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篇1

一个人的高尚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教育中熏陶涵养而成的,也正是深刻体会了后天教育的至关重要,儒家才强调人的一生须得不断修身励行、优游涵泳。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社会转型时期小学生的品格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品格教育正面临这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品格教育,抓早抓小,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推动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文明礼貌、族人为了、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的风气。

1.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面临的挑战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正在加强,这也深刻反映在农村小学生品格形成的过程中。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小学生的品格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基础教育中的德育问题,从这里可以一叶知秋、管中窥豹,深刻反映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方方面面。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深刻影响着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

1.1 社会转型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对小学生品格教育方式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在经济社会转型中,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壁垒还将在一定时期长期存在,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产业培育和产业转型还在缓慢发展,劳务输出这一基本经济构成暂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工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不会消失,农村小学生大多都是或将是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不会有较大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是留守时间长短。留守儿童对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父母在其成长中长期缺位,心理健康、性格发育收到限制,与此伴随的隔代教养问题将制约农村小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不利于摆脱旧的行为模式,形成适应现代生活的行为习惯,当前我县农村的隔代监护人知识水平不高、教育观念落后,农村小学生在品格教育上"野蛮生长"现象还比较突出,更有甚者,一些落后的、封建迷信性质的教育观念还在少年儿童的监护中有一席之地。

1.2 作为父母一代的监护人不能融入学校品格教育。农村小学生的监护人多事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他们长期奔走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对小学生教育似懂非懂,存在简单化理解小学生教育现象。或者仅仅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品格教育,或者过高要求学校教育教学,简单套用城市教学模式,或者以偏概全、吹毛求疵,对学校教育存在成见、不理解、不配合,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不利于巩固学校品格教育成果。

1.3 当前学校教育在品格教育上发挥作用还不够。除了家庭教育不配合、社会教育不理解外。学校教育本身对品格教育发挥的作用还很不够。在最根本的升学压力没有得到缓解之前,一切不能衡量到考试成绩之中的教育内容都还存在一定的空间被挤压现象,这制约了品格教育的进一步提质上档。从品格教学上,小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发挥,传统的道德教育更重视社会价值去向,脱离了小学生的生活,使得小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学不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成长阶段的真话、真知,小学生在道德教育中说大话、假话、套话、正确的废话,很容易造成道德教育不入脑入心,甚至导致小学生言行不一致。此外,传统道德教育在目的、内容、方法上存在与全球化、多元化现实不适应的情况,导致道德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

2.品格教育的内涵

"品格"在古希腊文中意为"刮出、擦出",引申义为烙印、不可改变的,其英文为character,作为名词有17种含义和用法,其基本含义是事物的特性、性质、角色等、牛津英语词典对其的定义是"品德和心理品质的总和"。可以看到的是,品格更多的是一种特质。美国品格教育11条原则的第2条指出:"品格必须是一个包含思维、情感和行为在内的综合性概念"。它将品格进一步定义为一个包涵多挣成分在内的复杂的人格系统,是道德认知、情感、动机、行为等多种道德心理成分在个体身上的稳定表现。

而小学生的品格教育指的就是通过教育者与小学生相互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引导和促进小学生获得、形成核心价值,进而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德性品质的过程。它值得既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又是小学生自主建构品格的过程,强调了小学生的品格获得是外因与内因的统一的结果;同时,这个概念强调了品格教育的内容应该是核心价值的传授,品格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小学生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德性品质。

3.加强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建议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问题,相对于传统道德教育而言,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与城市小学生品格教育并无多大区别,因为其中关键不在城乡区别,而在于教育观念、教育设计,但是在涉及农村独特的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农民工监护人等问题上,需要切实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加强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上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寻找并确定核心价值,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进行话语转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全过程是我们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本职工作,但是在教学方式上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结合小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行为特征,要改变传统只重灌输不重体验、不重对话的教育方式,充分调动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帮助其积极反思,引导其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态度、价值、情感等心理品格。

3.2 要形成学生、教师、家长的伙伴合作关系。三者互不信任、对立是阻碍小学生健康发展的人际原因,三者的伙伴合作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这就需要师生、亲子之间跨越文化心理障碍、知识见识阻碍。

篇2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美国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实践智慧”是这种品格教育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实施途径多样,具有较强的隐形约束力;凸显青年学生的实践主体性。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对我国的德育工作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复兴,对20世纪20年代传统品格教育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了回归,成为今日美国公共学校最具前瞻性和最流行的道德教育形式。它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品格教育理念和思路,给美国的品格教育带来了较多的进步。这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实践,也给我国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我国应努力研究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内容,并结合实际吸取其有益之处,改进德育工作。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含义

美国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在思想方面,新品格教育更强调对当时各种流派思想精华的吸收,不再只强调教师在品格培养中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主体性有了更多的考虑,给予学生更多的道德自由;在培养方法上,除了延续传统的示范、实践、文学等方法外,还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有利于自己品格发展的各种其他方式;在道德功能上,它已不再像传统品格教育那样去维持传统社会的功能,而是力图实现在陌生人社会道德的变革,改变社会道德分歧和混乱的情况,整合碎片化社会,培养现代人更多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向心力,维持社会的稳定。

