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环境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环境的概念

篇1

关键词:社会网络 知识管理 跨组织知识管理

问题的提出

我国正值经济转型时期,其市场体制和规则还有待完善,加上传统的文化背景,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成为一种对正式制度的补充(Xin & Pearce,1996)。最近十年间,企业间的横向和纵向社会关系网络逐步扩张到错综复杂,尤其是在知识密集性行业,社会网络已成为组织结构和组织间基础框架的新范式(Miles & Snow,2002),它帮助企业转移风险、获得新市场和新技术、加快产品推进市场,促使企业与网络伙伴技能互补(Gulati & Nohria,2000),为企业提供了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须的灵活性,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如今,面对日益动态复杂的竞争环境,单个企业更应采取竞合的方式,通过构建动态的关系网络来参与全球竞争。

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急需知识的有效应用和创新;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经营也需要更广泛的技术知识、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知识与技术创新正在改变着当代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并被各国普遍认为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引擎(谢富纪、徐恒敏,2001)。所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生产领域,知识管理早已成为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话题。出于竞争的激烈和创新的要求,企业不能仅靠内部的知识来经营和创新,同时,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知识的广泛整合,而不是单一的知识(De Boer et al.,1999)。社会网络的广泛建立、知识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企业除了建立内部知识网络和知识库以外,还需要积极有效地建立外部网络以吸收和整合外部供应商、客户、竞争者、合作伙伴、中介机构等组织的知识,只有综合利用企业内外知识才能真正提高企业能力和竞争水平。因此,基于社会网络环境下研究跨组织知识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概念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

不同学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出发来探讨知识管理的含义,从而出现了知识管理研究的百花争鸣现象。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知识管理领域存在两大观点,即对象论和方法论。对象论观点认为,知识是被管理的对象,则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顾敏(2001)提出,知识管理是解决对知识或信息进行创新、组织与扩散问题的过程;方法论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管理方法,则知识管理是一个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过程。彼得・德鲁克(1993)曾认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使知识产生作用,即通过系统地、有组织地去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

尽管知识管理存在多种定义,但都离不开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为基本目标。知识管理对企业而言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这项活动不会自发地实现,需要组织主动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和软性环境,为知识的采集、整合、应用等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本文认同Wiig(1995)的观念,即知识管理为一连串协助组织获取自己及他人知识的活动,透过审慎判断之过程,以达成组织任务。

(二)跨组织知识管理的含义

纵观研究者们对知识管理的定义多立足于企业内部,主要是基于企业的原子模型假设,即视企业为独立个体而非网络视角。但随着企业社会网络的出现,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多个组织息息相关,并从单一的二元关系发展为与多组织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网络关系,相应地,企业的知识管理也应从关注企业内部的知识活动发展到关注跨组织的知识活动。因此,结合社会网络环境和知识管理的定义,本文将跨组织知识管理定义为企业利用自身的网络位置和网络关系,通过一连串的跨组织知识活动以协助企业有效利用组织边界内外的知识资源,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内涵

(一)跨组织知识管理活动

Andersen(1996)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的识别、收集、创造、组织、分享、应用和适应。Davenport等(1998)认为知识管理包含了四个流程,分别是知识组织和存贮、知识转移、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陈小让(1998)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和利用。Huseman 和 Goodman(1999)将知识管理分为指认并获取知识、评价知识并排列其优先顺序、分享知识和创造知识四个过程。McAdam(2000)提出知识管理体系可以分为四种括动:知识建构、知识内化集成、知识扩散以及知识应用。王众托(2004)认为知识管理是识别、收集和选择、保存、传播与共享、转化与生成、吸收和使用知识的过程。黄蕴洁和刘冬荣(2010)在综合文献的基础上,将知识管理活动分为四个过程,分别是知识获得、知识转移、知识分享和知识应用。将以上对知识管理活动的研究整理出来,如表1所示。

综合以上对知识管理活动研究的文献,本文发现学者们对知识管理活动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四个方面。因为创新过程是一个知识转化与生成的过程(王众托,2004),而知识应用能直接为企业增加价值,因此,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可以被反映在企业的创新绩效当中。所以,在本文的研究中,认为跨组织知识管理活动包括跨组织知识获取和跨组织知识整合。

(二)跨组织知识获取和跨组织知识整合

跨组织知识获取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网络位置和网络关系从网络其它组织或个体中收集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跨组织知识获取对企业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资源,知识有存量和流量之分。知识存量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知识,是企业经营生产的基础;知识流量是企业知识的流动部分,它们改善、更新或增强已有的知识。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从外部不断获取新知识以补充知识存量的不足(Winter & Zollo,2002;Zott,2003)。

根据以往对知识整合的研究及企业本身需求,本文将跨组织知识整合定义为企业根据战略目标需要,利用自身的网络位置和网络关系,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网络组织中的知识资源进行组合、集成和提炼的一个动态过程,以此形成新的核心知识和知识体系。跨组织知识整合超越单个组织边界涉及到多个组织,要比企业内部知识整合复杂,主要包括知识整合需求确定、合适整合对象选择、整合平台建立、整合冲突解决机制建立等任务。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以Grant(1996)为代表的研究者们不断强调知识整合对企业创新而言是最为重要的能力,因为知识经过整合后才能指引企业在快速变动的环境中使产品与市场有效结合,从而快速开发产品以供应市场需求。企业面临着高度的模糊和不确定性(Daft & Lengel,1986),必须坚持不懈地整合和重组各种知识。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测量和检验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问卷参考了Lyles & salk(1996)、Yli-Renko等(2001)学者的研究,共包含10个测量题项,其中,跨组织知识管理的测量包含“本企业从外部网络中获得许多有关产品设计的知识”、等5个问项,跨组织知识整合包含“本企业能根据需要把不同企业的专家汇集起来,集中解决某项问题”、“本企业能将不同部门、团队或个人的知识在目标任务层面上进行有效整合”等5个题项。所有问卷都采用Likert7级量表进行测量, 样本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共发出问卷350份,回收270份,回收率为77.2%,剔除有残缺项、前后差距太大、同一题项重复评分的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216份。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正交旋转观察各特征根的值,运用Kaiser 法作为确定因子数目的标准,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从而得到不同项目的因子载荷,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跨组织知识管理量表通过方差最大法旋转后,有2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分别对应于本研究的2个变量,这2个变量共解释了方差变异的87.651%,满足Weiss(1970)提出的解释方差的累积比例需大于50%的条件。2个因子的测量项目在其对应的因子上相对于其他因子而言都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并且都大于0.5,这表明所检测的跨组织知识管理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经过软件AMOS6.0运算后,跨组织知识管理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如表3所示。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中,Cronbach'sα值大于最低要求0.7;建构信度值大于最低要求0.6,T值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见,跨组织管理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量表中,跨组织知识获取、跨组织知识整合的标准化系数大于最低要求0.5,并且跨组织知识获取、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平均方差抽取量也大于最低要求0.5,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从模型拟合情况看,x2/df 值小于2,GFI值大于0.9,AGFI值大于0.9,NFI值、CFI值均大于0.9,RMSEA值不大于0.05,量表的整体模型拟合度较好。结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量表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

