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破坏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破坏的措施

篇1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破坏;恢复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高速公路工程数量的增多,生态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高速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避免生态破坏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所以,必须要在高速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规程。

二、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

(一)修筑路基产生坡面或不稳定边坡

路基是高速公路的主线,通常路基建设或开挖路堑或修筑路堤,需要挖土填方。因此,许多路基边坡为坡面,或为堆积边坡,这些人为坡面或堆积边坡,表层几乎无植被覆盖,地质不稳定。

(二)挖方取土对土地造成毁灭性破坏

由于大量挖方取土进行路基填方,局部土地受到大规模的机械开挖、翻动和取土,岩土层受到移动、变形,完全改变了原有土体的自然结构,土壤植被系统几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三)临时设施及活动场所破坏地表自然生态系统

施工设备及材料堆放场、弃渣场、工棚、临时加工场、仓库、便道、施工单位临时驻地等施工用地因压实、分隔、挖损或践踏等,表土层与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地表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土地生产力降低甚至丧失。

2.生态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一)引发区域水土流失

高速公路建设中受到生态破坏的土地,由于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边坡地质不稳定,在雨滴打击、水流冲刷、风蚀和重力作用下,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成为新的水土流失源。路基边坡部位还随时有塌陷的可能,甚至引发山体坍塌、滑坡、河流淤积等。据调查,广东省道路建设水土流失量每年高达462.03万m3,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8.95万元。道路建设已经成为引发区域水土流失的突出问题。

(二)道路沿线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受到破坏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随着道路建设的延伸而不断扩展,对道路交通安全构成危害,对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并与周边环境形成极大的反差和不协调,形成极大的视觉污染。

三、解析生态恢复工作的理论基础

生态恢复,顾名思义,就是指一切改良被破坏土地植被并且使其恢复生物学功能的措施,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生态恢复工作主要以恢复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旨在研究那些受到自然灾害或者受人类活动影响而遭到破坏的植被、土壤、自然景观等,主要致力于研究其恢复、重建工作。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目前已经研究出了很多生态恢复办法,并且经受住实践的考验。根据相关调查可知,人为坡面上被破坏植被的恢复时间是六年左右,在植被恢复之前不会出现明显的水地保持效果,因而土地侵蚀也不会停止,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人为地面或者坡面,要对其要采用人工生态恢复法对其进行恢复、重建,尽量使被破坏的土壤和植被在短时间内恢复生物学性能,在此基础上,要以绿色为主,尽量使恢复的植被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以便改善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

四、生态恢复采用的技术

目前,国内外已形成的有关公路生态恢复的技术有土地复垦技术、生物环境工程技术(或综合生物工程技术)和路域景观恢复工程技术等。

1、土地复垦技术

土地复垦系指将修路中被破坏的土地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整治措施,使其按预定的目标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在确定复垦目标时,一般也包括恢复生态环境的内容。有些土地复垦技术,例如,生态农业、生物(植物、微生物)、施用有机肥以及复垦土壤侵蚀控制等,在高速公路不同的临时用地类型上进行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土地复垦技术包括工程复垦和生态复垦。对遭到严重破坏的土地,一般先采用覆盖表土、平整压实等工程措施进行恢复改造。国外有人利用由木屑、聚丙烯纤维等原料与尼龙、稻草等编织的“侵蚀被”或用由聚丙烯带制成的三维栅格、金属编成的“石筐”等侵蚀控制构筑物来控制复垦土壤的侵蚀,将“侵蚀被”或侵蚀控制构筑物铺在表层或边坡,既可防止土壤侵蚀,植物又可在其中生长。这项技术不仅先进,而且其产品已实现了产业化。对已严重丧失生产力的土地,利用豆科植物、微生物或有机肥等进行改良,加速土壤熟化,恢复生产力。对已具备恢复植被的土地,因地制宜确定复垦目标,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或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复合农业系统,达到既恢复生态,又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2、生物环境工程技术(或综合生物工程技术)

所谓生物环境工程技术(或综合生物工程技术),是将生物措施与传统的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技术体系包括三部分,一是环境基础工程,利用工程措施或土壤侵蚀控制技术等为植物恢复或创造生长的环境条件;二是植被营建工程,根据立地条件,正确选择植物品种,这是整个技术体系中的关键,应选择多年生、根部发达、茎叶低矮、水源涵养能力强、抗旱、耐瘠和可粗放管理的植物品种,尽可能选取当地品种栽植或直接播种,以便达到快速恢复植被的目的;三是植被养护工程,对营造的植被实行相应的后续管理,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

国外发达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中受损的坡面,多采用以柔性护坡为主体的生物环境工程技术,我国公路建设中路基坡面的生态恢复与防护也常采用这一技术。先用工程措施如水泥网格、浆砌石网格或由空心砖建成的多孔挡护结构等防护技术稳定边坡,并为下一步种植植物创造条件;然后在坡面铺草皮、植树种草等,将传统的边坡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的力学、水文学、环境学和美学功能的防护结构,既加强了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又恢复和改善了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

3、路域景观恢复工程技术

路域景观恢复工程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预测公路景观组成元素及受其影响的土地变化特点,结合公路建设与营运的特点,设计恢复型植被景观,如在路基边坡、平台、中央分隔带等营建绿化带。不仅可以恢复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绿化美化公路的景观环境。这一技术主要用来改善道路的交通环境和条件,使道路周围的环境与线形流畅优美的道路配合协调。合理的景观恢复工程设计还可以诱导视线和防眩。

五、野生动物保护对策

1、公路建设中陆生生物保护措施

(一)设置动物通道。在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经常有野生动物特别是濒临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活动的地区,可考虑修建动物通道来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动物通道分上跨式和下穿式两种。下穿式通道的设计可与涵洞或其他水利设施结合起来。由于设置动物通道所需的费用高,所以,使用这种措施的场合应先论证所保护动物种群的重要性和过路的必要性。为使动物通道发挥其应有的效果,通道两侧及上跨式通道的桥面上都要实施适当的绿化,以增加隐蔽感。

对于普通公路来讲,修建动物通道必须与修建隔离栅相结合,目的是通过改变动物迁徙路线来减少穿越公路的动物与车辆的相撞。而对于高速公路,修建动物通道的目的则是为动物的迁徙提供方便。

(二)用隧道桥梁取代大开挖或高路基。用隧道取代大开挖或用桥梁取代高路基的做法,是基于生态设计的理念。这种方式对动物生境的影响是最小的。在山区路段采用隧道桥梁,不仅可以避免大挖方量、大弃方量、大的填方量、大面积边坡需要稳定处理、以及无法补救的景观影响等问题,而且也有利于野生动物的保护。隧道上面的山体以及桥梁下面的通道是动物天然的活动场所。

