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品格教育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品格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教师应当注重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其思想、行为、作风以及仪表和气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在其自身形象上出一点点的疏漏。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学服务,遵守教学规章制度,同时将自己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表现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通过自己自律、敬业的良好人格形象对学生进行感染。“言传”不如“身教”,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如: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打骂;以积极、向上、亲切、自信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有可学性和借鉴性。
二、教师应当因人施教,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健康的人格培养是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教师应从学生自身的人格特点出发,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开展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如: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鼓励其参与课堂互动,体会参与价值,挖掘学生优点并给予表扬,多与学生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有的学生性格脆弱,当他们在犯错误的时候,批评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方式,给他们留有一定的面子,同时需要对其良好行为适时地给予肯定,使其不会由于挫折而消沉;有的学生自高自大,对于该类学生,教师应当多聆听,不正面反驳,委婉地提出质疑,要对学生有耐心、诚心,使学生的心理优势出现动摇,进而再进行沟通教育。
三、教师应当维护人格平等,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由此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引导学生自我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当前很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得到了家长过度的关注与爱护,人际关系与自主能力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骄傲自满、性格内向、脾气暴躁的学生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避免学生因被漠视、被遗忘而产生群体的不健康行为,以及一些发泄式的心理导致学生误入一些不良群体,形成对抗教师、家长和社会的群体文化。如对社会现象不屑一顾、抽烟喝酒等行为,滋生扭曲的人格,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全面发展健全的人格。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自我了解,学会处理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充分认知自己的行为与心理,以此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如:在学习《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课中,我通过教材中的爱迪生成功案例,衍生到艺术家贝多芬、科学家居里夫人以及身残志坚的海伦、张海迪等名人名家,让学生通过对一系列榜样的学习,进而对照自己的言行进行相关讨论发言,从而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并针对自己的优缺点,提出改正措施。让自我教育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觉进行思想转化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立、自理、自律。通过这堂课,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对自己有了更正确的认识,这对他们以后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五、总结
教学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将思想品德课与中学生人格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思想品德课的功效,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每一个政治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注重理解、关爱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平等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引导学生快乐成长、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美莲.思想品德课应注重人格教育[J].新课程(下),2011(2).
[2]洪鸣凤.初中思想政治课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J].吉林教育,2009(16).
[3]贾国双.新课程视阈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探析[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2
重视青少年人格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前进的。要改革就离不开创造与竞争,创造性与竞争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显着特征。这一社会特性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知识,有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较高的人格素养。只有培养和造就大批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能够经受困难与挫折考验、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未来社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重视学生人格建塑,正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重视人格教育,也是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客观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素养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建塑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情绪易于波动,意志较为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常存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等人格弱点。如果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定向。
人格失落是当前我国学生中一个应当重视的现象。改革开放将我国的社会生活推向了崭新的时代,但急剧变革的时代步伐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许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也伴随着科技文化的引进进入我国校园,使得我国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陷入了冲突、困扰,甚至一度出现混乱状态,心理状态的倾斜与失衡普遍,人格“低落”、“缺失”、“扭曲”、“变态”等现象呈现出增长势头。这是很令人忧虑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青少年人格教育,实质上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希望工程”。
从更广的视野来思考人格教育的价值,它还具有推动、升华社会文明的巨大作用,是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特质,如热爱真、善、美,讲求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这些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的人格教育去挖掘和发现,使之在现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这不仅有助于弘扬我国民族精神,而且有助于克服和消除我国传统人格中许多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学校人格教育,正是着眼于对青少年一代优秀人格的塑造和建构中华民族的新文明。因而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二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对人格的忽视。重智能、轻人格,是各类学校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而产生的“通脖。这一片面的教育取向已经产生了许多不良效应。
重视学生智能培养,这是无可非议的。这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是为未来社会培养“英才”、“通才”、高智能人才的必要措施。但单方面地强调智能培养,忽视人格塑造和全面素质训练,这就必然导致青少年畸形发展,最终使培养的人才“高智能、低素养”,与社会所需人才完全“错位”。
现实教育实践中,有一种普遍的错误倾向,就是把学校教育“窄化”为智育,又把智育“残缩”为分数,许多工作方式明显地表现出重智能、轻人格;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轻特长、志趣发展;重接受和记诵学习,轻人际交往与信息交流方面的学习;重埋头苦读,轻愉快巧学等。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常把高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忽视对其人格作出评价。往往一些高智能、高分数的学生在人格上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由于智能的光环作用而不易被发现,以致未能得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笔者曾对荆沙市15所学校的21个高智能学生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学生普遍存在自私、虚荣、狂妄、冷漠、自我中心、内心孤僻、嫉妒心强、心理承受力差等人格缺陷。他们一遭遇挫折或失败,就在日常行为中伴随有或多或少的变态、失常表现。