在这些不同中,实践智慧(phronesis)这一特征开始慢慢凸显。实践智慧是古希腊四大美德之一,是关于选择的美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智慧不同于技术,它不制造东西,以行为自身为目的。实践智慧就是善于策划对自身有益的“善”以及有益之事,是对人的善,是根据理性进行实践的品性。这与新品格教育的理论基础美德伦理相互呼应,互为依存。美德伦理为实践智慧提供了行为的目的,实践智慧为美德伦理提供了实现“善”这一目的的手段。

“实践智慧”也是美国品格定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品格教育专家,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Cortland )校区教育系教授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道德价值所构成”,即“它是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道德认知、道德体会和道德行为”。好的品格“包括认知善、趋向善和为善—良知习惯、喜好习惯和行动习惯”。布贝尔也认为,品格不是“成品”,品格需要通过教育进行塑造。他认为:“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则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真正的教育者不仅向学生传授某些知识和技能,而且关心着学生整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无论是里克纳还是布贝尔的定义,他们都认为品格需要包括道德行为这一部分,而且需要通过教育和塑造才能形成,即德育实践在品格教育中是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思想渊源

1.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其理论渊源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可教”思想,并将其大大推进了一步。他把学习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知识;另一类是学技能和学美德。教育方式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口授式教育,一类是训练式教育。知识可以通过口授获得,但技能和美德必须通过训练才可以掌握。因此,亚里士多德非常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实践的关注。“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通过实践才能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通过习惯促使人的德性更加完满,最终成为个体稳定的品格。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德性一方面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需要经过不断训练才能成为稳定的德性,真正养成做好事的习惯。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对西方影响很大,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美国传统品格教育的发展。品格教育一直到20世纪初都是美国道德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传人、个人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扩大、美国社会快速出现的多元化倾向、二战动摇了人们的道德信念等因素的影响逐渐走向衰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思潮兴起,当时这一思潮比较流行的道德教育理论是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和拉斯思、哈明的价值澄清理论。“在6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当中,培育学生道德的善意的努力是在道德相对主义以及怀疑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大气候下进行的。对于道德教育有强烈使命感的教育工作必须在‘价值中立’的课堂氛围的约束下设法实行道德教育。”这些学说虽然比较注重个体主体性的发挥,但过分强调个人价值,陷入个人相对主义的案臼。其道德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使得学生无法判断日常的道德行为的对错,也没有真正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导致美国在70年代末道德开始严重滑坡,美国青少年的品格教育陷人了非常糟糕的境地。在政府、公众、企业等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美国的品格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回归,并迅速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上走向深化。

2.杜威的实用主义对美国新品格教育“实践智慧”的贡献

在品格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对美国的传统品格教育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不应在学校教授一些脱离社会生活的理论,比较推崇在学校这个品格教育的最主要场所进行较多的品格情境模拟,而不是脱离现实进行品格教育。他认为:“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他会感到高兴和有趣的经验—儿童参与觉悟操作,从而养成勤勉、遵守秩序以及尊重别人的权利和意义的习惯,养成他们获得应服从于整体利益的基本习惯。参与家务也成为获得知识的机会。……(因此,)……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就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生活是主要的。学习是通过并联系这种生活进行的。”

杜威还在品格教育的实践操作方式上引人了比较新颖的心理学解释。在他看来,品格不是一种传统的僵化的训练,而是一种心理认同和体验;品格更准确地讲是一种习惯的渗透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杜威的这些思想为美国从传统的品格教育走向现代的品格教育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此后美国的品格教育在80年代末复兴时有了较多的反思,不是简单地接受过去传统品格教育理念,更注重针对学生个体不同的需求,提供更多理性化的内容和方法。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表现

1.美国新品格教育实施途径多样,有较强的隐形约束力,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

针对美国各个地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道德教育目标的缺陷,20世纪80年代末复兴的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提出了一些核心的价值理念,这为美国品格教育运动的深人提供了具体的标准,避免了美国各个地区标准的混乱。美国品格教育联合会还提出了“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用以评价学校品格教育的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口〕。这些措施为美国品格教育指明了正确的道德教育方向。

但美国没有拘泥于一种单一的品格教育模式,而是实行课堂教学、非正式课程、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等各种方式。这使品格教育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首先,美国较少实行统一的正式课程,更偏重于多学科的整合,适应了当前社会多元化的趋势,培养了学生对于道德教育多角度审视的能力。比如美国学校注重通过现行的公民课、历史课、地理课、社会课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其次,除了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课程,美国学校还提倡教师在教授一些其他课程时渗透品格教育,采取合作学习、档案袋替代性评价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尊重他人等品格。最后,美国还建立了各种有效的品格教育情境,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品格教育氛围。

这些方式显示美国把品格教育渗透进学校课程教学、校园生活和社会舆论、环境渲染等方方面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品格教育,有效地克服了“被迫灌输”产生的逆反心理,在各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把品格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内心信念,进而转变成具体的行为习惯。

2.美国新品格教育“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凸显了青年学生的实践主体性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提倡“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摒弃了过去忽视品格教育主体学生的错误做法,真正把学生的价值当做品格教育的基础,在要求学生对品格教育的标准有基本认知的基础上,尊重他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感受,丰富他们的品格教育情感与行为,并引导他们努力超越社会生活的束缚,培养形成正确的品格。

