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社会发展中,新闻的传播途径及方式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从早期的纸面媒介。例如,报纸、杂志,到现在的数字化媒体的传播方式,新闻传播的路径及方式的升级与演进,正在新媒体的带动下,掀起一场新的新闻传播的革命。基于此,探究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对于今后新闻传播的优化及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媒体的概念
根据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一个完整的传播流程至少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信息的发出者,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称之为受众以及传播介质。这个过程当中,所涉及的传播介质就是媒体。从广义上来讲,媒体是信息在传送过程当中,所需要仰仗的介质或载体。[1]例如,广播需要无线电、网络需要通畅的网路。从狭义上来讲,媒体主要是指代各种可以进行信息传递或者显示的物质载体。例如,电视、网络等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新闻传播等领域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凸显。
三、新媒体的特点
(一)受众覆盖范围广
在互联网的助力下,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新媒体的覆盖范围开始不断地扩大。仅以手机为例,目前,我国已经开通的移动3G及4G网络,只要凭借一款智能手机,就可以经由网络来进行相关信息及资讯的上传与分享。在我国移动手机用户的数量已经突破亿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地上升。
(二)信息传播速度快
在网络的快速传递下,很多新闻或者事件可以在瞬间就完成信息的全球。在如此快速的传播条件下,实时的现场直播已经成为可能。同时,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的资讯并借助于网络来表达自己的相应与观点。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资讯媒体就可以实现这一点。
(三)即时互动性强
在过往的媒体中,信息传播的单方向性是其主要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一个不足。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媒体的参与者,一方面可以接收相关的资讯;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资讯的创作者,将身边的大事小情通过新媒体来进行推广。同时,这个过程当中,媒体的各个参与者可以展开实时的互动。
(四)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在进行新媒体的使用中,很容易由于监管不力或者网络操作的匿名性而导致一些不良的或者虚假的信息进行网络传播。由于新媒体所具有的超大的覆盖范围,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是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的。
四、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新闻传播的世界性
这种世界性的互联网络,将这个世界纳入了一个共同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空间,虽然参与者有国籍及政治立场的不同,但是网络的资讯互享却是没有国界的。这种世界性的网络的发展,对减少地区之间的新闻传播理念的差异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中,由于国家在地理位置及国土分布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在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地缘新闻在很大程度,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地区乃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一种新闻发展外显的层面。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渗透与影响范围不断变大的趋势带动下,将这种带有一定的地域性的新闻,演变为或者说是恶化为一种较大地区,或者较广范围的一种冲突。网络力量让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
(二)虚拟与现实的统一
网络新闻的者及共享者是有着自己的主观思考与立场判断的个体。他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发出真实的文字、图片与视频的思维的表达载体。这种虚拟与现实相统一的网络新闻空间,在赋予参与者更大的自由与灵活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新闻的稳健发展埋下了隐患。很多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资讯及思想内容,在这种虚拟的空间中快速的传播,其对现实中的新闻发展所起到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一个不起眼的新闻事件,在网络空间的作用下,很容易演化为一种群体性的事件,其对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影响,将是未来大众生活和谐发展中所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
(三)传播主体的平等性
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由于个体在教育及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身份的平等性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一个网络的参与者,可以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立场,也可以经由自己的判断来相关的信息来进行自主的表达。在这种人人平等的环境中,网络的民主化特征将会更加凸显。当然,随着主流网络参与者的介入,网络参与者的平等性会受到一定政治政策的影响,但是其最终的发展本质将会是呈现出很大的稳定性的。
(四)新闻参与的直接性
随着国家政府部门,网络办公及政务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很多网民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相关的时事问题进行直接的意见的表达。需要指出的是,在网络办公及政府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下,网络成为政府与大众互动的重要介质与平台,这一点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彰显。特别是,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兴起,世界正在这种虚拟的网络中悄然发生着变化,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资讯狂潮,新闻传播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趋势与动向。
五、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优化策略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潮流中,每一个历史阶段发展的诉求都不一样。如在工业革命期间,土地和能源是主要的成长资本,人们不加控制的掠夺式的开采致使了一系列的危机的产生。在20世纪的70年代,大众迎来了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生产力的一次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网络已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成为许多国家首要培育的目的。在这个进程当中,网络的价值及魅力正在不断彰显,如何借助网络来更好地实现对新闻传播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研究课题。首先,加强新媒体的监管。在任何一个新兴事物的发展进程当中,其自身存在的优点是今后发展与改革中所面对的重点。同样,由于其自身的属性等方面的原因,如何从制度和体系中,进行监管与引导使其更好的为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力量,将会是其今后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日益发达的网络科技,网络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且其传播的最主要的群体就是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年轻人的心智模式并不是完全成熟。因此,在面对网络虚假新闻的判断等问题时,需要科学的引导。由于我国目前对网络监管上的缺失以及没有建立完善的网络传播体系,导致一些肤浅和低俗的网络新闻传播非常迅速。作为新闻的核心人物,新闻从业人员所具备的素质应该是全方位的。只有从源头上对其业务素质与能力进行综合的评估与考核,才会对新闻质量控制在一个合理化的阈值之中。在当前的新媒体的发展环境当中,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国家为代表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基于此,在今后网络不断地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地增大,政府也会从态度到重视程度上呈现出更大的扭转态势。在这种不断强化的参与力度的引导下,国家的政治形象及政治举措在民间中的支持力量将会得到更大水平的提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如何通过立法的形式,让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等诸多领域在法治的轨道上稳健的发展是立法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国家根据当前我国新媒体的现状,通过立法的方式来不断地完善具体法规以及违反法规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因此,从这一层面讲,相关新媒体监管法律的推出与完善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其次,做好新媒体安全工作。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使用的人群中,其中占有绝大多数份额的是年轻一族。根据关于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问卷调查中,有接近85%的用户选择了认可和选择用网络来完成新闻资讯的分享与传播。