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策划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策划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策划的意义

篇1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不良心理活动;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1我国煤矿安全意识教育及从业人员不良心理活动的现状

1.1我国煤矿安全意识教育的现状

1.1.1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我国煤矿行业的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据调查,我国煤矿行业一线工作的工作人员大多以农民工为主,群体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偏低,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比较困难,煤炭安全生产知识面狭窄,一定程度上局限了煤矿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安全意识水平及业务技能的全面提高,限制了煤矿职工安全意识的培养。1.1.2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效果较差许多煤矿企业,开展培训活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忽视了培训人员的个人意志和整体素质,因此容易让培训人员产生培训是为了应付,为了培训而培训的想法,把安全培训不当一回事,始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没有让安全培训从被动学习发展到主动学习,那么安全培训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培训人员就不能够在培训中提高安全意识,达到安全培训教育的效果。1.1.3煤矿安全培训课程中缺少对安全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当前,许多煤矿企业的培训课程还是以教授专业操作技能及安全知识为主,缺少对安全心理学方面的教育。人是生产力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要想防止事故发生,我们必须对从业人员设置“心理辅导与干预”课程教学,探索人的不安全心理规律,及时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1.2从业人员不良心理活动现状

预防煤矿安全事故是煤矿企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因为在平时的煤矿生产工作中,只要积极贯彻落实安全措施和方针政策,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就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什么要如此强调煤矿的安全培训教育,正是因为工作人员对安全意识的忽略和淡薄,工作人员常常抱着侥幸的心理、从众的心理、惰性心理和压抑逆反的心理进行工作,这样的工作状态极其容易在煤矿工作中造成严重后果。1.2.1侥幸的心理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以“这种事情的发生概率小,我一定不会中”的侥幸心理,而对工作的要求降低,抱着不一定、不确定会不会发生的心理造成安全事故频发。1.2.2从众的心理一些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和新技术中的棘手问题时,常常不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由于自身的技术水平较低,对安全事故的认识不到位,因此并没有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别人就算是违规操作也分辨不出来,抱着“反正大家都是这样做,那我也这样做”的心态,致使安全事故一次又一次发生。1.2.3惰性心理表现为在工作过程中偷工减料,偷懒怠工,“能够躺着绝不站着”,害怕麻烦,只要能够给自己减少工作就坚决不做事,极其不负责,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1.2.4压抑和逆反的心理这种心理主要是因为平时工作中没有处理人际关系,与同事之间相处得不愉快,所以内心压抑,得不到纾解,一个压抑久了的人,负面情绪积少成多,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合群,凡事反着干,不听从指挥和安排,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在工作中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2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的对策

煤矿的安全培训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需要完善安全培训的一些硬件设备和物质的奖励,还需要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发挥员工安全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地学习中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维护煤矿安全。

2.1提高对安全培训重要性认识

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井下作业环境复杂,生产运行程序繁多,不安全因素时有发生,安全培训工作能够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员工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会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明白自身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让员工从思想上改变,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才能落实煤矿安全生产。因此,抓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至关重要。

2.2设置“心理干预”课程,进行安全心理教学活动

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教师应该接受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专业课程的培训,在相关课程教学培训中,应主动用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编制教案,特别是在案例教学中,注重心理分析,推演事故形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活动,指出问题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心理辅导与干预活动,聘请专门的心理学教师进行授课,矫正从业人员的不良心理行为。

2.3建立安全培训奖励机制

在对员工进行培训之后,要达到培训效果,让员工更加重视生产安全,可以通过建立安全培训奖励机制,组织员工考核,进行一些相关的小测试,让员工参与到其中来,然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嘉奖。另外可举办相关的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演讲比赛等,激励员工参与到活动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的同时,员工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安全培训不再死板枯燥,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2.4采用案例分析法

除了建立有效机制鼓励员工培训,最根本上的还是员工的自主安全意识的提高,让员工在思想上重视安全,在行动上才能真正地做好安全生产。一旦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就会端正对生产的态度。如何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那么就要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典型的案例,最好是周边的其他煤矿,让员工清楚看到这些事就发生在身边,更加具有说服力,员工的潜意识就会被这些事所牵引,记忆深刻。除此以外,还可以邀请事故的相关人员现场讲述,通过感性的方式激起员工内心的波动,员工听完安全事故导致的家破人亡等悲惨遭遇,对安全意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方式虽然有些残忍,但却能够让每一位员工都明确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不仅仅要赚钱,还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才是重中之重,即使是为了家人,也要维护自己的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员工有了主动提高自己安全意识的想法,才能自觉自愿地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产业的良性发展,和谐发展。

2.5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首先必须打破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即讲师在课上讲,员工听的模式,把教学方式变为更加直观的、更容易让员工理解的方式,如当安全培训的讲师在课堂上讲完入井须知,等员工下井之后,安全培训的讲师根据井下的实际情况,引导员工边走边讲解,让员工在实际的井下感受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对井下的相关情况有一个直观的、正确的、清楚地认识,参观完以后讲师再继续讲课,通过这种方式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更能够让员工接受。

2.6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用安全文化造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的思维方式、追求企业共同的安全行为取向及文明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掌握先进的安全生产技能的人,所以,要在企业范围内,将安全渗透于工作的全过程,形成一个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外在的安全教育与影响自觉地将安全意识渗透到心灵,将其变成内在的信念和观念,并且在安全知识、技能、修养等方面,只有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提高,安全意识增强了,才能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3总结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培训中安全意识的教育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许多还需要人们的探索,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安全培训中安全意识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不管是煤矿企业还是其他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安全意识,把安全第一放在心上,让安全生产成为一种习惯,员工和企业都应该注重安全培训的工作,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只有提高安全意识才能够实现煤矿企业的和谐、良性、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飞鹏.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2):64,82.

[2]葛美灵,张晓丽.强化职工安全培训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J].卷宗,2016,6(3):709.

[3]蒋旭刚,等.我国煤矿安全培训体系构建及发展趋势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1):116-119.

[4]张晓东.煤矿安全培训专业课教学方法浅谈[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6):72-73.

[5]刘辉.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J].价值工程,2014,33(25):194-195.

[6]安培源.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J].价值工程,2013,(19):155-156.

篇2

一、引言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直被视为倡导贸易自由化的理论基石。发挥相对优势,利用国际市场增加各国福利似乎是一种双赢,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而对于一直备受关注的粮食安全问题,主张贸易自由化的声音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欧美、日本的学者认为在未来的粮食安全保障中,贸易不可或缺,只有加大力度,确保粮食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马尔萨斯陷阱”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粮食压力才能得以缓解(WilliamA.Kerr,2011),如果政府对本国市场进行保护,反而会适得其反(TetsujiTanaka,2011)。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2010年发表的关于粮食安全计划的报告中明确表示市场、贸易在粮食安全中所占地位至关重要,农民只有在面对更为广阔的粮食需求市场时才会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同样,种子、化肥等物品的自由进口也能促使进口国生产水平的提高。自由贸易通过价格机制对粮食市场起到一个调节的作用,其中落后国家最为受益。此外,这些国家的农民可以将多余粮食转化为资金从而增加收入,一方面有助于粮食安全的保障,一方面也利于消除贫困。运用数量模型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的学者也不在少数,以CES模型及引力模型居多,ValentinaRaimondi(2011)在前人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18个食品领域的数据建立起大样本,利用上述两个模型估计出贸易替代弹性,并由此模拟出消除关税情况下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粮食贸易自由化能够极大地扩大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贸易出口,但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会降低,也就是说贸易自由化会引发重分配效应——富裕国家获益而贫穷国家边缘化。当然,这样的定量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仅仅讨论了消除关税一种情况,而这并不代表达到了贸易自由化,但作为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该结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中国的学者对贸易自由化与粮食安全两者关系的意见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保持粮食的高自给率对中国来说会给日益紧缺的水资源与土地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是不经济的,中国应当参与到粮食的自由贸易中去。傅龙波等(2001)利用海关数据对中国几种不同粮食的进口来源地与可依赖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表示中国粮食的进口来源国虽然较为集中,但由于国家间的经济、政治、地缘及其他原因都不会对中国实行粮食禁运或设置障碍,所以自由贸易下中国粮食安全并不会遭受很大的冲击。刘永胜(2010)则提出粮食贸易有利于中国粮食总量均衡,中国当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为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增加筹码;另一种观点认为粮食贸易主体进行贸易时动机复杂,利益诉求也多元化,绝不能贸然倡导粮食贸易自由化(尹成杰,2009)。樊明太、郑玉歆(2005)则遵循CGE模型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粮食的基准情景与贸易自由化情景进行设计,并模拟其对经济与粮食自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后中国粮食的进口压力将会加大,除稻米之外其他粮食的自给率都是下降的。粮食自给率是衡量一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意味着贸易自由化会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但这种影响的显现尚需一定条件。在此,必须指出的是贸易自由化并非等同于贸易,贸易由来已久,现已成为国际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贸易自由化则意味着政府不加干涉,由市场掌握决定权、解决一系列后续问题,本文探讨的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机制也是以这个概念为前提的。理清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并具体到中国自身情况,对选择正确政策方向、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二、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实行贸易自由化是否可以提升福利水平、解决粮食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其影响的两面性,不可一概而论。而具体到一个国家对此应持怎样的态度,并不能简单参照他国意见,而应当在充分了解自身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得出结论。或许对于制造业,贸易自由化业已见成效,但对于地位特殊的农业,贸易自由化是否同样适用呢?这些都是我们急需探寻的问题。

