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物流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物流的内涵

篇1

关键词:智慧地球 智慧物流 信息化 现代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7-0239-01

1、智慧物流的背景

“感知中国”是2009年总理在2009年提出的建设的新概念,在此之前,关于智慧建设的概念始于美国。21世纪实在是信息爆炸的世纪,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科技的应用更加广泛,信息时代的内涵其实依然是科技。信息的爆炸是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物联网被各国争相作为本国的建设目标,物流作为最早接触物联网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是最早的。现代物流的方向大致要朝着现代化、科技化发展,这是时代要求。智慧物流的研究是属于历史潮流,当然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智慧物流自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之后,就越来越受各国的重视,为此中国还将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智慧物流的建设是完全符合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的,当然物流现代化建设自然是对其城市的经济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也是未来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方面。

这是智慧物流的大致产生背景,但是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虽然智慧物流已经受到我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但对它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更谈不上体系构建,实施的框架企业和学术界都还未达成良好的共识。

2、智慧物流的概念

智慧物流的概念的提出要最追溯到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IBM公司作为一家信息技术研究的公司,它对智慧物流的理解也是建立于信息技术的支撑,所以对于智慧物流的基本概念可以说从运输、仓储、包装以及装卸、加工配送等,整个物流的历程步骤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物流是将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都纳入信息系统的控制之下,实现系统全面感知,这样就可以及时处理以及进行必要的有效的自我调整,总的来说,智慧物流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系统物流的建设,让物流自动化、创新化、准确化,智慧物流实际上也是现代化综合性的物流系统。

3、智慧物流的基本功能

3.1 智能分析功能

智慧物流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智慧性,智慧性主要体现在智能分析。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智慧物流能运用智能的模拟模型等各种具有智能性的手段来分析物流。分析物流的各个环节,分析物流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还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智能化得假设并且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来进行解决问题的一个循环。实际上,智能分析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一种功能。系统自动调用数据,来解决问题,同时来发现漏洞,达到智慧化的效果。

3.2 感知功能

智慧物流是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的物流系统建设的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手段将传统物流的每个环节和细节都同时纳入智能系统中,包括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配送等,物流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步骤繁多,任务繁重,仅靠人力的话不可能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就能做到。依靠现代科技,能对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感知,接着再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分析,从而能及时处理而且自我调整,实现了物流规划的智慧化。

3.3 优化决策的功能

结合特定的物流要求,智能系统可以对要求和物流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评估,从物流的成本、时间以及其他的特殊方面和标准要求,来评估风险以及对风险进行预测,这是制定合理决策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到对物流项目的详细周密分析,对其风险进行有效预测,才能提出最优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决策是经过对物流环节和物流信息的周密分析的,相对于人力的局限性来说,智能系统分析后的方案更具准确性。

3.4 及时反馈功能

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信息的及时反馈是关系到物流工作完成好坏的最有效的晴雨表,反馈实现系统修正,还能完善管理,总之它是贯穿于物流工作中的几乎每一个环节,它起到的作用既是细节方面的,但同时也是全局性的。

4、智慧物流建设的策略

4.1 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基地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建设智慧物流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是智慧物流的内涵。例如传感技术,移动计算机技术,还有智能网络等,通过这些最新的信息技术去建立物流智能管理网络体系,建立智能配送中心等。通过各种技术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企业,然后通过示范推广,达到带动整个物流行业的智慧化建设的潮流。其中优秀的企业还可以与外资合作,这样不仅会吸引外资,更能促进物流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至于说物流产业基地,我们可以选择设备完善、基础较好的物流基地进行示范性建设,其目的也是达到示范推广,带动整个物流行业的智慧化改革。例如,江苏常州的物流建设,常州目前建立了现代化的亚邦医药物流中心,这是一个典型的智慧化物流的示范基地,两年的物流建设不仅促进了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而且还极大地减少了传统物流在资源上的浪费,有利于常州生态经济的发展。

4.2 对物流行业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关完善的法律法规

如果说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智慧核心内容,那么对物流行业进行发展规划,对物流行业进行法律规范化是物流行业智慧化建设的保证。例如常州市物流现代化建设的成功范例里,常州市就是物流行业的规范性上做足了功夫,在行业的法律法规上进行了符合现代化物流的政策,这样既保证了建设的成果,又能继续保证后续的发展,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规范。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还有利于消除由于地理原因造成的市场障碍,使资源达到优化配置;而开放的统一有序的市场,能更好地保护经营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篇2

短短几年间,智慧物流产业园、智慧健康项目、智慧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一个个智慧城市建设平台和项目在宁波高新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在探索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宁波高新区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自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以来,“智慧城市”对于宁波来说不再是一个偶尔出现在专家学者口中的名词,而是逐渐成为一个关乎宁波未来的战略。国内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方很多,其中既有上海这样的世界级大都市,也有南京、武汉这样的省会城市。和这些城市相比,宁波市到底有什么优势,怎样建设富有宁波特色的“智慧城市”?

作为宁波市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宁波高新区一直致力于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短短几年间,智慧物流产业园、智慧健康项目、智慧软件研发与推广基地……一个个智慧城市建设平台和项目在宁波高新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在探索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宁波高新区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科技创新保障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的建设绝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创新能力的建设密切相关;而科技创新,正是宁波高新区的优势所在。”宁波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崔秀良表示。

近年来,宁波高新区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与国内外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开展合作;研发机构的建立也从最初的一般合作,再到成建制引进,最终演变成为合作共建的共同开发模式。近日,宁波高新区加快建设自主创新引领区行动计划正式实施,由中科院计算所和宁波市合作共建的中科院信息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宁波高新区,标志着宁波高新区科技创新步伐正不断加快。

目前,宁波高新区集聚了一大批优质创新资源,其中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宁波分所、中科集成等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的研发创新机构;谭建荣、柴天佑等5个院士工作室;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和“比天”云计算中心等一大批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研究院。

同时,宁波高新区还以服务科技创新为导向,集聚了一批包括宁波市十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内的科技服务和中介机构,并建设了“宁波创新港”等创新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未来几年,宁波高新区将继续努力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助力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

筑巢引凤开创智慧探索先河

IBM等跨国公司在国际上率先进行了“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探索;在国内,华为等企业也较早地进行了智慧城市方面建设的实践。作为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后起之秀,宁波高新区充分意识到,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宁波高新区近年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优秀智慧产业项目。

2011年,IBM中国开发中心(宁波)在宁波高新区正式挂牌运营。这是IBM在中国内地设立的第四家开发中心,专业进行智慧物流方面的研发和相关工作。以该中心为基础,宁波高新区和IBM合作打造的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产业园也同期开工建设。该项目是继宁波研发园之后,宁波高新区近年来开发的投资量、建筑体量和影响力最大的项目。项目建成后,将集聚各类软件企业100家以上,软件人才5000人以上,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除此之外,2011年宁波高新区的另一个重要智慧产业项目就是华为智慧健康研究院的落户。该项目和智慧物流一样,都是宁波市“三大先行试点重点智慧应用体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高新区将以智慧健康项目为契机,孕育孵化智慧健康产业集群,打造全球智慧健康产业及标准的战略高地;通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及运作,使园区成为全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示范园区。

“通过吸引这些知名企业落户,宁波高新区成功打开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局面。”崔秀良认为,这些知名企业的品牌就像充满磁力的核心一样,将会带动更多的相关企业和机构集聚到宁波高新区,从而起到引领和辐射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