据北京市中学生体质调研组对数十所中学的学生所作的心理卫生调查,当前中学生中生活上常感孤独的占11.3%,有时感到孤独的为65.7%;想远离亲友而独自生活的占37%;对自己的未来很缺乏信心的为13%,信心不足的为25%;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是为了什么的占7%。[1]另有心理学家曾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发现42.73%的学生感到经常“做事容易恐慌和紧张”;55.92%的学生感到经常“对面临的事情过分苦恼和烦闷”;47.41%的学生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感到无法与人相处和交往;62.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常感孤立无援”;46.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经常心烦意乱,感到无法忍受”。[2]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现有的重智能、轻人格的学校教育模式,已经造成了种种误区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一客观背景呼唤学校要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人格教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入学校教育“舞台”的。
三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那么,本文所倡导的人格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关系呢?在理性思考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它们有哪些一致的地方,又有哪些差异呢?这是实施人格教育必须首先弄清的问题。
素质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3]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以及人们对素质问题的深入思考,素质的概念从外延到内涵都有了扩大,当代人们对人的素质的理解是一个相当广阔的概念,即指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的相对稳定的素养或特性。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必要的教育手段和措施,使人的各方面的素养得到完善和提高。它所强调的是如何因势利导地完善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优化、完善人的素质,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人格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多方面的涵义,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人的道德品质;三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4]照此解释,事实上,人格就是由诸多活跃的心理倾向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体现个人品格的独特的反应系统。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人格与素质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就联系来讲,人格是素质的重要内容,人格在心理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一个人的素质好不好,与其人格因素息息相关;一个人的人格素养不健全,其文化、智能、品德、劳动、生理等方面的素质便难以发挥到高水平。就其差异来讲,素质强调的是人的稳定的素养或特性;而人格则强调在素质基础上,深入到人的品质的底蕴,提高到社会品格的层面上来考虑人的素养。人格更看重人的心理素质的“质”的要素,更看重个体后天习得的社会性成分。因此,人格实质上是受教育者主动地将人类文化、科技、审美、劳动等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独特素养的整合系统。近代学者王国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5]的话,可以形象地说明素质与人格的关系,“高品格”的素质,即可称之为人格。
人格教育是对学生素质提出“高品格”要求的教育,是现代学校优化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如果说素质教育是着重从教育方向上对教育进行面上的规范的话,那么人格教育则着重向纵深开掘,立足于深层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它不仅强调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而且更强调人的素质的“质”的提高,更强调在人的个性差异上的充分发展,使人的素质得到更有效度的培育和提高。
四
人格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健全、优良的人格,因而人格教育的内容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确定。
根据我国青少年的现状与实际,笔者认为我国青少年优良的人格系统应主要包括下列要素:(1)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2)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3)忠诚踏实的生活与工作作风;(4)勇于挑战的创新意识;(5)富有弹性的适应能力;(6)百折不挠的抗挫精神;(7)强弱适度的情绪反应;(8)善于与人相处的社交能力;(9)自我调控的理智行为;(10)热烈饱满而又稳重坚定的行为品格等。
围绕上述目标思考,我国学校人格教育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
1.智慧健全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课程学习、作业练习以及保健讲座等方式,对青少年的大脑及神经系统进行科学的刺激、训练和保健,促其功能得到科学、全面而有序的开发和发展,采取常规的或特殊的教育、训练方式,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正常发展,潜能得到挖掘,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展现。避免感知缺损、记忆受阻、思维障碍等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
2.情感培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疏导、实践体验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情绪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以及自身情绪变化的一般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有效调控情绪的一般手段和技巧,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措施,防止焦虑、躁狂、抑郁等病态人格的产生和蔓延。
3.意志训练教育。主要通过各种说理和实际锻炼活动,使学生了解意志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掌握自身意志品格中的优点与弱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和果断、持久的行为品格,注重引导学生克服优柔寡断、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等不良意志品质,增强抗挫能力,养成藐视困难、勇于拼搏的品质和精神。
4.环境适应教育。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参与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未来社会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了解和掌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使他们敢于正视现实,面对未来,学会处理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当前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学会以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去迎接新生活,适应新环境。
篇3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积极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新行为规范把教育部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精神具体化了。我理解的新行为规范的价值定位是,依托北京古都城市、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和首善之区的教育优势,努力帮助、引导儿童青少年实现自身文化底蕴、国际视野和未来眼光的统一;注重培育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素养,在政治信念、品德习惯、身心健康、生命价值、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社会关系、关爱自然、善用网络等方面具备健康成长所需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能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6年修订)》有如下教育特点。
文化维度:
强化价值导向、文化属性和历史底蕴
文化底N深厚是北京教育的优势所在。儿童青少年是在文化场中成长的,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根本途径。这次新修订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了行为规范教育的价值导向、文化属性和历史底蕴:
1.突出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首善之区的文化力量与价值引领,把对我国儿童青少年提出的四个教育要求,即“心有榜样,记住要求,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潜移默化到新的行为规范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在帮助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崇敬英雄模范、尊敬国旗国徽的具体行动中。如,第一条规定:“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崇敬英雄模范。尊敬国旗、国徽。升降国旗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会唱国歌,声音洪亮。”这种积极的价值引领体现了北京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2.明确了中小学生要热爱我国5000余年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3000余年建城史、850余年建都史的教育要求,要求中小学生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和孝亲尊师品格。例如,在第一条中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含义”。第七条强调:“孝敬父母。体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健康,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听从父母的教导,主动与父母交流,礼貌回答问话。外出和回到家时主动与家人打招呼。”第八条强调:“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行礼,主动问好。回答老师问题要起立,进入办公室要经过老师同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教育,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建议,知错就改。”