(三)植树造林。在公路路界内或相邻区域植树有利于当地的动植物保护。在一些场合,植树在起到防止水土流失作用的同时,还可为当地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或迁徙路径。所种植树木应尽量采用本土植物,以便在最少的维护工作量下达到维持生态平衡的效果。

2、公路建设中水生生物的保护措施公路建设同时也存在着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其减缓措施有:

(一)在跨越河流、湖泊水体时,尽量采用桥涵跨过,尽量减少使用堆填式的路基结构。

(二)尽可能地减少现有河流水体的改道。

(三)加强水域路段的路堤防护,防止土壤侵蚀引起水质污染及河道淤塞,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四)涵洞设计中应考虑水生生物迁徙回游的需要,必要时,应设置消力墩来降低水流流速,以便鱼类能逆流回游,涵洞底部标高应低于河床标高。

六、结束语

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破坏问题必须要引起建设部门的重视,要不断发现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破坏的可能性,并针对破坏的种类和程度提出生态恢复的对策,以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的环保性。

【参考文献】

[1]西安公路交通大学.21世纪都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M]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赵剑强.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篇2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影响特点对策

[Abstract] cement limestone mine environmental impact caused by many aspects, mainly caused by blasting dust, waste gas, noise, vibration and so. Influence from the mining damage, its greatest impact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 whether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operation period, the mine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rove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cheme" and "m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governance program" requirements, to carry out restoration work, and make the mining side edge treatment measures.

[keyword]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characteristics Countermeasures

TD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泥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需求刺激了各水泥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水泥行业竞争,归根结底是资源的竞争,即其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石灰石的开采。由于水泥生产所需石灰石量最大,占其原料的80%左右,而石灰石又是天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水泥生产中石灰石开采尤其重要。石灰石矿山的开采尽管国家连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尽可能使其规范,但是由于其开采毕竟对山体属于破坏性进程,因此对生态影响非常大。本文根据多年对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经验,主要分析石灰石矿山开采中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及对策。

1、石灰石矿山开采的特点和生态影响因素

1.1 开采工艺

石灰石矿山开采均采用多台段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开采,即在首采区剥离出开采面后,按照岩石走向逐层采剥,每个平台高度为15米;岩石分离首先采取炸药爆破方式,用潜孔钻机等设备钻炸药放置孔,采用微差爆破工艺进行爆破,爆破后的大块石灰石用装载机装入自卸车车斗,然后运输至矿区石灰石下料口,进入下一步石灰石破碎环节。

从以上工艺可以看出,石灰石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由于石灰岩地区特殊岩溶地质构造,地表水渗透性强,地表植被发育不良,而且采石场几乎没有挡土墙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大多也未进行复垦绿化, 因此会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河道堵塞等生态问题。又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受开采工艺限制,尽管国家规定边开采边恢复的生态保护措施,但是由于土方工作量太大, 耗资也大, 使生态恢复工作难以开展。有专家估算, 被破坏的植被靠天然恢复至少要一百年时间。

目前大多石灰石采石场正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向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

1.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矿山开采引起的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爆破产生的废气、粉尘、噪声、震动等。其对生态影响因子见表1。

表1环境生态影响识别与因子筛选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评价内容主要是:土地利用、植被分布、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景观及水土流失等。较大影响来自开采所带来的破坏,开采前,要将欲开挖石方上的植被、软土进行处理,砍伐树木,焚烧没有用途的草木,去除石方上的软土、松土,这些都会使得植被大量减少,使得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降低。

开采过程中,会剥离部分表土,从而对原有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主要矿层被采空,会造成严重漏水和上覆岩土层结构破坏,使植物失去生存条件;大量开采石料,破坏了山体及地表植被,加速了水土流失的发展。开挖坡脚、切削边坡,造成山体失衡。随着开采的逐步扩展,面将进一步扩大,同时临时弃土堆表面的扩大亦将增加面,这一切都将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开采过后,在山坡大量堆积固体废弃物,加重了负荷,导致滑坡不断发生。这些废土被冲走,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上人们对植被等情况不重视,被破坏的植被无法得到恢复,一定程度上使得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景观受到破坏。

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降雨,会使得失去植被保护、水土保持能力下降的土壤进一步被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如果遇到暴雨等恶劣的天气状况,极有可能造成泥石流,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2、石灰石开采的生态影响及其特点

2.1、确定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对评价工作分级的规定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随之也确定了将要工作的内容和深度。

2.2、生态影响环节分析

无论其评价等级如何确定,一般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植被破坏

植被破坏也是生态影响最主要方面。由于石料的开采,可能会使矿区部分树木、草地被砍伐,破坏了大面积的植被和地貌景观。采完之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恢复,将造成严重的土地砂化和水土流失以及塌陷和地表裂缝等严重者在雨后导致泥石流和山洪暴发。

开采区的植被如果遭到破坏,其后果将是很严重的,由于石灰岩矿区一般土质不十分肥沃,而且地表水渗透强,植物生长较缓慢,土层较浅,所以植物一旦破坏,将带来数年甚至数十年不能恢复的后果,而且植被、森林砍伐到一定程度,就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生态,导致大量物种消失。

2.2、水体污染

由于开采过程涉及炸药爆破,在爆破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硝酸盐类等化学与物理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随着地表水或大气降水,极易渗入地下或者周边河流,从而导致河流和地下水受到污染,使得水质下降。

2.3、土壤破坏

开采过程就是石方与土方分离,石方破碎过程,使得本来就匮乏的土壤结构和层次受到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更加恶化。

2.4、水土流失

石灰石开采的建设和运营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不仅采石本身要挖山体,而且还要砍伐树木,剥离表土,产生的废土、废石的堆放也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这些都可能对植被造成破坏,并造成当地的水土流失。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石场毁坏的植被面积大约是采坑面积的五倍左右,可见采石场造成破坏的严重性。

篇3

关键词:露天开采;生态环境破坏;保护措施

矿产资源的大力开采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尤其是进行露天开采之后,对陆地的破坏对岩土的破坏不在仅仅是地表土地,甚至是地下几百米,严重侵蚀土壤,破坏地层层序,导致被污染地区寸草不生。所以,科学合理地对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将合理开采生产与保持生态平衡同时进行,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及时修复及保护,实现矿产露天开采业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是现阶段面临的重中之重。

一、生态被严重破坏

由于人类的露天开采与加工,严重破坏了矿区内的生态系统及生态结构,导致矿区内的生态环境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并严重威胁着矿区内的生态发展。

(一)原生态被破坏

露天矿进行开采时挖损大部分是毁灭性的,其占地面积又极大,不仅如此,露天开采对地表土壤、地层层序、地表植被以及一些地质遗迹等都造成直接破坏。同时,尾矿场以及矿外排土场也对矿区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煤炭产业进行露天开采时每开采出一万吨煤就会导致大约0.22m2土地被破坏,因为土地被破坏,这些土地上原有的生态系统也随之被破坏,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不是短时间能被修复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失衡。