因地制宜加快智慧产业发展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宁波市、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传统物流行业仍存在信息不畅、成本过高等问题,与世界上物流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智慧物流的引入,十分有利于破解这些发展瓶颈。根据《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宁波市将在2015年在全国率先进入示范性智慧物流节点城市行列,该市80%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业务网络化,先进物流技术、设备在港口物流领域普遍应用,集装箱智能化应用达到100%。建设以IBM智慧物流中心为核心的高端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将使周边区域5000多家物流企业获益,众多制造业企业也会因物流成本下降而带来更多利润。

另一方面,宁波高新区通过加强智慧产业集聚,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成功地破除了土地瓶颈的限制。去年,宁波市智慧办正式批复同意宁波高新区制定的《宁波智慧城市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争取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宁波高新区基本建成“三大”基地,培育和引进“”载体,形成“三大”支柱产业,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发展、智慧成果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篇3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物联网技术;智能安全;信息化通道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87-02

引言: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各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催生各种信息化产物的形成和发展,这些信息化产物又从反作用上来促进产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在信息化向着高度集成和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有效的产品和媒介来反应信息化的优越性,是产业信息化开发和研究的重点,而在众多的科研产物中,物联网技术则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类。物联网技术是通过信息网路等媒介手段,通过建立统一的平台,进行任何产品之间的交换,打破了传统商品交易、信息传递的手段,为市场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和手段。所以,分析和研究物联网技术能够真正明确信息化高度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手段对于促进产业发展所采取的具体手段,从而对于进一步市场前景预测带来一定的参考。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物流产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物联网本身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达到商品的流通和交换,这也是对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的直接体现。因此,本文将从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分析与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为物流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研究带来一定的参考。

一、物联网技术及其发展状况分析

物联网技术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这种技术具有典型的信息化特点,在这一部分将从物联网技术内涵及其产业体系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全面的讨论来研究体现技术的优越性。

(一)物联网的内涵及产业体系

与其他技术不同,物理网技术从提出和发展仅仅只有十五年的时间,但是在短短的十五年时间内,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各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分析其他内容之前,必须要明确物联网的内涵及其产业体系构成。

物联网是以物物交换为中心的渠道联系纽带。以物联网业内的概念来分析,就完全可以突出物联网的内涵,物联网即“物物相联之网”,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与物,人与物进行智能化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新兴网络。物联网不是一种物理上独立存在的完整网络,而是架构在现有互联网或下一代公网或专网基础上的联网应用(network)和通信能力,强调智能应用。由此可以看出,物联网的内涵或者本质就是一种无物交换的通道,只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虚拟了。

物联网技术体系具有明确的层次感。按照物联网组成的层次来划分,整个网络体系可以分为应用层、网络层以及感知层,如图1所示。应用层是物联网技术的主题,它是整个物联网技术的物理基础,在物联网中涉及范围较广;网络层是整个物联网技术的网络通道,在物联网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起到的是重要的纽带作用;感知层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数据处理和智能规划层,是信息处理和物流通道控制的重要技术层次。

(二)物联网核心概念——智慧安全

智慧安全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也是完全体现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化手段,要理解这一核心概念,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智慧安全的概念。从表面层次上可以看出,智慧安全所能够体现的就是在物物交换过程中信息通道的主要特点。从定义上来讲,智慧安全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通过城市安全信息的全面感知、各子系统间协同运作、资源共享,以建立统一的公共安全系统及应急处理机制,实现对公共安全的应急联动、统一调度、统一指挥,达到对公共安全的智慧化管理;其次,智慧安全的核心应用价值。智慧安全的核心应用价值实际上就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价值所在,具体而言,物联网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加工处理,实现有效的预测、预警,并通过资源整合与联动,实现高效、智能化的应急处理,整个过程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操作;第三,智能安全的具体应用。在物联网技术推广过程中,智能安全作为核心技术被广泛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智慧化的预测、监测及有效的安全隐患避免。例如,通过摄像头、传感器、RFID等传感设备在城市重要部位和关键节点的安装布局,加强对城市安全信息的采集、处理,实现实时动态化的监测、预测,并有效避免安全隐患。

(三)国内物联网创新商业模式分析

与国外相比,我国物联网开展较晚,但是,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物联网应用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形成了有效的商业模式。在行业的应用过程中,电信运营商物联网商业模式属于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商业模式,如图2所示,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合作开发、独立推广。运营商主导型商业模式主要适用的用户范围是企业客户,以采集类和定位类应用为主,应用范围广泛,具体可应用于环保监控、自动水电表抄送、智能停车场、电梯监控、物流监控、智能交通等领域;第二,客户定制模式电信运营物联网商业模式以客户需求为主体,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开发,电信运营商制定全套业务和解决方案,直接提供给客户,而不与其他企业合作。目前国内实行这种模式的还比较少。

二、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物流产业作为发展载体作用重大,这也是催生物联网技术介入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物流信息化的应用,因此,将着重探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产业的应用体现。

(一)物流业应用的物联网主要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信息化发展条件下的多种信息技术的合成,在不同的产业发展中,物联网技术所体现的优点不同,对于物流业而言,所应用的主要技术有三类。第一,物联网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在物流业中,感知技术主要通过各种信号的识别将信息化手段引入物流业,从而达到对车辆、商品实时追踪等,保证了商品运输交换的安全,这方面的技术包括RFID技术、GPS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第二,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操作平台和信息处理通道,只要是涉及信息化的技术,必然要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实际应用,这也是物流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基础,这类技术包括网络技术:有线与无线局域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第三,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也是体现物联网技术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在物流业中由于物品交换较为频繁,无论是物品信息还是交换通道信息都非常多,如果没有智能技术作为保障,将无法完成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物流产业就无法良好的进行运转,这类技术包括,智能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等。

(二)物流业中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前文中分析了物流业中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应用技术,这三种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支柱技术,其应用现状分别如下。

第一,感知技术的应用现状。根据对各种案例统计分析,中国物流信息化领域,应用最普遍的物联网感知技术首先就是RFID技术,占38%;其次是GPS/GIS技术,占32%;视频与图像感知技术居第三位,占9%的案例中采用了视频或图像的感知技术,这一技术目前还停留在监控阶段;传感器的感知技术居于第四位,大约不到4%的案例采用了传感器感知技术;其他感知技术在物流领域也有应用,不足4%;

第二,网络技术。企业物流系统的网络架构,以局域网为主体;社会物流往往是互联网与企业局域网相结合。数据通信方面一般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相结合。根据不完全的对物流信息化案例的统计分析,采用互联网技术的占68%,采用局域网技术的占63%,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占24%,有的系统采用多种网络技术;

第三,智能技术。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分析,目前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物流过程智能控制与管理的还不多,物联网及物流信息化还仅仅停留在对物品自动识别、自动感知、自动定位、过程追溯、在线追踪、在线调度等一般的应用。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网络融合与信息共享优化、智能调度与线路自动化调整管理等智能管理技术应用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只是在企业物流系统中,部分物流系统还可以做到与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无缝结合,智能运作;在部分全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物流中心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做到全自动化与智能化物流作业。

(三)物流业中物联网技术平台的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物流业的业务类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速递这样的小型业务,大型的物流产品交换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各种物联网技术平台的建设使得物流业发展向着更快的速度发展。