在实践模式上,改变只注重教师主导地位的片面做法,提倡师生关系平等,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品格教育情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想和品格实践能力。在课内,允许学生对各种问题大胆讨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努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品格培养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在这一方式倡导下,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常可以看到师生讨论的热烈场景。在课外,美国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供学生活动的俱乐部、学会和协会达600多个。此外,美国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一类是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活动,如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另一类是服务性活动,包括扶贫救困、公益性义务服务等。美国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美国品格教育这种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育方式是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品格教育运动的一种“否定之否定”,既看到过去教育方式的规范性,又在此基础上摆脱了死板的教条,把品格教育渗人生活世界,这符合马克思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观点,即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和尺度,无须借助其他的尺度来衡量。这种模式克服了学生在品格教育中被枯燥的教条“物化”、处于单纯的客体的缺陷,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生动的“交互主体式”模式,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品格方面的要求,还满足了学生这一实践主体的自身需求。

3.美国新品格教育得到家庭、社区的支持,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品格构建了良好的实戏环境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继承了社群主义的传统,认为“城邦之外无道德”,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的整合道德社群,而良好的品格只能在这一社群中培养和发展。这种思想其本质是打破现代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碎片化倾向,构建一个具有共同的善、利益、价值的实体组织或社会关系。在这一社群中,“人们有归属感,具有一定社会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美国在品格教育实践中贯彻着这一理念,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的协作。为了保证学校能成为家庭和社区之间的重要桥梁,小校化和小班化改革是当前美国中小学改革的热点。为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建立了家长教师联合会,定期把学生在校情况与家长沟通。在社区则实行社区服务计划,包括回收废物、为无家可归者和不能承担手术费用的人捐款等各种具体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尊、对他人关心爱护等品格。这些方式都体现了品格教育社群化的最大价值—营造一个道德实践的环境。没有这种道德社群的建构作为前提,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品格总是伴随着相同的实践”这一品格教育的精髓就无从实现。

四、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1.我国应改变德育模式单调化的现状,为青年学生创造更多良好的道德实践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

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仍然以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主要的道德培养方法。虽然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理想的德育应该是行动的德育和生活的德育”的观点,又倡议研究性学习、多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但在现实实践层面还远远不够。针对目前的现状,我国在开设政治课的同时,应注重多学科的合力,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共同传播和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在评价标准上也不能仅仅依赖卷面的成绩,可以把开展社区服务、写论文、问卷调查、学生辩论赛等活动作为评判标准的一部分,给予学生更多自觉自愿的道德参与机会,促使他们在道德心理和行为上更加成熟。

除了多学科道德渗透的方式之外,在德育环境上也要下些工夫,这包括学校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我国学校各个等级参差不齐,其校园环境有较大差别,而学生的最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学校,这就要求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管理风格、学习研究风气、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方面要加强,尤其是教师的表率作用要突出。此外,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操场、宿舍、食堂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也要营造良好的认知环境,宣传核心的价值和美德。在社会环境上,我国政府应加大投资,对学校所在地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氛围、道德风貌、法律规则、交往和沟通习惯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治理,让学生在自然的生活中接受无形的道德教育。

2.我国应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给予青年学生更多接受教育的自主权

我国较好地吸取了美国品格教育的优点,并结合我国实际,在2001年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和“双主体”德育观,为改变学生在德育中的角色定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德育中开始贯彻主体性原则—道德的主体本质决定道德教育方法的选择,应有助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和自律道德的达成。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对过去的德育方法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开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在不同年龄阶段开设不同的课程。此外,在课堂教学时,很多政治课开始尝试讨论法、角色模拟法、演讲法等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除了课堂教学,在其他很多地方我们也要给学生一些自主权。比如我国的选修课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而只是让学生选修一些有利于提高应试成绩的科目;在学习进度上也没能做到按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基本上是按学生的年龄而不是能力分班;中小学的课余时间也很少,使得课外活动的开展缺乏条件,不利于对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都要求我们给予道德实践的主体—青年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条件。

3.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主义传统启示我国的德育也要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的整合力量才能实现突破

篇3

以树之外貌打造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有形载体。因此,教室的环境布置就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将树的外貌特征融入到教室环境的设计中,让视觉上的冲击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绿色的运用。走进教室,最先感受到的是绿色带给人的平静和舒适。绿色条纹的窗帘闲逸地垂在窗户两旁,绿色的小柜子整齐地码放在墙壁的一侧,绿色的校服在学生身上显得格外醒目。绿色可以平复学生浮躁的心绪,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叶片的运用。叶子的造型多种多样,精致而独特,正好起到装饰、美化教室的作用。柜子上树叶形状的小标签、黑板上树叶形状的评优栏,还有墙壁上树叶形状的照片框,每一个微小的设计都体现着师生的匠心独具。

枝干的运用。树的枝干为果实和树叶输送水分和营养,它的挺拔承载着生命的意义。一面白墙、一块黑板都因为有了枝干的装点而变得生动而有意义。

优美舒适的教室环境给学生增添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从而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用树之品格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剖析树之品格,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悬崖峭壁,都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默默地生长着。学校依托树的坚强品格推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感染、激励学生。

确立班级文化。班名以树名命名,班徽设计借助树之外形,班号浓缩树之品格,班标、班规、班歌、班训也都与树之特性紧密相连,蕴含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为班级文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开展班级活动。举办各类以“树育”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活动,既有助于营造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开展班会评比,各班围绕班名设计、组织班会,学生通过绘画、讨论、表演、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本班别具特色的“树育”文化活动;开展手抄报比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班级文化建设,各班组织了以“树育”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构思,最后形成了一张张具有“树育”文化色彩、内容丰富实用的精美作品。此外,班级还以“树”为主题,组织了绘画、诵读、歌唱、小话剧表演等活动。

