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教育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卫生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幼儿对周围的环境都十分敏感,很容易接受成人的教导,喜欢模仿身边人的行为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刺激。因此,知识贫乏、辨别能力较差的他们所需要科学正确的引导。幼儿的成长发育一直牵动着家长社会的神经,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伴随一生。那么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什么要从幼儿开始?良好的卫生意识怎样培养才科学合理?
一、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何要从幼儿抓起
首先,保证幼儿安全是保障幼儿生长发育的一切前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证幼儿能够健康茁壮成长的首要条件。由于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且身体各方面发育并不全面,皮肤十分娇嫩、骨骼非常脆弱,同时强烈的好奇心使其想要接触外界事物,相比成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
其次,幼儿具有相当高的可塑性。我们通常说,刚生下来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和老师可以在上面随意作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欲望非常强烈,善于模仿也渴望模仿,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十分敏感,但自身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学好学坏都非常容易。因而应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意识,正确引导使其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尽可能避免不良卫生习惯对孩子的影响。
最后,树立榜样,幼儿教育者的行为引导十分必要。在幼儿教育中,幼师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卫生行为,以自我的行为为引导,指引幼儿保持自我卫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
二、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意识
良好的卫生意识包括:清洁意识、行为意识、整理意识。良好的清洁意识是指:每天起床后洗脸、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上床前要洗脚;饭前便后要洗手;根据天气温度定期洗澡、洗头等。良好的行为意识包括:不随意吐痰、不乱丢垃圾纸屑、不随地大小便等。良好的整理意识包括:整理自己的床铺、不随意放扔自己的贴身衣物等。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意识,老师需要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切,保障孩子们的卫生安全。
(一) 以身作则,正确利用孩子的模仿天赋
孩子是模仿的高手,一切学习都在模仿中成熟,一个聪明的老师应该看到教育的途径不仅仅是说教,对幼儿的卫生教育中做到以身作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聪明的老师更应该了解,对孩子卫生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恶习难改的现象,老师应该充满爱心有耐心,从而改掉孩子的恶习。
首先,教师应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考量自己的作为,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在犯错的时候不遮掩不害羞,在孩子们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对孩子们说明自己做错的原因,努力起到孩子们的表率作用。
其次,为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老师在学校要以身作则,在中午午休时与孩子们一同入睡,并耐心讲解什么样的睡姿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饭后什么时候睡觉是最科学的等等常识,在这个过程中纠正每个孩子出现的错误的睡眠习惯。同时老师应叮嘱家长要为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睡眠时间表,帮助孩子树立科学的睡眠观。
再次,在上学期间,老师注意在饭前和饭后讲解相关知识,并当场做出示范,让幼儿明白卫生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作用。
(二)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意识的有效途径
对孩子卫生意识应时时抓、事事抓,任何时候都不应放松对幼儿的卫生意识的培养。
1.形象教授法
将所教的东西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孩子们就有了直观的了解。例如:运用图片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形成图像记忆,将好的卫生习惯用积极的颜色加以描绘,坏的卫生习惯用消极的颜色加以描绘,孩子们对图像中坏的卫生习惯就会产生排斥,争相模仿好的生活习惯;将良好的卫生意识以儿歌的形式教给孩子们,简单易懂的儿歌中透露出的生活的道理传授给幼儿;在游戏或者表演中让孩子们了解坏习惯的危害,孩子在亲身参与游戏或者表演,对坏的卫生习惯不好的后果有了了解,对好的方面有了概念,促进了孩子的理解。
2.强化监督训练法
对同一件事物的反复训练会对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强烈的刺激进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化训练法就将这一原理发挥到极致。例如:通过对红绿灯的反复演示告诫孩子们“红灯停,绿灯行”的重要性;通过电视和网络反复播放不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造成的恶果来提醒孩子们。这样的训练是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应松懈,多监督多训练,每一次的错误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很快就会消失,好的习惯很快就能树立。
3.情感激励法
在幼儿教育中,激励教育法是一种普遍常见的效果非常好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们做的好的习惯进行口头或者实物表扬,对不好的习惯也不应重罚,要耐心劝导,特别是经过老师的教育改正了坏习惯的孩子更应该树立为典型进行表扬,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多说:“你最棒!”这样的激励语言,能明显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4.环境暗示法
幼儿对来自外界的信息异常敏感,充满了好奇,具有很强的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孩子们上课时常常会走神,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年龄特性,实现环境教学,将班级墙壁上一些零星的图画换成具有教育意义的图画,甚至将其组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使孩子们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养成科学的良好的卫生意识。
三、结语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意识既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的责任,家长的配合,对于巩固学校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应多与家长沟通,向其宣传科学的教育方式,寻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采取多种方式共同帮助孩子树立科学的卫生观念,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
幼儿教育中的幼儿良好卫生意识的培养需要集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教师的教育培养、家长的辅导帮助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幼儿的良好的卫生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各方面综合入手,给幼儿卫生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孙玉娟,孙钦锋.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3).