1、智能物流货运与配货的信息化平台

智能物流货运与配货的信息化平台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最开始的物流信息化平台,这种技术依托RFID、GPS/GIS、GPRS等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搭建物流货运与配载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为客户在线提供实时的货物信息、返程配货信息、导航信息、联网监测等。目前中国已经出现多个这样的物流信息平台。物联网时代建立智能物流货运与配货平台,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重大市场机遇,目前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开拓在这方面应用。

2、集装箱多式联运智能信息化管理平台

除了对物流通道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在物流管理方面,所形成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智能信息化管理平台也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重要体现。这种技术主要是附属于物联网技术,建立一个面向集装箱多式联运全过程的物联网服务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及综合业务信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领域,最为典型的应用是上海港机包起帆牵头在RFID技术基础上建立的集装箱物流全程实时监控平台。这种系统实质上就是以集装箱为跟踪目标的一种物联网,采用了电子标签(RFID)与互联网的结合,提供集装箱在经过各物流节点时的实时状态信息,对提高集装箱物流的透明度、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3、物流产业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

物流产业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也是一类特点明确的物流交换平台,物联网技术的引入虽然极大的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标准的不统一,使得物流产业发展并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系统,相反,因为标准的不统一产生了各种问题。所以,建立统一的物联网标准和技术平台将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趋势之一。

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黄宁(1971.09— ),男,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师,高级经济师、高级物流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物流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12.

篇4

2011年5月,商务部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提高药品流通效率,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医药物流发展;鼓励积极探索使用无线射频、全球卫星定位、无线通讯、温度传感等物联网技术,以提高医药品的流通效率,降低医药品的流通成本。”[1]与此同时,工信部牵头制订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了物联网未来发展应用的十大重点领域,其中包含医疗健康领域。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药品流通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其流通绩效关系到千家万户。而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医药品进行身份标识以及供应链的全程实时监控,实现医药供应链的现代化和高绩效。因此,基于物联网构建医药供应链是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医药供应链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供应链管理源于物流管理,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又较物流管理的范围更加宽泛,可以认为供应链管理包括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端消费者的整个流程的管理,其在本质上是一种供需关系的管理。

医药供应链是指医药品从供应源到需求源的流通过程,涉及医药品生产商、医药品批发商、医院及医药品零售商等。与普通供应链不同,医药供应链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供应链,需要对药品流通的过程进行严格全面的监控,除了考虑降低医药品的流通成本,还必须确保流通过程中医药品的质量安全[2]。

3 物联网

物联网,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来完成工作的自动化,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3]。

物联网具体的运作流程是:首先在医药品生产完成时,贴上存储有EPC码的标签;然后将其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互联网使之形成有效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此后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该EPC代码成为该产品的唯一标识;再在产品运输线上安装射频识别转发装置。以EPC编码为索引能实时在物联网上查询和更新产品的相关信息,也能以它为线索,有效实现对物品生产、配送、运输、仓储等一系列供应链流通环节上的定位追踪和监控[4]。

利用物联网能够对物品进行全球定位、跟踪和追溯的功能,可以对医药供应链进行更好的管理和优化,增加医药物流的透明度,防止医药贿赂等腐败的发生,保证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物联网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医药供应链运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医药流通过程中的费用过高,而效率低下;医药流通市场集中度低;国家政策对医药物流的制约作用不很明显;药品流通中缺乏对药品质量和有效性的监控;缺乏对药品流通环节中退货的有效回收再利用;医药供应链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流通过程比较复杂,往往需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流通效率低下,大大增加药品的销售价格,进而造成老百姓“看病贵”的社会问题。

物联网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产生了对产品进行全球定位、跟踪和追溯的全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利用物联网技术来重构医药供应链可以对医药供应链的整个流通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减少医药供应链中一些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增加供应链透明度,进而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医药品价格。此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医药供应链的运作中,还可以使医药企业的上下游更加及时地监测到市场销售情况和相关数据的流转情况,以便及时地作出正确的市场判断,进而进行相应的生产和库存准备。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将大大减少医药供应链中重复数据的录入,能够实现对流通中的医药品质量的全程监控,有利于实现药品的精确监管和回收再利用,并杜绝非法药品的进入。

尽管物联网技术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有诸多好处,但是,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中真正基于物联网构建供应链流程的企业很少,大家基本上都是说得多、做得少。究其原因,一是不知如何去做,二是资金不足。这就需要国家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物联网技术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具有资金实力的大型医药企业应转变思维方式,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勇于尝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同时,医药企业之间还需加强信息交换与分享,不断优化医药供应链的结构,提升物联网技术支持下医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最终将物联网技术整合到医药供应链中。

基于物联网重构医药供应链流程还可以促进医药供应链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信息化使许多繁杂的工作变得轻松、简单起来,数据得以快速便捷、准确无误地传递,极大地提高了医药企业在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药品和药品订单处理等方面的自动化水平,物流企业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管理也成为规范和科学的流程[5]。作为医药行业经营实体的制药企业和医药经销公司应利用信息化的现代交易平台以及物流管理技术实现新的突破,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面对WTO的挑战。

无论是从未来发展还是从技术层面上看,物联网对于促进现代物流的构建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九州通是国内较早在医药供应链中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医药企业,其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竞争力做包括智慧物流在内的产品,并且已经受益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带动了整个公司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5 结语

总之,物联网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目前最欠缺的主要是医药供应链业务方面的协调问题,这还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由医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来牵头示范,进而带动整个医药行业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医药供应链。物联网技术在医药供应链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医药尤其是中医药行业供应链的管理手段,推动医药供应 链向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M].北京:2011.

[2]胡正东,李夏苗,等.基于LC-NPV法的医药物流实现模式决策[J].统计与决策,2013(6):66-68.

[3]李捷.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型供应链研究[J].商业经济,

2011(18):32-33.

篇5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智造、互联网+等一个个新名词都在为传统生产与物流产业注入“智能”的基因,智能物流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十三五”规划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是其中的核心。智能物流作产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基本概念综述

1.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智能物流的未来发展将会体现出四个特点:智能化,一体化和层次化,柔性化与社会化。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大量运筹与决策的智能化;以物流管理为核心,实现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的一体化和智能物流系统的层次化;智能物流的发展会更加突出“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智能物流的发展将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化。通过智能物流系统的四个智能机理,即信息的智能获取技术,智能传递技术,智能处理技术,智能运用技术。

2.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3.协同发展

协同发展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是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国内研究情况看,2011年8月教育部拟发《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国内学者多从不同的关注点与视角展开对职业教育协同的研究,其中关注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尤为突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出台,智能产业在研究迅猛升温。

从国外研究情况看,国外的研究主要从教育资源的协调、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展开,但更多集中在教育协同发展的动力及其治理机制构建等方面。德国在双元制教育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互补,为工业化提供高技术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主题。本世纪初,提出职业教育在终身化理念。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三、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的意义

智能物流作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核心环节,是智能工厂必不可少的剂,肩负着产品智能化生产的桥接作用,有望成为未来自动化领域最好的细分市场之一。对产品周期的缩短和对生产节奏的加快催生了对生产运送过程更精确、更高效的要求,智能物流是连接供应和客户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未来智能工厂的基石。

职业教育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时代背景下,信息化与全球化融合、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化生活等等新技术的和理念的涌现,都给现代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要培养出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质量和教育创新的双向提升;有利于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模式、师资培养、教育教学与评价方式的分享与合作;有利于促进教育与物流产业之间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进一步提高。

