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调研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视觉传达设计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视觉传达设计调研

篇1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标志设计课程;创新;发展

0引言

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专业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标志的制作过程。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标志设计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也应当起到一定的启示与辅助作用。从传统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来看,枯燥无味的“板书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下标志课程设计的教学实际,主要原因在于其难以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标志设计课程教学逐渐融合,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视觉传达专业标志设计课程的创新与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两种教学改革方法,以供参考。

1加强市场调研

当前,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先进的数字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不仅如此,在现代标志艺术设计领域,标志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其创作思维、创作技巧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相较于传统设计手段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一方面,在视觉传达专业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初期,当授课教师完成对相应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考核后,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市场调研。首先,加强市场调研能够夯实相应的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其次,学生在进行市场调研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标志设计的“同化”现象,充分体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个性化”。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各个社会企业、社会产品、社会活动中的标志外观特征,理性分析相关企业、产品标志的创作思维、创作技巧以及表现手法的具体应用环境和应用效果,以此提高学生对相关标志设计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标志设计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加强市场调研是当前获取标志设计前沿资料最科学有效的途径。因此,新媒体时代下,在对现代视觉传达专业标志设计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和革新的过程中,加强市场调研,紧随时展将是实现视觉传达专业标志设计课程创新与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2强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首先,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专业标志设计课程应当打破传统单一化、扁平化教学模式的藩篱,加强对标志设计内部本质的感性认识。不仅如此,通过将现代视觉传达专业标志设计课程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的标志设计作品更富有文化张力,更具现代艺术感。鉴于此,相关专业的各个高校在标志设计的日常课程教学中,应当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时效性、动态性优势,强化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此体现新媒体时代下标志设计专业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式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多样化、自主化的特点。一方面,授课讲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将标志设计有关的教学内容以图像、动画、纪录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实现教学情景再现,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标志设计教学的手段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生动,教学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在一些社会活动标志设计过程中,如产品包装、企业形象设计、会展主题设计,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并且相关多媒体技术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如多媒体图像学、多媒体动画学、多媒体视觉学甚至设计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这就对当前视觉传达专业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方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因此,授课讲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敏锐、超前的时尚嗅觉,而且还应当熟练掌握AutoDesk…Animator…Pro、Ulead…Media…Studio、Ulead…Media…Studio等多媒体编辑制作软件,这也是当代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然而,从目前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不少广告公司反映当前应届毕业生掌握的设计技能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掌握的多媒体编辑制作软件较为单一,往往局限于一些平面标志设计,从而忽略了多媒体技术在三维立体化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由此看来,熟练掌握AutoDesk…Animator…Pro、Ulead…Media…Studio、Ulead…Media…Studio等多媒体编辑制作软件能够为标志的动态化呈现提供技术支撑,而多媒体图像学、多媒体动画学则为标志动态化提供展示的平台。因此,强化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拓宽标志设计人才上升通道,并且对于视觉传达专业标志设计课程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结语

现代标志设计教学模式应当结合现代标志设计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内容,打破传统单一化、扁平化教学模式的束缚,加强对标志设计本质的感性认识。通过对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专业标志设计课程的创新与发展,科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视觉标志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瑜.创新思维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评《视觉传达设计的多角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3):133.

[2]汪泳.设计圆心到维度实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创设计课程探讨[J].装饰,2017(3):138-139.

篇2

广告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现代广告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现代商品广告的信息传播主要就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的。如: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符号。当对某商品进行广告信息宣传时,就会通过这些视觉元素符号对其商品进行必要的外观包装设计,并结合市场环境调研、消费心理定位、编排、印刷等等诸多方面的条件参考,从而才能为这一产品的成功宣传打好基础,这就是产品的包装设计,也正是包装设计课程的市场化与实用性。

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的收集分析

在包装设计课程的开始,在学生们掌握了必要的包装设计的发展、概述等基础知识后,本着深入市场、了解市场的原则,要求学生调研,对搜集的素材进行包装设计的收集分析。让他们作为包装设计的设计学习者,同时又作为市场的消费者,带着这种双重角色的身份,对市场中的商品形象,进行分析、思考、归纳。在调研总结阶段,要求同学们把调研的结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用ppt的方式在课堂上分别进行展示,教师在全部展示完后再进行总结。这样既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达到了很好课堂上的互动;而且同时也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的学习,学习调研观察的视角和调研资源的共享。

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的视觉元素创意设计

在现代的商场中,包装已经成为“无声的推销员”,包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销售,视觉形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此商品品牌的形象价值和产品的销售,所以,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对包装设计的基础视觉元素形象设计的把握学习,开发学生在此类形象上的创意性设计思维,也就成为了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又一探讨要点。

首先要探讨到的包装基础视觉元素就是标志,标志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符号,在我们现代市场化的经济社会中,它已成为一种浓缩的形象语言,成为产品、品牌或企业的精神象征,消费者也逐步习惯了“认牌购货”的消费行为模式。在包装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们可以结合广告设计专业中的另一课程VI设计中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等知识,本着不脱离企业理念、文化的宗旨,制作出简洁明了、内涵丰富、易识易记、与众不同、创意性强、并能促进产品终端销售的包装品牌logo。

其次,图形创意设计也是包装设计课程中的重点创作部分。包装设计中的图形,意在创造能够迅速传达有效产品信息,瞬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促进所包装商品的销售。她是广告设计专业进行视觉传达的最主要部分,是传递视觉信息不可或缺的焦点。包装设计课程图形实践练习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产品的形象,标志的形象,消费者的形象,卡通、借喻、字体变化、辅助装饰等形象展开创意构思,制作图形,从而能够在瞬间向消费者准确传达出产品的购买信息。

第三,包装设计中的字体设计,又称为文字形象设计,它和图形是包装信息传达的主要两大媒介,只是,字体文字的传达效果没有图形更直接快捷,但字体文字的图意传达比图形更加准确明了,并且在包装设计中,又赋予了字体文字特殊的功能,图形可有可无,可虚可实,可以变化,而字体文字是必需的传达促销的信息。因此,学生们在包装设计的字体文字创意练习中,需要把握字体文字设计要符合产品包装的属性,注意寻找字体笔画之间的关联,提炼出简练的形与笔画,并注意把握整体性和统一性。

最后,要介绍的是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的视觉元素――色彩。人在观察或者购买商品时的惯性是“远看颜色,近看形”。也就是说,一个产品首先能不能先把消费者的目光吸引过来,很大程度是色彩起到的作用,这也正是包装设计中色彩的重要性,能否在玲琅满目的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并且清楚象征着商品内容的易识别性。

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广告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的现代新理念设计。产品的包装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从而达到刺激消费者,促进消费的作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化经济环境下,如何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与众不同,无非就是把消费者的目光吸引过来,而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商品的种类繁多,消费者的眼睛也已到了应接不暇的地步,或者已产生了视觉疲劳。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一个“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某一特色商品,自然而然的就把这些目标受众的眼睛给吸引过来了。因此,这些也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包装构思创作时,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以自己作为设计者和购买者的双重身份来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在造型、结构、色彩、装饰等设计上,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当然,本着绿色环保设计的宗旨,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形势,包装设计的绿色包装理念也成为了我们包装设计课程中教学重点。

