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环境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厂区环境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环境管理目标:
1. 严格控制生产区域内噪声,不扰民;
2. 严格控制厂区内道路扬尘污染,原材料(水泥煤灰)泄漏;
3. 不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废水;
4. 不焚烧有毒有害物质;
5. 无其他环境污染问题或市民重大投诉。
二、环境管理控制措施:
1. 每日进行2至3次清扫,每小时对厂区内路面洒水一次,清扫的尘土和垃圾必须及时处理至垃圾存放点,不得滞留;
2. 在清扫前必须对路面进行洒水,防止清扫时产生扬尘而污染周边环境;
3. 原材料及混凝土运输车辆进出厂区必须洗车,保证封闭式运输的同时严格控制在运输过程中“撒、漏、扬”等不良现象发生;
4. 所有车辆在厂区内必须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5. 合理组织生产,避免夜间生产,晚九点后禁止生产。
办公室
2020年5月12日
篇2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关注
中图分类号:U664文献标识码: A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治污减排力度的加大,青岛市采取政府投资、BOT等模式,不断新建、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全市目前国控污水处理厂22家,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70余万方,同时,我市农村也建成了多家小型污水处理厂。笔者从事多年污水处理厂验收监测工作,本文重点对青岛市污水处理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各个环节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验收监测工况
为保证污水处理厂长期稳定运行,同时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现场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须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应确认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量与设计量是否吻合,设施应正常运行,废水处理量达到工况要求。确实无法满足工况的,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应运行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进行,对运行的环境保护设施尚无污染负荷部分的环保设施,验收监测采取注明实际监测工况与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时采用分期验收方式。
2 监测工作
2.1 废水监测
2.1.1监测点位的设置
通常主要是对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进行检验,监测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以及主要污染物进水和出水浓度等。因此,在污水处理工艺进水口和末端排放口均应布点采样,以确定各污染物的源强和出口浓度,评价进水浓度和污染物去除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出水浓度是否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2.1.2监测项目的选择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列出了19项水污染物基本控制项目和43项选择控制项目。对末端排放口而言,19项基本控制项目均应进行测定;同时根据汇水范围污水特点以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可以加做选测项目。
2.1.3监测频次的确定
对污水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标准中规定采样频次为至少2h一次,取24h混合样,以日均值计。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PH、水温、氨氮、悬浮物、石油类等项目取混合样测定不尽合理。因此,对污水处理工艺进口和末端排放口一般每天取样4-6次,采样2-3天。
2.2废气监测
废气主要为未封闭的污水管道,进水泵房、隔栅、沉砂池、厌氧或好氧设备、污泥池和污泥脱水等散发的恶臭物质,主要污染物有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和甲烷等。
废气主要为无组织排放,布点时一般在下风向或浓度最高点处设3-4个监测点位。其中氨、硫化氢和臭气浓度在监测点设于厂界或防护带,甲烷的监测点设于厂区内。如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建议在厂界周边设置参照点,尽可能说清企业排放情况。现场监测时,应注意风向、风速的变化,一般每天采样4次,每2小时采样一次,采样两天。
2.3噪声监测
噪声源主要为鼓风机、提升泵和污泥脱水机等。验收监测时,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相关要求进行布点,一般只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主要考核该建设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当厂界周围有敏感目标时,厂界应加密或在敏感处布点。厂界噪声的测试一般为2天,昼夜各2次。
2.4固体废物监测
初沉污泥采用重力浓缩、剩余污泥采用机械浓缩,二者混和后进行中温消化,消化后的污泥脱水后存放至厂内污泥堆场内。污泥监测时应测定有机物降解率,以判断是否满足稳定化的要求,此外还要测定含水率、粪大肠菌群等项目。污泥的处置方式,采用较为广泛的是农用和卫生填埋。污泥作农用处理时,应测定总镉、总汞、总铅、总铬等金属元素和砷、硼等非金属元素以及石油类,苯并芘,AOX,PCB,PCDD,PCDF等有机物,污染物含量应满足GB18918-2002中表6的要求。采样时采用多点采样法,样品应有代表性,样品质量不小于1KG,采样次数不应少于6次。
3 环境管理检查
环境管理检查由现场勘察开始,到监测实施结束后完成,贯穿于整个验收监测的过程。
3.1 建设项目落实环保要求
主要检查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保主管部门批复,初步设是否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批复意见的要求,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按照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并投产使用,项目试生产是否按规定申报并经批准。
3.2 建设项目自身环境管理建设
主要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建立了环保管理网络和环保规章制度,是否有专职环境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的正常运行管理,环境保护设施建成及运行记录管理,环境保护设施建成及运行记录是否齐全。
3.3 排污口规范化
主要检查污水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是否安装了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比例采样装置,PH、COD、氨氮等主要水质指标是否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流量计和在线监测仪是否有计量部门的质量认证证书和环保部门的推荐证书,自动监控设备是否与环保部门监控中心联网,固废暂存场所是否按规范要求采取了防雨淋、防渗漏等措施,各排污口是否设置了环保图形标志牌,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是否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意见的要求设置。
3.4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此类项目的环境风险因素反映在污水处理厂非正常运行状况可能发生事故,对周围环境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健康均可能造成影响的污染应急预案以及相应配置,调查试生产期间是否发生过污染。
3.5公众参与调查和扰民现象调查
我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处于海、河边,相对偏僻的地方,个别污水处理厂随着城市化推进,也距离居民区较近。对距离敏感点较近的企业,要对当地环保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进行调查问卷、走访、询问,了解日常有无扰民现象、如有扰民、违法等现象,调查清楚,尤其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违法行为,要及时向环境管理部门报告。
3.6固废处置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固废主要是污泥,现在我市主要是进行填埋、农肥和制砖等综合利用。
3.7总量控制
污水处理厂是一个辖区或全市的主要的废水减排工程,对当地的减排工作至关重要,处理效果好坏直接决定着减排质量,所以必须将总量控制放在首位,根据监测结果合理核算总量控制效果。
4结语
验收监测的核心工作旨在对污水处理厂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运转效果、“三废”综合利用以及处理、污染物的排放、环境监管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和检查。只有强化环保设施规范化以及企业管理制度化建设,同时,验收监测过程也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才可以确保污水处理厂竣工验收监测科学、严谨、正确的进行,为环境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令(1998)年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篇3
关键词 污染场地,现场清挖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a organic pollution sites chongqing soil field clear dig as an example, the clear dig the preparation before, the clear dig process of different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ngle, to the pollution of soil clear dig on targeted studi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pollution sites, the clear cut
中图分类号:[TE9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工业企业以搬迁、倒闭、破产、异地迁建等形式搬出主城区,遗留下来的原工厂场地通常存在着或轻或重的污染。根据《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要求,必须对污染场地做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包括场地调查、风险评估、场地治理、场地验收等。以近期重庆某有机污染场地的治理工程为例,在三期风险评估报告的基础上,针对其污染场地治理过程中的清挖环节,从清挖前的准备一直到清挖的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管理和技术要求进行初步研究。