可是,在关于网上传播过程当中,最大的担忧是什么,有近90%的人群遍及提出的是互联网操作及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这种安全性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水平的提升。要对于在新媒体下新闻传播出现的影响秩序的行为予以严厉地打击。因此,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在严格遵循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同时,利用政策与法律规范等方式来不断地在新媒体下为新闻传播规范化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健的市场社会环境。这种秩序的建立包含着对新闻参与主体资质的审核与监管。由于国家政府的介入,包括网络信息安全及国家及尊严的网上维护将会上升到一个宏观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与体系。国家应该根据网络个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表现来进行合理的引导。这种宽严相济的机制其根本的出发点是为新媒体下新闻传播的保护提供更大层面的正面支持。只有充分发挥出法律在教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今后的新媒体网络环境才会更加的净化。在今后的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的发展中,要引导相关部门,合理把握保护的程度,既要实现保护的应用价值,也要尽量减少对于网络环境的干扰与破坏。最后,加大新媒体的扶持与引导力度。在新媒体的发展中,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新闻传播的观念和政策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悬殊。例如,我国进入互联网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网络监管及网络引导的发展等方面,与欧美等网络发展比较早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由于中西之间,在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基于网络而进行的渗透依然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以,保护好我国的网络新闻,也是当前在发展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从发展的整体走向上来看,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同时,在新媒体的基本载体方面,也通过加大投资及政策扶持等方面,为大众参与网络平台来提供更为扎实的条件和基础。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加大新媒体的扶持与引导力度,在格局和运用工具上都应该得到质的提升。这种在技术层面的提升和发展是当代计算机技术和新闻传播工作交叉补充的结果。例如,可以借助最新的电子技术手段把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借助一系列配套的监控网络来完成。因此,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的建设,特别是无线网络的建设对于推动整个新媒体的扶持与引导的管理水平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个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当中,公众需要更多,更好的网络资讯来为其点赞、指引。但是,负面的网络新闻无形之中会误导公众的资讯判断。所以,要重视提高网络新闻创作者的社会责任,使他们能真正地意识到,不良的网络新闻会严重危害公众的发展。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括新闻人在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其机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都积极地服务社会,那么社会的发展将会呈现出更加和谐、向上的一面。
六、结语
篇2
[关键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特点;发展趋势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网络时代下的特点
1.网络时代下的传统媒体
新时代的传统媒体不再局限于报刊、电视、新闻广播,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平台与空间价值。传统媒体拥有着宽广的群众基础,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应运而生,传统媒体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传统媒体有着雄厚的品牌意识,经济效益突出,其广告经济利益、平台社会影响力大等等,如电视媒介受众范围广,信息真实可靠,用户可信率高。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受众越来越趋于老龄化,受众的用户多为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他们不懂网络,不太会使用新媒介,因此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
2.网络时代的新媒体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之上应运而生的新媒介,例如移动通讯、互联网、数字电视等等。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充满着活力与激情,它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的一次延伸。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网络互动及时,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前日发生、明日见报的时间差,但是新媒体也存在着各种弊端,新媒体信息传播虚假性不断出现,各种造谣、丑化、虚构等事件不断出现,负面现象是新媒体时代网络监管不到位所引起的。
3.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需要融合,需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互联网时代是信息高速集聚与传播的时代,传统媒体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媒体无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弊端,所以借助新媒体可以加速媒体传播力度与扩大范围,增强信息的相互交流与互动,例如140字的微博短语,短短几句便可以说明信息,转发之快、传播之广是传统媒体所做不到的。但是,新媒体没有传统媒体严格的监管制度,在信息传播快的同时也存在真实性不稳定的因素,新闻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也无法全面展开,所以在增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时,也要增强全媒体时代的相互融合,扬长避短。
二、媒体发展道路中的机遇与挑战
1.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发展的机遇
新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媒体时代的兴起。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媒体插入了更多的经济价值,突破了纸质行业的媒介弊端,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流通弊端。新媒体借用互联网,赋予媒体更多的广而告之的魅力,增强了媒体的多元化与经济价值,也加速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传统媒体拥有强大的受众群体,上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下到平民百姓、社会群体,用户多、范围广,但是传播速度却没有新媒体迅速,所以传统媒体可以借用新媒体的网络平台,增强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2.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发展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是虚拟网络时代的发展产物,新媒体是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媒介手段,伴随互联网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融合媒体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体行业,需要突破传统媒体行业时间与空间的滞后性,新媒体行业需要增强新闻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深度和典型的报道增强客户群体的受众范围,增强媒体行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参与。所以,互联网时代下的新融合媒体需要不断吸取经验与教训,才能不断地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融合媒体发展趋势
新时代是网络的时代,是互联网的“高铁时代”,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需要有全方位的媒体做依托,融合媒体的发展需要借助互网这个媒介,才能更为高速有序地发展与进步。未来的全媒体发展需要借助行业的发展规则,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如:传统媒体传播速度慢,客户趋向老龄化,缺少受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管理制度严格等;而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多趋向年轻化,用户之间互动频繁。《半月谈》《人民日报》《光明经济日报》等等报纸杂志,不仅有纸质的报刊,也已经出现网络杂志、手机客户端、微信公共平台等。电视媒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网络电视中,如CNTV研发的网络电视、PPS网络电视、QQlive、UUSee网络电视、数字媒体、云电视等等。多元化的网络电视与传统的电视台同步播放,扩展了受众群体,增加了与群众互动的平台,增加了客户群体,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新融合媒体发展需要依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各自特点,选择适合的媒体发展模式,创造适合互联网要求的新融合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1]范明献.传统媒体对网络时间的舆论引
导.重庆科技院学报,2010.2.
