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范文

时间:2023-03-18 09:0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主义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主义本质

篇1

所有制形式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等,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根本矛盾,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制度条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高效、快速、健康有序地运行,也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一方面,私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根本对立的,并与社会发展趋势相悖的,是严重阻碍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只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不可能把人民的福利作为目的来追求,自然也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一 引言

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其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而建立的有利于其统治的经济秩序,包括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和发展这种经济秩序而实施的。

经济制度在本质上其实就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也有反作用。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基础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其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并受到政治法律制度的保护。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当代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学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关系;也吸收了许多西方经济学中的可贵经验,从而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本文从基本经济制度概念的阐述入手,对于当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描述和阐发,对中国在经济制度方面的探索和对经济学的突破做了概括,并指出了未能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 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层次,所有制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均取决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也是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所有制问题所侧重的主要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不是效率问题,若社会两级分化严重,就必然导致剥削程度的增加,即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社会动荡。

在产权制度层次,我们注重的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产权制度仅仅是所有制在法律层面上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既定的所有制下,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的行为权利,既包括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市场中形成的制度,也包括企业内部形成的制度。

在资源配置调节层次,我们主要关注资源配置方式,即资源在部门、地区、各生产单位间的流动和分布,主要有两大类:市场调节机制、企业内部调节机制。

西方经济学更多地关注第二个和第三个层面,特别是第三个层面;而马克思则主要关注第一个层面。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第一个层面,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区别。

一个社会的所有制及其结构,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的经济制度,并决定社会的根本性质;而一个社会形态的性质,并不取决于它存在着多少种所有制形式,而主要取决于占主体地位、起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的所有制形式。这也是中国对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的成果。

三 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第一阶段(1978—1987)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雏形阶段。

第二阶段(1987—1997)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阶段。

第三阶段(1997—今)是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完善阶段。

党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形成了自己明确的观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外商独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并存;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计划配置、市场配置等多种资源配置方式并存。

四 中国经济变革的成就

我们经过自己的探索、调整、完善,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而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GDP的增速,30年中增加了几十倍,同比实际增速在1993年达到最高,年均增长率为14%,而1998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回落到7%左右,但其后逐步回升,重新达到了两位数,并保持了相对高的增长速度。

1978年—2007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非常快,从开始的3千亿元达到5万亿元。而从1978年到2007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不到100元增长至超过400元。

五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和弊端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更加重要的优越性。计划经济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的优点,政府对经济的掌控能力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政府控制经济的运行可以减少大的波动,有利于稳定。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宏观经济波动。作为核心的国有企业不仅可以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还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就业率,自然对社会购买力的提高也做出巨大贡献。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存在缺陷:计划经济容易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行政干预造成市场主体处于被动地位,加上政府管理压力太大,不可能拥有完全的市场信息,这种情况下的计划,就有非理性的可能。计划经济也缺乏激励,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造成了矛盾。并且缺乏竞争会导致经营主体缺乏主人意识,国有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体地位。

六 结语

在基本经济制度原理之下,我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并有了较大突破。

在所有制的形式与格局选择标准上,重新确立了生产力标准,可以用“三个有利于”衡量,其中的关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单一公有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并且同一种公有制完全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在所有制性质的区别上,破除了“公”好“私”坏的观念,公和私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二者可以融合渗透。尤其重要的一点是,突破了国有经济比重越大越好的观念,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要占优势,但这个“优势”,不是简单的数量和重量之比,而要从经济规模、资本的增值能力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以及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等各种因素多方面衡量的综合控制力。

当然,我们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许多问题未能解决。对于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全面进行理论创新,从理论上界定和规范国家所有制,想方设法推进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坚决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 Coase. R.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2] 西奥多·舒尔茨,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3] 阿萨·林德贝克,张自庄、赵人伟译,新左派政治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价值范畴;“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F0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076 ― 03

传统的思想理念大多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经济范畴,展现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特点。但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会场经济中同样具有剩余价值的缩影。基于“基本原理概论”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研究的视角,增强对思想概论的充分认识,细致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剩余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马克思有关于剩余价值的一般论述

《资本论》中,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得出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所占的价值,核心思想中彰显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1〕。基于量化关系来看,剩余价值是商品生产中所追求的“余额”,是任何商品生产的主要特点,同时也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如果没有“余额”,则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会难以持续开展〔2〕。

随着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存在与发展,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价值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3〕。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在全面认识当前时展特点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剩余价值核心理念,深入掌握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展

