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教育技术 信息时代 多媒体 网络化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媒体化

现代教育媒体的多媒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多媒体优化组合形成的多媒体系统的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由于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便于操作、交互性强等优点,使得它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势头锐不可当,从而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各种新兴媒体和一些旧有媒体相互交融,共同存在,并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具有整体功能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也是教育技术多媒体化趋势的一个方面。

2.网络化

教育技术的网络化趋势也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国际互联网( Iternet)应用的迅速发展和卫星电视网络的飞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卫星电视进入教学领域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目前现有带宽网络CATV在大中城市中有日益庞大的用户群,加上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也日益伸向千家万户,因而就有人提出了网络大学的构想。这一计划以CATV和PSTN为基础,以智能网络应用平台(INAP)和多媒体应用平台(MMAP)组成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3CPA: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entApplicatioPlatfromn)为核心,以现有大学为依托,构筑起具有一定交互能力的适合于远距离教学的网络大学,亦即“三电(电脑、电视、电话)一体化”。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多样化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5种: (1)基于视听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2)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3)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4)基于Internet及其他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5)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形式。对于前4种教学形式,我们都较为熟悉,而对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则较为陌生。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实时交互性((Real-Time Interactive)、多感知性(Multi-Sensation)、存在感(Persence)和自主性(Autonomy)。随着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将是21世纪教育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一是视觉媒体, 如: 幻灯机、投影仪及相应的软片等;二是听觉媒体,如:录音机、激光唱片、校园广播系统等; 三是视听觉媒体, 如: 电视机、录像机、VCD 、DVD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等; 四是交互媒体,如: 程序教学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媒体、计算机网络等; 五是综合媒体, 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语言实验与欣赏室、多媒体音乐、美术实验与制作室等。正是看到了媒体给教学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所以,世界各国对此予以极大关注和巨额投资,美国政府要求到本世纪末将信息高速公路连到每一个教室,德国要求每个学生都学习计算机。早在1996年,美国与国际互联网连通的中小学已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65% ,25%的课程在教学中使用了计算机模拟和演练,18%的课程使用了商业性课程软件, 12%的课程使用了多媒体, 8%的课程使用了光盘教材。现代教育技术在国外的变化日新月异,国内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如何降低课堂教学的坡度、难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改革探究的主题, 现代教育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它的作用一是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如何根据现代教育原理来设计、开发、实施评价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二是运用多媒体设计、开发、应用管理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它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形象地再现于课堂, 让学生通过形、声、色的变化,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的协调作用,变抽象为形象,从而在愉悦轻松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恰恰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肖立峰:网络时代远程教育理论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0(1)

篇2

关键词:教育技术;云计算;中职教育;转变

中图分类号:TP393.09

1 教育技术发展概述

教育技术是根据视听教育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美国教育技术委员会首次提出,经过多次修改,多次实践,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1]。教育技术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领域,也是实践的领域,本文主要就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的应用进行论述。

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教育技术的发展从萌芽阶段到网络发展阶段,它在教育手段方面经历了视觉教学――试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演变历程[2]。教育技术的特点体现为积累性与选择性,最后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

2 中职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中职教育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3],决定了中职教育以培养一线的技工和服务人员为目标,同时为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在教育目的上需要达到一定的技能目标,也需要掌握方法目标。为达到上述两个目的,中职学校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上应走在前列,采用时代性的技术过程和资源创设环境,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从观念到实践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2.1 定义的误解

教育技术在我国的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在过去十余年间,不少地区与学校对教师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知识能力的培训,但是在实践中反映出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误解:认为只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计算机,就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

2.2 操作环节机械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局限,表现为用电脑玩花样、重形式。在操作环节上机械,只是将书本简单的“复制”到电脑上,将电脑单纯的作为了显示器,按照课件内容安排教学活动,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效调整课堂。学习方式未发生变化,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降低。另一极端体现是在教学活动过分依赖信息手段而摒弃传统手段。忽视教育技术的运用目的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它们在本质上是辅教育手段。

2.3 缺乏交互,资源单一

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交互,学习过程虽然因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让学习更便捷,但学习的形式上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活动过程中得到的反馈信息有限。在教育资源的选择上单一、薄弱,对资源的利用仅是对教材的普通延伸,使之不能因材施教,提供学生喜欢的资源。

3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根据使用量进行付费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可用、便捷、按需网络访问形式,通过网络资源配置的共享池,提供了简单、快捷使用资源的服务。

云计算有弥漫性、分布性和社会性特征。云计算的简单技术已经在网络服务中应用得很广泛,如电邮、搜索引擎等。云计算的特征决定了云计算服务的共享性、同时性和交互性,按照云计算的最普通的解释,它的目标是把一切都拿到网络上,云就是网络,网络就是计算机。如今云计算技术也逐渐在开始改变信息产业的格局和人们的工作生活模式,例如Google的Google Doc和Google Apps等产品,用上了许多远程应用如Office文字处理而不是用自己本地机器上安装这些应用软件。

4 云计算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教育的发展需要新的教育技术,刺激了教育的发展。云计算的发展带来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技术也必然会进一步发展,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教育资源促使教学方式的变化。