[2] 张玉欣.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及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篇2
关键词:幼儿卫生保健;改革;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52-02
《幼儿卫生保健》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基础必修课,以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原理为指导,研究托幼机构的保健问题,旨在使学前儿童健康发展。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相关儿童保健知识,还要实际运用,能够在保教工作中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不够。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和重视程度呢?我觉得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材料贴近学生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贴近生活的补充、加深和拓宽。美国的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目前高职高专的《幼儿卫生保健》教材及参考书目版本众多,但多流于编写体例的陈旧,编写进教材的内容多注重知识点的深度剖析,而缺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对学生来说比较单调。教师面对高职这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若照本宣科一味地去讲解知识点,会使教学变得非常乏味,学生很快就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好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找到教材与学生实际联系的突破口,拓展教学空间,增加教学的有趣性。并在课堂上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极大地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如在讲到幼儿营养卫生时,我会延伸“吃虾以后吃维C是不是都会中毒?”“早餐只喝一杯牛奶,营养够吗?”同时我也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把想到的问题提出来并汇总,分到各学习小组,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以组为单位汇报。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教学方法的采取得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适宜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手段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在《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剖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在教学中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安排相关案例进行讨论。案例的选择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难易适度。讨论时要以小组为单位,并进行分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写出简单的分析报告,从而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前儿童常见病的典型特征和护理知识,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病例,提出该幼儿患了哪种疾病,该如何预防?教师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也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把它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在课堂上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动画和视频材料,把课本上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肺循环”时,教师可以通过Flash,把动脉血和静脉血中与肺泡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景以动画形式演示出来,并配合讲解,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有趣性。
三、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提升
此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要在实际中会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在以后保教工作中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所以,要根据所学内容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环节。如讲到“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这一章时,可以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去见习,去学习一日生活制度如何安排的,每个环节都是如何操作的等一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并思考幼儿园及老师的做法是否合理,还应该有哪些改进措施,回来后写总结,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发现的问题和收获。考虑到去幼儿园的机会毕竟有限,所以教师也要把实践的内容安排进课堂,比如在学到“常用护理技术”时,老师不要照本宣科,而是真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际操作如何测体温,如何止鼻血等实操技能。
四、充分利用校外和课外各种资源
校外和课外也为《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我们要努力开发多种途径拓宽学生的眼界。如开展卫生知识竞赛、成立卫生知识宣讲团、系内板报上设卫生知识专栏。还可以请托幼机构有经验的园长、一线教师、保健医生来我系作报告,以实际案例、亲身经历介绍有关幼儿保教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在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保教的意识和责任。还可以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如调查幼儿园园舍建设、设备卫生等等,充分利用校外和课外的资源为幼儿卫生保健教学服务,使学生的观察、思考、练习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保育实践能力。
五、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渠道反馈机制
本门课程的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评定,占最终成绩的50%。根据学生的出缺勤,课堂发言次数及质量、课程见习效果、作业质量等情况确定分数;期末考试占最终成绩50%,考核的重点放在知识的实际应用上,侧重考核案例分析题或实践活动设计题,考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建立多渠道的教学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除了充分利用课堂反馈和作业反馈机制外,还可以在班级建立教学反馈意见箱,学生可以把对此门课的意见写好放到意见箱里。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学生建立QQ联系,对学生在QQ上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幼儿卫生保健》的学科特性决定了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必定是条缕万千,仁者见仁。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新的教育教法,多措并举,才能让学生成为幼儿卫生保健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学有所获,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篇3
一、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困境
1.研究队伍薄弱,研究成果少,影响力小。
我们可以看出主要的研究者都集中在高校,属于一线幼儿园的仅有1位。研究队伍的薄弱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研究数量和质量,不利于研究的发展、提升。统计得知,有关我国在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仅16份研究,远不如胜任力在教育的其它领域研究那么丰富,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及教育管理方面。研究成果的不足,会直接影响研究的影响力。通过中国知网的统计结果来看,2007年至今,被索引频次最高的研究有17次,下载频次最高的有941次。由此可以得知关于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是值得广大科研爱好者继续深入探讨下去的,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幼儿教育的时代背景下。