总之,在广告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教改中,学生们对当今社会的市场包装设计的调研收集分析,对包装设计视觉元素的创意设计,和对包装设计人性化设计的新理念掌握,成为包装设计课程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要,培养出更加适应多元化市场发展的包装设计人才还需要更多创意理念的补充,这些理念也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地更新中。

篇3

视觉传达是现代商业文明、文化和公益事业的艺术,其核心主旨是视觉物化服务。主要涉及范围包括:VI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创意图形设计等类型,是企业-商品-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教学目标确立以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定的专业教育,推行准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它不是形而上的细化专业知识,应避免绘图软件操作工其,绘图软件操作工匠训练的低阶模式培养。由此,只有建构复合交义、创新创业的提升路径,灵活、理性地推进大类多元化专业培养,才能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意愿规划和学习,主动地完成相关的适应性和学习性转变,主动运用自身储备的信息、知识和技法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

时下,随着改革的不断加快和深入,国家经济发展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地规范和提高,需要大量社会适应性强,重视知识横度与纵度交汇衍射,具有人文素养的服务于现代商业体系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建构高素质、深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最有效的手段,是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等方而的融汇与引导。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有的意识。创新精神是指在视觉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个人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针对某一问题所表露出来的想象力、观察力。视觉传达专业通过创新实践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和独立运用专业技能解决遇到的问题,以及自主创业的能力。然而,多数高校的视觉传达实践教学还是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助的参与,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实践教学内容显得较为空洞、单一,没有很好地拓展和激发出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

一、开设实践创新选修项目和课程

拓宽独立人格培养的通道,鼓励自主选修,是搞好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选修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还是为了填补学生的知识空白和盲点。其中,包含着对教学大纲的落实与补充,对以图形、文宇、色彩为要素的艺术创作基础知识、教学预设目标的了解,更是侧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策划创新、资讯掌握、思考维度、协作能力、团队意识、探求未来知识、自我价值拓辟和潜力引领能力等高阶思维的提升。因而,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要在传统教学重视技法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市场的关注度,加强对商业设计体系的认知、了解和熟悉,最终使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系统实训。

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以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投入程度,教师辅助、提供课题主要参考的文献,帮助学生分析所选课题。同时,与学生共议课题主要涉及内容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采用的方法,共同制定课题的内容和要求、成果形式、调研对象和工作内容等事项,组织开题答辩和评定阶段性成果。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使之视觉流程通畅关观,线性诱导合理,主题主旨鲜明,内涵寓意深刻,构思定位独特,具有视觉关注度,符合实践内容要求。支持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关注多位一体的思维向度引申,大力引导团队意识和协同精神,提倡分工完成课题。

教师应要求学生促进自身的全而发展,通过辩非,明理,选择和创新,赋予学习以新的内涵。开设实践创新选修课,有助于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地得到提高。同时,组织调研,了解相关院校的实践体系设置,研讨修订,在实践创新选修课中选用与国际接轨的教材与文献资料,使视觉传达专业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论和实训的成果。

二、实践教学选修项目与课程的具体实施

应将实践教学与教师科研以及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结合,即通过项目反哺教学,使研究成果进一步支撑实践教学,并且随时关注学术动态,学术热点和学界有意义的争论,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恰当反映出来。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案例分析、实证法,使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角。通过开设实践创新选修课,来验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出发点和建构的理念依据,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为今后进一步的实践教学方法改进与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为此,应从二年级开始每个学期末开设为期2周的创新系列课程,还可以逐渐开设相关调研和统计类专题讲座或课程,引导学生运用网格式、经纬式的理性定位方式,去标注、分析问题。通过实践验证和逐步完善,将以上课程列入视觉传达专业实践创新选修课程,充实、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培养出以视觉传达物化设计为沟通手段,满足企业-商品-消费者的社会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

《创新系列课程》应由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研究开设,依照自身软件和硬件条件,设定至少4个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每个项目组由6个以上学生组成,明确其项目研究目标、研究价值、项目内容和拟解决的突出问题、拟采用的方法、技术手段、策划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及时汇报商讨该项目研究的计划及其进展情况,把项目研究的预期成果控制在可掌握的范围之内。《创新系列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师生针对专业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交流,从学生切身利益出发,极大改变过去教师单纯授课,学生听课的局而,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加强了师生互动,有利于系统学分的完成与实施。专业课教师可充当学生的导师,通过分层培养,使学校本科导师制的实施得到加强。此外,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互为补充,教学相长,因材施教,使个性化教育和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得到最大程度的结合,最终形成管理与培养的网状模式。学生在完全学分制的激励下自由施展身手,使其个性化成才的空间进一步得到拓展。学校还可设立大学生创新奖励基金,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奖励在国家、省部级各类大学生创新竞赛中的获奖者。2013年,辽宁工业大学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的奖项有57项、人数171人,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获得国家一等奖1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3名,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很好地说明了实施实践创新选修项目和课程以来取得的成绩。视觉传达专业通过课程深化改革,积累相关的数据和经验,在项目创新竞赛和课题参与中获得实际知识,为学风的引导和学生独立申报相关科研课题奠定了良好基础。开设实践创新选修项目和课程以及开展创新竞赛的优越性和激励性显而易见,但也显露出一些不稳定胜,有影响力的创新竞赛项目设计指标、时效、周期和感召力有待确立和加强。

三、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视觉传达专业是研究与人视觉相关的艺术门类之一,是新兴的交义学科,因此要求个体必须有良好的洞察力,宽泛、广博的涉猎而,而且凸显极强的造型能力。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变单一型教学,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基本构建了由专业导师的指导性实践、学生明确定位目标的自主性实践和社会企业的需求性实践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导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准直接影响着自身的指导水平,因此专业导师一定要能力强,熟知本专业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设置、教学环节、学分管理和设置情况,知晓学生选课情况和学生必修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导师应该加快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整体素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了确保专业导师质量和整体素质,教师须具有企业岗位实践经历和行业资格认证,对于资历不足的新教师,由有资历的老教师进行帮、传、带。每周抽出一定时间,组织各个导师加以交流、探讨,要求新的专业导师向有经验、有责任心、有工作方法、业务水准突出的老的导师请教学习。对实践教学环节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和遇到的运行瓶颈,进行集中消化解决,纠正实施运行中出现的盲区。对于学生有反应,专业业务有待提高的导师进行进一步培训,逐步提高导师聘任条件,创建学生优选导师制度。

篇4

专业+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市场的联系较为紧密,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也随着媒体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当前,媒体市场对创意和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也需要适应媒体的变化特点,创建出符合媒体发展趋势和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 项目+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是由高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结合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特点、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企业的真实项目展开教学,通过校内工作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提高教学与企业实际需要的一致性,进而实现项目、工作室、专业课程教学三方面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内容、操作能力、综合素质三方面应紧密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并加强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配合,建立起完善的专业+ 项目+ 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体系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质三大部分,同时还包括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相关课程。