云计算教育是开放性的学习,它让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贯穿一体。创造了全程式终生化的学习环境和模式。MOOC是美国2012年兴起的一种开放型网络教育课程,如今在全球范围越来越普及,因为MOOC课程更具有自主性,课程更容易让学生使用。这些特性都是云计算环境所带来的教育模式的优越性。云计算教学特点如图1所示:

4.1 学习的移动化

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发展特点是移动化,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也是移动化。如今移动设备终端的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在移动通讯中发挥了更多的作用,在这种大趋势之下,作为教育者与其如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不如利用移动设备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让云计算应用在所有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之中。

4.2 学习资源的交互式转变

在云环境下的移动化学习模式,学习资源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源主要由教师提供,传统课程的内容是事先准备好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上存在着被动性。在云计算环境下的教学,学习资源的选择更具有自主性,学习内容的提供者不再只是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角色也发生着变化,不仅是学习者,也可能是学习内容的提供者,学习资源的准备者。学习资源将是交互式的,并在不断的更新发展。

4.3 非正式化学习与社交化学习

在云计算环境下,学习将更加的非正式化,因移动终端的使用,可以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依托互联网技术,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对知识进行更新和储备,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学期之内,在课余以及假期学生均可以利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程度的解放教师,使教育目的更有效的达成。

非正式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共享资源的同时也补充新的资源,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或者成果。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和回应,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及时的回馈,达成同侪审查、协作学习的结果。

5 教师的角色从主导到合作的转变

学习资源的交互性、学习的非正式化的发展,让教师做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播和输出者,更是知识的创造与学习者。教师也融入到社交化学习过程中,从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M].西安: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琼.教育技术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D].湘潭大学,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Z],2008.

篇3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教师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085—02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任务主要由各地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承担。江西省拥有职教师资培训基地9个,其中:国家级培训基地2个,省级培训基地7个。“十一五”以来,全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认真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培养培训了一大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对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做好培训工作,我们深入第一线,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全面了解和分析中职教师培训的需求,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做好基于需求的培训提出对策。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对江西省132所中等职业学校的232名教师进行了调查。

(二)方法和工具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在发放问卷调查的同时,还辅以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82.9%。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培训需求

在“认为培训是否有必要”的问题上,认为有必要的85.5%,认为无所谓的9.9%,认为没多大必要的4.6%,说明绝大多数中职教师对职后培训提高的意愿很高。

(二)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最需要培训内容的调查中,中职教师累选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职业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调查显示,不同教龄的教师对培训内容需求也有差异,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选择频数比较高的是专业知识、职教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5—10年教龄的教师选择频数比较高的是职教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操作技能;11—20年教龄的教师选择频数比较高的是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21—30年教龄的教师选择频数比较高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操作技能。

(三)对培训形式的需求

在对“最希望得到哪种形式的培训”调查时,54.3%的中职教师最希望到生产企业培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43.3%的人最希望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2.4%的人选择了校本培训。调查显示,不同教龄的教师对培训形式需求也有差异,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选择频数比较高的是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和企业培训;5—20年教龄的教师选择频数比较高的是企业培训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21—30年教龄的教师选择频数比较高的是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和校本培训。

(四)对培训时间的要求

由于中职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和工作压力比较大,调查发现,大多数人希望培训安排在寒暑假进行,培训时间以3个月以内为好,这样有利于自己安心学习。

(五)对授课方式的需求

对“培训基地应采取何种授课方式”,中职教师选择的频数依次是技能训练、案例教学、互动研讨和课程讲解。说明中职教师希望基地开展培训时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六)对培训教师的要求

学员对培训教师需求的累选频数依次是生产一线骨干、公司经理、职教专家、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说明中职教师对授课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有比较高的要求。

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基于中职教师需求的培训策略

(一)按需制定培训内容,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一是要严格参培条件,尽量避免培训教师之间的专业素养及能力悬殊过大;二是要加强对教师需求的调查分析,制定培训需求分析报告,认真研究教师的个体需求,根据教师性别、年龄、专业等差异,根据不同教师需求制定培训内容和编排课程;三是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上,要更多致力于将教师的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培训内容中除了专业知识更新、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现代教学手段应用,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理论、企业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等内容,以利于中职教师全面发展。

(二)创新培训方法和形式,体现学员参与性

培训方法和形式要根据教师实际情况,体现灵活性和创新性,培训过程中可以融入先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项目教学法、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等,突出实践性,培训方式体现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自学与面授相结合,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

(三)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基地培训+企业实践”的模式

通过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建立“基地培训+企业实践”的模式,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途径。培训基地要有足够的、稳定的合作企业,与企业合作开展师资培训,为职教师资培训提供更多的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训练场所,让学员参加企业的培训和生产实践,熟悉生产组织和工艺流程,了解企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基地培训的实践教学走进企业,有利于学员在企业中接受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和企业文化熏陶。同时,基地要主动加强与当地行业部门和职业学校的沟通和联系,在组织培训、课程编排、教学安排、实践教学、培训后跟踪等过程中,充分利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政策优势,了解职业学校发展现状及需求,调动企业、行业、职业学校参与培训过程。

