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体制的利弊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体制的利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体制的利弊

篇1

1 竞技体育比赛培养军校学员的意志品格

1.1 培养军校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竞技体育比赛的胜与败,取决于运动员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精湛的个人技术,更取决于这个集体的团队力量。首先,竞技体育比赛不但能培养运动员的团结合作精神,更能激发场下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凝聚了整个集体的力量。在集体运动项目中,都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例如篮球比赛中场下拉拉队的加油声特别能鼓舞士气,参与后勤保障学员辛勤为场上学员做好服务工作,他们的付出激励场上每名学员超水平发挥,所有参与的这场比赛的学员都融入比赛当中去,彰显出团结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激发了场上学员努力拼搏、紧密合作,不贪功不抱怨队友。自己球队不管是输还是赢,场下学员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鼓励场上队员。因此,这种无形的力量把大家凝聚到一起,在比赛过程中锻炼了所有参与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会更好激发学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赛场上具备优良的团队合作精神,是无往而不胜,会让对方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样,把这种精神用在战场上也能出奇效。在网络心理战中当我们遭受敌人战略威慑、信息欺诈、舆论宣传等心理攻击时,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团队合作精神绝不可能少,具备这种精神,官兵的军心不会涣散、更不会不战而败。相反,会从容不迫,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打败敌人。

1.2 培养军校学员的拼搏精神

网络心理战是在变幻莫侧的网络空间,向敌方实施信息欺骗、战略威慑、情感攻心、政治策反、舆论宣传等多种心理战战法阻塞信息通道,向敌方军民假消息,目的是扰乱军心,瓦解了敌方军民对抗心理,从而丧失作战能力。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利用网络向伊军民散布和传播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例如称联军已占领乌姆盖斯尔港、伊第51师投降等假消息来混淆视听。并且通过网络发电子邮件和打电话方式给伊拉克官员,从中挑拨萨达姆与高级官员的关系;其结果,使伊拉克千万军民相信美军的谎言,没有参加对联军的抵抗行动,还使得伊拉克数十万的共和国卫队集体“蒸发”。因此,联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巴格达,萨达姆政权被彻底推翻。可见现代战争中,网络心理战将要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传播信息来混淆是非,并发表不实消息,欺骗和讹诈抵抗者,目的性非常明显就是消磨军民的自信心和抵抗意志,要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军校作为培养未来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摇篮,应当积极广泛的开展竞技体育比赛,通过比赛来磨炼军校学员的意志品格,提升他们战胜敌人的决心和信心。军校学员是未来战争的决策者或指挥者,必须具有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作战任务的能力。因此,我军军校要多开展大比武活动,如五公里越野跑、游泳、格斗等比赛项目。其中长距离跑能极大消耗学员的体能,真正体会到训练中的苦与累。特别在最后冲刺阶段,更加考验学员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2 竞技体育比赛提高学员的心理承受水平

竞技体育比赛的刺激性、残酷性、不可预侧性是人们所认同的,也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比赛到了最后阶段的时候,激烈程度让所有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压力,心理的承受能力难以想象,最大程度的考验场上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到了关键比分时,并且技术水平发挥相当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比赛结果。因此,在激烈比赛过程中能锻炼学员在遇到众多刺激和问题时,还能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并作出正确的应对和处理。经常开展竞技体育比赛能提高军校学员过硬的心理承受水平。它包括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抗挫折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应激能力等。

同样在网络心理战中具备过硬的心理承受水平相当重要,它能直接影响整个战斗的成功与失败。敌方大量使用网络平台故意散发恐怖的战争场面、对敌传输虚假的政治新闻、敌方政权不稳、继续抵抗必遭必败的欺骗消息,极大地打击敌人的心理防线,使其产生厌战和畏战、反战的沮丧情绪,让敌方丧失了誓死抵抗的决心。所以,作为一名军人必须要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打牢心理防线,抵御敌方轮番的诱导、威慑、欺骗等虚假信息的心理攻击。

2.1 提高学员抗挫折能力

激烈的体育比赛,不会是非常顺利,相反会经受众多挫折和困难考验。例如,自己失误、裁判误判、对场地和环境的不满意、对手过于强大等诸多问题。面对一系列困难和挫折,必将极大地磨炼学员的心理抗挫折能力,激励学员在困境中奋进,不屈不饶,迎难而上的战斗精神。

心理抗挫折能力是网络心理战中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当遭到敌方网络的轮番攻击时,所有参战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抗挫折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屈不饶,敢于战胜对手。

2.2 提高学员心理适应能力

竞技赛场上的风云变化,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情况。诸如:来自对手、裁判、观众、气候、环境、饮食、场地器材等消极因素的影响。在这比赛关键时刻,更需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及时调整好心态,能根据变化的情况迅速作为正确判断,尽快适应新情况。在网络作战的空间里,双方不但是技术的对抗,更是心理与心理对抗,具备良好心理适应能力尤其重要,例如:遭到敌方的网络攻击,武器装备遭到破坏,并且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心理上一定备受深重打击。生死时刻需要参战人员临阵不乱,如具备过硬的心理适应能力,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调整,恢复稳定的心态。

2.3 提高学员情绪控制能力

在比赛过程中随时会遭到干扰、刺激、挫折等情况发生,在激烈比赛中,由于场上队员参加比赛少,时常出现大脑不清醒、情绪激动,甚至出现故意伤害对手的动作,最后,没有及时控制过激情绪,导致比赛失败。相反,经常参于竞赛的队员,在遇到类似干扰和刺激时,甚至当比赛落后时,还能正确处理心理压力,大脑清醒,情绪稳定,并以稳定的心态迎接对手的挑战,把握好战机,消除干扰,打败对手。因此,竞技比赛确实能提高学员的情绪控制能力。

同样在网络心理战过程中,敌方会利用网络平台大量虚假的信息,达到干扰、刺激、威慑我方的作用。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我方人员必须保持稳定的心理情绪,不急不躁,并果断出击。如果缺少过硬的情绪控制能力,必然导致急躁情绪、判断不准确,影响战斗全过程。由此可见,在网络心理战中情绪控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3 竞技体育比赛提高学员心理抗干扰能力

体育比赛的对抗激烈,无法预侧的因素太多,赛场上和赛场下的各种情况变化无常。场上队员要全神贯注投入比赛,发挥好技战术,同时要克服场下队员和观众、裁判、对手的有意干扰。如场上队员无法处理好不利的干扰,很快就会出现情绪波多,技术动作变形,随着不利干扰信息的加强,情绪失控,最终导致比赛失败。网络心理战中,参战人员同样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打牢敌方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干扰的防线。经调查统计发现:参加竞赛的老队员比刚参加新队员更能应对对方的不利干扰,这是经常参加比赛的结果,磨炼学员面对各种复杂作战条件,如外界的复杂干扰,能始终保持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和清晰的大脑。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比赛能有效提升新学员的心理抗干扰能力。