(一)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正面影响

1、提高各国市场效率,发挥比较优势

当今种植业还未发展到完全脱离自然条件限制的程度,因此各国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必会产生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因而比较优势理论在种植业上的应用是顺理成章的,更是必然的,苛求种植条件匮乏的国家保证粮食自给自足不仅浪费资源,其本身也是不切合实际的。而贸易自由化无疑是常年处于粮食净进口国地位或无力满足本国粮食需求的国家的福音,如日本、冰岛等。种植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也确能带来一定的规模经济,增加世界整体福利。例如,朝鲜在前苏联未解体前的粮食产量约合现在的3倍,究其原因,是由于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分工明确,苏联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向朝鲜出口农业机械,而朝鲜则致力于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再将粮食出口至苏联。不难看出,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分工合作,效率高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贸易自由化也能促使国际粮食市场成为统一整体,提高各国市场效率。国家间联系不密切,就会造成供需结构上的不平衡,特定时期内粮食丰裕的国家不能顺利地将多余的粮食投向国外市场、赚取外汇,反之粮食紧缺的国家也不能从国际上迅速得到补给。因此,即便各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如果缺乏可靠自由的交易机制,仍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提高市场效率,各国利用国际市场确保自身粮食安全也就越难以实现。那么哪怕全球生产出的粮食能够满足人们的总需求,粮食危机依旧会存在。而现在在农产品贸易上,各国的市场联系程度并不高。粮食贸易远未达到自由程度,贸易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依然任重而道远。

2、调节粮食价格

粮食价格与安全之间看似关联并不密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对粮食安全的测度中也没有考虑粮食价格,但对各国居民来说,这恰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对于食品支出几乎占总收入70%-80%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再加上粮食需求弹性低,粮价过高就意味着相当数量的国家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为摆脱贫困所做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同时,它也会让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陷入两难境地,即:政府是保护农民积极性,不对粮价进行过分打压还是遵从消费者的意愿,通过政府行为将粮价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实证分析表明,选择后者更为明智,因为高粮价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要远低于我们的推测(MarosIvanic,2008)。而贸易自由化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达到影响粮食价格、稳定粮食市场的目的。一是引入外部刺激,二是增加替代产品。假设一个国家完全分离于世界粮食市场之外,该国的粮食供给量与需求量一定,国内粮食生产运作商作为唯一的供给者会倾向于囤积粮食抬高价格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而国内的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如果政府出面,向市场大量投放粮食储备,短期或可遏制价格飙升,然而一旦储备量不足,粮价便会失控。而若该国参与了国际粮食贸易,就可以通过进口粮食来达成稳定粮价的目的,而且国外粮食来源一开始就会对“囤积居奇”的行为起到一个反刺激的作用,降低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贸易自由化也使得进口国的粮食种类与加工品种增多,一种粮食产品的价格上升,人们就会转而购买其他替代品,如此,用于购买粮食的支出减少,基尼系数降低,福利也就自然增加了。

3、吸引外资,引进技术

一般而言,外资的投入主要是为了躲避东道国的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当贸易方式与资金投入方式同时可行的情况之下,出口国一般会选择前者,因为其风险和难易程度都较低。由此,不难推出贸易自由化反而会限制外资的引进。然而,粮食贸易却并非如此简单。由于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仍处不断增长状态,粮食进口国的市场通常是很广阔的,加之很多国家的粮食生产尚在“靠天吃饭”的阶段,外资投入利润巨大,可利用的东道国资源也较为丰富,因此许多大型企业为抢占东道国的粮食市场会率先投资,贸易自由化并不能构成他们撤资的理由,反而是继续投资达成规模经济以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成为更为明智的选择。更不用说粮食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其的控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了。

贸易自由化吸引更多的外资,对东道国的粮食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然不适应日益增长的需求,耕地的锐减、人口的激增以及水资源的匮乏无疑使供需不平衡更加尖锐化,外资通常具有资金充沛、管理机制完善、技术附加值高的特点,客观上可以帮助进口国进行产业改造和升级换代,因此向领先国家看齐,引进技术与资金同样是“修炼内功”、增加本国粮食产量的一种途径,值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借鉴。

(二)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

1、不利于全球共同利益的维护

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第21次农业会议中提到,全球应致力于开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物品种多样化与可持续发展,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也从最开始的可获得性扩展到了可持续性,但实行贸易自由化却会导致现实发展与该目标背道而驰。纵观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占据优势明显,一旦农业达成自由贸易,工业化种植的比例必将迅速上升,成为粮食生产的主流方式。生产者的逐利性使得他们不会舍弃当前收益较大的工业化生产而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去研究与实践新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而前者生产的特点便是高能源消耗、高化学用量、集约式管理、更注重产品与环境的统一性而非多样性(Weis,2010)。虽然工业化的生产让人们尝到了一些甜头,但已有学者指出这无疑是饮鸩止渴,这些所谓的高产量只能维持一时,却会造成更长时间不可挽回的损失。高能源消耗不仅对环境无益,更会激化能源竞争;高化学用量将造成土壤侵蚀与贫瘠;灌溉用水的浪费同样使早已成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紧张;而农产品品种的单一性不免导致部分生物基因流失,不利于农业生物技术的未来发展。20世纪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便是以全球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代价的(MA,2005)。在没有外来力量加以管束的自由贸易情况下,除非生态系统破坏的严重程度会降低收入,粮食生产者都会选择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工业生产模式,而消费者在收入没有高达一定量之前也不会选择价格较高的非工业化生产粮食,这也完全符合人们在提供公共物品时的“搭便车”现象。因此,贸易自由化的结果便是生态环境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粮食安全得不到长期保障。

2、进一步导致各国利益差异化

世界各国的粮食产业发展阶段不一致,所处战略地位也不相同。对于发达国家,这显然又是一个可以控制他国的“武器”,控制了粮食无疑是掐住了所有人的咽喉,所以握紧粮食掌控权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所在;对于正迅速崛起的国家,粮食产业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夯实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国家的粮食产业优势,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抢粮大战中获益,才能支撑起其他产业的发展,寻找利基点就成了当务之急;而对那些仍然游走在饥饿、贫苦边缘的国家,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靠救济不是长久之策,不能自力更生将自己拉出缺粮的泥潭,求进步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增加本国粮食产量才是一切之本。如果用贸易自由化的统一标尺去衡量每一个国家,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利益诉求都能得以满足,用自由贸易一种方法去解决复杂的各国粮食安全问题显然行不通。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虽有理可循,但它只指出了总福利的增加,福利分配中并没有体现公平性。一些非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是净粮食出口国,而今却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国,除了土壤恶化之外还因为其逐渐专注于经济作物的生产,比如棉花、咖啡等,而其粮食种植业面对强大补贴支持的发达国家,甚至是在农业基础设施上稍占优势的发展中国家,都无法招架,更不可能在自由贸易中获益了。整个非洲地区,营养不良的人口约达2.4亿之多,这足以说明非洲及拉美的部分贫穷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似乎进入了误区,粮食安全状况堪忧。较为富裕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潜在的粮食出口商或可在粮食自由贸易中分一杯羹,但这些国家集中在亚洲与拉美地区,本国人口口粮负担较重,向世界市场上的输出恐怕并不能形成规模,所以进行粮食贸易自由化最大的赢家应当是作为出口大户的发达国家。任由他们掌握全球粮食的控制权,支配世界其他国家的口粮显然是不理智的。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业是为其工业化提供资金的重要部门,如果这块阵地无法坚守,经济的持续发展便是空谈,粮食安全就更不可能得以保证了。

3、冲击发展中国家粮食种植业,全球粮食产量增长停滞

贸易自由化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粮食产业更加激烈的竞争,消费者对于物美价廉产品的天然倾向可能会使本国尚在发展的粮食产业陷入困境,最终退出竞争。这不仅会导致该国粮食产业痛失本国市场份额,还可能会间接影响其定价权的掌控。面对贸易自由化,并非所有的国家都准备好了。李斯特认为农业已经发展成熟,不需要保护,因此只需要将重点放在幼小工业上,这在今天看来其实不然,国家间粮食产业实力还是悬殊的。2008年世界谷物的单产平均水平为3539千克公顷,但德、法、英等国这一数字超过了7000千克公顷,荷兰更是高达8308千克公顷,为最低水平哈萨克斯坦的近8倍。贸易自由化后,农业强国产品与资金的进入必然会冲击到弱国的粮食产业,使其丧失发展的能力。此外,研究表明,由于人口的增长等一系列原因,2050年的粮食需求量将会翻一番,而发达国家粮食产量的发展是否有上限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粮食产业的充分发展也更利于全球粮食安全的保障,非洲等国在迎接全球粮食需求上涨的挑战中将扮演重要角色(Thurow,2010)。如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业遭到破坏,满足全球不断攀升的粮食需求只怕会变得愈加艰难。