3.培育以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为本的文化,尊重学生个性和学习兴趣,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强自立能力和生命意识。第二条要求:“学习态度端正,有适合的学习方法,专心听讲,学会独立思考,乐于科学探索。”第三条要求:“乐观向上,了解自我,有学习、生活目标。善于和他人沟通合作,遇到困难和挫折积极面对。”第五条要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懂得生命的宝贵。”
4.新行为规范注重以文化人,强调北京市中小学生要具备现代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新行为规范注重积极、正向引导,尽量使用积极、正向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少用否定性语言和表达方式,意图彰显正向语言的积极力量,营造春风化雨、循循善诱的和谐德育氛围。如,第六条遵纪守法,第十条要求诚实守信,第十一条要求举止有礼,第十二条要求遵守规则,第十五条要求文明上网等,均以积极提倡为主。
国际维度:
强化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
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胸怀是北京居民的固有优势品格,也是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特性的体现。多次强调,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把北京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四个中心特别是国际交往中心的任务为首都未来发展设定了高远目标,也使首都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北京具有中国首都和世界城市的双重属性,自信从容、举止大气、胸怀宽广、敢于担当是北京公民的城市性格。所以,这次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修订不仅基于我国、特别是北京中小学行为规范教育实践经验、特色的研究,也借鉴了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经验,重点研究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从中汲取了智慧。
新行为规范把尊重、包容作为重要价值进行强调,要求北京市中小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风范,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如第十一条强调:“尊重他人隐私,不妨碍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尊重世界各地文化差异,在国际交往中真诚友好,大方自信。”
未来维度:
强化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眼光
篇4
关键词 美国 中小学 道德教育 政策背景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1美国中小学教育对传统道德教育急切渴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各界人士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问责要求越来越迫切。从本质上讲,问责是一种要求,要求中小学提供清楚的证据,证明他们为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作出的努力,从而使政府和公众了解中小学道德教育现状和取得的进步。然而事实证明美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并不健全。早在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下了个定论:明确引导孩子们怎样成为有道德的人是必要的。人是需要教化的。亚里士多德培育有道德的孩子的原则在大部分西方国家是没有受到过质疑的,即使是当今关于亚里士多德教学方法也代表着培养孩子常识观念。但是在18世纪,亚里士多德的智慧直接受到启蒙哲学家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挑战。卢梭认为社会化将孩子美的天性泯灭,未教化乃使孩子自然善意优雅。此后一直沿用了卢梭的孩子自然属性理论,而把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需教化的思想抛在道德教育之外。
直至1999年4月,哥伦比亚高中(第七中学)发生了一起残忍的枪杀案,此悲剧给众人带来的不安可想而知。作案的是两个十五六岁的出自完整家庭并不贫穷的少年。这事件的发生,引发人们的深思。在这样的年龄阶段,来自完整家庭,并且是家庭条件并不差的环境的青少年为何在校园中对无辜人群做出类似于屠杀的事件?人们不断发问为什么是美国人?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在这里发生?卢梭价值自由的教育方式和理想化烂漫主义教育对美国正在文明化的粗野少年是一个失败的教育形式。校园枪击事件等类似此种暴力行为不断发生,使人们不得不关心校园道德风气,对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90年代开始直至今日大多数家长、教师、社区领导一再鼓励和支持传统的道德教育。由此人们急切的心声将传统道德教育喊回学校道德教育中。
2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对政策迫切需求
2.1将道德教育内容整合到学校教育中
为了保障中小学学校道德教育顺利健全地发展,联邦政府出台了有关道德教育的方针政策,还有具有权威性的团队也参与到道德教育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中,如监督与课程开发协会专家组(An ASCD panel),在《学校生活中的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 in the Life of the School)一文中督促学校联合家长、大众媒体和社区规定并教授类似公正、利他主义、勤奋和尊重人格尊严的核心美德。文中还强调了 “学校不能忽视道德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还应该教学生不同的基本的道德资源包括宗教”,还有“我们要托付学校建立和传达清晰寄予老师和督导以及管理者把自己当做道德教育者”、“道德教育可以是我们国家的活的遗产的一部分”等几个问题,旨在督促学校道德教育在遵循国家发展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前提下,突出道德教育文化化与生活化的基本特征。20世纪末在各种有权威的专家组和协会积极参与和互动下,道德教育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也给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在校园中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田纳西州山谷一神派普救说教会”(Tennessee valley Unitarian Universalist church)2008年秋制订的《青少年儿童宗教教育计划》( Children and youth Religious Education Program)宣称以“培养负责、积极参与、关心世界,致力于终生进步和精神认识,关注社会、环境和世界问题的公民”为使命的教学计划,在周日的上午,通过讲故事、唱歌、游戏、手工艺、服务等形式,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与年龄相称的如关爱、诚实、关心自我与他人、宗教知识和仪式、社区历史等主题的教育。将道德教育内容和条例融入现实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完善道德教育。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完成了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2001年乔治W・布什政府签署的联邦法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关于将世俗化的品格教育整合到学校教程和教学方法中。立法提到关怀、公民美德和公民权利、公正和公平、尊重、责任、信用、给予的素质。立法要求学校不仅在学生的学术表现上而且要在他们的品德上有所作为。美国道德教育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Moral Education, AME)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76年,其使命是为那些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道德方面感兴趣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个跨学科的论坛。协会致力于促进交流、合作、培训、课程设置以及将道德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的研究。
2.2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资金保障
21世纪以来,为帮助学校改善道德教育现状,美国联邦政府主要是通过拨款方式来加强对州教育局的调控。联邦政府对州的资助,都是有其特定的项目和要求。如具有代表性的《1994年提高美国学校法案》,该法案每年给州教育机构批准每年总共10个基金用以实施和设计品格教育项目。项目由在美国教育部的安全和无毒学校赞助支持。此项目在确保了学校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01年1月小布什公布了名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蓝图,其中提到支持品格教育,增加对各州和学区用于品格教育拨款的经费,以培训教师学会各种品格养成课程和活动引入课堂。美国开展新品格教育运动以来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延续至今。例如,1987 年美国全国学校联合会向美国教育部提出“在公立学校塑造品格”的计划,1989 年布什总统亲自启动志愿者服务行动,第二年2 月他又签署了为 K -12的“国家和社会服务行动”( National Community Service Act) 提供基金的议案,1993年 3 月克林顿总统签署为“国家和社会真诚服务行动”( National and ational ServiceTrust Act) 提供基金的法律等等。
3小结
美国推进中小学道德教育对于维护美国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道德教育是一种必要的政策工具或战略措施,它要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3.1通过道德教育政策引导重塑中小学道德
道德教育政策是道德教育走进教学的坚强后盾,是道德教育在教学中顺利进行的保障。首先,因为政策的引导将道德教育内容很好地整合到教学;其次,有了政策的干预使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形式更加多样;最后,有道德教育政策的支持使得学校本位的道德教育成为可能。
3.2道德教育政策促进中小学学生全面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命运和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在中小学中实施健全的道德教育,让美国青少年自觉自然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自己的内涵,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特别是“9.11”后,美国政府认真反思其对道德教育政策。
综上,中小学道德教育政策是美国政府实施道德教育的工具,其目的是通过对青少年各方面素质培养、提升科技和教育竞争力,实现美国综合国力永保前位,维护其国家的安定和谐以及领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秦玉友.教育发展浪潮与中国教育政策的多层设计[J].教育政策与法律,2012(5).