篇3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13-02
随着网络、数字电视以及手机等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和迅速发展,广告的形式也趋向多元化,而且更具有影响力。新媒体对于广告的需求逐渐增加,传统的广告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下对于广告的需求,静态的平面广告逐渐被动态的、新媒体式的广告所代替。因此,市场对广告设计人才的需求发生巨大的变化,对广告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寻找有效的广告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广告设计人才。
一、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的特点
以印刷、传播等形式为承载工具的广告设计是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传播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传统的媒体广告设计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需求[1]。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给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理念应按照新媒体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该要求是基于了解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特点之上的。只有了解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广告设计的课程教学。
1.新媒体时代下的广告设计课程是具有超强时效性的信息整合。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课程具有较快的信息更新速度。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及时整合,将广告设计课程中完成的广告设计作品视为静止的,那么对于广告设计课程的管理则是动态的。积极掌握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方向,就能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广告设计人才。
2.新媒体时代下的广告设计课程是具有整体性的品牌经营。广告设计是一次性地将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体展示。在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具有的整体性特征,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
3.新媒体时代喜爱的广告设计课程能产出具有社会公众性的作品。在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中所产生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只有这样才能具有较高的营销价值[2]。当然,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广告设计的要求会逐渐增多,那么,广告设计课程的要求也会增加并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
二、现阶段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广告设计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由广告策划、文案写作等构成的营销策划方面的内容;二是包括图形图像处理等在内的设计艺术方面的内容。我国的广告设计课程教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课程经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前进,广告设计的理念在发生变化,对广告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在新媒体时代下,我国高校的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在不断寻求改革和发展,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广告设计课程的结构不合理,缺乏目标性。在现阶段的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有些学校过于强调细节,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培养目标。主要表现在内容复杂,广告设计的分解课程也相对教多,而且彼此之间存在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3]。此外,广告设计课程中的许多知识在教学中没有得到体现,教学存在一定目的性,没有明确的课程规划,导致广告设计课程的拖拉现象。
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不能按照教学大纲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衔接不紧密,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广告设计教学的硬件设备不齐全,没有足够的实验室进行广告设计的实践操作。
2.教学课程设置松散凌乱,没有一定的系统性。从广告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了解到广告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目前广告设计课程的设置在具体的教学中显得杂乱无章。技术与工艺不能有效结合,理念与形式无法进行完美衔接[4]。学生对广告设计课程中的相关知识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课堂教学的板块设计不合理,学生的设计作品不能与市场相结合,无法进行广告设计的系统性发展。
3.广告设计的教学内容与具体的实践训练严重分离。传统的广告设计教学是从美术教育中分离出来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美术教育的影子,因此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对视觉审美比较重视,而忽略技术设计的表现,导致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不能与新媒体时代下的市场要求相匹配。
除此之外,广告设计课程的实践训练跟不上教学进度,大多数的设计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操作,不能形成优秀的广告作品,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训练分离。
在诸多教学问题的影响下,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不能与时俱进,在新媒体时代下缓慢前进,制约了广告设计教学的改革创新。
三、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了解广告设计课程的特点,分析现阶段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路和改革方法,为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篇4
自媒体是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主体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受众或者是特定的三个人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媒体总称。在自媒体时代,受众摆脱了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改变了当前媒介生态环境的格局,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就在分析自媒体特点的基础上对传统媒体中电视媒体的发展应对之路进行分析。
1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分析
通常情况下,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多为点对面的形式,而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传播方式,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由大众媒体转变为个人。自媒体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以自媒体最佳的传播途径为例,即个人的门户网站,其具有门户网站的全部特征,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定制,并且可以实现内容信息、社区和应用的有机结合,普通大众不需要专业化的技术操作就能够拥有自己的个人中心,拥有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权利,改变传统议程设置理论的影响,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成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
其次,自媒体时代,信息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和快速的传播性。一般来讲,传统的媒体如电视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只是单向传播,受众和媒介之间的交流几乎为零,这种缺乏反馈机制的传播途径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而自媒体时代,受众利用电脑或手机平台,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能够实现高度的沟通和交流,这种交互性是传统媒体不能够匹敌的。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自媒体能够将信息快速传递给受众,具有快速的传播性和传递的广泛性特征。
最后,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劣势,这是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鉴的。由于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传递时间短、传递空间广的特征,加之传播主体的改变,受众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信息量剧增,但是信息的良莠不齐则降低了信息的可信度,尽管一些信息的时效性强、视角多元化,但是可信度低是影响其良性发展的消极因素,这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特点,也是电视媒体在发展中需要借鉴的。
2 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分析
上文中从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在这一大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要想抢占受众市场,就需要走出一条独具特色之路,下面本文就简单分析在自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的有效应对策略。