2.抽样调查严谨性不够。
已有的幼儿教师胜任力在样本抽取方面存在以下需要改进方面:第一,样本数量不够。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样本最多的有32名,最少5名。问卷调查中样本最大的400名,最小的166名。第二,样本缺乏代表性。访谈被试者最多来自于10所幼儿园,最少5所幼儿园。问卷调查的被试者几乎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城市。只有一份研究涉及到了从不同发展的城市抽取问卷调查的对象。第三,样本缺乏多样性。样本几乎都是幼儿园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仅仅一份研究涉及到园长、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等不同类型的对象进行研究。样本的数量、代表性和多样性一般情况下是越多越具有说服力,就于胜任力的研究实际而言,可能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无法达到理论上的标准。
3.样本区分标准科学性不足。
有关胜任力的研究中,样本分为优秀组和一般组的标准通常为工作绩效。把工作绩效作为区分标准,在公司销售等类似的组织是可以的,因为可以量化。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中,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或者是否获奖作为区分一般与优秀的标准是否就是最佳选择,还值得商榷。另外,也是由于现有的幼儿教师绩效评价标准的缺乏或者不统一、规范性差、操作性不强等因素导致。
4.研究主题狭窄。
我们可以看,超过60%的研究都涉及的是胜任力定义界定、综述(25%),胜任力模型建构(37.5%),这些是在理论层面的探索。而对于胜任力在工作实际中的应用大多数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尤其是关于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何等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此外,关于胜任力问卷的编制、胜任力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等方面的探索仍然是目前研究比较薄弱的环节。
5.数据收集方法匮乏。
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研究采用最多的数据收集方法就是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胜任力问卷法,占了70%。通过与其他领域关于胜任力的研究而言,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中的数据收集方法略显单调。数据收集方法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数据资料获取的全面性,也就不能充分有效地挖掘、提炼更加深层次的信息,并充实到研究中以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合理性。
6.模型验证方法单一。
就目前的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而言,所采用的模型验证均为同时建构效度验证,即根据模型编制胜任力问卷,用问卷收集数据,然后采用以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为主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处理。这可能是研究者基于研究成本等问题的考虑而采取的。在降低研究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研究的真实可靠性。因为,该验证方法摒除了胜任力与其他相关变量的相互关系,而在模型内部进行验证。最终所建构的胜任力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就必须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
7.模型定位模糊。
目前没有确切的研究资料证明,在建构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时,研究者对幼儿教育这一行业、幼儿园自身特点和岗位职责等进行详尽的研究。基本就是通过对部分幼儿园的部分幼儿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分析就建构出模型。那么,模型的实际效果是需要仔细斟酌的。
二、我国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出路
1.扩大研究队伍,加强研究力度,提升研究影响力。
科学研究不仅仅是高校的专利,还应该要扩大到各个组织,比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幼儿园等都应该参与到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中来。尤其是幼儿园教师,他们不该只是访谈的受访者,问卷的被试者,他们更应该是研究者,因为他们自身最清楚自己所在组织的有关事务,体会更深刻,把握更准确。
2.提高抽样的科学性。
在样本选取方面,样本量严格遵循胜任力的研究关于样本筛选的理论。扩大样本的覆盖面,考虑到不同性质、不同级别、不同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重点研究对象,真正体现样本的代表性。在研究中增加与幼儿园工作直接相关的有关人员,如幼儿园园长、幼儿家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等,这些对象提供的信息可以进一步佐证研究结论或者丰富研究成果。
3.加强幼儿教师绩效标准研究。
加强对幼儿教师绩效标准的研究。因为只有当幼儿教师的绩效标准规范、科学合理了,才能有效地区分优秀者和普通者,进而才能建立符合实际的胜任力模型。
4.扩大研究视野。
把对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扩大到胜任力的影响因素,胜任力与其他相关变量的关系,胜任力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招聘、培训、管理、考核、薪酬等领域。不仅要研究个体层面的胜任力,还要对组织层面,国家层面的胜任力进行研究。另外,对于核心胜任力的研究也是未来考虑的重要方面。
5.采用多样化的数据收集方法。
现有的数据收集是针对过去,而对面向未来发展方面略显不足。因此,除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等经典的胜任力的研究方法,有必要综合应用如图片故事练习、工作分析、360评价中心技术和专家小组讨论法等方法,并对各种方法在研究中的效用进行比较研究和探讨在具体研究中各种方法的最优搭配。
6.丰富模型验证方法。
篇4
【关键词】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家园共育;生活教育
一、教育与生活相伴而生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张生活与教育的统一性,他主张以生活为中心,让教育改变生活,从而使得教育继续发展。生活环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的发展,可以让人积极向上,而在落后的环境中就会产生落后的思想,有陈旧的教育理念。
二、幼儿家园共育的关键
在幼儿园实施的家园共育中,是要求家长和幼儿园合作完成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教学中我们要采取相互尊重、公平合作、平等、理解家长的原则。幼儿园要支持家长注定参与到幼儿教育中,这样有助于家长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在对幼儿实施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单方面的实施教育,要采取合作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要安排好家长的工作,利用家长资源,真正的将家园互助教育发扬光大。
三、幼儿的生活教育与家园共育密不可分
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由成人有意识地培养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更改。很多幼儿由于收到父母长辈的细心照顾,长久的这样在耳濡目染,幼儿受到的影响比较深远。长辈和父母的很多观点,在相处生活中习惯性的被幼儿接受,而幼儿时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点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必须利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培养幼儿各个方面的良好习惯。切不可只依靠家庭教育或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无法全面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这就要求家长与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小班初入园时,这一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刚开始的分离焦虑使得孩子无法正常开展一日活动,每年九月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画面:班级的孩子哭成一片,家长们站在班门口手足无措,不知该留该走,老师则一边引导幼儿一边劝诫家长“及时放手”。大家转发着这样的文章“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对策”“缓解入园焦虑措施”“小班新生入园,给老师家长的几点建议”……在这漫长的几周内,我们也会发现孩子适应期的长短与家长的配合度成正比。有些家长会提前为幼儿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按时接送孩子并用积极的言行影响幼儿,处在这样环境下的孩子往往适应能力强,在开学一周内便能正常作息。但也有部分家长对孩子有较深的依恋,不愿意放手,这时孩子的情绪容易反复,难以快速融入班集体,由此可见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四、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篇5