专业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应当以专业的教学内容为导向,并与合作企业共同编制教学计划,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以项目为指导,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项目教学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的周数、岗位的专项能力、工学结合的能力、项目教学的方案设计、教学方案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考核等几大部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方案和职业岗位的特点要求学校需要具备科学的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以及工作室的建立要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为参考,以其职业领域、行动导向和工作环境为基础,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在校内,可以根据专业以及课程的不同,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或工作室的管理方面,也应当按照企业的管理要求进行。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室环境当中进行学习和设计,实践教学应突出典型设计和关键环节的教学模拟。工作室的环境应尽量真实,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企业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指导和教学。也可通过社会培训、员工培训等形式,加强对专业导师的培训。工作室的管理采用企业化管理,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到工作室管理当中,并建立完善的工作室管理机制。结合企业的管理特点以及学校的管理需要建立工作室管理制度,由导师、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工作室的管理当中,并根据教学以及企业生产的需要对教学管理的方案进行调整,让教学服务于工作室的实训教学。项目工作室教学

在专业教学中,导师要把握市场对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学生的兴趣以及自身的特长和能力入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在教学当中适当提高项目教学在整体教学当中所占的比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上对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将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发展需要。

新兴媒体利用新兴的网络技术,传播的方式简单且速度极快,在社会当中具有较强的舆论力量。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可以引进企业的设计项目,由导师引导学生组成设计团队,根据学生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完成设计方案。在方案的设计当中,引导学生适应市场的变化,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并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协作能力。在品牌推广阶段,学生可以与客户进行沟通,预算成本之后借助多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除了传统的主流媒体以外,还应注重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宣传,品牌推广的内容需要涵盖电视、电脑、手机和iPad 等几大终端,让学生接触到新技术、内容整合以及方案策划等多个领域。通过全方位的方案设计,结合丰富的市场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设计创意、设计造型等教学内容,导师则更多地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而设计的构思、修改、推广、应用等内容都需要依托市场来完成。

工作室平台的搭建

以实训基地及项目教学为依托,搭建科学的符合教学需要的工作室,专业课程的设置以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加入真实的项目进行教学。在实验室教学当中以具体的项目或是创新方向为目标,完成项目教学的工作设计,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完善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工作平台。此外,还可以跟区域内的职教集团等建立良好的户主合作关系,通过专业对接、资源优化等,提高设计专业教学的效率。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人才培养、人才的实训等安排相应的计划,促进资源共享。高效利用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建立视觉艺术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将成果应用到企业当中,提高企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另外,企业的品牌推广、技术创新、信息收集、交流合作的推进等都可以在校企共建的平台中展开。平台的搭建离不开当地工艺美术行业内相关企业的支持,学校与相关的行业企业共同搭建平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教学培训任务的实施,促进产品的开发和品牌的保护与推广。结合实训基地、工作室、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力量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具有积极作用。

1.市场调研

工作室平台搭建完成以后,需要发挥其在项目教学中的推动作用。工作室的负责人可以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骨干导师,负责完成课程中企业委托的项目。教学的方式也可以围绕企业项目展开。在项目教学当中,导师通过启发、讨论以及提问等形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工作室项目实现的过程当中,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可以根据设计项目的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信息,为推广做前期准备。学生应详细记录调研结果,将资料进行统一汇总,并组织小组讨论,对客户的心理进行分析,进而理清创意和设计的思路,设计出满足客户心理需要的作品。通过市场调研,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市场,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室的项目设计当中,导师应注重对学生与时俱进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设计出具备强烈时代感的作品。在项目教学当中,学生应当把市场调研当做一个专门的课题来完成,通过市场调研把握设计的方向,了解市场的需求。在项目设计当中,学生可以对多种设计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尝试和借鉴,并对设计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2.信息采集与交流

专业+ 项目+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注重信息的采集。学生通过采集到的信息能够激发灵感,并将信息作为创意的素材进行应用。在工作室当中,可以开辟一处专门用作展示学生收集的相关素材的区域。学生也可以自行建立信息采集手册,收集的内容可以涉及字体标识设计、媒体设计、空间展示设计、广告设计、品牌设计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方便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教学当中,导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各种想法,根据共同的项目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在工作室当中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便于开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创作潜能。在工作室中学生和导师以具体的设计项目为依托,便于实现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增加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提高其创作和学习的效率。

篇5

关键词:图式思维;视觉传达设计;设计方法;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J50-05文献标识码:A

Schematic Thinking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WANG Gang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完成信息的传达,促成设计者与受众的交流,因此,图形是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其借助色彩和形状组成人们能够理解的视觉语言以表达一定的情绪和含义,最终决定了视觉传达设计是否成功。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人类采用图形表达思想远比书写文字早得多,远古的书写文字如象形文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成的具有高度专门化特征的符号。图形语言需要具有强烈的语言特征才能成为视觉信息沟通的一种方式,当从语言的角度看待图形时,图形已经转换成语言中的符号,相当于文字。但文字的含义相对固定,图形则没有特定的语意,需要设计者根据人们通常的认识习惯去诠释和创造图形语言。设计者对图形语言的掌控能力与其头脑中的图式思维具有密切的联系。然而在传统的基础教育体系中,文字语言始终是教学的重点,是人们彼此交流的主要工具,因此文字思维是许多人惯常的思维模式。文字思维的抽象性使文字缺少图形所具有的生动、形象的感染力,不利于触发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而且其包含的信息量也远不如图形。在今天信息呈海量的时代,图形语言的优势更加显著。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师要灵活掌握图形语言,设计出易于引发共鸣或者极具创造性的作品,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从单纯图形语言的技巧练习深入到图式思维的训练,而这正是当前视觉传达教学中所极为欠缺的。为此从理论角度探讨图式思维,从实践角度培养图式思维应当成为视觉传达教学科学化的途径。

一、图示思维理论的概念

一般而言,人们通过视觉所获得的信息占总获取信息量的70-80%,并随时代前进而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人们不仅依赖视觉作为认识世界的手段,并且把其他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转变为视觉信息。进入21世纪以来,视觉交流的潜力更是得到了发展,数字化、图像化的世界正展现在我们面前。视觉交流带来了对视觉思考的研究,而视觉思考研究的主要内容来自心理学领域对创造性的研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ph Arnheim)在其著作《视觉思考》中,通过消除思考与感觉行为之间人为隔阂的方法,建立了视觉思考探索研究的基本结构。“我说的认识指的是一切精神运行都包括信息的接受、贮存和处理程序:感受知觉、记忆、思考、学习。”

这是认识感觉的新方法,即意识和感觉统一,创造力研究的焦点从意识或感觉转向两者之间的作用。视觉思考是一种应用视觉产物的思考方法观看、想象和作画,在设计领域,更加关注思考以速写形式外部化的过程,可以说已经构成了图解模式。

1980年保罗•拉索(Paul Laseau)在其著作《图解思考》中

,认为图解思考过程可以看作自我交谈,即作者与设计草图之间的相互交流,交流过程涉及纸面的速写形象、眼、脑、手。在从纸面到眼睛到大脑,然后返回纸面的信息循环过程中,理论上说,循环的次数越多,变化的机遇也就越多。就设计而言,思考是探索型的、开敞的,设计草图以图的形式表现了设计构思的过程,它们大多是片段的,显得轻松而随意,便于阐明设计意图,帮助设计师变换思维,此外,它还是设计师与受众交流的主要手段,而非被作为最终结果告知对方。图式思维正是强调设计师在方案设计阶段如何用草图快速捕捉灵感,找出解决方案,把思考变为视觉形象。

