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格教育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品格教育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初等教育专业;高职院校;审美品格

中图分类号:G71

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初等教育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更具有特殊性,既要考虑到小学教育现状对师资的要求,又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终身发展的密切联系。作为教师应如何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已成为师资培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作为人的审美活动中对美的认识、理解和表达的审美品格的培养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审美品格培养完善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经历了4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飞速发展中,为培养人才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高职高专院校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积极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正确定位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尤为重要。梳理我国各历史时期的相关文件发现,国家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些规律性可供教育者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

尤为突出的体现在"加强审美品格的培养,在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审美创造性的培养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新时展需要的初等教育专业型人才。"[2]

如今,初等教育的专业化使"审美品格的培养不仅成为传播社会知识、表现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而且要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这种特殊的培养目标是由此类学校的特殊教育定位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师资,将面向小学阶段的儿童进行施教,他们将担负起启蒙儿童心智、培养儿童情操的重任。为此,提升教师的审美品格,可以将教师的教育目光指向美好而通透的教育境界和多元化的思想范畴。同时也可以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以达到在教育教学中以明确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育风格、完美的教育情境,来感染和熏陶小学阶段的学生,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加强审美品格培养满足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人才自我实现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和审美发展的历程上看,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必将注重整个社会的审美品格的提升。追根溯源,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从未停歇的,这是一种本性的展现,更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高度发达的社会,既是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又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而且高度的精神文明对人类审美生活的要求将更加完善。离开对美的追求,精神文明将不复存在,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也将迅速瓦解。

由于审美需要包含着对美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是一种实现人的全部潜能的愿望,因而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功利主义的巨大力量虽然使人们无法摆脱,但人们却无法忘记心中最为原始而真实的心理需要,这就是从心底里萌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审美活动中人的身心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从而使心灵的重负得以减轻。

"马斯洛需要理论将审美需要列在第六层次,第七层次是自我实现,可见,审美需要实际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学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活动的典范形式,理所当然地是属于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一种活动。"[4]初等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教育活动,正如艺术家渴望创作,其动机之一就是要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创作者在作品中情感得以宣泄。而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师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自我实现,以达到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与表达,审美品格的培养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品格,有助于帮助学生超越现实的局限,使生活中的美与愉悦在审美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现。

(三)加强审美品格培养满足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人才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固然与其职前培养有着密切联系,但专业外的某些素质,也对其专业发展产生着主要影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又各不相同。[5]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格局,在物质财富日渐丰富之余,人们对审美品质的需要也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审美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审美因素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要素也要求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去审视。可以说,社会物质生活的飞速提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而丰富的具有艺术性的审美空间,并逐渐构成较为浓厚的艺术审美氛围。为了使平庸,低俗的审美趣味转向更为完善的审美格调为人们的审美品格的养成还应有积极的引导。

优良的审美品质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影响很大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只有具备多元而开阔的审美品质,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滋养和进步的。教师面对着社会因素的影响,反过来教师又要以其自身的认识与理解来汲取周围环境的营养,进而去影响学生。

初等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摇篮,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精神层面的构设尤为重要,进一步提高儿童审美情趣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儿童的成长也将影响到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为此,在对未来初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中,注重对其审美品格的培养尤显重要。

[1]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瑞士]M?L?戈德斯密德.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J].高等教育研究,1999,6:151.

[3]安萍.论高校通识教育的性质与实施[J].教育学术月刊,2008,5:145-148

篇2

我第一次去访问她,刚一进屋,她就躲到别家去了。我第二次又去,在前门叫她,她开后门走了。有一天晚上,我又去找她,想和她拉拉家常,她叹了口气就不答腔了。我向她提出和她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问题,她说:“我家生活困难,无法照顾你。”她不接受。这样一连好多次都让我坐了“冷板凳”。

我想,这是因为我刚进村,她对我还不了解,我首先要和她建立阶级感情,取得她的信任,使她相信我是党派来全心全意为贫农、下中农办事的,然后才能进一步和她交知心朋友。因此,尽管她不理睬我,我还是满腔热情地去接近她。她烧火,我就帮助添柴;她喂猪,我就凑上去提潲盆;她躲开不见,我就帮她带小孩。我发觉她大儿子的脚生疮,就帮助请医生敷药,给她的大儿子治好了脚。这样她逐渐受到感动了,愿意和我说话了。这时,我又提出了在她家住的问题,这次她同意了。但是,她一方面让我搬进她家住,另一方面还躲着我,不愿和我说知心话。去劳动时,她不告诉我就走了;我跟她去打柴,她打完柴也不叫我就自己回家了。有一次,她正在煮饭,我凑上去烧火,从生活谈起,问她六口人吃饭,一年要吃多少粮食,生活过得怎么样,以及其他问题。当我谈到我们下乡来的目的时,她忽然停止了手上的活计,认真地听,但接着就叹了一口气说:“都怪没有男人,‘八字’不好。”就不说话了。这时,我的思想有些波动,我感到和她打成一片真难办,我甚至埋怨她的思想太顽固,也感到发动妇女的工作实在难啊!我想,好贫农有的是,就不能发动别人吗?后来我意识到这样的想法不对。桂珍是一个真正的贫农,她所以顾虑重重,心里一定有什么难言的苦衷。再说,她活了三十多年,几乎就没有开过会、参加过社会活动,她的思想不容易开导,对她的工作比较难做,这也是很自然的。她过去既然是苦大仇深,就必然有革命的要求,只要自己下决心,耐心地帮助她,使她真正领会党的政策,是可以把她发动起来的。我碰到一点困难、挫折,就退却、动摇,害怕艰苦了,就责怪人家“思想顽固”,这正是暴露了自己体会不到贫农、下中农的疾苦,缺乏贫农、下中农的阶级感情。

我检查了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认识到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必须培养对贫农、下中农的阶级感情,并为贫农、下中农撑腰,使他们相信我是真正为贫农、下中农办事的。打这以后,我继续坚持参加了集体劳动,打柴、挑粪、挖地、铲草,队里的农活样样都参加。在劳动上我不怕苦,有时和他们一起上山打柴,山很陡,山路很窄,我还是一口气爬上去,即使肩磨破了,脚打起了泡,我还是坚持下去。有一次,我同桂珍上山打柴,路上遇雨,我不小心一跤摔在沟里,额头碰出血来,我爬起来坚持把柴挑回家,她很受感动。在劳动中,我发现在工分问题上有同工不同酬的不合理现象,就及时反映给领导,调整了贫农、下中农的工分。我白天和桂珍劳动,晚上回来和她谈心。这样一步步建立阶级感情,她对我也逐渐信任了,愿意和我谈知心话了。有一次,她对我说:“开始不了解你,不相信你能为我们解决问题,现在,我才相信你真正是党派来的好干部,你们没有架子,一来就和我们一起劳动,什么活都干,还真心实意地为我们办事,和自己人一样。”

桂珍虽然愿意和我说一些知心话,开始向我反映一些情况了,但是要进一步提高她的革命觉悟,还需要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有一天,她正在补衣服,我走过去接过她的衣服来补。她补的一件棉衣,是十七八年前结婚时做的。就从这件棉衣谈起,谈到解放前的生活。她说她父亲为地主扛长工如何苦,她如何七岁起就摸螺蛳、打柴禾卖,帮人家种豆子、盘花生,母亲如何带她讨饭。她出嫁后,丈夫也是没有地,给地主打零工,少吃缺穿,受尽旧社会的苦;她一边谈一边流泪。她说:“我这‘八字’就是不好,解放后过了几年好生活,时我家也住过干部,这几年死了男人,又受苦。人家说死了男人的都是‘八字’生得毒的。”说着,她衣服也补不下去了。