关键词: 城市独生父母家庭 幼儿社交退缩行为 预防 矫正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为人父母,独生父母家庭将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家庭模式。由于不少独生父母本身就缺乏与同伴交往及照顾弟妹的经验,其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较之非独生父母有所欠缺。生长在独生父母家庭的幼儿更易出现社会性发展方面的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幼儿社交退缩行为。
所谓幼儿社交退缩行为,是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是一种社会交往场合因感到陌生、害怕而极力回避、退缩的异常情绪。退缩行为会持久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自我定位,以及性格的健康发展。家长不良的教育方式是导致幼儿社交退缩行为出现的重要因素。
一
城市独生父母家庭因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幼儿社交退缩行为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隔代教育造成亲子交往缺失。
相关调查显示,隔代教育是独生父母家庭育儿的主要模式。由于祖辈家长们大多已经退休,有时间、有精力照顾孩子,再加上他们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能够让子女放心地将孩子交给自己来带。隔代教育为独生父母们减轻了育儿的压力,但同时也造成了独生父母与其子女间亲子交往的缺失。独生父母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往往使得他们中的不少人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他们缺乏为人父母、照顾孩子的意识,常将子女的养育责任部分或全部转移给长辈。
此外,隔代教育常使独生父母与长辈在育儿观念上存在分歧,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使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父母与孩子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2.家庭过度保护造成孩子依赖性过强。
由于独生父母本人无兄弟姐妹,因此他们的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加上城市独门独户的生活环境,导致人际接触减少。此外,独生父母育儿大多以隔代教育为主,许多老人又习惯对孩子的事务包办代替,这就大大减少了孩子和他人接触的机会,从而学不到如何与人处事交往。当真正需要面对外界环境时,孩子就常选择逃避,表现为不愿意接触陌生人或去幼儿园等。
3.未能重视儿童的心理因素。
孩子从与家人的交往过渡到与外人的交往,是一个缓慢的、逐步的过程。在孩子接触社会这个新环境之前,应让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些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急于求成,一下子把孩子推入陌生的境地,让孩子独立去应付,这往往会使孩子由于缺乏心理准备而对新环境感到不安,进而产生社交恐怖感。此时交往中的一点点挫折都可能让孩子产生社交退缩。特别是对于天生就内向、害羞、胆小的孩子来说,在和外界交往之前的心理准备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孩子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就有了良好的开端。成功的社交体验,会使孩子确立信心,消除恐惧,克服社交性退缩,奠定日后适应社会交往生活的基础。
4.不重视社交技巧的传授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2岁以后就开始有交往的愿望,这也预示着他们交往心理的萌发。他们强烈希望与同龄小伙伴交流、沟通,仅仅和成年人特别是只和父母交往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阶段孩子交往的社会需求了。但是不少独生父母本人在生活中接受祖辈的照顾较多,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环境,其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被动性,欠缺社交技巧训练。所以当他们为人父母时,对于如何培养子女的社会性缺乏经验,特别是在如何让子女降低依赖性、增强责任心等方面。因缺乏交往经验、亲密的同伴关系,他们的孩子很少能够获得成功交往的机会,难以发展自我效能感。
二
纠正孩子的社交退缩行为,独生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端正教养态度,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独生父母应当深入细致地分析造成孩子退缩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再对症下药。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体贴,以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启发诱导孩子。
2.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增强其自信。
独生父母应当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支持孩子,给他信心。多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解决与同伴间的纠纷,等等,使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且充满自信和荣誉感。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激发交往兴趣。
非独生父母家庭的孩子生长在大家庭、大群体,有较多和同伴相处的机会。但是,生长在独生父母家庭的子女人际关系的发展要等到进入幼儿园才真正开始。独生父母们应当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家庭环境,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鼓励孩子走出家门,为孩子提供多种社会生活的交往体验。例如,让孩子出去找小伙伴玩耍,或邀请邻居的小孩、同班的小朋友来家做客,多领孩子去公园、儿童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减少孩子对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增强其交往需要与兴趣。
4.向孩子传授交往的技巧。
Freud等人认为,儿童早期与父母相处的经验,决定其日后社会人格的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首先从亲子关系开始,待人格的主要结构形成后,才会受到同伴的影响。特别是独生父母家庭,亲子关系更是影响其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力量。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模仿成人是幼儿共有的爱好。家长在生活中与子女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身作则的成为子女社会化的最佳榜样,协助子女建立分享、协助等利他行为,才能使子女有健全的人格。比如,在孩子学习语言初期,独生父母可以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时的礼貌用语,并经常创设情境,让孩子实践。这样,孩子就会在与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提高了交往能力。
5.加强家园联系,共同搞好幼儿社交退缩行为的矫正工作。
苏霍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必须共同协商、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会造成孩子的退缩性问题行为。由于儿童的发展情况是各不相同的,需要因人施教,独生父母应当跟幼儿园教师之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通过沟通取得共识,确定共育的目标,共商教育对策;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的家庭情况,向家长提出不同的建议,家园共同搞好幼儿社交退缩问题行为的矫正工作。
参考文献:
[1]但菲,徐桂娟.对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现象的思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12).
[2]包蕾萍.独生子女比例及其育儿模式的年龄模型[J].中国青年研究,2007,(04).
[3]梅璎迪,陈统奎.中国特有的一代――独生父母[J].社区,2006,(22).