四、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方向探讨

1.构建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群深度融合产教形态

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途径进行分析,通过科学构建其理论与实践相交叉在课程体系,促使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群深层次融合,形成学校、企业、社会机构和公众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产教形态。

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背景下人才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且拓展为社会培训、企业内训、社区教育,也不局限于正规教育,还有非学历培训;有虚拟课堂,也有企业实践、网上课堂、在线学习;有学校学习,也有终身学习的观点。

2.制定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在课程体系

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与物流产业发展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职能物流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对应的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建设群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探讨;探讨与其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课程结构调整。

3.提出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在技术与服务方面的创新

通过对物流产业与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在技术与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智能物流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中对智能物流产业在技术与服务创新方面的研究。

篇6

关键词:电力行业;应急物流;配送探究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自然灾害不断,我们要做好面对突如其来灾害的准备,做好灾后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工作,以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可怕后果。其中,电力行业在遭受自然灾害后,所承受的损失和影响是不可估计的,而且其受到影响后对社会造成损失更加难以估计。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生活安定,都会受到电力行业的影响。这种突发事件,突出了电力行业要做到稳定供电的必要性。以上都表明,关于新建电力行业应急物流配送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针对以下几点做出具体论述。

一、应急物流内涵以及特点

1 应急物流的内涵

应急物流是指面对突发状况的时候,对人员、资金、物资需要做好紧急保障的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出现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在突况的应急需求下逐渐形成。由于应急物流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应急物流和普通的盈利物流之间存在差异。应急物流主要作用于处理应急管理中的物资保障,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并且尽力挽回更多人的生命财产,它本质是现代化物流的产物,具有区别于其他物流的自身独特性。

2 应急物流的特点

2.1 应急物流针对需求,分为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决定应急物流的不确定性。因为突发状况的发生地点、事件、持续长短、影响范围以及强度大小等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应急物流在配送的时候也难以实现确认。

2.2 时间的紧迫性

突发事件本身具有紧迫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应急物流发挥其应急特性,在规定的时效内,用最快的速度、最安全的方式保证应急物流进行科学有效的运达。

2.3 不均衡性

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质,这点决定了应急物流流向、流量的显著变化将跟随突发事件的实际发展而变化,应急物流需要做出迅速调整,保证流量、流向的稳定性,以避免空间和时间上产生库存积压或者供给断档。

2.4 弱经济性

应急物流隶属社会服务的范围内,大多受公共财产支持。所关注的焦点是社会效益,强调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快速行动,将应急物资快速送达。而普通的物流,则将重点放在经济收益上。

二、根据电力企业现有特点,建设较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应急物流在我国还属于新事物,货物商品从供应地发往接收地的运送过程被称为物流。物流的整体流程包括:运输、装卸、储存、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等。物流从经济学上讲,它属于生产范围内,是企业创造的第三利润资源。所以,虽然电力没有实体,却与普通物流一样存在着从电力发、配、输、售的全部过程,同时也符合低成本、高效率运营的物流准则。配送是指以送货的形式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从而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根据用户的订货需求,在物流节点或者是其他配送中心进行货物配备,以最贴近客户需求的方式送达。而应急配送,意思就是要保证在短时间内获取效益,确保时间最大化以及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小化,而进行的特殊物流活动。电力企业体系的特点,要求电力行业物流配送活动,要以零配件和原材料等物资的管理、配送确保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为基础。所以,要加大电力企业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就要将物流配送作为着手点,完善电力系统的应急配送措施。

三、电力行业应急物流配送的特征和难点

电力系统是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等各环节连成统一体的电能使用和生产的系统,它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特征如下:

1 各环节协调应急需求

电力系统是多环节共同运作的统一体,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进入瘫痪状态。因为电力系统出现故障,除了可能受电力系统内部违规操作事件之外,还可能是受自然灾害破坏或者人为破坏的影响。所以,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电力应急物流调查的时候,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综合考量,剖析需求点,调度和维护应急物资。

2 电力应急物资具有需求量大和种类多的特点

电力系统中,与各环节运作相关电力物资具有种类多的特点,范围包括从最开始的发电环节一直到最后的用电环节,其中包含的大多是设备和零部件,是不能被替换的。此外,严重的电力突发事件会加大电力故障的影响面积和受灾范围,同时加大对电力应急物资的需求。因此,电力应急物资具有需求量大的特点。

3 电力行业应具有很强的时间约束性

与一般的应急不同,电力的突发状况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人身安全,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电力故障,造成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电力系统建设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这就要求电力系统在进行物流配送的时候,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并且在时间内完成,如果超出时间范围,就会产生严重的次生危害,比如说救援物资在进行输送的途中受到阻碍、重要工程不能施工等。

四、强化电力应急物流配送的措施

应急配送作为新事物正在逐渐融入当今社会,但很多企业还没意识到应急配送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电力行业联合相关供应商或者关联企业做好切实防护,建设常用联系通道或者应急保护系统,以及层级化、多元化、立体化的配送运输保障方案。可以说,普通物流体系和应急物流体系在总体规划和结构方面没有很大的差异,只不过比普通的物流配送体系更容易发突发状况,所以,在建设电力企业和多部门间的应急配送关联机制极为重要。而要建立电力企业的应急机制,首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

电力行业中的应急物流配送机制实行储存、配送、分拣一体化,将物联网高科技作为提高配送智能化的高效手段,结合物资需求进行物资配送,将网络物资仓储归口、需求归口、配送归口、信息归口等信息整合一体化,实现日常调度、资源整合、分析决策、实时监控等功能,并将WMS和应急系统的无缝衔接,把兄弟单位的供货商信息、物资信息、合作部门信息等全部整合到系统平台中。用来加强信息共享的特性,实现物资配送最优化,使调配更加井然有序,提高应急效率,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物资管理的“实时化”、“无人化”和“智慧化”。以此来做到物资配送的统一性以及信息流、物资流、价值流的集约化管理,确保企业电力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1.1 应急物流中指挥为中心、预案为主线。物流系统要完善对物流预案的管理,提供相应的应急物流资源,应急物流以“备、防、治、应”等作为行动指南和基础信息,运用知识结构做出参考案例。

1.2 应急物理的具体功能包括:应物物资的征用、采集、仓储、包装、加工、分装、装卸、搬运、配送、分拨、回收、预报警报、应急反应、信息、联动指挥、动态监测、事件统计、空间信息以及决策管理等。

1.3 应急物流的信息资源包括:指挥中心、通讯设施、集成视频、呼叫中心、视频会议等接口。对信息资源进行行之有效的统一调配,保证原有的信息和资源合并到应急系统中,设立信息平台,将各部门的应急资源统一整合,实现上文所说的数据共享与互联。

1.4 应急物流的信息技术包括:开发互联网技术,促进互联网事业发展,完善物流配送的安全、节能、高校一体化。

2 提高对供应商的管理措施

供应商是电力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要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管理体系的联系,来达到物料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使供应商根据系统提示做到按时送货,应用按照订单进行生产和按时供应的方法,使两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行采购的一方,可以把供应商物流包含的运输和库存管理等这些问题交给供应商去做,从而减少双方在进行交易运营时期的风险,同时节约双方的生产经营成本。

3 规范应急转化机制

应急物流大量信息和工作都在紧急状况进行状态转换结合,这是确保信息有效传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由于应急任务的不同,需要的信息内容将会有所差别,好在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展开的模式是类似的。所以我们要完善信息转换机制,确保信息提取的秩序。

4 决策必须做到科学合理

物流信息的提供仅仅是信息保障的一种功能,信息系统必须要更多的参与到信息的决策工作中去,在切实了解和分析物流运作的数据和信息之后,构建优化模块,对运输过程进行正确的调度。

5 辅助决策功能

应急物流要建立各种不同模型,已备发生突发事件时候择优选择和决策。应急物流模型是由灾情监察的预报、信息采集和分析、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决策支持等系统构成的综合数据库。

结语

综上所述,应急物流能够为突发事件提供有力而强大的物资支持,电力物流的配送要求电力行业完善现有的物流配送机制,提高面临突发事件的解决效率,以此来尽最大程度挽回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汤世强,吕运福.我国现代物流配送发展研究[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3(02).