4、进口依赖度提高,导致风险增加

贸易自由化实现后,鉴于各国粮食产业现有能力参差不齐,要素禀赋也不尽相同,无论是依据本国资源实际情况选择主动放弃,还是本国产业遭受冲击,难以抗衡外来竞争而被动退出,都会使国内粮食的进口依赖度提高,导致风险增加。如果这又是该国国民赖以生存的口粮的话,风险程度甚至会更高。出口国往往会以此为国际间谈判的筹码,向进口国施加政治压力。当然,1980—1981年间美国、欧共体等对苏联实行粮食禁运未获成效的事实也让很多西方学者得出无论国际粮价走势如何,粮食进口方均能保持谈判优势的结论(RobertPaarlberg)。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该事件的特殊性,苏联是当时的工业强国,自然不会因为粮食禁运而乱了阵脚,并且高价从阿根廷进口粮食并不适用于现今的一般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一旦国家间建立了粮食贸易联系,出口国就不会轻易放弃这个粮食出口的途径,如若不然就会形成“双输”的局面,这似乎也不符合全球粮食趋紧的大环境——粮食的卖方市场还是很明显的。虽然粮食出口国的分布逐渐趋于分散,客观上降低了不利影响的程度,但从2010年与2011年的数据来看,北美、欧洲等传统农业生产大国依然把持着全世界60%左右的粮食出口额。这一点也不得不令各国仔细考量。

三、中国粮食实施贸易自由化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是否应当积极推进粮食贸易自由化,其带来的影响究竟是否合时合宜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结合多方因素来看,中国实行粮食自由贸易难实现、难保持、难取得真正的高效率,而现今的环境不仅无法对粮食贸易自由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而会减缓其发展进程。

(一)中国粮食贸易自由化难实现、难保持

中国的粮食种植业效率与收益都不高,2009年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为6585.3、4739、5258.5、1630.2千克公顷,分别是粮食产业先进国家平均水平的87%、59%、58%、67%,四种主要粮食产品中中国只在稻米的生产上占有些许优势,而粮食的质量更是不能尽如人意,生产效率着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中国种植业还面临高成本的挑战。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成本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价格也就水涨船高,竞争力受挫,因此中国的粮食在世界市场上通常并不受到青睐。贸易自由化后,各国可以自主选择贸易对象,不必考虑其他因素,这一现象或将得到强化,即使是中国的粮食有人问津,由于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的限制,收益也是有限的。相较而言,中国的其他农产品产业如蔬菜、水产品发展形势喜人,其依傍中国劳动力丰富的优势,生产成本大概低于国际市场四成左右,近年来的出口量更是达进口量的30倍有余,出口创汇能力较强,农民由此获得的收益比种植粮食要大。根据上述情况,如果实行完全贸易自由化,依据比较优势理论,中国资源将会渐渐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粮食种植业转向优势的水产品或蔬菜种植产业,也就是将生活性农产品转变为贸易性农产品,等于是将自己的饭碗交到了别人的手里。自古代以来,中国就一直奉行“无粮则乱”的治国思想,那么自由贸易带来的这种结果可不可以为中国接受呢?如果接受,中国会不会重蹈前文所提到的非洲一边种植经济作物争取外汇、一边饿殍遍地的悲剧呢?谁都无法保证。因此,无论是从中国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上还是从非洲农业发展的前车之鉴上,中国实行粮食贸易自由化都不应当急功近利。

其实,在农业上发挥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福利增加通常会被人们夸大。比较优势理论假定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这里的生产要素主要指的是劳动力和资本。但农业生产还需要另一种更为重要的生产资源,也就是分类颇多的土地。不同的土地种类适宜种植的作物不尽相同。中国疆土范围甚广,南北东西跨度也比较大,适宜种植农产品的种类自然不在少数,如缺乏宏观管理,人们因利益驱使专一生产某几类优势农产品往往会因无法因地制宜而事与愿违。而且,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导致一定的剩余劳动力,但现实中这些劳动力并不能迅速流动而找到新的岗位,如此便会造成结构性失业。中国人口众多,任何时候人口间的利益协调都是中国的要务,比起经济效益,就业问题更为重要,稍有不慎会动摇国家的稳定。因此在政策选择上,中国一定不能以失业率增长为代价来换取并不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上可知,无论比较优势对粮食贸易是否完全适用,粮食贸易自由化在中国都难以实现并且难以保持。

(二)中国粮食贸易自由化难取得真正的高效率

纵观世界范围,粮食贸易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少数行业领头羊,如四大粮商等,更具备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在中国,即使粮食市场结构仍处转型阶段,也出现了如中粮集团这样的垄断企业。而从中国粮油的控制权来看,垄断企业控制市场份额巨大,外资所占就达60%之多,最高时期直逼85%。2012年中国食用油的全面提价也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外资垄断厂商的影响,可知在中国粮食市场,垄断势力同样不能忽视,而这似乎也是大势所趋。粮食贸易自由化使得各国粮食厂商在一个更大范围中进行较量,争夺的是世界粮食的控制权与定价权,这也是粮食贸易的实质。平心而论,中国大型粮食厂商虽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展已相当完备的外国垄断粮商相较,仍显得底气不足。如贸然采取粮食贸易自由化,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便是中国小型粮商逐渐边缘化,被挤出市场,而中国的大型粮商在高手如林的世界市场上也无力抢占制高点,不能获得粮食贸易中的话语权。整个世界粮食市场将由少数几个大型粮食厂商控制的局面可想而知,而寡头企业是以自身利益作为决策基准的,价格更是他们用以获取更多利益的武器,本身就不是最有效率的交易模式。何况福利分配也无公平可言,彼时已丧失粮食控制权的中国自然不会是所获颇丰的一方。此外让他国粮商决定中国粮食的生产与进出口,恐怕会引发恐慌。对待其他市场上的寡头行为,政府尚需出面调停,粮食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市场更需要政府来维护和规制,这也就与贸易自由的定义相违背了。不难看出粮食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来说难以取得真正的高效率,也不能提高国民福利,只能为他国做嫁衣,并不是明智之举。

(三)中国粮食贸易自由化缺乏现实条件

粮食贸易自由化取得成效的前提便是存在一个颇有效率、完善的运作机制,但如今这个前提并不能得以满足。不仅如此,中国实行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也不成熟,主要来源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国际方面的阻力体现在当前贸易体制及贸易法规的不完善上,而国内方面则来自现实条件与基础设施的不足。

虽然WTO一直致力于促进粮食贸易自由化以扩大全球粮食产量与贸易量,调整粮价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将农产品销往发达国家、出口创汇的途径,但在实践过程中却没有达到预想效果。多哈谈判中,日本建议禁止各国对粮食设置关税却鲜有国家响应,多哈谈判目前也陷入僵局,在这个问题上至今没有拿出可行的方案。另外,此次谈判仍然承认粮食自由贸易的两种例外情况,一个是所谓的“黄箱”“绿箱”“蓝箱”政策,主要是对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的豁免;另一个就是SDT规定,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的粮食产业优势,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但就效果而言,前者的实施范围远比后者广泛,推行力度也更大。且农业协议规定各国对农业的保护要降低到1993年之前的水平,发达国家经过前期保护政策的实施,或可依照规定而行,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免有些困难了。200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第35次会议报告指出,“随着时间的迁移,更多的贸易计划促进了经济增长,食物安全的问题就在于穷人是否能从这种经济增长中得到好处”,而这样的协定表面上一视同仁,其实质却是对“穷人”的极大不公。而纵观各国现今的粮食贸易政策也不难看出,一些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如印度、泰国等都对本国的粮食出口进行限制,欧盟27国、日本等则开始暂停征收大部分谷物的进口关税,可见世界粮食的供需是趋紧的。另外,关税是部分出口粮食的发展中国家的一项重要收入,贸易自由化对粮价的调节机制又很复杂,有时会导致国际粮价高于出口国本国市场上的粮价,因此提高粮食出口关税也是这些国家的无奈之举。在各国纷纷尽力将粮食留在国内而在国际市场上吸收更多粮食的大环境下,中国想依靠世界市场来保证国内粮食安全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向他国进口粮食不仅需要充足的外汇储备,还需有便捷而花费低廉的运输途径。中国除了铁路运输,其他的运输条件都不如人意,但即使是铁路运输也并不是十分发达,尚有不足。举东南亚国家为例,中国仅与越南签有正式贸易协定,而与老挝、缅甸等国由于政策限制,进口难以形成规模,即使限制消除,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通条件不能支持大规模粮食运输,进出口无法做到畅通无阻。不便利的交通同时也会增加运输成本,如从磨憨口岸到昆明的运输成本就高达280元吨,这也就失去了进口的意义。而东南亚是中国重要消费粮食——稻米的主要生产地区,这也提醒我们,中国粮食自由贸易尚缺乏完备的基础,仍需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

另外,中国是大国,每年所需粮食数额巨大,国际粮食年均贸易量只占中国粮食年度消费总量的50%,如若不大量自足,过分依赖进口,必会拉动世界粮食价格上涨。这不仅将打破粮食贸易的正常格局,还会引发他国对中国的不满,那些粮食消费所占比例较高的贫困国家更是会怨声载道,不利于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树立。中国本来就甚嚣尘上,中国断不应再在这个方面授人以柄。