3.1 对手的干扰

在一场比赛中,每当对手处于不利情况时,会通过各种办法吸引你的注意力。如通过假动作或者大声怒吼,制造混乱,乘虚而入。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的比赛中,对手在规则范围内,时常运用手上和脚上的小动作干扰比赛,目的就是分散的注意力和打乱你的进攻节奏,影响你的正常发挥,并制造你犯规。当对手优势明显时,还会利用小动作和过激话语来激怒你,使你变得更加急躁,容易导致自己犯规,从而达到这拖延比赛时间,最终赢的比赛的目的。

3.2 裁判的干扰

在比赛中,裁判是整场比赛的裁决者,他的每一个判罚都至关重要,是否公平直接影响本场的比赛结果。如裁判对自己的判罚不准确,会影响全队的士气,引起双方争论,双方队员的心理波动会增大,动作带有情绪,非常容易导致双方队员动武。如是裁判有意偏判,队员的心理干扰更大,随之情绪波动增大,明显出现故意伤人动作,严重时会攻击裁判员人身安全,比赛也将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3.3 观众的干扰

观众是整场比赛的重要参与者,由于比赛的对抗性强、不确定性因素多,赛场情况也变得更加复杂。直接导致观众的心理波动大,观众心理变化势必影响场上队员的心理变化。例如场下观众虚声、尖叫声、辱骂声、投掷饮料等不良行为,极大干扰了运动员正常发挥。例如:当某方比分落后时,观众心理产生不稳定因素,和对方观众、对手、裁判制造冲突,少数观众会对某方的教练、观众、队员进行人身攻击,造成负面情绪,干扰对手技战术贯彻不到位。所以说,经常性组织和参与体育比赛能提高学员心理抗干扰能力。

高科技的战争中,敌人无处不在,通过互联网络,模拟制造战场上枪炮声、喊杀声震耳欲聋。从心理上干扰你,严重者无法正常指挥作战,从而彻底瓦解你的抵抗意志。因此,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和实战对抗中,不断对学员进行心理抗干扰能力训练,面对众多因素的干扰,冷静面对,果断出击,顺利完成作战任务。

篇2

 

关键词:政府  管理  创新  市场经济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掀起了一场政府改革运动。政府再造、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段时期内各国政界、学界乃至社会各界所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政府管理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任务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和理论背景,然而我国的政府管理创新并非一帆风顺,在管理创新的重点、方向、步骤和目标的选择上,表现出敏感性和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原则进行分析。

    一、政府管理创新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政府管理创新是指由于行政环境、行政任务的变化引起的行政职能、行政方式、行政作风、政府政策法规、行政体制等各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1]。从总体和一般的角度来考察,政治、经济体系的运行逻辑是,经济上的每一点相对重大的变化都可能改变政治运行状态乃至改变政治运行规则,而政治上的这种良性回应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党的以来,随着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的不断调整和改革,中国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在经历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历史阶段之后,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确立到完善在探索中朝着成熟的目标不断迈进。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决定了政府管理必须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管制运行状态中解脱出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对接,建立服务市场主体的“亲市场”的现代政府,而市场经济本身也给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压力和启发。其实,综观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政府改革,莫不是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回应,同时也无不广泛借鉴了市场经济的诸多原则和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我国的政府管理创新同样是以市场经济的深人为逻辑起点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建立市场制度,而政府管理创新是建立市场制度的关键。从管理创新的总体趋势来看,削弱管理职能,加强服务职能是一个大方向和总体目标。政府管理创新在于:首先,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是,市场机制不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能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也不能很好地坚持为大多数人谋福利和走共同富裕之路。因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在市场经济中如何保证社会主义方向,这也是社会主义政府管理创新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理论上讲,政府和市场作为两种基本的制度安排,各有利弊。“市场与政府之间的选择并非是一个在完善与不完善之间的选择,而是在不完善的程度和类型之间、在缺陷的程度和类型之间的选择。在许多情况中,它们可能仅仅是一个在不合意和无法容忍之间的选择【2]。从实践上看,尽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所选择的政府与市场的结合点是不同的,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绝大多数成功的发展范例,不论是近期的还是历史上的,都是政府与市场形成合作关系从而纠正市场失灵而不是取代市场”[3]。基于对政府与市场二者缺陷的理性认识,理智的选择不是追求完善的市场机制或者完善的市场干预,只能是在不完善的市场和不完善的政府之间,构建一种有效的协调机制,  寻求政府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政府与市场二元机制的最优结合。

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方式

一、国有企业改制土地处置方式的变迁

1、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国有企业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企业”。国有企业由政府直接控制,国有企业土地的管理和土地资源的分配也是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手段来实现的,不存在土地市场,企业所需的土地由国家统一调拨,无偿、无期限使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用地采取单一的土地使用权划拨制度,具有无偿性、无流动、无期限的特点,是一种非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方式,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发展形势下有着特殊意义。但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一土地配置方式的缺陷也愈来愈明显,存在产权不清、土地资源流失、土地经济价值无法体现、企业竞争不公平等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国有企业也拉开序幕。

2、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企业改革是在党的召开之后陆续进行的,但对国企土地的改革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国有企业改制土地处置的政策、措施,并逐步引导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

经过对国企土地的不断改革,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国有土地处置分别采取出让、租赁、授权经营、保留划拨和作价入股五种方式,这些方式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转型中土地资产处置的基本政策规范(见表1)。

二、国有企业改制中土地处置方式的选择

土地资产在改制国企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采取合适的土地处置方式不仅关系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关系到企业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国有企业改制中如何选择恰当的土地处置方式仍是一个模糊不清、莫衷一是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思路,以供参考和借鉴。

国企改制中的土地处置方式选择思路首先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法原则;二是有利于企业改制和发展的原则;三是有利于盘活土地资产确保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原则;四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原则。再者,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具体分析确定。

1、出让和租赁方式的适用范围

对于大多数改制的国有企业,主要应采取出让和租赁方式处置土地资产。土地使用权出让和租赁方式适用的对象是:国有改制企业改变国有性质,而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或者对外租赁经营,企业兼并、破产等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可采用土地出让或者租赁方式。

2、作价入股和授权经营土地处置方式

对于采取作价入股和授权经营土地处置方式的改制企业,其审批条件较为严格,除少数国有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将不再实行这两种处置方式。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或授权经营适应条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集团的企业,如国家电网、铁路集团公司等垄断性公司。

3、保留划拨方式

保留划拨方式是指企业经批准继续以无偿方式使用土地的行为,只有符合《划拨用地目录》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才能继续保留划拨方式。根据《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令第8 号),企业改革涉及的土地使用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采取保留划拨方式处置:一、继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公益事业用地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原土地用途不发生改变的,但改造或改组为公司制企业的除外;二、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合并,兼并或合并后的企业是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的;三、在国有企业兼并、合并中,被兼并的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合并中的一方属于濒临破产的企业;四、国有企业改造或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的。