(一)剩余价值产生主体发生转变

马克思所创立的剩余价值理念,与当时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期、时展特点等密切相关。当时的社会主义经济生产多处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中,第一产业占据较高的比例。故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剩余价值属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逐渐成为了创造财富的重要方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第三产业也渐渐成为了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传统的经济结构产生了较大的转变,雇佣劳动者也发生了变化,大量的劳动者进入到第三产业中。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产业渐渐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马克思承认剩余劳动与剩余产品的普遍性,但是针对于由此延伸出来的剩余价值理念研究却相对比较匮乏。不同的时展环境下,对剩余价值的研究也会有所差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将价值总结为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结合体〔4〕。如果仅仅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忽视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则难以符合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质生产部门向服务部门转变,展现出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特点。

(二)剩余价值产生范围发生转变

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理论,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等密切相关。剩余价值是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作劳动所创造的。但是随着当前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在生产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生产的劳动概念核心价值范围不断扩展,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活动日渐融合。

在这种时展背景下,很多教育与科研机构构建了独立的生产机构,单位职工逐渐参与到价值创造与剩余价值创造的过程中。脑力劳动者相较于体力劳动者,其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够明确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重要影响,属于高级、复杂性的劳动。

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更多的企业实现了跨国发展。资本呈现出多向性流通特点,剩余价值不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经济内涵,呈现出产生范围不断外延的特点。

(三)剩余价值分配方式发生转变

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分配形式,主要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被分配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地租等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价值分配所提甚少。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分配中,需要基于社会特点、社会性质等实现有效分配,比如“按劳分配”理念等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劳动的必然价值形态十分关键,需要基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发展形态予以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劳动转化为剩余价值,需要实施商品交换与生产交换。社会发展中,没有剩余价值,便不可能实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发展〔5〕。故而言之,剩余价值、剩余劳动以及剩余产品等,并非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经济范,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如果否认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意义,仅仅注重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则会引发不讲究经济效益、盲目生产不计成本等问题的出现,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快速发展,更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6〕。

党的十召开以来,在党的正确方针以及思想引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快速发展,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中,过分注重净产值而忽视利润的问题,承认公有制企业利润发展的目标,但是却不能以剩余价值为主要目标。马克思曾经指出:“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并且在数量上也相等,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7〕。”马克思思想理论在当时社会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导向性的作用,在今天仍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对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的新价值

(一)有助于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促进社会发展,产生剩余价值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需要充分关注劳动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展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与实践关怀,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价值,不断实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明确剩余价值的范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适应与促进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则需要提升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基于当前时展的特点,进行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推动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奠定良好的基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充分展现出了价值创造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价值,劳动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过程,故而人的劳动价值十分重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强调尊重人、重视人。基于马克思剩余理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需要明确发展的目的,明确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观念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范围不断扩大。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需要注重剩余价值的创造,即为社会主义税收与利润的创造,规范劳动范畴,注重各类积极因素的有效调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马克思剩余理论对当前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升,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缺乏剩余价值,则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有所降低,各类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公益活动以及社会保障活动则无法得到有序开展,难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剩余价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剩余价价值多成为了资本主义的独立范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下不存在剩余价值。然而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较大,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发展环境下,这一矛盾得到有效改善,劳动生产力快速提升的现代社会中,工人的劳动逐渐划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两个部分,其所创造出的价值,也随之分为必要价值与剩余价值两个方面。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所共同创造,则这些剩余价值也会充分运用到劳动者身上,彰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想观念。剩余价值归属方面的转变,并不会影响其自身的价值,剩余价值的范畴也彰显出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特点,彰显人性化的社会发展形势。尊重和保护人民的劳动成果,保护人民的个人利益,是树立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观念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均需要注重劳动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尊重劳动者、爱护劳动者,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均需要得到保护。充分调动各项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鼓励人们不断创新,发挥知识、劳动、技术、管理以及资本的重要价值,使一切财富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三)有助于社会主义劳动市场的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了商品转变的关键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研究,有助于社会主义劳动市场的建设,明确劳动力合理流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劳动力作为商品进入到市场中,形成了劳动力双向选择的市场发展机制,劳动力能够基于个人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自身身体素质等灵活选择职责,实现个人收入最大化与职业理想性特点。企业也具有招聘的自主性、针对性特点,能够基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工作要求等实现针对性招聘,辞退难以胜任的T工,实现企业用工成本的最低化,达到企业工作效率的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理论研究,有助于劳动力的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逐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计划为主向市场为主的转变。

(四)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马克思所研究的剩余价值分配方式,是基于资本主义条件所提出的分配方式,与社会主义发展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的理论研究中认为,劳动价值是分配制度的基础,故而提出了按劳分配的思想。但是实际上劳动价值并不是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但是没有否认其他生产要求创造价值的实际意义。故而在实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中,需要分别对创造价值的要素、创造价值的方式等进行讨论,明确社会主义创造价值中劳动分配的具体方式,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方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理论的实践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明确劳动资本、资金技术以及按贡献分配等多样性的分配原则,构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互并存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相互吻合。