(二)水系统生态恶化

在进行露天开采作业时要将开采区域内的地下水抽取干净,这就对矿区和矿区周边的水循环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出现地下水枯竭的情况,从而导致岩体塌陷现象的发生。比如内蒙的元宝山露天煤矿由于大量的抽取地下水致使当地的水文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此外,矿区最为严重的就是水体的污染情况比较恶劣。土方的挖出和矿物质的堆积等长期的处于暴露的状态,容易受到风和雨的侵蚀,这些带有矿物质的水资源深入到地下,对原来的地下水资源和地表土壤造成了污染。这些污染的土壤和水源不仅对水中和陆地的动植物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对农业用水造成了影响,带来了一系列水生态恶化事件。

(三)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在露天开采过程中,生产剩余的松散物质比如废石和废渣等会使矿区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在矿石的燃烧、开采、运输等环节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等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此外,生产机器设备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污染。在开采过程中使原有的蓄水保土、蓄养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化等自然功能丧失,使整个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计划体系

在生态环境中露天矿山的开采对其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各种自然资源免受污染和破坏,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环境防治、恢复和补偿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不断的完善生态保护计划体系能够实现资源的持续发展,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有效地将预防、治理进行结合,从而将生态环境破坏降低到最小。

(二)矿区规范建设

有效降低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措施就是加强矿区的规范建设。在建设露天矿区时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将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产能,即减少开采用地,最大限度增强单位产量。同时降低排土占地,实施开采区内部排土,适当的增加内外排土场高度。在进行开采区建设时要将生态建设纳入其中,保证矿石开采的各个流程都符合生态化建设,在保证产能的同时也注重土地的复用建设。

(三)工程措施

对于开采剩下的废石和废渣应该在场区内进行集中处理,从而改善井底地表植被被压占的现象。在建设废石场时,在底部先用大块的废石进行垫层,便于水分的渗透,不至于整个废石场出现泡水的现象。使用由下而上的分层水平堆积,并定时进行平整。在废石场的上部设置截洪沟,使废石场免受洪水的冲刷。矿区内的道路要设立护坡和道路保护措施,并在第二年春天播种当时适应的植被。

(四)生物措施

爆破和开采之间的安全界限地带要建立绿化隔离带,隔离带的宽度控制在100米左右,种植的植被为适宜的植物;进行矿区道路绿化,确保最终坡面的稳定性,并种植相应的植被。当开采结束后要进行及时复垦,这是当前露天开采土地恢复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使用的复垦技术主要有生态农业和生物复垦两种技术方式。

(五)水资源的保护

露天矿的排土场为了保护水资源,通常情况下会建立在不易渗水的基底上,并且具备良好的废水汇集能力;将开采区和排土场内的清水和废水进行有效的分开处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使用地下水,避免出现地下水超采和失衡情况的发生;另外做好矿场内有毒矿物和废弃物的处理工作,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三、结语

人类因为破坏环境而遭受大自然报复的实例不少,可以说,每一个实例,都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致力于修复被毁坏的生态环境,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所以,加强露天矿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土地复垦工作的落实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鲁臣,秦顺武,张发星.露天开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方法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00163.

[2]侯艳军,塔西甫拉提·特依拜,杨春,等.新疆准东大型露天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4):388-392.

篇4

关键词:江北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哈尔滨江北湿地位于松花江哈尔滨段的北岸,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3部分,与老城区隔江相望,总面积为12.5万hm2。范围是西起哈尔滨市与肇东界,东至滨州铁路桥,北起改线前进堤,南至松花江北岸,与哈尔滨市区隔江相望。

江北湿地属于典型的城市湿地。城市湿地作为地域传统景观,历史悠久、变化缓慢、反映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具有重要的自然生态、文化、美学价值,有明显地域特征、易于可识别结构的景观;往往拥有独特的视觉美学、历史文化与生态多样性特质,能激发人们的历史感及空间美感,是最具魅力的景观。此外,作为湿地本身,在调节湿度、消除生态病害、重续中断的生物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江北湿地开展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

1.1 湿地生境破碎化

因缺少合理的规划,城市化进程加剧,功利性目的驱使,使得湿地生态破坏。以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因其历史悠久,自然和人工景物优美,离繁华闹市区近,交通便利,而备受开发商青睐。上坞、月亮湾地区建起大量的围堤大坝和一幢幢别墅、休养所。私建、滥建不仅破坏了太阳岛的自然景观与水土风貌,大片湿地、草原、沼泽水系被侵蚀,同时也严重地污染着地下水体。

1.2 湿地退化明显

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湿地呈明显退化趋势,大片湿地被破坏、开垦。苔草湿地其主要构成植物修氏苔草(Caxes cyperoides),褐叶鞘苔草(Cnrex minuta)等在遭受大面积破坏后,尤其是根部被拔起,在干旱、风力作用下逐渐形成沙化现象。从2003年起,哈尔滨市频发沙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河漫滩湿地、草甸湿地被破坏、沙化所致。

1.3 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

近年来,随着哈尔滨城市的发展,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被排入松花江中,水污染和富营养化日益加剧,使太阳岛湿地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

2 江北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2.1 加强湿地立法

湿地建设、管理加强、立法先行。由于江北湿地大部分位于城区内、近郊或交通要道两旁,由于大面积的功利性建筑,使得湿地水文和生物学特征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湿地的保护与建设中,需要城市规划相关部门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此外,为了湿地恢复措施的顺利实现,还必须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从立法的角度来约束对湿地的破坏行为,完善湿地保护机构,强化执法力度,加大湿地保护的宣传,通过对湿地的面积保护,进而保护和恢复湿地的生态、水文和其它方面的功能。

2.2 加快湿地的恢复与重建,确保自然湿地面积

湿地的功能和结构由湿地的面积大小决定。湿地水体的面积和容积要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护湿地面积不再减少。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人为改变和消除限制生态系统发展的不利因子,加快己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采用合理的湿地治理措施,控制各类干扰,维护湿地生境的生态安全。

2.3 建立江北湿地的旅游保护规划及功能分区

现有相对尚未遭到破坏的湿地对于保存湿地生物多样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规划中,通过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功能不同的原则,严格保持现有湿地生态系统。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方针和经营原则。结合该区环境现状,本着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完整性和自然性,有利于保护珍稀、濒危鸟类和水禽的栖息环境,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科学研究的原则,将本区划分为西部重点保护和恢复区、中部生态旅游区、东部生态文化展示、旅游开发3个区域。