(四)强化培训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培养培训质量的根本保证。职教师资培训要根据基地建设的现实和长远需要,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改革和优化基地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能力。通过制定有力措施,采取多种途径,选配业务素质强、懂职业教育、了解职业学校和职业学习规律、热爱职教事业的教师从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通过引进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接受培训、聘请一批企业、行业的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作兼职教师和开展教研等措施,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篇4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简称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CAI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情景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仅强调以学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网络教育的出现,才出现了使用计算机的协作学习。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使用文字、动作等表达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它们有其局限性。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使他们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它以容量大、信息广等特点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它还可以模拟虚拟环境,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语言,加深印象,加强记忆。它所提供的自我测试,因其较强的独立性和针对性,也能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从心理语言学、语言学习认知法等角度都能够展现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在当今的问题

1.计算机辅助教学变成计算机教学替代问题

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比较普遍了,大部分都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有的教师上课时往往让计算机完全代替自己去教学,教师充当了操作员的角色,学生跟着计算机被动地学习,听课变成了自学。很显然,这种做法使师生双方缺少沟通。改进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技术模拟教师的教学行为,完成教师的部分工作。但它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相结合的活动,只有在师生共同参与下才能实现有效地教学。

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问题

学生是成为教学的主体,必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技术。但目前,我国学校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教育非常不平衡,学生的计算机掌握程度受地区、学校差异的限制。在一些边远地区,很多学生都没有上过计算机课,甚至还有的学生从都没有见过计算机。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一般都受过较好的计算机教育,其中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非常熟练。由于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师和课件等方面也存在问题,这种状况在未来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常上要同时兼顾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如果忽视这种差异,则会出现基础好的学尘不想听,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的状况。

3.教师信息素养问题

首先,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有限。目前大多数学校,只有教计算机课的教师懂计算机,其他任课教师对计算机知之甚微。其次,教学方式方法的形式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直观形象,使用方式也更多样。一些教师只追求课件的丰富多样或新颖美观,忽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首要目的应是服务于教和学,导致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而一些有效的传统教学手段不再被采用,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没有一次板书,师生问沟通大大减少。实践表明,某些简单的图画由教师一笔勾成或贴上简单的面具,可能更亲切、更利于师生互动。

4.算机辅助教学中的硬件问题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所用到的所有设备装置都称为硬件。硬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物质基础。在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硬件问题是硬件缺乏和硬件设施配置的形式化。其中,从硬件方面看,各地区、学校之间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多数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无法保证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所需的最基本硬件条件,客观上影响了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硬件设施配置的形式化。某些地区计算机辅助教学投入了大量资金,却不能有效地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发展趋势

1.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化

网络化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无机不联”正是当今计算机使用情况的真实写照。因为计算机联网,才大大提高了计算机信息的共享和利用率,在教育领域,网络也已大显身手,并继续大有作为。网络不但拥有从幼儿教育到当前科学最前沿的所有知识资源,还提供了在校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公共讨论的场所,学生、教师和其他研究人员在教学科研中可通过网络获取、交流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完善的服务。四通八达、覆盖全球的网络和瞬间千里的传输速度缩短了教育之间的距离,国内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国外名师的指导。同时,网络也将在促进边远地区教育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小学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也广泛建立起来了,每所中学都有其校内的局域网或和其他学校相联的网络。通过网络,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教学交流或者跨地区、跨学校教学。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创建更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生成的视觉环境和音效在教育领域内有着极其巨大的应用前景。虚拟现实学习坏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后,可以有效促使教学手段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其变化可以体现在互动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协同工作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等方面。

3.计算机辅助教学合作化

计算机网络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教室与教室、实验室与实验室、学校与学校、国家与国家最终将形成一个巨大的计算机网络,将把各国的学校和师生联结一起,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它把教学建立在了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教师与学生可以足不出户进行教学、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自主、自助进行各种学习活动,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内容,通过交流、商议、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作者单位:郑州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合作学习 能力培养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时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先进的教育科技手段在不断更新和逐步完善。信息技术课程辅助教育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同仁的高度重视,并且在各大中小学积极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活动的,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在电化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教学中按照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与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根据校情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规划,在坚持“功能上的先进性,教学上的实用性,结构上的整体性”的原则基础上,每年划出一定的资金,完成相应设备的配置,保证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的软、硬件环境设施,需配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并均配有服务器与教师机,并安装有网络教室控制设备。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实施科学而有效的辅助教学活动,是当前每一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这不仅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一种高尚社会责任的调整,教师面对这样看似不经意间就可轻易过关,就可敷衍过去的工作,应该考良性和自觉做底线,切莫耽误了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来说,是为学生开创一片新天地,教师要重视这样的机会,通过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享受快乐学习、适宜趣味化学习的优美环境,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但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一些不足,需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因地制宜地适时改进。如果学生实践时缺乏可操作性,那么结果就是浪费教师与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实践练习,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

二、加强合作学习,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通过加强合作学习,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需要而引发的,而有效运用计算机能使这些因素得到进一步优化,往往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计算机的实践运用可以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文化情境,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新型环境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在优势。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利用计算机进行形象生动的演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识记能力,正因为有了正确的依据、原则的指导,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通过动态的形象、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婉转的歌唱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等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其中融合浓浓的情谊,美好的向往,更是情谊、趣味、知识相融合相统一的完美结合体,教师运用计算机制作出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情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取得良好效果,而且非常便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成功识记。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些重点和难点往往很难被学生理解和记忆,应用计算机教学形象生动的演示,比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很好的识记效果。