相反,现在的中国有比实行粮食贸易自由化更有效、更为紧迫的方式——也就是发展本国粮食种植业,提高产业技术含量。资料表明,中国在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技术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可达60%—80%,而中国仅有30%—40%,并且从事农业科研的研究人员数量只相当于美国的19,欧盟的15,研究开发经费更是位于泰国和阿根廷以外的所有粮食主要生产国之末。壮大自身力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参与贸易竞争与分享总福利的资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就轻言贸易自由化,缺乏与他国交易的筹码,想在世界市场上获利岂不是与虎谋皮。因此,中国当前的要务是扶持本国的农业产业而非其他。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结合贸易自由化的利弊影响以及中国粮食产业与贸易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了解本国产业所处位置、现今发展情况与选择何种贸易政策密切相关,中国一直属于发展中国家阵营,其粮食产业也仍处于变革发展阶段,虽在个别产业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与世界其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旧不可小觑。尽管贸易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粮食贸易或将逐渐放开,但由于粮食的特殊战略地位与其复杂性,自由贸易在当下缺乏实行的条件——利益分配不平均,国际贸易体系缺乏效率和公平等。而且回顾世界农业贸易的历史,除了英国在19世纪短暂试水农业自由贸易,几乎没有出现其他粮食贸易自由化的例子。具体到中国,现阶段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正面影响,贸然大开国门无疑是“引狼入室”。因此,粮食的贸易自由可能仍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和特定的实施环境。但是暂不接受贸易自由化并不代表要完全摒弃贸易,实行粮食自给自足。事实上,这样极端的想法也不利于中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固步自封只会导致更加落后,此时政府就应当承担起引导本国粮食产业发展以及粮食贸易方向的职责。同时,我们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度,撇下农业而集中力量发展工业、服务业的道路行不通。与其在自由贸易是否可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上徘徊,不如以各国农业发展历史为鉴,努力提升本国粮食产业的实力。如此,不管是平衡本国粮食供需还是更好地参与粮食贸易,抑或是为世界未来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中国都能够游刃有余。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确保中国粮食安全。

(一)实行补贴,扶持粮食产业

近几年来,中国的几个重要贸易伙伴实际运用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额略有下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美国生产者补贴等值(PSE)总额从2004年的432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的233亿美元,欧盟则稳定在1000亿欧元左右,日本和韩国也走下降趋势,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国家逐渐放弃了农业补贴政策,相反,美国的新农业法案规定,今后10年美国联邦政府用于农业的补贴将达1900亿美元,比旧法规定的补贴增长80%,可见其农业保护力度是在增强的。而且,即便与其下降后的PSE进行比较,中国的农业国际支持水平也仍显不足。因此,如果政府不对本国的粮食产业进行合理大力扶持,中国农业很难自行寻找到快速发展的出路。李斯特的幼小工业理论在这里其实也可得以运用。中国粮食产业尚处发展与转型阶段,实力较为薄弱,政府在鼓励其进步的同时,还应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免受他国强烈竞争的冲击,等时机成熟再让其充分融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尤其是对未来粮食产业中大有可为的国有大型粮食企业更应多加管理,他们将是持续发展与接受外来挑战的中坚力量,国家需要在提高这些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与效率上多下工夫。对粮食产业的保护还体现在相关法规的及时出台上,在大豆产业已遭外资侵入很长时间后,国家方才出台相关条例对该产业进行规制,致使中国在大豆产业失去完全掌控力。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谨记前车之鉴,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此外,现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反倾销、反补贴的浪潮越来越明显,中国应对经验明显不足,这也是政府在扶持本国农业时应当解决的问题。

另外,由于中国农业资源确实有限,所以在扶持粮食产业上没有能力也无需面面俱到,只需要选择与国家安全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作为重点,比如稻米与小麦等,其他粮食作物便可略居其次。2009年中国玉米的食用消费仅有1417万吨,用于饲料原料的制造则高达10945.9万吨。而饲料原料具有替代性,且使用其他材料代替玉米的趋势方兴未艾,因此粮食产业的发展也可分轻重缓急,认识这一点有利于对粮食产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

(二)发挥特色,开展生态农业

日本的粮食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原因之一是其急功近利的农业发展模式。高化学用量以及大面积灌溉使得本来就数量有限的耕地质量一降再降,对国外粮食的需求量也就越高。中国的耕地总量虽不在少数,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平均到个人耕地资源就显得不足了,而且耕地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恶化直接制约粮食产量的增加。因此日本等国的农业发展老路显然不可取。只有遵循生态农业的道路,中国的粮食产业才会得到长足的进步,也只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保证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中国在今后的粮食产业发展中应当积极促进节能减排,强调科技绿色种植,将先进技术融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已出现退化问题的耕地,完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保证粮食增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另外,就中国失势的大豆产业而言,并非没有与外来竞争抗衡的方法。从外国进口的大豆虽然价格优势明显,但品种单一,而中国东北传统的大豆品种优良,尽管生产成本较高,但在不断倡导生态农业的今天也并非毫无胜算。随着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转而购买优质、健康、品种多样的农产品,中国的特色优势就能够得到发挥。只要在发展中国粮食产业的道路上,将良种、良法、良田结合在一起,保证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三)开辟西部可用耕地,积极对外农业投资

2012年的两会上,袁隆平表示,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能破,而且中国西部尚存在未被开发的可耕种土地,可将这些土地合理地开发利用起来,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加拿大地广人稀,一直是美国的后粮仓,而且近年来一些粮食净进口国为保证本国的粮食供给,开始向其他国家购买农业用地,这逐渐成为了一种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法。对此中国也可以效仿,向土地资源较丰富但利用率不高的国家进行农业投资,如俄罗斯、新西兰、缅甸等,这样无疑可给中国的粮食安全上一个保险栓。

(四)努力推进贸易区域自由化

篇3

关键词:市县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对建设国网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目标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就是要增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升信息安全自主可控能力,防止承载各类业务系统被恶意渗透,防止关键业务信息系统数据或信息被窃取或篡改,以确保更有效的抵御各种风险,最终实现国网自上而下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服务器及应用系统、桌面终端、移动存储介质等全方面的管控,使各层级信息化应用水平及信息安全防护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1]。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信息安全日益重要。渑池县电业局在市县一体化信息安全管理策略的设计和实现中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软件建设”为关键,以“管理建设”为手段,深化安全管理,持续提升信息化安全水平。

1专业管理的顶层设计和指标体系

1.1市县一体化顶层设计目标。在现有的信息化平台基础上,通过2年的系统建设,分步实施“硬件组体、软件添翼、管理促飞”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三部曲”策略,最终构筑起坚强的市县一体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1.2从环境设施上加以提升,从技术流程上加以完善,从管理措施上严格要求,以确保更有效的抵御各种风险,实现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安全保障策略指标值如下:

1.2.1硬件指标:内网网络部署防火墙、内外网实现“物理隔离”;部署上网行为管理、门禁、防雷等硬件设施;部署数据中心虚拟容灾系统;建设市县网络主备通道。

1.2.2软件指标:桌面注册率达到100%;杀毒软件安装率达到100%;无账户弱口令;无安全防护漏洞;无违规邮件、网站。

1.2.3管理制度:制定或修编渑池县电业局《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办法》《桌面终端设备安全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信息网络运行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信息安全保密协议书》《信息系统口令管理办法》、《信息内外网办公终端准入管理办法》。

2市县一体化策略的实现

2.1硬件组体“搭建体骼”。

2.1.1基础环境建设。长远规划,进行机房资源整合,按照国家二类机房建设要求,改扩建中心机房面积达到160平方米,进行机房区域划分,增设直流电源室、公共上网区、备品备件室、维修间共128平方米,开展门禁系统、信息防雷系统及监控系统建设,添置网络测试仪器及相关办公用品,机房具备防水、防火、防灰尘、防盗、防雷等多种功能,完全满足运维、管理、办公需求。

2.1.2数据容灾建设。本着同城异地备份、确保数据安全的原则,建设60余平方米数据中心虚拟容灾机房,具备实时备份系统数据和集中统一管理的功能,满足各类系统扩展性和可靠性要求。

2.1.3市县网络扩容建设。按照河南省电力公司要求,单独配置双千兆路由器,配置双核心千兆交换机,实现与三门峡供电公司的联网带宽达到2*100M,市县APN备用通道1*10M,省公司至县局VPN联网带宽1*100M的目的。

2.1.4实现内外物理隔离。对边缘配线间进行改造,加装楼间层防水防潮装置,采用防鼠技术措施。对内网和外网采取平行布线模式,终端用户主机双配置,实现完全物理上的内外网分离。

2.1.5扩容后备电源。中心机房增设10kVA不间断UPS电源,与兰州大学联合开发了蓄电池除硫装置,当市电供电系统出现停电或电池容量不足时,以短信形式向维护人员发送告警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其设备的维护效率和系统运行安全性,延长UPS电源的使用寿命。

2.1.6从低压电源侧、通信线路、通讯设备及网络设备全方位、多层次部署机房三级防雷系统,有效地防止雷击对机房内设备所产生的危害。

2.2软件添翼“助翼双翅”。

2.2.1终端用户防护。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对信息内外网部署北信源桌面终端标准化管理系统,实现桌面终端安全访问、安全接入,硬件资产全生命周期应用等功能,桌面终端标准化管理系统级联至市公司,实现桌面运行监测及相关考核指标的标准化,安装率达到100%。

2.2.2防病毒防御系统安装。全网桌面终端安装Nod32防病毒软件,安装率达到100%。对危害桌面终端安全的恶意软件和功能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桌面终端安全系统、智能防御系统等级提升。

2.2.3补丁系统完善。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实时为桌面终端提供标准、最新的补丁漏洞信息及数据更新服务。定期自动从互联网获取操作系统软件厂商的补丁,在仿真的网络环境中严格测试认证后,确保补丁安全,再将安全的补丁分发到实际网络环境中的计算机终端,并可以进行相关的补丁分发行为控制和流量管理,在简化人工干预的同时,确保终端系统的安全和网络的稳定。