[2] 陈平.美国道德教育发展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姚锐.新千年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向及其政策背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篇5
关键词:家庭环境青少年优化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摇篮。青少年正处于成才过程的素质优化期,探讨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有助于青少年成才尤其是成为高层次的人才。
一、家庭环境为青少年成才提供了基础
家庭环境是指以家庭这一社会群体为核心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青少年的成才离不开家庭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1.1家庭遗传提供了生理素质
“遗传”这个概念来源于生物学,它最先是指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生物亲代通过生殖繁育把亲代的特性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备与亲代相似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的现象就叫遗传。遗传物质的差异、优劣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能否成才、成才的方向和层次。青少年的生理素质很大部分是来源于亲代的遗传,生理素质差异性决定了青少年的才华见识在质和量上潜在的差异,从而影响青少年成才的速度与层次。智力素质是青少年成才的保障和基础。据研究表明,人的智力遗传率高达60%,仅有约40%的平均智力水平归功与环境差异。除了智商有遗传基础外,特殊才能也有遗传基础。如音乐、绘画。
1.2提供了物质基础
家庭的物质条件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首先,家庭的地理位置对青少年的思维力、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家庭地理位置在发达城市,青少年接触的新事物的机会就比较多,较早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参加各种科技实验活动、眼界开阔、思维敏捷,这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同时,他们展现自己天赋、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大这有利于青少年较早的确定自己的成才方向。其次,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青少年成才所需的物质条件,如营养、学习资料,受培训的机会等。好的经济基础,不但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好的学校,优化智力,同时还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有一个好的体质。
1.3提供了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关系、文化气氛、家庭成员的期望水平等。良好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人格、情绪产生好的影响。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有“成人感”的心理需要。如果家庭人员关系不稳定、不和睦,青少年则会产生不安全感,表现出敌对、偏激、孤独等心理,产生不健全的心理品格。人才史表明,人才成功和失败,不能单凭智能水平,还要看他的个性心理品格。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自我价值体系和人才思想素质。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子女学习水平、志向、态度等,从而制约青少年智力素质优化。
二、家庭影响具有长期性
家庭是以夫妻为主体的,包括父母、子女等亲属在内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家庭是人才一生不可脱离的环境,对青少年成才具有长期影响。青少年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甚至到老年都离不开家庭。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贯穿始终。首先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方向产生影响。由于遗传和家庭的长期共同生活,父母的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等对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族型人才链就是很好的证明。如,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家族曹氏三父子,苏轼兄妹,构成了诗人家族型人才。其次,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速度、层次起到重要作用。家庭关系的亲密性和特殊性,使父母对子女最为了解,对他们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熏陶性。这有利于青少年在成才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其成才的过程。
由此可见,家庭对青少年成才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优化家庭环境
3.1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3.1.1维系和谐的夫妻关系
和谐、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夫妻关系的和谐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起着重大影响。夫妻感情深、互相关心,能使子女直接受到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生动教育。而夫妻经常为生活等事反目,同床异梦,动辄吵架拌嘴,甚至大打出手,就会给孩子心灵上投下阴影。孩子长大后,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表现出粗暴、刻薄,严重的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
3.1.2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年最主要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对青少年成才就有深远影响。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变淡,渴望脱离父母,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希望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与父母向朋友一样交往。这时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地更新思想、认识到青少年不单是家庭的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的公民。形成开明、民主、平等的家风。其次,确立正确的期望值。父母对子女高期望,有时对子女的要求脱离了子女的真实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比较。这样以来,青少年可能会产生挫败、自卑心理。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对他们确立正确的期望值。
3.2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
家庭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之一。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3.2.1加强家庭教育
青少年要充分开发自己的优良遗传物质必须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首先,提高父母的素质,实行全面的教育。父母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对青少年成才影响很大。父母的素质高就会对青少年实施正确的教养方式,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成才的必备条件。有的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教育,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非常危险的。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思想政治品德的缺失。其次,培养青少年能力。青少年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社会的承认,必须把自己的智慧通过实践表现出来。另外,青少年的能力强也会获得同伴的赞许这也会强加他们的自信心。有信心才会敢想敢做,才会出创造性的成果,才会为社会做贡献。
3.2.2树立科学成才观
科学的成才观是青少年成才道路上的指明灯。青少年能否成才,科学的成才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父母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青少年的成才方向。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兴趣和爱好。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来帮助他们早日确立成才方向。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其次,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人才之所以为人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创造性成果可以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的进步。作为父母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并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确定成才之路。: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环境也是对青少年影响最大,最持久的环境。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对青少年成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罗洪铁.人才学原理[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篇6
关键词:家庭环境青少年优化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摇篮。青少年正处于成才过程的素质优化期,探讨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有助于青少年成才尤其是成为高层次的人才。
1家庭环境为青少年成才提供了基础
家庭环境是指以家庭这一社会群体为核心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青少年的成才离不开家庭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1.1家庭遗传提供了生理素质
“遗传”这个概念来源于生物学,它最先是指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生物亲代通过生殖繁育把亲代的特性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备与亲代相似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的现象就叫遗传。遗传物质的差异、优劣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能否成才、成才的方向和层次。青少年的生理素质很大部分是来源于亲代的遗传,生理素质差异性决定了青少年的才华见识在质和量上潜在的差异,从而影响青少年成才的速度与层次。智力素质是青少年成才的保障和基础。据研究表明,人的智力遗传率高达60%,仅有约40%的平均智力水平归功与环境差异。除了智商有遗传基础外,特殊才能也有遗传基础。如音乐、绘画。