活动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情感、刻画心灵、指导行为的过程。每一次的展示都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意义。

顺树之天性建设班级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良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所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只有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上,才能彰显出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真正达到以树育人的目的。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同样要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不能凭着主观愿望恣意干预和灌输。

制定班规,指导行为。班规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要让大家认可并切实可行。这样,才能起到制约和指导学生行为的作用。

尊重差异,顺道而为。要尊重差异,不整齐划一、不拔苗助长,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特长为代价去换取暂时的学业成绩,应该帮助他们自然、有序地发展。

篇4

在实施上述教育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校德育不能以削弱智育为代价,也不能搞形式、走过常。

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是他们自身的发展。德育的实效表现应该是促进而不是脱离这一过程。学科教学中除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外,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良好习惯的教育,以及意志、毅力等个性品格的培养。

2、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

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就没有有效的教育。而教育活动的系列化和制度化是建立教育阵地、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坚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有的可结合学科教学进行,也可按一 定的教育内容和目的单独组织;可集中进行,也可分散安排;可走出去,也可请进来;可由学校或班级教师组织。也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织去安排实施。每次教育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注重实效。

3、建设好校园环境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园环境建设要坚持教育性和知识性原则,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体现教育性的重要标志是校风和班风,是宽松和谐的、健康向上的人际环境。

要认真搞好班集体建设、班科教师(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集体和家长教育集体的建设,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4、优秀或存在严重不足和缺陷的学生,更具有重要意义。

篇5

郭英德教授的思辨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史的总结,二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行为的思考,三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理论的探索。这三个层面的思辨,体现出郭英德教授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和学术品格的关注。他精辟地指出:“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有三个层次:客观认知、审美阐释、评价思辨。”“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以时间而言,具有历史性、当代性和永恒性。以空间而言,具有社会性、学术性和个人性。”文学史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以文学文本结构的演变为载体的人类审美心理和精神状态演变。古典文学研究当更多地做意义阐释,提供意义,惟有如此,才能介入当代文化。

郭英德教授论析古典文学研究的“私人化”倾向和文学史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是对研究主体的思考和质疑。他提出明清小说史的写作当“悬置名著”,是对学人因袭旧有的研究模式的反思和批评。种种令人不能满意的研究现象、研究行为,究其源,无不与意义的缺失、模糊有关。因此,《建构与反思》一书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解说与倡导,便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

郭英德教授对诸多人们习用的研究惯例进行了深层的追问。如关于作家的仕宦经历,郭英德教授指出:“问题不在于作家的仕宦经历能否研究,而是在于作家的仕宦经历如何进入文学研究的领域,我们必须从政治与文学的双向互动关系中,深入考察作家的仕宦经历,不仅仅考察作家做了什么,还要考察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类似的精警追问在书中俯拾即是。在这一步步的追问与解答中,郭英德教授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加宏阔的学术世界。

郭英德教授对学术品格的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理论品格、现代品格和主体性品格。郭英德教授指出:学术研究的理论品格是内蕴于具体研究对象的认知、阐释和评价之中的,理论的出发点应是历史上存在的具体文学现象。研究者当沉潜于文学史料,将其思考上升到理论高度。他提倡“走向具体”、“小题大做”和“实事求是”。这一提法,针对20年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种种非理论、准理论和伪理论等不良现象而发,对提高学术理论品位无疑是一剂良药。

篇6

关键词:大学语文 体验教学 策略

大学语文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是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之一,承担着拓宽大学生母语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力和综合审美能力等重要任务。学学语文,可以使学生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以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促进精神与心灵的成长。然而,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却更多地呈现出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以教为中心的讲解和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讲,没有积极思考的空间。因此未能形成有效的师生对话机制,未能让学生真正进入到课堂情境与文本情境中。

事实上,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强调对人的生命体验的传达,这与体验教学目的指向的生命性与强烈的情感性特点不谋而合。体验教学是在自由、开放的教育情景和关系中,师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达成个体生命之知识与意义建构的教学方式。在体验式教学中,“体验”是与生命、生存相联系的行为,不同的人对生命、生存和生活会产生不同的体会和感触,这种“体验”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的、独特的。体验教学能够很好地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对话。它从语文的特性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与体验的培养,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大学语文课堂中,真正发挥大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课的作用。

一、体验教学对大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体验教学强调生命对生命的感发才是最涤荡人心的教育,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与牧师一样,是有神性的职业”。如果说牧师的工作更侧重于对灵魂的拯救的话,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之处就在于更侧重于对灵魂的铸就。

1.教师对职业首先要有一种真诚甚至虔诚的热爱。他需要热爱教学,视教学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是自己生命的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寓所,而不只是完成一件工作。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爱才有可靠的根基,对职业才可能全情投入。

2.教师要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教师的生命的真情的流露,这种爱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基础上的爱,而不是对学生的一种施舍与恩赐。教师真挚的爱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安全和力量,会润泽学生的生命。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思考和评价。只有在得到了教师尊重和肯定的前提下,学生才敢于畅所欲言,把心中所想、所感、所悟尽情吐露出来,个性得到自由舒展,才能得到尽情发挥带来的生命喜悦,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形成知识以及情感体验的共享。