土地处置的各种方法中,每种方式各有特点,利弊也不同。企业在选择处置方式时,应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管理水平、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及企业的改革目标,结合土地状况,依据土地资产处置政策,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既可采用单一的处置方式,也可多种方式并用,最终的目标就是要综合设计一套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土地资产处置方案。

三、国有企业改制中土地处置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五种土地处置方式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创新,在理论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发展是永恒的,改革也需要不断的进行,为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企土地处置方式,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条件,减少企业之间不公平竞争

由于目前在国企中使用了“双轨制”的处置方式,势必会影响到改制企业土地资产向市场机制运行的积极性,改制企业使用土地须交纳出让金或租金,而未改制企业仍然通过支付少量的土地税来获得土地使用权,改制与未改制的企业在经济利益上不平等,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支出差距大,因而改制企业感到不公平,进而不愿进行土地资产改革。简而言之,是依附在旧体制的利益成为企业改制的障碍。所以,要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就必须对“双轨制”进行改革,减少或消除依附在国家政策上的好处和利益,把改制国企推向市场。在这里我们要区分改制企业的对象,对极少数改制后保留国有性质的独资公司,仍享受“国民待遇”,对改制改变国有性质的改制企业,去除其国有企业的外衣,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这样,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具有的平等地位,有利于创建公平竞争的环境,也将促进国有企业的改制。

2、借鉴国外土地处置方式,建立土地发展权

所谓发展权就是对土地在利用上进行再发展的权利。土地发展权在国外已有相当成熟的实践经验,鉴于我国目前土地转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的流转方式。一方面,土地发展权将保护国土资源,有效利用国土资源,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土地发展权的设立将丰富改制国有企业的土地转移和交易,也为国企用地供给和需求提供有效的途径,使土地资源从经济收益低的生产部门向经济收益高的生产部门转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事实上,划拨土地使用权是一种“优先发展权”。对采用继续保留划拨土地使用权方式的改制企业,同样可以让划拨土地使用权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例如,很多事业单位利用划拨土地与房地产开发商共同开发,拥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事业单位同样会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这实现了划拨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所以谁拥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谁就有这块土地的优先开发权利。目前,土地发展权的运用在我国还未全面展开,这一改革系统方案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3、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权能

土地产权权能明晰是指各项土地产权权能之间有明确的边界。如果土地产权权能不明晰,那么土地产权就不具有排他性,也就不能对其行为主体产生有效的约束。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土地资产处置方式时不同的,企业拥有土地产权的权能也就不同,所以必须设置相适应的权能予以调整。在一般国有企业改制中,改制企业的土地由原来的无偿变为有偿使用,土地产权权能尤其要得到明晰,因为只有明晰了产权权能,企业才愿意付出一定的成本取得与其付出相当的土地产权权能。

四、总结

国企改制中的土地资产处置是件大事,也是件难事,处理合理科学,将有利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处理不当,则会给企业生产经营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将延误国企改制时机。改制企业的土地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因企制宜,注重针对性和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企改制中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陈刚,国有企业改制中土地资产处置的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4

篇4

长期以来,投资控制一直是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内的重大课题。由于水电工程的复杂性、特殊性,没有完全相同的水电工程,投资控制的办法和手段也就不尽相同,这里结合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具体情况谈一些体会。

1工程建设概况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距市中心约45km,它利用已建成的十三陵水库做下池,在左岸蟒山岭后的上寺沟内建上池,发电厂房和水道系统全部修建于蟒山岩体内。上下池的水平距离为212om,最大落差481m。电站装机4x20万kw,为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年发电量12亿kw•h。进口设备部分投资利用日本海外协力集团提供的13。亿日元贷款,国内资金由国家开发银行和北京市政府各承担一半。工程于1990年12月开工,当年开始“三通一平”,1991年至1992年完成交通洞及排风兼安全洞开挖,1992年9月11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总理亲自为工程奠基。经过参建各方人员3年的共同奋斗和艰苦努力,第1台机组于1995年底并网,保证了北京“9511"工程的顺利完成。第2、第3台机组也相继于1996年中和年底投产,第4台机组已并网发电。

2建设管理的基本模式及利弊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业主单位是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北京水电开发公司作为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建设单位,代行业主职能,它的前身是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筹建处。由于十三陵工程从前期勘测到建设施工,跨越计划经济体制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两个时段,从而造成了筹建处的主要职责是被动的管理和协调。如主体工程分标是由设计院来完成的,筹建处只能在既成事实基础上去管理和协调。由于华北电网中水电所占比例小,集团公司内几乎没有水电工程建设人员,筹建处的人员是从北京市计委、北京勘测设计院、石景山热电总厂、密云水电厂等单位抽调来的,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很少,尤其是投资管理专业人员更少。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标都有各个标的监理,上池标是水利水电咨询公司北京公司监理,引水隧洞及地下厂房标是三峡利源公司监理,压力钢管标是原能源部郑州质检中心监理等,每年支付监理费用较大,并严重超支。

3投资控制的基本分工及利弊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经过建设者们8年的艰苦奋斗,也摸索出一套建设管理办法。由于客观体制的原因,北京水电开发公司的投资控制分为几大块。主体工程的土建及安装部分由计划处管理,机电设备部分由外事设备处管理,工程材料物资,国内设备及设备备品备件由物资处管理,建设单位管理费等其他费用由公司经理及办公室管理。

3.1招投标是控制主体工程投资的有效手段根据水电工程工期长、投资大,施工技术复杂,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在保证工期及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投资,降低成本,发挥资金效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尽量使工程投资控制达到最好的效果,十三陵电站工程建设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招标。(1)公开招标。电站建设早期的上池一标和地下厂房标等就是采取这种形式。首先招标信息,在接到欲投标单位的回函后,对所有欲投标单位的资质等级、技术力量、主要设备、主要工程经历、财务状况、施工信誉、施工质量等进行综合性考察分析,然后确定几家甲方认可的投标单位。投标书报来以后,按照正常的开标、评标、定标等工作程序进行操作。(2)邀请招标。电站建设中期,为了减少现场协调工作量,综合考虑工地现有几家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及信誉,从中邀请几家进行招标。这样做既节省了施工队伍调遣费及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等费用,又使中标单位能及时进点以保证施工进度及质量,最终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电站交通洞二期混凝土衬砌标就是采用这种招标形式。(3)独家议标。上池防渗工程由于施工场地狭小,而且水电五局已经在上池进行土建标的施工。为了减少施工交又干扰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施工场地,决定独家邀请五局进行议标。独家议标能充分利用已有的临时房屋、砂石拌合系统、风水电系统等,报价中不再另增。电站建设8年来,通过招标手段累计核减承包单位报价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其中仅上池防渗工程独家议标就为国家节省投资1.1亿元。但是,在利用招投标机制引入竞争降低工程投资的同时,还要严防最低标中标后“低报价,高索赔”现象的发生。北京水电开发公司在各种形式的招标中,一般都坚持“合理标中标”的原则,而不是“最低标中标”。由于十三陵工程特殊的地理位置(旅游区)和恶劣的地质条件,使得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既要保证外部景观不被破坏,又要有科学的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设计,以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在这种前提下,北京水电开发公司在招标时一般选取施工组织设计最优而且报价合理的投标单位中标。对明显有“低价抢标”性质的投标单位绝不迁就,以免给后期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低价中标后承包商很难经营,工期、工程质量没有保证,最后造成实际投资难以控制。

