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理论范文
时间:2023-04-04 23:2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万物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所谓传记影片,是结合知名人物生平所取得的成就与日常生活而拍摄的人物传记。影片的故事情节与内容皆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为了更赋予人物传奇色彩,通常还会在影片中添加一些虚构的内容。在20世纪80年代后,知名人物生平的传记影片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这些传记影片中的主人翁大多都具有不平凡的传奇人生与举世瞩目的成就,导演将这些伟人的成就通过影视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名人人物更具艺术特色。
影片《万物理论》改编自斯蒂芬q霍金第一个妻子简q王尔德的回忆录。该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伟人霍金的情感故事。在人生的21岁时,他经历了巨大的转折点。踌躇满志的霍金遇上了今生挚爱简,也正是21岁时他被检验出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往后的20年里,深爱着他的简不离不弃地照顾着他。虽然他的身体已经禁锢在了轮椅上,但是他的思想却翱翔在广阔的宇宙世界里。该部影视作品没有赋予霍金过多革新意愿,但是确是当代西方美学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二、 传记影片《万物理论》的情感营造
(一)以内窥的形式营造情感视野
对于大多数的观众来说,名人的实际生活更令他们好奇。影片《万物理论》不是对霍金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进行简单介绍,而是通过现实生活细节与个人情感来表现这个人物的特征与成就。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该部影片没有深入的研究价值。在影片中,当乔纳森来到霍金家做客时,简采用了土豆与豌豆的比喻向乔纳森介绍了霍金的科学研究,正是土豆与豌豆的比喻将全影片的情感贯穿起来。在影片的开端,即以霍金与简的相遇进行展开,从两者相遇就暗示了他们各自来自的世界不同。文科生的简比较少接触理科生。她对于没有,“有智慧无神论者”的理科生霍金充满了好奇,霍金也被专业是中世纪诗歌的简所吸引。他们两人由衷对对方身上的神秘感充满了好奇。[1]霍金理性,简感性,简非常喜欢跳舞,而霍金却不愿意跳舞但是会使她满足,他们两人性格截然不同。之后,经医学诊断霍金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无法言喻的爱情使得他们最终结合在一起。影片前面讲述了各种受到异性吸引的情节故事是为后续两人的婚姻做铺垫。霍金与简结合后,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学术上,他的研究成就逐渐被世人认可,在生活中,他的病情却逐渐恶劣,难以正常喝水、吃饭、说话。简不仅要照顾身患疾病的丈夫,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这让她将自己的生活都奉献给了丈夫和孩子,过早的失去属于自己的人生。霍金受到疾病的折磨难以表达对简的爱意,更无法拥抱爱人,这使得他感到无限的焦虑与烦恼,两人的痛苦与日俱增,而三个孩子的成长弥补了他们两人在生活上与精神上的空缺。
电影的前半部分大幅度地表现了霍金与简的爱情故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霍金与简已经离婚,影片中亦是。该部影视作品中着重强调了爱的力量,但是无论是多伟大的爱,也难以承受命运的折磨。健康正常的人的婚姻都会存在着琐碎的小事,更何况是患有严重疾病的霍金。如果霍金没有受到疾病的折磨,那么即使不能成为举世瞩目的宇宙学家,他肯定也能肩负起丈夫保护妻儿的责任。一开始,霍金与简两人的感情就不被看好,霍金的父亲说,他们两人的感情始终是溃败的。而实际上,他们两人败给的是命运。当他的研究受到认可时,女王授勋于他,而他们在家中的院子里看着幸福嬉闹的孩子,平淡的生活与女王授勋的轰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霍金说:“看我们做的这些。”主人公埃迪将霍金幸福的神情与心理表现得极其到位。霍金因此想与命运达成和解,同时也是向长久陪伴着他的简和解。
(二)以家庭叙事形式营造温馨情感
对于人们来说,只有家庭才是真正释放真性情与人性的地方。无论是谁,都有着属于自己别样的家庭。影片《万物理论》没有深入探讨霍金生平的研究成就和实验成就,而是通过他现实的生活行为与活动展现他的德性。对于所有的观影者来说,他们从家庭生活的这个大环境里寻找到了自身的影子,从而在影片中得到了感情上的共鸣。无论是哪一个个体,都充当着家庭中的个体角色。在自家的院子里,被疾病折磨的霍金不得不坐在轮椅上,但是此时的他看着院子里欢乐雀跃的孩子,让他感到了真正的幸福,他那幸福的微笑令所有观者为之动容。而无私照顾丈夫与关爱孩子的简令所有妻子与母亲深感共鸣,令孩子深刻地感受到了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影片中的家庭这个环境将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的极致到位。在影片里,展示的不是不入凡俗的伟大科学家,而是一位在妻子爱的力量鼓舞下与疾病顽强拼搏,攀登科学研究高峰的科学巨匠。[2]影片中将他自卑、胆怯、嫉妒的情感展现出来,让观者感受到他真实的生活与情感。该部影片通过霍金的真实生活与情感将人物真实再现,实现了低碳艺术的基本需求。通过霍金真实的家庭生活使得荧幕前的观影者产生极大的共鸣,感情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采用家庭空间再现人物的情感与生活,从而展现了一部经典的人物传记低碳影片。所谓的低碳艺术在于塑造人物的低碳情感与心灵,从而再现真实的艺术人生,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陶冶了观影者的情操,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影视作品。
三、 传记影片《万物理论》的叙事艺术
(一)叙事风格
《万物理论》采用了丰富的叙事语言展现了极富特色的影视作品。影片中的景深、景别,摄像机的摆动、画面的灯光色彩等都极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片的风格为影片的叙事语言服务,不同的影片有着各异的影视风格。《万物理论》放映后,著名影评家巴赞评价到,《万物理论》重视摄像机的方位、画面的灯光色彩、景色的布置、演员演技等,使得影片《万物理论》具备着独特的影响风格。
影片中,两人的单镜头影像频繁出现,使得两人形成显著的对比或平衡。著名导演林年同曾经说过,将互相矛盾的两者置于同一个构图上,能够有效的集中矛盾与激化矛盾。霍金经受疾病的折磨已经难以正常生活,其妻子把轮椅给霍金坐着时,两人同时出现的画面表现了某种矛盾。身受疾病不能吃饭、喝水的霍金与长桌对面端庄挺拔的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采用这种对比方式能够让观者深刻的感受到病者饱受疾病的折磨与伤害,并从内心深处泛起霍金的敬佩与同情之情,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得观影者更加感动,在家庭的环境渲染下也深感共鸣。
(二)叙事时空转换
个体电影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分析电影的叙事结构一般采用传统的叙事学观念。当霍金通过人生经历诠释了宇宙时空里的问题,影片导演灵活地运用了时空将影片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影片的构建来说,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空间所代表的是剧情展开的空间,也就是说是影片中环境空间。
影片《万物空间》中,重点强调了霍金对时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起初,霍金认为时间应当是有着起源的,而最后他将自己的一个又一个论证,从而形成一个代表着科学研究的环形。当众人认可霍金的成就时,在接受英国女王授勋前,霍金与妻儿在家中转圈,这也表达了他一生的成就是通过科学环形造型的研究而获得的。[3]而这个片段是导演衡量真理的重要标志。霍金受到疾病的无尽折磨,身上的所有肌肉都不能受到掌控,主人公埃迪将霍金饱受疾病折磨演绎得极致真切,使得霍金的人物形象生动、饱满且深刻。主演埃迪通过细微的神情再现了真实的霍金。例如,在火车上当霍金在思考宇宙问题时,他往咖啡中倒入牛奶,使得牛奶在咖啡杯中尽情地旋转,此时霍金将牛奶与咖啡的混合物扩大视为广袤的宇宙。该部影片非常重视镜头的剪辑,并且极少使用离轴镜头,从而使得人物和事件显得更加流畅。霍金通过了长时间的研究与分析,最终收获了科学研究成果,从而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对制作经典的电影而言,空间无疑是影片构建中重要内容,该部影片中霍金对时间的深入研究与空间是分不开的,当霍金在传递有关宇宙中的知识时运用了空间进行了讲述。影片导演通过独特的摄影技术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霍金虽然身患疾病,但顽强的意志与不屈的奋斗精神最终促使他在科学宇宙研究中取得巨大的成就。该部影片讲述了简和霍金的爱情故事,简在霍金疾病缠身时积极鼓励他,在爱的力量下使得他勇敢的面对生命给他的挑战。
结语
影片《万物理论》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名人传记经典作品,获得了奥斯卡影片提名,同时也是一部非常难得的低碳艺术作品。这部影片改变传统名人传记的叙事形式,重点讲述了科学家霍金的现实家庭生活,采用全新的方式将霍金不平凡的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与其他流行性的影视作品相比较,该部影片专注名人的真实的生活,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与情感营造,使得该部影片成为奥斯卡艺术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张宁.《万物理论》与《模仿游戏》之比较分析[J].电影评介,2015(15):132-134.