当时,我觉得不好直接去说服她的宿命论思想,便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她想一想:“解放前命不好,为什么一解放就好了?丈夫是怎样死的,是不是‘八字’克的?现在生活有困难的是哪些人,是不是都是‘八字’不好?……”

后来,她参加了几次诉苦会,又参加了多次党的政策的学习,每次开会学习回来,她都要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什么叫革命?”“什么叫组织起来?”等等。我觉得她开始在思考一些问题了,很高兴。我想,首先要启发她的革命觉悟,有了革命的觉悟,还要让她懂得革命的一些基本道理,如告诉她要革命就要组织起来,谁来组织,谁来参加等等。为了帮助她弄清这些问题,我想了一个办法:每天同她讲一点,下毛毛雨。这样,我一步一个脚印,帮助她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工作,她对当前党的政策的主要精神逐渐领会了,阶级觉悟有显著的提高,工作也积极了,主动找人开会,进步很大。

但是,事情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天晚上,我兴致勃勃地找桂珍研究工作,她忽然又变得消沉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她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思想又有顾虑了。我联想到:桂珍虽然这段时期有很大的转变,但是她在内心深处总好像笼罩着一层阴影,有时高兴,有时叹气连天,有时好像话到嘴边又缩回去了。我和她谈身世,谈遭遇,她就流泪,有时竟哭出声来。开始我对这些迹象还不怎么留意,现在越想越觉得里面有文章,肯定她有什么难言的隐痛。

果然,当我再找她谈话,谈到年青守寡、生活困难,受到歧视时,她哇的一声哭了。接着她诉说:她丈夫死了以后,受到村里个别坏分子的欺负和侮辱,多年来一直抬不起头。她把内心深处隐藏多年的痛苦对我说了。我听了,心里无比的激动,我好像这时才真正认识了这位贫农。我也好像全身增添了无限的勇气,对党交给的任务也更加感到它的份量了。我一方面指出这个问题的性质,帮助她进一步提高革命觉悟;另一方面表示积极支持她打击坏分子,为她撑腰。

桂珍诉说完后,站起来,态度异常坚决地说:“黄同志!这回我什么都不怕了,我要把这件从来未对人讲的事讲出来,要积极参加工作,要坚决革命到底。”

事实证明,贫下中农的妇女,在旧社会生活在最底层,她们同样有强烈的革命上进心,只要我们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同样可以把她们发动起来的。从这以后,桂珍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了。她积极参加队里的工作,成为大队贫农、下中农组织的骨干分子。在她的教育和影响下,她的十七岁和十三岁的两个儿子,也积极参加了队里的工作,后者是队里儿童团的团长。

篇3

【关键词】 发酵工艺;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2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是我国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发酵工程学科,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学府之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发酵食品工艺学》是生物工程学院针对具有一定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理论知识的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综合性特色课程。该课程以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影响了该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该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当前该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与“重能力培养”目标不协调

目前该课程纯理论讲授比重较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知识仅停留在肤浅认识和反复的强化记忆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无法较好地理解,对于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创新发展尤为不利,这违背了工科背景和高校教学改革“重能力培养”的目标。

此外,由于此课程学时较少(32学时),限制了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影响了课程教学的完整性。由于实验器材和课时的限制,《发酵食品工艺学》未安排实验操作课程,所有内容只能“纸上谈兵”,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课程内容相对滞后

《发酵食品工艺学》涉及知识面广、相关理论发展迅速,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而《发酵食品工艺学》的教学内容目前无法及时补充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

3.课程考核内容和形式单一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模式主要以期末卷面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主要是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存在如下弊端:(1)对学生需掌握的知识体系考核不全面;考试前突击记忆使学生成了教科书的蹩脚复印机,信息的保持率很低。使考试带有一定的投机性。(2)偏重理论知识考核,偏离了“工科背景”的本科生教学宗旨。(3)以理论知识考核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无法使学生在课堂时间保持最佳学习状态,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注重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

本课程改革定位在将教学模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为此提出以下几点举措:

1.突破以理论课为主的培养模式,改为以理论和实验并重,重视实验教学作为实施专业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2.更新观念,引导和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以自我讲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

3.大胆尝试“开放性教材”,以《发酵食品工艺学》为主,以本校数据库为平台,及时更新和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三、课程内容改革

1.新课程内容的编写

引进和借鉴西方国家最新的相关教材,根据学科发展,不断更新内容,从而将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学科的发展相结合。突破原有的或按结构或按功能编排的旧框架,按照国家和地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兴趣重新组织授课内容,使授课内容更有针对性。通过多阅读文献,扩大知识面,尽量把所讲的理论知识与应用例子联系起来,把应用实例贯穿到讲述的各章节中。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设计应注重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与方法的顺序性、连续性和整体性。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从现象入手,正确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2.实验内容的安排

《发酵食品工艺学》是以讲授发酵食品生产原理和工艺为主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目前该课程的最大问题是无实验课程的安排,使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不但降低了教学质量,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共分15章,包括20多种发酵产品,实验内容应选取在生产原理和工艺上具有代表性、产品产量和影响大、学生兴趣浓厚的为佳,如啤酒、黄酒、酱油、醋和乳制品等;同时应考虑本课程实验内容是否与其他相关课程实验内容重复。为了克服大学低年级实验课程中重视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现状,我们重新构建了基础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创新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针对本学科的内容特点,基础性实验主要安排酱油和酸乳工艺实验;开放性实验允许学生在条件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自选实验内容;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选定实验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发酵相关理论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实验结束时进行总结,延伸实验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体现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把小组合作学习和互动式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1],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具体有以下一些探索方案:

1.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贯穿于《发酵食品工艺学》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此模式中教师用问题来启发小组的合作和讨论,注重在课堂上小组间的合作与互助,通过与人合作及交流以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小组讨论,本着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以及求实的精神进行实践操作。讨论部分主要是锻炼学生充分将理论和实验联系起来,培养如何分析和设计实验。如果实验失败,可以学生自己先反省,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教师主持在全班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吸取教训、积累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在实验课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2.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发酵食品工艺学》中包括20多种发酵食品的发酵原理和生产工艺,有些产品的生产原理和工艺较为类似,如黄酒、白酒和酱油等,为避免讲授内容的重复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兴趣,提出几个观点或要求,学生以小组(3-4人)的形式选择其感兴趣的内容(最好是学生家乡或熟悉的产品),在课下充分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后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对该产品的历史、生产原理和工艺进行讲解(15分钟左右)。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掌握该产品的历史、生产原理和工艺,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变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的去掌握知识;师生互换教学角色,以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3.阶梯式实验教学

构建阶梯式实验教学,具体分为基础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创新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具体内容见课程改革第2部分。通过一系列的阶梯式实验教学训练,最终目标要使学生养成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4.改进和完善课程网站

课程网站可以将优秀课件、教学录像、电子教案、文献库等教学资料传到网上,并且做到及时更新网络内容、扩大课程信息量,发挥课程网站的辐射作用。增添新的栏目和内容,如网上提交作业和批改系统等。答疑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操作,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自由交流和互动。网络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在于既保证了课堂教学内容的高信息含量,内容不断更新,又使得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