3.2合同管理!接影响投资控.J效果一般的概念中,“合同管理”无非就是把合同整理、分类、归档等简单的工作。而实际的合同管理是一项非常科学严谨而又复杂的工作,是指贯穿整个合同执行过程的管理,包括投资、质量及进度的管理。北京水电开发公司针对投资控制并依据国家各种法规制定了一系列内部的合同管理办法,使得一项主体工程合同从立项到签订直至执行完毕都有章可循,并明确计划部门为主体工程合同管理部门,任何一项主体工程的结算都必须有计划部门的签字,财务部门才予以办理。计划部门按照概算二级项目对合同进行分类、编号、存档,这样既方便查找又利于投资管理。科学的合同管理避免了超支多结、重复结算,合同执行不力等情况的发生。

篇5

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当政府为了引进一项新“制度”而颁发法令,那么法令的实施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下经常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在一些国家,政府为了模仿发达国家的公司控制市场,颁布了私有化法令,其中的一个意外后果是公司控制权普遍被内部人掠取,像原国有企业的经理,他们在经济“转型”前已经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于将实验室研制的药品用在人体身上,因人体的复杂性而出现副作用。意外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理想计划和现存制度环境之间缺乏必要的“耦合”。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公允价值的引入,我们应该考虑制度方面的问题。从财政部颁布的38项企业会计准则中仅适当地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可以看出,在我国的转轨经济制度背景下,还不能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是要考虑如何在我国的制度内合理使用公允价值。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95年6月的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IAS32)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000年2月的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S7)中,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交易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即排除强迫或清算的情况),当前资产(或负债)的购置(或发生)或出售(或清偿)金额。”

FASB在2004年6月的《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资产或负债在熟悉情况、没有关联的意愿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中进行交换的价格。”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表述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从内容上来看,公允价值的定义略有差异。总的来说,它是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但是,这个金额是在许多限制和假定条件下取得的,正是这些限制和假定条件才使公允价值具有了特殊的内涵。首先是公平交易。它是取得公允价值的必要条件,是指交易双方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环境,双方都独立竞争,不存在相互关联的关系;其次是完全市场。参加交易的各方必须充分了解市场情况,缩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更好地确认交易价格,这是获取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重要条件;再次是时态观。公允价值计量的时态观是动态的,有别于历史成本计量的静态时态观,使企业会计报表信息更加相关、对决策更有用,这也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优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是价格估计在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时按照当前的市场情况,对市场价值发生变化的资产和负债重新计量。由于公允价值的计量有条件约束,许多因素都要依靠判断和估计,所以价格估价也是公允价值的突出特点。这就要求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要有严格的经济制度与之相适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美国会计准则之所以全面、深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正是与其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的。

二、我国转轨经济时期公允价值的适用性

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特殊的经济形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经济体制的转轨,指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制度选择;二是发展阶段的转型,指我国正在从不发达状态迈向现代化。转轨经济形态就是要通过制度选择改善发展的激励条件,同时发展对制度选择、形成也具有反作用,因此制度选择和发展阶段之间存在契合关系。当两者还不能完全契合时,就会带来矛盾和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建设的诸多问题,如产权管理体制不顺、市场约束不强等。正是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公允价值在我国还不能全面地推行,具体表现如下:

(一)市场不活跃,缺乏公平价格的形成机制。对于绝大多数资产和负债而言,很难找到可以观察到的市场价值。我国现在还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市场化程度还较低,各类要素市场的运作还不够正规,中介机构尚难以真正独立、客观、公正地行使中介职能。还有一些中介机构缺乏诚信,对一些资产或负债的评估有失公允,资产评估的科学性还存在较大欠缺。这些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价格波动较大,这样公平交易就不能完全实现,进而通过资本市场交易的一些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格也就不公允。

(二)我国证券市场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萌芽,并伴随经济转轨的脚步快速成长起来。但是,证券市场“边干边学”的制度变迁本质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必然存在诸多问题。公司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有待完善;公司治理效率有待提高;公司资本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股东会、董事会与经理层面的权利制衡关系还有待建立;证券市场监管透明度不够。证券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价格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这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一大原因,但是前面所说的我国证券市场的诸多问题使得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价格动态性的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投资者,那么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价格的确认也就不公允。

(三)存在大量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企业产权中有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个体等利益主体,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利益冲突。此外,企业的经营者比所有者在获取信息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从而在实际中出现了大量利用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易中公允价值伪造会计信息的现象,不仅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运行。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制度背景,做出谨慎的改进,在引用上应只是趋同而不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市场经济已经很成熟,市场体系很完善,地位也很牢固,而公允价值恰恰又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司治理、综合监管体系、信用中介体系等内外部经济制度都较为先进,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很高,具有适合公允价值全面、深入应用的土壤。而我国特殊的转轨经济形态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差距,因此,新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适度引用是符合国情的。

三、对公允价值推行的制度建议

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保护投资者和惩罚财务舞弊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制度因素的限制,公允价值还不适合在我国全面的推广。但从长期来看,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必将对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提出挑战,也会为公允价值的使用提供直接的现实需求。这时就需要我们设计一项可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制度,只要我们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那么全面、深入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是可行的。

首先,建立健全活跃的市场体制,使各种资产或负债的市价很好地反映其真实价值。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下,价格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在充分考虑了收益和风险之后所达成的共识。此时,价格才能成为真实的、准确的市场信号。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允价值全面推广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

篇6

关键词:卫生学校毕业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深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校园一社会协奏曲的主旋律。目前,中专生就业难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以致很多中专学校招生困难。那么学校应正确分析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笔者认为:卫校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卫生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1从基础教育看一些学校把教育重心和培养目标都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社会、学校、家庭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检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学生以分数排名次,教师以学生考分分优劣,学校以升学率作为等级。教学中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结果培养的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实践,只学书本,不问社会。

1.2从中专教育看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丰富扎实的医学基础专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办学条件的限制,一个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个实验室的教学模式仍然占统治地位,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1.3从医学类就业趋势看医学类专业初次毕业生就业率一般在90%以上,如基础医学、护理、检验、临床药学、中药学等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而公卫医学等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足50%。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和补充,城市的医疗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有的还出现了饱和或超编,个别医院甚至人满为患,导致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

1.4从医学教育结构看去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该纲要规定医学教育今后的发展方针是: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本科一教育,面向农村发展医学高等专利一教育,使现有大量中专或中专以下卫生人员的县、乡卫生机构医学人才学历水平达到专科一以上,逐步减少中等医学教育的规模,取消中等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医学类专业纲要颁布后,卫生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严竣的考验。