三、鼓励合作学习激发运用信息技术探索的兴趣

篇6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基础教学 等级考试 教学改革

作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重要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针对不同专业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不同要求设立多个等级。如何更好地在等级考试下推进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教师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重要作用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起着培养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

开设《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为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是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有促进作用。

在等级考试的作用下,学校在制定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时,应充分参考考试大纲。为让学生更好地参加等级考试,学校应组织相关教学单位和部门学大纲,材,改变原来课程设置不同、教学自由度大、教学质量难以评测的弊端。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规范计算机基础教学。

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开展还能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无形中会对教师产生压力,进而转化为教师的工作动力。教师必然努力调整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个教学环节,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转变教学理念,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应逐步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的结构。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等级考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强调重点、难点。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快,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注意知识的积累,了解等级考试的动态,将其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

在计算机考级考试的带动下,教师应从“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不再是简单地“送”知识,而应该把学生带到知识殿堂的门口,引导学生入门。教师应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把主要任务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来,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墨守成规、照本宣科,而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二)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为了及时跟上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师应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既要保持教学课时的稳定性,处理好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过程相对稳定的关系,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兼并、压缩或者取消重复或陈旧的内容,突出教学的先进性和应用性,适应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需要,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融入教学中,促进并规范计算机基础教学,确立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使计算机基础教学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精讲多练,重在实验指导”的教学方式。

针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特点,教师要采用“精讲多练,重在实验指导”的教学方式。所谓“精讲”,就是不必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所谓“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授课应以知识点与实例结合为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做到“精讲”,使教学效果生动直观,课堂传授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教师重点讲计算机“能做什么”,明确指出学生应该“会做什么”。学生通过上机练习来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得到教师的答疑。

(四)转变考试方式。

为进一步适应等级考试的需要,可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考试改为上机考试的方式,并编写相应的上机考试软件。这样不仅能使教学内容与等级考试挂钩,而且能使期末考试与等级考试接近;既能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又能使学生提前适应考试环境,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参加等级考试,减少等级考试中不必要的失误,提高学生等级考试的通过率。

总之,在高校积极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使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基础教育相互促进,必将激励各高等院校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研究和改革,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技能。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成才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可以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链接网络社区的个性化和协作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独立思维、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英语知识的热情,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特征

(1)探究式教学的信息技术支撑。“信息技术”简称IT,广义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技术”。本文中的“信息技术”是指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运用于英语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新课程理念的变化,要求课程资源具有广阔性、综合性、可探究性、亲和性和开放性。传统的课程资源已不能满足探究式教学的需要,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可提供反映真实的、丰富多彩的、隐含问题、跨越时空的情境。在教师给出学生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网上查找、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用这样的情境,诱发和支撑学生在具体学科中进行有效探究学习。

本文中的“信息技术下的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模式”,即信息技术与探究教学的有效整合模式,力求师生全面结合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础上,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适应时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使学生在获得具体的学科知识的同时,激发探究热情,提高综合素养。

(2)探究式教学的英语学科特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意味着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已作为一个“要素”融入到学科课程这一系统之中,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与英语课程的整合”,意味着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模式与英语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合为一体,互为渗透,互为优化。因此,把握好英语学科特征有助于在信息技术大环境下开展探究式教学。首先,不同于数理化,英语属于语言教育,不同于母语中文,它是一门记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殊的语言学科。除了本身语言点和语法结构繁复,它在探究式教学中充当媒介作用甚为重要,因此,课堂探究中意思是否通达、交流是否到位都直接关系着探究式教学的成败。此外,英语又是一门包罗万象、涉猎广泛的知识学科,还是一门集人生哲理与人类成长经验于一体的文学学科。在探究过程中,英语学科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把握时代脉搏,提升自身语言文化修养,尤其在探究成果的输出与完善过程中,英语作品的书面表达到位与否尤为重要。

把握英语学科特征,合理有效地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科课程的教学呈现出整体最优化发展的态势,进而达到新课程所要求的改变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改革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有效途径

(1)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情境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与主动源自于有疑而问的具体情境。利用多媒体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匹配”,吸引学生进入具体的问题情境当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后面分析、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做好了心理准备。根据学科和探究内容的不同,问题引入探究课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不管是利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这个问题情境可以是通过实物教具、多媒体辅助提出问题,也可以是通过一个历史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例,也可以是对一个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的剖析,还可以是一部电影或电视片断,以及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作为课题引入的问题情境来创设。作为教者,我们应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六大特性:趣味性、挑战性、多样性、开放性、差异性、实践性。

(2)自主探究中的教师引导与小组合作。信息技术下的探究活动需要教师引导。首先,多媒体操作需要教师进行必要引导。其次,指导探究体现了学生和教师在互动合作中,进行更明确、更客观的探究活动。教师的参与、指导对探究活动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比较缺乏,对探究过程、特征和科学方法不太熟悉,以及难度较大的探究内容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探究的程序性知识等都难以适应整个探究活动时,教师恰如其分的指导可以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教师指引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不可全盘托出,要循序渐进,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探究的空间,并且给予学生适当鼓励,激发并维持其研究的欲望。

