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说明:竞赛时间为4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 B )
A、《礼记》 B 《中庸》 C、《周易》 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C )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 A )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 A )
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
8、孔子是哪国人( B )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家的是(D )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B )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11、七月七日长生殿,( C )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12、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 B )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1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C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14、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B )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5、“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 A )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6、“交头接耳 ”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7、“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B )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18、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19、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A )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20、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B )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21、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B)
A 、8 B、 10 C、 12 D 、14
22、“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 A )
A、《红楼梦》 B、《陈涉世家》 C、《烈女传》 D、《三国志》
2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B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24、长城的长度为( A )
A、6300公里 B、6000公里 C、6800公里 D、5500公里
25、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 )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宋朝
2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27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C )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28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 D )
A、《牛郎织女》 B、《孟江女》 C、《白蛇传》 D、《山海经》
29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 B )
A 、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
30、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B )
A、圭表 B 、漏刻 C、日影 D、漏壶
31、“文武二圣”指的是( D )
A、孔子 曹操 B、老子 关羽 C、孔子 刘备 D、孔子 关羽
32、“小李杜”指( C )
A、李白 杜甫 B、李白 杜牧 C、李商隐 杜牧 D、李商隐 杜甫
33、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 A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4、三冥节指的是( B )
A、鬼节 五月节 下元节 B、清明节 中元节 下元节
C、鬼节 端午节 中元节 D、重阳节 冥节 下元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孟母三迁的故事里,孟母最后搬到哪一个地方旁边 学校
2、「环肥燕瘦中的「燕是指谁 赵飞燕
3、韦小宝是哪一部金庸武侠小说作品中的人物___鹿鼎记
4、三国演义中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进出的是( 金牛道 )。
5、被称为国家经典的儒家著作是( 论语 )。
6、相传“推敲 ”一词出自唐代诗人( 贾岛 )的诗作。
7、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
8、一首「七言绝句总共有几个字__28字____
9、《诗经》分为(风)(雅)(颂 ))三大类共305篇。
10、诗文中的四君子是哪四种植物__梅兰竹菊。
11、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
12、二八佳人是几岁的女孩__16岁____
13、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该成语是___蚍蜉撼树_____
14、一甲子是几年___60年_____
15、科举制形成于唐 朝
16、什麼场合、状况可以用「弄璋之喜来祝贺他人_生子_____
三、问答题(共42分)
1、“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5分)?
松竹梅
2、元代四大戏剧是(5分)?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3、十三经分别是指(6分)?
《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4、我国汉字的六书是指(5分)?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5、“六艺 ”是指(6分)?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6、“北宋四大家”指的是那些人(5分)?
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7、“唐宋古文家”指的是那些人(5分)?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框架 基层水利 统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F22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245-02
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由于受到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其主要表现形式几乎与一般的统计报表是相类似的,在人们的头脑里,基层水利统计工作就是上报数据表格而已,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往往都是采取的事后统计的工作方法,它无法准确的了解到市场发展动态,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也无法发挥出有效的监督作用,也无法为领导层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际上,它已经失去了统计工作的本质内涵。因此,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框架下,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必须进行相关的改革,要能够完全摆脱掉那种传统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统计模式,从而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以及水利产业化的发展要求。
1 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与基础性产业,水利建设历来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我国水利事业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基层水利统计工作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发生巨大转变,工程建设的管理机制发生了转变,主管部门投资管理职能发生转变,法制建设将成为水利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水利统计提出了新要求等。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框架下,那种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深刻影响的基层水利统计工作表现出不相符合的地方,整体工作现状不容乐观,还有不少问题存在。具体分析如下:
(1)领导对于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认识不足。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基层水利统计工作要想获得较高的质量,各级领导的觉悟与认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所在。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不少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相关领导认识严重偏低,他们对于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认识更多的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感性认识层面,并没有能够从战略高度去审视基层水利统计工作,从而减弱了统计工作的权威性与指导性;
(2)统计队伍素质偏低且不够稳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基层水利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挑战多过机遇,尤其是市场经济框架下要求基层水利统计工作队伍具有更高的素质。然而,我国现有的基层水利统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并不是很到位,很多统计人员仍然习惯于那种传统的简单统计分析方法,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统计分析手段要求,对于独立的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等工作无法胜任,这是因为这些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等都没有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此外,我国现有的基层水利统计工作队伍人数少,且流动性较大,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严重不足,从而大大影响了基层水利统计工作质量的提升;
(3)统计数据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准确性不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推进,我国水利改革工作也在不断的深化,水利企事业单位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就使得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对象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加之一些水利统计工作的账面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与保密性,从而让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对象较难把握准确,而这又进而影响到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事实上,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中受到计划经济的行政命令影响也是较为深刻的,国际国内市场的接轨也让经济主体更为复杂化与多样化,一些企业出于自身利益驱使而人为干预统计数据,从而大大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当然,还有些统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较为薄弱,统计技术手段与装备较为落后,从而使得统计数据存在着严重的数字虚化问题。
2 市场经济框架下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完善措施
我国水利事业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与空间,然而,它也面临着以上诸多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实际内涵与重要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对基层水利统计工作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改革,从而让它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推动水利事业的产业化发展趋势。具体的完善措施阐述如下:
(1)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水利统计机制。我国现行的基层水利统计方法与制度基本都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虽然说也随之时代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它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因此,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就必须尽快根据市场化的发展要求,对水利统计方法与指标体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尤其是要把其中与当前市场经济框架不能吻合的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其中一些已无应用价值的统计指标必须取消掉。此外,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还应该把一些主要的统计指标的统计口径与计算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各种统计标准能够达到统一化,从而防止同一个指标出现二个甚至多个数字的现象,避免统计数字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混乱,这就需要我国尽快建立一个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统一标准,并建立起政府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科学分工、紧密配合的科学、高效、稳定且规范的基层水利统计制度,真正让基层水利统计工作实现现代化;
(2)抓好源头信息统计工作,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在基层水利统计工作中,数据是最为重要且关键的组成要素之一,因为在整个水利统计工作中,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将为相关部门提供真实的水利行业任务指标完成状况,并藉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领导层做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与指导性建议。因此,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水利统计数据失真的现状。具体来说,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中应该紧紧抓住源头信息的统计工作,搞好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统计工作制度,保障各类统计数字的可比性与准确性,并建立完善相关的统计考评制度,让各层的考评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高相关领导对于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真正建立起基层水利统计机构,对统计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运作,最大限度的排除行政干预,切实夯实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基础,确保基层源头信息数据的真实可靠;