1.5从医学专业结构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等医学教育中有些专业明显老化而失去生命力,已不适应医学了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降低了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导致就亚面很窄。同时,学生毕业后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尚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这也是卫校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1.6从学生的择业观看:当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中专毕业生“统分统包”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中专毕业生“自立择业”的就业制度转轨时,大中专毕业生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困难的选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学生家长也为子女的就业而焦虑不安。仍然固守着“先国有,后集体,死活不去干个体”,“一次就业定终身,一招技术吃一生”等旧观念,更缺乏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对于自主择业很多人不能适应。

2中等卫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各地中等卫校在实践中虽然普遍感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对就业指导的理解还不全面,开展就业指导的情况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和学校把就业指导仅理解为单纯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忽视对学生进行就业理想、就业观、创业意识教育,在如何开展就业教育方面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因此,要加强中等卫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1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就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劳动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化,“面向社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成为新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基本特征,面对这种变化,学校在职能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全面提高就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活动。既不能试图恢复历史上“国家包分配”的做法,也不能将学生向社会一推了之,而应该及早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

2.2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帮助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的需要,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青的时候”。学生毕业时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职业目标不确定,以致在众多的职业面前眼花缭乱,左顾右盼,无所适从,见异思迁面临就业选择,怎样分析自己的客观条件,怎样看待不同工作岗位的利弊得失,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如何把握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以便能心情愉快地走向陡会生活,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思虑的焦.氛。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指导和帮助。

篇7

本文首先分析了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存在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就是其滞后性,这就要求管理体制进行适当的改革,然后对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进行创新,进行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体制创新

1 传统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弊端显现

铁路建设是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十分重要的部分,而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在铁路基础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组织之后,原来铁路工程管理传统体制开始出现无法适应的情形。

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铁路工程建设施行的是这样一种体制:铁路工程的建设指挥部、设计部门、施工部门以及资源供应部门分工明确,互相协作。这种传统的管理体制,在铁路工程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曾经做出过突出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的飞速进步,现代铁路工程项目规模扩大,工程内容趋于复杂,原有的以铁路建设指挥部为主体的项目管理体制,存在建设时间跨度长、工程费用超额、综合效益不高等弊端。具体来讲,传统的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存在着以下弊端:

1.1 建设队伍临时组建,非专营

一般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队伍均为临时组建,稳定性差。建设工人临时组建,对铁路建设的方法、程序和相应法规了解不够,专业水平不够,缺少相关经验。使用单位临时组建,将工程建设与人员使用混为一谈。指挥部门临时组建,项目完成后撤散或转移,无法进行经验的积累和传递,对后续建设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1.2 工程建设指挥管理不当,非专业

工程建设指挥部专业水平不高,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项目把控能力和人员管理能力,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均匀。工程项目管理的领导会将整个项目管理视为行政管理,采用行政管理的手段进行项目组建和管理,这样就导致指挥管理与项目内部运行规律不符合。而且,工程项目管理指挥部门也会将专业的工程管理或工程承包公司排除在外。

从这些弊端来看,这就要求我国铁路项目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改革,并且持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不断走向国际,与国际水平接轨。

2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2.1 恰当处理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多样化和规范化当前经济环境下,由于项目主体和项目本身性质的不同,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管理方式的多种形式,多样化明显。

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经营各有利弊。顺应市场经济环境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则采用项目经理的管理形式,而且各民营企业的管理形式也有所差别。国营企业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时,需要转换经营的机制,对传统管理体制有所优化。民营企业进行市场化资源分配进行项目建设管理和作业,不对作业进行分层管理,组织和运行方式比较独立和固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强。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对铁道部实行的大标段(10亿元甚至50亿元)造价额来讲,很难适应,所以民营企业无法做大做强。

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处理好多样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不断优化项目施工条件,充分利用各施工要素与资源,根据施工项目的多样性进行相应的项目规范化管理。为确保项目施行的一致性和规范化,提高项目施工效率,需制定一套符合不同项目特点并且可行性高、易于操作的管理规范。

2.2 增强项目的管理效果,加强项目管理策略研究

工程项目管理,是进行项目高效运作机制构建的良好平台,也是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尖刀和基石。总的来讲,项目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和系统之外,还需要有经营者和管理者不断的激励与有效的约束,以及与这些内容相配套的组织架构和运营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模式从一开始的利用方法和利用工具的定位,逐渐向项目管理策略进行转变,在项目建设中发挥很大作用。

另外,加强铁路项目管理的战略管理和战略规划,不断提升铁路建设的施工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科技创新,缩短项目建设的周期,优化管理,提高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加强铁路工程项目的管理策略研究,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不断增强项目的管理效果和建设水平,是当前铁路建设相关部门乃至行业和院校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2.3 明确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主体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在施工程序、管理制度、法人制度、合同制度、监理制度等各方面不断完善,日趋严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但是,由于铁路建设和施工单位在长期的惯性下,在短时间内还无法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中脱离出来,致使铁路工程项目从勘探、设计到施工等各个环节,存在行政力量的强势介入,没有足够的科学的监督,难以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而且,建设单位在缺少资金约束的情况下,出现超支现象。

所以,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和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管理主体,弄清政府、投资方和施工方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工程建设投资、管理、建设和运营分开。在这方面,可以不断学习和参照国外现金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

2.4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培养

从前面我们提高,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加强的对项目管理效果和策略的研究,这就对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使项目管理人员的眼光从单纯的项目管理上升到战略发展的全局角度。因此,需要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战略提升。

首先,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个系统工程有全局把握,探明项目运行内在规律,对相应的功能、方法、技术、程序以及人员、资金各个方面,有较为专业的了解,同时具备项目创新能力,争取为项目建设创造最高效益。当前美国的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专业证书制度)成为世界公认的全球性项目管理标准,既强调项目管理人员的知识、文化体系,同时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素质提出了综合要求。

2.5 推行铁路工程项目代建制

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内容日益复杂,工程项目管理开始发生过渡,也就是从业主自行管理向委托咨询机构管理,由施工委托监理向施工全过程委托的“代建制”管理。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可以采用代建制,铁道部组织投资公司,确保其投资主体地位,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资金管理;将具有建设单位资质的公司确立为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对项目开展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监督和项目管理;铁道部主要对投资、市场和监管进行评估,其它部门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进行价值体现。

2.6 其它方面的完善和创新

除了以上方面之外,铁路工程项目管理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对各写作部门进行准确把握和调控;建立与项目适应的绩效考核考评机制;建立工程管理项目的知识共享库,对施工经验和资源共享,总结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后续工程管理效益。

3 结束语

在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参与建设的各个部门尤其是指挥部门,需要不断认清当前项目管理存在的弊端,发现问题,从而促进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满足经济发展要求。本文主要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还需要付诸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学周. 论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 09.