3.术业有专攻。教师应该全方位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不仅仅是职业技术层面的要求,因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生命教育的载体,教师的专业性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职业生命的热力。大学语文课程又有别于其他一般课程,因此教师应每周设置固定时间与学生交流,既可以研讨课业问题,也可以做心理恳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生命成长,实践“传道授业解惑”。

二、多种教学方法、技术促进大学语文体验教学的开展

大学语文的体验教学中,教师构建教育环境,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使学生用自己的知识、情感、意志去感觉、去评述文本和人类文化,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预见性,不断地提升心智训练的水准,建构人的主体性。为此,就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大学语文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景和生活空间里发生的。教学情景是教师和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选择或构建创造的适合于活动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景相互作用的性质。因此,如何使教学双方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使学生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产生“神与物遇”的对接,体验教育情境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2.恰当使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和教师同为课堂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应发自内心地地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为主体的能动性和学习的真正乐趣,从而与教师、同学共同探求隐匿在文本后的意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参与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图像以及音乐背景等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引入到体验的氛围中;进而通过有声语言、大量资料链接丰富学生的感知,引发学生的联想,不断深化体验效果。在丰富资讯的基础上,在恰当的体验空间下,学生往往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个性特点、成长经历等等不断累积新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促进心灵成长,从而达到陶冶人文精神、丰富人文情怀的教学目的。

首先,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活用多媒体,可以带领学生、激发学生去解读文本,领略艺术与精神之美。比如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此诗的情感表现克制而深沉,学生不容易理解其深意。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一定的多媒体形式,比如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现“红山茶”及其隐喻含义。在现代文学的传统中,“茶花”一直被赋予高洁、自然、清纯、朴素、秀逸等内涵,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和讲解,学生便能体会到诗中“红山茶”所蕴含的感情深度:细腻、深沉、节制,委婉中蕴涵着激情,如此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萧红的赞美与激赏。再比如讲授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时,使用多媒体资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伴随着深情的朗诵与动人的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出现在显示屏上。淡淡的月光、脉脉的流水,作者笔下那隽永的景象细致入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跟随作者来到了秦淮河,完全融入了诗情画意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的这种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从而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活用多媒体,可以弥补学生阅读量及生活阅历的不足,更能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多层面理解文本,提高文学鉴赏的自主性。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但学生已无法直接体验到盛唐气象的豪迈壮阔。因此,在学白诗歌之前,不妨让学生看看有关盛唐的影片,或者是有关李白的图象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盛唐生活,感受诗歌的魅力,理解李白在当时的名声和性情,从而更好地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刚正不阿的气质。

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确实能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是教师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应起主导作用。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遵循启发性原则,以促使学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为终极目的。多媒体设计要针对不同的重点、难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能只是为了展示、为引起学生注意力而插入一些声音、图片,这样反而会干扰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总之,大学语文课程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注意设计与其他环节的协调,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整个教学环节中有机的一环。

三、大学语文体验教学策略的意义

1.当下大学语文教育仍表现出一定的工具理性的弊端,为了矫枉,我们需要在一个更宏大的格局上思考:到底要建设何种导向的大学语文?显然,大学语文课程需要回归价值理性。在价值理性关怀下,人性世界被认为是以“合目的性”形式存在的意义世界。在这个世界,人对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人的最终归宿和终极关怀成为重心所在。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也不过是完成“育人”的教育目标。“育人”便要育“整全的人”,亦即“全人教育”。全人教育认为教育不仅要实现个体在智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个体在生理、社会、道德、伦理、创造性、精神各方面的发展,重视教育过程中的经验、选择与合作。――这便是大学语文体验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大学语文的体验教学中,可以发生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交融、摄养,这种交接融摄,符合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用爱和关怀使人获得属人的生命,去取得人的身份和资格,使人成为人。

2.体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品格。奥巴马说:“不管时代怎么改变,品格的力量一直未变。一个拥有高尚品格的人,总是给他人带来信心和光明,虽然学生也深知黑暗的势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精神领域的多元化和相对失范,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身体成熟、心理却未必成熟的大学生的价值观难免出现错位和偏差,这需要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教育途径来养成和纠偏,以免我们的教育只是在造就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里克纳认为,好品格就是知善、向善和行善,包括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品格教育,就是学校(以及家庭和社会等)通过审慎的努力,帮助年轻人理解、关心并按照核心价值行事。这种努力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显然,高校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帮助学生培养品格的任务,但是作为素质教育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担起首要责任。

3.大学语文的体验教育有助于促进公民教育。处于现代化纵深发展的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方向相反的两种变化趋势,一种是向下的变化――即社会的衰败,另一种是向上的变化――即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只有我国公民社会充分发展了,社会才能获得足以克服衰败的巨大力量。大学生是国家的核心人力资源,是新型知识分子和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他们将处于时展的前沿,为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未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势在必行,功在千秋。人文主义的启蒙和人性的解放是公民社会生长的精神支柱,这也是我们可以将大学语文教育和公民教育进行融会的理论立足点。

参考文献:

[1]赵敬立.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10,(1).