(3)更新统计理念,建立高素质的统计人员队伍。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框架要求,及时更新统计人员的统计观念,要让统计人员以及相关人员都充分意识到水利统计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一项涉及到各个水利经营单位、管理单位以及主管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那么,这就需要基层水利统计工作中强化对于自身工作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宣传力度,增加透明度,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并从科学的战略性角度来看待水利统计工作,引导统计人员真正的提高对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认识与认可度,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把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纳入到议事日程当中去。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于基层水利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工作,有计划的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举办各种研讨会,让他们尽快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从而确立起新的统计理念,重视对他们专业技术的培训与提高工作,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基层水利统计人才;
(4)根据市场经济框架的需要来采取先进的统计工作方法。我国目前的基层水利统计工作运行态势基本上仍然以计划经济时代的指标形式而存在,水利统计工作往往是上级或本部门所定的计划指标进行记录,工作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也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从而使得水利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无法得到有效确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尽快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建立一个适合水利行业发展趋势并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水利经济运行情况的基层水利统计方法体系。具体来说,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应该尽快改革过去那种单一的统计报表制度,完善各种调查方法与制度,让整个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运行过程中,要让统计工作人员能够进行经常性的调查,并采取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统计普查工作,要让整个统计数据变得经得起推敲与验证,让基层水利统计人员深入到水利工程现场中去,获得第一手的资料,确保源头信息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此外,基层水利统计工作还要求加强投入产出分析和科学估算等数理统计方法,从管理体制上加强统计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自动化建设,从而实现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制度化,统计人员专业化,信息传递自动化,统计报表档案化,真正让基层水利统计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科学管理要求;
(5)加强对统计数据的监督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基层水利统计工作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在我们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之后,还要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建立基层统计工作审核制度,从而严把基层水利统计数据质量的审核与控制关,让每一个统计环节都做到无差错。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督责任制,严格执行报表审核制度,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并制定相关的统计工作奖惩制度,杜绝今后再生性错误的发生,增强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事业心,并坚持做到依法统计,组织统计人员学习并理解《统计法》,让他们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统计数据真实性的重要地位,更好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客观性。如果我们的确抓好了基层水利统计工作的法制建设工作,就可以强化各级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努力提升他们的政治觉悟与业务水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各级相关部门也应该配合这样的理念更新与制度保障,切实抓好统计装备工作,改善统计技术手段,为统计人员提供更为先进的统计设备,加大发展水利统计信息咨询业务,扩大基层水利统计的信息源,从而让基层水利统计工作在健全的法制法规保障下,切实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数据权威性。
3 结语
总之,市场经济框架下,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面临着新形势与新情况,在获得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它更多的是要做好迎接各种新挑战的准备工作,这是因为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并没有能够完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其负面的影响依然存在而深远。因此,我国基层水利统计工作就应该从市场经济框架的要求出发,建立健全相应的新型水利统计管理机制,努力建设出高素质的统计人员,采取新型统计方法,更新统计设备等,切实提升基层水利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换平,张俊霞.水利统计体制改革的构想[N].中国信息报,2006-08-30.
[2] 杨秋成.浅议新形势下基层水利统计工作[J].山西统计,2000(7).
篇3
关键词:失业 现状 特点 原因
一、对我国失业现状的分析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失业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困扰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今后我们还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面临着失业所形成的压力,为此,探讨和研究我国的失业现状和成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的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2006年,失业人员将达到840万人。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我国失业特点分析
(一)我国隐蔽性失业慢慢公开化
在我国,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广泛就业”的指导思想,在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各类事业单位形成了大量的隐蔽性失业人员。一方面,这部分失业人员的存在是由于中国不合理的体制性因素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庞大的隐蔽性失业队伍的存在,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劳动效率低下,组织中纪律涣散、人浮于事,大量的人力资源严重浪费,社会成员间不良情绪互相感染,产生了诸多不良的消极影响。
(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大且将会继续增加,急需转移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内,中国社会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体,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会是漫长的。目前农业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85%左右,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这些人急需转移,但目前社会上适应这部分劳动力的工作却非常有限,形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游荡于社会之中,这些人迫于生计多从事一些季节性、临时性或者那些较高素质的人所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对社会经济的秩序形成了巨大的潜在性威胁。加之城乡差别的客观存在,这部分失业人员不公平的社会地位增加了他们的不满情绪。
(三)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形成了大量下岗人员,再就业难度大
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大量的结构性失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结构必然会不断调整和优化,特别是我国在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变型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会加快,我国当前有相当部分的失业人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失业人群大多缺乏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就业观念落后,“等、靠、要”的隋性思想严重,再就业难度大。
三、我国失业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理论对失业的成因有系统的分析和论证,我认为,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既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性因素的失业,也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性因素的失业,还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过渡性因素的失业。既有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失业,又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新形成的失业。
(一)劳动力总量性原因及劳动力素质原因分析
我国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失业存在的基本原因。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日益膨胀,随之劳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后期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的人口净增量和劳动力供给增量绝对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导致我国的失业问题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显著,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人才紧缺,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造成我国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随着科学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必然不断地进行调整。首先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一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老的产业不断被淘汰。其次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伴随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就业岗位不断国有企业向非国有企业转移。
(三)科技技术进步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等资本吸纳的话劳动数量明显减少。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产业部门迅速兴起,一些旧的产业部门逐渐被淘汰,被淘汰的产业部门游离出大量劳动力,而那些新的产业部门则需大量劳动力就业,由于技术素质要求的不同,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又不能完全甚至大部分进入新的产业部门。同时保留下来的传统产业部门,由于技术装备更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必然会有一部分职工失业。
(四)目前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我国目前尽管仍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已开始出现。在经济扩张阶段,我国的就业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原因是由于投资的带动,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充足,不仅使企业隐蔽失业减少,而且往往还可以扩招一些正式和临时的工人。在经济紧缩阶段,投资下降,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正式工人下岗大量从农村招来的临时工和建筑工人又纷纷回到农村,隐性和显性的失业都会增加。我国的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对我国现阶段的失业问题在理论上进行系统研究,把握其特点,找到产生的成因,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张茜.试论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篇4
关键词:社会转型;市场经济;道德规范;道德失范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生成和运行,都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或道德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例外。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之中,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道德建设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传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及计划经济时代提倡的“大公无私”等道德规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道德规范的缺失,使得部分人的道德观走向了极端,礼仪缺失、不讲诚信、损公肥私的情况屡屡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沉渣泛起。因此,能否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问题的产生