五、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促进课程更好地实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举措[2]。《发酵食品工艺学》成绩的考核评价体系设计如下:(1)理论知识40%;(2)实验内容40%;(3)学生课堂自我讲授20%。上述考核评价体系理论和实践并重,并通过师生互换角色的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工科学院的教学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和创新型人才,逐步构建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发酵食品工艺学》以理论与实践并重,以自我讲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对教学内容、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完善。通过上述改革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是达成我们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超硬材料制品 教学观念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超硬材料因其特殊的性能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超硬材料制品的研究与制造都是一个异常活跃的领域。超硬材料制品工艺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近年高校为材料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由于它涉及金属、陶瓷和高分子三大固体材料,内容繁杂,学时有限,目前国内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教材,因此教学难度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1 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

目前的高等学校教育在教学观念上还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如只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教学方法;只关注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只关心理论知识的讲授而轻视了实践操作等。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和能力培养的过程。

很多专业化教材或多或少存在“老化”现象,未能很好的反映当代科技在该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从而使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近年来,我国的超硬材料工业出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体现在合成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制品制备技术不断完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等。但是,现在使用的教材一般包括“超硬材料学”和“超硬材料制品”两个大的部分,教材系统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掌握最先进产品的制造技术和方法。因此,有必要采用自编教材的形式进行教学,教材一年一补充和更改,紧紧围绕超硬复合材料(制品)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分别介绍超硬复合材料的概念、原则、方法、反应技术、应用、研究前沿以及超硬制品的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包括树脂、陶瓷和金属结合剂超硬材料制品及它们的复合界面等,见表1。

为了扩展和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超硬材料学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还需要给学生列出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和书籍,如《超硬材料工具设计与制造》、《超硬材料制造》、《现代超硬材料与制品》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有关问题去阅读书籍,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开展互动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超硬材料制品工艺学是一门专业课,专业课很容易走“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许多教学活动停留在纯理论化阶段,忽视了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专业课教学一旦离开了利用工程科学应用和实践性的特点学习自然就会枯燥无味,学生也就为了扩展和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超硬材料学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还需要给学生列出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和书籍,如《超硬材料工具设计与制造》、《超硬材料制造》、《现代超硬材料与制品》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有关问题去阅读书籍,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只有靠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习内容,这也导致了他们只追求学分,而忘记了学习这一门课程的初衷。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多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对超硬材料的激情与兴趣。

超硬材料制品工艺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与经验相结合的课程,对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显得晦涩难懂。因此,要尝试改变整节课全面讲解的教学方式,而应适当的开展课堂讨论。例如,针对同学们普遍不理解的知识点,应该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从单纯听课、做笔记的传统角色,转化为真正的课程参与者,最后老师做总结性发言,让同学们对这一难点加深理解,并巩固其他学科知识,如《复合材料概论》、《失效分析》等,将知识串联起来,达到系统学习的效果。通过互动教学,同学们就会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从而学得得心应手。

3 加强专业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应具有对自己工作的敬业精神,然后是勇于改革的探索精神,另外还应具有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本着这种使命感,就要及时地提高专业素养,适时的充实专业知识。在科学发展日益发达的今天,授课老师不应停留在原有的课本上,而应该及时了解科技界的动态,更新专业知识,实现自身知识的升级换代。教学的内容应与科技发展、现代应用实例相结合,这将为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充当很好的“向导”。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不仅想从老师那里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希望获得一些人生的看法。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容易产生浮躁的心理,这也让学生们感到非常的迷茫,这就要求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加上阅历,耐心的给学生以真诚而正确的指引,充当学生人生航行中的好“舵手”。

因此,教师在努力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还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提高教学效率。

4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超硬材料制品工艺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验性,要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独立科研的能力,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还应增设综合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只需根据“超硬材料制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做就可以了。而综合性实验就要求学生以“超硬材料制品制备与加工—制品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制品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观察与分析”为主线,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平台—综合设计实验平台—研究创新实验平台”三层次为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材料科学与工程“成分/组织”“合成/制备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实验教学的基本设计理念,打破原有的分散、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创建与超硬材料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和专业特色实验相呼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实践环节前提出诸如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前提,然后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讨论部分,看学生是否能联系已经学习过的理论和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将其融为一体。使学生既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分析的能力,又能体会到实际实验与理论设计的距离,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引入科研实例,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在授课时应当适当引入科研实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授课老师可以根据某一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事件在课堂中提示后,组织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在课堂中展开讨论。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掌握国内外对本专业的研究现状,又能使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对本专业的认知能力。例如在教授“树脂结合剂超硬材料磨具”一章时,可以提前布置学生查阅“材料的增强方法”,其中必然有“颗粒增强”的方法。教学中将“超硬材料增强树脂”作为题目加以讨论,包括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增强方法:纤维增强、晶须增强、纳米增强等。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能力,而且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老师还可以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引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科学实践中去。一方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了教研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常规教学的层面转化到开放式教学中来,注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尽早的融入社会实践当中。

6 结束语

超硬材料制品工艺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没有套路可循,只有联系实际,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全面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改革入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毕豫,李颖,观春龙等.超硬材料电镀制品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科技信息,2009(31).

[2] 李科友,张存莉,朱海兰.《生物资源利用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中国林业教育,2012.1(1).

篇5

对于市场经济制度尚在建设中的中国而言,对私有资本习惯性采取较警惕的态度,而对于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更是如此。尤努斯的小额信贷和社会企业观念,似乎是在说明,第三条道路是存在的,如他在冷餐会时所言,“在社会企业尽管是私有资本,但你不必担心他们只是为了赚大钱,有了社会企业也不需要再单纯地依赖慈善解决社会问题,而是以一种崭新理念来解决很多问题。我们希望我们有关社会企业的理念最终能够得到实现。”

无论这条道路是否真能将我们导向理想之地,我们都不妨记住尤努斯教授所说,要敢于想象一个没有贫困的社会,并像他一样,实践之。

中国应尽可能多开展微金融业务

时代周报:格莱珉银行在全球都有成功的推广案例,包括在美国,格莱珉银行的这种模式也进入了中国,你怎么评价目前在中国推广的情况?另外,中国将来有没有可能出现一家像格莱珉这样的银行能够专门为最贫穷的人服务,提供贷款服务,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尤努斯: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格莱珉特别是小额贷款这种思维,是因为传统的银行模式无法向更广大的群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即贷款上的支持。我们提出并发展了这种模式,特别是希望向底层群众提供贷款,而在孟加拉我们提供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女性,在孟加拉有800多万女性接受格莱珉银行的贷款。

中国是一个有着非常浓厚商业精神传统的国家,底层老百姓即使收入很低,他们也需要资金来发展自己的手工业和自营企业,但在中国依然缺乏这种模式。毫无疑问,中国的金融体系需要改革,能够向底层人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贷款服务。

中国过去20年里类似格莱珉银行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主要是基于两大困难,第一个是中国缺乏支撑这种东西的司法体系,在中国借钱是可以,但做抵押是不被允许的,因此中国现在只是一只脚走路,毫无疑问这是司法上的问题。第二个困难是可持续性的问题,政府主导一些行为,政府虽然向老百姓借钱,但这种钱没有什么利息,可能做起来也比较困难,无法与中国常见的高利贷来竞争,因此我们需要和政府项目进行一些交集。

时代周报:中国目前小额信贷行业蓬勃发展,然而背后仍然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比如说资金规模限制难以解开,还有信贷业务中存在风险化解,你是如何看待中国信贷这一块存在的问题?此外,小额贷款乡村银行在中国可否成功复制,如果可以复制的话,还缺乏哪些司法上的支持?