[2]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秦朝晖.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内容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

[4]舒志定.体验教育的合理性及其展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

[5]李放滔.对体验教育的认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

篇7

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是围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而开展的基于语言习得的教学活动,强调“如何教”和“如何学”,落脚点是学生语言技能的学习效果。大学英语“多元目标”教学则是在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的基础上的语言素质教育,即基于学生外语技能教学而展开的文化、思维以及品格的培育,强调外语学习所带来的个人的能力、思维和品格的改变。二者的具体区别如下:

1.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外语语言能力为目标

综合外语语言能力是指把外语最终作为一种工具掌握。构成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的综合语言能力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构成。

(1)语言知识是构成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的基础要素,包含语法、词汇、语音、功能和话题等五项。语法、词汇、语音三要素是构成语言的基础,而功能和话题则是构成了语言实现的可能,也是语言有意义、实现交际目的的必要条件。

(2)语言技能作为语言学习最基础、最根本的目的,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译四项技能,它们是实现语言知识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和体现语言工具性特质的重要构成。

(3)学习策略是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研究和把握的方法,是回答“如何学”的答案,主要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学习策略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获取语言知识的有效手段。

(4)情感态度是指兴趣、态度、动机、自信心、自主性和意志等影响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个性因素。情感态度是一切态度体验。它的核心意义是作为一种心理过程,这种过程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人自己需要之间的关系。

综上可以看出,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是以学生综合外语语言能力培养为目的,是从微观的语言技能教学角度回答学生个人外语学习的方法和目的,它忽略了从宏观的语言功能角度引导学生实现外语思维认知和社会价值。

2.大学英语“多元目标”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外语语言素质为目标

大学英语“多元目标”教学与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大学英语“多元目标”教学包含着“多维目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是在“多维目标”教学的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外语语言素质的教学。

外语语言素质由两大板块构成: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语言能力是外语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能力;而语用能力并不是单纯指代语言运用能力,它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外化,是语言运用的必要条件,包含着外语学习者语言使用背后的思维、文化、品格等内在素质的整合作用,它与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习得效果息息相关,影响着外语学习者个人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因此,基于学生综合外语语言素质培养的大学英语“多元目标”教学,是在语言本体教学的基础上,强调外语学习者个人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从宏观的人才整体素质培养的角度进行的外语教学。

二、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向“多元目标”教学的转变意义

现今,大学英语教学更多强调外语的“多维目标”,而忽略了“多元目标”,因此,大学英语“多维目标”教学向“多元目标”教学的转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重视语言知识技能目标向重视思维认知能力目标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技能目标主要表现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手段、教学管理等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均服务于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取,通过对学生在语言层面的英语语言知识的考查,判断学生的语言习得状态,并没有能够从学生英语思维和认知的层面去分析其对英语的掌握和习得程度。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有必要向包含创新思维、思辨能力、国际化视野等内容在内的思维认知能力目标转变,从而真正从认知层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

2.从重视学习策略目标向重视社会文化目标转变

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它是一个与人的心理认知活动和外部体行为相结合的过程。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发现,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使用的种类和频率均存在差别。而影响学习策略获得的因素主要有学习者的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社会文化因素。由此可见,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对外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具有反作用。因此,重视社会文化因素是外语学习者全面习得语言的保障,只有树立语言的社会文化意识,才能保证语言工具性作用的顺利发挥。

3.从重视情感态度目标向重视品格个性塑造目标转变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情感态度是指兴趣、态度、动机、自信心、自主性、意志等影响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个性因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情感态度表达是学生品格、个性的外在表现。

因此,品格教育是人的道德素质的核心,应该是包含在所有学科教育中的一个基础目标。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情感的个体,尊重和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塑造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大学英语“多元目标”教学符合时代精神、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它旨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将其培养为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所需要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辛斌.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统一性与个性化――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的思考[J].中国外语,2009,6(2):4-10.

篇8

【关键词】核心价值;诚智文化;幸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3-0051-02

【作者简介】顾万春,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旺庄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000)校长,无锡市新区教育局局长助理,江苏省特级教师;朱晨铮,无锡市新区旺庄实验小学。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旺庄实验小学创办于1934年,原名无锡县私立崇诚小学,是一所有着近8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无锡新区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学校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全校师生秉持“诚智”校训,追求高品质教育,以“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坚持“实验性、示范性、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宗旨,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校发展的本质是文化的发展。我校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成为优良的办学传统,体现在学校的文化理念、文化精神、课堂文化以及师生文化中,从而塑造了学校独特的文化品格,成为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立足现实,继承传统,确立文化理念

旺庄实验小学的前身校名(崇诚小学)取自《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乃天道与人道的属性,是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根本。“诚”是一种品质,我们以“诚”立身,自觉做到待人真诚、做人忠诚、处事诚信,“诚者自成也”。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人、成事、成功。所谓“智”,是一种能力,即才智、机智、睿智。智由何来呢?智由心生,诚为智之本,诚为智之源。诚心启智,真心育智,慧心养智。旺小“诚智”校训阐释了独特的诚智文化的内涵――

崇诚故校,崇诚为先。说文曰:敬信无伪为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乐智新庠,乐智不坠。管子曰:四时能变为智。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诚为智之率,智为诚之资。诚而不智,尾生抱柱浑然不知其变;智而不诚,晋武多智,不免贻笑青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诚则国诚,吾当以诚向善,以智求真,共迎此万世一时。