社会转型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进化,它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质变状态,是社会结构剧烈的、整体的和根本的变化。我国的社会转型首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种过渡又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转变过程。但是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是无法全面把握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刻含义的,实质上,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深刻变化的整体性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模式是和计划经济相联系的,而高度集中的决策体系,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任何人对命令无条件地服从构成了这种制度的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曾经发挥过相当巨大的作用,它有效地集中和动员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在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实现了社会分配的高度平等,保证了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发展。
从计划经济这种通过各种指令控制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特征来看,它比自然经济有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然经济的狭隘性、保守性和小农意识。但是这种过分强调外部约束的体制框架又较大程度地抑制了创造性主体—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这种约束是在极少物质激励的条件下进行的,进而制约了整个经济、社会中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结果是助长了惰性,依赖性,中庸主义,平均主义。活力丧失了,效率必然是低下的。特别是当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经济规模变大,利益主体增多,利益目标多元化时,单纯的精神激励已无法超越人们内心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必然产生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抵制效率的行为。经济越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动力不足,结构僵化,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的弊病,就越发明显,以致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久而久之,经济发展必然陷于停滞。
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一种更为理想和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机制要求每一个主体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或自主性,而不是较强的依附性,并且承认每个主体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在此基础上,每个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将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趋于更为理性的选择,并在追求这种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极大地增进社会的福利,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亚当斯密所推崇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因此,引人市场机制取代计划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这样,我国就面临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型的问题。
二、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动力,我国的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礼仪缺失、不讲诚信等道德失范现象也成为了我们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道德规范从一部分习俗规范演化而来,以信念、习惯和内心情感等内在因素为基础,以善与恶、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作为评价尺度,在舆论和教育等强制力下发挥作用。人们遵行道德规范往往基于基本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表现出是自觉行为。而所谓道德失范,也叫违规、越轨,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破坏性越轨行为。要弄清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必须基于对由社会转型引起的强烈社会变化对置身其中的实践主体—人的主观世界及价值观的冲击的分析。
篇5
关键词:集约经济增长;经济体制改革;地区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张玉玲,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马列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ssn.1672-3309(x).2010.122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2-67-02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摆脱数量增长的影响,实现经济质量和水平的飞跃。然而中国经济实现集约增长,将面临诸多困难。克服这些困难因素,实现经济集约增长。必须处理好以下4种关系。
一、集约经济增长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集约经济增长体现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和状态。经济体制则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经济体制。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集约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制约、影响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而集约型增长方式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是实现集约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目前的经济体制状况严重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利于“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改革开放32年来,尽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解决的仅是经济体制浅层次的问题,还未触及经济体制的深层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企业的框架设有根本性突破,一些国有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产权主体和管理主体,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企业与政府出现了两层皮现象,对于企业来讲。风险与收益、权力与责任脱节,这必然导致企业产生内在的扩张冲动,争投资、争项目而不问投资效益的高低,致使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缺少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创新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科技进步较慢;资本积聚缺少后劲,资本集中乏力,联合难、兼并难、收购难,发展规模经济受到体制限制:企业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
上述分析表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妨碍实现集约增长的主要因素,改革旧体制成为实现“十二五”期间集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十二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加快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步伐,建立以产权明晰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塑造以增效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主体。
二、集约经济增长与解决劳动就业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与解决劳动就业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效率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就劳动力资源而言。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丰富的国家,现有13.3亿人口,随着人口的增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预测,未来20年是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时期。目前,城镇失业率已超过4%,隐性失业者达5000万人。二者合计失业率达10%,若加上农村1.2亿剩余劳动力,总失业率达27%。庞大的人口资源和严重的就业压力在叫‘二五”期间必然为集约经济增长带来沉重的负担。靠加快经济增长的办法扩大就业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实现经济的集约增长与解决就业之间存在着矛盾。
传统观点认为,集约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必然要求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促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增多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因此,效率与就业是绝对对立的。其实,效率与就业的矛盾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首先,集约经营并不排斥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集约经济增长中都是必要的。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内尽管用人多而用生产资料少,但只要产出不变或增加,减少成本。降低总收入,仍然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集约增长。其次,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扩大就业。由于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导致需求增长,市场容量扩大和投资增大,引起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形成新的部门和产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因而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集约增长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特点,充分发挥我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妥善解决效率与就业的关系。第一,不宜片面、单纯地推行机械化和自动化,过分强调发展资本密集型企业。因为我国目前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而且资源紧缺且价格昂贵。第二,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同时,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特点,保留并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尽量多使用劳动力。少使用资本,主要采用节省资本而不是节省劳动的技术,在提高要素生产率上下功夫,提高经济效益。
三、集约经济增长与现有资源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注意处理好它与现有资源的关系。实现集约增长是我国现有资源状况的客观要求,资源乏与短缺是目前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问题,因此节约资源,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各国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状况更令人担忧。首先,我国虽有部分种类资源储藏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重要原材料长期依靠进口。资源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资源消耗过大,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我国综合能源消耗为日本的5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材、木材、水泥等三材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5-8倍、4-10倍、10-30倍,化肥有效利用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2倍左右。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工业生产由于资源利用率低,一年的损失达2000亿元,每年工业“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也近2000亿元。
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是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必要途径和应有之义。集约经济增长的实质在于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各种资源),扬长避短,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生产率,实现经济的高速、高效增长。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投人、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实现保护资源,减少资源消耗,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因此,实现集约经济增长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协调和统一。
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发挥我国现阶段的资源比
较优势。上述分析表明,由于我国资源匮乏,必须珍惜、保护现有资源,尽量使用廉价的生产要素,少使用高价的生产要素。“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必须协调好与节约、保护资源的关系。第一,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应把节约、保护资源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第二,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加强资源立法工作,强化政策导向,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宏观管理。第三,完善企业管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彻底根治污染。