二、图式思维的运用

保罗•拉索总结了图式思维的运用,包括六个层面:表现、抽象、手法、发现、检验和激励。

表现是思维的形象传达,使人们能够预先看到实现的可能程度和最后的结果,因此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表现。正如每个人都会说话,但并非每个都善于表达一样,类似的构想因图示语言表现的不同而具有力度和视角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图示语言的准确表达与新颖的创意同等重要。图面上采用何种形式、技法,色彩和图形表达怎样的情绪、心理和情感,这些都通过表现而使设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图式思维帮助设计者以设计草图的形式不断寻觅设计创意的最佳表现形式,通过草图的直观和感性特点使创意在图形语言中逐渐丰满,达到设计主题、创意和图式语言的完美结合。

抽象是图式思维应用于图解分析的手段,它包括图式语言抽象化和设计内容的抽象分析。视觉信息的传达借助于简洁准确的图式语言,简单的图形较复杂的图形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语意更易理解。抽象完成了设计主题或创意由具体形象向抽象图形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图式语言的含义更加突出并易于理解。设计内容的抽象分析在于确定代表设计对象特征的形象要素,并最终转化成图形语言。如果对设计内容的分析出现错误,那么再新颖的创意,再生动的表现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内容的抽象分析包括四种基本方法:提炼法、简化法、精选法和比较法。提炼法是指从设计对象特征中去除与主题无关紧要的要素,借以突出主题;简化法是以较少的图形符号代表设计对象特征要素,使之易于被大多数人看懂,以便交流;精选法则是通过对比或者强调某一部分以引起特殊关注;比较法说明了简化的图解语言比具体的形象特征更利于设计方案的比较。

手法是指应用图式思维进行设计处理,这是具有启发性的设计手段。图式思维中手法的目的是在于变化图解形象使其产生新的面貌从而扩展设计师的思考。手法的三条入门途径包括:可发展的开敞形象、形象的转化、结构化的或有序化的形象。可发展的开敞形象可以同时从各个方面来领会、解释或者评价,常被看成具有多重意义,正如同每个人对印象派绘画有不同的理解一样。开敞的设计草图往往能传达设计师的直觉和自信,设计师通过惯用的图式语言任意地、灵活地思考,进而发散地形成设计的多种可能。可发展的开敞形象是为了引入形象的转变,图解形象变化的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借用构图原则如拓扑、装饰语法、逆转和变形等,使图解变化有助于设计创造性的发挥。结构或有序化的形象是形象变换的另一种基础,即应用有序化手段建立人为的脉络,从中获得新的反应。通过手法转化图解形象使其具有新面貌,从而拓展设计者的思考。

发现存在于使艺术设计成为创作的过程,实际上寻找设计构思灵感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对设计师而言,发现的过程包括创造和构思成形。创造寻觅基本的发现和方案设计的独特见解,构思成形则将发现转变成图解和文字说明,对设计进入充分发展给以根本性的指导。设计师的创造力往往来自对所设想的特定效果与记忆中的其他实际效果之间相似之处的发现。例如人们在野外安装帐篷时要将帐篷桩打入地下,如果没有铁锤,当看到棒子或者石块时就领悟到它们与铁锤的相似处,用以解决问题。而构思成形则是综合了理念的过程,经过构思图解和构思探讨完成创作。

检验可以被看作一种产生形象的循环过程,逐渐地增强设计特性或者设计图形具体化,是设计方案选择与综合的过程。对图式思维而言,检验分为表达、评价、综合、推敲。设计方案首先通过设计图形予以表达构思,然后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多方案评价,集中各方案的优点精心推敲以形成新的设计概念。如果设计师要做到对设计发展坚持控制的话,必须对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有深入而准确的理解。

激励指的是设计师用自己的绘画手段向人们阐明自己设想的一种方法,同时又是探求自己设想的方法。设计师的图画往往能够创造一种氛围,使项目委托人或者受众深受它的影响。富于强烈个性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热诚感情和信念,易于将这一情绪感染观看的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风格的形成也来自于他对设计构思取和舍的始终如一的选择,他的选择反映了他所认为的重要的设计概念。

三、图式思维与设计过程

篇6

关键词:视觉传达;新媒体;实践教学;数字化

一、数字化市场催生新媒体技术模式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已经开始数字化,教学模式从单一的黑板、粉笔教学发展到多媒体电教化教学。新的教学模式有许多,如PPT教学、投影教学、视频教学、录音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电教化教学模式的使用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生动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新媒体是指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分为数字媒体、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影视等,包括网络媒体、网络电视、网络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等。“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节省30%的时间和30%的成本,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可以在课堂互动性和学习效率方面建立直接的意义联系。”①新媒体教学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的数字化和设计对象的数字化使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影响不亚于印刷的发明,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的数字化带来了设计工具、设计思维和设计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设计对象的变化。电脑软件、网络、数字游戏、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扩大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成为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宠和前沿,这所有的一切也把视觉传达设计推向了空前繁荣的地步、历史发展的浪尖。”

二、数字化展示平台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冲击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数字化悄无声息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且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企业需要数字化展示平台,以确保信息快速转化、、接受和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展示平台数字化、扩大化,视觉传达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展示平台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冲击较大,使视觉传达设计跟随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数字化展示平台的发展使中国的视觉传达设计拥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1.社会发展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

视觉传达设计与科技和艺术相关,是兼具艺术性与专业性,并以视觉为沟通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设计行业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品竞争和推广而存在的。”③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流行的艺术,它为流行而设计,用设计引导潮流。商业设计艺术需要简单、明确、直白,要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并接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字化传播媒体快速发展,各种信息爆炸式地传播,以往单一的设计方式受到了信息多元化的冲击。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大量的商业信息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激发出人们强烈的购买欲望。现在人们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不再只是功能属性的简单介绍,而更多地希望获得视觉享受、文化享受等。这就要求视觉传达设计更加个性化,更加关注人们心理层面的需求。

2.对视觉传达设计表现形式的冲击

(1)改变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和过程随着数字化展示平台的广泛应用,视觉传达设计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展示平台的数字化使以往复杂、烦琐的工作得到了简化,尤其是手工操作部分,设计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造、想象、思维上面。许多设计的最终成果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和展示,不再需要各类纸张、颜料、画笔等绘图工具。

(2)拓展了设计者的工作手段和领域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比较迅猛,特别是图形、图像表现日益增强,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数字化展示平台也不断地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主题和创意更加丰富多彩。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不再受纸、笔、颜料等传统工具或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情境化地感受设计成果。

(3)提供创意思路和空间计算机技术使设计者不必受技术和介质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设计。电脑软件可以让设计者进行低成本创作,无须考虑材料纸张、加工制作等费用,还可以给设计者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不再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设计者的创作思维也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能获得更大的创意空间和更多的设计思路。