西区:生态功能重点保护与恢复区,位于四环路江桥以西500m、向西7km、宽3km、面积2 104hm2,功能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极其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此外,松花江哈尔滨段新建松浦大桥以西,冰雪大世界以北,前进堤以南等近百平方公顷植被覆盖相对较好,不连续分布有芦苇等耐水植物,有极大的保护价值,不宜进行大面积景观开发,也应作为哈尔滨湿地的生态“保育区”。中区:生态旅游功能区,本区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开展生态资源的恢复性建设,开发生态科考、科研、观光、教学等生态旅游。东区:太阳岛生态文化功能区,本区以生态文化为主旋律,设计策划以太阳文化为主题的项目,建设生态文化娱乐休闲区,拟采用对外招商引资方式建设,并在现太阳岛东北部的湿地环湖景观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

哈尔滨地区湿地面积大,情况复杂,有许多问题亟待科学研究解决。当前,应重点做好有关湿地的结构、功能的调查,湿地污染现状、原因与发展趋势的分析,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湿地生态需水研究,湿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湿地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保护规划。

参考文献

篇5

公路建设环保是在公路的设计、建设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是公路建设施工的最高境界。公路建设环保就是在公路建设项目整个周期里,通过科学选择综合运用各种施工技术措施,保护自然环境不受道路建设的破坏与污染,保证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安全舒适、景观完整和谐的线性或区域交通生态系统的完整和不受污染。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行以来,引发了公路大规模发展,道路征地及施工中导致生态负效应越来越严重,发生了诸如气候热岛、环境污染、景观割裂、生物物种减少、廊道效应等环境破坏的情况。究其原因是道路施工中,由于其线性特点,沿线地形复杂,大量的挖填,使原始的地质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东路沿途地形的过多切割和阻碍,使原有的水文条件也遭到破坏;同时新建道路对于植被和地表土的破坏,使恢复成为极大的难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自然环境的未来发展及其可怕。我们早已知道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所以一些专家和学者不断地探讨,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地球是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星球,实现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是需要环境老支持的,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协调发展。不计后果的破坏和对自然的索取,都将导致巨大的恶果,最终有人类自己承担。所以,保护环境,特别是加强道路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是对后代子孙的高度负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2.道路设计阶段的生态保护

道路建设与运输给周围地区造成多方面的生态学影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公路建设者所重视,人们开始关注道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就是从道路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尊重生态学原理,以环境保护评估为依据,努力建设“生态道路”。力求使道路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高的目标。这要求项目立项过程中的规划要充分考虑道路沿线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条件、气候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是否利于环保和生态平衡。道路设计选址时,要做好充分的探勘,掌握沿途翔实的地质水文资料,道路选址时要尽量避开滑坡、泥石流、悬崖、多年冻土、岩溶等地段,如果实在不能规避,那么就要采取相应的施工保护措施,保证不破坏沿途的地质环境。设计规划部门要对道路宽度、曲度、密度及空间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保证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同时,力求不造成大的生态破坏。公路环境问题的根源是建设目的的单一性,只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环保评估工作做得不够。避免道路穿越城市、景区、良田,使公路走向与医院和学校保持一定的距离。对道路沿线的水、山、田、林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使道路建设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共生。必须的行道树、防护林、绿地建设是“绿色走廊”形成的基础条件。道路沿线中适当配置一些敏感指示植物,为环境保护起到监测的作用,还可为环境监测服务。注意沿途树木栽植的高度和密度;保证道路两侧排水的顺畅,完善道路功能。自然植被的恢复十分困难,一旦遭到破坏,后果严重。

3.道路环保工程施工

道路施工阶段的环保重要性是仅次于设计阶段,这是污染环境的一个集中发生阶段,做好环保过程施工意义重大。

3.1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保护沿途的植被不被破坏,对于沿途的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以便保护物种不灭绝。

3.2保证道路建设的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招标。在施工合同、监理合同中,必须纳入环保工作条款,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的内容、标准等要求,施工单位还要制定具体的环保方案。

3.3在招标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单位要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制定符合环保质量和标准的工艺设计。对项目沿线深挖高填地段以及边坡防护等做好环保工程。

3.3强化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在一些涉及环保项目工程施工前要进行技术交底,建立项目建设环保管理工作制度,指派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等进行防水土流失的保护措施,对周围水环境、防扬尘污染等进行动态监控,充分做好环保工作。

3.4混凝土拌合期间,做好拌和站的空气、噪音污染的防护工作。做好环保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与监理质量控制,并及时做好记录,保持与主体工程等同的质量要求,由建设单位进行工程款项的支付。

篇6

关键词:宜君县;矿区;基本现状;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14-1

1 宜君县矿区的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宜君处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紧依关中盆地。东与洛川县隔洛河相望,东南以雁门山为界,和白水县毗邻,西南部连接铜川市印台区,西北部同皇陵县大面积接壤,东西长52km,南北宽51.5km。

1.2 自然条件

宜君县地质构造处于华北陆台次构造单元-鄂尔多斯台地南部边围地带上,属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地质发育上为相对稳定的地区。地貌是以梁为主体,山、梁、峁、沟谷并存。海拔最高1734.2m,最低622.6m,高差达1111.6m,表现出西山东原,东北低、西南高,半阴半阳的地形特征;宜君县地形破碎,地势高差悬殊,暴雨集中,黄土不耐冲刷,易于形成水土流失。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036.65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8.7%,属于中度流失;全县气候条件属于大陆性温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主要特点是冬暖夏凉,冬春干燥,夏秋多雨,四季分明,地区经向差异大,从东向西热量递减,降水量递增,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山地小气候明显,大风、干热风、春旱、暴雨、霜冻、春季低温、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3 社会经济条件

宜君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土地宽广,自然资源丰富,粮食、苹果、核桃、烤烟产业有一定的优势,有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基地。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建设进程纵向比较快,横向对比处于落伍状态,是陕西省贫困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6.4%,植被多为稀疏的草类、蒿类。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县西南、西北部的山区,多为国有,森林植被为铜川地区之最。

2 矿区分布的位置及森林资源状况

煤矿、灰岩矿都分布在哭泉林场的焦坪营林区、太安林场的高楼洼营林区和马场营林区的管辖林区范围之内。大都为天然次生林。分布较集中,林相较整齐,林分质量较好,树种大都为油松、刺柏、栎类、刺槐和其他杂木,是宜君县森林最好的地区。林内还保留着国家二级和省级保护野生动物,如:金钱豹、黄羊、黑鹤、猫头鹰、野猪、土豹、啄木鸟、獾、狐狸等等。

3 煤矿资源及生产现状

3.1 矿区矿产资源及生产现状

宜君县煤炭资源现总储蓄存量大约2000万吨,分布在宜君县西北部的重点林区内,煤层构造简单,煤层较厚,分布较集中。便于开采,煤质较好。全县现有煤矿20个,许多煤矿由于开采年时已久,加之只重视眼前效益,忽视长远利益。大都进行掠夺性开采,煤炭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属于生产尾期。