结论

跨组织知识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它不仅注重在企业内部实施知识管理程序,并且能与外部的供应商、顾客、合作伙伴、竞争者、研究单位和中介机构等组织有效交流知识,进而形成一个能创造价值的知识网络。但是,跨组织知识获取和跨组织知识整合不是一个任意的自发过程,需要一定的因素作为支撑。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间的关系、企业的网络位置、学习意图、领导参与、知识的性质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跨组织知识获取和跨组织知识整合,企业应该能动地将这些因素控制在对其有利的范围,扫清企业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知识和整合知识的障碍,明确跨组织知识管理的任务和目标。面对创新的复杂和风险,企业应该加强同竞争对手或研发机构、产业链成员之间的开发合作,通过鼓励边界人员对外宣传、组建跨组织团队、加强组织交流和进行跨组织合作。

参考文献:

1.Andersen A..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ssessment Tool(KMAT)[M].London:Arthur Andersen KMAT Study,1996

2.Davenport T., Delong D.W., & Beers M..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4)

3.陈小让.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8(6)

4.Huseman R., Goodman J. .Leading with Knowledge[M].London: Sage,1999

5.McAdam. R.. knowledge management as a catalyst for innovation within organizations: a qualitative study[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00, 7(4)

篇2

一、创造环境,实地观察

如果仅凭课本的文字叙述和插画,学生很难理解其内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进行实地观察,先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再进一步分析事物的内部特征。例如学习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概念时,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杨树、梧桐树、柳树等,并与植物园中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进行比较,发现前三种植物冬季落叶,夏季常绿,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四季常绿。让学生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出两种植物的特点,使学生掌握地理概念的本质含义和课外拓展知识。例如在学习宇宙的时候,我们不能只依靠想象来学习,应带领学生来到天文馆,全面了解宇宙相关知识。

二、抓关键词,化繁为简

最能表达和概括地理概念内涵的往往只有几个关键词语而已,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关键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化繁为简,消除学生厌烦情绪,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短时间内掌握地理概念。例如对“土壤”这一概念的理解,土壤是“在陆地表面具有肥力并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从中我们可以提取两个关键词就是,“具有肥力”和“能够生长植物”。通过此种方法我们不但掌握了“土壤”的概念,而且进一步了解了“土地”和“土壤”之间的关系,土壤一定是土地,但是土地不一定是土壤。抓住关键词对于地理概念的理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刚开始的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关键词,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己找关键词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地理概念,并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三、类比记忆,区别理解

在进行地理概念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地理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地理知识的自学能力。高中地理概念特别多,并且不乏有意思相近的,因此学校除了掌握单个地理概念的含义之外,还要了解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近似概念

有些地理概念特别相似,很容易造成记忆混乱,例如:国土与国土资源、水力资源与水利资源、降雨与降水等。只有从本质上出发进行分析,找出异同点,从而确定相似地理概念的分界线。例如:降雨与降水,都是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的现象,不同的是,降水是指水汽从云雾中降落,遇冷凝结成液态水和固态水的现象,而降雨是指水汽从云中降落,遇冷凝结成滴状的液态水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降雨仅是降水其中的一部分,指的是液态水部分。所以在运用的时候要进行区分,在形容气候的特征时,一般会用到“降水量”这种词眼,如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是400-800mm;而河流的补给形式就包括降雨,因此对二者进行区分,不可混淆。

2.矛盾概念

矛盾概念又称为相反的概念,例如: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理解,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长河中,仍会重新出现的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长河中,不会重新出现的自然资源。区别这一对矛盾概念的“矛盾点”是:“在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是否会重新出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矿藏为不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都是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矿藏资源,节约使用矿藏资源。

3.包含关系

我们生存的环境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包括: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理环境;而社会环境是人在地理环境的基础之上经过长时间的有意识活动改造形成的;城市环境的特点具有人口密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特点,是人类对自然干预最多,地理环境的外延是最大的,其次是社会环境,最后是城市环境。

篇3

首先,“儿童少年安康”是一个成人社会责任的概念。成人社会有责任保护儿童少年,使其免于受到生理的、心理的或是社会的伤害。也就是说,这种保护既要包含生理上的,也包含心理上的;既有物质的投入,又有精神的付出。因为“社会”是多层次的,这种保护就既是个体的行为,也是社会团体的活动;行为的主体既包括家长,也包括教师、生产商、服务部门和一切参与社会活动的人。

其次,“儿童少年安康”是一个儿童少年自我成长发展的概念。儿童少年是一个活的、有独立意识和发展潜能的、各自具有独特性的人。儿童少年安康的主体是儿童少年自身,成人不能仅仅承担净化社会环境的义务,为儿童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外部条件,而且必须启发、调动儿童少年内在发展的积极因素,帮助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赋予儿童少年个体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

第三,“儿童少年安康”是一个社会机制建设的概念。一个社会的安全状况

篇4

1.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 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 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园形, 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 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 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 较全面的认识。

2.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 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 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 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 、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 体残骸即殒星就不是天体。

3.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 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 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 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4.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 ,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 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 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 ,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 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 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 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 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 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 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 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它们外延上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图}所以,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 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篇5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运动环境

 

前言: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刚要》颁布实施,其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这给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不论体育在国民中的概念还是体育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是我国体育大环境的顶峰时期。