尤努斯:从世界经验来看,微金融这种小额贷款风险并不像大家所看到的那么高,因此应该对其更有信心。我所说的微金融并不是光指借钱一项,还包括其他基本金融服务,比如说保险,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东西概括进去的话,可能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比如在我们格莱珉银行内部就有很多的保险模式。

很多人每周都必须存一点钱进去,虽然这个钱只是一点点,对大家来说也不是很大压力,但是积少成多,最终会汇聚成一笔巨款。每年格莱珉银行提供15亿美元的贷款给大家,可是大家每年的存款也接近10亿美元,因此这并不是一项非常高风险的东西。

我觉得在中国法律上的问题也只能走法律途径解决,现有条件下我觉得尽可能多开展一些微金融业务,积少成多,在底层活跃起来,相信政府最终会认可的。

时代周报:你怎么看广东在中国的地位?

尤努斯:广东是中国一个私有经济包括企业发展非常繁荣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可能要更加具体和有特色,比如广东是不是应该立足于其他目标,比如说中国经济高增长,在高增长率慢慢下降的情况下,能不能保证每个人不会失业,保证有收入,能不能保证广东人民始终是富裕的状态,而没有穷人呢?

广东是“世界工厂”,这是各位感到非常自豪的一点,但广东能不能也成为一个分享幸福的地方,能不能让广东人民享受到更多的幸福,生活水平更高呢?这是我们对广东的一个希望。大家应该把注意力更多转到人民生活的质量上来,这是我们更高的目标。

以人为本的经济并非金钱至上

时代周报:有两个观念的突破给小额贷款开辟了发展道路:穷人的小额贷款银行和世界银行提出小额贷款必然高利息观点。这两个观念上的革命性突破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那么,你是如何利用格莱珉银行,从而解决高利贷的问题?

尤努斯:我会经常问自己,我究竟能做什么,我能做一个什么样的贡献?我们在孟加拉会做很多的工作来减免高利贷,高利贷在孟加拉也是非常严重的现象,很多人也因为高利贷陷入极大的困境当中。当时我就想,在这个村庄里我可以如何帮助解决高利贷的问题,这不是说我要解决金融行业的高利贷问题,而只是我所关注的那个村庄而言,我觉得我可以帮助他们去解决高利贷的问题。

他们可以来我这儿找我借钱,而且跟我借钱很简单,因为贷款额度非常小,几乎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金额,因此我可以去帮助他,而我是从27美元开始的。我又在问我自己,既然你能够让这么多人高兴,为什么不把这样的模式和这样的额度再推广,你现在给到这个人27元美元,你也可以给另外一个人27美元,让另一个人也获得改变。于是我去到不同的村庄,给他们提供小额贷款,使得他们不需要再去借高利贷了。

篇6

【关键词】罗素;儿童;公平意识;慷慨品格;培养。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1872~1970),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英国哲学家,同时,他也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散文作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活动家,享有“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之称。罗素的很多教育思想、理念,对我们现代教育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罗素晚年得子,对孩子钟爱有加,且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的儿童教育观主要体现在1926年出版的《教育与美好生活》中,罗素提出“品格教育必须始于诞生之时”,强调6岁以前是品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6岁以前的儿童教育,主要是进行品格教育。他对作为早期品格教育任务之一—儿童公平意识与慷慨品格的培养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总结和重温他的观点对目前我国儿童公平意识与慷慨品格的培养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不能以自我牺牲寻求公平。

罗素认为,儿童普遍具有自私的本能。在幼儿园,儿童的自私表现得很明显,如果由着孩子的性子,大孩子就会抢小孩子的玩具,还要求享有成人更多的关注,且总是要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不顾更小的孩子的失望感。这时人的自我就像气体一样,只要没有外在压力的约束,就会膨胀起来。在这方面,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外在压力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习惯、观念和同情心,而不是让外在压力成为责打和惩罚。在罗素看来,每个人在世界上维护自己应得的利益不是一种罪恶,也不应为此感到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不能将自我牺牲作为寻求公平的目标。在教人作出自我牺牲时,自我牺牲作为目标似乎从未完全实现过,而在事实上,人们或者忘记自我牺牲的教导,或者只求公平却为没有作出自我牺牲而感到内疚,或者实行荒谬至极的自我牺牲。在最后一种情形中,他们会对自己作出牺牲的人产生一种说不清的怨恨感,并可能心底里要求以感激作为回报。无论怎样,自我牺牲不能作为真正的教义,以传授错误的教义作为求取美德的方法最不可取,因为谬误一旦认清,美德也就消失了。相反,公平却是可以影响全体的。因此,公平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灌输到孩子的思想和习惯中的概念。

二、公平教育只能在儿童聚集之处施行。

罗素认为很难对某一个孩子进行单独的公平教育,因为成人与小孩之间的权利和愿望很不相同,他们不能对追求形成共识,且成人和孩子几乎不直接竞争同一种乐趣。而且,成年人处在孩子服从他们意愿的位置,就按自己的情况来判断孩子,结果给孩子一个不公正的判决。

真正的公平教育只能在有儿童聚集之处施行。因为在年龄相近的孩子中才存在利益相似的冲突,才有实施公平教育的真实情境,所以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应该长期独居,而应多与同伴一起学习和生活。罗素还特别强调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的私心问题,指出此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现象,因而当今非常有必要大力举办幼儿园,为独生子女提供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三、不能以道德说教来处理公平问题。

罗素认为试图以道德说教来处理公平要求,是没有效果的。不要超越公平原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也不能指望孩子公平地接受较少的东西。《费尔柴德的家庭》一书中有一章“心中隐秘的罪恶”,说明了避免不公平的方法。露茜坚持说她已经做得很好了,而她妈妈说即使露茜的举止行为很正确,但她的思想是错的,并引用“人心欺骗一切事物,是极端的邪恶”。因此,费尔柴德夫人给她一个小本,让她在她表面上做得很好时,记下她心底里的、极端的邪恶。早餐时,她父母给妹妹一根丝带,给弟弟一个樱桃,却什么也不给她。她在小本上写她有一个非常邪恶的想法,即她父母爱她的弟弟妹妹超过了爱她。大人教育她,她自己也相信:应用道德纪律来处理这种思想。但道德纪律只能把这种邪恶的想法隐藏起来,在以后会产生一种心灵扭曲的结果。恰当的办法是让她说出自己的感受,父母或者也给她一个礼物,或者以她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释一时没有现成的礼物给她,她只有等下一次了,这样,父母就除了她“邪恶的想法”。真实和坦率能够解决困难,而试图以道德纪律来压抑只能使“邪恶的想法”更加恶化。

四、必须正确引导儿童的所有权意识。

罗素认为与公平联系最紧的是所有权意识。一方面,所有欲在以后会产生许多可怕的罪恶,害怕丧失珍贵物质所有权是政治上和经济上相互残杀的主要根源之一。基于这个原因,可知尽力培养孩子所有权意识是不明智的。然而,另一方面,孩子的所有权意识表现的极为强烈,他刚一抓住他所看见(手眼并用)的东西,这种意识就有了。他抓住了什么,什么就是他的了,要是拿走了他会非常愤怒。没有任何玩具的孩子会尽自己的可能将捡到的木棍、碎砖或其它奇怪的小东西,视为自己的财产而珍藏起来。所有权的愿望是根深蒂固的,挫伤这种愿望就有危险。而且,所有权意识能培养细心并控制破坏性冲动。孩子有自己制作的东西对所有权特别有益,如果这点也不允许的话,那么他建设的冲动也受到了阻止。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孩子的物品所有权意识。