1 清挖前的准备
1.1 清理作业面的布置
(1)进场道路和作业道路
通过对三期风险评估报告的分析和制定总体工程方案的工作基础上,已经确定了极高风险污染土壤和较高风险污染土壤在厂区中的相应范围。由于重度污染场地分布于中度污染场地范围内,因此如果重度污染场地周围没有进出场道路,应修筑相应的简易通道,道路宽度以方便清挖机械、运输车辆及操作人员进出为宜;若周边有进出场道路,应检查道路状况,根据道路现状及工程要求进行修补、加固或加宽。
为了保证清运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场地上清除覆盖的植被,拆除覆盖的墙壁、建筑物或其它障碍物,以保证随后所需工作面场地的形成,便于技术设备的安装和清运作业的进行。为了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作业现场,进而导致各类事故发生,需要在作业现场的周边区域设置简易围栏。一旦有作业区距离居民区较近的情况,应根据需要设置简易围墙。
(2)作业面内功能区划分
污染场地清挖作业面的主要区域分为:主要作业区、工具堆放区、剥离物临时堆存区、休息和办公区等。
在主要作业区开展所有污染土壤的清理、临时堆放、装卸等相关活动。在主要作业区就近应设置基本工具的贮存室,保证重要的工器具在雨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完好存放。
针对剥离后的污染场地土壤上层覆盖物,在厂区中划定一定范围作为暂时堆放区,保证对污染土壤的清挖和运输作业不造成影响,以待后期根据场地开发项目建设要求进行统一处理。
在污染土壤以外的就近场地搭建临时办公和人员休息设施,该设施为成型可方便转移的钢板屋。办公设施应位于作业区临近且道路通畅,便于对清挖等现场作业进行管理。
对作业现场各功能区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警示标志,禁止标志等。
(3)作业边界的设置
根据风评报告中极高风险和较高风险污染土壤的区域范围,同时考察实际现场情况,设计规范的作业面,划定清挖边界。并在作业面边界设置作业界限标志,同时在醒目位置设置作业警示及交通指示标识。主要作业区周边应设置简易形式的围栏。
(4)紧急避险专用通道
为防止由于暴雨等自然因素导致的污染扩散和污染范围加大,或产生滑坡等事故,必须在作业场内规划一定的紧急避险专用通道。通道应保证在各种意外情况发生时均不被损坏和阻塞,确保进行应急处理的设施、器材及人员能够通达。
(5)暂设
办公用房:供现场会议召开、现场事务处理及其他相关工作所用。配备有电话、传真机及办公家具等必要设施。
休息室:供现场工作人员临时休息所用。
临时食堂:现场工作人员集中就餐地点,避免就餐环境受污染,对人员造成危害。
器材室:勘测设备、应急设备等设备器材的存放地点。
(6)施工电源
按预测的施工、照明、办公等用电功率考虑,就近引入380/220V电源。采用电缆方式按规范铺设,引至暂设附近。设置临时配电箱。
暂设用电均使用220V电源。破碎用风稿空压机等临时380V用电从临时配电箱引临时线至用电器。引用电电缆及布设方式必须考虑用电安全,确保不发生任何电力事故。
(7)现场用水
洗车用水必须设有专门的管线,其他用水可采用水箱贮存方式解决。包括临时食堂用水、洗手、饮用等用水。
(8)作业面的环境保护
沿作业区上边界线(考虑坡度),挖筑导水沟渠,在暴雨时将作业区上部的雨水导流至两侧流下,避免雨水冲刷作业区后外流而造成的污染水扩散。
1.2 清理装备的准备
破碎机械:用于大块混凝土等破碎。包括风稿、空压机等。
挖掘机械:用于土壤表层覆盖物的玻璃及污染土壤的清挖。
推土机械:用于土壤表层覆盖物的剥离及污染土壤的推传。
运输机械:用于污染土壤的场内运输和场外运输。
其它装备:集水容器、包装桶、包装袋等。
1.3 个人防护装备的准备
对于极高风险污染土壤的清挖,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相关标准进行个人防护。
按极高风险污染土壤和较高风险污染土壤作业分2级配置防护服、防护装备、劳保服等。
1.4土壤上层覆盖物的剥离
由于污染场地土壤上层有覆盖物,直接影响污染土壤的清挖及运输,必须对其进行剥离,同时可能还存在尚未完全拆除的混凝土建筑基础,必须对其进行破碎剥离。该过程中剥离的所有废物,统一暂存于场地划分好的暂存区域内。后端处置需要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57号)根据场地用途在建设项目施工前进行处理。
覆盖物剥离方式有两种:
① 针对深度≤2m的覆盖物,如距离暂存场地较近,可采取推土机直接推送的方式进行剥离,如距离暂存场地较远,可采取推土机推传的方式进行剥离。
② 针对深度>2m的覆盖物,如距离暂存场地较近,可采取挖掘机挖掘联合推土机推送,如距离暂存场地较远,可采取挖掘机挖掘联合车辆短途场内运输的方式。
同时,污染场地中可能存在还未彻底拆除的建筑基础或未彻底破碎的大型石块,需要增加工作量对其进行彻底破碎。
2 清挖
2.1 土壤污染物空间分布
(1)1区污染空间分布
二噁英的分布在水平方向主要在盐泥堆放区以及垃圾堆放区的西部,高浓度区仅为盐泥堆放区;在垂直方向盐泥下部的土壤中二噁英的浓度下雨修复指导值。四氯化碳和氯仿哎分布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水平方向上遍布于1区的中部和西部区域;在垂直方向表层、中层和接近基岩的深层均有分布,但分布不均匀,表层、中层和底层土壤都有较高和较低值。
以风险10E-5为基准值计算的需要清理的土壤范围及深度如图1-1所示,其中粉色边界区域为较高风险污染土壤范围,红色边界区域为极高风险污染土壤范围。
图1-11区污染土壤分布图
(2)2区和4区污染空间分布
根据风评报告结果分析,二区和四区污染物浓度比较高的物质主要是有机氯化物,包括:六氯乙烷、五氯乙烷、六氯丁二烯、六氯苯、五氯苯、二噁英、六六六、四氯乙烯、四氯化碳和氯仿等污染物。其中2、4区的三处白色物质对基处事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
以风险10E-5为基准值计算的需要清理的土壤范围及深度如图1-2所示,其中粉色边界区域为较高风险污染土壤范围,红色边界区域为极高风险污染土壤范围。
图1-22区、4区污染土壤分布图
(3)3、5、6、7区污染空间分布
根据风评报告结果分析,在3、5、6、7区范围内,3区的六氯苯分别有一定程度的污染,成点状孤立分布。以风险10E-5为基准值计算的需要清理的土壤范围及深度如图1-3所示,其中粉色边界区域为较高风险污染土壤范围,红色边界区域为极高风险污染土壤范围。
图1-33区、6区区污染土壤分布图
2.2 污染土壤清挖
由风险评估结论及对现场勘察确定的污染土壤清挖范围如下:
极高风险污染土壤清挖范围
图1-4极高风险污染土壤分布图
极高风险污染土壤主要是重污染场地内白色/黄色物质堆放区和白色的盐泥,一部分分布在东厂区盐泥等工业垃圾堆放区(1区)3000m3,约1193.4m2;另一部分东厂区原六六六、四氯化碳与氯化石蜡生产区(2区、4区)1200m3,约195.7m2,共计4200m3,总占地约1390m2。清挖污染土壤区域边界如图2所示,清挖前起始面标高由现场测量确定。根据风评报告中分析结论,清挖五个地块中受污染土壤,清挖深度分别如图2-4所示,由左至右分别为2m、3m、2m、1m、1.5m。
为保证清挖质量,在实际清挖量为计划清挖总量的50%、75%、100%时,分别进行采样监测,保证土壤中污染物的监测浓度达到较高风险水平,即低于风险水平以10E-5为基准时计算出修复指导值,如在完成计划清挖量后仍有部分土壤具有极高风险水平,则需要进行补充清挖。
极高风险污染土壤清挖过程中,现场人员必须进行严格防护,场内备有人员伤害应急处理器材及必要的设施。预计极高风险污染土壤清挖总量为4200m3。
较高风险污染土壤清挖范围
① 1区较高风险污染土壤的清挖
1区较高风险污染土壤分布在东厂区盐泥等工业垃圾堆放区(1区),污染土壤清挖约5000m3,清挖污染土壤区域边界,清挖前起始面标高由现场测量确定。
② 2区、4区及6区污染物清挖范围
2区、4区分别分布在厂区原六六六、四氯化碳与氯化石蜡生产区24600m3,还有少量在西厂区原盐泥处理区(6区)2185m3。清挖污染土壤区域,给出相应深度对每块土壤进行清挖,清挖前起始面标高由现场测量确定。
为保证清挖质量,在实际清挖量为计划清挖总量的50%、75%、100%时,分别进行采样监测,保证土壤中污染物的监测浓度达到较高风险水平,即低于风险水平以10E-5为基准时计算出修复指导值,如在完成计划清挖量后仍有部分土壤具有较高风险水平,则需要进行补充清挖。
清挖作业
在确定为清挖地块后,应以GPS测定的坐标确定四角点,再用皮尺进行复核。经四角联直线确定边界。一些地块表面凸凹不平,清挖深度的起始面难于确定。这样的地块表面采用平均法确定原始标高。在地块中选取相互间隔5米以上的10个最高点和10个最低点,进行标高实测。然后取20个的标高平均值作为地块表面原始基本标高。再根据采样点的起始标高进行适当的修正,最后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代表共同确定该场地的原始标高。
清挖机械采用挖掘机,清挖出土壤应直接装上自卸车。在特殊情况下允许临时堆放,堆放应以污染土不扩散和当日清理完毕为要求。
清挖前应保清挖现场不过多起尘,可适当洒水。
根据已经确定了的各级别污染土壤的污染界面划定清理界限,用挖掘机按照规定的清挖深度由里到外依次进行清挖,设定好挖掘机的每次作业定位。
如遇个别挖掘机不能挖到的坑底死角,可考虑人工方式补充挖掘集中后再由挖掘机进行清挖。
若遇有个别少量积水的区块,应用工具将积水收集装入容器内集中管理。后通过相应监测,确定属一般污染水可与洗车用水一同处理。如监测为污染严重的污水,则应装车送至专门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在清挖过程中发现异常状态的土,如深颜色等,应不受边界和确定清挖深度限制,直至清挖干净为止。
在清挖过程中发现疑似危险废物或高浓度污染物时,应立即停止挖掘作业。由操作人员身着重点防护装备挖掘,可将其装入准备好的包装桶内,单独装车运输。
清挖过程中的监测
对于两种污染程度的土壤进行清挖的过程中,每个地块在完成计划清挖总量的50%、75%、100%时进行监测,以确定土壤的污染程度。如完成100%完成清挖时污染物浓度仍大于修复指导值(以风险水平10E-5为基准),必须进行补充清挖,直至最终监测浓度小于修复指导值。
监测采样按下列要求进行:
将清挖后表面划分为36m2的网格,每个网格中心在0~200mm深度取1个200g左右的土样,将地块上所取的土样全部均匀混合后分成3份,按4分法弃取得到3个分析样,进行制样分析。以3个样品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2.3 装载及后期相关要求
(1)装载作业
由挖掘机将污染土壤直接装车。每车不得装得过满,以免途中撒落。待装满之后,应立即驶离装车位,在划定的区域将已装载的污染土壤表面用帆布进行覆盖,并与车体捆绑牢固。装车完毕后,驾驶员应对货物的堆码、遮盖、捆扎等安全措施及对现场影响车辆起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起步。
(2)工程防护
明确在污染土壤清理作业现场,防渗、防雨、防洪等工程防护措施的施工要求。
① 防范无关人员接触污染土壤
污染土壤的清挖作业区和场内运输路线为危险控制区域,应在在醒目位置设置规定的警示标示,避免无关人员接近和进入清理区而受到伤害。安排专人负责现场人员出入管理,全范围进行实时巡查。
② 防洪(导流)
应根据现场地势、可能存在的积水区域以及作业季节的最大降雨量,在清理作业面上坡向和两边沿设置防洪导流系统(防洪沟渠等),以防止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雨水进入作业面,淤积污染土壤污染后流向地势较低的轻污染区域。
③ 防塌方
应根据作业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制定相应的防塌方措施。在清理作业过程中,对于下挖式作业,应规定一定得清挖角度,使清挖坑边缘及运输道路侧面保持一定得坡度,对于少数情况可进行一定程度的防护性支撑。
(3)清理设备及用具的清洗
对于应于使用后清洗的设备、工具,应制订专门的操作规程,明确清理设备及清理用具的清洗方法、清洗水的使用及处理,清洗时应注意的事项等。
(4)应急
建立现场应急小组,制订清理过程的意外事故应急方案,应配备通讯设备、应急防护设施及工具、器材等。
① 人身伤害的事故应急
吸入的应急救护
应先将暴露人员移到空气流通处,如呼吸停止,应施予人工呼吸。之后保持患者的温暖和休息,立即送往医院就医。
皮肤接触的应急救护
应立刻用肥皂或中性清洁剂和水清洗。若渗透入衣服,应立即脱掉衣服,以肥皂或中性清洁剂及水清洗皮肤,立即送往医院就医。
眼睛接触的应急救护
现场应设置洗眼器,一点发生事故,立刻撑开眼皮,以大量的水冲洗眼睛之后,立即就医。
机械损伤
由于大型机械使用不当、或在包装搬运等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操作人员发生外伤事件保持镇静,迅速脱离危险区,并检查伤处。注意坚决不能让高浓度有机污染物接触伤口。伤口严重者先用备用急救设施控制伤势后,立即送至附近大型医院救治。