3.对视觉传达设计传播方式的冲击

(1)高效的传播方式以往的展示平台主要包括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电视等。这些展示平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达的内容有限,并且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数字化展示平台将广播、印刷、网络、电视、电子出版、通信、计算机等融为一体,使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具备多种媒介形式的优势,信息传播更加高效、快速、便捷。

(2)视觉效果更佳与不断发展的数字化展示平台相比,以往的设计表现手法和思想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市场和人们的需求。数字化展示平台为视觉传达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赋予其新的内涵,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设计的空间更广阔,使设计者的美学理念和设计才华得到更好的发挥,视觉效果更佳。

三、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调研解析

近年来,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逐渐偏向实践技能的教授,注重将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法运用于实践,各美术院校和设计专业院校均在实践教学领域进行探索。“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检验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而是体现实践是理论的实现。”④职业院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工厂实践和设计实践两个方面。实践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与市场接轨;二是使艺术设计教育更好地发展。视觉传达设计重在实践,教师可以采取“实践—理论—实践”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应与行业的发展需求衔接,并且在教学中进一步突出实践环节,促进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工厂实践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把握工艺、材料、构造、性能、加工方法、制作成本等,这样学生将来就能更好地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知道如何提高效率、了解工艺和材料、节约成本和增加收益。

四、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创新

“数字化信息导致了新媒体大量的涌现,这给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许多全新局面,对视觉传达设计课题和对象都有较大的影响。”⑤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工具发生了变革,设计的触角得到了延伸,视觉传达设计变得空前活跃起来,无论是设计作品、设计产业化程度,还是设计的广度与深度,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教授基本技法与知识的同时转变师生角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表达创意,探索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模式,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在市场竞争中,设计者必须具有新颖的设计理念、超前的设计思维和高超的技术,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设计是一种追求个性的工作,如果学生只懂得模仿,就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和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主要进行以下两种实践教学创新。

首先,在实践学习后,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以往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学科发展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平等探讨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⑥教师可以引导者的姿态和学生交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加以肯定。

篇7

1改善教学体系设置与教学模式

首先从课程的专业特点出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将教学与社会,市场相联系,打破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与兴趣,通过大量的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大量的实践和客观实例的分析论证,留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并提出目的性的研究课题。

1.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教学采用分组式教学方法,通常在艺术类的教学中除理论课外,专业课基本都是具有实践性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锻炼设计创意能力,这是从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让学生面向市场。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种项目设计课题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设计团队中去。学会查找资料、分析案例,市场调研及销售市场的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补充课堂上的不足,及在设计中的应变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

1.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协作参与的教学模式

“协作”是“参与”的手段,“参与”是“协作”的途径。为什么我们重点提出来了协作参与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它不单单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提供整体协作能力,奠定了交流、沟通和协调的方法论基础。教师选择课题,学生分小组织研讨,建立与他人的集体协作精神。通过协调能力的加强,摆脱学生个人的思维局限,让设计的思维在集体的协作关注下得以完美呈现。使整个教学在“协作式教学模式中体现了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

1.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个性优势式教学模式

个性优势式教学是为了加强和促进学生发展,突出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展现其个性设计优势的教学,我们提出了个性优势教学。学生在个性发展的过程中所显示出其稳定的个性优势,预示着他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成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我们教师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各方面突出与众不同个性的部分,发现其闪光点,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完善设计方案,采取鼓励、启发、肯定的教学方法,多为学生提供展示其个性才能的舞台。从以往的教学方法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向实践转化,突出个性。在学生讲评各自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自我肯定,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意识。

1.4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造式教学模式

艺术类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想象力,和思维方法。创造式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由的教学氛围内,不再受现有知识及传统观念的局限与束缚。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区别是:传统教育培养的是理论型、知识型人才,教学内容陈旧并且多年不变,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教材为核心,让学生通过记忆、理解、听讲、练习等掌握知识,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创造式教学方法主要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突破书本上的知识用实践通过自己的分析通过创造式给出其不同的方式方法,起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从教学上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创造性思维及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2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模式注重实践研究的目的

重视实践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视觉传达艺术的学生服务于经济及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的重要功能。也是为了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更贴近市场,更好面向未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从而改变以往只是以技能训练为主培养模式,采用多学科渗透、侧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全方面的现代平面设计师的培养模式;为此我们试行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扩展,是为了学生不仅掌握形象思维的基本技能,还具有综合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使教学潜移默化为设计创意与制作提供最好表现力。

篇8

关键词:绿色设计 茶包装 以物载物

1 前言

一杯好茶,让人首先看到或红亮、淡黄、青翠,或纯净的汤色,闻见清香,尝到或香或苦或回甜的味道;再观这茶叶及其包装、茶器、饮茶环境等,会让人感受到种茶、做茶、运茶、售茶、泡茶等一系列过程所传达出来的人的用心工作和辛勤劳动;再深入品味茶,便要研究起茶所承载的悠久历史和东西方文化。现代经济社会环境下,中国茶市场有坚实的历史基础,但又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如何才能通过好的包装得到一杯好茶?

随着现代经济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们有高效的工作方式,方便的生活,越来越快节奏的消费,甚至变得无节制;与此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造成了生态平衡的极大破坏,环境的极度污染。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的爆发,产生了绿色设计。在实际调研中发现,现在市场上存在很多茶包装存在一些问题:包装材料有毒、有异味、不透气、不易降解、回收困难,市场流行为主要导向,从而造成包装破坏茶的品质,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包装与被包装的茶并不相关等现象。作为整个茶生产、消费过程,设计师是其中参与者,有责任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也应是绿色设计的推动者。

包装设计是一项具有多维度、各维度相互关联的创作活动,设计思维呈现立体网状,在进行设计构思前需要进行系统的思考,试图使设计既符合宏观准则,微观细节处理也足够全面。包装设计宏观外部因素维度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使用者人群,地域相关物品、环境、生活习惯、消费方式,有关历史文化等。内部因素维度包括包装原理、功能、材料、结构科学、造型设计、表面处理、加工工艺、人体工学等。从一个观念出发,不同角度切入,都可能产生不一样的设计。本文就以此设计思维方法为指导,针对茶包装,从“以物载物”的观念出发,绿色包装的角度切入,思考一种新的包装设计尝试,努力参与到绿色包装设计的队伍。

2 绿色包装设计

绿色包装设计与传统的包装设计有所不同,传统的包装设计理论和方法是以人为中心,以保护商品为目的,以满足人的需求和解决包装问题为出发点,没有考虑或忽略后继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带来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而绿色包装设计则针对传统设计理论中的欠缺,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把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战略集成到新产品设计之中。绿色设计是一个整体设计过程,包括产品从概念产生到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到废弃后的回收、再利用及处理等。

国家相关部门对绿色包装有规定,应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是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包装应用量最少。第二是包装应易于重复利用或回收再生。第三是包装废弃物可降解腐化,不形成永久垃圾,能改善土壤。第四是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生物应无毒无害。依据生命周期分析法,包装制品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均不应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

体现设计师对自然的关爱,采用绿色包装设计,能更好地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状态。中国人自古强调人与自然、物的和睦相处,茶文化的美也在于体现“天人合一,和谐之美”,茶的绿色包装设计应与之呼直。