篇2
关键词:彩礼;返还;完善;实务
1 彩礼的民俗意义及法律性质
1、彩礼的来源及民俗意义。古籍《礼仪》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创于西周而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也就是彩礼习俗的来源。一份贵重的彩礼代表着男方的家庭条件,代表着对女方的喜爱和追求,也代表着男方对女方家庭的重视。再就是受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子女对父母的依赖过大,尤其是在经济上。在传统家庭,子女如果没有结婚就不算成年人,其经济和人格都无法获得独立,即使个人有劳动收入,财产也一般交由父母保管,所以,“彩礼就成了家庭财产转移的一种桥梁,既是家庭财产继承的一种隐形方式,同时也在另一方面表现了父母对新家庭经济上的扶持和帮助,体现了姻亲关系中的互相关怀和情感联系。”[1]
2、彩礼的法律性质。关于彩礼的法律性质,通说认为是一种赠与行为。笔者同意附解除条件赠与说:“附解除条件的赠与自条件成就时赠与解除,即为附终期的赠与。彩礼赠与虽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但如未来没有结婚,则解除赠与,赠与实效。” [2]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认为,彩礼是附解除条件的赠与,所附条件为“解除婚约”。但是笔者认为婚姻法解释二中将所附条件认为是“没有登记”或“登记未结婚”则有些片面和绝对。婚姻是一个存续的过程,仅是登记或者发生同居关系远远没有实现婚姻的意义和义务,至于夫妻感情、赡养老人、抚养子女这些因素不好量化,但是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夫妻共同生活的时间是实现婚姻意义的一个基础。
2 “彩礼返还”的立法现状及现实不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二)第10条中规定了返还彩礼的三种情形,比较合理也较为全面,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的演变,该规定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闪婚闪离”的情形。随着社会发展,很多年轻男女婚姻自由观越来越强,对婚姻的幸福感追求也越来越强烈,没有了封建社会对“离婚可耻”等思想的束缚,导致很多时候一发现双方性格不合或者生气吵架后就要离婚,而且,现在随着社会进步,年轻男女大多进入城镇,攀比、虚荣心较重,导致彩礼额度越来越高,甚至是越欠发达地区越为明显,普通家庭已不能承受,《婚姻法》解释二的规定的几种情形已无法较为合理公平的保护双方的权益。举一例,一对男女结婚,按照当地习俗,婚前给付彩礼10万元,双方登记后按照风俗办了婚礼,入了洞房,但同居后不到三天,女方说与男方不合适回了娘家,男方怎么叫都不回,没过几天女方提起了诉讼,离婚。此案例,如果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彩礼是无法返还的,就算是性格不合仅仅结婚三天又如何判定,可能法院不会判决离婚,可是女方去意已决,双方无法继续生活,该婚姻又有何意义?仅仅生活三天,男方不仅失去了婚姻,还失去了10万元的财产,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再举一例,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双方结婚的民俗仪式远远比登记要为重要,甚至并没有登记的概念。一对少数民族男女,双方“结婚”多年,在他们眼里举办了仪式已经视为结婚,他们没有登记,并且已经生育了儿女,此时男方提出解除同居关系,按照法律规定女方还需返还男方彩礼,这样显然有违公平。
3 彩礼返还的立法完善与实务操作
可根据共同生活时间、男女过错、彩礼数额、家庭生活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是否返还及返还数额。
1、共同生活时间。彩礼是一种附解除条件的赠与,按照婚姻法解释二的规定,其解除条件应该是“没有登记或登记但未同居”,或者对方并未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这种情况很少,因其在事务中把握较严,需提供贫困证明等),只有这三种“条件”达成才可返还,没有构成解除条件,彩礼便不可返还。但婚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同居的时间也有长有短,“登记”可以是一个瞬间行为,但同居是一个过程(不能简单的认为双方发生夫妻关系即认定为同居),给付彩礼方在给付彩礼时的真实意思表示应该是希望两人婚姻幸福,白头偕老,而不是所谓的一锤子买卖,只要登记了、发生关系了这个解除条件就无法达成了。故无论从法律角度还是民俗方面,双方共同生活时间都应该作为“彩礼”作为附解除条件赠与中“条件”是否达成的重要衡量因素。
2、男女过错。婚姻是一个人身性极强的长期契约,既然是契约,就会有过错罚则,只不过婚姻中的过错具有更强的人身性和道德性。给付彩礼作为现在社会婚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具有婚姻和合同的双重性质,应该参照《婚姻法》和《合同法》之法理进行约束。
3、彩礼数额。彩礼的数额因地方风俗、家庭条件等原因导致差距很大。以LL市为标本,市区普遍为3万元左右,南部大多为6万左右,而西北部最为突出,8万―12万不止。
4、家庭条件。其实在婚姻法解释二中,因给付彩礼造成家庭生活条件困难的可予以返还,但是该条过于绝对也不好把握,因为“家庭困难”无法用具体数字量化,很多农村家庭可能平时并不属于贫困户,但因为巨额彩礼,一时无法筹齐,又碍于面子,四处举债,但这种情况往往无法证明其具有贫困的特征。建议立法或司法解释予以细化,可以从家庭收入、子女数量、是否有病残、是否有学生(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等等方面予以界定,加大对该款的适用力度和范围。
4 婚约财产实务案件中如何具体应用上述因素的建议
如今,特别在基层法庭,返还彩礼案件数量不断增多,局限于司法解释中的使用条件,很多案件无法达到较完美的处理和解决,无法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上述四个考量因素,具体到实际办案中,首先看是给付彩礼一方提讼,还是接受彩礼一方提讼,其次看双方过错,即导致婚姻破裂过错方是哪一方或者说导致“附条件赠与”中的“条件”达成方,如果男方提起离婚诉讼并主张返还彩礼,但是因为男方的原因导致婚姻感情破裂或解除条件达成,可以不予返还,如果因女方原因导致,可以适当返还;女方提起离婚诉讼且因女方原因导致婚姻感情破裂或条件无法达成,应予以返还;如因男方过错,可不予返还。再次,确定返还彩礼,看共同生活时间(这里的共同生活时间是指双方实际共同居住或者不间断的居住时间,而不是简单的婚姻存续时间),根据共同生活时间长短确定返还数额。这时可结合彩礼数额确定应共同生活年数,比如,彩礼给付3万,确定应生活年数3年,共同生活1年接受彩礼一方便提讼,如男方没有其他过错,可以酌情返还2万。如果男方家庭条件着实比较困难,法官可以自由裁量,在此基础上酌情多一些返还。(笔者该种建议并不是将婚姻看成普通的买卖,或者将给付彩礼当成普通的定金或者货款,只是如果只是泛泛的规定在实务中不好具体操作,可以采用这种计算方式来确定数额,这更有利于法律适用的统一和实践操作,防止同案不同判)。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总括 参天地 理物 贵全 不害伤 相有
先秦儒家典籍《易传》把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并举为三才之道,《中庸》有“人与天地参”思想的表达,两者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了一个基本定位,重在表达对人道的重视。同样是凸显人的价值和地位,荀子采取的路向是降低天地在人面前的权威,而主要以天地为自然意义上的天地万物,并进而提出君子总万物的思想。这样,同为天地大本所生的自然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便成为荀子人“能参”天地思想中需要进一步阐释的地方。
一、参天地而理万物
人参天地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即是天生人成,以追求天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易传・系辞传》提出“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天地设位”主要说明的是,乾坤(阴阳)是万物生成之本。“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易传・系辞传》)。从生成论的角度来说,天地和实生物、乾坤始生万物,天地(乾坤)为万物生之大本。以此大本为根据,“圣人成能”。泰卦“象传”写道:“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天地为圣人行为的形上本体根据;圣人根据天地万物生之大本――天道,便能够参与、辅助天地自然的大化流行,促成事物的发展变化。也正是因为此种参与作用,所以说圣人可与天地参,可与天地并列而为三才:“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易传・系辞传》)。圣人参与天地大化流行,推天道以明人道,而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以利贞”(《易传・彖传》)。即圣人调适天与人的关系,为的是使天人之间达到和谐统一。
在《易传》中,天道主要是指天地的生成之道,而对于此生成之道,《中庸》进一步指出主要特性是诚,“诚者,天之道也”。即,天地有生之大德,且此生德是真实无妄的,是实德。圣人有此实德而能尽性,即圣人通达诚体,既能通达人性,也能通达物性,从而最终可以参赞天地万物的化育:“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t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中庸》承继《易传》的思路进一步指出,圣人能够参与天地大化流行,是因为圣人能致中和而尽性。人守中和之道以尽人性、物性,便是对人参天地思想的进一步表述。
在“天生人成”思想上,荀子对《易传》与《中庸》的观点有所继承。比如荀子承继《系辞传》“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的观点,提出圣人循天地生之大道而有仁义之人道,如此便可治理社会,使“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天地生之,圣人成之”(《荀子・大略》)。实行仁义之道,便可使君臣相互尊敬、父子相互亲爱、兄弟之间和顺、夫妇合欢。即圣人以仁义之道来治理家庭和整个社会时,力图关照到每个人,从而使人人都得到长养。在此种意义上,“天生”是指天地生成万物,而“人成”是指圣人能够效仿和实施天道,对人类社会有所治理、长养,以实现天人和谐。
但同时,荀子对“人成”思想的解释不仅仅限于社会治理的层面。《易传》与《中庸》在谈论天道时都主要是从宇宙大本的高度谈论天地的生成之道。但与《易传》《中庸》不同的是,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在这种观点里,天地不再为形而上意义上的天地大本,而主要转向为自然意义上的天地万物。从而,“天生”“人成”在荀子的阐发中,不再仅仅是形而上的本体根据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其中更多地涉及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问题。即,圣人如何效仿和实施天道,以调适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使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
荀子并不否认大本意义上的天地、阴阳在“自然生成”人与万物中的作用,但荀子更加强调的是天地主要为自然意义上的天地,且天与人有分。荀子写道: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
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
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
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
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
递荩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
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
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
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荀
子・天论》)在荀子看来,天有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可以生发万物,地有山、林、河等可以孕养万物;天地和合而有“四时代御”“风雨博施”,便可自然生成万物。这些都是天地的自然功能,即天职。在指出天的职能范围的同时,荀子也强调,人虽然为自然天地生养、受自然天地的作用,但人在天地面前仍有其自身独特的职能。人的职能是人有其治,即人可对天地所生就、所养成的万物有所作为。