篇8

关键词:地方师院;发展定位;误区探析

高校分类不清,定位不明显,是当前中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精英学校拼命搞大众化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拼命往研究型、综合型的路上挤,所以变成了千军万马过一条综合化、研究型的独木桥,这与社会、国家的需要是不一致的。十六大报告曾明确告诉我们:中国实现小康社会不但需要众多的高级人才,更需要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中国高校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定位问题。

一、当前地方师院在发展定位上的偏颇现象

1.办学性质不明

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培养目标,造成了高等学校科类单一,单科性学校太多,综合性学校太少,导致毕业生专业口径过窄,适应性较差,人文教育薄弱,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多元化需要,也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适应新的形势,各地方师范学院在办学类型、服务面向、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但有一部分地方高师在办学性质的定位上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不顾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一味地强调多科性和综合性。国家在新一轮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中,为了在“解决农村和基层工业企业的人才紧缺问题,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地方服务”,提出了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高校布局重心适当下移”,明确指出“不是说所有的学校都要变成综合性大学,不少学校将来要变成科类单一的学校,而且要办出他们的特色”。这里的“不少学校”主要是指地方高校,当然也包含地方师范学院。

2.服务面向不清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方地方师范学院必须明确其“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的服务面向和根本任务,建立主动适应地方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经济建设要求的机制,一方面要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以地方为依托,不断拓展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办学性质,导致相当一部分地方地方师范学院没有主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部门的需求,服务面向变得模糊不清。在服务面向方面普遍存在着口号化、趋同化、主观化等现象。如有的高校提“立足某市,服务某省”的服务面向。但“立足”和“服务”的涵义究竟是什么,是立足和服务于区域的整体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需要,还是立足和服务于区域发展对某一方面人才的需求等都没有明确界定。

3.办学层次混乱

从办学层次上讲,高等学校可分为专科教学型院校、本科教学型院校和研究教学型院校。地方师范学院主要是前两个层次高校,即主要承担专科和本科学历教育。但是,在高校办学自逐步扩大的过程中,由于国家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许多地方师范学院都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扩大影响而不安其位、盲目攀比,致使办学层次定位混乱。这种层次混乱主要表现有三:一是低层次的学校盲目升级。如专科学校办本科教育,本科学校一味追求招硕士研究生;二是同一层次的学校都要争当“一流大学“,盲目上硬件,扩规模,只求量的扩大,不求质的提高;三是高层次的综合性大学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降格以求,反过来大量地举办各类专科教育和职业培训,片面追求学生数和规模效益。

4.办学特色淡化

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区域社会经济需求的多样性与各高校办学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走多样化的道路。当前,不少地方师范学院对办学特色的研究和重视程度是不够的。所谓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的指导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当前地方高校办学特色不明有四种主要表现:一是淡化学科特色。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不是具体分析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努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而是“赶热门”、“抢市场”,遇有热门专业就一哄而上,造成新的专业重复设置与资源浪费。二是回避地方特色。不是充分利用和依托学校所在地经济和文化方面和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市场优势,认真研究本地区的市场需求,形成“人无我有”的办学特色,而是有意无意地回避“地方性”,似乎一谈“地方性”就把校“降格了”;也避而不谈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似乎一谈为地方经济服务就限制了学校的发展空间。三是忽视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师范学院从专科升格为本科,人才培养从偏重理论型变为应用型为主。潘懋元先生曾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应培养专业性的应用型人才,以行业为对象,着重应用,即培养理论水平较高的、专业适应面较广的应用型人才(如教师)。

二、发展目标定位偏颇原因探析

发展目标定位偏颇上存在上述问题,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观念误区

首先是片面的发展观。误认为“发展”就是扩规模、上层次,就是征地建房子,而忽视提高质量、水平和特色,忽视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忽视可持续发展。其次是扭曲的教育观,或过分强调面向市场;或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或过分强调自身规律。

2.社会制约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是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学校招生分配、学科建设、经费筹措、科学研究等依靠国家的宏观计划指标来决定和调控,因而社会对高校办学的制约性很弱;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较大程度上游离于社会之外,使得办学者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竞争意识等都很薄弱。

3.体制羁绊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高校办学的自依法逐步得以落实,但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国家对地方高校缺乏必要的有力的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在新一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作重点和财力又主要放在少数中央部委和省部级重点大学上,对省市共建的地方师院发展缺乏足够的政策和经费支持,致使地方师院的改革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自发”的阶段,甚至出现了市里顾不上,省里顾不了的局面。

三、应对发展目标定位偏颇的思考

地方师院要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明确定位,必须客观评价自身资源,对服务社区进行系统扫描,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和办学特色。因此,在定位学校发展目标时,必须考虑如下原则:

1.量力性

即地方师院应客观评价自身资源。客观评价内部资源是为了给学校科学定位提供准确信息,它主要包括学校位置分析、学科专业状况分析、财政状况定量和比较分析。学校位置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渠道的数据,对学校进行基准分析,确定学校与竞争者的相对位置;学科专业状况分析的目的,在于总结各学科专业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财务运行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和利弊因素等,以发现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它有助于确保学校学科专业的高质量、高效益;财政状况分析是定位工作中必须的过程。通过这些分析,为科学定位学校的目标提供准确而合理的思路。

2.保障性

有合理的资源配置和预算安排,充分进行区域社会“扫描”。这里的“扫描”是一个观察分析、可能影响到学校定位的特点和变化的过程,它包括审视区域环境、分析内部的优势和弱点及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⑧这里的区域环境既包括区域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和地方政府的拨款力度与社会各界筹资力度,以及国民对教育成本的分担力度。把外部区域环境和内部资源优势二者综合起来考虑,才能科学定位学校的发展目标。

3.前瞻性

正确定位地方师院的服务面向,必须处理好以下两重关系:一是“发展与责任”的关系。高校具有为地方提供科技、人才、服务的功能,同时,为肩负着自身发展的使命,一方面,地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师范专业的人才要求很大,地方师院重点承担着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其次,要承担地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以满足地方国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更好地发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其三,要主动同地方科技产业结合,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四,要在为地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服务”与“依托”的关系。一方面要强化地方师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依托和利用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充分利用地方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服务与依托方面努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机制。这样就可以在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不断获得地方更大的扶持和资助,进而扩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实现地方与高校的共生共荣。

4.可行性

大力发掘自身优势。合理定位学校的发展目标,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必须依托和发挥学校自身的办学资源优势。在整个高等教育“金字塔”结构中,地方师院的“层级”一般处于中下层次,但就某些学科、专业来讲,其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却有可能处更高一层次的“层级”,甚至赶上或超过某些综合性大学。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育,2005,12:55-58.

[2]周远清.周远清教育论文集(二)[M].北京 :高教育出版社,2001.533.

[3]周远清.周远清教育论文集》(二)[M].北京 :高教育出版社,2001.541.

[4]潘懋元.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J].上海机电学院学报,2006,1:46-48.

