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2-07 18:0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模经济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模经济的特征

篇1

内容摘要: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进步,对流通企业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流通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需求,故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基于此,本文提出并阐释当前流通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六大特征,即管理思想人文化,产权结构多元化,经营决策职业化、专家化、团队化,组织结构扁平化,业务流程专业化、程序化、标准化,信息管理数字化。

关键词:转轨经济 流通企业 管理模式 创新

转轨经济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流通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相背离,无法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流通现代化的发展,故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针对当前流通企业制度改革的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文章提出现代流通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六大特征,具体如下:

管理思想人文化

人文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延伸和创新,它重视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并不是文化管理首创和独有的。20世纪初,在科学管理阶段初期,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机械工程师泰勒,基于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 “经济人”理论,认为人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工作的,因而其主张采取物质刺激的手段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这一观点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基本生存条件尚无保障的社会背景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办法。

20世纪30年代,在科学管理阶段中期,行为科学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教授梅奥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他认为影响人工作热情和效率的不仅仅有经济因素,还有社会和心理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论”,揭示了人存在着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求。因而他提出在管理中,要从关注人的本性和本能需要出发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爱护人,满足人的不同层次需求、实现人的不同工作动机的手段,以此来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20世纪80年代,美国战略管理学家在探究日本经济快速崛起的奥秘过程中,发现并提出了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由此推动企业管理跨入了文化管理的崭新阶段。此时,管理中对人的重视已上升为“文化人”的概念。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 “文化人”是企业构成与运营的第一要素,决定和支配着企业一切要素的素质及其功能作用,并借助文化的融合功能对各要素进行科学协调和有机整合,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支撑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文化人”概念创新的实际意义在于,揭示了决定人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主要是价值观、信念、道德等意识形态的力量,并且人的需求层次还可升华到超越自我的更高境界。

因此,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尊重员工的社会价值,增强员工的归宿感和成就感,发挥员工的智慧和潜能;通过倡导先进高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鼓励员工为了共同目标和群体利益而团结奋斗;通过创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环境和条件,激励员工不断追求卓越。以人性假设为基础的文化管理体现了当代企业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对企业经营成败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产权结构多元化

产权制度安排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条件。计划经济体制下流通企业投资主体单一,都为国有企业,由此带来了政企不分、产权责任落实不到位、体制机制僵化、缺乏活力等固疾。改革开放后,兴起的单一投资主体的私有企业,存在着家族血缘关系干预和决策独断专行的弊端。然而,按照新公有制的概念由国家、企业法人、自然人等不同投资主体组成的多元化产权结构才是最优化的选择。

产权结构多元化,有利于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相互分离的制衡关系,形成较为合理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不同文化相互融合,集合不同身份股东对企业经营思想、发展战略和策略所持有的不同观点,有效地避免了“一言堂”造成的决策失误;有利于解决流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投资和经营风险、实行科学管理等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的途径有:实行企业内部管理层收购和职工持股,吸纳企业外部非国有经济的投资主体;私有企业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的途径有:引进新股东,增设独立董事,将家族资产明晰到自然人。

经营决策职业化、专家化、团队化

领导体制是企业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般都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的领导机构设置。即使是实行了公司制,董事会与经理层仍是一套人马重复任职。而且国有企业按照行政干部晋升职务的程序标准配备经理,实行企业经理官员化。这种领导体制缺少制衡机制,在科学经营决策方面也不具有优势。

为克服这一弊端,公司领导层的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应尽量减少交叉重复任职,使经理层成为一个独立经营决策的领导机构,并且按照流通企业经理必备的基本素质及特质的条件要求配置职业化的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德、智、体、能、绩五大方面,具体包括学识学历、阅历资历、能力业绩、品格声誉、身体及心理健康等内容。

此外,流通企业职业经理人还应具备相应的特质,包括思想敏锐、富于想象、善于审美、敢担风险、注重细节、富有激情、沉着果断、勤奋进取、廉洁奉公等。选用职业化的专门人才组织领导企业经营,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可避免非职业人员因缺乏专业知识、能力和经验所导致的决策失误和损失,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投资人的利益。

为应对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流通企业经理人不仅要求职业化,还要求是精通现代流通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谋略、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运筹帷幄,锐意创新,成功经营。

另外,大型流通企业的组织领导仅靠一、两位专家的智慧和能量还远远不够,必须有一支由若干专家组成的管理团队,包括公司级和下属各部门的管理者。团队成员之间在知识、能力、技能、专长、性格、气质、年龄、性别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的最佳结构,以谋求有机整合而形成更大更强的领导功能。

组织结构扁平化

传统国有大型流通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一直沿用直线职能制的模式,实行“两级核算三级管理”。两级核算即公司财务部为一级核算,各商场或部门财务为二级核算;三级管理即公司管理层、职能管理层和基层管理层三个管理层次。

这种机构设置使各商场和部门分别掌握人财物的支配权和经营决策权,实行分散经营,大大削弱了企业总体控制功能。由于基层管理部门权限过滥过大,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资金、人员、商品等资源和购销运存业务活动,无法在企业整体范围内统筹安排和集中管理,造成资源损失浪费严重,流通成本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这还会造成商品购销业务和在人财物管理中损公肥私、贪污受贿、肆意挥霍等违法乱纪行为普遍存在,屡禁不止。最终导致国有企业不合理库存增大、劳动效率低下、资金严重匮乏、冗员过多、债务包袱过重、经营亏损而难以为继。这一现象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批大型国有流通企业走向衰落或破产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许多优势流通企业引进发达国家成功企业的扁平化组织形式,实行“一级核算两级管理”。商品购销、人员调配、资金使用、财务核算等项管理均由公司有关职能部门集中负责,有效地克制了传统企业诸侯割据式的管理弊端,形成协调统一、政令畅通的组织结构。

业务流程专业化、程序化、标准化

业务流程,是指企业各类资源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以实现企业目标为中心的运行路径或轨迹。企业内部繁杂的资源和事物、千头万绪的工作及环节、职能各异的岗位与人员,这种复杂关系都必须靠业务流程来疏理衔接而变得方向一致且井然有序。业务流程的优化设计及高效运行直接造就企业良好的内在机制,是强化企业日常管理的成功秘笈。

随着商品生产发展,买方市场形成,流通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在业态多样化、经营多元化、组织连锁化、管理信息化和资本国际化等流通创新的冲击下,传统的单一粗放型业务流程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流通的要求,因此再造重组势在必行。具体有以下三点:

第一是流程设置专业化。按资源分类进行专业化管理,每类资源的管理构成一个专业系统,可分为专业系统:商品购销运存管理系统、服务质量(顾客)管理系统、物质技术设施管理系统、安全保障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行政事务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这基本涵盖了流通企业全部管理内容。每个专业系统构成一组业务流程系列,体现了流通企业内部分工的合理性要求,利于纵向做专做精和横向协调整合。

第二是流程运行程序化。各类资源的计划、配置、应用及监控过程都有其独立的运行规律,都会涉及到与之有关的部门、岗位和人员,形成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链接关系。因此要在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各类资源的运行规律。科学细致地规定每条业务流程依序必经的环节以及相关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步骤,尽量避免繁琐或疏漏,力求达到有序高效的效果。

第三是流程操作标准化。针对每条流程每道环节的具体工作,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使每个岗位的人员不但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还应该明确做到什么程度,从而保证工作质量。

业务流程体现资源的运动规律,需要以管理制度(规范)为载体,使之成为现实的和可遵循的。因而,业务流程的优化设计属于企业标准化管理范畴,是一项艰巨而又细致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周密的规划和实施。经营观念不同、业态形式不同、企业规模不同、经营方式不同、商品组合不同,最终导致业务流程各不相同。由此,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具有不同的特色,是企业独有的知识产权。

信息管理数字化

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在流通竞争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效果也非常显著,已经成为流通企业取得差异化优势的途径之一,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为企业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科学有效地应用信息进行经营决策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支持。

但是,由于我国流通企业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转型期,在资金、管理及技术等方面实力不足,致使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流通企业尚不普遍,即使已采用信息技术的企业,其功能的开发也远远不够。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型流通企业,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全面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做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配备先进精良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