根据对体育参与者的影响不同,我们可以把运动环境分成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指对体育参与具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如体育运动项目,体育参与者本身等,外部环境指对运动参与产生间接影响的因素,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提供了体育运动运行和发展的场所、资料等,我们参与体育运动时的天气、气候等因素也影响体育运动的开展。在很多情况下,自然环境是有我们个人不可控成分,所以不作为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社会环境指体育参与者所生活的外部因素,如生活所在城市的经济问题,地方政府相关的体育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体育的组织开展情况,传统文化,市民素质等等。高校教师处在大的社会环境下,同时受到城市、学校等这些小的生活环境的积极影响,学校的教师体育管理,文化观念,生活习惯,体育氛围等因素都对高校教师的体育参与情况具有较大影响。而直接影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最小环境是我们身边的体育参与群体和组织,比如一个系的体育氛围,一个教研室的体育参与环境,这些对教师的体育参与有直接的作用,这些对高校教师的体育参与有直接作用且容易改变受我们控制的因素是我们的讨论主题。

1、影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外部环境

环境是相对某种中心事物而言的,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环境的中心是教师,所以其体育运动参与环境是指围绕在高校教师空间的,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1、1影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社会环境

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社会阶层、社区、团体、家庭等等

根据影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社会环境的范围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分成大环境、中环境和小环境。社会、社会阶层为大环境,团体、社区为中环境,家庭个人为小环境。

1、1、1大环境对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影响

社会: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类必定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高校教师也不例外,这个大环境的体育氛围和体育发展将对高校教师的体育参与产生直接影响。我国体育事业正处于步步高升迅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对体育的宣传和投入不断的增多,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为筹备2008年奥运会而做的精心准备,而高校教师对国家体育大环境的发展又了解多少呢,表1是我们对高校教师体育知识获得途径的调查分析

表1体育知识的主要了解途径N=1048

体育知识的主要了解途径 学校体育 体育书籍、报刊 广播、电视 锻炼中积累

篇6

关键词:心理契约 组织 组织成员 态度和行为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2-075-01

1心理契约的涵义

1.1心理契约概念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最早出自社会心理学,后来被组织行为学家用来描述组织中雇佣双方之间微妙的人际关系和互动状态。心理契约是由Argyris于1960年提出的,他强调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了正式的经济契约以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和理解,它们同样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而心理契约概念的界定,是在1962年由Levinson提出的,他将心理契约用来描述雇员与企业之间一种不成文的、内隐的契约或相互期望,并把它界定为雇员对雇佣关系中相互负责的一种信念。Kotter J.P(1973)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内隐协议,协议中的内容包括彼此关系中一方能给予另一方什么,同时又希望得到什么。

1.2 心理契约的特点

1.2.1心理契约的主观能动性

心理契约具有主观能动性,也即说,心理契约形成过程和在组织行为影响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组织中的个体内部因素,包括个体个性特点、对组织生活的期望、教育生活背景等因素。二是来自于组织层面,组织对个体提供的认可度、信息等。三是来自于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组织交换关系,也即组织对个体的认可度是否与个体对组织的期盼度相匹配。心理契约作为一个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交叉概念,就必定具有主观能动性。

1.2.2心理契约的社会性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个体之间心理层面上的契约模式,又受到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任何组织都是在社会环境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那就意味着,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个体和组织之间会具有不同特征的心理契约。所以,心理契约是具有社会性的。

1.2.3心理契约的能效性

心理契约具有能效性,当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建立一种双向心理契约联系后,组织对成员的未来发展有一个许诺,当这个许诺符合组织成员发展期许的时候,能发挥组织成员最大的能效性。而此时组织的工作效率也就能发挥到最大了。由此可见,心理契约是具有能效性的。

2心理契约的研究展望

2.1研究的问题及方向

尽管心理契约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未来有关心理契约机制的研究可从以下几分方面努力:

2.2 心理契约机制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国外大量文献中有关心理契约机制研究,都是基于组织与员工间的绩效研究。而根据心理契约的概念和其工作机制,心理契约机制可以用在不同的组织与成员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上。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放在对心理契约机制进行动态的思考,即在不同的组织环境中,对心理契约机制进行研究,以便指导不同的组织管理者通过有效的心理管理来提高成员和组织的绩效及效能。

2.3心理契约机制的跨文化研究

虽然在国外,心理契约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但社会文化差异对心理契约机制的影响,还没有得到广泛的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契约机制具有不同的特性。总结出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管理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4心理契约机制的个体差异研究

尽管研究者早就意识到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在心理契约机制中的重要性。但一直以来个体差异在心理契约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研究却仍很少。个体差异(如组织公平感、人格特质等因素)在心理契约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个体与组织间关系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以后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Argyris,C.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Behavioe 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1960

[2]Levinson H,Price CR,Manden KL,et al Men,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3]Turnley WH,Feldman D C.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s on exit, voice,loyalty and neglece, Human Relations, 1999,55: 895-922.

篇7

关键词:公共物品;环境公共物品;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2)02-0064-04



环境公共物品是公共物品的组成部分,但与一般公共物品相比来说,环境作为公共物品具有特殊性。环境公共物品不但是维持正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公共物品不是单一的纯公共物品,由于其自然性质多种多样、各种环境要素所涵盖的地理范围不同,而且人为参与的力度不断加强,环境的性质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并且发生着深刻变化。因此,对这样一个特殊公共物品的认识以及科学地对环境公共物品进行分类研究,是公共物品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公共物品与环境公共物品的分类

(一)公共物品及其分类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书中定义公共物品时指出:“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1]以此为基础,美国经济伦理学家乔治?恩德勒在《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一书中提出:“甚至可更广义地理解公共物品,即把它理解为社会和个人生活及追求经济活动的可能性的条件。”[2]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物品为私人物品,它是指一种物品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对其他人没有产生外部效果。公共物品有2个基本特征,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公共物品在需求方面,人与人之间无须为争夺公共物品的消费权而竞争,即一个商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人们不能被排除在使用一种公共物品之外,任何一位公民都可按既定的法律程序消费该物品,任何人包括公共物品的提供者都不可能阻止他人享用公共物品。