[2]蒋昊,李亚,邱新力.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运作[J].物流科技,2003,31(06).

篇7

【关键词】大数据 物流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61-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发生改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以及近年来大数据的过热迹象,使各行各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行业内的企业间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如何有效进行统一管理、信息集成和资源整合等,实现信息化升级革新,进而提高行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对行业内运营流程的整体优化,将是各行各业信息化革新中关注的焦点内容。信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灵魂,也将物流信息化的提到了重要的地位。物流发展的整体趋势是面向国际化和现代化以及信息化。物流信息化又是走向国际和现代的基础,尤其是电子化的发展,给物流信息化带来了动力和挑战。物流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商品化、数据存储数据库化和数字化、信息处理电子化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化的革新是实现物流行业现代化各种设想的云梯,大数据视角下的物流行业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所谓大数据视角并不能单纯认为是传统的数据统计,更多的应倾向于人工智能。巨量的数据信息在新的模式下经过合理的处理、管理、整理、撷取成为有用的信息资产。大数据这种基于海量信息的处理以及预测未来的能力将为物流行业信息化的革新带来巨大的潜力。如何应用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快速对消费者、零售商、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大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充分挖掘其中的经济价值,将是物流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也将为物流行业带来更广阔的未来。

提到物流和物流爆仓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双十一”的淘宝购物节,但在物流订单一年比一年多的形势下,整个物流体系却越来越运作顺畅,简单而言这就是大数据有效分析的结果。对于每一件商品和其在页面的位置都是通过算法进行筛选的,虽然数据庞大但算法是可以设定的规则,直接关系到所得到的结果。淘宝天猫的物流枢纽就是通过对商家备货情况的数据和买家的浏览、收藏和加购物车行为等的数据进行快速高效的分析,获得尽量准确的大数据分析预测的结果,并将结果与所合作的物流企业进行共享,从而在大量订单出现的时候能够更加迅速反应和从容应对。物流信息化是当今物流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物流企业运用大数据对货物海量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存储和分析,增强了对物件的监控跟踪力,使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在细节上处理得更加精细,运营效率不断提高。我国现代物流蓬勃发展,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各个环节信息化革新中的优势和作用,实现资源的合理动态配置,以强大的数据潜能为物流信息化革新提供新的思路。

二、大数据分析在物流信息化革新中的优势

(一)大数据分析有助于物流企业对行业发展动态的把握。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是物流企业所必须面对的市场环境,由于没有准确的预判总会有运输空载的情况出现,没有对业务增长的实际数据进行统筹分析管理,而是直接选择加大投资量扩大仓储并提高运输能力,造成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产生大量的空余,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亏损。如果加入了应用新兴技术手段大数据的分析,物流企业键就可以及时获得并利用现有的信息对未知的市场环境做尽可能准确的预判,减少甚至避免盲目扩展造成损失。

(二)大数据分析有助于保证客源。对于物流行业中的企业来说,客户资源是各种物流企业寻求回报的重要环节,对客户的行为习惯进行统计,进行专业化数据分析,进而预测未来行为,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既可以保证原有的客源不丢失,又可以通过数据中的潜在价值挖掘新客源。大数据的出现正悄然改变着市场推广的游戏规则。大数据可以使物流行业不断推动信息交互,调整服务模式、改变价格和市场变化的信息等,越来越符合客户的需求。所有的营销过程将不再受时间地点等的约束,每一个营销行为都在信息的交互中变得更加精准,完成销售目标。

(三)大数据分析提高物流行业透明度。大数据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实现了物流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使得物流的相关工作人员和物流各部门在透明化的空间里进行操作,绩效管理更加细致明晰,促进物流行业服务质量的飞跃。大数据在对客户进行数据分析的同时,也能对物流服务商的操作和绩效信息进行可视化的数据分析,无形中提高了其透明度。将所有的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及绩效信息主动透明公开,可以使客户有明确的认知,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恰当的选择,与此同时,物流企业整体绩效得以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及行业竞争力。

(四)大数据分析促进物流企业优化盈利方式。大量的价值数据可以从之前建立的物流行业相关的网络平台获得,从这些数据中包挖掘每个客户的消费记录,进而进行汇总并进行更高级的分析,帮助需求者和物流服务机构在做选择时都更加明确果断。因为这些海量的数据都在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实时更新,使得其更加符合并反映实际的情况,动态数据帮助物流行业整体预测的准确度不断提高,市场策略和扩张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动态数据的采集分析。大数据分析帮助物流行业所有的客户数据全国联网,准确及时的物流信息被及时处理方便查询,物流企业公司盈利途径盈利方式都得以改进,时刻跟进现代社会的前进步伐。

三、大数据在物流信息化革新中的作用

(一)物流配送方案中的信息化革新。大数据的背后蕴含着许多先进的技术,其中大数据存储、管理以及后续的检索应用等,这些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物流行业发展的每一环节。在信息采集数据和数据开发应用、数据传输等环节中都将出现更多的数据中心。物流配送方案的信息化革新中,大数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物流企业可以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对物流每一环节的数据进行深加工,快速果断地选择高效合理的配送方案,其中包括配送路线、配送工具、配送件的信息监控等。不仅使物流公司的工作井然有序降低成本,也能为客户提供最高效的便捷服务,一举多得。

(二)物流供应链中的信息化革新。网络技术的大将物流行业带入行业交叉、部门融合、区域联合、渗透力强的复合产业时代。在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革新中大数据的出现带来了对供应链系统相关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大改造,使被服务对象有了新型体验。大数据加上互联网供应链的智慧物流模式将在物流信息化革新中不断发展。挖掘价值数据并建模分析将依然渗透物流的两大基本问题网络和流程中,大大压缩成本,提升物流工作效率,加快资金的循环利用。小米科技公司和顺丰速运公司的合作就是最好的案例,仓储管理和信息管理密切配合,无缝对接,电子运单更是加快交接,实时提货,互利共赢。

(三)物流个性化服务中的信息化革新。大数据视角下的物流,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其服务质量和服务速度。在大数据的渗透中实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在大数据的时代中,如果能先一步获得数据就能比别人更先一步作出适时的调整,赢得先机,赢在起跑线上。物流信息化平台,发挥云存储云计算的优势,存储数据挖掘数据内容,分析筛选客户,分门别类,使整个物流供应链都在各相关环节的信息共享中被激活,以不变应客户数据的万变,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展开所有服务工作。客户满意、客户方便就是物流行业的成功,自然也会带来绩效和利润,进而带动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