第二,在现代管理理念指导下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设计和再造重组。

第三,培养既精通经营管理业务又娴熟计算机技术的复合人才,加大软件开发力度。

第四,锻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决策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其科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银杰.现代企业制度新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魏杰.企业制度安排[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3.罗玉争.企业的文化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 网络经济;竞争;垄断效应;产业组织

[中图分类号] F0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139-02

[作者简介] 刘嘉俊,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计算机应用。

(江西 南昌 330038)

20世纪90年代,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市场结构又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定和前提条件都受到了实践的冲击。传统的经济模式推崇竞争,反对垄断,强调任何市场势力都是对市场效率的偏离。从经济学发展主线可以看出,从过分推崇竞争到逐渐认识垄断,是经济理论逐渐现实化的一种表现。从市场结构的演变看,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是市场结构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市场结构效率提高的内在要求。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基于对垄断效应的再认识,笔者认为我国产业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形成以垄断为主体的市场结构。

一、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分析

垄断一直是产业组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无论在成因、特征还是效应方面都明显区别于传统经济下的垄断。因此,剖析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不仅有助于认识网络经济的本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运行规则和市场结构。

(一)网络经济中形成了“赢者通吃”特有的垄断形式。拥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企业,由于正反馈机制的调节作用,占有“赢者通吃”的市场,而劣势企业很快失去市场份额。这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技术竞争效果,增强了网络经济中企业的市场垄断效应。在传统产业里,传统产品可以由不同层面的技术来生产,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而对于信息产品来说,更先进的技术总能以更低的价格很快占领市场,落后技术很快被淘汰。信息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决定谁掌握了为市场所接受的先进技术,谁就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再者,信息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只能容忍一种技术的存在。这就更有利于先期进入或占有技术优势的强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他后来进入者的竞争难度,从而强化了“赢者通吃”的垄断优势。

(二)网络经济的系统性和互补性,强化了网络经济的外部性。在网络经济中,存在着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即使用某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人数越多,消费者从中得到的价值越大。按照此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网络的价值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规模,更取决于网络用户,这就形成了网络的外部性特征。在网络外部性作用下,信息产品一旦拥有了足够大的顾客基础,市场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当然,在未达到消费者的临界容量之前,产品定价往往高于边际成本。这种需求方的规模经济不同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成本下降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它具有通过大量的消费和使用才能构成规模化的特征,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经济。

(三)网络经济的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收益递增强化了规模经济性。传统经济是由物质变量决定的,由于物质禀赋是稀缺的,并具有不可重复使用的性质,所以成本约束使规模经济的有效范围受到限制,即合理的经济规模是有限的,超过这一限度,成本约束就会使得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递减出现停滞。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生产的主要是信息技术产品,这类产品普遍具有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的特征,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存在特殊的成本结构。它们大多数在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开发投人,意味着生产第一件产品的成本非常高昂,而再生产成本即复制成本很低。且信息产品不存在资源稀缺性的约束,这就使得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甚至趋于零。规模经济的区间趋向于无穷大,从而使其边际收益处于递增区域。

(四)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结构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经济下,企业用不断创新追求一定时期的经营垄断。企业把新思想、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去占领和扩大市场,最终达到攫取垄断利润的目的。但继起的创新又使持久的垄断永不可能出现。创新对垄断的这种正反作用,使得创新的频率不断加快,新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容量不断出现。所以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即使处于垄断地位,也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造性地毁灭自己,否则就会遭到被别人创造性毁灭的命运。一般说来,在技术创新频率较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越是集中在少数企业甚至个别企业身上,就越形成垄断,少数企业或个别企业就越容易长期占据垄断地位。反之,技术创新越呈发散型,处于垄断地位上的企业更换频率就越快。垄断与竞争在网络经济中的结合,就形成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结构。

(五)垄断结构更易实现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根据经济学理论,只要企业运营形成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生产活动就具备“不可任意分割”和“附加利益效应”等特征,生产要素在合理匹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协同作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决定着企业生产的“最佳规模”范围,固定成本越大,企业规模经济范围越广。夏基和鲍摩尔等提出的成本函数的部分可加性概念使超出仅用规模经济理论所能够解释的厂商规模得到了更加合理的解释,为不完全竞争均衡市场的效率增进功能提供了扩展的理论诠释。因此,真实经济世界中的行业集中度提高是规模经济规律和成本函数的部分可加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资源配置效率的体现,绩效决定着市场结构,而不是相反。网络经济的主要资源是信息,信息产业的特点是早期投人即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巨大,而信息制造、使用和销售具有可重复性,信息的复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能重复销售和重复使用,也就是说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且规模经济的区间不受物质元素的限制趋向于无穷大,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下,垄断市场更易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信息技术之间的相容性,在同一种技术平台上,可以开发数种信息产品,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下更易实现范围经济。

(六)垄断市场结构可以避免社会福利损失。传统产业组织认为,任何垄断市场结构,都将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其评判标准是“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化。依据威廉姆森的模型,垄断一方面会带来经济效益,由于存在规模经济,企业通过兼并等行为会造成边际成本下降,这种成本节省应带来效率的增长,对消费者有利,而垄断的代价是企业垄断力量的增强,对消费者不利。垄断的总效应就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效果的总和,是否对消费者有利要视情况而定。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已不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所以价格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已不重要了。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创造,它受制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只有不断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导向的新产品,才能刺激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欲望,增加需求量。而这种创造,需要的是敏锐的洞察力,不断的创新力,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形成经济垄断力量。这种经济垄断是凭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形成的,是在满足消费者潜在欲望即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本身意味着市场的高效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垄断不仅没有造成消费者利益的损失,反而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如前所述,在网络经济时代,价格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价值判断,价格持续走低是一个必然趋势。经济权利已经逐渐由生产者转向了消费者,垄断企业必须实施“客户导向”战略,在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迎合客户的需求。总之,客户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消费者的确立,垄断完全有可能降低总福利损失而加大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减少传统意义上垄断的弊病。

二、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对调整产业组织政策的启示

总体来说,在经济网络化时代,垄断具备了不同于传统经济时代的一系列新的特征,垄断推动而不是阻碍技术进步,促进而不是排斥竞争,提高而不是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垄断结构并不必然导致垄断行为。所以,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垄断。对垄断的认识应回到特纳的观点:“实际上,就起源和运动来讲,垄断与竞争一样,原来就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二者如同哲学上所讲的静止和运动的关系,垄断只是绝对运动的竞争中的一个个相对静止点,不含垄断因素的竞争和不带竞争因素的垄断从来就是不存在的。”市场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的、动态变化的过程,竞争的作用必然导致市场结构转向垄断。

在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就必须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适时调整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当前,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关键首先是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只有大型企业集团才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垄断过度,而是集中度过低,规模过小的问题。我国产业组织政策应侧重于支持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鼓励企业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的垄断性竞争。其次,在网络经济时代要注重企业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协调。一方面,为了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企业应苦练内功,积极参与国际范围的竞争;另一方面,更应该注重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切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广泛的产业分工协作。

参考文献:

[1]苗小玲.对网络经济下垄断的解析[J].经济师,2002,(10).

[2]冯丽,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9).