关于公共物品的分类,美国经济学家james指出,根据保罗?萨缪尔森的定义所导出的公共物品是“纯公共物品”,而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的产品是“纯私人产品”[3]。在此基础上,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有无可以将物品分为4类,见表1。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一种物品,称作准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公共物品进一步可以分为以下3类: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险和非竞争性,如国防、环境保护等;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可以比较轻易地做到排他,如公共图书馆、公共电影院等,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俱乐部产品;第三类公共物品与俱乐部产品恰好相反,即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无法有效地排他,如公共渔场、牧场等,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公共资源。俱乐部产品和公共资源产品通称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二)环境公共物品及其分类

环境公共物品通常是指各种环境物品以及环境服务。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共同的财产,因而环境是公共物品。环境物品作为公共物品,同样也具有2个基本特征:第一,环境公共物品存在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己消费不能阻止任何其他人免费享受该环境物品的消费。例如,即使某人自己出资治理了城市的大气污染,他也不可能阻止其他居民免费“搭车”。第二,环境公共物品存在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某环境物品的消费完全不会减少或干扰他人对此物品的消费。如大气环境,某人呼吸新鲜空气不会影响他人对新鲜空气的吸收[4]。

对于环境公共物品的分类,一般是按照它作为一种特殊公共物品所包含的2个基本特征进行分类,即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有无把环境公共物品分为3类:第一类是纯环境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大气、生物多样性、臭氧层等;第二类是指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如公园、公共体育设施等;第三类是指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无法有效地做到排他,如公共渔场、牧场等。这种分类方法虽然是以公共物品分类作为依

据,但是环境公共物品与一般公共物品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关于环境公共物品的分类也要考虑到这些不同。环境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和特殊形式的自然和社会的存在,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开发自然能力的提高和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各种自然性质,环境公共物品呈现出包括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多种特性。因此,对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的分类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三)环境公共物品分类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物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给人类安全有效地使用环境造成了更为严峻的威胁。如何合理地使用环境,在满足时人使用环境公共物品的同时,保障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对环境公共物品的价值分析和分类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内容。环境公共物品分类分析是研究环境公共物品的基础,也是研究公共物品的基础之一。

1.充实公共物品理论的内容

公共物品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公共物品是公共物品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环境公共物品分类以及相关方面的研究,对于充实公共物品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科学有效地使用环境公共物品

对环境公共物品分类进行研究,有利于科学有效地使用环境公共物品,减少不可再生环境公共物品的消耗,促进可再生环境公共物品的循环利用,科学有效地使用和保护环境公共物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于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的分类分析

(一)环境的属性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中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也就是说,环境是指人们周围的境况以及可以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包括自然因素中的各种物体、现象和过程以及人类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的因素、成分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社会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发展。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类的活动,所以自然环境也是指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自然环境的分类比较多,按照其主要的环境组成要素,可分为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等。

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和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社会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必然产物,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社会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社会环境所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可以说自然环境所包含内容之外的东西均是社会环境所包含的内容。社会环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宗教、风俗以及人类建造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其他形态和作用的人工物品等要素。社会环境包括如自然条件的利用、土地使用、建设设施、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宗教、医疗教育、生活条件、文物古迹、旅游景观、环境美学和环境经济等众多内容[5]。

(二)环境公共物品属性分类

基于环境的属性分类,环境公共物品可以分为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和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宜人的生态景观、舒适的旅游环境等天然的自然物。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包含关于环境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它的生产主要由社会完成,具体地说是由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来完成的。

1.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

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包括自然界自然存在的一切,如阳光、空气等,它们的产生变化和消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不能靠市场机制随意进行生产和

费。但是人类在对这些物品使用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对这些物品产生了一些影响,如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对空气、水的直接污染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其原始特征。

尽管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大部分是由自然界提供的,不同于经济学所阐明的公共物品大部分是由政府提供的概念,但是从客观方面来讲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即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可以根据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的基本特性对其进一步分类,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纯环境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阳光、大气、生物多样性等;第二类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可以做到排他,如原始森林公园、海滨沙滩等;第三类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无法有效地排他,如水资源、草原等。第二类与第三类可以称为准环境公共物品。这3类自然属性的环境物品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所以保护好它们是十分重要的。

2.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

社会属性的公共物品不同于自然属性的公共物品。首先它不完全是由大自然提供的,主要是由政府、企业和一些非政府组织提供,其供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利用环境、创造环境,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包括社群环境、经济与生活环境、社会外观环境3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它们反映了社会环境的结构、功能和外貌。社群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构成、社会状况、社会约束与控制系统,以此反映社会群体的特征和结构;经济与生活环境主要包括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反映出来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市场环境及其结构和功能;社会外观环境包括自然与人文景观,即自然与人文的有形体与环境氛围配合的系统。从狭义角度说,社会属性的公共物品指的是人类的生活环境条件,是与人类基本生活条件有关的环境,如居住、交通、绿地、噪声、饮食、娱乐、文化教育、商业和服务业等。许多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也体现出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特征。通过为城乡居民提供舒适、清洁和便利的公共物品,从而提高社会环境质量[6]。因此,可以根据环境公共物品的不同表现形态进一步分类,社会属性环境公共物品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实体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如人文景观、绿化工程、城市环保设施等;第二类是文化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如环保活动、绿色文化等;第三类是服务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如文体教育、商业服务、交通运输、医疗居住条件等。

三、结语

根据以上对环境公共物品分类的分析可知,环境公共物品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基于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分类的概念,在分析和总结公共物品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环境属性分类的方法,把环境公共物品分为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和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并对这两类环境公共物品的组成进行了探讨。环境公共物品及其分类的分析有助于对公共物品理论更全面的认识、对环境公共物品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指导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实践。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m].胡代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篇8

关键词:不确定性环境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 决策 影响机理

Study on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on Decision-making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Pei YE1, Juan WANG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the basis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a significant role in gain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so as to setup a harmonious society. However, difficulties of decision-making for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exacerbated with the ongoing 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environment, thus severely impeding process of the general goal and expected benefits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decision-making environment, the decision-maker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conceptual models are set up about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on decision-making and its effect. Then it follow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at is,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on the decision-making effect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has a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 on decision effectiveness. On top of that, it is transparent that the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cision-making organiz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decision effectivenes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key factors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Decision-making, Impact mechanism