五、在正确引导儿童所有权意识的实践中培养儿童的慷慨品格。

第一,罗素认为对于共同用的玩具,一次只能一个人享用时,如果玩具太大或太昂贵不能买两份,则必须平等地共同享有。另外,如果玩具给一个孩子玩更合适些,且这一个孩子能享有更充分的乐趣,则玩具的所有权就属于他。如果大一些的孩子学会了玩需要仔细操作的玩具,则不让小一些的孩子拿或毁坏是公平的。但是,小一点的孩子可以个人拥有特别适合他自己年龄玩的玩具而得到补偿。

第二,不要让孩子总是拒绝别的孩子来玩他自己的玩具。当孩子的玩具太多他玩不过来,如果别的孩子来玩那些闲置的玩具,则不允许孩子表示反对。当然应该排除特别容易弄坏的玩具和玩具的主人已建设成大厦并引以自豪的玩具。如果可能的话,玩具大厦应当作为孩子智力的奖励而保留下来,直到被遗忘。

第三,除了上面的这些限制以外,不要让孩子有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态度,也不许孩子肆意阻止别的孩子开心。在这方面,教孩子一点优雅的举止并不困难,必要的严格是很值得的。不要让孩子夺取别的孩子的东西,哪怕是他这么做是在合法权利内。如果大孩子对小孩子不友好,就要以相同的不友好对待大孩子,并马上解释这么做的理由。

第四,允许孩子有一些珍爱物,同时也要鼓励他有把碎砖之类的东西当作玩具的习惯,玩具只在他玩时他才拥有专用权。孩子们共用的玩具,但只要有孩子正在用,其他孩子就不能干涉。这能培养工作中的有限租用权利意识,这种意识不会与以后的生活背道而驰。这种方法对很小的孩子几乎还不适用,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的建设性能力。但他们一旦掌握了这个技巧,他们就会对这个建设过程越来越感兴趣。只要他们知道他们可以随时用那些建设材料,也就不介意别的孩子也使用了,开始他不愿与人共享的感受很快就因习惯而消除了。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是不难建立起孩子间的友情,而友情是避免相互间不断吵架和哭啼所必需的。在培养儿童的慷慨品格的实践中罗素提出一个广泛适用的原则是:不要让孩子因没有足够的所有物而产生一种受挫感,这会使他恋财。同时,允许孩子拥有能鼓励他积极活动的个人所有物,并教育他仔细保管,但前提是尽可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不涉及个人财产的乐趣中去。当别的孩子希望用他的个人财产时,不允许他小气或吝啬。这方面的目标是引导孩子自愿借出来,一旦强迫他,目的就达不到了,我们应该通过快乐和健康的方式使孩子获取慷慨的美德。

【参考文献】。

[1][英]伯兰特·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篇7

论文关键词:公共品;消费行为;结构化理论

农村居民消费具有自给性消费水平高而边际消费倾向低这一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主要采取政府出资、政府主导的方式,容易产生行政行为的低效率。而且,在以往的理论分析中往往忽视这样一个现实: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公共品使用者——农民的行为意向经常是被忽略的,其结果是导致公共品供给难以符合农民的意愿。因此,研究农村公共品供给,需要将使用者的行为意向这一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中来。本文应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析农村居民的行为反应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并以一个失败的饮用水工程为例证,分析公共品供给过程中使用者的心理结果和行为意向,从行为分析的角度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提出管理建议。

一、结构化分析框架

社会学理论认为,行动者个体不是被动服从于制度的安排,其对制度主观能动的反应能够导致制度的变迁。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将宏观制度分析和微观行为分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以结构化理论为基础,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

(一)行为惯例

消费者行为是处于既定的规则和资源结构中的,规则的制约可通过日常行为惯例表现出来。这里将行为惯例分离出文化导引和制度变迁两个维度。

1,文化导引。农耕文化已经根植于农村居民的心灵深处,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给自足”、‘重俭黜奢”等消费理念以生活惯例的形式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约束。对于饮用水、烧柴等自然赋予的物品,农民一直持有无偿使用的观念。

2.制度变迁。免费用水等消费陨例体现出的是村庄中的传统消费制度。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公共品供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在公共品消费过程中要或多或少的付费,这与原有的消费惯例相冲突。在制度变迁中,农民的行为会做出适应性反应,他们的行为后果也会对制度变迁产生影响。

(二)心理与行为运作机制

心理与行为运作机制是在文化导引和社会比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最终归结为特定的农民理性。

1.社会比较。现代传媒和农民工的流动所带来的外部信息正在改变延续了几千年的消费观念,农村居民开始向往健康、舒适的生活模式。对于政府主导的公共品供给,农村居民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通过公共品供给提高生活品质。当然,较高期望也往往会导致较高的失望和不满,在经历公共品供给失败之后,他们将会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2.农民理性。农民理性是农民采取行为的心理基础。Scott认为农民的经济行为奉行“生计第一”和安全第一”的原则,而不是理性经济人的收益最大化原则。林毅夫认为小农的行为是理性的,不理性的行为却恰恰是外部条件限制下的理性表现。我们认同林毅夫的观点,农民在外部条件限制下,会按照传统惯例做出消费行为,但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呈现理性经济人的特征。

(三)消费行为

按照吉登斯提出的行动者的分层模型,消费行为是由行动的反思性调节、合理化及动因所构成的一系列过程。

1.行动的反思性调节。在公共品消费过程中,农村居民不仅调节着自己的消费行为,而且对公共品的供应者存在同样的行动期望。他们会根据公共品消费的后果和其他人的反应来不断地反思、改变和调节着自己的消费行为。

2.行动的合理化。农村居民对公共品消费行为始终保持着理论性的理解,在一般情况下,他们有能力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出合理化的解释。

3.行动的动因。传统消费惯例以及具有农民理性特征的心理和行为运作机制会形成特定的行动动因。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这些特定的行动动因会驱动农村居民采取符合理性的行为。

(四)意外的行动后果

受自身能力和信息的限制,消费者有意图的消费行为会产生意外的后果。公共品的消费可能经历意想不到的失败,而且农村居民会将这种消费失败归因为公共品供给决策和管理的不当,并根据这种后果决定未来的行为。

(五)未被认识的行动条件

未被农村居民预料到的意外后果会以反馈的形式成为以后行动的未被意识到的条件。换言之,这些意外后果会促发下一步的消费行为。当然,下一步的消费行为可能是继续合作,也可能是退出公共品的消费过程。

二、一项饮用水工程的例证

(一)工程介绍

该饮用水工程位于长春地区东南部,该地区居民一直饮用浅层地下水,水质不符合饮用水要求。工程始建于2001年,覆盖7个相互毗邻的自然村落,为407个农户2187人供水。水源为深层地下水,采取深水机井汲取的方式,通过铺设地下管线将水引到407个农户家中。资金来源分为财政拨款和农户自筹两部分,市县两级财政共出资20万元,每个农户支付350元的管网费,在运营之后,每户每年需支付3.5元的管理费。管网的铺设采取农民出义务工的形式,农民和工程部门都不需要付费。