② 暂舍或工程机械意外火灾
首先应自备的消防设备(通常是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紧急自救,急救人员必须穿戴B级防护服(包括:全面罩型呼吸器、防化服、连裤工作服、防溅服(一至两套)、防化手套、外部(钢制靴尖及靴底)防化靴)。若火情严重,难以自救,则在自救同时求救当地火警。
③ 暴雨事故应急
对于在最大降雨量时无法充分排水的相关区域,应调派挖掘机等机械进行水路疏通,再由人员进行辅助疏通。
2.4 现场工程质量和工程量验收
每块清挖地块完工后,由监理代表组织业主单位、设计单位代表共同进行现场验收。
验收的主要内容有:
篇4
关键词:项目总承包安全管理技巧
Abstract: a construction contract project of internal security management, shall establish up to the total package units as core, the construction uni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subcontract for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ll parties to personnel set up secur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lthy work environm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project safety goals. The article to the construction contract of the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is analyzed.
Keywords: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safety management skills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合格分包,创建团结协作平台。
1.在项目施工实施过程中,分包单位的选定很关键,应首先选出一些施工水平高,历年来安全管理到位,施工现场秩序好的单位作为重点合作待选单位,结合报价进行综合分析,进行选定分包单位,坚持安全一票否决制度,杜绝一些挂靠单位进场施工,促进项目施工的安全顺利实施;同时建立合格分包方名录, 并在企业内实施市场内部准入制度;
2.分包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于项目部内,与总包单位在经营理念、安全理念等管理理念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冲突。作为总包单位,掌握着一定的主动权,应加强与分包单位的沟通,在坚持各自不同的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找一个共同的支点。应尽量避免将双方关系搞僵,亦不宜强行要求分包单位照搬总包方的管理,应允许分包方在遵守合同和甲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保存本企业的一些管理特色。
二、要加强合同管理实施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
1.总分包将按照约定的管理目标、安全生产要求、现场文明施工及基人员行为的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总额和预付方式以及使用要求、调整方式等、投入费用的归属和审批权限、事故的报告和处理以及事故经济责任、违约责任、争议的处理、合约的生效与终止等方面,为项目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提供具体可靠的合约保障。可采用另外签订《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协议书》作为主合同的附件,但此附件必须与主合同同时签订;
2. 为保证合同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执行,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收取安全风险抵押金,通过实施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对分包方的日常安全管理、考核、奖惩进行细化、量化。
三、 实行区域化、标准化管理
1、要管理好一个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在工程开工前,应对工程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总策划,确定一个高标准的总体目标和为之而进行的工作计划,要求各分包商在项目总策划的基础上出台本单位施工范围的安全文明施工策划。
2、实施总平面区域化分块管理,明确各分包单位的“责任田”,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分包单位制定“专业策划”,对厂区道路、施工顺序、工艺质量、废弃物排放、安全宣传等进行认真策划,为工程开工后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人的行为规范化、物资堆放定置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安全管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组织,作业环境,劳动安全,职业健康等五个方面完善创一流考核的标准。
3.推行定置化管理,切实做到物资堆放定置化。将有限的施工场地进行功能区划分,各功能区的机具设备实行定置化管理,将企业文化、安全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统一的大幅面形象设计和独特、鲜明、完整的视觉标识表示出来,。
4、实行工程的封闭式管理,严格门卫值班制度。施工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严格分开,并用围墙或安全防护栏进行分隔;在此基础上要求所有员工实行挂牌上岗。
5.安全文明施工总策划的出台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策划付诸实施。所以总策划出台后,要组织所有参建单位进行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总策划的交底,明确目标、责任区域范围、责权利等。
6、安全文明施工策划的实施过程,一定要从严要求,加强过程检查、考核;同时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合理分解、控制安全目标,将安全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分包单位上去。对安全文明施工策划的实施实行动态检查、考评,按月度、季度检查策划实施、落实情况,及时纠正落实过程中的偏差。
四、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 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组织保证;各分包单位进场前,总包单位即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网络,坚持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对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管理”。
2、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和特点,项目开工后,总包单位要成立由总包单位项目经理为的核心领导,主管生产生产、技术的副经理、安全部负责人、各分包单位负责人以及人事、财务、机械、工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织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
3、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本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分包队伍负责人为本队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作业班组负责人为本班级或作业区域安全生产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保证体系;负责组织落实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和危险控制措施;
4.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本施工项目安全技术第一责任人、各分包队伍技术负责人为本队伍安全技术第一责任人、各作业班组技术负责人为本班级或作业区域安全技术责任人的安全生产技术保证体系;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特点为,负责组织对各阶段的存在的危险点、危险因素、环境因素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并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危险控制措施,对用一般控制措施难以控制的,应单独编制控制方案;
5、成立以项目安全部负责人为本施工项目安全监督第一责任人、各分包队伍安全监督负责人为本队伍安全监督第一责任人、各作业班组兼职安全员为本班级或作业区域安全监督责任人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负责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和危险控制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人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作业环境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并提供安全指导;
6、在项目安委会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起“反违章规定”、“安全文明施工奖惩办法”、“总平面区域化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施工项目至少应建立十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验收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制度、事故统计及报告制度、消防保卫管理制度、重要劳动防护用品及安全设施使用管理制度。
五、 加强考评严格奖惩
1、每天派专人到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情况严重的发出整改通知,并作考核评比依据之一。检查人员应随身携带摄影器材,对发现人的违章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因素拍摄焉作为依据,资金条件允许的施工项目可装闭路监控设施;
2、项目总包单位坚持组织开展好每周的安全检查活动。通过安全检查,及时查处人员违章行为、纠正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因素,检查定置化管理和标准化安全设施实施情况,进而发现各分包单位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3 、建立阶段性安全目标奖励与年度安全目标奖励相结合,动态考评各分包单位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业绩,在每周安全检查基础上,开展每周、月、季度安全评比,对实现阶段项目安全目标、实现本项目年度、季度、月、周安全目标的分包单位给予相应奖励。对于因整改不力,连续两次被评为最差施工单位的,按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和在安全宣传栏上通报批评;对连续三次评为最差施工单位,可考虑停工整改或中止施工合同。