当前分配制度的构建,是基于我国实际市场发展特点、社会形势,拓展思想原理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坚持马克思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思想原则,注重劳动者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符合当前激烈发展的社会环境,充分认识到各类生产要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多种分配方式的联合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的生活需求,形成劳动者的个人财产。分配的阳光政策,能够使各类合法收入得到有效保护,在国家的监督与管理下,实现就业公平、机会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需要加强剩余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分析,基于当前时展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坚持马克思剩余价值的基本原理,并基于实际生活丰富其理论研究内容,增强其实践应用价值。其二则需要坚持党的思想引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基础上,结合时展特点不断丰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同时,还需要坚持唯物主义思想理论,在充分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国梦”。

结束语

当前时展环境下,需要充分认识到剩余价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在未来的理论研究中,需要结合时展特点不断创新理论研究内容,充分调动各项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鼓励人们不断创新,发挥知识、劳动、技术、管理以及资本的重要价值,使一切财富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卫兴华.究竟该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三评奚兆永先生的理论观点〔J〕.当代经济研究,2011,09(21):31-39+92.

〔2〕唐昆雄.在教学中科学把握和全面贯彻的整体性特质――“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9(17):25-28.

〔3〕常宗耀.论理论联系实际的三种形态――“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4(22):19-21.

〔4〕王习明,戚晓吉,程叶.基本原理的理论问题和教学问题探讨――全国高校理论学科研究会第12次学科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3):141-143.

〔5〕张胜旺.如何整体上把握――关于“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1):72-75.

篇4

关键词:社会资本;创业风险投资;机制

创业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也称为风险投资,它是一种投资于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成长性风险企业并为之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权益资本,是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资金有效的支持系统。我国的风险投资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初始阶段,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风险投资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完善我国风险投资机制进行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险投资主体与资金来源问题

我国的风险投资由政府占主导地位,几乎所有风险投资公司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创立的,并直属政府部门领导,采用国有独资公司的模式,按国有企业进行运作。这种政府占主导地位的风险投资的发展模式不适应风险投资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它也抑制了了民间主体的积极性。

在资金来源方面,首先风险投资总额不高,投资能力有限,不能形成有效的投资组合,规避高新技术领域的巨大风险-其次,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政府资金比例过高,社会资本不足。即使政府引导资金有几十亿元,但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由个人、企业、金融或非金融机构等共同构筑的一个风险投资网络,因此并没有引出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使得资金规模偏小,再次,以信贷或担保方式从事风险投资,加大了风险投资的风险和负担,不利于风险企业的快速积累和成长。

2.风险投资的运作问题

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水平不高。这主要表现在:风险投资不规范,随意性大,在确定投资对象时缺乏系统、细致的挑选,所投资项目分布行业广、地域分散,不利于项目监控管理,形不成规模优势,反而加大了风险。而在确定了投资对象后,往往仅实行股权投资,还有的直接以发放贷款的形式进行投资,在参与经营管理方面十分欠缺,有的甚至不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更谈不上自始至终的参与风险企业的科技开发、成果转让、人才引进及其企业管理,因此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风险投资。

风险企业的管理不规范。我国大多数的高科技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在企业的管理和运作上往往不规范。许多企业是家族式、家长式的管理,企业管理、用人等重大决策随意性过强。企业创业者往往不希望风险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投资者只有年底分红的权利。可以说,这些创业者本身就是风险投资的真正风险所在。实际上,中小高科技企业不仅要在管理上比较规范,而且要比较透明,让投资方能有比较明晰的了解,这样才能吸引风险投资。

3.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问题

风险投资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发展缓慢。缺乏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一大障碍。退出是风险投资实现其投资收益的最终目标,退出渠道的不畅通自然也会严重影响到风险资本的投资意愿。然而,迄今为止,我国仍然没有建立起一种多层次、分阶段的风险资本退出渠道。虽然推出了适合于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然而,毕竟由于其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不尽合理完善之处,使得风险资本通过上市交易这种最主要的退出方式退出仍受到许多限制。同时由于现有的产权市场没有真正有效的运作起来,缺乏合理的产权流动机制,使得风险投资也难以利用股票转让与回购的方式退出。由于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风险资本很难实现收回投资和获取高额投资回报的预期。

4.风险投资的政策与法律环境问题

从体制的政策环境看,目前我国仍缺乏对发展风险投资的有效激励措施、明确的发展计划和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对风险投资的政策扶持显得不够。从市场环境看,“需求拉动”是高新科技产业化的根本动力。通过政府采购为高科技的产业化开辟初期市场,对于促进风险投资和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我国在此方面也远远不够。