(二)消费规则的变化

在传统封闭的村庄生活中,自给自足是最合理的生存选择。饮用水一类资源在村民的心里认同为自然的赐予,吃水不花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饮用水工程出现之前,村民曾经用两种方式汲取饮用水,早期的公共水井和后来的各户自用的手压井。在饮用水工程之后,以前存在的不花钱饮水的惯例则发生变化,以后的岁月中,吃水要支付少量的现金。

(三)农民的心理和行为

在‘重俭黜奢”的文化传统下,虽然低收人约束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除,但村民依然坚持朴素的生活方式。虽然村庄中的水质不好,但是一代代人就是在这方水土里成长,因此长期以来没有谁会投人大笔资金改善饮用水质量。不过,由于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现代传媒的影响,新一代农民开始向往健康的生活方式,但由于深水机井的费用较高,需要2000元,很多农户都搁置了打深水机井的计划。他们认为,虽然水质不好,但是还没有达到需要动用2000元来改善的程度。在新的规则之下,每户要支付350元的管网费,每户每年要交纳3.5元的管理费。与打深水机井相比,要便宜的多,支付成本相当于打一口浅水井的费用。因此,村民接受了这个未来的吃水规则。

(四)意外的后果

该工程将水源地选择在一处适应打深水机井的低洼地带,以保证未来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工程于2001年秋季完工并开始正式供水,整个秋季和冬季该工程都正常运行。但在2000年前后,正是农村种植水稻收益高于玉米的时候,在水源地周围,十几户农民将原来的旱田改成水田,并且灌溉用水也是采取深水机井的方式。2002年夏天的降水较正常年景大幅减少,水田灌溉用水增多,地下水过度开采,饮用水工程由于水源不足出现供水中断隋况。在整个夏季,饮用水工程处于半停业状态。在停水的时候,农民们重新启用了自家的手压井。在夏季用水高峰期之后,饮用水恢复正常供应。但在年底,在工程部门收取管理费的时候,双方出现了分歧。分歧出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户认为整个夏季的间歇性供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变,责任在于工程部门,所以.不应该交纳管理费,而工程管理人员认为间歇性供水属于不可预测事件,不应该涉及到管理费的正常收取;二是农户认为他们交纳的钱是350多元,应该得到很好的服务,目前的服务质量不能令他们满意,而工程部门认为先前交纳350元是管网费,与管理费无关,每户每年3.5元的管理费已经很低了,即便偶尔中断供水,农户也没有不交的理由。双方争执不下,农户不能得到在未来正常供水的承诺,很多农户拒绝交纳每人每户3.5元的管理费。因此,在该工程供水一年多之后,饮用水工程停止了运行。

(五)目前的状况

在饮用水工程停止运行之后,农户重新采用手压井的供水方式。饮用水工程部门撤离,机井和管线闲置。同期,粮食的市场价格出现变化,玉米价格持续走高,而水稻价格维持不变,种植玉米的收益高于种植水稻的收益,因此农户纷纷将水田改种玉米,地下水供应恢复到原来的水平,饮用水水源不足问题已经不存在。但是,工程部门已经撤走,当地政府也没有重新运行饮水工程的计划。在农业税免除之后,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农民的收益提升。富裕的农户开始考虑提高生活质量,为提高饮用水品质,一些农户自家投资2000元开凿深水机井。尤其是盖新房的农户,在盖新房的同时,必定选择开凿深水机井。当然,大多数农户还是引用浅层地下水。

(六)未来的趋势

在过去,农村居民饮用水经历了公共水井和自家手压井两个阶段,而未来的趋势如何还很难预料,但必定是以下两种模式之一:一种是农户采取个体行为方式,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口深水机井,就如同现在每家每户拥有一口手压井一样。这种模式符合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但是成本较高。另一种模式是依靠国家投资或者是引导农民采取集体行动的做法,兴建饮用水工程,集中供水。这种模式与自给自足的生活传统相违背,但具有规模效应,成本较低。

三、研究结论和局限

(一)研究结论

1.面对消费规则的变化,农村居民会选择适应性行为。传统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应对传统消费行为予以理解和引导。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消费意愿。

2.政府主导的公共品供给往往具有行政行为的低效率的特征,从项目的投资到后续的管理往往缺少科学性和持续性。而公共品的质量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公共品供给质量会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满意程度。一个失败的尝试可能促使农村居…民回归到原来的自给自足的消费模式下,而这种消费模式从宏观的视角来审视是不经济的。

3.农户具有分散行动的传统,一些农户会在某些公共品供给的领域自行采取行为,比如说农户打深水机井的行为。而公共品的提供属于集体行为,在未来的公共品供给过程中,这些富裕的农户可能会拒绝参与公共品工程,因为他们已经自行解决了类似于饮用水问题。因此,公共品供给的时机应该是恰当的,时机过迟可能失去对部分农户的吸引力,在参与意愿不足的情况下,公共品的规模效益无法充分的发挥。

篇8

论文关键词:《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硬汉,悲剧意识

一、硬汉形象

在海明威的这两部小说里,可以发现作者塑造的小说主人公形象,都是极具勇敢斗争精神的硬汉形象:

《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一连八十四天没打到鱼,终于在第八十五天在海上遇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与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有一回,那条大鱼掀动了一下,把他拖倒在地,脸朝下,眼睛下给划了一道口子。鲜血从他脸上淌下来……”[1]70,好不容易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把大马林鱼征服了,又迎来了许多鲨鱼,“老人把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交叉点扎进去,再扎进这鲨鱼的黄眼。鲨鱼放开了咬住的鱼,身子朝下溜,临死时还把咬下的肉吞了下去”[1]128,筋疲力尽的老人最终回到岸上时,巨大的马林鱼只剩下一副空骨架,圣地亚哥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却仍然没能把大马林鱼带回来,但是他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在与鲨鱼搏斗时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1]122这句话激励了多少人去奋斗,去拼搏。

《永别了,武器》则讲述一个美国青年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抢救伤员,爱过一个人,受过一次伤,目睹军队里种种残酷状况后毅然脱离部队,永别战争。亨利原是个热衷参战的热血青年,即使受了重伤后仍想回到前线:被一颗大型迫击炮弹打中,导致“左右大腿、左右膝盖和右脚上多处负伤。右膝和右脚有深伤。头皮炸伤……”[2]64,亨利始终保持着坚强不屈的姿态。重伤过后,亨利目睹了身边的战士一个个战死,好朋友雷那蒂口中“我不思想,我只是开刀”后终于放弃了作战,与爱人凯瑟琳一同逃往瑞士。

在海明威笔下的亨利和圣地亚哥都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是众人眼中的英雄、硬汉。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亨利与圣地亚哥硬汉形象的不同之处,可以说亨利是力量上的无所畏惧奋勇直前的硬汉,而圣地亚哥老人则是精神上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英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句话就是圣地亚哥的个人信仰。

二、真性情

老人圣地亚哥热爱大海,热爱钓鱼事业,尽管他八十四天没有钓到鱼了,但他不顾其他渔夫的嘲笑,坚信着自己可以钓到鱼。圣地亚哥对鱼有着非比寻常的感情,他热情的赞美着这条大马林鱼,执着的:在海上与大鱼搏斗时,“我巴望也能喂那条大鱼,他想。他是我的兄弟”,[2]78“于是他替这条没东西吃的大鱼感到伤心,但是要杀死它的决心绝对没有因为替它伤心而减弱。它能供多少人吃啊,他想。可是他们配吃它吗?不配,当然不配。凭它的举止风度和它的高度尊严来看,谁也不配吃它”[2]94,“我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更崇高的东西,老弟”[2]112,可见圣地亚哥十分了解鱼的行踪习性,由衷地赞美鱼的坚强执着,这是一种纯真热烈的情感,英雄主义的赞歌。