六、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垃圾清理;管理策略;永续发展
一、引言
发达国家每人每年产生3吨垃圾,且城市垃圾的年增长率为3.2%~3.7%,美国甚至达8.4%,废弃物垃圾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日益腾飞的同时,垃圾增长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堪与GDP增速比肩。经济高速发展的神话也衍生出严重的生态和社会危机,如盐城赤峰水污染事件、重金属污染儿童血铅中毒事件、广州番禺会江垃圾焚烧项目群众事件。面对逐年增多的废弃物垃圾,如何有效地清理,不仅考虑其清运而且注重其回收再利用,更要注重其环境社会安全,是一个永恒研究的课题。
二、垃圾清理的管理目的
由于垃圾来源复杂,不论是都市乡镇,或是企业单位之厂区内,都极需要一套完整的垃圾管理办法,以利减废与防治污染。传统的垃圾管理并不完善,有时只是将污染物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政府的垃圾管理政策应朝向整合性的垃圾管理系统方向努力,其表示由许多处理方法所组成的一种管理流程;可以安全并有效地管理垃圾,使得垃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能预防或减至最低程度。如此一个系统应包括下列全部或部份方法:有效的整合与规划、设计、生产源头的减废措施,包括厂内4R,即减废、再使用、循环利用及回收;垃圾收集、管末处理,如焚化或固化等;最终处置,如掩埋或海洋倾弃及严谨的查核制度。
垃圾管理目标在于建立经济、有效的废弃物管理体制,而致力于资源循环利用,达到垃圾管理减量化、安定化、无害化、资源化之目标。目前垃圾管理以政府由上而下一条龙的主导模式为主,专业官僚的角色十分重要,其次是民意政治及社会舆论的影响,最后,经济因素则扮演着长期左右环境政策的力量;通盘考虑政治、社会及经济三元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社会力的热烈参与,才是政府推展环境政策演进的动力。本文从政府效能、永续发展、技术能力及民众期望等方面进行考虑,对垃圾清理的管理策略进行探讨,着重清运与管理政策的明确性及兼顾环境负荷以达永续发展目标的废弃物清理方式。
三、垃圾清理的管理策略
(一)政府管理政策明确透明
政府所做的事务决策即是公共政策,环境管理的成败,与政府的公共政策有绝对的关系,即公共政策是环境管理很重要的一环。环境管理是政府公共管制的一环,其主要目的是在环境保护的工作和问题能获得控制、改善和解决。当私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解决的方法不是诉诸法律便是私下和解;但在面对公共环境问题时,政府的管制方式,即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解决方式,此乃环保问题的特殊性所致。因此,环保管制的运作强调管制标准的设定,政府公共权力的介入,被管制者的遵守及违法行为的处罚。环境政策之实施具有其明确的目标和背景,是属于管制性政策的一种,由政府机关来制定其制度和规定,并辅以强制性的方式要求民众必须配合。因为这类政策是属于零和赛局的政策,所以政策的执行常会导致利益的有得有失;从公共服务的角度为出发点的环境政策,是很难符合所有私人利益之满足,故仅能以民意之多数人的利益来决定政策方向。政府官员与专家学者、一般民众对废弃物清理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不小的落差,政府官员似乎对社会期望、环境影响、补偿政策的认知较为乐观,而专家学者及一般民众的态度则较为悲观,未来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需不断地评估并透过民意调查方式和结果,加强政府与民众对环境政策的沟通协调,事先能予以行政指导并将民意所关心的部分纳入政策执行中,而让其更趋理想而获取被管制者的服从,以制定符合民众期待的废弃物清理政策。
在执行的措施上应首重预防,预防可包括垃圾减量及回收工作,即一般所称污染量削减工作,以强效手段防止废污量之产生,它异于传统之管末处理,不仅可减少垃圾处理成本,同时可回收资源。其次,污染源管制工作对于垃圾管理也十分重要。管制措施包括计划核准及登记许可制度,如新设企业之先行审查垃圾清理计划书,垃圾清理机构需先取得许可才可接受委托等制度,旨在建立健全之预审制度,事前考虑废弃物之出路及如何减量等,避免事后无法清理、危害环境。另外,如垃圾之跨区域运输等,亦须予以有效管制,采取事先核准许可及事后追踪之措施。污染源管制最有效方法是在源头减少废弃物,使可藉原料替代、生产流程的修改、作业变更、厂务管理改善及废弃物再使用及循环利用来达成。另外考虑垃圾交运与转化的可行性。垃圾尽可能利用厂内或厂外设备,予以再使用或循环利用。
(二)社会和谐永续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环境问题已由过去局部性、区域性的范围逐渐扩展成全国乃至全球性问题,而环保的议题也由污染控制到污染预防,再扩及资源保育及社会和谐永续发展。目前经济技术体系下,不论在资源采取、加工制造、产品流通、消费过程,甚至废弃之后,皆未有效予以回收利用及有效处理,因而使得加诸于自然环境的污染量,已呈高负荷状态,使得资源开采、产品制造、流通及消费等之物流,远远大于资源取用及产品消费后所产生垃圾的收集处理、资源化再生利用等,造成地下资源枯竭及全球环境危机,危及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之运作。追求社会和谐及永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未来的潮流趋势,先进国家都以资源有效利用做为国家环境政策的新方向与环保施政重点。近年来,由于环保观念普及,尤其先进国家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增加,使得资源化产品的市场扩增,亦带动资源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日本在2000年公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也是在高成长之废弃物产量、低成长之废弃物回收率、及最终处理场用地取得困难之压力下,以及面对愈来愈多非法弃置废弃物之情况下,不得不重新面对这些问题,从经济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社会转变成循环型社会,思考如何将物质在生产、流通、消费、废弃之各个环节中,做到最大效率之再利用、再循环,进而减少资源无限制使用,减低环境负荷。我国也于2009年1月开始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了国务院和各省、区、市政府要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的科技研究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服务等,其实施意义在于,促进了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三者的结合。如果能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解决这些问题,相信效果会更大、结果会更理想。河川流域垃圾污染事件,垃圾处理厂抗争,回收成效无法突破等等显示出垃圾处理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凸显源头减量、回收、再利用的急迫性。各级政府、事业机构,企业甚至于每一人都应该在建立循环型社会工作中尽一份责任,依循减少资源的消耗,抑制废弃物的产生,及促进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原则,尽可能延长用品之使用期限,配合使用再生制品及分类回收再生资源,藉此抑制制品成为废弃物,并适当回收、循环利用制品及再生资源。垃圾处理应以往之焚化为主、掩埋为辅,修正为源头减量、资源回收为优先,焚化,熔融等处理为原则,并建立源头减量机制,推动资源垃圾回收利用,以达垃圾减量、妥善处理等目标,朝向建立资源循环型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最终达到零废弃的目标。
(三)清理技术与经营效率提升
制定清理策略时除了首要考虑永续发展、环境影响以外,还应着重于提升清理技术能力及经营效率,以符合民众期望。将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垃圾清理技术开发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计划;研究开发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平台性和共性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生物催化技术、可回收利用生态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建立和完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扭转一些地方和行业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GDP增长的错误做法。加大自主创新和示范工程建设的力度,开发共性和实用技术,形成完整清理技术支撑体系。
在提高经营效率方面,垃圾清运民营化及区域整体规划处理体制将是一个最值得发展的可行方向,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中国批准实施的第一个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整个垃圾处理过程中,垃圾收集与清运作业所需费用,约占垃圾处理总营运费用的60-80%左右,如何降低垃圾处理营运费用,及提升垃圾清运经营效率,已是规划垃圾处理的重要课题之一。国外美、日等地区的垃圾处理、清运工作已逐渐采用民营化的方式办理,美国约为80%,日本则约占40%。目前地方政府普遍面临着各项业务的增加,但其自有财源却相对短缺的困境,在精简人力、提升效率的社会舆论要求下,引入民营资本实行民营化也是不错的选择。民营企业强调竞争,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而政府机构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须负担完全的社会责任,及强调以公共服务为目的,缺乏利润诱因下,倾向预算最大化、风险规避、冗员、非最适订价、就业与投资等目标,以致私部门在绩效上的表现,普遍均较公部门表现更好,有利于垃圾清理技术的升级和经营效率的提升。
(四)扩大民众参与并加强教育
随着民众的环境意识与生活质量提升之后,民众并不太赞成牺牲环境质量以获取政府适度的补偿,反而比较愿意付出相对代价来改善环境质量,民众的环境意识增强,促使政府应该制定对环境冲击较少、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垃圾清理政策。民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殷切及环保意识提升,应倡导民众参与模式,政府应与民众主动沟通并回馈民众。在整个垃圾管理作业中,最直接的就是由民众参与,即是倡导及教育并鼓励民众如何使垃圾分类系统臻至完整性,因为完整的垃圾分类收集,加上各类垃圾清除技术将可有效提高垃圾的减量及资源回收,进而有助于主管单位的废弃物管理作业。分类收集之目的是为了便利处理而将性质相似之废弃物分类集中,并按不同处理方法将其归并至各种不同贮存容器,收集后清运至处理地点。在鼓励民众实际参与时,同时应倡导灌输其了解所参与环保知识及政策的相关优点,以提高民众对政策的认同度。
四、启示
垃圾清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垃圾清理管理也备受关注,主要是垃圾产量大增、处理中心的缺乏及环保意识抬头。因此政府的环境政策目标应明确,同时应与民众取得密切沟通,加强教育倡导。通过对垃圾清理流程的有效管理,降低社会成本,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垃圾清理运营效率,实现社会和谐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Hadjieva-Zaharieva,R.,Dimitrova,E.&Buyle-Bodin,Francois,“BuildingWasteManagementinBulgaria: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WasteManagement(2003)23,749-761.