篇3

一、音乐剧产业麦当劳化的提出

美国学者乔治·里茨尔在经过对麦当劳餐厅以及众多社会现象进行考察和总结之后,在其着作《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提出,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是指一个社会经历着快餐餐厅之特色的过程,即快餐餐厅的准则正逐渐支配着美国社会和世界其他地方越来越多的层面。麦当劳化是理性化的再概念化说法,是指从传统思维转向理性思维和科学管理的过程。

麦当劳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全球连锁快餐店。它从一家为过路司机提供餐饮的快餐店,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快餐业龙头企业,世界500强之一。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认为实施标准化的生产与管理是其成功的关键。全球的任何一家麦当劳连锁店都可以为顾客提供相同质量、统一标准的食品、服务和用餐环境②。也因此,麦当劳的经营模式才能够被成功的复制、输出,并实现规模效益。所以,标准化是麦当劳成功的核心。

麦当劳的经营模式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诸多方面,音乐剧产业的发展也在走着麦当劳化的路子。有人曾经提出质疑,认为在中国演出的音乐剧《猫》是盗版,不同于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演出的《猫》。我们有这样的质疑声,是因为我们对于音乐剧这个产业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就如《猫》的制作人所说,“不管在什么样的剧场,《猫》的演出规格是一致的,不论是在百老汇、伦敦西区,还是今天在天桥剧场,你们看到的将会是跟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一模一样的《猫》”。所以,以《猫》为代表的商业性音乐剧,无论在全球哪一个城市上演,它的内容、场景、服装、道具,直至每一个细节都是一样的。这样的音乐剧制作标准与麦当劳全球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可以说毫无区别。商业化音乐剧的制作和演出就如同在麦当劳的连锁店里烹饪标准化的汉堡包一样创造出标准化的艺术产品,然后在全球不断地复制,运用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现代化营销模式将其推向世界市场,并获得丰厚的利润。由此可见,麦当劳、星巴克等快餐业的生产与营销模式与音乐剧这种舞台艺术的制作营销方式没有区别。所以,音乐剧产业的发展也在走麦当劳化的道路。

二、文化与麦当劳化

由于文化领域呈现出麦当劳化的发展特征。所以有人提出,文化领域要反麦当劳化。因为它会使原本应该多元化的文化走向单一和凋零之路。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下反对文化趋同化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区别是什么?其实,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只是“产业”的修饰词,归根到底,我们要做的是“产业”。当然,文化产业是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这就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不危害社会和国家利益,能够正确引导大众审美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我们现在更多地听到“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更经常地看到了对于艺术品生产的投资。这些投资并不是在做慈善,而是看到了在文化艺术领域同样可以通过资本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益。风靡全球的音乐剧《猫》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在后工业化时代,人们对于艺术产品的生产不再简单的停留在“买方市场”,而是为了取得更丰厚的利润,朝着“卖方市场”方向发展。通常,产品的生产是根据市场上消费的需求来决定的。随着高科技,尤其是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艺术品的生产不再仅仅被动地接受消费者的要求,而是朝着积极主动地诱导消费者审美消费需求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不断扩大其覆盖的范围,并且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传媒在让尽可能多的人们分享相同审美经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其所覆盖的范围具有趋同性的特征,使人们在艺术和审美的欣赏与爱好方面表现出同质化的现象。这就是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下,艺术品的生产所具有的标准化的特征。它决定了音乐剧《猫》的全球演出必须像麦当劳的全球连锁厅一样,必须遵照一个模式、同样的版本。也就是不论在什么地方演出,不论由哪位演员担任剧中角色,都要严格遵守音乐剧《猫》的最初设计。通过这种方式的全球演出,保证了音乐剧《猫》的品质,但是与此同时也抹杀了不同地域带给《猫》的别样的创作灵感,使其丧失了创造性。后工业时代的文化传播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用貌似高雅的艺术将人类文化与审美爱好无趣地引诱向同质化与平面化,艺术中那些最具艺术与人文价值的内涵,必定要在这个过程中被,使艺术原本可能拥有的美学深度经过无情的快餐化处理,堕落为它的平面化了的镜像③。

艺术与文化的趋同性并不等同于艺术的低劣化。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即使我们现在的艺术产品不以思想深刻为首要诉求,但是我们艺术品制作也更需要大手笔的资金投入,以及一流的艺术制作团队。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标准化的艺术品制作比起传统的高雅艺术更需要大资本的投入和更多的智力和创造力。在对于艺术品生产大资本的投入中,有70%以上是用于吸引有才能的、具有创造力的优秀艺术人才的。虽然一部音乐剧的成功不是仅仅几个人的创意就能成功的,但是那些超乎常人的艺术家的非凡智慧与创造力是一部音乐剧成功的关键。以《猫》为标志的工业化音乐剧是以精致得无可挑剔为特征的,但是商业至上的诉求决定了技术层面上的精致与思想和艺术上的平庸,必然并行不悖地存在于所有这些作品之中④。

三、音乐剧产业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概念逐渐被用到了很多领域,比如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和鲍恩很早对现场表演艺术中存在的规模经济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在选定的11个交响乐团样本中,大多数乐队每场音乐会演出的成本都随着每年演出场次的增加而显着下降。在典型情况下,单位成本不会在产量的整体范围内出现下滑。更确切地说,对于某地管弦乐队而言,单位成本在其每年的音乐会场次达到90—150场之间时,将达到一个最低值,并在此之后趋于平稳⑤。

规模经济现象可能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达到一定程度后,一支管弦乐队无须在排练上花更多的时间,就可以提供更多场次的演出。例如,如果乐队可以提供三个时段的门票预订服务(假设分别为周四晚上、周五晚上以及周日下午),那么它就可以在一周中将同一乐曲演奏三次。如果需求上涨到可以加演第四场,那么这支乐队就可以在无须增加任何排练开支的情况下,进行第四场的演奏。规模经济的第二个原因(与前一个相比或许不那么重要)就是,经营管弦乐队所需要的行政开支不必随着演出场次的逐一增加而增加。因此,“经常开支” 能够被更多场次的演出所分摊,从而随着演出季度的延长,使每场演出的平均固定成本不断下降⑥。

出于同以上两个原因的相似性,规模经济对舞台演出剧目、歌剧、音乐剧、芭蕾或其他舞蹈形式的制作商来说同样适用。因此,我们认为规模经济能够在所有的现场得到实现。经济学家史蒂文·格洛伯曼(Steven Globerman)和萨姆·H·布克(Sam H Book)运用了与鲍莫尔和鲍恩略有不同的方法,对一个由加拿大交响乐团和戏剧公司构成的样本进行了研究。他们证实,当交响乐团的表演达到每年约115场次的水平时,就会出现规模经济。他们还发现,戏剧公司规模经济的延伸范围要更广一些:“每场演出的最小成本……在演出达到约210场时得以实现”⑦。他们推测,与交响乐团相比,在戏剧活动中,规模经济的范围越大就反映出其每件作品的固定成本越高。

最后,在1985年,马克·兰格Lange等人共同编写了《Cost Functions for Symphony Orchestras》(《交响乐团的成本函数》)一书,他们采用了相对于鲍莫尔和鲍恩的研究范围更广的一组数据,并运用了与其不同的经济计量方法,同样证实了交响乐团中存在的规模经济。他们发现,当每年的音乐会场次在1—65场之间时,每场音乐会的平均成本是随着场次的增加而下降的,在67—177场这个广阔的区间里是不变的,而在其后的更高产出水平上,成本是急剧升高的⑧。这就是规模经济的临界点。

现场表演艺术在生产上表现出系统的规模经济。当我们用演出周期或演出季度作为规模衡量的标准时,产出的单位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任何一个作品或任何既定常备剧目的固定成本会被更多的表演节目分摊。随着个人平均收入的增加,门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售出的门票数量会增加,演出季度也会延长。由其导致的单位成本的减少有助于抵消由生产力滞后所引发的成本递增的影响⑨。

既然规模经济对几乎所有表演艺术来说同样适用。那么,我们认为规模经济也能够在音乐剧的制作中得以实现。音乐剧具有需求双重的规模经济性:一方面,从供给角度看,音乐剧作品的制作和设计成本较高,若要呈现一台音乐剧,音乐剧制作公司会投巨资创作和设计,但一旦音乐剧制作完成,它的复制成本则相对较低。随着音乐剧作品的复制数量(上演的次数)的增加音乐剧的长期平均成本便会逐渐下降ww需求角度看,随着音乐剧上演的次数增多,观看音乐剧的观众数量也随之增加音乐剧的平均价格将会下降。四、音乐剧产业的麦当劳化是实现

规模经济的必由之路

篇4

[关键词]交通运输;规模经济;运输市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14

[中图分类号]F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1

1 道路运输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

按照现代运输经济学的观点,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强有力支撑,包括道路运输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均具有规模经济性,而道路运输规模经济性更为明显。