2.2.4市县联动安全措施。三门峡供电公司部署网管软件,定期对县局的终端设备扫描检测内网安全漏洞,丰富安全技术手段,为县局信息安全管理提供支撑。同时依据《关于企业使用正版软件通知》要求,与知名厂商签订购置正版操作系统供应协议。省市县三级所用桌面终端安装了国网公司下发的正版软件,增强了基础层业务应用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2.3管控结合“促力腾飞”。

2.3.1“引教结合”,强化安全管理。通过文件、公告、会议、信息安全竞赛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组织信息技术人员和信息员进行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培训和现场宣贯。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全面、严格的安全审查和技能考核,对在信息系统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应给予奖励和表彰,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渑池县电业局有关规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追究其责任。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全局范围内从上到下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强化了全员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

2.3.2强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对信息网络与系统运行状况等进行监测和报警,定期对监测和报警记录进行分析,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对安全设备、恶意代码、补丁升级、安全审计等安全设施进行集中管理。严格按照有关信息系统事故调查规定,及时报告信息系统事故情况,认真开展信息系统事故原因分析,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有效落实整改,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2.3.3强化移动存储规范化管理。移动存储设备集中授权分发,数据交换前必须通过正确的身份认证,符合密码复杂度身份认证策略,记录数据交换过程的工作日志,便于以后进行跟踪审计,非授权的移动存储介质,在工作环境不可用。利用信息保密、访问控制、审计等技术手段,对移动存储设备实施安全保护,登记存储信息资产、日志记录、审计记录和信息不能被移动存储设备非法流失,实现存储设备信息安全的“五不”原则,即:进不来、拿不走、读不懂、改不了、信不丢。

2.3.4强化弱口令管理。根据“信息安全通报”、“信息安全反违章”检查的结果,结合其实际,进行全面的信息系统弱口令专项治理工作[2]。对系统本单位及局属各部门的桌面计算机,信息应用系统、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系统等用户的访问账号及口令进行彻底排查,对不符合口令要求的用户及系统下发相应的通知,使其进行限期的整改,杜绝信息系统泄密事件的发生。

2.3.5强化安全接入管理。通过在网络中部署相应的网络安全检查策略,确保用户满足身份认证的要求,同时用户的终端设备必须达到一定的安全和策略条件,才可以通过网关设备接入到网络中并获得相应的访问权限。一方面验证了用户的身份,避免了非法用户接入到网络中,限定了用户的访问权限;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存在安全隐患的终端系统的接入,可以大大消除蠕虫病毒对网络系统以及承载的业务所带来的威胁和影响,实现帮助客户发现、预防和消除安全威胁的目标。

2.3.6强化保密工作管理。管理严格执行“不上网、上网不”纪律[3],重要工作资料不得在外网计算机上留存,严禁在信息外网上传输、处理涉及国家秘密和渑池县电业局秘密的信息。严格信息系统安全工作人员录用过程,审查其身份、背景、专业资格,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严格外部人员访问程序,对允许访问人员实行专人全程陪同或监督,并登记备案。

2.3.7强化运行通报管理。为进一步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定期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在月报中透明的体现信息安全运维工作,使全体员工及时掌握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更好的为生产经营业务服务,渑池县电业局每月《渑池县电业局信息化工作简报》对当月信息安全运维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月一期《渑池县电业局网络与信息安全运行月报》,对当月网络与信息安全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信息安全运行通报制度的执行,使全体员工对信息安全运维工作有了了解的途径,增强了全员信息安全意识。

2.3.8强化系统上下线管理。加强应用系统的管理审批流程,形成闭环管理。新建信息系统涉及安全防护措施建设时,明确安全需求,确定安全等级,结合渑池县电业局安全防护总体策略,进行安全防护方案设计。严格规范系统变更、系统重要操作、物理访问和系统接入申报和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变更管理制度。保证所有与外部系统的连接均得到授权和批准,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隔离,配置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开展必要的安全评估[4]。

2.4激活人力资源,提升管控空间。

2.4.1搭建核心保障体系。成立以科技信息副局长为组长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领导小组,各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对渑池县电业局整体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工作进行全面督导。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信息中心),具体负责协调、执行实现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的各项工作,本单位各部门设有兼职信息管理员,负责配合本单位本部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协调、执行。

2.4.2开展兼职信息员建设,发挥信息管理员潜能。在全局各部门设立兼职信息管理员36名,部门兼职信息管理员由各部门既通晓业务、又熟悉计算机知识的人员担任,职责为进行基础性的运维工作、信息安全宣传、督导与检查和整改工作。信息员管理以安全员的标准按照专业化管理思路统一管理,设立有合理的薪酬标准及详细的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信息安全会议,按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严格执行各种业务考核和工作安排,不断强化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形成全局齐抓共管的局面。

2.4.3绩效考核与控制。为保证市县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明确职责分工,对工作项目和内容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依据国网公司、省公司等上级单位的相关要求,修订完善了《渑池县电业局信息网络运行管理办法》等11项管理规范及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确保安全保障策略持续、稳步实施。

3结语

近年来,国网公司实施了覆盖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的54项管理措施,立足国产化,积极探索自主可控安全管理模式,结合电网安全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对电网信息安全工作进行整体规划,经过努力,渑池县电业局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的设计和实施中的经验和做法,解决了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安全漏洞,广大员工在信息安全等重点环节,从制度执行、行为监控、防治体系等方面,有了稳步提升,总体来看,建成了电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纵深防御体系,为市县一体化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安全运行保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Z].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11.

[2]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络运行管理规程(试行)[S].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3.

[3]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暂行办法[Z].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11.

[4]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建转运实施细则[Z].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10.

--------------------

作者简介:赵江华(1978—),男,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网调度管理、光纤通信工程项目建设及网络应用方面的研究。

篇4

关键词:《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 制度创新 食品安全

作为世界上食品安全管理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美国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良好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2011年1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该法案对1938年通过的《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进行了大规模修订,被称为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以来对美国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最全面的一次更新,是过去70多年来美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领域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新法案的正式生效和实施,必将给我国输美企业及其食品带来新的挑战。为此,有必要研究新法案的制度创新之处,分析它对我国输美企业及其食品的影响,并提出有效措施给予积极应对,以维护我国输美食品企业的利益。

一、《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的制度创新

在美国立法机关看来,如果全球食物链中的每个生产者对存在致病风险的环节认真对待并且承担起真正的责任来,食源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避免的。根据新法案,FDA将拥有更多保证食品安全的预防性举措以及更加清晰的监管架构来改善以往食品安全领域监管之不足。具体说来,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该法案在以下五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加强了监管、对相关监管机构的权力进行了重新整合,并且在一些领域进行了制度创新。

1、食品安全预防控制方面。该法案首次明确FDA在食品供应方面拥有广泛的、预防性控制措施有权进行立法。

2、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和执法。该法案认为对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设施进行检查是让食品生产企业对其生产的食品安全卫生承担起责任的重要途径,因此,该法案明确规定FDA对所有食品生产企业设施进行检查的频率应当不断提高。这种检查包括对出口美国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对国内存在高风险的美国食品加工、生产企业,法律规定新法案实施后FDA将至少每5年要进行1次检查;对国内不认为存在高风险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至少在新法案颁布实施后,每7年要进行1次检查;对于出口美国的外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新法案规定FDA局长必须在新法案实施后一年内视察的外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少于600家,并且在此后5年时间内,每一年视察的外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总数至少是前一年的2倍以上。在过去,FDA极少对一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农场进行检查,最多每10年对一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巡视,而更多食品加工厂则是从来没有进行过巡视;此外,新法案规定FDA在对这些企业进行检查、运用监测资源时要注意采用以监测风险为工作基础,在进行检查时尽量采用创新手段。

3、进口食品安全方面。向美国出口食品的国家多达150个,根据新法案,FDA拥有确保进口食品达到美国标准,并确保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是安全的权力。首先,该法案第一次规定,食品进口商必须确保他们的外国食品供应商拥有足够的预防性控制措施来保证食品安全;其次,FDA将授权第三方稽查机构或人士来证实外国食品生产企业的设备达到美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再次,对于存在高风险的食品,FDA有权要求相关进口食品在进入美国境内时具备可信赖的第三方认可证明。此外,为了对外国食品出口企业进行检查,法律还配套了一些另外的资源。最后,对于那些拒绝接受美国检查的外国食品出口企业,其出口到美国的食品FDA将有权拒绝其进入美国国境。

4、问题食品及时应对方面。该法案首次规定,FDA对所有问题食品都有权进行强制召回。不过,FDA期望这种强制召回权仅只在食品生产企业很大程度上没有按规定遵守自愿召回问题食品时,才动用该项权力。

5、加强国内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合作方面。该法案对目前美国联邦、各州、地方、领地、部落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之间及其与外国食品安全监管之间合作重要性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充分重视,重视这种国内各相关机构及国外相关机构之间合作的目的只有一个:确保公共健康目标的实现。该法案第二章第209节就明确要求FDA加强对联邦各州、地方、领地及部落地区食品安全官员的培训。

二、《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对我国输美企业及其食品的影响

综合考察,新法案对我国输美企业及其食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食品出口成本增加。根据新法案规定,境外向美国出口食品的企业,包括宠物食品