(四)物流管理体系中的信息化革新。物流行业进一步革新信息化进程,将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及人工操作误差,拣选和配送的速度效率得以有效把握,物流成本得以削减。原有物流管理平台有很大的局限性,公司资源浪费,物流细节管理失控,业务流程不规范,智能化自动化低都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原因,制约着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引入计算机互联网管理平台将有效打破传统管理平台带来的制约,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出现,带来了我国物流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契机。为了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全面发展,顺应电子商务的趋势,我国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需要充分重视数据管理,制定并完善制度法规。切实可行的数据管理体系必然会使物流行业的发展有跨越式发展。

四、大数据视角下物流信息化的展望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大数据已经深深渗透到物流行业的血液里,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综合应用,使物流行业需求跨越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的物流行业不仅将大数据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更会实现各方面物流信息化的大革新,实现海量数据的智能获取自动分类,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不同的智能终端将殊途同归地连接互联网,并且各种智能终端实现少人工甚至无人工介入的完全智能自动处理模式,进一步实现功能齐全网络集成的体系。自主识别物件,新数据共享,大数据价值挖掘等会将人类带入真正的智能物流时代。

大数据当下最热门的词汇,拥有强大的功能支撑,给物流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必会伴随着挑战。物流信息化革新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渗透,合理采用大数据技术,将会给物流行业的决策、管理、资源分配和稳定客群都起到促进作用。海量数据驱动型产业是物流行业革新的重要途径,是物流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寻求更高平台更卓越战绩的有效手段。基于大数据视角下的物流信息化道路上,虽然整体上不断提高着数据信息处理的效率,但还是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繁琐状态水平的出现,在挖掘数据时一定要有其针对性,深刻把握大数据深刻的内涵,充分把握物流行业面临机遇的同时又要注重物流策略选择中面临的挑战,做到在如今大数据的背景下在海量的数据中游刃有余,改变我国物流产业总体水平不高的现状。

总之,融合物联网、互联网的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将是物流行业深化改革寻求革新途径的主要发展方向,数据驱动也将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实现产业转型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有效武器。通过互联网络和不断创新的信息技术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运行和行业、市场、个人、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大数据的创新发展应用是物流行业革新的不竭动力,由此会创造更多发展的机遇。与时俱进,跟进大数据的思维视角,在大数据的浪潮下整合改革物流行业,积极把握机会,与时代共赢。

【参考文献】

[1]李慧.基于大数据视角下电子商务物流策略的优化研究[J].中国储运,2015(7)

[2]韩君.云计算在物流信息化革新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5(12)

[3]鲁明珠.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实施研究[J].物流技术,2014(21)

[4]朱,屈军锁.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6)

篇8

关键词:物联网 物流系统成本 影响

一、物联网的概述

(一)物联网的内涵

从计算机、互联网到物联网的跨越,是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网络连接。CASAGRAS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基础设施,通过日益发展的数据采集和通信能力,将实物和虚拟的物体连接起来。”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定义为: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状态信息实时的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广义上说,目前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二)物联网的特征

虽然物联网的出现让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使世界经历了一次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但是,物联网的发展仍然以互联网为基础和核心,它只是对互联网更深层次的延伸和发展,它的用户端扩大为各种物品,能够实现各种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讯。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ITU World 2009大会上提出,物联网应当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二、物联网与物流的关系

物流行业是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物联网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具有天然的适用性。物联网是物物的网络连接,它的应用为物流市场扩大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服务市场的空间和地域中也为物流业的延伸指引了方向。物联网是物流业中的核心环节,物联网基础体系的统一又是物联网运行的前提,物联网只有建立在统一的体系基础上才能做到信息共享与推广。统一的标准不仅为物联网发展提供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物流行业应用市场的迫切需求。物联网与物流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物流是物联网的雏形。物流是与商流相伴而生的,商品生产是物流生产的客观基础。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支持,早期的物联网又叫做传感网,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最早在物流领域应用的EPC技术催生了物联网,整个EPC系统就构成了物联网。第二,物流行业是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物联网是物流行业中的核心领域,物流领域是物联网相关技术最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领域之一。物流效率一直是整体国际贸易效率提升的瓶颈,而物联网通过RFID等相关技术可实现物流管理自动化,物流作业高效化,从而提升物流效率。另外它还能降低仓储成本、人力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使整个供应链环节整合更加紧密。

三、物联网对物流系统及其成本的影响

(一)物流系统成本的构成

物流系统成本包括整个物流过程发生的成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见表1)。每一项物流成本都因某种物流活动而产生,比如,发生退货处理,货物退回即逆向物流,导致运输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的发生。

(二)物联网对物流系统的影响

1.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和实时决策。物流行业在供应链中处于特殊的位置,它参与了企业物品的配送、仓储、包装加工、运输等环节,能够获得全面的物流信息。这些海量信息处理的不及时、不得当,对物流企业将产生不利影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物联网使用EPC为物品的唯一标识,将物流过程中的所有商品、仓库、集装箱和托盘进行分层编码,利用读写器获取不同层级的EPC标签信息,之后系统就可以明确辨认出它们的信息,并根据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级处理。另外,物联网还可以对具体物品进行监控,并利用网络数据库将该商品的任何信息进行分享,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障碍,克服传播过程信息的延误,以供供应链的各环节利用,物流企业就可以对物流所提供的物流信息进行准确无误的追踪,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等,以供决策。

2.带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物联网的发展能带动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自动化、综合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托盘、货架、车辆、集装箱等物流基础设施的识别,在仓库内部、出入库口、运输车辆、搬运器械、物流关卡等安装物联网读写装置,不仅可以自动采集物流交接环节中的物联网信息,自动完成货物的入库、出库和盘点,还能透明地管理物品的库存。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物流运输设备与交通设施,可大大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物流管理、流程监控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综合化,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物流效率,控制企业的物流成本等,而且能从整体上大大提高相关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带动整个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

3.提高物流的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物联网的使用,物流的信息化发展已成为现实,它能促进信息在企业各部门间实现共享,大大提高企业的整合能力以及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同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向客户提供有关产品的物流信息,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大大满足客户的服务水平。

4.优化物流供应链,提升供应链的适应能力。物联网的使用,实现了供应链的可视化。从商品的生产直至送到最终用户手中,整个过程的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及时监控和获取,供应链过程完全透明化。另外,通过获取的信息,使得供应链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又大大提升了供应链对市场的适应力。

(三)物联网对物流系统成本的影响

1.降低仓储成本。现代物流管理的主要目的不仅要降低物流成本而且还要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目前,我国物流各环节的劳动力成本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整个物流过程的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库存成本高 。

另外,库存成本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库存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是物流行业的一项核心内容。现代物流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形成“虚拟仓库”,将地理上分散的、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实体仓库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的调配和管理使用,这样不仅将服务半径扩大到全部的所有者,更拓宽了货物集散的空间,促使资源能够及时组织起来,合理分配。此外,物联网能够通过 EPC 技术自动实现货物的存取和库存盘点。这种智能管理技术会根据当前客户订单的数量及库存情况择机触发系统进行补货,自动化的过程保证了发货退货的正确性和补货的及时性、适量性,另外,可在仓储区通过放置商品的自由性提高仓储区的利用率,减少仓库的使用量,因为准确的信息可以降低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物联网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更大大降低了储存成本,节省了劳动力和所需的库存空间。

2.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降低总成本。物联网能够获得最广泛的信息,不仅可以大范围地整合流通渠道和信息资源,还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大提高物流效率,使得市场流通环境得到改善,流通速度得到加快。