这是因为:第一,道路运输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网体系具有四通八达、公用、高密度的特点,为道路运输网络化运营和提高其规模经济性奠定了基础;第二,道路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社会性使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实现条件得到简化,运输企业可以不投资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仅从自身运输能力的提高、拓展与相关同类企业的合作方面,强化运输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适时采用现代运输组织技术,加强现代技术应用,形成运输规模经济效应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第三,道路运输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如机动、灵活、方便、门到门运输等,其社会需求更具广泛性,运输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运输企业经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很高。

道路运输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并不是说道路运输企业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形成规模。经济影响运输规模效应的主要因素是运输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对一定时期运输市场结构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同样,不断变化的市场结构对形成规模经济也有直接影响。竞争性运输市场结构由于更多地表现为经营主体多、小、散、弱、服务替代性强等特征,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而垄断性运输市场结构由于更多地表现为经营主体少、集中度高、服务差异性大等特点,十分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2 加快实现我国运输规模经济效应的政策措施

2.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且东西部差异巨大,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无法通过交通输送为东部发展提供动力,东部的人力、物力也难以向西部流通,这中间除了经济、政治等资源方面的差距外,交通不便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导致物流供给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发展。对此,要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在东西部搭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使东西部能够有效衔接起来,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基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形成资源的有效供给,促进全国物流的健康发展,促进资源、人才、资金的有效流通,为实现我国交通运输规模经济奠定基础。

2.2 完善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落后产能不仅不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动力,反而会拉经济后腿,淘汰落后产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优胜劣汰,政府要重点扶持有发展前景的运输企业,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的良性运行。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运输企业采取大而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运作效率低下,同时,运输企业之间缺乏关联,忽视资源共享与分工协作,制约运输企业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制约交通运输规模经济的形成。因此,政府要通过经济杠杆,鼓励运输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在统筹自身企业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重新调整组合,使其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政府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即使这样的企业当下的规模还比较小,但经过政府扶持,可壮大经营。通过这些方式,鼓励运输企业重组,提高运输专业化程度,使用户享受到更优质的运输服务,进而促进交通运输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2.3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运输市场服务

在最近10年,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全面影响了我国的产业布局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网上购物、订票、转账以及付款等互联网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办事方式等。运输行业起步早,属于传统行业,但这样规模巨大的传统行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就应走互联网运行之路。具体来讲,第一,运输行业在日常的运行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大数据计算正好可帮助运输企业作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分析,使交通运输更加智能化;第二,信息技术可帮助企业之间更好地进行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使资源的利用实现最大化;第三,智能交通的打造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抢滩运输行业,通过网络建立运输实体与消费实体之间的联系,构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为规模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3 结 语

当前,我国的运输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运输市场的规模经济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运输行业的改革步伐,使交通运输的规模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促进全国物流的健康发展,促进资源、人才、资金的有效流通,为实现我国交通运输规模经济提供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柳,豆欢娣.浅谈实现我国运输规模经济效应的政策措施[J].价值工程,2014(18).

[2]盛蓉辉.当前国内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J].中国市场,2013(22).

[3]丁宁.浅谈如何促进道路运输市场有效竞争[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5).

篇5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新贸易理论新Heckscher-Ohlin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上的分歧源自于新贸易理论和新Heckscher-Ohlin理论对产业内贸易性质的不同理解。新贸易理论(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分析方法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相似要素密集度(similarfactorintensity)产品的交换。理想状态下的产业内贸易产品被称为“完全的产业内贸易产品”(perfectly-intraindustrygoods),指在任一相同的要素价格下,贸易产品都具有完全相同的要素密集度(identicalfactorintensity)。新Heckscher-Ohlin理论则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同一产业内不同质量产品品种的交换,而不同质量产品品种的要素密集度却是不同的。本文分别对这两种不同类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观点及争议进行分析。

一、新贸易理论在相似要素密集度假定下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新贸易理论在产业内贸易研究方面考虑的是产品的水平差异性,即分析相似或相同要素密集度产品在存在水平差异时的交换,其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内贸易活动主要发生在技术水平、要素禀赋和收入水平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影响比较大的理论模型包括Krugman(1979)、Lancaster(1980)、Brander和Krugman(1983)等。这些研究的结果认为规模经济、产品多样性、消费者偏好等构成了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Krugman(1979)将基于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Dixit和Stiglits(1977)封闭经济下的分析扩展为开放经济的分析,证明了规模经济和产品水平差异的相互作用是促使国际贸易以产业内贸易形式发生的独立原因。该模型在需求方面假定,每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相同,而且所有品种都对称地进入效用函数,即每增加一单位任何品种的消费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是相同的,并且消费的品种越多,总效用增加越多。该模型在供给方面假定,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产品所有品种的生产函数相同并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每一个产品品种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即厂商数目和产品的品种数相同,每一个厂商也都试图分割市场以形成自己的垄断力量。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每个国家消费者可得到的产品品种种类和规模经济的利用程度都受制于各自国家的市场规模。因此,通过国际贸易创建更大的一体化市场,可以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产品品种种类,并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从而增进各国福利。该模型认为,在存在规模经济和产品水平差异性的条件下,即使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也能开展产业内贸易活动,并且这种贸易会增进两国的福利。

Lancaster(1980)模型仍以产品的水平差异性为基础。该模型认为,每个产品品种都有一系列不同于其他品种的特征,正是这些不同的特征构成了产品的水平差异性。消费者对不同的特征有不同的偏好,因此只会选择具有其喜欢的特征的品种去消费,而不是购买产品的多个品种。在供给方面,该模型假定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并能以相同的成本生产任何产品品种,而且任一品种的生产在一开始其平均成本递减。该模型以“完全垄断竞争”(PerfectMonopolisticCompetition)描述了均衡时的状况:实际生产的产品品种均等地分布在“光谱”(spectrum)上,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和销售价格都相同,每一厂商都获得正常利润,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在引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进行贸易分析时,该模型具有了一般均衡的特征。Lancaster(1980)和Helpman(1981)共同完成了这一分析工作。模型假定存在两个部门,一个部门以规模报酬不变方式生产同质产品,另一个部门以规模报酬递增方式生产有差异性的产品,劳动是两个部门的流动要素,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特定要素,对差异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当这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开展贸易后,同质产品之间没有贸易发生,但差异化产品按照“完全垄断竞争”的方式在两国共同生产并展开贸易活动。由于开展贸易后消费者得到的产品品种数目比封闭条件下要多,而且有规模经济利益存在,两国的福利因此得以改善。

Brander和Krugman(1983)在双寡头垄断条件下对产业内贸易的发生给出了一种解释。该模型假定所有方面都相同的两个国家中各有一个厂商,他们以同样的成本生产同样的产品,并且两国对该产品的国内需求函数也相同。两国厂商采取的是古诺竞争行为,即每家厂商都是在对方销售不变的条件下选择他对两个市场的销售来获取最大化利润。由于模型存在着严格的对称性,在均衡的时候,每家厂商都将产出的一半在国内市场销售,并将另一半出口,产业内贸易由此而发生。在引入运输成本后,每个厂商从自己国内市场销售得到的价格必然高于他在出口市场销售减去运输成本的价格,因此,Brander和Krugman(1983)把这种产业内贸易也称作相互倾销(ReciprocalDumping)。

二、新Heckscher-Ohlin理论在不同要素密集度假定下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新Heckscher-Ohlin理论在产业内贸易研究方面的代表当属Falvey和Kierzkowski,其重要的假定在于产品不同品种间的要素密集度是随着质量差异而变化的,从而开辟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领域。

Falvey(1981)首先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研究,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理论相结合,指出资本充裕的国家出口高质量物品、劳动充裕的国家出口低质量物品。Falvey的贡献在于引入产品质量的垂直差异对比较优势理论基本框架进行简单的修正,从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解释,同时也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Falvey(1981)在比较优势理论2×2框架内构造了一个关于产品垂直差异的模型。因为这一模型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偏离不大,尤其是完整地保留了完全竞争假设,并且得出产业内贸易符合Heckscher-Ohlin定理的传统论述的结论,因此又被称为新Heckscher-Ohlin模型。以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基础的Falvey模型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其一是说明了在没有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其二是每个国家都生产质量上具有垂直差异的产品。同时,和传统的基本框架一样,Falvey模型也假设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的要素(资本和劳动)禀赋存在差异,其中本国是资本相对丰裕,从而资本的租金比率较低,而外国则劳动相对丰裕,从而工资率较低。Falvey模型得到的结论是,本国会在那些质量高于临界值的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而外国则在那些质量低于临界值的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格局也就由此得以确定。Falvey这一模型的一个关键特征是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生产产品的资本密集度,所以一些学者认为该模型偏离了产业内贸易关于近似生产函数假定的研究方向。