生产、包装、仓储企业都必须每年向FDA登记,并缴纳500美元的登记费,2010年后,收费标准将根据通胀因素进行调整。对于国外企业在美国注册时,还需要提供美国人的相关信息。而未登记企业的产品,将被视为“错误标签”,并禁止生产、销售和经营。此外,新法案的其他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增加企业的运营出口成本。

2、出口食品召回增加。新法案授权FDA无须提供任何证据即可对进口食品实施单方面扣检。FDA如果有理由相信该食品是掺杂、错误标签或违反法规的,可以要求企业自愿召回产品;如果FDA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某种食品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即时和严重的危害,可以紧急召回令。因此,我输美食品出现被召回的情况会有所增加。

3、风险控制管理严格。该法案新增了“危害分析和基于风险的预防控制”章节,强制要求输美食品企业建立和实施食品防护计划及安全计划,并保存相应的记录。我国出口食品企业对食品防护计划的认知度不高,实施范围不大,缺少专业人员和必要的培训指导,同时包括食品防护计划在内的体系管理存在不严格、不规范等问题。现阶段,相当数量的企业难以达到新法案的要求。

4、官方检查频繁严苛。新法案对于进口到美国的食品,也要求达到与美国国内食品生产者相同的标准,且进口商与每个境外食品企业必须经过认证与定期检查。未来4年,美国将投入14亿美元新招2000名检查官,在国外专设机构对输美食品企业进行检查。该法案落实后1年内,将巡视至少600家国外企业;之后5年内,每年巡查的设施数目不少于前一年的两倍。我国出口食品企业有相当数量为中小企业,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极可能面临因检查不合格而失去输美贸易资格的风险。

5、认证认可程序严紧。法案规定,当有证据表明某种食品存在风险时,FDA就可以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提供由认可机构出具的证书,方能出口美国。FDA有权对认可机构以及由认可机构出具证书的企业进行实地检查。在更关键的实验室检测认证问题上,法案规定,只有经FDA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实验室才能进行被承认的检测。同时,FDA将公布实验室认证机构的名单,并对经他们认证的实验室进行实地检测。上述规定都将使企业在出口产品检测和认证上,面临更少的选择,实际上增加了我输美食品的贸易阻碍。

6、企业违法受罚严厉。法案加重了对违规企业的处罚,规定任何人如果故意违反《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第301条有关“掺杂”和“错误标签”食品的规定,将处10年以下监禁,或并处罚款。而民事处罚方面,罚金最多则可达到750万美元。另外,企业产品在出现违反美国标准及其他规定时,企业还需要承担FDA的跟踪复查费用,以及实施命令召回所产生的费用。同时,法案也给予FDA新的权力,只要FDA有理由相信某种食品是掺杂、错误标签的,就可以对食品进行行政扣留,扣留最长期限从30天增加到60天。这也使得企业产品被召回或扣留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使潜在的费用显著上升。

三、建议采取的措施

1、增强输美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建立登记制度和管理体系。

输美食品企业在每年规定期限之前,应及时向FDA如实、准确地登记、更新企业信息,并按时交纳年费;及早做好迎接FDA检查的准备工作,密切关注FDA即将制定的快速通关指引,争取获得快速通关资格。此外,企业应迅速按新法案要求进行分析和自查整改,提升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保证输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HACCP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2、发挥检验检疫部门职能,加强与美国FDA协商。

检验检疫部门作为国家涉外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应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充分发挥检验检疫技术执法优势,针对美国新法案的标准和要求,在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加强生产源头的监管和对企业的技术帮扶等多方面加强力度,切实保证我国输美食品的安全快捷出口,促进我国输美食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检验检疫部门应主动加强与FDA的沟通和协商,积极争取实验室认证机构获得FDA认可,争取我国输美食品检测市场的主动权。

3、发挥国家政府职能,防范贸易保护主义。

在美国新法案实施后,我国政府应加强与美国进行食品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全球食品安全。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应防范美方借新法案的实施滥用贸易保护主义,对新法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可能出现的贸易纠纷做好应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贸易纠纷,应充分利用WTO TBT/SPS委员会以及各相关平台进行交涉,积极维护和争取我国的合法利益,根据WTO原则对新法案中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不合理内容提出异议,为企业出口争取主动便利条件,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戚亚梅,韩嘉媛.《美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的运作》[J]. 农业质量标准,2007年增刊

[2]吕冰,王岳松,桑立伟,赵永杰.《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我们共同面对》[J]. 食品安全导刊,2011(3)

篇5

【关键词】化工工艺设计;危险识别与控制;方法

1 化工工艺设计概述

工艺设计是化工工程设计的主体,也是关系到整个工程设计成败优劣的关键。化工设计是根据一个化学反应或过程设计出一个生产流程,并研究流程的合理性、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可行性,再根据工艺流程以及条件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管道及仪表等,进行合理的工厂布局设计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最终使工厂建成投产的过程。化工工艺设计具体涉及的对象包括设备、管道、泵阀、仪表及自动化等等。

化工工艺设计一般来说具有技术含量高、工艺流程独特等特征。化工工业设计隐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化工工艺设计,是化工生产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只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能实现真正健康安全的化工生产。

2 化工工艺设计中危险识别与控制的必要性

危险识别与控制,就是对项目生产工艺的全过程、配套公辅设施的生产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进行解剖和分析,并摸清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产生的方式、种类、位置及其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除、预防或降低装置危险性、提高装置安全运行的对策及建议。在进行化工工艺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本着“本质安全设计”的原则和精神来进行设计,并将这一原则和精神从头到尾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安全生产的要求。人是社会的主体,安全的主体,因此所有的化工工艺设计必须首先考虑人这一主体性因素。

其次,化工工业不同于一般的工业生产,绝大多数化工工程在其生产过程中都会使用到可燃性、腐蚀性或有毒性的物质,而且化学工业的操作条件一般要求高温或高压,有时还会涉及到高危的反应,这些危险因素导致了化工工程中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因而在化工工程的设计阶段必全面考虑各个可能导致不安全的因素,从源头上给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

第三,化工工艺设计是化工得以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打下坚实的安全条件才能使整个生产顺利运行和完成。因此,在化工工艺设计中设计者不仅仅要正确、严谨的执行政府法规和标准规范,而且与之相关的所有化工工业人员都要加强工艺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工作。这就要求他们不仅符合现行的法规、标准,还要按照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经济合理性原则,将各细节做到活灵活现自如运用,来实现化工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行。真正从设计和工艺上考虑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从而使危险因素不致发展成事故。

由此可见,彻底掌握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隐患与危险识别,对设计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及时加以改进,切实做到从根本预防和控制危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实现高效的安全生产的目的,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3 化工工艺设计中危险识别与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3.1 工艺物料的选择

物料衡算是化工工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料衡算,可以确定产品产量、原料消耗定额、生产过程各物流的流率和组成以及“三废”的生成量等。随着能源问题的日趋严重,合理用能、节约用能、努力降低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已越来越受到化工工艺设计者的重视。因此化工工艺设计者在设计时,首先应考虑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有酸碱腐蚀性或毒性、易燃易爆物料要谨慎选取,能以更好的物料代替,就绝不用这些危险性的物料。这就要求尽量使用无害的、低危险性的物料取代有害的、高危险性物料;采用催化剂来稀释危险性物料以缓解反应的剧烈程度;尽量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取消或缩小中间贮罐以减少危险介质藏量;采用环保物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

3.2 工艺路线的选择

化工生产具有生产方法的多样性,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是决定设计质量的关键。另一方面,化工生产路线往往工艺过程复杂,生产连续性强,操作条件苛刻,若某一环节或设备发生故障,即会破坏正常的生产链,造成事故。因此工艺路线的选择要符合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装置专门技术,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使之具备工业化生产的条件。通常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很多的工艺路线,而我们则需重视的是哪一条工艺路线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减少或者去除危险物的成分,这就需要严格控制工艺物料的选择,定期进行设备检修,本着安全第一的理念,更好地促进化工工程的发展。

3.3 化学反应装置

化学反应是整个产品生产的核心,在反应器的设计与选型前,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事故是什么、反应器中哪些因素将导致失控反应等诸多的事故隐患。在反应器的选择上,应认真研究工艺的适应性、安全性问题,通过对各设备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式。在设备的使用材料上应考虑工艺流体、流速、温度、压力以及流体反应特性和腐蚀特性等各种因素,选择满足耐腐蚀性、满足强度要求以及可加工性(特别是可焊性、机械加工性)的材料。一般来说反应器的选型遵循的原则是:根据物料相态选择反应器型式,根据传热要求选择反应器,从相际传质角度考虑反应器型式,从转化率和选择性考虑反应器型式。总之,反应器的选型应该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力争做到高效、适用、简便和经济合理。

3.4 管道及阀门的设计

管道输送的物料通常具有易燃、易爆、腐蚀和毒性,而阀门是控制流体在管内的流动,具有启闭、调节、节流、自控和保证安全等功能,因此针对介质的可燃性、腐蚀性、有毒性等特点,管道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这也要求设计者从管道材料的选择、连接等方面避免泄漏的发生。把工艺要求与阀门特性统一考虑,选择合适的阀门。结合实际的使用经验选择管道和阀门的材质,合理布置管道,防止管道振动。这里要特别注意不要为了节省投资而采用软管连接,一旦管内的物料有毒或者是易燃易爆品时,从管道喷溅出来会造成事故,带来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不是逼不得已就不要使用软管。

3.5 电气设备的设计

化工生产过程中易燃易爆介质较多,正常生产或非正常生产所泄漏的介质,遇见火灾就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在化工工艺设计中,电气的设备设计也是很重要的环节。首先电气设备的设计与选择必须按照国家纪委批准的《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以及化工部标准的《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定》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把大部分电气设备,

特别是正常运行时发生火花的电气设备布置在危险性较小或非爆炸危险的环境;同时应尽量减少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量;减少携带式电气设备;同时也要做好避雷设备的安装工作,减少自然力量对电气造成的损害。

此外设计整体上还要考虑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毕竟现在社会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工艺设计时,尽量减少工业“三废”。这就要求在化工工艺设计时,在经济上合理、工艺上可行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工艺路线和催化剂;采用闭路循环的工艺过程,使有毒物质不出循环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以不燃或难燃溶剂代替易燃溶剂。总之要使设计与环保相配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存镇,党洁修.化工工艺设计概论[M].1996.