以人对万物的“治”来解释“人成”时,荀子对“人成”思想有进一步发展。在荀子看来,人治不仅包括社会层面上的“治人”,还包括自然层面上的“辨物”。荀子写道: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
舍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
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
然后分也。(《荀子・礼论》)宇宙间的万物为天所生,所以天的生意至大,而宇宙万物为地所载,所以地的生意至广。虽然天地能生物、生人,但荀子指出天地却是不能辨物、治人的。人的价值在于,天生人成,人有其治。即对天地万物的辨、分,是人的职分,也是人在天地万物间的价值所在。
关于人在天地间的价值,儒家自古有人为万物之灵的说法。比如,《尚书・周书・泰誓上》指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在荀子看来,此人之“灵”或聪明知觉主要是指人有“分”的能力和意识。荀子强调人在天地万物间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即人有分。关于“分”,荀子具体写道:
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
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
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
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荀子・王制》)荀子指出,因为有分,所以君子能治人以群,使人群居合一;因为有分,所以君子能辨物而行义,从而兼利天下。因而在荀子那里,君子“分”能力的创造性实现,不只是去调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更是去调适人与万物的自然、宇宙关系。
正是在调适人与万物关系的意义上,荀子进一步提出君子能总万物以参天地的思想。荀子写道:
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
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荀
子・王制》)
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
海内之众,若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
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荀子・不荀》)荀子认为,人与万物有分而能对自然万物有所调理、调适,就是人能参天地。而在“参”中,最重要的是人能对人与万物所处的这个生命共同体有一个总体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人可发挥自身的积极能动性而对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有所调理与调适。即君子可以总括天地所生的万物、治理天地所生的民。正是君子的这种调适与调理,才使得人可以在人与万物所处的这个生命共同体中存在与生活,且存活得有意义。总之,在荀子看来,人能参天地,表现为人可以总万物、理万物。“总”“理”才是人在天地万物面前的职分和功劳所在,是人之所以能参天地的价值所在。
荀子强调人能总万物的思想,最终目的是充分落实人在自然、宇宙整体中的价值。荀子认为与天地生物、生人的功劳不同,君子的功劳是可以育民、育物;人,或民,与万物皆养才是君子“全其天功”比较全面的内涵。君子只有在“全其天功”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全部价值,可“大参乎天”:“君子以修,跖以穿室。大参乎天,精微而无形,行义以正,事业以成”(《荀子・赋》)。君子成就育民、育物的价值,便可成就全德:“能定能应,夫是指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荀子・劝学》)。荀子认为,正是君子全德这一德行的光美,才使得君子可与天地之“生”德的大与广相媲美。此是荀子之君子总括万物思想中所要彰显的基本内涵。
二、“忠信端悫而不害伤”
荀子认为,君子总括万物以成就全德,重在“敬其在己者”(《荀子・天论》)。君子由己及物地扩充德性,便可使自身的德性兼有天、地德行的明与广,最终达至纯粹、完全的美的境界。
为了追求纯粹、完全的美德,君子十分重视全面的德性修习过程。在修养德性的全与粹时,荀子认为首先最重要的是长养人心,使人心坚定好仁而能爱万物。荀子写道: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
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
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
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
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荀子・劝学》)在荀子看来,德性修行的每一过程都是互为关联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既要阅读和思考《诗》《书》《礼》《乐》经典,贯通人心所说和所想;同时也要在与仁人的相处中,学习如何践行仁心并远离有害于持养仁心的事物。因而,在君子的德性修习中,荀子坚持的是君子要做到知、思与行的全面统一。即君子的心所接、所思、所行都统一于仁并进而好仁,最终君子便能做到对天下万物“无所不爱也,无所不敬也,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荀子・非十二子》)。
长养仁心在荀子看来最重要的就是使心诚,即人能在守仁、行义中做到端悫诚信: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
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
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
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
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
此以常,以至其诚者也。(《荀子・不荀》)在荀子看来,人诚心守仁而立,能使性在形式上发生神妙变化,即使性成善;诚心守义而行,能使心知由蔽变为明。性之化与心之变交相代替便能使天下得以化治。人有化治天下之德,正是人能与天地相参的原因所在。
然而端悫诚信的养心言论中,荀子进一步提出,诚心要在守一。以舜为例,荀子指出舜之所以能实现化治天下的神妙功用在于其能“处一危之”“养一之微”:
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
处一危之,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
故《道经》日:‘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
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荀子・解蔽》)按阮元和王念孙的注解“处一危之”,是指舜行事专一,常能戒惧其心是否有不正、是否有蔽而陷于危乱。但真正使舜实现化育万物神妙功用的,是舜能“养一之微”。即舜在事之将行未行之际,便能养心、正心,使心专一于仁义之道,从而使得万事万物自然得以安荣。人能知危微之几、养心以诚,便自然能成就万物、实现对万物的无所不爱。
君子长养仁心而对万物无所不爱,不是指君子对万事万物同样地去爱、同时地去爱。仁爱的施行,首先是需要一个先后次序的。在这方面,荀子肯定了孟子由亲亲推恩的原则: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贵贵、
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仁,爱
也,故亲。义,理也,故行。……仁有里,义有
门。仁非其里而虚之,非礼也。义非其门而由
之非义也。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
不成义。(《荀子・大略》)在荀子看来,仁爱始于爱亲,即仁人、君子首先能在家庭中做到爱亲;其次在社会中爱民;进而推之,在天地之间爱万物。使仁爱之心落实到万事万物,人既要有理有节地推展仁心,还需要在施行中做到严敬有义。仁人要爱亲、爱人、爱万物,也要敬亲、敬人、敬万物。
荀子的仁者爱人和敬人的思想,可由孔子、孟子承袭而来。比如,孔子指出仁者“敬事”(《论语・公冶长》)、“敬父母”(《论语・为政》)、“敬鬼神”(《论语・雍也》)等。而孟子则认为“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荀子吸收了前人的思想,进一步对仁者如何敬进行了具体阐发,强调了敬是仁者必需的品行和其中贯穿的忠信端悫而不害伤的原则:
仁者必敬人。凡人非贤则案不肖也。人
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
虎也。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
矣。……故仁者必敬人。敬人有道:贤者则贵
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
不肖者则疏而敬之。其敬一也,其情二也。若
夫忠信端悫而不害伤,则无接而不然,是仁人
之质也。(《荀子・臣道》)从积极主动的意义上讲,荀子承接孔子的观点,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敬互爱,但同时荀子看到人与人之间又有不同:有的人可能贤良,这样的人自然应该亲近并给予信任,对其忠诚无二而充满敬意;但有的人则可能并非如此贤良,而为不肖之人,对这种人荀子并非认为就应该排斥、驱逐并且欺凌,相反,对其应该在疏远的同时还要总持敬义之道。因为排斥、驱逐并且欺凌他人是人类社会乱的根源之一,乱则容易伤生,这不是仁人所想看到的。所以,荀子认为,仁人既要在亲近中爱敬贤良之人,也要在疏远中畏敬不肖之人,如此人类方能和谐相处、彼此无伤害。
同理,荀子认为“不害伤”的敬爱之原则也适用于物。人在通过自然长养的同时,也不灭绝自然的生长。
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
时则百姓一,贤良服。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
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
也;鼋鼍、鱼鳖、鳅鳇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
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荀子・王制》)荀子指出,人在自然面前应是取之有道、有时。首先要遵循时节、顺守物类自身的养长之道,进而才能去取物满足人的生活需求。比如,人有砍伐山林以修宫室的欲望,但是人的砍伐行为要遵循时节:如果草木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候,那么人就不应当进入山林去砍伐。否则,草木就会减少、甚至有被灭绝的危险。同理,人在鱼产卵季节也不当撒网捕鱼,以保证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人只有取物、杀生以时,才能确保万物在四季的递变中持续生长、发育,不妨碍万物生意在天地宇宙间的流行不息。
在荀子看来,仁者不论是对人还是对物,都应始终保有一份敬爱之意。之所以敬爱,是因为人与自然万物同为天地生生之至善、至德在天地间的流行所在。人应当辅助天地生生之德的流行,不应当害伤、灭绝自然万物的生意,不应当违逆物类的生长消息。人敬爱万物,便要遵守自然万物自身的生长养育之道而不随意杀生;人敬爱万物,便要尊重自然的运行之道而对万物取之有时;人敬爱万物,便不应当认为人可以成为自然的主宰、可以随意伤害万物。人虽然有万物没有的分和义,但人同时也应对万物自身的价值保有敬爱的态度。水火有其自身的气化流行之道,草木有其生的意义与价值,禽兽有其知的地方所在。对万物都有敬爱,便能与水火气化流通,与草木共生,与禽兽共养,只有与天地万物都有接触、感应、感知,也才能进一步将仁爱推之于天地万物。只有将仁爱落实于天地万物,人才可真正意义上成为仁人。
因为儒家仁爱的实质和最终目的并非仅限于人类社会,而是有一个总体和全局的意识,即“仁者爱人”必然推广和涵括爱物。至于儒家仁爱由亲亲推恩而形成的差别之爱思想,也是为如何协调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以最终达到对全体万物的爱提出的一个具体解决的办法,体现了儒家对“爱万物”的具体实施与整体达成方式的重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荀子总万物思想中倡导的人对自然万物应该采取爱敬和不害伤的态度。它体现出荀子思想中所蕴含的某种生态伦理的观念,即君子只有对人与万物所处的整个生命共同体有所关怀、关爱,才能真正处理好人与万物的关系,只有人与万物能够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够有序发展。
三、“相持而长”
人敬己以理物,在荀子那里,不仅是指人要推展自身的仁心而不害伤万物,还指人要长养自身的知虑以长养万物,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荀子认为,人自然知道要以非同类的自然万物来养育人自身,即人有天养,可以通过自然来维持人的生存、满足人生活上的需要。但同时,荀子也意识到人与万物之间的发展存在矛盾:人欲无限而万物有限。在荀子看来,如果一味地纵容人欲,那么人便会无节度、无休止地向自然索要资源,从而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当自然不能满足所有人欲望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便有争斗:
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
(《荀子・富国》)
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赡则必争,争则
乱,乱则穷矣。(《荀子・王制》)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
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荀子・礼论》)荀子反复强调争斗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一方面,争斗会使人类社会陷入混乱,影响人类的群居生活:“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荀子・王制》)。在荀子看来,争斗会使人类生活离散,无法过一种安定有序的群居生活、不能充分发挥人的才智去通过自然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荀子接着指出,争斗和混乱还会穷尽人类自身长远发展的可能性。长时间的斗争、战乱不仅危害的是人类当前的生活,还进一步危害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为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荀子提出名分使群的思想,意在强调首先通过对人类社会自身的管理来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比如,荀子写道:
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
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群居而无分
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
明分使群矣。强胁弱也,知惧愚也,民下违上,
少陵长,不以德为政,如是,则老弱有失养之
忧,而壮者有分争之祸矣。事业所恶也,功利
所好也,职业无分,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
有争功之祸矣。……故知者为之分也。(《荀
子・富国》)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
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
(《荀子・王制》)荀子认为,为了使社会免于争斗、混乱,先王、圣人制定礼义来分别安排人在社会中各自的职业和事业,如此人人便能各尽其能、恪守其责,从而使整个社会中的人可以相互持养。比如,职业的不同划分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青年在事业上的不同追求从而免除相互争斗,更重要的是,分工的不同不仅可以满足青年自身的不同生活需求,而且他们的劳动还可以供养、补足家庭和社会中的老人、弱者的生活需求。在这种相互供养和补足中,整个社会的人都得到长养,从而使天下之人可以和谐群居。
然而对荀子而言,对人类社会的管理自身还有一个更大的生态诉求。人不仅对自身的社会生活负责,还对其所处的天地自然整体负责,两者之间是一种一体的关系:前者内部的和谐持养需要后者的支持,人与自然也是一种相互持养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持养意识使得荀子指出,人能对人与自然发展的矛盾关系做出调适。荀子写道: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
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
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
子・礼论》)
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
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荀子指出,先王制定礼义不仅是为了调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为了更好地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后者上说,荀子提出调适的原则是物与欲平衡发展。即,人在通过自然长养自身、满足人类的生活欲求时,不能无限地穷尽、耗竭自然资源,而应该使自然与人欲两者相互扶持、相互长养。相持而长中,注重的是两者的平衡式发展。只有同时确保两者的长养和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平相处,从而也进一步为人类社会自身内部的稳定――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人类的和谐群居一提供稳定的自然环境保证。
在处理人与自然发展的矛盾关系上,荀子非常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均衡、平衡发展。这一平等发展观念与荀子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伦理认知密切相关。从人与万物相互持养的角度,荀子指出人与万物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在春秋战国时期,“友道”的内容非常广,“亲属关系以外的人际关系似乎都可以包括于其中”。荀子认为,“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荀子坚持人与万物可以相有,从而表明“友”不仅可适用于朋友之间的人伦关系,也可适用于天下、宇宙六极的人与万物关系。万物是人的朋辈,与人平等而列于天地之间。如果从“友”之“相有”的人伦上去考虑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那么在强调人在万物面前的价值时,也不应当忽略万物在人面前的价值。作为朋友,荀子认为“是我而当者”(《荀子・修身》)。也就是说,作为朋友的双方是应当承认与认可彼此价值的。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对待关系,在这种相互对待的关系里,不是人(君子)统治、控制万物,而是人以万物为友,与万物平等相处,相互扶持、长养。
正是基于人欲与自然之间达到的这样一种完美式平衡发展,美国学者艾文荷(Ivanhoe)指出荀子思想中的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又可称为是一种快乐的对称式发展。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快乐的,是因为不仅社会和自然的发展都得以有序地保持和提升,更重要的是人与自然会形成一种自我平衡体(a homeostatic union)。在这种平衡体里,艾文荷强调,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人能通过自然来满足人的生活需求,而是体现在人能去调谐、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与天地相参、并列。与艾文荷观点类似,李晨阳也指出荀子在调谐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重在强调人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只不过李晨阳坚持这一重要性表现在,人有能力和责任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转化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力去把自然和谐化、人类社会和谐化,以及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化。
然而,不论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还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可以发现在这种发展的图景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不能忽视,即人的整体意识的重要性:人之所以能够调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两者平衡、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人能坚持一种整体发展的观念,人持有一种宇宙总体意识。只有在这种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人才能凸显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和互动的一面,也才能兼顾人与自然的同时共同发展。
在人与自然一体观的指导下,人与自然的整体平衡发展,同时也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可以长久相安。人与万物相互持养,便可以在长远意义上保证人与自然的整体平衡发展。美国学者王戴维(Da-vid Wong)在对荀子心的分析中指出,人心在对人欲的抉择与判断中,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利益最大化原则。人心之所以愿意节制人欲,是因为这一节制可以使人不拘泥于眼前的利益、个人的利益,以求长远发展意义上的最大化利益。显然这一最大化的利益的获得,是与人所处的天地自然这一整体的长远发展状况密不可分的。荀子写道:
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蓄牛羊,
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锓,然而衣不
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
焉。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
以继之故也。于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
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况
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
分乎。彼固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
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其流长矣,其温厚矣,
其功盛姚远矣,非顺敦修为之君子莫之能知
也。(《荀子・荣辱》)荀子指出,使欲望得以满足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同时人在对欲望的追求中也会有所节制。人的这种节制自己的欲望、长养物的行为,也源自于人的一种长虑顾后的意识:只有长养万物,人才能在以后长久地满足自己的欲望,确保子孙后代的生命和生活的持续发展,确保人类不会在万世以后消失、灭绝。在荀子看来,如果不能将万物的持续发展纳入到人类当下的意识里,那么自然即使能满足当世人的欲望,也无法满足后几世、更别说后万世人的欲望,因为人之情是“穷年累世不知不足”(《荀子・荣辱》);而如果人心思虑中有这种持续发展意识,那么荀子指出,“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荀子・正名》)。
基于这种长虑顾后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荀子在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还非常强调“余”的原则。荀子写道: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
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汗池、渊沼、川泽谨其
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
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
子・王制》)在荀子看来,虽然人的欲望很多,但如果人在对自然有所取的时候,能注意给自然的持续生长留有更多的可能性发展空间,那么在保有自然发展的同时,人也能为自身的生活提供持续发展的可能。即人如果能顺天时、保地利、得人和,那么人就可以有余食、余用、余财,从而“财货浑浑如泉源,PP如河海,暴暴如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臧之,夫天下何患乎不足也?”(《荀子・富国》)总之,君子有这种长远之知,便能在治民、总万物中,不仅能使人与万物都得到长养,还会保证这一相互长养的长远实施,使人与万物都可以得到持续发展。