物联网的应用,使得其与相关企业在供应链各流程中实现同步集成,及时获得相关信息,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有效控制供应链各环节的库存数量,有效降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之间的库存和资金占用。这样,在有效提升原系统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供应链的管理成本。同时,物联网通过安装读写识别等装置,实现物流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自动进行识别和检验,完成物品的验货,大大减少人力资本,简化物品的验收环节,减少搬运次数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成本损失。此外,在运输工具上使用智能跟踪技术,可以及时获知运输工具的实时信息,了解运输工具的利用状况,有效利用车辆,减少不必要的运输成本。由于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可以减少库存数量,进而可以有效降低盘货成本,降低商品被盗、损坏、错运及运输过程中货物丢失等导致的损失,管理者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减少商品损失。

3.物联网使用成本相对偏高。RFID系统中的产品大多依靠进口,使用成本非常高,而它在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系统中使用的最为频繁。在RFID中,无论是读写器、电子标签还是天线,无一例外成本都非常高。另外,RFID系统的使用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除了RFID系统的建设成本外,还包括计算机通讯设备、接收设备、数据处理平台建设、系统集成等综合系统的建设等。此外,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黑客、病毒的侵袭会造成整个系统瘫痪,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安全方面必然会占用大量的资金成本。

四、对策措施

物联网的科技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容小觑,但高额的成本会使物联网的市场推广遇到瓶颈,市场规模很难扩大,物联网的应用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如何解决物联网的高成本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要提高自身技术能力

物联网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就是RFID、传感技术和读写器具等,这是物联网真正的、最主要的增量部分,属于物联网核心产业。在RFID技术方面,我国企业要不断学习发展技术,勇于创新,申请属于自己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在技术上实行独立自主。这样,RFID系统中的产品价格就会逐步降低,使用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二)政府要推动物联网标准的统一

物联网标准过于分散,各地的标准不一,RFID使用会受到很大限制。例如,在海南省,为方便对车进行管理,在车上安装RFID卡。但车开出海南到了其他省份,RFID卡就派不上用场了。这样,物联网的使用不仅不能节能减排,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努力推动,尽快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三)国家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在我国,除了少数的资金雄厚的企业可以购买设备推广物联网技术,甚至自主研究开发之外,众多的中小企业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政府应对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在资金上给予政策支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政府可以在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资力度,为企业提供优厚的贷款政策,或者直接对一些重要的国有企业进行拨款。这些资金上的保证可以降低企业的应用成本,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此外,要在政策上提供动力支持,比如对新设备的使用进行补贴,相应的放宽进入这一行业的审批条件。

(四)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物联网的安全

电子芯片内会记录产品的所有信息,一旦黑客、病毒侵袭,会使信息大量流失,因此,我们在加大技术力度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维护企业的安全。

五、结束语

物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认识到,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必然会大大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物联网的良好发展时机,构建一个物流畅通、方便快捷、经济合理、人性化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我国的物流业技术水平,为物流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驱动力。X

参考文献:

1.赵昱.物联网对物流活动影响之展望[J].企业导报,2010,(06):107-108.

2.崔亚琼.浅议物联网对物流的影响[J].中国储运,2013,(09):108-109.

3.李振汕.物联网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J].物流科技,2011,(03):77-78.

4.周圆.基于物联网管理系统的EPC规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5.王宏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连锁企业物流成本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篇9

国际强港的深刻内涵

“十二五”时期,宁波要加快打造现代化的国际强港,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国际强港的重要内涵。所谓国际强港,是指港口发展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以完善的港口设施和畅通的集疏运网络为基础,以先进的港口物流为核心,以发达的贸易、金融、信息等港航服务业为支撑,以功能齐全、集约高效的管理机制为保障,具有较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国际强港是一个动态演变的系统,不同阶段其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不同。2010年宁波港口集装箱乔吐量位列世界第六位,已经成为国际大港,但与鹿特丹、新加坡、釜山、上海等国际知名港口相比。宁波港口在集疏运、港口物流、贸易、航运服务、金融信息服务、口岸政务服务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要成为国际强港,应具有八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货物乔吐能力强:二是集疏运能力强:三是港口现代化稗度离;四是综合服务能力强:五是港口物流功能强:六是港口资源配置能力强:七是金融支撑能力强:八是港城互动能力强。宁波打造国际强港,就是要充分发挥港口经济增长极作用,形成港口、产业、城市、环境良性互动,从港强到港口经济强、港口城市强的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宁波打造国际强港的重要意义

建设海上浙江的客观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建设“海上浙汀”和“港航强省”的发展战略,港口物流是其中主要内容。宁波一舟山港作为浙江省港口联盟的核心,发展海洋经济,客观上要求宁波一舟山港率先发展,提升浙江港口联盟的国际竞争力。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现实需要。宁波港口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与上海港口形成良好的互补竞合发展。,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深入,宁波港口必须尽快提升港口服务水平,逐步缩小与上海港口的差距,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需求,整体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必然选择。宁波城市最大的优势在于港口,根据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宁波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要求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因此,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然要求港口加快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形成“城因港兴,港为城用”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港口转型升级发展的内在要求。宁波港口吞吐显的持续增长,为可持续发展带来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转变港口绛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中心任务,这就要求港口加快现代化建设,改变生产投入方式,注重节能减排,由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规模、质量、生态效益并重发展。

宁波打造国际强港的总体思路与战略目标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为统领,以加快港口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管理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推进十大工程建设,重点突破大宗商品增值服务和集装箱规模,由注重规模扩张转向规模、质量、生态效益并重发展,加快宁波港口由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转变、由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转变;充分发挥港口货物集散和要素集聚优势,延长临港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由港强带动港口经济强、港口城市强,实现港城良性互动发展。

发展目标。一是战略定位:现代化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大宗物资的集散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物流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二是阶段目标:到2015年,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水平,“三位一体”港肮物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港口服务物流、贸易、工业的能力持续增强,服务功能更加健全,服务范围明显拓宽,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宁波一舟山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作用更加凸现,基本形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物流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雏形。

宁波打造国际强港的重要举措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港口扩能工程。加快建设大榭、穿山、梅山港区等一批深水码头,整合码头岸线资源,改善航道锚地设施,推进港口安全和节能环保,仃造“绿色港口”,整体提高大宗散货和集装箱港口通过能力。

完善集疏运网络,实施港口畅通工程。一是加快疏港公路建设,尽快形成以“一环六射”为主骨架的疏港高速公路网络,同步配套新建、改扩建疏港地方干线公路。二是加快疏港铁路建设,加快形成“六线一枢纽”铁路布局。三是加快疏港内河建没,提高大宗散货内河疏运能力。四是配套建设集疏运场站,完善海铁、公铁、公水多式联运设施,提供停车、维修、加油、车辆罐体检验、餐饮等一站式服务。

深化港口战略合作,实施腹地拓展工程。一足加强港港合作,深入推进宁波一舟山港一体化,积极投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巩固浙江省港口联盟,参与港口同际合作,布局沿海、沿江喂给港。二是拓展海向和沿海、沿江腹地,增加国际国内航线,形成以远洋干线为骨干、近洋支线和内支线为支撑、内贸线为补充的集装箱运输体系,逐步提高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三是拓展内陆腹地,开发内陆“无水港”,推进海铁联运发展。基本构筑起以宁波港口为枢纽,支线港、喂给港、“无水港”为节点,多式联运为支撑的分丁合理、协调配套的港口腹地网络体系。