3.2 灰岩矿的资源及生产状况

宜君县灰岩大都为石场,资源十分丰富,大都集中在县中西部,现有开采石场6个,生产地4个,闭坑的2个,都为小型生产地个体矿,年生产石子80万立方米。

4 宜君县生态坏境及破坏因素

人为因素。铜黄高速公路及省市地方道路修建,煤炭开发以及公路建筑,矿建而进行的征地、开山采石等行为与滥伐行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大,致使一些岩石裸岩,无法恢复;自然因素。主要是森林火灾、火警以及病虫对森林及植被的破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日益重视,加大林业建设投资,动员全社会造林种草,实施各大林业重点工程等措施,使森林植被面积不断增大,生态环境也有了较好的改善。

5 矿区生态破坏类型、面积、治理情况及今后治理的对策

5.1 破环类型、影响的范围面积及损失

宜君县矿区总占地面积241hm2,且大都在原林区的林地内建矿开采,所以主要破坏类型为挖损、挖占、沙漠化等三种情况;宜君县采石场有6个,主要破坏面积为沙漠化13.4hm2,压占1.8 hm2,挖损6hm2,破坏面积为21.2hm2;矿区的开采对宜君县森林植被破坏的直接面积为220.3hm2。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65.2万元,造成矿区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影响面积9676.8hm2,形成交错的水土流失,空气环境污染,水质污染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造成的生态平衡损失是不可估计和弥补的。

5.2 矿区生态破坏原治理情况及今后治理对策建议

篇7

关键词:自然力;生态补偿;生态退化;土壤荒漠化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132-03

1 引言

全球共有十大植被生态系统,我国有其中9类,分别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红树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我国唯一缺乏的是非洲萨王那群落(稀树疏林生态系统)。由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上述九大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中。森林锐减,荒漠化扩大,那些过去较少受到影响的高寒草甸、温带草原和红树林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生态系统退化造成生态功能衰退,由此引发了各种生态灾难。近年来我国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但很大程度上由于政策导向性的错误,以致耗费大量资金却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造成了“边治理,变退化”的尴尬局面。因此对破坏的生态系统不能完全采用人力,强制性去改变其生态现状,而应该依据自然规律,依靠自然的力量,适当施加人为活动,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1]。既要进行人工治理,又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进行自我修复,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

2自然力的含义

自然力是指在一定的土地上,不同的植物群落从无到有的生物群落演替过程。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如湿润的森林地区遭受火灾之后,在火烧迹地上依次出现多年生草本群落、一年生草本群落、灌丛、森林群落等。利用自然力恢复的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围封,就是在保证土壤不损失的前提下,保证自然分布的各类繁殖体得以自然繁衍。

生态自然恢复广义概念是指生态系统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通过自身调节能力逐步恢复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由恶性循环步入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过程[3]。狭义概念是指对疏林地、残林地与具有一定数量的伐根萌芽、具有根蘖更新能力和天然下种植被条件的地区,实行不同形式地封禁,并借助植被的天然更新能力同时辅以抚育管护措施来逐渐恢复植被的一种方法[3]。

3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

3.1人口的迅猛增长

我国1760年人口不足2亿人,1860年约3亿人,1970年约8亿人,2000年超过13亿人。人口增加后,人们通过不断开荒、毁林、破坏植被来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过于单一的种植农作物,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发生灾害性事故,该生态系统很容易崩溃。同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和一些政策错误,我国出现了大量的退化的生态系统,水土流失严重,北方沙尘天气频繁发生。

3.2生境的破碎化

生态系统退化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在自然力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境破碎,生物失去家园。人为因素主要报刊修公路、铁路、水坝等设施。公路、铁路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分割成破碎的块状,影响了生物迁移和迁徙。同时公路、铁路两侧的土壤植被破坏严重,土壤荒漠化现象十分明显,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动物一生仅作一次往返迁移。这些生物离开其出生的地方在死之前回到出生地繁殖一次,如鳗鲡和洄游性鲑鱼。但水坝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阻止了这些生物的迁徙或洄游,导致一些生物的灭绝,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尽管人类经采取了生态补偿措施,如修建洄游通道,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些洄游通道已经被沉积的泥沙石砾堵塞,完全失去了作用。

3.3环境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环境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很多情况下生物对突发的污染在适应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会在遗传、种群和生态系统3个层次上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

(1)在遗传层次上,环境的污染使种群敏感性个体消失,导致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污染引起种群规模减小,由于随机的遗传漂变地增加,可能降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污染引起种群数量减少,由于达到了种群的遗传学阈值,即使种群最后恢复到种群原来的大小时,遗传变异的来源也大大降低。

(2)在种群水平上的影响,环境污染可能会造成种群在该地区的消失。如酸雨造成针叶林死亡,又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导致鱼类消失。

(3)在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影响。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降低了其生态服务价值。

3.4外来物种入侵

对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来讲物种入侵必将扰乱生态平衡。一个新的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生境,在没有天敌而又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将会大量繁殖,与其他的本地物种竞争空间和食物资源,占据其他物种的生态位,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如我国20世纪70年代从南洋引进的水葫芦对滇池、洞庭湖、微山湖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4 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及其危害

中国各类人均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耕地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依靠自然力恢复地力,调节人地关系。导致我国大面积的毁林、毁草、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沙尘暴灾害频繁发生。

4.1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现状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于病虫害、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尤其是人为破坏因素,我国大片的森林遭到破坏。尽管近年来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但主要表现为疏林和人工林的增加。然而生态环境效益较高的天然林和成熟林蓄积量则逐年降低,尤其是成熟林面积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减少了约732万hm2。

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大都呈片状或孤岛状分布,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高,人为破坏严重,年龄构成不合理,幼林面积所占比重很大,大部分森林生态系统都处于退化或成熟阶段,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低,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破坏甚至崩溃。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荒种地,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面积较小的生态系统不仅自身脆弱,难以发挥应有的生态环境效益,而且容易受到破坏。同时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片面栽种大量速成林,这些人工林物种过于单一,稳定性不高,大量浪费地下水,加速了土壤沙漠化的进程,一旦发生病虫灾害,整个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4.2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

根据退化过程及生态学特征,彭少麟等将退化生态系统分为裸地、森林采伐迹地、弃耕地、沙漠化地、采矿废弃地和垃圾堆放场6种类型。这6种类型都最终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的蓄水能力降低。在大风天气条件下形成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城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3水土流失

我国国土面积的2/3为承载力差的山地,水土流失现象遍及全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江珠、珠江流域,淮河、辽河流域及太行山、鲁中山区等。各地的流失程度有所差别,总体形势上强度高、发展快、成因复杂、危害严重。水土流失严重降低了土壤肥力,同时使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湖泊面积,使江河湖泊的泄洪能力降低,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4.4荒漠化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造成干旱、半干旱和受干旱影响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我国荒漠化面积约26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7%,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北部。由于人对水土、动植物资源利用不当,人口激增对土地产生的压力使荒漠化的局面一时无法得到改观。我国严重的荒漠化情况导致了我国北部沙尘暴灾害的频繁发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5 生态系统修复的措施