1.2提供了物质基础
家庭的物质条件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首先,家庭的地理位置对青少年的思维力、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家庭地理位置在发达城市,青少年接触的新事物的机会就比较多,较早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参加各种科技实验活动、眼界开阔、思维敏捷,这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同时,他们展现自己天赋、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大这有利于青少年较早的确定自己的成才方向。其次,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青少年成才所需的物质条件,如营养、学习资料,受培训的机会等。好的经济基础,不但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好的学校,优化智力,同时还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有一个好的体质。
1.3提供了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关系、文化气氛、家庭成员的期望水平等。良好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人格、情绪产生好的影响。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有“成人感”的心理需要。如果家庭人员关系不稳定、不和睦,青少年则会产生不安全感,表现出敌对、偏激、孤独等心理,产生不健全的心理品格。人才史表明,人才成功和失败,不能单凭智能水平,还要看他的个性心理品格。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自我价值体系和人才思想素质。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子女学习水平、志向、态度等,从而制约青少年智力素质优化。
2家庭影响具有长期性
家庭是以夫妻为主体的,包括父母、子女等亲属在内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家庭是人才一生不可脱离的环境,对青少年成才具有长期影响。青少年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甚至到老年都离不开家庭。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贯穿始终。首先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方向产生影响。由于遗传和家庭的长期共同生活,父母的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等对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族型人才链就是很好的证明。如,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家族曹氏三父子,苏轼兄妹,构成了诗人家族型人才。其次,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速度、层次起到重要作用。家庭关系的亲密性和特殊性,使父母对子女最为了解,对他们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熏陶性。这有利于青少年在成才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其成才的过程。
由此可见,家庭对青少年成才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起到促进的作用。
3优化家庭环境
3.1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3.1.1维系和谐的夫妻关系
和谐、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夫妻关系的和谐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起着重大影响。夫妻感情深、互相关心,能使子女直接受到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生动教育。而夫妻经常为生活等事反目,同床异梦,动辄吵架拌嘴,甚至大打出手,就会给孩子心灵上投下阴影。孩子长大后,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表现出粗暴、刻薄,严重的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
3.1.2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年最主要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对青少年成才就有深远影响。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变淡,渴望脱离父母,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希望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与父母向朋友一样交往。这时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地更新思想、认识到青少年不单是家庭的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的公民。形成开明、民主、平等的家风。其次,确立正确的期望值。父母对子女高期望,有时对子女的要求脱离了子女的真实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比较。这样以来,青少年可能会产生挫败、自卑心理。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对他们确立正确的期望值。
3.2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
家庭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之一。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3.2.1加强家庭教育
青少年要充分开发自己的优良遗传物质必须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首先,提高父母的素质,实行全面的教育。父母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对青少年成才影响很大。父母的素质高就会对青少年实施正确的教养方式,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成才的必备条件。有的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教育,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非常危险的。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思想政治品德的缺失。其次,培养青少年能力。青少年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社会的承认,必须把自己的智慧通过实践表现出来。另外,青少年的能力强也会获得同伴的赞许这也会强加他们的自信心。有信心才会敢想敢做,才会出创造性的成果,才会为社会做贡献。新晨
3.2.2树立科学成才观
篇7
课堂教学时间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谢金芮、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全在《现代中小学教育》第4期上撰文认为,课堂教学时间分为名义时间、分配时间、教学实用时间、专注学习时间和学术时间五个层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时间,通常从后三类教学时间入手:在课前,教师要尽量详细规划“教学实用时间”,减少无计划、无意义的时间,安排好教师讲授、师生互动、学生自我提升等课堂上必需的教学环节的具体时长,尽可能地提高教学实用时间的利用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高效利用“专注学习时间”,尽量将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在前20分钟里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增加“学术时间”,适当增加学生掌握较高难度知识与技能所花费的时间,如学习语文、英语时要把学术时间放在语言的应用上,学习数理化知识时把学术时间放在公式与方法的应用上等。
高中选修课自由学习的
四种形式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教师于建生在《语文建设》第3期上撰文认为,自由学习是学习者在一种免于外部控制的依赖或屈从的学习情境中积极表达个体学习愿望的权利,是学习者自由意志在学习场域中的投射,是学习者主体意识觉醒的标志之一,彰显了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选择权和表达权。将自由学习理论应用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进而建构高中语文选修课自由学习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分类学习,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类别的学习材料,这些学习材料是根据课程目标、课程要求加工而成,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由学生自学完成,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学习的速度和形式;二是计划学习,即师生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学生根据学习计划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后作出自我评价,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学习成果,同时征求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三是课题学习,即以课题的形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合作学习,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的合理性,发展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四是辅助学习,即利用教学外的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所学内容。
教材解读中
三个维度的建构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教师俞静娟在《教学与管理》第3期上撰文认为,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具备学习目标意识、学生主体意识、学科文化意识,做到准确地解读教材,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成长。然而,要在教学中体现这三大意识,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就要注意三个维度的架构:第一维度是从教材的整体系统角度研究教材内容,建构学习主题,使复杂、分散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序、完整、系统,便于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第二维度是在确立学习主题的基础上,从教材内容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统整和重组;第三维度是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情,围绕知识点做综合性的教学设计。通过架设三个维度,可以帮助我们读准、读透、读清教材。