小组合作也是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同样也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个性倾向及个体差异,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充分展示自我,使小组合作互动增值,互补高效;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自觉承担相应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从而促进学生探究热情及责任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及激励评价,促使学生理解团队合作与个人竞争的重要性,并在小组成员的思维碰撞中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培养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并强化自身探究能力。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评价机制

探究式教学的评价机制可分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档案袋型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三种。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更好地反馈、探究、交流。

(1)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主要分学生自评、互评与组评。学生自评是学生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探究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的方法。在自评中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并形成自我成就感;互评建立在学生的自评的基础上,在发现对方的优点同时,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并共同提高;组评以学生小组为主体,通过确定评价方案、实施评价过程、形成评价结果、交流评价结论的全过程,对小组自身、组内成员和其他小组、其他小组成员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及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2)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探究式教学目标设定之后,在开展具体的探究教学活动之前,为了弄清楚学生在此前的学习状况,有效地开展所计划的探究教学,而进行的一种“事前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教学评价,为了检查前一段时间的探究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下一阶段的探究教学的目标、进度和方法等,而进行的一种“事中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一段时期的探究教学结束之后所进行的一种教学评价,为了检查整个探究项目是否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而总括性地进行的“事后评价”。

(3)档案袋型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档案袋型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结合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及与教师为主体的两种评价方式。不论是话题讨论、实验结果,还是反馈交流、表现评价,以报告、文章、作品等多元化评价形式存于信息技术下的档案袋记录中,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探究热情。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探究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探究及协作与分享的乐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及科学态度与责任心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陈钧.教师获取信息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8

一、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下功能拓展的现状

对于每一所高校而言,图书馆都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是广大师生获取文献、信息和知识以及进行学习的重要场所,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基本的文献服务对于师生而言已经远远不足以满足课程学习与教学的需求,为了拓展自身功能,各高校图书馆均作出了新的尝试,但其中依然出现了很多问题。

在各大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纸本文献总是比各种类型和载体的电子文献处于更重要的位置,其数量也更多,但是如今的阅读趋势却是逐步由纸质文献阅览为主转变至以浏览网络电子文献为主。由于受到不同高校本身教学力量和办公条件的制约,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馆藏模式都较为封闭,在扩展文献信息资源中出现了大量的重复建设。为了迅速增加电子文献的数量,过度地从藏书需求而不是用户需求出发进行信息资源建设,造成了人力、物力的严重浪费。另外,由于缺乏对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得不到制定,造成了特色数据库较少,电子文献数据库的应用共享程度不高的尴尬情形。

在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建设方面,简单人工咨询式服务仍是咨询服务的主要方式,这使得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成为难以实现的目标,电子互联网技术也难以得到广泛运用,网络信息咨询服务、信息导航服务、网络导航服务等大多数功能均处于空白状态。

而在图书馆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在网络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随着计算机教学网络与教育技术的日益融合而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之时,许多高校面对的现实困难却是资金力量不足、技术开发困难。在新技术和设备的多种应用、多媒体阅览空间的建立、快速网络服务的提供、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等功能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而在电子教学服务系统建设、教学资源整合、多媒体课件播放支持方面也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虽然建设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高校图书馆也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图书馆的校园APP的开发就是一例。在校园图书馆APP的开发中,代表了定制开发最高水平的高校APP移动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在经过了一系列功能调查和测试后得出的报告中,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这几所国内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馆藏信息查询”“个人借阅信息查询”“续借预约”“通知公告”“在线阅读”与“分享”等等。同时,每一款APP系统也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技术水平,在本校图书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开发了如“多媒体阅读”“在线展览”和“空间预约”等特有功能。尽管在细节设计和人文个性体现方面还存在一定薄弱的地方,但是这些APP已经能够依托互联网技术为校园学习提供更方便优质的服务。

在这些或成功、或不足的探索中,电子互联网技术是之中最重要的因素,如何发挥“互联网+图书馆”的实力,关键就在于电子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

“互联网+”这一概念实际上指得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在这样的时代特征之下,已经有搜索引擎凭借超强的检索功能,冲击着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的地位,而图书馆虽然在资源与服务方面逐渐转向了数字化环境,但它在开发使用互联网的拓展服务和关联服务这一部分功能上极其短缺。发展“互联网+图书馆”,掌握电子互联网优势技术,培养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实现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基础上的功能拓展,已成为当代高校图书馆刻不容缓的要求。如何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将“互联网+图书馆”这个模式成功应用到实践层面中,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等新一代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探索出新的功能,以实现满足校园师生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最终目的。

二、“互联网+图书馆”模式下的拓展应用

(一)方便借阅,实现网络自助服务。在一般高校的图书馆中,学生一般通过随身携带的本人校园一卡通刷卡通过图书馆门禁,这样的方式虽然有便利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读者忘记带卡,或碍于情面将卡转借他人、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发展以及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在学生间的普及,运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就可以在没有校园卡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图书馆实现读者自助借还书、安全防盗、数据统计等功能。其操作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学生在自己手机上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或者下载安装图书馆APP),认证本人身份之后,生成一张专属的“手机读者证”,用此证在图书馆门禁系统“扫一扫”即可入馆。同样,读者使用“手机读者证”在自助借还设备上“扫一扫”就可完成借书、续借操作,既为读者提供了安全的身份保护,同时也简便了借阅的手续步骤。