[2]Kuniyal,J.C.,Jain,A.P.&Shannigrahi,A.S.,“SolidWasteManagementinIndianHimalayantouristsTreks:ACaseStudyinandaroundtheValleyofFlowersandHemkundSahib”,WasteManagement(2003)23807-816.
[3]Tanaka,Masaru,“RecentTrendsinrecyclingActivitiesandWasteManagementinJapan”,JournalofmaterialCyclesWasteManagement(1999)1:10-16.
[4]张建新.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模式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
[5]毕思勇,张龙军.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9.(11)
[6]张沁.“低碳”背景下中国污染治理及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1)
[7]周俐萍,中美危险固体废弃物管理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2009.(10)
[8]林妙莹,谢云山.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定位[J].生态经济.2006.(9)
[9]方琳,刘兆征.构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思考[J].经济问题.2009.(3)
篇6
今天召开这次全区环境保护与排水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区2011年环境保护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推进全区环境保护与排水工作。刚才,环保局、市政局分别通报了全区环境保护与排水工作情况和2012年工作任务目标,我完全同意。各有关部门、单位、各企业要认真领会研究,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根据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研究的意见,就做好今年工作强调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开发区积极创建国际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背景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定安全。近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深入抓好全区工业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管委会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把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治污减排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各有关部门、单位、各企业抓治污减排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全区上下形成了党工委领导、管委会负责、部门联动、企业参与、全社会共同抓环保的工作格局。
(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技术报告和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已顺利完成,并将于今年完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工作。
(三)污染减排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施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六大循环经济工程,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为我区做好污染减排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治污工程建设作为减排工作的重点,抓好广利河改造工程、2#锅炉房及配套工程等基础工程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上半年投入使用。
(四)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在集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的同时,不断强化日常环境监管力度,把重点企业、污水处理厂、河流作为监管重点,对重点监管企业实行一旬监察、监测一次,实现了环境监管的经常化、制度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重点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五)区内企业积极配合环保工作。区内大部分企业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主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注重“三废”处理,全面改造带有污染的旧工艺。部分企业厂区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大部分企业能够做到自觉遵守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取得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方圆集团环境保护大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做好企业环保工作的决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转变。个别部门、企业以及领导干部还不能正确对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关系,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发展,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问题。二是污染物减排任务还相当艰巨。按照市里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削减指标,全区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在4097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控制在1914吨以内,全区减排任务依然相当艰巨、压力很大。三是环境违法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超标、偷排偷放的现象仍时有发生;部分企业对自身污染情况治理不够彻底,水质、大气和噪声污染现象时有发生。四是环保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环保投入机制,排污权交易机制,环保治理的税收、价格优惠措施,环境治理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发展还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上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解决。
二、抓住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完成2012年环境保护工作任务
今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总的要求是: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核心,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扎实做好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工作。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高标准规划,快节奏建设,强力度推进。一是要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解决我区环境生态问题,最根本的是在提高质量效益、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最大限度地从生产环节中减少污染排放。具体来说,要从实际出发,从每个具体企业出发,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目标、思路和措施,通过市场和行政的手段有重点有步骤地扎实推进,使每个行业、每个企业走上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二是继续开展“蓝天行动”。“蓝天行动”主要是拆除超标排污的燃煤锅炉,启动集中供热工程,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道路、建筑工地扬尘污染,要加大对施工工地扬尘的管理,工地要采取围挡、洒水、密闭运输,防治料场扬尘等措施,同时搞好道路保洁,确保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全年的90%以上,确保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规划标准。三是扎实推进“碧水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广利河改造工程、热电联产工程、第二水厂工程、2#锅炉房及配套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提高集中供热率,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实现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和综合利用。四是强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鼓励企业进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大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力度。对区内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要予以取缔,对落后的生产能力和工艺要进行淘汰,坚决关停、搬迁、改造重污染企业,限期治理不稳定达标企业,确保清洁生产。严格依法处罚和责任追究,该改正的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该停产整顿、关闭取缔的决不能心慈手软,该政纪处分、行政拘留的决不能姑息迁就,务必取得实实在在的整治效果。
(二)突出抓好减排工作。一是狠抓工程减排。按照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要求,促进污水循环利用、削减工业污水排放总量,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要特别关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相关部门要着力解决管网配套问题,尽快形成污染物削减能力。区内各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也要加大治污投入力度,从企业长远利益考虑,保证治污设施正常运转,环保分局要及时提供技术支持,为减排工作打好基础。二是狠抓结构减排。全面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继续淘汰污染重、能耗高、效益差的落后产能,鼓励、扶持污染小、耗能低、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的工业项目。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三是加强监管减排。进一步加大监管和治理力度,坚决杜绝超标排放或超总量排放,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和超总量排放的企业要限产或停产,对已下达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要确保进度和质量,对不能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要停产,情形严重的坚决予以关闭。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逐步提高排放标准,在2011年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的基础上实施再提高工程,督促重点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深度处理并达到《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同时,由管委会牵头,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污染减排联席工作会议,环保、经发、统计、建设四个部门要定期开会通报各类数据的上报情况,做到口径一致。环保、经发等部门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加快治理进度,确保按期完成治理任务。近期,管委会将组织对区内企业环保技术改造的调研,进一步为企业污染处理设施改造提供财政补贴资金支持。