四、集约经济增长与地区协调发展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实现集约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须处理好实现经济集约增长与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在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事实。导致差距存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东部地区历来是商贾云集的地区,工业集中。商晶经济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自古以来以农矿产为主,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东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资源加工为主的经济格局,非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相对较小;而中西部地区基本上以资源生产为主,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尽管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在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过程中,各有优势和劣势。东部地区的优势在于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比较先进,资金比较充足,劳动力素质较高,管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劣势: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劳动力相对短缺,而且价格在不断上涨;中西部地区尽管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管理水平低,但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且价格低廉。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只要各地区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不仅可以实现集约增长,而且在集约增长中逐渐缩短地区间差距。首先,实现地区间产业重组,将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目前,中西部农村大约有8000多万剩余劳动力流向东部地区,中西部劳动力剩余大幅度减少,他们的边际收益开始上升。其次,“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放开资源价格,实现资源价格合理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技术投放。目前,由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以及中部崛起等政策的鼓励扶持,将投资重点西移、北移。近来又创造出一些新的合作方式,巾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我们必须依据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分析“十二五”期间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客观环境,科学地制定集约经济增长战略,积极稳妥地、循序渐进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决反对不顾国情特点盲目冒进、单打一的错误作法。要做长远打算,充分认识到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公共财政;私人财务;政府财政;公共财政论;国家分配论
在我国,研究公共财政问题是近年来的事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在我国是否适用,也成为广大财政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拟就公共财政的一些理论问题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对公共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
讨论公共财政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公共财政的概念。笔者认为:
(一)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是对政府财政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财政)对应的概念,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这里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指广大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公共财政行为目的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财政与私人财务的区别所在。从行为特征上看,公共财政是一种收入和支出活动,这构成公共财政与其他公共行为的本质区别。
显然,我们这里对公共财政概念的定义与传统说法有一定差异。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就是公共经济,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由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公共财政几乎成了政府的同义词,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在这里,我们将公共财政表述为一种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是强调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收支活动的行为寓意,也是突出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与政府本身在概念上的区别。
公共财政存在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公共利益和这种利益的载体棗公共需要的存在,这是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共财政作为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手段存在的必要性。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其实施主体是一定时期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国家和政府存在的条件下,主体的责任自然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来承担。因此,国家财政必然是公共财政。
国家财政的社会公共性首先是由国家和政府的社会职责和功能决定的。国家及代表国家的政府是社会管理者,当然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体现公共利益并使之得到实现,是国家和政府的一项最为重要的职责,因此,国家财政必须是公共财政。不体现和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政府财政是不正常的和有缺陷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公共财政是对政府财政的一种客观要求。
(二)公共性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
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存在是市场机制天然存在的缺陷使然,也就是说,由于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有一些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因而需要政府出面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对市场缺陷加以弥补。显然,这里是将市场经济当作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表现形式。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公共财政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特殊性质,而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因为体现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政府财政的共同出发点和归属,不论任何社会形态的政府财政都是如此,在这里所不同的只是由生产力水平差异决定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层次,以及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范围。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即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涉足了大量私人财务的事务,它是否具有公共财政的性质,如有例外,如何解释公共性作为政府财政一般性质的论点。笔者认为,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仍然是公共财政。在这里,主要的问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私人的个别需要被控制到了最狭小的范围内,相当部分个别需要被异化为公共需要,或者被采取了公共实现的形式,正是这种私人需要的个别性与其实现形式公共性的不协调,才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在提供私人产品,满足个别需要方面的低效率,这种低效率正好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公共属性。我们不能因为某种机制在操作上的不正常而否认机制本身的存在,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代行了许多私人财务的职能而否认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
(三)公共财政的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
之所以要强调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是因为公共财政对政府财政作了合理定位,它明确了政府财政的职责范围和主要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将政府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及其分工作了合理的划分。公共财政强调纳入政府财政范围的应该是具有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事务,对那些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政府只能为其正常实现提供外部条件,而不必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因为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有其自身的实现机制,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使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的实现具备了充足的微观动力,因而政府不必直接介入其实现过程;同时,个别需要所体现出的千差万别的个体偏好,使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此外,个别需要的实现完全可以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个人之间进行,这种等价交换的过程一方面满足了购买者对商品物质形态的个别需要,另一方面则满足了售卖者对商品价值实现的追求。与此不同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很难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其实现的责任只能主要由政府承担。可见,社会成员的个别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不必也不能由政府财政来实现,而社会公共需要则应该主要通过政府渠道得到满足,政府财政实质上是为满足公共需要而存在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界定了政府配置资源的范围,即政府财政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应该在公共需要的领域内,其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它强调政府财政的社会公共性,并在概念上将政府财政与私人财务区别开来。
二、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公共财政论与在我国有广泛影响的国家分配论之间的分歧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坚持国家分配论的人认为,公共财政否定了财政分配的国家主体性,是对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缩小和肢解。坚持公共财政论的人则将国家分配论当作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落后的、过时的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是公共财政,国家分配论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以上两种观点,笔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它特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社会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更要受特定时期、特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我们很难说什么理论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只要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就值得去学习和研究,况且,国家分配论曾经在我国财政理论界有着最为广泛的影响,它对指导我国特定时期的财政实践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尽管它的一些用于指导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实践的管理原则和理论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涵棗摬普墓抑魈逍詳却仍然反映了财政活动的一般特性,因而并没有过时。这里必须澄清对国家分配论的两种误解:一是将传统理论当作国家分配论的全部;二是将国家分配论误解为由国家统揽一切分配的理论。其实,在传统体制时期产生的国家分配论的理论观点只是其在特定时期,根据特定的实践背景提出的理论,而不是国家分配论的全部,它也可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继续研究和提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分配理论;国家分配论也不是由国家统揽一切分配的理论,它只是强调财政分配中的国家主体性和主导性,在这种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基础上,国家分配的范围是由一定时期国家职能范围决定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国家分配论也没有过时。
在我们看来,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两者的主要观点并没有本质的分歧,不同的只是其强调的侧重点,比如国家分配论强调财政行为主体,公共财政论强调财政行为的目的和范围;国家分配论突出财政产生与国家产生的本质联系,公共财政则突出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与私人财务在活动范围和原则上的区别。在这种外在形式差异的背后,两者的基本立足点却是相近甚至是相同的。表现为,摬普之所以成为公共财政是因为它是一种代表公共利益、实现公共需要的财政活动,在国家存在的条件下,这种财政活动的主体当然只能是国家和政府,因为国家和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当然代表,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对政府财政职能的定位,是从另外的角度对国家财政的定义。可见,公共财政论也是以国家主体为基本立足点的,这一立足点构成公共财政论和国家分配论最本质、最关键的共同点。在这一共同的基本点上,公共财政并不会缩小国家财政的范围,也没有肢解政府财政的职能,因为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变化是围绕国家职能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一定时期的经济体制及由之决定的国家职能的大小,而不是公共财政本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承担的私人需要的实现归位于市场,使社会公共需要和个别需要都有其稳定的、更有效率的实现机制,并建立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市场机制正常运作提供外部条件的公共财政运行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对政府职能转化的要求,也是对政府财政职能所作的合理定位,这并没有否定财政的国家主体性,也没有肢解政府财政,而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及由之决定的公共需要的范围调整了传统体制下政府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状况,将政府财政的职责和功能规范在公共服务领域,使其更加合理和完整。