RFID技术作为一种过自动识别技术,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借鉴它在物联网方面的功能,并合理运用于书籍的移动和识别方面。比如在某位学生寻找自己想要借阅的书籍的时候,RFID的定位技术和手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可以充分减少学生寻找目标的时间,避免了在面积较大的图书馆中频频发生的藏书寻找困难的情况出现。

(二)优化管理,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管理系统。随着云计算在高校图书馆的开始应用,以纸质图书出借为主要对象的传统借阅习惯已经逐渐成为图书馆文献出借服务中占比重较少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及咨询服务体系就必须加以改造,以实现自己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效用。

首先,建立知识管理和服务系统平台应成为图书馆电子信息化管理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图书馆应该根据本校各大学院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收集、分析、识别、细化、提取、整合相关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利用云计算技术统计出各种文献的流通情况,并以学院专业为条目,生成具有较强针对性、适用性和功能性的知识资源库。教师与学生只需要通过查看校园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服务系统生成的统计结果,直接在本专业的知识资源库中进行检索查询,查阅到得到所需的资料,或者在其他阅读量较大的文献中发现自己需要的知识内容。

其次,为了实现知识资源库中信息的共建共享,知识管理和服务系统还可以提供信息咨询、信息、信息交流等功能。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应整合服务部门,优化信息资源,努力实现在同一空间的较短时间内解决师生的所有问题,使得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双向返送,提高服务工作的效率。例如,可以把图书馆流通、阅览、期刊等部门整合为信息服务部,同时加强信息采编、技术发展、课题研究、教育培训等部门的整合,为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提供信息集成工作平台。这项工作就需要将传统的咨询台和专业馆员结合起来,咨询台接到师生的信息反馈之后,通过信息系统对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按学科专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同时传递给相应的专业馆员,由专业的图书馆员解决后再反馈给读者。

最后,图书馆需要引进和培养一批适应云环境下信息化技术操作的图书馆员。一方面,要让图书馆全体成员对于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明白图书馆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之后会产生哪些变化,以及自己的工作在这些变化面前要做出哪些调整。另一方面,知识管理及咨询服务系统的建设需要一批能够利用好云计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专业人员,这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与职业素养的总体要求就比较高。

而“云馆员”的引进与培训也将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一环,这也是图书馆适应云计算的重要保证,“云馆员”指得并不是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而是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专职或兼职专家,这些成员能够补充和完善咨询系统的信息结构,以便完成深层次的知识信息服务的功能目标。同时图书馆也可以与专业门户网站合作,为师生提供专业化的网络知识服务和信息资源,而学校的教学科研机构也可以成为校图书馆的合作对象,直接为师生提供校内的课题合作和信息服务。

(三)帮助实践,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图书馆作为学校自主学习的重要服务平台,不仅要重视和完善提供文献借阅的基础服务,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和空间。特别是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虚拟网络空间中的功能延伸,是吸引学生到馆学习的一种方式。

虚拟学习共享空间就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在网络中的一种衍生功能,它指得是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由各种不同类型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协作的网络空间,利用网络作为成员之间沟通的方式,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学习讨论,这一功能不同于网上直接的交流,它以图书馆大量的电子信息储备为基础,从而更加具有目的性与实用性。

在网络虚拟空间的建设之外,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开辟出一些全新的实体空间实现为师生提供现实小组讨论与活动的功能目的,例如开辟小组研讨室、社团项目展示中心、交互式教学实验室等。在这样的功能之下,图书馆就能在提供图书文献的信息存储点这样的一个角色中转变为一个知识交互和创造的信息活跃点。在这些的新的学习空间中,书籍只起到辅作用,现代的移动WIFII、LED,具有科研功能的3D打印设备、电子沙盘、交互性白板、投影仪等,这些实验性的工具将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的转变,以满足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训练的需求。在外国的某些高校的图书馆,更是直接将“创客空间”服务整合进来,为学生提供一个“互联网+玩”的场所。这些新开辟的活动室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实验室,是一种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下实现自我导向并与其学习目标相一致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实验室里,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锻炼自己研究互联网前端问题的能力,如手机服务开发、3D打印制作等,这是图书馆在互联网技术下实体的创新功能。

篇9

(一)课程体系不合理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省属高校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国际通用性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体系;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与现有的教学需求脱节现象非常普遍;课程体系不完善,很多高校从教学部门自身资源出发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造成了不同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的随意和散乱;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混淆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关系,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专业界定不明确,基础课程通通开设,但是核心专业课程数量非常少;缺乏实践课程,教学与实践没有紧密结合,缺乏学生涉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学生与涉外企事业单位的互动交流不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务操作能力的课程太少,从而导致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不足。[11]

(二)教学内容陈旧,手段落后

现在大多数省属高校一些专业的教材陈旧落后,发展更新慢,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教学内容多是以书本为主,学习内容的前沿性和知识的交叉性不足,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培养不够,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差较远;在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在实习实践学习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培养;在现行的对大学生成绩考核方面,更偏重于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不注重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启发;教学手段落后,很多省属高校的教学方式陈旧,教学设备简陋。同时教学方式陈旧和教学设备简陋造成课堂教学途径单调,进一步加剧了教学手段的落后;当前省属高校的教学手段主要以课堂教育和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社会实践等校外实际操作非常欠缺,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