在近8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在传承与弘扬中逐渐形成了以“诚智”为核心价值的办学理念。它奠定了幸福教育的文化根基,成为学校幸福教育的核心内涵和逻辑起点,那就是要“做一名诚实而有才智的人”。我们由此坚信:拥有诚智品格的人一定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诚智文化孕育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成就幸福人生。我们把“办一所品格学校,做一生幸福教育”作为师生的美好愿景,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提高师生获得幸福的能力和本领,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怀着对教育信念和理想的向往,我们从营造幸福校园的品位、构筑幸福课堂的品质、提升幸福教师的品性、培养幸福学生的品行和培育幸福文化的品格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规划愿景,引领方向,创办品格学校

学校以诚智文化为核心,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生命幸福为诉求。幸福教育是对教育本质意义的人文主义回归。幸福教育关怀儿童的三个世界:求真的知识世界、向善的人际世界和唯美的精神世界。在知识世界中,以学习为使命,自由表达,平等对话;在人际世界中,以坦诚为信条,友爱互助,和谐相处;在精神世界里,历练品格,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我校由此提炼出“崇理、求真、向善、唯美”的学校品格。崇理即崇尚理性,做智慧之人;求真即追求真理,做正直之人;向善即扬善弃恶,做仁爱之人;唯美即完美品格,做幸福之人。学校品格点亮师生的心灵,有了求真的信念,我们可以成为明智的人;具有向善的美德,我们可以成为仁爱的人;拥有唯美的品格,我们可以成为幸福的人。学校通过先进的理念引领、正确的舆论引导、丰富的活动辐射以及优秀人物高尚的精神激励,使诚智文化成为学校价值导向、师生精神追求的主流和校园风尚的主体,真正使每个旺小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经过十多年的精神历练和文化积淀,学校成为求知的智慧学园、向善的和谐乐园、唯美的幸福家园,引导并鼓舞了一代代旺小人健康成长,使每一位生活在校园中的师生都自然生命丰盈,精神生命高贵,社会生命圆满。师生在集体中凝聚智慧,在勤奋中收获充实,在奉献中体验快乐,在创新中实现理想。

三、弘扬主旨,创新方式,体验幸福课堂

课堂是践行幸福教育的重要阵地,创设幸福课堂是促使师生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幸福课堂把目标指向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探索知识如何被发现,结论如何获得;注重学习方法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能力。以熟悉的生活素材为基础,以丰富的已有经验为源泉,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敢于突破,善于整合,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语文学科注重情境、情趣和情智,倡导情理交融、智慧生成。数学学科的教学经历感知、体验、发现三大阶段,倡导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英语学科从导学、助学到乐学,以学定教,以生为本。让师生经历发现的快乐,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师生生命共同成长,从而丰富生命的阅历,提升人生的智慧。

在这样的课堂里,知识和能力得到发展,情感和品格得以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已还原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都以全副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之中。这样的课堂包含着多重的人生意义,师生体验着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价值的共享;课堂生活充满着民主、平等的欢愉。置身这样的课堂,可以看到心灵与心灵碰撞绽放出的亮丽色彩;可以听到生命与生命交融迸发出的高山流水;可以每时每刻感受到心灵在净化,生命在成长。

四、营造氛围,拓展平台,培育诚智教师

诚智文化之于教师,就是要明确诚以向善、智以求真的专业发展方向。学校一方面倡导诚以向善,提升教师职业操守,培育仁爱、忠诚和无私的教师品格,着力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另一方面倡导勤以求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育研究、反思和创新的教师专业素养。

倡导师德为先,仁爱、忠诚、无私铸师魂。立校园以濡灵性,处人群能励远志。通过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校风,潜移默化地促进师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开展“师德格言”征文评比,举办“学校发展我成长”师德演讲,培育良好风尚,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评选“诚智教师”,树立榜样,引领方向,激励教师为人师表,奋发进取。

倡导师能为本,研究、创新、反思提素养。一是专业引领。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教研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行课改创新,为教师发展提供平台。二是反思教学。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研究,通过反思总结,获取理论经验。三是同伴互助。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专业切磋,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倡导师品为重,勤奋、创优、和谐建团队。激励教师勤奋学习,争先创优,在读书中学习,积淀收获,改革创新。在教师教研活动中,探索“一课二上三评”方式,建设校内教研共同体;与城区六所学校同学、同研、同进,携手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参与长三角苏浙沪“千校网络结对”活动,着力建设学校发展共同体。

经过长期不断探索与实践,学校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提升了教师勤于学习、精于教学、善于研究的专业素养,培养了教师甘于淡泊、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职业操守。广大教师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主动地规划自我,能动地完善自我。

五、丰富活动,建设团队,培养诚智少年

幸福源于美德,幸福教育是一种注重品德的教育。诚智文化之于学生,就是要确立忠诚与智慧的品格,培养独立人格和自立精神,成为一名诚实而有才智的人。具体化为文明有礼、好学上进、健康活泼、情趣广泛的素质要求,并将其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

建设快乐班集体。确立班集体建设的共同愿景,明确班级奋斗目标,提倡真诚友爱、礼貌待人,拥有阳光心态,身心健康,情趣广泛。倡导学生在集体中做一名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积极向上的学生。营造班级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舆论,塑造班级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建立班级的管理制度,制定班级公约,注重班干部培养,设立管理岗位。设计主题班队会,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形成文明好学的班风,构建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篇9