而《永别了,武器》中,亨利在意大利救援队期间,认识了一位英格兰护士凯瑟琳,两人最终陷入热恋。亨利在受重伤期间得到了凯瑟琳的悉心照顾。在随意大利部队撤退目睹战争残酷的本质时,凯瑟琳是他强大的精神支撑。亨利对凯瑟琳的感情至真执着,尤其是两人商量逃往瑞士后,凯瑟琳在医院怀孕难产,亨利受尽了煎熬,“可怜又可怜的好凯特啊。这就是你同人睡觉的代价。这就是陷阱的尽头。这就是人们彼此相爱的结果”[2]330,亨利看着备受折磨的凯瑟琳开始这样自责,可见他对凯瑟琳的爱情之深,又如:“倘若她死去呢?她不会死的……是的,倘若她死去呢?她不会死的……但是倘若她死去呢?她不能死。是的,不过倘若她死去呢?她不能死,我告诉你……是的,不过倘若她死去呢?她不能死……但是倘若她死去呢?她不会死的。但是倘若她死去呢?她不会死的。她没事。但是倘若她死去呢?她不能死。但是倘若她死去呢?嗨,那怎么办呢?倘若她死去呢?”[2]330这一段亨利痛心疾首,不厌其烦地反复问自己,可见亨利担心凯瑟琳已麻木得不能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执着感情呢!

古谚云:英雄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英雄总是在强大的外表下隐藏着最真的性情,最深的感情,圣地亚哥如此,亨利也如此。只是,一个面对的是大自然,一个面对的是自己的爱人。

三、悲剧意识及其根源

比较《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海明威的小说结局都充满着悲情的味道。《永别了,武器》是一种圆满中的遗憾,亨利好不容易脱离了军队,摆脱了战争,又拥有了完美的爱情,最后凯瑟琳难产,妻子婴儿都离他而去,可怜的亨利又一个人活在世上;《老人与海》则是一种遗憾中的圆满,圣地亚哥经历了三天的海上磨难,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等啃完,但他坚持与鲨鱼们搏斗,虽然只带回了一副极大的空骨架,但是圣地亚哥不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让遗憾中增加了些圆满。

综观两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出其中透出的的悲剧意识,这和海明威本身的生活背景、自身的创作背景分不开。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说,“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3],海明威将写作与大海上的航行作比,应该锲而不舍、离群索居,《老人与海》的第一句话就是,“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1]27,引以自喻,在这种孤寂的生涯里,一个人不甘寂寞,勇敢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即使结果未遂,“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从海明威自身的经历来看,他曾经积极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在一战中受过重伤,双腿几乎要被截肢,在美国疗养期间,他受到了一位英国护士的悉心照顾,两人相爱并订婚,可惜后来这位护士另嫁他人,海明威伤心欲绝。海明威的自身经历与《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亨利与凯瑟琳相爱并在一起了,但最终难产而死,似乎作者有意将故事结局设定为悲剧,亨利终究还是一个人孤独于世,其中有对战争的痛恨,还有对那位英国护士的悲痛与记恨。

参考文献:

[1](美)海明威.老人与海[M].吴劳,译.第1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美)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林疑今,译.第1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武德;大学生;思想道德品格

当代社会的需求向学校提出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也要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品格。不仅要学会做事,更需要学会做人,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重心,已从单纯的“智力开发”向“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模式转移,以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新时代的竞争不光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也需要人才具备优良的思想道德品格,“武德”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良品德积淀的精华,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是学生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也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品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针对性培养和训练,就能帮助当代大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

(一)“尊师重道,谦和仁爱”

从学校的层面来说“尊师”即尊敬师长,指的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重道”指的是注重学业和技能的同时,注重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的培养。按照传统道德标准即为谦虚、和谐、仁爱、恭敬。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一定的作用。尊师重道并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学习生活当中去。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就是从小事做起,让每个大学生做到有礼貌,见到老师要问好,从实际行动上潜移默化的改变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当今社会,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更多的张扬,总希望社会能够对自己有所接纳,有所承认。这无疑是对的,但他们是不是也对社会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即如何去融入社会,接纳社会。在社会的范围内去对待自己的个性呢?武德中的“谦和仁爱”的思想就是一个指明灯。谦和仁爱就是教我们大学生,要有一个良好的自我修养,做到恭谦有礼,仁而爱人,自然可以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中,取得立足之地。

(二)“讲礼守信,宽容忍让”

在当代社会,竞争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把追求物质财富当成人生全部目标的人,必将造成道德的缺失和沦丧。诚信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人无信不立”,诚信教育也可以说是教大学生怎么做人的教育。传统武德深受儒家中庸文化的影响,讲究“礼让”、“守信”的价值观,在解决冲突与矛盾的时候,往往是“先礼后兵”,“点到即止”,大学生通过学习宽容忍让,学会调节不良情绪,避免在生活中出现具有“侵略”性的事件发生,能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心态。

(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武德”中的“自强不息”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 “厚德载物”则要求当代大学生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武德”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当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四) “精忠报国”

有人认为精忠报国是古代的提法,当今社会没有帝王,没有封建君主,何谈尽忠、何谈报国?所以有人鼓吹“精忠报国”已不合时宜。但是弘扬好的思想品德,吸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社会的“精忠报国”就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精忠报国”思想的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从自身做起,为人民服务,承担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结语

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对技能的需求,而是“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具有过硬的技能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的学生,将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武德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当代大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自信。“武德”也影响着大学生不断的自我完善,对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施鲜丽. 传统武德的当代教育价值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积极作用[J]. 海南大学学报,2008,6:33-56.

[2] 曹庆华,王政. 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J].c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9:32

[3] 于均刚. 论武德重塑之急需以及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51-53.

[4] 闫春. 传统武术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J].《搏击 武术科学》,2011(8):32-33.

篇10

一、美德与幸福的一致性:

为何进行品格教育?

我们进行品格教育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根本问题,即品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按照经典的美德伦理学观点,人类活动的最高目的是幸福,这一点是自明的,我们无需对此再进行追问。基于此,品格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应当是个体的幸福,而不是社会和个体的道德水准。

美德伦理学家一般都主张,过一种合乎美德的生活对幸福是必要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人的本质来说明这一论点。在他看来,灵魂是生命存在物的本原,灵魂包括营养、欲望、感觉、位移以及思维等能力,这几种能力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层级,各种生命物因不同层级的灵魂能力而有所区别。各物种之间的本质差异就在于灵魂能力的差异,人特有的灵魂能力是理智,即思维、理性。既然人的本质活动或者特有的功能是理性,那么人的德性就是使其理性活动实现得好的品质,正如马的德性是善跑,刀的德性是锋利(这里的德性是古希腊意义上的,意为卓越,而现代意义上的美德只是人在道德活动中的德性,即道德德性)。正如一匹擅长奔跑的马是一匹好马,一个能够很好地运用理性的人就是好人。这里的“好”是指个体生存状态的良好和个体生命的兴盛,也就是幸福。因而,幸福就是特有生命活动得到很好实现的状态。这样一来,德性和幸福就是一致的:德性能够使得人很好地实现其本质活动,而本质活动的良好实现状态就是幸福。