培养青少年积极品质的三条原则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授盖笑松在《人民教育》第3期上撰文认为,青少年身上的许多品格优势,如对自我的担当、对他人的关爱、探索世界的兴趣等,都具有积极发展的潜在能力,促进这些品格优势的发展不能只靠说教,而要采取实际行动,并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生态性原则,即给青少年创建一个积极的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学校和班级环境、同伴环境、媒体信息环境;二是活动性原则,青少年潜在的品格优势需要在丰富的、健康的活动体验中得以发展,因此,学校要有明确详细的活动计划,改进校园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的质量;三是能动性原则,青少年具备成为自身发展的塑造者的潜能,教育者的任务是激发青少年一天比一天更进步。如果教育者为青少年提供足够多的养分,他们身上潜在的品格优势将得以实现。
“有限教导”是实现
学习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篇8
【关键词】校园暴力;预防;应急;机制
一、校园暴力的界定及其现状
从广义看,校园暴力可分为3种情况:一是学生之间相互实施的暴力,二是校外不法人员对在校学生实施的暴力,三是师生之间实施的暴力。据统计,当前暴力犯罪事件已占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30%。从性质来看,高校暴力事件的凶残程度则远远超过中小学校园的暴力行为,社会影响更为恶劣。从类型看,大学生暴力犯罪行为更加多样化,不仅仅是勒索钱财、打骂侮辱、群体斗殴,还有抢劫、杀人、犯等。从发生人群看,大学生施暴者多集中在刚入学新生和即将离校的毕业生两个群体,呈两极化特点。此外,近年来女生暴力行为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笔者分别就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葛洲坝电力职业学院等几所大专院校的学生以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分析。其中,暴力行为是大学生中除旷课外最多的违纪行为,其中男生占85%,女生15%。问卷调查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选取的大学生进行测量,收集数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暴力行为的心理或人格因素。访谈法运用结构式访谈与非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实施过暴力行为的大学生做一对一访谈。从学生事发前的心理状态入手,对其认知方式、情感体验、人际关系、应激事件以及事后的心理反应等做了详细的了解,并对访谈记录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分析,挖掘其发生暴力行为的深层原因。在EPQ量表的内外倾(E)这一维度上,有暴力行为的大学生T分分值主要集中在39以下或61以上,呈两极化分布,其中又以61分以上者居多。39分以下为典型内向,这类学生个性极为安静,不善交际,少有知己,在遇到挫折时常会压抑内心感受,到一定程度则以暴力的方式来发泄;61分以上为典型外向,这类学生克制力差,脾气暴躁不冷静,常常会在冲动中做出暴力举动。在神经质(N)这一维度上,绝大多数暴力行为学生的T分分值在61分以上,为典型不稳定类型。他们常对微小的挫折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引起心境波动,焦虑不安,导致暴力行为。综合这两个维度,大部分暴力行为大学生体现为典型胆汁质(外向、不稳定)和典型抑郁质(内向、不稳定)气质类型。此外,在精神质(P)这一维度上,很多有过暴力行为的学生T分>61,即具有突出的精神质特质,如: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只顾一时情绪宣泄;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缺乏信任感;报复心重,攻击性强,看问题偏激,争强好胜,不能体谅他人;自卑感和自尊心都较为强烈,虚荣心强,爱面子,对自己评价不高;无目标,感到大学生活空虚,无意义,对自己不满意。首先,个人自身的原因。校园暴力实际上是个体蓄意使用不正当手段对他人身体与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青少年的人格缺陷、心理素质差、心理压力过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他们通过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其次,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青少年性格、人格养成的第一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促使子女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个性和行为方式,而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家庭环境紧张等不良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都会导致儿童攻击的增加。再次,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上,暴力文化的传播极容易影响青少年,使其产生不良情绪。据研究,媒体暴力内容与观众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心理学学会根据大量研究得出结论,经常观看媒体暴力内容会会增加青少年的暴力倾向,使青少年变得缺乏对受害者最起码的同情心,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漠视心理。暴力文化贬低人的本性并剥夺大众的心灵自由,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取向,增加了引发其冲动行为和破坏干扰行为的诱因,成为种种青少年问题的催化剂。最后,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品格教育的缺失,使很多青少年成为了“迷失的一代”。同时许多学校并没有完善的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对暴力事件的预测能力不够,对突发事件的控制以及应急处理不能及时有效,导致暴力事件更加恶化。
三、校园暴力的预防及应急机制研究
(1)健全校园安全的法规政策,积极开展法制教育。鉴于校园暴力的特殊性和紧迫性,制定专门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的法律,完善校园暴力法律防治体系已成为迫切的问题。只有从法律上构建校园暴力防治体系,明确规定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法律程序与法律救济,才能切实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2)加强社会文化的控制性预防工作,根除暴力滋生的土壤。相比较法律防控和其他的防控手段而言,文化防控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有一定的亲和力,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国家需要通过对主流文化的倡导,对非主流文化的疏导和管理,来积极宣扬正确的社会评价标准和社会准则。(3)加强学生品格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我们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代,曾有的道德规范不断地被解构,社会的价值观变得更为混乱。在这种前提下,让青少年对自己做一种价值定位是很困难的。而多数学校在教育观念上仍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重智轻德现象未得到改善。校园暴力被认为是道德教育的缺失,其缘由还在于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简单、陈旧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不妨借鉴美国的体验式品格教育模式,学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和实践场所,让学生在情景中、实践中理解、体验和践行所要求的核心价值和美德,逐渐形成良好品格和真实的行为习惯。(4)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教师往往低估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同时又高估自己的干预能力。因此,在校园暴力预防上,学校需要通过培训、会议、规章制度等形式提高教师对校园暴力行为及危害的认识以及应急处理技巧。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建档工作,对心理有疾患有障碍的学生要及时发现,采取一跟一的方法,进行长期的跟踪了解并进行有效的疏导与矫治。(5)完善程序化的校园暴力应急预防制度。学校管理需要做好早期预警制度、综合治理制度、程序化处理制度,以专门防治校园暴力。做好早期预警制度,首先要布建校园暴力通报管理系统。如经常巡查校园及其周边,尤其是校园暴力较严重区域;装置反暴力咨询专线电话,提供学生在紧急状况或被暴力威胁时的求助途径,使校方及早有效处理暴力,也使学生增强对学校安全管理的信心。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之时,暴力处理系统立即操作。校园安全委员会各小组按规定的分工和程序快速采取救援行动,妥善地处理暴力事件。学校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应对暴力事件,相关管理人员积极掌控、处理、请求支持,以消除危机状况。在暴力事件发生之后,立即进行各种善后处理,侧重于校园秩序的恢复、学生和老师的心理安抚、经验教训的吸取等。最后,学校应该将暴力处理程序通过教育与训练,让全校师生知道,以加速学校安全管理的成效。(6)学校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共同应对校园暴力问题。学校应制定包括家庭、社区和社会力量的全方位计划来预防校园暴力问题。教育者应和家庭多联系,与家长建立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合作的双向交流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生活背景要采取主动了解的态度,避免由误解而导致的冲突。教育者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行动中来,共同对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诱因进行探讨,得出相应的可供参考的解决策略。
参 考 文 献
[1]张美英.象牙塔里的阴影――透视国内校园暴力[J].科学中国人.2003(2):23~25
篇9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美国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实践智慧”是这种品格教育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实施途径多样,具有较强的隐形约束力;凸显青年学生的实践主体性。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对我国的德育工作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复兴,对20世纪20年代传统品格教育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了回归,成为今日美国公共学校最具前瞻性和最流行的道德教育形式。它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品格教育理念和思路,给美国的品格教育带来了较多的进步。这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实践,也给我国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我国应努力研究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内容,并结合实际吸取其有益之处,改进德育工作。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含义
美国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在思想方面,新品格教育更强调对当时各种流派思想精华的吸收,不再只强调教师在品格培养中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主体性有了更多的考虑,给予学生更多的道德自由;在培养方法上,除了延续传统的示范、实践、文学等方法外,还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有利于自己品格发展的各种其他方式;在道德功能上,它已不再像传统品格教育那样去维持传统社会的功能,而是力图实现在陌生人社会道德的变革,改变社会道德分歧和混乱的情况,整合碎片化社会,培养现代人更多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向心力,维持社会的稳定。Www.133229.COm