我国在风险投资方面没有相关独立的法规,风险投资只能按一般经营企业的公司法规来管理,而现行公司法、税法等没有考虑风险投资的特殊性,从而不仅未能给风险投资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反而构成法律与政策障碍。由于缺乏风险投资管理的法律法规,参与风险投资的公司在业务范围和运作上不规范,在资金筹措、项目选择、知识产权维护和所有者权益转让等方面的利益缺乏有力的保障。

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机制除存在上述主要问题外,还存在着其他不足,如:风险投资的项目源头不足,可供风险投资转化的科研成果少;风险投资所需要的人才严重不足;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行业严重不规范等。因此,我们在建立风险机制时应从本身的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使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顺利健康发展,达到调整经济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的。

二、构建以社会资本为主导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

1.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风险资本筹集机制

由政府出面组建风险投资基金。资金来源可由中央财政、部门资金、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国有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资金等多渠道组成。为有效促进竞争,基金数量可以多一些。在每个基金中,政府持股但不控股,其余部分由社会资本提供。社会资本也可多元化,包括个人投资、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社会养老基金等在内的社会资本筹资渠道。其中个人投资又是社会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私人权益资本市场,使风险投资既能获得较高收益又能安全退出。从资本市场的整体情况看,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有更强的承受风险的能力和更专业的研究判断,自然成为风险投资基金的主体。因此,培养更多的社会机构资金加入,是风险投资基金在我国发展的关键之一。

构筑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渠道。社会资本进入高风险投资领域的渠道有以下三种:

(1)直接对拥有科技成果的企业(或自然人)投资,双方合作组成新的企业。

(2)直接与风险投资公司合作,通过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

(3)在二板市场上购买风险企业的股票,使社会资本转化为大幅扩张后退出的风险资本,后期则主要以证券投资基金的形式投资二板市场。

2.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资本运作机制

规范风险投资运作,完善风险投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充足的资金基础下,形成严格审慎的决策分析程序和制约、分散、控制风险的运行机制,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投资者的损失,才能确保风险投资的稳定运转,使其实现自身价值,得到长足发展。应规范风险投资公司在项目评估和选择阶段、谈判阶段、操作阶段、退出阶段等各环节的操作程序。同时,建

立健全风险投资公司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抽检制,会计审查制、项目经济负责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减少风险投资的运作风险。

建立科学的风险企业制度。风险投资的成效不仅取决于风险投资公司,还取决于风险企业本身。科学的风险企业制度是发展风险投资的重要一环。风险企业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客观上需要它们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科学的风险企业制度,既要保证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企业管理的参与和监督,又要保证风险企业经理得到最大的激励。因此,加快建立完善的风险企业家制度,也是发展风险投资的重要内容。

3.形成有效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由于风险投资基金的属性是以承担当前巨大风险代价获取未来高额收益,而不是为长期控制企业为最终目标,风险企业一旦进入成熟期,它就会寻求退出途径。因此,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的国家都有适合本国资本市场的风险资本退出模式。

结合我国目前资本市场情况,首先应积极推进和大力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这应是我国风险资本退出的主导模式。相对于主板市场来说,中小企业板市场的上市条件要宽松得多,使得许多小规模、高风险企业得以取得上市资格,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融资与风险资本的退出。除此之外,柜台转让、股份回购也是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途径。其次应当尽快完善我国有关股权转让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完善和规范产权市场运行机制,尽可能减少风险投资的退出障碍。风险资本在产权市场上的退出方式主要有:

(1)协议转让。它主要是通过转卖风险企业的资产或股份的形式来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

(2)股份回购。它专指风险企业采取购回股份的方式,收回风险投资家手中的股份。它避免了资产式股份的转让,使得风险企业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3)清算。它主要是通过风险投资者与风险企业之间签订清算协议以保证风险投资者在风险企业的股份不能如期在市场上出售时得以变现,是风险投资者的最后一道防线。

4.建立一套规范的风险投资保障机制

政策扶持推动。政府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政府补贴。借鉴国际经验,今后我国一方面要考虑通过创建基金继续加大对风险投资的政府补贴资金的规模-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对高技术风险企业提供亏损补贴。

(2)政府采购政策。政府直接采购可以为风险企业提供急需的市场,扶持风险企业完成创业初期的资本积累,为风险企业的快速成长奠定基础。

法律保障。国际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和经验表明:立法与监督是促进风险投资业健康发展的保证。目前,我国出台的一些相关法律,涉及风险投资的诸多方面内容还很少,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除了出台《风险投资法》这样的专项法律之外,还应针对当前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将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若干规定和暂行条例,对从事风险投资业的各类主体的行为加以规范。

篇5

一、讨论物权法草案应当以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

宪法第6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的规定,这是 1949年建国以后五十经验的总结。多年的实践证明,实行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化,实行国民经济高度计划化,在财政上搞统收统支,在物资上搞统购统销,在报酬上搞统一分配,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逐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总结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增强了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生活,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侵吞公有财产,分配不公的问题应当高度重视,尽快解决。但是,不能因此而怀疑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是使我们国家繁荣昌盛的基本国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应当是我们讨论和修改物权法草案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就难以达成共识。