大型建设工程是为了实现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或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企业利益,统一组织和协调来完成一组实施空间相互影响或目标相互关联的项目[1]。大型建设工程由多项目组成、工程投资额大、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程度高、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大系统,置身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其组织及其行为方式受到一定时间\空间和社会关系的限制和制约[2],相比于一般建设项目,决策难度增加。

1.大型建设工程的决策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过程不仅可以视为一个包括多个因素和子系统的复合系统,也可视为由多个阶段和环节构成的动态行为过程。

决策环境分为决策内部环境和决策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决策系统内部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信息、文化、组织结构等因素,是决策系统内部的一种共享价值体系;决策外部环境是指决策系统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技术、资源等一般外部环境,也包括竞争者、建筑市场等特定的外部环境因素。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决策是由多个主体参与、多个环节组成的复杂活动。大型建设工程决策过程中,决策主体至关重要。不同的学者对于决策主体的划分不同,李玲玲(2004)从三元整合理论的视角,将公共决策的主体分为核心主体(政府主体)、准公共决策主体(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利益集团、社会团体等)和社会公众[3];谢琳琳(2005)将公共投资项目的决策主体分为四类:决策者、执行者、咨询者和公众[4];金帅(2013)将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前期决策主体分为:政府主体、项目主体、市场主体、专家群体、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5]。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主体应界定为政府主管部门等核心决策者,相关专家、技术顾问、专业咨询机构等辅助决策者,项目管理公司或代建单位、项目法人、指挥部、基建处、承包商等决策执行者和媒体和个人等社会公众四大主体。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主体紧密合作,互相支撑。

2.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机理

大型建设工程的决策环境是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系统,由于决策主体所处的层次不同、专业不同以及决策的特殊规定性要求等,使决策环境表现得十分复杂。

2.1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大型建设工程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建构活动,不确定性是大型建设工程决策过程中的常态。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第一,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等方面可能进行调整,给大型建设工程决策带来影响;第二,建筑市场、行业内的其他竞争者的存在,使得许多项目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就盲目决策,导致工程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投资严重失控;第三,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立项或者实施过程中外部资源、技术的不确定性;第四,围绕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展,各利益主体在维持合作关系方面存在博弈行为,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不确定;第五,决策信息的来源、信息传递的渠道、信息处理的过程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决策质量;第六,项目最终建成后,业主或者最终消费者的需求或偏好可能发生变化。

2.2 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机理

决策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复杂且动态的,都是基于不确定环境下的不确定型决策,需要项目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在决策系统内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信息量大。核心决策者往往并不是直接占有项目信息,而是间接从项目建设单位、咨询机构来获取项目信息,因此,决策信息的完备性和可靠性对决策主体做出合理决策至关重要。合理的决策组织结构、正确的决策组织目标和文化的引导,对大型建设工程决策有积极的影响;此外,决策主体之间权责利的合理界定也将影响大型建设工程决策的效率。在决策系统外部,决策主体往往受到制度环境带来的制度压力,这些制度环境包括强制性的、规范性和认知性的制度环境;大型建设工程社会影响大,决策要有一定的社会考量,因此,决策主体会受到社会环境带来的社会压力;另外,大型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是各种资源重新配置和整合的过程,资源的可获取性也会影响工程决策。最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环境的污染和保护也会给大型建设工程决策带来环境压力。

2.3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分析,在决策外部环境中,决策主体在进行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决策时,会受到制度环境带来的制度压力,社会环境带来的社会压力,资源可获取性带来的资源压力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环境压力的影响,从而影响决策效果;而在决策系统内部,决策还会受到决策信息完备性和可靠性,决策组织的结构、文化和目标以及责任体系完善性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机理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机理概念模型

3.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对决策效果影响关系研究

3.1决策环境对决策效果影响过程的研究假设

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将以上概念模型进行简化,初步构建了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决策效果影响路径模型,并提出基本路径假设,如表1所示:

3.2决策环境对决策效果影响过程的指标选取

对于决策主体,可以从决策主体的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来描述。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如果决策者认知能力存在局限及不确定性,势必对未来的发展变化缺乏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预测,对决策效果影响很大。而决策主体行为直接关系着决策效果。

对于决策效果,本文用决策产出、决策结果和决策影响三个变量来衡量。决策产出具体指因建设工程的实施而表现出来的“纯产出”方面,比如基础设施的增多、可支配公共资源的增多、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增加等;决策结果主要反映在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和结果的经济性和效率等方面,例如决策效率的提高、管理成本的降低、决策行为的完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等等;决策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决策产生的外部效应上,例如政府决策水平的提高、公民参与决策权限的扩大,决策民主性、公平性、科学性的提升等。

4.研究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对决策效果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

4.1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的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在1951年提出的Cronbach's Alpha系数方法, 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02>0.7,表示问卷设计内部一致性较高,问卷设计较好。针对问卷中每个潜变量的信度,所有潜变量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6,表明该量表的可靠性较高。本研究采用结构效度检测的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效度检验,用KMO(Kaiser-Meyer-Olkin)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值来判断变量是否适合,并进行因子分析,统计结果表明,0.5

4.2模型修正

通过对路径系数和荷载系数显著性水平及其拟合指标的分析来看,初始模型存在很多问题,若要得到是否通过检验且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需要对模型进一步修正。本文研究中进行了两次修正,第一次修正是通过删除影响系数较小的路径,如决策信息决策效果、决策组织决策效果、制度环境决策效果等来实现。第二次是通过修正指数对模型进行修正。模型经两次修正后的常用拟合指数表明优化后的模型与实际数据间契合性良好。

对于最终的修正模型,AMOS输出的中各潜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如表2所示。

4.3结果分析

通过对决策环境不确定性与决策效果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决策效果和决策主体都受到决策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决策信息、决策组织、社会环境、资源可获取性对决策主体和决策效果都有直接影响;责任体系只对决策主体有直接影响,并通过决策主体对决策效果产生间接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只对决策效果有直接影响。而制度环境对决策主体和决策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其实也不难分析为什么制度环境对决策效果影响不显著,制度环境这一变量的选取主要来源于新制度理论,因此大部分受访对象对这一概念较为模糊;但是制度环境的三个可测变量:强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往往与建设工程所处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重复和交叉,因此,对这个变量的删除并不影响对外部决策环境完整性的描述。