篇6
关键字:行政垄断;强制交易;法律规则
一、行政垄断行为概述
所谓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及准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经济运行,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 我国《反垄断法》第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由此可见,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概念的界定与当前学界的理论基本一致。
我国《反垄断法》第三十二至三十七条,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行政垄断行为,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地区封锁、强制经营者实施危害竞争的垄断行为、强制交易、制定含有限制竞争内容的行政法规及行政命令。
具体来看后两种行政垄断行为。“强制交易”,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制定含有限制竞争内容的行政法规、行政命令”则是指,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从法条的规定上可以看出,这两种行政垄断行为的主体是不一样的,行政机关既可以是“强制交易”的主体,也可以是“制定含有限制竞争内容的行政法规、行政命令”的主体,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只能是“制交易”的主体。
去年备受关注的深圳市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诉广东省教育厅涉嫌行政垄断案涉及后两种行政垄断行为,而该两种行政垄断行为也是在经济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因此,有必要分析这两种行政垄断行为出现次数多的原因,并探讨如何规制这两种行政垄断行为。
二、案例解读
(一)案例简介
2014年3月11日,广东省教育厅发文成立了“201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省选拔赛组织委员会,明确将涉案“工程造价基本技能”纳入赛项。2014年4月1日,广东选拔赛工程造价基本技能赛项组委会发文明确了本次大赛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承办,广联达公司协办,并且明确要求在省赛中独家使用第三人即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软件。此外,经报送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后于2014年4月8日的《技术规范》以及《竞赛规程》也明确要求在省赛中对涉案赛项独家使用第三人广联达公司的软件。
原告认为广东省教育厅滥用行政权力,违反了《反垄断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侵害了原告的公平竞争权利,为此,向原审法院提讼,请求确认被告滥用行政权力,指定或变相指定使用广联达公司独家软件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关于省教育厅在涉案赛项中指定独家使用第三人软件的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广州中院一审认为,因省教育厅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在涉案赛项中指定独家使用第三人的相关软件经过正当程序,所以被诉行政行为符合《反垄断法》关于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据此,一审法院判决: 确认被告广东省教育厅指定在涉案赛项中独家使用第三人广联达公司相关软件的行为违法。广东省教育厅、广联达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以原审判决认定省教育构成行政垄断行为属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错误等为由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争议焦点――独家“指定”行为是否构成行政垄断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广东省教育厅指定广联达软件的行为是否构成行政垄断行为。原告斯维尔认为广东省教育厅指定广联达软件为赛事的唯一软件,排除了其在市场中公平竞争的可能;被告广东省教育厅认为,其指定行为是根据教育部的文件作出的,根本没有“垄断”一说;第三人广联达则认为他们是通过公平、正当的程序使得赛事组委会选用其公司的软件,他们根据组委会的规定提交合作意向书,通过答辩被选为赛事的指定软件,因此,广东省教育厅作出在赛事当中使用其公司的软件的行为也是合法的,不存在行政垄断行为。
针对原告的主张,根据反垄断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该条其实就是对于“强制交易”规定。根据该条的规定不难看出,广东省教育厅“指定独家参赛软件”行为符合行政垄断的要素条件,的确属于行政垄断行为。首先,在主体上,广东省教育厅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其次,在行为上,其“指定独家参赛软件行为”符合“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对于“滥用行政权力”,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对自己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省教育厅对自己“指定独家参赛软件”行为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合法性,由此可以推出,教育厅构成“滥用行政权力”。最后,在结果上,广东省教育厅的独家指定行为,将原告生产的软件排除在省赛之外,限制了其公平竞争的机会。广州中院也是基于该条的规定,认定广东省教育厅的独家指定使用本案第三人广联达公司生产的软件的行为属于行政垄断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
三、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也在逐步成熟。但是,由于原有体制中的行政化、官本位权力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并不完善,行政权力往往依托不健全的市场机制,干预经济生活。在我国,行政垄断的实质是国家行政权在起作用,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没有低于国家权力的市民社会基础,所以诸如地方垄断、行业垄断等垄断行为不可避免地不断加剧。
行政垄断现象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降低了经济效率,阻碍了经济进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十分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学者甚至将其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毒瘤”。除此之外,行政垄断还会造成政企不分,政府效率低下等问题,甚至会成为孳生腐败的温床。这些年来,在我国行政垄断现象严重的地区和部门出现的一系列腐败的事例,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面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认为有两点是急需解决的。
(一)增加行政垄断的民事责任
篇7
一、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讲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有关卫生常识。如故事《小猪变干净了》,老师先让幼儿听故事,通过故事知道小猪因不爱洗澡,小动物们都不愿意和它做朋友,并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小猪,当小朋友想出帮助小猪的办法后,老师及时地教育幼儿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做个人见人爱的讲卫生的好孩子。另外,在教幼儿洗手的方法时,老师教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湿湿手,擦肥皂;搓手心,搓手背;冲冲水,洗干净;捧捧水,冲龙头;甩甩手,擦擦干!”这样,幼儿洗手的兴趣大,就会很快养成洗手的习惯,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还有,幼儿在午睡前,老师教幼儿将脱下的衣服叠放整齐,以养成良好的折叠衣服的自理能力。总之,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时刻不忘教育幼儿,把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贯穿在整个教学当中,促使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二、注重榜样示范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对于天性喜欢模仿的幼儿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正确与否,只要够直观形象,幼儿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模仿。因此作为教师,要从规范自己的言行做起,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时时处处都要做幼儿学习的表率。如,在个人卫生方面,教师要做到不留长指甲、饭前洗手、穿着整洁等;环境卫生方面,教师首先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瓜皮纸屑、不倒剩菜剩饭等。教师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榜样行为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以游戏为载体,让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让儿童感到快乐与自信,在玩的过程中既可以体验快乐,也能感知到生活中该去如何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游戏为载体,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玩“送小动物回家”的游戏中,幼儿会把小动物分类,并放在指定的地方。游戏“做客”使幼儿养成了用手轻轻敲门、推门、互相问好的良好行为。可见,对小班孩子,有趣的游戏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潜移默化。