二、不同的法律部门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任务不同

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是各法律部门特别是直接调整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法律部门的共同任务,不同的法律部门有不同属性和不同的调整方法,各有不同的任务。物权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物权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基于有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料而发生的关系。物权法上的平等主体就是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法人是法律概念,不直接反映其所有制性质,法人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独资企业、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合资建立的企业,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在物权法上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物权法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基于物质资料发生的关系,不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基于物质资料发生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权法的任务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确认和保护民事主体合法取得的物质资料的权利(在物权法上称为物权,包括关于土地、房屋、机器设备、交通工具、服装、食品等不动产和动产的各种物权,其中主要分为所有权和所有权以外的物权两类),规定民事主体使用和支配物质资料的规则,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法律保障,为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提供基础性的法律保障。

人们生活需要有服装、食品、住房、交通工具等生活资料,对这些生活资料享有物权,人们的正常生活才有基本的法律保障。工商企业需要有物质资料才能进行生产和商品交换,物权法确认工商企业享有物权,就为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

为了生活或者生产经营需要,有时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对同一项财产享有一个所有权,例如,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共同出资合买一件物品(汽车、拖拉机等),形成两个以上的自然人的共有财产,共同享有一个所有权。再如,两个以上的农业集体组织共同出资,合建一项水利工程设施,形成两个以上的集体组织的共有财产,共同享有一个所有权,这在物权法上称为共有(不是指经济制度上的公有),共有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共有物购买或者出卖时买卖双方的关系如何处理?需要物权法区别共同共有还是按分共有,分别作出规定。一幢大楼里的房间归各用房人所有(物权法上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其中又有走道、楼梯、地下车库、楼前绿地等方面的关系,还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和物业管理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如何处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行使和保护是个复杂问题,一般不容易由当事人协商决定,需要由物权法规定。

相邻的土地、房屋的所有人、使用人之间,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中会发生多种关系,为了用水、排水、通风、采光、日照等发生的关系,当事人各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建筑物的建造或者修缮,铺设电缆、管道等需要利用相邻一方的土地,相互之间各有什么权利和义务?这些关系在物权法上称相邻关系,需要物权法作规定。

建设用地除了使用地面以外,土地的上空、地下还可以再设立使用权,如果设立,就涉及各使用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转让给第三人等复杂关系,这在物权法上称建设用地使用权。当事人一方为了实现自已土地的利益,如通行、汲水、引水、排水等,需要使用他人土地,通常是有偿的、有较长的期限的,协商确定之后,使用权人享有的权利在物权法上称地役权。除双方当事人的关系外,地役权还会涉及到与其他物权人的关系,例如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关系。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役权都需要物权法作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方面已经有农村土地承包法,这个法主要是关于承包经营合同关系的规定,通过物权法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物权,可以由政府根据承包经营合同发给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利于稳定和保护土地包经营权,有利于调动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积极性。

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是不断发展的,物权关系是不断变动的,会不断发生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情况,需要物权法对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规则与办法作规定。

物权法草案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上述各方面的问题至今许多都没有法律规定,或者规定不具体,或者没有提高到物权的高度,实践中发生了不少涉及物权的纠纷,无法可依。没有物权法必然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没有物权法,合同法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影响商品交换,影响市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前,集体和个人的财产遭受侵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物权法保障物权,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公有财产遭受侵害,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缺少物权法保障物权。

除民法外,其他法律部门根据其属性和功能,用不同的方法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除民法外,调整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法律部部门主要是行政法和经济法。行政法通过行政管理的方法管理经济,例如土地管理法、铁路法、公路法,是国家管理土地、铁路、公路的法律。经济法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关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的法律,农业法、银行法、税法等。行政法和经济法有直接调节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职能,通过行政法和经济控制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其符合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物权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没有直接调节不同所有制经济关系的功能,在法律和所有制的关系问题上,可以说行政法和经济法是调节法,物权法是保护法。

三、物权法区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经济地位不平等和物权关系平等

所有制和物权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经济问题,后者是法律问题。例如,农村的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这是讲所有制,是经济问题。说甲村的土地由甲村的农民集体享有所有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甲村的土地都没有所有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甲村的土地所有权,这是讲法律问题,是物权关系问题。再说,甲村的土地由农户或者农民个人承包经营,承包人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规定在物权法上,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成为物权,属于用益物权的一种。甲村的农民都有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也是一种用益物权。在一个村里,至少有这三种物权,此外,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以及个人还有多种形式的物权,所有物权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由于物权法与所有制有联系,在物权法中有关于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是必要的,但是应当作原则性、方向性的规定。物权法草案第1条规定:“为了明确物的归属,保护权利人的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制定本法。”物权法草案还根据宪法对自然资源的归属作了规定,有些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有些自然资源分别归国家或者归集体所有。自然资源是一切物质资料的基础,规定自然资源属于公有财产,就为公有制经济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物权法草案的这些规定体现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不平等,体现了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