篇9

关键词:经济转型时期 农业产业化 土地

为了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立现代农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现代经营为基础,以产业经营为纽带,以农村工业为支撑,以小城镇为载体,使之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整体联动,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为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创造条件。

一、农村城镇化对推行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据中新社的消息,卫计委王姓官员在一次会议上报告了一份调查:74%农村流动人口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不愿意"农转非"的主要原因是想保留土地。为什么流动人口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原因多样。一是许多地方的农村户籍与不少利益挂钩,虽然呼吁城市的公共品服务与户籍脱钩,而在有些地方的农村却在不断地强化这些关系,比如不少发达地方的农村集体分红,农村承包地的调整、农村宅基地的分配等都与农村户籍挂钩。如果放弃了农村户籍,则承包地、宅基地就随时有可能被收走。另外一层原因是农村承包地为农民工的最后退路。目前农民工大部分在城市从事的是最低收入工作,能够购买到房子的不到1%,如果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失业的可能性很大,而在危难关头,农村户口及其承包地是一个巨大的缓冲地带。但是农民进城而不愿意放弃农村的承包地,则会带来稀缺资源的低效率配置。一方面抬高农村务农者的经营成本,另外抛荒土地或者低效种植土地也是对谢却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的农民工两头挂,城里也靠不着,农村也靠不着。这样只能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这样一来,政府也就无法集中土地,不能很好的大规模利用土地,进行机械化的生产。而这种状况主要因为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产生的。

二、农业产业化实现的重大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土地可以称得上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关乎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发展,粮食安全成为世界各国的核心政策。粮食安全是经济稳定发展基石,2013年12月13日,被誉为经济工作风向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次被提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列六大主要任务之首。据全国政协常委、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巨大贡献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估计,到2020年,我国人口可能会增至14.5亿左右,而每年会减少数百万亩耕地。所以面临如此大的粮食压力,土地资源应该有效高效地利用。所谓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指农户与供销、加工服务主体的产销协作和经营组合,使资源可以更好的被利用,实行对农业的集约化经营。

三、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农业产业化是对的突破,是经营模式上的创新,是继之后又一次新的尝试。给予农民长期而有保证的土地使用权,使农民具有充分的生产自,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这种土地经营方式已逐步暴露出不适应性,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必须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

(一)一家一户的不能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长久以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价格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工业产品如农药,化肥,种子,农业器具等这些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飞涨,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的长期的稳定,使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

(二)一家一户的不便于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实施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但现阶段这种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却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实施。现代农业机械一般较大,成本也比较昂贵,购买和使用的费用较高,单个的农户难以承担。即使能买的起,在使用时也有难题,因为一家一户的土地面积较小而且较为分散,在农业机械的使用上非常不方便,导致使用率较低,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一家一户的不便于农业的综合治理

与工业相比,农业对外界的自然环境的依赖更强。而现阶段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极端性气候的频繁出现,使得农业的生产面临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在大涝和大旱面前,个人或小集体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因此需要集体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统一的治理,才能战胜自然灾害,将自然损失降低到最小。

(四)一家一户的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降低了农业的竞争力

分散了土地的经营权,使得中国的农业效率非常低下。美国一个种田的人可以养活大约一百个不种田的人,而在中国一个种田的人只可以养活0.5个不种田的人。一家一户几口人,围绕自家的几亩耕地转,一亩田地上困住了一家的大部分劳动力,使得不能去从事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影响到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家人种几亩田地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农业产业化难以推进的原因

(一)农村金融供给体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

农村资金供给数量与农业产业化数量无法匹配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特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农村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要素的缺失,恰恰是农村金融机构缺失的充分体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虽然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从现行农村金融机构来看,其市场定位虽然是为"三农"服务的,但从贷款的额度、期限和服务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更不用说需要大量资金支撑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自身的要求与农村金融结构的矛盾是突出的问题。

(二)落后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

流通体制改革滞后,造成了小生产与大流通、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总体上分析,流通体制综合功能薄弱,是我国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和综合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这在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增长中更有特别而过度的表征,这既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长期以来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缺陷有关,又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特殊单一目标相连。从而造成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中所特有的弱质产业特色。随着我国改革和开放的不断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滞后状况更加明显,它在阻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障碍功能日趋突出。

(三)市场体系不健全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 各级地方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仍有一定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举步维艰,例如棉花、蚕茧等主要农产品流通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平等竞争的农产品流通新体制和新运行机制尚未能建立起来。体制改革效果难以让人满意,一方面,各级政府对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认识模糊,在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创新模式上主动性不够,在相关政策设计和政策操作上只满足于"上文下达";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主要农产品种植和收购的指令性管理模式,再加上对农业基础产业的片面舆论导向和狭隘的国情认识,使国人对农业的社会效益的青睐远高于了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必要追求。

(四)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低下的制约因素

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农产品国际市场化竞争没有能够形成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效果一般的重要原因。走国际化的农产品大流通通道,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建构我国农产品大流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措施

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也是生产关系的最佳结合,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现代化经营方式,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如何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好更快发展,应该把握关键环节,突出政策扶持,强化组织指导,着力突出以下重点:

(一)培育主体,增强竞争能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连基地,外连市场,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在产业发展中居主导地位,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应该有选择地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大型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参与我省农业产业化建设;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或小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推动同业企业或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批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二)打造品牌,提高产业层次。品牌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产业档次、拓展市场的一张王牌。应积极培育产品品牌,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培育优秀产品品牌,做大做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品牌,支持中小企业培育自己的拳头产品,逐渐形成特色品牌。应以产品品牌为基础,培育和创建一批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集聚要素,扩大影响,提升企业规模和产业层次。

(三)建好基地,保证加工资源。原料基地是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是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开展基地建设应该稳定增加总量、切实加强重点原料基地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积极推进优质粮食、精品牧业、特色园区等基地工程建设,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上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一批生产条件好、集约化水平高、供给及时稳定的原料基地,提高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四)依靠科技,延"深"产业链条。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科技兴企之路,既是应对千变万化大市场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市场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层次和水平。积极鼓励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对接,组建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或技术创新机构,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应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五)强化扶持,营造发展氛围。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增强政府指导服务、宏观调控职能,引导和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有序发展。应积极破解资金难题,培育融资担保机构,加快发展龙头企业资本市场,采取划转国有股产权、注入财政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等方法,组建农业投资公司,为加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应充分发挥农业、财政、发展改革、税务、工商、土地、电力、金融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多方联动、共同推进的局面。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贡献奖表彰活动,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孙志浩 《浅析农业产业化与的关系》《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7期

[2] 吴建平 《浅析的利弊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中国农经信息网 2010年

[3] 李海燕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制度障碍及对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年

[4] 吉林省产业文化办公室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2010年9月 作者不详

篇10

放眼世界,不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几乎所有重大技术创新背后都有政府之手的强力推动与支撑。

中国应该认真梳理产业,在重点扶持行业的同时还需筛选重点扶持企业,重在取舍。“撒芝麻盐式”的普遍扶持实际是无足轻重的,调动广大企业的普遍积极性只是一厢情愿。有限资金再不能无限分散。

创新型政企关系的第一关键是政府要界定清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领域与范畴,另一关键是政府扶持企业创新时应当“如何为”。

若想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根本出路,打造创新型企业是根本基础。两个根本之根本是,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型政企关系。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创新体系必须形成新型的良性互动,它既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包大揽,也不同于前些年转轨时期的不管不顾大撒把。

政府是企业的“镇山之宝”

前不久,我再次考察了韩国三星集团,感触更深。三星经验一直是我思考的课题:中国的市场比韩国广阔,中国的工业配套体系比韩国发达,中国的人力资源也比韩国丰富,但迄今为止,为什么没有一家中国企业(不包括资源性或垄断型)能够达到三星集团的高度?