(三)强化环境执法监督。一是严把环境准入门槛。在扩内需、保增长过程中,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污染,防止盲目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大的项目。一方面,要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扩大内需要求的民生工程,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压缩环评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另一方面,要防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规定的项目建设,要严格环境准入门槛,凡违反环保规定的项目,一律不批。要把总量控制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切实坚持“先算、后审、再批”的程序,加强新、改、扩项目以及敏感项目和敏感区域的项目审批管理,并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跟踪管理,及时进行建设项目验收。加强对企业“环评”工作指导,积极帮助企业开展污染治理,为企业积极提供信息支持与技术咨询。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条例》,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力争增产不增污,不欠环保新帐。今后,凡新建项目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准投产;已建项目经过限期治理和停产整顿仍不达标的坚决关闭。二是强化监督管理,切实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环保部门要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增强污染监管能力。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造成严重污染或重大影响的企业要依法处理,该停的停,该关的关,该取缔的取缔,决不能手软。管委会坚决支持环保执法,对阻碍环保执法的部门、人员,严肃依法依纪追究相关部门、人员的责任。环保分局要增加巡查频次,强化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管力度,对停运污染治理设施及偷排偷放超标污染物的违法行为实施严厉处罚;对未批先建、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擅自投入生产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对未批先建的建设项目一律责令违法建设单位停止建设并限期拆除。三是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整治活动。今年要以水、大气和固废治理为重点,按照开发区总体规划,本着“搬迁一批,关停一批,整合改造一批”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项目布局。对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严厉惩处,对查实的违法行为一律按法律规定上限处罚,并责令停产整治;对无处理设施或无相关手续的予以停产整顿,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关闭。停产整顿工作要严格标准,排污口必须做到规范化,并达到排放标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四是开展企业内部环保治污整治活动。各企业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并派专人抓好落实,做到“早发现,早整治,早落实,早汇报”;对现有的污染治理设施要维修好,保养好,运行好,提高运行工的技术素质,落实环保治污资金,对现有的污染源采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技术,彻底进行解决,确保稳定达标排放。把好环保“三同时”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
(四)抓好区域规划环评。目前,滨海新材料园区区域规划环评在开发区管委会和环保分局的共同努力下已通过省环保局审查批准,5月19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北京召开了滨海新材料园产业发展定位专家咨询会,确定园区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建设。尽可能提高企业横向、纵向联系,打造高标准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同时园区必须加强环境监管和监测能力建设,强化园区公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区域规划环评意见要求推进新材料园区建设发展,加快园区公共污水处理厂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开发区经济建设。
(五)努力抓好生态建设。生态、高效、发展是开发区发展的特色。生态市建设是“十一五”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完成。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生态市建设责任书目标要求,制定年度计划,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核整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管委会印发的环保模范城复核整改工作任务分工表,进一步抓好落实,确保不出问题。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提升排水管理水平
按照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四区一城”的大框架,我区排水工作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放在规范排污管理上,必须坚持“管养并重、强化监管”的原则,以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营为契机,集中整治私接、乱接、超标超量排放等问题,使全区排水工作日益规范化、制度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为“黄河水城”建设添砖加瓦。
一是建立健全排水管理制度。要结合我区排水工作实际和《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的28条,建立健全开发区排水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开发区排水行政许可制度,新建排水设施的企业、单位,在实施排水前,必须申请办理城市排水许可证书,对于未申请排水许可证的企业、单位要尽快补办。对于新申请排污的企业、单位在办理排水许可时,要严格执行手续办理的有关规定,向市政主管部门提供有效的水质、水量数据资料和规划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的排水规划。新建企业在进行排污设施建设时,必须要委托有资质、有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搞好设计工作,禁止无证或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排放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排污设施建成后必须要通过市政主管部门、环保主管部门验收方可投入使用。
二是抓好区内排水设施普查和在线监测工作。近期,要对区内所有用户的基本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区内排水管线的长度、管径、材质及附属设施的位置、数量等基础数据做好统计,尤其是抓好重点企业、排水大户的普查工作,对区内排水企业的产品、废水主要成分、排水量等做好统计,并逐一进行登记造册,为规范排水工作日常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该项工作由市政局牵头,各排水企业要设立专门的普查办公室,安排专人配合好普查工作的开展。区内排水企业要完善排水在线监测设施,对污水排放源头进行有效监测,动态连续的在线监测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并将实时检测的数据传送到环保部门和污水处理厂的数据库,与污水处理厂形成排放、处理的数据联动,实行全程科学化管理。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2011年,市政府出台了《广利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就监督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城市排水及沿河排污口管理及涉及的法律责任做了明确规定。开发区的排水工作要严格按照该办法的规定执行,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从排水手续办理入手,严格厂区规划蓝图审查和现场勘查制度,对于不能严格执行开发区排水管理规定的企业不得准许接入市政管网。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加强接入施工和正常排放期间的监管工作,坚决避免排水监管的盲目性、随意性,坚决杜绝雨污汇流现象发生。特别是对区内水系沿线排污口要做好统计,一律实施封堵处理,严禁发生向水系排污的事件。
四是完善市政管网配套建设。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现已投入运行,下一步要不断提高出水达标率和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区内企业污水必须全部统一汇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要进一步完善市政管网配套设施,对影响管网畅通和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工业企业进行集中整改。要做好滨海新材料园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站的管理工作。要不断提高排污提升泵站的运行效率,加强值班人员日常管理和培训教育,熟练掌握运行操作规程,同时要坚持不懈的做好泵站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制定安全不间断运行目标,确保全区污水通过提升泵站顺利进入污水处理厂。
五是不断加大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的巡查力度。近年来,随着开发区的迅猛发展,我区在排水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努力铺设管网、疏浚水系,排水设施日益完善,为城市生命线的排水管网及附属设施,能否安全正常运行,意义十分重大。但是,由于运行时间较长,区内部分排水管线还存在塌陷、断裂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污水正常排放,在下一步工作中,市政局要加大管网及附属设施的日常巡查力度,将排水管网做为市政设施巡查的重点工作来抓,多增派人手,分阶段、分区域开展排水管网巡查工作,将巡查工作做细致、做全面。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分清责任,对于急需维修的排水管网要及早列出维修计划,抓紧时间抢修,确保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为全区排水提供坚实保障。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主动担负起“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加强对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围绕今年的环保工作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监管、部门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要严格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要把各项目标和任务分解到责任单位,定时间、定任务、定要求,量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进度,突出工作重点,对完不成相应工作任务的不但要通报批评,还要追究相应的领导责任。