首先,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实现创新。受众的需求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以受众为中心,转变传统的媒介中心论发展道路,增强媒介的发展粘性。所谓粘性,就是网络对于受众的吸引力大小和内部受众之间的亲密度,自媒体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而传统的电视媒体则逊色很多,所以说,电视媒体需要不断的向自媒体学习,增强自身的粘性,这样才能够适应媒体生态环境。同时,为了寻求发展之路,还需要力求创新,既要求媒体人具有创新的理念,不但从外界吸取新知识、新经验,改变传统的电视媒体传播思路,并且充分的将技术和电视媒体的运作结合起来;还需要不断创新电视媒体的经营体制,要围绕市场战略目标进行,具有敏锐的时代嗅觉,并具有全媒体的眼光和战略,实现信息的采集、制作、和销售一体化经营,这样才能够推动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但这些都必须要以受众为中心,这是电视媒体发展的不变原则。
其次,提升电视媒体的交互性,并电视媒体和自媒体的融合发展。交互性是自媒体较之于电视媒体最大的优势,为此,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实现交互性原则,变受众被动的局面为主动参与的局面,这样能够更多的吸引受众。如当前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互动、或者是电话短信互动的方式增强与受众的交流和沟通,这样能够实现电视节目的广泛参与性,这是今后电视媒体借鉴自媒体的发展策略。除此之外,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和自媒体实现很好的融合。通过以往的发展情况来看,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之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自媒体的生存依赖于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宣传,而电视媒体的发展也依靠自媒体的延伸和扩展,所以说,电视媒体的发展离不开自媒体,要想实现突破,必须要寻求融合之路,取长补短实现双赢。
最后,电视媒体的发展改变自媒体的劣质,提升信息的可信度和深度。自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能够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快速追求度,但是要想提升深度还有着一定的不足,加上信息可信度低的影响,自媒体这些劣质制约了其发展,而这正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因此说,在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想实现突破式的发展,一定要不断的提升节目的深度,保证信息的可信度,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实现自身的复兴之路。例如电视媒体可以就某一信息进行深度报道,并对重大的热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和深度的挖掘,或者以评论的形式增强节目的特色,以克服和自媒体相比时效性不足的劣势,这些都是电视媒体的发展之道。
3结论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自媒体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一定要分析形势,因势利导,不断改变自己的发展策略,方能在这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本文就以此为中间,以电视媒体为例,对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电视媒体的发展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篇5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文献的梳理,分析当前研究中的主要理论取向和主要议题,总结归纳以往学者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 新媒体 广告传播 述评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广告载体,日益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革新,新媒体广告业迅速崛起,相继出现了网络视频广告、富媒体广告、微博广告等多种广告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广告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使得广告传播具备了很多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新特征。
近些年来,很多学者都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特点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大致的回顾与评价。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研究总体情况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 ,以“主题”为检索项,以“新媒体”并含“广告传播”为检索词,选择全部期刊不计年限,共检索到文章288篇。如下表。
从数量和时间上看,最早的研究始于1999年,2006年以前,该方向的论文比较少,从2007年开始,相关研究论文呈显著上升趋势。这种数量的增长与2007年我国互联网使用人数、手机用户数、有线电视数字化用户数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2007年以来,“多样化、个性化、分众化、互动式、体验式”的新媒体广告传播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
从论文的学科归属来看,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传播学领域,研究的议题主要从广告信息的基本特征、广告受众的参与性、广告受众的选择性、广告传播过程的“再中介化”、广告的创意形式、广告营销策略等多种角度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特点进行探讨。
从研究方法上看,目前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研究,占主导地位的是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审视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特点;实证研究主要是选取案例实证研究,比如选取“博客广告”、“网络口碑营销”、“整合营销广告”等经典案例来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
通过对以往学者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研究,笔者发现很少有学者专门选取“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特点”这个议题来进行研究,大部分学者都是将新媒体广告传播特点作为论文的一个点来研究新媒体广告或者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策略。而在实证研究上,学者们在调查研究、实地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的运用上也是比较薄弱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研究的主要议题
1、广告传播内容:海量化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内容呈“海量化”的新特点,丁俊杰在《媒体新生态环境中的广告传播思想展望》一文中指出:媒体新生态中,海量化的特征体现在媒体商品层面。海量化的内容和平台化的传播渠道,为广告形式的更新和升级提供了土壤和动力。赵艺谦、周晓璐分别在《浅析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新特点》、《浅谈新媒体广告》文章中指出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信息无可比拟的储存量和传递量,新媒体广告具有“内容广”的特点。新媒体的出现,给广告传播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使得广告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内容传播给受众,新媒体平台海量化的信息也给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2、广告传播速度:时效性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广告信息传播速度更加的快捷。以往广告传播需要经过广告策划、制作完成后再将广告到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平台。而现在,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传播格局,广告信息的传播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出去。例如病毒式营销、体验式营销、关系营销等。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时效性,相关学者也提出了一定的见解。例如赵艺谦在《浅析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新特点》一文中就着重强调了新媒体广告信息传播的迅速及时,同时,他也强调了新媒体广告信息“无处不在”的特点。
3、广告传播渠道:多元化、融合化、去中介化
陈培爱、闫琰在《数字化时代的广告传播》一文中提到了消费者接触媒介方式的新变化,使得广告传播方式也随之改变。广告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融合化。新媒体的种类繁多,这就使得广告主在选择传播媒介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同的广告主会根据产品的特性以及既定消费者人群来选择适合产品营销的传播渠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不同媒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从而出现了更多的新媒体平台,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也造就了多元化的广告传播方式。例如网络与视频融合出现了网络视频,这样也就衍生出了植入式广告。
赵艺谦在《浅析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新特点》一文中提到广告传播过程的“去中介化”,就是省去市场调研环节。笔者认为广告传播过程的“去中介化”不仅仅只是省去广告的市场调研环节,它也是一种“不需要大众媒体、不需要卖媒体”的全新的广告传播新趋势。
4、广告传播终端:移动化、整合化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终端的变化,许多学者都认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运用,广告传播终端有着移动化、整合化的趋势。例如丁俊杰在《媒体新生态环境中的广告传播思想展望》一文中指出终端融合是媒体融合的集中体现,未来平台化的多功能终端将成为主流。由此带来的媒体经营变化和受众使用习惯变化,将进一步带来广告传播的变迁。陈培爱、闫琰在《数字化时代的广告传播》一文中也谈及了广告传播终端整合化的观点,即广告信息的“融合性传播。”此外,该文还提及了广告传播终端移动化的特点,广告投放不再是固定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根据市场和受众来进行精准投放。