三、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尊重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性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财政应该是一种公共财政的结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政府财政的这种公共特性。对这种公共特性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取得了很多科学反映公共财政运行一般规律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因而也是我们在研究公共财政理论时应该尽量去学习和借鉴的。但是,笔者不赞同目前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即过分强调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而忽视其特殊性的倾向。我们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不同,公共财政理论所参照的实践基础也不相同,因而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公共财政理论也会有一些差异。我国是一个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尚不完善,市场机制也正在发育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互补关系和相应的机制也远未理顺和形成,由此决定了我国的公共财政理论研究应该体现自己的特点。那种过分强调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忽视和否定其不同的实践基础,在理论研究上局限于对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简单传播,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模仿西方公共财政学是不可取的,也是十分有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实践基础,探讨和创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理论,并以此为我国的公共财政实践提供指导,这才是目前我国财政理论工作者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二)重视对转轨时期公共财政制度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界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践起点选择上的误区,即往往将目标体制作为理论研究的实践起点,按照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一般原理,设计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管理模式,并试图照搬这种模式去解决特殊体制时期的特殊问题,其结果当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对目标体制下公共财政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它远不是当前公共财政理论研究任务的全部。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这种转轨的实践是中国所特有的,转轨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也不同于目标体制时期,具有很多特殊规律。因此,在旧的运行系统及其管理规则正逐渐失效,新的体系及其规则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特殊历史时期,政府财政应该实行怎样的管理模式,面对经济运行机制的某些特殊矛盾,政府财政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政府如何应用财政手段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在建立目标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财政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等等,这些实践问题是西方现成的公共财政理论所无法解决的,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理论,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正确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正确选择财政理论研究的实践起点,重视对转轨时期社会经济规律和公共财政规律的研究,使政府财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重视对我国公共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
我国传统财政学研究重点更多地局限在对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财政的本质、职能和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上,过去形成的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流派也主要侧重于在以上基础理论问题上独树一帜,并没有形成与其基本理论相配套的应用理论体系,使财政学这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总带有一些抽象、空洞的色彩,削弱了其为解决实际问题所应有的作用。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但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目前我们在财政应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仍然是零星分散,不成体系;二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在时间上往往滞后于实践,缺乏必要的超前性,仅仅成为国家政策出台后一种撚皵性诠释;三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对现行制度和体制的剖析,弱化了理论的创造性和客观性;四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往往脱离中国的客观实际,在理论体系和政策措施上侧重于套用西方模式,使财政应用理论的成果缺乏针对性。以上财政应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财政理论的正常发展,也成为我国财政改革往往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今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中必须加强对社会经济实践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应用理论的研究,使我国财政理论体系更加完善,也使我国财政理论研究能真正发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
(四)实现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化,因此,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管理理论和经验成为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我们在对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盲目和盲从的非理性现象,将正常的学习和借鉴引入歧途。这里有两种倾向尤其应该摈弃:一是重传播,轻研究,在自己的理论著述中往往肆无忌惮地抄袭西方理论,这不但对理论研究没有意义,而且败坏了理论研究的风气;二是重形式,轻内容,仅仅将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作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标榜自己学识的工具,不论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适用,盲目套用西方经济学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使一些理论著述文字晦涩难懂,甚至文理不通,让人不知所云。要使公共财政理论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强调其本土化问题,这是由公共财政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理论的特点决定的。我们要广泛学习和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但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是盲目的照搬照套,也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传播,更不是将西方理论当作一种装饰外表的花环。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消化、吸收并为我所用;是与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公共财政理论。我们强调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并不是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的简单排斥,而是强调以我国的具体情况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以解决我国的财政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的目的,形成能体现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规律的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和观点。
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首先是其实践基础的本土化,这一点在前面已多次强调,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不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经济实践,而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实现过程。我们的研究必须考虑中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对公共财政的承受能力;考虑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可能对公共财政制度带来的影响;考虑中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及由之决定的公共需求范围与西方国家的差异;考虑我国的政体及其决定的政府机构规模和结构;考虑中国特有的复杂的政企关系及其对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和完善的影响等等。毫无疑问,实践基础的本土化,是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最重要的含义,是我们在公共财政理论研究中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的另一重要含义是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的本土化,这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前面我们曾经谈到,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有部分研究者盲目模仿西方经济理论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使其著述晦涩难懂,甚至文理不通,这不仅影响学习和研究的质量,而且也是一种不健康的文风。我们提倡在理论研究中保持本土化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就是要按照汉语言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来传导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写出中国人能看得懂的文章,对西方理论的翻译介绍也应该尽可能地符合汉语言的表达方式。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弄懂了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并对中国国情有充分了解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来准确地表达异国的理论,也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将西方理论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并发展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见,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不但是一个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的技术问题,也是提高研究人员素质、端正研究作风、提高研究质量的问题。
篇7
一、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内部审计具有“双向服务职能”。既承担着代表国家对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加强监督管理的职能,又要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误区二:强调领导重视,认为应由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主管内部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内部审计的职能。认为企业内部的事情,无论大小轻重,都要内部审计参与过问。
误区三: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是企业内部的事情,结果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普遍低,业务水平有限。
误区四:过分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主张内部审计实行派驻制,并赋予其处罚权力,完全把内部审计同本单位割裂开来,其实质是把内部审计变成外部审计,扭曲了内部审计的本来面目。
二、产生认识误区的根源
笔者认为,产生以上内部审计认识误区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不完善。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方式,一切都要按照国家需要设立机构,内部审计机构被当作行政部门来设置。其目的就在于把内部审计作为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以监督企业的行为。正是这种制度的缺陷,使得内部审计职能、目标不明确,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处于两难境地,弱化了其监督职能。
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也是产生内部审计认识误区的重要根源。其主要表现在:政府履行经营者职能,因而企业不负盈亏;剩余所有权不可转让,企业没有被淘汰的压力。在这种残缺的产权制度下,尽管实行委托制度,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得权利与责任失衡,产生了“内部人控制”问题。把内部审计置于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之下,无异于形同虚设,又怎能发挥其监督企业的职能作用呢?
三、走出认识误区的条件
走出认识的误区,必须重新认识内部审计,即内部审计仅有单向服务职能——为企业服务职能;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才能受到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其权威性在于功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要受技术、人员素质的限制,内部审计人员资格应实行统一选择制度。笔者认为,对内部审计的上述认识,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变传统企业制度为现代企业制度。传统企业制度的产权制度本质上是政府产权制度。这种单一化的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能发挥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和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是分离的,在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下,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之间是分权制衡的关系,企业“内部人”会格外关注内部审计,以使其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监督其他“内部人”的行为。