(三)双语教学开展不够

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是通往国际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国际化的必然结果。无容置疑,只有推进双语教学,扫除语言障碍,才能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目前我国省属高校双语教学仍存不少问题:在师资配置上,能开展双语教学的师资还很缺乏,大部分高校只提要求,不提投入,最终形成人浮于事的局面;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的整体目标和思路不明确,双语教材匮乏;学生英语听说水平有些还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全英文教学作为双语教学的最高形式,是学生获得高水平英语交流能力和流利使用英语的最有效和最便捷的路径。但是,全英文教学在省属高校的普及度还很低,全英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很多,例如:教学目标尚不够明确,将全英文教学当成英语课,英语与专业难度的协调仍是问题,能胜任全英文教学的师资非常少。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省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蓬勃发展,省属高校须从教育理念、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教育管理、师资队伍、科研学术交流等领域进行科学、合理及时的变革,以此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各种挑战。

(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办学模式

国际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是省属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这就要求省属高校必须以全球视角看待教育问题,进行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首先必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国际化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意识,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能够就本学科专业领域的最新、最前沿的成果与国际同行展开无障碍多维度交流,既要了解、熟悉多元文化,掌握外语、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更能够从国际视角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市场就业的需求和变化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以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办学模式。高校要正确把握未来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关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适度增加新专业的前提下,着力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链有效对接,对生态类、环境类专业等,应加大投入,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再次,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能只停留在用英文授课和采用原版专业教材的模式上,必须从国际背景、高校自身等背景下来重新设计多样化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专业实习、学术交流等方面都达到国际化。

(二)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

教育家梅贻琦在清华大学任校长就职演说中提出:“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的教师素养。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教师在课程和学术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交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省属高校教师队伍中有留学背景还不多,应创造机会、加大投入选派教师出国学习、进修和访问,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掌握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积累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省属高校高质量的外籍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而在专业教学的外籍教师更少。在课程教学中大量引进外籍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思维能力,丰富课程内容是很有益的。在国际化背景下,除了进一步鼓励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外,省属高校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队伍,促使高校能够借鉴和吸收国外大学在管理模式上的有益经验,明确办学方向,改革办学体制,设计办学方案,提高办学效益,尽快使省属高校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中。

(三)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国际化的课程融合了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理念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最重要的内容。欧美一些国家在国际化课程设置方面有丰富经验。省属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开设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摒弃陈旧内容,补充国际前沿的知识和成果,努力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同时,要加强与国外相关高校的国际合作,建设一批符合国际发展方向的特色专业。并积极引进国际上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增加和扩大教育的开放程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一是要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加与学生的交互密度。二是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利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教学策略,实现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

篇10

建筑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让社会建设更需要拥有高等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而纵观整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就需要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上投入更多关注与重视,从而促进整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方面的培养[1-2]。但是现目前的实际情况表现为,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中,很多还都是留存于简单的形式之上,无法确保其根本意义上的实质性结果。而在实训室相关效果的评价系统上也不完备,因此导致最终的成果甚微。综上所述,想要推动培养建筑人才工作的实质性发展,扩大专业实训室建设,以此更好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变化就显得十分关键。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基本建设原则

满足需求是基本建设过程中的首要原则,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其本质就是为了满足更多的专业教学需求。所以,想要顺利开展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就必须满足于专业课程的相关扩展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人才市场的需求。建设实训室过程中,应以工程技术专业为主,让专业知识的实训培养在技术水平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满足正常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实验与科研工作的相应开展,达到实际训练中的真实性锻炼效果,这样才能更好调动学生,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上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训室的建设与专业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原则就是要与具体课程的建设紧密相关,并且能够满足各项专业实训与实验要求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保障。在满足正常教学实践与教学科研要求的同时,还要以建筑工程专业的主要相关课程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基础[3-4]。当前建筑行业专业技术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在高校具体的实验实训中得到条件上的具体反映,因此,对于实训室的建设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实用性。使实训室不仅能够反映出当前行业的技术成熟程度与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又能体现出教学、学习和实践三者之间相互结合的职业性教学理念,为计划实施的重要原则提供保障。由此,将实用性与前瞻性充分结合,保证训练是为了在实用性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产生,根据实用性基础,从而发展出相关专业教学的要求。依据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在当今建筑行业中所得到的快步发展作为基础,集合实用前瞻性提高学校整体的实训环境为实训室增加更先进的设备,将传统的教学设备进行资源的整理回收二次有效利用。这样的建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成本提供真正有效的成本节约,从而在其他更重要的建设环节中加大项目资源建设。满足现阶段实训教学的具体需求及未来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要在学校的具体建设用房面积和财务现状做充足考虑,在实验室的建设选择上,要做到合理规划,重视内在本质,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精打细算,避免过程中出现不必须要的浪费情况。此外,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有效共享也是实训室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工作环节,充分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提高其自身的投资效益、资源共享方面的高效性原则。让实训室在满足建筑工程技术的研究平台和基础后续建设的同时,也为校方未来所计划要开办的其他工程类专业服务,提供更有价值的工程造价与工程技术建筑流程参考[5]。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意义