Falvey和Kierzkowski(1987)在Falvey(1981)的基础上考虑了两个部门的情形,其中一个是上面分析的产品存在质量垂直差异的部门,另一个则是传统的生产单一同质产品的部门。这一模型和上面的模型一样,都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也采用完全竞争假设。这一模型同时产生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且两种不同贸易的格局都符合Heckscher-Ohlin定理。Falvey-Kierzkowski模型(1987)表明,在不存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产业内贸易也会存在,即产生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工资较低的国家在生产低质量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工资较高的国家在生产高质量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且两国间要素禀赋的变化对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增减具有重要影响。Falvey与Kierzkowski的研究将产业内贸易归因于比较优势,在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产业内贸易活动给出了一定程度的解释。Shaked和Sutton(1984)也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研究,其特点是将产品品种的不同质量和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相联系,在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的条件下,来分析产业内贸易活动的状况。该模型假定厂商要开发一个质量较高的品种就要在产品投入市场之前进行研究与开发,这种研究与开发费用被看作是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被假定为不变,或随着产品质量的改进而缓慢提高。假定消费者的偏好相同,对不同质量的产品有着相同的排列顺序,但消费活动受制于收入水平,高质量的品种被收入较高的消费者所购买。假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每个国家在封闭条件下都有两家厂商分别生产高质量和低质量的产品品种。在两国开展贸易之后,由于竞争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两国生产相同质量的两家厂商中的一家会退出市场,因为在两家厂商并存的情况下没有一家能够获利。在自由贸易下,一个产品品种只有一家厂商来同时为两个市场生产和提供。消费者会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价格下降而受益,也会因为更高质量产品品种的开发而受益。但问题在于,此时无法判断哪个国家的哪家厂商会生存下来,因此也无法确定产业内贸易是否一定会发生。只有当两个国家分别保留下来一家生产不同质量品种的厂商时,产业内贸易才会发生,只是无从确定贸易流向。

三、结论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是由经验研究推动的,但产业内贸易理论上过于苛刻的假定条件却偏离现实较远。因此,将产业内贸易区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分别进行研究使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更为密切一些。

在理论分析方面,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建立在不同产品品种具有相同或相似要素密集度的假定下,分析了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规模经济、产品多样性、消费者偏好等对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作用;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则建立在不同产品品种要素密集度因质量差异而变化的假定下,分析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对产业内贸易的决定作用。

从贸易现实来看,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活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相对重要性也被证实超过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活动,再加上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的不稳定的相关关系,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对现实的解释力要略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其生产产品的技术水平或生产函数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而其在参与产业内贸易活动方面,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应该更具有解释力,这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方面一个富有活力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Krugman,P.(1979).Increasingreturns,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9,469~479

[2]Lancaster,K.(1980).Intra-industrytradeunderperfectmonopolisticcompeti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0,151~175

[3]Helpman,E.(1981).Internationaltradeinthepresenceofproductdifferentiation,economiesofscaleandmonopolisticcompeti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1,305~340

[4]Brander,A.&Krugman,P.(1983).Areciprocaldumping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3,313~321

[5]Falvey,R.E.(1981).Commercialpolicyandintra-industry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1,495~511

篇6

网络经济中的若干概念和规律,与传统经济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下面仅粗线条地列出其中的部分重要差异。为了醒目起见,用实心园表示传统经济学中的概念和原理,以空心园表示网络经济学中的概念和原理。一、概念的对比:

 无对应概念    注意力经济

 无对应概念    学习曲线

 企业    虚拟企业

 空间    虚拟空间

 社会    虚拟社会

 营销    网络营销

 制造    灵活制造

 规模经济   供给方规模经济、需求方规模经济

 劳动分工    知识分工

 劳动价值    知识价值

 劳动生产率    知识生产率

 经济管理    知识管理

 无对应概念    网络效应

 竞争    网络竞争

 贫富差距    数字鸿沟

 大规模生产    定制、个人化、特定化。

二、原理的对比:

 物质资源起决定性作用   

 信息资源起决定性作用

 产品和服务分离,生产者和消费者分离,企业与企业分离。   

 产品和服务的边界模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边界模糊,企业与企业的边界模糊。

 供给不足   

 需求不足

 以供给为中心   

 以需求为中心

 稳定均衡   

 不稳定均衡

 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增

 边际收益递减   

 边际收益递增

 边际成本递增   

 边际成本递减

 规模收益经历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   

 规模收益递增

 供给方规模经济起主要作用   

 需求方规模经济起主要作用

 负反馈起主要作用   

 正反馈起主要作用

 垄断受到限制   

 垄断是竞争的结果

 垄断会降低社会福利   

 垄断会提高社会福利

 产品竞争是主要的竞争形式   

 网络竞争是主要的竞争形式

 有形资产是企业的主要资产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规模经济;超越成本对数函数法;悖论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2-0009-04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无论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都迅速扩张。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是否经济,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规模与效率的关系如何,都将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文献综述

各国学者对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运用各种方法作了多方面研究。这些研究关注的焦点在于银行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以及规模经济在多大的范围内存在等方面。Benston(1972)最早研究了银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认为不管自身规模大小,给定其他条件不变,银行规模扩大一倍,平均成本将下降5%~8%;Lavrence(1989)发现总资产小于1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Nouras.Ray和Miller(1990)指出,总资产在10~60亿美元变动时,其银行效率会逐渐减小,总资产超过60亿美元的银行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现象;Ashton(1998)对英国银行业的研究表明,规模小的银行具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性质,总资产在50亿英镑以上的银行出现了规模不经济;Budnevich、Franken和Paredes(1998)研究表明,小银行通过并购途径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但是大银行无法达此结果;Kuntand、Huizinga(1999)用回归分析方法对80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银行效率的研究发现,资本、通货膨胀、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利润率正相关,同时,股权结构对银行利润率的影响比较显著。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出现的比较晚。于良春和鞠源(1999) 运用经营效率指标和成本费用指标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新兴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绩效明显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赵怀勇和王越(1999) 通过对资产收益率及市场集中度等相关经济指标的比较,指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低下直至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支撑银行绩效的国民经济总体效益较低。赵旭(2000)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1993-1998 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外国银行而言,其绝对规模并不算大,而就其现有的经营、服务与管理技术条件,其有效的经济规模又比实际规模要小。杜莉、王锋、齐树天(2003)在Translog 成本函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其判断标准是成本――规模弹性系数E。在不考虑不良资产的情况下,其结果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规模上还有很大的扩张空间;然而,将不良资产考虑在内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呈现出了规模不经济。

以上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银行实现规模经营和高效率应该保持的规模大小、各种影响银行规模经济的因素和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展空间等方面。而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得出我国商业银行规模与效率的关系特征,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经营的一些基本指标数据对此进行经济学解释。

二、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银行规模经济是指随着银行的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金融产品的扩大和增多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它反映了银行经营规模与成本收益的变动关系。如图1:

图1银行成本与经营规模关系图示

假定银行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在图中,横坐标表示银行的营运规模,即机构网点规模所能收的资金量;纵坐标表示银行的成本价格,即银行存款和平均利率与费用支出成本。图中的LAC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MC为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必将经过其最低点E。LAC、LMC曲线描述了成本与规模的关系,如图所示:在经营规模小于OQ阶段,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张而趋于下降;相反,在经营规模大于OQ时,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张而趋于下降。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发生在经营规模为OQ点上,由此可以知道,银行的最适规模为规模OQ。

依据经济学理论,规模经济性通常利用总成本对产出的弹性来衡量,用来描述规模经济弹性系数(总成本对产出的弹性),它的大小受银行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影响,则有:

SE=(dTC/TC)/(dQ/Q)=(dTC/dQ)/(C/Q)=LMC/LAC

图2银行经营规模与规模经济弹性系数关系图示

可以知道,在经营规模小于OQ阶段, SE1,银行规模变化1%所引起总成本的变化超过1%,即成本的增加快于规模的增加,此时存在规模不经济;在最适规模OQ处,SE=1,银行规模变化1%将引起总成本1%的变化,即规模与成本同比例增加,此时处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临界点。如图2:

三、商业银行规模及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 实证数据的处理

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本文利用中介法作为估计银行的成本及其生产函数的方法,中介法认为金融服务的生产除了需要劳动、资本外,还需要中介者使用的用于生产中介服务的资金。因此,存款被认为是银行储蓄业务的一种投入。如果以w表示劳动力的工资成本,r为资本的成本,Y为产出,k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那么,商业银行的总成本函数为C=f(w,y,r,k)。中介法除了将劳动、资本以及存款作为生产的投入外,将未清偿的贷款和投资看做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产出。

由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具有易估计性和包容性等优点,已经成为银行效率研究的主要方法,函数是通过对一般对数线性成本函数在一特定点进行泰勒级数展开而得到的。对于多种投入和产出的银行,其对数成本函数可以表示为:

在指标数据的计算过程中,总成本是指银行的支出成本,包括利息支出、营业费用以及营业税金及附加等;银行存款是指全部存款的总和,等于短期存款、短期储蓄存款、长期存款及长期储蓄存款的总和;投资是指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之和;资本成本(Pk)是指年度固定资产折旧于年度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固定资产净值与存款总额的比值来近似表示;劳动成本(Pl)是指银行雇员的工资总额与银行员工总数的比值,本文采用营业费用与存款总额的比例表示;R表示资金运用成本,用利息支出额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来表示。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光大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8家商业银行,研究期间为1994-2005年,采用的指标数据系根据中国金融年鉴(1995-2006)所列示的8家商业银行1994-2005年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整理所得。由于所采用的数据是截面数据,所采用数据均通过价格指数调整至1994年。

应用Eviews3.1软件,经过多次迭代,得出的检验结果在10%置信水平下都是显著的。根据公式(3)得出如下规模经济(SE)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SE=0.594-0.126lnPk-0.091lnPl(4)

利用上面计算的参数估计结果,可以计算出各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SE)弹性系数如下表所示:

表1我国各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弹性系数表

(二)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

本文采用的是改进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各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弹性系数的值均大于1,即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规模不经济(如图2所示,其规模均处于Q点以右)。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94年至2005年以来,随着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其规模经济弹性系数却一直呈下降的趋势,规模经济性越来越明显。这与理论出现了显著的相悖,我国商业银行实现了规模扩大,同时银行营运效率提高的局面。这一双赢的状态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新增资产边际成本降低,同时赢利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可以从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性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性增强的内在因素

(1)银行的信息技术水平。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水平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的进步。技术开发力度逐年加强,如成立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等虚拟银行,依赖其长期固有的、庞大的顾客群,使得新技术被利用的效率较高。银行电子化已经成为现代银行决策、经营以及业务操作的基本范式。借助信息技术,银行业可以超越时空、地域、交换位置,共享资源,实现信息化、全球化,使得商业银行从服务到管理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技术上的创新实现了规模经济在一个起点上的飞跃,实现了一个更高层次、更优的规模经济效应。

(2)银行的治理结构水平。我国商业银行体制在近年来也得到巨大改善。首先是推行股份制改革。3家国有商业银行相继上市,银行内部产权结构得到了优化,领导体制得到改革。其次,推进内部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灵活经营机制得以完善。再次,通过在人力资源配置、薪酬分配、招聘与调配、专业技术职务培训与考核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系统性改革创新,基本实现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公司治理改善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过高的管理费用,减少了银行利润的消耗部分;使银行的规模扩张充分考虑了规模与利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达到了银行总成本有效率运行的状态。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管理运营模式和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提高了其市场化程度和赢利能力。

(3)银行的交易费用水平。交易费用可以被定义为银行进行借贷交易活动所投入资源的价值量度:单位交易费用可以看做是银行平均每实现一次交易服务所支付的交易费用;而边际交易费用则是多提供一次交易服务所支付的交易费用。交易成本作为商业银行的运营费用,其大小和结构的变化必然对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二是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近些年来,银监会一直把银行业不良贷款的下降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动商业银行积极清收贷款和利用拨备核销贷款损失,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连续几年实现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双下降”。而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两个基本指标:资产收益率和人均创利率,在近几年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以工商银行为例,根据中国金融年鉴的统计资料计算(价格指数调整到1994年),2005年其资产收益率为0.52%,而1994年仅为0.16%;2005年其人均创利润为6.81万元,而1994年只有0.75万元。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银行的交易费用是递减的,即随着规模的扩张,每实现一次交易服务的交易费用是减少的。这为银行扩大规模创造了条件:规模扩大促使单位交易费用递减,而单位费用的递减,又可以促进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提升规模经济效益。

2.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性增强的外在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规模经济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银行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一定时期货币资产需求取决于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额、货币化程度、货币周转速度。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收入增加,货币化程度提高,货币资产周转速度放慢,这样,经济发展不断向银行提供“需求”,为银行筹“资源”,为其扩大规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近几年来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发动,使我国经济每年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这必然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基础,提高了银行规模经济性。

(2)银行的业务创新程度。银行业务创新使得其规模经济的边界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在创新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进行开发设计;在创新产品的销售阶段,恰当运用了促销策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实现创新产品规模经营。尤其在个人金融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离岸金融业务方面商业银行有了着重的创新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了个人消费信贷、工资等新业务,这些业务在不增加银行网点的情况下增加了银行的收益,取得了很好的规模效益,无论在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还是在中间业务方面的创新越来越提高了其经营的规模经济性。由于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工程的应用,银行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来满足投资者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和风险分散化的要求。这些都扩大了银行经营的生产边界,使其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保持了经营效率的提高。

(3)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水平与政府干预情况。市场结构与规模经济的关系表现在,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有利于银行业规模经济的形成。1994年至今,随着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和众多商业银行的成立,加上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市场份额上看,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银行大量出现,垄断程度逐步降低,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一过程中,各银行主体不得不改变垄断时期的行为方式。从长期来看,竞争将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效率和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更加符合标准的商业银行管理运营模式,很少有政府干预企业的经营,使其在人事制度上比较灵活,同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逐渐卸下了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指引下,利用完善的服务和竞争性手段开拓市场,其市场化程度和赢利能力大大加强。

四、结论

理论分析表明银行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规模经济弹性系数随着其规模的扩大趋于上升,规模不经济性越来越强;采用超越成本对数函数法的实证研究,却得出了从1994年到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弹性系数趋于下降,规模经济性越来越明显,银行效率趋于提高的结论。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因素来解释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悖论。对于内部因素,主要有银行的信息技术水平、银行的治理结构水平、银行的交易费用水平等;对于外部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银行的业务创新程度、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水平与政府干预情况等。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效率,扩大了商业银行经营的生产边界,改进了其生产技术函数,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规模经济弹性系数下降,提高了银行效率。

参考文献:

[1]George.Benston,1972, “Economics of Sca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 Lavrence, 1989, “Bank Costs Generalized Functional Forms and Estination of Economics of Scale and Scope”,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1.

[3]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竞争与发展[J].经济研究,1999,(8).