除自然资源外,其它不动产和动产(工厂、铁路、银行等)需要通过生产、交换、分配等方式才能产生,这方面物的归属问题实质上是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的经营范围问题,是哪些行业吸收或者限制集体和私人投资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化的情况下,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经营范围有明确分工的情况下,物权法可以作出规定(前《苏俄民法典》有规定)。在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下,对各种不动产和动产的归属由物权法划个界限,用基本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利于对各类经济发展的灵活调节,这类问题应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由行政法和经济法根据需要作灵活调节。

以上说的是物权的归属,再说物权的行使。物权的行使有对内关系对外关系两个方面,对内关系是法人内部的分工和权限问题,对外关系是平等的物权主体之间因行使物权发生的关系问题,物权法调整的是对外关系,基本上不调整内部关系。内部关系中比较复杂的是国有企业行使物权的权限问题,对此物权法只能作原则性规定,物权法草案规定国家对其出资的企业享有出资者权益,就从根本上划清了国家和国有企业权限的界限,具体规定国有企业行使物权的权限和程序不是物权法的任务,应当由国有资产管理法、国有独资企业法规定。

这里应当强调的是,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经济地位是不平等的,但是作为民事主体的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物权法区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经济地位不平等和物权关系平等。物权法第5章的题目是“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权”,本章规定了三种类型的所有权,主要内容是关于自然资源为公有财产规定,关于国家出资的企业和国家的关系的原则性规定,关于集体企业行使所有权的原则性规定。所有权类型的规定,反映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是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反映。但是,这里不是讲物权关系的主体就是国家、集体和私人,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体现在物权关系上,主体要落实在具体单位上,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在特定情况下国家也是物权关系的主体),在民法上就是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法人,泛指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不可能成为物权关系的主体,因此物权法草案第2条规定:“本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财产关系。”区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经济地位不平等和物权关系平等,对正确制定物权法和物权法颁布后正确适用物权法有重要意义。

四、平等保护物权是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物权法保护物权的方法主要是在物权受到侵害时,由侵害人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侵害民事权利的人向权利人承担的责任。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是平等的,承担民事责任自然应当体现平等原则。《民法通则》规定的侵害民事权利的责任形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物权法规定侵害物权的责任形式应当限于这些责任形式。物权法草案第 43条第2款规定:“侵害物权,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规定只是指明侵害物权的法律责任不限于物权法上规定的民事责任,物权法草案没有具体规定侵害物权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侵害物权,需要承担行政责任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行政法或者刑法的规定。

既然物权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那么,对平等主体的物权的保护就应当是平等的,不论被侵害的物权的所有制性质如何,损失多少,赔偿多少,不应当是侵害公有财产就多赔,侵害非公有财产就少赔,也不应当是着重和优先保护国有财产,次保护集体财产、后保护私有财产。只有平等保护才符合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否则,无论是偏向于对公有制经济的保护,还是偏向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都不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则,都偏离了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物权法的任务是用物权法特有的保护方法保护所有平等主体的物权,既维护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也维护不占主体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才能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如果要求物权法规定优先和着重保护国有经济、次保护集体经济,后保护私有经济,就意味着要改变物权法的属性和功能,使其实现调节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的功能,那样就否定了物权法的民法性质,混淆了民法与行政法和经济法的区别,造成法律体系的混乱,就会引发司法的混乱,产生不利于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弊端。

篇6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可持续发展 战略

20世纪7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作为一股新的社会主义绿色运动思潮在西方兴起,它以思想、社会主义与西方生态运动和各种绿色思潮为思想和理论基础,以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出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为背景,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追求目标,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置于其中进行思考和评价,将发展问题与生态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生态社会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日臻成熟。

一、生态社会主义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生态社会主义是以生态为理论和思想基础,结合和社会主义,以生态学和系统论为指导思想,来建构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其主要思想主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和谐平等的统一关系。生态社会主义主张人、自然、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提倡人类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应保持和谐统一。同时,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背后掩盖着人与人的关系,围绕环境问题的冲突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建立一种人、自然、社会三方和谐平等的关系是保护自然和人类必然的选择。

(2)资本主义同环境保护是不相容的。资本的本质在于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无限扩大和浪费。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必然会带来自然资源的大量使用和浪费,并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生态危机的真正解决只有从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入手,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3)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生态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进行了新的阐述,“绿色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要承担起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问题,要克服资本主义片面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缺点,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绿色社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断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已成为生态社会主义所承担的重大责任。