二是要拓宽环保投入渠道。要把环保投入纳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等环保事业的投入。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调动企业增加环保投入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环保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和运营管理市场化,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投资、建设和经营环保基础设施,更好地保障全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是创新环保综合决策机制。要建立健全环保综合决策机制。把环保工作列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今后在制定区域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时,综合考虑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要建立政令畅通、齐抓共管的协作机制。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批地、贷款、办理营业执照。
篇7
1钢铁行业污染排放的风险与挑战
1.1烧结工序污染排放的风险与挑战
(1)颗粒物排放较难稳定达标。机头四电场除尘排放质量浓度一般为80mg/m3,较高水平控制在50mg/m3,较难稳定达标排放[3];仍有许多烧结机采用三电场、陶瓷多管除尘等落后除尘工艺,颗粒物排放超标为薄弱环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后颗粒物质量浓度较难稳定达标;现有技术水平和监测设备无法准确描述钢铁行业PM2.5排放。(2)脱硫设施运行率和效率评价。烧结脱硫设施和脱硫效率持续水平较难保证。(3)固废综合利用难度大。烧结电场除尘灰(第三电场)富含钾、钠等碱金属盐,目前主要以填埋为主;脱硫副产物品质较低,综合利用难度较大;实施多种污染物脱除技术后,副产物和尘泥中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会进一步增加[3]。(4)烟气中氮氧化物、汞、二英等监测难、控制难。1)短期:NOx总量控制指标受限企业压力较大;长期看,氮氧化物、二英排放标准如果升级,现有技术设施很难保证稳定达标。2)二英、氮氧化物等排放控制均是世界控制难题,没有成熟可靠的技术可以使用,并且投资和运行费用巨大[4]。3)汞、铅、砷等重金属控制是国家环保管理要求升级的趋势。
1.2焦化工序污染排放的风险与挑战
(1)新标准实施后,焦化废水污染物浓度难以满足标准要求,焦化废水属有毒有害、难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新标准实施后,原生化法处理后出水COD质量浓度(100~200mg/L)难以达到新标准的要求(50mg/L),需要工艺改造升级。由于国家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今后焦化废水“禁止”外排是趋势,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后仍需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催化氧化技术、活性炭吸附方法+膜系统),需加大投资和加强运行,压力加大。(2)捣固焦炉装煤和推焦过程产生烟尘和资源浪费。目前约有40%捣固焦炉装煤产生烟尘污染未能达标,仍是薄弱环节。需研发推广U形管配高压氨水装煤喷射措施、除尘地面站、装煤推焦机安装活动的炉门封闭框、焦侧炉头烟尘吸至集尘管技术等先进技术措施,以提升捣固焦炉环保水平。新标准列出的其他污染物排放限值无监测数据,需要今后完善监测手段得出监测数据后方可判定。(3)若焦炉以高炉煤气(或混合煤气)为燃料,焦炉烟囱排放的污染物中氮氧化物可以满足标准要求,但很难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焦炉烟囱排放烟气中SO2的要求已超出理论值的一般情况,难以达标;独立焦化企业则以企业自产的焦炉煤气为燃料,焦炉烟囱排放烟气中的SO2和氮氧化物很容易超标排放。大多数焦炉生产企业,厂界苯并芘质量浓度不满足现行标准。(4)焦炉装煤与推焦的除尘设施出口无组织排放。烟尘日常监测结果基本可以满足新标准要求,但生产和设备故障等情况很容易超标。
2钢铁行业节能环保管理要点
钢铁行业应强化能源环保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关于加强单位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第一版)》的实施,加大了对各责任单位及领导干部的考核力度,有效促进了环保管理工作的进行。2014年颁发的《能源与环境部全员监察合理用能奖励办法(第一版)》中规定对发现能源浪费的职工给予奖励。钢铁行业各工序节能环保管理要点如下。
2.1节能管理要点
(1)焦化工序节能管理要点有:稳定炼焦用煤质量;均衡生产;合理使用煤气;做好余热回收;加强炉体绝热保温;加强焦炉的热修维护;推广应用焦化节能技术等。能源管理应重视的与焦炉耗能有关的技术参数主要有:出炉烟气温度、出炉烟气中O2体积分数、出炉烟气中CO体积分数、焦饼中心温度、炉体表面温升和设备状况等。(2)烧结工序节能管理要点有:提高成品率;增加垂直烧结速度;厚料层烧结[5];稳定烧结过程工艺参数;推广应用烧结节能新技术等。能源管理应重视的影响烧结工序能耗的主要指标和因素有:料层厚度、烧结矿残碳质量分数、漏风率、余热回收量、废气温度、返矿率、点火煤气消耗、熔剂与燃料粒度等[6-7]。(3)球团工序节能管理要点有:改善原料供应[8];利用先进工艺、设备和技术;促进余热的回收和利用等。(4)高炉炼铁工序节能管理要点有:提高风温;精料入炉;喷吹燃料;富氧鼓风;脱湿鼓风;炉顶高压等。能源管理应重点重视高炉以下参数:设备状况、炉顶煤气中CO2体积分数、炉顶温度、吨铁炉体冷却热损失、焦比、燃料比、直接还原度、高炉煤气CO利用率、热风温度等[9-12]。(5)转炉炼钢工序节能管理要点有:提高废钢比;改进吹炼工艺;提高技术操作水平;控制、提高命中率;改进生产设备;回收利用炉气余能;减少辅助材料消耗;改进生产组织管理;改善炼钢前后工序衔接等。(6)轧钢工序节能管理要点有:1)加热炉。使用轻质的耐火材料,减少加热炉的蓄热损失;加热炉的炉温和蓄热室的温度进行有效地控制;回收加热炉废气热量,提高煤气利用率,减少废气污染;改变水管支撑机构,降低炉子排烟的温度等。2)轧制。降低原材料和动力消耗;钢坯显热应合理利用等。(7)副产煤气节能管理要点有:1)煤气回收管理。合理使用原燃料,生产中原料使用和配比影响煤气热值;提高操作水平,操作水平影响煤气的回收量;重视回收分析和保证计量仪器质量,计量数据直接影响到煤气回收工作;加强与煤气柜信息沟通,煤气柜是煤气回收利用最重要的缓冲环节。2)煤气安全管理。生产、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设备、技术管理;责任、制度管理;煤气检测管理;工作人员考核管理等。3)煤气储存、输运及使用管理等。(8)电力节能管理要点有: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功率因数及电能质量;加强谐波治理与无功补偿;开发节电技术,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用电效率,以实现节电。
2.2环保管理要点
(1)原料场环保管理要点有:采用封闭型原料大棚;采用封闭的原料输送带等。(2)焦化工序环保管理要点有:1)管理控制方面。炉门、炉框装煤孔封堵和修缮应常态化;调火、结焦时间、配煤控制应合适;环保设施运行、点检维护应到位,排放指标应严格控制。2)环保设施方面。除尘、废水处理能力配置应足够大;化产系统异味捕集设施能力应足够;煤、焦储存和运输采用全密闭形式,干熄焦厂房应封闭等。(3)烧结工序环保管理要点有:1)原料场环保。烧结原料场应采用全封闭形式;翻车机、卸料间应封闭除尘;皮带运输应采用全封闭形式。2)烧结机环保。台车速度要满足除尘能力,机头电除尘效率要高,脱硫应稳定运行;机尾电除尘应提效改善;溶剂、筛分、转运等布袋除尘应采用大风量。(4)炼铁工序环保管理要点有:1)水循环控制。冲渣系统消纳劣质水,冲渣水应采用全闭路;水渣控水应全部返回冲渣系统;煤气洗涤系统应排放进入冲渣系统。2)除尘控制。出铁场应采用全封闭形式,除尘风量应匹配均衡;高炉煤气应采用干法除尘;矿焦槽应采用全封闭除尘。(5)炼钢工序环保管理要点有:1)电炉、转炉、精炼炉。应严格控制冶炼强度,限制原料中杂质质量分数;一次、二次、屋顶除尘能力应足够大;连铸应采用切割烧结板除尘。2)公辅系统。高低位料仓及皮带运输系统应采用全密闭除尘;三脱站、倒罐站、拆炉拆包除尘能力应足够大;辅料卸料间应全封闭。(6)轧钢工序环保控制要点有:1)热轧。粗轧、精轧应采用烧结板除尘;轧钢水处理的浮油应加以清理和控制。2)冷轧。油雾不锈钢丝网除尘、酸雾洗涤塔、碱雾洗涤塔应达标;酸洗氮氧化物处理、抛丸机除尘能力应满足生产要求;冷轧酸碱废水处理能力及方法应合适。
3钢铁行业节能环保技术
3.1焦化工序节能环保技术
(1)无烟装煤焦炉。7.63m焦炉采用微负压无烟装煤系统,可单独调节每孔炭化室的煤气压力,杜绝由于集气管压力波动引起的煤气逸散及荒煤气放散,可减少环境污染。(2)焦炉煤气脱硫制酸。集成焦炉煤气脱硫制酸系统,脱硫采用单乙醇胺法将煤气中的H2S一步脱除到质量浓度为50mg/m3以下,脱硫后的H2S气体用于生产硫酸,洁净煤气用于轧钢生产。(3)煤调湿。该系统采用太钢双相不锈钢制作的蒸汽管式干燥机,利用干熄焦系统的蒸汽作为热源进行干燥处理,使煤水分(质量分数)由10.0%降至6.5%,结焦时间缩短4%,酚氰污水减少3.5%,每年可节约煤9226t。(4)干熄焦。干熄焦时焦炭冷却时间为2~2.2h,可使1050℃红焦冷至250℃以下,冷却后的焦炭由皮带送往筛焦楼。每吨红焦约可产生压力为9.8MPa、温度为540℃的高温高压蒸汽550kg,干熄焦余热发电使用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功率为50000kW。焦化工序节能环保技术主要有:(1)焦化废水处理工艺。工艺流程为:除油预处理A2/O生化处理+生物酶活性炭粉脱色除味降低COD系统公司水系。(2)酚氰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传统A2/O+生物酶生化处理技术,新增活性炭粉末深度处理工序,处理后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要求,在公司内部水系统可全部循环使用,可实现焦化废水零排放。
3.2烧结工序节能环保技术
(1)环冷烟气低温余热锅炉回收烟气中的低品位余热能源,产生过热蒸汽用于供热或发电。工艺流程为:烧结机环冷机余热回收余热回收供公司管网。(2)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集脱硫、脱硝、脱二英、脱除重金属和除尘五位一体,这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富集SO2用于生产硫酸。工艺流程为:烧结机活性炭法脱硫脱硝制酸硫酸回用于轧钢生产。烧结烟气循环利用技术(图1)是烧结工序节能环保新技术之一。经工业试验验证,与传统烧结工艺对比,烧结烟气循环利用技术具有如下效果:烧结质量不受影响,产量可提高15%~20%;利用烧结烟气余热,节省固体燃料2.1~2.4kg/t,CO2减排3%~4%;烧结外排废气总量减少15%,减轻烧结四电场除尘负荷,且有利于后续脱硫处理系统;二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减排。目前,该技术已在宝钢、宁钢、沙钢等实现工业化应用。
3.4炼钢工序节能环保技术
(1)转炉煤气干法除尘。转炉煤气经干式除尘后全部回收,可直接供用户使用,耗电量低、热能可充分利用,除尘效率高,排尘质量浓度低于30mg/m3,可提高煤气回收量20%,每吨钢可回收115m3煤气,热值达约8360J。(2)炼钢厂房采用全密闭形式。结合国内外先进除尘技术,在炼钢厂房内电炉采用四孔、狗窝和屋顶罩三级捕集除尘方式,转炉采用一次除尘、狗窝和屋顶罩二次除尘方式,实现冶炼过程烟尘有效捕集,3.3炼铁工序节能环保技术(1)高炉煤气干法除尘。中国自主开发内滤式煤气反吹干法除尘系统,可降低水耗和运行成本,提高煤气质量。年可节约新水160万t,增加TRT发电量30%。(2)煤气余压发电技术(TRT)。配套建设干法煤气余压发电装置,煤气利用率可达到99%以上,吨铁发电量达50kW•h,每年可发电2.8亿kW•h。(3)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技术(CCPP)。将剩余高炉煤气优先用于热转换效率高的蒸汽-燃气联合循环装置,再用于常规发电装置和煤气锅炉,最终使剩余煤气达到零放散,年回收利用高炉煤气50亿m3,发电3.6亿kW•h,节约煤38万t。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技术如图2所示。(4)高炉矿渣综合利用技术。中国现已引进当今最先进的立磨技术,建设有高炉矿渣超细粉生产线,年综合利用矿渣为280万t,可提高矿渣经济附加值,减少CO2排放。其工艺流程为:高炉水渣矿渣超细粉生产线超细粉。中国目前正在建设国内第一套利用高炉热熔渣制棉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每年可回收利用高炉矿渣约8万t,创效8000万元以上,具有显著的低能耗、低污染、无排放等特点。其工艺流程为:高炉热熔渣热渣制棉生产线岩棉。合理地将高温烟气和常温烟气进行混合,有效降低了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3)转炉余热蒸汽发电。利用转炉余热蒸汽进行发电,年发电能力达1亿kW•h。目前正在实施电炉及AOD炉余热回收项目,项目达产后年可回收蒸汽36万t,节约标准煤3.4万t。
3.5轧钢工序节能环保技术
3.5.1热轧工序节能环保技术(1)蓄热式加热炉。利用加热过程余热,比常规加热炉节能30%,年可节约煤5.6万t。(2)轧机辊道变频调速。对辊道、风机、水泵实施变频改造,年可节电0.9亿kW•h。(3)余热蒸汽发电。回收加热炉烟气余热,配套饱和蒸汽发电机组,年可发电0.4亿kW•h。(4)塑烧板除尘。采用世界一流的防油防水塑烧板除尘器,排放质量浓度可低于20mg/m3。(5)加热炉汽化冷却。用汽化冷却替代传统的水冷却方式,可回收大量的余热蒸汽。(6)纯氧燃烧技术(拟实施)。可节约高热值煤气的使用,降低能耗,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5.2冷轧工序节能环保技术(1)冷轧混酸、盐酸再生。1)采用喷雾焙烧工艺,对废混酸进行再生,年可回收氢氟酸1.45万t、硝酸1.2万t,年可节约石灰2.5万t,回收金属氧化粉7770t。2)采用预脱硅+喷雾焙烧技术,对废盐酸进行再生,年可回收盐酸1.3万t,回收氧化铁粉4200t,同时可有效减少中和用石灰用量。(2)冷轧氮氧化物处理。对轧钢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催化还原技术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排入大气,年可减排氮氧化物250t。(3)冷轧硫酸钠净化回收。对不锈冷轧厂冷线所产生的电解硫酸钠废液进行净化回收,每年可回收硫酸钠超过2000t,节约氧化钙4515t。冷轧硫酸钠净化回收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3.6发电环节节能环保技术