3 以物载物

3.1以物载物

通过前期对茶批发市场、专卖店、超市、茶室、茶研究所、茶城、茶山的实地调研,以及对关于茶的书籍、网络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笔者认为茶包装存在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过分商业化、工业化特点。从形式、材料及其展示的视觉效果看,一些茶包装呈现雷同、花哨、喧闹、浮躁的现象,品牌特色并不鲜明,最主要的是不能很好地传达各种茶的特性;使得消费者在选购茶产品时,很难从包装来辨识茶叶的特性,判断茶品质的好坏。有很好的审美趣味,生活态度较为精致化的人群,对茶的需求不仅要满足“喝”,还需从购买、拆包、摆放等一系列体验中得到乐趣和享受。

人类从远古开始就会使用天然材料包装物品,还有一些包装是模仿自然物如豆荚、花生等,作为包装结构形态,很多包装图案也是对自然界物的形状和色彩的抽象总结,经过艺术加工描绘出来,作为包装装饰。现代包装设计依然延续着这些包装传统,因为人类向自然索取,并应回归自然,这种自然化的包装设计就是绿色包装的体现。以茶叶生长形态、茶树形态、茶叶或者茶汤色彩为视觉图形基础,使用茶渣、竹片、藤条、麻线等原生态材料,利用挤压、切片、编织、缠绕等工艺手法,与现代设计方法相结合,制成包装填充物或包装纸、板等。这样设计的茶包装。对于消费者来说,喝茶之前可以从包装中体会自然的气息,喝茶之中品到与自然相融的感受,喝完茶之后对包装的废弃物处理也是自然的分解或者再次利用。

3.1.1选择绿色的包装材料

“以物载物”的绿色包装设计,首先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作为包装材料。这些材料目前主要有天然生物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可重复利用或分解的包装材料、轻质或薄体或高性能的包装材料。天然生物材料及其加工材料,如木材、竹材、麻类、草类、纸类、陶类等,在自然环境中容易被分解,而且不消耗或者少消耗能源,并不给环境带来负担。可食用的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的包装,通常主要原料有淀粉、蛋白质、植物纤维等,这种材料即可食用,又可回收,基本无污染。茶叶包装主要选择这类型材料。

废茶叶或茶渣,具有无毒、净化空气、杀菌、防潮、去异味等特性,据网上资料了解到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业学院正在试验研究一种新材料,以废弃茶渣应用热压法制作人造板条。其制作工艺简洁,板条保留茶的清香气味,不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此材料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环保新材料,如果用来做为茶包装材料,正符合“以物载物,以茶包茶”的理念。目前市场上也已经有可以喝且可观赏的工艺茶,可装茶叶的罐容器,都是用茶渣压制而成。这种工艺茶罐正符合“以物载物,以茶包茶”的绿色包装概念。

3.1.2设计绿色包装结构

目前市场上存在过分包装或者对包装的保护功能考虑不到位,这样不但对消费者造成选择商品的干扰,无用体积和重量的承受,还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和成本的增加。绿色包装设计要避免这些过分包装,应尽量减少包装体积、质量和包装层数。

设计可拆卸性包装结构,以减少包装回收利用的工作量,降低回收成本,提高回收价值。设计多功能包装,比如设计结构既可拆分开来做包装,也可组装做展示陈列用,还可能任意组合作为工艺品或者玩具等。通过创意设计,增加包装的重复使用、趣味性等附加值,以最少的材料承载最多信息内涵,既要求绿色理念,又要求更多创意。

3.2以形解意

对于包装的视觉表现,本文认为“以形解意”是一种自然和科学的表达方式,思考来源于分形艺术。自然形态的形成也有其科学规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曼德伯罗观察和研究自然界的生长规律,创造了分形几何学概念。分形几何描述大自然形态的发生,由于其产生的分形图形,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维度、自相似的对称美感和无穷尽的延伸性,艺术家和设计师也开始研究这一科学,模仿和诠释自然,在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进行再认识,从而应用到了艺术领域。

消费者对茶商品的选择,常会通过包装的视觉设计来了解茶的特性,除了包装材料和结构能够提示消费者外,视觉图形、色彩同样传达着茶的相关信息。当商品被消费者使用且得到认同后,包装上的视觉元素便逐渐成为该产品的特征,甚至象征,从而通过这种形,而领会产品的意,进而转化为产品内涵,深入其内心。“以形解意”,试图将产品蕴含的深刻内涵用其本身的生长变化形态,作为视觉元素进行设计表达。探索这种图形表达方式也将成为一种新的包装设计视觉风格。

3.3简约设计

在云南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当地很多日常食物的包装都极具简约特点,比如竹筒饭菜、竹筒酒、竹筒茶、笋叶包菜、笋叶包茶等,包装材料是就地取材,当地的竹子、笋叶等经过简单加工;包装结构更加简单,对于竹筒,取自身的容器形态即可,对于笋叶,经过简单剪裁和折叠,加上麻绳或竹条的捆绑就完成包装过程。这些包装形态以功能为目的,简约、朴素而实用,别具特色,又与现代环保、节能的理念完全吻合。这种古老而经典的包装与自然环境是和谐的!

茶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物品,简约设计其包装,更加突出其自然的特点。茶的绿色包装设计从材料、结构到视觉传达,应尽量做到简约设计,减少多余的、浮躁的干扰信息,表现自然材料本身特有的质朴、自然美感。具体设计应符合绿色设计要求,以产品为核心,尽量达到简化、缩小空间、突出一个独特主题即可。当然,包装设计的简约,要求各项专业技术的融合,需要每一环节做到简约。“以物载物”概念的茶包装设计,就是思考包装材料取自于废弃茶渣和其他自然物质,尽量减少工业生产环节;同时注重实用、多功能、有趣的包装结构设计,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视觉设计简化概括,并找到构成的秩序和规律,避免喧闹复杂的信息罗列;整体的包装设计都遵循简约原则,结果自然呈现简约风格。

4 结语

篇9

对中国品牌形象的国际化设计进行研究。用视觉人种志的研究方法,通过笔者在欧洲市场对中国品牌的形象设计现状进行研究,得出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品牌进入全球市场,要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从而达到“Madeinchina”到“Designinchina”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中国品牌形象设计的方法是对品牌名称进行翻译和对品牌形象进行Redesign。在当代视觉审美语境下,品牌形象的视觉传达设计应将中国审美与西方审美相融合,最终实现品牌形象的国际化设计。

关键词:

中国品牌;品牌形象设计;国际化设计

引言

近些年,世界开始关注中国设计,中国品牌注重“DesignedinChina”,中国的商品正在由“MadeinChina”到“DesignedinChina”变化。在中国品牌走向全球化的趋势下,视觉传达设计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值得关注和受到重视。以欧洲市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英国、法国、德国、芬兰、意大利、荷兰、瑞士七个国家中不同领域的中国品牌进行案例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品牌视觉传达设计的国际化表达与传播进行深入探索,探讨品牌设计中的中西方美学融合的路径,具体而言,对于品牌名称的翻译、将中国元素融入品牌形象设计、标志和品牌形象的Redesign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寻找到如何设计一个国际化的中国品牌形象的方法,树立中国品牌DesignedinChina的概念。