2、变行政设立内部审计为企业按自身实际需要设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可根据其经营规模、管理复杂程度等,确立建立何种形式的内部审计。如可考虑由总经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领导内部审计机构,或者不设立内部审计,常年聘用社会审计人员等,这样更能体现内部审计的本质。
篇8
一、我国经济转型正处于攻坚阶段
尽管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已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居于主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已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初步建成了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但许多困扰和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解决,经济转型正处于攻坚阶段,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的经济转型就包含着两种体制上的转变:一种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另一种就是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这两种转变交织在一起并且互相影响。这一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和影响着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状态和过程。破除计划经济的阻碍,最终实现市场经济;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最终消除城乡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必经过程。
二、现阶段经济转型对我军装备建设的影响
由于受到双嵌合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是双轨经济制度的影响,我军装备建设领域呈现出诸多不协调的现象,装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装备建设转型的顺利推进。现阶段经济转型对我军装备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装备建设思想与管理模式、装备科研生产和采购以及装备保障等方面。
(一)装备建设思想与管理模式
作为时代产物的装备建设思想以及装备管理模式,必然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军事形态、武器装备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仍为完成的情况下,非市场经济特别是计划经济的装备建设思想和管理模式,与部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装备建设思想和管理模式并存,在正反两个方向上共同影响着我军装备建设的历史进程。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观念、行为模式已经日益成为我军装备建设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如:装备建设必须要依托整个国民经济,用市场而不是行政命令来优化装备建设资源配置,装备采购、管理和保障必须走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等等。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仍然存在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如长官意志、注重指令计划,不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不注重装备建设效益等思想和做法在装备建设领域仍然存在,在某些方面还相当普遍和严重。
(二)装备科研生产和采购
高科技武器装备特别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科技含量高、研制生产的风险和维修保障的难度大,在很多方面都对装备发展和科研决策提出了比机械化武器装备更高的要求,如必须要用系统的思想看待武器装备的全寿命过程,在武器装备的研制阶段就必须要考虑其保障性、可靠性和维修性,系统配套以及经济可承受性等等。而我们的工作与这些要求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在我军一些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过分重视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而忽略了装备的保障性、可靠性和维修性;过分重视单件武器装备的先进性,而忽略了配套装备的研制;研制生产不注重经费使用效益等情况,导致耗巨资研制出来的新装备长期无法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在国防工业生产上,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军工企业在管理体制、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但国防工业自成体系,缺乏充分竞争,管理体制僵化的情况依然严重,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和组织体制仍然存在并发挥影响,这些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壮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装备采购方面,尽管我军早已把市场化的采购模式作为改革的方向,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指令计划型采购和生产依然是我军装备采购的主要形式;在装备采购的管理上,不利于资源优化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状况依然存在等等。
(三)装备保障
世界范围内的新军革,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信息化武器装备逐渐成为战斗力构成的关键物质因素,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当前,我军装备建设正处于从机械化半机械化向机械化信息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如何将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有机的统一起来,实现装备建设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和良性互动,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装备保障方面,发达军事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民融合、后装一体是合理配置装备保障资源的最有效方式,但是,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军装备保障在体制机制和建设观念上仍处于后装分离的状态,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装备保障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装备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亟待提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创新装备建设思想
要打破保守僵化、思维定势、思维惯性和思维封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不断确立与科学发展观相符合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思维,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装备理论体系并指导我军装备建设实践。
要在客观认识现有的装备管理体制、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紧紧围绕装备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研究武器装备建设的阶段性特点,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和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建设的特点规律,摒弃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特别是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思想和观念来指导装备建设实践,最大限度的利用市场配置实现装备建设资源优化,统筹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走复合式发展的道路。
要特别注意防止以下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继续沿用和坚持计划经济时代曾经行之有效的装备管理模式;二是在旧有模式失灵的时候,不客观全面地分析我军装备建设的实际情况,盲目照搬先进国家的武器装备管理模式。
(二)依靠科技创新,走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
克服和突破我国经济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对装备建设的不利影响,就必须要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武器装备建设的战略基点,加快建立军民融合的装备创新体系。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一是武器装备研制创新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军民结合产业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发展存在差距,不适应持续和跨越发展的要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军高新武器装备发展、装备管理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装备建设顺利实现转型的关键性因素。
构建军民融合的装备创新体系,关键要解决体制分割问题,要创建统一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工业体系,将目前军民两支相对独立的科研生产队伍融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力量。不仅有利于打破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格局,降低资源重复配置所造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可以发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现国家科技的重大创新,大大提高科研和生产的效率和效益。要积极推进全方位军民融合建设,彻底改变过去军民分体化建设模式,把我军装备建设深深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不断提高我军装备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保障的市场化水平。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装备建设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装备建设转型是一个伴随着装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而进行的结构转换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推进和实现装备建设转型,仅仅依靠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科技创新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创新装备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篇9
[关键词]行政成本 激励约束机制
制度是比资本、技术、劳动、土地等更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真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离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有很大差距,制约体制完善的主要因素是政府职能、国企改革、要素市场等深层次问题。总的看,我国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可以概括为:容易改的改得多,难度大的改得少,浅层次改得多,深层次改得少。新一轮改革应如何寻求突破?我认为,应把改革的重点明确转向改革的发动者――政府。这是因为,目前行政体制在某些方面已成为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堡垒、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桎梏。比如,在“政府-国有银行-大型国企”这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所谓“铁三角”关系中,政府是后二者的出资人、利得者,具有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利,改革滞后显然肇自于政府。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是带动新一轮改革、推动新一轮发展的关键之举。
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主要是由于自我改革的困难。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不仅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手段,还要有市场经济的思维和智慧,突破造成体制障碍的思想障碍。过去我们推进行政改革,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方面讲得多,从执政为民的党性方面讲得多,对政府自身的改革动因分析得少,很少把政府作为一个有机的社会组织、作为与企业一样的市场主体去认识。实际上,政府是垄断地提供公共物品的特殊企业,它有投入问题、产出问题和绩效问题,也有“市场”问题、“定价”问题和竞争问题,政府动作与普通企业并无二样。加快行政改革,应借鉴企业改革经验,引入市场机制,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按照“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和一般企业各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其“势力范围”分别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如果错位,则会发生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凡是通过市场机制能够解决好的问题,政府就不必插手;而通过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则必须负起责任。市场或社会对政府的需求是提供优质廉价的广义公共物品,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规则,这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不应“种企业的田,荒自己的地”,管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要确立有限政府的理念,在私人物品领域退位,在公共物品领域到位,致力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在经济管理领域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成本控制,降低行政成本
建设廉价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举。虽然近20年来政府机构改革几乎从未停歇,但目前政府规模仍很庞大,机构臃肿,冗员很多,公务活动不计成本,财政开支和经费浪费较大。为弥补经费不足,又往往导致“三乱”,劣化发展环境。目前,政府机构又面临着新一轮人员膨胀的压力。因此,政府也要学习邯钢经验,加强内部成本控制。鉴于目前政府仍属劳动密集型机构,许多成本因人而生,降低行政成本急需进一步精简机构和人员,实施减员增效,使政府机构人员配置与其职能相适应。
三、引入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行政效能