四、为幼儿创设反复实践的机会
由于年龄的特点,幼儿不可能像成人那样一学就会,无论在态度上还是在方式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幼儿充分、反复实践的机会。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地利用各种游戏,上课,日常生活等形式,让幼儿不断地反复和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渐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
五、以爱育爱,表扬与鼓励是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有效方法
人天生是有进取心的,孩子喜欢得到成人的肯定与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鼓励、微笑、爱心更能促进幼儿心智的成长发育,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与鼓励是非常在意的,所以,应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通过表扬与鼓励,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当看到有小朋友扔得满地是玩具时,不要大声斥责、批评,这时可以采用委婉的方式,如微笑着对大家说:“让我来看看哪位小朋友最棒,能把玩具都收拾好呢?”当有幼儿开始收拾时,再表扬其中几个,见到有幼儿受到表扬,其他幼儿也会随之模仿。很快,地上的玩具被拣得干干净净。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室里专门设置了红花专栏,将幼儿的照片贴在一只“大孔雀”的羽毛上,用不同颜色表示幼儿不同方面的进步,每周评一次,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既记录了幼儿的日常表现,也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每周有一定成就感,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养成了。
六、家园同步合力,促进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只靠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孩子喜欢模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好习惯是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直接示范。所以说,父母应是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榜样。但是,家庭教育虽然对幼儿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在其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孩子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都较差,需要不断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得到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动。有的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这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篇8
关键词:培养;卫生习惯;幼儿;文明
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和能力,既有利于幼儿健康,也是幼儿园文明美德教育的一个方面。幼儿园应该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坚持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卫生习惯,使幼儿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同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最大限度地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幼儿期正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大人对卫生常识教育多是:“不脏不净,吃了不生病的”类似的话。如今,我已是孩子的妈妈了,正好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而且一直都在乡镇幼儿园任教。二十年的工作历程中,我发现:农村幼儿卫生意识还是很淡薄,卫生习惯还是很差。针对这个老大难的问题,我大胆设想几个解决的办法,现在我园正在实行之中,希望有所收获、有所突破。仅供大家参考。
一、家园共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针对现代家庭幼儿溺爱过度的特点,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和家长会以及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这些不良行为的弊端,提出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家园配合,通过定期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家长在理论上明确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安全保健的积极影响,家长意识到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分别通过集中讲座、培训、宣传栏等形式,使家长们能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转变自身的观念,更好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我们还让家长相互交流家庭教育经验,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在全园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活动
首先,幼儿园以倡议书的形式向幼儿和家长们发出邀请,引导他们从仪表文明、语言文明、行为文明、交往文明、用餐文明、环境文明入手,以此来规范幼儿、家长的行为;接着师生们利用班级情感空间谈话活动针对怎样创“文明”行为进行相应讨论;同时在班级家园联系板上开设了“文明宝宝”专栏,请家长和教师将抓拍到的幼儿文明行为图片粘贴上去,相互学习借鉴。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感受了文明,参与了文明、提升了文明、传播了文明,早晨当你来到幼儿园时师生问好、家长和老师问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日常活动时小朋友互相帮助的行为比比皆是;生活中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故事在家长中传为佳话。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将校园文明带动了家庭文明,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提升了文明素质,为良好的校园文明氛围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增添了一份力量。
三、日常教学活动中强化
1.请你跟我这样做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对于天性好模仿的幼儿来说,不管是正确或是错误的,只要是直观形象的,都会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为此,我们首先从教师自身的生活习惯做起,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先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为幼儿做表率。这样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多数孩子对洗手很反感,我们做老师的就要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比如在教孩子洗手的时候,我采用的做法是:教师说“请你这样跟我做”,孩子随后模仿老师的动作,边做边说“我就这样跟你做”。照例,我们在洗脸,刷牙,梳头,叠被等活动中,幼儿也很快的跟老师学到了相应的本领。