【关键词】小学德育;情感体验;教育

前言

思想道德教育是小学教学当中必修的一门课程,然而在实际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课程的认知化和知识化上问题较为严重,在道德教育当中情感体验教育不是很重视。

一、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感有不同层面的定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客体态度的特殊反应,通过主体是否符合客体所需。通过对客观体验进行表现,一般是以主体进行表现,所以说情感和体验本身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将两者进行融合就是情感体验。如果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学生是情感体验中的主体,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是情感体验中的客观范围。

早期对道德教育方面的重视与当今存在不同,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为主要方式,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它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人的道德教育进行发展,这类型的教育模式并不健全,因此,对于人的情感态度必须进行扩展。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情感、态度和价值对于学生来说是培养的重点,这充分说明了学生道德教育当中情感体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道德成长本身和情感体验有着亲密的关系。这是有依据的,对于道德教育课程的开展,最终的目的就是影响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于人的自主要求进行了反应,这也是个人的真实存在,从情感体验出发,目的是相同的,同样反应了人的真实存在。

二、情感体验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

(一)开展活动 陶冶学生情操

学生道德品格的建立非常的重要,在教育实践当中应该对其形式进行探索,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够帮助学生养成道德品格,小学生的思维尤其活跃,对于任何事情都有一种求知欲和兴趣,并且很乐于参与其中,作为教师应该抓紧这个阶段的学生特点进行多种活动形式的开展,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道德品格教育顺利的开展。

1、主题班会的定期开展。教师可以开展主题班会,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对一些热门的社会话题作为班会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对这个话题进行探讨,在这个探讨的过程当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了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一切利于成长的条件,比如说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经常对这类的活动进行规模性的组织,让学生通过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完善学生的道德品格。所以说,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需要借助现实生活来进行深化。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真实的体验到酸甜苦辣的感受,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对自身进行磨炼。

(二)自我教育

对于人来说,道德教育是一种精神现象的表现,它能够进行自觉认识和自觉选择,对于主体来说这些行为都是发现内心的,外界的任何因素都无法对其产生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将社会道德转换成为自己的思想道德,这需要一个特殊的媒介,在学校教育当中,可以通过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对学生进行转换,让学生能够本质上对自身进行约束,并且能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有意识的培B学生的自制能力。

(三)疏导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非常的重要,因为它也是情感、观点等方面的一种交流,情感体验的目的就是让个体能够自我认识,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了解互相之间的目的,并且进行合作和理解,这样才能更利于人类的整体发展。在教学当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需要特别的注意,学生本身有思考的能力,而且非常敏感,一旦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教师应该以温和的态度与学生进行疏导和沟通,通过这样的情感交流,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另外,我们必须对疏导沟通进行正确的认识,它在道德教育中是立场的一种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人们的观点是成人与孩子相比,成人明白和掌握更多的道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仔细的探索会发现,孩子的成长是在不同的年龄段,在这成长的过程当中很多道德品格在成人当中非常的可贵,所以,今天提出新的观点,双向互动,成人向孩子学习,孩子向成人学习,然后两者之间共同成长。

结束语: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因为小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通过情感体验教育能够让学生对教学产生深刻的印象,在德育教学中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利于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本文从“情感体验教育”为出发点,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通过教育实践发现,情感体验教育能够更利于小学生的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宏.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和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16(24)).

篇10

通过音乐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来体现教学传授知识与育人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健康、优质的音乐作品,让他们在学习和认识音乐的过程中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理,引发他们情感共鸣。这样学生通过有效的音乐教育,就会对自身过往行为进行反思,进而有意调整行为规范,最终塑造完善品格。

二、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开发他们的智力

在当今社会,一个人是否具备创造意识关系着其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其产生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内容,如音乐、美术、文学等。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发散他们的多重思维,从而改善以前那种思维结构简单、思路不够宽广、想象力严重匮乏的现象,最终提升他们只是层面。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都自述音乐对他们思想与创造带来的巨大意义,如诗人普希金、高尔基、拜伦等。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与创造意识尤为重要,是知识改进的源泉,很多富有创造性的灵感都是在音乐启发下而产生的。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分为左脑与右脑,开展音乐教育能够让左右脑平衡地开发,有效体现大脑的强大功能,最终使得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意识的增强。

三、保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状态

一方面,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教育可以凭借其蕴含的强烈情感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音乐可以为人们在当前喧嚣、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保留一片心灵上的净土,当人们受到压力或者遇到困难而烦躁不安时,就可以通过倾听和欣赏音乐的方式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例如,当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方面遇到挫折时,教师就可以在音乐课堂中用贝多芬的《命运进行曲》使得学生能够从懈怠苦闷的情绪上摆脱出来,树立不拍挫折、迎难而上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学生处在人生的青春期,其身心发展还未趋于成熟,难免会出现起伏不定的现象,如果并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就会对其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强烈的干扰作用。开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向上发展。那种旋律优美、节奏缓急适当、富有生机、洋溢活力等音乐更能吸引当代职业院校学生。教师应该在充分认识学生喜好音乐兴趣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堂课程,多多鼓励支持他们对优美、积极、乐观等音乐的学习,使得他们能够有效控制自身的不良情绪,并经过合理的调节,保持自身积极向上的学生态度,最终使得他们身心保持健康的发展方向。

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