1西方品牌的国际化视野和先进经验

西方品牌进入中国已经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可乐,肯德基,无印良品等。这些品牌通过对品牌形象进行再设计的方式来赢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每一个品牌都是伴随着一种文化的植入。可口可乐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成功地对品牌名称进行了中文翻译,饮料CocaCoca[1]译为“可口可乐”,中文“可口可乐”意思是解渴、味道好的可乐。此外,可口可乐公司还邀请中国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对其标志形象进行了再设计,将汉字与原标志的字体进行巧妙结合,这也是将品牌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进行再设计的体现。不光是在中国,可口可乐在欧美国家,都会根据特定的文化背景,将海报、图形、广告的设计与本土文化进行结合,推向市场,以此来拉近与受众的亲和力,获得更多市场。经过再设计后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2西方世界中中国品牌的表现

2013年至2015年期间,笔者赴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等欧洲国家对中国品牌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得到如下结论:中国时尚品牌MashaMa[2]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MashaMa2012于年在巴黎时装周首次亮相,并获得荣誉,其知名度在欧洲市场迅速传播开来。2015年6月《TIME》杂志对设计师Ma以及其设计理念进行报道。Ma突出“Designedinchina”的概念,在设计上,将当代中国美学融入服装设计,将中国苏州博物馆建筑的设计风格融入到服装设计中,使得她的服装在融入中国元素的同时,还体现了具有西方审美的特性。关于品牌名称翻译方面,有些品牌的做法是存在问题的。有的品牌原本是中文的品牌名称,进入欧洲市场并没有将品牌名称结合欧洲国家的语言进行翻译,只是将中文的名字用汉语拼音来代替。例如华为Huawei手机,青岛Tsingtao啤酒,华夏良子ChinaLiangtse,针对这些名字,笔者采访过一些欧洲人,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几乎都不能理解这些名字的含义,并且很难记住这些名字。Huawei手机(华为),汉字“华为”的汉语拼音就是“Huawei”,Huawei直接应用在品牌标志上。这样的做法会让欧洲消费者不能理解它,不利于被记住,也不利于品牌文化的传播。一些品牌有很“中国化”的logo和品牌形象,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并没有做redesign[3]。过于深奥和复杂的中国文化很难被欧洲受众所接受。例如张裕Changyu红酒、青岛Tsingtao啤酒等品牌在芬兰、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都有销售,然而在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上却几乎没有做改变,和在中国的时候一样。在品牌视觉传达上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但却不一定符合欧洲消费者的审美。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不同的审美需求。一个被欧洲受众接受的品牌形象,首先第一步就是通过视觉传达设计让产品被理解和接受,使消费者对产品有一个好的印象,并记忆忧心。

3从“MadeinChina”到“DesignedinChina”:中国品牌的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表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品牌也要逐渐走向世界,使得“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和“中国设计”,带有丰富中国文化特色的品牌也要实现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不同文化语境中转换,中国品牌如何做到从“Madeinchina”到“Designinchina”?很多年来,Madeinchina象征着便宜的东西,没有好品质的东西。笔者通过调研德国、意大利、法国、芬兰等国家,发现在近些年来,一些西方的高档品牌就是从中国生产的,它们有皮包、鞋子、衣服、陶瓷、电脑、玩具等,这些品牌的产品上会标有“Madeinchina”。这意味着中国的产品有好的品质。然而,如何让人们想购买一件“Designedinchina”的产品,是因为它的好的品牌形象、好的产品设计、好的品质?

3.1中国品牌的文字译转

中国品牌进入西方市场,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品牌名称结合当地国家(主人国)语言文化,并对品牌的标志、视觉形象进行redesign,以帮助受众迅速理解品牌文化和接受品牌产品,其中以汉字为主体的品牌标志尤其具有代表性。所以,对照西方标志转换到中国文化语境的案例,研究汉字品牌标志如何有效实现跨文化转换,如何从以前仅仅适合中国文化语境转换到现在能在中西文化双语境中发挥效用。在西方语境下,中国品牌进入西方国家时,品牌名字如何翻译成当地国家的文字,应使之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具有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内涵。译转要使品牌能被有效、积极地被当地文化认可并传播。这种名称翻译和品牌形象再设计的理论依据是汉字标志的跨文化转换和中西美学融合的设计,使得中国品牌体现中国设计的价值,传播中国文化,找到文化的认同,做到将中国设计变成国际化设计。

3.2中国元素融入品牌形象设计

中国品牌一方面要适应多元文化的表达方式,国际化表达的同时另一方面要凸显中国元素[4]或中国文化,彰显中国品牌的文化特质。中国传统美学在人与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有自己的认知和物化成果,代表性文化符号深入人心,并且曾经得到世界的认同(古代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传统装饰美学、器物美学、绘画美学、建筑美学中,有许多的审美标准,这些标准是符合西方审美的标准,例如中国画的留白与西方设计的极简、构成手法,在很多方面,东西方的审美标准是可以并存和融合的,设计师要做的是将两种审美融合后,以当代视觉传达的审美来表达品牌形象设计。Spin陶瓷的标志设计中,运用了印章。印章是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化的代表符号,象征诚信;也是传统中国书法、绘画中传达作者审美情趣的一种方式。印章中的汉字“旋”是“Spin”的意思。标志的英文单词与红色印章相结合,代表了中国和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

3.3标志和品牌形象设计的redesign

中国品牌进入国际化市场,应当对品牌形象进行再设计,这要求更新后的品牌形象符合当下国际化的审美标准,做到设计上的简洁。它不仅仅是满足东方人的审美需求,还应当满足西方人的审美需求。2015年4月,联想集团在美国纽约举行新标志的会,同时采用新的口号“NeverStandStill”(永不止步)。新标志的设计抛弃了已沿用十二年的标志斜体设计,标志在设计上结合了当代国际化的简洁构成的审美风格,旨在进一步凸显联想集团的国际化形象。新标志是一个互联网体系的品牌形象,体现了联想公司向互联网转型,也更加国际化,更能体现联想品牌当下状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联想希望通过对标志形象的更新向外界传达出的信息是:产品必须是可靠的、创新的,以及高端的。

4结语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品牌进入全球市场的同时,世界品牌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品牌所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全球市场和挑战。品牌要进入这个全球化市场,使得产品被不同文化、语言、背景的受众接受,对品牌名称进行翻译、对品牌形象进行Redesign。对品牌形象的Redesign,需要站在全球审美视野下,将国际化的审美标准运用进品牌的标志、包装、广告设计当中去,通过Redesign来帮助中国品牌被受众认识和理解,并接受中国产品,从而迅速赢得更多市场。就文化层面而言,通过设计能够将中国本土文化翻译成当代国际化的视觉传达语言,伴随着中国品牌和商品走向国际。因此,运用有效的手法对中国品牌的视觉形象进行Redesign是实现中国品牌从“MadeinChina”到“DesignedinChina”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超 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

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Mollerup,Per.MarksofExcellence.ThehistoryandTaxonomyofTrademarks[M].London:PhaidonPressLimited.2013