传统媒体模式下,受众接受广告信息是在固定时间接触固定内容,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可以全天候的,不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接触任意的信息内容。只要目标受众出现在某个媒体终端,广告便会自动投放到面前,受众在获取了相应内容后,又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内容信息的分享。
5、广告传播对象:分众化、精准化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分众化趋势一直都是许多学者研究的议题。例如刘朝阳在《让广告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一文中指出“网友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元化的细分平台也是网络服务商的大势所趋。欧阳康、汪瑜敏在《信息化环境(ICT)下的广告传播与说服》一文中指出信息化环境下的广告传播具有小众化、个性化和多元化趋势,这种小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而且广告传播也从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转变。李刚在《新媒体时代的博客广告》一文中认为大众传播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分众传播时代,表现在广告业上就是分众广告,即窄告、网络定向广告,科学地分众化投放广告,以更少的更准确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宣传效果。
今天新媒体之所以如此受到广告主的青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媒体本身具有能承载广告精准传播所带来的分众化、个性化、高效的传播优势,所以广告受众能够更容易接受广告信息并引起参与性的互动行为,从而达到广告的预期效果。
6、广告传播效果:互动式、体验式
在传统媒体中,广告的传播模式是单向性的强加式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广告的传播模式已经由单向传播变为了双向传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着重强调互动式的双向传播。现代广告的成功与否已经不再是仅仅取决于传播量,它更注重的是传播效果,即受众的参与性。
关于这个议题,邓超明在《新媒体时代,新广告运动》一文中指出广告的创意在于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让观众参与体验并引起共鸣。欧阳康、汪瑜敏在《信息化环境(ICT)下的广告传播与说服》一文中指出“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容易实现互动性,广告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很容易进行同步和异步的双向沟通。”
结语
根据对相关研究文章的梳理,笔者发现学界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研究已经有不少的积累,研究的议题也比较多元化,但总体来说,很少有学者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研究尚不深入,不成体系,未来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未来媒介发展趋势仍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为主流,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的形式会更加多元化。未来的广告传播将会更加呈现出受众的参与特色。此外,以网络融合、内容融合以及终端融合为依托、以通信技术为专业平台、以多角色和精确定位为媒介传播形式,正以更为低廉的传播成本和生产模式进入媒介传播新的发展阶段。媒介融合也将成为广告传播的新趋势,媒介融合不仅会改变整个媒介的生态环境,也会改变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与行为,使媒介的运行环境发生质的改变。
参考文献
①丁俊杰,《媒体新生态环境中的广告传播思想展望》[J].《新闻前哨》,2011(1)
②赵艺谦,《浅析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新特点》[J].《经营管理者》,2009(11)
③周晓璐,《浅谈新媒体广告》[J].《中外企业家》,2009(6)
④王琰,《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2012(12)
⑤张幼斌、李亚昕,《新媒体对广告传播模式的影响》[J].《现代广告》,2011(7)
⑥陈培爱、葛在波,《媒介融合时代广告传播的流变》[J].《今传媒》,2011(8)
⑦张品良,《媒介融合催生广告传播十大方式》[J].《现代视听》,2011(2)
⑧欧阳康、汪瑜敏,《信息化环境(ICT)下的广告传播与说服》[J].《广告大观》,2007(4)
⑨孙成,《论新媒体语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J].《现代视听》,2010(8)
⑩邱焱、尹幸颖,《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J].《新闻传播》,2012(5)
篇6
关键词:融媒体;播音主持;机遇与挑战
一、什么是融媒体时代
融媒体是时展的产物,在原来媒体的基础上融入了互联网时代的元素,在新时代互联网基础上,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优势充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衍生成新的媒体传播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单一媒体变成现在的多媒体,媒体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最终实现两者共赢,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的作用也逐渐多元化起来,不仅仅是单一的主持,传统的主持人的工作是将节目音频传播到多媒体平台,但是在融媒体的时代,主持人还担负着创新节目制作的任务,在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之下,如何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对主持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保证节目主持形态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更加适应目前融媒体时代的需求。
二、融媒体时代是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网络开始逐渐渗透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不仅仅是业余生活,还有日常交流都离不开网络,4G进入人们的生活之后,人们在媒体上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移动终端的发展也给新兴媒体带来了新的生机,以移动终端作为载体的新兴媒体迅速发展,传统媒体例如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垄断地位也逐渐被取代,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传统媒体如何在时代的潮流中找出自己的一条发展之路,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而融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机遇,传统媒体只有抓住了融媒体出现的契机,主动与融媒体结合在一起,才能找出一条出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是时展的必然,在这种趋势之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是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并非完全没有了,任何时候危机都伴随着机会,传统媒体相较于新兴媒体来说有其独特之处,如果想要在现在的社会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再将这些优势与新媒体结合在一起,获得全新的发展。新兴媒体之所以受到现代人的追捧,一是他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在交互性强的媒体下,人们更有参与感,除此之外还有更高的自主参与性,内容更加的多元化等优势,但是它也并不是没有缺点,首先就是在融媒体时代,媒体人的门槛一点点的降低,但是新闻只有那么多,因此很多时候会出现内容趋同化、内容权威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目前正在一点点的暴露出来,但是很巧的是,这些新兴媒体的不足之处正是传统媒体的长处,因此我们如果能够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那么将会给人们信息的获取提供更好的来源渠道。而在广播电视行业,融媒体就不仅仅是指将节目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他需要将传统与新兴媒体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实现节目内容的创新,进一步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尽量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三、融媒体时代主持人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
在二十一世纪,虽然人们对于传统媒体的使用逐步减少,但是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却在逐步提升,只是信息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在这种形势下,不寻求改变只会被时代抛弃,因此在现在这个时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融时代的背景之下,广播电视在逐渐探索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在融合过程中,主持人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广播电视媒体人逐渐朝着新媒体转型,在这个大环境之下,节目制作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电视节目的核心之一,主持人也需要有所改变,要增强自己的精品意识,推动媒体融合。通过近年来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有才华的人加入到自媒体平台之后,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这对节目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非科班的主持人越来越突出,他们通过自媒体平台发挥出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很多主持人由于没有及时充实自己,最后甚至被人们视为“播广告”的角色,但是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想要促进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要对主持人提出要求,做出改变,迎接新的变化。
四、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路径
不管主持人需要如何改变,他的主要作用都是不变的,因此在主持人在对自己做出改变的时候就需要掌握自己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改变,在我看来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一)熟练掌握各类新媒体的特点