在这些不同中,实践智慧(phronesis)这一特征开始慢慢凸显。实践智慧是古希腊四大美德之一,是关于选择的美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智慧不同于技术,它不制造东西,以行为自身为目的。实践智慧就是善于策划对自身有益的“善”以及有益之事,是对人的善,是根据理性进行实践的品性。这与新品格教育的理论基础美德伦理相互呼应,互为依存。美德伦理为实践智慧提供了行为的目的,实践智慧为美德伦理提供了实现“善”这一目的的手段。
“实践智慧”也是美国品格定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品格教育专家,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cortland)校区教育系教授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道德价值所构成”,即“它是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道德认知、道德体会和道德行为”。好的品格“包括认知善、趋向善和为善—良知习惯、喜好习惯和行动习惯”。布贝尔也认为,品格不是“成品”,品格需要通过教育进行塑造。他认为:“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则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真正的教育者不仅向学生传授某些知识和技能,而且关心着学生整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无论是里克纳还是布贝尔的定义,他们都认为品格需要包括道德行为这一部分,而且需要通过教育和塑造才能形成,即德育实践在品格教育中是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思想渊源
1.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其理论渊源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可教”思想,并将其大大推进了一步。他把学习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知识;另一类是学技能和学美德。教育方式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口授式教育,一类是训练式教育。知识可以通过口授获得,但技能和美德必须通过训练才可以掌握。因此,亚里士多德非常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实践的关注。“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通过实践才能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通过习惯促使人的德性更加完满,最终成为个体稳定的品格。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德性一方面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需要经过不断训练才能成为稳定的德性,真正养成做好事的习惯。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对西方影响很大,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美国传统品格教育的发展。品格教育一直到20世纪初都是美国道德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传人、个人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扩大、美国社会快速出现的多元化倾向、二战动摇了人们的道德信念等因素的影响逐渐走向衰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思潮兴起,当时这一思潮比较流行的道德教育理论是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和拉斯思、哈明的价值澄清理论。“在6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当中,培育学生道德的善意的努力是在道德相对主义以及怀疑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大气候下进行的。对于道德教育有强烈使命感的教育工作必须在‘价值中立’的课堂氛围的约束下设法实行道德教育。”这些学说虽然比较注重个体主体性的发挥,但过分强调个人价值,陷入个人相对主义的案臼。其道德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使得学生无法判断日常的道德行为的对错,也没有真正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导致美国在70年代末道德开始严重滑坡,美国青少年的品格教育陷人了非常糟糕的境地。在政府、公众、企业等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美国的品格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回归,并迅速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上走向深化。
2.杜威的实用主义对美国新品格教育“实践智慧”的贡献
在品格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对美国的传统品格教育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不应在学校教授一些脱离社会生活的理论,比较推崇在学校这个品格教育的最主要场所进行较多的品格情境模拟,而不是脱离现实进行品格教育。他认为:“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他会感到高兴和有趣的经验—儿童参与觉悟操作,从而养成勤勉、遵守秩序以及尊重别人的权利和意义的习惯,养成他们获得应服从于整体利益的基本习惯。参与家务也成为获得知识的机会。……(因此,)……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就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生活是主要的。学习是通过并联系这种生活进行的。”
杜威还在品格教育的实践操作方式上引人了比较新颖的心理学解释。在他看来,品格不是一种传统的僵化的训练,而是一种心理认同和体验;品格更准确地讲是一种习惯的渗透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杜威的这些思想为美国从传统的品格教育走向现代的品格教育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此后美国的品格教育在80年代末复兴时有了较多的反思,不是简单地接受过去传统品格教育理念,更注重针对学生个体不同的需求,提供更多理性化的内容和方法。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表现
1.美国新品格教育实施途径多样,有较强的隐形约束力,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
针对美国各个地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道德教育目标的缺陷,20世纪80年代末复兴的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提出了一些核心的价值理念,这为美国品格教育运动的深人提供了具体的标准,避免了美国各个地区标准的混乱。美国品格教育联合会还提出了“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用以评价学校品格教育的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口〕。这些措施为美国品格教育指明了正确的道德教育方向。
但美国没有拘泥于一种单一的品格教育模式,而是实行课堂教学、非正式课程、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等各种方式。这使品格教育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首先,美国较少实行统一的正式课程,更偏重于多学科的整合,适应了当前社会多元化的趋势,培养了学生对于道德教育多角度审视的能力。比如美国学校注重通过现行的公民课、历史课、地理课、社会课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其次,除了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课程,美国学校还提倡教师在教授一些其他课程时渗透品格教育,采取合作学习、档案袋替代性评价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尊重他人等品格。最后,美国还建立了各种有效的品格教育情境,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品格教育氛围。
这些方式显示美国把品格教育渗透进学校课程教学、校园生活和社会舆论、环境渲染等方方面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品格教育,有效地克服了“被迫灌输”产生的逆反心理,在各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把品格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内心信念,进而转变成具体的行为习惯。
2.美国新品格教育“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凸显了青年学生的实践主体性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提倡“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摒弃了过去忽视品格教育主体学生的错误做法,真正把学生的价值当做品格教育的基础,在要求学生对品格教育的标准有基本认知的基础上,尊重他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感受,丰富他们的品格教育情感与行为,并引导他们努力超越社会生活的束缚,培养形成正确的品格。
在实践模式上,改变只注重教师主导地位的片面做法,提倡师生关系平等,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品格教育情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想和品格实践能力。在课内,允许学生对各种问题大胆讨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努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品格培养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在这一方式倡导下,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常可以看到师生讨论的热烈场景。在课外,美国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供学生活动的俱乐部、学会和协会达600多个。此外,美国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一类是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活动,如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另一类是服务性活动,包括扶贫救困、公益性义务服务等。美国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美国品格教育这种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育方式是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品格教育运动的一种“否定之否定”,既看到过去教育方式的规范性,又在此基础上摆脱了死板的教条,把品格教育渗人生活世界,这符合马克思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观点,即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和尺度,无须借助其他的尺度来衡量。这种模式克服了学生在品格教育中被枯燥的教条“物化”、处于单纯的客体的缺陷,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生动的“交互主体式”模式,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品格方面的要求,还满足了学生这一实践主体的自身需求。