面对生态系统退化,人们长期以来治理生态退化以造林为主。但“盲目造林”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防风固沙效果,反而加速了生态的破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这些树林不仅起不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反而加速了地下水的耗竭。最终由于地下水严重不足,假活了人工林,真死了天然林。因此生态系统的恢复,要根据原始生态情况,针对不同地域,采取还草或还荒措施。

5.1 不宜在半干旱、干旱地区种树

在年均降雨量不足300mm的地方,天然分布的是草原或灌丛。树木生长的雨量和积温不能满足的话,树木很难成活。树木的生态耗水远大于灌木和草本,再加上没有草本层的覆盖,强烈的蒸发作用造成了严重的旱情。树木并不能阻挡沙尘暴,同时死亡的树木留下的树坑变成了“风蚀坑”,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林过程中采用飞播,不仅耗费大量资金,树林成活率低,更有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如有毒的醉马草很容易混到羊柴的种子中入侵到优质草原。

5.2休养生息,利用自然力恢复自然

休养生息就是要给自然生态以必要的休养、恢复、生长的时间和空间,是对自然力的自我维持、修复和更新原理的实际应用。根据生态学原理,自然恢复的植被结构合理,其稳定性和生态效益远优于人工植被[4]。在区域不超过自然恢复的阈值条件下,生态环境会自发的恢复到原有状态。休养生息时,要对草原进行封育,封禁时间确定为5年。前2年采用全封方式,除了科研调查和抚育管护人员外,不准人畜进入,后3年以轮封方式为主,即以草定畜,合理放牧,采集枯枝,但不得砍伐林木、灌丛及挖草皮[5]。用自然力逐渐恢复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这种恢复机制我国科学家已在内蒙古草原已经进行了实验,成功恢复了大量优良草地。

5.3人力恢复措施

当生态破坏程度超过自身恢复阈值时,仅靠自然力无法进行恢复,需要人力的辅助作用。Whisenant提出生态系统的退化与修复过程中应认识到两类阈值,一类是由生物相互作用控制的,而另一类是由非生物相互作用控制的。生态恢复只需要通过人为干预改变生态系统生态结构来跨越前者,但必须人为干预改变物理环境结构来跨越后者。

即使生态系统破坏程度未超过自然力修复的阈值也需要人力与自然力协调作用。因为休养生息,需要对已经破坏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围封,但这必将影响当地牧民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人力来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主要包括调整产业结构,释放自然力,以市场带产业,以产业兴市场,吸引农民变工人。同时要开发高效地,用极少的高效地,置换其余土地,将生态恢复的压力转移到这极少的高效地上来,在这极少的土地上进行高投入的人力恢复,而对剩余大面积土地上基本不投入,靠自然力恢复。这种以地养地的生态恢复模式将人力与自然力恢复有效的结合在了一起。

6 结语

在以往的生态恢复过程中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出现了“边治理,变退化”的尴尬局面。影响林草植被建设中成活率、保存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是人们违背了林草品种的自然适应性,也就是破坏了该品种林草在特定环境下的自然修复能力,导致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中断[6]。因此我们今后的恢复之路,首先应制定合理的计划,对那些土壤尚存,或者生态退化没有达到退化极限的地方,自然力恢复是最明智的做法。对于那些遭到严重破坏的,无法用自然力来恢复的可以采用人工恢复。在草原地区可以采用以地养地的生态恢复措施。并且在人力的辅助作用下,确保自然力的释放。以自然力为主,人力为辅,自然力与人力有效的结合才能是我国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治理。

参考文献:

[1] 彭珂珊.中国西部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7(4):16~20.

[2] 乔瑞俊.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关系的探讨[J].水保与生态2006(1):33~34.

[3] 张 和,年吉刚. 依靠生态自然修复能力加快我省水土流失治理步伐[J].吉林水利,2001(11):29~31.

[4] 李 炎,王仰仁.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综合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0(2):26~28.

篇8

矿区生态修复亟待开展

矿产开发使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逆向演替严重。在矿区进行生态修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

6月中旬,广东一个矿山修复项目的签约仪式吸引了媒体和土壤修复领域专家的关注。韶关市环保局、科学技术局联合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山大学,与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签约成立了“广东省大宝山及周边地区土壤环境污染修复联合平台”。

“这一项目的亮点是要对危害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大宝山矿区实行生态修复。将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土地造成的破坏,通过覆盖土壤、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等技术手段进行修复,还要恢复矿区周边的植被和湿地系统,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实现整个区域的生态恢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锦楼表示。

对于矿区来说,开采会对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等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地表植被退化、沙尘暴、土地荒漠化、水源地污染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采矿损毁土地累计4万平方公里,而且正以每年330公里~470公里的速度递增。因采空或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塌陷、滑坡、地裂缝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达千余处。这些都严重破坏了土地生态系统,造成土地资源的损失,加剧了人地矛盾。

“但是,选择什么样的修复方式,不能凭空而定。矿山修复的模式、方法及手段,因修复后的土地利用方向及服务功能有所不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肖武表示。

比如,在山区林场或者荒山进行的采矿活动,由于人类活动较少,往往更注重生态修复;在东部平原地区进行的开采,由于对土地(特别是耕地)的迫切需求,修复的方向以复垦出来土地为主。

“矿产开发使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逆向演替严重。”黄锦楼说:“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的生态修复工作还远未展开,矿山修复还存在很多问题。”

目前,我国进行的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多注重修复数量,缺乏对修复质量的重视;修复示范及探索性工作做得比较多,单项技术应用较多,从系统尺度修复较少。

“提倡在矿区进行生态修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恢复的状况,改变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加快立法速度,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肖武说。

矿区需要多渠道筹集修复资金

应参照国外相关法律经验,明确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旧账”和“新账”,使责权利进一步明晰

据了解,矿山修复的资金目前主要来源包括矿山企业自筹资金以及国家投资修复资金。其中国家投资修复资金来源包括各类保证金、绿色矿山建设、国家矿山公园等。

“矿区的土地开发价值不高,所以商业模式跟城市中具有开发价值的工业污染场地不一样。矿区修复资金需要更多渠道来筹集。”黄锦楼表示。

“矿区修复应基本秉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与农村耕地污染、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不同的是,矿区污染场地由于有矿区业主,往往能找到相关责任方出资进行治理。黄锦楼说:“开采企业必须承担所开采区域的一部分修复费用。但是若涉及粮食安全及饮用水安全的区域,政府部门要配套相关资金,制定一系列宽松的政策以调动企业进行矿区修复的积极性。如允许企业申请相关低息贷款,引入有开发价值的新产业等。”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曾处于很长一段的计划经济时期,在那段时期开发的矿产,现在已经无法找到相关责任方。更重要的是,原来的矿区从利润到矿产都交给了国家,责任方到底是谁难以厘清。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说:“应参照国外相关法律经验,明确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旧账’和‘新账’,使责权利进一步明晰。新破坏的生态环境必须由矿山企业进行100%修复,已破坏的‘旧账’由国家通过适当方式予以解决。”