学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实际使用者,因此就要时刻清晰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主要意义及其目的。实训室侧重于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实训室的具体建设过程中要全力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专业技术学习的环境,在学习物资上做好重要保证。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室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从而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更细致化的对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全面理解。在规定工作岗位中,实现自身的实习岗位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工程现场中的每一细节,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在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中得到最好的现场应用,并根据工程现场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找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具体所存在的问题。实训室的教育设备和教学环节,都是为更好地服务学生而建设的,其重要的建设意义就是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训室要为学生搭建的是与真实更加相近的实验平台,通过实际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锻炼出自己在具体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实训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术,还可以培养出学生在未来社会和工作中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进而更了解自己的专业在实际中的技术应用。在学生未来的就业方面分析,也应该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中的关键建设意义所在。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意义,学校应当投入强大的师资力量,同时在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程度上也要做到严格把关,提高实训室建设的整体教学质量和良好的专业教学形象。以此创建优良的办学环境,通过其自身的建设优异性吸引更多学生的选择,在具体的专业技术展现上起到扩大生源的校方意义和作用。建设实训室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意义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增进专业整体共同性,推动教学改革更进一步的发展,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保证建筑工程技术在具体专业实训中的效果。在满足相关教学指标的规定下,进行整体规划的初步制订实现其工作的综合性作用意义。同时还需要与企业有相互之间的良好合作,通过相关专业技术应用的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企业与技术人才的方向性需求在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教学制订及确定学生具体的专业培养方向。让学生在未来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和综合性行业社会见解,掌握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动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的建立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为学生提供极佳的学习环境和强而有力的实习实训保障,学生可以按照建筑工程中的操作规范,在各岗位上完成轮岗实训,通过具体的实训内容让学生拥有学生和员工层面上的双层身份体验,促进学生提前在校园之中就能够感受到企业中的文化,使得个人在走向具体工作岗位之后,马上适应自身的岗位角色。基于平时专业知识的掌握,动手能力的实践培养,实训过程中养成的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良知在实际工作中都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职业力量,实现自身的专业技术应用。通过实训室的建立,让学生能够在上岗之前尽量多的接触到日后未来的实际工作内容,对学生在就业方面也具有着良好的积极意义。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的方向措施

想要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人才市场竞争和其自身在社会工作中的被需要性,学校需要做的就是在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加以创新改革。建立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产教融合教育机制,根据校方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具体特性,成立相关的指导委员会组织。其主要的实质性工作内容就是对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工作,其组织的核心成员也必须要具有绝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因此其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就应由具体的政府相关职能负责人、建筑方面的专业领导者和行业标尖企业和核心骨干教师,来共同组成组织中的具体人员架构。以实现专业建设目标为最终结果,定期开展相关的专业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委员会组织的专业程度对其专业在整体发展上进行方向规划,制订全面的培养计划,在完善建设管理制度的同时,创新改革教学方案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对整体的教育质量进行科学合理化的指导评估。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构建“以岗为主,以岗定课”的课程结构。对课程进行总体性整合,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等综合性因素“融赛、融证入课”。实现“四三二”人才培养模式,“四”即课岗证赛四方面融合、“三”即指教学中的三为一体、最后“二”就是职业职能素质双达标。以此人才培养模式来促成课程内容、教学安排、技能比赛和职业考证在具体内容上的相互一致。

4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中的师资打造

教师对提高学生专业技术上的学习成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校方在师资队伍方面的建设,就必须要以整体的团队建设和教学改革为重点目标。选择具有高级专业性的教师带头,使整个团队共同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实现行业整体的持续性发展。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依据新出台的激励性政策,聘请拥有高学历水准和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加入到教学队伍当中,可以为整体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对于人才培养的方案修订论证和具体的教科研活动,每年按照具体要求定期开展,并向学生开办专业讲座和学术研讨,通过具体实践、外界学习交流和企业专业技术讲座,提升教学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针对于师资队伍的集体培训,也应在满足形式多元化的同时加强实践性。着眼于师德加强和知识结构的更新建设,以中青年阶段的骨干教师为重点目标,提升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业务知识储备和学习上的自觉性,以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在教研工作中的勇敢探究与创新。鼓励教师在技术攻关、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等具体工作上与企业沟通合作的产业能力意识,积极承担其专业在各项社会技能中的培训作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在服务社会方面的能力水平提升。

5通过专业技术提高就业质量

作为学生和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所学专业在未来用人单位中的就业率情况。因此,就要求学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建立起新的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将毕业生的具体就业率问题、整体就业质量及社会企业的满意度等问题,通过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衡量分析,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反馈及时调整校方在课程方案中的明确调整方向。校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于不同年级学生开展全面性的就业指导,坚持做到四年间不间断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向指导,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选择专业中的实际现状,以此作为基础,客观的了解自己在社会和市场具体环境中,还需要达到怎样的职业目标发展方向。对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校方应积极开展对其具有时期针对性的就业类指导讲座,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对于实际就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对即将毕业的学生,邀请知名企业家和成果卓越的实际就业校友,为大二、大三学生在就业经验交流上提供良好的沟通机会。让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们,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对于就业问题,存在的误区认知。同时,校方也应该大力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的运用实现更多可能性的就业机会。组织大三、大四的学生集体听有关于考验方面的技术应用动员讲座,让学生对于考研有初步的了解。利用考研这一重要手段,实现学生在就业率上的提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技术特点,正确对自己进行定位并做合理性的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