延伸物流服务,实施物流强港工程。建设临港物流园区,推进海港与空港、陆港、物流同区的联动发展,推动物流业与商贸业、临港工业联动发展:依托物流园区,整合提升港口集装箱、矿石、石化、煤炭、件杂货运输服务体系,建没完善保税物流、国际集装箱物流、大宗货物物流系统。

构建进出口商品交易平台,实施港口资源要素配置工程。一是发挥港口大宗商品集散中转优势,拓展储存、加工增值功能,按照四统一原则,规划建设宁波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中心),创新大宗商品交易模式,力争形成若干个在长三角、全围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交易市场。二是开发高附加值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培育梅山保税港区、宁波保税区、国际贸易展览中心进口商品交易市场。三是加快航运服务资源要素集聚,提高航运服务资源配置能力。

加快现代化进程,实施智慧港口工程。一是充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升码头、装备的科技含量。二是完善港口生产信息系统,打造港口物流信息平台。三是建没基于电子口岸和第四方物流市场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

数据中心,提升第四方物流市场能级,增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四是推进第四方物流市场与港口物流信息平台、交易市场电子商务网站的互联互通,建立一体化港口信息服务体系,提供网上查询、网上交易、网上订舱、仓储管理、商管理、运输方案咨询、电子支付等功能一体化的服务。

外引内联,实施港航企业主体培育工程。一是做大做强宁波港集团,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码头服务商和港口物流综合服务商。二是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企业,积极引进国际国内航运龙头企业进驻,发展沿海船舶运力。三是培育壮大临港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

广开融资渠道,实施金融支撑工程。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成立航运物流专营机构,创新航运物流信贷模式;拓宽航运物流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设立航运产业发展基金:完善航运物流保险服务,试点梅山保税港区、宁波保税区离岸金融业务;发挥宁波港集团财务公司平台作用,提高港口资本运营效率。

提升口岸监管服务水平,深化口岸大通关工程。推进口岸开放和配套设施建设;创新口岸监管机制,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深化宁波一舟山港、长三角两省一市、宁波与“无水港”城市、港口联盟城市口岸大通关建设;提高港区船舶交通管理水平,保障进出港船舶安全、畅通、有序。

高标准开发梅山保税港区,实施国际强港示范工程。集聚国际百强物流龙头企业,发展保税物流产业;重点发展进口汽车、先进装备等进口商品交易市场,打造国际贸易平台;建设港航服务体系,探索推进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适时研究建设国际邮轮码头,发展邮轮游艇、国际会展、免税购物、休闲旅游、居住度假等高端海洋服务业。

宁波打造国际强港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打造国际强港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及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参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责任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建立项目责任制。以项目为抓手,建立项目分类管理制度,细化明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以及具体实施单位的职责分了,建立目标考核机制,确保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有序推进。

推行试点工作机制。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积极试点双业联动、甩挂运输、智慧港口岸等一批先进组织模式和现代科技项目。

篇10

关键词:特色农业;秭归脐橙;电子商务

《2015-202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趋势前瞻与产业链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明确提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互联网为载体,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换挡是我们未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最近两年,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特色农产品直供网销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热点之一。

一、特色农业的内涵

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特色农业的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

二、湖北秭归县脐橙发展现状

湖北省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国家首批命名的中国脐橙之乡。秭归脐橙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具有皮薄色鲜、肉脆、香味浓郁、香甜可口的特点,是全国唯一能提供周年上市的产区。并且秭归培植柑橘历史悠久,自2006年6月起对秭归脐橙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国家划定的脐橙栽培最佳适宜区之一。目前秭归脐橙已销往全国30各省市自治区、5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地区。

三、秭归脐橙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质量标准程度低,产品定价不均

秭归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波动起伏,层峦叠嶂,脐橙种植分布不均,农户种植技术不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导致秭归脐橙的整体生产处于分散阶段,质量标准化无法满足,市场相对独立。据2015―2016年市场调查分析,脐橙的每斤价格相差在5元左右,同一种类脐橙价位不一,严重扰乱了整个秭归脐橙市场价格。

(二)品牌知名度差,消费市场狭小

近年来赣南脐橙凭借品种优质、外观好看、产业规模化种植的特点抢占了60%的脐橙市场份额。由于秭归县政府对秭归脐橙保护性政策制定不完善、开发力度不足,导致宣传效果不佳,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减弱,产量减少,秭归脐橙供应量和品牌效应远不及赣南脐橙。另外,受市场竞争的压力,秭归脐橙在销售过场中收到了以次充好、以小充大及包装杂乱的负面评价,秭归脐橙的良好声誉受到巨大挑战。

(三)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电子商务设施不完善

秭归县地理位置处于丘陵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脐橙作为果蔬农产品,在采摘、装卸,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损坏,脐橙的损耗成本高。另外秭归县物流基础设施的建立不完善,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运输量小,物流运输成本高,大大限制秭归县物流的运输条件。

目前,秭归脐橙冷链物流设施缺乏规模化与专业化的管理,物流仓库与配送技术设施目前并未建立。这些原因都导致秭归脐橙的销售成本高,市场面积狭小。

四、“互联网+”背景下湖北省秭归脐橙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一)推进秭归脐橙的标准化建设

针对秭归脐橙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的现状,秭归县政府一方面应加强对农户的种植指导,根据不同品种的脐橙树的生长要求,因地制宜,使地形等自然因素更有利于脐橙的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应制定秭归脐橙精品果的质量标准,从外观、口感、环保三个方面,保证秭归脐橙的整体质量。同时,政府应联合企业对种植农户提供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和鼓励,让农户自发形成合作社,联合经营,节约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收购者的随意提价,影响农民的收入,利于市场的规范。

(二)加强秭归脐橙品牌建设

秭归脐橙的品牌发展需要得到秭归县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以政府名义推广秭归脐橙的品牌形象,通过政府拉动企业和农户、媒体合作,共同打造秭归脐橙的专题宣传活动,通过利用O2O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模式,宣传秭归脐橙的优良品质,打响品牌知名度,树立秭归脐橙良好品牌形象。

(三)加强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秭归脐橙的电子商务发展来说,冷链物流和仓储设备的基础建设不完善,为了克服秭归地区的电子商务物流建设的瓶颈。第一,秭归县政府对当地的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引导,尤其是在冷链物流的上与当地的交通环境相适应。第二,在现代O2O的果蔬电子商务新模式的发展下,要加强对于冷链物流基础建设技术的重视,从而使冷链物流成为秭归脐橙发展的一大助力。第三,在地区扶持下,建立O2O社区平台,使线下实体店铺和线上虚拟平台相互配合,实现互利共赢。例如,有大学生创立的湖北省橙・秭秭归脐橙电子商务公司,就是利用线上网站与线下实体商铺相结合,打造秭归脐橙特色活动,从而实现对秭归脐橙的推广、宣传,打开秭归脐橙的销售市场。

三.总结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变农民的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也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得中国特色农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该文为武汉东湖学院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2013-03-01).http://

[2]向锋,宋文化,谭勇等.湖北秭归脐橙标准化生产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5,(9):184-185

[3]丁景涛.一个生鲜电商失败者的经验分享[J].农产品市场刊,2013(6):32-33

[4]曹立新,谭勇,宋文化等.秭归县脐橙产业资源优势分析[J].中国果业信息,2013,(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