篇8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招商引资;

优势分析。

一、原州区招商引资的紧迫性和招商引资优势的局限性。

与东部地区相比,原州区在引资规模、引资结构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但长此以往,则会给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带来沉重的负担,给原州区乃至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障碍。东西部地区在引资规模和结构上的差距,如不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调整,势必拉大东西部发展差距,造成恶性循环,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极大障碍。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原州区必须解决好招商引资问题。

原州区具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例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有基础较好的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及相关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若不加以及时利用,也会成为劣势。因为,(1)优势具有动态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些优势是天然的,有些则是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如技术进步。尤其是前一种优势,它会随着别国(或地区)该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而逐渐消失,甚至演化为劣势。原州区不但要重视现有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的保持,还要及时加以转化,创造新的优势。(2)优势具有相对性。与东部相比,原州区在能源与原材料工业,如煤炭、盐矿方面具有优势,但受运输距离与方式的影响,对东部地区来说,进口能源与原材料可能更经济合理。因此,任何优势都不是绝对的,在开放经济中,情况更是如此。(3)优势具有综合性。

经济优势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原州区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会被交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劣势所弱化或低消,结果,很可能综合劣势大于综合优势。因此,在认识西部地区的优势时,不要单纯强调自然资源及劳动力优势,离开其他优势的配合,已有的优势会大打折扣。

二、原州区招商引资综合因素分析。

1.原州区招商引资区位分析。

(1)原州区的资源优势。这个比较利益对于不少外商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问题是,原州区的这种比较利益,由于长期缺乏资本、产品结构不合理,使得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低,开发技术差,开发成本高。因而,资源优势方面的潜在比较利益转化为现实比较利益的程度很低,转换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颇高。这种情况使中、小外商望而却步,对于条件好的跨国公司又很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2)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如果不同一定的资本和技术相结合,则无法形成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原州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弱化和流失。这种走势也不为以市场和技术含量的增加作为投资衡量指标的中、小外商看好。外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比较利益,宁愿花高价聘请熟练工人、技术工人,也不愿因为节约工资开支,而使投资效益下降。外商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很可能作出即使多花点工钱,也要向东部投资的决定。

(3)原州区的市场优劣。从市场角度分析,人口是组成市场的最主要因素,而原州区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劣势。另外原州区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效益。因而,原州区在市场方面的劣势明显。

2.原州区规模经济分析。

规模经济可使企业取得高效率与低成本的效益。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代表着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外商在考察投资可行性时,规模经济的发育程度是一个重要指标。

对规模经济,可从两个层次进行考察,即内在规模经济与外在规模经济。内在规模经济指厂商通过自身规模扩大,而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成本下降的比较利益。其特点是单个厂商密集使用资本和技术,实现集约经营。它反映着一个企业自身的素质及其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主要由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等综合因素所决定。至于有多少个厂商能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最大有效规模及市场的容量。内在规模经济发展得愈充分,企业在产业内部的垄断地位愈巩固,在市场中的垄断优势就愈明显。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具有内在规模经济的企业能够首先获得规模效益。但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其他厂商会因单个厂商的得益而投资于该产品生产,导致竞争激烈,利益分散,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限制。

原州区虽然也有一些企业,但是企业规模有限,既不存在个体上的优势,也不存在群体上的优势。因此,无论是个体优势还是行业优势多集中于东部地区。也就是说,原州区既缺乏内在经济效益,也缺乏外在经济效益。规模经济的缺乏使企业在竞争中难以通过自身内部挖潜以及行业技术集中或扩散而更具实力,因而势必对外商的投资回报期、投资回报率及投资风险等带来不利影响,致使外商踌躇不前,给原州区的引资造成困难。

3.原州区投资环境分析。

篇9

    论文摘要:公路客运在与铁路客运进行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局面,铁路客运给公路客运

    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面对这一形势,公路客运必须对自己的战略重新定位,找准适合自己并能发挥自己优势的目标市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公路客运要通过并购做强做大,取得规模效应。对目前的态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公路客运并购的必然性,然后从公路客运自身的问题研究出发,结合公路客运的特点,指出横向并购应是公路客运并购选择的主要模式,并对公路客运并购的规模效应进行了分析。

    公路客运和铁路客运是人们中短途出行的主要运输方式,两种运输方式一直以来保持着合作和竞争的关系。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两种运输方式的需求也持续快速地增长,同时公路客运和铁路客运分属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它们在各自的领域规划着自己的未来。2007年4月l8H零时,全国铁路实施第6次大面积提速,有超过6000km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超过200km/h,部分区段时速达250km/h。这些高速动车组的开行给公路客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J。从2009年4月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新增直达旅客列车89对,其中动车组4l对,直达特快列车6对,到2012年,铁路部门将在所有客运专线上开行800组以上的动车组。同时对铁路中长期规划和高速公路网规划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铁路中长期路网规划和高速公路网规划很多地方是重叠的。铁路的战略目标就是构建四纵四横和实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城际快速客运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个战略对公路客运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意味着公路客运还将可能遭受全方位、深层次的更大冲击。公路客运正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那么,公路客运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l公路客运企业并购的必然性

    公路客运有其自身的优势,如机动灵活、直达性好、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但是近年来公路客运为什么在与其他客运方式竞争的过程中处在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呢?究其原因,一是在外部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公路客运没能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目标市场不清晰。在现今的形势下,公路客运应该调整自己的战略,将目标定位在中短途和铁路延伸不到的线路,避开和铁路的正面接触,大力开发和挖掘这些线路的价值,是公路客运新的生存之道。二是公路客运行业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运力与运量失衡,运力资源浪费严重。由于人们对高速公路客运的特殊要求认识不足,对经营者的准入条件要求不足,进入门槛过低,使公路客运在一些区域市场陷入完全竞争的格局,使客车使用公路的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地体现,运输的整体效益不佳。

    2)集约化程度低。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加上人们对竞争的理解偏重于形式,把“准入”作为放开市场的控制条件,这就造成经营者分散、独立。

    3)客运组织秩序混乱,妨碍运输网络的形成由于运输经营主体众多、分散,利益主体很难统一不利于运输组织的统一调度,给公路客运的高效组织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公路客运存在的问题,以目前的市场结构和组织形式是很难解决上述问题的。公路运输是网络运输,只有网络化,集约化,才有规模经济。要做大做强客运行业,就必须走一条兼并重组的道路。并购引起产业和资本的集中,集中导致垄断,垄断产生市场竞争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改变。只有完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才能有成熟的市场经济,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公路客运行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现状决定了公路客运企业必须走并购集中的道路。

    2公路客运企业并购的模式选择

    一般来讲,按照行业相互关系,企业并购可以划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3种并购模式。客运提供的是服务,按照客运服务特性和目前整个客运市场竞争的状况来看,公路客运与铁路客运和航空客运更多的应该是客运服务链上的上下游关系。铁路客运和航空客运经营的自然垄断性以及铁路和航空巨型集团公司的存在决定了公路客运没有实力进行上下游的纵向并购。况且,纵向并购最主要的目的是节约交易费用,在公路客运自身经营没有达到最有效配置和远离规模经济的情况下,纵向并购是不现实的。在混合并购方面,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存在多元化经营行为,并有扩大的趋势;但多元化经营的实施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值,相反很多情况下混合并购严重地损害了公司利益;公路客运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用性和公益性,所以其经营的专一性尤为重要。同时,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如果一个行业处于成长阶段及成熟阶段的初期,那么在这个行业中的企业随着利润最大化的驱使和竞争压力的增加,进行横向并购来提升行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可以为它争取到更大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如果一个行业处于成熟阶段,行业集中度已经很高,产品的供给能力过剩,利润率呈下降趋势,则该行业中的企业为了保证生存就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此时,如有进一步横向并购的空间,企业仍会选择横向并购。

    增长率是判断一个行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成长期产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整个产业系统的平均发展速度。该产业经过一段快速发展之后,其产出量趋于平稳,增速放缓,市场容量相对稳定,同时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潜在作用也基本得到了发挥。此时,表明该产业己从成长期进入到成熟期。根据这一判别标准,借鉴文献[4]中的统计数据可以证明公路客运行业目前处在成长期的后期阶段。近10a以来我国公路客运总量和旅客周转量基本处于平稳增长态势。另外,发达国家的资料显示,在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之前,公路客运运输需求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之后,公路客运运输需求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上升阶段,2006年我国人均GDP2042美元,距公路客运运输需求增长趋势明显减缓的临界点4000美元还相差甚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引发公路客运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因此,通过对行业周期的分析可得出横向并购是公路客运企业并购的主要方向选择。