“融媒体”这三个字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融”,那么什么是“融”呢?在广播电视行业中,融就是将传统节目和新兴媒体结合在一起,取二者之精华弃其糟粕,每种新媒体都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主持人如果想要更好的掌握新媒体就必须对他们有足够的了解,只有了解才能使用,主持人可以自己使用这些新兴媒体,在使用中体会新兴媒体的优点,这样才能在后续的节目主持中针对性的进行选用。在融媒体时代,每一个新兴媒体都有其自身的传播渠道,目前使用的较为广泛的有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可以实现观众和主持人的双向互动,观众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来获取节目最新信息,广播节目通过用户的关注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己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观众在公众号给节目留言,主持人可以通过这些留言获取到人们对他节目主持效果的评价,并且及时作出调整,进一步满足观众对于节目的要求。主持人要学会运用新媒体来满足自己的工作需要,有效的利用好新媒体。
(二)充实节目内容,提升节目质量
在做电视节目时,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最吸引观众的永远是节目内容和节目质量,传播方式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不能成为吸引观众的主体,因此,主持人在进行主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节目的内容,在融媒体时代中,主持人更要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只有节目质量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吸引到观众。
(三)注重线上线下互动交流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融媒体时代,人们更加喜欢交流较多的电视节目,也就是交互性更强的节目,其实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可以得出,观众作为一个人都是喜欢受到别人关注的,在与主持人互动的过程中,观众可以得到被关注的满足感,这是其中之一,另一者就是观众和主持人互动可以更好的活跃节目气氛,在一种活跃的气氛下,观众可以在节目中得到更多的愉悦感,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加喜欢这个节目,因此主持人需要注意到这一点,及时与观众互动。在融媒体时代,互动可以分成两种——线上和线下,线下互动主要就是回答问题或者邀请观众上台回答问题,线上互动可以维持热度,主要体现在微博上,节目播出前和播出后都可以在线上与观众进行互动,播出前可以提高影响力,播出后则可以延长热度,两者都需要播音主持人的努力经营。
篇7
关键词:微时代; 媒体; 责任
前言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微电影、微小说、微信、微电台等为代表的“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互联网舞台,其去中心、草根化、开放式的理念,吸引着庞大的用户群,构建出强大而独特的草根媒体力量,现代中国的“微时代”悄然而至。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承担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责任。那么在“微时代”引领社会潮流的今天,应该选择怎样的突围路径和应对策略。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建议应客观、全面的结合“微时代”的各种特质,以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中心,促进媒体事业的发展,具体策略如下。
1 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责任
新闻传播的覆盖面积决定了新闻的影响力。微博作为微时代下最重要的舆论载体,拥有上亿的用户。通过“关注”和“被关注”的方式,用户之间相互结成网状联系,新闻信息则以扇状加链状的方式迅猛传播。“匿名性”作为网络本身的重要特征,赋予了大众自由发言的权利,从而促使微博用户大量情绪化、非理性的内容充斥微博,形成舆论高地,极易引发社会恐慌,使社会稳定受到威胁。而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应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在舆论引导方面承担起重要的责任。
1.1 搭建媒体教育信息平台
我们应将微时代网络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等开放性的特点充分利用,树立教育理念,把握教育基调,提供对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相应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关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疑问、期望和诉求,充分了解民情、民意、民愿,积极搭建丰富的教育信息平台、贴心的沟通平台及便利的学习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切实把党的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和群众的利益诉求体现出来,宣传出去,对人们的思想情绪、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进行正确的引导,实现主流思想、教育理念、舆论引导与微时代之间的逐步对接和融合,潜移默化地产生正面的舆论引导效果。
1.2 加强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微博带来信息传播方式颠覆性变革的同时,也对媒体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微时代我们要加强互联网新闻的宣传工作,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首先,整合新闻信息资源,将重点新闻宣传网站做大做强,形成舆论主体多元化的舆论引导平台,不断提高网上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其次,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主动设置议题,加强舆情分析,善于因势利导,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最后,积极组织重大的新闻宣传报道活动,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加强网站与网民的信息交流,提高网民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充分发挥引导网上舆论的主导作用。
1.3 完善微时代媒体用稿制度
网络监管法律法规的欠缺给了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微时代,为打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的舆论空间,我们应建立网上新闻投稿、资料投递送审制度,对信息进行恰当的选择和过滤。,并进一步建立健全严格的稿件登载审查制度,向网民及时曝光虚假信息,对虚假信息进行辟谣,对虚假信息的者进行处罚,促使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教育、引导、服务人民的坚强舆论阵地。
2 以文化传播为重心,发挥媒体的教育宣传作用
新闻媒体作为中国社会传播文化的主流媒体,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责任履行过程中,编辑出版具有强烈社会导向性的精神文明产品,加以教育宣传、弘扬传播是关键策略。微时代,用户寥寥几句“微言”将社会信息广而告之,拥趸无数,将“围观时代”推向繁荣。因此,媒体可借助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力量,加强文化传播的互动性,扩大教育宣传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媒体的教育宣传作用。
2.1 形成微时代多媒体的联动宣传
加强媒体间的互动合作,可取得更强大的宣传效果。微时代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如信息量大,突破时空限制,传播方式迅速、灵活等,在教育宣传上其服务面进一步拓宽、宣传形式更加丰富、宣传主题更加突出,宣传效果显著,能较好地发挥推动教育发展、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如:某台开展的大型公益晚会,媒体的教育宣传责任担当意是至关重要的。在该宣传活动中,该电视台则以电视媒体为中心,网络微薄、手机微信等共同参与,形成多媒体联动、互动,以更为时尚的形式开展网络教育宣传,极大的提高了新闻的影响力,强化了宣传效果。
2.2 培养微时代下的“微博之星”
在公共教育宣传过程中,民众由于受教育程度、社会经验、社会角色等差异,大部分民众对文化教育的接收意识还较为迷茫和懵懂,媒体应趁这一时段借助微博的力量,抢先传播出指导性观点,加强教育宣传的力度。培养 “微博之星”, 是以微博为平台,归纳出具有典型文化教育意义的信息作为主要宣传对象,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教育信息,将其延伸为独特的视角和解读。同时借鉴微博的新鲜体验,更加注重所传播内容形态的包装,形成互动宣传,进而在民众中培养良好的公信力,大大提高教育宣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 以创新制胜为策略,发挥媒体的时代主旋律作用
随着社会受众对新闻信息服务功能要求从单纯的知晓性提高到创新性与多方位整合性时,借助新理念和新技术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媒体的必然选择。微时代,其丰富多彩的新闻传播方式冲击着大众的感官,引领大众以极为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媒体互动。媒体则应树立民主开放的新闻运作理念,以社会主旋律意识形态为切入点,建立微时代新闻传播的新模型,创新制胜,发挥媒体的时代主旋律作用。
首先,在媒体传播内容上,借助“微言大义”,唱响时代主旋律。微博红人的相同点就是:巧妙借势于微博,将之视为发表时代新潮观点和见解的绝佳平台。因此,媒体传播要发挥时代主旋律作用,就应借助微薄平台,借助“微言大义”, 在微薄红人中寻求新闻事实的最新态势,紧扣时代脉搏,综合具有典型时代意义的观点,形成多信息点、多层面的综合新闻,以综合优势突出报道重点,造成宣传声势。力求做 到新闻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最大限度地符合读者要求,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在媒体传播方式上,借助微时代多方位的传播特色,创造新潮的新闻传播渠道。微博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迅猛,信息内容与数量异常丰富,通过创造新潮的新闻传播渠道,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进而形成强大的信息覆盖面,增强新闻传播效果。如:借助微博做“微公益”,鼓励受众借助微博这样创新的平台,发掘身边微小的社会需求,热心报道,吸引更多人关注身边的公益,携起手来共同行动,汇聚起来形成大爱。又如:微电影、微小说,其朴实的影像、简炼的文字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进行一场震撼教育,提味小故事中大道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微媒体”的出现,为媒体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动力,促进媒体时代主旋律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陈立敏.微博与传统媒体关系探微[J].新闻爱好者. 2011(06).