其中,决策信息、社会环境和决策组织对决策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分别为0.920、0.879和0.781,这也比较符合工程实际。对于任何一项工程决策来说,都是建立在足够的信息基础上的,决策信息是决策的一个重要要素,而受决策成本的限制,并不能使信息的可靠性和完备性达到最优,因而使决策信息充满不确定性。大型建设工程嵌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社会环境压力对大型建设工程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由大型建设工程所引发的诸如征地拆迁、社区结构改变等社会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工程决策考虑的很重要因素。

5.结论

本文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环境进行界定和细分,并分析了其不确定性,通过详细论证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对决策的影响机理,构建了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机理模型和决策环境对决策效果影响过程概念模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对决策效果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受到外部环境的制度压力、社会压力、环境压力和资源压力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也受到内部信息完备性和可靠性、决策组织以及权责分配的影响;第二,决策环境不确定性对决策效果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决策信息、社会环境和决策组织对决策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

本研究仅重点研究研究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机理,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决策环境不确定性与决策效果影响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如何构建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决策机制框架,并对决策机制的建设途径提出具体措施,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贾广社,杨守华,曹丽.基于业主方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8,Vol.(6)8:60-64

[2]毛如麟,贾广社.建设工程社会学导论[D].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3]李玲玲.公共决策主体体系分析――基于三元整合理论的视角[J].理论探讨,2004,Vol.(5):89-91

篇9

【关键词】个体品德 品德教育 德育环境 整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77-01

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和品质的形成,需要依赖于每个公民对自身道德素质的精心培养。然而,个体品德的形成与整个社会德育环境的优化,不仅需要个体接受外界的积极影响,也需要个体依靠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内化为一股高尚的道德力量,是在个体内部因素与社会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是个体内部观念的转变同外部德育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共同作用、相互平衡、整合统一的结果。

一、社会德育环境与个体品德的关系

(一)个体品德的觉醒是社会大德育环境改观的前提

个体品德的觉醒是整个社会德育建设体系的基础工程,是良好社会道德环境的先行条件。因此,坚持实行主体性原则,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给自己提出既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又要具有个性化特点的道德目标,就能使德育环境更符合个体受教育者的具体现状。

(二)社会环境的优化是个体品德完善的条件

在人的社会活动过程中,其内在道德修养对其行为的导向、校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而言,要通过接受教育来明确各种概念及其作用,才可能在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上,接受来自各方各面的影响。

二、社会德育环境对个体品德教育的影响

社会德育环境,从根本意义上说几乎就是整个社会环境,但从直接的因果制约关系来看,它特指相关主要的环境因素。

(一)当前社会德育环境对个体品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1.全球化与个体品德教育

个体品德教育必须适应全球化大背景的要求,侧重于全球主流思想观念和意识,从而培养适合当今环境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我们在个体品德教育中要努力吸收外来先进的思想意识,不断革新自己的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方向。

2.信息化与个体品德教育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主体的意识越来越强,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让个体思想更为多样化,也让个体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大大超过了以前的范围。

(二)当今社会环境对个体品德教育的不利因素

1.家庭环境参差不齐

在个体品德教育中,家庭德育环境起着根本作用,有一部分家长不顾孩子的发展状况,对孩子进行权钱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家庭教育偏差。

2.校园文化重智轻德

学校德育目标要求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然而,实际的学校德育并没有让学生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对德育教育进行理解。这些影响了学校德育环境整体素质的培养和德育目标的实现。

3.社会影响良莠并存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造成了社会内部结构的诸要素之间,各种道德价值观共同存在于社会中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标准,使得社会德育环境也呈现出多层次性、多样化、不稳定性以及激烈性。

三、整合社会德育环境以促进个体品德教育

生活中德育大环境的改观,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反思与相互调适,只有三者发挥合力,以在优化结构中完善功能。塑造一个和谐的大德育环境,才能发挥社会环境对个体品德教育的功效。

(一)优化家庭生活环境,扎实个体品德教育的根基

1.提高家庭对品德教育的认识

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出生后所接触的第一站,个体将来怎样生活、学习、融入社会、做什么样的人,都是通过家庭这个渠道慢慢获得认识的。

2加强“五爱”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增多,但同时也缺乏识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一些表象诱惑。因此,要加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帮助个人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统一标准的“五爱”教育。

3.家长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榜样教育同样重要。家长的以身作则和榜样示范,可以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而家长的威信是家庭品德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良好的形象给孩子以示范。

(二)健全学校德育体系,拓宽育人的主渠道

1.创新学校德育观念 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教育活动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建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和解决生活难题的意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德育建设的中心环节,没有一支好的教师团队,就不会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水平,也就不会有好的教学结果,也就不要指望能够培养出较高素质的人才。

2.明确学校德育目标 更新学校德育内容和方法

学校德育必须培养受教育者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按权益,同时使学生形成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要以先进的道德教育人、优秀的道德鼓舞人、高尚的道德引导人,并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内容的创新。

(三)净化社会生活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导向

个体品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还要积极呼吁和配合社会各部门各环节为个体的整体的和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和物质文化环境。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

个体品德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坚持党的正确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党的领导方针,落实党的政策,抓住关键点,以德育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2.综合管理,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篇10

【关键词】环境成本;计量;披露;关联会计

引言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问题之一,环境系统作为由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共同组成的开放系统,其核心的环境成本具有极大的特殊性,环境成本的成因及属性均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成本或经济成本。为此,环境成本成为理论与实务界广泛关注与探讨的议题。目前,研究者对环境成本的概念界定及其计量方法和口径尚未统一,企业对环境社会责任成本的信息披露也并不充分。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成本核算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同时将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引入到会计系统中,上述相关规定将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地反映会计信息,并为环境成本的计量与信息披露指明发展方向。鉴于此,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不同需求,以及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的迫切需要,文章从关联视角入手,拓展成本计量和信息披露的概念范围、主体范围、内容范围、计量范围、方法范围、披露范围等,试图在一个更为宏观的层面上,进行环境成本的计量与环境信息的披露研究。

一、关联法与社会关联会计

环境成本确认、计量、披露标准及方法的变化需具有一定的方法论基础。本文选择的关联视角源于会计关联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联会计理论体系。