不论是从节欲的角度还是从长虑顾后的角度来看,荀子人与物相持而长思想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都体现了荀子对君子在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总持的一种整体意识的强调。正是这一整体意识的总持,使得君子在天地之间的位置得以凸显:人的整体发展意识赋予人一种创造性能力,使得人能有意识地参与天地自然的大化流行、注意到自然和人类社会在发展上的相互依存和互动;更为重要的是,人意识到要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动关系负责。正如成中英所指出的,在儒家那里,人之所以能够为人与自然间的相互依存和互动负责,在根本上是因为人与自然有一种潜在的关联,即人和自然相互属于彼此,都处于现实整体的存在与发展中,在这一现实整体中,人与自然共同存在,相互转化。这一现实整体的存在和发展赋予人在天地间价值
一自我转化与转化自然的价值――实现的可能。对荀子而言,人在宇宙整体中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对宇宙的整体认识,基于这种整体性认识。人才能进一步去辨物、治人,去总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持续发展,这才是人能参天地的根本所在。
结语
篇4
本报讯(记者 朱建华)记者昨日网上检索发现,国内多所高校针对师生在全球顶级学术刊物《科学》和《自然》上都有“天价”奖励规定,中国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的奖励金额高达100万元。
据报道,为鼓励科研创新,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高水平学术成果,2003年,总金额达1000万元的北京大学东盛科学论文奖设立。从2003年到2011年的9年间,每年有100万元奖励在《自然》、《科学》等全球顶级学术刊物上的北大学者。
多所高校对在《自然》、《科学》杂志上的奖励,与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的额度不相上下。有的甚至直逼国家科技成果奖的奖金标准。武汉高校对在这两个刊物上奖励额度不一,有奖20万元的,也有奖10万元的。
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上月在访问华中农业大学时称,该杂志每年会收到1.4万份论文,最后被接受刊发的只占投稿总量的8%。其中,瑞士的用稿率最高,而中国论文的拒稿率非常高。
国内外多个版本的大学排行榜中,高质量的论文数量和级别是评级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昨日,几名受访的高等教育专家表示,高校不惜悬赏百万元奖励在《科学》、《自然》上的师生,一方面源于成果和刊物本身的“含金量”,另一方面这些刊物上的成果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的评价和排名。
篇5
摘 要 无因管理法律效果制度需要完善,其中最主要的是管理人的义务体系。我国无因管理制度中没有规定管理人的继续管理义务、注意义务、通知计算义务以及管理人违反这些义务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及如何承担。
关键词 无因管理 损害赔偿 体系
无因管理中的损害赔偿,包括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害的赔偿问题,也包括本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来自管理人或第三人的损害如何处理的问题,同时也可能涉及到管理人在管理过程中给第三人造成损害由谁来赔偿以及如何赔偿的问题。目前无因管理制度对这方面问题的规定非常简单,尚未形成制度体系。
考察无因管理制度,从最初罗马法上的准契约允许类推适用有关契约的规定,到德国、日本等诸国或规定为无委任之事务管理,或视为债之发生原因之一,各国立法均设立专门章节对其进行规定,明确了管理人与本人之间的有关权利义务关系,无因管理制度在立法上已经趋于成熟。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无因管理制度,在立法上、在对这一制度的立法目的和现实意义的理论研究上都显得比较模糊。立法上,《民法通则》及其《意见》的规定比较简略,很难完全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没有对当事人的利益做出进一步的衡量和协调;理论研究上,尚未形成深入、系统、全面的符合我国法律调整目的和道德判断的理论体系。
1.我国目前被认为明确规定无因管理制度的只有《民法通则》第9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2条,而且这两个法条只涉及了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及管理人支出的必要费用求偿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关于无因管理制度的其他内容,诸如当事人之间的其他权利义务,未能做出全面规定。这对于一项法律制度的建设来说远远不够。其中,管理人支出的必要费用求偿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定,属于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问题,涉及到了无因管理的损害赔偿。但条文虽然对管理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作出了直接的规定,但过于简单的立法不能满足现实司法的需要,大量的立法空白只能依赖于理论界的学理解释及观点,缺少直接的立法依据,给司法适用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和争议。
2.关于无因管理制度体系之建立,必须明确区别两个基本概念:一为事务管理之承担;二为事务管理之实施。前者是指开始管理事务之行为,后者指承担事务管理后,管理事务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关于事务管理之承担,又应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管理事务利于本人,并不违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二是管理事务不利于本人,违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民法上之无因管理体系,系建立在这两个基本类型的基础之上,赋予不同的法律效果。这两个基本类型,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利益状态,也表现了立法者的利益衡量原则。现代大陆法系许多国家如德国、瑞士、日本的无因管理制度,为保护本人利益,防止第三人不正当干涉他人事务,规定了管理人应以符合本人意思的方式进行管理,是为本人利益计而对管理行为所作的方向性要求。而我国目前的无因管理制度没有将合理干预他人事务的行为与不合理干预他人事务的行为加以区别对待,因此,影响了对管理人和本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合理分配。由此产生了违反本人意愿、不利于本人等行为造成损害时,是按照无因管理进行赔偿还是直接认定为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无因管理损害赔偿制度的整个体系问题。
管理人在管理过程中,假借为本人谋利益的幌子,违背本人的意愿进行行为,故意或过失的侵害了本人的利益,此种情形如何对待,我国法律也未能做出规定,理论界也存在很大的争论。德国民法典第678条规定,事务管理人若未能站在本人的立场考虑本人对该事务是否会做同样的处理,就是违反了本人明示或可得而推知的意思,构成不正当干预,即为侵权。此条是就管理事务的承担而言的。
3.无因管理法律效果制度需要完善,其中最主要的是管理人的义务体系。我国无因管理制度中没有规定管理人的继续管理义务、注意义务、通知计算义务以及管理人违反这些义务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而无因管理成立之后,管理人就负有了一系列的债务履行义务,其他国家立法规定管理人负有通知的义务、继续管理的义务、适当管理的义务、报告与计算的义务。而我国《民法通则》对此未作规定,甚属缺漏,可资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加以完善。
4.是关于管理人责任规定的缺漏。管理人的责任,是指管理人违反了上述适当管理的义务,因而应当承担的债务不履行责任。我国目前法律中没有关于管理人责任的法律适用规范,当出现管理人应承担责任的情况时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用以调整。对于管理人,如果其管理行为如前所述的符合本人的管理意思和管理要求,但在管理过程中其管理方法或管理措施不当,给本人造成损失时,管理人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国法律也未作规定。对此,大陆法系一般认为,于此场合,管理人应就各种过失负责任。同时,各国立法普遍有急迫情形下管理人赔偿责任的减轻规定,我国法律将来对此问题也应该予以修改完善。管理人在管理开始后,对本人就应履行上述所负义务,若未履行其中一项或几项义务而致本人利益受损者,以其故意或过失为限,负其责任。此种责任应与一般债务不履行责任同性质,亦适用民法关于债务不履行的一般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就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其他义务就包括无因管理人的义务,因此,管理人于管理过程中故意或过失侵害本人其他合法权益的,应负侵权赔偿责任。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小私营企业 财务管理 义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人投资办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私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私营企业为创造税收、增加就业、繁荣地方经济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商城义乌,通过国际商贸城庞大的商品交易量的辐射作用,私营个体企业迅速增加,令国内外瞩目。从义乌私营企业的发展可以看出,私营企业一般都是从小规模起步,依赖各专业市场,以灵活、精干的优势得以生存。但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管理水平不高,产品科技含量低,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差,极易被市场所淘汰。只有少数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发展为规模较大、管理规范、资本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影响私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财务管理水平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分析中小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得失,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内外环境因素对义乌中小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无法摆脱外部社会环境,如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方面,尤其是私营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与压力更大,必须及时对社会经济环境、政策变动、物价、技术进步等进行分析和预测,对外界环境的变动所产生的风险提出正确、有效的对策,包括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采取更适宜的财务管理办法等。当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变动有利于企业时,或企业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时,才有可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从而得到发展。
义乌曾是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传统农业小县,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义乌已拥有袜业、饰品、拉链、化妆品、衬衫、文化用品、制笔、玩具等一批优势行业、规模企业和知名产品,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格局。尤其是近几年来,义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为义乌私营个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契机。