王学龙表示,每年中央都会安排一部分资金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推荐哪些企业来接受这笔资金。接受资金的企业进行部分资金的配套,以矿山地质工业项目、农田复垦等形式进行修复。修复的过程由国土资源部委托相关部门监督实施,并进行验收。

在德国,联邦政府针对新老矿区分别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联邦矿山法》规定,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老矿区,联邦政府专门成立矿山复垦公司从事矿区的生态补偿与恢复,所需资金由政府全额拨款,并按联邦政府占75%、州政府占25%的比例分担。对于新开发矿区,矿区业主必须对矿区开发造成的生态损害进行补偿与复垦提出具体措施,这也是矿区开展项目审批的先决条件。具体措施包括预留企业年利润3%的生态补偿与复垦专项资金,对因开矿占用的森林、草地实行等面积异地恢复等。

绿色开采体现以防为主理念

生态系统在破坏后,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绿色开采体现从源头制止破坏的理念,是目前业界兴起的一种生态保护的创新

生态保护,必须从源头抓起。边破坏边治理,甚至破坏后再治理的方式,并不是解决矿山环境问题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是,矿产是经济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不能不开采。那么,如何减少矿产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矿产生态修复难度几何?

黄锦楼强调:“修复最好以防为主。因为一般的生态系统在破坏后,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生态系统有个阈值原理,当外界对系统的干扰超过了阈值后,就很难恢复。”

从源头制止破坏,就是目前业界兴起的一种生态保护的创新理念,即绿色开采。

所谓绿色开采,就是综合考虑资源效率与环境影响的现代开采模式,遵循循环经济中绿色工业的原则,形成一种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努力去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开采技术。

这是由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高鸣在2003年提出的,其目标是使矿山开采过程中资源开发效率最高,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并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篇9

【关键词】: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植被建植

中图分类号: U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我国经济高速持久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减小贫富差距的需要,近年来通往山区的公路建设项目不断增多。随着山区公路里程的增加,山区公路边坡破坏现象随之变多,每年在边坡防护养护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收到人们的重视。为保证山区公路边坡及周边环境的稳定,研究边坡防护技术、寻找更加经济合理的形式和方法尤为重要,而生态防护技术是使生态和工程结合的最佳途径。

2 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重要性

山区公路边坡地域特征明显,具有带状分布、坡度大、挖填量大、植被自然恢复能力差及对公路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山区公路边坡一般情况下含土质较少,边坡填挖作业破坏了原有的稳定状态,其内部结构破坏不易及时发现,隐蔽性很强。如若发生破坏的边坡遭受风化、水流冲击等气候,很可能发生剥落、滑坡、塌方等现象,造成道路的堵塞破坏,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虽然在山区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时会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公路沿线植被破坏、地貌变化不可避免。如果不采取边坡防护手段,会造成破坏,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是植被更加难以生存。

(2) 严重的导致山体滑坡,冲毁道路,威胁行车安全,甚至带来经济和生命损失。

(3) 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改变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例如流失土壤淤积水库,土壤沙化风沙变大等。

为防止以上现象发生,工程上一般采用骨架防护以及坡面封闭式防护措施,虽然可以防止边坡破坏,但后期维护费用大易破坏,且对生态环境没有起到改善作用。生态防护即在边坡上种植植被以减轻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生态防护经济性好且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可以恢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降低噪声、沙尘、强光等污染为司机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调节公路沿线小气候。因此,对山区公路边坡进行生态防护是边坡防护的必然趋势。

3 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形式

山区公路边坡防护方式分为多种,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条件。在实际公路工程建设中,必须根据具体的施工地质条件、边坡坡度、坡面侵蚀情况、气候条件、经济能力等选择合适的生态防护形式。

3.1 直接栽植

直接栽植即在公路护坡上直接种植植被,不经过其他工程加固措施。

(1) 种草护坡

坡面种草不适于岩石边坡,且边坡坡度要小于1:1。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分为撒播、沟播、穴播、植生袋、铺草皮、液压喷播等集中方式。此方法施工简单、成本低,且能够美化和保护公路环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栽植根系发达植物护坡

比如香根草、象草等根系发达、粗壮的植被,扎根深稳强度高,适应能力强,后期养护简单。一般用于坡度小于1:1的土质边坡,在南方温暖湿润地区应用较多。

(3) 干根网状护坡

将干材埋入公路坡面上挖好的方形或菱形网格中,使干梢间断暴露在外。植被生长干材生根扎入土壤,暴露在外的干梢生干长叶成林。这种方法植被的成活率高,能够很好的防护坡面,但需严格的筛选树种。

(4) 藤蔓植物护坡

主要采用扦插的方式种植爬山虎、五叶地锦、常春藤等藤蔓植物,适用于稳定性好且坡度超过1:0.3的岩体边坡。此法植被单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覆盖边坡。

3.2 挂网喷播

通过固定表土或者回填客土使植被更茁壮的生长,与网缠绕形成网系,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1) 三维植被网

三维植被网是原料为热塑树脂的三围网状物,化学稳定性强,与单纯种植植被相比有更好的土壤和随时防护效果。施工前要进行坡面平整,确保网格的强度和韧性。施工时网格紧贴坡面,不能褶皱、悬空,搭接留有充足的反压量。分层回填土壤冰洒水浸润,确保网格完全埋于土壤之中。该方法技术性强、施工繁琐,其防护效果受施工影响较大。适用于土质贫瘠和沙石混合型边坡,坡度1:1.5为最佳。

(2) 客土喷播

客土喷播技术从日本引进,关键技术在于配备适用于施工地质条件的植物生长基质和种子,其配方影响到对客土是否发生开裂及后期植坪成功率。客土喷播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此方法要求作业机械化程度高,对于条件恶劣的岩石边坡行之有效,但是成本相对较高。

图1 客土喷播施工工艺流程

(3) 土工格室植草

土工格室包括喷播和三维网技术,在坡面上展开固定土工格室并进行客土填充,然后进行三维植被网和喷播施工。此方法能够约束土体滑移,抗变形易修复,适用于寒冷地区坡度小于1:1的岩质边坡。但此方法工序复杂,实施麻烦。