3.美国新品格教育得到家庭、社区的支持,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品格构建了良好的实戏环境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继承了社群主义的传统,认为“城邦之外无道德”,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的整合道德社群,而良好的品格只能在这一社群中培养和发展。这种思想其本质是打破现代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碎片化倾向,构建一个具有共同的善、利益、价值的实体组织或社会关系。在这一社群中,“人们有归属感,具有一定社会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美国在品格教育实践中贯彻着这一理念,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的协作。为了保证学校能成为家庭和社区之间的重要桥梁,小校化和小班化改革是当前美国中小学改革的热点。为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建立了家长教师联合会,定期把学生在校情况与家长沟通。在社区则实行社区服务计划,包括回收废物、为无家可归者和不能承担手术费用的人捐款等各种具体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尊、对他人关心爱护等品格。这些方式都体现了品格教育社群化的最大价值—营造一个道德实践的环境。没有这种道德社群的建构作为前提,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品格总是伴随着相同的实践”这一品格教育的精髓就无从实现。
四、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1.我国应改变德育模式单调化的现状,为青年学生创造更多良好的道德实践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
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仍然以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主要的道德培养方法。虽然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理想的德育应该是行动的德育和生活的德育”的观点,又倡议研究性学习、多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但在现实实践层面还远远不够。针对目前的现状,我国在开设政治课的同时,应注重多学科的合力,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共同传播和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在评价标准上也不能仅仅依赖卷面的成绩,可以把开展社区服务、写论文、问卷调查、学生辩论赛等活动作为评判标准的一部分,给予学生更多自觉自愿的道德参与机会,促使他们在道德心理和行为上更加成熟。
除了多学科道德渗透的方式之外,在德育环境上也要下些工夫,这包括学校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我国学校各个等级参差不齐,其校园环境有较大差别,而学生的最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学校,这就要求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管理风格、学习研究风气、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方面要加强,尤其是教师的表率作用要突出。此外,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操场、宿舍、食堂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也要营造良好的认知环境,宣传核心的价值和美德。在社会环境上,我国政府应加大投资,对学校所在地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氛围、道德风貌、法律规则、交往和沟通习惯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治理,让学生在自然的生活中接受无形的道德教育。
2.我国应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给予青年学生更多接受教育的自主权
我国较好地吸取了美国品格教育的优点,并结合我国实际,在2001年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和“双主体”德育观,为改变学生在德育中的角色定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德育中开始贯彻主体性原则—道德的主体本质决定道德教育方法的选择,应有助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和自律道德的达成。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对过去的德育方法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开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在不同年龄阶段开设不同的课程。此外,在课堂教学时,很多政治课开始尝试讨论法、角色模拟法、演讲法等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除了课堂教学,在其他很多地方我们也要给学生一些自主权。比如我国的选修课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而只是让学生选修一些有利于提高应试成绩的科目;在学习进度上也没能做到按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基本上是按学生的年龄而不是能力分班;中小学的课余时间也很少,使得课外活动的开展缺乏条件,不利于对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都要求我们给予道德实践的主体—青年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条件。
3.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主义传统启示我国的德育也要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的整合力量才能实现突破
篇10
关键词: 《三字经》 蒙学 小学生品德教育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前的人的可塑性大,应抓紧训练、培养;成熟后并非不能再发展,但可塑性较小,较难训练、培养。因此,抓紧成熟期前的塑造是十分必要的”[1]。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2]《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经典的蒙学教材,世传为南宋王应麟撰。《三字经》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向孩子讲授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伦理道德规范、名物常识、经史诸子、朝代兴替、勤勉好学榜样等,在极短的篇幅内包蕴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内涵,实属罕见。《三字经》既重知识学习又重道德培养、品格养成,被人称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它采用三字韵语的形式,或六字成句,或十二句,灵活多变,活泼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儿童记忆,给后世儿童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三字经》收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向全世界推广。其在青少年优良品格养成方面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1.提倡“性善”是纯良品格养成的基础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首先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作为一个人所要坚守的正是善良的本性,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不至于被陋习所左右,才能保持善良的本性。《三字经》将儒学“人性善”的观念通俗生动地转化为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将“性善”作为青少年优良品格养成的基础,把学习作为优良品格保持的途径。
2.培养勤奋好学品格
《三字经》以古圣先贤为榜样教导儿童勤奋努力学习,养成好学的优良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用之才。作者为了让儿童懂得勤奋好学品格的重要性,用大量古人典型事例加以强化,更具说服力。如《三字经》中说:“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借用赵普、路温舒、公孙弘、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朱买臣挑柴、李密牛角挂书,苏洵、梁灏大器晚成,祖茔、李泌、刘晏年少成名,蔡文姬、谢道韫作为女子也能辨琴吟诗等古代读书人勤学成名的例子教育学生必须形成勤奋好学的品格,具有才能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否则连鸡犬蜂蚕都不如。《三字经》中从“昔仲尼,师项橐”到“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几乎都是劝学的内容。同时照应开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论断,就是玉石不经过雕琢打磨就不能凸显它的价值,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是对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生动诠释。
3.建立爱国孝亲、兄弟和睦、夫妻恩爱的和谐关系
《三字经》中强调德育为先,先教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再教孩子做人的本事。这些对于今天的小学教学来说,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儒家的思想是以忠孝为核心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恕、孝、悌”,从不同侧面诠释以“忠孝”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文化联系。《三字经》中明确说“首孝梯,次见闻”,认为人生第一大事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增长见识。可以说,它是一本典型的“德智统一”的教材。《三字经》在让孩子学习文字和语言的同时,对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优秀品格进行自然传续。为了便于孩子接受,注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教育孩子以黄香为榜样,要懂得孝敬父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引述东汉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诫孩子们要懂得兄弟和睦;“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教育孩子要尊敬师友,礼貌待人。《三字经》宣扬的“三纲”“十义”等,其实也是对学生进行“礼”的灌输,摒弃其中包含的封建等级概念的成分,其中蕴含的和谐理念,即便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在学前和小学教育中融入一定的古代蒙学教育的内容,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经典,积极利用这些经典中的正能量为现代教学服务,是一条可以深入探索的教学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