2.亲亲你――干净孩子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被老师关注的对象,特别是“拉拉手,来个拥抱,亲亲小脸蛋”等亲昵的动作,只要你给与了孩子,他就会显得很乖巧。我利用晨午检的机会,适时对孩子进行卫生教育。教师说:“孩子们好,让老师来看看谁的衣服最整洁,谁的小手真干净,谁的脸蛋白又白……”。xx小朋友你真干净,老师好喜欢你,随后给这个孩子一个甜甜的拥抱。私下里,常常会听到孩子炫耀的话语“今天老师亲我了,今天老师抱我了,老师说她好喜欢我……”。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奖励,时间久了,要求孩子讲卫生,也就成了孩子要求自己讲卫生了。因为孩子明白了“干净孩子才讨人喜欢”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细心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师,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正如有人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是啊,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因此,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农村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是我们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正是教育者和实施者,所以,我们要为此而付出,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更加健康地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篇9
在农村,由于社会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在卫生习惯、行为习惯、文明貌等方面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要使我们农村的孩子能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面对世界竞争、未来挑战,承担现代化建设的人。那对在从事幼教工作的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大人对我卫生教育多是:“不脏不净,吃了不生病”类似的话。如今,我已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一直在乡镇幼儿园任教。在工作历程中,我发现:农村幼儿卫生意识还是很淡薄,卫生习惯还是很差。针对这个老大难的问题,我大胆设想几个解决的办法,现在我园正在实行之中,希望有所收获、有所突破。以下供大家参考。
1 培养卫生习惯的方法
1.1 榜样法――教师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对于天性好模仿的幼儿来说,不管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只要是直观形象的,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教师作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引导者,首先成为他们最易跟从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为此,我们首先从教师自身的生活习惯抓起,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做幼儿的表率。在个人卫生方面,杜绝了留长指甲、饭前不洗手、用脏手抓东西吃、吃东西后不漱口等陋习;在保持外部环境卫生方面,也注意到了乱丢果皮纸屑及随地吐痰的不良影响,都牢记把垃圾扔入箱、吐痰入盂,过去常有倒剩菜剩饭的现象也不见了,操场上带班活动后乱丢的器械也能及时整理好。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教师们时时、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表率影响着幼儿,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2 生活体验法――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体验讲卫生的重要性。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长期坚持,潜移默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纲要》指出,幼儿园社会领域(包括常规习惯的养成)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其常规习惯的培养尤应渗透在一日社会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我们十分注意在日常社会的各个环节中对幼儿进行卫生习惯的培养,在盥洗之前,教育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进餐时提醒他们不挑食,桌面、地面不掉饭菜,保持清洁;饭后记着漱口,不做剧烈运动。午睡时注意动作轻、说话轻,按时睡觉、起床,不要影响到他人,游戏手工时,把碎纸屑扔入纸篓,活动结束后自己整理教、玩具,锻炼后不猛喝开水等。在各种活动中,使幼儿通过好习惯带来的好处和坏习惯造成的坏处进行对比,亲身体验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2 反复训练、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靠短时间内的说教形成,而是需要反复训练和巩固才能形成。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比如:早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时要向对方说“对不起”;离园时要与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晚上入睡时要求幼儿与父母道声“晚安”……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时,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收玩具、自己洗脸、刷牙等。如果孩子不会,老师会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做示范。同时,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贴画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严格的要求和反复的练习,会促进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逐渐形成,最后习以为常,形成自觉的行动。
3 坚持督促检查
幼儿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需要不断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可使其良好的习惯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动。如有些孩子由爷爷奶奶带,老是不洗手,不剪指甲。我就天天检查,检查完后,我也不说什么,帮孩子把指甲剪了,剪了两回,以后再也没发生这种事。督促检查可以使幼儿容易记住,下次不会忘记。
4 家园合作,家园同步
篇10
幼儿园卫生保健年度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
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发展指南》精神,继续抓好各项常规工作,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具有本园特色的、优良的教育品质,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幼儿园保教现状分析
我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好,年轻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相对平衡,大多数教师都是幼教专业并从事幼教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幼教经验,从小学转岗过来的教师也有了一些幼教工作经验,通过传帮带、培训及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基本具备了幼教工作的理论及经验。但是,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新的幼教理念、教学方法还没有充分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去,各种规章制度也在逐渐完善,今年着重在评优评先考核细则上下功夫,让教师们自己拟定制度,我园领导及时抓住“申示”机遇,解决困惑,使全园保教质量越来越高。
三、本期幼儿园保教主要目标
规范一日保教活动;制定符合本园实际的保教常规检查制度,落实保教常规管理、检查;拓展教研工作思路,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培养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四、主要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保育工作:
1、加强对保育工作的检查、督促,加强跟班指导,并通过专业培训和业务学习等形式组织保教人员学习保育业务知识、卫生保健常识,提高教师、保育员、食堂人员的保育知识。同时还定期召开保育员工作例会,反馈工作情况,指出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更高要求,从而进一步规范保育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后勤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安全和服务意识。
2、努力做好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加强对幼儿生活各环节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各班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幼儿生活卫生常规,开展自理能力训练活动,同时注意培养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的兴趣。
(2)开展保健自助竞赛活动和防火、防震疏散演习等等,提高幼儿自我防护意识。