(4) 厚层基材喷射

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基材、纤维、土壤及植被种子按比例混合,利用混凝土喷射机按厚度均匀喷射到公路坡面,多使用在岩石边坡上。其基材包含有机物、肥料、稳定剂、保水剂、消毒剂、团粒剂及调节剂等,能够形成适宜植被生长的结构形式,施工工序相对简单,但防护强度较差,后期养护工作和费用相对较高。

4 山区公路边坡植被建植技术

4.1 物种选择

物种选择作为植被建植的基础,对最终边坡的防护能力影响很大。首先要进行本地植被的考察,全面了解植被特性后初步筛选备选物种;其次考察公路边坡的地质特性和水、气、土、营养、光等、温度等环境,遴选适于工况的物种;其次根据边坡防护的目标及长期效益进行物种适合程度的比较,综合选择;最后进行物种防护试验并修正方案。

4.2 植物助长

植物助长主要是种植前的坡面处理、种植、施肥、浇水、保水及后期的养护,目的在于是植被茁壮成长,发挥其防护功能。

物种选择和植物助长组成了植被建植的过程,物种选择后进行试验,而后根据不理想的部分进行物种和助长技术的修正,并进行新一轮的试验,如此反复直至方案最优。

5 结语

山区公路边坡进行生态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中要根据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生态防护方式,并制定相关的建植计划,才能达到优良的湖泊效果和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乐.山区公路边坡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5.

篇10

关键词:采煤塌陷区;绿色景观;重建问题;生态修复理念

1 概况

煤炭资源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时煤炭持续开采引起部分地表下沉塌陷,大量受损的土地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大量受损的土地限制了城市生态、休闲绿地的发展容量,制约了城市的有序发展。因此,煤矿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和景观重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采煤塌陷区景观较为单一、各种植物的空间层次感差、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植被的生长较为缓慢。因此,需要加强对生态修复理念的深入理解,结合采煤塌陷区的实际概况,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其绿色景观的良好性,优化各种资源配置的同时充分地发挥生态修复的实际作用,推动能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采煤塌陷区是人为干扰影响下的特殊的景观类型,其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其生态环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受到严重破坏:由于采矿因素的不同,不同塌陷区的沉陷深度、积水情况、稳定性也各有不同。因此,塌陷区地形比较复杂,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沉陷不仅破坏了地表形态,同时也使土壤结构受到严重破坏,使许多土地严重返碱、受渍,无法耕种。(2)水体受到破坏:由于采煤破坏了地下岩层,导致地下水断流,使原本地下水质良好的富水区逐渐变为缺水区。同时,地表塌陷区积水由于受矿井水排放、矸石淋溶等污染,水质较差,塌陷区积水和地表水系交融汇通,从而使整个塌陷区水系受到严重污染。当雨季来临时,往往会在这些区域形成较大的积水带。同时,受到潜层地下水的渗透影响,也会造成采煤塌陷区积水现象的出现;(3)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采煤采出的矸石大量堆积,严重破坏了矿区景观,侵占大量土地。同时,煤矸石中有毒的化学物质由于氧化、溶解,经雨水冲刷对矿区大气、水资源及土壤污染严重,土壤结构稳定性下降,既有的绿色景观受到了较大的破坏,各种植被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缺乏。

3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采煤塌陷区绿色重建

3.1 塌陷区内土壤修复策略

采煤塌陷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土地资源的锐减,并且地表土层已经发生破坏,存在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有毒害物质,严重制约区域内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结合生态修复理念实现采煤塌陷区绿色景观重建时,应注重塌陷区土壤特性的有效检测,了解土壤惹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及生物特性,制定出可靠的塌陷区土壤修复策略。针对塌陷区内的土壤修复,可以从两方面出发考虑:

(1)人工修复。根据塌陷程度和修复条件的不同,人为干预改善土壤、地形,为绿色景观重建创造有利的环境。如运用“土壤清洗法”刷洗土壤从而去除和剥离土壤中未被污染的部分,将被污染的土壤集中进一步治理,大大提高了修复的效率。对于塌陷区土壤厚度下降较为明显的区域,需要进行必要地充填,并通过适当的加水操作,确保土壤的含水量能够达到绿色景观再生的要求.

(2)自然修复。选择合适的植物,通过植物修复的方法,改善土壤条件。植物修复是直接利用活体植物中的生长机制来去除、降解或遏制污染物质。在对塌陷区土壤化学特性分析的过程中,应注重全氮、全磷等指标的分析,对于严重缺乏营养元素的区域,需要种植耐性较强的植物如洋槐、泡桐、夹竹桃、臭椿等。在一些煤矸石填充区域中可以栽种一些耐贫瘠、速生的牧草如苏丹草、苦买菜、黑麦草等来改良土壤,进而采用豆科植物、蔬菜与杂粮轮作的方式,种地、养地相结合来实现土壤的自然修复。

一般来说,自然修复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而人工修复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应因地制宜,采取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选择合理的植被恢复模式,保持塌陷区土壤营养的均衡性,提高采煤塌陷区土壤修复的成效。

3.2 植物景观的有效设计

在生态修复理念的指导下,对采煤塌陷区绿色景观进行有效设计,使得被破坏的绿色景观逐渐地恢复,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区域内的绿化覆盖率,为野生动物提供栖居地,进而带动生物群落的复生,使塌陷区的绿色景观重复形成良性循环。

具体的设计要点包括:(1)充分考虑采煤塌陷区的各种地理条件及气候因素,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栽植。如在塌陷区内水域附近,选择水生植物或湿生植物;在污染严重,土壤条件较差的场地上择选择耐性较强的植物。(2)针对不同绿色植物种植设计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变形设计方式的合理运用,确保这些植物长成后的整体美观效果;(3)对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建立科学的植物群落。

3.3 针对塌陷水域的修复策略

采煤塌陷区往往伴随着大面积的水域,在景观重建的过程中,应根据水域面积和水体深度选择适宜的景观重建模式,如设置旅游休闲中心、农业示范区基地、水上乐园等功能区。

(1)注重场地的雨洪管理。采煤塌陷区内的雨洪管理最关键的因素是雨洪的治理和储存,特别是污染严重的区域内,要防止其与被污染的土壤发生接触,造成污染的进一步扩大。这就要求在采煤塌陷区景观重建之初就要对场地进行雨洪收集、处理设计,使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释放,如屋顶花园、雨水花园、立体绿化的设计。

(2)生态修复技术的合理运用。在采煤塌陷区景观重建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生态修复技术可以修整恢复水体原有的生物多样性、连续性,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同时起到保护塌陷区内水环境的目的,使水生态系统转入良性循环。如采用人工增氧,设置人工浮床、生物修复等方法,实现水体修复。

(3)注重多层次湿地体系的构建。在对水域面积较大的塌陷区域景观进行重建时,需要在道路绿化、植被栽种及其它生态修复措施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多层次湿地体系的有效构建,逐渐形成功能强大的湿地区,实现对采煤塌陷区生态系统的有效调节。

4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