社会政策环境方面也有不利于私营企业的因素,如银行信贷仍没向私营企业完全开放,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总量有限,除了某些已达到一定规模、实力强、底子厚的企业,如新光饰品、美雪化妆品等企业外,其他中小企业很难进行融资,筹集资金十分困难。义乌中小企业主普遍认为针对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条件非常苛刻,贷款手续繁杂,贷款抵押和担保条件很严,造成融资成本高。其次,随着法制的进一步完善,给原本不太规范的中小企业带来诸多压力,不敢贸然扩大投资,对外投资信心不足。从经济周期规律来说,高增长期越长,随之而来的低迷期也会越长,届时中小私营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这些因素都要求中小私营企业加强企业管理,对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义乌中小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资本结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企业主及财务人员素质、企业文化等基础较差,处于较低水平。
1.企业组织结构、资本结构的影响。义乌私营企业大部分选择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组织形式,通常是亲戚、家族、朋友一起合办,如梦娜袜业、浪莎袜业等。这类企业初建时,得到整个家族的资金和人力上的支持,在企业管理上,难免以情义代替规章制度;随着企业的壮大,才渐渐向制度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发展。企业资本和组织结构特点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表现在财务核算、财务监督及其他财务管理具体内容。
2.企业主个人素质的影响。义乌私营企业老板普遍文化水平较低,许多只有初中毕业,还有的只有小学水平。他们依靠大胆、勤劳的品质,抓住机遇,完成了原始积累。创办企业后,企业主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管理者,个人素质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以及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与实现。
3.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所认同和恪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各种管理行为,都受企业文化的影响。义乌中小私营企业,无论其是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拔、使用、吸引和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方法、制度等。
二、义乌中小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特征
义乌中小私营企业一般投资规模小,产值较低,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次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员工素质不高,市场竞争力有限。在这类企业中,财务管理只体现“会计”功能,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财务管理地位不高,财务机构设置简单
小规模私营企业,主要靠经验决策。虽然私营企业在经营决策方面有着高效率的优势,但决策程序简单,常以营销部门收集的市场反馈信息作参考,财务人员很少参与,决策信息不够准确,可靠度低。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各个方面影响不大、地位不高。大部分小企业未配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人员,财务人员被当作“记账”员,主要负责对外提供财务与纳税报表。有的企业甚至不配备会计人员,仅由税务师事务所记账报税;有的企业配备的会计身兼数职,在记账之余,被要求去车间干活。
(二)企业主“说了算”,财务管理内容单一
义乌大多数中小私营企业最高管理层权力集中,董事长与总经理常由创业者一人兼任或与其亲戚朋友共同担任。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单纯依赖企业主个人决策,没有财务人员参与分析测算。很多企业在配置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权限时,只要求其协助企业主控制财务收支。至于产值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更具有企业主个人专权和家族控制的特色,财务部门甚至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主与亲属可以直接支配收入和支出,而不需经过财务人员,使财务管理最基本的职能失控。
(三)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财务管理观念陈旧
义乌中小私营企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的财务人员。现在有些会计人员虽有会计证,但初涉会计岗位,无经验,业务技术不高;中小私营企业发展初期,在人才聘用方面缺少优势,很难获得真正的有用之材。虽然如此,私营企业内仍难摆脱重视血缘关系和地缘联系的偏见,尤其在重要财务岗位上,企业常常降低要求,舍弃有能力、忠诚可靠的人,使真正有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受到排挤,无用武之地,中小私营企业即使得到人才也无法稳定人才,造成大多数企业中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水平较低,财务管理作用无法实现。
三、如何完善中小私营企业财务管理
重视企业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特征。中小私营企业可以通过对本企业财务管理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大多数私营企业以追逐利润为目标,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但越来越多的企业主与财务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性与突出优点。“企业价值最大化”重视企业的长远利益,通过财务上的合理安排,采用最优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一目标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在这个财务管理目标指导下,企业所获得的丰厚回报与巨大经济价值,决不是单纯的利润可以比拟的。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将成为中小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发展的方向。
(二)增强财务控制
在中小私营企业中,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如业务员收到现金货款后携款逃走,财务人员营私舞弊、索要回扣等现象屡屡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由此可见,中小私营企业要实现其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加强与改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1.制定财务控制标准,分解落实责任。按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将各项预算任务以标准和指标的形式分解落实至岗位及个人,使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有明确的工作要求,高效、准确地完成工作,同时也便于落实责任,检查考核。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应重视财务制度的建立,从计划指标到盈亏和奖惩,都应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使会计业务处理程序高效公开进行。对于每一项业务活动都划分为授权、主办、标准、执行、记录和复核6个步骤,并交由不同部门或人员来处理,避免一个人从头到尾处理一项业务。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来加强企业的相互制约和监督,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中的偏差及制止营私舞弊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三)把好用人关,重视培养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即使在中小私营企业中,也要把好用人关,重视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1.在财务岗位选拔、聘用人才时,任人唯贤。摆脱“任人唯亲”的传统观念,挑选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精通业务的高素质人才,而不仅仅是会记账、算账的财会人员。企业财务岗位上的会计人员应持证上岗;被委任会计领导岗位的人员,还必须具有相应的任职资格,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
2.重视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中小私营企业常常从节约成本开支考虑,不支持、鼓励职工参加企业外的知识、技能等培训,企业内部又缺少培训部门或有效的培训体系,这样就容易造成现有岗位上的财务人员知识陈旧、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更难指望他们能在财务管理中有所创新与突破。所以中小企业应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多提供学习锻炼机会,使财务人员能充分掌握相关工作知识与技能,提升专业素养,一方面满足其职业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四)提高私营企业主自身素质
对中小私营企业来说,企业的成功与否由老板个人素质决定。私营企业主的素质水平普遍比较低,有的企业主在发展中逐渐失去创业初期的激情,希望能“见好就收”,不愿去做大做强,不重视财务管理;也有的企业主在初步成功后,个人意志膨胀,独断专行,冲动决策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此外,有些私营企业主因自身道德水平的限制,常常从个人利益出发,不正当地干预财务工作,如要求财务人员做假账、账外收支、粉饰报表,偷逃税收等。
要克服这种个人素质水平上的欠缺,需要私营企业主不断学习,自我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企业经营管理讲座或接受一些短期培训,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参观考察,参与研讨交流等,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经验;此外,企业主也可以与财务人员一起参加各类财务会计、税务等培训进修,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只有这样,企业主才能改变一些陈旧思想,接受新理念,真正重视人才,把企业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尊重财务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使企业获得提升与发展。
(五)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
缺乏人才将成为制约中小私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中小私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往往很难吸引人才。人才问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才的急缺给私营企业造成很大的障碍。而如果中小私营企业有良好的创业环境及发展前景,提供施展才干的空间和稳定发展的氛围,对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中小私营企业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和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达到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的目的。在人才聘用机制上,中小私营企业可以不拘一格,通过兼职、专业顾问的形式,吸引人才。企业还可制定一些激励机制,如年薪、津贴、利润指标提成等,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使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发展创新、开拓进取。
主要参考文献:
[1]鄂秀丽,季小杰.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J].财务与会计,2005(7).
