保险费(个人部分已从1994年开始扣缴)。

2、社会公平及平稳过渡问题。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的养老金都主要由政府财政支出,企业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并无太大差异。1998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后,企业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差异仍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但时至今日,企业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替代率差距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就存在一个公平的问题了。在当前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中,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新的试点方案与企业职工目前推行的方案基本上一致”,这不可能不引起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疑虑。

3、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问题。尽管国家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并且出台了一些相关规定,然而,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纳入社会统筹以后,谁来承担退休人员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重担,已成为众多企事业单位的同声呼唤。众所周知,现阶段退休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大多数退休人员依附于原单位、仍属“单位人”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单位为主体,自主管理本单位退休人员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我国除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实现社会化发放外,其他与人事有密切关系的后续管理等相关服务仍然没有摆脱“单位人”的管理模式,因此,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的高校养老保险制度

1、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高校现行离退休制度,尽快构建社会化的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调整国家、学校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有利于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筹集和积累,提高高校教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建立健全的高校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功能。改革高校养老保险制度要充分考虑高校的性质和特点、资金有限和退休人员急剧增加的实情,兼顾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既要保障教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养老保险制度。

2、高校养老保险制度要充分体现高校教师的职业特色。高等学校是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单位在财政经费来源上是统一的。高校教师担负着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双重责任,要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人才,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教师资格的认定、聘用与管理的主体都是政府,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不可避免地具有公务员的色彩,带有“准公务员”的性质。此外,长期以来,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其工资福利政策是与我国国家机关单位工资福利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国家公务员的养老保险改革特色,参照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我国教师养老保险体系,充分体现高校教师的职业特色,保障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3、形成多支柱、多层次的高校养老保险特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养老保险制度应该形成多支柱、多层次的特点,坚持国家、地方、高校、个人共同负担的多支柱体系;坚持公共养老金、教师年金、个人储蓄等补充养老保险的多层次取向,即在保障公共养老金给付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和高校自身的财力情况建立教师年金制度,年金基金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考虑退休后一次性发放;同时鼓励教师增加个人养老储蓄或参加商业人寿保险,逐步形成公共养老金、教师年金、个人储蓄和商业人寿保险三层次的高校教师养老保险体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教师年金制度的构建。

4、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金给付和调整机制。改变现有退休教师以工作年限和本人工资为主要依据的退休金计发办法,养老金给付实行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缴费额挂钩。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项合计替代率约为60%为宜;考虑到教师年金制度的建立,总的替代率预计达到80%―90%为宜,以保障退休教师的养老生活待遇水平。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基础养老金正常调节机制,寻求确切的调整依据,规定明确的调整参数,体现公平与效率原则,避免养老金发放平均化。

5、加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减轻高校财政负担。减轻高校财政负担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拨款的增长,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第一,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缩减学校财政的支出。第二,精简机构,定岗定员,实行财务刚性预算。第三,转化高等学校校医院职责,探索高校辅助护理保险制度。

四、高校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

第一,社区居家养老轮廓初现。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解决机构养老服务较少、内容单一、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许多城市已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建设老年服务中心,开展温情服务、援助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康乐服务和维权服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标志。第二,养老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为增强居家养老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地充分挖掘社区人才资源,采取政府补贴与个人承担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拓展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第三,高校或设养老课培养人才。在稳定、规范现有为老人服务队伍的基础上,加快培养老年医学、管理学、护理学、营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社区及农村基层养老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业务课程。

五、完善养老制度的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养老工作的关心与扶持。市政府要进一步支持社区养老工作;给予社区养老事业以财政、用地、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加大对社区养老工作的宣传力度,树立社区养老工作的先进典型,努力做到“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报纸有文章”,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扩大全市养老基金总盘子,调动创建社区养老积极性。第二,完善、创新社区养老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做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条例,增加保障性条款,切实扶持社区养老机构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社区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把社会养老院提供的家政、医疗等服务扩大到社区,把社区每个家庭串联起来,坚持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具有区域特色的政府、社区、家庭、个人相结合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第三,加强社区养老的信息化建设。社区要利用信息科技为手段,构筑由民政、公安、文化、卫生、劳动和保障等部门参与的覆盖全市范围的老龄信息网络,使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沟通信息,做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社区要建立与完善老年人照料体系,设立服务热线和重点群体联系人制度,及时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周全、便捷的服务。第四,社区养老必须走社会化的道路。一是主体社会化,即社区养老资源的社会化。政府应动员、利用闲置的社会资源,以出资购买、长期租用、房产置换等形式,转变为养老服务设施,让社区参与管理,对社区居民开放。二是客体社会化,即社区养老服务对象既要以社区为主,又要面向社会,扩大社区养老服务的受益面。三是队伍与管理社会化,即成立社区养老服务超市、养老援助中心、党员义工站等组织。第五,社区养老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要切实加强涉老职能机构和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社区养老工作应实行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教育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家政、养老等专业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工作,政府要从高等院校选拔相关专业毕业生充实社区养老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定期分批选送社区工作人员到高校或培训机构学习、培训。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老年服务职业资格标准,实行劳动准入制度,提高养老工作的质量和专业水平。第六,社区养老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社区养老应通过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财政投入同时,提高政策吸引力,采取社会集资、公益募捐、包干分红、投资入股等方式拓宽社区养老的融资渠道。要扶持和鼓励私企、外商、社团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的养老工作,实行“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市场运作模式。努力建成“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宏艳、王强:关于企业年金解决已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的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6(10).

[2] 汪孝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难推进”现象[J].中国经济周刊,2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