(4)知识分子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变革力量。工人阶级是传统社会主义的主要变革力量,也是阶级斗争的主要力量,但是他们不能成为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变革力量。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首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和生态社会主义的潜在力量。

二、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下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主张

生态社会主义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根本性地区别开来,认为发展在实现经济增长之外,甚至和经济增长相矛盾。可持续发展战略主张经济活动在满足人们必要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其增长方式必须从单纯追求量的增长转变到追求质的提高,不能效仿资本主义生产,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

生态社会主义者对发展的思考是以生态问题为基础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与进步应当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考虑可持续发展。它的主要主张在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把发展的问题摆在人尊重自然生态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主题思想强调的是一种生态的关心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主张在社会主义视角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当同步,其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社会。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

增长是一个“量”的范畴,而发展则是一个“质”的飞跃,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是第一位的,但是单纯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也给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生态社会主义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转变和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立足于促进全球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和谐平等的发展与进步,实现全面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理念并付诸实际行动已势在必行。当今世界,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达成了共识。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要遵循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的适度和理性的增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总之,我国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同时,应该重视和关注发展着的生态社会主义,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念广泛推广,吸取其有价值的思想,做全球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和实践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真正实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凌兴珍.论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对中西方的影响[J].西安 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 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 肖晓春.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理念探析金陵科技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4).

[4] 刘晓芳.论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M].黑龙江社会 科学,2010(2).

作者简介:

篇7

1、生产关系不同:资本主义社会维护私有制,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它反对剥削,但继承人类一切美好的价值追求自由、民主、人权、平等。

2、本质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资本归个人私有和雇佣关系,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赚取生产要素创造的利润,以资本家拥有资本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3、矛盾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则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把从前个人的生产资料变得社会化,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一系列的社会行动,产品从个人的产品变成社会的产品。但是,这些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却不归真正使用生产资料生产产品的劳动者所共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一)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其中经济的和谐是基础。因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协调好人们的各种利益,使人们和谐相处,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外,还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促进效率的提高,发展生产力,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和谐目标的约束;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竞争都要受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协调和相应政策的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和谐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经济。

(三)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带来高效率的同时,其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从而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悬殊,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市场经济的缺陷不仅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对立,而且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相对立。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一)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

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

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

再次,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诚信友爱的建立。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通过契约为纽带来维系的,“诚信为本”是现代市场经济长期生存的法则,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调节着商品运动,一切商品的价值和质量都要通过市场来检验,这有利于树立人们的质量意识和诚信观念,为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的建立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尽管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自发地导致社会和谐,但社会和谐却离不开物质条件。因为和谐与贫穷落后是不相容的,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

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机制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道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三)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要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界定各市场主体的产权,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市场活动在法律规则的框架下展开,引导人们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自觉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解决所遇到的矛盾;要坚决打击市场不法行为,真正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运行。

(四)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篇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重大意义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转型上,也体现在深层次的价值观的转变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可以说是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产物。

针对当前思想战线上的严峻形势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艰巨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以核心价值整合多元价值,在多样中寻求共识,对于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1.它是实现国家富强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各方面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一种共同的精神来团结群众、凝聚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代表着社会前进方向,反映着时代特征。它鲜明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2.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们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正本清源、创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加强具有巨大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而引发社会动荡,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文化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在文化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只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使全国各族人民超越地理地域、民族习俗、语言方式、血缘关系等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文化障碍和思想隔阂,增强民族向心力,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而形成和谐的社会文化形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单个价值目标,而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体系,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多层次体系”。包括“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两个精神”、“八荣八耻”四个方面,反映了社会意识的本质,符合社会实际,既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又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感,是当前乃至很长一个时期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以作为指导思想,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的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好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好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八荣八耻”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诠释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对思想文化建设有关概念的继承和创新,它蕴含的思想内容很深刻、很丰富。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位的一种新认识。首先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层面。就其构成来说,涵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就其内容来说,它已不限于总的根本的认识,而是形成了一个基本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科学体系。

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全社会确立起来,“为全社会成员所感知、认同和接受,真正成为当前社会精神生活的主导思想,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伦理底线’。这既关乎理论创新,更关乎社会实践。为此要在全社会全民族广泛动员积极践行,促进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转化”。经济社会的变革是显而易见,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则是更为深层次的,因此促使其向实践转化,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倡导、宣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开展教育工作,才能见到成效。在具体的宣传教育上可以利用多种各样的途径:譬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发展和谐文化,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利的主流舆论;名人的示范效应;是学校的正面灌输;影视作品的影响;网络信息;社会氛围等各种途径。