公共物品的产出数量和质量,如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状况、社会环境优劣等,是衡量行政效能的基本标准。由于政府机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政府机关普通存在着大锅饭、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问题,公务员感受不到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的压力,行政不作为现象较多,行政效率低下。许多地方政府内部管理基本是动用行政、法律和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经济手段基本未运用。在沿海发达省份,不仅企业普遍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在政府机关也加强了激励约束,机关干部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为提高行政效能,要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引入企业行之有效的工效挂钩等分配制度,在政府机关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奖勤罚懒,打破机关大锅饭,提高行政效能。
四、实行优胜劣汰,提高公务员素质
在企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取决于生产者素质;在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当然也取决于公务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但目前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尽如人意。连企业的电工和司机都要持证上岗、严格行业准入,而担负政务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干部和业务干部,却几乎不需要任何上岗条件,往往是组织调入、领导任命就能上岗从政。虽然目前各级政府正在推行凡进必考的进人政策,但单靠增量调整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应借鉴企业做法,对业务类公务员实行持证上岗,对政务类公务员加大民主选举力度,对确实难以胜任工作的实行下岗分流,从总体上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心理承受能力下,对少量公务员实行末位淘汰,不会发生大的社会问题。
五、实行按劳分配,理顺公务员分配关系
篇10
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调控方式;管理模式;调控手段
中图分类号:F0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3―0083―06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骨干力量,也是国家先进制造业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既是国防科技工业自身发展、满足军事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容与实质
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战略为实现国防科技工业较长一段时期的平稳较快发展指明了途径,这是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实现新跨越的重大决策。
(一)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容体系
国防科技工业的转型升级是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建设模式、体制机制、科技发展、增长方式的全面转型,推动产业和技术的整体升级,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供给能力。
1 体制更新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只有适应国家经济体制的这种变化才能顺利发展。第一,国防科技工业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主要通过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和竞争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生产资料、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转和配置。第二,国防科技工业政府职能以服务、监控为主。国防科技工业由于武器装备消费的特殊性而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但是,从武器装备产品的商品本质而言,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一般市场经济规律,在一般条件下减少对武器装备的直接供给。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法治环境和基本建设服务,运用综合手段宏观调控。第三,国防科技工业市场开放、可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根本上打破各军工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自我封闭的状况,吸引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2 增长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改变过去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增加投资、上项目、铺新摊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来促进经济集约型增长。国防科技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实质性内容是通过技术、组织和制度创新,形成以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为重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一是从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要素组合优化转变,这是转变国防科技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要求。二是从依靠投资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向性要求。
3 科技发展途径的转变
武器装备追求超越对手的属性决定了自主创新是军工企业的生命线。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国防科技工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影响国防科技工业产业本身竞争力的强弱,而且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战略的核心就是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国防科技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推出新的科技成果,占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构建国防科技工业的新优势,真正以技术创新推动国防科技产业发展,满足国防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4 建设重心的转移
长期以来,任务牵引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主要动力,这对于确保任务的完成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有限的投资被凝固于一个个具体任务之中影响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巩固、能力提升和长远发展。要把完成任务与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任务能力结合型军工建设。在抓好当前型号研制生产条件建设的同时,一要抓好一系列研发平台建设,满足加强基础和统筹保障的需要;二要开展一批关键基础产品的研发条件建设,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三要抓好核心能力基地建设。
5 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整体跃升
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建设模式、科技发展、增长方式的全面转型,推动实现国防科技工业产业和技术的整体升级,实现平稳、可持续发展。
第一,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已经滞后于时代的要求,老旧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产品能力不足、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体系相对封闭、专业化配套不足、现代工艺手段不同步等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军工实现新跨越的当务之急。军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是要按照“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
第二。大力提高军民品研发和制造的技术水平。一是以信息化带动研发和制造水平升级,推进数字军工建设。以核心保军单位为重点,以产品的设计、试验、制造和管理信息化为主线,构建安全可靠、水平较高的军工信息化体系,形成以工业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二是加快传统工艺、设备和生产线的调整改造;加大先进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加强安全改造和环境整治,实现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三是加快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增强军民品转换能力。按照军民结合、统筹协调、加快产业化的思路,重点发展具有军工特色的技术、产品和关联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对国民经济具有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群。
(二)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
当代经济体制转型主要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财产所有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是经济体制的两个基本要素,因此,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变必然是这一转型的核心内容;而另一方面则是财产所有制方面的转换,以这两个转换为基础,经济体制的其他要素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换,而所有制方面的转换,基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国防科技工业转型的目标只能是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转变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有限引入。
经济转型过程是一个经济体系由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向另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转变的过程,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变迁和演化,呈现出大规模制度创新的突出特点。一个国家能否建立起这种制度结构的关键在于政府,因为绝大部分正式的制度安排都是由政府制定
的。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要使市场机制发挥对国防科技工业运行中经济调节的基础作用,但是,政府仍然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中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因此,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质是政府主导的国防科技工业制度变迁的过程,通过转变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的调节方式,建立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利于竞争的国防科技工业市场,优化整个国家国防经济资源的配置,形成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
国防科技工业体制中的各项制度安排发生渐进的、连续的变化,而这种制度安排的量变又与一定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状况形成累积性因果关系,从而使经济转型呈现出一种不断演进的特征。当制度安排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整个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呈现出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模式也将发生重大转换,正是这种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质变使得经济转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国防科技工业转型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国防科技工业转型的准备阶段,即国防科技工业的经济改革阶段;二是国防科技工业转型的正式推进阶段,即旧体制的消解与新体制的确立;三是国防科技工业转型的深化与完善阶段。
二、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要求转变经济调控方式
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历史发展、社会制度和国家安全战略需要等原因,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制度转变尤其滞后于其他行业的改革。
(一)国防科技工业直接调控及其弊端
在国防科技工业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中,政府对国防经济采取直接宏观管理体制,即行政力量直接干预国防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来推动国防经济运行,实现国防经济的宏观调控目标。
第一,资源配置国家化。国家是国防科技工业唯一的真正财产所有者。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家事实上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国防经济资源,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资源,保证有限的资源主要用于国防需求的重点领域、方向和项目,以实现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资本积累,使稀缺资源用于国防所急需产品的生产,确保国防安全目标的实现。
第二,生产经营计划化。为了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按照国家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加以配置和利用,需制订统一的科研生产计划,一方面从宏观上决定将多少资源用于积累和投资;另一方面又直接向国有微观国防生产单位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规定其生产的武器装备品种及数量。
第三,市场交易行政化。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独立于国民经济体系,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国防科技工业内部的经济联系则是按照行政组织系统的纵向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所必需的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受到纵向联系的支配和严格控制。国防科技工业中所使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分配。国防科技工业的产品――武器装备由国家根据战略安全的需要统一装备、部署,无偿调用。
这种以直接调控为主的经济调控方式的弊端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直接调控限制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存量国防资源在条块分割的行政组织系统中封闭起来,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第二,直接调控完全排斥市场,否定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作为生产经营者的独立地位,使企业处于无权、无责、无利的状态,使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缺乏活力和效率。第三,在直接调控中,不仅作为调控中枢的国家国防科研、生产计划部门实际上不可能掌握进行科学计划和调控所需的大量而复杂多变的信息;而且由于微观经济单位自身利益,存在着极为严重的信息失真和信_息传递的时滞,这又反过来严重损害直接管理决策本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导致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从而使宏观层次上的经济运行和效益出现严重问题。