300MW机组的节能环保技术。(1)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可使锅炉烟气中产生的氮氧化物质量浓度从750降低至400mg/m3。(2)采用五电场高效电除尘,烟尘排放质量浓度可控制在20mg/m3以内。(3)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可使SO2排放质量浓度控制在100mg/m3以内。(4)采用SCR液氨脱硝工艺,可使氮氧化物排放质量浓度控制在100mg/m3以内。
3.7钢铁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1)冶金除尘灰资源化利用。将除尘灰等含铁尘泥成型处理,与钢渣中分选出的渣钢及焦炭一起加入竖炉,在竖炉中这些物料被还原成铁水作为炼钢原料回用于生产,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煤气洗涤净化后作为清洁燃料利用,炉渣制成水淬渣作为生产超细粉的原料[13]。该方法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钢铁生产实现固废零排放的有效手段。(2)钢渣资源化。钢渣是钢铁企业最主要的固体废弃物。太钢建设了钢渣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年可产50万t钢渣肥料、30万t路基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彻底使不锈钢尾渣变废为宝,实现综合利用。目前,钢渣资源化生产线有:不锈钢尾渣湿选处理线;不锈钢尾渣干燥、肥料生产线;碳钢尾渣破碎和超细粉生产线;钢渣路基材料生产线;炼钢辅料生产线等。转炉渣辊压破碎-余热有压热闷技术(图4)是炼钢工序节能环保新技术之一。国内仍有很多钢厂钢渣采用落后的热泼处理工艺,将热态钢渣运至钢渣热泼场,倾翻落地,喷水冷却,然后用铲运机将冷却的钢渣经粗选废钢后运出堆弃。热泼法存在投资大、占地大、对环境污染严重、金属铁不能全部回收、钢渣稳定性不好,不能利用等问题[14]。转炉渣辊压破碎-余热有压热闷新工艺技术属国内外首创,热闷时间短,耗水耗电量低,实现了钢渣处理过程高效化、装备化和环境洁净化。处理后钢渣浸水膨胀率低于1.6%,游离氧化钙质量分数低于2.12%,可满足建材行业相关标准要求;粒度小于20mm的钢渣质量分数大于72.5%,有利于后期破碎磁选。此外,钢渣余热有压热闷产生的蒸汽温度为120℃、压力为0.2~0.4MPa,为钢渣余热回收利用创造了条件。目前,已完成60万t/a钢渣处理产业化示范工程。
3.8钢铁废水综合利用
焦化生化废水深度处理采用“一级电催化氧化+二级电催化氧化+电絮凝+电气浮+除铁锰系统+陶瓷膜超滤+反渗透”水处理工艺,通过电催化、电气浮、超滤、反渗透等主要设施,对生化出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分解,降低了废水中COD、氨氮等浓度,纯水回用于生产系统,浓盐水用于烧结混料或炼钢焖渣,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焦化废水的“零”排放。
4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创新方向和重要关键技术
新环保法实施后,加强钢铁企业环保设施技改及运行维护,以保证污染物排放达标成为重头戏,企业进一步重视环保改造项目完成后的达效评估和运行维护。结合不同区域的环境管理要求,更多钢铁企业将环保风险管控融入业务流程,深化环保事前管理,强化基础管理和过程受控,提升异常突发设备和作业引发的污染问题应急处理能力;强化建设、生产和环保管理的有效协同,重视建设项目环保程序合规性;深入开展节能领域、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废水处理领域、固废深度处理领域、资源循环与综合利用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
4.1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创新方向
钢铁工业应深化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钢铁绿色发展。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创新方向有:(1)先进流程技术创新。定位:适合中国能源资源特点,突破资源能源瓶颈,提供绿色钢铁产品和工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支持重点:适合中国能源资源特点,突破资源能源瓶颈,突破性低碳技术;研发生产全生命周期理念下绿色产品;运用信息化技术研发推广主工艺专家智能控制系统。(2)节能环保集成优化技术创新。定位:钢铁绿色制造,节能环保密不可分,需向纵深化、系统化发展。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支持重点:节能环保的难点技术、无法稳定支撑和保证先进节能环保标准的清洁生产技术。(3)资源高效利用绿色产业链技术创新。定位:加强钢铁与多产业间协作与衔接,将资源进一步高效利用,突破技术、利益等瓶颈及障碍,构建跨界绿色产业链[15]。建议工信部等部门支持重点:需多产业协同合作开发绿色能源及资源利用技术等。绿色发展引领下的钢铁工业重大创新工程应集中在:(1)生产钢铁绿色产品,高效低耗生产新工艺技术创新工程。以新一代先进钢铁流程为基础,以清洁生产为目标,高效低耗地生产高性能、高质量、稳定的钢材,并取得重大工艺技术突破。(2)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系统集成优化创新工程。完善节能环保综合技术开发、一体化设计、创新应用,将能源高效合理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相融合。(3)利用清洁能源,研发应用钢铁生产低碳技术创新工程。充分发挥钢铁工业能源转换功能,创新应用煤气重整、太阳能及风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减少钢铁生产全过程的炭石燃料消耗及温室气体。(4)多产业协作,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绿色产业链创新工程。以绿色发展为指导,多产业协同合作,将各类资源合理链接高效利用好,将厂区及周边社区废弃物消纳处理好,实现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5)运用安全的信息化技术,优化监控管理及生产控制系统。继续优化升级能源管控中心,以信息化手段建设能源环保一体化监控及管理系统[15]。
4.2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关键技术
钢铁工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应重点推广的技术主要有:(1)先进流程技术创新,包括捣固焦技术[16];低温烧结工艺技术;洁净钢技术[17-18];转炉少渣冶炼[19];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20-21];耐蚀耐候高性能长寿命钢材开发;热风炉双预热高风温技术。(2)节能环保集成优化技术创新,包括煤气干法除尘;蓄热式热交换技术;焦化流程负压蒸馏技术;高温高压锅炉的干熄焦技术(CDQ);烧结矿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高炉调湿鼓风技术;转炉煤气回收高效利用技术;转炉余热蒸汽回收利用技术;能源中心及优化调控技术。(3)资源高效利用绿色产业链技术创新,包括城市中水和钢厂废水联合再生回用集成技术;钢厂工业低温余热为周边社区供热;钢渣高效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废钢回收、分类、加工及预处理技术;冷轧废酸再生技术(太钢)等。钢铁工业要实现绿色发展,需进一步完善推广的技术主要有:(1)先进流程技术创新,包括炼焦煤资源高效利用与低焦煤配煤炼焦技术;BPRT技术;适应劣质矿粉原料的成块工艺优化技术;工序间界面匹配与动态运行技术;薄带铸轧技术;半无头轧制技术。(2)节能环保集成优化技术创新,包括焦炉烟气煤调湿(CMC)技术;煤气初冷系统余热高效利用技术;烧结烟气选择性循环利用技术;烧结烟气综合净化技术;烟气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化技术(如烧结、转炉、电炉);钢厂二英的防治技术;钢铁企业细颗粒物防治技术;炉外精炼干式真空技术;钢厂能量流及能量流网络优化技术;钢铁生产规模化利用清洁能源(风、水、太阳等)技术。(3)资源高效利用绿色产业链技术创新,包括焦化酚氰废水治理及资源化技术;焦化、烧结脱硫副产物的高效处理利用技术;焦炉、高炉利用废塑料技术;含铁、锌尘泥集中处理高效利用技术;不锈钢渣综合利用技术;钢渣尾渣作水泥及混凝土掺合料(高比例)生产和应用技术;冶金煤气重整和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热法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钢铁工业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前沿探索性技术主要有:(1)先进流程技术创新,包括高炉喷吹还原气体;熔融还原工艺和装备;预还原烧结、球团技术;镶嵌烧结技术。(2)节能环保集成优化技术创新,包括竖罐式烧结矿显热回收利用技术;钢厂物质流和能量流、信息流协同优化技术。(3)资源高效利用绿色产业链技术创新,包括钢铁渣作农肥和酸性土壤改良剂技术;高炉渣和转炉渣余热高效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CO2捕集、回收、存储和利用技术。
5实现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工程科技战略
中国钢铁工业(整个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建议如图5所示。钢铁工业正在研发的先进清洁生产技术主要有: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技术;烧结烟气循环利用技术;烧结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及副产物有效回收利用技术[22];高炉喷吹还原性气体技术;CO2-O2混合喷吹炼钢工艺技术;钢铁烧结烟气PM2.5无机膜高效捕集技术;高炉煤气制备甲醇技术;高炉渣、钢渣显热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23];钢渣余热有压自解处理工艺技术;焦化废水处置分质回用技术;含铬钢渣制备微晶玻璃技术;新一代TMCP技术。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度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钢铁行业将以建设钢铁强国为目标,以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综合竞争力为主攻方向,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充分理解和支持国家在能效对标、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工作中制定的各项法令及政策要求,努力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创新活力强、经济效益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工业,更好地实现“低污染、高收益”。到2020年,钢铁工业绿色环保的目标为:(1)全面确立钢铁绿色发展理念,建立钢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的绿色环保生产体系;(2)完善节能环保技术开发、推广应用,资源与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等研发应用体系;(3)建成钢铁企业环保技术设备普遍应用、污染物普遍稳定达标排放、厂区和周边社区环保监测互补的监控体系,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中国钢铁工业(整个产业)绿色发展目标,应该采取的措施有:(1)钢铁企业全面实现清洁生产,气、液、固“三废”全部实现有效治理、达标排放,排放总量达到当地环境容量承载力的要求。(2)节能环保技术实现全覆盖,持续提升节能、环保设施利用效率和水平。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基本实现智能化提升。(3)实现全行业能源消耗总量下降,吨钢综合能耗降至560kg(煤)以下;吨钢耗新水量降低到3m3以下;固体废弃物实现100%利用。(4)建设工业生态园区,发展循环经济。钢铁工业是少数几个可以带动工业生态园区建设的重化工业之一。充分发挥钢铁工业材料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社会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4]。
6结语
精品范文
10厂区消防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