所谓关联,是一种哲学的思维方法,其本质就是从事物的内在特征出发,基于客观规律及客观现实,建立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使不同事物关联于一个有机系统之内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在我国,以关联为主要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探讨社会关联会计的学者是王晓东。将关联思想应用于会计领域即产生会计关联法,主要是指在会计研究的过程中,遵循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原理,从会计事物的本质出发,建立不同会计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会计事物产生的根本因素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而通过理论设计、制度设计、方法设计等引导会计事物的发展方向,实现企业目标或社会目标。

在会计关联法下关联会计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关联视角下,以传统的财务会计为基础,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增值会计等新兴的会计领域都被纳入到社会关联会计的研究范畴,而社会关联会计模式下的成本核算,将是传统生产经营成本基础上的完全成本,是包含了环境成本、社会责任成本在内的全部外部性成本。将关联思想应用于环境成本问题研究,其核心是拓展传统环境成本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企业主体边界,对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报告进行关联视角下的重新界定。

二、关联视角下的环境成本界定环境成本的已有定义

(一)国外会计机构对环境成本的定义

国外会计机构对环境成本的定义以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日本环境省及荷兰国家统计局(CBS)等为代表。

其中,ISAR的定义较为系统和完整的阐述了环境成本包括的主要内容。首先,在ISAR1998年第15次会议上,ISAR通过了《环境成本和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AccountingandFinancialReportingforEnvironmentalCostandLiabilities)立场公告。在立场公告中,ISAR提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而付出的其它成本。”这一定义从微观角度限定了企业环境成本的主要内容;其后,ISAR在《环境管理会计:政策与联系》中,进一步扩大了环境成本定义,将与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有关的全部外部成本和内部成本纳入环境成本范畴。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将环境成本分为环境措施成本与环境损失成本。本质上来说,CICA对环境成本的定义同样是微观的企业环境成本。CICA将企业主动对环境进行保护而产生的成本定义为环境措施成本,即企业保护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而采取的行动成本或为减少、修复已造成的环境破坏而采取的行动成本;环境损失成本则是指企业因为环境问题而发生没有任何利益回报的净损失,比如,因违反环境法规或破坏环境而支付的罚款、赔偿金等。

日本环境省称环境成本为环境保全成本,主体界定仍然是企业,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将环境保全成本定义为企业为保全环境而付出的费用和投资。环境保全是企业为降低环境负荷而采取的一种环境保护活动,该成本定义类似于CICA定义中的环境措施成本概念。此外,荷兰国家统计局(CBS)对环境成本的定义与日本环境省类似,同样将环境成本定义为环境保护成本,即“出于防止企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所发生的成本”。

国外会计机构对环境成本的定义一般基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目的,因此,主体界定为企业,是一种微观的环境成本。与此同时,环境成本内容多以环境保护为主,是一种积极的环境成本定义。

(二)我国会计学界对环境成本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对环境成本的界定以郭道扬、陈思维、朱学义等为代表,以上学者对环境污染控制成本以及污染本身造成的损失进行分类和计算,认为环境成本主要包括: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支出成本、环境破坏成本、环境机会成本等。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环境成本的定义有所拓展,但本质上仍然围绕企业微观的环境保护和维护成本展开,如黄蕙萍、成(2000)将环境成本分为三部分,一是正常的环境开发成本,二是环境净化和环境损害成本,三是环境的外部性成本,即因环境资源使用而对后代所造成的效益损失成本。惠尚文(2003)进一步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使用、损耗、保护、恢复所支付的成本费用,归纳分类为耗减成本、损失成本、恢复成本、再生成本、保护成本及替代成本。

我国学者对环境成本的定义较国外会计机构更为细化,但从本质上来看,我国及国外会计机构对环境成本定义的立足点都是企业,其界定都是针对微观环境成本而进行的。

(三)关联视角下对环境成本的界定

基于不同的主体视角,环境成本的界定有所不同。上述概念的差异即体现了不同主体视角下的不同概念范围。综合来看,会计学界对环境成本的界定是立足于企业主体的微观环境成本,根据主体的计量目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区分为微观财务成本和微观经济成本。李明辉(2005)将企业的环境预防、维护和发展成本,环境的治理成本以及因遵循环境法规而导致的环境成本等纳入微观财务环境成本的确认范畴,从财务确认、计量的角度将企业承担的、影响企业财务成果、与环境相关的直接和间接支出定义为微观财务环境成本。而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环境造成的经济损失总和定义为微观经济环境成本,其实质是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微观经济成本包括了企业活动可能对外部环境造成的全部货币性或非货币性损失,其中货币性损失可量化,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在会计核算系统中予以反映,而非货币性损失,如因企业污染而造成的周围居民寿命降低、水质下降等等则无法在会计核算系统中量化反映,因此,在目前的会计体系下,微观经济成本不计入企业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因而对企业的财务成果没有影响。

由于当前能够进入会计核算体系的主要是微观财务成本,因此,环境成本的计量和披露范围在会计系统中被限制和缩小了。为了全面反映企业与其所在的社会系统之间的环境交互关系,首先要拓展环境成本研究的主体,即在关联视角下,重新界定环境成本。

关联视角下,企业的本质从社会契约转变为社会价值链中的一个节点,称为社会关联体。每一个社会关联体都存在于社会关联网络之中,通过不同的关系与其他社会关联体交互,同时负有向所有利益关系的关联体提供信息的义务。在关联视角下,企业本质的转变要求对成本的界定从整个物质世界循环的角度进行,即成本不仅要考虑人类劳动耗费的补偿,而且要充分考虑自然界各种物质资源的耗费、破坏的补偿及更新或复原的补偿,从而使自然界保持其原有的良好状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这个角度出发,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应该反映人们为制造该产品所付出的全部代价,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经营成本,也包括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社会成本。这种反映生产某产品或提供某种劳务人们所付出的全部代价的成本称为完全成本。因此在关联视角下,微观层面上研究的完全环境成本,是指包含了微观财务环境成本和微观经济环境成本的环境成本总和。

此外,当所有企业都成为社会价值链中的社会关联体时,由于负外部性而产生的微观经济环境成本在整个关联网络中可以被整合为社会视角下的净损失,即宏观环境成本。关联研究法允许将研究的主体范围拓展到关联体及其关联关系,于是,内含于整个关联网络之内的每一个社会关联体,可以作为环境成本的动因,与此同时关联体之间的关联关系也成为环境成本的驱动因素,整合了关联体及其关系的关联网络作为主体,环境成本的范畴便从微观拓展到了宏观,在单一的微观财务环境成本计量的基础上,微观经济环境成本及宏观环境成本的计量和信息披露成为可能。