(3)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机体抗病力,定期对幼儿进行身心健康检查,并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坚持做好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工作,积极预防常见病、多发病,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做好护齿、护眼、驱虫等卫生保健工作。对体弱幼儿及心理行为异常的幼儿建立观察记录档案,并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让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4、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仔细的做好各个环节中的保育工作。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地向家长宣传科普保健小常识,进一步抓好卫生保健常规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教育教学:
积极创设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环境,做好教育延伸工作,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1、要求各班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愉快、安全的教育环境,并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2、鼓励教师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做孩子的伙伴,善于观察幼儿的内心世界,及时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支持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心灵健康成长。
3、各班有计划地开展、舞蹈、绘画、讲故事等主题活动,让幼儿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五、强化教科研工作
1、成立教研组机构。
2、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领会《规程》精神,学习领会《3—6岁儿童发展指南》,学习幼教新信息,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3、为了让教师们不断吸取新知识、新观点,我园规定每月集中教师进行一次业务学习,以集中学习理论、相互观摩交流等形式来进行。
4、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每位教师每月必须听两节课,及时评议,形成互相学习取长不短的好风气。
5、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主动参与并在以提高本班教育成效为中心的前提下不断总结,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六、注重家长工作
1、召开新学期全园家长会。
2、加强家园联系工作,通过家访、家长会、离园接待、家教咨询等活动形式,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并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同时围绕教育目标及幼儿发展需要与家长共同商讨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方法,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3、出版好班上的“家教园地”向家长传授科学育儿的方法,并请各班收集家教文章。
幼儿园卫生保健年度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将以《0—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幼儿园保健工作规范》为工作依据,根据xx市妇幼保健所及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按照我园园务计划的具体工作要求与安排,严格执行《苏州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评审细则》中的各项规定,加强对食堂、保育员、教师和家长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全园保教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保教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使全园同心协力把卫生保健工作做得更好,保障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工作目标
(一)加大一日活动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力度。
1、耐心细致做好晨检工作,晨检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写好“晨检反馈表”将有关晨检信息及时反馈到各班。严格把好传染病入园关,杜绝幼儿将危险物品带入园。班级做好二次晨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班级和保健室做好患病幼儿的全日观察记录。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活动中要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同时还要照顾到个别特殊幼儿,如体弱多病、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不稳、胆小怕事、活动量特大等,班级写好体弱儿个案管理记录表。
3、每天确保两点一餐的合理供应,每周自制点心三次。让幼儿在整洁、愉快的环境中进餐,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吃尽饭菜的好习惯,鼓励幼儿添饭,照顾好班级肥胖儿和体弱儿的进食。饭后漱口、擦嘴,组织幼儿餐后散步。
4、午睡时,当班教师要加强午睡的组织和管理,确保120分钟的睡眠时间。幼儿午睡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巡视,注意每个角落、每张床铺、每个幼儿,对一些体弱生病的幼儿给以特殊的照顾和关怀。起床后,要注意孩子的衣着的整齐情况,同时应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5、各班要把好幼儿盥洗入厕关,教育幼儿不拥挤,注意安全,养成良好的盥洗方法和习惯。
6、抓好离园关,离园前教师要加强安全卫生教育,让幼儿穿带好自己的衣物用品等,师生间相互道别,老师将班上的每一个孩子交到家长的手中做好交接工作。使每一位幼儿高高兴兴来园,平平安安回家,确保万无一失。
7、一日活动要动静兼顾,活动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坚持“保教并重,共同提高”的宗旨。
(二)认真做好各类消毒工作,严格控制多发病、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1、各班级保育员各负其责搞好园内卫生,确保幼儿园内外环境无卫生死角。
2、幼儿常用物品的消毒工作严格按照新下发给各班的“幼儿园常用物品消毒常规”和“幼儿园消毒制度”执行。保育员要使用好班级消毒柜、紫外线消毒灯、“8.4”消毒液等消毒用品。
3、新入园幼儿的预防接种卡查验、登记、和发放补种通知单等工作有了新的变化,本学期我园将严格按照教育局和卫生局的文件要求做好20xx年度入托入学预防接种查验系统的有关工作。随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切实加强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现幼儿患传染病及时隔离治疗,彻底消毒并报告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三)加强膳食管理。
1、认真验收xx市教育局教育装备统一配送来的师生食物用料,并做好登记、索证工作,确保食物新鲜,数量到位。
2、制定全面、合理、均衡的食谱,精心烹饪幼儿饭菜,确保加工质量,认真做好营养分析工作,按要求召开膳委会会议,保证幼儿必需的营养需求。
3、食堂做好饮食卫生安全工作,做好生菜和熟菜的留样,做到48小时留样备查,严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4、师生伙食严格分开。每月做好幼儿伙食费的结退工作。
(四)重视健康检查。
1、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橱窗、讲座等)。
2、对体弱儿、肥胖儿在建立专案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期初、期末做好幼儿身高、体重、视力、龋齿的测试统计分析工作,了解幼儿生长发育动态以及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关措施。
4、确保新入园幼儿常规体检率达100%,加强对疾病矫治的管理,管理方法得当有效并有记录。
5、做好全体教职工的体检工作,确保体检率100%,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强化安全保卫措施,全面提升安全系数,确保幼儿安全。
1、全体教职工一切活动均以孩子为中心,“安全第一”警钟长鸣。根据每月安全检查情况和每周安全检查情况表落实整改措施,杜绝园内的事故隐患。
2、保安严把“大门”关,确保监控设施和CK报警正常。家长凭接送卡接送孩子,确保幼儿的安全。
3、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各班要及时做好安全、健康教育记录。
4、利用橱窗和家长会等形式对幼家长进行幼儿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避免园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5、定期开展好园内安全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六)召开卫生保健会议和培训工作。
1、每月及时召开卫生保健有关会议。
2、及时做好教师、保育员和食堂人员的园内培训工作。
3、联合当地卫生院做好家长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
(七)使用好儿童保健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1、进一步加强对卫生保健资料的积累及统计、分析工作,力求完整正确。为今后的工作积累资料,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