由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德性不是特指道德德性,因而我们还需进一步说明美德或道德德性与幸福的关联。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前者主要用于思考理论知识和哲学问题;后者运用于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实践事务。很显然,后一种活动对应的是我们的伦理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理性是理论理性在实践中的投射,理论理性对应的德性是智慧,实践理性对应的德性是明智,具有了明智的德性就具有了所有的道德德性。这就是说,具有了明智的德性,我们在各种情境中通过理性的慎思就知道如何去对他人进行恰当的情感反应,使行为合乎中道、合乎美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论理性是更高级的,因此,最高的幸福是纯粹的理性沉思的生活。但他认为这种生活是近乎神性的,很难实现,因而,我们可以追求“第二好”的幸福,那就是合乎美德的生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幸福只包括追求和实现美德,因为人还有营养、欲望、感觉等其他的活动,它们虽然不是我们区别于较低级的生命存在物的本质,但也是我们现实人性中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还得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友谊、荣誉等物质和精神上的欲求和满足。如此看来,幸福意味着我们在满足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它需要我们运用我们的本质力量,它是我们本质的实现,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生命物的存在方式。因此,仅仅致力于生理快乐和获取财富的生活不是人类的幸福,而是动物的生活,是一种虚度的生活。

美德伦理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幸福观和追求美德的理由:我们需要实现自身的潜在的本质力量,需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事务中良好地运用自身的理性来表现美德,使我们的情感欲望处于一种恰当的状态,而不是放任我们较低层次的欲望和情感冲动。这样的生活才是合乎我们本性的生活,同时也是我们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幸福生活。基于此,我们在品格教育中需要教给年轻人的是,优良品格的养成虽然是品格教育的目的之一,但它不是终极的目的,它最终要指向美好的生活。这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发展提供了一个理由――我们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我们是为了追寻自身的幸福而道德。如果不以我们自身生活意义为目的,那么正义、勇敢等美德的意义将不可理解,无法令我们接受。道德的意义必定要以生活的意义为前提,我们培养优良的道德品格是他人和社会所期望的,但更应当是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获得美德最终是要使自己生活得好。

二、情感与理性的协同:

培养何种性格能力?

美德伦理学关于美德与幸福之间关系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品格发展的理由,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德的生成需要我们理性力量的正确运用,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愿意按照美德的要求去行动和生活。换言之,我们知道应当如何去做是一回事,是否愿意去做是另外一回事。亚里士多德很清楚这一事实,所以他说伦理理论的教化对象只限于有着优良的道德天赋、有志于过高尚生活的青年,但难以使多数人去追求高尚。这是因为多数人倾向于受物质和生理欲望产生的激情的支配,不以高尚的生活为快乐,遵循道德的要求只是害怕惩罚。因此,如果美德伦理学提供的幸福观得不到我们的认可,那么,我们就不愿意过有美德的生活,说到底,问题的关键在于态度和情感倾向。亚里士多德看到了人的情感中趋向欲望、远离美德的部分,因而主张美德在于以理性来正确指导情感。

休谟则不同,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情感驱动的,无论美德还是恶行都是如此,因此情感对于美德的作用最为关键。在休谟看来,理性主要起到认知作用,为我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提供认知前提,真正激发我们行动的是情感。休谟把美德定义为我们心灵的一种令旁观者感到愉快或赞许的品质,是激发行动者的道德情感的力量。美德这种内在力量使得行动者能够对外部的道德现象和自身的道德人格产生适当的情感反应。这就是说,美德不仅给旁观者带来快乐和赞许的情感,同时也能激起美德拥有者自身的自我认同、自我肯定的积极情感。个体需有某种性格上的特质或倾向,倾向于把美德视为自己希望拥有的并值得去追求的事情,这种倾向就是休谟所说的“趣味”(taste),它是人们追寻美德的情感和态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休谟把人们对道德和美德的趣味等同于文学、艺术、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审美趣味,直白地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上的格调。在休谟看来,趣味是形成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趣味可以形成我们关于快乐和痛苦的看法,因而就变成了行动的动机,是我们欲望和意向的源动力。所以,道德和美德大体上都是由趣味和情感而派生出来的,而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我们明辨道德是非,并通过描绘恶行的丑和美德的美来培养我们相应的道德情感和习惯,使我们趋善避恶。

因此,按照休谟的情感主义主张,品格教育的一个关键就是在说理的基础上,按照理性指向的目标对青少年进行情感熏陶和态度强化。这一点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主张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美德养成之前,个体存在与美德相反的情感偏好和倾向,个体行为倾向于违背其理性的道德判断,习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抗这些相反的偏好和倾向。我们关于某一美德的情感和态度在不断被外化为行为的过程中逐渐被强化,当这一情感和态度足够强大时,就会使个体在绝大多数相关的道德情境中抵抗相反的态度,从而有利于个体的品格变得足够稳固。习惯的培养会强化我们对道德规范和美德的态度,从而为个体进入对美德的认同或同化阶段奠定基础,有利于我们在培养美德的过程中从被动遵守道德转化为自觉合乎道德。因此,通过培养合乎美德的习惯,个体就可以强化合乎美德的性格特质,最终习惯成自然,养成美德。

三、美德与共同体:

如何推动品格教育?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理智教育而自觉地去实现有美德的生活,大多数人不会仅仅通过伦理学的教导就能形成高尚的趣味和树立追求合乎美德的生活志向,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因此而把大多数人排除在道德教化的范围之外。那么如何对多数人进行道德教化呢?亚里士多德诉诸城邦及其政制。

亚里士多德的一个根本观点是,一个优良的政治共同体应当引导和促进人实现合乎其本性的理想生活。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虽然家庭、朋友等都可以Ω鎏宓钠犯穹⒄共生作用,但最好要有一个共同的制度来正确地关心公民的成长。公民美德的培养不仅仅是私人的事情,而且更应当是社会的公共事务,一个优良的社会应当提供制度和法律来关心这一事务。而且他认为,制度对于美德培养的作用要优先于家庭和其他私人关系对于美德培养的作用,只有在这种共同的制度受到忽略、导致一个人未能生活在有良好法律和制度的社会中时,他才要自己来履行提高自己的孩子和朋友的道德品格的责任。也就是说,城邦的共同制度要对个人品格发展承担首要责任。

城邦政制的作用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发展人的理性能力,实现人的本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了培养公民的良好品格,我们需要配备合适的政治设施,它应当按照人的德性来推动人性实现。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天生就是政治动物,只有在特定的政治共同体或城邦中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当共同体在进行健康、教育、防卫、财政等事务的立法时,应当设立恰当的制度使城邦公民积极活跃地思考和参与城邦公共事务,促进公民在这些活动中发展思考和认知的理性能力。第二,城邦政制要引导人的欲求、生活态度和情感倾向。亚里士多德在批评“变态城邦”时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观点:纯粹鼓励消费和物质财富积累的城邦以及以战争掠夺和军事霸权为目的城邦,误解了人类最好生活的本质,把城邦公民的欲求和爱好引向了错误的道路,因而他们将倾向于非正义、奢靡、不节制。

古希腊的美德伦理学关于美德的教育是以共同体或城邦为外在条件的,城邦或共同体为公民提供了共同的价值传统,并为这个价值传统的践行提供经济、政治、法律和教育等支持与保障,因而“城邦之外无道德”。当代的共同体主义者在诊断西方自由主义社会的道德弊病时,正是向古希腊的美德伦理寻求药方,其目的就是要扭转现代社会无节制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构建一个具有共同的善和价值的社会关系。因此,基于美德伦理学的主张,我们要进行有效的品格教育,需要共同体政制层面的总体设计和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