篇8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英语;改革;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迎合社会需求、顺应时展、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举措和必经途径。本文在分析新媒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策略,力求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效率,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于旧媒体得来的,与旧媒体相比,新媒体具备以下特点。
1.形式新颖、形象鲜明
新媒体融合了声音、影像、文本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色彩、图形、光影、文字相互交错辉映的方式展现不同的内容,具备形式新颖、形象鲜明的特点。
2.内容丰富、存储量大
新媒体作为信息化手段,拥有海量存储功能和集中展示功能,能够高效率、大容量的进行内容的展示与存储。
3.功能强大、交互性强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备交互性强的特点,不仅能够被动地进行内容展示,还能够主动与使用者沟通与互动。
二、新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新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教学趣味性
由于新媒体具备形式新颖的特点, 教师可以打破传统英语课堂“一块黑板一支笔”的固有模式,通过放录音、画图片、播视频、写文字等多种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将枯燥的知识讲解变为生动的教学演示,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2.提高教学丰富性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能够海量存储的优势,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达到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拓宽学生眼界的目的。
3.提高教学直观性
新媒体在进行内容展示的过程中, 具备形象直观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特点,将抽象的英语知识与直观的教学展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4.提高教学互动性
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跨语言交际。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交互性强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交流、沟通、讨论的机会,为他们用英语思考和用英语交流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5.提高教学灵活性
新媒体的功能强大,具浞窒怼⒔涣鳌⒎肿椤⒋娲、评价等多项功能,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这些功能,则能够不断创新英语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非凡的意义。那么在新媒体时代,如何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提高新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各高校应该从教学资源和基础设置建设入手,创建完备而先进的网络式新媒体教学平台,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英语教学。
第一,挖掘新媒体资源。新媒体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运用这些资源开展教学,从而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创新英语教学形式,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目前,比较常见的新媒体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微课程资源、网络共享资源、电子图书馆等。教师应该搜集、筛选与整合这些资源,建立起完备的英语教学资源库,从而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所选用的教材的知识体系,将教学大纲中涉及的知识点和信息点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并按照教材知识体系脉络进行排列,形成可供课堂教学和课下自学的“微课程资源库”,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颠覆”与“翻转”奠定基础。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满足教学改革需求,高校应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奠定物质基础:一是实现校园网络的普及和覆盖,促进校内和校外的信息化沟通,使英语教学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二是增加校园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数量,尽量保证各个班级都拥有计算机和多媒体,使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英语教学;三是打造计算机实验室和语音实验室,使教师能够利用新媒体,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和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四是完善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使教师能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小组讨论、资源分享、交流互动、监督指导等多项教学活动,使教师能够利用新媒体创新英语教学形式、推动英语教学改革。
2.加强教师队伍信息技能培训
高校英语教师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要确保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强对于教师的信息技能培训,使教师灵活应用新媒体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第一,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培训。更新速度快是信息技术最显著的特点。为了使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高校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培训,从计算机使用原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原理等基础知识点入手,使广大英语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他们的自我提升与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信息技术的实用技能培训。高校英语教师要想利用新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实用技能。因此,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培训:一是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及数据库的应用;二是PowerPoint、Authorware等教学软件的制作及应用;三是新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四是网络教学平台的完善与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实用技能培训,使教师具备利用新媒体搜集和整合教学资源、组织和指导教学的能力。
3.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训
教学是教与学双边互动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学中始终强调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要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更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流程,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一般来说,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训与教师的信息技能培训有着较高的重复章节,都需要针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基本能力进行培训。除此之外,针对大学生,高校还应该加强信息意识培训和信息道德培训。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敏感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资源的搜索与利用,从而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观念,英语语言学习既是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体验文化和渗透意识的过程,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甄别和鉴赏能力,自觉抵制西方国家具有腐蚀性的思想和观念,用积极健康的态度和资讯武装学生的头脑,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加强教学理论知识学习
新媒体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为了满足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高校英语教师还应该加强教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用新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构建新课堂。在我看来,高校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理论研究。
(1)革新教学理念,重置师生关系。新媒体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重置师生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英语课堂在新媒体的辅助下,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交流互助的良好氛围,从思想和理念上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进行颠覆与革新。
(2) 革新教学方法,重构教学模式。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利用信息教育手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课内,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情境教学、小组讨论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用英语思考,从而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在课外,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通过创建网络学习专栏、建立qq、微信学习群组、共享微课学习资源等多种途径,构建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实现英语教学的“前置”与“后延”,重新分配教学时间、重新调整教学流程,促进英语教学改革。
(3)革新评价方式,重建评价标准。教学改革既有对于教学成果的反馈作用,也有对于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英语教师应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评价改革:一方面,利用新媒体的海量存储功能,通过录制视频、拍摄照片、分享作业等多种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的交互和共享功能,通过实时点评、匿名互评、集体评价等多种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实现多元化评价。
四、结语
新媒体以锐不可当之势侵入现代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学领域也不例外。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加强新媒体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抓住新媒体带给英语教学的机遇、迎接新媒体带给英语教学的挑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阳 林.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海外英语(上),2016(9).
[2]尹宜宜,童夏雨.新媒体在理工科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浙江省高校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
[3]徐 舒.新媒体对民航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及教学策略创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9).