[2]周文荣等.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财务与会计,2005(10).
[3]王小军.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J].财务与会计,2005(12).
[4]张颖,郑洪涛.从三九危机看关联方交易[J].财务与会计,2006(7).
篇7
一、供电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财务信息化改变了供电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处理方式,即从会计业务的记录、核算、凭证递送等环节进行系统自动控制,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负荷,提高财务业务的处理质量和速度,使会计人员把精力更多的专注于企业的会计监督和会计的管理职能,达到会计核算转变为会计管理。
2.企业的管理框架由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会计以及其他的管理活动共同构成,财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将推动供电企业的财务内部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改变,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3.财务信息化把会计核算和企业的管理系统以网络的形式有效地连接起来,使会计信息够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中进行多项传输,企业的管理层可以随时取得管理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同时对会计核算的过程加强监控。
二、供电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系统和其他的业务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数据共享
企业集团的信息化缺少统一的有效的规划,各个业务系统的开发商各不相同,所以致使各个业务信息系统在开发的时候没有考虑同其他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随着管理工作的逐渐细化,建设了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企业缺少统一的数据平台,使得同一个数据要在不同的业务系统里进行重复输入。
2.财务信息系统的各模块应用之间缺乏灵活性
省级电网企业在财务系统的推广与应用上一般采用推广实施、试点开发的模式,有时在试点单位应用比较好的模块在推广实施时候因为其他地区的供电局的特殊情况往往会存在推广障碍。
3.企业员工缺少对财务信息系统的正确理解
由于企业员工一直习惯手工管理、手工报账的方式,对网上流程、电子报账等缺少正确的认识,致使系统在推广的过程中受到企业基层员工的抵制。同时,在财务系统推广应用初期,由于横向业务衔接、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该系统业务的应用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推广应用的积极性。
三、供电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完善措施
1.加大财务信息化的认识
要推动供电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纠正那些片面的思想和认识。首先加强内部员工对财务信息化概念的学习,在企业中树立科学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其次,注重引入财务信息化软件的适用性,从企业的经营层次和业务活动的流程考虑选择财务信息软件和核算的模式。第三,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战略认识,落实财务信息化,使其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重视财务信息化管理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贡献。
2.健全财务信息化制度和组织建设
供电企业要以完善制度为基础,针对财务信息系统的特点,建立起全面的管理工作的标准基础规范,明确各管理环节及其岗位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制定出各项会计核算业务的操作规范,加大财务软硬件之间的操作牵制,形成严密的会计信息使用、查询、输入、输出的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指引作用。以组织完善作为保障,强化财务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注重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引入高水平的复合型的人才,确保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监控系统,整合财务管理部门和审计监督的工作,确定在信息化管理过程当中的控制重点,进行动态监测,加大事前事中的控制。
3.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体系
从横向联系上来说,供电企业要做的是加强财务信息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联系,设置信息的链接点,把财务信息系统同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各管理网络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就纵向而言,供电企业要尽可能的统一上下机构之间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以总公司为核心,分支机构的财务信息软件必须与总公司保持一致,对于业务规模较小的机构可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确保主要项目设置可比,便于信息的接收,避免信息格式调整造成的麻烦。
4.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可以加强供电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减少网络风险所带来的危害。首先,建立财务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体系,建立专门的技术机构,加强操作人员的日常使用责任管理,禁止利用财务信息网络从事工作以外的事宜。其次,建立财务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在全面网络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重点的防范对象,制订相应的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
篇8
由于当前经济高速发展,此时国企也在积极的变革,规模在不断扩张。已经从之前的一体模式发展为目前的集团公司,而且开始和世界接轨。不过资金管理工作并没有和企业的这种快速发展保持统一的步调,管理水平较为低下,而且制度也不是很先进。接下来具体分析当前管理工作中面对的不利点。
1.1没有控制好信息,导致账面和具体情况之间有较大差异
信息不真实,无法为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很多单位在进行年末的总结工作的时候,其账面反馈出的运作情况很好,利润很多,不过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有的不但没有获取较高的利润,反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亏空现象,导致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控制好信息。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一个单位如果无法掌握好自身的运作情况,控制好资金的流转力度的话,就无法制定正确的决定。我们国家目前很多单位都存在着信息虚假的现象。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的各个机构只考虑到本机构的利益,没有为单位的长远发展谋划,导致高层人员无法获取真实的信息,最终使得决策有误。
1.2没有形成正确的资金管理思想
虽说单位的高层人员比较关注资金管理工作,不过大部分人员还没有生成良好的管理理念,没有正确的认识现金流量等,没有制定正确的资金运用计划,导致资金无法有效运转,有时候还会发生资金断链的情况。最终给单位的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加难度,导致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使用,导致利润变低。比如,一些单位只注重了资金进出,没有关注成本。不论是何种项目我们在分析它的利润的时候,都要分析它的成本,因此只有掌控好成本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开展到位。
1.3没有完善的监控系统
单位的资金周转面对很多问题,比如没有在前期做好预算,在后期没有合理的控制。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我们投入的资金无法获取相应的回报。而导致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监督不到位导致资金无法有效循环,监督机构没有真正的开展好工作。员工的自律意识太差,一些高层人员借助自身的权利胡乱投资,导致资金得不到合理的使用。除此之外,因为单位的制度制定的不当,无法及时反馈问题,最终使得问题频发。
1.4没有合理的利用资金
我们都知道资金对于单位来讲,就好比是人的血液一样重要。只有合理的使用资金,才可以确保单位的发展有序。不过当前很多单位都没有将资金合理的利用。比如在决定之前没有认真分析,随便投资导致资金流向无法掌控。一些单位在制定规划的时候非常随意,花费了非常多的资金,导致后续资金非常紧缺,无法维持运作。单位内部随意的设置账户,因为目前很多企业都设有分公司,这些分支单位都有独立的账簿,我们无法全面地了解这些分支机构的运作情况,一些机构想要发展,就向总部申请调款,而有的则面对困难,随时都会倒闭。因为这些分支机构的运作情况千差万别,导致资金网络非常混乱,无法开展好资金的流动方向。
2.完善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措施
针对以上信息控制不严格、账面与事实不符、缺乏资金管理意识、缺乏严格的监督与控制体系、资金的利用率低这几点问题。作者提出了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应用统一的财务软件、推进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强化财务的监督与控制这几点建议。
2.1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
2.1.1优化资金的使用结构
要先优化资金的占用结构,企业要严格规定流动资金的比例,按照自身企业的经营特点,设置合理的比率。还要制订详细的计划,确定流动资金内部项目的比例。
2.1.2优化资金筹措结构
资金筹措有两种方式。一是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二是合理选择筹资方式。企业资金需求量预测方法有很多,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理的方式。企业作为独立经营的主体,可以选择多种筹资方式,无论企业采取哪种方式,都应该保持信誉,明确筹集资金的使用,同时结合内部环境,做好事前控制,科学的筹资计划。
2.1.3强化资金管理意识
企业应注重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注重时间价值观念,使企业的资金运动与市场变化相适应。有效地规避风险。
2.2实施资金的统一管理
企业的资金管理可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资金的统一管理。有效的预算是一种控制机制和有效规避风险的方式,是实施资金管理的有效模式。建立完备的预算体系是企业生产经营有序进行的保证,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依据。其次,针对现在企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下、使用分散等问题,要从资金集中管理入手,建立完善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制度,还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最后要明确现金流量的核心地位。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监管与控制。
2.3应用统一的财务软件,推进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由于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此时很多新技术开始出现并得到大范围的使用。对于资金管理工作来讲,也应该积极的使用新技术,比如合理的应用电脑,此举能够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管理,加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单位可结合本身的资金情况,选取合理的财务软件,实现资金的高校监督,节约时间,提升效率。
2.4强化财务的监督与控制
当前很多单位都面临着治理不当,所有权不统一,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之类督促问题。对于此类现象,要切实的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开展好管控活动。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审计体系。企业内部的审计制度是严格监督、考核企业财务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强化监督,使预算有所保障的机制。因此要完善审计制度。确定其部门和专职人员,确定其地位,明确其职能。建立完善的制度,保证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3.结束语
篇9
论文关键词:数字万用表,测电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教师教学用书》(2010年5月第3版)(以下简称《教参》),在其第60面实验参考资料一文中提供了两种测电容的方法,方法一为“利用电容器放电测电容”;方法二为“用传感器做定量实验学习电容的概念”。以上两种方法的原理均为利用给电容器充电后通过高阻漏电,测量漏电电流与时间的关系,通过曲线面积计算法得到电量,计算电容值。
但以上两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均有不足,现分析如下:
方法一的难点在于记录放电时间的同时要记录放电电流物理论文,虽然课本上提供了“节拍器计时法”和先描点后记录等操作技巧(具体操作步骤参见《教参》),但实验操作技巧要求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实测数据偏差大。且方法一所测电流从几微安到数百微安,测量范围大,对电表要求较高。对《教参》中生成的图像计算后发现,该实验使用的电容值达到1400μF,在实际中不易获得。
方法二利用朗威数字化实验室器材,利用电流传感器测定电流强度,其优点是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迅速测定电流的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该实验现象清晰、直观,实验效果很好龙源期刊。但由于使用R=100Ω的电阻放电,整个放电过程在0.7s内就基本结束,学生过程性体验较差物理论文,同时目前配备一间数字化实验室费用较为昂贵,部分学校暂时无法配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方法的推广和使用。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使用价格仅数百元的数字万用表,较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其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需要准备一块具有与 PC 机联机功能的数字万用表,笔者使用的数字万用表为“VICTOR 98A”。通过该表精确度高(分辨率0.1μA,精确度0.2%+4)【1】可实现实时测量和保存测量数据,极大的增强了准确性和方便性。同时利用该表配备的联机软件,通过Miniusb接口与计算机的USB接口相连,可以直观的将测量数据在大屏幕上显示,方便教学中使用。