[2]Hannah,Beech.DesignedinChinaMashaMaistransformingthecountry’sfashionindustry[J].Time.TimeMagazinesEuropeLtd.2015

篇10

关键词:中国品牌 品牌形象设计 国际化设计 Designed in China Redesign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 02-0046-02

引言

近些年,世界开始关注中国设计,中国品牌注重“Designed inChina”,中国的商品正在由“Made in China”到“Designed in China”变化。在中国品牌走向全球化的趋势下,视觉传达设计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值得关注和受到重视;以欧洲市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英国、法国、德国、芬兰、意大利、荷兰、瑞士七个国家中不同领域的中国品牌进行案例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品牌视觉传达设计的国际化表达与传播进行深入探索,探讨品牌设计中的中西方美学融合的路径,具体而言,对于品牌名称的翻译、将中国元素融入品牌形象设计、标志和品牌形象的Redesign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寻找到如何设计一个国际化的中国品牌形象的方法,树立中国品牌Designed inChina的概念。

1 西方品牌的国际化视野和先进经验

西方品牌进入中国已经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可乐,肯德基,无印良品等。这些品牌通过对品牌形象进行再设计的方式来赢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每一个品牌都是伴随着一种文化的植入。可口可乐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成功地对品牌名称进行了中文翻译,饮料Coca Coca译为“可口可乐”,中文“可口可乐”意思是解渴、味道好的可乐。此外,可口可乐公司还邀请中国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对其标志形象进行了再设计,将汉字与原标志的字体进行巧妙结合,这也是将品牌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进行再设计的体现。不光是在中国,可口可乐在欧美国家,都会根据特定的文化背景,将海报、图形、广告的设计与本土文化进行结合,推向市场,以此来拉近与受众的亲和力,获得更多市场。经过再设计后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2 西方世界中中国品牌的表现

2013年至2015年期间,笔者赴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等欧洲国家对中国品牌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得到如下结论:

中国时尚品牌Masha Ma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Masha Ma 2012于年在巴黎时装周首次亮相,并获得荣誉,其知名度在欧洲市场迅速传播开来。2015年6月《TIME》杂志对设计师Ma以及其设计理念进行报道。Ma突出“Designed in china”的概念,在设计上,将当代中国美学融入服装设计,将中国苏州博物馆建筑的设计风格融入到服装设计中,使得她的服装在融入中国元素的同时,还体现了具有西方审美的特性。

关于品牌名称翻译方面,有些品牌的做法是存在问题的。有的品牌原本是中文的品牌名称,进入欧洲市场并没有将品牌名称结合欧洲国家的语言进行翻译,只是将中文的名字用汉语拼音来代替。例如华为Huawei手机,青岛Tsingtao啤酒,华夏良子China Liangtse,针对这些名字,笔者采访过一些欧洲人,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几乎都不能理解这些名字的含义,并且很难记住这些名字。Huawei手机(华为),汉字“华为”的汉语拼音就是“Huawei”,Huawei直接应用在品牌标志上。这样的做法会让欧洲消费者不能理解它,不利于被记住,也不利于品牌文化的传播。

一些品牌有很“中国化”的logo和品牌形象,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并没有做redesign。过于深奥和复杂的中国文化很难被欧洲受众所接受。例如张裕Changyu红酒、青岛Tsingtao啤酒等品牌在芬兰、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都有销售,然而在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上却几乎没有做改变,和在中国的时候一样。在品牌视觉传达上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但却不一定符合欧洲消费者的审美。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不同的审美需求。一个被欧洲受众接受的品牌形象,首先第一步就是通过视觉传达设计让产品被理解和接受,使消费者对产品有一个好的印象,并记忆忧心。

3 从“Mada ln China”到“Designed in China”:中国品牌的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表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品牌也要逐渐走向世界,使得“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和“中国设计”,带有丰富中国文化特色的品牌也要实现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不同文化语境中转换,中国品牌如何做到从“Madein china”到“Design in china”?

很多年来,Made in china象征着便宜的东西,没有好品质的东西。笔者通过调研德国、意大利、法国、芬兰等国家,发现在近些年来,一些西方的高档品牌就是从中国生产的,它们有皮包、鞋子、衣服、陶瓷、电脑、玩具等,这些品牌的产品上会标有“Made in china”。这意味着中国的产品有好的品质。然而,如何让人们想购买一件“Designed in china”的产品,是因为它的好的品牌形象、好的产品设计、好的品质?

3.1 中国品牌的文字译转

中国品牌进入西方市场,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品牌名称结合当地国家(主人国)语言文化,并对品牌的标志、视觉形象进行redesign,以帮助受众迅速理解品牌文化和接受品牌产品,其中以汉字为主体的品牌标志尤其具有代表性。所以,对照西方标志转换到中国文化语境的案例,研究汉字品牌标志如何有效实现跨文化转换,如何从以前仅仅适合中国文化语境转换到现在能在中西文化双语境中发挥效用。在西方语境下,中国品牌进入西方国家时,品牌名字如何翻译成当地国家的文字,应使之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具有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内涵。译转要使品牌能被有效、积极地被当地文化认可并传播。这种名称翻译和品牌形象再设计的理论依据是汉字标志的跨文化转换和中西美学融合的设计,使得中国品牌体现中国设计的价值,传播中国文化,找到文化的认同,做到将中国设计变成国际化设计。

3.2 中国元素融入品牌形象设计

中国品牌―方面要适应多元文化的表达方式,国际化表达的同时另―方面要凸显中国元素瑚或中国文化,彰显中国品牌的文化特质。中国传统美学在人与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有自己的认知和物化成果,代表性文化符号深入人心,并且曾经得到世界的认同(古代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传统装饰美学、器物美学、绘画美学、建筑美学中,有许多的审美标准,这些标准是符合西方审美的标准,例如中国画的留白与西方设计的极简、构成手法,在很多方面,东西方的审美标准是可以并存和融合的,设计师要做的是将两种审美融合后,以当代视觉传达的审美来表达品牌形象设计。

Spin陶瓷的标志设计中,运用了印章。印章是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化的代表符号,象征诚信;也是传统中国书法、绘画中传达作者审美情趣的一种方式。印章中的汉字“旋”是“Spin"的意思。标志的英文单词与红色印章相结合,代表了中国和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

3.3 标志和品牌形象设计的redesign

中国品牌进入国际化市场,应当对品牌形象进行再设计,这要求更新后的品牌形象符合当下国际化的审美标准,做到设计上的简洁。它不仅仅是满足东方人的审美需求,还应当满足西方人的审美需求。

2015年4月,联想集团在美国纽约举行新标志的会,同时采用新的口号“Never Stand Still”(永不止步)。新标志的设计抛弃了已沿用十二年的标志斜体设计,标志在设计上结合了当代国际化的简洁构成的审美风格,旨在进一步凸显联想集团的国际化形象。新标志是一个互联网体系的品牌形象,体现了联想公司向互联网转型,也更加国际化,更能体现联想品牌当下状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联想希望通过对标志形象的更新向外界传达出的信息是:产品必须是可靠的、创新的,以及高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