(二)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要求调控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
在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中,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的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宏观调控为主,是体制机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适应和推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然要求,这是市场经济的法治经济、自由经济性质决定的。
第一,弱化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职能。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宏观调控,由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和直接配置资源转向主要调控市场,进而影响市场主体行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约束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强制措施等手段,将物资分配、资金调拨、人事任免等各种职能让位给市场。
第二,弱化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职能。对于政府行使所有权的国有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应实施有进有退的方针,对绝大多数一般竞争领域的国有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应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退出国有序列,使政府从这些企业所有者的位置上彻底退出来。即使是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也应从产权关系上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对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则要着力克服其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融资渠道等方面面临的制度,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第三,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宏观调控的一般目标是在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宏观环境的基础上,通过计划、财政和货币政策等手段控制通货膨胀或紧缩,保证经济总量平衡和增长。除以上任务外,政府还对国防科技工业的经济结构调整承担重要的责任,但重点应放在宏观性、战略性、公共性和政策性结构调整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保证国防科技工业各行业之间以及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国防科技工业转型要求转变经济管理模式
工业管理体制是整个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受整个经济体制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而存在的。国防科技工业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要求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相应地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
(一)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管理模式及其弊端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特征就是部门管理。国防企业主要是国有国营,政府通过建立各个专业管理部门,或者把企业分门别类划入相应部门;或者由部门组建企业,并按照行政系统,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企业。这种管理体制是由当时的经济状况、战略需求和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国务院负责管理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的机构有从第二到第八机械工业部等七个工业部门,分别管理本部门企业的计划、生产、物资调配和人员安排。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国防科技工业行业逐步弱化部门管理。第一,取消国防科技工业各个专业工业部,成立由国防科工委归口管理的军民结合的专业总公司。总公司退出了政府序列,变为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经济实体,
从形式上由政府部门向经济实体转变。但是,仍然承担着相应的行业管理职能。第二,1998年3月,国务院成立了新的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各军工总公司承担的政府职能统归新的国防科工委管理。这次改革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取消了军工集团公司的行业管理职能。但是,军工集团公司仍然习惯于行政管理方法,对其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的子公司过度干预,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母子公司关系。同时,从1984年成立全国军工技术转民用联络组(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前身)起,我国先后成立了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16家全国性国防科技工业行业协会,基本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各大领域,成员遍布全国千家企事业单位。但是,国防科技工业协会现行的所谓行业管理,本质上更多的是传统部门管理的变异和延伸。
第一,从国防科技工业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看,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国防科工委对行业协会的管理主要分两种模式:一是作为行业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直接管理,业务联系比较紧密;二是以各军工集团公司为依托,实行挂靠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与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三重”管理模式。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中国民用爆破行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采取第一种模式,其他均采用后一种模式,如中国硝化棉行业协会就挂靠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火炸药局。原因在于,虽然原有的政府职能统归国防科工委,但现有的社团大部分是在原五个军工总公司时期成立、发展起来的,在行政、业务上主要以原五大行业为依托,协会的人、财、物也都是集团公司所提供的,协会离开了集团公司难以自立。
第二,从国防科技工业行业协会的业务看,存在大量政府行为。以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为例,协会业务范围包括:中国政府有关和平利用军工技术造福人类的方针、政策宣传;组织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受政府委托,为国家制定民发展战略和规划、计划进行调研,组织研究并提出建议;受政府部门委托,组织民与军民两用技术项目的评估等。协会业务多以政府为服务对象,而不是以行业内市场主体――企业为中心。
这些集中反映出改革过程中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职能虽有所变化,但是行业管理模式并未完成实质性转变。事实上,至今政府仍然是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管理的“真正”主体,并被局限于国有企业的范围之内。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管理模式这种分步到位的转变滞后于当前国防科技工业市场机制发展的需要,滞后于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要求其管理模式向行业管理转变
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管理代替部门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和平环境下,武器装备的本国需求不足、国际市场有限,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要生存,行业要发展,集约经营成为必然的唯一选择。实现集约经营,要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提高结构优化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要求产业布局合理,行业发展有序,抑制盲目发展,这些都有赖于有效的行业管理。虽然几次机构改革,对行业管理进行了不少探索,但我国现行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基本上没有跳出部门管理的窠臼。国防生产企业间的客观联系被部门人为阻隔,资源不能合理利用,造成无端的浪费;存量资产难以跨地区、跨部门流动,产业结构调整也因各自的利益归属而困难重重;各部门只管也只能管系统内的国有国防企业。覆盖面不全,行业发展难以统筹规划,不必要的重复生产、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屡禁不止;缺乏行业管理,又造成了无序竞争。凡此种种,说明了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不转变,国防经济发展中的浪费和无序状况就难以克服,经济增长方式也就难以实现集约型发展。
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管理新模式应是旨在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覆盖全社会国防科技工业行业企业的行业管理。它以经济政策与协调服务为主要管理内容,以间接管理为主要手段,以精干的政府管理部门和众多的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为管理主体,这种行业管理由政府管理行为和行业自律行为两部分组成。政府管理行为由政府有关机构实施,主要是制定国防科技工业行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规划,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协调行业利益和行业行为。行业自律行为由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即行业协会实施,主要是在政策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把国家宏观国防经济调控目标、政策取向传导给企业,把企业的意见和行业的要求转达给政府;维护行业利益,同时根据本行业的特点,进行行业统计,编制颁发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建议性文件,搞好信息集散与展览促销等开拓市场方面的服务工作;协调行业内部资源配置和价格等利益关系,制定行规行约,组织行检行评;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的指导、咨询、培训等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加以支持和引导。以上两部分行业管理职能是紧密相联、互相配合的,政府制定的政策、规划是否科学,能否有效实施需要行业协会的参与和配合;行业协会要发挥作用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指导。
四、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要求转变经济调控手段
经济调控手段的运用不是一种意愿的取舍,而是经济体制的内在规定。调控手段看似经济调节工具的选择,其实则是经济体制状态的标志。特别是行政手段运用的比例、效果往往是衡量体制转型程度的重要体现。“如果从把握规律的角度作判断,体制转轨及完成期,行政与非行政手段的运用大体呈现以下阶段性特征:行政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与经济及法律手段并存一经济及法律手段为主。”
(一)国防科技工业行政调控手段及其弊端
计划经济时期,行政手段是国防科技工业宏观控制的特征,宏观控制通过下达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计划指标,经过层层分解来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的经济活动。国家通过对庞大的行政管理体系的纵向协调,传递政府的国防科技工业计划信息,这一行政管理体系内数个层次之间交往的纽带不是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而是自上而下的直接命令和自下而上的服从关系。相比较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具有反应快、推行迅速的优点;而行政手段的缺点在于容易造成政策断层,政策的突然性变化会使政府的行为缺乏可预期性。同时,行政手段的断裂性,在没有配套措施跟进的情况下,会使市场主体的利益受损而得不到相应补偿。
(二)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要求经济调控手段向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转变
由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初始阶段,许多必要的法律框架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之中,经济运行中既带有转型之前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特点,如一些企业的盲目扩张冲动、投资实际上只负盈不负亏的软预算约束等;又带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特点,如企业所有制的多元化、企业行为的市场化等。因而,宏观调控在主要使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同时,也必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国防科技工业宏观调控应遵循市场规律,宏观调控的改善方向应当是增加政策中市场机制的成分,减少行政干预的成分,更多地以价格信号引导投资主体自主选择,其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以健全的法律体制为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对需要长时间坚持的国防科技工业政策应将其纳入法制轨道,使重要政策转变为法律,以加大执行的力度,因而宏观调控的另一个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同时,在经济调控与法律调控两种手段的运用上,要更多地加强配合,协调推行。
第一,加强运用经济调控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受价值规律支配。经济手段的调节,既可以使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的活动纳入国家目标范围,又可以不失企业作为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地位。经济手段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和间接性的特点。这表现在它确定的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量调控、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布局,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通过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来影响和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 上一篇:对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建议
- 下一篇: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