利用该数字万用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完成数据记录。
一、不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下,使用该表“间隔存储模式”,手动选择间隔存储时间(如1秒),待实验完毕后,将记录数据读出并描点作图。此法与《教参》中方法一相同物理论文,但与使用指针式万用表读数相比,简化了实验操作的同时,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二、数字万用表与计算机连接使用,借助该表配备的联机软件,计算机连接数字万用表以后,选择实时记录功能,设置间隔时间后,即可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并以图像形式模拟显示。
以上两种形式存储的数据均可按照Excel格式导入计算机,借助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后期的处理分析。
按照以上原理,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电容两极板间电压为U,放电电阻为R,闭合开关S1较长时间(1分钟以上),再断开开关S1接通S2物理论文,放电电流为I,对于此回路电压方程为
U-IR=0
在放电时有,,将它们代入上式得
将上式积分,并注意到t=0时q=CE,可得
其中τ=RC称为RC电路的时间常数,它标志充放电的快慢[2]。
笔者使用标称电容值为16v,47μF(实测为72.0μF)电解电容,放电电阻为15kΩ,在不同充电电压下放电测量数据。数据经Microsoft Excel软件插入图表、添加趋势线等处理后得图2、图3龙源期刊。
时间(s)
电流(μA)
38.5
1
7.5
2
篇10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相关资料为起点,作为探讨的依据;以分析信息为重心,揭示其相关性;以研究信息的相关性为手段,评价其结果。其目的是评价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衡量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企业正确经营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尽管不同利益主体进行财务分析时会有侧重点,但就企业总体来看,财务分析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其中,偿债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营运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是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两者的增强起着推动作用。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企业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1.资本是企业产生、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本结构、资源分布、资财权益及企业资源占用情况,从而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识别企业的财务弹性。
2.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它受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各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企业不同环节的利润分析,可正确评价企业各方面经营情况,及时准确的发现企业在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进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企业收益水平。
3.现金流量是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真实反映。现金流量表更为清晰地揭示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分析企业的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因素,为分析和判断企业的财务前景提供信息。
通过以上分析,充分揭示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为企业管理者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提供重要依据。
(二)财务分析是挖掘企业潜力,提高营运资产效益的重要手段
企业营运资产的利用及其能力如何,将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营运资产的周转速度和营运资产的利用效果,挖掘企业资产利用的潜力。企业营运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财务分析通过对总资产产值率、总资产收入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揭示总资产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变动的原因,从其影响因素角度进行深入定量分析,确定影响程度,分清影响该指标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以判断企业资产利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尚有多大的潜力,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资产营运能力。
(三)财务分析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工具
财务风险在企业的运营中不可避免,而且贯穿于企业运行的全过程。若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或不能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化解措施,就很可能陷入财务危机的困境。因此,如何防范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成为企业管理者高度关注的问题。财务分析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资产、负债、收益和现金流量等一系列环节的相关指标分析,衡量和评价企业财务结构的稳定性、获利能力和企业的经营效果。并对不同期间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从而便于企业管理者把握企业发展趋势,判断企业抵抗经营中发生意外风险的能力,以及发现营运环节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保证企业良性运营。
(四)财务分析是进行财务预测和决策的基础
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决策的关键是预测。财务分析通过运用趋势分析法,将实际达到的结果与不同时期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企业管理者不仅可以了解、评判企业主要财务数据在过去连续期间的变化规律及合理性,而且可以依据各项目的变动趋势,对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较为准确的预计和估算,对企业未来经营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判断,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以确保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传统财务分析局限性的主要表现
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之一来自企业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决定了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因此,其分析内容不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管理者对信息的需求,从而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利用性。
(一)财务报表计量的局限性
现行财务报表反映的是符合货币计量前提要求的可计价的经济资源,但有关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设备情况等无形资产没有得到全面披露,而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形资产价值量的判断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准确性。另外,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前提,而币值稳定是货币计量的假设内容之一,在物价水平波动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会对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了财务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二)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在企业财务分析中,采用比较多的分析方法当属各类的比率分析,然而在比率计算中,一些数据的确定、时间对应与否等问题都将影响比率分析反映内容的可比性及准确度。例如:在计算各周转率时,确定周转额以及相关资产平均占用资金带有很大程度估计因素,难免与企业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影响了财务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三)财务分析人员专业素质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人员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理解和分析能力等自身存在的差异都会表现出其局限性。如侧重于财务指标的静态分析,通常使用静态指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即使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也多使用增长率指标在企业内部进行跨年度的纵向分析,忽视与相关经营信息的综合分析,忽略企业经营的动态性,缺少企业横向比较,企业管理者难以通过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正确评价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过分重视企业利润分析,忽视现金流量情况分析,影响了财务分析结果的利用性。
四、财务分析的完善及应重点分析的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发展目标的转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信息需求也随之变化,因此企业财务分析需要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完善和补充以下内容。
(一)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相结合
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财务信息提供量化的数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是财务分析主要的分析对象和信息来源。非财务信息是以非数字方式反映企业组织结构、内部治理、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计划等有关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和行业背景情况方面的信息,为企业进行深入分析提供必要信息,是财务信息有益的补充。非财务信息虽然不会直接影响财务信息数字,但是会对财务信息的理解产生影响,比如,在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时,要先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所采用的生产技术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等非财务信息,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利润表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企业经营情况的分析结论。因此,应把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互为有益的补充。
(二)关注行业信息,加强企业之间的横向指标对比分析
企业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无论是企业内在素质及资源还是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都将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可以说,内部发展能力的持续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而外部经营环境却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关注相关企业的产品、技术、规模效益和行业发展前景,并将本企业的财务比率与同行平均水平或标准比率,特别是竞争对手的相关数据加以比较,了解竞争对手的发展能力,知己知彼,进而正确地评价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客观评价企业当前的经营现状,合理预测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重视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按照企业的各项预期目标进行运转是企业现金流量质量优劣的真实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质量受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在分析现金流量质量时,不仅要对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还需要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有关数据。运用各种财务比率,单期分析与多期比较分析相结合,进行连续比较,从而了解现金流量质量的变动趋势,掌握现金流量质量变动的原因。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判断现金流量质量优劣和合理性,纵向比较分析与横向比较分析并用,在注重纵向的多期间对比分析的同时,将相关财务比率与公司最优水平、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或相似企业的相同比率加以比较,为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收益质量及现金流量的质量,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四)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