篇9
关键词:信息时代,学校教学,网络,网络教学,课堂教学
有人说,多媒体与信息高速公路是推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两个技术杠杆。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
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开展网络教学有何意义?它对学校教学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当前开展网络教学应注意些什么?本文想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1、开展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教育是一个产业,其产品的好坏需要社会的检验。我们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来讨论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式。同样,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我们对网络教学的讨论也必须从信息时代的特点谈起。
信息时代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知识膨胀",信息量大;
2、知识更新速度快;
3、人才竞争激烈。
这对信息社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具备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不应当是只接受知识、只会记忆和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
其实,创新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度、任何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信息时代,由于竞争的激烈,对人才的创新素质的要求显的犹为迫切。
2、培养的人才要学会认知,具有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即信息能力。这是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信息社会知识多、更新快,学习者必须"有选择地学、不断地学",想从老师那里学点知识以"一劳永逸"已经不可能了。"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明智的选择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觅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利用各种认知手段以不断获得新知,使自己与时代同步。
3、具备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信息的高速更新,一方面需要学习者学会认知,另一方面需要社会构建完善、方便的终身教育体系,使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的接受教育、进行知识更新。
4、教育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同样由于信息之多、更新之快、人才竞争之激烈,对教育除了有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其内容科学、方法优化,使学习者可以优质、高效地接受教育。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一方面对教育的产品即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机会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计算机和网络,我们步入信息社会,同时,计算机和网络也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宽带网络与服务器及多媒体计算机相连,具有以下特点:
·资源共享
·享受服务不受时空限制(服务器具备记忆功能且24小时服务、网络四通八达)
·可快速传输多种媒体信息(宽带网与多媒体计算机合作可以传输各种媒体信息)
·多向交流(信息的多向传输)
这些特性用于教育以后,可以为教育带来以下好处:
1、教育信息的共享(资源增值)2、不3、受时空限制(受教育的机会增多,4、学习更加方便,5、便于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现)6、多媒体多感官刺激效果好7、超级连接,8、沟通便捷,9、便于合作、协商、求助
所有这些无疑是对信息时代教育的极大支持
首先,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其次,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篇10
摘要:随着传播技术的日益革新,微博客在中国逐渐兴起与发展,打破了传统传播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使二者合二为一,这给转型期的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从自媒体时代微博客传播的特点和转型期社会管理工作的新特征,来浅析自媒体时代微博客与社会管理的互动。
关键词:自媒体;微博客;社会管理;互动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208-01
一、自媒体时代的微博客
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自媒体)”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目前国外最流行的微博是twitter,而国内则是新浪微博,碎片化和交互性迅速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更因为其草根性的特点,得到迅速发展。
微博客作为自媒体,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媒体是以单向传播为主,而自媒体是双向传播,并且可能出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传播形式。而微博客带来的自媒体时代,更加将自媒体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传统的传播过程包括传者、讯息、媒介、受众、反馈等基本环节,微博客中的传者和受众的双重身份合一。在传统传播方式中,传者是占主动地位的,对信息进行了把关,所以受众接受到的都是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因此受众会受到媒体的控制。而自媒体时代,特别是微时代以来,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电脑和手机等新媒介,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了解,然后可以通过媒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传者和受众的身份已经没有明确的界限。
二、转型期的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在广义上,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仅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速度不断加快,群众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总体上看,国家经济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但是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困难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做好转型期的社会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引发了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的新期盼。二是社会发展引发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期盼。三是政治发展引发人民群众对政治诉求的新期盼。四是文化发展引发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新期盼。
三、自媒体时代转型期的社会管理创新
转型期的创新社会管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复杂课题。从现在的传播环境来说,如果只是改变以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而对自媒体时代带来的最新舆情和民意展示平台不了解、不熟悉、不掌握、不应用,无论何种社会制度,无论何种文化背景,都很难有效地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甚至无法应对简单的社会不稳定事件。
一方面,社会管理者要积极参与和应用自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截至7月,在新浪微博上,一共有5000多政府机构有注册的官方微博客,3000多名政府的工作人员开通了实名的微博客。可以这么说,参与和应用微博客已经成为社会管理者和民众之间相互了解的一种良好的沟通渠道。
当前随着微博客等新媒体的兴起、发展和成熟,社会管理者应该在体制机制上尽快转变,以适应自媒体时代错综复杂的传播环境,社会管理者更要善用和善待微博客这样的新媒体,尽量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积极地参与和学习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技巧。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在网上从容、坦然地面对社会大众,这是来自于对自己工作的自信;而一些党员干部却不敢也不愿意在网上就社会当前的热点问题,直接面对大批量的网友问询,或者他们即使做出回应也是“说官话、打官腔”,而在自媒体时代,这样的一种方式已经很难解决根本问题,甚至会引来一片责骂声。所以我们的社会管理者不断参与新媒体,很重要的一点是还要懂得怎样利用新媒体去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管理者要把握好自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堵与通的关系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特别是微博客诞生以来,传播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报道”任何事件,也可以通过移动媒介终端随心所欲地接收到任何信息,因此传播者的任何一条信息都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这就对社会管理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舆论引导是通过舆论来引导人们的意向,控制人们的意识,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向社会管理者既定的方针、规章进行社会活动的一种传播行为。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某一事件产生的舆论;目前社会舆论的评判。延伸到某一时间产生的舆论的控制与引导,正确的舆论引导会对社会管理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而不正确的舆论引导会带来阻碍和破坏作用。在这个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就很重要,“堵”还“通”是个问题?很多社会管理者认为负面的消息就要进行围堵,不让媒体出声,这是一种落后的传播思想,殊不知在自媒体时代,“堵”已经解决不了问题,而必须保持“通”,积极的引导民众去表达客观中肯的意见与评论,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工作中去。
综合上述,微博客流行的自媒体时代,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是只要社会管理者能积极正面地去面对微博客这样的新媒体,并有选择地学习与运用微博客这样的新媒体来进行社会管理,明白堵与通的关系,必然能给转型期的社会管理创新提高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