篇6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师

寄语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敢于做一个追求更好的阳光少年!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准确说出电解水实验中的实验现象,认识水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点

及难点

重点:能准确说出电解水实验中的实验现象,认识水的组成

难点:能准确说出电解水实验中的实验现象,认识水的组成

教学

用具

多媒体,水电解器

教学流程:(体现“十六字”模式,“让一让”理念)

补充修订

教师行为及设计理念

学生行为及设计理念

一、问题导入,自主学习

1、在化学反应前后,

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的种类也不发生改变。

2、猜关于水的谜语

二、认定目标

1、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准确说出电解水实验中的实验现象,认识水的组成。

3、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三、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任务一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1

资料卡片——水的组成揭秘第一段完成学习

2、提供课本资料历史足迹1——易燃空气的燃烧

学生抢答

猜猜谜语

学生读出学案上目标

阅读课本P81

资料卡片——水的组成揭秘第一段

,在课本上勾画出以下关键词.

1、科学家是:

2、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分别是

:

学生完成学案任务一

教学流程:(体现“十六字”模式,“让一让”理念)

补充修订

教师行为及设计理念

学生行为及设计理念

任务二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1

资料卡片——水的组成揭秘第二段完成学习

2、历史足迹2——水的分解

教师做水的分解演示实验

四、当堂检测,展示评价

小组交流(见导学案上讨论)

动画演示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

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六、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为什么

阅读课本P81

资料卡片——水的组成揭秘第二段

,在课本上勾画出以下关键词.

1、科学家是:

2、反应物、生成物分别是

:

3、结论是:

学生观察实验并小结实验现象,完成学案任务二

抢答

小组讨论

学生依据动画演示分析

学生小结,畅所欲言

课后完成

水的组成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氢气+氧气水

水氢气+氧气

篇7

一、策划书名称: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xx年x月x日信息系×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

二、活动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应该明确写出。

四、活动名称:

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影响及意义拟定能够全面概括活动的名称。

五、活动目标:

此部分需明示要实现的目标及重点(目标选择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六、活动开展:

作为策划的正文部分,表现方式要简洁明了,使人容易理解。在此部分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等;对策划的各工作项目,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绘制实施时间表有助于方案核查。另外,人员的组织配置、活动对象、相应权责及时间地点也应在这部分加以说明,执行的应变程序也应该在这部分加以考虑。

七、经费预算:

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八、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九、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

为指导同学们写出专业化、规范化的策划书,有效开展各项活动,现提供基本策划书模式如下:

注:1、策划书须制作一张封面,装订时从纸张长边装订;

2、系级以上的策划须按如上格式交电子版和打印版各一份。

社团活动策划书格式要求:

一、 策划书名称

写清策划书名称,简单明了,如“xx 活动策划书”,“xx”为活动内容或活动主题,不需要冠以协会名称。如果需要冠名协会,则可以考虑以正、副标题的形式出现。避免使用诸如“社团活动策划书”等模糊标题。

二、 活动背景、目的与意义

活动背景、活动目的与活动意义要贯穿一致,突出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活动背景要求紧扣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与教育背景,鲜明体现在活动主题上;活动目的即活动举办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陈述活动目的要简洁明了,要具体化;活动意义其中包括文化意义、教育意义和社会效益,及预期在活动中产生怎样的效果或影响等,书写应明确、具体、到位。

三、 活动时间与地点

该项必须详细写出,非一次性举办的常规活动、项目活动必须列出时间安排表(教室申请另行安排)。活动时间与地点要考虑周密,充分顾到各种客观情况,比如教室申请、场地因素、天气状况等。

四、 活动开展形式

协会须注明所开展活动的形式,比如文艺演出、文体竞赛、影视欣赏、知识宣传、展览、调查、讲座等。

五、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为活动举办的关键部分。活动内容要符合时代主题旋律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健康向上,富有教育意义与启示意义。杜绝涉及非健康文化的消极内容。要详细介绍出所开展活动的主要内容,如影片放映要写出影片的性质、名称和大致内容。

六、 活动开展

作为策划的主题部分,表述方面要力求详尽,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数据等,便于统筹。活动开展应包括活动流程安排、奖项设置、时间设定等。涉及到奖项评定标准、活动规则的内容可选择以附录的形式出现。

活动流程安排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 活动准备阶段(包括海报宣传、前期报名、赞助经费等);

(二) 活动举办阶段(包括人员的组织配置、场地安排情况等);

注:须注明开展活动的阶段负责人、指导单位、参加人数等信息。

(三) 活动后续阶段(包括结果公示、活动开展情况总结等);

注:如有涉及校园卫生、环境等情况,应及时清理。

七、 活动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要尽量符合实际花费;写出每一笔经费预算开支,以便于报销处理(报销时附正规发票)。如果大型活动需要资金赞助,联系社团联外联部。

八、 活动安全

对于大型活动和户外活动,要成立安全小组,指定第一安全负责人,充分考虑安全隐患,把人身安全放在活动开展的首要位置。在策划书的结尾,除写明策划单位、策划时间以外,协会负责人须亲自签名,并盖上协会印章,以示责任。

附:注意事项

1、 本策划书格式要求只提供基本参考方面,为必须内容。在此基础上,社团策划书可以根据活动大小与类型适当添加、灵活书写,做到内容充实、版面安排得当。

2、 本策划书格式要求只对策划内容作出规定,策划书字体、版面排版得当等不作统一要求,但各社团要保证策划书样式规范、美观。

3、 如有附件(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奖项设置等)可以附于策划书后面,作为附录部分。

篇8

[关键词]项目策划;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意义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024-01

1.引言

民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管理控制,从而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由此可见,民建工程的项目策划与实施后的有效管理是项目建设成功的前提。

建筑企业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施工项目进行的策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全面的管理。在施工前,针对项目施工及管理所进行的预先谋划的工作,通过确定项目管理目标,并规定项目管理过程和相关资源配置,以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活动,就是所谓的项目策划。具体来说就是项目策划人员根据业主总的目标要求,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对项目活动的整体战略进行运筹规划,以便在项目建设项目活动的时间、空间、结构、资源多维关系中选择最佳的结合点,并展开项目运作,为保证项目完成后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科学的依据。

2.如何进行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项目策划

项目策划一般按投标和实施两个阶段分别进行。

2.1 投标阶段的项目策划

公司市场开发主管部门组织投标阶段的项目策划,公司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拟派项目经理参加,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最后通过公司总经理的批准。在中标后、开工前的策划工作,公司项目主管部门组织,项目各部门负责编制,项目经理参加公司相关业务部门的审核,得到公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的批准,当遇到工程分阶段招标等情况时,项目策划可按标段进行。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编制,项目经理审核,企业主管部门审查,企业主管领导批准。

投标阶段的项目策划是投标报价的依据,因此应尽量全面,如有相关内容暂时不能确定时,则至少应完成工程概况及总目标、总进度计划、现场管理人员流量、分包方案、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方案等部分。对投标阶段的项目策划,可不进行部门会签,由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

2.2 实施阶段的项目策划

实施阶段的项目策划是指项目中标后、开工前,公司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和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投标阶段的项目策划进行完善和细化,完成施工阶段的项目策划。投标阶段的项目策划书是实施阶段项目策划书编制的基础和依据。实施阶段的项目策划书属于公司层面的一级策划,是投标阶段项目策划书的深化和细化,是编制项目实施计划的依据和编制预算成本的直接依据,也是公司各职能部门对项目配置生产资源和落实主要施工方案的依据,它是全面指导项目实施全面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项目策划无论对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积极配合,努力协调和尽力帮助各专业分包解决现场各方面工作上的矛盾与问题,为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创造良好的环境。项目策划工作要立足于现场,掌握千变万化的现场情况。另外,项目策划一定要以工期为主线,在这个主线上按时间节点投入人、材、料、物、机及资金等资源配置,按照项目管理模式实施过程管理与控制。

3.项目策划在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指导意义

随着公司施工生产任务的快速、大幅度增长,公司有限的管理、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能够满足新的形式要求,工程施工生产、安全、质量和效益能够做到有效控制。如何做到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企业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企业,对我国民建工程企业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工程项目策划就是把建设意图转换成定义明确、要求清晰、目标明确且具有强烈可操作性的项目策划文件的活动过程,回答为什么要建、建什么以及怎么建项目的问题,从而为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全面完整的、系统性的计划和依据,项目策划的意义在于其工作成果使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有据可依。