    3并购的规模经济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横向并购一个最重要的动因是追求规模经济,其原理是谋求利润最大或者单位成本最小。按照现代运输经济学的观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包括公路客运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均具有规模经济性,而公路客运规模经济性更为明显一些。这是因为:公路客运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网体系具有四通八达、公用、高密度的特点,从而为公路客运网络化运营和不断提高其规模经济性奠定了基础;公路客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社会性使公路客运规模经济的实现条件得到简化和便利,运输企业可以不投资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仅从自身运输能力的提高、拓展与相关同类企业的合作,强化运输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适时采用现代运输组织技术和加强现代技术应用等方面,就可以形成运输规模经济效应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公路客运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如机动、灵活、方便、门到门运输等,其社会需要更具广泛性,运输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运输企业经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要高。公路客运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并不是说公路客运企业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形成规模经济。竞争性运输市场结构由于更多地表现为经营主体多、小、散、弱、服务替代性强等特征,非常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垄断性运输市场结构由于更多地表现为经营主体少、集中度高、服务差异性大等特点,十分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从动态的运输市场竞争过程来看,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期而言,其市场容量是相对固定的,企业为追求更多的市场份额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大企业战胜小企业,最终形成只有少数大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从而导致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形成垄断性市场结构。客运企业追求市场份额、扩大企业规模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实现运输规模经济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输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是实现垄断性运输市场结构的基本途径,而企业并购的重要动机之一就是要实现运输规模经济。

篇10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相继发表了大量关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与国际贸易关系的论文与著作,较好地说明了这些完全不同于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因素用来解释贸易尤其是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构成了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此后20多年,西方许多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多采用跨行业分析的方法,对可能影响一国产业内贸易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一般而言,对一国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在产业规模,产品多样化程度,技术水平,市场集中度,国外投资,贸易壁垒等方面。如,Caves Richard(1981) 研究了工业化国家市场结构和产业内贸易的关系。Loertsecher 和Wolter (1980), Bergstrand (1983) 对OECD国家国内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研究。Lee, H.和Lee, Y.(1993)研究了韩国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Greenaway, Hine和 Milner(1995) 对英国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跨行业分析。Don P. Clark(1998) 对美国1980、1984和1980年334个产业作出了跨产业的回归分析,分析了13个自变量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但是,由于变量的选择和各国具体情况的差异,这些研究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与理论研究结果背道而驰。

相比西方学者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说,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这一方面与我国产业内贸易相对西方发展较晚有关,另一方面与我国数据统计资料的不足有关。但是,近几年中,有些学者已经开始对中国产业内贸易进行定量研究。徐娅玮(2001)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成因进行了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马剑飞、朱红磊和许罗丹(2002)运用跨部门的截面分析对中国1999和200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加权回归,对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陈迅、李维、王珍(2004)对于1999到2001三年的部分行业进行了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廖长友(2004)年对1981到2002年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做出了时间序列的分析研究。

二、计量模型和变量的选择

由于我国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将采用《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的产业划分作为产业划分的依据,而非SITC的分类标准。我们将《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的进出口商品情况按行业分类,统计出各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情况,然后采用跨部门的横截面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做出经验研究。

变量的选择:

G-L指标是1975年格鲁拜尔和劳埃德(Grubel and Lloyd)创建的一个用以衡量产业内贸易大小的最常用的指标,本文也使用其来衡量产业内贸易的大小。其具体计量方法如式(3.1):

其中, 和 分别表示某国 产业的出口值和进口值, 是 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 越接近0,该国 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低;越接近1,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

根据前面的分析和前人的经验研究,我们将考察以下几个因素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规模经济(SE)。简单地说,规模经济即指产出的增加超过投入的增加,这个概念本身就很难量化,加之由于规模经济理论上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这很难用指标来进行区分,所以尽管国内外经济学界对于规模经济的衡量指标的选取很多,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采用每个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与每个行业的企业总数之比作为规模经济的衡量指标 。该数值越大,则该行业的规模经济越显著,所对应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就应该越高,所以预计该变量符号为正。

产品差异(Dif)。产品差异反映产品多样化程度,本文中按海关进出口商品征税的分类目录中的商品数目来计算。由于产品多样化会增加产业内贸易的机会,所以预计该变量符号为正。

市场结构(CR)。对市场力量最权威的衡量指标是勒纳指数,即四个最大企业销售额占整个行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但由于中国数据的限制,我们采用大中型企业销售额占整个行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作为市场结构的变量。该数值越大,则对应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就越高。从理论上讲,产业集中度越高的行业越容易产生产业内贸易,所以预计该变量符号为正。

外国投资(FDI)。经济学中一般认为,一国的直接投资与贸易存在替代关系,这其中也包括产业内贸易。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很大一部分出口是由外资公司的加工贸易来完成的,他们在中国投资是为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来产品后再反销到国外。所以,我们采用行业内外资企业当年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来衡量外资企业对于中国产业内贸易的重要程度,并预期其符号为正。

资本劳动比(KL)。资本劳动比即行业固定资本与行业就业人数的比,它可以作为产业技术含量的一个指标。从世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来看,技术和资本越密集的行业越容易发生产业内贸易,所以预期该变量的符号为正。

根据以上变量建立模型,如式(3.2):

(3.2)

三、经验结果及其分析

我们选定了32个行业,采用了1999年和2000年两年的数据,一共64个样本,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在计量过程中,考虑到跨部门分析的异方差问题,我们采用每个行业的进出口额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回归分析。Eviews软件计算结果如下:

计量结果中 相当高,达到0.969762,说明该模型对现实的拟合程度相当好。同时,模型中的各项系数中,除了规模经济(SE)的系数未通过5%的t检验,其余的系数均在5%的t检验水平下显著,产品差异(Dif)和市场结构(CR)两项系数还在1%的t检验水平下显著。

在结果中,规模经济(SE)的系数符号为负,与预期相反,并且其t检验是不显著的。有鉴于此,我们去掉了规模经济这个变量,用同样的方法再一次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这一次的结果与第一次基本相同,模型的拟合度 仍然很高,为0.969732。所有系数均通过了5%水平的t检验,并且除了产品差异(Dif)之外,所有系数还在1%的t检验水平上显著。

这两次回归的结果似乎说明中国的产业内贸易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并不大。一方面,这反映出我国许多企业还没有达到规模收益递增阶段,我国许多行业内部也尚未达到规模经济状态。但是,在两次回归结果中,市场结构(CR)的系数是高度显著的,并且其符号为正。这说明,高度集中的市场确实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高度集中的市场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行业具有内部规模经济,从而产生自然垄断。所以,我们认为,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中其实暗含了部分规模经济因素。另一方面,这也说明规模经济的变量选择不甚理想。从现有的中外实证研究情况来看,尽管对于规模经济的衡量指标有许多尝试,如最小效率规模、职工人数等,但结果总是不尽人意。像Caves(1981)、Greenaway和Milner(1995)以及马剑飞、朱红磊和许罗丹(2002)等都曾得出过类似的结论。

结果中对产业内贸易影响程度最高的因素是市场结构(CR),不仅该项的系数最大,而且t检验结果也是高度显著的。这一结果表明,在中国的产业内贸易中,大中型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来说,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品种的多样化,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市场结构的形成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结构有很大不同,我国的大企业多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在外贸领域的主导地位源于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而我国的民营经济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其国际竞争力仍显薄弱,政府也尚缺乏有效引导民营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机制和政策。所以,要想使我国产业内贸易持续健康增长的根本还是在于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外商投资(FDI)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从现实情况来看,外商投资对我国的贸易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工贸易方面。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以零部件和中间材料为中心展开的工业品的加工贸易开始稳步发展起来。到了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超过了50%,成为我国主要的贸易方式。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如此迅速,外资企业是主要的推动因素。到1997年,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加工贸易的出口和进口比重在全国加工贸易中达到了64.0%和67.9%,因此,实际上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大致占加工贸易总额的90%。加工贸易存在使我国出现了大量垂直产业内贸易。所以,外资的进入一方面促进了中间产品的进口,一方面也带动了中国的商品出口。

产品差异(Dif)的系数值虽然较小,但其符号与预期一致,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反映出差异产品的存在确实起着扩大产业内贸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