1969年,韩国三星以为日本三洋贴牌加工小黑白电视机起步,1972年开始生产三星品牌的黑白电视机。20年后的1993年,三星董事长李健熙提出把三星电子打造成世界一流IT企业的宏伟蓝图,如今三星电子在八个领域居全球第一,三星集团2004年纯利润达103亿美元。

三星的战略远见是令人钦佩的。但三星的成功之路给我的最大启示是,政府以超级手段扶持了三星的超级能力,使三星超速成长成为超大企业而获取超额利润。

韩国政府当年几乎倾其所有,以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来扶持三星、现代等本国重点企业。政府出面担保,金融机构给企业巨额贷款,其数目曾高达被扶持企业净资产的很多倍,同时,政府出面把海外的韩国精英请回来致力于国内技术研发。此外,韩国政府的大量采购订单也为韩国企业的起飞助一臂之力。尽管韩国于1997年爆发金融危机,金融系统和政府财政险些崩溃,由此全球经济界人士对韩国模式颇有微词。但风雨过后,三星等企业真正成为世界巨头,它们一方面还本付息,另一方面巨额纳税,其回报促进了韩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我了解得知,韩国政府并非不知道当年之举风险甚大,但不铤而走险将永无出路,在权衡利弊之后,韩国政府以破釜沉舟的魄力,将巨额资金扶持当作风险投资,杀出血路而一举成功。韩国政府大赌大赢,韩国企业大举大得。

放眼世界,不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几乎所有重大技术创新背后都有政府之手的强力推动与支撑。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屹立于全球市场的企业,无一不得到本国政府的垂青恩惠乃至鼎力相助。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也是企业的“镇山之宝”。

三分天下“扶”其一

聚焦中国,华为公司的成功已为世人瞩目。华为人在“贸工技”道路上整整奋斗了16年,终于在通讯领域的高端环节拥有了自主核心技术,并且在全球市场获得了较高附加值。殊不知,华为近几年的研发投入每年都高达数十亿元,占其销售额的10%乃至更高比例,几乎为华为自身利润不能承受之重,在其背后,是政府巨手的推动与支持。

中国为何没有多出几个华为?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企业重大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增强既有赖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培养扶持,也必须得益于企业与国家两套体系的互动式相辅相成。同样值得指出的是,普遍扶持的策略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中国应该认真梳理产业,在重点扶持行业的同时还需筛选重点扶持企业,重在取舍。“撒芝麻盐式”的普遍扶持实际是无足轻重的,调动广大企业的普遍积极性只是一厢情愿。有限资金再不能无限分散。

我对应由政府重点扶持的行业与企业有一个“三分法”――

第一类是在全球的新兴领域,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对于诸如互联网之类的新兴行业的新兴企业,政府扶持重心应在软环境而非硬投入。这些行业和企业因想象空间巨大,并且因其不确定性而风险巨大,因此最适合利用国内民间风险投资与国外风险投资,尤其是利用国际资本市场。

第二类是对于发达国家大量转移且中国不具有优势的夕阳产业,政府应以“适者生存”原则彻底放手,任其在市场搏杀而获取顽强生命力。

第三类是全球市场前景广阔且具一定竞争优势的成熟行业,国家必须以非常方式大力扶持其超常规发展。因为在成熟行业按部就班发展不可能实现赶超,只能是亦步亦趋的跟随者,永远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成为行业领导者。

中国目前的优秀企业大都在这些成熟行业,但处于行业的中下端位置,不仅无暴利可言,甚至利润稀薄。这些成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清晰,一般不会因出现技术方向突变而行业格局大变,因此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国家扶持下拾级而上地爬升到产业链高端环节。同时,这些行业需要巨大市场作为载体,而中国强大的内需足以把中国企业养成全球的重量级强手,而这些重量级企业一旦具有了国际竞争力,因其体量强大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强有力支柱。

并且,中国产业将围绕这些超级航母而形成配套的产业集群,形成一种强大实力,避免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面临中低端化与边缘化危险,使得中国经济进入全球经济主流。

我们必须承认的普遍现实是,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必须巨额投入研发,当利润稀薄则又无力加大研发投入。以方正为例,方正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对于某些领域的技术方向与趋势也具有较强把握能力,甚至清楚能够带来超额利润的主攻目标,但这些重大研发所需投入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所以,方正在几个具有看得见广阔前景的重大研发项目上,都只能凭着自身的利润慢慢滚动投入,下得了狠心却下不了狠手。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政企关系的变革一直以“政企分开”为主旋律,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独特历史背景所造成。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通过计划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严格管理和调控,企业不过是行业主管部门的生产车间。从1978年开始,政府逐渐给企业放权松绑。而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运行时期,政府部门的“越位”、“缺位”及“错位”这三位于一体之中,但总体趋势是政府对企业放权让利的同时,直接扶持力度也锐减。笔者认为,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政府转变职能的又一场“自我革命”开始,在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下,政府如何扶持竞争力相对薄弱的中国企业,将成为突出而重大的主题。

2005年10月,中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总书记又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笔者的理解是,在明确企业为创新主体后,政府不仅要迅速进行推动企业创新的制度创新,更需要建立国家扶持企业创新的支撑体系,政府创新与企业创新与时俱进。

创新型政企关系的第一关键是政府要界定清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领域与范畴,另一关键是政府扶持企业创新时应当“如何为”。

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总书记一语中的:抓紧制定切实有效的激励政策,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金融财税政策,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

企业创新有风险,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政府与企业共担风险。一些创新风险可以通过企业的研发管理与风险控制加以规避,另一些风险却只能共同面对,这是创新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我相信,以中国人的创造精神与聪明才智,只要国家能够以大投入支持大创新,中国企业就能创出大奇迹。“神六”当数尖端科技,而中国人的研发投入只相当于美国人的1/9。因此,创新型政企关系是政府必须对重点企业的重大创新进行重磅扶持。

当今中国,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需大量进口,科技创新的空间巨大。中国多数企业不是不想自主创新,不是不清楚创新所创造的超额价值,但是重大的科技创新需要雄厚的实力,当中国企业自身能力不足,国家应当作为坚实后盾。

(以上内容为作者在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论坛上的演讲。)

魏新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