工程项目策划是针对工程项目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管理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以达到项目管理效益最大和风险最小化为目的的管理策划。项目策划作为企业项目科学化管理的依据,为全系统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划化、标准化和推进国家化进程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项目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提高经济效益水平、规避施工风险的前提。

3.1 做好项目策划,明确项目的定义,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项目定义是项目前期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项目定义的主要内容包括,1)项目定位。也就是结合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特点,提出项目的性质和特点,使得项目建成后能够独树一帜,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项目结构。也就是项目的构成以及组成部分的规模。项目的构成及规模不能凭空想象,而是要经过认真论证,并且要有开创性的思维。比如建设一个大型的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的规模要多大,会议部分的规模要多大,它们各自的构成怎样;会展中心要不要建星级宾馆,若要建,建几星级;会展中心是否应设置娱乐设施,什么样的娱乐项目,等等。以上内容,要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才能确定。

3.2 做好项目前期策划,有利于项目的经营管理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产生良好的效益,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这将取决于对项目如何经营。同时,物业管理工作,通过对坚持项目的维修、保安、清洁、绿化等方面的工作而实现项目的保值和增值。过去人们认为经营管理和物业管理是项目建成后的事,在项目建设前期和建设过程中不予重视,而在真正经营和进行物业管理时才发现诸多问题。事实上,在项目建设前期,就应该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项目经营的指导思想、经营目标,对可能的经营方案进行分析并作出选择。对于有些项目,如果采取合作经营或委托经营的方式,那么在前期就应该开始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或委托对象。这些单位的提前介入,可以使项目建设更好地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

项目前期策划所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对项目的建设实施及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甚至可以说,项目前期策划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是否成功,因此项目前期策划应该得到政府和开发商的应有重视。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项目策划的内容必须是有科学依据的,并对项目建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不仅不能指导项目建设,反而对项目建设造成损害。

3.3 做好生产技术性策划,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生产

在施工前期对生产技术进行策划,贯彻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行业规程、标准等,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在确保工程工期、质量和安全施工的前提下,节约投资、降低成本。根据合同和企业资源安排施工进度,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组织流水作业。根据合同要求,确保重点,分期分批施工,按期或提前交付,做到进度计划控制合理和资源分布均衡。

合理紧凑地规划施工总平面,尽量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现有资源,合理储存物资,尽可能减少场地占用和临时设施,科学的布置施工平面图,做到文明施工。除此之外,必须对每一个施工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技术上是否可行,同时经济上是否有利等,将其同商务策划结合进行。只有做好生产技术性策划,才能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生产。

4.结束语

项目前期策划是项目开展的起始阶段,项目构成、实施、运营的策划对项目后期的实施、运营乃至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针对未来和未来发展及其结果所做的筹划,能有效地指导未来工作的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成效,精心的策划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预期目标、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主题班会

班会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班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以辅导员为主要讲述者,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也可以是全班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甚至也可以到校外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举行。班会可以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详细展开,也可以临时有事召开紧急班会;班会可以是选定主题即主题班会,也可以让同学们随意发挥。而主题班会是集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随着信息的现代化和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传统班会对同学们的吸引力逐渐弱化,大学生会对班会认为“不就是强调纪律,传达文件等,去不去无所谓”。而当代大学生身处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开好主题班会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新形势下如何创新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突出班会的教育功能,是辅导员要深思的问题。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分析辅导员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班会主题

主题是班会的核心,也是一堂主题班会的主线,选择主题是班会前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主题的选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主题班会要考虑学生的年级,心理等特征,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所学专业,由于理工农医文史经管等各类专业的学生特点不同,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思想认识有区别,即使同样的主题班会,在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开展的时候,应注意选题的侧重点,用词方式等。不能提出空洞的口号,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反感。

(二)班会主题要丰富多彩,除了学习以外,团日活动,生活问题,时事热点,社会现象,等各方面的内容都可以成为班会的主题。比如针对大学生恋爱,社会实践,学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和择业的选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等,都可以成为班会的主题。

(三)班会主题用词应该有特色,有吸引力,号召力,感染力,能够让同学们看到标题后引起共鸣,而比一个索然无味的长句子要好很多。“大学生要文明恋爱”与“爱,要这样行动”(全国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主题班会作品),同样是恋爱问题的班会主题,后者比前者明显具有吸引力。

第四,班会主题一定要有意义,有针对性,能对具体的问题现象做出解释,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提出要求,而不能为了开班会而去开班会,或者开了班会跟没有开一样,甚至起到反作用。

二、对主题班会进行策划或者设计

主题班会策划或者设计,是主题确定后,对班会的形式、过程、环境等方面进行策划或者设计,指导主题班会的召开。

在这个环节中,辅导员要尽量把策划或者设计工作交由学生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主题班会在班级进行前期宣传的效果。但是辅导员万不可以把任务交给学生后就不再过问,而是要时刻跟学生进行沟通,互相听取建议或者意见,对学生进行指导,最终形成以班会主题,班会背景,班会目的,班会意义,班会流程,班会所需要材料准备等内容在内的主题班会策划书。根据主题班会的内容不同,如果有必要,辅导员可以在策划环节给同学们安排任务或者对班会上要发言或者表演的同学进行指导。

三、召开主题班会的方式方法

主题班会设计完成后,就要准备召开主题班会。召开主题班会一定要改变单纯学习型,形式型、说教型等单一形式,而要采取多样、动静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班会的主题不同,可以灵活运用演讲讨论式,辩论式,参观式,表演式,咨询答疑式等多种方式。同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工具,也可以设置各种模拟场景。召开主题班会时,有一个关键问题,必须引起辅导员的注意,那就是一定要让同学们明白主题班会的针对性或者主题班会的意义,并对同学们提出要求。比如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是为了让同学们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校园设施的安全等,要对同学们提出要求,比如如何防盗,防火,防骗等,发生意外事故如何处理等,发现情况如何上报等。

四、对主题班会的效果进行总结

主题班会成功与否,不仅要看是否有充分的组织准备,召开环节是否全面准确,更要看是否对班会进行及时总结与反馈。主题班会结束以后,应该通过调查班会组织的得与失,认真总结班会的效果和意义,解决班会的后续问题。班会后,同学们的想法可能会不同,反响可能有差异,有的同学内心受到了感染和启发,有的同学受到了激励和鼓舞,有的同学可能会自惭形秽,有的同学则可能无动于衷,甚至有的同学可能会有抵触情绪。辅导员要抓准班会后的有利时机,跟学生进行沟通,进行进一步的思想教育,强化主体班会的效果。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主题班会内容不宜过多,次数也不宜过于频繁,不要贪多而降低效果;主题班会贯穿了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分阶段召开。辅导员老师要在每次主题班会后总结班会的优缺点,并与其他的老师进行交流,提高自己召开主题班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烨.辅导员如何开好主题班会[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02)

[2]崔璨,张玉敏.关于大学生主题班会内容和形式的思考与探索[J].成功(教育). 2010(04)

[3]李明丽.浅谈高校辅导员在主题班会中的作用[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02)

[4]姜德红.“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5]黄正平.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班主任应当处理好几个关系[J].天津教育.2008(10)

作者简介:

李经亮(1983.1~),男,助教,信息工程系学工办主任。

篇10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落叶纷纷,大雁南飞、瓜果飘香,为什么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不去亲近大自然,去看看那金色的,看看那硕大的瓜果?那就让我们出发吧,向树林进发,向大自然进发,向田野进发。走,让我们秋游去!去看看那神秘的大自然!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带大学生出去秋游是件很有意义的事,不仅让大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秋天绚丽多姿的美景,同时也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重阳杯”中华美德系列主题活动策划书)

二、活动目的

充实会员周末生活,让会员感受协会氛围,会员之间相互认识了解,加深交流,更好地融入协会,增强协会凝聚力。

通过秋游放飞童心,培养会员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通过亲近大自然,可以培养会员关心同伴的爱心;

通过秋游可能对会员进行安全教育;

通过精心组织的互动活动,培养会员的合作意识;

三、活动地点

展览馆,玄武门,情侣园

四、 活动组织:

1、活动总负责:海鹰辩论社、经贸辩论社、交通辩论社

2、活动策划书: 海鹰辩论社策划部

4、活动时间:11月13 日

5、参加人员:三校辩论社成员

6、乘车路线:旅游公司专车、地铁

五、活动行程安排

具体时间

活动项目

08:00――

从学校出发,一路欢歌笑语奔向展览馆

10:00—--

到达展览馆,短暂休整

参观

12:00-12:30

休息 午餐

12:30―13:00

奔向玄武门

13:00-14:30

游玩

14:30—16:00

转战情侣园

16:30---

一起分享快乐成果

六、 注意事项

(1)上下车能有序排队,不拥挤,就座时能互相谦让。不在座位上打闹,不将手、头等伸到车窗外。

(2)不在公共场地乱丢果皮纸屑 。

(3)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有事情必须先向组织人报告 。手机保持开机,好找人。

(4)自由活动时能开展一些有益、有趣、有序的活动,不作危险游戏。

(5)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

(6)关于本次活动的未尽事宜,辩论社将另行通知。

七、活动经费

车费暂定20元

备注:午餐自备

八、活动前期准备

1.会员选择项目,十一月10号前报至各自各部长处。

2.各部长将统计结果报会长,确定出游项目,并迅速通知各会员。

3.会长负责组织调配人员安排活动,去公交车站联系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