篇10

关键词:劳动;异化劳动;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72-02

在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异化现象也层出不穷。有的人认为这是与社会主义相违背的,于是就以此为借口来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的人也这样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灭异化现象及异化劳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本人认为,异化现象在当代中国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价值是巨大的,它对于我们重新把目光投向人本身,重新审视人的价值及作用,人类发展前途,以及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异化现象等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启迪和引导作用。

一、异化劳动的概念

异化的原意表示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意思。从哲学角度来看,所谓异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主体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劳动是人类的社会属性,通过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才能称其为人,也才能从事其他多方面的活动,从而在各个方面发展和完善自己,但是劳动不仅有其积极的一面还有其消极的一面。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的异化,即指人类劳动活动丧失了自由自觉的含义。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和资本家极端对立,劳动发生了异化。本来是由人的意识支配自己的活动,但劳动的异化使劳动活动与人的意识活动相脱离,人不得不通过非自由的劳动来维持人的生存,人的生存活动降低为动物的生存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使工人受其支配。劳动人民的成果被剥夺甚至成为奴役和支配劳动者的物质力量。因此,这种财富及财富的占有、工人的劳动本身皆异化成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这就是异化的劳动。

二、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

(一)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产品作为一种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产物,本应该属于工人,但由于私有制的缘故,体现工人主体本质力量的劳动被资本家所占有,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他的本质力量被资本家所占有的就越多。这就导致了工人越发贫穷,他所生产的产品最后又被资本家拿走后转化为资本,反过来继续统治他,奴役他,使他感受不到自己本质力量的存在。 因为“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得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技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1]97。

(二)生产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通过劳动这种活动人的智力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劳动者还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的幸福和愉悦感。在异化劳动中,劳动的性质则完全改变。“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活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受到摧残。”“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只要对劳动的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1]37这时候,劳动已经不再是一种自我确证和自我满足的过程,相反,它成为了人们的负担,是劳动者“自身的丧失”[1]92-93。

(三)劳动者与自己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生活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但由于异化劳动,人们已经被降低成为一种动物性存在,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对于人而言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因为“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贬低为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93。当人的类本质与人本身相异化的时候,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应有的那种创造性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异化劳动让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实质上导致的是一种全面的异化的产生。

(四)人与人关系相异化

由于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的分析指出,既然人同自己的产品、他自己的劳动活动是异己的关系,这些产品和活动不再属于他自己,那就一定是属于一个在他之外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既不会是自然界。也不会是任何神灵,而 “只能是人本身”,因为 “只有人自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1]97这个人是不同于劳动者的人,是劳动者之外的另一个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人就是资本家。劳动活动、劳动产品都成了外在于劳动者的异己的东西,实质上都是归资本家所占有,为资本家所支配。人的异化表现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劳动人民之间剥削和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

综上所述,劳动的异化使人的精神受到压迫和控制;劳动产品不但不能反映出劳动者的创造性,而反过来成为支配劳动者的对立物。劳动者在整个生活中谈不上有自由全面发展自身的机会。

三、异化现象在当今社会的体现

人们已经意识到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存在的异化现象对人类生存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尤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拜金主义”和“商品拜物主义”的流行,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看病难、住房难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当代中国人。在一系列压力下,劳动已经成为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并不是目的。在劳动中人们找不到快乐,找不到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一现象特别在一些私有制企业中,工人与雇主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异化。雇主只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的提高,忽视了工人的个人价值的实现。类似富士康青年职工那样的 “十三连跳”,便是鲜活的异化劳动摧残人的事实。许多人过分追求财富,导致被物所统治,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拥有金钱的多少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那么怎样减轻异化这一现象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扬弃异化的途径

(一)防止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的异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对我国目前来说,要实现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共享,尽量防止劳而不获、不劳而获的现象。做到这一点必须让全社会意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同时,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方式,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二)防止和克服劳动过程的异化

人的发展史也是人的劳动史,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真正实现自由自觉的活动,要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观的核心精神和本质要求。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是互为前提的。

(三)防止和克服人的本质异化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概念的提出,则为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的主体性,它突出了发展的目的,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这样,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会落到实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四)防止和克服人和人关系的异化

现在蛋糕已经够大,需要的是能够公平分配,我们应该在缩短工作日、增加闲暇时间方面多加努力,促使每个人能过上体面的生活。现在社会的劳动为人的休闲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劳动和自由创造活动并不是对立存在的,人们可以通过生产劳动的发展达到理想的工作生活状态,最终摆脱不合理的束缚,解除劳动对人的奴役。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共创和谐社会。

当代社会的主题是发展,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我们重视人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思考人类发展的前景,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大背景下,更多地应该考虑人的因素,做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因为这有利于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更有利于人们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所以,我们要尊重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使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解放和摒弃一切束缚人的全面发展的机制和观念,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为人的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条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