三、关联视角下的环境成本计量

(一)传统环境成本计量模式

会计学中使用的狭义成本计量是指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选择被计量对象的合理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各种经济事项或交易活动及其影响的数量,进行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处理过程。成本计量模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从时间维度上看,分为传统成本计量模式、现代成本计量模式和未来成本计量模式。

传统环境成本计量模式嫁接于会计账户系统之上,是以微观财务环境成本计量系统为核心,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封闭系统。其成本计量过程如图1所示。

由于传统的环境成本计量系统依赖于会计的账户系统,因此,在结构上存在先天的缺陷,无法很好地满足多目标、多层次、综合性的信息要求,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面临着相关性消失的严峻挑战,因此,需要在拓展的环境成本主体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新的环境成本计量模式。

(二)关联视角下的环境成本计量模式

会计的关联法将环境成本的计量主体拓展到社会关联体及其关联关系,由此在关联视角下,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需要建立新的计量目标、对象、系统以及相应的方法。

1.关联视角下环境成本的计量目标

环境成本的起因与产品成本不同,它以环境负荷的发生和消减为起因,而所谓环境负荷,概括地讲就是指社会关联系统中,社会关联体(包括个人与组织)对其系统内的环境所产生的负担影响,包括社会关联体直接利用环境资源所产生的负荷以及对环境造成损害所形成的负荷。因此,企业的环境成本就成为企业为减少环境负荷而付出的资源投入,这是传统环境成本进行计量的目的。与此相区别,关联视角下的环境成本计量以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帕累托最优为目标,为社会关联网络上的各个节点关联体(包括社会大众)提供利益相关的信息,为国家、企业、个人的战略、规划及发展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2.关联视角下环境成本的计量对象

以关联为基础,环境成本对各个社会关联体的环境负荷进行计量;同时计算关联网络上由于外部性而造成的环境经济成本;最后,从整个社会的层面上计量整体的宏观环境成本。

3.关联视角下环境成本的计量系统及计量方法

多层次、多维度、复合结构、开放性是关联视角下环境成本计量系统的主要特征,操作中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建立环境成本计量系统。

(1)基础层:各社会关联体自身的环境成本计量

该层次的环境成本计量是实现环境成本关联计量的基础,是在吸收借鉴现有财务环境成本计量模式的基础上,突破会计账户框架,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将成本计量与企业的战略层、管理层、作业层相结合,满足“不同目的,不同成本”要求,将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目的的环境成本纳入微观成本计量框架,建立多层次、复合结构的开放式成本计量系统,以此为不同关联体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奠定基础。具体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完全环境成本法等。

(2)网络层:关联体之间的环境经济成本计量

经济环境成本发生在关联体的关联网络之间,引起负的外部性从而使其关联网络中的其他关联体产生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又称负外部性,是指由受益人之外的主体所承担的成本,即某种不良的环境后果由主体A引发,但相应的损失却由主体B来承担。这些不良的环境后果主要有:未得到补偿的健康影响、自然资源的折耗、当地生活质量的变化、噪音和美学的影响、长期废弃物的处理、残余气体和水的排放等等。当前理论研究中主要观点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但在关联视角下,该外部成本可以单独计量,作为整个社会的净损失予以反映,可以采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意愿调查法等。

(3)宏观层:社会综合环境成本计量

全部关联体的有机整合成为宏观环境成本的计量主体,宏观层面上的社会环境成本不是微观社会关联体环境成本的简单累加,因为在网络层面外部环境成本的作用下,经济关系之外的价值体系被纳入宏观环境成本的计量范畴之内,即宏观环境成本还需考量承担的社会环境责任成本。在社会环境责任成本中,除因外部性而产生的社会成本(如处理废水、废渣、降低能源消耗、对社会环境治理、居民身心健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外,还包括因对社会福利的贡献而付出的社会环境责任成本。对企业在全社会范围内付出的环境责任成本确认和计量的难度较大,当前较普遍采用的计量方法有:调查分析法、支付成本法、成本收益法、替代品评价法、社会公正成本法、影子价格法等。

关联视角下的环境成本综合计量系统如图2所示。

四、关联视角下的环境信息披露

与关联视角下的环境成本计量相对应,为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也应在上述三个层面上分别进行,由国家统一规范,并将信息汇总为一份综合报告。

(一)定量披露

关联视角下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应首先包括定量信息,如微观环境成本费用、外部环境成本费用。环境成本报告可以采取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比较型模式(如日本富士通公司)或环境成本与环境负荷比较型模式(如日本理光公司)。

(二)定性披露

与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有关的信息可采取定性披露为主的方式,在定性披露部分,可直接采用文字表达法进行叙述性反映,即以非正规形式或用文字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承担了哪些环境社会责任等,或者以附注形式反映。

(三)综合披露

以关联整体作为报告主体,还需要披露宏观环境成本信息,定量计算绿色GDP等或定性分析整个社会的环境责任履行现状。

五、结论

成本动因的特殊性导致对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与披露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成本。当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焦点问题之一时,对环境成本的量化必然突破单一的企业边界,需建立起多层次、多维度、综合性的开放计量系统。会计的关联法恰恰契合了这一需求。为此,本文从关联视角入手,深入探讨了与环境成本有关的要素及其影响关系,在关联视角下重新界定了环境成本的范畴、计量主体,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环境成本计量系统,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关联视角下,环境成本的计量主体为各关联体、关联体间关系及内涵了价值体系的整个关联网络;

第二,关联视角下构建的环境成本计量系统,其计量目标、计量对象、计量方法均有所变化和拓展,整个计量系统分为基础的微观环境成本计量层、多维交互的外部环境成本计量层以及整合的宏观环境成本计量层;

第三,与三层次的环境成本计量系统相对应,对环境信息可采用定量披露、定性披露以及综合披露等不同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晓东.企业社会关联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ISAR,AccountingandFinancialReportingforEnvironmentalCostandLiabilities[M],1998.

[3]黄蕙萍,成.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成本内在化问题[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6):97-100.

[4]惠尚文.环境成本若干问题探讨[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